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1893A - 远程控制的能量转移染料复合物 - Google Patents

远程控制的能量转移染料复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893A
CN102131893A CN2009801332603A CN200980133260A CN102131893A CN 102131893 A CN102131893 A CN 102131893A CN 2009801332603 A CN2009801332603 A CN 2009801332603A CN 200980133260 A CN200980133260 A CN 200980133260A CN 102131893 A CN102131893 A CN 102131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ophore
fret
described application
mixture
rare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32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1893B (zh
Inventor
彼得·克劳斯
曼弗雷德·里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BIO PROF JUERGEN BUEDDEFELD
Original Assignee
INBIO PROF JUERGEN BUEDDEFEL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BIO PROF JUERGEN BUEDDEFELD filed Critical INBIO PROF JUERGEN BUEDDEFELD
Publication of CN10213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1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8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03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without C-Metal link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13Hybridisation assays
    • C12Q1/6816Hybridisation ass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means
    • C12Q1/6818Hybridisation ass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means involving interaction of two or more labels, e.g.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6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 G01N33/542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immune complex formed in liquid phase with steric inhibition or signal modification, e.g. fluorescent quen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4Carb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2Metal complexes of the rare earth metals, i.e. Sc, Y or lanthani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01N2021/6439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with indicators, stains, dyes, tags, labels, marks
    • G01N2021/6441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with indicators, stains, dyes, tags, labels, marks with two or more lab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4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 [i.e., O, S, N, Se, Te, as only ring hetero atom]
    • Y10T436/142222Hetero-O [e.g., ascorbic acid, etc.]
    • Y10T436/143333Saccharide [e.g., DNA,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Zo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两种不同的用于配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FRET对)的荧光团的应用,其中,在FRET对中存在至少一种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种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其中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Description

远程控制的能量转移染料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言的至少两种用于配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FRET对)的不同荧光团的用途。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复合物(FRET复合物),其包括至少一种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种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及连接荧光团(A)和(B)的特定有机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FRET系统)。
此外,本发明涉及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目的的FRET复合物和FRET系统的用途,尤其是用于样品中项目检测,或用于与靶分子或靶结构的相互作用,和/或用于检测或鉴定,或用于靶分子或靶结构的确定。
此外,本发明涉及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和FRET系统的用途的进一步应用,例如作为一种染料,尤其是一种荧光染料,或在生物传感器中,或作为(生物)探针,尤其是FRET探针。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FRET对),其包括至少两种不同荧光团,在FRET对中有至少一种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种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
技术背景
有机金属稀土复合物,特别是β-二酮化合物(β-diketonates)及其芳香族羧酸盐,已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其独特的发光机制(或“天线效应”) 例如在生物传感器中是有利的。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一种物理过程,其中一个受激发的荧光染料(也称为供体或供体荧光团)的能量一般能被转移到第二个荧光染料(同义也称为受体或受体荧光团或猝灭剂)。能量转移或FRET的强度尤其取决于两个荧光团的距离。FRET的基本原理是,在两个荧光染料中,受激发的供体荧光团的能量能被转移到受体荧光团,该到荧光受体的能量转移不以荧光的形式发生,而以非辐射的方式,例如通过偶极/偶极相互反应发生。
为了使这种类型到受体的非辐射能量转移使用FRET,必须满足各种标准。一方面,供体的发射光谱应与受体的吸收光谱重叠。另一方面,供体和受体的偏振电子平面应该平行,且最后供体和受体间的距离应该只有1纳米或几纳米因为FRET信号的强度与两个荧光团的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由于FRET的强度尤其取决于两个荧光团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FRET的使用已确立在光学纳米级,特别是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其可检测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和核酸/核酸的相互作用,尤其是空间结构的变化,例如生物分子中的构象变化。在这方面的相互作用之间,同源和异源二聚作用或蛋白质的低聚作用也可依据FRET现象测定。如果供体和受体荧光团耦合到同一分子,也可以测量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同样,在分子生物学中,FRET的原理在使用实时PCR(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定量中通过特殊的探针的使用在实践中实现。
在这方面,可以利用FRET和“LightCycler®”探针定量核酸,“LightCycler®”探针是特殊的水解探针,其中每个不同的核苷酸都标记一个供体或受体,与核酸分子的靶序列并排连接,从而使供体和受体相互接近,以使FRET当成PCR产物定量的探针使用。
另一种常用的FRET包含了“TaqMan®”探针的应用,“TaqMan®”探针是特殊的水解探针,其中,探针的一端标记一个受体或猝灭剂,另一端标记一个供体或报告荧光染料。受体荧光与完整的水解探针的连接由于非辐射能量转移(FRET)被猝灭剂抑制。在PCR循环中,探针与互补DNA链相杂交,而受体荧光仍被抑制。在PCR循环中,Taq聚合酶形成了探针的5’末端。供体的荧光团不再被猝灭剂猝灭,并且可被测量。
将“分子信标”作为探针使用是利用FRET进行PCR产物实时定量的另一个选择。分子信标是与供体和猝灭剂或受体均连接的寡核苷酸。由于探针的5’端核苷酸和3’核苷酸相互补,所以可形成以环状二级结构为特征的分子信标。在这种状态下,被称为茎环,供体由于与受体相接近而不显示荧光。通过PCR循环中环状区域与互补DNA序列的结合,供体与受体的距离增加,通过这种方式可观察到供体荧光。
分子信标的结构和功能原理在Tyagi和Kramen (1996)“Molecular beacons: probes that fluoresce upon hybridization” Nature Biotechnology 14, 303-308中被详细描述。它们也是美国专利5,925,517的主题,在此其被完全参考用于公开分子信标的结构和功能。
5’端的5’-(2-氨乙基)- 氨基萘-1-磺酸(EDANS)作为荧光团/猝灭剂对,且3’端的4’-(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甲酸(DABCYL)作为猝灭剂。使用DABCYL在5’端与荧光素相结合也是可行的(G. Leone, von Schijndel H., van Gemen B., Kramen R. F. and Schön D. (1998) “Molecular Beacon Probes Combined with Amplification by NASBA Enable Homogeneous Real-time Detection of RNA”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6, 9, 2150-2155)。
因此,由于FRET引起的猝灭,分子信标不发出或发出很少的荧光辐射,或使用两个荧光团产生光谱移动,从而当样品序列与靶序列未杂交时去除测量区域的信号,最近证实分子信标在检测系统中作为探针是极其有效的,在该检测系统中多余探针的清洗是不必要的或不可能的。该应用尤其适用于实时PCR技术或活细胞中核酸的检测(Liu X., Farmerie W., Schuster S., Tan W. (2000): “Molecular beacons for DNA Biosensors with a Micrometer to Submicrometer Dimension”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83, 56-63)。
即使在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如活细胞,例如细胞成分的非特异性荧光已证明是错误的一个重要系统源,这些错误一般显著地降低了检测方法本身的有效性和特异性,即使使用已知的分子信标或FRET探针。例如,血红蛋白或芳香烃在被紫外光激发时显示非特异性荧光,且这种荧光可能负面地显示为其自身的背景辐射。因此实际的测量信号被叠加。这种背景辐射也被称作样品环境或样品介质的自发荧光。
