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1744B - 色粉、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色粉、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1744B CN102141744B CN201010288305.9A CN201010288305A CN102141744B CN 102141744 B CN102141744 B CN 102141744B CN 201010288305 A CN201010288305 A CN 201010288305A CN 102141744 B CN102141744 B CN 1021417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latent image
- particle
- image developing
- toner part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04—Polyalken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75—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82—Wax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粉、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色粉为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包含色粉颗粒,所述色粉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并且所述色粉的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是6×10-5/℃~1×10-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静电潜像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形成静电潜像和将静电潜像显影的过程使图像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例如电子照相)一直为各个领域所采用。在该方法中,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图像:对感光体的整个表面充电,使感光体的表面对受对应于图像信息的激光束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用包括色粉的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粉图像,和将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的表面。
通常通过捏合粉碎法生产电子照相中所使用的色粉,所述捏合粉碎法包括:将塑性树脂与颜料、电荷控制剂、防粘剂、磁性材料防粘剂一起熔融、捏合和冷却,然后粉碎所得物,并且将所得物分级。
日本特开2009-156917号公报提出一种色粉,其具有通过控制色粉的比表面积和真密度以及色粉相对于45体积%甲醇水溶液的毛细管压力而改善的半色调点的再现性。
日本特开平7-199524号公报提出,通过向色粉添加磁性材料和颗粒,既提高了高速定影性也提高了半色调点再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依照JIS K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6×10-5/℃~1×10-3/℃之外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相比,使用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当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定影图像的点再现性的劣化。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包含色粉颗粒,所述色粉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并且所述色粉的依照JIS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是6×10-5/℃~1×10-3/℃。
<2>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是145~170。
<3>如<1>或<2>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防粘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或石蜡。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颗粒还包含在高温区域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
<5>如<4>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所述在高温区域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含量是0.1重量%~10重量%。
<6>如<4>或<5>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在高温区域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是偶氮化合物。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颗粒还包含在低温区域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
<8>如<7>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所述在低温区域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含量是0.1重量%~10重量%。
<9>如<7>或<8>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在低温区域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是松香。
<10>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颗粒还包含偶氮化合物和松香。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还包含作为外添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50nm的二氧化硅,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所述二氧化硅的量为0.8重量%~3.0重量%。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35℃~50℃。
<13>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30以下。
<14>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通过以下步骤获得所述色粉颗粒:捏合包括所述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色粉形成材料从而获得捏合产物,将所述捏合产物粉碎。
<15>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剂包含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
<16>一种色粉盒,所述色粉盒贮存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并且能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安装和拆卸。
<17>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贮存如<15>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所述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用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剂将在潜像保持部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粉图像,并且所述处理盒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保持部件;
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对所述潜像保持部件的表面充电;
静电潜像形成单元,所述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在静电潜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剂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粉图像;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所述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和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将所述色粉图像定影于所述记录介质。
根据<1>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6×10-5/℃~1×10-3/℃之外的色粉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当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2>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形状系数(SF1)不在145~170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3>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不包含作为防粘剂的聚丙烯、聚乙烯或石蜡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4>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不包含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5>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不在0.1重量%~10重量%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6>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不包作为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含偶氮化合物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7>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不包含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8>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不在0.1重量%~10重量%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9>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不包括作为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松香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0>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不包含偶氮化合物和松香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1>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50nm的二氧化硅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不在0.8重量%~3.0重量%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2>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在35℃~50℃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3>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高于1.30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4>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与色粉颗粒不是通过捏合含有所述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色粉形成材料从而获得捏合产物、然后将所述捏合产物粉碎而获得的颗粒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5>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与其中色粉的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在6×10-5/℃~1×10-3/℃范围之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剂可抑制当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6>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供应所述静电显影用色粉的色粉盒,与其中色粉的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在6×10-5/℃~1×10-3/℃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显影用色粉可抑制当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根据<17>所述的发明,可以容易地处理静电潜像显影剂,与其中色粉的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在6×10-5/℃~1×10-3/℃范围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静电潜像显影剂可抑制当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由此可以提高电子照相显影剂对各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适应性。
根据<18>所述的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与其中色粉的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在6×10-5/℃~1×10-3/℃范围之内的情况相比,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抑制当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定影图像中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说明用于生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的螺杆挤出机的实例中螺杆的状态的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和
