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1271A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1271A
CN102141271A CN201010598078XA CN201010598078A CN102141271A CN 102141271 A CN102141271 A CN 102141271A CN 201010598078X A CN201010598078X A CN 201010598078XA CN 201010598078 A CN201010598078 A CN 201010598078A CN 102141271 A CN102141271 A CN 102141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outdoor unit
heat exchanger
framework
described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80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1271B (zh
Inventor
茨木义明
中村豪志
小山浩司
助名亮一
内田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41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1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1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1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维修性及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的小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具备:配置在框体(11)的底板(12)上的压缩机(30A、30B);沿着框体(11)的背面侧及两侧面侧这三面配置在底板(12)上的截面大致コ字型的热交换器(21);配置在该热交换器(21)的上部的鼓风机(22),该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10)的特征在于,热交换器(21)形成为位于框体(11)的两侧面侧的进深方向的长度(L1)比位于框体(11)的背面侧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2)长,压缩机(30A、30B)以该压缩机(30A、30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热交换器(21)的管板(21A)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框体(11)的前面侧。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框体的上部具备鼓风机的上吹出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具备:配置在水平截面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框体的底板上的压缩机;沿着该框体三个侧面而呈コ字状地配置在底板上的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的鼓风机(轴流扇);收纳控制压缩机、鼓风机的电装件的电装箱。
该种室外单元大多设置在大厦的屋顶或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等,室外单元的设置空间受限制,因此要求室外单元的小型化。相对于此,公开有一种室外单元,为了在受限制的框体的容积中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在框体的长度方向侧的一侧面设置用于维修的开口面,使鼓风机的轴中心向开口面的左右某一规定的方向偏移,在配置有鼓风机的轴中心这一方的开口面侧配置电装箱,在该电装箱的后方配置压缩机,从而在框体内设置用于减少通风阻力的空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8496号公报
然而,压缩机由于具备电动机、线圈等电动元件而维修频率高,该压缩机相对于室外单元的开口面配置在后方侧,因此维修性变差。并且,该压缩机阻碍框体内的空气的流动,存在对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带来大的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维修性及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的小型的室外单元。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具备:配置在框体的底板上的压缩机;沿着所述框体的背面侧及两侧面侧这三面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截面大致コ字型的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的鼓风机,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形成为位于所述框体的两侧面侧的进深方向的长度比位于所述框体的背面侧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所述压缩机以该压缩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热交换器的管板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前面侧。
在该结构中,可以形成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与所述压缩机一起偏向所述框体的前面侧配置的结构。还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收纳对所述压缩机或所述鼓风机进行控制的电装件的电装箱,所述电装箱在所述框体的前面侧且在所述压缩机的上部位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鼓风机重叠的位置。另外,还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框体具备覆盖所述框体的前面侧的维修面板,所述维修面板设置成被沿上下分割成两部分而装卸自如地螺合于所述框体。还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所述框体的底板上,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储液器、隔油器或储蓄罐配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后方。另外,还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所述储液器具备螺合于所述储液器的上部中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置成螺合于所述框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热交换器形成为位于所述框体的两侧面侧的进深方向的长度比位于所述框体的背面侧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所述压缩机以该压缩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热交换器的管板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前面侧,因此即使框体小型化,也能够使热交换器的面积形成得宽。并且,能够在框体前面确保压缩机的维修空间,并且能够将对压缩机的框体内的空气的流动带来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即使框体小型化,也起到能够提供热交换效率及维修性优良的室外单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室外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室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卸下前面面板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的主视图。
图5是阀台的放大立体图。
符号说明:
L1进深方向
L2宽度方向
10室外单元
11单元壳体(框体)
12底板
14支柱
15前面面板
15A上面板
15B下面板
17框架
21热交换器
21A管板
22鼓风机
30A、30B压缩机
31四通阀
32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
34电装箱
35储液器
36隔油器
37储蓄罐
39热交换室
40机械室
45阀台
46气体管用备用阀
47液管用备用阀