在FRET过程的范围中,尤其是关于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很有必要增加各自的FRET探针的效率。不仅是这种情况下染料的特异性选择和调节有重要意义,而且鉴于染料之间空间间距,探针结构也很重要。如上所述,FRET现象只发生在供体与受体的间距较小时,且与染料或荧光团间距离的六次方成反比。鉴于此,尤其是(并不总是完全),现有技术中先前已成功尝试提供高效的探针,尤其是分子信标。现有技术的探针并不总是具有一个最佳发射光谱,其特别影响测量样品或样品介质的自发荧光的发射光谱的分化。另外,在这方面发射时间通常不是最理想的,因为它们一般在激发后几纳秒减弱,所以FRET探针的发射必须在激发信号的同时在时间分辨测量范围内检测,其不利于信号的检测和评估。另外,现有技术的FRET探针通常不产生最佳的FRET,所以供体的猝灭不总是最佳的。
德国专利DE 102 59 677 B4,其可追溯到申请人,涉及一种识别和定量样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分离后并将分离的微生物转移到PCR管中进行靶核苷酸的扩增,使用一种特殊的探针确定靶核苷酸,该探针包括至少两个形成FRET对的探针。使用的探针只有在与靶核苷酸杂交后才发出识别信号,该信号存在的时间比样品环境的荧光发射时间长,所以该测量信号可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测量与样品环境的自发荧光相区分。在这一点上,关于使用的FRET探针,之前应用一种基于EuTTAPhen和Cy5的特殊FRET对。这种类型的荧光染料的结合在发射行为方面比现有技术有相当大的改善,但是这方面的属性并不总是最佳的。特别是,德国专利描述的探针是一种“单色分析”, 这使得可以确立两个相应的荧光染料的距离,特别是即使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其适用于上述应用,并且特别是,避免至少一些现有技术的缺点,或至少减少这些缺点。
特别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其能够适用于,例如,用于定性和定量测量如核酸分子的靶分子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例如在实时PCR的范围下,用于结构变化的测定,如蛋白质。特别是,在该例子中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发射行为,特别是具有改善的发射持续时间和发射带宽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它可能特定地区分或辨别样品的自发荧光。另外,改进的染料复合物之间的距离的定性确立并从而使与靶分子或靶结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其基于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复合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根据第一方面)根据权利要求1提出至少两种不同的用于配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FRET对)的荧光团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该用途的另一个有利的结构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根据第二方面)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39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复合物(FRET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的另一个有利的结构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根据第三方面)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42的共振能量转移系统(FRET系统)。本发明这方面的另一个有利的结构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另外的主题(根据第四方面)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46的用于检测样品中项目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应用的另一个有利的结构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根据第五方面)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4的与靶分子或靶结构相互作用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这方面的应用的另一个有利的结构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根据第六方面)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7的作为用于标记或类似目的的染料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这方面的应用的另一个有利的结构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根据第七和第八方面)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8的作为生物传感器或在生物传感器中,或者作为(生物)探针或在(生物)探针中,特别是FRET探针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这方面的应用的另一个有利的结构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最后,本发明的还一主题(根据第九方面)是根据权利要求60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FRET对)。
为了避免重复,不言而喻的是,下文描述的只关于本发明一方面的结构、实施例和优势等当然也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申请人惊奇地发现,上述问题可通过使用至少两种特殊的、不同的荧光团解决,该荧光团定义如下,用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也同义地称为FRET对)的结构。该FRET对包括一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进行配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荧光团(A)和(B)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即它们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根据本发明在应用范围内配置的FRET尤其适用于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的范围内的应用,例如特定靶分子或靶结构的检测,特别是生物分子如样品中的DNA,RNA,蛋白质等,从而有效地作为FRET探针,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在应用范围内配置的FRET对也可能包括能与靶分子或靶结构相互作用的特定部分或组分。另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制备的FRET对适用于例如蛋白质或核酸的分子构象变化的确定或检测。生物分子的裂解和连接过程可由根据本发明制备的FRET对检测。另外,还可能用作一种染料。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通过带有不同稀土元素的荧光团(A)和(B)的特异性选择成功制备一高效的系统或复合物,而且FRET系统的进一步特殊的结构(下文描述),特别是关于荧光团(A)和(B)相对于彼此的空间排列,所述系统或复合物尤其适用于FRET分析或FRET检测应用的范围,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或生化分析中用于检测或发现,和用于特定靶分子或靶结构构象变化的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范围内制备的FRET对,其特征是包括一具有很窄发射带的界定的发射光谱,其产生优良的检测性,特别是由于根据本发明制备的FRET对的发射光谱与样品环境的非特异性荧光发射有显著区别,因此在这种方式下,可实现所需测量信号的自发荧光和非特异性背景辐射的有效区分。
由于根据本发明制备的FRET对具有很长的发射时间,所以根据本发明的FRET对或FRET探针的特性及下文描述的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还可进一步改善,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FRET对或FRET探针在被合适的激发信号激发后,发出一暂时延长的发射信号,该发射信号进一步改善检测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FRET对的信号发射持续时间为几毫秒,而例如在终止激发信号后基于样品环境的自发荧光的不希望得到的干扰荧光下降到纳秒内(例如大约200纳秒)。这导致测量信号和干扰信号之间的可辨性和区别的进一步改善。
根据本发明的FRET对或FRET系统的另一个决定性优势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包括不同稀土元素的荧光团(A)和(B)的特异性选择导致其是双色检测的,所述检测适用于相互反应或结构变化等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FRET系统在荧光团(A)和(B)距离较短时,使用荧光团(A)和(B)的特异性铽和铕复合物发红光,从而产生最大的能量转移,而在较长距离时荧光团发黄光。在中间状态下,即,荧光团间的平均距离,根据本发明的FRET对或FRET探针发光在橙色区域内,更具体的是根据荧光团间的距离,从红色到黄色发生相应的颜色变化。这也对根据本发明的FRET对作为染料使用特别有利。
鉴于此,在本发明范围内制备的FRET对或FRET探针和FRET系统或FRET复合物尤其适用于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在这方面,根据本发明制备的FRET对特别适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和核酸/核酸相互作用的测定,生物分子的构象变化和裂解过程的检测,或生物分子中的构象变化和裂解过程的检测,由于作为两色分析的具体结构甚至可能对相关项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本发明的FRET系统特别适用于核酸定量的范围内,例如在实时PCR的范围内。
根据第一方面,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至少两种不同的用于配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FRET对)的荧光团的应用,在FRET对中存在至少一种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种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事实上是,关于FRET对,第一荧光团(A)作为供体,其包括来自稀土元素组中的中心原子。另外,根据本发明使用的第二荧光团(B)同样包含一种稀土元素作为中心原子,在这种情况下,该稀土元素与第一荧光团(A)的元素不同。关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的稀土元素的选择性应用,规定该组中的不同元素应用于各自的荧光团,完全出乎意料地产生根据本发明应用范围制备的FRET对关于其发射特性的优异性能,如窄发射带,长发射或发光持续时间,定量改变发射光谱,作为在两色分析范围内荧光团(A)和(B)的距离函数,优良的FRET具有短距离的荧光团,该荧光团具有供体信号的最佳猝灭。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已证明如果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以下种方式选择,即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在激发能量的影响和/或作用和/或应用下发生是极其有利的,特别是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至少以一种实质上非辐射方式发生。这种类型的能量转移发生,特别是,在FRET意义下,荧光团间具有短距离。随着距离增加,FRET减弱。关于激发能量,可使用具有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该波长是供体优化或导向的。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本身是已知的。
