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2646A -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点击打式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点击打式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2646A
CN102152646A CN2010106215263A CN201010621526A CN102152646A CN 102152646 A CN102152646 A CN 102152646A CN 2010106215263 A CN2010106215263 A CN 2010106215263A CN 201010621526 A CN201010621526 A CN 201010621526A CN 102152646 A CN102152646 A CN 102152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dotted line
record head
temperatur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15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2646B (zh
Inventor
山田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940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026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336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3674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336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25563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468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2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2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2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2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26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2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2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impact or pressur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print wires
    • B41J2/30Control circuits for actuators

Landscapes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发热导致的头线圈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一种使搭载了具有多个记录针(9)的记录头(18)的滑架(19)扫描且同时驱动所述记录针(9)从而对记录介质(S)印刷信息的点击打式打印机(100)中的记录头(18)的控制方法,各所述记录针(9)负责滑架(19)的扫描方向上的1点线的印刷,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在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点线是否包括2以上的基准数(N)以上的预先设定的特定的点图案(P1、P2),并基于判定结果,印刷所述点线。

Description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点击打式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驱动记录针而在记录纸上形成点从而记录信息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具有该记录头的点击打式打印机。尤其是涉及能够防止印刷时的发热所导致的头线圈烧坏且抑制印刷效率降低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点击打式打印机。
本申请以2009年12月2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9-294060号公报、2010年6月1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133686号公报及2010年6月1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133687号公报为优先权,在此引用上述公报的内容。
背景技术
在以对高可靠性或复写用纸进行重叠印刷为主要目的的各种领域中,使用点击打式打印机。点击打式打印机具有记录头,该记录头具备多个记录针(针销)。记录头按各记录针具有驱动记录针的电磁铁线圈(头线圈),通过选择性地驱动电磁铁线圈来使记录针选择性地突出。点击打式打印机将记录头搭载于滑架上,在使滑架沿着记录用纸的纸宽度方向进行扫描的同时,使记录头的记录针经由墨带选择性地击打于记录用纸上,从而在记录用纸上形成点而记录信息。
公知的是如下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点击打式打印机若连续或者高频度地驱动记录针,则驱动该记录针的头线圈(电磁铁线圈)的温度急剧上升。而且,在显著的情况下存在烧坏之虞。因而,为了防止头线圈的烧坏等不良情况,利用热敏电阻等温度检测器来检测记录头的温度,在变为存在烧坏之虞的温度时进行使头线圈的发热量减少的控制。例如,当记录头的温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减速设定温度时,使头线圈的驱动频率减少而使印刷速度减速。另外,在记录头的温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停止设定温度时,在该时刻使基于记录头的印刷动作停止。于是将头线圈控制为不达到烧坏界限温度。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27441号公报
但是,在头线圈的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在利用温度检测器检测头线圈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温度而执行减速或停止等处理之前,有时头线圈会超越烧坏界限温度从而无法防止烧坏。因此,为了防止如此的事态,上述的点击打式打印机预先设定有特定的点图案(特定记录图案),该特定的点图案能够预测是否引起急剧的温度上升。而且,当在印刷数据中检测到该特定记录图案时,将减速设定温度或停止设定温度设定为比通常低而进行印刷动作。其结果是,即使在头线圈的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头线圈达到烧坏界限温度之前进行印刷动作的减速或停止。
即使在1个部位检测到特定记录图案时,上述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也将减速设定温度或停止设定温度变更为低温度。因此,例如即使在以记录头的温度充分低的状态进行特定记录图案的印刷且即使印刷特定记录图案也不会达到烧坏界限温度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减慢印刷速度,或者停止印刷动作。也就是说,上述的点击打式打印机在不需要减速或停止的情况下也会进行减速或停止,从而存在印刷效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一种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是使搭载了具有多个记录针的记录头的滑架扫描且同时驱动所述记录针从而对记录介质印刷信息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中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记录针负责滑架的扫描方向上的1点线的印刷,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在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是否包括2以上的基准数以上的预先设定的特定的点图案,基于该判定结果,印刷所述点线。
根据该方法,作为特定的点图案,可以设定能够引起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的点图案。而且,判定印刷对象的点线是否包括基准数以上的特定的点图案,可以基于该判定结果印刷点线。也就是说,在点线的印刷中,判定是否存在记录头的温度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并能够基于该判定结果印刷所述点线。
(应用例2)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用于印刷所述点线的所述记录头的驱动模式。
根据该方法,能够判定印刷对象的点线是否包括基准数以上的特定的点图案,从而选择驱动模式。也就是说,判定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在点线中是否有可能产生基准数以上,从而能够判定记录头的温度在点线的印刷中是否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因此,在判定为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以不引起烧坏而设定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在判定为不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可以在不进行驱动模式的变更的情况下执行印刷。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头线圈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应用例3)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点线的最大线长的区域内预先设定多个规定宽度的图案检测区域,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在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包括所述特定的点图案的特定区域,判定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否是所述基准数以上,基于这些判定结果,确定用于印刷所述点线的所述记录头的驱动模式。
根据该方法,只要判定规定宽度的图案检测区域是否包括特定的点图案,且判定被包括的特定区域的数量即可。因此,与将点线的数据整体和特定的点图案进行对比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轻处理负荷。
