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7478B - 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7478B
CN102077478B CN200980125323.0A CN200980125323A CN102077478B CN 102077478 B CN102077478 B CN 102077478B CN 200980125323 A CN200980125323 A CN 200980125323A CN 102077478 B CN102077478 B CN 1020774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lectric field
equipment
field intensity
pres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3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7478A (zh
Inventor
广濑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5298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0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7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7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2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splay device, e.g. CRT or LCD moni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nother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e.g. hybrid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65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86Ending a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6Detecting or check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41Point to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5By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8Docking-station, cradl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4Digital still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数据供给设备检测与外部设备建立的无线连接的状态的变化。在已经检测到无线连接的状态的变化之后、该无线连接的状态恢复时,数据供给设备将与通过连接恢复前的无线连接所发送的前一数据文件不同的数据文件发送至外部设备。

Description

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无线通信在设备之间发送/接收数据文件的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信系统和程序。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用于在装置之间执行短程无线传送的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和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是已知的(例如,JISX6319-42005、ISO18092:2004)。还存在一种被称为“TransferJet”的短程无线传送技术。这些传送技术的通信距离非常短,并且这些传送技术进行用以在使要进行通信的装置彼此接近时连接这些装置、并且在使要进行通信的装置彼此远离时断开这些装置的控制。
通常,为了通过利用无线通信将数据供给设备中存储的图像传送至数据输出设备来打印这些图像,用户不得不进行包括选择图像的复杂的操作,正因为如此,出现简化操作的需求。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日本特开2005-223518号公报公开了通过响应于无线通信的建立、在存储有多个图像数据文件的图像供给设备和图像存储设备之间自动传送这些多个图像数据文件、来改善用户的可用性的技术。
如以上已经说明的,在利用图像供给设备进行的数据传送时涉及的一系列操作要求用户进行复杂的操作,因此存在可用性差的技术问题。另外,日本特开2005-223518号公报的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在无线通信建立时传送该设备中存储的多个图像数据项,因此用户不能选择要传送的图像数据文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而构思了本发明,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以下的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当使用在装置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文件时,可以通过用户的简单操作来将该用户的意图反映到选择要传送的数据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供给设备,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与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的状态的变化;以及发送部件,用于在所述检测部件已经检测到所述无线连接的状态的变化之后、所述无线连接的状态恢复时,发送与恢复之前通过无线连接所发送的数据文件不同的数据文件。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供给设备的数字照相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投影仪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示例结构的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1的上层连接的序列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2~4的上层连接的序列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1~4的上层断开的序列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1的主序列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2的主序列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3的主序列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4的用于判断接触方法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4的主序列图。
图12是例示由根据实施例1的数字照相机进行的操作所使用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由根据实施例2的投影仪进行的操作所使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在采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数据通信系统中,根据短程无线通信的连接/断开来传送与前一数据文件不同的数据文件。本实施例说明使用图像数据文件作为要传送的数据文件的例子。
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实施例1的数字供给设备的数字照相机101(以下为DSC101)的示例结构的框图。这里,示出使用DSC101作为保持数据文件、并通过无线通信供给这些数据文件的数据供给设备的例子,但可以用作数据供给设备的设备不限于此。
在图1中,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与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进行短程无线传送,并向应用程序单元107通知无线连接建立、无线连接断开等。摄像单元103包括镜头光学系统、摄像元件和A/D转换器,并且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输出通过拍摄被摄体所获得的图像。状态判断单元104判断DSC101的各种操作组件的操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状态判断单元104检测无线连接断开,并向应用程序单元107通知该断开。
显示单元105包括液晶面板,并且提供电子取景器(EVF)用的显示,显示由存储单元106保持的图像数据文件等。存储单元106存储由摄像单元103输出的图像数据文件。应用程序单元107对DSC101执行各种控制。例如,应用程序单元107基于来自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的、诸如连接建立的通知或断开的通知等的通知,选择要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发送的图像数据文件。
图2是示出作为根据实施例1的、从上述的数据供给设备接收图像数据文件的数据处理设备的投影仪201(以下为PJ201)的示例结构的框图。这里,示出使用PJ201作为从数据供给设备接收数据文件的数据处理设备的例子,但可以用作数据处理设备的设备不限于此。
在图2中,无线端口202包括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并且与外部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以进行短程无线传送。图像输出单元204包括投影光源和光学系统,并将基于存储单元2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文件的图像投影到外部屏幕上。状态判断单元205判断PJ201的各种操作组件的操作状态。存储单元206存储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文件。应用程序单元207对PJ201执行各种控制。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以上已经说明了DSC101、PJ201和无线端口202。在本实施例中,假定PJ201连接至无线端口202,但还可以采用将无线端口202并入PJ201中的结构。无线端口202和DSC101能够使用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之间的短程无线传送技术来传送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文件。通过图像输出单元204的操作将传送至PJ201的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
