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484A -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484A
CN102119484A CN2009801298797A CN200980129879A CN102119484A CN 102119484 A CN102119484 A CN 102119484A CN 2009801298797 A CN2009801298797 A CN 2009801298797A CN 200980129879 A CN200980129879 A CN 200980129879A CN 102119484 A CN102119484 A CN 102119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stant envelope
amplitude
circuit
gener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98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9484B (zh
Inventor
长山昭
福冈泰彦
丸田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1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9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4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94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using vector summing of two or more constant amplitude phase-modulat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336A I/Q, i.e. phase quadrature, modulator or demodulator being used in an amplify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2203/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2203/21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mplifiers
    • H03F2203/21142Output signals of a plurality of power amplifiers are parallel combined to a common out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能够以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放大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对基于输入信号(Sin)生成的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0°<δθ<180°)的第一、第二基本信号(Su1、Su2)进行矢量减法运算,生成第一正交信号(Sd1),对第一、第二基本信号(Su1、Su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生成第二正交信号(Sd2)。对第二基本信号(Su2)和基于第一基本信号(Su1)得到的第一、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e)进行矢量加法运算,生成第一、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1、S2)。基于第一、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1、S2),输出放大输入信号(Sin)而得到的输出信号(Sout)。

Description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放大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输入信号变换为两个恒定包络线信号并放大这些恒定包络线信号之后进行矢量加法运算的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通信装置的发送信号的放大等中使用的功率放大方式,公知有LINC(Linear Amplification with Nonlinear Component)方式。在LINC方式中,将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变换为具有与该输入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相位差的两个恒定包络线信号之后,分别使用非线性放大器放大这些恒定包络线信号。然后,通过对放大后的恒定包络线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获得已放大的输入信号。根据该方式,非线性放大器只要放大恒定包络线信号即可,因此能够提高功率附加效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22302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功率放大电路中,由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将输入信号变换为两个恒定包络线信号,因此需要模拟-数字和数字-模拟变换器等。结果存在电路规模增大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通过模拟信号处理将输入信号变换为两个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如图9所示。在该新的功率放大装置500中,通过移相器502使输入信号Sin的相位超前90°来获得正交信号。然后,生成由可变增益放大器504对该信号进行放大而得到的信号(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并通过加法运算电路506对该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输入信号Sin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此外,通过移相器510生成将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的相位延迟180°而得到的反相信号(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通过加法运算电路508对该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输入信号Sin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之后,利用混频器(振幅检测电路)516、518检测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具体而言是振幅的平方),并由加法运算电路520生成表示这些信号的合计值的信号。另外,由加法运算电路514生成表示该合计值与规定电压Vref之差的信号。并且,向低通滤波器512输入来自加法运算电路514的输出,并将来自低通滤波器512的输出作为可变增益放大器504的增益控制信号而经由缓冲放大器(未图示)输入。根据该结构,按照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的平方和成为恒定值的方式,对可变增益放大器504的增益进行反馈控制,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收敛于期望的值。由此,能够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分别作为恒定包络线信号。之后,分别使用放大器531、532对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进行放大来作为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然后,使用矢量加法运算电路541对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进行加法运算,从而能够获得具有被放大的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Sout(参照图10)。
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生成与输入信号Sin正交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需要用于使相位偏移90°的移相器502。然而,如以1/4波长线路为代表的通常的移相器用于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赋予特定的相移量,因此很难实现针对覆盖较宽频率范围的所有信号使相位正确地偏移90°这样的移相器。因此,很难获得可应对较宽的频率范围的功率放大装置。因此,很难获得功耗小且能够在较宽的频率范围使用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能够以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放大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基于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生成的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0°<δθ<180°)的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正交信号;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正交信号;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其通过放大所述第一正交信号,来生成相位彼此相反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其包括被输入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的第一端子、和被输入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第二端子,并通过对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第二加法运算电路,其包括被输入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的第三端子、和被输入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第四端子,并通过对从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振幅控制电路,其基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的振幅控制信号;第一放大电路,其通过放大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一放大信号;第二放大电路,其通过放大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二放大信号;和输出加法运算电路,其通过对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具有被放大的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
此外,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包括移相电路,该移相电路通过改变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来生成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
此外,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向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三端子输入所述输入信号。也可以向所述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输入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所述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进行矢量减法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正交信号。也可以向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输入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生成所述第二正交信号。也可以将所述第一正交信号输入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也可以将所述第二正交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一起输入到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三端子。
