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2521B - 一种运输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2521B
CN102092521B CN 200910242658 CN200910242658A CN102092521B CN 102092521 B CN102092521 B CN 102092521B CN 200910242658 CN200910242658 CN 200910242658 CN 200910242658 A CN200910242658 A CN 200910242658A CN 102092521 B CN102092521 B CN 102092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arriage
pin
support beam
transporta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426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2521A (zh
Inventor
黄田化
王晓毅
丁新安
黄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Qingdao CIMC Reefer Container Manufacture Co Ltd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Qingdao CIMC Reefer Container Manufacture Co Ltd,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426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92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92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2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2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2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框架,用于运输板材,其包括:一托架;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在与该托架固定连接时支撑于该托架上,并在该托架上方的一侧形成可支承所述板材的支承面,所述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在与该托架拆卸连接时平放于该托架上。本发明的运输框架尤其适用于运输大型厢式半挂车侧板,其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运输框架强度而且在返回时能够拆卸,降低运输空间,节约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中的包装运输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型厢式半挂车侧板的运输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从原产地到使用地的运输包装问题是大型厢式车制造厂成本的关键问题。虽然目前存在一种厢式车部件的运输框架,但其框架为整体焊接结构,不能拆卸,回运时会造成集装箱内空间不能有效利用,增加了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框架,为大型厢式半挂车侧板的运输提供在返回时能够拆卸的运输框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输框架,其特点在于,该运输框架用于运输板材,其包括:一托架;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在与该托架固定连接时支撑于该托架上,并在该托架上方的一侧形成可支承所述板材的支承面,所述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在与该托架拆卸连接时平放于该托架上。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每一该侧边支撑架至少包括有:一支承单元,其一端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并在固定连接时限定出所述支承面;至少一支架,该支架一端与该支承单元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至少一支架在固定连接时支撑于该支承单元背面,在拆卸连接时收合于该支承单元背面。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所述支承单元由两平行的支承梁和连接在该两支承梁之间的多个中间横梁构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所述支架为两组,第一组支架在固定连接时与该托架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二组支架在固定连接时与该托架之间具有第二角度,且该第一角度大于该第二角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第一组支架由两平行的第一支撑梁构成;该第二组支架由两平行的第二支撑梁构成,且该两第二支撑梁位于该两第一支撑梁外侧。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两支承梁一端与该托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机构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其具有第一轴孔并固定于该托架上;第一销轴,其一端具有第一销孔,并在固定连接时穿过该第一轴孔及设置于该支承梁一端的第一固定孔,且其第一销孔暴露于该第一固定座外侧;第一销子,穿过该第一销孔将该支承梁一端与该托架固定。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固定机构与该支承单元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二销轴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其具有第二轴孔并固定于该支承单元上;第二销轴,其一端具有第二销孔,并在固定连接时穿过该第二轴孔及设置于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的第二固定孔,且其第二销孔暴露于该固定座外侧;第二销子,穿过该第二销孔将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该支承单元固定。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托架上还设置有套筒,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直接套装入该套筒内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固定机构与该支承单元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三销轴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座,其具有第三轴孔并固定于该支承单元上;第三销轴,其一端具有第三销孔,并在固定连接时穿过该第三轴孔及设置于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的第三固定孔,且其第三销孔暴露于该固定座外侧;第三销子,穿过该第三销孔将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该支承单元固定。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托架上还具有在运输板材时支承该板材一边的凹槽。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支承单元上还设置有系环。