将参考图4、6和7的序列图以及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由如上所述配置的本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进行的用于传送数据文件的序列。在各个序列图中,DSC-App表示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并且DSC-Network表示DSC101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同样,PJ-Network表示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并且PJ-App表示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图12的流程图示出由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进行的操作。
当用户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正在显示的图像数据时,该用户和设备进行以下操作。
首先,使DSC101位于相对于无线端口202的指定距离内(S401)。然后,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1进入连接状态(S402)。在各个设备内,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连接状态(S403、S404)。在接收到该通知时,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进行上层连接(S405),并且进入图像传送状态。如这里所使用的,“上层连接”表示使上层协议在逻辑上进入连接状态。当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确定其已经进入图像传送状态时,将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正在显示的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传送至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S406)。图像输出单元204将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经由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S407)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408)的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409)。
以下将参考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上述序列中由应用程序单元107进行的处理。首先,在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接收到表示已经与外部设备建立了无线连接的通知时,处理从步骤S1201进入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中,应用程序单元107与应用程序单元207进行上层连接,并且设置要发送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假定要发送第n个图像,并且n被设置以使得要发送显示单元105上正在显示的图像。之后,在步骤S1203中,应用程序单元107将第n个图像数据文件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发送至外部设备。按以上所述的方式,当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彼此接近时,将DSC101上正在显示的图像传送至PJ201并且由PJ201投影该图像,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操作来投影DSC101上显示的图像。
当用户想要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图像中、位于先前发送的图像之后的下一图像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如这里所使用的,“下一图像”指当按照预定标准(例如,拍摄日期)对图像数据文件排序时、在排序顺序上位于先前发送的图像之后的图像,并且相应的图像数据文件被称为“下一图像数据文件”。
首先,使离无线端口202近的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S701)。当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彼此远离了指定距离以上时,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1进入断开状态(S702)。在各个设备内,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检测到断开状态,并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断开状态(S703、S704)。在接收到该通知时,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启动上层断开计时器。可以在设备中设置该计时器的值,或者可以由用户设置该计时器的值。在PJ201中,应用程序单元207响应于断开状态的通知,停止投影图像。
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用户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时(S705),DSC101和PJ201再次进入连接状态(S706)。然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连接状态(S707、S708)。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根据该通知检测到连接状态已经恢复,并且停止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已经接收到通知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将下一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发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709~S712)。图像输出单元204将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的下一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713)。此时,在DSC101侧,可以采用将已经发送至PJ201的图像数据文件显示在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的结构(S714)。还可以采用在断开状态下继续投影该投影图像的结构。如上所述,当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彼此远离、然后在计时器超时之前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时,从DSC101向PJ201传送下一图像,从而可以更新投影图像。通过用户重复该操作,可以利用简单的操作来逐一更新投影图像。
当用户想要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前一图像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如这里所使用的,“前一图像”指当按照预定标准对图像数据文件排序时、在排序顺序上位于先前发送的图像之前的图像,并且相应的图像数据文件被称为“前一图像数据文件”。
首先,使离无线端口202近的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S715)。然后,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1进入断开状态(S716)。在各个设备内,将表示连接已经断开的通知发送至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S717、S718)。在接收到该通知时,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启动上层断开计时器,并且PJ201停止投影图像。至此为止的操作与S701~S704的操作相同。
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用户在按下DSC101的特定按钮(操作特定操作开关)时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彼此接近的情况下(S719),DSC101和PJ201再次进入连接状态(S720)。在各个设备内,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分别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连接状态(S721、S722)。响应于该通知,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检测到连接状态已经恢复,并且停止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当状态判断单元104检测到已经按下特定按钮时(S723),已经接收到通知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指定前一图像数据文件作为要发送的图像(S724)。将该前一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发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725~S727)。图像输出单元204将已经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的前一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728)。此时,在DSC101侧,可以采用将已经发送至PJ201的图像数据文件显示在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的结构(S729)。如上所述,当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彼此远离、然后在计时器超时之前按下DSC101的特定按钮时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的情况下,将前一图像从DSC101传送至PJ201,因此可以更新投影图像。通过用户重复该操作,可以利用简单的操作来使投影图像逐一返回至前一图像。因此,可以通过在按下或未按下特定按钮的情况下简单地使DSC101接近或远离无线端口202,从而利用简单的操作来显示下一图像或前一图像。
将参考图6来说明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时进行的序列。S601~S604的处理与S701~S704的处理相同。当利用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启动的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时(S605、S606),进行上层断开(S607),并且图像传送状态终止。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复位图像传送状态的设置(S608、S609)。
将参考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由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进行的用于实现以上序列的处理。