此外,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包括:第一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第二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所述振幅控制电路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的所述振幅控制信号。
此外,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包括:增益控制电路,其基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
此外,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包括:第一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第二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与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所述第一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从规定的基准电压减去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所述第二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从所述规定的基准电压减去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
此外,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移相电路,其改变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的相位,来生成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0°<δθ<180°)的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基本信号;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正交信号;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正交信号;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其放大输入的所述第一正交信号来生成相位彼此相反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二正交信号和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第二加法运算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二正交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第一振幅检测电路,其检测输入的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来生成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第二振幅检测电路,其检测输入的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来生成第二振幅检测信号;振幅控制电路,其基于输入的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生成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的振幅控制信号;第一放大电路,其放大输入的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一放大信号;第二放大电路,其放大输入的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二放大信号;和输出加法运算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具有被放大的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其放大输入的基本信号来生成相位彼此相反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其具备被输入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的第一端子和被输入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第二端子,并对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第二加法运算电路,其具备被输入所述输入信号的第三端子和被输入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第四端子,并对从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第一振幅检测电路,其检测输入的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来生成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第二振幅检测电路,其检测输入的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来生成第二振幅检测信号;振幅控制电路,其基于输入的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生成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的振幅控制信号;第一放大电路,其放大输入的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一放大信号;第二放大电路,其放大输入的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二放大信号;输出加法运算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具有被放大的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正交信号;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输入的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正交信号;将所述第一正交信号输入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作为所述基本信号;将所述第二正交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一起输入到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三端子。
此外,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包括:增益控制电路,其基于输入的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生成控制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和控制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
而且,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方式中,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与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所述第一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从规定的电压减去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所述第二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可以是从所述规定的电压减去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发送电路经由上述的任一个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与天线连接。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与天线连接,在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天线之间插入有上述任一个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包括:根据基于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生成的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基本信号生成第一正交信号的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根据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基本信号生成第二正交信号的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根据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根据第二正交信号和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一加法运算电路;根据第二正交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生成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二加法运算电路;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的振幅控制电路;通过放大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一放大信号的第一放大电路;通过放大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二放大信号的第二放大电路;和通过对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具有被放大的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的输出加法运算电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通过将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变换为两个恒定包络线信号,并将这两个恒定包络线信号放大之后进行矢量加法运算,能够得到具有已放大的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所以能够以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放大具有包络线变动的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包括:对基于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生成的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0°<δθ<180°)的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正交信号的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对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正交信号的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通过放大第一正交信号来生成相位彼此相反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通过对第二正交信号和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和通过对第二正交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二加法运算电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无需使用90°移相器,利用彼此正交的第一正交信号和第二正交信号就能够得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其结果,能够在比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使用。