(应用例4)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记录头的所述驱动模式,预先设定发热量不同的多个所述驱动模式,并且,使各所述驱动模式和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与各所述驱动模式对应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这2种温度,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在印刷执行前,检测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所述基准数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式,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所述基准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式,利用所选择的所述驱动模式,执行所述点线的印刷。
根据该方法,能够设定多个与多个驱动模式对应的记录头的温度。因此,能够基于包括特定的点图案的图案检测区域的数量来分开使用2种以上的温度,选择驱动模式。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头线圈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应用例5)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当在印刷执行前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是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在不使用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所述特定区域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记录头的所述驱动模式。
根据该方法,虽然在多个图案检测区域印刷特定的点图案,但是都不会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因此能够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应用例6)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使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和所述记录头的所述驱动模式对应,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利用从与包括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在内的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式中确定的所述驱动模式,执行所述点线的印刷。
点击打式打印机对应于印刷等级的设定而使记录头的驱动控制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印刷等级下,温度上升的程度不同。根据该方法,能够对应于印刷等级来设定驱动模式。因此,能够同时实现头线圈的烧坏防止和印刷效率的降低抑制。
(应用例7)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的点图案基于印刷时同时被驱动的所述记录针的数量及同一所述记录针的连续驱动次数而设定。
在点击打式打印机中,同时驱动的记录针的数量越多且连续驱动次数越多即点密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急剧的温度上升。根据该方法,能够基于所述参数设定设想产生急剧温度上升的特定的点图案。
(应用例8)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休止时间。
根据该方法,作为特定的点图案,可以设定能够引起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的点图案。而且,判定印刷对象的点线是否包括基准数以上的特定的点图案,从而能够确定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休止时间。也就是说,判定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在点线中是否有可能产生基准数以上,从而能够判定记录头的温度在印刷动作中是否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因此,在判定为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将印刷动作休止不引起烧坏而设定的休止时间,执行印刷,在判定为不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能够在不设置休止时间的情况下执行印刷。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头线圈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应用例9)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点线的最大线长的区域内预先设定多个规定宽度的图案检测区域,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在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包括所述特定的点图案的特定区域,判定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否是所述基准数以上,基于这些判定结果,确定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所述休止时间。
根据该方法,只要判定规定宽度的图案检测区域是否包括特定的点图案,且判定被包括的特定区域的数量即可。因此,与将点线的数据整体和特定的点图案进行对比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轻处理负荷。
(应用例10)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多个所述记录头的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所述休止时间,并且使各所述休止时间和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与各所述休止时间对应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这2种温度,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在印刷执行前,检测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所述基准数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休止时间,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所述基准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休止时间,利用所选择的所述休止时间,在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休止印刷。
根据该方法,能够设定多个与多个休止时间对应的记录头的温度。因此,能够基于包括特定的点图案的图案检测区域的数量分开使用2种以上的温度,选择休止时间。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头线圈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应用例11)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当在印刷执行前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是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在不使用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所述特定区域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记录头的所述休止时间。
根据该方法,虽然在多个图案检测区域印刷特定的点图案,但是都不会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因此能够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应用例12)在上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使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和所述记录头的所述休止时间对应,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利用从与包括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在内的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对应的所述休止时间中确定的所述休止时间,在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休止印刷。
点击打式打印机对应于印刷等级的设定而使记录头的驱动控制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印刷等级下,温度上升的程度不同。根据该方法,能够对应于印刷等级来设定休止时间。因此,能够同时实现头线圈的烧坏防止和印刷效率的降低抑制。
(应用例13)一种点击打式打印机,具有:滑架,其在与印刷信息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扫描;记录头,其搭载于所述滑架上,具有在点线中形成印刷点列的多个记录针;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记录头,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点线的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是否包括2以上的基准数以上的预先设定的特定的点图案,基于该判定结果,印刷所述点线。
根据该结构,作为特定的点图案,点击打式打印机可以设定能够引起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的点图案。而且,可以判定印刷对象的点线是否包括基准数以上的所述特定的点图案,基于该判定结果印刷所述点线。
(应用例14)在上述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用于印刷所述点线的所述记录头的驱动模式。
根据该结构,点击打式打印机能够判定印刷对象的点线是否包括基准数以上的特定的点图案,从而选择驱动模式。也就是说,判定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在点线中是否有可能产生基准数以上,从而能够判定记录头的温度在点线的印刷中是否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因此,在判定为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以不引起烧坏而设定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在判定为不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可以在不进行驱动模式的变更的情况下执行印刷。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头线圈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应用例15)在上述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所述记录头的休止时间,从而在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休止印刷。
