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6731A - 包含与聚氨酯-二氧化硅互穿网络共价连接的抗菌剂的抗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含与聚氨酯-二氧化硅互穿网络共价连接的抗菌剂的抗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6731A
CN102076731A CN2009801250514A CN200980125051A CN102076731A CN 102076731 A CN102076731 A CN 102076731A CN 2009801250514 A CN2009801250514 A CN 2009801250514A CN 200980125051 A CN200980125051 A CN 200980125051A CN 102076731 A CN102076731 A CN 102076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vacuum
flask
germicide
antisep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50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6731B (zh
Inventor
R·玛尼弯南
S·泽维佳
A·费特考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2076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6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7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75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and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a secondary carbon atom of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e.g.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 A01N33/02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A01N33/12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and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93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acyc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70/00Compositions for creating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抗菌组合物,其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在第一步中使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A与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的粘合剂组分B和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烷氧基硅烷C反应从而得到一种聚氨酯,随后在第二步中在具有甲硅烷氧基部分的抗菌剂Z的存在下使所述聚氨酯中的甲硅烷氧基团水解,并使水解的甲硅烷氧基团缩合,从而形成共价连接至聚氨酯和抗菌剂Z中剩余部分的二氧化硅网络;并且涉及该组合物用作尤其是用于内部应用的抗菌涂料的用途。

Description

包含与聚氨酯-二氧化硅互穿网络共价连接的抗菌剂的抗菌组合物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抗菌组合物、其制备和其用于涂覆表面的用途,尤其是内部应用。
涂覆应用在性能、安全性和环境依从性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苛刻。已知基于异氰酸酯和粘合剂的涂料(即包含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活性的氢原子的成分,在下文中称作聚氨酯涂料)可提供高的化学耐性、柔韧性、抗磨性、抗风化和抗冲击性。通过所述涂料提供保护在汽车、建筑、航海和化学领域中是尤为重要的。
聚氨酯涂料或薄膜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制备:使含多官能的羟基或氨基基团的化合物(多元醇或多胺)和多官能的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通过异氰酸酯加成聚合进行反应。异氰酸酯基(NCO)和粘合剂的活性氢原子之间的反应通常通过催化剂促进。
一般而言,单组分(1K)和双组分(2K)涂覆材料之间是有差别的。双组分涂覆材料直至应用之前不久才混合,因此只有有限的加工时间。这种系统以组分混合后快速固化为特征。单组分系统,与之相比,具有一个长的贮存期(即经催化的树脂系统维持足以用于加工中的低粘度的时间的长度)。这点目前已实现,例如,通过封闭NCO基团。但是当所述涂料固化时,封端剂脱离。
包含多异氰酸酯和粘合剂(特别是基于多元醇或多胺的粘合剂)的双组分可固化混合物在本技术领域中是公知的,其可提供极好的性能并且在低温下固化。
在本技术领域中需要将抗菌剂用于组合物和经涂覆的表面。
已知例如可以用银或银盐涂覆医疗器械,如US-A-5395651中所述。另一个提供抗菌表面的方法是使用有机抗菌剂,如双胍,如US-A-4999210、5013306和5707366中所述。使用硅铝酸盐或包含某些金属离子的沸石是已知的,例如已知于US-A-452410和5556699中。已知在US-A-6596401中使用包含硅烷共聚物和抗菌剂的组合物,其中共聚物为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有机官能化硅烷和多元醇的反应产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抗菌性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基于异氰酸酯从而使得涂层具有高抗菌性的可固化组合物。所述涂层还应该具有耐化学性和耐候性。相应的表面应当具有高的光学质量。所述涂层应当具有足够的阻燃性和卓越的机械性能特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低VOC(挥发性有机组分)的涂料。具体地,由于任何催化剂的VOC应该是零。组合物应该不含挥发性的重金属化合物,尤其是不含挥发性有机金属化合物。用于促进固化反应的催化剂应该具有低毒性并且应该对水解更不敏感。
而且,对于涂料组合物,尤其是清漆或面漆组合物,要求涂层具有高度的抗划伤性以保护作为一个整体的涂层系统的外观。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具有改善的抗菌性。本文中提供的组合物还提供在低温下的卓越性能特征并具有延长的贮存期。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在第一步中使
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A与
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的粘合剂组分B和
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烷氧基硅烷C反应从而得到包含甲硅烷氧基基团的聚氨酯并且
随后在第二步中在具有甲硅烷氧基部分的抗菌剂Z存在下使所述聚氨酯中的甲硅烷氧基基团水解,并使水解的甲硅烷氧基团基团缩合,从而形成共价连接至聚氨酯和抗菌剂Z中剩余部分的二氧化硅网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通过使每1.1摩尔化合物A与以下物质反应得到:
最高达1.0摩尔、尤其是0.1到0.9摩尔化合物B,
最高达1.0摩尔、尤其是0.1到0.9摩尔化合物C。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组分B和C的结合量是与组分A等摩尔的。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然后将通过以上方法生成的聚氨酯与不同重量百分比的组分Z结合。组分Z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在相对于总PU含量的1到10重量%范围内变化。
使本发明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可以很多变形方案实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异氰酸酯A与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B和C同时反应。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使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与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这种预聚物的形成可以通过使用过量的多异氰酸酯促进。换言之,存在于反应混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官能团的数目大于存在于反应混合物中的醇官能团的数目。优选地,异氰酸酯官能团与醇或其他异氰酸酯反应性官能团的比率是1.1∶1到2∶1。更优选地,异氰酸酯官能团与醇官能团的比率是1.5∶1到2∶1、最优选地是1.6到1.8。
然后,使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脲预聚物与有机官能化硅烷反应以形成具有烷氧基侧基的聚氨酯-脲-硅氧烷共聚物。具有至少两个与异氰酸酯官能团反应的官能团(其可是相同的或不同的)的任何有机官能化硅烷都可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得到的聚氨酯共聚物包含大量游离的有机剩余部分,尤其是烷氧基基团。水解和缩合可如本领域中已知的根据US-A 6794527完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水解在空气存在下、于升高的温度下完成。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水解。烷氧基基团与水的反应将醇自共聚物中裂解并用硅烷醇基团取代烷氧基基团。得到的硅烷醇基团相互反应而在共聚物中形成交联。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聚氨酯和二氧化硅经含Si基团化学连接的互穿网络,其包含共价连接至所述网络的抗菌剂。
异氰酸酯组分(A)
适合本发明的异氰酸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或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合成。
