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0360A - 正交调制器和向量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正交调制器和向量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60360A CN1960360A CNA2006101418405A CN200610141840A CN1960360A CN 1960360 A CN1960360 A CN 1960360A CN A2006101418405 A CNA2006101418405 A CN A2006101418405A CN 200610141840 A CN200610141840 A CN 200610141840A CN 1960360 A CN1960360 A CN 19603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blender
- local
- baseband signal
- m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04L27/364—Arrangements for overcoming imperfections in the modulator, e.g. quadrature error or unbalanced I and Q level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5—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at least two frequency changers being located in different paths, e.g. in two paths with carriers in quadrature
- H03D7/166—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at least two frequency changers being located in different paths, e.g. in two paths with carriers in quadrature using two or more quadrature frequency translation st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产生传输信号的正交调制器,其包括:正交信号发生器,被配置以产生第一本地信号和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正交的第二本地信号,混合加法器,被配置以基于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一RF信号,混合减法器,被配置以基于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二RF信号。所述正交调制器还包括输出减法器,被配置以确定所述第一RF信号和所述第二RF信号之间的差,并基于所述差产生所述传输信号;以及振幅调整器,被配置以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基带信号的振幅,或者在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振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正交调制器。
背景技术
正交调制技术用于无线通信。利用此技术发送的信号是向量信号,其包括同相信号(Isig)和正交信号(Qsig)。正交调制器(QMOD),其包括本地振荡器和移相器(PS),产生Isig和Qsig。
尽可能地减小QMOD发送信号的向量误差可能是一个优势。由于诸如合成器中的相位误差、功率放大器中的失真以及Isig和Qsig之间的振幅和相位的相对误差等因素而导致发送单元中的向量误差。这些因素涉及包含所述QMOD电路的集成电路(IC)的生产公差(production tolerance)。
近来,为校正这些误差,已在IC中构造了校正电路。Koullias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校正电路(参见I.A.Koullias,et.Al,“A 900MHz TransceiverChip Set for Dual-Mode Cellular Radio Mobile Terminals”,1993ISSCCTechnical digest,pp 140-141)。Koullias指出,在校正之后,Isig和Qsig可以各自通过振幅限制器(amplitude restrictor)。然而,可能由于Isig和Qsig信号所通过的限制器的特性变化而导致在Isig和Qsig之间的振幅和相位误差。例如,限制器生产公差可能导致在Isig和Qsig各自所用的限制器之间的特性变化。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产生传输信号的正交调制器,所述正交调制器包括:正交信号发生器,其被配置以产生第一本地信号和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正交的第二本地信号;混合加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一RF信号;混合减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二RF信号;输出减法器,其被配置以确定所述第一RF信号和所述第二RF信号之间的差,并基于所述差产生所述传输信号;以及振幅调整器,其被配置以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基带信号的振幅,或者在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振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本地振荡器,其被配置以产生源本地信号;传输信号处理器,其被配置以产生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正交信号发生器,其被配置以从所述源本地信号产生第一本地信号和第二本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正交;混合加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一RF信号;混合减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二RF信号;输出减法器,其被配置以确定在所述第一RF信号和所述第二RF信号之间的差,并基于所述差产生传输信号;以及振幅调整器,其被配置以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基带信号的振幅,或者在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振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消除传输信号中的振幅差(amplitude