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2182B - 洗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洗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2182B
CN102162182B CN201110048435XA CN201110048435A CN102162182B CN 102162182 B CN102162182 B CN 102162182B CN 201110048435X A CN201110048435X A CN 201110048435XA CN 201110048435 A CN201110048435 A CN 201110048435A CN 102162182 B CN102162182 B CN 102162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cleaning solution
mins
rev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84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2182A (zh
Inventor
桥本英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pp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pp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pp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pp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2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2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21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04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 D06F37/06Ribs, lifters, or rubbing means forming part of the recepta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装置,其包括:框架体(18),设置于壳体(17)内;旋转机构,使洗涤装置旋转;液位传感器,对所述壳体(17)内的洗涤液水位进行检测。如果控制部通过来自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确定所述框架体(18)已被洗涤液充满,则驱动所述旋转机构以使所述框架体(18)旋转。通过框架体(18)的旋转,设置在框架体(18)内壁面的凸起部产生作用,使框架体(18)内的洗涤液发生水流,由此洗涤物被洗净。

Description

洗涤装置
本案为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日为2006年3月9日,申请号为200680008197.7,母案的发明名称为“洗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洗涤衣物等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羊毛制衣物的洗涤方法,众所周知的是例如称为干洗的洗涤方法。干洗是使用石油溶剂或有机溶剂作为洗涤液的衣物洗涤方法。干洗是在便利洗衣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衣物走样、收缩、隆曲的洗涤方法。这是干洗普及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衣物所沾上的污物通常属于诸如汗液、食物、以及泥灰这类水溶性污物。为了完全洗掉此类水溶性污物,需要用水洗涤衣物。但羊毛制衣物水洗时,纤维(羊毛)表面上所形成的片鳞结构遭到破坏使得织物变为毡状织物。当织物变为毡类时,衣物发硬而使原来的质地松弛,并难以穿着。但使用石油溶剂等作为洗涤液时,上述织物变化不会发生。因此,干洗被广泛用作衣物洗涤方法。
但使用石油溶剂等作为洗涤液的情况下,衣物所沾上的水溶性污物无法被完全洗去,并且以后会发生衣物泛黄等问题。也就是说,干洗是为了避免衣物受损风险而使用的,而要完全洗去衣物上的污物却需要水洗。
传统洗衣机使用的洗衣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使用洗涤液的旋转液流的洗涤方法(参照例如专利公报1),另一类则是利用机械力的洗涤方法(参照例如专利公报2和3)。
利用使用洗涤液的旋转液流的洗涤方法,洗涤桶绕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所设置的旋转轴旋转,从而洗涤液在洗涤桶内按基本上水平的方向旋转。衣物由洗涤液的旋转液流所洗涤。而利用使用机械力的洗涤方法,洗涤桶则绕在基本上水平的方向上所设置的旋转轴旋转,从而置于洗涤桶内的衣物沿洗涤桶的内壁向上运动然后再下落。衣物通过其下落至洗涤桶内壁面上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洗涤。也就是说,利用使用洗涤液的旋转液流的洗涤方法,利用旋转的洗涤液旋绕衣物时将污物分离。而利用使用机械力的洗涤方法,则利用作用于衣物上的冲击力来将污物分离。两种洗涤方法中,织物上的负荷较大,尽管通过洗涤方法可获得一定的洗涤效果,但织物肯定受损。
传统的洗涤装置和洗涤方法在下列专利公报1至10中有所披露。具体来说,专利公报4(JP-A-4-61893)披露了一种通过喷射液流翻洗待洗衣物的洗涤方法和使用此方法的洗涤装置。如专利公报4所披露的那样,洗涤装置设有外桶(1)和内桶(4)。待洗衣物置于内桶(4)中,外桶(1)中盛有洗涤液。有一推进翼(18)设置于与外桶(1)的内部相连通的空间内。当推进翼(18)旋转时,外桶(1)中产生强烈的洗涤液涡流。待洗衣物被洗涤液涡流旋绕,使污物得到清洗。
如上所述,专利公报4披露投入洗涤桶中所盛的洗涤液中的衣物其污物由洗涤液的强烈液流所清洗。据专利公报4所说,该洗涤方法对待洗衣物造成的损伤几乎没有,而且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参照第4页右上栏的第4行至左下栏)。但由于专利公报4所披露的洗涤方法如前文所述使用推进翼(18)所产生的强烈的洗涤液涡流,此洗涤方法还远远达不到对衣物无损伤。具体来说,利用专利公报4所披露的洗涤方法,在内桶的垂直方向上产生重复往复的涡旋喷射流。此涡旋喷射液流使待洗衣物垂直运动。待洗衣物以衣物按压至内桶的上部内表面和下部内表面受到摩擦、同时旋绕接着松开这种方式清洗。利用此洗涤方法,对衣物的损伤根本不会小,而且很明显,待洗衣物被强烈地旋绕,因而构成待洗衣物的纤维受到损伤。
专利公报1:JP-A-2002-58892
专利公报2:JP-A-2003-260290
专利公报3:JP-A-2001-269495
专利公报4:JP-A-4-61893
专利公报5:JP-A-4-164494
专利公报6:JP-A-11-169579
专利公报7:JP-A-60-246790
专利公报8:JP-UM-B-35-31858
专利公报9:JP-A-11-267391
专利公报10:JP-A-6-23808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考虑到前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织物为诸如羊毛这类纤柔的织物的情形也能够在不损伤织物的情况下可靠地清洗油溶性污物和诸如汗液这类水溶性污物的洗涤方法。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洗涤方法按如下方式实施。其中心轴设置于水平方向上的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设置于盛有洗涤液并得到紧密密封的外壳中。待洗衣物置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此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以待洗衣物保持接近零重力状态并在该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展开以便与洗涤液接触面积增加这种方式绕中心轴旋转。