用于本发明目的的异氰酸酯是每分子中包含至少一个-NCO基团的有机分子。如果异氰酸酯分子包含两个-NCO基团,它是二异氰酸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异氰酸酯基团的异氰酸酯或者表示不同异氰酸酯混合物的异氰酸酯,其中每分子异氰酸酯基团的平均数目至少是2,在本发明整篇中被称作多异氰酸酯。
优选异氰酸酯组分(A)是多异氰酸酯。优选地异氰酸酯组分(A)具有每分子平均至少2个NCO基团(数目加权平均数)。
组分(A)可包含至少一种二异氰酸酯的至少一种低聚物。作为母体的二异氰酸酯,优选使用4到20碳原子的二异氰酸酯。原则上,母体的二异氰酸酯可以其本身或以与低聚物的混合物使用。然而,优选地,二异氰酸酯以低聚形式使用。
常规的二异氰酸酯的实例是脂族二异氰酸酯,如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亚戊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八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的衍生物、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或四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如1,4-、1,3-或1,2-二异氰酸根合环己烷、4,4’-或2,4’-二(异氰酸根合环己基)甲烷、1-异氰酸根合-3,3,5-三甲基-5-(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或1,4-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或2,4-或2,6-二异氰酸根合-1-甲基环己烷、和3(或4),8(或9)-双(异氰酸根合甲基)三环[5.2.1.02,6]癸烷异构体混合物;和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如甲苯2,4-或2,6-二异氰酸酯及其异构体混合物、间-或对-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2,4’-或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及其异构体混合物、苯撑1,3-或1,4-二异氰酸酯,1-氯苯撑2,4-二异氰酸酯、萘撑1,5-二异氰酸酯、亚联苯基4,4’-二异氰酸酯、4,4’-二异氰酸根合-3,3’-二甲基联苯、3-甲基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1,4-二异氰酸根合苯或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醚。
原则上还合适的有更高级异氰酸酯,具有平均多于2个的异氰酸酯基团。适合的实例包括三异氰酸酯如三异氰酸根合壬烷、2,4,6-三异氰酸根合甲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或2,4,4’-三异氰酸根合二苯基醚、或二异氰酸酯、三异氰酸酯和更高级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其通过光气化相应的苯胺/甲醛缩合物并代表包含亚甲基桥的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脂环族和脂族的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特别优选的是1-异氰酸根合-3,3,5-三甲基-5-(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4,4’-二(异氰酸根合环己基)甲烷、和3(或4),8(或9)-双(异氰酸根合甲基)三环[5.2.1.02,6]癸烷异构体混合物。
组分(A)可包含多异氰酸酯和含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其包含缩二脲、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和/或异氰脲酸酯基团,优选地是包含异氰脲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和/或包含脲基甲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特别优选的是主要包含异氰脲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非常特别优选的是,异氰脲酸酯基团的分数相当于至少5重量%、优选至少10重量%、更优选至少15重量%(以C3N3O3摩尔质量为126g/mol计算)的NCO值。
作为组分(A)的优选的多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
1)具有异氰脲酸酯基团且由芳香族、脂族和/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获得的多异氰酸酯。这里特别优选的是相应的脂族和/或脂环族异氰酸根合异氰脲酸酯以及特别是基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那些。存在的异氰脲酸酯特别是三异氰酸根合烷基或三异氰酸根合环烷基异氰脲酸酯,其是二异氰酸酯的环状三聚体;或是其具有多于一个异氰脲酸酯环的更高级同系物的混合物。异氰酸根合异氰脲酸酯一般具有10到30重量%、特别是15到25重量%的NCO含量,并且其平均NCO官能度为2.6到8。
2)具有芳香族地、脂族地和/或脂环族地键合异氰酸酯基团的脲基二酮二异氰酸酯(uretdione diisocyanate),优选地具有芳香族地和/或脂环族地键合基团,以及特别是衍生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那些。脲基二酮二异氰酸酯是二异氰酸酯的环状二聚产物。脲基二酮二异氰酸酯可以单独组分或以与其他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特别是1)中提到的那些——使用。
3)具有缩二脲基团并具有芳香族地、脂族地或脂环族地键合的——优选地是脂环族地或脂族地键合的——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特别是三(6-异氰酸己酯基)缩二脲或其与其更高级同系物的混合物。这些具有缩二脲基团的多异氰酸酯一般具有18到22重量%的NCO含量并且其平均NCO官能度是2.8到6。
4)具有氨基甲酸酯和/或脲基甲酸酯基团且具有芳香族地、脂族地和/或脂环族地键合——优选地是脂族地或脂环族地键合——的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其可通过例如以下反应获得:过量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单-或多元醇反应,所述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正癸醇、正十二烷醇(月桂醇)、2-乙基己醇、正戊醇、硬脂醇、鲸蜡醇、月桂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1,3-丙二醇单甲醚、环戊醇、环己醇、环辛醇、环十二烷醇、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季戊四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3-丙二醇、2-乙基-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五甘醇、丙三醇、1,2-二羟基丙烷、2,2-二甲基-1,2-乙二醇、1,2-丁二醇、1,4-丁二醇、3-甲基戊-1,5-二醇、2-乙基己-1,3-二醇、2,4-二乙基辛-1,3-二醇、新戊二醇羟基新戊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1,1-、1,2-、1,3-和1,4-环己二甲醇、1,2-、1,3-或1,4-环己二醇或其混合物。这些具有氨基甲酸酯和/或脲基甲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一般具有对基于HDI的那些而言12到24重量%、特别是18-24重量%的NCO含量,并且其平均NCO官能度为2.5到4.5。
5)包含噁二嗪三酮基团的多异氰酸酯,优选衍生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述包含噁二嗪三酮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可由二异氰酸酯和二氧化碳制备。
6)包含亚氨基噁二嗪二酮基团的多异氰酸酯,优选衍生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述包含亚氨基噁二嗪二酮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可由二异氰酸酯通过特定催化剂制备。
7)经脲酮亚胺(uretonimine)改性的多异氰酸酯。
8)经碳二亚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
9)超支化的多异氰酸酯,已知于例如DE-A1 10013186或DE-A1 10013187的种类的超支化的多异氰酸酯。
10)聚氨酯多异氰酸酯预聚物,来自二-和/或多异氰酸酯与醇。
11)聚脲-多异氰酸酯预聚物。
多异氰酸酯1)到11)可以混合物使用,如果合适也可以与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使用。
优选含异氰酸酯和/或缩二脲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另外,这些混合物可还包含较少量的脲基二酮、缩二脲、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噁二嗪三酮、亚氨基噁二嗪二酮和/或脲酮亚胺基团,优选地各自少于25重量%、更优选地各自少于20重量%、极优选地各自少于15重量%、特别是各自10重量%以下并且尤其是各自5重量%以下,基于各自的官能团。
特别优选作为组分(A)中的异氰酸酯的是这样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其根据DIN EN ISO 11909具有16.7%-17.6%的NCO含量,并且/或者其平均NCO官能度为3.0到4.0、优选3.0到3.7、更优选3.1到3.5。这种包含异氰脲酸酯基团的化合物优选具有不超过150的根据DIN EN1557的HAZEN/APHA色数。
还特别优选作为组分(A)中的异氰酸酯的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其具有21.5%-23.5%的根据DIN EN ISO 11909的NCO含量,并且/或者其平均NCO官能度在3.0到8、优选3.0到3.7、更优选3.1到3.5。这种包含异氰脲酸酯基团的化合物优选地具有不超过60的根据DIN ISO 6271的色数。这种包含异氰脲酸酯基团的化合物优选具有1000到20 000mPas、优选地是1000到4000mPas的粘度,根据DIN EN ISO 3219在23℃,以1000s-1的剪切速率测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异氰酸酯组分(A)所具有的总氯含量低于400mg/kg、更优选地总氯含量低于80mg/kg、非常优选低于60、特别是低于40、尤其是低于20、甚至低于10mg/kg。
粘合剂组分(B)
适合本发明的粘合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或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合成。