difference)的向量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产生源本地信号;产生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从所述源本地信号产生第一本地信号和第二本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正交;在混合加法器中,基于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一RF信号;在混合减法器中,基于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二RF信号;从所述第一RF信号或所述第二RF信号中的一个减去另一个以产生所述传输信号;从所述传输信号解调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将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中的一个配置为具有暂停操作的暂停混合器,并将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中的另一个配置为操作混合器;向所述操作混合器提供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并存储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以作为第一存储数据;将所述暂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操作混合器,并将所述操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暂停混合器,以及,向所述新的操作混合器提供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并存储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以作为第二存储数据;以及,调整所述振幅调整器,以消除在由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表示的分量之间的振幅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向量图,用于说明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QMOD进行校正的概念;
图2是QMOD的第一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QMOD的第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5是QMOD的第三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QMOD的LOI限制器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7是无线通信装置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8是参考电流产生器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9是用于调整在Isig和Qsig之间的相对振幅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在第一种情况下,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11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12是在第三种情况下,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电路图;以及
图13是在第四种情况下,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在所有这几个视图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
(概念)
图1是向量图,用于说明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QMOD进行校正的概念。向量OA表示信号LOI,其为本地信号(LO)(未示出)的同相分量。向量OB表示信号LOQ,其为LO的正交分量。优选地,在LOI和LOQ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并且LOI和LOQ具有相同的振幅。然而,图1说明的例子中,在LOI和LOQ之间的相位差不是90度。这样的相位差可能来自QMOD的移相器(PS)中产生的LO的相位误差。
在此例中,由于LOI和LOQ的振幅相同,向量OC与向量OD正交,其中向量OC是OA和OB的合成向量,而向量OD是-OA和OB的合成向量。然而,由于OA和OB之间的相位误差,OC和OD的振幅不相同。
为了根据LO的相位误差校正这样的误差,将同相基带信号(Isig)和正交基带信号(Qsig)中至少一个振幅乘以某一系数,可将Isig乘以所述OC,将Qsig乘以所述OD。
QMOD的所谓理想输出S(t)被定义为:
S(t)=Isigcos(ωct)-Qsigsin(ωct) ...(1)
其中,ωc是本地信号(LO)的角频率,cos(ωct)对应于OC,sin(ωct)对应于OD。
QMOD的实际(即,非理想)输出S1(t)具有被表示为系数A的在所述OC和所述OD之间的振幅误差。
S1(t)=Isigcos(ωct)-QsigAsin(ωct) ...(2)
为消除所述振幅误差A,引入系数K。可以设置K的值使其满足等式AK=1(即,K=1/A)。因而,将Qsig乘以K。
S2(t)=Isigcos(ωct)-KQsigAsin(ωct)
=Isigcos(ωct)-1Qsigsin(ωct)
=S(t) ...(3)
根据等式(3),校正Isig或Qsig中至少一个的振幅等同于校正OC和OD之间的振幅误差。即,如果LOI和LOQ的振幅相同,校正Isig或Qsig中至少一个的振幅等同于校正LOI和LOQ之间的相位误差。在图1中,所述向量D′表示向量OD乘以K(第一实施例)
图2是QMOD的第一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框图,该实施例提供了对在Isig和Qsig之间的相对振幅的调整。
QMOD 100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VGA)10,PS 20,加法器30,减法器40,Ich混合器50,Qch混合器60,以及减法器70。
VGA 10的输入是Qsig。VGA 10将Qsig乘以系数K,以校正相对振幅误差,并输出相乘结果KQsig。
PS 20生成LOI和LOQ。所述LOI和LOQ优选地具有90度的相对相位差。然而,LOI和LOQ可能具有上述误差。
加法器30将LOI和LOQ相加,并输出结果LOQ+I。LOQ+I对应于图1中的向量OC。减法器40从LOQ中减去LOI,并输出结果LOQ-I。LOQ-I对应于图1中的向量OD。Ich混合器50是用于将Isig和LOQ+I相混合的混合器,其输出混合结果RFI_Q+I。
Qch混合器60将KQsig和LOQ-I相混合,并输出混合结果RFI_Q-I。
减法器70从RFI_Q+I中减去RFI_Q-I,以生成调制信号S(t)。
在此实施例中,VGA 10处理所述振幅误差校正。所述K可为LOQ+I/LOQ-I。
除VGA 10以外的VGA可以用来将Isig乘以LOQ-I/LOQ+I,其为K的倒数,并输出相乘结果。
(第二实施例)
相应地,cos(ωct)对应于所述OC,sin(ωct)对应于所述OD。因而,等式(3)可以进行如下转换。
S2(t)=Isigcos(ωct)-KQsigAsin(ωct)
=Isig(OA+OB)-KQsig(-OA+OB)
=IsigOA+IsigOB-KQsig(-OA)-KQsigOB
=IsigLOI+IsigLOQ-(-KQsigLOI+KQsigLOQ) ...(4)
图3基于等式(4)说明QMOD的第二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例子的示图。
QMOD 200包括VGA 110,PS 120,加法器130,减法器140,II混合器150,IQ混合器160,QI混合器170,QQ混合器180,以及减法器190。
VGA 110的输入是Qsig。VGA 110将Qsig乘以系数K,以校正相对振幅误差,并输出相乘结果KQsig。
PS 120生成LOI和LOQ。
II混合器150是用于将Isig和LOI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I_I。
IQ混合器160是用于将Isig和LOQ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I_Q。
QI混合器170是用于将LOI和从VGA 110输出的KQsig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Q_I。
QQ混合器180是用于将LOQ和从VGA 110输出的KQsig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Q_Q。
加法器130将RFI_I和RFI_Q相加,并输出结果RFI_Q+I,其对应于“IsigLOI+IsigLOQ”。
减法器140从RFQ_Q中减去RFQ_I,并输出结果RFQ_Q-I,其对应于“-KQsigLOI+KQsigLOQ”。
减法器190从RFI_Q+I中减去RFI_Q-I,以生成调制信号S(t)。
图4是图3的虚线框中的部分210的例子的电路图。