在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接收到表示无线连接已经断开的通知时,应用程序单元107判断为无线连接的状态已经改变,并且使处理从步骤S1204进入步骤S1205。在步骤S1205中,应用程序单元107启动其上层断开计时器。当在该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应用程序单元107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接收到表示无线连接已经连接的通知时,应用程序单元107判断为无线连接已经恢复,并且使处理从步骤S1206进入步骤S1208。然后,在步骤S1208中,应用程序单元107停止上层断开计时器。在步骤S1209中,应用程序单元107基于是否接收到来自状态判断单元104的通知来判断是否已经按下特定按钮。当判断为未按下该按钮时,在步骤S1210中,应用程序单元107使n增加1,以使得选择下一图像数据文件。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已经按下特定按钮时,在步骤S1211中使n减小1,以使得选择前一图像数据文件。然后,在步骤S1203中,应用程序单元107将第n个图像数据文件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发送至PJ201。当在检测到连接恢复之前、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时,处理从步骤S1207进入步骤S1212,在步骤S1212中,应用程序单元107解除上层连接,并且结束该处理。
由于根据图4、6和7的序列图、由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进行的操作清楚可见,因此在流程图中并未示出该操作。
前面说明了本发明的无线图像输出系统中、根据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连接/断开来在DSC的控制下传送与前一图像数据文件不同的图像数据文件的操作,但可以使用的无线通信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使用利用诸如蓝牙(Bluetooth)或NFC等的无线技术的连接/断开。
另外,在前述说明中,将下一图像/前一图像指定为要传送的图像的时刻位于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之后,但该时刻可以是在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之前、连接断开的时刻。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可以根据将DSC101置于无线端口202上的时间,将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时要发送的图像设置为下一图像或前一图像。例如,如果将DSC101置于无线端口202上的时间不足一秒,则当重新连接该连接时,传送下一图像,并且如果在将DSC101置于无线端口202上一秒以上之后断开连接,则传送前一图像。当然,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在将DSC101置于无线端口202上不足指定时间之后重新连接该连接时,传送前一图像,并且在将DSC101置于无线端口202上指定时间以上之后重新连接该连接时,传送下一图像。
此外,前面说明了通过在按下按钮时进行连接处理来选择前一图像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利用以下的结构替换该按钮操作:该结构能够使用传感器等来识别例如使DSC101在翻转的情况下接近无线端口202、或使DSC101以增大了的加速度接近无线端口202等的状态的变化。还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在按下按钮时建立了连接的情况下,发送下一图像,并且在未按下按钮时建立了连接的情况下,传送前一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在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接收到表示已经检测到无线连接的状态的变化的通知之后,判断在预定时间内(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无线连接的状态是否已经恢复。当判断为在预定时间内无线连接的状态已经恢复时,进行发送与通过连接恢复之前的先前的无线连接所发送的数据文件不同的数据文件的发送控制。因此,可以通过用户使图像供给设备接近图像输出设备或远离图像输出设备来改变由图像输出设备输出的图像数据。换言之,用户可以仅利用简单的操作输出所选择的图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在DSC101侧,将下一图像数据文件或前一图像数据文件确定为要发送的数据文件。在实施例2中,在采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系统中,在PJ201侧,将下一图像数据文件或前一图像数据文件确定为要从DSC101发送的数据文件。根据实施例2的DSC101、PJ201和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1的DSC101、PJ201和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图1~3)相同。在下文,将参考图5、6和8的序列图以及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根据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连接/断开来传送与前一图像数据文件不同的图像数据文件的操作。
当用户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正在显示的图像数据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
首先,使DSC101位于相对于无线端口202的指定距离内(S501)。然后,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1进入连接状态(S502)。在各个设备内,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连接状态(S503、S504)。已经接收到该通知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进行上层连接(S505),并且进入图像传送状态。当PJ201确定其已经进入图像传送状态时,PJ201发出用以传送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正在显示的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S506~S508)。已经接收到用以传送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将正在显示的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传送至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S509)。图像输出单元204将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经由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S510)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511)的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512)。
以下将参考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以上序列中由应用程序单元207进行的处理。首先,在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接收到表示已经与外部设备(DSC101)建立了无线连接的通知时,处理从步骤S1301进入步骤S1302。在步骤S1302中,应用程序单元207与应用程序单元107进行上层连接。然后,在步骤S1303中,应用程序单元207将请求发送图像数据文件的图像发送请求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发送至外部设备(DSC101)。响应于来自PJ201的图像发送请求,DSC101将显示单元105上当前显示的图像数据文件发送至PJ201。在步骤S1304中,PJ201接收到由DSC101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文件。
当用户想要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下一图像(下一图像数据文件)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
首先,使离无线端口202近的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S801)。当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彼此远离指定距离以上时,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1进入断开状态(S802)。在各个设备内,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断开状态(S803、S804)。已经接收到该通知的各个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启动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计时器的值可被配置成在设备中预先设置该值,或者由用户设置该值。PJ201停止投影图像。
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用户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时(S805),DSC101和PJ201再次进入连接状态(S806)。然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103分别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连接状态(S807、S808)。已经接收到该通知的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发出用以传送下一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S809~S811)。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停止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已经接收到用以传送下一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将该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传送至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S812)。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将该图像数据文件经由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S813)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814)。图像输出单元204将由此传送来的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815)。此时,在DSC101侧,可以采用将已经发送至PJ201的图像数据文件显示在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的结构(S816)。还可以采用在断开状态下继续投影投影图像的结构。