用于本发明的目的的粘合剂是包含至少两个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活性的氢原子的化合物。优选地,粘合剂包含羟基基团(OH基团)和/或伯氨基和/或仲氨基基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元醇是每分子包含平均数至少为2个OH基团(数目加权)的有机分子。而且,多胺是每分子包含平均数至少为2个伯氨基或仲氨基(即有反应活性的)基团(数目加权)的有机分子。
优选地,粘合剂组分(B)包含至少一种多元醇或至少一种多胺或二者,至少一种多元醇和至少一种多胺。特别优选包含至少一种多元醇的粘合剂组分(A)。
组分(B)优选地所具有的根据DIN 53240-2的OH数目至少为15、优选至少40、更优选至少60、并且非常优选至少80mg KOH/g树脂固体。OH数目可最高达350、优选地最高达240、更优选地最高达180、并且非常优选地最高达140mg KOH/g树脂固体。
优选的OH数目也取决于应用。根据Manfred Bock,“Polyurethane für Lacke und Beschichtungen”,p.80,Vincentz-Verlag,1999,较低的OH数目对有效的粘合和腐蚀控制是有利的。对于面漆物质,例如,使用具有OH数目约为40到100的多丙烯酸酯;对于耐候性涂覆材料,OH数目为大约135;并且对于高耐化学性,使用OH数目为大约170mg KOH/g树脂固体的那些。用于飞行器涂层的聚酯在一些情况中具有高得多的OH数目。
所述优选粘合剂的实例是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氨酯多元醇;聚脲多元醇;聚酯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酯聚氨酯多元醇;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氨酯改性的醇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的聚酯聚氨酯多元醇、烯丙基醚的共聚物、具有例如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化合物的所述基团的接枝聚合物,以及所述粘合剂的混合物。特别优选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特别是至少一种聚丙烯酸酯多元醇,其包含每个分子平均至少两个、优选两个到十个、更优选三个到十个、并且非常优选三个到八个羟基基团。
优选的OH数目,根据DIN 53240-2测量的,对于聚酯而言是40到350mg KOH/g树脂固体、优选80到180mg KOH/g树脂固体,并且对于聚丙烯酸酯-醇是15到250mg KOH/g树脂固体、优选80到160mg KOH/g树脂固体。
粘合剂还可具有根据DIN EN ISO 3682的酸值为最高达200mg KOH/g、优选地是最高达150并且更优选最高达100mg KOH/g。
酸值应优选至少10、更优选至少80mg KOH/g。或者,它可少于10,从而使得粘合剂几乎是无酸的。
这种聚丙烯酸酯多元醇优选具有至少为1000、更优选至少为2000并且非常优选地是至少5000g/mol的分子量Mn。分子量Mn可是例如最高达200 000,优选地最高达100 000,更优选最高达80 000并且非常优选最高达50 000g/mol。
聚丙烯酸酯多元醇是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酯与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一个(优选确切地一个)羟基基团和至少一个(优选确切地一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后者可为,例如α,β-不饱和羧酸与二醇或多元醇的单酯,所述α,β-不饱和羧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在本说明书中简称作“(甲基)丙烯酸”),所述二醇或多元醇具有优选2到20个C原子和至少两个羟基,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1-二甲基-1,2-乙二醇、双丙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五甘醇、三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新戊二醇羟基新戊酸酯、2-乙基-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1,6-己二醇、2-甲基-1,5-戊二醇、2-乙基-1,4-丁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4-二乙基-辛-1,3-二醇、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1,1-、1,2-、1,3-和1,4-双(羟甲基)环己烷、1,2-、1,3-或1,4-环己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丁烷、季戊四醇、双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山梨醇、甘露醇、双甘油、异赤醇、赤藓醇、阿东糖醇(核糖醇)、阿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卫矛醇(半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分子量为162到4500之间、优选250到2000的聚-THF、分子量为134到2000之间的聚-1,3-丙二醇或聚丙二醇或者分子量在238到2000之间的聚乙二醇。
优选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丙烯酸2-或3-羟丙基酯、1,4-丁二醇单丙烯酸酯或3-(丙烯酰氧基)-2-羟丙基丙烯酸酯并且特别优选丙烯酸2-羟乙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
含羟基的单体用于与其他可聚合单体的混合物的共聚中,所述可聚合单体优选可自由基聚合单体,优选由以下物质组成的那些:超过50重量%的C1-C20(优选C1-C4)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具有最高达20个C原子的乙烯基芳烃、包含最高达20个C原子的羧酸乙烯酯、乙烯基卤化物、具有4到8个C原子和1或2个双键的非芳香族烃、不饱和腈及其混合物。特别优选由超过60重量%的C1-C10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乙烯基咪唑或其混合物组成的那些聚合物。
以上这些聚合物可包含符合以上羟基基团含量的羟基官能化单体并且如果合适还可包含另外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环氧酯、烯键式不饱和酸、尤其是羧酸、酸酐或酸酰胺。
另外的聚合物为例如聚酯醇,其可通过多羧酸(尤其是二羧酸)与多元醇(尤其是二醇)缩合得到。为确保聚酯多元醇的官能度适合聚合,还部分使用三元醇、四元醇等和三元酸等。
聚酯多元醇已知于例如Ullmanns  der technischen Chemie,4th edition,volume 19,62-65中。优选使用通过二羟基醇与二元羧酸反应得到的聚酯多元醇。也可不使用游离的多元羧酸,而使用相应多羧酸酐或低级醇的相应多羧酸酯或其混合物来制备聚酯多元醇。多元羧酸可为脂族的、脂环族的、芳脂族的、芳香族的或杂环的并且如果合适可是被取代的,例如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和/或不饱和的。可提及的实例包括:
乙二酸、马来酸、富马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酸、对苯二酸、1,2,4-苯三酸、壬二酸、1,4-环己烷二羧酸或四氢化邻苯二甲酸、辛二酸、壬二酸、邻苯二甲酸酐、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氯邻苯二甲酸酐、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戊二酸酐、马来酸酐、二聚脂肪酸、其异构体及氢化产物,并且还有可酯化的衍生物,如所述酸的酸酐或二烷基酯,例如C1-C4烷基酯,优选使用甲基、乙基或正丁基酯。优选通式HOOC-(CH2)y-COOH的二羧酸,其中y是1到20中的一个数字,优选2到20中的一个偶数;并且优选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羧酸。
用于制备聚酯醇的合适多元醇包括1,2-丙二醇、乙二醇、2,2-二甲基-1,2-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3-甲基戊-1,5-二醇、2-乙基己-1,3-二醇、2,4-乙基辛-1,3-二醇、1,6-己二醇、摩尔质量为162到4500之间(优选250到2000)的聚-THF、摩尔质量为134到1178之间的聚-1,3-丙二醇、摩尔质量在134到898之间的聚-1,2-丙二醇、摩尔质量在106到458之间的聚乙二醇、新戊二醇、新戊二醇羟基新戊酸酯、2-乙基-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1,1-、1,2-、1,3-和1,4-环己二甲醇、1,2-、1,3-或1,4-环己二醇、三羟甲基丁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新戊二醇、季戊四醇、甘油、双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山梨醇、甘露醇、双甘油、异赤醇、赤藓醇、阿东糖醇(核糖醇)、阿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卫矛醇(半乳糖醇)、麦芽糖醇或异麦芽糖醇,如果合适其可已如上所述进行烷氧基化。
优选的醇是通式HO-(CH2)x-OH的那些,其中x是1到20中的一个数字、优选2到20中的一个偶数。优选乙二醇、丁-1,4-二醇、己-1,6-二醇、辛-1,8-二醇和十二烷-1,12-二醇。还优选新戊二醇。
另外合适的还有可通过例如以下方式得到的聚碳酸酯二醇:通过光气与过量的作为聚酯多元醇合成组分指出的低分子量醇反应。
合适的还有基于内酯的聚酯二醇,其是内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优选内酯与合适的双官能起始分子的羟基封端加成物。合适的内酯优选衍生自通式HO-(CH2)z-COOH的化合物的那些,其中z是1到20中的一个数字并且其中亚甲基单元中的一个H原子也可被C1到C4烷基自由基取代。实例是ε-己内酯、β-丙内酯、γ-丁内酯和/或甲基-ε-己内酯、4-羟基苯甲酸、6-羟基-2-萘甲酸或新戊内酯,及其混合物。合适的起始组分的实例包括以上指出的作为聚酯多元醇合成组分的低分子量二元醇。ε-己内酯的相应聚合物是特别优选的。低级聚酯二醇或聚醚二醇也可用作制备内酯聚合物的起始剂。也可不使用内酯的聚合物,而使用相应化学等价的与内酯相对应的羟基羧酸的缩聚物。
另外适合作为聚合物的还有聚醚醇,其通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环氧丁烷与H-活性组分的加成反应制备。丁二醇的缩聚物也是合适的。
此外还可使用羟基官能化羧酸,如二羟甲基丙酸或二羟甲基丁酸。
聚合物当然也可是含伯氨基或仲氨基基团的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分B是聚丙二醇和/或1,5-戊二醇。
烷氧基硅烷(C)
优选的烷氧基硅烷(C)符合下式: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21
其中
n是1到6中的一个整数,
R1可以是H或C1-C6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
