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0818A -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0818A
CN102120818A CN 201110001187 CN201110001187A CN102120818A CN 102120818 A CN102120818 A CN 102120818A CN 201110001187 CN201110001187 CN 201110001187 CN 201110001187 A CN201110001187 A CN 201110001187A CN 102120818 A CN102120818 A CN 102120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basic alcohol
preparation
aliphatic polycarbonate
entrainer
di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011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0818B (zh
Inventor
王家喜
李金丽
李云庆
周宏勇
王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0011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0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0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0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0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08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二元醇、碳酸乙烯酯、路易斯酸催化剂及共沸剂依次放入到反应器中,其中物料配比为:摩尔比碳酸乙烯酯∶二元醇=0.5~5∶1,催化剂的用量为碳酸乙烯酯与二元醇质量总和的0.1%~5%,共沸剂的用量为碳酸乙烯酯与二元醇质量总和的10%~54%,在120℃~180℃温度、常压下反应4~20小时,至无乙二醇分出,反应结束后在120~200℃及1.33~1.99KPa真空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及共沸剂,至无馏分流出,得到纯净的产物聚碳酸酯二元醇。本发明得到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反应操作简便,产物结构规整,脱羰基率均≤3.0%,副产物乙二醇不会污染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碳酸酯的制备,具体为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APC)是特殊的多元醇之一,是一种分子内有多个碳酸酯基、由羟基封端的化合物,由于其分子链具有较大的柔顺性,因而可作为合成新一代聚碳酸酯型聚氨酯(PCU)软段、及聚酯的原料。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是一种新型的聚氨酯材料,它不仅具有传统聚氨酯弹性体良好的力学性能,还具有优良的耐水解稳定性、耐热性、耐氧化性及耐磨性。目前,聚碳酸酯二元醇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品质优良、性能优异的各种聚氨酯材料。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医学材料不断出现,对生物稳定性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聚氨酯弹性体生物材料的耐水解性低等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对于传统聚氨酯而言,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具有优良的耐体内氧化性,在医用材料的长期移植中有更好的生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长期植入体内的医疗装置领域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同时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还具有微生物可降解性,因此可能发展成为一类环境友好材料。用聚碳酸酯二元醇代替传统多元醇合成水性聚氨酯材料,使其耐水解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由于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APC-PU)性能优异,其应用领域与传统聚氨酯类似,包括弹性体、涂料、泡沫和粘合剂等多个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因此该材料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受到很大重视。因而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也成为大家研发的热点。
APC的合成方法包括传统的光气法、二氧化碳环氧化物调节共聚法、环状碳酸酯的开环聚合法和酯交换法等。光气法采用光气和脂肪族多元醇为原料,但由于光气与氯化氢对设备造成严重腐蚀,生产条件恶劣,因此已基本被淘汰。二氧化碳环氧化物调节共聚法虽然原料成本较低,但所用催化剂活性不高,后处理较困难,并且只能合成特定环氧化物结构(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单体)的聚碳酸酯二元醇,其他结构的环氧化合物合成也较困难。而环状碳酸酯开环聚合法中原料六元环及大于六元环的环状碳酸酯制备困难,且在开坏过程中分子量控制较难,可以形成高分子APC(五元环的环状碳酸酯在开环聚合时,生成分子量很低的APC)。酯交换法采用二元醇和碳酸酯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APC,调整二元醇的种类可以合成多种结构的聚碳酸酯二元醇。此外,酯交换也可以在高分子多元醇和聚碳酸酯之间进行,Harris和Gunatillake分别采用酯交换法,制得具有嵌段结构的APC。酯交换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来提高反应速度,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盐及其醇化物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但反应结束后,必须通过对产品进行水洗或酸洗等方法除去残留在产品中的催化剂,以避免残留催化剂对后续反应的影响。钛酸酯催化剂对水敏感,活性较低,所得聚碳酸酯二元醇易变黄,有机锡化合物毒性较高(工业催化,2009,17,23)。均相催化剂存在分离及回收的问题,多相催化剂虽然能较好解决该问题,但大多数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低,改性水滑石虽对该反应具有较高活性,但这些催化剂制备较复杂(Ind.Eng.Chem.Res.,2008,47,2140-2145)。目前酯交换法所用的碳酸酯多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苯酯等,碳酸二乙酯、碳酸二苯酯生产成本相对偏高,而价格相对较低的碳酸乙烯酯制备的聚碳酸酯二元醇,由于酯交换过程中会伴随大量二氧化碳的产生,最终会得到含有聚醚链段(>50%)的聚醚型聚碳酸酯二元醇(Polymer 2004,45,3125-3137.,Macromolecules.2005,38(9):3562-3563),这样会影响由此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的耐水解性。因此,开发制备简单、活性高且脱羰基少的催化剂对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存在催化剂活性不高、分离困难及碳酸酯严重脱羰基的问题,提供一种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以碳酸乙烯酯及二元醇为原料制得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结构规整,且脱羰基的醚键链段均≤3.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元醇、碳酸乙烯酯、路易斯酸催化剂及共沸剂依次放入到反应器中,其中物料配比为:碳酸乙烯酯∶二元醇的摩尔比为0.5~5∶1,催化剂的用量为碳酸乙烯酯与二元醇质量总和的0.1%~5%,共沸剂的用量为碳酸乙烯酯与二元醇质量总和的10%~54%,在120℃~180℃温度、常压下反应4~20小时,至无乙二醇分出,反应结束后在120~200℃及1.33~1.99KPa真空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及共沸剂,至无馏分流出,得到纯净的产物聚碳酸酯二元醇。
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具体为醋酸锌、硝酸锌或硫酸锌;
所述的二元醇为碳原子数为4~20的脂肪族直链二醇;
所述的二元醇为碳原子数为4~20的脂肪族直链二醇为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或1,10-癸二醇;
