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0586B - 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0586B
CN102080586B CN201010561242.XA CN201010561242A CN102080586B CN 102080586 B CN102080586 B CN 102080586B CN 201010561242 A CN201010561242 A CN 201010561242A CN 102080586 B CN102080586 B CN 102080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mechanism
cam
guiding rib
oi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12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0586A (zh
Inventor
久我信二
坂本雅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0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0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0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0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能够进一步缩短油到达回油通路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所需油容量。设置有该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内燃机(1)具有:气缸体(41),其自安装于车辆的该内燃机(1)的曲轴箱(3)朝上方、且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朝前倾地延伸;动阀室(70),其由安装于气缸体上方的气缸盖(42)和气缸盖罩(43)形成;以及回油室(72),其形成与动阀室、气缸体及曲轴箱连通的空间;其中,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且在与阀杆端(87a,87b)或动阀机构的凸轮(65a,65b)上下相对的位置具有油滴下部(94a~94d),并且具有引导肋(95b,95c),该引导肋(95b,95c)与油滴下部连接并从油滴下部朝下方且朝回油室侧延伸。

Description

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车辆的内燃机中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特别是涉及能够做到良好的润滑并减少所需油容量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堵塞设置于气缸盖的挺杆间隙调整用开口的盖部件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润滑用油的V形肋,将滞留在以V形状形成的槽内的油滴在阀杆端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3623号公报(图8、图9)
然而,在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V形肋的情况下,由于V形肋与其他肋不连接,因此,自V形状槽溢出的油保持被附着在盖部件的状态,从而直至油到达回油通路就需要时间,进而存在所需有容量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并且,为了内燃机的小型轻量化而能够缩短油到达回油通路所需时间,进而减少所需油容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中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设置有该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内燃机具有:气缸体,其自安装于车辆的该内燃机的曲轴箱朝上方、且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朝前倾地延伸;动阀室,其由安装于该气缸体上方的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以及回油室,其形成与该动阀室、所述气缸体及所述曲轴箱连通的空间;该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且在与阀杆端或动阀机构的凸轮上下相对的位置具有油滴下部,并且具有引导肋,该引导肋与该油滴下部连接并从该油滴下部朝下方且朝所述回油室侧延伸。
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室用于收容动力传递部件,该动力传递部件将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的动力传递到所述动阀机构。
第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隔着所述阀杆端或者所述凸轮,在与所述回油室相反的一侧位于上方的所述气缸盖罩的上部内表面,具有与所述气缸盖内的油路连通的油排出口,所述引导肋的所述油滴下部的上游侧以包围该油排出口的方式形成。
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三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盖罩的内表面形成有自所述油排出口连接至下方的凸起部,在该气缸盖罩设置有贯通所述凸起部内而与所述气缸盖内的油路连通且在所述油排出口开口的油供给油路,所述引导肋与所述凸起部连接形成。
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二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为凸轮链,收容该凸轮链的凸轮链室构成所述回油室;所述气缸盖罩具有在所述凸轮链室上方的内表面自上方朝下方延伸、并与油滴下部连接的凸轮链上方引导肋。
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五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凸轮链上方引导肋连接、且自该连接部朝下方延伸的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
第七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具有:油排出口,其隔着所述阀杆端或者所述凸轮,在与所述回油室相反的一侧位于上方且与所述气缸盖内的油路连通;第二油排出口,其设置在所述油排出口的下方;油通路凸起(オイル通路ボス),其将所述油排出口与所述第二油排出口连接且与所述油滴下部连接;所述油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油排出口通过形成在所述油通路凸起内的油通路来连通,所述引导肋与所述油通路凸起连接。
第八方面的发明在第七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凸轮上下相对的所述油滴下部配置在所述油通路凸起的外表面上。