R2和R3独立地是-OH、OR1或C1-C6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
R4和R5独立地是H、C1-C6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和C1-C6氨基烷基或羟基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
条件为在化合物C中包含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烷氧基硅烷具有-CH2CH2-OH-和/或-CH2CH2-NH2基团作为R4和R5
具体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C的实例是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二胺、1-(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亚乙基三胺、双(3-(甲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及上述物质的结合物。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烷氧基硅烷化合物C是3-[双(2-羟基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烷氧基硅烷化合物C通常以约0.01mol%到约1.00mol%、优选0.1到1mol%、更优选0.1到0.90mol%的量存在于组合物中,基于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含量的总mol%含量。
抗菌剂Z
具有烷氧基硅烷部分的优选抗菌剂Z由下式I代表: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31
式I
其中
R1是C1-30烷基基团,优选C8-30烷基基团,
R2和R3、R4和R5各自独立地是C1-3烷基基团或氢,并且
X是抗衡离子,如Cl-、Br-、I-或CH3COO-15。
用于本发明的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的实例是3-(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二辛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癸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二癸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双十二烷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氯化铵、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双十六烷基氯化铵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
抗菌剂有利地以组合物干重的约0.1%到约50%的量存在于组合物中。抗菌剂的优选量是基于组合物干重的约1%到10%。
催化剂
多异氰酸酯A与粘合剂化合物B之间的反应优选通过使用催化剂进行。
合适催化剂的非限制性实例是叔胺,如N,N-二甲基氨基乙醇、N,N-二甲基环己胺-双(2-二甲基氨基乙基)醚、N-乙基吗啉、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和1-2(羟基丙基)咪唑;和金属催化剂,如锡、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锡、二辛基或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硫醇二丁锡、乙酰丙酮化铁、辛酸铅和二蓖麻醇酸二丁锡。优选的催化剂是锡。最优选的催化剂是二辛基或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另外的组分
优选地,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包含溶剂(D)。
溶剂(D)的实例是醇、酯、酯醇、醚、醚醇、芳香族的和/或(环)脂族的烃及其混合物和卤代烃。经氨基树脂,也可在混合物中引入醇。
优选链烷酸烷基酯、链烷酸烷基酯醇、烷氧基化链烷酸烷基酯及其混合物。
酯的实例包括乙酸正丁酯、乙酸乙酯、乙酸1-甲氧基丙-2-基酯和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还有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双丙甘醇或三丙二醇的单乙酰基酯和二乙酰基酯,如丁二醇乙酸酯。其它实例是碳酸酯,如优选碳酸1,2-亚乙基酯、碳酸1,2-亚丙基酯或碳酸1,3-亚丙基酯。
醚为例如四氢呋喃(THF)、二氧杂环己烷、以及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双丙甘醇或三丙二醇的二甲醚、二乙醚或二正丁基醚。
醇为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正癸醇、正十二烷醇(月桂醇)、2-乙基己醇、环戊醇或环己醇。
链烷酯醇为例如聚(C2到C3)亚烷基二醇(C1到C4)单烷基醚乙酸酯。
醚醇为例如聚(C2到C3)亚烷基二醇二(C1到C4)烷基醚、双丙甘醇二甲基醚,优选丁二醇。
芳香烃混合物是主要包含芳香C7到C14烃并且能包含沸程110到300℃的那些;特别优选甲苯,邻-、间-或对-二甲苯,三甲苯异构体,四甲苯异构体,乙基苯、异丙基苯、四氢化萘及包含其的混合物。
其实例有来自ExxonMobil Chemical的Solvesso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51
牌号,尤其是Solvesso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52
 100(CAS no.64742-95-6,主要是C9和C10芳香族化合物,沸程约154-178℃)、Solvesso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53
 150(沸程约182-207℃)和Solvesso200(CAS no.64742-94-5),还有来自Shell的Shellsol牌号,来自Petro-chem Carless的Caromax牌号(例如Caromax 18),或来自DHC的产品(例如Hydrosol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58
 A/170)。包含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烃混合物也可以名称Kristalloel(例如Kristalloel 30,沸程约158-198℃或Kristalloel 60:CAS no.64742-82-1)、石油溶剂(同样地,例如CAS no.64742-82-1)或溶剂石脑油(轻质馏分:沸程约155-180℃,重质馏分:沸程约225-300℃)商购获得。所述烃混合物的芳香烃含量一般是大于90%,优选大于95%,更优选大于98%并且非常优选大于99重量%。使用具有特别低的萘含量的烃混合物是可取的。
所述烃在20℃下的DIN 51757密度可小于1g/cm3,优选小于0.95并且更优选小于0.9g/cm3
脂族烃含量一般少于5%,优选少于2.5%并且更优选少于1重量%。
卤代烃为例如氯苯和二氯苯或其异构体混合物。
脂(环)族烃为例如萘烷、烷基化萘烷、和直链或支链烷类和/或环烷类的异构体混合物。
优选乙酸正丁酯、乙酸乙酯、乙酸1-甲氧基丙-2-基酯、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及其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可以体积比10∶1到1∶10生成,优选以体积比5∶1到1∶5并且更优选以体积比1∶1;不计仍包含在醚交换反应的反应混合物中的任何溶剂,并且特别是不计醇R1OH和R2OH。
优选的实例是乙酸丁酯/二甲苯,1∶1乙酸甲氧基丙基酯/二甲苯,1∶1乙酸丁酯/溶剂石脑油100,1∶2乙酸丁酯/Solvesso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59
100,和3∶1Kristalloel 30/Shellsol A。
醇为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戊醇异构体混合物、己醇异构体混合物、2-乙基己醇或辛醇。
另外的可使用的典型涂料添加剂(E)的实例包括抗氧化剂、稳定剂、活化剂(促进剂)、填充剂、颜料、染料、抗静电剂、阻燃剂、增稠剂、触变剂、表面活性剂、粘度改进剂、增塑剂或螯合剂。
合适的增稠剂,除了可自由基(共)聚合的(共)聚合物,还包括典型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增稠剂如羟甲基纤维素或膨润土。
可使用的螯合剂的实例包括乙二胺乙酸及其盐,和β-二酮。
合适的填充剂包含硅酸盐,其实例是可通过四氯化硅水解得到的硅酸盐,如来自Degussa的Aerosil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61
、硅藻土、滑石、硅酸铝、硅酸镁、碳酸钙等。
合适的稳定剂包含典型的UV吸收剂,如N,N′-草酰二苯胺、三嗪和苯并三唑(后者可以Ciba-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62
的Tinuvin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63
牌号得到)和二苯甲酮。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与合适的自由基捕获剂一起使用,其实例是位阻胺例如2,2,6,6-四甲基哌啶、2,6-二叔丁基哌啶或其衍生物,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稳定剂通常以0.1重量%到5.0重量%的量使用,基于制剂中所包含的固体组分。颜料同样也可包含在其中。参照DIN 55943,CD 
Figure BPA00001281288000164
 Chemie Lexikon-V ersion 1.0,Stuttgart/New York:Georg Thieme Verlag 1995的颜料是颗粒状有机的或无机的彩色的或无色的着色剂,其在应用介质中是几乎不溶的。
此处几乎不溶指在25℃下溶解度低于1g/1000g应用介质、优选低于0.5、更优选低于0.25、非常优选低于0.1并且特别是低于0.05g/1000g应用介质。
颜料的实例包含任何想要的吸收颜料和/或效应颜料的系统,优选吸收颜料。关于颜料组分的数目和选择没有限制。它们可针对特定要求根据需要而进行调整,如需要彩色印刷。
效应颜料是指所有的呈现出血小板样结构并赋予表面涂层特定的装饰性彩色效应的颜料。效应颜料包含例如通常可用于汽车涂装和工业涂装中的所有赋予效应的颜料。这种效应颜料的实例是纯的金属颜料,如铝、铁或铜颜料;干涉颜料,如二氧化钛包覆的云母、氧化铁包覆的云母、混合氧化物包覆的云母(如用二氧化钛和Fe2O3或二氧化钛和Cr2O3)、金属氧化物包覆的铝或液晶颜料。
赋予颜色的吸收颜料是例如可用于涂料工业的典型的有机的或无机的吸收颜料。有机的吸收颜料的实例是偶氮颜料、酞菁颜料、喹吖啶酮颜料和吡咯并吡咯颜料。无机的吸收颜料的实例是氧化铁颜料、二氧化钛和炭黑。
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的固体含量是为本说明书的目的而阐述为组分(A)、(B)和(C)总和与组分(A)、(B)、(C)和(D)总和的比率。根据本发明,所述固体含量是例如在25重量%到90重量%之间、优选在40重量%到80重量%之间。
