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7801A - 整列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整列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7801A
CN102137801A CN2009801212870A CN200980121287A CN102137801A CN 102137801 A CN102137801 A CN 102137801A CN 2009801212870 A CN2009801212870 A CN 2009801212870A CN 200980121287 A CN200980121287 A CN 200980121287A CN 102137801 A CN102137801 A CN 102137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element
permutation
guiding
rotating table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12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田善进
下口知之
泷川贵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ichi Jitsugyo Viswi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ichi Jitsugyo Viswi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ichi Jitsugyo Viswi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ichi Jitsugyo Viswi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37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 B65G47/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 B65G47/1407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 B65G47/144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by means of movement of the bottom or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container
    • B65G47/1457Rotating movement in the plane of the rotating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525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using fluid j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具有纵横比为非等比的平面形状的物品沿长度方向准确整列进行供给的整列供给装置。所述整列供给装置包括:自由水平旋转的旋转台(2)、使所述旋转台(2)旋转的驱动机构(3)、将整列对象物供给到旋转台(2)上的供给机构(5)、以及划定由旋转台(2)运送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的导引机构(7)。导引机构(7)包括导入导件(11)、第一整列导件对(16)、第二整列导件对(19)及排出导件对(23),所述导入导件(11)及导件对分别具有导引面且沿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依序配设。第一整列导件对(16)及第二整列导件对(19)分别具有导引面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旋转台(2)外周的外侧导件、以及导引面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旋转台(2)中心的内侧导件。

Description

整列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列供给装置,其包括设置为自由水平旋转且沿其旋转方向运送被供给到上表面的整列对象物的旋转台、以及以非旋转方式设在旋转台上方的导引机构,且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所述旋转台旋转及所述导引机构的作用,而将所述整列对象物整列成一排供给到外部。
背景技术
所述整列供给装置是例如附设在自动检测装置或自动包装装置等,使所供给的检测对象物或包装对象物(整列对象物)状态一致且整列成一排后,供给到下一步骤的所述自动检测装置或自动包装装置(外部)。另外,作为具体检测对象物或包装对象物,可列举锭剂、胶囊、糖果等点心类、以及垫圈(washer)、按钮(button)、电池之类相对较小的物品。
作为此种整列供给装置,以往的日本专利实开平3-95315号公报中有所记载。
如图9所示,所述整列供给装置50是由以下所述等构成:转盘(旋转台)51,设置成围绕铅直方向旋转中心轴自由旋转;旋转驱动机构(未图示),支撑着转盘51沿箭头指示方向以固定速度旋转;圆弧状外周导件52,配设在转盘51的外周部上方;移出导件53,连接于外周导件52的导引末端;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板(guide plate)57、58、59,配置成自转盘51的旋转中心侧朝向外周侧;调节部件61,调节整列对象物H的高度方向;排除机构62,使整列对象物H返回到转盘51的内侧。
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板57、58、59是分别由以非旋转方式设在转盘51的旋转中心位置的支撑部件60支撑,且将由供给装置80供给到转盘 51上且沿箭头指示方向运送的整列对象物H引向转盘51的外周。
所述外周导件52形成为其内侧面(内周面)和转盘51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距离自其中央部附近朝着所述导引末端逐渐变小,且沿着作为导引面的内侧面,导引通过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板57、58、59而导引到转盘51外周侧的整列对象物H,一面对此整列对象物H进行整列。
所述移出导件53是由直线状第一导引部件54及同为直线状的第二导引部件55构成,所述第一导引部件54是一端连接于外周导件52的所述导引末端、而另一端向转盘51的外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导引部件55是和所述第一导引部件54隔着规定间隔,平行地相向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且,所述移出导件53是将滑接整列于外周导件52的内周面的一排整列对象物H在导入到第一导引部件54和第二导引部件55之间后,引向转盘51的外部。另外,第一导引部件54是其长度大于第二导引部件55,且其所述一端,和第二导引部件55的端部相比延伸设置在外周导件52侧,并连接于所述外周导件52的所述导引末端。
所述调节部件61是由平板状部件构成,且自外周导件52的所述导引末端起到第一导引部件54的所述一端为止,和转盘51隔着固定间隔配设在所述转盘51的上方,对经外周导件52整列的整列对象物H的高度方向进行调节,仅使1段整列对象物H通过。
而且,所述排除机构62包括旋转辊63及旋转驱动机构(未图示)等,所述旋转辊63是以可围绕沿着铅直方向的旋转中心轴自由旋转的方式设在所述调节部件61和第二导引部件55之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是使旋转辊63沿着和转盘5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指示方向)旋转,且所述排除机构62通过所述旋转辊63而将滑接运送到第一导引部件54的整列对象物H以外的整列对象物(排除对象的整列对象物)H甩开移动到转盘51内侧。