在图4中,VOUT对应于S(t),VI对应于OA,而VQ对应于OB。VIP和VIM将VI表示为差分信号对,而VQP和VQM将VQ表示为差分信号对。
IP和IM将Isig表示为差分信号对。IP表示正输入,而IM表示负输入。QP和QM将Qsig表示为差分信号对。QP表示正输入,而QM表示负输入。
通过电阻器RCC1和RCC2将VCC转换为电流。
所述II混合器II-MIX包括晶体管TIM11,TIP11,TIP12,TIM12,T11,T12,一对开关SW11,一对电流源,以及电阻器RI1。TIM11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M11的栅极接收VIM。TIP11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P11的栅极接收VIP。T11的漏极连接到TIM11以及TIP11的源极。IP被输入到T11的栅极。TIP12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P12的栅极接收VIP。TIM12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M12的栅极接收VIM。T12的漏极连接到TIP12以及TIM12的源极。IM被输入到T12的栅极。所述一对开关SWII包括开关SWII1和SWII2。SWII1的一端连接到T11的源极。SWI12的一端连接到T12的源极。所述一对电流源包括电流源A11和A12。A11和A12各自有一端接地。A11的另一端连接到SWII1的另一端。A12的另一端连接到SWII2的另一端。RI1连接到T11和T12的源极。
所述IQ混合器IQ-MIX包括晶体管TQM21,TQP21,TQP22,TQM22,T21,T22,一对开关SWIQ,一对电流源,以及电阻器RI2。TQM21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M21的栅极接收VQM。TQP21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P21的栅极接收VQP。T21的漏极连接到TQM21以及TQP21的源极。IP被输入到T21的栅极。TQP22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P22的栅极接收VQP。TQM22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M22的栅极接收VQM。T22的漏极连接到TQP22以及TQM22的源极。IM被输入到T22的栅极。所述一对开关SWIQ包括开关SWIQ1和SWIQ2。SWIQ1的一端连接到T21的源极。SWIQ2的一端连接到T22的源极。所述一对电流源包括电流源A21和A22。A21和A22各自有一端接地。A21的另一端连接到SWIQ1的另一端。A22的另一端连接到SWIQ2的另一端。RI2连接到T21和T22的源极。RI2可以具有与RI1相同的电阻。
所述QI混合器QI-MIX包括晶体管TIM31,TIP31,TIP32,TIM32,T31,T32,一对开关SWQI,一对电流源,以及电阻器RQ1。TIM31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M31的栅极接收VIM。TIP31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P31的栅极接收VIP。T31的漏极连接到TIM31以及TIP31的源极。QM被输入到T31的栅极。TIP32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P32的栅极接收VIP。TIM32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IM32的栅极接收VIM。T32的漏极连接到TIP32以及TIM32的源极。QP被输入到T32的栅极。所述一对开关SWQI包括开关SWQI1和SWQI2。SWQI1的一端连接到T31的源极。SWQI2的一端连接到T32的源极。所述一对电流源包括电流源A31和A32。A31和A32各自有一端接地。A31的另一端连接到SWQI1的另一端。A32的另一端连接到SWQI2的另一端。RQI连接到T31和T32的源极。
所述QQ混合器QQ-MIX包括晶体管TQM41,TQP41,TQP42,TQM42,T41,T42,一对开关SWQQ,一对电流源,以及电阻器RQ2。TQM41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M41的栅极接收VQM。TQP41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P41的栅极接收VQP。T41的漏极连接到TQM41以及TQP41的源极。QM被输入到T41的栅极。TQP42的漏极接收由RCC1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P42的栅极接收VQP。TQM42的漏极接收由RCC2转换的电流的一部分。TQM42的栅极接收VQM。T42的漏极连接到TQP42以及TQM42的源极。QP被输入到T42的栅极。所述一对开关SWQQ包括开关SWQQ1和SWQQ2。SWQQ1的一端连接到T41的源极。SWQQ2的一端连接到T42的源极。所述一对电流源包括电流源A41和A42。A41和A42各自有一端接地。A41的另一端连接到SWQQ1的另一端。A42的另一端连接到SWQQ2的另一端。RQ2连接到T41和T42的源极。RQ2可以具有与RQ1相同的电阻。
(第三实施例)
图5是QMOD的第三非限制性实施例QMOD 300的框图,所述QMOD 300提供对在LOI和LOQ之间的相对振幅的调整,以校正由组件生产公差导致的振幅差。
QMOD 300包括VGA 210,PS 220,LOI限制器222,LOQ限制器224,加法器230,减法器240,II混合器250,IQ混合器260,QI混合器270,QQ混合器280,以及减法器290。
VGA 210的输入是Qsig。VGA 210将Qsig乘以系数K,以校正相对振幅误差,并输出相乘结果KQsig。
PS 120生成LOI和LOQ。
LOI限制器222限制LOI的振幅,并输出作为已限制的LOI的VLOI。LOI限制器222可以是可变增益放大器、可变电阻器或者是可选择的固定电阻器。
LOQ限制器224限制LOQ的振幅,并输出作为已限制的LOQ的VLOQ。LOQ限制器224可以是可变增益放大器、可变电阻器或者是可选择的固定电阻器。
II混合器250是用于将Isig和VLOI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II。
IQ混合器260是用于将Isig和VLOQ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IQ。
QI混合器270是用于将VLOI和从VGA 210输出的KQsig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QI。
QQ混合器280是用于将VLOQ和从VGA 210输出的KQsig相混合的混合器,并输出混合结果RFQQ。
加法器230将RFII和RFIQ相加,并输出结果RFI_Q+I,其对应于“IsigLOI+IsigLOQ”。
减法器240从RFQQ中减去RFQI,并输出结果RFQ_Q-I,其对应于“-KQsigLOI+KQsigLOQ”。
减法器290从RFI_Q+I中减去RFQ_Q-I,以生成调制信号S(t)。
图6是QMOD 300的LOI限制器222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路图。此例使用了可选择的固定电阻器。LOQ限制器224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或者不同的结构。
LOI限制器222包括电阻器R1到R6,晶体管M1到M9,以及选择器。
VCC作用于R1和R2各自的一端。R1和R2的电阻可以相同。
R1的另一端连接到M1的漏极。差分信号LOI的正输入被输入到M1的栅极。
R2的另一端连接到M2的漏极。差分信号LOI的负输入被输入到M2的栅极。
VOUT是在R1的所述另一端和R2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电压,其为LOI限制器222的输出。VOUT对应于VLOI。
晶体管M3-M6的漏极共同连接到晶体管M1和M2的源极。偏压VB作用于晶体管M3-M6的栅极。晶体管M3的源极连接到R3的一端。晶体管M4的源极连接到R4的一端。晶体管R5的源极连接到R5的一端。晶体管M6的源极连接到R6的一端。