图3是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详细描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静电潜像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下文中有时简称为“色粉”)包括含有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色粉颗粒,并且其依照JIS K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为6×10-5/℃(或约6×10-5/℃)~1×10-3/℃(或约1×10-3/℃)。本文通过参考并入JIS K 7197-1991的内容。
通常,定影部件(例如,定影辊)的表面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这是因为当纸张通过图像形成装置时,定影部件的表面的热量损失到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张,下文中简称为“纸张”)中。具体而言,在低能耗或尺寸较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部件倾向于难以保持热量。
当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通过加热部件加热定影部件。由于加热,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迅速地接近设定温度,当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终止加热。然而,即使终止加热后,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有时也可能继续升高,其结果是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可能高于设定温度。
当纸张行进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并且在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状态下打印输出图像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可能降级,并且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可能劣化。具体而言,在定影到接近于纸张行进方向的末端(下文中,“纸张行进方向的末端”可简称为“纸张末端”)的部分上的图像的半色调点图像中,该现象可能会较为显著。据认为原因如下。
在定影温度范围内色粉中所含粘合剂树脂可能易于产生弹性。通过加热或加压,色粉渗透穿过纸张的纤维,由此表现出定影性。另一方面,当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定影部件的表面可以具有大量热量。为此,当附着有色粉的纸张与这些定影部件接触时,粘合剂树脂的弹性可能下降,因此,色粉可以更容易地渗入纸张。
当同时进行加热和加压时,随着色粉渗入纸张,粘合剂树脂倾向于容易地从高压位置铺展到低压位置。结果,纸张末端的半色调点可能会加大,从而容易获得降级图像。具体而言,当将定影辊用作定影部件时,由于纸张缠绕在定影辊上,然后从其分离,纸张末端部分的受热时间更长,因此色粉能够更容易地渗入纸张。结果,纸张末端部分的半色调点可能会降级,因此使得难以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纸张末端部分的半色调点再现性倾向于随着打印的纸张数量增加而降低。据认为这是因为随着打印的纸张数量增加,异物能够容易地附着到定影部件上,由于异物导致与纸张的可分离性降低,并且由于为了定影而进行加压,半色调点可能易于扩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粉中,据认为,通过控制色粉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即使当定影部件的表面过热并且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例如,高于设定温度并且小于或等于(140℃~180℃)±10℃)时,也可以抑制与定影部件接触的色粉的熔融,因此,色粉不容易流动到纸张的低压部分。另据认为,其结果是可以维持色粉适度的渗入纸张,由此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而不会由于半色调点的扩大而导致半色调点再现性劣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粉中,通过控制色粉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可以抑制在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状态下的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但是优选在定影部件的表面温度未过热并且等于设定温度的状态下进行定影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不会劣化。
为此目的,优选色粉具有以下结构。
粘合剂树脂不受特别限制,但其优选实例包括: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等乙烯树脂;包含聚苯乙烯或聚(α-甲基苯乙烯)等作为主要组分的苯乙烯树脂;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甲基)丙烯腈等作为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及其共聚物树脂。这些实例可以单独作为粘合剂树脂使用,也可以两种或多于两种组合作为粘合剂树脂使用。考虑到急融性(sharp melt property)、对半色调点再现性与光泽不均匀(uneven gloss)抑制的相容性,优选使用聚酯树脂。
防粘剂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优选使用聚丙烯、聚乙烯或石蜡。具体而言,考虑到急融性、可分离性和光泽不均匀抑制,优选石蜡。
优选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为145(或约145)~170(或约170)。当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在上述范围内时,与形状系数不在145~170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优选将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和/或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等用作内添剂。
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实例包括松香酸、海松酸、作为其混合物的松香、诸如邻苯二甲酸二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丁醇二酯(diester butanol)、磷酸酯或环氧化脂肪酸酯等酯类、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0nm的二氧化硅、钛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和具有对粘合剂树脂的低相容性的硅氧烷树脂。优选使用松香、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0nm的二氧化硅和硅氧烷树脂。考虑到因色粉中的均匀分散而抑制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更优选使用松香。
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以上的二氧化硅、钛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以黄色颜料为代表的具有偶氮基的有机化合物(下文中,称为“偶氮化合物”)、具有高极性的树脂颗粒(如丙烯酸和具有乙烯基的聚合性单体的共聚物)以及含有大量凝胶状材料的树脂。考虑到因色粉中的均匀分散而抑制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优选使用偶氮化合物。
外添剂不受特别限制。外添剂的实例包括诸如硅烷、钛酸盐和铝酸盐等偶联剂。具体而言,考虑到由于色粉渗透的降低而抑制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优选使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线性热膨胀系数
色粉的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下文中,简称为“线性热膨胀系数”)为6×10-5/℃(或约6×10-5/℃)~1×10-3/℃(或约1×10-3/℃)。
与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在6×10-5/℃~1×10-3/℃之外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相比,通过将色粉的线性热膨胀系数设定至上述范围,该色粉可以变硬并且因此可以抑制该色粉的熔融,由此在定影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状态下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具体而言,当线性热膨胀系数为6×10-5/℃以上时,纸张末端部分的色粉的熔融状态不容易变化,由此抑制图像的光泽不均匀。
线性热膨胀系数是含有色粉颗粒和根据需要外添至色粉颗粒的可选外添剂的色粉的参数。
色粉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优选是6×10-5/℃~5×10-4/℃,更优选是6×10-5/℃~2×10-4/℃,还更优选是7×10-5/℃~1×10-4/℃。
色粉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为基于依照JIS K7197-1991的测定方法测定的值,并且通过使用热机械分析仪TMA/SS6000(制造商:SeikoInstruments Inc.)的热机械分析(TMA)法而测定。
具体而言,如下获得线性热膨胀系数。在氮气气氛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使在室温下的长度为10mm、直径为5mm的圆柱形色粉样品升温,升温后不久测定样品的长度,使用以下表达式计算线性热膨胀系数。
线性热膨胀系数[/℃]=[升温后的样品长度—室温的样品长度(10mm)]×100/[室温的样品长度(10mm)]
例如,通过在生产色粉颗粒时添加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或其组合而生产具有所期望线性热膨胀系数的色粉。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生产色粉:在捏合色粉组分期间向粘合剂树脂添加上述材料,或添加对因捏合而引起树脂的重均分子量较高部分减少而导致的弹性降低进行补偿的组分。
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以上的二氧化硅、钛的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以黄色颜料为代表的具有偶氮基的有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诸如丙烯酸和具有乙烯基的聚合单体的共聚物等具有高极性的树脂颗粒以及含有大量凝胶状材料(例如,相对于树脂的总重其含量为0.5重量%~10重量%)的树脂。
优选偶氮化合物、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以上的二氧化硅、极性颗粒和凝胶状材料,更优选有机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黄色颜料、品红色颜料和橙色颜料。C.I.颜料黄180可用作黄色颜料。
粘合剂树脂、防粘剂和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组合的实例包括: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偶氮化合物的组合,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金属氧化物的组合,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极性颗粒的组合,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凝胶状材料的组合。
这些组合中,优选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偶氮化合物的组合。
相对于色粉的总质量,色粉中的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或约0.1重量%)~10重量%(或约10重量%)。
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实例包括松香酸、海松酸、作为其混合物的松香、诸如邻苯二甲酸二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丁醇二酯、磷酸酯或环氧化脂肪酸酯等酯类、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0nm的二氧化硅、钛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和具有对粘合剂树脂的低相容性的硅氧烷树脂。
其中,优选松香、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0nm的二氧化硅和硅氧烷树脂,更优选松香。
粘合剂树脂、防粘剂和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优选组合的实例包括: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松香的组合,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组合,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0nm的二氧化硅的组合,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硅氧烷树脂的组合。
这些组合中,优选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用作防粘剂的石蜡和用作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松香的组合。
相对于色粉的总重,色粉中的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含量优选是0.1重量%(或约0.1重量%)~10重量%(或约10重量%)。
当向色粉颗粒同时添加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和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时,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和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优选组合的实例包括:偶氮化合物和松香的组合,偶氮化合物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组合,偶氮化合物和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0nm的二氧化硅的组合,以及偶氮化合物和硅氧烷树脂的组合。
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组合的实例包括:以及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和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任何上述优选组合、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50℃的粘合剂树脂和石蜡(防粘剂)的组合。
当由于向色粉添加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而使调节剂的粉体特性劣化时,可以通过在将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等熔融捏合并冷却后进行粉碎时增加体积平均粒径来抑制由于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导致的粉体特性的劣化。