第九方面的发明在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盖上形成有可旋转地支承用于开闭排气阀的排气摇臂的摇臂轴的排气摇臂轴支承部,所述第二油排出口位于排气阀杆端的正上方,且其方向被配置为向所述排气摇臂轴支承部喷射油。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附着在气缸盖罩的内表面上的油滞留在油滴下部,并从阀杆端或凸轮的上方滴下,由此,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并且,通过使剩余的油自油滴下部经由引导肋落到回油室,油回到曲轴箱的时间被缩短,据此所需的油容量减少,从而能够实现内燃机的小型轻量化。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由于收容向动阀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例如凸轮链、推杆等的空间成为回油室,因此,无需另行设置用于回油的油路,能够实现气缸体的小型化。而且,来自动力传递部件的飞溅油也能够有效地回到曲轴箱。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由于油自设置于气缸盖罩的上部内表面而位于动阀室的上部且与气缸盖内的油路连通的排出口排出,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的上部。而且,通过以包围油排出口的方式设置的各油滴下部的上游侧的引导肋,将飞溅到气缸盖罩上部内表面的飞溅油收集并引导到油滴下部,并且,通过引导肋,将剩余的油引导到下方的回油室侧,因此,良好地润滑各部,而且能够缩短回油时间。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三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由于将飞溅油经由内部设置有油供给油路的凸起部表面引导到引导肋,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油良好地返回。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二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凸轮链上方引导肋,向油滴下部供给随着凸轮链的旋转飞溅而附着在气缸盖罩内表面的飞溅油,从而向油滴下部进一步良好地供给油。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五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经由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能够有效地回收来自凸轮链的飞溅油。
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多个油排出口,向各润滑部位供给油且润滑良好,并且油通路凸起作为引导肋的一部分起作用,因此,能够进一步使油良好地返回。
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在第七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设置有自油通路凸起朝向凸轮垂下的油滴下部,并且通过油通路凸起向油滴下部引导油,因此,能够抑制气缸盖罩的重量增大,并且,能够接近凸轮配置油滴下部,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润滑。
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在第七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发明效果的基础上,由于自第二油排出口排出的油飞溅到排气摇臂轴支承部而成为飞溅油,因此,排气摇臂不会遮挡油,能够润滑排气阀杆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燃机主要部分的左侧面剖面图,以内燃机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的姿势表示;
图2是图1的Ⅱ-Ⅱ剖面展开图,图1相当于本图的Ⅰ-Ⅰ向视剖面图;
图3是沿图2的Ⅲ-Ⅲ箭头看到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气缸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右侧面剖面图,是动阀机构、气缸盖罩的内表面的油排出口、肋等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图3的Ⅳ部中的罩侧及支架侧的油供给油路和油排出口的说明图;
图5(a)是沿图3的Ⅴa-Ⅴa箭头看到的气缸盖罩的内表面图,(b)是沿本图(a)的Ⅴb-Ⅴb箭头看到的气缸盖罩剖面图,(c)是沿本图(a)的Ⅴc-Ⅴc箭头看到的气缸盖罩剖面图,(c)中的D部表示本图(a)的Ⅴd-Ⅴd向视剖面;
图6(a)是沿图5的Ⅵa-Ⅵa箭头看到的气缸盖罩的放大部分剖面图,图6(b)是沿图5的Ⅵb-Ⅵb箭头看到的气缸盖罩的放大部分剖面图;
图7(a)是沿图3的Ⅶa-Ⅶa箭头看到的拆卸了气缸盖罩的气缸盖的顶面图,是动阀机构、安装有气缸盖罩时的油排出口、各引导肋等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b)是沿图3的Ⅶb-Ⅶb箭头看到的以与本图(a)相同方向表示的气缸盖罩的外表面图,是气缸盖罩的内表面的油排出口、各引导肋等配置的说明图;
图8是沿图2的Ⅲ-Ⅲ箭头看到的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气缸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右侧面剖面图,是动阀机构、气缸盖罩的内表面的各油排出口、肋等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沿图8的Ⅸ-Ⅸ箭头看到的气缸盖罩的内表面图,图8相当于将本图的Ⅷ-Ⅷ向视和Ⅷ’向视合成的剖面图;
图10(a)是沿图8的Ⅹa-Ⅹa箭头看到的拆卸了气缸盖罩的气缸盖的顶面图,是动阀机构、安装有气缸盖罩时的各油排出口、油通路凸起、各引导肋等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b)是沿图8的Ⅹb-Ⅹb箭头看到的以与本图(a)相同方向表示的气缸盖罩的外表面图,是气缸盖罩的内表面的各油排出口、油通路凸起、各引导肋等配置的说明图;
图11(a)、(b)是本发明人研究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例的气缸盖罩的说明图,是与图5(a)、(b)对应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燃机;2  曲轴;3  曲轴箱;3L  左曲轴箱;3R  右曲轴箱;4  气缸部;5  变速机构;6  动阀机构;7  活塞;8  变速离合器;10  燃烧室;17  ACG室;18  回油通路;31  曲轴室;41  气缸体;42  气缸盖;43  气缸盖罩;43a  后方部分;43b  前方部分;44,44A  双头螺栓;45,45A双头螺栓孔;61  驱动链轮;62  凸轮轴支架;62b  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3  凸轮轴;65a  进气凸轮;65b  排气凸轮;66  从动链轮;70  动阀室;71  凸轮链;72,72a,72b  凸轮链室;74b  排气摇臂轴;76a  进气阀;76b  排气阀;87a  进气阀杆端;87b  排气阀杆端;88  油排出口;89罩侧凸起部;90  罩侧油供给油路;91  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2  支架侧凸起部;93  螺栓孔间隙部;94a  进气阀油滴下部;94b  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c  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d  排气阀油滴下部;95a  进气阀滴下引导肋;95b  凸轮滴下引导肋;95c  上部排油引导肋;95d  排气阀滴下引导肋;95e  下部排油引导肋;100  动力单元;143  气缸盖罩;172a  内表面;188  油排出口;190  罩侧油供给油路;194a  进气阀油滴下部;194b  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c  排气凸轮油滴下部;194d  排气阀油滴下部;200a进气阀滴下引导肋;200b  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  连接部;200c  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200d  中部排油引导肋;200e  下部排油引导肋;201第二油排出口;201a  喷嘴部;202  油通路凸起;203  油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以及本发明人研究的与本发明关联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在各图的装置、结构部标注的小箭头示意性地表示润滑用的油的流向。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与将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安装在机动二轮车等车辆上的状态下的车辆的朝向一致。