可能发生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例如,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量转移的存在可尤其通过荧光团(A)或供体荧光团的荧光减弱和/或第二荧光团(B)或受体荧光团的荧光增强检测。
荧光显微镜,荧光计等是检测和测量单元的非限制性例子。
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因此可能取决于荧光团(A)和(B)间的距离。在这方面,能量转移,尤其是能量转移的强度和/或效率,可能随着荧光团(A)和(B)空间间距的减小而增加。换言之,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间距的增加导致能量转移的减弱,伴随着发射光谱的改变。例如,这种类型的荧光团(A)和(B)间距的改变可能发生在相互反应或相互作用,或FRET对与靶分子或靶结构的连接的范围内,这种相互反应或相互作用,或FRET对与靶分子或靶结构的连接引起距离改变,特别是增加两个荧光团(A)和(B)间的距离。具体结果可从发射光谱的变化中看出,随着间距增加供体信号增强和/或受体信号减弱。如果距离减小,作为受体猝灭效应的结果是供体信号相应地减弱且受体信号增强。
在这点上,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因此能够导致第一荧光团(A)的荧光的减弱和第二荧光团(B)的荧光的增强。
根据本发明,荧光团(A)和荧光团(B)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的偏振电子平面是有利的,其在荧光团(A)固定于一边且荧光团(B)固定于另一边时(例如固定于相同蛋白质上)尤其重要。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范围内伴随着荧光团(A)和(B)相对于彼此位置变化的FRET信号的变化或蛋白质本身的构象变化,因此能够解释偏振平面的变化及两个荧光团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变化。
前面已经解释,荧光团(A)和荧光团(B)应该只间隔很短的距离,以产生能量转移,尤其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间距一般测量为几个纳米。这是因为FRET信号的强度与荧光团间距离的六次方成反比。在这点上,能量转移的效率取决于荧光团对的“转移半径”。 荧光团(A)和荧光团(B)之间短距离的标准使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制备的FRET对,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充当“光学纳米尺度”,因此适用于,例如,在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方法的范围内荧光团间间距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以得出关于根本的主要的项目的定性和定量结论,如与靶分子或靶结构的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
关于能量转移,特别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特别是荧光团(A)和(B)间距较短时,也可能第一荧光团(A)的状态与第二荧光团(B)的状态重叠,或至少部分重叠。
此外,第一荧光团(A)和/或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一个都应该包括一种染料,尤其是荧光染料。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于相互独立的第一荧光团(A)和/或第二荧光团(B),每个包括至少一个核心,优选为一个由一种稀土元素组成形成的核心是有利的。特别优选的是,相互独立的第一荧光团(A)和/或第二荧光团(B),以配合物或配位化合物或螯合物形式存在,其中心原子由稀土元素组成。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特别优选的是,(如果使用多核配合物)基于相同稀土元素的核心用于复合物中,从而用于荧光团中。
如果稀土元素从钪、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组中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制备的FRET对的上述性质可达到极好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特别可能从镧系元素中提供稀土元素,尤其是选自由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组成的组中。
镧系元素是银色的,有光泽的,相对较软的,当暴露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且变为无光泽的活性金属。在水中,它们或多或少地与释放的氢气快速反应。镧系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来自于第六周期的14个元素的总和,也被看作第三副族的一个亚类。由于价电子层相似的结构,镧系元素在化学上以与元素周期表第三组中的元素,即钪和钇相同的方式作用。镧系元素与它们一起构成了稀土元素组。
如果稀土元素从铕和铽组中选择,在本发明范围内制备的FRET对获得极好的效果。
在这方面,申请人完全出乎意料地发现,如果荧光团(A)含有铽作为稀土金属,特别是以铽(III)的形式,FRET对能具有优异特性。
在这点上,也同样证明,如果荧光团(B)含有铕作为稀土金属,特别是以铕(III)的形式,是极其有利的。
因此,在本发明范围内极其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使用范围制备的FRET对包括一荧光团(A)和一荧光团(B),荧光团(A)含有铽作为稀土金属,特别是以铽(III)的形式,且荧光团(B)含有铕作为稀土金属,特别是以铕(III)的形式存在。这种类型的FRET对在能量转移的猝灭中具有优异特性,尤其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团(A)和(B)间距较短,具有窄发射带的限定发射行为和延长的发射时间,以这种方式,基于铽和铕的FRET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分析应用。
根据本发明应用范围制备的FRET对的荧光团的配置,优选为,荧光团(A)和(B)每个都与稀土元素结合,特别是至少与一个配体结合,特别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特别是多个配体,优选为四配体,和/或相互独立的荧光团(A)和(B)中的稀土元素以离子键,配位键和/或共价键,特别是共价键,连接到至少一个配体,尤其是多个配体,优选为四配体。
在这点上,配体尤其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应该以多齿方式,尤其是双齿方式形成。在这方面,该配体可与基于一种稀土金属的核心或中心原子采取多元化的配位键,离子键或共价键方式连接。原则上,在本发明范围内,荧光团(A)和(B)可能使用相同或不同的配体。该相同或不同的配体还可用于各自的荧光团(A)或(B)本身。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配体特别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是甲基吡啶酸、吡啶甲酸和/或其衍生物,尤其是取代型衍生物,优选为羟基衍生物。
为了使荧光团与至少一个其他分子或有机基间的结合键存在,配体,尤其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尤其是甲基吡啶酸、吡啶甲酸和/或其衍生物,应该包括特别的取代基和/或官能团更好地与优选有机分子共价结合和/或耦合。在这方面,该取代基和/或官能团应该选自氨基、羧酸酯、异氰酸酯、异硫氰酸酯、环氧树脂、巯基和羟基。对于其他分子或至少一个有机基的“连接点”因此由各自的荧光团(A)或(B)提供。例如,如下所述,有机分子可能是一与靶分子或靶结构互补或相互作用的单元。
根据一特别的优选实施例,取代基或官能团应该是羟基。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配体,尤其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是羟基甲基吡啶酸和/或羟基吡啶甲酸是极其有利的。在这方面,至少一个配体应该由上述化合物形成,尤其是优选有机分子与荧光团(A)和/或(B)间的共价键或耦合存在时。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荧光团(A)尤其优选为根据图5所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荧光团(A)可从以下组中选择:四(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三(吡啶- 2 -羧酸)-(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二(吡啶- 2 -羧酸)-二(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吡啶- 2 -羧酸)-三(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和/或其衍生物。
关于用于荧光团(A)的化合物,相应的盐类,尤其是钠盐,也可被特殊应用。
另外,荧光团(A)可以是一通式为[Tbx(Pic)y(Pic-Y)z](4-3x)-的化合物,在这个通式中,
Tb是铽(III),
Pic是吡啶,
Y是一个官能团,特别地选自氨基、羧酸酯、异氰酸酯、异硫氰酸酯、环氧树脂、巯基和羟基,优选为羟基,
x是1到4的整数,特别为1或2,优选为1,且
y和z 都是0到4的整数,其中y+z=4。
关于荧光团(B),其可为根据图4所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在这点上,根据本发明,荧光团(A)尤其优选为根据图5所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且荧光团(B)尤其优选为根据图4所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此外,荧光团(B)可从以下组中选择:四(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三(吡啶- 2 -羧酸)-(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二(吡啶- 2 -羧酸)-二(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吡啶- 2 -羧酸)-三(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和/或其衍生物。
关于有关荧光团(B)的化合物,例如相应的盐类,尤其是钠盐,也可被应用。
关于荧光团(B),可提供通式为[Eux (Pic’)y (Pic’-Y’)z ](4-3x )-的化合物,在这个通式中,
Eu是铕(III),
Pic’是吡啶,
Y’是一个官能团,特别地选自氨基、羧酸酯、异氰酸酯、异硫氰酸酯、环氧树脂、巯基和羟基,优选为羟基,
x’是1到4的整数,尤其为1或2,优选为1,且
y’和z’ 都是0到4的整数,y’+z’=4。
例如,FRET对或FRET探针的荧光团(A)和荧光团(B)可通过荧光团与一个分子耦合或连接而配置,尤其是与一个生物分子耦合或连接,例如蛋白质或其类似物,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如前所述,产生短的空间距离,且随着荧光团(A)和荧光团(B)间距的增加发射光谱改变,并减少能量转移,这可用作例如分子构象变化的尺度或指标。
同样并特别地作为FRET对或FRET探针的配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荧光团(A)和荧光团(B)可能通过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尤其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相互耦合和/或连接。
在这点上,由此产生一分子或分子复合物,其包括荧光团(A)和荧光团(B)及其自由基。有机基的目的性选择和特定荧光团(A)和(B)的调整可优化或调整FRET对或FRET探针,因为荧光团(A)和(B)间距较短,在供体信号最大限度猝灭时发生最优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随着间距增加,获得具有窄带和较长发射持续时间的发射光谱的清晰可辨的变化。
在本发明范围内,有机基应该以这样一种方式选择,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发生在荧光团(A)和荧光团(B)之间。这尤其适用于当荧光团(A)和(B)间距短时,例如靶分子或靶结构没有相互反应时。因此,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能通过间距的目标性选择而被校正或调整,小间距,特别是具有短链的分子,导致荧光团(A)和(B)间的短间距,伴随着高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然而,长自由基或间隔子也可能导致(A)和(B)间的短间距,例如通过折叠和/或连接或杂交过程,其可以分子信标为例。