待洗衣物从而置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设置于外壳中。外壳盛有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洗涤液并得到紧密密封。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也盛有洗涤液。因此,将衣物置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之后,待洗衣物保持于接近零重力状态。
如同这里所用的“接近零重力状态”,其并不意味着零重力状态,而是指待洗衣物漂浮于洗涤液中的状态。有某种重力作用在置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的衣物上。同时,由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盛有洗涤液,与待洗衣物的体积和洗涤液的密度相对应的浮力作用于待洗衣物上。因而,待洗衣物漂浮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洗涤液紧密地密封于包围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外壳中。因此,当圆筒形篮状洗涤桶旋转时待洗衣物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保持接近零重力状态。
由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其中心轴设置于水平方向上,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起到所谓前负载设计桶的作用。当圆筒形篮状洗涤桶旋转时,衣物保持接近零重力状态并且按避免其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折叠这种方式展开。这样,衣物与洗涤液的接触面积增加,由此使洗涤液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深入地渗透到形成待洗衣物的织物中。由于表面活性剂深入渗透至形成待洗衣物的织物的纤维中,纤维所沾上的污物在无需外力辅助的情况下可很轻易地清除。也就是说,纤维所沾上的污物在没有机械外力作用至待洗衣物和水流喷射对待洗衣物重击和旋绕的情况下可很轻易地清除。
(2)较好是可以有波状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用于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旋转时使洗涤液流至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较好是可以具有小于500mm的内径,并且较好是每分钟被旋转60至120次。波状表面较好是呈所具有的凸起部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径向上凸起的正弦曲线形式。
由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的波状表面,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设定为上述尺寸并按上述速度旋转时洗涤液以缓和方式运动至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然后在轴向方向上运动。运动至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的洗涤液将待洗衣物保持于接近零重力状态,并使得待洗衣物运动脱离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具体来说,由于波状表面呈正弦曲线形式,因而靠近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壁面处产生涡流形式的缓和液流。由于这种涡流,可防止待洗衣物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接触,并且以较可靠的方式防止对衣物的损伤。而且,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沿轴向方向运动的洗涤液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将待洗衣物展开。这样,洗涤液在待洗衣物的纤维间以缓和、可靠的方式流动,洗涤液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以可靠方式将待洗衣物所沾上的污物从待洗衣物上分离。
(3)波状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用于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旋转时使洗涤液流至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的情况下,圆筒形篮状洗涤桶可以具有大于或等手500mm的内径,并且每分钟被旋转5至60次。波状表面较好是可呈所具有的凸起部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径向上凸起的正弦曲线形式。
这种情况下,由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其内周的波状表面,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设定为上述尺寸并按上述速度旋转时洗涤液以缓和方式运动至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然后从中心在轴向方向上运动。运动至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的洗涤液将待洗衣物保持于接近零重力状态,并使得待洗衣物运动脱离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具体来说,由于波状表面呈正弦曲线形式,靠近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壁面处产生涡流形式的缓和液流。由于这种涡流,可防止待洗衣物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接触,并且以较可靠的方式防止对衣物的损伤。而且,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沿轴向方向运动的洗涤液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中将待洗衣物展开。这样,洗涤液在待洗衣物的纤维间以缓和、可靠的方式流动,洗涤液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以可靠方式将待洗衣物所沾上的污物从待洗衣物上分离。
(4)而且,圆筒形篮状洗涤桶每分钟旋转10转或更多转的情况下,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较好是可有规律地正转和反转。
由于正转和反转,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被旋转每分钟10次或更多的这种较高转速的情况下洗涤液顺利调整为沿预定方向流动。这样便可靠保持待洗衣物其接近零重力状态。通过适当地设置正反转的周期,圆筒形篮状洗涤桶以摇篮一样的摇摆方式旋转。这种旋转方式其优点在于待洗衣物可得到明显柔和的洗涤。
(5)波状表面可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上沿圆周方向彼此平行按固定间隔形成有凸起部,各凸起部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每一凸起部其高度较好是可设置为圆筒形篮状洗涤桶内径D的3.0%至6.0%。
凸起部可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形成为一体。这样,波状表面具有形成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而且,通过将凸起部的高度设置于上述范围内,靠近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便形成有相当缓和且能够可靠地使待洗衣物脱离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的涡流状洗涤液流。因此,可以更为可靠地防止待洗衣物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内周接触,同时使得待洗衣物在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中心部进一步展开。