根据该结构,作为特定的点图案,点击打式打印机可以设定能够引起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的点图案。而且,判定印刷对象的点线是否包括基准数以上的特定的点图案,从而能够确定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休止时间。也就是说,判定记录头的急剧温度上升在点线中是否有可能产生基准数以上,从而能够判定记录头的温度在印刷动作中是否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因此,在判定为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将印刷动作休止不引起烧坏而设定的休止时间,执行印刷,在判定为不存在超过头线圈的烧坏界限温度之虞的情况下,能够在不设置休止时间的情况下执行印刷。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头线圈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打印机主体的立体图。
图2是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打印机主体的侧剖面图。
图3是记录头的剖面图。
图4是记录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中的印刷控制系统的块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各点线的图案检测区域的配置图。
图7是在确定驱动模式时使用的特殊位图像(特定的点图案)的说明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模式确定用的控制表。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滑架的行驶区间及各点线的图案检测区域的配置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休止时间确定用的控制表。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还有,在用于以下说明的附图中,为了说明及图示的方便,有时使构件或部分的纵横尺寸与实际的尺寸不同。
(关于点击打式打印机的结构)
参照图1及图2说明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点击打式打印机。图1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打印机主体的立体图,图2是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打印机主体的侧剖面图。还有,图1及图2所示的X方向表示被印刷的记录用纸的宽度方向即滑架的移动方向,Y方向表示搭载于滑架上的记录头的记录针的突出方向,Z方向表示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
点击打式打印机用于物流或商流等领域,在沿着压纸卷轴行驶的滑架上搭载记录头,在使该记录头沿着压纸卷轴的轴向行驶的期间,使记录头所具有的多个记录针经由墨带击打在位于上述压纸卷轴的前方周面上的记录用纸上。由此,在记录用纸上记录文字或图像等信息。记录用纸除了普通纸或由复写用纸构成的单张格式用纸或连续用纸之外,也包括存折或封皮等。
如图1及2所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0至少具有打印机主体部50、控制装置80和将它们覆盖的未图示的外装壳体,所述打印机主体部50具有框架部20、印刷机构部30及纸输送机构部40。
框架部20至少具有作为主体框架的基座框架21、纸引导框架22、左侧框架23及右侧框架24。印刷机构部30至少具有记录头18、搭载有记录头18的滑架19和滑架移动机构部60(参照图5)。纸输送机构部40具有压纸卷轴41、纸引导件42、夹送辊43、推进牵引器单元44、排出单元45和纸供给引导件46。
如图1所示,框架部20的左侧框架23及右侧框架24在图中X方向两侧分别竖立设置,在左侧框架23和右侧框架24之间配置有基座框架21及纸引导框架22(参照图2)。另外,在左侧框架23和右侧框架24之间转动自如地架设有滑架引导轴32及压纸卷轴41。纸引导件42配置在左侧框架23和右侧框架24之间,与纸引导框架22嵌合并固定。进而,在左侧框架23及右侧框架24的Y方向后方部设置有能够装配推进牵引器单元44及排出单元45的未图示的牵引器单元装配部、排出单元装配部。
推进牵引器单元44将作为记录用纸S的连续纸向纸输送机构部40送出。纸供给引导件46(参照图2)将作为记录用纸S的单张格式纸一片片(或者1册册)地向纸输送机构部40供给。另外,排出单元45将连续纸或者单张格式纸等记录用纸S从纸输送机构部40向点击打式打印机100外排出。如图2所示,连续纸在推进牵引器单元44的牵引器带37的旋转作用下,被该牵引器带37的销47向纸输送机构部40的纸引导件42引导。然后,连续纸经过在该纸引导件42和压纸卷轴41之间形成的纸输送路径48朝向压纸卷轴41的Y方向前方,沿着图中箭头α方向被输送供给。
在该推进牵引器单元44非动作时,能够从纸供给引导件46使单张格式纸一片片(或者1册册)地经过纸输送路径48而向压纸卷轴41的前方供给。另外,通过排出单元45的排出辊49的旋转,如后所述,被记录头18记录了文字等的连续纸或者单张格式纸从纸输送机构部40的压纸卷轴41沿着图中箭头β方向被拉出。由此,连续纸或者单张格式纸在与滑架19的X方向(主扫描方向)正交的Y方向(副扫描方向)上被输送。
图1所示的滑架19被滑动自如地插通在滑架引导轴32上,并且搭载记录头18。滑架引导轴32配置为与压纸卷轴41平行,因此滑架19能够在与所述压纸卷轴41及滑架引导轴32的轴向一致的X方向上移动(行驶)。在未图示的滑架驱动电动机的正转或者反转作用下,滑架19经由同步带35(参照图2)被滑架引导轴32,沿着X方向往复行驶。
记录头18具有多个记录针9(参照图3),墨带36(参照图2)位于所述记录针9的突出方向(Y方向)前方。记录头18在滑架19的沿着X方向的移动区间中的规定的可印刷区间使记录针9进行突出动作。而且,使记录针9击打在墨带36上,使含浸在墨带36中的墨附着于在压纸卷轴41和墨带36之间被输送的记录用纸S(连续纸或者单张格式纸等)上,从而在该记录用纸S上形成点。
在滑架19在X方向上朝左或者朝右行驶的期间,利用记录头18的多个记录针9进行一行量的记录。每次进行该一行量的记录时,在记录用纸S是连续纸的情况下,图2所示的纸输送机构部40的压纸卷轴41、推进牵引器单元44及排出单元45使记录用纸S输送规定量(通常行间量)。另外,在记录用纸S是单张格式纸的情况下,纸输送机构部40的压纸卷轴41、夹送辊43及排出单元45使记录用纸S输送规定量(通常行间量)。通常,在滑架19位于沿着X方向的移动区间中的规定的可印刷区间以外的待机区间时,进行该记录用纸S的输送。通过反复进行所述动作来实施基于记录头18的记录动作。
还有,点击打式打印机100也具有底部纸供给口39,该底部纸供给口39形成为在基座框架21和纸引导框架22之间开口,用于从图2中Z方向下方向纸输送机构部40内供给记录用纸S。
还有,利用控制装置80的控制来实施进行上述作业的纸输送机构部40、滑架移动机构部60、印刷机构部30的驱动控制。该控制装置80安装在基板等上,例如配置在打印机主体部50的Y方向后方中的纸引导框架22的Z方向下方。还有,将在后面详细叙述控制装置80。
(关于记录头)
在此,参照图3及图4说明记录头。图3是记录头的剖面图,图4是记录头的分解立体图。还有,图3及图4所示的X方向、Y方向及Z方向表示与图1及图2所示的X方向、Y方向及Z方向相同的方向。
如图3及图4所示,记录头18被称为串行点头,具有多条记录针9、多个头线圈(电磁铁线圈)10、收容它们的头主体52、鼻部53、散热器54、温度检测器(热敏电阻)14。记录头18通过在头主体52沿图3中Y方向连续设置鼻部53且在头主体52的外周侧配置散热器54而构成。记录针9由剖视圆形的针销形成,由1个记录针9的端面形成1个点。因此,该记录头18按照所记录的点结构(点密度),例如设置9销、16销、24销等多条销。另外,通常对应于1个记录针9配置1个头线圈10。
如图3所示,头主体52为了收容多个记录针9及头线圈10,具有框架56、针控制杆57和复位弹簧59。框架56形成为外周圆形,沿周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多个卷绕头线圈10的芯55。针控制杆57在针控制杆57的一前端连结有记录针9,在向头线圈10通电的通电动作下被芯55吸附并驱动。另外,复位弹簧59以销58为支点向离开芯55的方向对针控制杆57施力。通过这样的结构,在针控制杆57被芯55吸附时,记录针9从鼻部53向Y方向(外方向)进行突出动作。该头主体52在记录针9的进退方向即Y方向上重叠为2层,作为头主体结合体而配置。不过在图3中只表示了一个头主体52。
鼻部53对包括记录针9的突出动作在内的进退动作进行引导,具有在内部配置的多个中间引导件62和在前端部配置的1个前端引导件63。多条记录针9贯通所述中间引导件62及前端引导件63而被引导进退动作。还有,多条记录针9沿着Z方向列状或者锯齿状地排列在鼻部53的前端引导件63上。还有,在图3中,表示1条记录针9贯通中间引导件62及前端引导件63的情况,省略了其它记录针9。
如图3及图4所示,散热器54由铝等导热性好的材料构成为大致筒形状,在外侧一体设有多片翼片64。该散热器54配置在所述头主体结合体中的各头主体52的外周部,覆盖各头主体52。头主体52的头线圈10通过印刷动作即被通电而成为发热体并发热。该散热器54具有使用翼片64使头线圈10的发热所产生的头主体52的热发散从而冷却头主体52的功能。
如图4所示,在头主体结合体的一头主体52中的框架56的外周部设置对该头主体52的框架56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热敏电阻)14。在散热器54设置于头主体结合体的头主体52上的状态下,该温度检测器14收容于在该散热器54的内周面65上形成的槽66内。温度检测器14检测头主体52的框架56的温度并向控制装置80输出。还有,由于记录头18具有上述的结构,因此头线圈10自身的温度比框架56的温度高。因此,事先获得头线圈10的温度和框架56的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控制头线圈10的温度、换言之发热量。
(关于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5说明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控制系统。图5是表示点击打式打印机的主要结构的块图。如图5所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0具有打印机主体部50和总括控制打印机主体部50的控制装置80,所述打印机主体部50具有:具有记录头18的印刷机构部30;具有未图示的滑架电动机的滑架移动机构部60;纸输送机构部40;具有温度检测器(热敏电阻)14的检测部68。
控制装置80具有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控制部33、驱动控制记录头18的头驱动器82、驱动纸输送机构部40及滑架移动机构部60的电动机驱动器84、接口部85。控制部33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86、信息处理部87、存储部88。CPU86执行来自未图示的操作系统或检测系统的输入信号处理、印刷处理等各种处理。信息处理部87处理各种信息。
存储部88包括未图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等。RAM暂时存储从主计算机89经由接口部85输入的印刷数据等各种数据,或者暂时展开由CPU86执行的印刷处理等的程序。在此,印刷数据指示需要由记录头18印刷在记录用纸S上的图案。
头驱动器82基于来自CPU86的指令,独立或按组地控制记录头18的记录针9。关于记录头18的控制方法将在后面叙述。电动机驱动器84基于来自CPU86的指令,独立地控制纸输送机构部40及滑架移动机构部60的各自的电动机。接口部85将从主计算机89接收的印刷数据等向控制部33输出,或者将从控制部33接收的各种信息向主计算机89输出。
(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
在此,参照图5~8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各点线的图案检测区域的配置图。图7是作为在确定驱动模式时使用的特定的点图案的例示的特殊位图像的说明图,图7(a)是利用同一记录针连续地形成50点而成的第一点图案,图7(b)是利用同一记录针在连续的50点量的长度下每隔1点形成25个点而成的第二点图案。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模式确定用的控制表。