由于有机基引起的荧光团(A)和(B)之间间距的分别调整,因此发射光谱可被特定地调整,特别是有特定波长或发射带的发射光谱也由FRET产生,其在生产范围内或染料应用中相当重要,因为颜色属性可根据荧光团(A)和(B)之间间距的选择性调整而被各自调整。
总的来说,荧光团(A)和(B)的间距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FRET对的发射波长因此可通过有机基的长度,或结构,空间排列或结构而被调整。有机基可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与荧光团连接或耦合,例如,有机基可与络合剂和/或配体的各自的取代基和/或各自的官能团相结合,尤其是如上所述的方式。
在本发明范围内,优选为有机基与荧光团(A)和/或荧光团(B)共价结合,尤其是有机基优选地与荧光团(A)和/或(B)的配体的官能团共价连接和/或耦合,和/或包含官能团的有机基能够与配体的官能团结合和/或耦合,优选为共价结合和/或耦合。
有机基特别以这样一种方式与官能团连接或耦合,即相互独立的荧光团(A)和(B),与有机基结合或耦合,优选为末端结合或耦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与各自的有机基末端结合或耦合。
在这方面,有机基可与荧光团(A)和/或荧光团(B)共价连接,例如,末端聚氨酯基团的形成,尤其与有机基相关。
根据本发明,同样可能提供相互独立的荧光团,每个包括一有机基,例如,根据本发明范围内制备的FRET对用作杂交探针的一FRET探针的例子中。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基可能是,例如一寡核苷酸。优选地,有机基与荧光团(A)和(B)末端结合或耦合是存在的,例如,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制备的FRET对提供为或用作杂交探针的一FRET探针。
一般情况下,关于有机基,其可能是以一能够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相互反应的自由基。该有机基可能是这样的,其是一能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相互作用的自由基。
在本发明范围内,可能提供有机基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相互作用和/或相互反应以引起变化,尤其是荧光团(A)到荧光团(B)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减少。
这可能尤其这样完成,由于相互作用或相互反应,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的间距增加,以这种方式,荧光团间的能量转移减少且发射行为因此改变。因此,可通过样品发射光谱的确定(变化)检测相互作用或相互反应。
例如,有机基可能是,或可能包括一核苷酸序列,特别是一DNA或RNA序列,优选为一寡核苷酸。
例如,实施例可能是这样的,根据本发明应用范围制备的FRET对用作杂交探针、水解探针和/或分子信标。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制备的FRET对用作分子信标时,它可能由核苷酸序列提供,优选包括5’端和3’端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部分,优选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核苷酸序列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不发生相互反应时,存在互补核苷酸序列的杂交。在一定程度上,核苷酸序列末端的自杂交的发生是上述结构的核苷酸序列的互补末端部分的结果,该结构是分子信标的特征,以茎环的形式存在。在这种状态下,荧光团(A)由于与荧光团(B)的距离很短,其不显示荧光或荧光较弱。如果环状区域与作为靶分子或靶结构的互补DNA序列相结合,例如在PCR循环中,荧光团(A)与荧光团(B)的距离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荧光或由减弱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引起的荧光的变化产生了荧光团(A),且这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已知的仪器或方法观察或检测,发射光谱的变化伴随着供体荧光的增加和受体荧光的减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制备的FRET对可能是,例如,一分子信标(MB)。在这点上,荧光团(A)和荧光团(B)优选通过共价键与具有互补核苷酸序列部分的核苷酸序列相连接构成了分子信标(MB),优选在5’端和3’端。
同样,在本发明范围内,有机基还可能是或包括肽和/或氨基酸序列,特别是寡肽。
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能是,例如,酶或定向于各自的靶结构或靶分子的确定的氨基酸。此外,它还可能是肽或已确定空间结构的氨基酸序列。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有机基还可能被提供为或包括饱和或不饱和烃基,优选不饱和的支链或直链烃基。
在这方面,优选有利的是烃基的链长度含有至少2个碳原子,尤其是2-20个碳原子,优选为2-15个碳原子,更优选为2-12个碳原子。
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烃基的长度应该根据能量转移而选择,尤其是发生在荧光团(A)和荧光团(B)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根据本发明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荧光团(A)和荧光团(B)与一有机基,一起构成了根据图3所示的通式的复合物,其中在这个通式中,n是从1到20的整数,尤其是2到15,优选为2到12。
根据图3到5所示的通式,荧光团(A)由带有4个羟基吡啶甲酸的铽复合物构成,荧光团(B)由带有4个羟基吡啶甲酸的铕复合物构成。荧光团通过烃基末端的氨基甲酸乙酯键互相连接。
有机基还可能是包括核苷酸序列和/或氨基酸序列和/或烃基的混合分子。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尽管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其包括作为供体荧光团的铽复合物(Tb)和作为受体荧光的铕复合物(Eu)。这两个荧光团通过有机基(间隔子或连接子)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有机基优选可能是在其两端包括互补杂交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该核苷酸序列的非杂交部分形成了一环状区域。图1所示的复合物优选代表一目前为闭合状态的分子信标(MB),在这种情况下,从铽复合物到铕复合物的特别的非辐射能量转移(ET)发生于激发能量的辐射并伴随着通过铕复合物的特异性发射。
图2示出了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光谱。作为从铽复合物到铕复合物的有效能量转移的结果,通过铽复合物发射的能量显著减少或只有很少的发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铽复合物作为荧光团(A)和铕复合物作为荧光团(B)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复合物通过氨基甲酸乙酯键由直链烃基形式的有机基连接。
图4示出了在本发明范围内用作荧光团(B)的铕复合物,并且其包括4个羟基吡啶甲酸作为配体。
图5示出了在本发明范围内用作荧光团(A)的铽复合物,并且其包括4个羟基吡啶甲酸作为配体。
本发明还涉及(根据第 方面)一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复合物(FRET复合物),其包括至少一个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个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荧光团(A)和荧光团(B)通过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尤其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相互耦合和/或连接。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的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可对应于通式:
DF-S-AF
其中,在这个通式中,
DF是一供体荧光团,优选为荧光团(A),
AF为一受体荧光团,优选为荧光团(B),
S是一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优选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的进一步结构,可参考上述本发明的应用的相关结构,这些结构同样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
例如,关于分析方法,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可以例如杂交探针、水解探针或分子信标的形式配置。
而且,本发明还涉及(根据第 方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FRET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个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根据本发明的FRET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FRET系统可以例如各自的复合物DF’-M和AF’-M’的形式存在,DF’是一供体荧光团,优选荧光团(A),AF’是一受体荧光团,优选荧光团(B),M和M’相互独立,其是有机基,各自的自由基M和M’与供体荧光团或受体荧光团相结合,优选共价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荧光团(A)和荧光团(B)每个都包括一适用的有机基,例如,其适用于与靶结构或靶分子(例如核苷酸序列或氨基酸序列)的相互作用和/或相互反应和/或结合。在这点上,可参考上述有机基的定义。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FRET系统可以是,例如杂交探针。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因此可能提供为荧光团(A)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含有一有机基,特别是如上所定义的。
可选地,还可能提供荧光团(A)和荧光团(B)通过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尤其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相互耦合和/或连接,特别是其如上所定义的。
例如,根据这个实施例,相应地,可包含分子信标。
总地来说,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杂交探针、水解探针和分子信标。在这方面,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能量转移性质或参数可由荧光团(A)和(B)及有机基的特异性选择而调整。因此,调整后的能量转移性质可用于校准杂交核苷酸分子的分子间距离或间隔,尤其是以分子信标的形式,各自的末端配置有特异性荧光团(A)和(B),从而寡核苷酸形式的有机基作为间隔子或连接子。使用合适的靶序列或靶结构的生化感应打开环状闭合核苷酸序列,以这种方式,当环的末端分开或分离时,产生了由改进的能量转移引起的改进的发射反应。
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包括清晰可辨的发射光谱,发射持续时间在被合并信号激发后的毫秒范围内,因此与非特异性自发荧光的其他区别是可能的。这两个因素使免除分析测量信号的复杂的激光和评估系统成为可能。此外,荧光团间的小间距提供最佳猝灭,其进一步提高了信号质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可在相应地用作生物传感器的范围内进行一特异性并有意义的实时检测,例如在靶核酸扩增时,降低检测阈值,特别是在小巧简单的温度循环器中进行实时PCR。