另一方面,当用户想要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前一图像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
首先,使离无线端口202近的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S817)。然后,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2进入断开状态(S818)。在各个设备内,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断开状态(S819、S820)。已经接收到该通知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分别启动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并且PJ201停止投影图像。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用户在按下PJ201的特定按钮时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的情况下(S821),DSC101和PJ201再次进入连接状态(S822)。然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分别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连接状态(S823、S824)。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停止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当状态判断单元205检测到已经按下按钮时(S825),已经接收到通知的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发出用以传送前一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S826~S828)。
已经接收到用以传送前一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将该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传送至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S829)。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将该图像数据文件经由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S830)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831)。图像输出单元204将由此传送来的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832)。此时,在DSC101侧,可以采用将已经发送至PJ201的图像数据文件显示在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的结构(S833)。
当利用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启动的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时进行的序列与实施例1所述的序列(图6)相同。
将参考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由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进行的用于实现以上序列的处理。
在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接收到表示无线连接已经断开的通知时,应用程序单元207判断为无线连接的状态已经改变,并且使处理从步骤S1305进入步骤S1306。在步骤S1306中,应用程序单元207启动上层断开计时器。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应用程序单元207从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接收到表示无线连接已经连接的通知时,应用程序单元207判断为无线连接已经恢复,并且使处理从步骤S1307进入步骤S1309,在步骤S1309中,应用程序单元207停止上层断开计时器。在步骤S1310中,应用程序单元207基于是否接收到来自状态判断单元205的通知来判断是否已经按下PJ201的特定按钮。当判断为未按下特定按钮时,在步骤S1311中,应用程序单元207将请求发送下一图像数据文件的下一图像发送请求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发送至DSC101。另一方面,当判断为已经按下特定按钮时,在步骤S1312中,应用程序单元207将请求发送前一图像数据文件的前一图像发送请求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发送至DSC101。然后,在步骤S1304中,应用程序单元207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接收到来自DSC101的图像数据文件。在检测到连接恢复之前、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时,处理从步骤S1308进入步骤S1314,在步骤S1314中,应用程序单元207解除上层连接,并且结束该处理。
根据实施例2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响应于来自PJ201的图像发送请求、前一图像发送请求或下一图像发送请求,发送图像数据文件。由于根据图5、6和8的序列图、由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进行的操作清楚可见,因此在流程图中并未示出该操作。
前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无线图像输出系统中、根据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连接/断开来在DSC和PJ这两者的控制下传送与前一图像数据文件不同的图像数据文件的操作,但可以使用的无线通信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使用利用诸如蓝牙(Bluetooth)或NFC等的无线技术的连接/断开。
另外,在前述说明中,将下一图像/前一图像指定为要传送的图像的时刻位于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之后,但该时刻可以是在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之前、连接断开的时刻。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可以根据将DSC101置于无线端口202上的时间,将使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再次彼此接近时要请求的图像设置为下一图像或前一图像。
此外,通过在按下按钮时进行连接处理来作出用以选择前一图像数据文件或下一图像数据文件的指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利用以下的结构来替换该按钮操作:该结构能够使用传感器等来识别例如使DSC101在翻转的情况下接近无线端口202、或使DSC101以增大了的加速度接近无线端口202等的状态的变化。还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在重新连接该连接时,DSC101向PJ201通知是否已经按下按钮,并且PJ201请求DSC101发送的图像根据在按下按钮时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还是在未按下按钮时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而变化。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中,为了选择要传送的数据文件,利用无线连接的断开和恢复作为无线连接的状态的变化,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实施例3中,将说明作为无线连接的状态的变化、要传送的图像数据文件根据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电场强度而变化的结构。根据实施例3的DSC101、PJ201和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1的DSC101、PJ201和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图1~3)相同。在下文,将参考图5、6和9来说明根据实施例3的操作。
在实施例2中说明了通过用户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正在显示的图像数据所进行的操作(图5),因此这里省略对该操作的说明。在实施例3中,假定DSC101和无线端口202之间的距离在无线连接未断开的范围内变化,并且在PJ201中预先设置判断DSC101离无线端口202是近还是远所使用的电场强度阈值。
当用户想要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下一图像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
当使离无线端口202近的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时(S901),利用无线端口202通知电场强度值,并且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接收到该电场强度值(S902)。可以将通知电场强度值的时刻设置为诸如指定间隔或发生状态的变化的时刻等的任何时刻。然后,PJ201的状态判断单元205将所通知的电场强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电场强度值低于阈值时(S903),为了改变图像输出系统的状态,从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向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发送状态(“弱”)改变消息(S904)。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将该消息从PJ201经由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和102(S905)发送至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S906)。
已经接收到状态(“弱”)改变消息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向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发送应答消息(S907~S909)。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分别改变它们各自的状态,并且启动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计时器的值可以是由设备设置的固定值,或者可以是由用户设置的值。PJ201停止投影图像。