48油平衡管用备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室外单元10和室内单元(未图示),通过使制冷剂在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中流动而进行制冷运转及供暖运转。室外单元10设置于室外,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在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冷凝而向外部气体放出热量,在供暖运转时使制冷剂蒸发而从外部气体吸收热量。此外,以下叙述的上下及左右方向表示在设置有室外单元10的状态下从其前面侧观察时的方向。
图1是室外单元10的外观立体图。室外单元10具备大致长方体箱形状的单元壳体(框体)11,该单元壳体11具有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腿构件13、13上架设并固定的底板12、从该底板12的四角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支柱14、前面面板15。
在底板12上配置有后述的热交换器21,通过该热交换器21形成单元壳体11的背面及左右两侧面。并且,在热交换器21的上部配置有鼓风机22和在该鼓风机22的周围配置的喇叭口25,在该喇叭口25的吹出开口25A上配置有防止向鼓风机22的接触的风扇防护件26。并且,在喇叭口25的周围设置有具备发泡苯乙烯等隔热材料的装饰面板27。
前面面板15具备沿上下分割成两部分而形成的上面板15A和下面板15B,上述上面板15A及下面板15B架设并装卸自如地螺合于前面侧的支柱14、14之间。
接着,说明单元壳体11内的各设备的配置结构。
图2是室外单元10的侧剖视图,图3是表示室外单元10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鼓风机22具备配置在热交换器21的上方的风扇电动机23、安装在该风扇电动机23的轴上的螺旋桨式鼓风机(叶轮)24而构成。在相邻的支柱14、14之间,在相当于热交换器21的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连结该支柱14、14的未图示的连结构件,风扇电动机23固定于架设在上述连结构件之间的一对支承框架(未图示)上。
通过风扇电动机23驱动螺旋桨式鼓风机24旋转时,外部空气从室外单元10的周围,更具体地说如图2、3中箭头X所示,从单元壳体11的除了前面的左侧面侧、背面侧及右侧面侧被吸入单元壳体11内,并通过在该单元壳体11的上面部设置的喇叭口25的吹出开口25A而向外部被排出。即,该室外单元10构成为从上面吹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上面吹出型。
在单元壳体11的内侧,在底板12上配置有与压缩机30A、30B、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一起构成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的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并且,在单元壳体11上设置有从底板12上向上方延伸到电装箱34的下端部的分隔板38,通过该分隔板38将单元壳体11内划分成热交换室39和机械室40。分隔板38用于防止雨滴直接落到在机械室40内收容的各设备上。另外,在分隔板38上形成有将配置在各室内的设备连接的配管所通过的开口部。
如图3所示,单元壳体11形成为进深方向的长度L1比宽度方向的长度L2长的大致矩形。另外,鼓风机22配置成螺旋桨式鼓风机24的旋转轴O位于分别距单元壳体11的背面侧及两侧面侧大致相等的距离的位置。因此,在本结构中,鼓风机22的螺旋桨式鼓风机24的旋转轴O配置在向背面侧移动了的位置,由此在鼓风机22的前面侧相应地形成空间。在该鼓风机22的前方形成的空间中配置电装箱34,电装箱34配置在高度方向上与鼓风机22及喇叭口25重叠的位置。由此,电装箱34不会阻碍通过热交换器21而从鼓风机22吹出的空气的流动,能够降低单元壳体11内的通风阻力,因此单元壳体11不会大型化,能够实现鼓风噪声的降低。
在单元壳体11的底板12上配置有弯曲成截面大致コ字形状而形成的热交换器21,该热交换器21从单元壳体11的左侧面沿着背面及右侧面配置。在弯曲成截面大致コ字形状而形成的热交换器21的两端面具备用于固定在该热交换器21内连续蜿蜒弯曲配置的制冷剂管的管板21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21通过弯曲成截面大致コ字形状而一体形成,但也可以例如将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状的两个热交换器对置配置成截面大致コ字形状。
然而,近些年,由于设置面积及维修空间的限制或为了将室外单元配置在大厦的屋顶等而考虑搬入电梯及通过门,因而室外单元的小型化的要求变高。因此,优选室外单元小型、热交换效率高且能够容易维修。因此,在本结构中,实现单元壳体11小型化、热交换效率高且能够容易维修的室外单元。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本结构的单元壳体11形成为进深方向的长度L1比宽度方向的长度L2长的大致矩形,前面面板15沿单元壳体11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配置。另外,配置在该单元壳体11内的热交换器21也形成为位于单元壳体11的两侧面侧的进深方向的长度L3比位于该单元壳体11的背面侧的宽度方向的长度L4长。
在该结构中,由于形成为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热交换器21的对置的两边比另一边形成得长,因此在将同一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器彼此进行比较时,与另一边比对置的两边形成得长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热交换器21的设置面积,进而能够实现单元壳体11的设置面积的缩小。
通过分隔板38将单元壳体11内划分成热交换室39和机械室40,如图4所示,机械室40设置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将具备维修频率高的电动机、线圈等的电动元件的压缩机30A、30B、四通阀31及膨胀阀这样的阀体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配管连接而收容在机械室40中。另外,在压缩机30A、30B等的上方配置有用于控制室外单元10的各种设备的上述电装箱34。
如图3所示,压缩机30A、30B以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在形成为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热交换器21的两端面具备的管板21A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从热交换器21吸入的空气的流动被压缩机30A、30B妨碍的情况抑制成最小限度,因此单元壳体11内的风的流通良好,室外单元10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
另外,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左侧的支柱14上螺合有阀台45,在该阀台45上集中配置有备用阀46、47、48。备用阀46、47、48分别为气体管用备用阀46、液管用备用阀47、油平衡管用备用阀48。阀台45的一端螺合于支柱14,在距螺合于支柱14的部位最近的位置配置有配管压力最高的气体管用备用阀46。在阀台45的中央附近,支承构件49螺合于阀台45,支承构件49还与底板12螺合,从而提高阀台45的强度。支承结构49可以形成为使用L型金属件等加强金属件的结构。
由此,由于气体管用备用阀46、液管用备用阀47、油平衡管用备用阀48分别集中配设于阀台45,因此能够集中进行气体管用备用阀46、液管用备用阀47、油平衡管用备用阀48的阀操作。
另外,如图5所示,阀台45通过将一片金属板弯曲而形成,各备用阀46、47、48收容于机械室40内并且配置成在操作各备用阀46、47、48时,备用的工具例如扳手等不与其它的备用阀46、47、48干涉。并且,对阀台45的上端或下端实施L弯曲加工,并折弯成与备用阀46、47、48的设置面大致垂直,从而增强阀台45的强度。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卸下前面面板15的上面板15A或下面板15B,作业者能够容易从前面侧进行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或电装箱34内的电装件等的维修作业,并且,能够集中进行气体管用备用阀46、液管用备用阀47、油平衡管用备用阀48的阀操作。另外,由分隔板38覆盖的机械室40靠向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能够将与热交换器21的吸入口重叠的分隔板38的面积形成为最小限度,并且由于在该机械室40中集中收容压缩机30A、30B及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因此能够使单元壳体11内的风的流通变好,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为暂时积存制冷剂或制冷机油的压力容器且维修频率低的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与热交换器21一起收容于热交换室39(参照图3)。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在分隔板38的后方排列配置,并设置为在各密封容器间形成足够的空间。