根据以所述方式构成的以往的整列供给装置50,首先,自供给装置80 将整列对象物H供给到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未图示)而沿箭头指示方向旋转的转盘51上。所供给的整列对象物H因转盘51旋转而沿其旋转方向运送,并由第一导板57或第二导板58导引着朝向转盘51的外周移动,其后,成为沿外周导件52的内侧面整列成大致1~3排的状态。
经所述方式整列的整列对象物H接着将通过调节部件61的下方,此时,利用所述调节部件61将所述整列对象物H调整为横置状态且成为1段,接着,排除对象的整列对象物H因旋转辊63而被甩到转盘51的中心侧,由此,将整列对象物H整列成1段一排。
然后,整列成1段一排的整列对象物H自移出导件53的排出部56被导入第一导引部件54和第二导引部件55之间后,向转盘51的外侧移出。
发明内容
然而,所述检测对象物或包装对象物中,既存在图9所示平面形状为圆形的无方向性的点对称形状,也存在图10A及图10B所示如IC芯片那样纵横尺寸比(长度尺寸L和宽度W之比)为非等比(非等尺寸),对于如此物品而言,所述以往的整列供给装置50存在无法使所述物品以其方向性一致(例如,沿长度方向保持一致)的方式整列成一排的问题。
即,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板57、58、59是分别将整列对象物H引向外周导件52,但由于缺少整列对象物H接触于这些导板57、58、59的机会,所以,利用导板57、58、59并不能使所述整列对象物H的方向性(状态)一致,其结果,导致朝向外周导件52汇集的整列对象物H如图11所示,其状态变得不均。
而且,由此如所述图11所示,会出现运送的整列对象物H在移出导件53的排出部56中产生堵塞而滞留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研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对具有纵横尺寸比为非等比的平面形状的物品,也可准确地沿其长度方向将其整列供 给到外部的整列供给装置。
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是一种整列供给装置,其能够使具有平面形状的纵横比为非等比的形状的整列对象物,沿其长度方向整列供给到外部,且
所述整列供给装置包括:设置成自由水平旋转的旋转台、使所述旋转台旋转的驱动机构、将所述整列对象物供给到所述旋转台上的供给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方并划定由所述旋转台运送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的导引机构,
且,所述导引机构至少包括分别具有与所述整列对象物滑接的导引面且自所述运送路径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序配设的导入导件、第一整列导件对、第二整列导件对、及排出导件对,
所述导入导件配置成其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所述供给机构的供给位置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其末端的位置比所述供给位置靠近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且以将利用所述供给机构所供给的整列对象物导引到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侧的方式配设,
所述第一整列导件对包括第一外侧导件及第一内侧导件,所述第一外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导入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导入导件的下游侧,所述第一内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一外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一外侧导件的下游侧,
所述第二整列导件对包括第二外侧导件及第二内侧导件,所述第二外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的下游侧,所述第二内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二外侧 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二外侧导件的下游侧,
所述排出导件对包括外侧排出导件及内侧排出导件,且将自所述第二外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导引到外侧排出导件和内侧排出导件之间从而排出到外部,其中,所述外侧排出导件是在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侧具有导引面,并以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二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且沿所述旋转台的外侧延伸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的下游侧,而所述内侧排出导件是在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侧具有导引面,并以所述导引面以利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而沿长度方向整列为一排的整列对象物能够通过的间隔,和外侧排出导件的导引面相对向,且延伸到所述旋转台的外侧的方式设置。
根据所述整列供给装置,利用所述供给机构而供给到旋转台上的整列对象物,是因旋转台旋转而沿着此旋转方向运送,首先,和所述导入导件的导引面对接,并沿着所述导引面被导向旋转台的外周侧之后,自所述导引末端中移出。
接着,自导入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经由所述第一整列导件对而和所述第一外侧导件的导引面对接,并沿着所述导引面被导向旋转台的中心侧之后,自所述导引末端移出,接着,和第一内侧导件的导引面对接,并沿着所述导引面被导向旋转台的外周侧之后,自所述导引末端移出。
接着,自第一内侧导件的导引末端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经由所述第二整列导件对后,在所述第二整列导件对中也同样和所述第二外侧导件的导引面对接,并沿着所述导引面被导向旋转台的中心侧之后,自所述导引末端移出,接着,和第二内侧导件的导引面对接,并沿着所述导引面被导向旋转台的外周侧之后,自所述导引末端移出。
以此方式,供给到旋转台上且处于自由姿态(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如上所述,由于至少4次反复依序和第一外侧导件、第一内侧导件、第二外 侧导件及第二内侧导件进行对接,所以,即使此时极微弱的撞击、以及和各导件导引面的摩擦,也会调整成相对运送方向最为稳定且长度方向沿着运送方向的状态,从而整列成一排。
而且,以如上方式整列成一排的整列对象物接着将被导入到排出导件对的外侧排出导件和内侧排出导件之间,并被引向这些导引面从而排出到外部。
当将整列对象物的短边即宽度尺寸设为W,将长边即长度尺寸设为L时,优选,以所述旋转台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第二外侧导件的导引末端的半径方向位置和第二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的半径方向位置上的半径差B满足下式:
W<B<L,
且第一外侧导件的导引末端的半径方向位置和第一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的半径方向位置上的半径差A大于所述半径差B的数值(B<A)。
而且,当将第一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位置的半径设为R1,将第二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位置的半径设为R2时,更优选所述半径差A及B设定为满足下式:
A=B×R2/R1
可通过将所述半径差B设定为满足W<B<L的关系,而将整列对象物准确地以整列成一排的状态向所述排出导件对移出,而且,可通过将所述半径差A设定为满足A>B的关系、尤其满足A=B×R2/R1的关系,而将第二整列导件对中整列对象物易于整列成一排的适当量的所述整列对象物,自第一整列导件对朝着第二整列导件对移出。