图5所示的控制部33基于印刷数据或控制命令等,经由头驱动器82向记录头18的各头线圈10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各头线圈10的通电状态。向控制部33输入在图3及图4所示的记录头18的框架56上设置的温度检测器14的检测信号。在进行印刷时,控制部33基于温度检测器14的检测信号判定记录头18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然后,基于该判定结果,确定印刷时的记录头18的驱动模式、即用于驱动各记录针9的头线圈10的通电控制所涉及的设定。控制部33的存储部88存储在如此的驱动模式的确定及各驱动模式中的控制中使用的数据。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以最大136位(1位是1文字量的宽度)构成1点线,在该1点线的最大位的区域内设定5处图案检测区域15。也就是说,以如下方式配置各图案检测区域15:在136位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图案检测区域15,在其中间均匀地配置剩余的3处图案检测区域15。在将各图案检测区域的宽度设定为8位时,邻接的图案检测区域15之间的非检测区域16的宽度为24位。还有,图6所示的1点线由记录头18的1个记录针9形成。
如图7(a)、(b)所示,作为特殊位图像的第一点图案P1由同一记录针9连续形成例如50点,第二点图案P2由同一记录针9在连续的50点量的长度下例如每隔1点形成25个点。在进行各点线的印刷之前,控制部33预先判定在印刷对象的点线中的上述5处图案检测区域15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而且,在印刷对象的点线中,对包括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的图案检测区域15(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几个进行计数,并判定该计数结果是预先设定的基准数N以上还是小于基准数N。然后,基于该判定结果,确定印刷该点线时的记录头18的驱动模式。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基准数N,可以设定2、3、4、5中任意一个数。
接着,说明图8所示的驱动模式确定用的控制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确定记录头18的驱动模式的参数,除了上述特定区域的数量之外,使用了相对于包括印刷对象的点线在内的印刷数据进行指定的印刷等级的设定。印刷等级由印刷模式和文字等级这2个参数的组合指定。作为印刷模式,指定“正常”和“复制”的任意一种模式。另外,作为文字等级,指定“草稿”和“铅印质量(Letter Quality)”的任意一种。草稿模式相对于比预先设定的基准析像度低的析像度的印刷数据进行指定,铅印质量模式相对于基准析像度以上的析像度的印刷数据进行指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温度检测器14的检测信号判定记录头18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基于该判定结果,调整在各点线的印刷时向各头线圈10通电的通电内容。作为该基准温度,例如使用3种基准温度。在图8的控制表中,表示为“特殊位图像”的栏是特定区域的数量在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表示为“特殊位图像以外”的栏是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控制表针对由上述2种印刷模式和文字等级的组合构成的4种印刷等级分别分为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特殊位图像)和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特殊位图像以外)这2种情况,对于这些合计的8种图案,预先设定3种基准温度的设定值。
在控制表中,表示了设定的基准温度以及与各基准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即例如热敏电阻的输出值。如图8所示,3种基准温度的设定值为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的设定值(第二温度)和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的设定值(第一温度)这2种。
3种基准温度中最低的基准温度是用于设定从形成1点的通电结束到下一次通电开始为止的间隔时间(头线圈驱动间隔/非印刷时间)的间隔印刷条件。将与该基准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设定为Rin。控制部33通过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和Rin的比较判定,来确定使用初期间隔(Tin1)和高温时间隔(Tin2)中的哪一个。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印刷等级的设定使Tin1和Tin2的各温度的设定不同,与各印刷等级对应的Tin1和Tin2的值如图8的控制表所示分别不同。
比最低的基准温度稍低的基准温度是用于设定进行两方向印刷和单方向印刷中的哪一个的Uni-D印刷条件,所述两方向印刷在图1所示的滑架19沿X方向往复移动中的往路和复路的两方形成点,所述单方向印刷只在往路和复路的任意之一形成点。将与该基准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设定为Rhh。控制部33通过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和Rhh的比较判定,来确定进行两方向印刷和单方向印刷中的哪一个。
而且,最高的基准温度是用于判定是否停止印刷的印刷停止条件,将与该基准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设定为Rst。
(关于印刷处理流程)
接着,参照图9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点线的印刷处理流程。图9是表示使用了控制表的各点线的印刷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在图9所示的步骤S1中,控制部33检测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进行和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对应的输出值的比较判定。在此使用的基准温度是比上述3种基准温度中的最低温度即间隔印刷条件更低的值,例如,设定为17℃(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是71.51KΩ)。在记录头18的温度是基准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即,在R≥71.51KΩ的情况下(步骤S1:是),判断为记录头18的温度充分低而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设定上述条件的驱动模式。控制部33将头线圈驱动频率f例如设定为1.44KHz,在正常模式的情况下将头线圈通电时间Pw设定为Pwn+10μs,在复制模式的情况下将头线圈通电时间Pw设定为Pwc。还有,在此,头线圈驱动频率f是向记录头18的头线圈10施加的脉冲电压的频率,是指记录针9的每单位时间的最大突出动作次数。另外,Pwn是预先设定的正常模式的基准通电时间,Pwc是预先设定的复制模式的基准通电时间。还有,关于头线圈驱动间隔,例如,可以从“特殊位图像以外”的栏的值中选择与印刷等级对应的初期间隔(Tin1)。或者,也可以另行设定其它间隔值。然后,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以在步骤S2中设定的内容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的印刷。然后,结束处理。
在图9所示的步骤S1中,当记录头18的温度T比基准温度高时(步骤S1:否),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进行特殊位图像的检测判定。进行图6所示的5处图案检测区域15中的特殊位图像(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的检测处理、以及该检测处的数量和基准数N的比较判定。在检测出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特定区域)的数量是N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4:是),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控制部33参照图8的控制表,选择相对于此次的印刷数据进行了指定的印刷等级中的“特殊位图像”的栏的温度来作为3种基准温度。然后,将与选择的基准温度对应的输出值Rin、Rhh、Rst设定为用于确定驱动模式的判定值。
另一方面,在步骤S4中,在检测出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小于N时(步骤S4:否),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参照图8的控制表,选择相对于此次的印刷数据进行了指定的印刷等级中的“特殊位图像以外”的栏的温度来作为3种基准温度。然后,将与选择的基准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in、Rhh、Rst设定为用于确定驱动模式的判定值。
当在图9所示的步骤S4的判定中进入了步骤S5中时,在接下来的步骤S7~S12中,进行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和Rin、Rhh、Rst的比较判定,基于判定结果设定驱动模式。在步骤S5中,此时的3种基准温度(第二温度)分别是65℃、75℃、107℃。
首先,在步骤S7中,进行和与最低的基准温度即间隔印刷条件(65℃)对应的输出值Rin的比较判定。在此,在R>Rin(记录头18的温度T<65℃)的情况下(步骤S7:否),进入步骤S8,将头线圈驱动频率f、头线圈通电时间Pw的各值设定为与此次的印刷等级对应的值。另外,将此时的头线圈驱动间隔设定为Tin1,然后,进入步骤S3,以在步骤S8中设定的内容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的印刷,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在R≤Rin(记录头18的温度T≥65℃)的情况下(步骤S7:是),进入步骤S9,进行和与Uni-D印刷条件(75℃)对应的输出值Rhh的比较判定。然后,在R>Rhh(记录头18的温度T<75℃)的情况下(步骤S9:否),进入步骤S10,将头线圈驱动频率f、头线圈通电时间Pw的各值设定为与此次的印刷等级对应的值。另外,将此时的头线圈驱动间隔设定为Tin2。然后,进入步骤S3,以在步骤S10中设定した内容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的印刷,结束处理。
接着,在步骤S9中,在R≤Rhh(记录头18的温度T≥75℃)的情况下(步骤S9:是),进入步骤S11,进行和与印刷停止条件(107℃)对应的输出值Rst的比较判定。然后,在R>Rst(记录头18的温度T<107℃)的情况下(步骤S11:否),进入步骤S12,将头线圈驱动频率f、头线圈通电时间Pw的各值设定为与此次的印刷等级对应的值。另外,此时的头线圈驱动间隔设定为Tin2。然后,进入步骤S3,以在步骤S12中设定的内容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的印刷,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中是R≤Rst(107℃)的情况下(步骤S11:是),进入步骤S13,在预先设定的延迟时间(用于进行记录头18的散热的时间)的期间停止印刷。然后,返回步骤S1再次开始处理。