所述的共沸剂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或混合二甲苯;
所述的在120℃~180℃温度、常压下反应4~20小时反应过程具体还可以分为两阶段变温反应,即在120~147℃条件下反应4h,再在147~167℃条件下反应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碳酸乙烯酯与脂肪族二元醇的酯交换反应来合成APC,副产物乙二醇不会污染环境,并且可以与尿素反应制备原料碳酸乙烯酯(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9(12):44-52),以循环利用,并且反应操作简便,产物结构规整,脱羰基率均≤3.0%,因此这一反应是很有应用前途的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5产品的氢核磁共振波谱图;
图2为实施例9产品的氢核磁共振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25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34.30g(0.39摩尔)的碳酸乙烯酯,35.40g(0.30摩尔)的1,6-己二醇和0.67g的醋酸锌,以26g邻二甲苯为共沸剂,在140℃下反应8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到白色蜡状固体聚碳酸酯二元醇42.20g,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及脱羧的醚链段的含量经核磁共振分析(下同),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在15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13.20g(0.15摩尔)的碳酸乙烯酯,35.40g(0.30摩尔)的1,6-己二醇和0.50g的醋酸锌,以26g对二甲苯为共沸剂,在140℃下反应4h,在1607℃条件下反应4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99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聚碳酸酯二元醇36.3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在15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66.00g(0.75摩尔)的碳酸乙烯酯,17.70g(0.15摩尔)的1,6-己二醇和0.20g的醋酸锌,以26g间二甲苯为共沸剂,在147℃下反应8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60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37.0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在15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66.00g(0.75摩尔)的碳酸乙烯酯,29.50g(0.25摩尔)的1,6-己二醇和0.47g的醋酸锌,以26g对二甲苯为共沸剂,在150℃下反应8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53.1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在15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6.40g(0.30摩尔)的碳酸乙烯酯,39.30g(0.333摩尔)的1,6-己二醇和1.0g的醋酸锌,以26g混合二甲苯为共沸剂,在160℃下反应8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43.30g,分析结果见表1。
图1为本实施例所得产品聚碳酸酯二元醇的1H-NMR,从图中可以看出数均分子量为982,脱羰基率为2%。
实施例6
在10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6.40g(0.30摩尔)的碳酸乙烯酯,35.50g(0.30摩尔)的1,6-己二醇和1.20g的硫酸锌,以及20g的混合二甲苯作为共沸剂,在180℃下反应5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45.9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在10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6.40g(0.30摩尔)的碳酸乙烯酯,35.50g(0.30摩尔)的1,6-己二醇和3.00g的醋酸锌,以及20g的间二甲苯作为共沸剂,在170℃下反应4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45.7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在10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6.40g(0.30摩尔)的碳酸乙烯酯,35.50g(0.30摩尔)的1,6-己二醇和1.20g的硝酸锌,以及20g的混合二甲苯作为共沸剂,在160℃下反应6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80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45.4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在25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9.92g(0.34摩尔)的碳酸乙烯酯,30.60g(0.34摩尔)的1,4-丁二醇和0.30g的醋酸锌,以26g邻二甲苯为共沸剂,在140℃下反应10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26.85g,分析结果见表1。
图2为本实施例所得产品聚碳酸酯二元醇的1H-NMR,从图中可以看出数均分子量为536,脱羰基率为2%。
实施例10
在10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19.36g(0.22摩尔)的碳酸乙烯酯,22.88g(0.22摩尔)的新戊二醇和0.40g的硫酸锌,以及20g的混合二甲苯作为共沸剂,在150℃下反应13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22.55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1
在10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0.00g(0.227摩尔)的碳酸乙烯酯,26.00g(0.25摩尔)的1,5-戊二醇和0.48g的硝酸锌,20g对二甲苯作为共沸剂,在145℃下反应18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31.38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2
在10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5.00g0.284摩尔)的碳酸乙烯酯,22.45g(0.129摩尔)的1,10-葵二醇和0.48g的醋酸锌,以及20g的混合二甲苯作为共沸剂,在160℃下反应20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25.2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3
在100mL的玻璃烧瓶中,加入25.00g(0.284摩尔)的碳酸乙烯酯,22.45g(0.129摩尔)的1,10-葵二醇和0.48g的硝酸锌,以及20g的混合二甲苯作为共沸剂,在170℃下反应10h,共沸分出乙二醇,然后在此温度下1.33KPa真空下减压蒸馏,蒸到无流出物为止,得白色蜡状固体24.8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1方法合成出来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20.50g在170℃及1.33KPa真空条件下减压蒸馏反应5h,得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19.9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9方法合成出来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20.00g在170℃及1.33KPa真空条件下减压蒸馏反应5h,得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18.00g,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10方法合成出来的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20.00g在170℃及1.33KPa真空条件下减压蒸馏反应5h,得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19.20g,分析结果见表1。