在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中,该托架上还设置有加强座,其具有一与所述中间横梁配合的缺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运输框架,不仅可以为大型厢式半挂车侧板的运输提供更好的运输框架强度,而且在返回时能够拆卸,降低了运输空间,节约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半挂车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运输框架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多个侧边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托架上,并在一侧形成支承板材的支承面;
图2B为本发明的运输框架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运输框架的侧视图,其中侧边支撑架的支承单元背面设置转动连接有两组支架;
图4为图2A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支承单元的支承梁与托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销轴固定机构;
图5为图3中B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拆卸后的支承单元的支承梁与托架之间的第一销轴固定机构;
图6为图2B中C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组支架的支撑梁的一端与支承单元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销轴固定机构;
图7为图2B中D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二组支架的支撑梁的一端与支承单元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销轴固定机构;
图8为图2B中E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组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托架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套筒结构;
图9为本发明的运输框架装上侧板后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在返回时将侧边支撑架自托架上拆卸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将拆卸后的侧边支撑架提起后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侧边支撑架的支架收合于支承单元背面;
图12为将提起后的侧边支撑架旋转90度后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两个旋转后的侧边支撑架可并排放置在托架上;
图13为侧边支撑架并排放置在托架上的侧视图;
图14为所有侧边支撑架均平放于托架上的侧视图;
图15为所有侧边支撑架均平放于托架上的俯视图;
图16为两个运输框架重叠放置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框架用于运输的板材100的结构,该板材100如可为大型厢式半挂车的侧板,其具有一板面101及一下边102。
如图2A、2B所示,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框架200组装后的正面和背面的立体结构。该运输框架200主要包括一托架21及至少一个与该托架21可拆卸连接的侧边支撑架2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6个侧边支撑架22间隔布置在托架21上,且每一侧边支撑架22均与该托架21可拆卸地连接,这些侧边支撑架22在与该托架21固定连接时支撑于该托架21上,并在该托架21上方的一侧形成一个支承面220,用于支承该板材100的板面101。这些侧边支撑架22在与该托架21拆卸连接时可以平放于该托架21上(如图1 5所示)。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该侧板支撑架22的数目并不局限于图2实施例的6个,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数目,这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3,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该侧边支撑架22包括有一支承单元23以及两组支架24。其中,该支承单元22一端与该托架21可拆卸地连接,并在固定连接时限定出所述支承面220。具体的,该支承单元22可由两平行的支承梁231和连接在该两支承梁231之间的多个中间横梁232构成,该两支承梁231一端与该托架21通过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可拆卸地连接。该支承单元23上还设置有系环28,不仅可以用于运输板材时的系紧固定板材,而且可以用于侧边支撑架22平放于托架21上时的系紧固定。
该两组支架24,第一组支架241和第二组支架242,其一端与该支承单元23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则与该托架21可拆卸地连接,该两组支架24在固定连接时支撑于该支承单元23背面231,在拆卸连接时可收合于该支承单元23背面231(如图11所示)。
具体的,该第一组支架241由两平行的第一支撑梁2411构成,该两个第一支撑梁241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固定机构40与该支承单元23的靠近上方位置的一个中间横梁232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则直接套接于设置于托架21上的套筒61内,从而实现了该第一组支架241与托架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该第一组支架241在固定连接时与该托架21之间具有第一角度(图中未示)。
该第二组支架242由两平行的第二支撑梁2421构成,该两个第二支撑梁242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固定机构50与该支承单元23的两个支承梁231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则直接套接于设置于托架21上的套筒62内,从而实现了该第二组支架242与托架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该第二组支架242在固定连接时与该托架21之间具有第二角度(图中未示)。由于第二组支架242与该支承单元23连接的位置较低于该第一组支架24 1的连接位置,使得该第一角度大于该第二角度。并且,该两第二支撑梁2421位于该两第一支撑梁2411外侧。这样,该两组支架24分别在不同位置上以不同角度支撑该支承单元23,不仅可以使得支承单元23更稳固地支撑于托架上,而且可以有效地分散支承于其上的板材的压力。较佳的,该第一角度大致为直角,该第二角度大致为60度。
参考图4、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支承单元23的支承梁231一端与托架21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包括第一固定座31、第一销轴32和第一销子33。其中,该第一固定座31固定于该托架21上,并具有第一轴孔310。该第一销轴32一端具有第一销孔(图中未示,可参考图6中的第二销孔420)。组装时,可以利用该第二销轴32穿过该第一轴孔310及设置于该支承梁231一端的第一固定孔2310,并使其第一销孔暴露于该第一固定座31外侧,然后利用该第一销子33穿过该第一销孔而将该支承梁231一端与该托架21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当拆卸时,可以先拔出该第一销子33,然后拔出该第一销轴32,使该支承梁231与该第一固定座31脱离连接即可。当该支承梁231与该第一固定座31脱离连接后,可以将拔出的该第一销轴32穿过该第一固定座31的第一轴孔310,并利用该第一销子33穿过该第一销轴32上的第一销孔,将该第一销轴32固定在该第一固定座31上,如图5所示,如此可以防止拆卸后的零件丢失。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可以为其他可拆卸连接结构,如螺栓螺母结构,这些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继续参考图5,并结合图2A、图3,该托架21上还具有凹槽210,其靠近该支承面220正面一侧设置,用以在运输板材时支承板材的下边102。另外,在该托架21上还可以设置有加强座213,其具有一缺口2130,可以在该侧边支撑架22组装固定于托架上时靠近下方位置的中间横梁232配合,进一步增加整个框架组装后的强度。