而且,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和外侧排出导件之间,也可设置对自第二内侧导件移出的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进行探测,使所述整列对象物退回到旋转台的中心侧的机构。
作为所述退回机构,例如可由第一探测感测器及第一回收机构构成, 所述第一探测感测器是具有设定为和利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整列成一排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相比位置靠近外周的探测区域的感测器,且对以非整列状态运送的整列对象物进行探测,所述第一回收机构是和所述第一探测感测器的探测区域相比设在下游侧且至少和所述运送路径相比设在外侧,且具有对旋转台的中心侧喷出压力流体的第一喷出喷嘴,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探测感测器的探测信号后自第一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并通过喷出的压力流体,将所述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回收到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侧。
如上所述,自第二整列导件对中移出的整列对象物基本而言是整列为一排,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排除因某种原因而以非整列状态移出、或者移出后成为非整列状态的可能性。因此,若设置所述第一探测感测器及第一回收机构,则可将以非整列状态运送的整列对象物自所述运送路径中排除,进而,可使其退回到旋转台的中心侧。
因此,将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导引到排出导件对,而导致此部分中产生堵塞等问题的情况便可防患于未然。
而且,也可在所述第一整列导件对和第二整列导件对之间设置第三整列导件对。所述第三整列导件对包括第三外侧导件及第三内侧导件,所述第三外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旋转台的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第一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第一内侧导件的下游侧,所述第三内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三外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三外侧导件的下游侧。另外,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二外侧导件是以其导引面和自第三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第三内侧导件的下游侧。
如果设置所述第三整列导件对,则可增加整列对象物和导引面进行对 接的次数,所以,可更准确地使整列对象物整列成一排。
进而,如果将第三内侧导件的导引面形成为俯视波形,则可进一步增加整列对象物和导引面进行对接的次数,从而可进一步准确地使整列对象物整列成一排。
而且,也可进而设置第二探测感测器及第二回收机构,所述第二探测感测器是配置在所述排出导件对之间将整列对象物导入排出的部分的近前侧,且具有设定为和利用外侧排出导件而整列成一排进行导引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相比靠近所述中心的探测区域,以对滞留在所述排出部近前的整列对象物进行检测,所述第二回收机构是在第二探测感测器的探测区域附近,和至少利用外侧排出导件而导引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相比配置在外侧,而且具有对旋转台的中心侧喷出压力流体的第二喷出喷嘴,在接收到来自第二探测感测器的探测信号后,自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并通过喷出的压力流体而将处于滞留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回收到旋转台的中心侧。
自第二整列导件对移出且由外侧排出导件导引的整列对象物基本而言是利用外侧排出导件整列成一排,但即便如此,也可能因某种原因而使整列状态紊乱。此时,会出现无法将整列对象物顺利地导入到所述排出导件对之间,导致整列对象物堵塞而滞留在此部分的情况。因此,如上所述,可通过自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将处于滞留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吹到旋转台的中心侧回收,由此,可消除所述滞留。
进而,第二回收机构既可构成为以固定时间自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也可构成为当以固定时间喷出后仍然自第二探测感测器接收到探测信号时,再次以固定时间自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至少执行1次以上所述再次喷出。由此,便可更加准确地消除所述滞留。
而且,当排出导件对之间夹持着滞留有整列对象物时,有时,仅通过自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则无法消除如此的滞留。在此情况下,即, 在第二回收机构的喷出动作(包括再次喷出动作在内)执行之后,仍然自第二探测感测器输出有探测信号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使旋转台反转固定时间或者固定角度后再次正转即可。可通过使旋转台反转,而使处于夹持堵塞状态的整列对象物的均衡状态瓦解,从而可消除由此引起的滞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整列供给装置的主要构成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省略保持板进行图示的平面图。
图3是将图2中的A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将图2中的B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图6是图5的正视图。
图7是图2中自箭线C方向观察的截面图。
图8A是自旋转台的中心侧朝着外周侧观察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第二喷出喷嘴时的正视图。
图8B是图8A的箭线F-F方向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常规例的整列供给装置的平面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整列供给装置中可进行整列的整列对象物的一例的平面图。
图10B是图10A的侧面图。
图11是用于对常规例的整列供给装置的问题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整列供给装置;2-旋转台;3-驱动机构;5-供给机构;7-导引机构;11-导入导件;13-第一整列导件对;14-第一外侧导件;15-第一内侧导件;16-第三整列导件对;17-第三外侧导件;18-第三内侧导件;19-第二整列导件对;20-第二外侧导件;21-第二内侧导件;23-排出导件对;24-外侧排出导件;25-内侧排出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整列供给装置的主要构成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省略保持板而进行图示的平面图。
本例的整列供给装置1包括:基台(未图示);旋转台2,由透明部件构成,且以自由水平旋转的方式设在所述基台(未图示)上;驱动机构3,使所述旋转台2进行旋转;供给机构5,将整列对象物M供给到旋转台2上;及,导引机构7,设在旋转台2上方,划定由所述旋转台2运送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