而且,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包括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的增益控制电路。由此,能够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其结果,即使在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性能与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性能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调整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一致。
另外,在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个方式中,生成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此外,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是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是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第一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是从规定的基准电压减去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第二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是从规定的基准电压减去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由此,使用简单的电路就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一致。例如,通过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为期望的值时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设定为基准电压,从而第一增益控制信号和第二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相对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即,在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比期望的值大的情况下,极性成为“-”,在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比期望的值小的情况下,极性成为“+”。并且,由相对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来改变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从而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与期望的振幅一致。同样地,由相对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来改变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从而能够使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与期望的振幅一致。由此,由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都与期望的振幅一致,因此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由于发送电路经由上述的功率放大装置与天线连接,因此能够使用功耗小且功率附加效率高的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对来自发送电路的具有包络线变动的发送信号进行放大。其结果,能够得到功耗小且发送时间长的发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由于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与天线连接,并且在发送电路与天线之间插入有上述的功率放大装置,因此能够使用功耗小且功率附加效率高的本发明的功率放大装置,对来自发送电路的具有包络线变动的发送信号进行放大。其结果,能够得到功耗小且发送时间长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相位电路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发送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通信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本申请的发明人之前所提出的功率放大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发明人之前所提出的功率放大装置中的信号变换的基本原理的矢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中,如图1所示,向移相电路150输入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Sin。并且,从移相电路150输出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0°<δθ<180°)的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
移相电路150通过改变输入信号Sin的相位来生成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图2是用于说明移相电路150的动作的一例的图。例如,在移相电路150中,将输入信号Sin分配为相位与输入信号Sin相等且振幅相等的两个信号。之后,生成使一个信号的相位延迟θ(0°<θ<90°)的第一基本信号Su1、和使另一个信号的相位超前θ(0°<θ<90°)的第二基本信号Su2。
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分别被输入到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a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b这两个电路。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a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b的动作的一例的图。如图3所示,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a通过对输入的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一正交信号Sd1。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b通过对输入的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二正交信号Sd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正交信号Sd2的相位与输入信号Sin的相位一致。即,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使对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而得到的信号(第二正交信号Sd2)的相位等于输入信号Sin的相位的方式,生成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
这里,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是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0°<δθ<180°)的信号,因此第一正交信号Sd1的相位和第二正交信号Sd2的相位仅相差90°。即,第一正交信号Sd1和第二正交信号Sd2是彼此正交的信号。其中,只要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是彼此振幅相等且相位不同的信号,则即使第一基本信号Su1与第二基本信号Su2的相位差δθ变化,也能够保证第一正交信号Sd1与第二正交信号Sd2的正交性。由此,能够利用可实现信号分支的分布常数线路或LC电路来容易地构成移相电路150。
第二正交信号Sd2是与输入信号Sin具有规定的相位关系且振幅与输入信号Sin的振幅的增减一致地增减的信号。第二正交信号Sd2被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即,第二正交信号Sd2被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的第一端子(未图示)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第三端子(未图示)。
此外,第一正交信号Sd1被输入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图4是用于说明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后述的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动作的一例的图。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基于第一正交信号Sd1,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如图4所示,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是与第二正交信号Sd2正交的信号。此外,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是彼此振幅相等且相位相反的信号。换言之,第一正交信号Sd1在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中被放大之后,作为分别与第二正交信号Sd2正交且彼此振幅相等、相位相反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而被输出。之后,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分别被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即,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被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的第二端子(未图示),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被输入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第四端子(未图示)。
另外,作为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a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b,例如可以使用图像抑制型双平衡混频器等。此外,优选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由可进行差动输出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构成,但是根据情况,也可以组合可变增益放大器和移相电路来构成。
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对从第一端子(未图示)输入的信号和从第二端子(未图示)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即,如图4所示,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通过对第二正交信号Sd2和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此外,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通过对从第三端子(未图示)输入的信号和从第四端子(未图示)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即,如图4所示,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通过对第二正交信号Sd2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