在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方,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图1至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以安装在未图示的车辆上的姿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内燃机1为四冲程单缸内燃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是小型机动二轮车。
如图1所示,在内燃机1安装于车辆上的状态下,曲轴2的轴线Y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垂直而朝向车体宽度方向,并且自曲轴箱3朝上方具有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朝前倾地突出的气缸部4。气缸部4构成为:在曲轴箱3的斜上方依次重叠且一体地连接有气缸体41和气缸盖42,气缸盖42的上方被气缸盖罩43覆盖。
44是将气缸体41和气缸盖42以共同固定方式连接在曲轴箱3上的双头螺栓,该双头螺栓插在沿气缸轴线X方向贯穿的双头螺栓孔45(图4)中。46是将气缸盖罩43连接在气缸盖42上的连接螺栓。
如图2所示,曲轴箱3由左右分体的左曲轴箱3L和右曲轴箱3R构成。在将左曲轴箱3L和右曲轴箱3R一体地结合而形成的曲轴室31内,设置有曲轴2和变速机构5。曲轴2经由主轴承21A,21B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左曲轴箱3L和右曲轴箱3R上。
气缸盖42与对准一体地结合的左右曲轴箱3L,3R上部的开口安装的气缸体41一同,通过双头螺栓44共同连接在曲轴箱3上,在其下面形成有燃烧室10,与燃烧室10面对而安装有火花塞11。
在曲轴2中,左右的曲柄臂22L,22R位于曲轴箱31,该左右的曲柄臂22L,22R通过曲轴销23被一体化,在左曲轴箱3L和右曲轴箱3R的左右外侧突出有左右曲轴部24L,24R,该外侧被左右的曲轴箱罩32L,32R覆盖。
左曲轴箱罩32L通过螺栓固定在左曲轴箱3L的左侧面上,右曲轴箱罩32R通过螺栓固定在右曲轴箱3R的右侧面上。
而且,活塞7通过连杆7a连接在曲轴销23上,该活塞7在一体成型于气缸体41内的气缸套41a中沿着气缸轴线X方向作往复运动。
在左侧曲轴部24L上,在主轴承21A附近嵌装有动阀驱动系统的驱动链轮61,在左端设置有AC发电机(ジェネレータ)13,在驱动链轮61与AC发电机13之间嵌装有启动机构的从动齿轮14。
在右侧曲轴部24R上设置有离心式滤油器15。
另一方面,在气缸盖42中构成有动阀机构6,凸轮轴63以被一体地形成在气缸盖42上部的凸轮轴支架62夹持的方式、与曲轴2平行而指向车体宽度方向,并且通过左右的凸轮轴承64A,64B轴支承在凸轮轴支架62上。
在凸轮轴63上,进气凸轮65a和排气凸轮65b一体地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两个凸轮65a,65b的最大直径被设定为小于左凸轮轴承64A的外径,而且大于右凸轮轴承64B的外径。因此,具有两个凸轮65a,65b的凸轮轴63在装配有左右的凸轮轴承64A,64B的状态下,在图2所示中自左侧插入安装在凸轮轴支架62上。
在凸轮轴63的左端上嵌装有从动链轮66,该从动链轮66的直径为动阀驱动系统的驱动链轮61的2倍。
68是相对于凸轮轴63垂直地螺合插入凸轮轴支架62的凸轮轴防脱落螺栓,该凸轮轴防脱落螺栓的突出的前端68a抵接在左凸轮轴承64A的外轮左侧面上。由此,左凸轮轴承64A被安装得不会从凸轮轴支架62脱落,因此,凸轮轴63被保持在凸轮轴支架62上。
以前通常将按压左凸轮轴承64A的左侧面的按压部件抵接在凸轮轴支架62,并利用自左侧平行地朝向凸轮轴63的固定螺栓,将按压部件连接在凸轮轴支架62上,由此防止凸轮轴63脱落,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一个凸轮轴防脱落螺栓68能够防止凸轮轴63脱落,因此,可以谋求防脱落结构的简单化以及部件数量的减少化。
动阀机构6被气缸盖罩43覆盖,并收容在由气缸盖42和气缸盖罩43形成的动阀室70内。
在嵌装于凸轮轴63的从动链轮66与嵌装于曲轴2的驱动链轮61之间,架设有无接头传动链即凸轮链71,曲轴2的旋转速度降低一半后被传递到凸轮轴63上。
由此,进气凸轮65a和排气凸轮65b旋转,使摆动自如地轴支承在气缸盖42的凸轮轴支架上的进气摇臂75a(参照图3)和排气摇臂75b(参照图3)驱动,在燃烧室10内以规定时间开闭进气阀76a(图3)和排气阀76b(图3)。
凸轮链71被设置为收容在与由气缸盖42和气缸盖罩43形成的动阀室70、气缸体41和曲轴箱3连通的空间即作为动力传递室的凸轮链室72内。
在气缸体41中的凸轮链室72(72a)上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导向辊73,该导向辊73的直径在驱动链轮61直径和从动链轮67直径之间,该导向辊73引导凸轮链71的前侧和后侧的转动。
左曲轴箱3L中的凸轮链室72(72b)与由左曲轴箱罩32L覆盖AC发电机13的ACG室17构成共通的空间。
形成在曲轴室31后方的变速机构5的变速装置室51至凸轮链室72(72b)的后方为止向左侧鼓出而形成。
图1中的18是将左曲轴箱3L中的凸轮链室72(72b)和ACG室17下部与曲轴室31连通的回油通路,成为使油自凸轮链室72(72b)向设置于曲轴箱3内的下部的未图示的油盘流下的通路。
因此,凸轮链室72成为与动阀室70、气缸体41、曲轴箱3连通的空间,并形成使油自动阀室70等回流到曲轴箱3内的油盘的回油室。
当代替凸轮链71采用将内燃机1的曲轴2的动力传递到动阀机构6的其他种类的动力传递部件例如推杆等时,可以将收容该其他动力传递部件的动力传递室作为构成与动阀室70、气缸体41、曲轴箱3连通的空间的回油室使用。或者,可以另行设置构成与动阀室70、气缸体41、曲轴箱3连通的空间的回油室。
如果将收容向动阀机构6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例如凸轮链71、推杆等的空间作为回油室,则无需另行设置回油用的油路(回油室),从而能够实现气缸体42的小型化。而且,来自动力传递部件的飞溅油也能够高效地回到曲轴箱3中。
如图2所示,在变速机构5的主轴54的右侧组装有换挡用的变速离合器8。曲轴2的旋转动力经由曲轴2侧的主驱动齿轮52、变速离合器8侧的主从动齿轮53传递到变速离合器8,而变速离合器8构成为:在变速机构5的齿轮切换中,将曲轴2的旋转动力不传递到变速机构5,处于空挡状态,变速机构5的齿轮切换结束的同时将曲轴2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变速机构5。
如图1和图2所示,变速机构5由主轴54、副轴55、未图示的叉轴、变速鼓以及设置于这些装置上的齿轮组56等构成,各轴被配置成与曲轴2平行。
通过变速机构5的齿轮组56变速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嵌装于自左曲轴箱3L向左侧突出的副轴55左端部的车轮驱动链轮57,并经由动力传递链58传递到未图示的车辆车轮上。对于两轮机动车,在一体设置于后轮的车轮从动链轮于车轮驱动链轮57之间架设有动力传递链58,将内燃机1的旋转动力向后轮传递。
图2中59是反冲轴(キック軸)。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的曲轴箱3内设置有变速离合器8、变速机构5,内燃机1及其曲轴箱3构成动力单元100。因此,副轴55是动力单元100的输出轴。
接着,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说明动阀机构6及其润滑机构。
如图3所示,动阀机构6收容在由气缸盖42和气缸盖罩43形成的动阀室70内。在气缸盖42上组装有进气阀杆导向装置78a和排气阀杆导向装置78b,其中,进气阀杆导向装置78a将动阀室70内的上部和进气口77a连通,排气阀杆导向装置78b将动阀室70内的上部和排气口77b连通。
在进气阀杆导向装置78a中自燃烧室10侧插入进气阀76a的进气阀杆79a,在排气阀杆导向装置78b中自燃烧室10侧插入排气阀76b的排气阀杆79b。而且,在两个阀杆导向装置78a,78b的动阀室70侧,在两个阀杆79a,79b上分别组装有杆密封件80、弹簧密封件81、阀簧82、二分体的键销(コッタ)83、保持件84。
在各摇臂75a,75b的与凸轮侧相反的一侧的前端拧入调整螺钉85且利用锁紧螺帽86固定该调整螺钉85。在各阀76a,76b的各阀杆端87a,87b上抵接有调整螺钉85的前端部。
如图3所示,在相对铅垂方向而朝前倾的气缸部4的动阀室70内,进气摇臂75a的调整螺钉85和锁紧螺帽86位于排气摇臂75b的调整螺钉87和锁紧螺帽86的上方。
而且,在气缸盖罩43中,后方部分43a位于前方部分43b的上方。
在气缸盖罩43的后方部分43a的内表面,即气缸盖罩43的上部内表面,设置有带有油排出口88的喷嘴部88a,与该喷嘴部88a的下方连接而形成有罩侧凸起部89。在罩侧凸起部89的内部穿设有下游端在油排出口88开口的罩侧油供给油路90。罩侧油供给油路90的上游端在罩侧凸起部89与气缸盖42的配合面89a开口,在配合面89a与气缸盖42的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连通。