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使用不局限于核酸耦合。因此,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还可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作为连接荧光团(A)和(B)的有机基,在蛋白质裂解或其他由于构象变化的示例中,例如与配体结合的示例中,因为荧光团(A)和(B)的空间间距的变化而产生发射光谱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供体荧光及荧光团(A)的发射荧光也可被确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也可用于蛋白质或肽分析。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也可用于等温扩增方法,如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NASBA)。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还可用于阵列技术。此外,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可与固体基质结合或连接,例如用于生物芯片或生物传感器。此外,同样可以考虑将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以适配体的形式应用。总之,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析及诊断领域。
对于与本发明第三方面有关的实施例,可参考上述关于本发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其可被相应地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根据第四方面)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用于样品中的项目检测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的术语“项目”,可被解释为多种含义。例如,该项目可能是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及DNA序列或RNA序列或寡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或反应和/或杂交,例如在核酸检测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有机基优选地包括或由核苷酸序列组成。相似地,该术语“项目”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与(多)肽或酶的相互作用和/或相互反应和/或结合。相似地,该项目也可是肽的裂解或肽与配体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有机基应该优选为或包括氨基酸序列或寡肽或多肽。相似地,该项目也可是结构变化,例如蛋白质或类似物的构型或构象变化。因此,一般地,在一定程度上,该项目是测试样品的活性,其尤其导致了荧光团(A)与荧光团(B)相对彼此间的空间排列或间距的变化,特别是,由于这种变化,可优选地鉴别检测改变的测量信号,尤其是,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发射光谱发生变化,可将这种变化追溯到作为供体的荧光团(A)的信号增强和受体荧光的信号减弱,是由荧光团(A)与(B)的空间间距的增加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减少引起的。
根据本发明这个方面的应用,当该项目发生和/或作为该项目的结果,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从而可改变其自身的发射光谱,尤其是在激发能量的影响和/或作用和/或应用下。此外,当该项目发生和/或作为该项目的结果,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可发出可检测的信号,尤其是在激发能量的影响和/或作用和/或应用下。
根据本发明,荧光团(A)与(B)的相对排列可由于该项目被改变,尤其是以这样的方式,即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的发射光谱被改变和/或发出可检测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相对于该项目改变发射光谱和/或暂时延迟检测信号,和/或在该项目发生后改变发射光谱和/或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此外,发射光谱的改变和/或可检测的信号可由时间分辨荧光测量确定。在这方面,可以区别与自发荧光的发射光谱的改变或可检测的信号。
在这点上,有利于将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的可检测的信号相比较于自发荧光延长2倍,尤其是延长5倍,特别是延长10倍,优选地延长100倍。
最后,如上所述,该项目可能是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尤其是核苷酸序列,优选为DNA或RNA序列,或肽和/或氨基酸序列的相互反应和/或相互作用和/或杂交。此外,该项目可以是空间变化,尤其是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的构型和/或构象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根据第 方面)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用于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相互作用及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检测和/或识别和/或测定,尤其通过是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相互作用。
因此,靶分子或靶结构可以是核苷酸序列,优选为DNA或RNA序列,(多)肽和/或氨基酸序列,尤其是酶或抗体。
相似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检测或识别基于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病毒和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在这点上,相应的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的有机基应该以这种方式配置,以使可能存在病毒、微生物(尤其是细菌),抗体及类似物与前述的生物系统的特异性靶结构的相互作用。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用作或实施于微生物的识别或量化,尤其是食品中的微生物的识别或量化,例如第一次发生的微生物富集。通过非限制性示例,还可能发生的是存在包被有配体的载体,所述配体对待识别或待定量的微生物具有特异性。此外,还可能通过抗体包被的微粒发生富集。在可选的裂解和纯化后,相应的靶核酸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探针扩增。
本发明同样包括识别或检测样品环境中靶寡核苷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用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培养靶核酸,随后培养物形成放射物并且检测荧光发射,优选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测量检测。在这点上,例如,实时PCR可用于靶核酸的扩增。同样地,在这方面,靶核酸或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能够作为FRET探针与载体相结合。
最后,本发明涉及(根据第 方面)根据本发明上述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用作染料的用途,尤其是荧光染料,特别是用于标记的目的。
由于伴随着基于稀土金属的特殊荧光的特殊结构的结果,荧光团能以特殊的方式产生特定颜色,作为荧光团选择和荧光团之间间距的调整的结果,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也特别适合用作染料。
关于染料,作为精确且窄的发射光谱的结果,特定的颜色可能在窄谱内。
总的来说,本发明利用铽复合物和铕复合物之间的能量转移或荧光共振能力转移的基本原理可作为研究结构,调节发射及改善生物传感器或染料复合物的性质的有价值的方法。这是本发明的一明显优势。
此外,本发明涉及(根据第七方面)根据本发明上述的FRET复合物或FRET系统用作生物传感器或探针,尤其是FRET探针的用途。
最后,本发明涉及(根据第八方面)一荧光共振能力转移对(FRET对),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荧光团,在FRET中,至少一个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个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对于其他关于本发明第五到第九方面的实施例,可参考上述与本发明其他方面相关的实施例,其可被相应地应用。
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阅读说明书,本发明的其他形式、变型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容易辨别并可重现的。
将参考下述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例
配体改性:
将3-氨基吡啶甲酸或3-羟基吡啶甲酸溶解于蒸馏水中,用相应数量的1M NaOH溶液中和,结晶出3-氨基吡啶甲酸钠盐或3-羟基吡啶甲酸钠盐。
将0.3222g 的3-氨基吡啶甲酸钠盐或3-羟基吡啶甲酸钠盐(2 mmol)于真空下(2 · 10-2毫巴)110℃下干燥3小时,溶解于大约30mL干燥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例如,0.162m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或OCN-(CH2)6-CNO),或0.129mL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DMDI或OCN-(CH2)12-CNO),向惰性气体中添加(1 mmol)。在惰性气体存在时,于90℃下与3-羟基吡啶甲酸钠盐反应24小时或70小时。90℃在真空下去除DMF。
该产品由NaOOC-C5H4N-NH-CO-NH-(CH2)n-NH-CO-NH-C5H4N-COONa (n = 6 产品为HDI且n = 12产品为DMDI)与3-氨基吡啶甲酸钠盐反应,及NaOOC-C5H4N-O-CO-NH-(CH2)n-NH-CO-O-C5H4N-COONa与3-羟基吡啶甲酸钠盐反应组成。
比较配体与单异氰酸酯(苯异氰酸酯或异氰酸丁酯)及丁基异硫代氰酸酯的改性,在相同的反应中相应地制备2 mmol异氰酸酯试剂。
络合物的合成:
四吡啶甲酸复合物:
将0.4350g吡啶甲酸钠盐(3mmol)和0.1600g 3-氨基吡啶甲酸钠盐(或3-羟基吡啶甲酸钠盐)(1mmol)溶解于约30mL的DMSO中并加热(合成只有一种配体类型的复合物,相应地制备4mmol 对应的钠盐)。0.3664g EuCl3 · 6H2O(或用于混合复合物的0.3730g TbCl3 · 6H2O或0.18324g EuCl3 · 6H2O及0.1865g TbCl3 · 6H2O)(1mmol)溶解于少量DMSO中并添加配体溶液。该混合物90℃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真空,相同的温度下蒸馏出DMSO。由此得到的米黄色粉末于四氢呋喃(THF)中煮沸回流1小时,真空80 °C下过滤干燥1小时。
合成具有改性配体的络合物,相应的制备0.5mmol二异氰酸酯的改性配体(或1mmol 异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的改性配体),代替1mmol 3-氨基吡啶甲酸钠盐。
由于DMDI-改性配体的溶解性较差,异氰酸酯被稀土复合物改性:将0.35 mmol复合物NaEuxTb(1-x)(Pic)3(Pic-Y)(x = 0到1,Pic =吡啶甲酸且Pic-Y = 3-氨基吡啶甲酸或3-羟基吡啶甲酸)于真空(2 · 10-2 毫巴)110℃ 下干燥3小时,溶解于约20mL DMSO中,并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添加0.094mL DMDI(0.088 mmol)。该反应于氩气存在时90 °C下进行24小时(或与3-羟基吡啶甲酸反应70小时)。真空中相同温度下蒸馏出DMSO。该获得的米黄色粉末于四氢呋喃(THF)中煮沸回流1小时,真空80℃下过滤干燥1小时。
三吡啶甲酸复合物:
将0.2900g吡啶甲酸钠盐(2mmol)和0.1600g 3-氨基吡啶甲酸钠盐(或3-羟基吡啶甲酸钠盐)(1mmol)溶解于约30mL DMSO中并加热(合成只有一种配体类型的复合物,相应地制备3mmol 对应的钠盐)。0.3664g EuCl3 · 6H2O(或用于混合复合物的0.3730g TbCl3 · 6H2O或0.1832g EuCl3 · 6H2O及0.1865g TbCl3 · 6H2O)(1mmol)溶解于少量DMSO中并添加配体溶液。将产生的沉淀过滤,用乙醇清洗并于真空重50℃下干燥1小时。