当在图9所示的步骤S4的判定中进入了步骤S6中时,在接下来的步骤S14~S19中,进行记录头18的温度R和基准温度Rin、Rhh、Rst的比较判定,基于判定结果设定驱动模式。在步骤S6中,此时的基准温度Rin、Rhh、Rst(第一温度)分别为102℃、107℃、110℃。步骤S14~S19除了将3种基准温度设定为比进行步骤S7~S12的处理时高这一点之外,进行与步骤S7~S12同样的处理。
在此,步骤S8、S10、S12中的驱动模式的设定内容分别与步骤S15、S17、S19中的各设定内容一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及图9所示,用于对步骤S8、S10、S12的各设定内容变更驱动模式的记录头18的基准温度在“特殊位图像”的情况下比“特殊位图像以外”的情况低,在“特殊位图像”的情况下,即使记录头18的温度相同,也设定为发热量更少的驱动模式。
以下,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照印刷对象的点线的图案检测区域15和特殊位图像。在包括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下,将用于切换为发热量少且印刷速度慢的驱动模式的记录头18的温度的基准值设定为低的温度(第二温度)。另一方面,在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下,将用于切换为发热量少且印刷速度慢的驱动模式的记录头18的温度的基准值设定为比第二温度高的温度(第一温度)。因此,在设想包括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是1以下且记录头18的温度不超过头线圈10的烧坏界限温度的情况下,记录头18的驱动模式不会切换为发热量少且印刷速度慢的驱动模式。因而,能够防止头线圈10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第二实施方式。还有,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内容,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
在此,参照图5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记录头18由图5所示的控制部33控制。控制部33基于印刷数据或控制命令等选择规定的驱动模式并经由头驱动器82向记录头18的各头线圈10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各头线圈10的通电状态。驱动模式被存储在控制部33的存储部88中,例如指定头线圈驱动频率f、头线圈通电时间Pw等。还有,在此,头线圈驱动频率f是向记录头18的头线圈10施加的脉冲电压的频率,是指记录针9中的每单位时间的最大突出动作次数。
另外,驱动模式例如由印刷模式和文字等级这2种参数的组合指定。作为印刷模式,是通常的印刷作业即“正常”和复写印刷作业即“复制”中的任意一种模式。其中,复制模式有时利用2片复写、4片复写等复写片数而设定多个。作为文字等级,是“草稿”和“铅印质量(Letter Quality)”中的任意一种。草稿模式是比预先设定的基准析像度低的析像度的印刷,铅印质量模式是基准析像度以上的析像度的印刷。
(关于滑架的行驶控制)
接着,参照图5、图7、图10及图11说明搭载了记录头的滑架的行驶控制。第二实施方式在滑架的行驶、即滑架的行驶中的休止时间降低记录头的过度的温度上升。图10是滑架的行驶区间及各点线的图案检测区域的配置图。图11是休止时间确定用的控制表。
由图5所示的控制部33控制滑架19的行驶。控制部33经由电动机驱动器84向滑架移动机构部60的滑架电动机69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滑架19的行驶。如上所述,滑架19在滑架电动机69的正转或者反转的作用下经由同步带35(参照图2)被滑架引导轴32引导,沿着图1中X方向往复行驶。以后,将滑架19在X方向上的可行驶区间称为行驶区间M(参照图10)。
如图10所示,滑架19的行驶区间M被划分为可印刷区间L和待机区间Q。在可印刷区间L中,利用记录头18的多个记录针9进行由多个点线L构成的一行量的记录。还有,在此,由于在可印刷区间L的区间整个区域形成点线,因此使用相同的符号L。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印刷区间L由例如最大136位(1位是1文字量的宽度)构成了1点线L,在该1点线L的最大位的区域内设定有5处图案检测区域15。也就是说,以如下方式配置各图案检测区域15:在136位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图案检测区域15,在其中间均匀地配置剩余的3处图案检测区域15。在将各图案检测区域的宽度设定为8位时,邻接的图案检测区域15之间的非检测区域16的宽度是24位。还有,图6所示的1点线L由记录头18的1个记录针9形成。
如图10所示,待机区间Q位于可印刷区间L的两侧。在待机区间Q中,不进行记录头18的印刷动作,进行滑架19行驶的减速、方向转换,根据需要还进行休止(停止)、加速。另外,通常,在滑架19位于待机区间Q内时进行记录用纸S的输送。
另外,图5所示的控制部33如上所述向记录头18的各头线圈10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各头线圈10的通电状态。向控制部33输入在图3及图4所示的记录头18的框架56上设置的温度检测器14的检测信号。在进行印刷时,控制部33基于温度检测器14的检测信号判定记录头18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然后,基于该判定结果,确定滑架19的行驶控制、即滑架19的行驶休止时间所涉及的设定。控制部33的存储部88存储在如此的休止时间的确定及休止时间的控制中使用的数据。
如图7(a)、(b)所示,作为特殊位图像的第一点图案P1由同一记录针9连续形成例如50点,第二点图案P2由同一记录针9在连续的50点量的长度下例如每隔1点形成25个点。在进行各点线L的印刷之前,控制部33预先判定在印刷对象的点线L中的上述5处图案检测区域15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而且,在印刷对象的点线L中,对包括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的图案检测区域15(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几个进行计数,并判定该计数结果是预先设定的基准数N以上还是小于基准数N。然后,基于该判定结果,确定印刷该点线L时的滑架19(记录头18)的休止时间。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基准数N,可以设定2、3、4、5中任意一个数。
接着,说明图11所示的休止时间确定用的控制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确定滑架19的休止时间的参数,使用特定区域的数量和相对于包括印刷对象的点线L在内的印刷数据进行指定的印刷等级的设定。印刷等级由“正常”和“复制”这2种印刷模式以及“草稿”和“铅印质量(Letter Quality)”这2种文字等级的2个参数的组合指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温度检测器14的检测信号判定记录头18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T,基于该判定结果,确定各点线L的印刷时的滑架19(记录头18)的休止时间。作为该基准温度T,例如使用3种基准温度T。在图11的控制表中,表示为“特殊位图像”的栏表示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表示为“特殊位图像以外”的栏表示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控制表针对由上述的2种印刷模式和文字等级的组合构成的4种印刷等级分别分为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特殊位图像)和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特殊位图像以外)这两种,对于这些合计的8种图案,预先设定有3种基准温度T的设定值。
在控制表中,表示了设定的基准温度T以及与各基准温度T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即例如热敏电阻的输出值。如图11所示,3种基准温度T的设定值为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特殊位图像)的设定值(第二温度)和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特殊位图像以外)的设定值(第一温度)这2种。
3种基准温度T中最低的基准温度T是例子C1,将与该的基准温度T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设定为R1。控制部33通过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和R1的比较判定,确定休止时间H。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印刷等级的设定而使休止时间H的各温度的设定不同。图11的控制表所示的值表示乘在基准休止时间Hst上的比率K(%)。还有,基准休止时间Hst优选最大1秒左右。另外,作为乘在基准休止时间Hst上的比率K,例如,设定有比率K1和比率K2这2种。比率也可以根据印刷数据或驱动模式而分开使用。另外,也可以将温度细分化而增加种类。
比上述基准温度稍低的基准温度T是例子C2,将与该基准温度T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设定为R2。控制部33通过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和R2的比较判定,确定休止时间H。而且,最高的基准温度T是例子C3,将与该基准温度T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R值设定为R3。
(关于印刷处理流程)
接着,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点线的印刷处理流程。图12是表示使用了控制表的各点线的印刷处理流程的流程图。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印刷模式是正常且文字等级是草稿模式的情况。
在图12所示的步骤S1中,控制部33检测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进行和与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T对应的输出值R的比较判定。在此使用的基准温度T是比上述3种基准温度T中的最低的温度即例子C1更低的值,例如,设定为17℃(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0是71.51KΩ)。在记录头18的温度是基准温度T以下的情况即R≥71.51KΩ的情况下(步骤S1:是),判断为记录头18的温度充分低而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设定上述条件中的休止时间H。在控制部33中,从图11所示的控制表中选择例子C0。在例子C0中,由于乘在基准休止时间Hst上的比率K是0%,因此休止时间H是0,即在待机区间Q中,确定为不设定休止时间H而进行滑架19的减速、方向转换、加速。然后,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以预先设定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L的印刷。然后,结束处理。
