CN102163436A -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3436A
CN102163436A CN2011100473815A CN201110047381A CN102163436A CN 102163436 A CN102163436 A CN 102163436A CN 2011100473815 A CN2011100473815 A CN 2011100473815A CN 201110047381 A CN201110047381 A CN 201110047381A CN 102163436 A CN102163436 A CN 102163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
focusing
recording layer
data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73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井宽治
西村创
南口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G Data Storag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63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11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with focus pull-in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光盘装置对于具有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照射光束来再现或记录信息,其包括:对多层光盘照射光束的光拾取器;在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使光束的焦点移动到作为目标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时,检测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的记录状态检测部;和在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在使光拾取器移动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变为相同的位置之后,开始聚焦跳跃的控制部。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涉及对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照射光束来记录或再现信息时的聚焦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对CD(Compact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BD(Blu-ray Disc)等光盘记录信息的光盘装置中,通过使光盘高速旋转的同时对光盘的信息记录面照射激光、检测激光的反射光来进行信息的再现或记录。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使光束的焦点移动到其他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控制时,检测光盘上的记录区域和未记录区域的分布,以聚焦着陆位置不在未记录区域的方式进行聚焦跳跃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30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仅考虑了由两层记录层构成的光盘,没有考虑由三层以上的记录层构成的光盘。此处,进行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并且聚焦跳跃开始层、通过层、和焦点目标层的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因为激光的反射信号不稳定,所以存在难以稳定地进行聚焦跳跃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地进行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的技术。
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的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如下所述。即,一种对于具有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照射光束来再现或记录信息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拾取器,对上述多层光盘照射光束;记录状态检测部,在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使上述光束的焦点移动到作为目标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时,检测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上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和控制部,在上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上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上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在使上述光拾取器移动到上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上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上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变为相同的位置之后,开始上述聚焦跳跃。
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能够稳定地进行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光盘装置进行的聚焦跳跃动作时,再现处理电路中生成的和信号(RF信号)以及聚焦误差信号(FE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从L2层向L0层的聚焦跳跃时的驱动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图。
图4是表示由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从L2层向L0层的聚焦跳跃时,与聚焦位置的初始位置对应的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聚焦着陆位置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聚焦初始位置是未记录数据的状态、与聚焦初始位置对应的通过层(L1)层的通过位置是已记录数据的状态的情况下的聚焦跳跃控制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通过层的通过位置位于已记录数据区域与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的聚焦跳跃的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由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光盘
2光盘电机
3光拾取器
4螺纹电机
5螺纹电机驱动部
6光盘电机驱动部
7再现处理电路
8伺服控制
9激光功率控制
10激光驱动器
11微处理器