当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用户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S910)、并且向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通知电场强度值(S911)时,PJ201的状态判断单元205再次将电场强度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当电场强度值高于阈值时(S912),为了改变图像输出系统的状态,从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向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发送状态(“强”)改变消息(S913)。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将该消息经由DSC101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S914)发送至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S915)。
已经接收到状态(“强”)改变消息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向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发送应答消息(S916~S918)。由此,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分别改变它们各自的状态,并且停止上层断开计时器。已经接收到状态(“强”)改变消息的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发出用以传送下一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S919~S921)。已经接收到用以传送下一图像数据文件的请求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将该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传送至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S922)。图像输出单元204将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经由无线端口202的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203(S923)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924)的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925)。此时,在DSC101侧,可以采用将已经发送至PJ201的图像数据文件显示在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的结构(S926)。还可以采用在PJ201的状态变为“弱”状态时继续投影投影图像的结构。
当利用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启动的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时(S605、S606),进行上层断开(S607),从而结束图像传送状态。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复位图像传送状态的设置(S608、S609)。
在图13的流程图中示出由PJ201进行的用于实现实施例3的以上序列的处理。然而,在步骤S1305中,当无线连接的接收电场强度降至预设阈值以下时,检测到连接状态的变化。同样,在步骤S1307中,当无线连接的接收电场强度达到或超过该预设阈值时,检测到无线连接恢复。与实施例2相同,根据图5、6和9的序列图,DSC101的操作清楚可见。
前面说明了本发明的无线图像输出系统中、根据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电场强度来传送与前一图像数据文件不同的图像数据文件的操作,但可以使用的无线通信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使用诸如蓝牙(Bluetooth)或NFC等的无线技术。
还可以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通过在按下按钮时恢复无线连接来从DSC101发送前一图像数据文件的结构。此外,可以利用以下的结构来替换按钮操作:该结构能够使用传感器等来识别例如使DSC101在翻转的情况下接近无线端口202、或使DSC101以增大了的加速度接近无线端口202等的状态的变化。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通过诸如按下按钮等的操作来改变图像数据文件的选择。在实施例4中,测量维持无线连接的连接状态的时间段,并且基于测量出的时间段来改变图像数据文件的选择。此外,在实施例4中,当PJ201显示已经发送来的前一图像数据文件时,进行显示PJ201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文件、并且不从DSC101传送图像数据文件的控制。根据实施例4的DSC101、PJ201和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DSC101、PJ201和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图1~3)相同。在下文,将参考图4、6、10和11来说明根据实施例4的操作。
在实施例4中,为了区别连接方法,各设备需要判断连接方法是接触方法A还是接触方法B。首先,将参考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用于判断这种接触方法的处理。
当DSC101和无线端口202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无线连接时(图4),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利用来自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的通知,分别检测到无线连接已经建立(S1001)。在检测到无线连接建立时,这些设备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启动监视维持连接的时间的连接计时器(S1002)。假定这些设备具有共用的超时值。当在连接计时器超时之前、连接断开时(S1003),这些设备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停止连接计时器(S1004),并且判断为无线连接是接触处理B(S1005)。另一方面,当继续维持该连接、并且连接计时器超时时(S1006),这些设备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判断为无线连接是接触处理A(S1007)。此时,还可以采用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超时值的结构。
接着,将参考图4、6和11的序列图来说明由根据实施例4的数据通信系统进行的操作序列。
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通过用户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显示单元105上正在显示的图像数据所进行的操作(图4),因此这里省略对该操作的说明。
当用户想要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下一图像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
首先,通过用户维持无线连接的连接状态、直到连接计时器超时为止,将无线连接设置为接触处理A(图10的S1007)。之后,用户使离无线端口202近的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S1101)。然后,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1进入断开状态(S1102)。在各个设备内,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通知该断开状态(S1103、S1104)。已经接收到该通知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分别启动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计时器的值可被配置为在设备中预先设置该值,或者由用户设置该值。PJ201停止投影图像。
当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用户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时(S1105),DSC101和PJ201再次进入连接状态(S1106)。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分别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无线连接(S1106a、S1106b)。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判断接触处理(S1107、S1108),并且停止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已经判断为连接是接触处理A的DSC101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将下一图像数据文件从存储单元106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S1109~S1112)。图像输出单元204将传送至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的下一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1113),并将该下一图像数据文件存储在PJ201的存储单元206中(S1114)。此时,在DSC101侧,可以采用将已经发送至PJ201的图像数据文件显示在DSC101的显示单元205上的结构(S1115)。还可以采用在断开状态下继续投影投影图像的结构。
当用户想要利用PJ201投影DSC101的存储单元106中存储的前一图像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操作。
首先,使离无线端口202近的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S1116)。然后,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DSC101和PJ201进入断开状态(S1117)。在各个设备内,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断开状态(S1118、S1119)。已经接收到该通知的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启动上层断开计时器,并且PJ201停止投影图像。
当在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之前、用户使用接触处理B使DSC101接近无线端口202时(S1120),DSC101和PJ201再次进入连接状态(S1121)。无线电数据发送器/接收器102和203分别向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通知该无线连接(S1121a、S1121b)。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判断接触处理(S1123、S1124),并且停止它们各自的上层断开计时器。在图11中,没有示出无线连接通知和无线断开通知,但还可以采用发出这些通知的结构。已经判断为连接是接触处理B的PJ201的应用程序单元207从存储单元206读取前一图像数据文件(S1125),并且图像输出单元204将该前一图像数据文件投影到屏幕301上(S1126)。