如图6所示,示出了该第一支撑梁2411一端与该中间横梁232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销轴固定机构40的结构,其与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的结构类似,是利用第二销轴42穿过固定于该中间横梁232上的第二固定座41上的第二轴孔420和该第一支撑梁2411一端的第二固定孔(图中未示),该第二销子43穿过该第二销轴42一端上的第二销孔420,从而实现该第一支撑梁2411的可转动地连接。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可以为其他转动连接结构,如螺栓螺母结构,只要其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梁2411与支承单元2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即可,这些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7所示,示出了该第二支撑梁2421一端与该支承梁231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销轴固定机构50的结构,其与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的结构类似,是利用第二销轴52穿过固定于该支承梁231上的第二固定座51上的第二轴孔(图中未示)和该第二支撑梁2421一端的第二固定孔(图中未示),该第二销子53穿过该第二销轴52一端上的第二销孔(图中未示),从而实现该第二支撑梁2421的可转动地连接。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可以为其他转动连接结构,如螺栓螺母结构,只要其可以实现第二支撑梁2421与支承单元2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即可,这些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8所示,示出了该托架21上分别用于与该第一支撑梁2411、第二支撑梁242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套筒61、62的结构。在本发明中,该套筒61、62的结构与该第一支撑梁2411、该第二支撑梁2421的另一端相匹配,即根据固定连接时该第一支撑梁2411、该第二支撑梁2421与该托架21之间所成的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可以相应设计该套筒61、62的结构,例如套筒61大致呈一直立状,以使该第一支撑梁2411另一端成直角插入该套筒61内,而套筒62则具有一大致为60度的斜面,使得该第二支撑梁2421的另一端大致呈60度倾斜插入该套筒62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套筒61、62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结构,如与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类似的结构,或者螺栓螺母结构等,只要其可以实现该第一支撑梁2411、第二支撑梁2421与托架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即可,这些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运输板材时,可以先将侧边支撑架22与托架21固定连接,构成一运输框架200,如图2A所示,然后将图1所示的板材100(如大型厢式半挂车的侧板)放入图2A的运输框架200内,如图9所示,使板材100的板面支承于该支承面220上,且板材100下边102位于该凹槽210内。所放置的板材100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放置,放置好所有板材后可以利用绳索通过系环系紧固定。然后将装好的运输框架装入集装箱进行运输。到目的地后将运输框架拉出并卸出侧板。
回运时,如图10所示,解除该多个侧边支撑架22a~22f与托架2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机构,如第一销轴固定机构30、套筒61、62,然后将侧边支撑架提起22a~22f。提起后如图11所示,以侧边支撑架22a为例,其背面的第一组支架241和第二组支架242均收合于背面,将侧边支撑架22a旋转90度,如图12所示,然后如图13所示将侧边支撑架22a平放在托架21上,平放后的侧边支撑架22b的第二支撑梁2411b可以利用该加强座213的侧面限位。其他侧边支撑架22b~22f可以采用类似于侧边支撑架22a的操作方法平放在托架21上。较佳的,如图12、13所示,可以将侧边支撑架22a与22b并排平放于托架上。侧边支撑架22c与22d也是并排平放于托架21上,侧边支撑架22e与22f也是并排平放于托架21上,如图14、15所示,分别为侧边支撑架22a~22f放平后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如图16所示,示出了两个拆卸平放后的运输框架200、200’重叠放置的状态。在回运时可以将多个运输框架拆卸后重叠堆放在集装箱内运输,如此可以降低运输空间,节约了运输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运输框架用于运输板材,其包括:
一托架;
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在与该托架固定连接时支撑于该托架上,并在该托架上方的一侧形成可支承所述板材的支承面,所述至少一个侧边支撑架在与该托架拆卸连接时平放于该托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侧边支撑架至少包括有:
一支承单元,其一端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并在固定连接时限定出所述支承面;
至少一支架,该支架一端与该支承单元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至少一支架在固定连接时支撑于该支承单元背面,在拆卸连接时收合于该支承单元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由两平行的支承梁和连接在该两支承梁之间的多个中间横梁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两组,第一组支架在固定连接时与该托架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二组支架在固定连接时与该托架之间具有第二角度,且该第一角度大于该第二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支架由两平行的第一支撑梁构成;该第二组支架由两平行的第二支撑梁构成,且该两第二支撑梁位于该两第一支撑梁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两支承梁一端与该托架通过第一销轴固定机构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一销轴固定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座,其具有第一轴孔并固定于该托架上;
第一销轴,其一端具有第一销孔,并在固定连接时穿过该第一轴孔及设置于该支承梁一端的第一固定孔,且其第一销孔暴露于该第一固定座外侧;
第一销子,穿过该第一销孔将该支承梁一端与该托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固定机构与该支承单元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二销轴固定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座,其具有第二轴孔并固定于该支承单元上;
第二销轴,其一端具有第二销孔,并在固定连接时穿过该第二轴孔及设置于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的第二固定孔,且其第二销孔暴露于该固定座外侧;
第二销子,穿过该第二销孔将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该支承单元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托架上还设置有套筒,该第一支撑梁和/或该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直接套装入该套筒内与该托架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托架上还具有在运输板材时支承该板材一边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框架,该托架上还设置有加强座,其具有一与所述中间横梁配合的缺口。