合成改性配体的络合物,相应的制备0.5mmol二异氰酸酯的改性配体(或1mmol 异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的改性配体),代替1mmol 3-氨基吡啶甲酸钠盐。
合成特定改性配体的络合物,例如Eu2[NaOOC-C5H4N-O-CO-NH-(CH2)n-NH-CO-O-C5H4N-COO]3,产生的沉淀只在90-100℃下加热。
标记异氰酸酯改性的 DNA
将复合物NaEuxTb(1-x)(Pic)3(Pic-Y)(例如x = 0时只标记为绿色发光复合物;x = 1时只标记为红色发光复合物;x = 0.5时标记为绿色和红色发光复合物; Pic =吡啶甲酸;Pic-Y =3-氨基吡啶甲酸或3-羟基吡啶甲酸)于真空(2 · 10-2 毫巴)110℃下干燥3小时,溶解于DMSO中,并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向添加合适量的在干燥的DMSO(摩尔比率Pic-Y:NCO = 1:1)中的DNA溶液。该反应于氩气存在时90℃下进行24小时(或与3-羟基吡啶甲酸反应70小时)。如有必要,在真空中相同温度下蒸馏出DMSO。
标记异硫氰酸酯改性的 DNA
将复合物NaEuxTb(1-x)(Pic)3(Pic-Y) (例如x = 0时只标记为绿色发光复合物;x = 1时只标记为红色发光复合物;x = 0.5时标记为绿色和红色发光复合物;Pic =吡啶甲酸;Pic-Y =3-氨基吡啶甲酸或3-羟基吡啶甲酸)溶解于DMSO中,加入适量的水、DMSO或DMSO/水溶液(摩尔比率Pic-Y:NCS = 1:1)的DNA溶液。该反应于氩气存在时90℃下进行24小时(或与3-羟基吡啶甲酸反应70小时)。如有必要,在真空中相同温度下蒸馏出DMSO或水。

Claims (60)

1.一种至少两种不同的用于配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FRET对)的荧光团的应用,在FRET对中存在至少一种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种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以下种方式选择,即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在激发能量的影响和/或作用和/或应用下发生是极其有利的,特别是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至少以一种实质上非辐射方式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从第一荧光团(A)到第二荧光团(B)的能量转移取决于荧光团(A)和(B)间的距离,能量转移,尤其是能量转移的强度和/或效率,可能随着荧光团(A)和(B)空间间距的减小而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能量转移导致第一荧光团(A)的荧光的减弱和第二荧光团(B)的荧光的增强。
5.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的状态与第二荧光团(B)的状态重叠,或至少部分重叠。
6.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或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应该包括一种染料,尤其是荧光染料。
7.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相互独立的第一荧光团(A)和/或第二荧光团(B),每个包括至少一个核心,优选为一个由一种稀土元素组成的核心。
8.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稀土元素选自钪、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组成的组中。
9.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稀土元素是选自镧系元素,尤其是选自由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组成的组中。
10.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稀土元素选自铕和铽组成的组中。
11.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含有铽作为稀土金属,特别是以铽(III)的形式存在。
12.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B)含有铕作为稀土金属,特别是以铕(III)的形式存在。
13.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和(B)每个都与稀土元素结合,特别是至少与一个配体结合,特别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特别是多个配体,优选为四配体,和/或相互独立的荧光团(A)和(B)中的稀土元素以离子键、配位键和/或共价键,特别是共价键,连接到至少一个配体,尤其是多个配体,优选为四配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配体尤其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是多齿配体,尤其是双齿配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配体特别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是甲基吡啶酸、吡啶甲酸和/或其衍生物,尤其是取代型衍生物,优选为羟基衍生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3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配体,尤其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尤其是甲基吡啶酸、吡啶甲酸和/或其衍生物,包括特别的取代基和/或官能团更好地与优选有机分子共价结合和/或耦合,特别是,该取代基和/或官能团选自氨基、羧酸酯、异氰酸酯、异硫氰酸酯、环氧树脂、巯基和羟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代基或官能团是羟基。
18.根据权利要求13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配体,尤其是络合剂和/或螯合剂是羟基甲基吡啶酸和/或羟基吡啶甲酸。
19.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为根据图5的式中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20.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可从以下组中选择:四(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三(吡啶- 2 -羧酸)-(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二(吡啶- 2 -羧酸)-二(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吡啶- 2 -羧酸)-三(4-羟基吡啶-2-羧酸)铽(III)和/或其衍生物。
21.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是一通式为[Tbx(Pic)y(Pic-Y)z](4-3x)-的化合物,其中,在这个通式中,
Tb是铽(III),
Pic是吡啶,
Y是一个官能团,特别地选自氨基、羧酸酯、异氰酸酯、异硫氰酸酯、环氧树脂、巯基和羟基,优选为羟基,
x是1到4的整数,特别为1或2,优选为1,且
y和z 都是0到4的整数,其中y+z=4。
22.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B),是根据图4的式中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23.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B)可从以下组中选择:四(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三(吡啶- 2 -羧酸)-(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二(吡啶- 2 -羧酸)-二(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吡啶- 2 -羧酸)-三(4-羟基吡啶-2-羧酸)铕(III)和/或其衍生物。
24.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B),是一通式为[Eux (Pic’)y (Pic’-Y’)z ](4-3x ’)-的化合物,其中,在这个通式中,
Eu是铕(III),
Pic’是吡啶,
Y’是一个官能团,特别地选自氨基、羧酸酯、异氰酸酯、异硫氰酸酯、环氧树脂、巯基和羟基,优选为羟基,
x’是1到4的整数,尤其为1或2,优选为1,且
y’和z’ 都是0到4的整数,其中,y’+z’=4。
25.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和荧光团(B)通过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尤其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相互耦合和/或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应该以这样一种方式选择,以使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发生在荧光团(A)和荧光团(B)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与各自的配体的取代基和/或各自的官能团相耦合和/或结合,尤其是如前述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络合剂和/或螯合剂。
28.根据权利要求25到27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优选有机基与荧光团(A)和/或荧光团(B)共价结合,特别是有机基优选地与荧光团(A)和/或(B)的配体的官能团共价连接和/或耦合,和/或特别地有机基包含能够与配体的官能团结合和/或耦合的官能团,优选为共价结合和/或耦合。
29.根据权利要求25到28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与荧光团(A)和/或荧光团(B)通过(聚) 尿烷基的形成而共价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5到2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是一能够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相互反应的自由基,和/或该有机基是能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相互作用的自由基。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反应,导致从荧光团(A)到荧光团(B)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改变,特别是减少。
32.根据权利要求25到31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是,或包括一核苷酸序列,特别是一DNA或RNA序列,优选为一寡核苷酸。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核苷酸序列,尤其是在5’端和3’端包括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部分,优选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核苷酸序列部分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不发生相互反应时,存在互补核苷酸序列部分的杂交。
34.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和荧光团(B)优选通过共价键与具有互补核苷酸序列部分的核苷酸序列相连接构成了分子信标(MB),优选在5’端和3’端。
35.根据权利要求25到31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是或包括肽和/或氨基酸,特别是寡肽。
36.根据权利要求25到31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基是饱和或不饱和烃基,优选不饱和的支链或直链烃基。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烃基的链长度含有至少2个碳原子,尤其是2-20个碳原子,优选为2-15个碳原子,更优选为2-12个碳原子。