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被输入到第一振幅检测电路113a,通过第一振幅检测电路113a生成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例如,生成具有表示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的平方值的直流电压信号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同样,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被输入到第二振幅检测电路113b,通过第二振幅检测电路113b生成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例如,生成具有表示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的平方值的直流电压信号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另外,作为第一振幅检测电路113a和第二振幅检测电路113b例如可以采用吉尔伯特单元型混频器。
之后,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被输入到振幅控制电路120。振幅控制电路120是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的增益的振幅控制信号Sc的电路。具体而言,将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输入到加法器165,通过加法器165进行加法运算。之后,从加法器165输出通过对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进行加法运算而得到的信号,作为振幅检测信号Sf。将振幅检测信号Sf输入到加法器166,生成具有从参照信号So的电压中减去振幅检测信号Sf的电压之后的电压的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在通过低通滤波器167去除高频分量,并通过缓冲放大器168被放大之后,作为振幅控制信号Sc被提供给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振幅控制信号Sc起到用于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的增益的增益控制信号的作用。此外,振幅控制电路120由加法器165、加法器166、低通滤波器167以及缓冲放大器168构成。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和基于信号Sp的振幅控制信号Sc的电压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的增减相反地增加或减少。因此,利用振幅控制信号Sc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110的增益,能够生成与输入信号Sin的振幅的增减相反地增加或减少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由此,能够生成作为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
然后,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输入到第一放大电路112a,第一放大电路112a通过对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进行放大,来生成并输出第一放大信号Sa1。同样,将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输入到第二放大电路112b,第二放大电路112b通过对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进行放大,来生成并输出第二放大信号Sa2。将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输入到输出加法运算电路114,输出加法运算电路114通过对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Sout。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中,将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Sin分解为作为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并且,使用第一放大电路112a和第二放大电路112b,通过以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放大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得到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并且,之后,由输出加法运算电路114对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从而能够生成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Sout。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能够以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放大具有包络线变动的信号。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无需使用90°移相器,利用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a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130b,就能够得到与输入信号Sin具有规定的相位关系的第二正交信号Sd2、和与第二正交信号Sd2正交的第一正交信号Sd1。若第一基本信号Su1和第二基本信号Su2的振幅相等,则第一正交信号Sd1和第二正交信号Sd2正交,且不限定于特定频率,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能够获得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使用的功率放大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中,向增益控制电路140输入从第一振幅检测电路113a输出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从第二振幅检测电路113b输出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增益控制电路140是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的增益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用于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增益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的电路。
在增益控制电路140中,生成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将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通过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的增益来控制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将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输入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通过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增益来控制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
另外,作为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以及输出加法运算电路114,例如可以使用图像抑制型双平衡混频器等,作为增益控制电路140,例如可以使用比较器。并且,例如通过将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输入到构成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混频器的电流源控制栅端子,来控制来自恒流源的供给电流,从而能够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增益。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为期望的值时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压设定为基准电压,从而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的电压相对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即,在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比期望的值大的情况下,极性成为“-”,在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比期望的值小的情况下,极性成为“+”。
并且,由相对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的增益,来改变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从而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期望的振幅一致。同样,由相对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增益,来改变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从而能够使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与期望的振幅一致。由此,由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都与期望的振幅一致,因此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一致。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100,通过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来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增益,从而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一致。结果,即使在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与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之间存在性能的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一致。
(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图5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中,如图5所示,将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Sin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的第一端子(未图示)。在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中,对输入信号Sin和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的第二端子(未图示)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并从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将其输出(参照图10)。此外,将输入信号Sin输入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第三端子(未图示)。在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中,对输入信号Sin和输入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第四端子(未图示)的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并从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将其输出(参照图10)。另外,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彼此振幅相等且相位相反。