当作为使DSC101远离无线端口202的结果、无线连接断开、并且利用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启动的上层断开计时器超时时(S605、S606),进行上层断开(S607),从而结束图像传送状态。应用程序单元107和207各自复位图像传送状态的设置(S608、S609)。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4中,当PJ201显示已经发送来的前一图像数据文件时,显示PJ201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文件,并且禁止从DSC101传送图像数据文件。因此,可以消除DSC101和PJ201之间不必要的图像数据传送。
前面说明了本发明的无线图像输出系统中、根据利用短程无线传送技术的连接/断开来在DSC的控制下传送与前一图像数据文件不同的图像数据文件的操作,但可以使用的无线通信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使用利用诸如蓝牙(Bluetooth)或NFC等的无线技术的连接/断开。
在实施例4中,采用以下的结构:为DSC101和PJ201各自设置连接计时器,各设备判断接触处理(无线连接状态)类型,并且当显示前一图像数据文件时,PJ201从PJ201的存储单元206获得数据。然而,无线连接状态类型的使用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使用无线连接状态类型来代替根据实施例1和2的、在连接恢复时按下按钮。例如,当将无线连接状态类型应用于实施例1时,可以利用在图10的处理中判断出的无线连接状态类型来进行图12的步骤S1209的处理中的分支。同样,当将无线连接状态类型应用于实施例2时,可以利用该无线连接状态类型来进行图13的步骤S1310的处理中的分支。无需说明,无线连接状态类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所示的无线连接状态类型。
根据本发明,当利用在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传送数据文件时,可以将用户的意图反映到选择要传送的数据文件。
还可以在诸如系统、设备、方法、程序或存储介质等的实施例中实现本发明。具体地,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由多个装置构成的系统,或者还可以应用于由单个装置构成的设备。
注意,通过将软件程序直接或远程供给至系统或装置、并且利用该系统或装置中的计算机来读出并执行所供给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前述实施例的功能性的情况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在这种情况下,所供给的程序是与实施例中在附图中表示的流程图相对应的计算机程序。
因此,为了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而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本身也实现了本发明。换言之,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本身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通过对象代码、利用解释器执行的程序或供给至OS的脚本数据等,只要其具有程序的功能即可。
可以用来供给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软(Floppy)盘、硬盘、光盘、磁光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和DVD(DVD-ROM、DVD-R)。
作为用于供给程序的其它方法,可以给出以下:使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连接至因特网主页,并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下载至诸如硬盘等的存储介质。在这种情况下,所下载的程序可以是包括自动安装用的功能的压缩文件。此外,可以通过将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成多个文件、并且从不同的主页下载各文件来实现该方法。换言之,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下载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WWW服务器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可以对本发明的程序进行加密,将该程序存储在诸如CD-ROM等的存储介质中,并将该程序分发至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已经清除了预定条件的用户经由因特网从主页下载用于除去密码的密钥信息,使用该密钥信息对程序进行解密,并将该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上。
此外,除了通过使用计算机执行所载入的程序以外,还可以通过基于该程序的指令与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等协作来实现本实施例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OS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并且通过该处理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可以将前述实施例的功能性的一部分或全部写入在写入有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的、安装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至计算机的扩能扩展单元等中设置的存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已将程序写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之后,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包括的CPU等基于程序的指令来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2)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与外部设备的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和建立的情况、或者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和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用于短程无线直接通信;以及
输出部件,用于输出数据,
其中,在所述输出部件输出第一数据之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之后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建立或者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后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输出部件自动输出在按照预定标准进行排序的排序顺序上与所述第一数据邻接的第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已建立或者所述第二电场强度变得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预定的操作部的状态,
其中,所述输出部件根据所述判断部件的判断来输出所述第二数据或与所述第二数据不同的第三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保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多个数据,
所述多个数据按照所述预定标准进行排序,
所述第二数据在排序顺序上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以及
所述第三数据在排序顺序上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为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处于连接状态、直到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为止的时间段、或者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三信号的第三电场强度大于第三预设值的时刻与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其中,所述输出部件根据所述测量部件测量到的时间段来输出所述第二数据或者与所述第二数据不同的第三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保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多个数据,
所述多个数据按照所述预定标准进行排序,
所述第二数据在排序顺序上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以及
所述第三数据在排序顺序上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为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或所述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是基于近场通信的无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设备是照相机。
10.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与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的断开和建立的情况、或者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和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用于无线通信;以及
请求部件,用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之后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二无线连接的建立、或者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后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请求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在按照预定标准进行排序的排序顺序上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或者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前所输出的第一数据邻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连接已建立或者所述第二电场强度变得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的预定的操作部的状态,