电阻器R4-R6可具有相同的电阻。
R4的另一端连接到晶体管M7的漏极。R5的另一端连接到晶体管M8的漏极。R6的另一端连接到晶体管M9的漏极。R3的另一端和M7-M9的源极接地。
选择器分别控制晶体管M7-M9的栅极电压。即,晶体管M7-M9可作为开关。
可变直流电流被提供给晶体管M1和M2的公共源极。
信号CNT-ALO通过选择器控制所述可变直流电流。
所述CNT-ALO可以为2比特。例如,当CNT-ALO是“00”时,晶体管M7-M9切断电流;当CNT-ALO是“01”时,M7导通电流,而M8和M9切断电流;当CNT-ALO是“10”时,M7和M8导通电流,而M9切断电流;以及当CNT-ALO是“11”时,M7-M9都导通电流。
(无线通信实施例)
图7是无线通信装置400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框图。
无线通信装置400包括接收单元410,发送单元430,短路线路450,本地振荡器460,以及调整器470。
接收单元410包括低噪放大器(LNA)412,开关SW1 414,正交解调器(QDEMOD)416,低通滤波器(LPF)420和422,模数转换器(ADC)424和426,以及接收数字处理器428。
LNA 412放大由天线(未示出)接收的信号RX。
SW1 414选择性地向QDEMOD 416提供LNA 412的输出或者来自短路线路450的信号。
QDEMOD 416利用从本地振荡器460提供的LO解调来自SW1 414的输入信号,并输出同相输出信号ICH和正交输出信号QCH。
LPF 420减少ICH的高次谐波噪声。LPF 422减少QCH的高次谐波噪声。
ADC 424将ICH转换为数字信号,而ADC 426将QCH转换为数字信号。
接收数字处理器428将ADC 424和426的输出处理到接收信息。接收数字处理器428通过调整基带信号振幅和本地信号振幅来获得在ICH和QCH之间的振幅差。
发送单元430包括发送数字处理器432,数模转换器(DAC)434和436,低通滤波器(LPF)438和440,正交调制器(QMOD)442,开关SW2 444,以及功率放大器(PA)446。
发送数字处理器432产生作为数字信号的Isig和Qsig。
DAC 434将Isig转换为模拟信号,DAC 436将Qsig转换为模拟信号。
LPF 438减少Isig的高次谐波噪声,LPF 440减少Qsig的高次谐波噪声。
QMOD 442利用从本地振荡器460提供的LO调制来自LPF 438和440的输出信号,并输出发送信号TX。QMOD 442的结构可根据QMOD 100、200或者300的结构。
SW2 444选择性地向PA 446或短路线路450提供TX。
PA 446放大TX,并且所述天线可发射所述已放大的TX。
调整器470通过由调整器470输出的信号CNT-AIQ1-CNT-AIQ5调整发送数字处理器432、DAC 434和436以及LPF 438和440中至少一个的输出振幅,从而调整基带中的Isig和Qsig之间的相对振幅。
下面描述一种方法,其用于调整所述基带信号振幅,以减小无线通信装置400的例子中的误差。
当调整所述基带信号振幅时,SW1 414向QDEMOD 416提供来自短路线路450的信号,并且SW2 444向短路线路450提供TX。即,短路线路450通过QMOD 442和QDEMOD 416从发送数字处理器432向接收数字处理器428导通Isig和Qsig。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定向耦合器480。如果使用定向耦合器480进行调整,因为定向耦合器480向短路线路450提供PA 446的输出,SW2 444不是向短路线路450,而是向PA 446提供TX。SW1 414向QDEMOD 416提供来自短路线路450的信号。
当电力作用于无线通信装置400时,可以执行这样的方法来调整所述基带信号振幅。
图8是参考电流产生器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电路图,所述参考电流产生器用于调整由发送数字处理器432产生的数字Isig和数字Qsig的振幅。
在图8中,VC1-VC3是为DAC 434和436设置参考电流的控制信号。VC1-VC3分别确定流向晶体管M10-M12的电流的导通和切断。
通过晶体管M10-M12的电流的总和可以被用作为参考电流。即,所述参考信号可以由VC1-VC3控制。此外,能够校准所述DAC的输出振幅。
这样的参考电流产生器能够被用于校准LPF 438和440的输出振幅。
图9是一种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用于调整Isig和Qsig之间的相对振幅,以校正无线通信装置400中的在OC和OD之间的振幅误差。
在此实施例中,在将电力作用于无线通信装置400之后执行所述调整(步骤S1)。此调整过程中,无线通信装置400以校准模式工作。在无线通信装置400被配置为不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期间,刚在无线通信装置400被配置为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通信之前的期间,或者在另一个时间段,可以进行所述校准模式。
然后,SW1 414向QDEMOD 416提供来自短路线路450的信号,而SW2 444向短路线路450提供TX。即,短路线路450通过QMOD 442和QDEMOD 416从发送数字处理器432向接收数字处理器428导通Isig和Qsig。
如果QMOD 442的结构是QMOD 300,可以在步骤S1之后执行LOI和LOQ的振幅调整(即,步骤S2)。下面描述步骤S2的操作。
Isig被提供为单音信号。所述单音信号的频率可以在基带之内,并且可以预先确定Isig的振幅。
所述单音信号可以是直流信号,其具有远大于Isig的直流偏置的振幅。
Qsig被提供为零信号。
II混合器250被操作以获得LOI的振幅,但IQ混合器260被停止。图10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图3中的QMOD 200的部分210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在这种情况下,仅开启SWII,而关断其它开关。
然后,QMOD输出RFII,其是将Isig与LOI相混合的结果。所述输出被采样,并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在存储所述输出之后,IQ混合器260被操作以获得LOQ的振幅,但II混合器250被停止。图11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图3中的QMOD 200的部分210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在这种情况下,仅开启SWIQ,而关断其它开关。
然后,QMOD输出RFIQ,其是将Isig与LOQ相混合的结果。
所述输出被采样,并与上述的RFII的存储值一起存储在存储器中。
因为Isig是共用的,可以从存储器中的存储的数据获得LOI和LOQ之间的振幅差。即,可基于RFII和RFIQ的存储值来调整所述振幅差。
根据存储器中的存储的数据,调整LOI限制器222和LOQ限制器224,以消除LOI和LOQ之间的振幅差。
在调整之后,可以再次对RFII和RFIQ进行采样,以确认正确性,并且,如果需要,可以进一步重复调整。
在存储器中存储LOI限制器222和LOQ限制器224的已调整的增益(步骤S3)。
执行对Isig和Qsig之间的相对振幅差的调整(步骤S4),如下所述。
Isig作为单音信号被提供给II混合器250和IQ混合器260。所述单音信号的频率可以在基带之内,并且可以预先确定Isig的振幅。所述单音信号可以是直流信号,其具有远大于Isig的直流偏置的振幅。
II混合器250和IQ混合器260被操作以获得Isig的振幅,但QI混合器270和QQ混合器280被停止。图12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图3中的QMOD 200的部分210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在这种情况下,SWII和SWIQ被开启,SWQI和SWQQ被关断。
然后,减法器290输出S(t),其等于从加法器230输出的RFI_Q+I。所述输出被采样,并被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
在存储所述输出之后,Qsig作为单音信号被提供给QI混合器270和QQ混合器280。所述单音信号的频率可以在基带之内,并且可以预先确定Qsig的振幅。所述单音信号可以是直流信号,其具有远大于Qsig的直流偏置的振幅。