这里,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0°<δθ<180°)。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相位是使输入信号Sin的相位延迟某一角度的相位,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相位是使输入信号Sin的相位超前相同角度的相位。对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而得到的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Sin的相位相等。
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第二基本信号)输入到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b。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b通过对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二正交信号Sd2(参照图6)。第二正交信号Sd2具有与输入信号Sin相同的相位,并且与输入信号Sin一起被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的第一端子(未图示)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第三端子(未图示)。
此外,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第二基本信号)输入到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a。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a通过对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第一正交信号Sd1(参照图6)。这里,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相等,因此输入信号Sin及第二正交信号Sd2的相位与第一正交信号Sd1的相位仅相差90°(即π/2)。即,输入信号Sin及第二正交信号Sd2与第一正交信号Sd1正交。将第一正交信号Sd1作为基本信号而输入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并在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中放大之后,作为与输入信号Sin和第二正交信号Sd2正交且具有彼此相反相位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而输出。之后,将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分别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的第二端子(未图示)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第四端子(未图示)。
另外,作为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a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b,例如可以使用图像抑制型双平衡混频器等。此外,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优选使用能够进行差动输出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构成,但是根据情况,也可以组合可变增益放大器和移相电路来构成。
进而,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输入到第一振幅检测电路213a,并通过第一振幅检测电路213a生成具有表示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的平方值的直流电压信号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同样,将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输入到第二振幅检测电路213b,并通过第二振幅检测电路213b生成具有表示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的平方值的直流电压信号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另外,作为第一振幅检测电路213a和第二振幅检测电路213b,例如,可以采用吉尔伯特单元型混频器。
之后,将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输入到振幅控制电路220。振幅控制电路220是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的增益的振幅控制信号Sc的电路。具体而言,将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输入到加法器265,通过加法器265进行加法运算之后作为振幅检测信号Sf输出。将振幅检测信号Sf输入到加法器266,并生成具有从参照信号So的电压减去振幅检测信号Sf的电压后的电压的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在由低通滤波器267去除高频分量,并由缓冲放大器268放大之后,经由加法器263被提供给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作为振幅控制信号Sc。振幅控制信号Sc起到用于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的增益的增益控制信号的作用。另外,由加法器265、加法器266、低通滤波器267、缓冲放大器268以及加法器263构成振幅控制电路220。
根据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和基于此的振幅控制信号Sc的电压,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的增减相反地增减。因此,通过利用振幅控制信号Sc来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的增益,能够生成与输入信号Sin的振幅的增减相反地增减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e。由此,能够生成作为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
之后,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输入到第一放大电路212a,第一放大电路212a通过放大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来生成并输出第一放大信号Sa1。同样,将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输入到第二放大电路212b,第二放大电路212b通过放大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来生成并输出第二放大信号Sa2。将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输入到输出加法运算电路214,输出加法运算电路214通过对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并输出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Sout。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将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Sin分解成作为恒定包络线信号的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并使用第一放大电路212a和第二放大电路212b,以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对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进行放大,从而得到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之后通过输出加法运算电路214对第一放大信号Sa1和第二放大信号Sa2进行矢量加法运算,能够生成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Sout。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能够以较高的功率附加效率对具有包络线变动的信号进行放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无需使用90°移相器,利用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a和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230b,就能够得到与输入信号Sin相同相位的第二正交信号Sd2、以及与输入信号Sin和第二正交信号Sd2正交的第一正交信号Sd1。由于第一正交信号Sd1和第二正交信号Sd2正交,且不限定于特定频率,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能够得到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使用的功率放大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中,将输入信号Sin输入到输入振幅检测电路251,并通过输入振幅检测电路251生成具有表示输入信号Sin的振幅的平方值的直流电压信号的输入振幅检测信号Sq。将输入振幅检测信号Sq输入到加法器252,生成具有从第二参照信号Sr的电压减去输入振幅检测信号Sq的电压后的电压的振幅控制辅助信号St。将振幅控制辅助信号St输入到加法器263并加在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上。根据具有这样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能够将与输入信号Sin的振幅的增减相反地增减的振幅控制辅助信号St加到振幅控制基础信号Sp上,因此即使在输入信号Sin的振幅非常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振幅控制信号Sc的电压不足的情形。另外,作为输入振幅检测电路251,例如,可以采用吉尔伯特单元型混频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中,向增益控制电路240输入从第一振幅检测电路213a输出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从第二振幅检测电路213b输出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增益控制电路240是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的增益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用于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增益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的电路。
在增益控制电路240中,生成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将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输入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并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的增益,从而控制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将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输入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并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增益,从而控制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
另外,作为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和输出加法运算电路214,例如,可以使用图像抑制型双平衡混频器等,作为增益控制电路240,例如可以使用比较器。并且,例如,将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输入到构成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混频器的电流源控制栅端子,来控制来自恒流源的供给电流,从而能够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增益。