组分(A)和(B)通常以比率0.2∶1到5∶1(基于(A)中NCO基团与(B)中OH基团的比率)、优选以比率0.4∶1到3∶1、更优选以比率0.5∶1到2∶1、并且非常优选以比率0.8∶1到1.2∶1使用。
应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作涂料并且可特别用作底漆、面漆或在清漆/底漆组合物中作为清漆和/或底漆。它们也可用于喷雾应用中。
该组合物得到具有延长贮存期和优良固化作用的快速反应的持久涂料。本发明的可固化组合物提供具有改善耐划伤性的清漆。本发明的组合物原则上可用作粘合剂、弹性体和塑料。
本发明的涂料物质适用于涂覆基底,包括木材、纸、纺织品、皮革、非针织品、塑料表面、玻璃、陶瓷、矿物建筑材料(如水泥模制品和纤维水泥板)、经涂覆的或未经涂覆的金属。优选使用可固化组合物用于涂覆塑料或金属,特别是以薄片形式,更优选涂覆由金属制成的表面。
本发明的涂料物质适合用作内部涂料或用于内部涂料中,并且也——优选地——用作外部涂料或用于外部涂料中,即用于曝露于日光的地方、部分建筑物上、汽车和飞行器的涂覆,以及用于工业用途。特别地,将本发明的涂覆材料用作汽车的清漆、底漆和面漆材料或底漆,或者用于汽车的清漆、底漆和面漆材料或底漆中。另外优选的应用是用于罐体涂覆和卷材涂覆。
它们特别适合用作工业、木材、汽车领域中的底漆、二道底漆、着色的面漆物质和清漆物质,尤其是OEM、涂装或装饰性涂层。涂料组合物尤其适合用于需要特别高的应用可靠性、外部耐候性、光学品质、耐划伤性、耐溶剂性和/或耐化学性的应用。
基底用本发明涂覆材料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传统技术涂覆,并且其包括将至少一种涂覆材料或本发明涂料制剂以想要的厚度施用于目标基底,以及如果合适通过加热移除涂覆材料中的挥发性组分(干燥)。如果需要,这个操作可重复一次或多次。对基底的施用可以已知方法完成,例如通过喷涂、抹涂、刮涂、刷涂、滚涂、辊涂或倾倒法。涂层厚度一般在约3到1000g/m2并且优选10到200g/m2。然后可进行固化。
固化一般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涂层——在涂覆材料施用至基底之后——在如果合适低于80℃的温度下、优选室温到60℃并且更优选室温到40℃,干燥最高达72小时、优选最高达48小时、更优选最高达24小时、非常优选最高达12小时并且特别是最高达6小时;以及将施用的涂层在含氧气氛(优选空气)或惰性气体中,在80到270之间、优选100到240之间并且更优选120到180℃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固化)。涂覆材料的固化根据涂覆材料的施用量以及经高能量辐射引入的交联能量、自加热表面的导热性或经气体介质的对流而进行,其中所述固化达数秒,例如,在卷材涂覆与NIR干燥相结合的情况下,最高达5小时,例如高成膜体系(high-build system)在温度敏感的物质上的固化,通常不少于10分钟、优选不少于15分钟、更优选不少于30分钟、并且非常优选不少于45分钟。干燥基本上包含所存溶剂的除去,此外还可——甚至在这个阶段——与粘合剂反应,而固化基本上包含与粘合剂的反应。
除了热固化之外或代替热固化,固化也可也通过IR和NIR辐射发生,其中这里的NIR辐射表示760nm到2.5μm、优选900到1500nm波长范围的电磁辐射。
固化发生的时间为1秒到60分钟,优选1分钟到45分钟。
用于本发明涂覆材料的合适基底的实例包括热塑性聚合物,尤其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偏二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酯、聚烯烃、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EPDM)、聚醚酰亚胺、聚醚酮、聚苯硫醚、聚苯醚或其混合物。
还可提及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酯、聚酰胺、聚醚、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醛、聚丙烯腈、聚缩醛、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其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及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可优选提及ABS、AES、AMMA、ASA、EP、EPS、EVA、EVAL、HDPE、LDPE、MABS、MBS、MF、PA、PA6、PA66、PAN、PB、PBT、PBTP、PC、PE、PEC、PEEK、PEI、PEK、PEP、PES、PET、PETP、PF、Pl、PIB、PMMA、POM、PP、PPS、PS、PSU、PUR、PVAC、PVAL、PVC、PVDC、PVP、SAN、SB、SMS、UF、UP塑料(按照DIN 7728的缩写名称)和脂族聚酮。
特别优选的基底是聚烯烃,如PP(聚丙烯),其任选可是全同立构的、间同立构的或无规立构的并且任选可是非取向的或者可通过单轴或双轴拉伸具有取向性,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C(聚碳酸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A(聚酰胺)、AS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并且还有其物理混合物(掺合物)。特别优选PP、SAN、ABS、ASA,以及ABS或ASA与PA或PBT或PC的掺合物。尤其优选聚烯烃、PMMA和PVC。
尤其优选ASA,特别按照DE 196 51 350以及ASA/PC掺合物。也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抗冲改性的PMMA。
用于使用本发明涂覆材料涂覆的另外优选的基底是金属。所述金属尤其是已用另一种涂膜覆盖的那些,如用电泳漆、二道底漆、底漆。这些涂膜可是基于溶剂、基于水或基于粉末涂料的,可是交联的、部分交联的或热塑性的,可通过在整个体积中进行固化或可以湿碰湿(wet on wet)的方式施用。
就金属类型而言,合适的金属原则上可是任何想要的金属。然而,特别地,它们是通常用作建筑的金属物质并需要防腐蚀的金属或合金。
所述表面特别是铁、钢、Zn、Zn合金、Al或Al合金的那些。其可以是完全由所述金属或合金组成的结构的表面。或者,所述结构可仅用这些金属镀覆而自身可由其他种类的物质组成,如其他金属、合金、聚合物或复合材料。它们可是镀锌的铁或钢制成的铸品的表面。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表面是钢表面。
Zn合金或Al合金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想要的终端用途选择合金组分的种类和数量。锌合金的典型组分包含,特别是,Al、Pb、Si、Mg、Sn、Cu或Cd。铝合金的典型组分包含,特别是,Mg、Mn、Si、Zn、Cr、Zr、Cu或Ti。合金还可是Al/Zn合金,其中Al和Zn是以大约相等的量存在。用这些种类的合金镀覆的钢是市售可得的。所述钢可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合金组分。
也可想到本发明涂料组合物用于处理镀锡的铁/钢(马口铁)的用途。
可由本发明可固化组合物获得的涂层具有优良的抗菌性。
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使用以下缩写:
Quat: 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氯化铵
AMSI: 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DIAMO: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
HDI: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PPG:  聚丙二醇
PD     1,5-戊二醇
IPDI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DTD:  二月桂酸二丁锡
实验结果
具有硅氧烷部分的聚氨酯的合成
在涉及具有硅氧烷部分的聚氨酯的合成的所有实验中,二异氰酸酯与二醇含量的比率维持在1.10。总的二醇组分(PPG和AMSI或PPG和DIAMO)总保持为1.0。为了在成品聚合物中具有不同量的硅氧烷,二醇组分中的AMSI或DIAMO在0.10到1.00之间变化。聚氨酯样品通过标准光谱技术表征。在周围大气条件下,这些样品交联以形成一种不溶物。
实施例1(HPP-A1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4.86g,4.86mmol)和0.17g(0.55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并随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HPP-A2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4.05g,4.05mmol)和0.42g(1.4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HPP-A5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2.70g,2.70mmol)和0.84g(2.7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4(HPP-A7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1.35g,1.35mmol)和1.25g(4.04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5(HPP-A10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1.67g(5.4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6(HPP-D1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4.86g,4.86mmol)和0.12g(0.10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7(HPP-D2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4.05g,4.05mmol)和0.30g(1.35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8(HPP-D5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2.70g,2.70mmol)和0.60g(2.70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9(HPP-D7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1.35g,1.35mmol)和0.90g(4.05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并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0(HPP-D10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1.27g(5.70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1(BPP-A1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3.68g,3.68mmol)和0.13g(0.42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2(BPP-A2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3.07g,3.07mmol)和0.32g(1.