形状系数(SF1)
优选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为145~170。
当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在上述范围内时,与形状系数不在145~170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下文将更详细地说明原因。
当形状系数(SF1)大于或等于145时,据认为加热和定影时热传递可能不均匀,并且可能抑制色粉的辊轧(rolling),由此抑制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当形状系数(SF1)小于或等于170时,据认为可以提高色粉的显影性或转印性,由此实现半色调点再现性。
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更优选为150~160。
通过使用图像分析仪分析显微图像或扫描电子显微图像,使形状系数(SF1)数字化,并如下计算。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形状系数(SF1):将涂布到载玻片上的色粉的光学显微图像通过摄像机输入图像分析仪LUZEX,使用以下表达式对50个以上颗粒计算SF1值,对所述值取平均值。
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接近于其中将外添剂外添至色粉颗粒的色粉的形状系数。
SF1=(ML2/A)×(π/4)×100
此处,ML表示颗粒的绝对最大长度,A表示颗粒的投影面积。
色粉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v优选为3.0μm~9.0μm。当体积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时,色粉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和良好的显影性。另外,图像的分辨率得到提高。色粉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v更优选为3.0μm~8.0μm,进而更优选为3.0μm~7.0μm。
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优选为1.30(或约1.30)以下。当GSDv小于或等于1.30时,分辨率良好,不易出现诸如色粉飞散或起雾等图像缺陷(image loss)。
色粉的数量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p)优选在1.40以下,更优选在1.31以下,再更优选为1.20~1.27。
这里,通过测定装置COULTER MULTISIZER(由Coulter Inc.制造)测定体积平均粒径D50v、数量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p)和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绘制基于粒径分布划分的粒径范围(区段)中体积和数量的从最小直径开始的累积分布,将累积分布中对应于16%的粒径分别定义为体积D16v和数量D16p,将累积分布中对应于50%的粒径分别定义为体积D50v和数量D50p,并且将累积分布中对应于84%的粒径分别定义为体积D84v和数量D84p。通过使用这些定义,由(D84v/D16v)1/2计算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由(D84p/D16p)1/2计算数量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p)。
粘合剂树脂
色粉颗粒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等乙烯树脂;包含聚苯乙烯或聚(α-甲基苯乙烯)等作为主要组分的苯乙烯树脂;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甲基)丙烯腈等作为主要成分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及其共聚物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粘合剂树脂,或可以将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可以优选使用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的生产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其实例为对二羧酸和二元醇进行聚合。二元醇的实例包括双酚A、双酚A氧化乙烯加合物、双酚A氧化丙烯加合物、加氢双酚A,并且当使用这些二元醇时,可以容易地获得在上述范围内的色粉线性热膨胀系数。
可以根据需要向所述粘合剂树脂添加交联剂,从而进一步抑制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交联剂的实例包括:诸如二乙烯基苯和二乙烯基萘等多乙烯基芳香化合物;诸如邻苯二甲酸二乙烯基酯、间苯二甲酸二乙烯基酯、对苯二甲酸二乙烯基酯、高邻苯二甲酸二乙烯基酯、均苯三甲酸二乙烯基/三乙烯基酯、萘二甲酸二乙烯基酯和联苯甲酸二乙烯基酯等芳香多元羧酸多乙烯基酯;诸如吡啶二甲酸二乙烯基酯等含氮芳香化合物二乙烯基酯;诸如吡咯、噻吩等不饱和杂环化合物;诸如焦粘酸乙烯基酯、呋喃甲酸乙烯基酯、吡咯-2-甲酸乙烯基酯和噻吩甲酸乙烯基酯等不饱和杂环化合物羧酸乙烯基酯;诸如甲基丙烯酸丁二酯、丙烯酸己二酯、甲基丙烯酸辛二酯、丙烯酸癸二酯和甲基丙烯酸癸二酯等(甲基)丙烯酸直链多元醇酯;诸如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酯和2-羟基-1,3-二丙烯酰氧基丙烷等(甲基)丙烯酸支链取代多元醇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丙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诸如琥珀酸二乙烯基酯、富马酸二乙烯基酯、马来酸乙烯基/二乙烯基酯、二羟乙酸二乙烯基酯、衣康酸乙烯基/二乙烯基酯、丙酮二甲酸二乙烯基酯、戊二酸二乙烯基酯、3,3’-硫代二丙酸二乙烯基酯、反式乌头酸二乙烯基/三乙烯基酯、己二酸二乙烯基酯、庚二酸二乙烯基酯、辛二酸二乙烯基酯、壬二酸二乙烯基酯、癸二酸二乙烯基酯、十二碳二酸二乙烯基酯和十三碳二酸二乙烯基酯等多元羧酸多乙烯基酯。
只要能够共聚,具有亲水性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即可用作聚酯树脂。相对于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或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当使用具有亲水性极性基团的化合物时,可以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粘度。
具有亲水性极性基团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磺酰基与芳环直接相连的二羧酸化合物,诸如磺酰基对苯二甲酸钠盐或3-磺酰基间苯二甲酸钠盐等,并且当该树脂为乙烯基类树脂时,具有亲水性极性基团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等不饱和脂肪族羧酸;诸如醇和(甲基)丙烯酸的酯等酯类,例如单(甲基)丙烯酸甘油酯、脂肪酸改性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甲基)丙烯酸锌、二(甲基)丙烯酸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磺酰基取代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在邻、间和对位任一处具有磺酰基的苯乙烯衍生物,和含磺酰基的乙烯基萘。
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35℃(或约35℃)~50℃(或约50℃)。
当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上述范围内时,与Tg不在35℃~50℃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控制线性热膨胀系数,由此进一步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据认为原因如下。
当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或等于35℃时,据认为可以抑制色粉的熔融速度,从而抑制由于加压和定影时的压力导致的图像降级,由此实现半色调点再现性。当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50℃时,在不同色粉之间或者不同半色调点之间较不易存在色粉的熔融差异,由此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还认为可以抑制纸张末端的光泽不均匀。
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更优选为40℃~50℃。
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通过基于JIS 7121-1987(本文通过参考并入其公开内容)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3110,由Mc ScienceInc.制造的THERMAL ANALYSIS SYSTEM 001)进行测定而获得的值。使用铟和锌的混合物的熔点来校正装置的检测器的温度,使用铟的熔化热来校正热量。将样品(粘合剂树脂)放在铝盘上,设置具有样品的铝盘和用作参照的空铝盘,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进行测定。将测定获得的DSC曲线的吸热部分的基线和上升线(rising line)的延长线的交点的温度设定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对于色粉颗粒固体含量的总重,色粉颗粒中粘合剂树脂的含量优选为40重量%~95重量%。当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抑制色粉颗粒的融合。色粉颗粒中粘合剂树脂的含量更优选为50重量%~90重量%,再更优选为60重量%~85重量%。
防粘剂
所述色粉颗粒含有防粘剂。
防粘剂的实例包括:诸如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丁烯等低分子量聚烯烃;具有软化点的硅氧烷;诸如油酸酰胺、芥酸酰胺、蓖麻酸酰胺或硬脂酸酰胺等脂肪酸酰胺;诸如巴西棕榈蜡、米蜡、小烛树蜡、浊蜡(haze wax)或霍霍巴油(jojoba oil)等植物蜡;诸如蜂蜡等动物类蜡;诸如褐煤蜡、地蜡、纯白地蜡、石蜡、微晶蜡或费托蜡(Fischer-Tropsch wax)等矿物/石油类蜡;诸如硬脂酸十八烷酯和山嵛酸二十二烷酯等高级醇与高级脂肪酸的酯蜡;诸如硬脂酸丁酯、油酸丙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二硬脂酸甘油酯或四山嵛酸季戊四醇酯等一元或多元低级醇与高级脂肪酸的酯蜡;诸如二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二丙二醇二硬脂酸酯、二硬脂酸甘油二酯或四硬脂酸甘油三酯等多元醇多聚复合物与高级脂肪酸的酯蜡;诸如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等高级脂肪酸失水山梨醇酯蜡;和诸如硬脂酸胆固醇酯等高级脂肪酸胆固醇酯蜡。
可以单独使用一种防粘剂,或可以将两种或多于两种组合使用。
其中,优选烃蜡。据认为烃蜡的极性低,不容易受诸如聚酯树脂等具有高极性的树脂的增塑作用(plasticization)的影响,并且对半色调点的再现性是有利的。与除了烃蜡之外的防粘剂相比,烃蜡不容易受取决于极性的树脂的增塑作用的影响,并且可以容易地在纸张末端提供半色调点再现性。
烃蜡中,考虑到定影时定影图像表面的均匀溶出(elution)和防粘剂层的合适厚度,优选诸如石蜡、微晶蜡或费托蜡等源自矿物/石油的蜡,以及作为其改性后物质的聚亚烷基蜡(polyalkylene wax)。更优选使用石蜡作为烃蜡。
相对于色粉颗粒固体含量的总重,防粘剂的添加量优选为1重量%~2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15重量%。
着色剂
色粉颗粒可以含有着色剂。
可以使用颜料作为着色剂,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染料。
用作着色剂的颜料的实例包括以下物质。
黄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铬黄、锌黄、黄色氧化铁、镉黄、铬黄、汉撒黄、汉撒黄10G、联苯胺黄G、联苯胺黄GR、还原黄(threne yellow)、喹啉黄和永久黄NCG。其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黄74、C.I.颜料黄180和C.I.颜料黄93,考虑到颜料分散性和对粘合剂树脂的线性膨胀系数的控制,特别优选C.I.颜料黄74和C.I.颜料黄180。作为黄色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上述颜料,或可以将两种或多于两种组合使用。
黑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炭黑、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活性炭、非磁性铁素体和磁铁矿。
橙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红铬黄、钼橙、永久橙GTR、吡唑啉酮橙、巴尔干橙(balkan orange)、联苯胺橙GG、阴丹士林亮橙RK和阴丹士林亮橙GK。
红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红色氧化铁、镉红、红铅、硫化汞、色淀红、永久红4R、立索红、亮胭脂红3B、亮胭脂红6B、杜邦油红、吡唑啉酮红、若丹明B色淀、色淀红C、孟加拉玫瑰红(rose bengal)、曙红和茜素色淀。
蓝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普鲁士蓝、钴蓝、碱性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坚牢天蓝(fast sky blue)、阴丹士林蓝BC、苯胺蓝、群青蓝、考克油蓝(calco oil blue)、氯化亚甲基蓝、酞菁蓝、酞菁绿和孔雀石绿草酸盐。
紫色颜料的实例包括锰紫、永固紫B和甲基紫色淀。
绿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铬、铬绿、颜料绿、孔雀绿色淀和终黄绿G(final yellow green G)。
白色颜料的实例包括氧化锌、氧化钛、锑白和硫化锌。
体质颜料(extender pigment)的实例包括氧化钡粉、碳酸钡、粘土、二氧化硅、白炭黑(white carbon)、滑石和矾土白(alumina white)。
作为按需使用的染料,可以使用诸如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或直接染料等各种染料,并且其实例包括苯胺黑、亚甲基蓝、孟加拉玫瑰红、喹啉黄和群青蓝。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染料中的一种,或将其两种或多于两种组合使用,并且这些染料可以以固溶体状态使用。
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待添加的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1重量份~20重量份。
与其它着色剂不同,当使用磁性材料作为黑色着色剂时,待添加的磁性材料的含量优选是30重量份~100重量份。
二氧化硅
所述色粉优选含有0.8重量%(或约0.8重量%)~3.0重量%(或约3.0重量%)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50nm的二氧化硅(下文中,称为“特定二氧化硅”)。优选含有作为色粉颗粒外添剂的所述特定二氧化硅。当色粉含有0.8重量%~3.0重量%的该特定二氧化硅时,色粉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并且可以进一步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更具体而言,据认为原因如下。
当色粉含有0.8重量%以上的特定二氧化硅时,可以提高在将经显影的色粉定影时色粉的流动性,由此可以抑制相邻色粉颗粒之间的融合和色粉渗入纸张。结果,可以抑制半色调点图像的渗出(bleeding),并且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半色调点再现性。当色粉含有3.0重量%以下的特定二氧化硅时,不易发生色粉颗粒之间和色粉与定影部件之间的静电排斥,由此可以容易地获得半色调点再现性。