38.根据在前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和荧光团(B)与一有机基,一起构成了根据图3所示的通式的复合物,在这个通式中,n是从1到20的整数,尤其是2到15,优选为2到12。
39.一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复合物(FRET复合物),其包括至少一个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个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荧光团(A)和荧光团(B)通过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尤其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相互耦合和/或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复合物,其特征在于, FRET复合物对应于通式:
DF-S-AF
其中,在这个通式中,
DF是一供体荧光团,优选为荧光团(A),
AF为一受体荧光团,优选为荧光团(B),
S是一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优选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9的特征部分中的一个或更多特征。
42.一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FRET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个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根据本发明的FRET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和荧光团(B)彼此独立,每个包括一个有机基,优选如权利要求26到37中任一项所限定。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和荧光团(B)通过特别的二价和/或双键有机基,尤其是连接子和/或间隔子相互耦合和/或连接,特别是如权利要求25到37中任一项所限定。
45.根据权利要求42-44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8的特征部分中的一个或更多特征。
46.根据权利要求39到41中任一项所述的FRET复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42到45中任一项所述FRET系统用于样品中的项目检测的应用。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FRET复合物的荧光团(A)和荧光团(B)和/或FRET系统的荧光团(A)和荧光团(B)形成样品中的FRET对。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该项目发生和/或作为该项目的结果,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改变其自身的发射光谱,尤其是在激发能量的影响和/或作用和/或应用下,和/或当该项目发生和/或作为该项目的结果,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发出可检测的信号,尤其是在激发能量的影响和/或作用和/或应用下。
49.根据权利要求46到48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荧光团(A)与(B)的相对排列可由于该项目被改变,尤其是以这样的方式,即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的发射光谱被改变,和/或发出可检测的信号。
50.根据权利要求46到49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该项目发射光谱和/或检测信号的改变被暂时延迟,和/或在该项目发生后改变发射光谱和/或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51.根据权利要求46到50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发射光谱和/或可检测的信号的改变可由时间分辨荧光测量确定,特别是,其可以区别发射光谱或可检测的信号的改变与样品的自发荧光。
52.根据权利要求46到51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的可检测的信号相比较于自发荧光被延长2倍,尤其是延长5倍,特别是延长10倍,优选地延长100倍。
53.根据权利要求46到52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是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相互反应和/或相互作用和/或杂交,尤其是核苷酸序列,优选为DNA或RNA序列,或肽和/或氨基酸序列,和/或该项目是空间变化,尤其是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的构型和/或构象变化。
5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9到41中任一项所述的FRET复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42到45中任一项所述的FRET系统用于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相互作用及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检测和/或识别和/或测定,尤其是FRET复合物和/或FRET系统与靶分子和/或靶结构的相互作用。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应用,其中,靶分子和/或靶结构是核苷酸序列,优选为DNA或RNA序列。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应用,其中,靶分子和/或靶结构是(多)肽和/或氨基酸序列,尤其是酶或抗体。
5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9到41中任一项所述的FRET复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42到45中任一项所述的FRET系统用作染料的用途,尤其是荧光染料,特别是用于标记的目的。
5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9到41中任一项所述的FRET复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42到45中任一项所述的FRET系统用作生物传感器或探针,尤其是FRET探针的用途。
59.根据权利要求54、57和5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到38和46到53的特征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60.一荧光共振能力转移对(FRET对),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荧光团,在FRET对中,至少一个作为供体荧光团的第一荧光团(A)和至少一个作为受体荧光团的第二荧光团(B),其特征在于,第一荧光团(A)和第二荧光团(B)相互独立,每个都以一种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复合物为基础配置,荧光团(A)和(B)包括彼此不同的稀土元素。
CN200980133260.3A 2008-06-26 2009-04-28 远程控制的能量转移染料复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1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29936 2008-06-26
DE102008029936.7 2008-06-26
DE102008033871A DE102008033871A1 (de) 2008-06-26 2008-07-18 Abstandsgesteuerte Energietransfer-Farbstoffkomplexe
DE102008033871.0 2008-07-18
PCT/EP2009/003067 WO2009156019A1 (de) 2008-06-26 2009-04-28 Abstandsgesteuerte energietransfer-farbstoffkomplex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893A true CN102131893A (zh) 2011-07-20
CN102131893B CN102131893B (zh) 2014-03-26

Family

ID=40936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326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1893B (zh) 2008-06-26 2009-04-28 远程控制的能量转移染料复合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89781A1 (zh)
EP (1) EP2294159B1 (zh)
JP (1) JP5356518B2 (zh)
CN (1) CN102131893B (zh)
DE (2) DE102008033871A1 (zh)
ES (1) ES2394762T3 (zh)
PL (1) PL2294159T3 (zh)
WO (1) WO200915601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6615A1 (zh) * 2012-08-14 2014-02-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超分辨成像方法
CN103901000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伏马菌毒素b1的方法
CN105837830A (zh) * 2016-04-19 2016-08-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对硝基苯酚和铁离子可视化检测的铕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27624A (zh) * 2017-10-16 2018-02-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适体传感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抗生素检测方法
CN112630198A (zh) * 2020-09-15 2021-04-0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的传感检测方法
CN112763463A (zh) * 2020-11-05 2021-05-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回音壁模式微腔传感灵敏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12580A1 (de) 2010-03-23 2011-09-29 Hochschule Niederrhein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zeitaufgelösten Durchflusszytometrie
US20150015252A1 (en) * 2012-03-09 2015-01-15 New York University Methods and Kits for Detecting Non-Luminescent or Weakly Luminescent Metals
CN106706587B (zh) * 2017-01-11 2019-03-29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同时分离的fret定量检测修正方法
US11726081B2 (en) 2019-02-15 2023-08-15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ethods to identify modulators of tau protein structure
US11656221B2 (en) 2019-06-11 2023-05-23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ethods to identify modulators of actin-binding protei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66962B (de) * 1913-04-18 1914-11-10 Felix Reissmann Signaleinrichtung zum Füllen von Lager- und Transportfässern.