(6)圆筒形篮状洗涤桶较好是以间歇性方式旋转。
通过圆筒形篮状洗涤桶的间歇性旋转,洗涤液流变得不规则。因此,尽管洗涤液流缓和,但洗涤液在衣物的纤维间顺利流动。因而,表面活性剂更为有效地将待洗衣物所沾上的污物从待洗衣物上可靠分离。
(7)圆筒形篮状洗涤桶内的洗涤液其压力较好是可通过压力改变装置提高或降低。
通过改变洗涤液的压力,洗涤液深入渗透到形成待洗衣物的纤维中。而且,由于通过改变洗涤液的压力将纤维中含有的空气清除,洗涤液可靠渗透到纤维的深处。此外,由于圆筒形篮状洗涤桶充满了洗涤液,不会因洗涤液压力的改变而发生强烈的涡流等。因此,待洗衣物不会因洗涤液压力的改变而损伤。
也就是说,纤维表面所沾上的污物连同渗透至纤维深处的污物(沉积的污物)被顺利清除。具体来说,尽管渗透到纤维深处的污物在其氧化时会成为织物泛黄的原因,但由于这类污物被顺利清除,因而顺利防止织物泛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表面活性剂深入渗透到构成待洗衣物的织物的纤维,无需对衣物加上外力便很容易地将衣物所沾上的污物清除。因此,即便是待洗衣物为例如很容易受损的羊毛所制成,也能在不使织物的质地松弛便可靠地清除织物所沾上的诸如汗液和泥灰这类水溶性污物。因而可达到以下效果。
(1)除有机溶剂或石油溶剂外,还可使用水和乳化液作为洗涤液。本发明中当然可以使用有机溶剂;但可通过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石油溶剂来实现一种明显善待环境的商业洗衣方法。
(2)由于可防止织物收缩和质地丧失,因而即便是洗涤由多种织物所构成的衣物成品(典型的是外部面料由羊毛所形成、夹层由棉所形成、而内衬则由人造纤维所形成的休闲西装)的情况下,衣物成品也不会发生由于收缩因素差异所产生的褶皱。商业洗衣中,去除织物因收缩因素差异所产生的褶皱、尤其是缝衣线收缩所产生的褶皱通常比较困难,通过对此类收缩的纠正,因此收尾工作(熨烫收尾)会导致较高的成本。但由于根据本发明可防止由于收缩因素差异所产生的褶皱,本发明可使商业洗衣中的收尾工作更为方便以减少洗衣服务的成本。举例来说,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按传统洗衣方法其成本的1/10进行洗衣。
(3)而且,由于对污物的清除如上所述归功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因而与手洗相比可抑制对织物的损伤。因此,本发明使得对明显纤柔织物所制成的昂贵内衣等的安全洗涤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一实施例洗涤方法的洗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装置其框架体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装置其框架体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其中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装置其控制设备构成的示意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洗涤装置其洗涤程序的示意图。
(参照标号)
N:中心
10:洗涤装置
11:洗衣桶单元
12:支撑设备
13:旋转驱动设备
14:洗涤液供应设备
16:压力改变装置
17:壳体
18:框架体
19:中心轴
21:端面
23:驱动电动机
24:驱动轴
25:柜
26:吸入管
27:泵
28:供应管
29:排放管
30:旁路管
31:阀
32:阀
33:阀
35:衣物
36:圆周
37:切缝
38:后端
39:内周
40:凸起部
50: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基于优选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图1是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一实施例洗涤方法的洗涤装置的示意图。
洗涤装置10设有洗涤桶单元11、支撑洗涤桶单元11的支撑设备12、用于以本说明书中稍后介绍的方式旋转洗涤桶单元11的旋转驱动设备13、用于向洗涤桶单元11供应洗涤液并在洗涤桶单元11中强制产生洗涤液的缓和液流的洗涤液供应设备14、以及用于改变洗涤桶单元11内压力的压力改变装置16。尽管图1中未图示,但洗涤装置10设有用于控制旋转驱动设备13、洗涤液供应设备14、以及压力改变装置16动作的控制设备。控制设备的结构将在本说明书中稍后介绍。
洗涤桶单元11设有壳体(外壳)17和框架体(圆筒形篮状洗涤桶)18。框架体18设置于壳体17内并由壳体17封闭。壳体17可由诸如不锈钢或铝合金这类金属制成。壳体17如图1所示设有设置于其正面的门20。门20设置有把手15。洗涤装置10的用户对把手进行操作来打开/关闭门20。壳体17的正面被门20通过液封方式打开/关闭。当门20关闭后,如本说明书中稍后所述供应洗涤液。这样,壳体17盛有洗涤液并得到紧密密封。
壳体17如图1所示具有圆筒形容器形状。当然,壳体17可具有不同的形状。简言之,壳体17只需具有可盛有洗涤液、并得到紧密密封、而且包容框架体18的形状即可。壳体17的门20可设有用于观察壳体17内部的窗口。最好在窗口上安装透明的压克力板等。此类窗口的设置可让人从外部观察洗涤状态。
支撑设备12附接至壳体17上。支撑设备12稳定支撑壳体17。支撑设备12也由诸如不锈钢或铝合金这类金属制成。壳体17按其由支撑设备12支撑时其中心轴N呈水平状态这种方式设置。中心轴N与洗涤桶单元11和框架体18两者的中心轴一致。
图2是示出框架体18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框架体18的剖视图,而图4是示出图3中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框架体18具有圆筒形。框架体18设置于壳体17内(参照图1)。也就是说,框架体18以嵌套方式装配进壳体17内。框架体18的内部用作容纳衣物用的待洗衣物容纳室。框架体18具有篮子一样的形状。具体来说,有多条切缝37设置于框架体18的圆周36上。每条切缝37在径向方向上透过框架体18的圆周36。因此,供应至壳体17的洗涤液能够自由地进出框架体18。各切缝37如图2所示在框架体18的轴向方向上延伸。适当设置切缝37的数目、切缝37的宽度和长度。
可在框架体18上设置多个冲孔来替代切缝37。框架体18可具有骨架结构。简言之,框架体18只要具有可让洗涤液自由进出框架体18这种篮子形状就行。
框架体18设有中心轴19。中心轴19从框架体18的后端面38(参照图2)伸出。如前文所述,中心轴19其中心与中心轴N一致(参照图1)。也就是说,框架体18以与壳体17共轴方式设置于壳体17内。如图1所示,框架体18的中心轴19由轴承(未图示)支撑。这样,框架体18在壳体17内绕中心轴N自由旋转。中心轴19连接至本说明书中稍后介绍的驱动电动机23。本实施例中,中心轴19由轴承支撑从而以悬臂方式支撑框架体18。注意,中心轴19可设置于壳体17的门15上从而使框架体18支撑于相对两端。
如图2至图4所示,框架体18的内周(波状表面)39具有波状表面这种形状。此形状通过在框架体18的内周39上形成多个凸起部40来形成。凸起部40在框架体18的轴向方向上延伸。本实施例中,多个凸起部40沿内周39的圆周方向以固定间距设置。
切缝37的位置和内周的形状如图3所示。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设置有6处切缝37,而且每一切缝37的宽度(框架体18其圆周方向上的长度)由基于框架体18中心的角度α决定。本实施例中,角度α为8.80°。相邻切缝37两者间的距离(框架体18其圆周方向上的长度)由基于框架体18中心的角度β和γ决定。本实施例中,角度β设定为55.16°,而角度γ则设定为31.29°。
凸起部40的表面所形成的波形形成为沿内周39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正弦曲线。连续的半圆表面可形成为用于按正弦曲线的形式实现波形。本实施例中,凸起部的间距p设置为与框架体18的内径D呈预定的比例。具体来说,间距p设定为内径D的5.0%至15.0%。间距p较好是可设定为内径D的7%至12%。凸起部40其高度h设置为与框架体18的内径D呈预定的比例。具体来说,此高度可设定为内径D的3.0%至6.0%。本实施例中,框架体18的内径D设定为300mm。内径D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可设定为300mm至小于500mm。