12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具备光盘电机2、光拾取器3、螺纹电机4、螺纹电机驱动部5、光盘电机驱动部6、再现处理电路7、伺服控制部8、激光功率控制部9、激光驱动器10、微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光盘电机2,由光盘电机驱动部6驱动,使光盘1旋转。光盘1是具有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多层光盘,例如是蓝光光盘。但是,光盘1并不限定为蓝光光盘。光盘电机驱动部6,根据来自微处理器11的指示,控制光盘电机2的旋转(旋转/停止、转速)。
光拾取器3,具备致动器31、物镜32、激光器33和前端监测器34,此外还具备未图示的受光部和分束器。激光器33,是为了记录和再现而发生规定强度的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光部)。从激光器33发出的激光,通过物镜32,照射到光盘1的记录面(光盘面)。受光部接受在光盘1的记录面上反射的激光,将所接受的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输出变换后的电信号。物镜32,由致动器31驱动,被调整为使激光在光盘面上合焦。致动器31由伺服控制部8驱动。
激光器33中发生的激光,例如用分束器分离,被导向前端监测器34。前端监测器34,通过分离后的激光,监测激光的功率。
再现处理电路7,基于从光拾取器3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数据(信息)的再现,并且生成寻轨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等。寻轨误差信号是表示激光对于光盘1的轨道的位置偏离的信号,聚焦误差信号是表示激光的焦点对于光盘1的记录面(记录层)的位置偏离的信号。
伺服控制部8,控制聚焦伺服和寻轨伺服。即,聚焦伺服通过驱动致动器31,而控制物镜32使激光在光盘1的记录面上合焦。寻轨伺服进行控制以使光拾取器3追踪光盘1的轨道。
激光功率控制部9,按照光盘1中预先记录的激光输出、或者由OPC(Optimum Power Control)决定的激光输出,控制激光的输出强度。激光功率控制部9,还按照预先确定为再现用的激光输出控制激光。激光驱动器10,是驱动激光器33的驱动器电路。激光驱动器10由激光功率控制部9控制。
微处理器11控制光盘装置的动作。例如,对于伺服控制部8,进行聚焦跳跃控制的指示。存储器12,存储由微处理器11执行的程序和执行程序所需的数据。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光盘装置进行的聚焦跳跃动作时,再现处理电路7中生成的和信号(RF信号)以及聚焦误差信号(FE信号)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处,设光盘1具有三层记录层,对于光盘1的记录面一侧的表面最里面的层称为L0层,比L0层上面一层的层称为L1层,距离光盘表面最近的层称为L2层。其中,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记录层的称呼。
图2(a)~图2(c)中,图中上侧的信号是和信号(RF信号),下侧的信号是聚焦误差信号(FE信号)。此外,和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波形较大变动的场所,从左侧起顺序对应于来自光盘表面、L2层、L1层、L0层的反射光。
图2(a)是所有三层记录层都是未记录数据的状态的情况,图2(b)是所有三层记录层都是已记录数据的状态的情况。比较图2(a)和图2(b)可知,记录层中记录了数据的情况下的和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信号值,小于记录层中没有记录数据的情况下的信号值。
图2(c)是仅在L0层中记录了数据、L1层和L2层是未记录数据的状态的情况。即,记录了数据的记录层和没有记录数据的记录层同时存在。该情况下,与L0层对应的和信号,受到相邻的未记录数据状态的L1层的信号的影响,比所有记录层都是已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参照图2(b))的信号值更大。图2(c)中,虚线表示所有记录层都是已记录数据的情况下的信号值的大小。此外,与L0层对应的、接近L1层一侧的聚焦误差信号,比所有记录层都是已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参照图2(b))的信号只更小。
即,聚焦跳跃时,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全部相同的情况下,如图2(a)和图2(b)所示,和信号以及聚焦误差信号的振幅值,在某个恒定的范围内稳定。另一方面,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受到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邻接层的信号的影响,信号变得不稳定。特别是,邻接的记录层之间的间隔较窄的情况下,与邻接的记录层之间的间隔较宽的情况相比,邻接层的信号的影响增大。
其中,图2(c)中,作为各记录层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的一个例子,列举了仅在L0层中记录了数据、L1层和L2层是未记录数据的状态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本例。
此处,简单地说明聚焦跳跃时的控制。图3是表示从L2层向L0层的聚焦跳跃时的驱动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图。
图3中,阈值Va是用于判定结束输出后述的加速信号的时刻的阈值,称为加速结束阈值。该加速结束阈值Va,在聚焦跳跃时,兼作用于判定是否通过了记录层的记录层通过判定用阈值。但是,也可以将记录层通过判定用阈值,设定为加速结束阈值以外的值。
此外,阈值Vb是用于判定输出后述的减速信号的时刻的阈值,称为减速开始阈值。该减速开始阈值Vb,在聚焦跳跃时,兼作用于判定检测出记录层的记录层检测用阈值。但是,也可以将记录层检测用阈值,设定为减速开始阈值以外的值。
接受到层间跳跃指令时,微处理器11输出用于使物镜32在接近光盘1的方向上移动的加速信号(时刻T31)。基于该加速信号,物镜32在接近光盘1的方向上移动,聚焦误差信号向负方向变化。
之后,微处理器11检测出聚焦误差信号的负方向的峰值后,在聚焦误差信号的信号值超过加速结束阈值Va时,停止输出加速信号(时刻T32)。如上所述,加速结束阈值Va,兼作记录层通过判定用阈值,当聚焦误差信号的信号值超过记录层通过判定用阈值Va时,判定通过了L2层。
停止输出加速信号之后,物镜32也因惯性继续运动,聚焦误差信号在之后向正方向变化。当聚焦误差信号超过记录层检测用阈值Vb时,判定焦点位置进入了L1层(时刻T33)。之后,检测出聚焦误差信号的正方向的峰值和负方向的峰值,当聚焦误差信号的信号值超过记录层通过判定用阈值Va时,判定通过了L1层(时刻T34)。
之后,当聚焦误差信号超过记录层检测用阈值Vb时,判定焦点位置进入了L0层(时刻T35)。如上所述,记录层检测用阈值Vb兼作减速开始阈值。即,当聚焦误差信号超过减速开始阈值Vb时,输出用于使物镜32停止的减速信号(时刻T35)。之后,当聚焦误差信号变为零时,停止输出减速信号,打开聚焦伺服(时刻T36)。通过这一系列动作,使激光的焦点从L2层移动到L0层。
如图2(a)和图2(b)所示,记录层中记录了数据的情况下和没有记录数据的情况下,聚焦误差信号的信号值有很大不同。从而,阈值Va设定为无论有无数据记录、未记录,都能够判定通过记录层的值。同样的,阈值Vb设定为无论有无数据记录、未记录,都能够判定检测记录层的值。
但是,如图2(c)所示,聚焦跳跃时,记录了数据的区域和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会变化。图2(c)所示的例子中,与L0层对应的、接近L1层一侧的聚焦误差信号,比所有记录层都已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参照图2(b))的信号值更小。
从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中,在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的位置上,进行聚焦跳跃。数据记录状态相同,是指所有的记录层中都记录了数据的情况,或者所有的记录层都未记录数据的情况。