所述供给机构5是由和形成在下述保持板8上的供给口8a连接的料斗6、及对所述料斗6供给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装置(例如传输带)(未图示)等构成,且由所述运送装置(未图示)运送的整列对象物M是投入到料斗6内之后,自所述供给口8a供给到旋转台2上。
而且,所述驱动机构3是由连结于旋转台2的旋转轴4、使所述旋转轴4正反向旋转的驱动马达(未图示)、及控制所述驱动马达(未图示)运作的控制装置(未图示)等构成,且通过使旋转台2进行旋转,而沿其旋转方向(箭头指示方向)运送供给到所述旋转台2上的整列对象物M。
所述导引机构7是由导入导件11、第一整列导件对13、第二整列导件对19、第三整列导件对16及排出导件对36、第一调节导件12及第二调节导件22、以及保持这些导件的保持板8构成,且保持板8由支撑柱9a、9b、9c、9d、9e、9f而支撑在所述基台(未图示)上。
所述导入导件11、第一整列导件对13、第二整列导件对19、第三整列导件对16及排出导件对36分别具有和整列对象物M滑接的导引面,且自可运送整列对象物M的路径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序配设,并通过各自导引面的作用来划定所述运送路径。
具体而言,所述导入导件11配置成其导引面(呈圆弧状的外周面)的 起始端11a的位置比供给机构5的供给位置靠近旋转台2的中心(以下,简称为「靠近中心」),且其末端11b的位置比所述供给位置靠近旋转台2的外周(以下,简称为「靠近外周」)。
而且,所述第一整列导件对13是由第一外侧导件14及第一内侧导件15构成,所述第一外侧导件14是以导引面(圆弧内周面)的起始端14a的位置比末端14b靠近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导入导件11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导入导件11的下游侧,所述第一内侧导件15是以导引面(圆弧外周面)的起始端15a的位置比末端15b靠近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第一外侧导件14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一外侧导件14的下游侧。另外,第一内侧导件15的起始端15a部中,前端部设置成尖锐状。
而且,所述第三整列导件对16是由第三外侧导件17及第三内侧导件18构成,所述第三外侧导件17是以导引面(圆弧内周面)的起始端17a的位置比末端17b靠近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第一内侧导件15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第一内侧导件15的下游侧,所述第三内侧导件18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18a的位置比末端18b靠近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三外侧导件17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第三外侧导件17的下游侧。另外,第三内侧导件18的导引面形成为自该平面观察的形状呈现波形。
所述第二整列导件对19是由第二外侧导件20及第二内侧导件21构成,所述第二外侧导件20是以导引面(圆弧内周面)的起始端20a的位置比末端20b靠近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第三内侧导件18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第三内侧导件18的下游侧,所述第二内侧导件21是以导引面(圆弧外周面)的起始端21a的位置比末端21b靠近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第二外侧导件20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第二外侧导件20的下游侧。另外,第二内侧导 件21的起始端21a部中,前端也设置成尖锐状。
而且,第一外侧导件14及第一内侧导件15、以及第二外侧导件20及第一内侧导件21,分别配设成当以旋转台2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将第一外侧导件14的导引末端14a的半径设为R1a、将第一内侧导件15的导引起始端15a的半径设为R1b时的此半径差A、以及将第二外侧导件20的导引末端20a的半径设为R2a、将第二内侧导件21的导引起始端21a的半径设为R2b时的此半径差B满足下式:
B<A、且
W<B<L,
尤其优选,满足下式:
W<B<L、且
A=B×R2b/R1b。其中,W为整列对象物M的宽度尺寸,L为整列对象物M的长度尺寸。
而且,所述排出导件对23是由外侧排出导件24及内侧排出导件25构成,所述外侧排出导件24是在旋转台2的中心侧的面上具有导引面,并以所述导引面和自第二内侧导件21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交叉,且延伸(突出)到旋转台2外侧的方式,配设在第二内侧导件21的下游侧,所述内侧排出导件25是在旋转台2的外周侧具有导引面。
所述外侧排出导件24的导引面中,突出到外侧的一侧形成为直线状,而第二内侧导件21侧形成为圆弧状,另一方面,内侧排出导件25的导引面是形成为直线状,这些外侧排出导件24及内侧排出导件25配设成外侧排出导件24的直线状导引面和内侧排出导件25的导引面以整列对象物M能够通过的间隔相对向。
另外,以上的导入导件11、第一外侧导件14、第一内侧导件15、第二外侧导件20、第二内侧导件21、第三外侧导件17、第三内侧导件18、外侧排出导件24及内侧排出导件25分别以和旋转台2的上表面之间整列 对象物M无法通过的微小间隙,由所述保持板8保持。
而且,在旋转台2的中心部上方,设有同样以整列对象物M无法通过的微小间隙由所述保持板8保持的环状罩体10,并由所述罩体10及所述导入导件11包围所述旋转轴4。
所述第一调节导件12及第二调节导件22是对运送的整列对象物M可通过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行调节,所以,如图7所示,以和旋转台2上表面之间之间隙Z满足下式:
Z<2T且
Z<L
的方式,由所述保持板8所保持,且第一调节导件12配设在导入导件11的下游侧,第二调节导件22配设在第二外侧导件20和第二内侧导件21之间。其中,T为整列对象物M的厚度尺寸,L为整列对象物M的长度尺寸。
而且,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21和外侧排出导件24之间,配设有对以非整列状态运送的整列对象物M进行检测的第一探测感测器30、及构成第一回收机构31的第一喷出喷嘴32。
如图4所示,第一探测感测器30是由夹着旋转台2而上下配设的发光元件30a及受光元件30b构成的发光受光型感测器,如图3所示,在比通过第二内侧导件21而整列成一排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靠近所述外周而设定有其探测区域,对未沿长度方向整列成一排的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M进行检测。
而且,所述第一喷出喷嘴32是和第一探测感测器30的探测区域相比设置在下游侧,且至少和所述运送路径相比设在外侧,对所述旋转台2的中心侧喷出压缩空气。另外,第一回收机构31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探测感测器30的探测信号时,自第一喷出喷嘴32喷出压缩空气,将所述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M吹到旋转台2的中心侧,从而将其回收。
进而,在外侧排出导件24和内侧排出导件25相对向的部分的近前侧(排出部的近前侧),配设有对滞留在此部分的整列对象物M进行检测的第二探测感测器35、及构成第二回收机构36的第二喷出喷嘴37。
如图6所示,第二探测感测器35是由夹着旋转台2上下配设的发光元件35a及受光元件35b构成的发光受光型感测器,如图5所示,其具有设定为比通过所述外侧排出导件24而整列成一排进行导引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靠近所述中心的探测区域,对滞留在所述排出部近前侧的整列对象物M进行检测。
而且,所述第二喷出喷嘴37是在第二探测感测器35的探测区域的附近位置,收纳在所述外侧排出导件24中所形成的凹部24a内,即,和由外侧排出导件24导引的整列对象物M的运送路径配设在外侧,对旋转台2的中心侧喷出压缩空气。