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驱动设备13具有驱动电动机23。驱动电动机23安装于壳体17其中一端面21上。驱动电动机23的驱动轴24与框架体18的中心轴19相连接。因此,当驱动电动机23启动时,框架体18在壳体17内绕中心轴N旋转。当驱动电动机23正转时,框架体18在壳体17内正转(朝某一方向),而当驱动电动机23反转时,框架体18在壳体17内反转(朝另一方向)。本实施例中,框架体18每分钟被旋转60次。本实施例中可将框架体18的转速设定为每分钟60至120转。
如图1所示,洗涤液供应设备14设有用于贮存洗涤液的柜25、与柜25连接的吸入管26、与吸入管26连接的泵27、与泵27连接的供应管、与壳体17连接的排放管29、以及设置排放管29和吸入管26两者间连通的旁路管30。采用由通常所用的不锈钢制成的管件作为各管26、28、29、以及30。吸入管26、排放管29、以及旁路管30设有阀31至33用于打开/关闭各管路。泵27对柜25中盛有的洗涤液进行抽运将洗涤液提供给壳体17,并如本说明书中稍后所述使该洗涤液循环。作为洗涤液可采用水或乳化液。洗涤液可包括表面活性剂。此外,可使用石油溶剂和有机溶剂。
当洗涤液供应设备14如本说明书中稍后所述使壳体17内盛有的洗涤液循环时,洗涤液从壳体17当中暂时退出。所退出的洗涤液以预定的压力直接返回壳体17内。因此,在壳体17中产生洗涤液流。液流强烈的情况下,可在壳体17中产生洗涤液涡旋。即便是洗涤液流产生涡旋,洗涤液流也是相当缓和的以避免衣物的织物受损。而且,如本说明书中稍后所述,洗涤液流将待洗衣物强制定位于壳体17的中心部。洗涤液在其供应至壳体17期间除了上述在壳体17内循环以外还可从壳体17当中排出。
本实施例中,压力改变装置16是气缸活塞设备。气缸活塞设备连接至壳体17。因此,当活塞启动时,洗涤桶单元11的内部压力即壳体17的内部压力便改变。压力改变装置16不限于气缸活塞设备,任何可改变壳体17其内部压力(洗涤液压力)的设备都可以使用。
图5是示出控制设备其构成的示意图。
控制设备50控制旋转驱动设备13的驱动电动机、洗涤液供应设备14的泵27和阀31至33、以及压力改变装置16等的动作。因此,有一液位传感器75设置于壳体17中,而且有旋转编码器76、转速传感器77等设置于框架体18中。液位传感器75检测壳体17中的洗涤液量。旋转编码器76检测框架体18的旋转角度,转速传感器77检测框架体18的转速。
控制设备50是主要由CPU(中央处理单元)51、ROM(只读存储器)5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3、以及E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存储器)54所构成的微机。控制设备50通过总线69与ASIC(特定应用集成电路)70连接。
ROM 66存储用于控制洗涤装置10各种动作的计算机程序等。RAM 67用作用于暂存CPU 65执行该程序所要使用的各种数据的存储区或工作区。EEPROM 68则存储电源关闭后需要保存的各设置和各标志。
ASIC 70按照来自CPU 65的指令产生要送至驱动电动机23的信号等。信号送至驱动电动机23的驱动电路78,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电路78送至驱动电动机23。如上所述对驱动电动机23的旋转进行控制,结果是框架体18的旋转受到控制。驱动电路78用于对驱动电动机23进行驱动,并且一旦接收到来自ASIC 70的输出信号便产生用于使驱动电动机23旋转的电信号。驱动电动机23一旦接收到电信号便旋转。
ASIC 70按照来自CPU 65的指令产生要送至泵27的信号等。信号送至泵27的驱动电路79,而且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电路79送至泵27。如上所述对泵27的旋转进行控制,结果是洗涤液对壳体17的供应受到控制。驱动电路79用于对泵27进行驱动,并且一旦接收到来自ASIC 70的输出信号便产生用于使泵27旋转的电信号。泵27一旦接收到电信号便旋转。
ASIC 70按照来自CPU 65的指令产生用于驱动压力改变装置16的信号等。信号送至压力改变装置16的驱动电路80,而且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电路80送至压力改变装置16。如上所述对压力改变装置16的旋转进行控制,结果是壳体17中洗涤液压力受到控制。驱动电路80用于对压力改变装置16进行驱动,并且一旦接收到来自ASIC 70的输出信号便产生用于使压力改变装置16启动的电信号。压力改变装置16一旦接收到电信号便启动。
ASIC 70按照来自CPU 65的指令产生要送至阀31至33的信号等。信号送至阀31至33的驱动电路81至83,而且驱动信号通过驱动电路81至83送至阀31至33。如上所述对阀31至33的打开/关闭进行控制,结果是洗涤液对壳体17的供应或从壳体17当中的排放进行控制。驱动电路81至83用于对阀31至33进行驱动,并且一旦接收到来自ASIC 70的输出信号便产生用于打开/关闭阀31至33的电信号。阀31至33一旦接收到电信号便打开/关闭。
图6是示意性示出洗涤装置10的洗涤程序的示意图。洗涤装置10按以下程序进行衣物洗涤。
如图6(a)所示,衣物(待洗衣物)35置于洗涤桶单元11中。具体来说,将设置于壳体17上的门20(参照图1)打开以便衣物35投进框架体18中。将衣物35置于洗涤桶单元11中的工作可通过待洗衣物传送设备等自动进行。这种情况下,控制设备50控制待洗衣物传送设备的动作。当衣物35置于洗涤桶单元11中时,阀31至33关闭。洗涤液的准备可在放置衣物35的同时在柜25中进行。尽管如前文所述除石油溶剂和有机溶剂以外还可用水作为洗涤液,本实施例中将水和清洁剂混合作为洗涤液。当然,水也可以按原样用作洗涤液。
如图6(b)所示,洗涤桶单元11盛有洗涤液。洗涤液供应设备14启动以便对洗涤桶单元11供应洗涤液。具体来说,阀31打开,同时阀32和33关闭,然后泵27启动。通过这些动作,洗涤液从柜25中通过26吸入管26和供应管28供应至壳体17中。泵27供应洗涤液直到壳体17充满洗涤液为止。也就是说,洗涤液供应到壳体17充满洗涤液。本实施例中,壳体17设置有液位传感器75(未图示)(参照图5中的示意图)。液位传感器75用于检测供应至壳体17中的洗涤液的液位。液位传感器75的例子包括直接检测洗涤液液位的传感器和检测洗涤液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由于供应洗涤液直到壳体17充满洗涤液为止,因而最好是使用压力传感器作为液位传感器75。
壳体17中盛有的洗涤液得到紧密的密封。衣物35置于紧密密封于壳体17中的洗涤液中。因此,衣物35在框架体18中处于接近零重力状态。具体来说,尽管在框架体18中有某种重力作用于衣物35上,并且有与衣物35的体积和洗涤液的密度相对应的浮力作用于衣物35上。而且,由于壳体17中充满洗涤液,因而洗涤液也注满框架体18。因而,衣物35漂浮于框架体18中。也就是说,上述“接近零重力状态”并不意味着零重力状态,而是指衣物35漂浮于洗涤液中的状态。这样,衣物35在接近零重力状态下轻柔地洗涤。
接着,如图6(c)所示阀31至33关闭,接着洗涤桶单元11开始旋转。旋转驱动设备13(参照图1)启动来使洗涤桶单元11绕中心轴N旋转。具体来说,旋转驱动设备13的驱动电动机23启动以使框架体18在壳体17中绕中心轴N旋转。当框架体18旋转时,洗涤液在框架体18内在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上旋转。
由于框架体18的中心轴19如前文所述设置于水平方向上,框架体18起到所谓前负载设计桶的作用。如图2至图5所示,框架体18的内周39具有波状表面。因此,当框架体18其内径D设置于上述范围内、并且框架体18按上述转速旋转时,洗涤液缓和运动至框架体18的中心,并且从框架体18的中心沿轴向方向运动。
运动至框架体18的中心的洗涤液将衣物保持于接近零重力状态,并使得衣物35运动脱离框架体18的内周39。具体来说,由于内周39为正弦曲线形式,靠近框架体18的内壁面处产生涡流形式的缓和液流。此涡流状液流防止衣物35与框架体18的内周39相接触。因而,可防止衣物35的织物在洗涤过程中损伤。而且,从框架体18的中心沿轴向方向运动的洗涤液在框架体18中将衣物35展开,由此增加每一衣物35与洗涤液的接触面积。因此,洗涤液中所包含的表面活性剂深入渗透到构成衣物35的织物其纤维中。结果,衣物35所沾上的污物在没有对衣物35重击和旋绕的情况下依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很容易清除。
当衣物35洗涤结束时,如图6(d)所示阀32打开,同时阀31和33关闭。
本实施例的洗涤方法中,由于洗涤液中所包含的表面活性剂深入渗透到构成衣物35的织物的纤维中,因而衣物35所沾上的污物很容易清除而无需对衣物35施加外力。而且,衣物35在洗涤液中以接近零重力状态洗涤。因此,即便是衣物由诸如羊毛这类纤柔的织物所制成,织物也不会受损。也就是说,在不至于使衣物35的形状和质地变差的情况下将织物所沾上的污物清除。因而,本发明使得由诸如羊毛这类纤柔的织物所制成的衣物的水洗和对衣物所沾上的诸如汗液和泥灰这类水溶性污物的可靠清除成为可能。此外,本发明其优点在于收尾工作变得更为容易,而且衣物35其形状不会走样,因而不会发生褶皱。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框架体18绕水平设置的中心轴19旋转。也就是说,在框架体18内洗涤液绕中心轴N旋转。此结构其优点在于洗涤液顺利通过衣物35。此优点其原因还不清楚,但确定的是,与框架体18其中心轴在垂直方向上延伸这种构成相比,本构成可实现更为完美的洗涤。