在图12所示的步骤S1中,在记录头18的温度t比基准温度T高的情况下(步骤S1:否),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进行特殊位图像的检测判定。进行图10所示的5处图案检测区域15中的特殊位图像(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的检测处理以及该检测处的数量和基准数N的比较判定。在检测出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特定区域)的数量是N以上时(步骤S4:是),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控制部33参照图11的控制表选择,相对于此次的印刷数据进行了指定的印刷等级中“特殊位图像”的栏的温度来作为3种基准温度T。然后,将与选择的基准温度T对应的输出值R1、R2、R3设定为用于确定休止时间H的判定值。
另一方面,在步骤S4中,在检测出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小于N的情况下(步骤S4:否),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参照图11的控制表选择,相对于此次的印刷数据进行了指定的印刷等级中的“特殊位图像以外”的栏的温度来作为3种基准温度T。然后,将与选择的基准温度T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1、R2、R3设定为用于确定休止时间H的判定值。
当在图12所示的骤S4的判定中进入了步骤S5中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步骤S7~S12中,进行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和R1、R2、R3的比较判定,基于判定结果设定休止时间H。在步骤S5中,此时的3种基准温度T(第二温度)分别是65℃、75℃、107℃。
首先,在步骤S7中,进行和与最低的基准温度T即例子C1(65℃)对应的输出值R1的比较判定。在此,在R>R1(记录头18的温度T<65℃)的情况下(步骤S7:否),进入步骤S8,设定上述条件中的休止时间H。在控制部33中,由于从图11所示的控制表乘在基准休止时间Hst上的比率K是40%,因此休止时间H是0.4×Hst,即,在待机区间Q确定为设定0.4×Hst作为休止时间H。然后,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以预先设定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L的印刷。然后,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在R≤R1(记录头18的温度T≥65℃)的情况下(步骤S7:是),进入步骤S9,进行和与例子C2(75C)对应的输出值R2的比较判定。而且,在R>R2(记录头18的温度T<75℃)的情况下(步骤S9:否),进入步骤S10,设定上述条件中的休止时间H。在控制部33中,由于从图11所示的控制表乘在基准休止时间Hst上的比率K是50%,因此休止时间H是0.5×Hst,即,在待机区间Q确定为设定0.5×Hst作为休止时间H。然后,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以预先设定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L的印刷。然后,结束处理。
接着,在步骤S9中,在R≤R2(记录头18的温度T≥75℃)的情况下(步骤S9:是),进入步骤S11,进行和与作为印刷停止条件的例子C3(107℃)对应的输出值R3的比较判定。而且,在R>R3(记录头18的温度T<107℃)的情况下(步骤S11:否),进入步骤S12,设定上述条件中的休止时间H。在控制部33中,由于从图11所示的控制表乘在基准休止时间Hst上的比率K是50%,因此休止时间H是0.5×Hst,即,在待机区间Q确定为设定0.5×Hst作为休止时间H并且只在滑架的往复移动中的单侧移动进行印字。然后,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以预先设定的驱动模式执行印刷对象的点线L的印刷。然后,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在R≤R3(记录头18的温度T≥107℃)的情况下(步骤S11:是),进入步骤S13,在预先设定的延迟时间(用于进行记录头18的散热的时间)的期间停止印刷。然后,返回步骤S1再次开始处理。
当在图12所示的步骤S4的判定中进入了步骤S6中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步骤S14~S19中,进行与记录头18的温度t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和与基准温度T对应的温度检测器14的输出值R1、R2、R3的比较判定。然后基于判定结果设定休止时间H。在步骤S6中,此时的基准温度T(第一温度)分别是102℃、107℃、110℃。步骤S14~S19除了将3种基准温度T设定为比进行步骤S7~S12的处理时高这一点之外,进行与步骤S7~S12相同的作业。
在此,步骤S8、S10、S12中的休止时间H的设定内容分别与步骤S15、S17、S19中的各设定内容一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用于对步骤S8、S10、S12的各设定内容变更休止时间H的记录头18的基准温度T在“特殊位图像”的情况下比“特殊位图像以外”的情况低,在“特殊位图像”的情况下,即使记录头18的温度相同,也设定为散热效果更好的休止时间H。
还有,以上说明了印刷模式是正常且文字等级是草稿模式的情况,不过是其它模式例如印刷模式是复制且文字等级是铅印质量模式,也基于图11的控制表进行相同的处理。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1)根据上述的记录头18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在记录头18的可印刷区间L以外的待机区间Q使记录头18休止来防止记录头18的头线圈10的过度的温度上升。另外,控制部33判定在印刷对象的点线L中是否包括基准数N以上的作为能够引起头线圈10的急剧温度上升的特殊位图像的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而且能够确定记录头18的印刷动作间的休止时间H。因此,与控制头线圈10的通电等的情况比较,能够以简单的方法防止头线圈10的急剧温度上升。
(2)根据上述的记录头18的控制方法,能够使记录头18的驱动模式相同而防止头线圈10的急剧温度上升。因此,能够防止点击打式打印机100的控制变得复杂。
(3)根据上述的记录头18的控制方法,对照印刷对象的点线L中的图案检测区域15和特殊位图像,在包括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下,将用于设定休止时间H的记录头18的温度的基准值设定为低的温度(第二温度)。另一方面,在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下,将用于设定休止时间H的记录头18的温度的基准值设定为比第二温度高的温度(第一温度)。因此,在设想包括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是1以下且记录头18的温度不超过头线圈10的烧坏界限温度的情况下,能够将休止时间H设定为少的时间。因此,能够在防止头线圈10烧坏的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进行说明。还有,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内容,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还有,第三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在点击打式打印机上不同。
(关于点击打式打印机的结构)
首先,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的结构。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点击打式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3所示,点击打式打印机100a具有在打印机框架的左右的侧板23、24之间横向延伸的滑架引导轴32。搭载有记录头18的滑架19沿着该滑架引导轴32,经由同步带35和未图示的滑轮等驱动机构19b,基于滑架电动机69的输出,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压纸卷轴41以一定的间隙与记录头18对置。在由压纸卷轴41限定的印刷位置,沿着经由该印刷位置的记录纸输送路径送入记录纸。记录纸与记录头18的印刷动作连动,由记录纸输送机构40沿着记录纸输送路径输送,若印刷结束,则向点击打式打印机100外部排出。
从未图示的墨带盒拉出的墨带36以沿着记录头18的头面18a架设的状态装配于记录头18和压纸卷轴41的间隙中。墨带36能够由未图示的卷绕轴依次卷绕使用完的部分。记录头18具有多个记录针9和由用于驱动各记录针9的螺线管线圈等构成的头线圈10。各记录针9的前端能够利用对应的头线圈10的驱动力从头面18a向压纸卷轴41侧突出。在头面18a上排列有多个记录针9,由各记录针9构成印刷数据的1点。例如,可以在头面18a上将24根记录针9以每列12根的方式排列成2列。
若向头线圈10通电,则与通电的头线圈10对应的记录针9经由墨带36击打在压纸卷轴41上的记录纸。由此,在记录纸上形成墨带36的墨所形成的点。另外,在重叠输送了记录纸和压敏纸的情况下,在压敏纸中的相同位置也形成点。点击打式打印机100a使滑架19扫描,同时基于印刷数据向各头线圈10通电,并在必要的定时使各记录针9突出,由此进行每1点线的印刷。若1点线的印刷结束,则输送了1点线量的记录纸之后,进行下一个点线的印刷。
以后,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印刷处理流程进行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控制、处理。
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照印刷对象的点线的图案检测区域15和特殊位图像。而且,在包括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是基准数N以上的情况下,将用于切换为发热量少且印刷速度慢的驱动模式的记录头18的温度的基准值设定为低的温度(第二温度)。另一方面,在小于基准数N的情况下,将用于切换为发热量少且印刷速度慢的驱动模式的记录头18的温度的基准值设定为比第二温度高的温度(第一温度)。因此,在设想包括特殊位图像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是1以下且记录头18的温度不超过头线圈10的烧坏界限温度的情况下,记录头18的驱动模式不会切换为发热量少且印刷速度慢的驱动模式。因而,能够防止头线圈10烧坏且同时抑制印刷效率降低。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过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中心思想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变形例如下所述。
(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特殊位图像,表示了利用同一记录针9连续形成50点而成的第一点图案P1和利用同一记录针9在连续的50点量的长度下每隔1点形成25个点而成的第二点图案P2这2种。但是,也可以将其以外的点图案作为特殊位图像。例如,也可以对应于各图案检测区域15的宽度、邻接的图案检测区域15的间隔、点线的最大线长(最大位)等来设定使特殊位图像为连续点时的连续点的形成数(即,对应的头线圈10的连续驱动次数)。另外,也可以将形成与各图案检测区域15的宽度对应的点数中的规定的比率以上点的点图案设定为特殊位图像。或者,也可以将搭载在记录头18上的多个记录针9中的规定数以上同时形成第一点图案P1或第二点图案P2的点图案设定为特殊位图像。
(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点线的范围内设定多个图案检测区域15,只在图案检测区域15中进行了特殊位图像的检测。但是,也可以不设定图案检测区域15,在1点线的最大位的整个范围内判定检测到几处特殊位图像,并基于该检测处的数量确定驱动模式。或者,也可以增加图案检测区域15的数量,使邻接的图案检测区域15之间的非检测区域的宽度更短。