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3(BPP-A5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2.05g,2.05mmol)和0.63g(2.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4(BPP-A7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1.02g,1.02mmol)和0.95g(3.07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5(BPP-A10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1.27g(4.1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6(BPP-D1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3.68g,3.68mmol)和0.09g(4.05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7(BPP-D2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3.07g,3.07mmol)和0.23g(1.07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8(BPP-D5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2.05g,2.05mmol)和0.46g(2.07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19(BPP-D7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聚(丙二醇)(PPG)(1.02g,1.02mmol)和0.68g(3.06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0(BPP-D10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0.91g(4.09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1(HPD-A1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51g,4.90mmol)和0.17g(0.55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2(HPD-A2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42g,4.0mmol)和0.42g(1.36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3(HPD-A5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28g,2.69mmol)和0.84g(2.7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4(HPD-A7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14g,1.34mmol)和1.25g(4.04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5(HPD-D1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51g,4.90mmol)和0.12g(0.54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6(HPD-D2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42g,4.0mmol)和0.30g(1.35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7(HPD-D50):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28g,2.69mmol)和0.60g(2.70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8(HPD-D75):将1.0g(5.95mmo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0.17g(0.30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14g,1.34mmol)和0.90g(4.05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29(BPD-A1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38g,3.65mmol)和0.13g(4.2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0(BPD-A2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32g,3.10mmol)和0.32g(1.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1(BPD-A5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21g,2.0mmol)和0.63g(2.0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2(BPD-A7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11g,1.06mmol)和0.95g(3.07mmol)的3-[双(2-羟乙基)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MSI)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AMSI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3(BPD-D1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38g,3.65mmol)和0.09g(0.41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4(BPD-D2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32g,3.10mmol)和0.23g(1.0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5(BPD-D50):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21g,2.0mmol)和0.46g(2.07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实施例36(BPD-D75):将1.0g(4.50mmo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0.13g(0.21mmol)二月桂酸二丁锡在Schlenck烧瓶中于50℃真空干燥2h。在另一个烧瓶中,加入戊二醇(PD)(0.11g,1.06mmol)和0.68g(3.06mmol)的N-(2-氨乙基)-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胺(DIAMO)并在50℃真空干燥。2h后,将15ml丙酮加入含有PPG和DIAMO的烧瓶中。将内容物转移至另一个烧瓶中然后在50℃再搅拌2h。然后将高度粘稠的聚氨酯样品真空干燥并用于表征。
与抗菌剂的交联和抗菌效能
实施例37:向5.0g聚氨酯(HPP-A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38:向5.0g聚氨酯(HPP-A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39:向5.0g聚氨酯(HPP-A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0:向5.0g聚氨酯(HPP-D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1:向5.0g聚氨酯(HPP-D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土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2:向5.0g聚氨酯(HPP-D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3:向5.0g聚氨酯(BPP-A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4:向5.0g聚氨酯(BPP-A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5:向5.0g聚氨酯(BPP-A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6:向5.0g聚氨酯(BPP-D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7:向5.0g聚氨酯(BPP-D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8:向5.0g聚氨酯(BPP-D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49:向5.0g聚氨酯(HPD-A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0:向5.0g聚氨酯(HPD-A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1:向5.0g聚氨酯(HPD-A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2:向5.0g聚氨酯(HPD-D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3:向5.0g聚氨酯(HPD-D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4:向5.0g聚氨酯(HPD-D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5:向5.0g聚氨酯(BPD-A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6:向5.0g聚氨酯(BPD-A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7:向5.0g聚氨酯(BPD-A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8:向5.0g聚氨酯(BPD-D50)中,加入1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59:向5.0g聚氨酯(BPD-D50)中,加入5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实施例60:向5.0g聚氨酯(BPD-D50)中,加入10重量%的抗菌剂Quat并在50ml丙酮中搅拌1h。然后将内容物涂覆至聚碳酸酯载玻片上并在烘箱中于100℃干燥2h。