图4是表示由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光盘1一装入,光盘装置就开始步骤S10的处理。
在步骤S10中,进行规定的光盘识别动作之后,在步骤S20中,取得各数据区域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各数据区域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中,至少包括表示是已记录数据、还是未记录数据的信息。例如蓝光光盘的情况下,该各数据区域的记录状态的信息,能够基于光盘1的内圈或外圈设置的光盘管理区域中包含的信息之一SRRI(Sequential Recording Range Information)取得。即,例如光盘上存在已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在SRRI中,包括一个至多个已记录数据的区域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信息(地址),所以通过把握已记录区域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信息,能够把握各数据区域的记录状态。
在步骤S30中,当接受数据的Read(读出)指令或Write(写入)指令时,前进到步骤S40。在步骤S40中,判定是否需要为了使激光的焦点移动到访问目标地址而进行层间跳跃、即移动到其他记录层。判定不需要层间跳跃时,前进到步骤S90。在步骤S90中,进行使激光的焦点移动到相同记录层的目标位置的控制。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中判定需要层间跳跃时,前进到步骤S50。在步骤S50中,基于步骤S20中取得的信息确认与激光的聚焦位置的初始位置对应的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
图5是表示从L2层向L0层的聚焦跳跃时,与聚焦位置的初始位置51对应的聚焦跳跃开始位置51、通过层的通过位置52、和聚焦着陆位置53的图。聚焦初始位置51位于L2层,访问目标位置54位于L0层。此外,L1层是通过层。在聚焦初始位置(聚焦跳跃开始位置)51邻域用再现处理电路7根据从光盘1读出的地址信息通过计算求出聚焦初始位置51邻域的半径,基于该半径进行计算,由此能够取得通过层的通过位置52和聚焦着陆位置53的地址。通过基于该取得的地址,参照步骤S20中所取得的各数据区域的记录状态的信息,确认与聚焦位置的初始位置对应的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焦点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
在步骤S60中,判定步骤S50中已确认的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是否相同。在与聚焦位置的初始位置对应的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的情况下,即都是已记录数据的情况下,或者都是未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70。
在步骤S70中,因为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所以在聚焦初始位置上进行聚焦跳跃。在之后的步骤S80中,为了使激光的焦点从聚焦着陆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而使光拾取器3移动。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中,当判定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时,前进到步骤S100。在步骤S100中,算出聚焦跳跃开始区域、通过层的通过区域、和聚焦着陆区域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并且在半径方向上距离初始位置最短的位置。
图6是用于说明聚焦初始位置61是未记录数据的状态、与聚焦初始位置61对应的通过层(L1)层的通过位置是已记录数据的状态的情况下的聚焦跳跃控制的图。图6中,附加斜线的区域65是记录了数据的区域,此外的区域是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聚焦初始位置61位于L2层,访问目标位置64位于L0层。
该情况下,算出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并且距离初始位置61最短的位置。此处,设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全部相同、并且与记录了数据的区域和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的边界相距规定距离D的位置62,为距离初始位置61最短的位置。规定距离D基于按各记录层规定的地址的位置偏离量、光盘1固有的偏心、装入光盘电机2时发生的偏心等进行设定。例如,将对于按各记录层规定的地址的位置偏离量具有少许余量的距离设定为规定距离D。
在步骤S110中,为了使激光的焦点移动到步骤S100中算出的位置,而使光拾取器3移动。
在步骤S120中,以使激光的焦点移动后的位置为基准,进行聚焦跳跃。由此,能够在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的位置上,进行稳定的聚焦跳跃。在之后的步骤S130中,为了使激光的焦点从聚焦着陆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而使光拾取器3移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在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时,检测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在各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光拾取器移动到所有数据记录状态变为相同的位置之后,开始聚焦跳跃。由此,因为聚焦误差信号稳定,所以能够稳定地进行聚焦跳跃。
特别是,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使光拾取器移动到各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并且与记录了数据的区域和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的边界相距规定距离D的位置之后,开始聚焦跳跃,所以能够在得到稳定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位置上,稳定地进行聚焦跳跃。
此外,通过基于按各记录层规定的地址的位置偏离量、光盘1固有的偏心、装入光盘电机2时发生的偏心等设定规定距离D,能够在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确实地变为相同的位置上,进行聚焦跳跃。此外,在各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能够缩短使光拾取器移动的距离,所以能够缩短使激光的焦点移动到目标位置的时间。
—第二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中,在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都变为相同的位置上,进行了聚焦跳跃。此处,在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或者聚焦着陆位置位于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存在聚焦跳跃时各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可能性,不能够进行稳定的聚焦跳跃。