本实施例中,由于框架体18的内周39具有正弦曲线形式,因而当框架体18旋转时,在靠近框架体18内周39处形成缓和液流。因此,可靠防止衣物35与框架体18相接触,并能够更为轻柔地洗涤。而且,由于防止衣物35与框架体18的接触,衣物35总是定位于框架体18中心的附近。因而,每件衣物35总能可靠地展开,而表面活性剂则具有有效的作用。
而且,本实施例中,框架体18的内周39上所形成的正弦曲线形状由在框架体18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的凸起部40所形成。具体来说,由一波状弯曲形薄板设置于框架体18的内表面上。这样,波状表面其形成简单并且成本低,由此抑制洗涤装置10制造成本的提高。
具体来说,通过将凸起部40的高度h设置为框架体18的内径D的3.0%至6.0%,从而靠近框架体18的内壁面处产生明显柔和并使衣物35与框架体18的内周39可靠脱离的洗涤液流。这样,更为可靠地防止衣物35与框架体的内壁面接触,并且每件衣物35在框架体18的中心部得到更为可靠的展开。
框架体18最好是间歇性地旋转。为了使框架体18间歇性地旋转,驱动电动机23的旋转受到控制。驱动电动机23的旋转控制很容易由控制设备50进行。通过以间歇方式旋转框架体18,框架体18内的洗涤液流变得不规则。这种旋转其优点在于,尽管洗涤液流流动较缓和,但洗涤液在衣物35的纤维间顺利流动。
举例来说,由框架体18旋转1至240秒、暂停1至60秒、接着框架体18旋转1至240秒所组成的循环重复进行。框架体18的初始旋转时间较好是可以为5至200秒,理想的是10至120秒,更为理想的是20至80秒。框架体18的暂停时间可设置为例如小于或等于1秒。框架体18在暂停后的旋转时间较好是可以为5至200秒,理想的是10至120秒,更为理想的是20至80秒。利用这种旋转循环,洗涤液在衣物35的纤维间更为可靠地流动。因此,可在避免洗涤有损于衣物35的情况下将衣物35所沾上的污物从衣物35上可靠分离。当然,框架体18的初始旋转时间和框架体18在暂停之后的旋转时间可彼此不同。
而且,框架体18可有规律地正转和反转。具体来说,驱动电动机23有规律地正转和反转。很容易由控制设备50对驱动电动机23进行这种旋转控制。利用这种旋转控制,洗涤液在衣物35的纤维间更为可靠地流动。
举例来说,框架体18可顺时针(朝某一方向)旋转1至540秒,接着暂停1至60秒,再逆时针(朝另一方向)旋转1至540秒。框架体18的顺时针旋转时间较好是可以为5至440秒,理想的是10至280秒,更为理想的是20至180秒。框架体18在顺时针旋转之后的暂停时间可设置为例如小于或等于1秒。框架体18在暂停之后的逆时针旋转时间较好是可以为5至440秒,理想的是10至280秒,更为理想的是20至180秒。正转和反转设定为一个循环,重复进行该旋转循环。由于框架体18正转并反转,洗涤液在衣物35的纤维间更为可靠地流动。因此,可在避免洗涤有损于衣物35的情况下将衣物35所沾上的污物从衣物35上可靠分离。
尽管以上说明中正转设定为顺时针旋转、而反转则设定为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当然可彼此替代。而且,正转时间和反转时间当然可彼此不同。
本实施例中,壳体17中的洗涤液即框架体18内的洗涤液的压力通过压力改变装置提高或降低。通过改变洗涤液的压力,洗涤液可渗透至构成衣物35的纤维的深处。而且,由于织物中所含的空气因洗涤液压力的改变而排出,洗涤液可顺利渗透到纤维的深处。而且,由于洗涤液紧密地密封于框架体18中,洗涤液压力的改变不至于在框架体18中造成强烈的涡流等。因此,衣物35不至于因洗涤液压力的改变而受损。
由于洗涤液压力的提高,纤维表面所沾上的污物连同深入纤维深处的污物(纤维上的沉积污物)被可靠清除,而不至于使衣物35受损。具体来说,深入纤维深处的污物在其氧化后会成为织物泛黄的原因。但由于将这类污物可靠地清除,因而本发明具有可靠防止织物泛黄这种优点。
而且,可以在衣物35的洗涤过程中在框架体18中形成缓和的洗涤液喷射流。
具体来说,洗涤液供应设备14在衣物35的洗涤过程中启动。如图6(c)所示,当阀31和32关闭而同时阀33打开时,泵27启动。这样,从洗涤桶单元11中退出的洗涤液在经过旁路管30和供应管28后返回到洗涤桶单元11中。这种情况下,洗涤桶单元11中形成缓和的洗涤液流。注意需要液流相当弱而且不至于造成衣物35强烈旋绕。通过控制设备50对泵27动作的控制可很方便地形成这种缓和液流。由于洗涤液流和洗涤液循环,洗涤液在衣物35的纤维间更为顺利地流动。结果是可期望出众的去污能力。
上述缓和液流可在相反方向上形成。具体来说,当阀31和32关闭而同时阀33打开时,泵27在相反方向上启动。这样,从洗涤桶单元11的上部退出的洗涤液在经过供应管28和旁路管30后返回到洗涤桶单元11中。这种情况下,洗涤桶单元11中形成从下往上方向的洗涤液流。由于这种洗涤液流,衣物35可靠定位于洗涤桶单元11的中心部。
具体来说,置于洗涤桶单元11中的衣物35处于上述接近零重力状态。此状态由作用于衣物35上的浮力所致。由于总有某一程度的重力作用于衣物35上,因而衣物35倾向于下沉至洗涤桶单元11的底部(垂直的向下方向)。由于洗涤桶单元11中的从下往上方向的洗涤液流,衣物35总是向上推升以定位于洗涤桶单元11的中心部。这样,可靠地防止衣物35与洗涤桶单元11的内壁面相接触,因而可靠地防止衣物35受损。
衣物35由于洗涤液流而运动至洗涤桶单元11上部的情况下,洗涤桶单元11则形成有上述从上往下方向的洗涤液流来再次使衣物35定位于洗涤桶单元11的中心部。
本实施例的洗涤方法中,洗涤液的温度并没有特别限定。但洗涤装置10可设有用于调节洗涤液温度的温度调节设备。温度调节设备可以是设置于洗涤桶单元11内部的加热器等。加热器的输出可由控制设备50控制。洗涤液的温度可随污物的种类和程度设定为用于清除污物的优化值。通过调节洗涤液的温度,衣物35所沾上的污物快速、可靠地清除。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一调整例。
尽管前述实施例中框架体18的内径D设定为300mm至小于500mm,但该调整例的内径D设定为650mm。由于该调整例中650mm的内径D,因而可足以洗涤例如休闲西装。通过加大框架体18的内径D,可足以洗涤具有较大尺寸的衣物35。因此,通过将内径设定为500mm至1000mm,将本洗涤方法应用于商业洗衣。但随着内径D的增大,要对框架体18供应的洗涤液量也增加。因此,商业洗衣用的优化内径为600mm至850mm。而且,框架体18其转速设定为每分钟5至60转。
本实施例中,同样当框架体18的内周39呈正弦曲线形式并且将框架体18的尺寸和转速设定为上述范围以内时,洗涤液同样缓和运动至框架体18的中心并从框架体18的中心在轴向方向上运动。运动至框架体18中心的洗涤液将衣物保持于接近零重力状态并使衣物35脱离框架体18的内周39。因此,如同前述实施例,防止衣物35与框架体18的内周39相接触,因而可靠防止衣物35受损。而且,从框架体18的中心在轴向方向上运动的洗涤液在框架体18内使每件衣物35展开。这样,洗涤液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在衣物35的纤维间可靠流动来将衣物35所沾上的污物分离。
框架体18以每分钟10转或更多转的转速旋转的情况下,框架体18较好是有规律地正转和反转。框架体18有规律地正转和反转的情况下,即便是框架体18以每分钟10转或更多转的转速旋转,洗涤液也不会在框架体18内在某一方向上强烈流动,而且使衣物35可靠保持于接近零重力状态。而且,框架体18可以如同摇篮一样以摇摆方式旋转。可很容易通过用控制设备50控制驱动电动机23的旋转来使框架体18以摇篮摇摆方式旋转。这种旋转方式具有衣物得到明显柔和洗涤的优点。
示例
下面结合示例说明本发明效果,但本发明并不基于各示例说明按限定方式解释。
各示例和各对比例中,样品面料(羊毛)用水洗涤。各示例和各对比例的结果示于表1和表2中。各示例和各对比例中,凸起部40的高度h(参照图4)相对于框架体18的内径D的比例用鼓高度比(%)(参照表1和表2)表示,而且框架体18的转数表示每分钟的转数。
就每一示例和对比例观察洗涤期间样品面料的状态和洗涤之后样品面料的质地。利用样品面料对框架体18壁面的冲击程度和框架体18中每片样品面料的展开程度评估洗涤期间样品面料的状态。利用Dp值评估洗涤之后样品面料的质地。
Dp值是根据每片样品面料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和该样品面料其表面某个区域的摩擦系数的变化量计算得到的无量纲数。Dp值增加表示质地变差。洗涤之前样品面料的Dp值为143。而且,使用传统水平式洗衣机水洗之后的样品面料的Dp值为185。