其中,所述请求部件根据所述判断部件的判断来请求所述外部设备输出所述第二数据或者与所述第二数据不同的第三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处于连接状态、直到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为止的时间段、或者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三信号的第三电场强度大于第三预设值的时刻与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
其中,所述请求部件根据所述测量部件测量到的时间段来请求所述第二数据或者与所述第二数据不同的第三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保存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的多个数据,
所述多个数据按照所述预定标准进行排序,
所述第二数据在排序顺序上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之后,以及
所述第三数据在排序顺序上位于所述第一数据之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为图像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的情况的情况下,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还包括:
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处于连接状态、直到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为止的时间段,
其中,所述请求部件根据由所述测量部件测量出的、所述第一无线连接处于连接状态的时间段,不请求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连接或所述第二无线连接是基于近场通信的无线连接。
17.一种包括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和建立的情况、或者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发送或接收的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以及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发送或接收的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用于短程无线直接通信;以及
输出部件,用于输出数据,
其中,在所述输出部件输出第一数据之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之后检测到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建立或者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后检测到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所述输出部件自动输出在按照预定标准进行排序的排序顺序上与所述第一数据邻接的第二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请求所述通信设备输出与所述检测部件进行检测前利用短程无线直接连接所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不同的所述第二数据之后,所述输出部件进行输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建立时,上层协议在逻辑上进入连接状态,以及
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之后、在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没有建立时,所述上层协议在逻辑上进入断开状态。
20.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与外部设备的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的情况或者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
判断步骤,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之后,判断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建立的情况,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后,判断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输出数据,
其中,在所述输出步骤输出第一数据之后、判断为所述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建立或者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出步骤中,自动输出在按照预定标准进行排序的排序顺序上与所述第一数据邻接的第二数据。
21.一种数据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与外部设备的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的情况或者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
判断步骤,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之后,判断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第二无线连接的建立的情况,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后,判断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的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以及
请求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请求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在按照预定标准进行排序的排序顺序上与在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连接的断开或者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前所输出的第一数据邻接。
22.一种包括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的情况或者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发送或接收的第一信号的第一电场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
判断步骤,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断开之后,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的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的建立的情况,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场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之后,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之间发送或接收的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用于短程无线直接通信;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输出数据,
其中,在所述输出步骤输出第一数据之后、判断为所述第二短程无线直接连接建立或者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电场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出步骤中,自动输出在按照预定标准进行排序的排序顺序上与所述第一数据邻接的第二数据。
CN200980125323.0A 2008-06-30 2009-06-02 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 Active CN102077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9801.6A CN106100933B (zh) 2008-06-30 2009-06-02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1243 2008-06-30
JP2008171243A JP5171436B2 (ja) 2008-06-30 2008-06-30 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09/060409 WO2010001688A1 (en) 2008-06-30 2009-06-02 Data supply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9801.6A Division CN106100933B (zh) 2008-06-30 2009-06-02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7478A CN102077478A (zh) 2011-05-25
CN102077478B true CN102077478B (zh) 2016-08-03

Family

ID=414657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9801.6A Active CN106100933B (zh) 2008-06-30 2009-06-02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200980125323.0A Active CN102077478B (zh) 2008-06-30 2009-06-02 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9801.6A Active CN106100933B (zh) 2008-06-30 2009-06-02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92829B2 (zh)
EP (2) EP2294702B1 (zh)
JP (1) JP5171436B2 (zh)
CN (2) CN106100933B (zh)
WO (1) WO20100016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9722B2 (ja) 2009-06-19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データダウンロード方法
JP5743675B2 (ja) * 2010-05-13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89511B2 (en) * 2011-09-07 2015-11-17 Unisys Corporation Free resources parameter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database alterations