从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中,在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或者聚焦着陆位置位于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避开该边界,进行聚焦跳跃。此处,设距离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规定距离D的范围内为边界附近。规定距离D通过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方法预先确定。其中,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相同。
图7是用于说明通过层的通过位置位于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附近的情况下的聚焦跳跃的方法的图。图7中,附加了斜线的区域75是记录了数据的区域,此外的区域是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现在的光束的焦点位置71位于L2层,聚焦目标位置74位于L0层。
如图7所示,从光束的现在的焦点位置71进行聚焦跳跃时,通过层的通过预定位置会位于已记录区域75和未记录数据区域76的边界附近。从而,首先将光束的焦点位置移动到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不在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附近、并且数据记录状态全部变为相同的最短的位置72。最短的位置,是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聚焦跳跃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全部相同、并且与记录了数据的区域和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的边界相距规定距离D的位置。
之后,从使光束的焦点移动后的位置72进行聚焦跳跃,使光束的焦点从聚焦着陆位置73移动到聚焦目标位置74。
图8是表示由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对于进行与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步骤,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700中,确认以与聚焦初始位置对应的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各位置为中心的规定距离D的范围内的区域的数据记录状态。
在步骤S710中,基于步骤S700的确认结果,判定与聚焦初始位置对应的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是否位于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附近。具体而言,通过参照步骤S20中确认的各区域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判定以与聚焦初始位置对应的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各位置为中心的规定距离D的范围内是否存在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判定存在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时前进到步骤S100,判定不存在时前进到步骤S60。步骤S60~步骤S80的处理和步骤S100~步骤S130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流程图相同。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中的某一个位置位于距离记录了数据的区域和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的边界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使光拾取器移动到不在距离该边界规定范围内、并且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记录状态变为相同的位置之后,开始聚焦跳跃。由此,能够避开已记录数据区域和未记录数据区域的边界,进行稳定的聚焦跳跃。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地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光盘1的特性为与记录了数据的记录层对应的和信号以及聚焦误差信号分别小于与没有记录数据的记录层对应的和信号以及聚焦误差信号的信号值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与没有记录数据的记录层对应的和信号以及聚焦误差信号分别小于与记录了数据的记录层对应的和信号以及聚焦误差信号的信号值的光盘,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中,在聚焦开始位置、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全部变为相同的位置上,进行聚焦跳跃。但是,在跨越四层以上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时,也可以只要所有通过层的通过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就进行聚焦跳跃。根据该方法,能够稳定地检测通过层的数量。
此外,在跨越四层以上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时,也可以在所有通过层的通过位置、和聚焦着陆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变为相同的位置上,进行聚焦跳跃。根据该方法,能够稳定地检测通过层的数量,并且使聚焦着陆稳定地在聚焦目标层进行。
阈值Va设定为无论有无数据记录、未记录,都能够判定通过的记录层的值,并且阈值Vb无论有无数据记录、未记录,都能够判定检测记录层的值。但是,也可以与记录层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应地设定阈值Va、Vb。即,可以与聚焦误差信号的大小相应地设定阈值Va、Vb,也可以对各层分别设定。

Claims (6)

1.一种光盘装置,对于具有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照射光束来再现或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拾取器,对所述多层光盘照射光束;
记录状态检测部,在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使所述光束的焦点移动到作为目标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时,检测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和
控制部,在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光拾取器移动到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变得相同的位置之后,开始所述聚焦跳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光拾取器移动到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相同,并且与记录了数据的区域和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的边界相距规定距离的位置之后,开始所述聚焦跳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都是未记录数据状态的位置的情况下,开始所述聚焦跳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都是已记录数据状态的位置的情况下,开始所述聚焦跳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中的某一个的位置与记录了数据的区域和没有记录数据的区域的边界相距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光拾取器移动到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不在与所述边界相距规定范围内的位置之后,开始所述聚焦跳跃。