表1:产物的脱羰基率及数均分子量试验结果对比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脱羰基率   0.4%   0.4%   0.5%   0.5%   2.0%   1.1%   1.1%   1.0%
  数均分子量   800   554   350   400   982   1300   1400   1600
  实施例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实施例16
  脱羰基率   2.0%   1.4%   1.5%   0.2%   0.5%   1.5%   3.0%   2.0%
  数均分子量   536   800   550   2400   1500   1180   580   1200
本发明的方法是采用路易斯酸为催化剂,催化碳酸乙烯酯与二元醇的酯交换反应,利用二甲苯与乙二醇的共沸将乙二醇分出,促进平衡反应向右进行,以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所用路易斯酸可以通过过滤去除,残留的路易斯酸对后续反应没有影响。二甲苯用来控制反应温度,分离乙二醇,反应后期,可以通过蒸出二甲苯的形式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得到的聚碳酸酯二元醇由结构确定的碳酸酯官能团及来自于二元醇的烷基组成,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由原料二元醇及碳酸乙烯酯的摩尔比、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决定,脱羰基率与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的性能决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及原料的配比来控制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平均分子量及脱羰基的比例,制备结构规整的聚碳酸酯二元醇,可直接用于聚碳酸酯聚氨酯的合成。

Claims (6)

1.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
将二元醇、碳酸乙烯酯、路易斯酸催化剂及共沸剂依次放入到反应器中,其中物料配比为:碳酸乙烯酯∶二元醇的摩尔比为0.5~5∶1,催化剂的用量为碳酸乙烯酯与二元醇质量总和的0.1%~5%,共沸剂的用量为碳酸乙烯酯与二元醇质量总和的10%~54%,在120℃~180℃温度、常压下反应4~20小时,至无乙二醇分出,反应结束后在120~200℃及1.33~1.99KPa真空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及共沸剂,至无馏分流出,得到纯净的产物聚碳酸酯二元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具体为醋酸锌、硝酸锌或硫酸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二元醇为碳原子数为4~20的脂肪族直链二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二元醇为碳原子数为4~20的脂肪族直链二醇为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或1,10-癸二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共沸剂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或混合二甲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在120℃~180℃温度、常压下反应4~20小时反应过程具体还可以分为两阶段变温反应,即在120~147℃条件下反应4h,再在147~167℃条件下反应4h。
CN2011100011873A 2011-01-05 2011-01-05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0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11873A CN102120818B (zh) 2011-01-05 2011-01-05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11873A CN102120818B (zh) 2011-01-05 2011-01-05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0818A true CN102120818A (zh) 2011-07-13
CN102120818B CN102120818B (zh) 2012-08-01

Family

ID=4424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11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0818B (zh) 2011-01-05 2011-01-05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0818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4020A (zh) * 2016-02-01 2016-06-22 中山大学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4636A (zh) * 2016-05-05 2016-09-07 义乌潘季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07057050A (zh) * 2016-12-24 2017-08-18 四川中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CN107141471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北京化工大学 非异氰酸酯法制备脂肪族可生物降解热塑性聚氨酯及弹性体的方法
CN107236120A (zh) * 2017-06-09 2017-10-10 海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聚碳酸酯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3300A (zh) * 2015-05-21 2018-02-09 巴斯夫公司 超支化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与其用途
CN111909367A (zh) * 2020-08-14 2020-11-10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4539025A (zh) * 2022-03-11 2022-05-27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通过酯交换反应分离二元醇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5264A (ja) * 1991-07-24 1993-02-02 Asahi Chem Ind Co Ltd 反応性安定化ポリオール
JP2001270938A (ja) * 2000-01-21 2001-10-02 Ube Ind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040152861A1 (en) * 2003-01-31 2004-08-05 Hartmut Nefzger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igomeric aliphatic diols, polycarbonatediols based thereon and prepolymers thereof
CN1745122A (zh) * 2002-12-20 2006-03-08 通用电气公司 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1012307A (zh) * 2007-02-12 2007-08-08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1148502A (zh) * 2007-09-16 2008-03-2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制备脂肪族低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CN101633731A (zh) * 2009-08-14 2010-01-27 广州市达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164354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1062A (zh) * 2009-11-17 2010-05-05 常州化学研究所 一种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5264A (ja) * 1991-07-24 1993-02-02 Asahi Chem Ind Co Ltd 反応性安定化ポリオール