JP5968108B2 (ja) * 2012-06-20 2016-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WO2014046424A1 (en) * 2012-09-18 2014-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TW201501519A (zh) * 2013-06-21 2015-01-01 Ability Entpr Co Ltd 攝像裝置與影像串流輸出方法
CN104253932A (zh) * 2013-06-26 2014-12-31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与影像流媒体输出方法
CN103747242B (zh) * 2013-12-23 2016-05-1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摄像设备的方法和检测设备
US10602046B2 (en) * 2017-07-11 2020-03-24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7033978B2 (ja) * 2018-03-28 2022-03-1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測量機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733A (zh) * 2002-12-13 2004-08-11 ������������ʽ����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4636B2 (ja) * 1995-01-19 2003-03-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
JP2000209653A (ja) * 1999-01-18 2000-07-28 Kobe Steel Ltd 無線電話装置
JP2001325182A (ja) 2000-03-10 2001-11-22 Ricoh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並びに該印刷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携帯通信機器、プリンタ、プリントサーバー及びクライアント
JP2001282424A (ja) 2000-03-29 2001-10-12 Seiko Epson Corp 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レスリモコン
EP1450262B1 (en) * 2001-11-01 2006-04-05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system
US6957232B2 (en) 2002-04-05 2005-10-18 Infocus Corporation Projector control markup language
KR20040016058A (ko) 2002-08-14 2004-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우스 기능을 구비한 포인팅 시스템
JP3870882B2 (ja) * 2002-09-12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4128673A (ja) * 2002-09-30 2004-04-22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
JP2004240825A (ja) * 2003-02-07 2004-08-26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送信制御方法
JP2004312081A (ja) 2003-04-02 200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放送波受信装置
CN101095127B (zh) 2003-06-02 2014-04-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通过网络通告图像显示设备的存在的方法
KR100524588B1 (ko) 2003-06-19 2005-10-31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무선인터넷에서 다운로드 중단된 데이터를 이어받는 방법
JP2005223518A (ja) 2004-02-04 2005-08-1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供給装置、画像保存装置、自動保存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保存方法
TWI289389B (en) * 2004-12-15 2007-11-01 Univ Tsinghua Roam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7616594B2 (en) * 2005-04-22 2009-11-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CN2850076Y (zh) * 2005-09-06 2006-12-20 万家盛 一种电气盒
JP2007184858A (ja) 2006-01-10 2007-07-1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9489109B2 (en) * 2006-03-30 2016-11-0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b Data communication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041225A (ja) * 2006-08-10 2008-02-21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オーディオ/ビデオ再生装置、オーディオ/ビデオシステム及び更新情報通知方法
JP2008171243A (ja) 2007-01-12 2008-07-24 Fujifilm Corp コンテンツ検索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513029B2 (ja) * 2007-03-09 2010-07-2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JP5075032B2 (ja) 2008-06-30 2012-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733A (zh) * 2002-12-13 2004-08-11 ������������ʽ����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01688A1 (en) 2010-01-07
EP2294702A4 (en) 2012-01-04
US20110053508A1 (en) 2011-03-03
US20140335786A1 (en) 2014-11-13
EP3151443A1 (en) 2017-04-05
CN102077478A (zh) 2011-05-25
US9237413B2 (en) 2016-01-12
CN106100933B (zh) 2020-02-28
JP5171436B2 (ja) 2013-03-27
EP2294702A1 (en) 2011-03-16
US8792829B2 (en) 2014-07-29
EP2294702B1 (en) 2016-12-21
CN106100933A (zh) 2016-11-09
JP2010011365A (ja) 201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7478B (zh) 数据供给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通信系统
KR101766523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정보 처리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기억 매체
EP28336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a user device
JP6302399B2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部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75032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6858069B2 (ja) 画像供給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06663068B (zh) 可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的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JP2007081566A (ja)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JP6395394B2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3041218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imag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882055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278017B2 (ja)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遠隔制御方法、および遠隔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14746B2 (ja)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568120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5154205A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632328B2 (ja) 制御装置、電力伝送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83872B2 (ja) 情報機器の通信方法、情報機器、及び情報機器の通信プログラム
JP681853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5530428A (zh) 场所信息指定装置和场所信息指定方法
JP6869656B2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0582754B (zh) 通信系统、服务器设备、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介质
JP691108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7204039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画像取得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0072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50738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