而且,第二回收机构36构成为在自所述第二探测感测器35接收到探测信号后,以固定时间自所述第二喷出喷嘴37喷出压缩空气,将处于滞留状态的整列对象物M吹到所述旋转台2的中心侧进行回收,进而,当喷出固定时间后仍然自第二探测感测器35接收到探测信号时,再次以固定时间自第二喷出喷嘴37喷出压缩空气,且执行至少1次以上所述再次喷出。
而且,所述驱动机构3的控制装置(未图示)也构成为接收来自第二探测感测器35的探测信号,当第二回收机构36的再次喷出动作执行之后仍然接收到所述探测信号时,所述控制装置(未图示)则使旋转台2以固定时间或者固定角度反转之后,再次使其正转,以此方式对所述驱动马达(未图示)进行驱动控制。
另外,对所述第一喷出喷嘴32及第二喷出喷嘴37自未图示的供给源供给压缩空气。
根据具有以上构成的本例的整列供给装置1,首先,利用供给机构5,通过料斗6及供给口8a而将整列对象物M供给到旋转台2上。所供给的 整列对象物M通过受驱动机构3驱动而正向旋转的旋转台2,沿所述旋转方向运送。
而且,所供给的整列对象物M到达导入导件11后,将和所述导入导件11的导引面对接,并沿所述导引面导向旋转台2的外周侧后,自所述导引末端11b移出。此时,通过供给口8a供给到较大范围内的整列对象物M,通过导入导件11而以其移动路径逐渐变窄的状态,自所述导引末端11b中移出。
接着,穿过导入导件11部的整列对象物M到达第一调节导件12,并如图7所示,在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导件12时,如果整列对象物M处于堆积成二段以上的状态,则相当于所述二段以上部分的整列对象物M将和第一调节导件12接触而被推倒,使堆积状态消除,当整列对象物M处于立起状态时,其将和第一调节导件12接触而被推倒,结果,仅处于横置状态的一段整列对象物M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导件12。由此,整列对象物M如上所述调整为一段之后被运送到第一整列导件对13。
当到达第一整列导件对13后,整列对象物M首先和第一外侧导件14的导引面对接,并沿着所述导引面被导向旋转台2的中心侧,且在运送路径的宽度进一步变窄的状态下,自所述导引末端14b中移出。
穿过第一外侧导件14的整列对象物M接着到达第一内侧导件15的导引起始端15a,并在所述导引起始端15a部中被分成内外两部分。即,和导引起始端15a相比位置靠近外周的整列对象物M将沿着所述第一内侧导件15的导引面被导向外周侧,而靠近中心的整列对象物M则朝着旋转台2中心侧回流。
而且,沿着第一内侧导件15的导引面向外周侧运送的整列对象物M是一面因其运送圆周速度之差而使前后的整列对象物M间的间隔逐渐扩大一面被运送,并自所述导引末端15b中移出。
由此,穿过第一内侧导件15的整列对象物M随后以相同方式,依序 经过第三整列导件对16、第二整列导件对19。
即,第三整列导件对16是沿着第三外侧导件17的导引面将整列对象物M导向所述中心侧,此时,一面因运送圆周速度之差而使前后之间隔逐渐减小一面进行运送,接着,沿着第三内侧导件18的导引面导向所述外周侧,此时,一面因运送圆周速度之差而使前后之间隔逐渐扩大一面进行运送,并且由于导引面形成为波形,所以,一面反复和导引面对接及脱离导引面,一面运送到导引末端18b为止,并自所述部分中移出。
而且,第二整列导件对19是沿着第二外侧导件20的导引面将整列对象物M导向所述中心侧,此时,一面因运送圆周速度之差而使前后之间隔逐渐减小一面进行运送,接着,由于穿过第二调节导件22,而使运送状态调整成一段,并通过第二内侧导件21。
第二内侧导件21是在所述导引起始端21a部将整列对象物M分成内外两部分,即,沿着所述第二内侧导件21的导引面,将和导引起始端21a相比位置靠近外周的整列对象物M导向外周侧,并使位置靠近中心的整列对象物M朝着旋转台2的中心侧回流。
而且,沿第二内侧导件21的孔内面被导引的整列对象物M一面因运送圆周速度之差而使前后的间隔逐渐扩大一面进行运送,并自所述导引末端21b中移出。
由此,通过供给机构5供给到旋转台2上的整列对象物M依序经由导入导件11、第一调节导件12、第一整列导件对13、第三整列导件对16、第一调节导件12及第二整列导件对19,而沿长度方向整列成一段一排,最终自第二内侧导件21中移出。
供给到旋转台2且处于自由姿态(状态)的整列对象物M如上所述,反复依序和第一外侧导件14、第一内侧导件15、第三外侧导件17、第三内侧导件18、第二外侧导件20及第二内侧导件21进行对接,由此受到此时极小的撞击、及和各导件的导引面的摩擦,而调整为相对运送方向最为 稳定的状态即长度方向沿着运送方向的状态,从而整列成一排。
而且,本例是将第三内侧导件18的导引面形成为波形,因此,可增加整列对象物M和导引面进行对接的次数,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整列效果。
接着,如上所述整列成一排的整列对象物M接着被导入到排出导件对23的外侧排出导件24和内侧排出导件25之间后,被导引到这些导引面而排到外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例的整列供给装置1,即便整列对象物M中平面形状的纵横比为非等比,也可准确地将其整列成一段一排进行供给。
而且,在本例中,由于第一外侧导件14的导引末端14a的半径位置和第一内侧导件15的导引起始端15a的半径位置的半径差A、以及第二外侧导件20的导引末端20a的半径位置和第二内侧导件21的导引起始端21a的半径位置的半径差B设定为满足下式:
B<A、且
W<B<L,
所以,可将整列对象物M以准确地整列成一排的状态朝着排出导件对23移出。
尤其在设定为满足A=B×R2b/R1b的关系时,可将在第二整列导件对19中易于整列成一排的适当量的整列对象物M,自第一整列导件对13朝着第二整列导件对19移出。
另外,自第二整列导件对19中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是利用所述作用而基本沿其长度方向整列成一排后移出,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排除因某种原因而以非整列状态移出、或者移出后成为非整列状态的情况。
本例则是通过第一探测感测器30检测到自第二内侧导件21中以非整列状态移出的整列对象物M后,自第一喷出喷嘴32中喷出压缩空气,将所述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M吹到旋转台2的中心侧回收,所以,可将以非整列状态运送的整列对象物M自所述运送路径中准确地排除,进而可 使其退回到旋转台2的中心侧。
因此,将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M导引到排出导件对23而导致所述部分中产生堵塞等问题的情况便可防患于未然。
而且,当由外侧排出导件24导引的整列对象物M处于非整列状态、或整列状态出现紊乱时,在内侧排出导件25的近前(排出部近前)会产生因堵塞而导致整列对象物M滞留,但本例则是利用第二探测感测器35检测出所述滞留后,以固定时间自第二喷出喷嘴37中喷出压缩空气,从而将处于滞留状态的整列对象物M吹到旋转台2的中心侧加以回收,所以,可易于消除此种滞留。而且,当喷出固定时间后仍然自第二探测感测器35接收到探测信号时,将执行至少1次以上再次喷出,所述再次喷出是指再次以固定时间自第二喷出喷嘴37中喷出压缩空气,所以可准确地消除滞留。
而且,当整列对象物M夹持滞留在排出导件对23之间时,有时仅自第二喷出喷嘴37中喷出压缩空气并不能消除所述滞留,但本例是在执行自第二喷出喷嘴37再次喷出的动作后仍然自第二探测感测器35输出有探测信号时,则以固定时间或者固定角度使旋转台2反转之后再次进行正转,所以,可通过所述旋转台2的反转动作来破坏整列对象物M的均衡状态,从而消除因夹持所导致的滞留。另外,此时,也可以在旋转台2的反转动作同时,自第二喷出喷嘴37中喷出压缩空气,将紊乱的整列对象物M回收到旋转台2的中心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采用的具体形态并不受所述示例任何限制。
例如,所述示例是在排出部的近前设置具有单一喷嘴孔的第二喷出喷嘴37,但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二喷出喷嘴37也可具有多个喷嘴孔。
在图8A及图8B中,例示了具有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2个喷嘴孔37a′、37a′的第二喷出喷嘴37′。根据所述第二喷出喷嘴37′,当所述排出部 中产生堵塞时,可较广范围地将处于滞留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吹到旋转台2的中心侧加以回收,所以,能够更准确地消除堵塞。