另外,在储液器35的上部中央固定有框架17,框架17从储液器35的上端部延伸而固定于连结支柱14、14的连结构件,防止储液器35的摆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维修频率低的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的各种密封容器配置在收容有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的机械室40的后方,因此维修频率低的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不会在机械室40内的压缩机30A、30B等维修作业时成为障碍,能够提高室外单元10的维修作业效率。并且,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以在各密封容器间形成足够的空间的方式设置于热交换室39中,因此不会妨碍热交换室39的风的流通,热交换室39内的风的流动良好,因此热交换效率提高。另外,由于形成使用框架17将储液器35固定于单元壳体11的结构,因此即使储液器35的高度高,制冷剂的量增加,未图示的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10之间的配管变长,储液器35也不会摆动。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单元壳体11形成为进深方向的长度L1比宽度方向的长度L2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且沿着该单元壳体11的进深方向即两侧面和宽度方向即背面这三面配置コ字型的热交换器21,因此在将同一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器彼此进行比较时,与另一边比对置的两边形成得长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热交换器21的设置面积,因此即使单元壳体11小型化,也能够维持热交换器21的传热面积及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靠形成为进深方向的长度L1比宽度方向的长度L2长的大致矩形的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配置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因此即使单元壳体11小型化,也容易在室外单元10的前面侧确保用于维修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的空间,能够提高室外单元10的维修性。并且,由于压缩机30A、30B以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设置在形成为截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热交换器21的两端面上的管板21A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因此能够将从热交换器21吸入的空气的流动被压缩机30A、30B妨碍的情况抑制成最小限度,因此单元壳体11内的风的流通良好,能够提高室外单元10的能量转换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与压缩机30A、30B连接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与压缩机30A、30B一起靠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配置的结构,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包括的四通阀31及膨胀阀这样的阀体等的维修。另外,不会由压缩机30A、30B或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妨碍经由热交换器21将外部气体吸入单元壳体11内,并且单元壳体11内的风的流通良好,因此热交换器21的热交换效率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为了容易维修而大多配置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的电装箱34设置在高度方向上与鼓风机22重叠的位置,因此电装箱34不会阻碍通过热交换器21而从鼓风机22吹出的空气的流动,能够减少单元壳体11内的通风阻力。另外,由于能够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的电装箱34的下部配置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及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能够提高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或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的维修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螺合而装卸自如地设置在支柱14、14上的前面面板15覆盖单元壳体11的前面,并将该前面面板15分割成上面板15A和下面板15B两部分,因此在进行电装箱34的维修时卸下上面板15A,在进行压缩机30A、30B或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的维修时及进行备用阀操作时卸下下面板15B,从而能够容易进行维修作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压缩机30A、30B的后方排列与压缩机30A、30B或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相比维修频率低的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各种密封容器,因此在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的维修作业时,维修频率低的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等不会成为维修作业的障碍。因此,能够提高室外单元10的维修的作业效率。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储液器35的上部中央固定框架17,将该框架17固定于连结单元壳体11的支柱14、14的连结构件上,因此即使储液器35的高度高,制冷剂的量增加,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的配管变长,储液器35也不会摆动。

Claims (6)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具备:配置在框体的底板上的压缩机;沿着所述框体的背面侧及两侧面侧这三面配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截面大致コ字型的热交换器;配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的鼓风机,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形成为位于所述框体的两侧面侧的进深方向的长度比位于所述框体的背面侧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所述压缩机以该压缩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热交换器的管板靠前方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前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与所述压缩机一起偏向所述框体的前面侧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收纳对所述压缩机或所述鼓风机进行控制的电装件的电装箱,所述电装箱在所述框体的前面侧且在所述压缩机的上部位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鼓风机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备覆盖所述框体的前面侧的维修面板,所述维修面板设置成沿上下分割成两部分而装卸自如地螺合于所述框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底板上,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储液器、隔油器或储蓄罐配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器具备螺合于所述储液器的上部中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置成螺合于所述框体。
CN201010598078.XA 2010-01-28 2010-12-16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Active CN102141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7226A JP5611605B2 (ja) 2010-01-28 2010-01-28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0-017226 2010-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1271A true CN102141271A (zh) 2011-08-03