(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检测的特殊位图像的内容(检测第一点图案P1和第二点图案P2中的哪一个)而使处理不同,不过也可以对应于检测的特殊位图像的内容,使驱动模式的设定不同。另外,作为用于设定驱动模式的参数,也可以使用包括特殊位图像的多个图案检测区域15的间隔、特殊位图像的附近区域中的点密度、或者在印刷对象的点线的印刷前进行的印刷内容(印刷过程)等。

Claims (15)

1.一种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是使搭载了具有多个记录针的记录头的滑架扫描且同时驱动所述记录针从而对记录介质印刷信息的点击打式打印机中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记录针负责滑架的扫描方向上的1点线的印刷,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在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是否包括2以上的基准数以上的预先设定的特定的点图案,
基于该判定结果,印刷所述点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用于印刷所述点线的所述记录头的驱动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点线的最大线长的区域内预先设定多个规定宽度的图案检测区域,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在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包括所述特定的点图案的特定区域,
判定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否是所述基准数以上,
基于这些判定结果,确定用于印刷所述点线的所述记录头的驱动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记录头的所述驱动模式,预先设定发热量不同的多个所述驱动模式,并且,使各所述驱动模式和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
与各所述驱动模式对应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这2种温度,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在印刷执行前,检测所述记录头的温度,
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所述基准数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式,
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所述基准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式,
利用所选择的所述驱动模式,执行所述点线的印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印刷执行前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是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以下的情况下,
在不使用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所述特定区域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记录头的所述驱动模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和所述记录头的所述驱动模式对应,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利用从与包括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在内的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式中确定的所述驱动模式,执行所述点线的印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的点图案基于印刷时同时被驱动的所述记录针的数量及同一所述记录针的连续驱动次数而设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休止时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点线的最大线长的区域内预先设定多个规定宽度的图案检测区域,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在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包括所述特定的点图案的特定区域,
判定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否是所述基准数以上,
基于这些判定结果,确定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所述休止时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设定多个所述记录头的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的所述休止时间,并且使各所述休止时间和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
与各所述休止时间对应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至少包括第一温度和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这2种温度,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在印刷执行前,检测所述记录头的温度,
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是所述基准数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二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休止时间,
在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中的所述特定区域的数量小于所述基准数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一温度,选择与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对应的所述休止时间,
利用所选择的所述休止时间,在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休止印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印刷执行前检测到的所述记录头的温度是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以下的情况下,
在不使用所述图案检测区域是否是所述特定区域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记录头的所述休止时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和所述记录头的所述休止时间对应,
在所述点线的印刷中,
利用从与包括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在内的所述印刷数据的印刷等级对应的所述休止时间中确定的所述休止时间,在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休止印刷。
13.一种点击打式打印机,具有:
滑架,其在与印刷信息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扫描;
记录头,其搭载于所述滑架上,具有在点线中形成印刷点列的多个记录针;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记录头,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点线的印刷执行前判定印刷对象的所述点线是否包括2以上的基准数以上的预先设定的特定的点图案,
基于该判定结果,印刷所述点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点击打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用于印刷所述点线的所述记录头的驱动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点击打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结果确定所述记录头的休止时间,从而在所述点线的印刷动作间休止印刷。
CN201010621526.3A 2009-12-25 2010-12-24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点击打式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2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6832.1A CN103552383B (zh) 2009-12-25 2010-12-24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4060A JP5402618B2 (ja) 2009-12-25 2009-12-25 記録ヘッ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ー
JP2009-294060 2009-12-25
JP2010133687A JP5636749B2 (ja) 2010-06-11 2010-06-11 記録ヘッ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ー
JP2010-133687 2010-06-11
JP2010133686A JP2011255632A (ja) 2010-06-11 2010-06-11 記録ヘッ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ー
JP2010-133686 2010-06-1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6832.1A Division CN103552383B (zh) 2009-12-25 2010-12-24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2646A true CN102152646A (zh) 2011-08-17
CN102152646B CN102152646B (zh) 2014-03-12

Family

ID=4418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683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2383B (zh) 2009-12-25 2010-12-24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
CN2010106215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2646B (zh) 2009-12-25 2010-12-24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点击打式打印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683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2383B (zh) 2009-12-25 2010-12-24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979237B2 (zh)