Ⅲ.抗菌活性测量
抗菌活性的测试按照日本标准JIS Z 2801:2000——Test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efficacy(抗菌活性和效能测试)——实施。表1整理了具有不同量抗菌剂的聚氨酯的抗菌活性。
表1:具有基于抗菌组分的“Quat”的聚氨酯的抗菌活性

Claims (13)

1.一种组合物,其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在第一步中使
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A与
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的粘合剂组分B和
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烷氧基硅烷C反应从而得到包含甲硅烷氧基基团的聚氨酯并且
随后在第二步中在具有甲硅烷氧基部分的抗菌剂Z的存在下使所述聚氨酯中的甲硅烷氧基基团水解,并使水解的甲硅烷氧基基团缩合,从而形成共价连接至聚氨酯和抗菌剂Z中剩余部分的二氧化硅网络。
2.权利要求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A是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1-异氰酸根合-3,3,5-三甲基-5-(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4,4’-二(异氰酸根合环己基)甲烷、和3(或4),8(或9)-双(异氰酸根合甲基)三环[5.2.1.02,6]癸烷异构体混合物。
3.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A是1,6-二异氰酸根合己烷。
4.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剂B是多元醇和/或多胺。
5.前述权利要求中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剂B是聚丙二醇或1,5-戊二醇。
6.前述权利要求中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烷氧基硅烷C是
Figure FPA00001281287900011
其中
n是1到6中的一个整数,
R1可以是H或C1-C6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
R2和R3独立地是-OH、OR1或C1-C6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
R4和R5独立地是H、C1-C6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和C1-C6氨基烷基或羟烷基(直链的、支链的或环状的);
条件为在化合物C中包含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
7.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烷氧基硅烷C是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N-(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二胺、1-(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亚乙基三胺、双(3-(甲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双-(γ-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及上述物质的结合物。
8.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抗菌剂Z符合:
Figure FPA00001281287900021
式I
其中
R1是C1-30烷基基团,优选地是C8-30烷基基团,
R2和R3、R4和R5各自独立地是C1-3烷基基团或氢,并且
X是抗衡离子,如Cl-、Br-、I-或CH3COO-15。
9.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氨酯是一种聚氨酯-聚脲-二氧化硅聚合物。
10.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抗菌剂Z以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的1到10重量%的量存在。
11.包含可固化组合物的试剂盒,其以独立部分的形式包含以下物质:
a)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A,
b)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的粘合剂组分B和
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烷氧基硅烷C以及
c)一种具有甲硅烷氧基部分的抗菌剂。
12.用于制备聚氨酯的方法,其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在第一步中使
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A与
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反应性基团的粘合剂组分B和
至少一种异氰酸酯反应性烷氧基硅烷C反应从而得到一种聚氨酯,随后在第二步中在具有甲硅烷氧基部分的抗菌剂Z的存在下使所述聚氨酯中的甲硅烷氧基基团水解,并使水解的甲硅烷氧基基团缩合,从而形成共价连接至聚氨酯和抗菌剂Z中剩余部分的二氧化硅网络。
13.聚氨酯和二氧化硅经含Si基团化学连接的互穿网络,其包含与所述网络共价连接的抗菌剂。
CN2009801250514A 2008-05-29 2009-05-26 包含与聚氨酯-二氧化硅互穿网络共价连接的抗菌剂的抗菌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6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57184 2008-05-29
EP08157184.6 2008-05-29
PCT/EP2009/056345 WO2009144208A1 (en) 2008-05-29 2009-05-26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ntimicrobials covalently linked with polyurethane-silica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6731A true CN102076731A (zh) 2011-05-25
CN102076731B CN102076731B (zh) 2013-11-27

Family

ID=40973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50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6731B (zh) 2008-05-29 2009-05-26 包含与聚氨酯-二氧化硅互穿网络共价连接的抗菌剂的抗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77363A1 (zh)
EP (1) EP2285857B1 (zh)
JP (1) JP2011522077A (zh)
KR (1) KR20110021985A (zh)
CN (1) CN102076731B (zh)
ES (1) ES2448572T3 (zh)
WO (1) WO200914420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8202A (zh) * 2017-12-15 2018-04-03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有机硅改性抗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09735093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扬州市德运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革用含酞菁锌的有机硅/水性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11448233A (zh) * 2017-12-15 2020-07-2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分散体的方法
TWI823144B (zh) * 2021-09-14 2023-11-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抗菌改質聚氨酯樹脂組成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66720B1 (ko) * 2009-12-30 2012-07-19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하이드록시-치환 아미노실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11081409A2 (en) * 2009-12-30 2011-07-07 Skc Co., Ltd. Substituted aminosilane having hydroxy group and silane-modified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prepared using same
DE102011082983A1 (de) * 2011-09-19 2013-03-21 Endress + Hauser Conducta Gesellschaft für Mess- und Regeltechnik mbH + Co. KG Membran und Sensor mit Membran
CN104011600B (zh) * 2011-12-14 2016-02-2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用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WO2013110566A1 (de) * 2012-01-27 2013-08-01 Basf Se Strahlungshärtbare antimikrobielle beschichtungsmasse