图7表示自车辆方向前方朝后俯视(图3的Ⅶa向视,图1的Ⅶ向视)气缸部4的顶部的图,双头螺栓44分别连接在气缸部4的前后左右的四个角落,在后方右侧的双头螺栓44A的双头螺栓孔45A设置有用于润滑动阀机构6的油路。
即,如图4的具体所示,在气缸盖42的凸轮轴支架62的后方右侧部62a,穿设有使后方右侧的双头螺栓44A通过的双头螺栓孔45A,在相对于双头螺栓孔45A的方向朝侧方延伸的与气缸盖罩43的配合面92a上,设置有与气缸盖罩43的罩侧凸起部89相对的支架侧凸起部92。
在支架侧凸起部92的内部穿设有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在该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中,上游端与后方右侧(参照图7)的双头螺栓孔45A连通,下游端在配合面92a开口,并且在配合面92a能够与气缸盖罩43的罩侧油供给油路90连通。
连通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的双头螺栓孔45A,其内表面与双头螺栓44A的外表面之间的螺栓孔间隙部93作为油路,进而经由未图示的油供给油路,连通至曲轴箱3内的未图示的润滑油泵的排出口,润滑用油的一部分作为动阀机构6的润滑用油自润滑油泵供给到油排出口88。
如图3所示,气缸盖罩43在与进气阀杆端87a、进气凸轮65a、排气凸轮65b、排气阀杆端87b上下相对的位置,具有进气阀油滴下部94a、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排气阀油滴下部94d。另外,具有沿着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突出的引导肋95a~95e。
如图5(a)所示,在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其后方部分43a位于上方,在其内表面的上部右侧部设置有带有油排出口88的喷嘴部88a,并且设置有自油排出口88连接至上方并向动阀室70垂下(参照图3)的进气阀滴下引导肋95a,该进气阀滴下引导肋95a的前端成为进气阀油滴下部94a。如上所述,进气阀油滴下部94a设置在与进气阀杆端87a上下相对的位置上。
进气阀油滴下部94a按照图3和图5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方向,向进气阀杆端87a侧滴下自油排出口88直接接收的油、经由罩侧凸起部89流淌的油、由进气阀滴下引导肋95a收集的飞溅而附着在气缸盖43内表面的飞溅油。
而且,在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自油排出口88连接至下方而形成有罩侧凸起部89,如上所述,在罩侧凸起部89设置有与气缸盖42的支架侧凸起部92对峙的配合面89a,并穿设有罩侧油供给油路90。
油排出口88、喷嘴部88a、罩侧凸起部89、罩侧油供给油路90、进气阀滴下引导肋95a、进气阀油滴下部94a的详细配置如图6(a)、(b)所示。
如图5所示,在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轮滴下引导肋95b,该凸轮滴下引导肋95b形成为与其罩侧凸起部89连接且包围油排出口88。在其凸轮滴下引导肋95b的下方部分,使该凸轮滴下引导肋95b配置成朝下方凸状的V形,并设置有使该凸部朝动阀室70垂下而突出形成(参见图3)的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如上所述,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分别设置在与进气凸轮65a和排气凸轮65b上下相对的位置上。
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按照图3和图5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方向,向进气凸轮65a和排气凸轮65b侧滴下经由罩侧凸起部89流淌的油、由凸轮滴下引导肋95b收集的飞溅而附着在气缸盖43内表面的飞溅油。
进而,在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的比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更靠下方的部位,设置有配置成朝下方凸的V形的排气阀滴下引导肋95d,并设置有使该凸部朝动阀室70垂下而突出形成(参照图3)的排气阀油滴下部94d。如上所述,排气阀油滴下部94d设置在与排气阀杆端87b上下相对的位置上。
排气阀油滴下部94d按照图3和图5的虚线箭头所示方向,向排气阀杆端87b侧滴下由排气阀滴下引导肋95d收集的飞溅而附着在气缸盖43内表面的飞溅油。
滴下的油将其周边润滑并流下,或者伴随动阀机构6的动作飞溅,该飞溅油的一部分再次附着在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
而且,在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上部排油引导肋95c和下部排油引导肋95e,其中,上部排油引导肋95c与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连接,并朝其左侧下方延伸,下部排油引导肋95e位于排气阀油滴下部94d的下方,自右侧上方向左侧下方延伸。上部排油引导肋95c经由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与凸轮滴下引导肋95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相连。
两个排油引导肋95c,95e的下端96c,96e被设置为到达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的左侧下方端部(即前方端部)。
根据图7说明在气缸盖42上安装如上所述的气缸盖罩43的状态。
图7(a)表示未安装气缸盖罩43而自车辆前方朝后俯视气缸盖42和动阀机构6的状态(图3的Ⅶa向视),用双点划线表示气缸盖罩43的各油滴下部94a,94b,94c,94d和各引导肋95a,95b,95c,95d,95e等的位置。
图7(b)表示从与图7(a)相同方向俯视气缸盖罩43的状态下的该气缸盖罩43的外表面(图3的Ⅶb向视),用虚线表示各油滴下部94a,94b,94c,94d和各引导肋95a,95b,95c,95d,95e等的位置。
如图7(a)所示,后方右侧的油排出口88隔着各阀杆端87a,87b或者各凸轮65a,65b,在与左侧下方的凸轮链室72相反的一侧位于气缸盖罩43的上部内表面上,由于自位于动阀室70的上部的排出口88排出油,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6的上部。而且,自各油滴下部94a,94b,94c,94d滴下的油分别按照虚线箭头所示方向,朝作为目的地的滴下部位即进气阀杆端87a、进气凸轮65a、排气凸轮65b及排气阀杆端87b滴下,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各部。
而且,如图7(a)所示,上部排油引导肋95c和下部排油引导肋95e自各油滴下部94a~94d朝向下方,且其下端96c,96e位于气缸盖罩43的左下部并朝向成为上述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延伸。
因此,如图5和图7所示,剩下的被排出的油自气缸盖罩43内表面经由各排油引导肋95c,95e流下,并经由其下端96c,96e流到气缸盖42的前方内壁42b,并流入成为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与自动阀机构6的其他部位排出的油一同经由凸轮链室72流到曲轴箱3,返回到曲轴箱3下部的油盘中(参照图3和图1)。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动阀机构6的润滑结构,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6,并且剩余的油自油滴下部94b,94c经由凸轮滴下引导肋95b、排油引导肋95c落到成为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由此,油回到曲轴箱3的时间被缩短,从而能够使所需油容量减少,并且能够实现内燃机1的小型轻量化。
由于收容向动阀机构6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即凸轮链71的空间和凸轮链室72成为回油室,因此,无需另行设置回油用的油路,从而能够实现气缸体41的小型化。而且,能够有效地使来自凸轮链71的飞溅油高效地返回到曲轴箱3中。
另外,隔着各阀杆端87a,87b或者各凸轮65a,65b,在与凸轮链室72相反的一侧位于上方的气缸盖罩43的上部内表面上,设置与气缸盖42内的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连通的油排出口88,自动阀室70的上部的油排出口88排出油,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6的上部。