QI混合器270和QQ混合器280被操作以获得Qsig的振幅,但II混合器250和IQ混合器260被停止。图13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图3中的QMOD200的部分210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在这种情况下,SWQI和SWQQ被开启,SWII和SWIQ被关断。
然后,减法器290输出S(t),其等于从减法器240输出的RFQ_Q-I。所述输出被采样,并被与上述RFI_Q+I的存储值一起存储在存储器中。
因为可以预先确定Isig与Qsig,并且调整LOI和LOQ的振幅使其相同,能够基于存储器中的存储的数据获得S(t)中的Isig分量和Qsig分量。
K,作为VGA 210的增益,被基于存储器中的存储的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在Isig分量和Qsig分量之间的振幅差。
在调整之后,可以再次对RFI_Q+I和RFQ_Q-I进行采样,以确认正确性,并且,如果需要,可重复所述调整。
VGA 210的已调整的增益K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步骤S5)。
然后,SW1 414向QDEMOD 416提供LNA 412的输出,且SW2 444向PA 446提供TX。即,校准模式完成,无线通信装置400预备进行通信。
根据以上叙述,本发明可能有多种修改和变型。因此,需要理解的是,除了在此具体描述的之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本发明。
Claims (11)
1.一种用于产生传输信号的正交调制器,所述正交调制器包括:
正交信号发生器,其被配置以产生第一本地信号和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正交的第二本地信号;
混合加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一RF信号;
混合减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二RF信号;
输出减法器,其被配置以确定所述第一RF信号和所述第二RF信号之间的差,并基于所述差产生所述传输信号;以及
振幅调整器,其被配置以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基带信号的振幅,或者在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振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调制器,其中:
所述混合加法器包括加法器和第一混合器;
所述加法器被配置以产生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的和,以及
所述第一混合器被配置以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和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之和相混合,以生成所述第一RF信号;并且
所述混合减法器包括减法器和第二混合器;
所述减法器被配置以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中减去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生成所述第一本地信号和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之间的差,以及
所述第二混合器被配置以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和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之间的差相混合,以生成所述第二RF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调制器,其中:
所述混合加法器包括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以及加法器,
所述第一混合器被配置以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
所述第二混合器被配置以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及
所述加法器被配置以将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器的输出相加,以生成所述第一RF信号;以及
所述混合减法器包括第三混合器、第四混合器以及减法器,
所述第三混合器被配置以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
所述第四混合器被配置以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及
所述减法器被配置以生成在所述第三混合器和所述第四混合器的输出之间的差,作为所述第二RF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调制器,进一步包括:
本地振幅调整器,其被配置以在将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或者在将所述第二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本地信号。
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本地振荡器,其被配置以产生源本地信号;
传输信号处理器,其被配置以产生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
正交信号发生器,其被配置以从所述源本地信号产生第一本地信号和第二本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正交;
混合加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一RF信号;
混合减法器,其被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二RF信号;
输出减法器,其被配置以确定在所述第一RF信号和所述第二RF信号之间的差,并基于所述差产生传输信号;以及
振幅调整器,其被配置以在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基带信号的振幅,或者在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振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进一步包括:
正交解调器,其被配置以利用所述源本地信号解调所述传输信号;以及
信号处理器,其被配置以获得从所述传输信号解调得到的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之间的振幅差,
其中,所述振幅调整器被进一步配置以基于由所述信号处理器获得的所述振幅差来调整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振幅。
7.一种用于消除传输信号中的振幅差的向量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产生源本地信号;
产生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
从所述源本地信号产生第一本地信号和第二本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正交;
在混合加法器中,基于所述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一RF信号;
在混合减法器中,基于所述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本地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本地信号产生第二RF信号;
从所述第一RF信号或所述第二RF信号中的一个减去另一个,以产生所述传输信号;