另外,图8A是表示自旋转台2的中心侧观察到的第二喷出喷嘴37′等的图,图8B是图8A的箭线F-F方向的截面图。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详述,本发明可较佳地用作使具有平面形状的纵横比为非等比的形状的整列对象物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整列供给的装置。

Claims (9)

1.一种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能够使具有平面形状的纵横比为非等比的形状的整列对象物,沿其长度方向整列供给到外部的装置,且
其包括设置成自由水平旋转的旋转台、使所述旋转台旋转的驱动机构、将所述整列对象物供给到所述旋转台上的供给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方并划定由所述旋转台运送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的导引机构,
所述导引机构至少包括分别具有与所述整列对象物滑接的导引面且自所述运送路径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序配设的导入导件、第一整列导件对、第二整列导件对、及排出导件对,
所述导入导件配置成其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所述供给机构的供给位置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其末端的位置比所述供给位置靠近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且以将利用所述供给机构所供给的整列对象物导引到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侧的方式配设,
所述第一整列导件对包括第一外侧导件及第一内侧导件,所述第一外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导入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导入导件的下游侧,所述第一内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一外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一外侧导件的下游侧,
所述第二整列导件对包括第二外侧导件及第二内侧导件,所述第二外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的下游侧,所述第二内侧导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二外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二外侧导件的下游侧,
所述排出导件对包括外侧排出导件及内侧排出导件,且将自所述第二外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导引到外侧排出导件和内侧排出导件之间从而排出到外部,其中,所述外侧排出导件是在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侧具有导引面,并以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二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且延伸到所述旋转台的外侧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的下游侧,所述内侧排出导件是在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侧具有导引面,并以所述导引面以利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而沿长度方向整列为一排的整列对象物能够通过之间隔,和外侧排出导件的导引面相对向,且延伸到所述旋转台的外侧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整列对象物的短边即宽度尺寸设为W,将长边即长度尺寸设为L时,以所述旋转台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所述第一外侧导件的导引末端的半径方向位置和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的半径方向位置的半径差A、以及第二外侧导件的导引末端的半径方向位置和第二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的半径方向位置上的半径差B设定为满足下式:
B<A、且
W<B<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以所述旋转台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将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位置的半径设为R1,将所述第二内侧导件的导引起始端位置的半径设为R2时,所述半径差A及B设定为满足下式:
A=B×R2/R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第一探测感测器,设在所述第二内侧导件和外侧排出导件之间,具有以和通过所述第二内侧导件而整列成一排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相比靠近所述外周的方式设定的探测区域,对以非整列状态运送的整列对象物进行检测;及
第一回收机构,和所述第一探测感测器的探测区域相比设在下游侧且至少和所述运送路径相比设在外侧,且具有对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侧喷出压力流体的第一喷出喷嘴,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探测感测器的探测信号后自第一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并通过喷出的压力流体,将所述非整列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回收到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机构是在第一整列导件对和第二整列导件对之间具有第三整列导件对,
所述第三整列导件对包括:
第三外侧导件,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外周,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一内侧导件的下游侧;
第三内侧导件,其是以导引面的起始端的位置比末端靠近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且所述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三外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三外侧导件的下游侧;
所述第二外侧导件是以其导引面和自所述第三内侧导件移出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交叉的方式,配设在所述第三内侧导件的下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侧导件的导引面形成为俯视波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第二探测感测器,其是配置在所述排出导件对之间将整列对象物导入并排出的部分的近前侧,且具有设定为和利用所述外侧排出导件而整列成一排进行导引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相比靠近所述中心的探测区域,以对滞留在所述排出部近前的整列对象物进行检测;