根据具有这样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通过将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为期望的值时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压设定为基准电压,从而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的电压,相对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即,在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比期望的值大的情况下,极性成为“-”,在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比期望的值小的情况下,极性成为“+”。并且,由相对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的增益,来改变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从而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期望的振幅一致。同样,根据相对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与期望的值之间的偏差具有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控制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增益,来改变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从而能够使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与期望的振幅一致。由此,由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都与期望的振幅一致,因此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与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一致。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200,通过基于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增益,从而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一致。因此,即使在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与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之间存在性能的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S1的振幅和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S2的振幅一致。由此,能够保证输入信号Sin及第二正交信号Sd2与第一正交信号Sd1之间的正交性。
(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即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300中,发送电路320经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310与天线330相连。这里,功率放大装置310例如是图1所示的功率放大装置100或者图2所示的的功率放大装置200。根据具有这样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300,能够使用功耗小且功率附加效率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310,放大从发送电路320输出的具有包络线变动的发送信号,因此能够得到功耗小且发送时间长的发送装置。
(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即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的通信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400中,发送电路420和接收电路440与天线430相连,在发送电路420与天线430之间插入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410。这里,功率放大装置410例如是图1所示的功率放大装置100或者图2所示的的功率放大装置200。此外,在天线430与发送电路420、接收电路440之间插入了天线共用电路450。根据具有这样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400,能够使用功耗小且功率附加效率高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放大装置410放大从发送电路420输出的具有包络线变动的发送信号,因此能得到功耗小且发送时间长的发送装置。
(变形例)
本发明并非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和改进。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功率放大装置100中,例示了利用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1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111b的增益。此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功率放大装置200中,例示了利用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具有从基准电压减去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压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控制第一加法运算电路211a和第二加法运算电路211b的增益。但是,例如,也可以利用具有对基准电压和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的电压进行加法运算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具有对基准电压和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压进行加法运算而得到的电压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或者,也可以利用具有从基准电流减去第一振幅检测信号Sb1的电流而得到的电流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Sg1、和具有从基准电流减去第二振幅检测信号Sb2的电流而得到的电流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Sg2。
此外,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功率放大装置200中,例示了使用输入振幅检测电路251和加法器252生成了振幅控制辅助信号St的例子,但是,在能够充分确保振幅控制信号Sc的电压的情况下,输入振幅检测电路251和加法器252并不是必须的。此外,此时也不需要加法器263,将从缓冲放大器268输出的信号直接作为振幅控制信号Sc输入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210即可。

Claims (8)

1.一种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基于具有包络线变动的输入信号生成的彼此振幅相等且具有相位差δθ的第一基本信号和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正交信号,其中,0°<δθ<180°;
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其对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正交信号;
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其通过放大所述第一正交信号,来生成相位彼此相反的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和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
第一加法运算电路,其包括被输入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的第一端子、和被输入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第二端子,并通过对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
第二加法运算电路,其包括被输入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的第三端子、和被输入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矢量生成信号的第四端子,并通过对从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输入的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
振幅控制电路,其基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的振幅控制信号;
第一放大电路,其通过放大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一放大信号;
第二放大电路,其通过放大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来生成第二放大信号;和
输出加法运算电路,其通过对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具有被放大的包络线变动的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功率放大装置包括移相电路,该移相电路通过改变所述输入信号的相位来生成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三端子被输入所述输入信号,
所述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被输入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
所述第一正交信号生成电路,通过对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进行矢量减法运算来生成所述第一正交信号,
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被输入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本信号和所述第二基本信号,
所述第二正交信号生成电路,通过对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进行矢量加法运算来生成所述第二正交信号,
所述第一正交信号被输入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
所述第二正交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一起被输入到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所述第三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功率放大装置包括:
第一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
第二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
所述振幅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的所述振幅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功率放大装置包括增益控制电路,该增益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一增益控制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加法运算电路的增益的第二增益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功率放大装置包括:
第一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一振幅检测信号;和
第二振幅检测电路,其生成与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第二振幅检测信号;
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是与所述第一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