从所述传输信号解调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二基带信号;
将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中的一个配置为具有暂停操作的暂停混合器,并将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中的另一个配置为操作混合器;
向所述操作混合器提供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并存储由所述操作混合器处理的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以及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作为第一存储数据;
将所述暂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操作混合器,并将所述操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暂停混合器,以及,向所述新的操作混合器提供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并存储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以及由所述新的操作混合器处理的所述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作为第二存储数据;以及,
调整所述振幅调整器,以消除在由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表示的分量之间的振幅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将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或者在将所述第二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本地信号;
在第一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一混合信号;
在第二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二混合信号;
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和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相加,以产生所述第一RF信号;
在第三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三混合信号;
在第四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四混合信号;
生成所述第三混合信号和所述第四混合信号之间的差,作为所述第二RF信号;
将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器中的一个配置为具有暂停操作的暂停混合器,而将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器中的另一个配置为操作混合器;
在所述混合加法器中提供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从所述传输信号解调得到的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一存储数据;
将所述暂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操作混合器,并将所述操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暂停混合器,并在所述混合加法器中提供所述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所述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所述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二存储数据时;以及
调整所述本地振幅调整器,以消除由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表示的分量的所述多个采样之间的振幅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将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或者在将所述第二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本地信号;
在第一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一混合信号;
在第二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二混合信号;
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和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相加,以产生所述第一RF信号;
在第三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三混合信号;
在第四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四混合信号;
生成所述第三混合信号和所述第四混合信号之间的差,作为所述第二RF信号;
将所述第三混合器和所述第四混合器中的一个配置为具有暂停操作的暂停混合器,而将所述第三混合器和所述第四混合器中的另一个配置为操作混合器;
在所述混合减法器中提供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从所述传输信号解调得到的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一存储数据;
将所述暂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操作混合器,并将所述操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暂停混合器,并在所述混合减法器中提供所述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所述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所述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二存储数据;以及
调整所述本地振幅调整器,以消除由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表示的分量的所述多个采样之间的振幅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将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或者在将所述第二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本地信号;
在第一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一混合信号;
在第二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二混合信号;
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和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相加,以产生所述第一RF信号;
在第三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三混合信号;
在第四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四混合信号;
生成所述第三混合信号和所述第四混合信号之间的差,作为所述第二RF信号;
将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器中的一个配置为具有暂停操作的暂停混合器,而将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器中的另一个配置为操作混合器;