另外,将油滴下部94a~94d的上游侧的各引导肋95a,95b,95d配置成包围油排出口88,特别是,进气阀油滴下部94a、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的上游侧的进气阀滴下引导肋95a、凸轮滴下引导肋95b以包围油排出口88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收集飞溅到气缸盖罩43的上部内表面的飞溅油并将其引到油滴下部94a~94d。与此同时,通过各引导肋95c,95e,使剩余的油引到下方的作为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侧,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各部,并且能够缩短回油时间。
另外,形成有自油排出口88连接至下方且在内部设置有罩侧油供给油路90的罩侧凸起部89,并且与该凸起部89连接而形成有各引导肋95a,95b,因此,经由罩侧凸起部89的表面,使飞溅油引到各引导肋95a,95b,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油良好地返回。
下面,参照图8至图10(也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除了气缸盖罩的内表面的配置和结构局部不同之外,其他均相同,下面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但不同的部分上标注不同的附图标记,该附图标记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上加100而构成,以明确对应关系。
如图8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气缸盖罩143的后方部分143a位于前方部分143b的上方。
在气缸盖罩143的后方部分143a的内表面,即气缸盖罩143的上部内表面,设置有带有油排出口188的喷嘴部188a,与该喷嘴部188a连接形成罩侧凸起部189。在罩侧凸起部189的内部,穿设有下游端在油排出口188开口的罩侧油供给油路190。罩侧油供给油路190的上游端在罩侧凸起部189与气缸盖42的配合面189a开口,在配合面189a与气缸盖42的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连通。气缸盖42的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相同。
如图8所示,气缸盖罩143在与进气阀杆端87a、进气凸轮65a、排气凸轮65b、排气阀杆端87b上下相对的位置上,具有进气阀油滴下部194a、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排气凸轮油滴下部194c、排气阀油滴下部194d。另外,具有沿着气缸盖罩43的内表面突出的引导肋200a~200e。
如图9所示,在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其后方部分143a位于上方,在其内表面的上部右侧部设置有带有油排出口188的喷嘴部188a,并且设置有自油排出口188连接至上方并向动阀室70垂下(参照图8)的进气阀滴下引导肋200a,该进气阀滴下引导肋200a的前端成为进气阀油滴下部194a。如上所述,进气阀油滴下部194a设置在与进气阀杆端87a上下相对的位置上。
进气阀油滴下部194a按照图8至图10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方向,向进气阀杆端87a侧滴下自油排出口188直接接收的油、经由罩侧凸起部189流淌的油、由进气阀滴下引导肋200a收集的飞溅附着在气缸盖143内表面的飞溅油。
而且,在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设置有设置于油排出口188的下方的第二油排出口201和将油排出口188与第二油排出口201连接的油通路凸起202,油排出口188和第二油排出口201通过形成在油通路凸起202内的油通路203来连通。
如图8所示,在气缸盖42的凸轮轴支架62上形成有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该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可旋转地支承用于开闭排气阀76b的排气摇臂75b的排气摇臂轴74b,第二喷嘴部201a位于排气阀杆端87b的正上方,并且其方向被配置为向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喷射油。
为此,自第二油排出口201排出的油被喷射到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而成为飞溅油,因此,排气摇臂75b不会遮挡油,从而能够润滑排气阀杆端87b。
油排出口188、喷嘴部188a、罩侧凸起部189、罩侧油供给油路190、排气阀油滴下部194a、进气阀滴下引导肋200a、第二油排出口201、油通路凸起202、油通路203的详细配置如图9所示。
如图9所示,在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具有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该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在凸轮链室72(参照图10)的上方的内表面172a,自上方朝下方延伸,在下端部与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连接。
而且,具有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200c,该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200c与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连接,并且,自其连接部200b’朝下方延伸且朝向凸轮链室72侧延伸。
在油通路凸起20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在与进气凸轮65a、排气凸轮65b上下相对的位置的外表面上,分别配置有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排气凸轮油滴下部194c。
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在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的下端部与油通路凸起202的外表面侧部连接而形成,被配置成朝下方凸状的V形,使其凸部朝动阀室70垂下而突出形成(参照图8)。因此,除了由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收集到的自凸轮链71飞溅而附着在凸轮链71(凸轮链室72)上方的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172a的飞溅油之外,附着在油通路凸起202并沿着其外表面流下的油也被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收集,按照图8至图10中虚线箭头所示方向滴到进气凸轮65a侧。
排气凸轮油滴下部194c在油通路凸起202的外表面被配置成朝下方凸状的V形状肋,使其凸部向动阀室70垂下突出而形成(参照图8)。因此,附着在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并沿着油通路凸起202的外表面流下的油被排气凸轮油滴下部194c收集,按照图8至图10中虚线箭头所示方向滴到排气凸轮65b侧。
而且,如上所述,在油通路凸起202的下端部形成第二油排出口201的喷嘴部201a被配置在排气阀杆端87b的正上方且与排气阀杆端87b上下相对的位置上,使其下部朝动阀室70垂下突出而形成(参照图8)。
因此,喷嘴部201a的下部成为收集经由油通路凸起202的外表面流下的油,并按照图8至图10中虚线箭头所示方向将油滴到排气阀杆端87b侧的排气阀油滴下部194b。
即,油通路凸起202与各油滴下部194a~194d连接,并作为引导肋起作用。
滴下的油将其周边润滑并流下,或者伴随动阀机构6的动作飞溅,该飞溅油的一部分再次附着在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