第二回收机构,其是在所述第二探测感测器的探测区域附近,和至少利用所述外侧排出导件而导引的整列对象物的运送路径相比设置在外侧,且具有对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侧喷出压力流体的第二喷出喷嘴,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探测感测器的探测信号后,自所述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并通过喷出的压力流体而将处于滞留状态的整列对象物回收到所述旋转台的中心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是构成为以固定时间自所述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并且构成为以固定时间喷出之后仍然自第二探测感测器接收到探测信号时,再次以固定时间自所述第二喷出喷嘴喷出压力流体,且至少执行1次以上所述再次喷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整列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构成为在所述回收机构的所述喷出动作执行之后仍然自所述第二探测感测器接收到探测信号时,使所述旋转台以固定时间或者固定角度反转之后再次进行正转。
CN2009801212870A 2008-06-09 2009-06-02 整列供给装置 Pending CN1021378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50174 2008-06-09
JP2008-150174 2008-06-09
PCT/JP2009/060038 WO2009150960A1 (ja) 2008-06-09 2009-06-02 整列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801A true CN102137801A (zh) 2011-07-27

Family

ID=41416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12870A Pending CN102137801A (zh) 2008-06-09 2009-06-02 整列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73439A1 (zh)
JP (1) JPWO2009150960A1 (zh)
KR (1) KR20110016989A (zh)
CN (1) CN102137801A (zh)
TW (1) TW200951051A (zh)
WO (1) WO200915096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613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常州鸿臻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药机的分药装置
CN105358457A (zh) * 2013-09-10 2016-02-2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齐和传递具有吸收性物品的用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14821A (zh) * 2018-08-24 2018-12-18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自动化零件安装装置
CN112573155A (zh) * 2019-09-27 2021-03-30 第一实业威视博株式会社 排列供给装置
CN113086594A (zh) * 2019-12-23 2021-07-0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排列供给装置
CN116193990A (zh) * 2020-09-18 2023-05-30 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 固体物供给装置和具备固体物供给装置的食品的制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7114B2 (ja) * 2010-09-22 2014-09-10 第一実業ビスウィル株式会社 整列供給装置
JP5972103B2 (ja) * 2011-09-12 2016-08-17 第一実業ビスウィル株式会社 整列供給装置
KR101398492B1 (ko) * 2012-07-13 2014-05-30 한미약품 주식회사 고무전보울
JP2015074514A (ja) * 2013-10-08 2015-04-20 島津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チップ整列装置
JP6593142B2 (ja) * 2015-12-10 2019-10-23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パーツフィーダ
CN108298297A (zh) * 2017-12-21 2018-07-20 无锡昌至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弹簧的分配输送装置
TWI631064B (zh) * 2017-12-26 2018-08-01 友立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型環供料系統
JP6463541B1 (ja) * 2018-07-02 2019-02-06 ヴィスコ・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パーツフィーダー
CN109747275B (zh) * 2019-03-22 2024-04-12 上海其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码设备
JP7327968B2 (ja) * 2019-03-27 2023-08-16 東レ・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整列装置、整列方法
CN109907332B (zh) * 2019-04-04 2024-01-23 金华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浙江省金华环保设备研究所、浙江省金华食品机械研究所) 一种鲜莲子穿芯机
JP7396766B2 (ja) * 2020-03-02 2023-12-12 第一実業ビスウィル株式会社 整列供給装置
US12040207B2 (en) * 2020-07-30 2024-07-16 Rohinni,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rientation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die
JP2022135599A (ja) * 2021-03-05 2022-09-15 株式会社トーショー 薬剤フィー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9119A (zh) * 1973-06-25 1975-02-28
US4093062A (en) * 1975-05-07 1978-06-06 Ab Wicanders Korkfabriker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articles
EP0319014A1 (de) * 1987-12-04 1989-06-07 SIMONAZZI A. & L. S.p.A. Vor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eines mehrreihigen Stromes aufrechtstehender Gegenstände, insbesondere Flaschen, in eine einzige Reihe
JPH051725U (ja) * 1991-06-24 1993-01-14 鐘紡株式会社 整列供給装置
JPH0785336A (ja) * 1993-09-10 1995-03-31 Toshiba Corp 硬貨処理装置
CN1572681A (zh) * 2003-06-05 2005-02-02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部件输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24475A (en) * 1916-05-03 1917-05-01 Dow Wire & Iron Works Revolving table.