在所述混合加法器中提供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从所述传输信号解调得到的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一存储数据;
将所述暂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操作混合器,并将所述操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暂停混合器,并在所述混合加法器中提供所述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所述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所述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二存储数据;以及
调整所述本地振幅调整器,以消除由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表示的分量的所述多个采样之间的振幅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将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一本地信号,或者在将所述第二本地信号提供给所述混合加法器和所述混合减法器之前调整所述第二本地信号;
在第一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一混合信号;
在第二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二混合信号;
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和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相加,以产生所述第一RF信号;
在第三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一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三混合信号;
在第四混合器中,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与所述第二本地信号相混合,以产生第四混合信号;
生成所述第三混合信号和所述第四混合信号之间的差,作为所述第二RF信号;
将所述第三混合器和所述第四混合器中的一个配置为具有暂停操作的暂停混合器,而将所述第三混合器和所述第四混合器中的另一个配置为操作混合器;
在所述混合减法器中提供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从所述传输信号解调得到的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一存储数据;
将所述暂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操作混合器,并将所述操作混合器重新配置为新的暂停混合器,并在所述混合减法器中提供所述零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基带信号且提供所述实际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同时采样并存储所述已解调的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已解调的第二基带信号的分量的多个采样作为第二存储数据;以及
调整所述本地振幅调整器,以消除由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表示的分量的所述多个采样之间的振幅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87517/2005 | 2005-09-30 | ||
JP2005287517A JP2007104007A (ja) | 2005-09-30 | 2005-09-30 | 直交変調器及び直交変調器におけるベクトル補正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60360A true CN1960360A (zh) | 2007-05-09 |
Family
ID=3798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1418405A Pending CN1960360A (zh) | 2005-09-30 | 2006-09-30 | 正交调制器和向量校正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092021A1 (zh) |
JP (1) | JP2007104007A (zh) |
CN (1) | CN196036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9484A (zh) * | 2008-08-07 | 2011-07-06 | 京瓷株式会社 |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
CN101926088B (zh) * | 2008-01-30 | 2013-01-02 | 京瓷株式会社 | 功率放大装置及通信装置 |
CN102106077B (zh) * | 2008-08-01 | 2016-01-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切换式跨导和本机振荡器遮蔽的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 |
CN106031114A (zh) * | 2014-02-19 | 2016-10-1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合成和调节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52212B2 (ja) * | 2009-03-12 | 2013-07-31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信号増幅用半導体装置 |
EP2555483A4 (en) | 2010-03-29 | 2017-06-28 | Asahi Kasei Microdevices Corporation | Phase adjustment circuit and phase adjustment method |
US9413294B2 (en) * | 2011-07-03 | 2016-08-09 | Dsp Group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IQ imbalance |
JP6116807B2 (ja) * | 2012-03-07 | 2017-04-19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レーダ装置およびレーダ装置の調整方法 |
WO2016000103A1 (zh) * | 2014-06-13 | 2016-0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444785B2 (en) * | 2018-03-15 | 2019-10-15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Compact and accurate quadrature clock generation circui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46781B2 (ja) * | 1991-09-02 | 1998-05-06 | エイ・ティ・アンド・ティ・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移相器 |
JPH06283966A (ja) * | 1993-03-30 | 1994-10-07 | Toshiba Corp | π/2位相制御回路 |
JPH07303028A (ja) * | 1994-05-09 | 1995-11-14 | Hitachi Ltd | 90度移相回路 |