而且,在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上,除了与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连接的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200c之外,还设置有中部排油引导肋200d和下部排油引导肋200e,其中,中部排油引导肋200d在进气阀油滴下部194b和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c的下方与油通路凸起202连接,并朝其左侧下方延伸且朝凸轮链室72侧延伸,下部排油引导肋200e在排气阀油滴下部194d的下方即油通路凸起202的下方,自右侧上方向左侧下方延伸且朝凸轮链室72侧延伸。
如图9所示,中部排油引导肋200d具有在油通路凸起202的右侧向右上方延伸的部分200d’,该部分200d’主要以加强强度为目的。但是,具有如下作用:将附着在油通路凸起202的右侧的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的飞溅油引到油通路凸起202而排出,并供给到排气阀油滴下部194d。
各排油引导肋200c,200d,200e的下端204c,204d,204e被设置成到达气缸盖罩143的内表面的左侧下方端部(即前方端部)。
根据图10说明在气缸盖42上安装如上所述的气缸盖罩143的状态。
图10(a)表示未安装气缸盖罩143而自车辆前方朝后俯视气缸盖42和动阀机构6的状态(图8的Ⅹa向视),用双点划线表示气缸盖罩143的各油滴下部194a~194d和各引导肋200a~200e等的位置。
图10(b)表示从与图10(a)相同方向俯视气缸盖罩143的状态下的该气缸盖罩143的外表面(图8的Ⅹb向视),用虚线表示各油滴下部194a~194d和各引导肋200a~200e等的位置。
如图8和图10所示,后方右侧的油排出口188隔着各阀杆端87a,87b或者各凸轮65a,65b,在与左侧下方的凸轮链室72相反的一侧位于气缸盖罩143的上部内表面上,由于自位于动阀室70的上部的油排出口188排出油,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6的上部。
如上所述,由于在凸轮轴支架62上形成有可旋转地支承排气摇臂轴74b的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并且第二喷嘴部201a其方向被配置为向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喷射油,因此,自第二油排出口201排出的油飞溅到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而成为飞溅油,从而排气摇臂75b不会遮挡油,能够良好地润滑位于动阀室70的下部的排气阀杆端87b。
而且,自各油滴下部194a~194d滴下的油分别按照虚线箭头所示方向,朝向作为目的地的滴下部位即进气阀杆端87a、进气凸轮65a、排气凸轮65b及排气阀杆端87b滴下,能够良好地润滑各部。
而且,如图10(a)所示,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200c、中部排油引导肋200d、下部排油引导肋200e自各油滴下部194b,194c,194d的下方朝向下方、且其下端204c~204e位于气缸盖罩143的左下部并朝向成为上述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延伸。
因此,如图8~图10所示,剩下而被排出的油自气缸盖罩143内表面经由各排油引导肋200c~200e流下,并经由其下端204c~204e流到气缸盖42的前方内壁42b,并流入成为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与自动阀机构6的其他部位排出的油一同经由凸轮链室72流到曲轴箱3,返回到曲轴箱3下部的油盘中(参照图1)。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能够能够良好地润滑动阀机构6,并且剩余的油自油滴下部194b~194d经由中部排油引导肋200d、下部排油引导肋200e落到成为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由此,油回到曲轴箱3的时间被缩短,从而能够使所需油容量减少,并且能够实现内燃机1的小型轻量化。
而且,由于收容向动阀机构6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件即凸轮链71的空间和凸轮链室72成为回油室,因此,无需另行设置回油用的油路,从而能够实现气缸体41的小型化。而且,能够高效地使来自凸轮链71的飞溅油返回到曲轴箱3中。
进而,能够利用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将随着凸轮链的旋转飞溅而附着在气缸盖罩的飞溅油供给到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进一步良好地向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供给油。
而且,由于具有与凸轮链上方引导肋200b连接且自其连接部200b’朝下方延伸的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200c,因此,能够经由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200c有效地回收来自凸轮链71的飞溅油。
而且,气缸盖罩143在其内表面除了具有油排出口188之外,还具有设置于油排出口188下方的第二油排出口201和将油排出口188与第二油排出口201连接且与各油滴下部194a~194d连接的油通路凸起202,其中,油排出口188隔着各阀杆端87a,87b以及进气凸轮65a,排气凸轮65b,在与成为回油室的凸轮链室72相反的一侧位于上方,与气缸盖42内的支架侧油供给油路91连通。另外,由于油排出口188和第二油排出口201通过形成在油通路凸起202内的油通路203连通,并且各引导肋200a~200d与油通路凸起202连接,因此,通过设置多个油排出口188,201,因此,能够良好地向各润滑部位供给油并进行润滑,并且油通路凸起202作为引导肋的一部分起作用,因此进一步使油良好地返回。
而且,由于设置有自油通路凸起202上朝向各凸轮65a,65b垂下的进气凸轮油滴下部194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194c,并且由油通路凸起202向各油滴下部194b,194c引导油,因此,能够抑制气缸盖罩143的重量增大,并且能够靠近各凸轮65a,65b配置各油滴下部194b,194c,从而能够进行良好的润滑。
而且,由于在气缸盖42上形成有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该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可旋转地支承用于开闭排气阀76b的排气摇臂75b的排气摇臂轴74b,并且第二油排出口201位于排气阀杆端87b的正上方,其方向被配置为向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喷射油,因此,自第二油排出口201排出的油飞溅到排气摇臂轴支承部62b而成为飞溅油,由此排气摇臂75b不会遮挡油,能够良好地润滑排气阀杆端87b。
接着,参照图11简单说明本发明人研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在其他实施方式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除了气缸盖罩的各引导肋的配置不同之外,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气缸盖罩343中,与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连接的凸轮滴下引导肋395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滴下引导肋95b不同,形成为不完全包围油排出口88而使气缸盖罩343的后方部分343a侧的内表面开放。
另外,未设置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上部排油引导肋95c,在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及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与排气阀油滴下部94d之间,在凸轮链室72上方的气缸盖罩343的内表面372a上,设置中部引导肋395f,该中部引导肋395f自左上方朝向右下方延伸,且其下端396f位于排气阀油滴下部94d的上方。
进而,为了形成排气阀油滴下部94d而以凸状设置于下方的排气阀滴下引导肋395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阀滴下引导肋95d不同,左侧部向左上方延伸,并通过凸轮链室72上方的气缸盖罩343的内表面372a,达到气缸盖罩343的左内表面端。