NL159344B (nl) * 1969-03-04 1979-02-15 Gd Spa Inrichting voor het richten van te transporteren voorwerpen.
JPS4737381U (zh) * 1971-05-12 1972-12-25
CH648799A5 (de) * 1980-11-28 1985-04-15 Sig Schweiz Industrieges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von laenglichen gegenstaenden.
JP2008254884A (ja) * 2007-04-05 2008-10-23 Toshiba Corp 整列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9119A (zh) * 1973-06-25 1975-02-28
US4093062A (en) * 1975-05-07 1978-06-06 Ab Wicanders Korkfabriker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articles
EP0319014A1 (de) * 1987-12-04 1989-06-07 SIMONAZZI A. & L. S.p.A. Vorrichtung zum Überführen eines mehrreihigen Stromes aufrechtstehender Gegenstände, insbesondere Flaschen, in eine einzige Reihe
JPH051725U (ja) * 1991-06-24 1993-01-14 鐘紡株式会社 整列供給装置
JPH0785336A (ja) * 1993-09-10 1995-03-31 Toshiba Corp 硬貨処理装置
CN1572681A (zh) * 2003-06-05 2005-02-02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部件输送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8457A (zh) * 2013-09-10 2016-02-24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齐和传递具有吸收性物品的用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54613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常州鸿臻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药机的分药装置
CN103754613B (zh) * 2013-12-31 2016-01-27 常州鸿臻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药机的分药装置
CN109014821A (zh) * 2018-08-24 2018-12-18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自动化零件安装装置
CN109014821B (zh) * 2018-08-24 2020-07-03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自动化零件安装装置
CN112573155A (zh) * 2019-09-27 2021-03-30 第一实业威视博株式会社 排列供给装置
CN112573155B (zh) * 2019-09-27 2023-10-20 第一实业威视博株式会社 排列供给装置
CN113086594A (zh) * 2019-12-23 2021-07-0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排列供给装置
CN116193990A (zh) * 2020-09-18 2023-05-30 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 固体物供给装置和具备固体物供给装置的食品的制造装置
CN116193990B (zh) * 2020-09-18 2024-09-03 雷恩自动机株式会社 固体物供给装置和具备固体物供给装置的食品的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73439A1 (en) 2011-03-31
TW200951051A (en) 2009-12-16
JPWO2009150960A1 (ja) 2011-11-10
KR20110016989A (ko) 2011-02-18
WO2009150960A1 (ja) 200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7801A (zh) 整列供给装置
US7503447B2 (en) Turner/divider reject system
CN111527035B (zh) 物品整理装置及物品整理方法
JP2007076921A (ja) 少なくとも一つの薬剤を収容するカプセルの搬送装置
JPH0228412A (ja) キャップ送り装置
JP5069456B2 (ja) 整列供給装置
US9715779B2 (en) Conveying money items
JP2007106546A (ja) 物品取出装置
JP2518209Y2 (ja) 整列供給装置
EP3722233B1 (en) Transportation path diverter
KR101834699B1 (ko) 차량 자동 변속기용 코일스프링 정방향 정품 분할공급장치
JP6903220B2 (ja) 被搬送物搬送装置
US9174815B2 (en) Continuous printer and paper delivery system
US3485338A (en) Closure handling and orienting apparatus
KR101804725B1 (ko) 전지 공정품 공급부에서의 소음 및 충격 저감장치
US20040251111A1 (en) 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JPH0522416U (ja) 錠剤等の整列供給装置
JPH09272626A (ja) 包装袋の空トレイへの自動供給配列装置
JP2019119547A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2009096629A (ja) コンベア
JP6867173B2 (ja) 搬送装置
GB1414427A (en) Accumulating and distributing conveyor for food products
JPH045458Y2 (zh)
JP2002019955A (ja) 円筒形状を備えた物体の搬送路合流方法
JPH09278172A (ja) コンベア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