色粉中特定二氧化硅的含量更优选为1.2重量%~2.0重量%。
当特定二氧化硅的体积平均粒径是50nm以下时,据认为可以防止含有特定二氧化硅的外添剂从色粉分离,由此提高转印性和半色调点再现性。当特定二氧化硅的体积平均粒径是20nm以上时,据认为可以防止外添剂嵌埋于色粉中,由此抑制由于带电量变化导致的色粉的显影性劣化和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考虑到流动性和分离性控制,特定二氧化硅的体积平均粒径更优选为20nm~30nm。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半色调点再现性。
使用激光衍射型粒径分布测定装置(由HORIBA Ltd.制造的LA-700)测定特定二氧化硅的体积平均粒径。测定中,将分散液状态的样品调整到2g(以固体含量计),向所得物中添加离子交换水直至体积为40ml。将其导入池中,经过2分钟后,当池中的浓度变得基本稳定后进行测量。从最小侧开始累积通过通道获得的体积平均粒径,并且当累积量变为50%时,将其设定为体积平均粒径。
其它成分
除了粘合剂树脂、防粘剂和着色剂之外,可以根据需要向色粉添加诸如内添剂、电荷控制剂、有机颗粒、润滑剂、研磨剂等其它成分(颗粒)。应该注意某些材料可能引起粘合剂树脂的粘度的极大变化,从而影响线性热膨胀系数。
内添剂的一个实例是磁性粉末。当磁性色粉用作色粉时,其可以含有磁性粉末。使用在磁场中被磁化的材料作为磁性粉末,并且其实例包括诸如铁素体、磁铁矿、还原铁、钴、锰或镍等金属、以及含有所述金属的合金和化合物。
电荷控制剂不受特别限制,但是对于彩色色粉优选使用无色或浅色的电荷控制剂。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含有络合物(例如季铵盐化合物、苯胺黑化合物、铝、铁或铬的络合物)的染料和三苯甲烷颜料。
有机颗粒的实例包括通常用作色粉表面的外添剂的所有颗粒,例如乙烯基树脂、聚酯树脂或硅氧烷树脂。可以使用这些有机颗粒作为流动助剂或清洁助剂。
润滑剂的实例包括诸如亚乙基双硬脂酰胺或油酰胺等脂肪酸酰胺;诸如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等脂肪酸金属盐。
研磨剂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铈。
所述其它成分的含量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不会不利地影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即可,并且通常是非常小的量。具体而言,其含量优选为0.01重量%~5重量%,更优选为0.5重量%~2重量%。
色粉生产方法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粉生产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诸如已知的捏合粉碎法等干法、或者诸如乳化聚集法或悬浮聚合法等湿法生产色粉颗粒,并且根据需要向色粉颗粒中添加外添剂。这些方法中,优选使用捏合粉碎法。
捏合粉碎法是通过捏合含有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色粉形成材料以获得捏合材料,和将捏合材料粉碎而生产色粉颗粒的方法。当使用捏合粉碎法生产色粉颗粒以获得色粉时,色粉表面的凸出部分可以更容易地充电,且色粉对潜像的附着可能增强,由此进一步抑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
具体而言,捏合粉碎法可以分成捏合含有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色粉形成材料的捏合工序,和将捏合材料粉碎的粉碎工序。如果需要,可以包括诸如将捏合工序中形成的捏合材料冷却的冷却工序。
下面详细地描述所述工序。
捏合工序
在捏合工序中,将含有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的色粉形成材料捏合。
在捏合工序中,相对于100重量份色粉形成材料,优选添加0.5重量份~5重量份的水性介质(例如,诸如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等水,或醇)。
捏合工序中所用的捏合机的实例包括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下文中,参考附图,以包含传送螺杆部分和双捏合部的捏合机作为捏合机的实例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受该捏合机限制。
图1是描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粉生产方法的捏合工序中所用的螺杆挤出机的实例中螺杆的状态的图。
螺杆挤出机11包括包含螺杆(未示出)的筒体12、用于将作为色粉原料的色粉形成材料注入筒体12的注入口14、用于向筒体12中的色粉形成材料添加水性介质的液体添加口16和用于排放通过捏合筒体12中色粉形成材料而形成的捏合材料的排放口18。
筒体12从最接近于注入口14开始依次包括:用于传送从注入口14注入捏合部NA的色粉形成材料的传送螺杆部SA、用于通过第一捏合工序熔融捏合色粉形成材料的捏合部NA、用于将通过捏合部NA熔融捏合的色粉形成材料传送至捏合部NB的传送螺杆部SB、用于通过第二捏合工序将色粉形成材料熔融捏合以形成捏合材料的捏合部NB和用于将捏合材料传送至排放口18的传送螺杆部SC。
筒体12中,各区块(block)具有不同的温度控制单元(未示出)。即,可将区块12A~区块12J控制在不同温度。图1显示其中将区块12A和12B的温度控制在t0℃、将区块12C~12E的温度控制在t1℃以及将区块12F~12J的温度控制在t2℃的状态。相应地,将捏合部NA中的色粉形成材料加热至t1℃,将捏合部NB中的色粉形成材料加热至t2℃。
当经由注入口14将根据需要含有粘合剂树脂、防粘剂和着色剂的色粉形成材料供应至筒体12时,通过传送螺杆部SA将色粉形成材料输送至捏合部NA。此时,由于区块12C的温度设定在t1℃,色粉形成材料被加热熔融,并且以熔融状态被传送至捏合部NA。由于区块12D和区块12E的温度也设定在t1℃,捏合部NA在t1℃的温度将色粉形成材料熔融捏合。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被捏合部NA熔融并且被螺杆剪切。
随后,通过传送螺杆部SB将由捏合部NA捏合的色粉形成材料传送至捏合部NB。
然后,通过将水性介质经由传送螺杆部SB中的液体添加口16注入筒体12,向色粉形成材料添加水性介质。图1中,将水性介质注入传送螺杆部S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可以将水性介质注入捏合部NB,或将水性介质注入传送螺杆部SB和捏合部NB。即,根据需要选择水性介质注入的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将水性介质经由液体添加口16注入筒体12,使筒体12中的色粉形成材料与水性介质混合,并且色粉形成材料因水性介质的蒸发潜热而冷却,由此适当地保持色粉形成材料的温度。
最后,将由捏合部NB熔融捏合的捏合材料由传送螺杆部SC传送至排放口18,并且从排放口18排放。
以此方式,使用图1中所示的螺杆挤出机执行捏合工序。
冷却工序
冷却工序是将捏合工序中形成的捏合材料冷却的工序。在冷却工序中,优选以4℃/秒以上的平均降温速率将捏合材料从捏合工序结束时捏合材料的温度冷却至40℃以下。当捏合材料的冷却速率较低时,捏合工序中细分散于粘合剂树脂的混合物(防粘剂以及根据需要内添至色粉颗粒的内添剂(如着色剂)的混合物)会重结晶,由此分散直径可能增加。另一方面,当以该平均降温速率快速冷却时,可以保持捏合工序后即刻的分散状态而不引起任何变化,这是优选的。平均降温速率是指将温度从捏合工序结束时捏合材料的温度(例如,当使用图1中所示的螺杆挤出机11时温度为t2℃)降至40℃的速率平均值。
冷却工序中所用的冷却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拉伸辊(stretch roll)(冷水或盐水在其中循环)和楔型冷却带的方法。当使用该方法进行冷却工序时,根据拉伸辊的速率、盐水的流速、供应的捏合材料的量、辊轧捏合材料时板坯(slab)的厚度确定冷却速率。板坯的厚度优选为1mm~3mm。
粉碎工序
在粉碎工序中将冷却工序中冷却的捏合材料粉碎以形成色粉颗粒。例如,粉碎工序中使用机械粉碎机或喷射式粉碎机。
分级工序
粉碎工序中所获得的色粉颗粒可以根据需要在分级工序中分级,以获得具有目标体积平均粒径的色粉颗粒。分级工序中可以使用常规离心分级机或常规惯性分级机,由此除去细粉末(直径小于目标直径的色粉颗粒)和粗粉末(直径大于目标直径的色粉颗粒)。
外添工序
为了控制充电、赋予流动性或赋予电荷交换性等目的,除了粉碎工序中所添加的无机氧化物之外,可以向所获得的色粉颗粒添加诸如特定二氧化硅、氧化钛和氧化铝等无机颗粒。例如使用V形搅拌机、亨舍尔混合机或LOEDIGE混合机进行这种添加,并且使无机颗粒逐步附着。
可以使用已知方法作为表面改性方法。其具体实例包括例如硅烷、钛酸盐或铝酸盐的偶联处理。偶联处理中所用的偶联剂不受特别限制,其实例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筛分工序
可以根据需要在外添工序之后进行筛分工序。例如,筛分工序中可以使用旋转筛分机(gyrosifter)、振动筛分机或风力筛分机(wind sifter)。通过筛分除去外添剂中的粗粉末,由此抑制条带和污点的形成。
静电潜像显影剂
静电潜像显影剂至少包括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
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可以原样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或可以用于双组分显影剂中。当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用于双组分显影剂中时,将色粉与载体混合。
双组分显影剂中可用的载体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何已知载体。载体的实例包括氧化铁、诸如镍或钴等磁性金属、诸如铁素体或磁铁矿等磁性氧化物、其芯材表面上具有树脂涂层的树脂涂布载体、和磁性分散型载体。载体的实例还包括将导电材料等分散于基质树脂中的树脂分散型载体。
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色粉与载体的混合比(色粉∶载体,重量比)优选为1∶100~30∶100,更优选为3∶100~20∶100。
图像形成装置
下面描述使用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保持部件;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对潜像保持部件的表面充电;静电潜像形成单元,所述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在静电潜像保持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用静电潜像显影剂对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粉图像;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和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将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上述静电潜像显影剂作为静电潜像显影剂。
下文中,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但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受其限制。对图中所示的主体部分进行描述,而略去对其它部分的描述。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包含显影单元的部分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盒结构(处理盒)。作为该处理盒,优选使用如下的包含显影单元的处理盒:其贮存上述静电潜像显影剂,并用静电潜像显影剂对形成于潜像保持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粉图像,而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
图2是说明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四鼓串联式(4-drum tandem)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图2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包含电子照相型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和10K,它们根据分色图像数据输出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的彩色图像。图像形成单元(下文简称为“单元”)10Y、10M、10C和10K以预定间隔沿水平方向排列。单元10Y、10M、10C和10K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处理盒。
图2中,在单元10Y、10M、10C和10K中,参照数字1Y、1M、1C和1K表示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参照数字2Y、2M、2C和2K表示充电辊,参照数字3Y、3M、3C和3K表示激光束,参照数字4Y、4M、4C和4K表示显影装置(显影单元),参照数字5Y、5M、5C和5K表示一次转印辊,参照数字6Y、6M、6C和6K表示感光体清洁装置(清洁单元),以及参照数字8Y、8M、8C和8K表示色粉盒。
图中,作为各单元的中间转印部件的中间转印带20在单元10Y、10M、10C和10K的上方延伸。该中间转印带20卷绕在与中间传送带20的内表面接触的驱动辊22和支撑辊24上,并且以从第一单元10Y到第四单元10K的方向运转,驱动辊22和支撑辊24彼此分开,分别位于图中的左侧和右侧。使用弹簧等(未示出)对支撑辊24施加沿离开驱动辊22的方向的力,由此为卷绕在这两个辊上的中间转印带20施加张力。在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部件侧设置中间转印部件清洁装置30,以使中间转印部件清洁装置30面向驱动辊22。
可以将容纳于色粉盒8Y、8M、8C和8K中的四种颜色(黄、品红、青和黑)的色粉分别供给至单元10Y、10M、10C和10K的显影装置(显影单元)4Y、4M、4C和4K。
由于第一至第四单元10Y、10M、10C和10K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仅对作为代表的黄色图像形成用第一单元10Y做出说明,该单元位于中间转印带运转方向的上游。与第一单元10Y中相同的部件分别标有以字母M(品红)、C(青)和K(黑),来代替Y(黄)的参照数字,且将省略对第二至第四单元10M、10C和10K的说明。
第一单元10Y包括充当图像保持部件的感光体1Y。感光体1Y周围依次设有下述部件:充电辊2Y,它可将感光体1Y表面充电到预定电势;曝光装置(静电潜像形成单元)3,它可根据分色图像信号将充电表面曝光于激光束3Y,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显影单元)4Y,它可以向静电潜像提供带电的色粉而使静电潜像显影;一次转印辊(一次转印单元)5Y,它将经显影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和感光体清洁装置(清洁单元)6Y,它可以除掉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1Y表面上的色粉。
一次转印辊5Y设置于中间转印带20的内侧,并且处在与感光体1Y相对的位置上。施加一次转印偏压的偏压电源(未示出)分别与一次转印辊5Y、5M、5C和5K相连。偏压电源在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改变施加于一次转印辊的转印偏压。
下面描述在第一单元10Y中形成黄色图像的操作。首先,操作前,使用充电辊2Y对感光体1Y的表面充电至具有-600V~-800V的电压。
感光体1Y包括设置于导电基质(20℃时的体积电阻率为1×10-6Ω·cm以下)上的感光层。该感光层通常具有高电阻(相当于普通树脂的电阻),但是具有下述性质,即,当对其施加激光束3Y时,施加有激光束的部分的电阻率发生改变。这里,根据控制器(未示出)发出的黄色的图像数据,激光束3Y从曝光装置3发射至带电的感光体1Y的表面上。将激光束3Y施加到感光体1Y的表面上的感光层,由此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形成黄色印刷图案的静电潜像。