[示例1]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3%。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2]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5%。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3]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6%。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1]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0%。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2]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8%。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3]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10%。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4]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3%。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5]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5%。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6]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6%。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4]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0%。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5]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8%。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6]
鼓内径为340mm。鼓高度比为10%。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5转/分钟、1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7]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3%。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8]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5%。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9]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6%。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7]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0%。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8]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8%。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9]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10%。框架体18的旋转方向为正转。旋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10]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3%。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11]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5%。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12]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6%。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10]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0%。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11]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8%。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对比例12]
鼓内径为650mm。鼓高度比为10%。框架体18先正转而后反转。正转时间为60秒,暂停时间为1秒,反转时间为60秒。框架体18的转速按照3转/分钟、5转/分钟、10转/分钟、30转/分钟、60转/分钟、120转/分钟的顺序改变。
示例1至示例3和对比例1至对比例3的内容如表1所示。示例4至示例6和对比例4至对比例6的内容如表2所示。示例7至示例9和对比例7至对比例9的内容如表3所示。示例10至示例12和对比例10至对比例12的内容如表4所示。
Figure BSA00000441656600201
Figure BSA00000441656600211
Figure BSA00000441656600221
Figure BSA00000441656600231
如表1和表2所示,当框架体18的内径D为340mm,样品面料在框架体18正转情形和框架体18正转然后反转情形只要鼓高度比设置在3%至6%之间且转速设置在60至120转/分钟之间均以明显柔和的方式洗涤。注意当框架体18的转速为10转/分钟或更少且鼓高度比为0%时则很难将样品面料的污物清除。
如表3和表4所示,当框架体18的内径D为650mm,样品面料在框架体18正转情形和框架体18正转然后反转情形只要鼓高度比设置在3%至6%之间且转速设置在5至60转/分钟之间均以明显柔和的方式洗涤。注意当框架体18的转速为5转/分钟或更少且鼓高度比为0%时则很难将样品面料的污物清除。而且,对比例8、9、11、以及12中,在框架体18的转速为10转/分钟或更少的情况下,样品面料未丧失质地,但由于样品面料持续接触框架体18,因而实际洗涤中质地会变差。而且,由表3和表4可很清楚,转速为每分钟10转或更多转的情况下,当框架体18进行正反转时质地变差得到了更为可靠的防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衣物等的洗涤方法。

Claims (14)

1.一种洗涤装置,该洗涤装置包括:壳体(17),其中被供给洗涤液;框架体(18),设置于壳体(17)内,且其中衣物(35)被投入,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凸起部(40),设置于所述框架体(18)的内壁面上,且朝向该框架体(18)的径方向凸起并沿该框架体(18)的轴方向延伸,使框架体(18)的内周(39)具有波状表面;
旋转驱动设备(13),使所述框架体(18)在所述壳体(17)内绕中心轴旋转;
液位传感器(75),对所述壳体(17)内的洗涤液水位进行检测,所述洗涤液供应到壳体(17)充满洗涤液为止;
控制设备(50),控制所述旋转驱动设备(13)的驱动电动机(23),以使所述框架体(18)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40)在框架体的内壁面上沿内周(39)的圆周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设备(13)以间歇的方式使所述框架体(18)旋转。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设备(13)使所述框架体(18)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上交替旋转。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框架体(18)内的洗涤液压力改变的压力改变装置(16)。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40)的高度为所述框架体(18)内径的3.0%~6.0%。