通过如上所述的凸轮滴下引导肋395b的配置,进气凸轮油滴下部94b和排气凸轮油滴下部94c,能够从气缸盖罩343的内表面收集包括自凸轮链71飞溅、附着的油在内的很多的油,能够向各凸轮65a,65b充分滴下供给油。
通过中部引导肋395f的配置,由凸轮链71扬起而附着在凸轮链室72的上方的气缸盖罩343的内表面372a的飞溅油被汇集而流到中部引导肋395f,自其下端396f流入位于其下方且被设置为朝下方凸状的排气阀滴下引导肋395d上,并供给到排气阀油滴下部94d。
而且,由于排气阀滴下引导肋395d的左侧部向左上方延伸,通过上述气缸盖罩343的内表面372a而达到气缸盖罩343的左内表面端,因此,也可以利用排气阀滴下引导肋395d,收集由凸轮链71扬起而附着在上述气缸盖罩343的内表面372a的飞溅油,并供给到排气阀油滴下部94d。
为此,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充分进行了以前在油供给上具有改善余地的油向排气阀杆端87b的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各引导肋95a,395b,395f,395d流下,并且自各油滴下部94a~94d滴下之后,剩余的油流过气缸盖罩343的内表面,通过下部排油引导肋95e,自其下端96e经由气缸盖42的前方内壁42b流入凸轮链室72,一直流到曲轴箱3,并回到其下部的油盘中(参照图1和图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内燃机1采用四冲程单缸内燃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采用多缸内燃机,得到相同的效果。
而且,在作为车辆采用机动二轮车的情况下,以特别优选适用于小型机动二轮车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且,气缸部4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朝前倾的程度也不限于图示,在各种各样的机动二轮车、机动三轮车等中采用同样的内燃机、动力单元的情况下,作为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也能够适用,而且得到相同的效果。

Claims (11)

1.一种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设置有该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内燃机具有:
气缸体,其自安装于车辆的该内燃机的曲轴箱朝上方、且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朝前倾地延伸;
动阀室,其由安装于该气缸体上方的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以及
回油室,其形成与该动阀室、所述气缸体及所述曲轴箱连通的空间;
该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且在与阀杆端或动阀机构的凸轮上下相对的位置具有油滴下部,并且具有引导肋,该引导肋与该油滴下部连接并从该油滴下部朝下方且朝所述回油室侧延伸,附着在所述气缸盖罩的内表面上的油的一部分顺着所述引导肋落到所述回油室,
隔着所述阀杆端或者所述凸轮,在与所述回油室相反的一侧位于上方的所述气缸盖罩的上部内表面,具有与所述气缸盖内的油路连通的油排出口,所述引导肋的所述油滴下部的上游侧以包围该油排出口的方式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室用于收容动力传递部件,该动力传递部件将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的动力传递到所述动阀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缸盖罩的内表面形成有自所述油排出口连接至下方的凸起部,在该气缸盖罩设置有贯通所述凸起部内而与所述气缸盖内的油路连通且在所述油排出口开口的油供给油路,所述引导肋与所述凸起部连接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为凸轮链,收容该凸轮链的凸轮链室构成所述回油室;
所述气缸盖罩具有在所述凸轮链室上方的内表面自上方朝下方延伸、并与油滴下部连接的凸轮链上方引导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凸轮链上方引导肋连接、且自该连接的部分朝下方延伸的凸轮链上方排油引导肋。
6.一种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设置有该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内燃机具有:
气缸体,其自安装于车辆的该内燃机的曲轴箱朝上方、且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朝前倾地延伸;
动阀室,其由安装于该气缸体上方的气缸盖和气缸盖罩形成;以及
回油室,其形成与该动阀室、所述气缸体及所述曲轴箱连通的空间;
该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且在与阀杆端或动阀机构的凸轮上下相对的位置具有油滴下部,并且具有引导肋,该引导肋与该油滴下部连接并从该油滴下部朝下方且朝所述回油室侧延伸,附着在所述气缸盖罩的内表面上的油的一部分顺着所述引导肋落到所述回油室,
所述气缸盖罩在其内表面具有:
油排出口,其隔着所述阀杆端或者所述凸轮,在与所述回油室相反的一侧位于上方,且与所述气缸盖内的油路连通;
第二油排出口,其设置在所述油排出口的下方;
油通路凸起,其将所述油排出口与所述第二油排出口连接且与所述油滴下部连接;
所述油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油排出口通过形成在所述油通路凸起内的油通路来连通,所述引导肋与所述油通路凸起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室用于收容动力传递部件,该动力传递部件将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的动力传递到所述动阀机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凸轮上下相对的所述油滴下部配置在所述油通路凸起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凸轮上下相对的所述油滴下部配置在所述油通路凸起上。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缸盖上形成有可旋转地支承用于开闭排气阀的排气摇臂的摇臂轴的排气摇臂轴支承部,所述第二油排出口位于排气阀杆端的正上方,且其方向被配置为向所述排气摇臂轴支承部喷射油。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通路凸起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在与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上下相对的位置的外表面上,分别配置有进气凸轮油滴下部、排气凸轮油滴下部,所述进气凸轮油滴下部在凸轮链上方引导肋的下端部与所述油通路凸起的外表面侧部连接而形成,被配置成朝下方凸状的V形,且使其凸部朝所述动阀室垂下而突出形成。
CN201010561242.XA 2009-11-30 2010-11-26 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Active CN102080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0947/09 2009-11-30
JP2009270947A JP5275961B2 (ja) 2009-11-30 2009-11-30 動弁機構の潤滑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0586A CN102080586A (zh) 2011-06-01
CN102080586B true CN102080586B (zh) 2014-07-30

Family

ID=4408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1242.XA Active CN102080586B (zh) 2009-11-30 2010-11-26 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75961B2 (zh)