静电潜像是通过充电在感光体1Y表面上形成的图像,是所谓的负潜像,它如下形成:将激光束3Y施加到感光层的一部分以降低所施加部分的电阻率,使得电荷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流动,而未施加激光束3Y的部分中的电荷得到保持。
感光体1Y上形成的静电图潜像随着感光体1Y的旋转而旋转至预定显影位置。在此显影位置,利用显影装置4Y使感光体1Y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形成显影图像)。
显影装置4Y中容纳至少包含黄色色粉和载体的静电潜像显影剂。在显影装置4Y中通过搅拌使黄色色粉摩擦带电,以具有与感光体1Y上的电荷相同极性(负极性)的电荷,并保持在显影辊(显影剂保持体)上。通过使得感光体1Y的表面通过显影装置4Y,黄色色粉静电附着在感光体1Y上不带电荷的潜像部分上,由此用黄色色粉使潜像显影。
考虑到显影效率、图像颗粒性、色调再现性等,可以对显影剂保持体施加其中在直流成分上叠加交流成分的偏压电势(显影偏压)。具体而言,当施加在显影剂保持体上的直流电压Vdc是-300V~-700V时,可以将施加在显影剂保持体上的交流电压的峰宽Vp-p设定为0.5kV~2.0kV。
其上形成有黄色色粉图像的感光体1Y以预定速率连续行进,而感光体1Y上已显影的色粉图像被送到预定的一次转印位置。
当感光体1Y上的黄色色粉图像被送至一次转印位置时,对一次转印辊5Y施加一次转印偏压,使方向为从感光体1Y指向一次转印辊5Y的静电力作用于该色粉图像,从而将感光体1Y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此时施加的转印偏压具有与与色粉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并且在第一单元10Y中通过控制器(未示出)将转印偏压控制在约+10μA。
另一方面,通过清洁装置6Y除掉并回收感光体1Y上残留的色粉。
以与第一单元相似的方式,控制施加于第二单元10M及其后续单元的一次转印辊5M、5C和5K上的一次转印偏压。
这样,将其上已在第一单元10Y中转印有黄色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0依次传送通过第二至第四单元10M、10C和10K,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以多层的方式被转印至该中间转印带。
其上具有以多层方式通过第一至第四单元转印的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0到达二次转印单元,所述二次转印单元包括中间转印带20、与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相接触的支撑辊24,和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侧的二次转印辊(二次转印单元)26。另一方面,通过供给机构在预定时机向二次转印辊26和中间转印带20之间的压隙供应记录纸张(记录介质)P,并向支撑辊24施加预定的二次转印偏压。此时所施加的转印偏压具有与色粉极性(-)相同的极性(-),方向为从中间转印带20指向记录纸张P的静电力作用于色粉图像,由此将中间转印带20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根据由用于检测二次转印单元的电阻的电阻检测器(未示出)检测的电阻确定二次转印偏压,并对其进行电压控制。
然后,将记录纸张P送至定影装置(辊样定影单元)28中的定影辊对之间的加压部分(辊隙(nip)),加热色粉图像,将其中以分层方式设置有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熔融并定影在记录纸张P上。
其上转印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实例包括在电子照相型复印机和打印机中使用的普通纸和OHP纸。
将其上彩色图像已被定影的记录纸张P送到排放单元,且一系列彩色图像形成操作结束。
虽然作为实例的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其中经由中间转印带20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构造,但是该装置并不限于该构造。例如,该装置可以具有其中将色粉图像从感光体直接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结构。
处理盒、色粉盒
图3是说明贮存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的处理盒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处理盒200包括显影装置111、感光体107、充电辊108、感光体清洁装置113、曝光开口118和电荷清除用曝光开口117,使用安装轨道116将其组合成一个单元。图3中的参照数字300表示记录介质。
处理盒200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包括转印装置112、定影装置115和其它构件(未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处理盒200形成图像形成装置。
虽然图3中所示的处理盒200包括感光体107、充电装置108、显影装置111、清洁装置113、曝光开口118和电荷清除用曝光开口117,但可以选择性地组合这些元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可以包括显影装置111和选自由下述部件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感光体107、充电装置108、清洁装置(清洁单元)113、曝光开口118和电荷清除用曝光开口117。
以下描述色粉盒。
色粉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并且贮存待供给到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单元的色粉。在色粉盒中,容纳有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作为色粉。色粉盒至少贮存色粉,并且色粉盒还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机制而贮存例如显影剂。
因此,在具有色粉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贮存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的色粉盒,可以容易地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供应至显影装置中。
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为具有如下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色粉盒8Y、8M、8C和8K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上。显影装置4Y、4M、4C和4K通过色粉供给管(未示出)分别与对应于各显影装置(颜色)的色粉盒相连。当色粉盒中贮存的色粉量变少时,可以更换色粉盒。
实施例
下文中,将参考实施例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受以下实施例限制。以下,若无特别说明,“份”和“%”分别指“重量份”和“重量%”。
实施例
物理性质的测定
使用上述装置和技术测定色粉的线性热膨胀系数、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体积平均粒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粘合剂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使用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GPC HLC-8120作为测定仪器、使用由TosohCorporation制造的TSKGEL SUPER HM-M(15cm)柱以及使用THF溶剂进行使用GPC的分子量测定。使用由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制得的分子量校正曲线,由测定结果计算重均分子量。
通过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色粉表面上外添的二氧化硅的量。使用XPS的测定条件设定如下。
-X射线光电子分光计:JEOL Ltd.制造的JPS-9000MX
-X射线源:MgKα射线
-加速电压:10.0kV
-发射电流:20mA
-光电子能量分析仪的通过能量:30V
由元素Si、C和Ti的峰强度计算表面原子浓度(考虑到测定误差,四舍五入到1000位)。使用由JASCO Corp.提供的相对感光因子来计算表面原子浓度。使用由JEOL Ltd.制造的分析应用软件指导背景校正和面积计算。
色粉的制备
粘合剂树脂1的合成
分别将表1中所示组合物中的多元醇组分和多元羧酸组分导入圆底烧瓶,所述圆底烧瓶配备有搅拌器、氮气导管、温度传感器和精馏柱,使用覆套式电阻加热器(mantle heater)使温度上升至200℃。随后,通过氮气导管导入氮气,并且在将烧瓶内部保持在惰性气氛下的同时,搅拌烧瓶中的内容物。其后,相对于100份原料混合物添加0.05份二丁基氧化锡,在将反应物的温度保持在200℃的同时,使反应物反应预定时间,由此获得粘合剂树脂1~7。详细资料如表1所示。
各树脂的物理性质也如表1所示。
表1
表1中,BPA-EO是双酚A氧化乙烯加合物(聚氧乙烯(2.0)-2,2-双(4-羟苯基)丙烷)),BPA-PO是双酚A氧化丙烯加合物(聚氧乙烯(2.2)-2,2-双(4-羟苯基)丙烷)。
醇成分和羧酸组分所用的单位是mol%。
作为使用GPC获得的分子量测定(以聚苯乙烯换算)的结果,粘合剂树脂1所获得的重均分子量(Mw)是9500,数均分子量(Mn)是4200。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测定粘合剂树脂1的DSC光谱,其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峰,并且观察到吸热量阶段式变化。作为在吸热量的阶段式变化中的中点获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44℃。
色粉1的制备
-粘合剂树脂1:88份
-防粘剂:5份(由NIPPON SEIRO Co.,Ltd.制造的石蜡:HNP-9)
-着色剂:5份(炭黑(CB)(商品名:REGAL 330;由CABOT制造))
-40nm二氧化硅:1份(OX-50(商品名),由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
-松香:1份(HARTALL RX(商品名),由HARIMA CHEMICALS Inc.制造)
通过75L亨舍尔混合机将这些成分共混,然后使用具有图1所示螺杆结构的连续捏合机(双螺杆挤出机)在以下条件下将其捏合。螺杆的转数是500rpm。
-进料部(区块12A和12B)的设定温度:20℃
-捏合部1(区块12C~12E)的捏合设定温度:90℃
-捏合部2(区块12F~12J)的捏合设定温度:115℃
-水性介质(蒸馏水)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所供应的原料为1.5份
排放口(排放口18)处捏合材料的温度是125℃。
用其中通有-5℃盐水的辊以及使用2℃冷水的板楔型冷却带将捏合材料快速冷却,并在冷却后用锤式粉碎机将其粉碎。通过改变冷却带的速率检查快速冷却速率,并且平均降温速率是10℃/秒。
其后,通过配备有内嵌式粗粉分级机的粉碎机(AFG400:商品名)将所获产品粉碎以获得粉碎颗粒。然后,通过惯性分级机对所获粉碎颗粒进行分级,除去细粉末和粗粉末,由此获得色粉颗粒1。
所获色粉颗粒1的形状系数是155。
向所获色粉颗粒添加1.0重量份的30nm二氧化硅(其通过用异丁基甲氧基硅烷表面处理由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的MOX(商品名)而获得)和0.5重量份的16nm二氧化硅(R972(商品名),由NIPPONAEROSIL CO.,LTD.制造),将这些材料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3分钟(旋转片的边缘速度是22m/s),由此获得色粉1。
测得的所获色粉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是1.0×10-4/℃,作为XPS测定结果,50nm以下二氧化硅的含量是2.5%。结果如表2所示。
色粉2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偶氮化合物(C.I.颜料黄180,Novoperm P-HG(商品名),由Client Japan制造)代替色粉1中所用的40nm二氧化硅。在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
所获色粉颗粒2的形状系数、色粉2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3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3,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如下所述具有极性的树脂颗粒代替色粉1中所用的40nm二氧化硅。在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3。
所获色粉颗粒3的形状系数、色粉3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具有极性的树脂颗粒的制备
通过离心分离将日本特开2003-55153号公报中所述的树脂分散液3分离成固体和液体。向10份固体中添加100份离子交换水,分散该混合物,并再次通过离心分离将其分离成固体和液体。将从在离子交换水中分散至固液分离的操作进行6次,然后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将所得产品干燥(在40℃进行12小时),由此获得具有极性的树脂颗粒。
色粉4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如下所述的凝胶状材料代替色粉1中所用的40nm二氧化硅。在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4。
所获色粉颗粒4的形状系数、色粉4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凝胶状材料的制备
将10摩尔份聚氧乙烯(2.0)-2,2-双(4-羟苯基)丙烷、90摩尔份聚氧乙烯(2.2)-2,2-双(4-羟苯基)丙烷、10摩尔份对苯二甲酸、60摩尔份富马酸、30摩尔份偏苯三酸、相对于这些酸成分(对苯二甲酸、正十二烯基丁二酸、偏苯三酸和富马酸的总摩尔数)的0.05摩尔份二丁基氧化锡导入经过加热和干燥的双颈烧瓶。向该烧瓶导入氮气,同时在烧瓶的内部保持惰性气体气氛,使烧瓶内部的温度上升。然后,在180℃进行12小时的共缩聚反应,然后,在230℃缓慢降低烧瓶内部的压力,由此获得凝胶状材料。
色粉5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5,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代替色粉1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5。
所获色粉颗粒5的形状系数、色粉5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6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6,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6。
所获色粉颗粒6的形状系数、色粉6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7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3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7,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代替色粉3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3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7。