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是与所述第二恒定包络线信号的振幅相对应的值,
所述第一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是从规定的基准电压减去所述第一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
所述第二增益控制信号的电压是从所述规定的基准电压减去所述第二振幅检测信号的电压而得到的值。
7.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电路经由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装置与天线连接。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与天线连接,在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天线之间插入有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装置。
CN2009801298797A 2008-08-07 2009-07-31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9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03834 2008-08-07
JP2008203834 2008-08-07
JP2008278113 2008-10-29
JP2008-278113 2008-10-29
PCT/JP2009/063703 WO2010016444A1 (ja) 2008-08-07 2009-07-31 電力増幅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484A true CN102119484A (zh) 2011-07-06
CN102119484B CN102119484B (zh) 2013-07-03

Family

ID=41663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987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9484B (zh) 2008-08-07 2009-07-31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44781B2 (zh)
EP (1) EP2320563A4 (zh)
JP (1) JP5086436B2 (zh)
CN (1) CN102119484B (zh)
WO (1) WO20100164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567A (zh) * 2019-04-10 2020-10-23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具有有源反馈补偿的单级放大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5601B2 (en) * 2009-03-03 2012-04-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combining in a multi-port distributed antenna
WO2012114867A1 (ja) * 2011-02-25 2012-08-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定包絡線信号生成回路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増幅回路,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13007944A (ja) * 2011-06-27 2013-01-10 Sony Corp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93755B2 (en) 2011-11-14 2014-07-29 Ppc Broadband, Inc. Broadband reflective phase cancelling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US9832533B2 (en) 2011-11-14 2017-11-28 Ppc Broadband, Inc.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having a solid-state safeguard apparatus for preserving the quality of passive operation in the event of disruptiv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CA2891313A1 (en) 2012-10-17 2014-04-24 Ppc Broadband, Inc.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 having passive operation mode and noise manage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167A (zh) * 2001-12-13 2003-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突发发射机的发射输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6339888A (ja) * 2005-05-31 2006-12-14 Japan Radio Co Ltd 高周波増幅回路
CN1960360A (zh) * 2005-09-30 2007-05-09 株式会社东芝 正交调制器和向量校正方法
CN101147319A (zh) * 2005-02-09 2008-03-19 诺基亚公司 使用可变带宽包络调制器的包络消除和恢复发射机结构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302B2 (ja) 1988-05-11 1994-03-2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増幅装置
JPH0793538B2 (ja) 1988-08-19 1995-10-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増幅装置
DE69130366T2 (de) 1990-02-07 1999-04-08 Fujitsu Ltd Verstärker für kombinierte Wellen mit konstanter Amplitude
JPH0537263A (ja) * 1991-07-30 1993-02-12 Fujitsu Ltd 定振幅波合成形増幅器
JPH0622302A (ja) 1992-07-01 1994-01-28 Nri & Ncc Co Ltd 画像情報の伝送再生方式
JP3581859B2 (ja) 2001-11-13 2004-10-27 島田理化工業株式会社 歪補償送信増幅器
JP3840201B2 (ja) * 2003-05-19 2006-11-01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高周波増幅回路
TWI348279B (en) * 2007-09-12 2011-09-01 Univ Nat Taiwan Frequency synthesizer?oupled divide-by-n circuit?urrent-reuse multiply-by-m circuit
JP4714790B2 (ja) * 2008-01-30 2011-06-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増幅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5104561B2 (ja) * 2008-06-05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直交信号出力回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167A (zh) * 2001-12-13 2003-06-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突发发射机的发射输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147319A (zh) * 2005-02-09 2008-03-19 诺基亚公司 使用可变带宽包络调制器的包络消除和恢复发射机结构和方法
JP2006339888A (ja) * 2005-05-31 2006-12-14 Japan Radio Co Ltd 高周波増幅回路
CN1960360A (zh) * 2005-09-30 2007-05-09 株式会社东芝 正交调制器和向量校正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567A (zh) * 2019-04-10 2020-10-23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具有有源反馈补偿的单级放大器
CN111812567B (zh) * 2019-04-10 2023-08-04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具有有源反馈补偿的单级放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86436B2 (ja) 2012-11-28
JPWO2010016444A1 (ja) 2012-01-19
CN102119484B (zh) 2013-07-03
EP2320563A1 (en) 2011-05-11
US20110140761A1 (en) 2011-06-16
EP2320563A4 (en) 2012-04-11
US8344781B2 (en) 2013-01-01
WO2010016444A1 (ja) 201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484B (zh)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US8180304B2 (en) Efficient power amplifier
EP1949638B1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20040266368A1 (en) Power control for a transmitter
US20130135022A1 (en) Vector Generator Using Octant Symmetry
CN101809864B (zh) 功率放大电路及使用了该电路的发送机和无线通信机
AU4625599A (en) Vectorial modulator
JP2003347854A (ja) 電力増幅器
CN101388649B (zh) 一种低非线性功率放大器
CN101926088B (zh) 功率放大装置及通信装置
CN102106078A (zh) 功率放大装置和采用该功率放大装置的发送装置以及通信装置
JP2006339888A (ja) 高周波増幅回路
EP0632575B1 (en) Quadrature modulator
CN104242825B (zh) Cmos下变频混频器
CN101350638A (zh) 使用非线性元器件的线性发射机
US7940859B2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6270882A (ja) 高周波増幅回路
WO2010074069A1 (ja) 加算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増幅回路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Mulliez et al. An Analog CMOS Voltage-Controlled Phase-Shifter With A 100° Tuning Range For Telecommunication Baseband Signal Processing
JPH0396004A (ja) 電力増幅器
CN113114174A (zh) 一种宽频正交信号发生器及信号发生方法
RU2607673C1 (ru) Высокочастотный фазовращатель на МОП-транзисторах
JPH0210902A (ja) 歪補償器
WO2012114867A1 (ja) 定包絡線信号生成回路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増幅回路,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SU1522377A1 (ru)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ое уси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7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