US3639765A (en) * 1969-07-01 1972-02-01 Marcos Kleinerman Infrared image converter
JPS56136874A (en) * 1980-03-31 1981-10-26 Asahi Chem Ind Co Ltd Tribo-luminous substance
US5118349A (en) * 1986-08-19 1992-06-02 Petrel Security markings, material provided with security mark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the security mark
US5925517A (en) 1993-11-12 1999-07-20 The Public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Inc. Detectably labeled dual conformation oligonucleotide probes, assays and kits
US5998146A (en) * 1998-07-17 1999-12-07 Wallac Oy Homogeneous luminescence assay method based on energy transfer
JP3922622B2 (ja) * 2001-06-06 2007-05-30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新規な蛍光プローブ類、これらを組み合わせたメタンフェタミンの測定キットおよびメタンフェタミンの簡易測定法
JP2003075443A (ja) * 2001-09-03 2003-03-12 Sekisui Chem Co Ltd 標的物質測定試薬、それを用いた標的物質の測定方法
DE10163295B4 (de) * 2001-12-21 2004-03-25 Honeywell Specialty Chemicals Seelze Gmbh Seltenerdmetall-Verbindungen und Gemische von dies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JP2003325200A (ja) * 2002-03-08 2003-11-18 Kazuko Matsumoto 新規高感度核酸解析法
FR2840611B1 (fr) * 2002-06-06 2005-09-09 Cis Bio Int Entite fluorescente comportant un fluorophore lie de maniere covalente a au moins un oligonucleotide et comportant au moins un groupe fonctionnel et ses utilisations
JP2004053416A (ja) * 2002-07-19 2004-02-19 Zoegene Corp C末端標識タンパク質を用いるタンパク質−分子間相互作用の解析方法
DE10259677B4 (de) 2002-12-18 2008-01-24 Büddefeld, Jürgen, Prof. Dr.-Ing. Sonden zum Nachweis von Nukleinsäuren, insbesondere zum Nachweis pathogener Keime in Lebensmitteln
EP1610954B1 (en) * 2003-09-12 2010-11-17 American Dye Source, Inc.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in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US8071626B2 (en) * 2003-12-18 2011-12-06 Wallac Oy Chelating agents and highly luminescent and stable chelates and their use
AU2005286607B2 (en) * 2004-09-23 2011-01-27 Genentech, Inc. Cysteine engineered antibodies and conjugates
DE102005020384A1 (de) * 2005-05-02 2006-11-09 Therainvention Gmbh Spektroskopisches Verfahren zum Nachweis von Analyten
FR2899689B1 (fr) * 2006-04-10 2016-05-20 Cis Bio Int Procede de suppression d'un signal fret, agents suppresseurs d'un signal de fret et utilisation dans un procede de multiplexage biologiqu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6615A1 (zh) * 2012-08-14 2014-02-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超分辨成像方法
CN103901000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伏马菌毒素b1的方法
CN103901000B (zh) * 2012-12-26 2016-09-28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伏马菌毒素b1的方法
CN105837830A (zh) * 2016-04-19 2016-08-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对硝基苯酚和铁离子可视化检测的铕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837830B (zh) * 2016-04-19 2019-01-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对硝基苯酚和铁离子可视化检测的铕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27624A (zh) * 2017-10-16 2018-02-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适体传感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抗生素检测方法
CN107727624B (zh) * 2017-10-16 2020-12-2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适体传感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抗生素检测方法
CN112630198A (zh) * 2020-09-15 2021-04-0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的传感检测方法
CN112763463A (zh) * 2020-11-05 2021-05-0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回音壁模式微腔传感灵敏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33871A1 (de) 2009-12-31
CN102131893B (zh) 2014-03-26
EP2294159B1 (de) 2012-09-05
ES2394762T3 (es) 2013-02-05
US20110189781A1 (en) 2011-08-04
JP5356518B2 (ja) 2013-12-04
DE202008009713U1 (de) 2009-08-06
EP2294159A1 (de) 2011-03-16
PL2294159T3 (pl) 2013-02-28
JP2011525622A (ja) 2011-09-22
WO2009156019A1 (de) 2009-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1893B (zh) 远程控制的能量转移染料复合物
Johansson et al. Intramolecular dimers: a new design strategy for fluorescence‐quenched probes
EP0599338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target nucleic acid
AU692230B2 (en) Probes labelled with energy transfer coupled dyes
CA2664649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biodetection by nucleic acid-templated chemistry
CN101424642A (zh) 一种基于纳米金与核酸结构的靶分子检测方法
US7262007B2 (en) Dye-labeled oligonucleotide for labeling a nucleic acid molecule
CN101903536A (zh) 多个核酸平行定量分析用设备及方法
Xu et al. Fluorescence light-up recognition of DNA nucleotide based on selective abasic site binding of an 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probe
CA2397545C (en) Method of detecting dna by dna hybridization method with the use of fluorescent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CN1902490B (zh) 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及其所用的标记染料和标记试剂盒
EP1491629A1 (en) Novel method of highly sensitive nucleic acid analysis
JP2020502256A (ja) 新規化合物及びサンプル中の標的分子の検出のためのその使用
AU2015239394B2 (en) Fluorescent labeled single-stranded nucleic acid and use thereof
JP2007525218A (ja) 生物学的に活性な化合物の検出
JP2001002951A (ja) 新規な蛍光色素およびその蛍光マーカーとしての使用
Matveeva et al. Ratiometric FRET-based detection of DNA and micro-RNA on the surface using TIRF detection
EP1221466A2 (en) Detecting reagent for double-stranded nucleic acid and double-stranded nucleic acid detecting method
DE10259677B4 (de) Sonden zum Nachweis von Nukleinsäuren, insbesondere zum Nachweis pathogener Keime in Lebensmitteln
WO2005030979A2 (en) Dark quenchers for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in bioassays
Cissell et al.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methods of RNA detection
Burke et al. Analysis of close proximity quenching of phosphorescent metalloporphyrin labels in oligonucleotide structures
EP2239339B1 (en) Dye composition for fluid transfer control
He et al.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mosaic DNA chip
Zhang et al. Amplified fluor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microRNAs in homogeneous solution with cationic conjugated polym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