JPH09130361A (ja) * | 1995-10-27 | 1997-05-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周波数変換装置 |
JP3098464B2 (ja) * | 1997-06-26 | 2000-10-16 |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90度移相回路 |
US5861781A (en) * | 1997-09-16 | 1999-01-1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ingle sideband double quadrature modulator |
JPH11112593A (ja) * | 1997-09-29 | 1999-04-23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デジタル信号処理型デジタル変調装置 |
JPH11252188A (ja) * | 1998-03-03 | 1999-09-17 | Canon Inc |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における検波出力制御方法並びに送信装置及び送信装置における変調出力制御方法 |
JP2001339452A (ja) * | 2000-05-26 | 2001-12-07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直交変調装置及び直交変調誤差検出方法 |
KR100438445B1 (ko) * | 2001-03-22 | 2004-07-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선형 왜곡 보상 방법 및 비선형 왜곡 보상 회로 |
JP3967226B2 (ja) * | 2002-08-07 | 2007-08-29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無線機 |
JP2004222259A (ja) * | 2002-12-24 | 2004-08-05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送信機の負帰還増幅器、送信機、及び負帰還増幅器の誤差補正方法 |
JP4168259B2 (ja) * | 2003-02-21 | 2008-10-2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非線形歪補償回路および非線形歪補償方法ならびに送信回路 |
ATE458301T1 (de) * | 2003-04-24 | 2010-03-15 | Nxp Bv | Quadraturmodulator und kalibrierungsverfahren dafür |
JP2005117436A (ja) * | 2003-10-09 | 2005-04-28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送信機 |
-
2005
- 2005-09-30 JP JP2005287517A patent/JP2007104007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9-29 US US11/537,262 patent/US2007009202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6-09-30 CN CNA2006101418405A patent/CN196036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6088B (zh) * | 2008-01-30 | 2013-01-02 | 京瓷株式会社 | 功率放大装置及通信装置 |
CN102106077B (zh) * | 2008-08-01 | 2016-01-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切换式跨导和本机振荡器遮蔽的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 |
CN102119484A (zh) * | 2008-08-07 | 2011-07-06 | 京瓷株式会社 |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
CN102119484B (zh) * | 2008-08-07 | 2013-07-03 | 京瓷株式会社 | 功率放大装置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发送装置和通信装置 |
CN106031114A (zh) * | 2014-02-19 | 2016-10-1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合成和调节 |
CN106031114B (zh) * | 2014-02-19 | 2018-01-0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合成和调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092021A1 (en) | 2007-04-26 |
JP2007104007A (ja) | 2007-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60360A (zh) | 正交调制器和向量校正方法 | |
CN1518309A (zh) | 校准相位和增益失配的直接转换接收器 | |
CN1284303C (zh) | 直接变频过程中的本地振荡器泄漏控制 | |
CN1058589C (zh) | 一种双超外差接收机及其检测电路 | |
CN1350371A (zh) | 多波段便携式无线终端 | |
CN1409481A (zh) | 接收装置 | |
CN1722609A (zh) | 具有改良二阶截取点的用于直接转换收发器的混频器电路 | |
CN1649334A (zh) | 正交调制器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以及通信装置与程序 | |
CN1115797C (zh) | 双模式解调装置 | |
CN1310447C (zh) | 广播接收器 | |
CN1643777A (zh) | 低if或零if接收机中用于i-q失配补偿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79304A (zh) | 锁相环带宽校准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 |
CN1118945C (zh) | 无线发送机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69296C (zh) | Pll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无线通信终端机 | |
CN1702973A (zh) | 数字△∑调制器及其应用 | |
CN1791170A (zh) | 与多个通信网络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706106A (zh) | 用于射频下变频的直流微调电路 | |
CN1701505A (zh) | 调制器及其校正方法 | |
CN1747367A (zh) | 接收信号强度测量电路和检测电路以及无线接收机 | |
CN1639962A (zh) | 使用fft处理器的正交解调器 | |
CN1176715A (zh) | 双模式调频/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 |
CN1977459A (zh) | 发送装置、通信设备及移动无线机 | |
CN1943121A (zh) | 发送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 |
CN1756245A (zh) | 频移键控解调器和频移键控的方法 | |
CN1085444C (zh) | 超外差接收电路和超外差接收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