CN102141271B CN102141271B (zh) 2014-01-08

Family

ID=4440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8078.XA Active CN102141271B (zh) 2010-01-28 2010-12-16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11605B2 (zh)
CN (1) CN1021412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009A (zh) * 2011-08-31 2013-03-1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11641B1 (en) 2011-05-20 2018-09-19 Daikin Industries, Ltd. Outdoor unit for refrigeration device
JP5304865B2 (ja) 2011-09-29 2013-10-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6107057B2 (ja) * 2012-11-02 2017-04-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6284077B2 (ja) * 2014-02-14 2018-02-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US11022327B2 (en) 2015-05-14 2021-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6637752U (zh) * 2015-09-11 2017-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5783137B (zh) * 2016-04-29 2019-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196557B (zh) * 2016-07-04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561979A (zh) * 2018-05-21 2018-09-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室外机、光伏空调系统及电器设备
JP7399653B2 (ja) * 2019-09-11 2023-12-1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熱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7659U (zh) * 1977-09-30 1979-04-20
JP2009052856A (ja) * 2007-08-29 2009-03-1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545699A (zh) * 2008-03-26 2009-09-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9064U (zh) * 1985-03-06 1986-09-13
JPH03255827A (ja) * 1990-03-07 1991-11-14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ユニット
JP2506785Y2 (ja) * 1990-12-28 1996-08-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室外機における閉鎖弁の取付構造
JP3177339B2 (ja) * 1993-03-26 2001-06-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3490813B2 (ja) * 1995-10-31 2004-01-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3433085B2 (ja) * 1998-01-19 2003-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KR100499492B1 (ko) * 2002-02-08 2005-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가능한 소형 공기조화기
JP4663290B2 (ja) * 2004-10-27 2011-04-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ユニット
JP2007093151A (ja) * 2005-09-30 2007-04-12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4715531B2 (ja) * 2006-01-27 2011-07-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用電源箱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08292062A (ja) * 2007-05-24 2008-12-04 Sharp Corp 圧縮機配管の冷媒容器固定装置
JP2008292068A (ja) * 2007-05-25 2008-12-0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7659U (zh) * 1977-09-30 1979-04-20
JP2009052856A (ja) * 2007-08-29 2009-03-12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545699A (zh) * 2008-03-26 2009-09-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009A (zh) * 2011-08-31 2013-03-1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1605B2 (ja) 2014-10-22
JP2011153806A (ja) 2011-08-11
CN102141271B (zh) 201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1271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1614422B (zh) 嵌入式空调器室外机
CN103827587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102141272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6196332B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EP2787291B1 (en) Out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1135474B (zh) 水冷型空调装置
KR102047444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실내 환기 덕트 시스템
CN102141275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0526728C (zh) 内镶式空调室外机
CN10861328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KR20060083500A (ko) 돌출형 살수챔버를 갖는 직교류냉각탑
CN202792283U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CN101813338A (zh) 空调室外机
CN1417534A (zh) 空调装置
CN100593675C (zh) 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室外机及其安装系统
CN1952495A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7022126U (zh) 驻车空调器
WO2005054751A2 (en)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JP2003294269A (ja) 室外機の配置システム
KR20050012223A (ko) 전면 흡토출 방식의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CN110081521A (zh) 一种基站空调
CN212098331U (zh) 一体式多用空调机
CN102141273A (zh) 冷冻机的室外单元
KR102054306B1 (ko) 하이브리드 공기조화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