所获色粉颗粒7的形状系数、色粉7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8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4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8,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代替色粉4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4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8。
所获色粉颗粒8的形状系数、色粉8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9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9,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6nm二氧化硅(R972(商品名),由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代替色粉1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9。
所获色粉颗粒9的形状系数、色粉9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0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0,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6nm二氧化硅(R972(商品名),由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0。
所获色粉颗粒10的形状系数、色粉10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1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3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6nm二氧化硅(R972(商品名),由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代替色粉3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3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1。
所获色粉颗粒11的形状系数、色粉1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2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4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2,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6nm二氧化硅(R972(商品名),由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代替色粉4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4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2。
所获色粉颗粒12的形状系数、色粉12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3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3,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硅氧烷树脂(CF4101(商品名),由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Ltd.制造)代替色粉1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1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3。
所获色粉颗粒13的形状系数、色粉13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4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硅氧烷树脂(CF4101(商品名),由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Ltd.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4。
所获色粉颗粒14的形状系数、色粉14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5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3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5,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硅氧烷树脂(CF4101(商品名),由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Ltd.制造)代替色粉3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3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5。
所获色粉颗粒15的形状系数、色粉15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6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4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6,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硅氧烷树脂(CF4101(商品名),由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Ltd.制造)代替色粉4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4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6。
所获色粉颗粒16的形状系数、色粉16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7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7,不同之处在于,使用C.I.颜料蓝15:3(酞菁颜料,CYANINE BLUE 4937(商品名)(Cyan),由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Co.,Ltd.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炭黑。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7。
所获色粉颗粒17的形状系数、色粉17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8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8,不同之处在于,使用C.I.颜料红122(喹吖啶酮颜料,CHROMOFINE MAGENTA 6887(商品名)(Magenta),由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Co.,Ltd.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炭黑。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8。
所获色粉颗粒18的形状系数、色粉18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19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19,不同之处在于,使用C.I.颜料黄193(蒽醌颜料,CHROMOFINE YELLOW AF-1300(商品名)(Yellow),由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fg.Co.,Ltd.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炭黑。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19。
所获色粉颗粒19的形状系数、色粉19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20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0,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粘合剂树脂5代替色粉2中所用粘合剂树脂1。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0。
所获色粉颗粒20的形状系数、色粉20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2所示。
色粉21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粘合剂树脂4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1。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1。
所获色粉颗粒21的形状系数、色粉2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2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2,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粘合剂树脂3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1。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2。
所获色粉颗粒22的形状系数、色粉22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3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3,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粘合剂树脂2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1。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3。
所获色粉颗粒23的形状系数、色粉23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4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粘合剂树脂6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1。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4。
所获色粉颗粒24的形状系数、色粉24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5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5,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粘合剂树脂7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1。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5。
所获色粉颗粒25的形状系数、色粉25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6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3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6,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色粉23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3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6。
所获色粉颗粒26的形状系数、色粉26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7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7,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色粉22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7。
所获色粉颗粒27的形状系数、色粉27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8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1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8,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色粉21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1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8。
所获色粉颗粒28的形状系数、色粉28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29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0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29,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色粉20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0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29。
所获色粉颗粒29的形状系数、色粉29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30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30,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色粉2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30。
所获色粉颗粒30的形状系数、色粉30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31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4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31,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色粉24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4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31。
所获色粉颗粒31的形状系数、色粉3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32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5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32,不同之处在于,不添加色粉25中所用的松香。在与色粉颗粒25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32。
所获色粉颗粒32的形状系数、色粉32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33~39的制备