7.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体(18)的内径为500mm以上,
且所述框架体(18)的旋转速度为5~60rpm。
8.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体(18)的内径小于500mm,
且所述框架体(18)的旋转速度为60~120rpm。
9.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体(18)包括从其内壁贯通至外壁的多个切缝(3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框架体(18)的圆周方向进行观察时,在所述凸起部(40)之间设置有切缝(37)。
11.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28、30),使洗涤液相对于所述壳体(17)进行循环;
泵(27),通过使排出自所述壳体(17)的洗涤液返回到所述壳体(17),由此循环洗涤液。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洗涤液从所述壳体(17)底部被排出,且从所述壳体(17)的顶部被投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
洗涤液从所述壳体(17)的顶部被排出,且从所述壳体(17)的底部被投入。
1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洗涤液温度的温度调节设备。
CN201110048435XA 2005-03-15 2006-03-09 洗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2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3478 2005-03-15
JP2005-073478 2005-03-15
JP2005-281052 2005-09-28
JP2005281052 2005-09-28
JP2006-062616 2006-03-08
JP2006062616A JP3841822B1 (ja) 2005-03-15 2006-03-08 洗濯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81977A Division CN101142353B (zh) 2005-03-15 2006-03-09 洗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2182A CN102162182A (zh) 2011-08-24
CN102162182B true CN102162182B (zh) 2013-02-13

Family

ID=3699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819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2353B (zh) 2005-03-15 2006-03-09 洗涤方法
CN20111004843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2182B (zh) 2005-03-15 2006-03-09 洗涤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819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2353B (zh) 2005-03-15 2006-03-09 洗涤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650659B2 (zh)
EP (1) EP1860225B1 (zh)
JP (1) JP3841822B1 (zh)
KR (1) KR100839089B1 (zh)
CN (2) CN101142353B (zh)
AU (2) AU2006224031B2 (zh)
CA (1) CA2599757C (zh)
DK (1) DK1860225T3 (zh)
HK (1) HK1163196A1 (zh)
WO (1) WO20060982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642871T3 (es) * 2007-11-12 2017-11-20 Tulga Simsek Lavadora-extractora
DE102008006511A1 (de) * 2008-01-29 2009-07-30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Wäschetrommel für eine Wäschebehandlungsmaschine
DE102008009141A1 (de) * 2008-02-14 2009-08-2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Wäschetrommel für eine Wäschebehandlungsmaschine
DE102008021198B4 (de) * 2008-04-28 2016-10-20 Miele & Cie. Kg Verfahren zum Waschen von Textilien oder Schuhen in einer Waschmaschine
JP5295671B2 (ja) * 2008-07-22 2013-09-18 株式会社ハッピー 洗濯装置
JP5147082B2 (ja) * 2009-12-01 2013-02-20 株式会社ハッピー 洗濯装置
JP5147088B2 (ja) * 2010-07-27 2013-02-20 株式会社ハッピー 洗濯装置
ITRN20110002A1 (it) * 2011-01-21 2012-07-22 Indesit Co Spa Metodo di lavaggio di capi tessili delicati mediante lavabiancheria automatica
JP5173041B1 (ja) * 2012-01-23 2013-03-27 株式会社ハッピー 洗濯装置
JP5896542B1 (ja) 2014-11-21 2016-03-30 株式会社ハッピー 洗濯方法
CN106757982B (zh) * 2016-12-30 2019-01-29 浙江金海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内筒结构
IT201800002846A1 (it) * 2018-02-23 2019-08-23 Roberto Asara "macchina lava bossoli automatica"
CN109898261B (zh) * 2019-02-26 2021-05-18 绍兴市柯桥区欧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分隔式泥灰清理洗衣机
CN110670301B (zh) * 2019-08-29 2022-03-11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103A (zh) * 2002-06-07 2003-12-3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洗衣机的滚筒装置
JP4164494B2 (ja) * 2002-07-26 2008-10-1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デジタルデータシーケンスの識別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41780A (en) * 1925-09-22 1927-09-06 Karl Tritscheller Extractor
US2591143A (en) * 1945-10-22 1952-04-01 Eilersgaard Asger Clothes-washing machine
US3866731A (en) * 1973-07-25 1975-02-1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peed responsive clutch