6.一种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光盘装置具有对光盘照射光束的光拾取器,对于具有三层以上的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照射所述光束来再现或记录信息,该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跨越三层以上的记录层使所述光束的焦点移动到作为目标的记录层的聚焦跳跃时,检测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
在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光拾取器移动到所述聚焦跳跃的开始位置、所述通过的记录层的通过位置和所述光束的焦点的着陆预定位置的数据记录状态变得相同的位置之后,开始所述聚焦跳跃。
CN2011100473815A 2010-02-24 2011-02-24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1634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8517 2010-02-24
JP2010038517A JP2011175700A (ja) 2010-02-24 2010-02-24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436A true CN102163436A (zh) 2011-08-24

Family

ID=4446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73815A Pending CN102163436A (zh) 2010-02-24 2011-02-24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89447B2 (zh)
JP (1) JP2011175700A (zh)
CN (1) CN10216343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1410A1 (en) * 2002-06-28 2004-01-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wai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183538A (zh) * 2006-11-17 2008-05-21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装置及聚焦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2136B2 (ja) 2002-07-30 2006-05-10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アクセス方法
JP2006313591A (ja) 2005-05-09 2006-11-16 Ricoh Co Ltd 記録方法、光ディスク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1410A1 (en) * 2002-06-28 2004-01-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wai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183538A (zh) * 2006-11-17 2008-05-21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装置及聚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75700A (ja) 2011-09-08
US20110205871A1 (en) 2011-08-25
US8189447B2 (en) 2012-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9650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EP2112654A1 (en) Optical disc device
JP3719075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1002538B1 (ko)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광의 초점을 얻는 방법, 프로세서 및 프로그램을 기억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억 매체
CN102163436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163438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441876B (zh) 光盘装置
CN102148041A (zh) 控制方法及相关控制电路
US8582403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layer-to-layer jump in multilayer optical disc
CN102347037A (zh) 光盘和光盘装置
CN100541622C (zh) 光盘再生装置
JP4224503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1866661B (zh) 光盘装置和对多层盘的聚焦跳跃方法
JP4963593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トラッキング制御開始方法及びトラッキング制御開始プログラム
CN100517475C (zh) 光盘装置的聚焦伺服恢复处理方法和光盘装置
US7616533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d access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US6801480B2 (en) Optical disk drive apparatus capable of braking the optical head at half track short of target track
JP4349184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トラックジャンプ方法
JPH01189038A (ja) 光学式情報記録装置
JPH0432031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20060077797A1 (en) Optical disk recording/reproduction device and search method for information recording area of optical disk in the same
JP2001126269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123606A (ja) 光記録媒体駆動装置、フォーカスジャンプ方法
US2011016448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ayer jump in optical disc drive
JP2008004198A (ja)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該装置のピックアップユニット移動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