CN106752869A (zh) * 2016-12-10 2017-05-31 潘赵翔 一种抗菌耐候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3440B (zh) * 2017-08-22 2021-07-09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聚脲型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KR102176684B1 (ko) * 2020-02-27 2020-11-10 강준기 항균 성능을 가진 인조가죽,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21234162A2 (fr) 2020-05-22 2021-11-25 Lithcote-Europe Revêtement nano-céramique, hybride, transparent et biocide pour support solide et support solide comportant un tel revêtement et son procédé d'obtention
CN112679689B (zh) * 2020-12-25 2022-04-26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一种有机硅季铵盐改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BE1029530B1 (fr) 2021-06-25 2023-01-30 Sichem Procédé d'obtention d'un revêtement
BE1029958B1 (fr) 2021-11-24 2023-06-19 Sichem Revêtement biocide amélior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7956A (ja) * 1982-08-24 1984-03-01 カネボウ株式会社 粒子充填繊維構造物
JPS61148285A (ja) * 1984-12-21 1986-07-05 Toray Silicone Co Ltd 固体材料処理剤組成物
JPH0618899B2 (ja) * 1987-06-30 1994-03-16 品川燃料株式会社 抗菌性ゼオライト含有フィルム
JP2536892B2 (ja) * 1988-02-02 1996-09-25 ダウコーニングアジア株式会社 抗菌性処理組成物
US5013306A (en) * 1989-01-18 1991-05-0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nti-infective and antithrombogenic medical articles and method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5165952A (en) * 1989-01-18 1992-11-2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nti-infective and antithrombogenic medical articles and method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4999210A (en) * 1989-01-18 1991-03-1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nti-infective and antithrombogenic medical articles and method for their preparation
NO304746B1 (no) * 1989-05-04 1999-02-08 Ad Tech Holdings Ltd Gjenstand som motstÕr mikrobiologisk vekst bestÕende av et ikke-ledende subtrat som er belagt med et trat som er belagt medfremgangsmate for a avsette
US6596401B1 (en) * 1998-11-10 2003-07-22 C. R. Bard Inc. Silane copolym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tive agents
DE19910895A1 (de) * 1999-03-11 2000-09-21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Hydrolysierbare und polymerisierbare Silane
US20050137322A1 (en) * 2003-12-17 2005-06-23 Roesler Richard R. Silane modified two-component polyurethane coating
WO2006102366A1 (en) * 2005-03-22 2006-09-28 Biosafe Inc. Method of creating a sustained silicon-containing quaternary ammonium antimicrobial agent within a polymeric material
CN1982353A (zh) * 2005-12-16 2007-06-20 展宇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抗菌聚氨酯材料
US20110135742A1 (en) * 2006-06-20 2011-06-0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ntrolled release encapsulated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nanoparticles
US7772296B2 (en) * 2007-06-08 2010-08-10 Advansource Biomaterials Corporation Antimicrobial polyurethane resins an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8202A (zh) * 2017-12-15 2018-04-03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有机硅改性抗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11448233A (zh) * 2017-12-15 2020-07-2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制备分散体的方法
CN109735093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扬州市德运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革用含酞菁锌的有机硅/水性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9735093B (zh) * 2018-12-29 2021-01-15 扬州市德运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革用含酞菁锌的有机硅/水性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TWI823144B (zh) * 2021-09-14 2023-11-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抗菌改質聚氨酯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85857B1 (en) 2014-01-01
ES2448572T3 (es) 2014-03-14
JP2011522077A (ja) 2011-07-28
US20110077363A1 (en) 2011-03-31
EP2285857A1 (en) 2011-02-23
KR20110021985A (ko) 2011-03-04
CN102076731B (zh) 2013-11-27
WO2009144208A1 (en) 200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6731B (zh) 包含与聚氨酯-二氧化硅互穿网络共价连接的抗菌剂的抗菌组合物
CN102264789B (zh) 混合网状结构的包含抗微生物剂的组合物
KR101928117B1 (ko) 폴리우레탄 코팅 물질 조성물, 이러한 코팅 물질 조성물을 사용한 다단식 코팅 방법, 및 또한 클리어코트 물질 및 착색된 코팅 물질로서 코팅 물질 조성물의 용도, 및 자동차 리피니시 및/또는 플라스틱 기판 및/또는 다용도 차량의 코팅을 위한 코팅 방법의 적용
KR20150038152A (ko) 폴리우레탄 코팅 물질 조성물, 다단식 코팅 방법
WO2009065873A2 (en) Polyhedral oligomeric stannasilsesquioxanes as catalyst for polyurethane curing
DE19715427A1 (de) Wäßrige 2-Komponenten Bindemittel und deren Verwendung
JP2011506754A (ja) 熱硬化性ポリエステル粉末塗料組成物
JP2001521956A (ja) 二層塗料系の製法及びこの方法に好適な塗料
JP2013527867A (ja) 改善された流れ傾向を有する被覆剤
JP2005225907A (ja) 塗料組成物及び塗膜形成方法
JP2011506721A (ja) 改良された特性を有する被覆材料
CA2185453A1 (en) Water thinned polymeric vehicle for coating compositons with low amount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US20090008613A1 (en) Hybrid polyisocyanates
KR20210087939A (ko) 개선된 층 접착력을 갖는 다층 페인트 구조
JPH11506494A (ja) 減じられた粘度を持つポリウレタンポリオール及びその塗料
JP4750918B2 (ja) シリケート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塗料組成物
JP6766254B2 (ja) 熱硬化性組成物、塗装仕上げ方法、および塗装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JP3218253B2 (ja) 塗料組成物
CN105431440A (zh) 甲硅烷基化的多异氰酸酯
KR19990022816A (ko) 폴리우레탄 폴리올과 감소된 점도를 갖는 그의 코팅재
JP2017528536A (ja) ポリウレタンエアゾール組成物、物品、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WO2000055233A1 (en) Filler composition
CN105849114A (zh) 甲硅烷基化的多异氰酸酯
US20220251410A1 (en) A coating composition,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KR102123957B1 (ko) 열경화성 조성물, 페인트 마감 방법, 및 페인팅된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