JPS60246790A (ja) 1984-05-11 1985-12-06 アンテ株式会社 圧力洗濯機
JPH06160B2 (ja) 1990-06-29 1994-01-05 熊取谷 稔 噴流自動反転式洗濯機
JPH04164494A (ja) * 1990-10-30 1992-06-10 Nobuhiko Sato 水流による洗濯の方法
JPH06238086A (ja) * 1993-02-16 1994-08-30 Yutaka Morishima 洗濯機
JPH08299655A (ja) * 1995-04-28 1996-11-19 Ebara Corp 布製品の洗濯方法
KR0137505B1 (ko) * 1995-08-29 1998-04-27 배순훈 세탁물의 향균강화 복합풀 조성물
JP3651157B2 (ja) * 1996-02-15 2005-05-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3296712B2 (ja) * 1996-03-18 2002-07-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方法及び回転ドラム式全自動洗濯機
ES2195963T3 (es) * 1996-11-02 2003-12-16 Miele & Cie Maquina lavadora de tambor.
JPH11169579A (ja) 1997-12-09 1999-06-29 Aiwa Co Ltd 洗濯機
JPH11267391A (ja) 1998-03-23 1999-10-05 Tera Bondo:Kk バブル噴流洗濯機及びバブル噴流洗浄方法
KR19990085008A (ko) * 1998-05-13 1999-12-06 윤종용 드럼 세탁기의 진동 감소 장치
KR100417352B1 (ko) * 1998-12-11 2004-03-19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세탁조 날개를 구비한 드럼 세탁기
JP2001269495A (ja) 2000-03-24 2001-10-02 Sharp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US20020132755A1 (en) * 2001-01-17 2002-09-19 Pfizer Inc. Histamine receptor antagonists
JP4023113B2 (ja) 2001-07-12 2007-12-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全自動洗濯乾燥機
JP4107854B2 (ja) 2002-03-07 2008-06-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KR100550526B1 (ko) * 2002-12-26 2006-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AU2004203379B2 (en) 2003-07-28 2006-10-12 Lg Electronics Inc. Washing machine
KR100688160B1 (ko) * 2003-08-07 200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론트 로딩 타입 드럼 세탁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103A (zh) * 2002-06-07 2003-12-3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洗衣机的滚筒装置
JP4164494B2 (ja) * 2002-07-26 2008-10-1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デジタルデータシーケンスの識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60225B1 (en) 2012-04-25
KR20070026514A (ko) 2007-03-08
KR100839089B1 (ko) 2008-06-20
US7650659B2 (en) 2010-01-26
EP1860225A4 (en) 2008-06-04
AU2006224031A1 (en) 2006-09-21
HK1163196A1 (en) 2012-09-07
CN102162182A (zh) 2011-08-24
JP2008005853A (ja) 2008-01-17
AU2006224031B2 (en) 2010-07-08
CN101142353A (zh) 2008-03-12
JP3841822B1 (ja) 2006-11-08
AU2010226942A1 (en) 2010-10-28
DK1860225T3 (da) 2012-08-06
CA2599757A1 (en) 2006-09-21
WO2006098224A1 (ja) 2006-09-21
US20080229516A1 (en) 2008-09-25
AU2010226942B2 (en) 2012-07-05
EP1860225A1 (en) 2007-11-28
CN101142353B (zh) 2011-04-13
CA2599757C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2182B (zh) 洗涤装置
US6219871B1 (en) Was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tilizing flexible container to improve cleaning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space occupancy
EP3115493B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60162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generation of suds in a washing machine and a washing machine suitable therefor
KR20180053195A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200420920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0545340C (zh) 洗衣机的运行方法
US8061163B2 (en) Washing apparatus
KR20180104781A (ko) 의류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90123392A (ko)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JP6471354B2 (ja) 洗濯機
WO2002033159A1 (en) Laundry appliance
AU2001292026A1 (en) Laundry appliance
CN110062829A (zh) 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US7810361B2 (en) Washing apparatus
JP2016146984A (ja) 洗濯機
JPH0461893A (ja) 噴流自動反転式洗濯機
CN114941225B (zh) 洗衣机、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KR20040102505A (ko) 세탁기의 세탁방법
CN207828611U (zh) 一种带波轮的内桶及洗衣机
KR20010018202A (ko) 세탁기의 세제용해장치
RU253933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тирки
CN110050095A (zh) 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KR20180112554A (ko)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31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31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