分别以与色粉颗粒26~3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33~39,不同之处在于,分别添加松香代替色粉26~32中所用的偶氮化合物。在与色粉颗粒26~3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33~39。
所获色粉颗粒33~39的形状系数、色粉33~39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40的制备
使用热风球形化(spheronization)装置(SFS-3(商品名)由NipponPneumatic Mfg.Co.,Ltd.制造)在120℃温度的热风下对色粉颗粒2加热10分钟,由此制备色粉颗粒40。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40。
所获色粉颗粒40的形状系数、色粉40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3所示。
色粉41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40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41,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热风球形化装置对色粉颗粒2加热的条件变为在120℃的热风温度下加热5分钟。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41。
所获色粉颗粒41的形状系数、色粉4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42的制备
对与色粉颗粒2组成相同的材料进行捏合,然后对捏合材料进行粉碎,随后在液氮气氛下冷却至0℃。其后,对如此获得的产物进行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粉碎和分级,由此制备色粉颗粒42。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42。
所获色粉颗粒42的形状系数、色粉42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43的制备
对与色粉颗粒2组成相同的材料进行捏合,然后对捏合材料进行粉碎,随后在液氮气氛下冷却至-10℃。其后,对如此获得的产物进行与色粉颗粒2相似地粉碎和分级,同时向100份粉碎产物添加10份干冰,由此制备色粉颗粒43。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43。
所获色粉颗粒43的形状系数、色粉43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44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4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酯化合物(单山嵛酸甘油酯,RIKEMAL B-100(商品名),由Riken VitaminCo.,Ltd.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石蜡。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44。
所获色粉颗粒44的形状系数、色粉44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45~52的制备
以与色粉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45~52,不同之处在于,向色粉颗粒2添加的30nm二氧化硅的量分别变为0.7重量份(色粉45)、0.8重量份(色粉46)、1.1重量份(色粉47)、1.2重量份(色粉48)、1.9重量份(色粉49)、2.1重量份(色粉50)、2.9重量份(色粉51)和3.1重量份(色粉52)。
所获色粉颗粒45~52的形状系数、色粉45~52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53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53,不同之处在于,使用SUNWAX 151P(商品名,一种聚乙烯蜡(PE))(由Sanyo ChemicalLaboratory Co.,Ltd.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石蜡。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53。
所获色粉颗粒53的形状系数、色粉53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54的制备
以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颗粒54,不同之处在于,使用MITSUI HI-WAX NP055(商品名,一种聚丙烯蜡(PP))(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代替色粉2中所用的石蜡。在与色粉颗粒2相似的条件下外添30nm二氧化硅和16nm二氧化硅,由此获得色粉54。
所获色粉颗粒54的形状系数、色粉54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55的制备
以与色粉29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55,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色粉颗粒29时添加2份40nm二氧化硅。
所获色粉颗粒55的形状系数、色粉55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色粉56的制备
以与色粉33相似的方式制备色粉56,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色粉颗粒33时添加1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所获色粉颗粒56的形状系数、色粉56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二氧化硅含量如表4所示。
载体的制备
将1,000份Mn-Mg铁素体(平均粒径50μm,由Powder Tech Co.,Ltd.制造)导入捏合机,向其添加通过将150份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聚合比39∶60∶1(摩尔比),Tg 100℃,重均分子量73,000,由Soken Chemical & Engineering Co.,Ltd.制造)溶解于700份甲苯获得的溶液。在常温将所得混合物共混20分钟,在70℃加热并减压干燥,由此获得涂布载体。通过75μm筛筛分所获涂布载体,以除去粗粉末,由此获得载体1。
显影剂的制备
将载体1和色粉1~56以重量比95∶5导入V形搅拌机并搅拌20分钟,由此获得静电潜像显影剂。
评价
半色调点再现性
如下评价半色调点再现性。使用经改造的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APEOSPORT-C4300(改造成即使当显影剂未导入显影装置时也工作,并且当定影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170℃)、然后达到最高温度(180℃)时打印输出),将分别使用色粉1~54的显影剂用作实施例,而将分别使用色粉55~56的显影剂用作比较例。将实施例和比较例导入显影机,使用日本电子照相学会(Society of Electrophotography of Japan)1986年的测试图表3输出图像。使用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纸(J纸)作为纸。
连续输出100张后停止打印输出,在作为最高温度并且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的温度输出测试图表,拍摄使用光学显微镜放大30倍的输出图像末端部分的半色调点的图像,通过分析图像计算半色调点的平均粒径。将其用作初始半色调点。然后,在30℃将机器于湿度为85%的气氛中放置12小时,然后连续打印输出10,000张。打印输出10,000张后,在作为最高温度并且大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的温度输出测试图表,并进行相同的评价。
将测试图表中半色调点的平均粒径定义为X,初始半色调点的平均粒径定义为Y,打印输出10,000张后的半色调点的平均粒径定义为Z。根据以下评价标准,通过Y/X评价初始半色调点,通过Z/X评价打印输出10,000张后的半色调点。
A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3
A:大于或等于1.03且小于1.07
B:大于或等于1.07且小于1.1
C:大于或等于1.1且小于1.15
D:大于或等于1.15
AA~C是可接受的。根据上述标准评价各Y/X和Z/X。然而,对显示出Y/X为D的那些不再进行评价。这些结果如表2~4所示。
半色调点的光泽不均匀性
在打印输出10,000张后的半色调点中,目视评价光泽不均匀性。
评价标准如下。结果如表2~4所示。
A:光泽不均匀性不可见。
B:光泽不均匀性轻微可见,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D:光泽不均匀性清楚地可见。
表2~4中“在高温区域中粘性增加”中所述的材料是指“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在低温区域中粘性降低”中所述的材料是指“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
“SF1”表示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二氧化硅的量”表示色粉总质量中的二氧化硅总量(内添至色粉颗粒的二氧化硅和外添至色粉颗粒的二氧化硅的量(重量份))。“外添剂的量”表示通过XPS测定的作为外添剂的二氧化硅(外添至色粉颗粒的二氧化硅)相对于色粉总重的比值(重量%)。
从表2~4可以看出,与其中色粉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不在6×10-5/℃~1×10-3/℃范围内的比较例1和2的色粉55和56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色粉1~54中,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受到抑制,并且半色调点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受到抑制。
当向色粉添加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和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时,定影图像的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得到进一步抑制。具体而言,其中添加偶氮化合物作为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色粉2、6、10、14、17~20、24、30、31、41、42、48和49都优异地抑制了半色调点再现性的劣化和抑制了半色调点图像的光泽不均匀性。
提供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非试图穷尽本发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改进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用途,由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适用于预计的特定用途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改进方案。
Claims (12)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包含色粉颗粒,所述色粉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防粘剂和C.I.颜料黄180,并且所述色粉的依照JIS K 7197-1991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大于6×10-5/℃且小于或等于1×10-3/℃,其中,所述色粉颗粒的形状系数(SF1)是145~1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防粘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或石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所述C.I.颜料黄180的含量是0.1重量%~10重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颗粒还包含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所述材料为松香酸、海松酸、松香、邻苯二甲酸二酯、丁醇二酯、磷酸酯、环氧化脂肪酸酯、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0nm的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或硅氧烷树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所述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的含量是0.1重量%~10重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在低温区域中具有粘度降低效果的材料是松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颗粒还包含偶氮化合物和松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还包含作为外添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50nm的二氧化硅,相对于所述色粉的总重,所述二氧化硅的量为0.8重量%~3.0重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35℃~5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所述色粉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布指数(GSDv)为1.30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其中通过以下步骤获得所述色粉颗粒:捏合包含所述粘合剂树脂、所述防粘剂和所述在高温区域中具有粘度增加效果的材料的色粉形成材料从而获得捏合产物,将所述捏合产物粉碎。
12.一种静电潜像显影剂,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剂包含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色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20556 | 2010-02-01 | ||
JP2010020556A JP5526822B2 (ja) | 2010-02-01 | 2010-02-01 |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潜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1744A CN102141744A (zh) | 2011-08-03 |
CN102141744B true CN102141744B (zh) | 2015-07-08 |
Family
ID=44342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88305.9A Active CN102141744B (zh) | 2010-02-01 | 2010-09-15 | 色粉、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16935B2 (zh) |
JP (1) | JP5526822B2 (zh) |
KR (1) | KR101476712B1 (zh) |
CN (1) | CN102141744B (zh) |
AU (1) | AU2010219414B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66923B2 (ja) * | 2011-09-22 | 2016-02-2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マゼンタ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