CN (1) CN102080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6090B2 (ja) * 2013-02-28 2017-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における潤滑油供給構造
JP2016205334A (ja) * 2015-04-28 2016-12-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用のエンジン及び鞍乗型車両
CN105114201B (zh) * 2015-07-31 2017-11-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集成式凸轮轴轴承盖总成
CN109026265B (zh) * 2017-06-09 2020-12-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配气机构、发动机和车辆
CN109404194B (zh) * 2018-11-06 2021-04-30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用电起动机构
JP6843172B2 (ja) * 2019-03-29 2021-03-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GB2620407A (en) * 2022-07-06 2024-01-10 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 Gmbh Lubrication device, cylinder head cover, cylinder head component, system thereof, and oil lubricated machine
JP7473605B2 (ja) 2022-08-05 2024-04-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油路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217A (zh) * 1995-09-27 1998-12-16 弗兰兹·斯坦尼斯拉夫·巴托斯 用于内燃机和活塞泵的旋转式滑动阀控制装置
CN1299921A (zh) * 1999-12-09 2001-06-20 曼B与W狄赛尔公司 发动机
CN1483923A (zh) * 2002-09-20 2004-03-24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便携式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46841U (zh) * 1979-04-07 1980-10-22
JPS60100512U (ja) * 1983-12-14 1985-07-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チエンガイドの潤滑装置
JP2000045749A (ja) * 1998-07-31 2000-02-15 Tennex Corp ブローバイガスにおけるオイルの分離装置
JP2001107718A (ja) * 1999-10-13 2001-04-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2001329823A (ja) * 2000-05-23 2001-11-30 Fuji Heavy Ind Ltd Ohc型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潤滑構造およびohc型エンジン用カバー部材
JP2004060456A (ja) * 2002-07-25 2004-02-26 Toyota Motor Corp ヘッドカバー
JP2005048693A (ja) * 2003-07-30 2005-02-24 Toyota Motor Corp チェーンの潤滑構造
JP2006283623A (ja) * 2005-03-31 2006-10-19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潤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217A (zh) * 1995-09-27 1998-12-16 弗兰兹·斯坦尼斯拉夫·巴托斯 用于内燃机和活塞泵的旋转式滑动阀控制装置
CN1299921A (zh) * 1999-12-09 2001-06-20 曼B与W狄赛尔公司 发动机
CN1483923A (zh) * 2002-09-20 2004-03-24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便携式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83623A 2006.10.1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0586A (zh) 2011-06-01
JP2011112007A (ja) 2011-06-09
JP5275961B2 (ja)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0586B (zh) 动阀机构的润滑结构
US8464684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dry sump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497211B2 (en)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power unit
US7637236B2 (en) Cylinder head for an overhead-ca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 incorporating same,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the engine
US7421996B2 (en) Lubricating device for engine
US7438031B2 (en) Layout structure of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for valve train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413412B (zh) 四冲程引擎的润滑装置
US8448623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813715B2 (en) Vertical engine
US8893682B2 (en)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437471B2 (ja) 動弁機構の潤滑構造
US20040112677A1 (en) Lubricating system for power unit for vehicl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30066711A1 (en) Lubricating system for an outboard motor
WO2010017442A1 (en) Integrally cast block and upper crankcase
US20040123596A1 (en) Power unit for vehicl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763569B2 (en) Vertical, multi-link, adjustable-stroke type engine
JP4493870B2 (ja) 多気筒4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CN201354658Y (zh) 引擎润滑装置
US20120210959A1 (en) Multi-link, adjustable-stroke type engine
JPH11182260A (ja) 自動二輪車
JP4124301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
US20040123830A1 (en) Oil circuit for twin ca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I388715B (zh) Engine lubrication device
JPH0245457Y2 (zh)
JP2023135844A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