JP2001270938A (ja) * 2000-01-21 2001-10-02 Ube Ind Ltd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745122A (zh) * 2002-12-20 2006-03-08 通用电气公司 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US20040152861A1 (en) * 2003-01-31 2004-08-05 Hartmut Nefzger Process for preparing oligomeric aliphatic diols, polycarbonatediols based thereon and prepolymers thereof
CN101012307A (zh) * 2007-02-12 2007-08-08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1148502A (zh) * 2007-09-16 2008-03-26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制备脂肪族低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CN10164354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3731A (zh) * 2009-08-14 2010-01-27 广州市达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1701062A (zh) * 2009-11-17 2010-05-05 常州化学研究所 一种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学试剂》 20100630 王丽苹,萧斌,王公应 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二醇的研究进展 第32卷, 第6期 2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81231 程玲,周建成,吴东方,等 碳酸乙烯酯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第9卷, 第12期 2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300A (zh) * 2015-05-21 2018-02-09 巴斯夫公司 超支化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与其用途
CN105694020A (zh) * 2016-02-01 2016-06-22 中山大学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1471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北京化工大学 非异氰酸酯法制备脂肪族可生物降解热塑性聚氨酯及弹性体的方法
CN105924636A (zh) * 2016-05-05 2016-09-07 义乌潘季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二醇的制备方法
CN107057050A (zh) * 2016-12-24 2017-08-18 四川中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CN107236120A (zh) * 2017-06-09 2017-10-10 海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聚碳酸酯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6120B (zh) * 2017-06-09 2019-06-25 海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聚碳酸酯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367A (zh) * 2020-08-14 2020-11-10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性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4539025A (zh) * 2022-03-11 2022-05-27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通过酯交换反应分离二元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0818B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0818B (zh)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Ghasemlou et al. Bio-based routes to synthesize cyclic carbonates and polyamines precursors of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s: A review
CN104769008B (zh) 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US10723837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poly(alkylene carbonate) via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ep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novel complex
JP5512283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1108896B (zh) 耐高含水量的聚醚生产方法
CN107573497B (zh)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高效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1701062A (zh) 一种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CN102869699A (zh) 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和在金属盐存在下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EP2361900A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lycolic acid
CN100560634C (zh) 一种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3797045A (zh) 用于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活化方法
CN103204987B (zh) 一种合成高分子量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1921391A (zh) 低不饱和度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方法
CN107849232A (zh) 使用含有至少两个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醇用于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
CN107365412A (zh) 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Jang et al. Facile room-temperature preparation of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 from carbon dioxide based poly (ether carbonate) polyols with a reduced generation of acetaldehyde
Fu et al. Propylene oxide end-capping route to primary hydroxyl group dominated CO2-polyol
CN105829379A (zh) 氨基甲酸酯醇用于制备聚醚碳酸酯多元醇
CN101024685B (zh)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US896960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lycidol
CN105694020B (zh) 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7477C (zh) 一种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8003338A (zh) 一种用于制备脂肪族聚碳酸酯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91440C (zh) 一种制备脂肪族低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