US8722293B2 (en) * | 2012-01-31 | 2014-05-13 | Fuji Xerox Co., Ltd. |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JP6102065B2 (ja) * | 2012-03-12 | 2017-03-2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6256094B2 (ja) * | 2013-03-25 | 2018-01-10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US9910373B2 (en) * | 2015-07-17 | 2018-03-06 | Xerox Corporation | Cold pressure fix toner compositions based on small molecule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organic compound mixture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150A (zh) * | 1996-05-14 | 1998-01-14 | 株式会社东芝 | 显影剂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4170606A (ja) * | 2002-11-19 | 2004-06-17 | Canon Inc | 再利用可能転写材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CN101299141A (zh) * | 2007-05-01 | 2008-11-0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和处理墨盒 |
CN101373344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377627A (zh) * | 2007-08-28 | 2009-03-0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静电潜像显影用载体和显影剂、成像方法、显影剂盒、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
JP2009116320A (ja) * | 2007-10-19 | 2009-05-28 | Ricoh Co Ltd | トナー、並び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33756A1 (de) | 1984-09-14 | 1986-03-27 |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 Hochmolekulare polyester,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
DE3786656T2 (de) * | 1987-01-19 | 1994-01-27 | Canon Kk | Farbtoner und ihn enthaltende Zweikomponentenentwickler. |
JPH0264648A (ja) * | 1988-08-31 | 1990-03-05 | Mita Ind Co Ltd | 電子写真用転写材 |
EP0421416B1 (en) * | 1989-10-05 | 1998-08-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Heat fixable toner and heat fixing method |
JPH07199524A (ja) | 1993-12-29 | 1995-08-04 | Canon Inc | 磁性トナー |
JP3352369B2 (ja) * | 1996-11-11 | 2002-1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非磁性トナー、非磁性トナー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3780793B2 (ja) * | 2000-01-14 | 2006-05-3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二成分系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4024242B2 (ja) * | 2001-11-02 | 2007-12-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
EP1308791B1 (en) | 2001-11-02 | 2008-02-20 | Ricoh Company, Ltd. | Toner, method of forming the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suing said toner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oner |
JP3908017B2 (ja) | 2001-11-27 | 2007-04-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現像剤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3821029B2 (ja) * | 2002-03-19 | 2006-09-1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US20040137352A1 (en) * | 2003-01-15 | 2004-07-15 | Xerox Corporation | Toner compositions including large external additives |
JP2004361916A (ja) * | 2003-05-12 | 2004-12-24 | Ricoh Co Ltd | 帯電ローラクリーニング機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US7187876B2 (en) * | 2003-11-27 | 2007-03-06 | Oki Da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chanism to control toner replenishment |
JP2005171107A (ja) | 2003-12-12 | 2005-06-30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用潤滑剤、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481788B2 (ja) | 2004-10-15 | 2010-06-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4928851B2 (ja) * | 2006-03-14 | 2012-05-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該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US7485400B2 (en) * | 2006-04-05 | 2009-02-03 | Xerox Corporation | Developer |
JP4830631B2 (ja) * | 2006-05-22 | 2011-12-0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トナー用樹脂粒子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
JP5016901B2 (ja) * | 2006-11-21 | 2012-09-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トナー |
EP1925983B1 (en) | 2006-11-22 | 2014-11-12 | Ricoh Company, Ltd. | Toner and developer |
JP4971756B2 (ja) * | 2006-11-22 | 2012-07-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US7831178B2 (en) * | 2007-07-13 | 2010-11-0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by electrography |
JP5279257B2 (ja) | 2007-12-25 | 2013-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 |
TWM339071U (en) | 2007-12-28 | 2008-08-21 | Altek Corp | Thin type mode switch |
JP4572952B2 (ja) * | 2008-05-01 | 2010-11-0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2010
- 2010-02-01 JP JP2010020556A patent/JP5526822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8-09 US US12/852,870 patent/US93169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9-09 KR KR1020100088354A patent/KR10147671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9-13 AU AU2010219414A patent/AU2010219414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9-15 CN CN201010288305.9A patent/CN1021417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150A (zh) * | 1996-05-14 | 1998-01-14 | 株式会社东芝 | 显影剂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4170606A (ja) * | 2002-11-19 | 2004-06-17 | Canon Inc | 再利用可能転写材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CN101299141A (zh) * | 2007-05-01 | 2008-11-0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和处理墨盒 |
CN101373344A (zh) * | 2007-08-24 | 2009-02-2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377627A (zh) * | 2007-08-28 | 2009-03-0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静电潜像显影用载体和显影剂、成像方法、显影剂盒、处理盒及成像装置 |
JP2009116320A (ja) * | 2007-10-19 | 2009-05-28 | Ricoh Co Ltd | トナー、並び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158724A (ja) | 2011-08-18 |
US20110189604A1 (en) | 2011-08-04 |
AU2010219414A1 (en) | 2011-08-18 |
KR20110089806A (ko) | 2011-08-09 |
CN102141744A (zh) | 2011-08-03 |
KR101476712B1 (ko) | 2014-12-26 |
AU2010219414B2 (en) | 2011-11-24 |
JP5526822B2 (ja) | 2014-06-18 |
US9316935B2 (en) | 2016-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22296B2 (en) |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563208B2 (en) |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ton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
JP5861537B2 (ja)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141744B (zh) | 色粉、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
KR101571762B1 (ko) | 마젠타 토너, 현상제, 토너 카트리지,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 |
US20150079513A1 (en) |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two-component developer for replenishing, image-formation method using same, and image-formation device | |
CN102419522B (zh) | 黄色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设备和方法 | |
JP2004271638A (ja) | 画像形成方法、補給用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US9274447B2 (en) | Two-component colo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ation device using same | |
JP5866923B2 (ja) | マゼンタ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 |
US1013322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22052629A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942042B2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 |
US20220299898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an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 |
US12078959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an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 |
US9250549B2 (en) | Full-color toner set, full-color developer set, image-formation method using same, and image-formation device | |
JP5861538B2 (ja)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46660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WO2013042452A1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00292951A1 (en) | Electrostatic-image 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image developer, and toner cartridge | |
JP2022052628A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02072549A (ja)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