CN 200910242658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运输框架 Active CN102092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2658 CN102092521B (zh)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运输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42658 CN102092521B (zh)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运输框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2521A CN102092521A (zh) 2011-06-15
CN102092521B true CN102092521B (zh) 2013-03-27

Family

ID=4412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42658 Active CN102092521B (zh)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运输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92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6178B (zh) * 2014-09-10 2016-06-29 苏州奥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全铝公交车可拆卸式运输架
CN104354984A (zh) * 2014-10-27 2015-02-18 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玻璃支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0877A1 (fr) * 1998-11-16 2000-05-17 Madinpack Conteneur pour le transport et/ou le stockage d'une pluralité de pièces longiformes, notamment de pare-chocs
JP2002166938A (ja) * 2000-11-30 2002-06-11 Misawa Ceramics Corp パネル輸送用ラック
JP2003137287A (ja) * 2001-10-31 2003-05-1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板状物用梱包具
GB2412909A (en) * 2004-04-06 2005-10-12 Carglass Luxembourg Sarl Zug Transportation and/or storage of sheet items such as vehicle windscreens
CN201305268Y (zh) * 2008-10-14 2009-09-09 高郁翔 光电面板运输装置的承压装置
CN201703704U (zh) * 2009-12-14 2011-01-12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框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0877A1 (fr) * 1998-11-16 2000-05-17 Madinpack Conteneur pour le transport et/ou le stockage d'une pluralité de pièces longiformes, notamment de pare-chocs
JP2002166938A (ja) * 2000-11-30 2002-06-11 Misawa Ceramics Corp パネル輸送用ラック
JP2003137287A (ja) * 2001-10-31 2003-05-1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板状物用梱包具
GB2412909A (en) * 2004-04-06 2005-10-12 Carglass Luxembourg Sarl Zug Transportation and/or storage of sheet items such as vehicle windscreens
CN201305268Y (zh) * 2008-10-14 2009-09-09 高郁翔 光电面板运输装置的承压装置
CN201703704U (zh) * 2009-12-14 2011-01-12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2521A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2522B (zh) 一种运输框架
US6821066B2 (en) Precast concrete panel combination trailer and storage rack assembly
CN201703704U (zh) 一种运输框架
WO1997019851A1 (en) Jet aircraft engine shipping stand
CN206624126U (zh) 转运车
CN102278287B (zh) 风力涡轮机机舱及其运输系统和运输方法
CN104355024A (zh) 后门加强板的放置架
CN102092521B (zh) 一种运输框架
CN101173531A (zh) 加高型箱式组合房
CN211543737U (zh) 一种物料存放转运一体化装置
KR20010056695A (ko) 자동화 창고의 화물보관용 가대
WO1999022958A1 (en) Stackable trailers
CN201437422U (zh) 一种托盘箱
CN203485813U (zh) 一种工程机械组件的辅助运输装置
CN107244477B (zh) 一种预制构件运输专用托盘
CN201559876U (zh) 一种运输框架
JP4244199B2 (ja) ラ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01211921Y (zh) 大型货物运输平台及运输单元
CN208360037U (zh) 预制件货车固定架
CN107758046A (zh) 一种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1923000U (zh) 集装箱自动装卸专用车
CN206088938U (zh) 集成式油管链条安装结构
JP5346570B2 (ja) 運搬台車
CN201633606U (zh) 钢板敞车立装运输座架
CN203392134U (zh) 一种折叠式刹车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0

Address after: 266000 Dongcun Xizhuang, Yunxi Office, Jiaozho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Qingdao CIMC Reefer Container Manufacture Co., Ltd.

Patentee after: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67 CIMC R & D center building, No. 2, Harbour Road, Shekou Industrial Zone, Guangdong, Shenzhen

Co-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inese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 (Group)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Reefer Container Manufactur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266000 Dongcun Xizhuang, Yunxi Office, Jiaozho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Dongcun Xizhuang, Yunxi Office, Jiaozho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REEFER CONTAINER MANUFACTU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