CN (2) CN1035523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662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打印机和打印头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0596B (zh) * 2012-09-25 2016-01-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点阵式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JP6187026B2 (ja) * 2012-09-25 2017-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ー
US10744789B2 (en) * 2016-09-26 2020-08-18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nonvolatile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9802A (en) * 1997-07-04 2000-08-29 Hitachi Koki Co., Ltd. Dot line printer for preventing the overheating of printing elements by selectively activating the printing elements
JP2003127442A (ja) * 2001-10-19 2003-05-0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の記録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3127441A (ja) * 2001-10-19 2003-05-0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の記録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6256059A (ja) * 2005-03-16 2006-09-28 Sony Corp 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の印画方法
US20070279649A1 (en) * 2006-04-28 2007-12-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302539A (ja) * 2007-06-06 2008-12-18 Seiko Epson Corp シリアル型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
JP2009166271A (ja) * 2008-01-11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579965A (zh) * 2009-07-07 2009-11-18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针式打印头温升上限值测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7837A (en) * 1986-04-24 1989-01-10 Ncr Canada Ltd. - Ncr Canada Lt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printer temperature control
JP2849529B2 (ja) 1993-04-27 1999-01-2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印字方法
JP3206788B2 (ja) 1993-12-24 2001-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ドットプリンタ
US5889546A (en) * 1996-06-04 1999-03-30 Shinko Electric Co., Ltd. Heat accumul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line-type thermoelectric printer
JP2002192759A (ja) 2000-12-26 2002-07-10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の記録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3671848B2 (ja) 2001-03-08 2005-07-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の記録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4098617A (ja) * 2002-09-12 2004-04-02 Seiko Epson Corp 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その制御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579557B2 (ja) * 2004-03-01 2010-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8018548A (ja) 2006-07-11 2008-01-3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搬送モータの制御方法
JP5265175B2 (ja) * 2007-11-02 2013-08-14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通電制御方法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9802A (en) * 1997-07-04 2000-08-29 Hitachi Koki Co., Ltd. Dot line printer for preventing the overheating of printing elements by selectively activating the printing elements
JP2003127442A (ja) * 2001-10-19 2003-05-0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の記録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3127441A (ja) * 2001-10-19 2003-05-0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の記録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6256059A (ja) * 2005-03-16 2006-09-28 Sony Corp 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の印画方法
US20070279649A1 (en) * 2006-04-28 2007-12-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302539A (ja) * 2007-06-06 2008-12-18 Seiko Epson Corp シリアル型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
JP2009166271A (ja) * 2008-01-11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579965A (zh) * 2009-07-07 2009-11-18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针式打印头温升上限值测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7662A (zh) * 2012-09-28 2014-04-09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打印机和打印头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57266A1 (en) 2011-06-30
CN103552383A (zh) 2014-02-05
CN102152646B (zh) 2014-03-12
US8979237B2 (en) 2015-03-17
CN103552383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85079B1 (en) Thermal transcription printer
US5140674A (en) Text and color printing system
US20060007295A1 (en)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CN102152646B (zh) 记录头的控制方法及点击打式打印机
US20070273743A1 (en) Double-side prin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H0526658B2 (zh)
JP4752380B2 (ja) 印刷装置、リボン搬送制御装置、リボン搬送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647411B1 (en) Method of printing thermal media by aligning image
CN103660596B (zh) 点阵式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225960Y (zh) 一种彩色打印机
JPS5983681A (ja) 多色感熱転写記録装置
JP7166495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67301B2 (ja) プリンタ及び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5636749B2 (ja) 記録ヘッ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ドット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ー
JP2002192759A (ja) 記録装置の記録ヘッド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5073049A (en) Print control for dot matrix printer
JPS61172784A (ja) プリンタ
JP4400383B2 (ja) プリンタ
CA26266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ized record storage using bidirectional shifting
JPS6120766A (ja) シリアル型サ−マルプリンタ
JPH081091Y2 (ja) 貼着テープ印字装置
JPS60222280A (ja) カラ−インク媒体の状態検出方式
JPS5935957A (ja) 感熱記録装置
JP2019123218A (ja) 中間転写媒体、熱転写プリンタ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00326532A (ja) 記録材料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