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2002B -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72002B CN102072002B CN2010105430120A CN201010543012A CN102072002B CN 102072002 B CN102072002 B CN 102072002B CN 2010105430120 A CN2010105430120 A CN 2010105430120A CN 201010543012 A CN201010543012 A CN 201010543012A CN 102072002 B CN102072002 B CN 1020720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r
- cylinder
- cylinder thorax
- main part
- water j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14—Cylinder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1—Cooling cyli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利用配置于水套内部的隔套使并列设置于气缸排列线方向上的多个缸膛的温度均匀化。水套以包围内燃机的气缸体的缸膛周围的方式形成,通过使配置于该水套内部的隔套(14)在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中间部的高度(H)降低相当于台阶差(t)的量,能够使位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的较低温的端部缸膛和除端部缸膛以外的较高温的中间缸膛中的、中间缸膛的冷却性能高于端部缸膛的冷却性能,能够提高中间缸膛冷却效果并使所有缸膛的温度均匀化。即便使隔套(14)在面对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厚度(T1)变薄而使该隔套(14)在面对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厚度(T1)变厚,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中,在水套内部安装有隔套(spacer),该水套以将内燃机的气缸体的并列设置于气缸排列线上的3个以上的缸膛的周围包围起来的方式形成,利用所述隔套调节所述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从而对所述缸膛的冷却状态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在这样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中,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知有如下的结构:通过使安装于水套内部的隔套在缸膛的推力/推力相反侧(远离气缸排列线的部分)的热传导率与该隔套在缸膛(cylinder bore)的孔之间(接近气缸排列线的部分)的热传导率不同,从而使缸膛在整周范围内均等地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96438号公报
但是,在沿着气缸排列线并列设置有3个以上的缸膛的气缸体中,气缸排列线方向两端的2个缸膛(端部缸膛)仅存在1个相邻的缸膛,因而该端部缸膛从相邻的缸膛受到的热量较少而使得其温度较低;另一方面,除所述端部缸膛以外的其他缸膛(中间缸膛)存在2个相邻的缸膛,因而该中间缸膛从相邻的缸膛受到的热量较多而导致其温度较高。
这样出现了如下的问题:即,在端部缸膛与中间缸膛之间产生了温差,如果仅仅通过隔套对所述的端部缸膛和中间缸膛进行均等保温,则无法使所有的缸膛的温度均匀化,而且会导致活塞与缸膛之间的间隙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利用配置于水套内部的隔套来使沿气缸排列线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缸膛的温度均匀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水套的内部安装有隔套,该水套以将内燃机的气缸体的并列设置于气缸排列线上的3个以上的缸膛的周围包围起来的方式形成,利用所述隔套调节所述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从而控制所述缸膛的冷却状态,所述缸膛包括位于气缸排列线方向两端部的端部缸膛、和除所述端部缸膛以外的中间缸膛,所述隔套构成为使所述中间缸膛的冷却性能高于所述端部缸膛的冷却性能。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具有隔套主体部,该隔套主体部在所述水套的内部划分出上侧的上部冷却水通路和下侧的下部冷却水通路,所述隔套主体部在面对所述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上下方向高度小于该隔套主体部在面对所述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上下方向高度。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具有隔套主体部,该隔套主体部调节所述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所述隔套主体部在面对所述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径向厚度小于该隔套主体部在面对所述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径向厚度。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具有隔套主体部,该隔套主体部调节所述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被夹在所述隔套主体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水套的内侧壁面之间的冷却水在面对所述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大于该冷却水在面对所述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套主体部的气缸排列线方向两端部与所述水套的外侧壁面之间设置有施力单元,该施力单元对所述隔套主体部的气缸排列线方向两端部向所述水套的内侧壁面施力。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单元是用于将所述隔套固定于所述水套的内部的固定部件。
此外,实施方式中的端部缸膛12a和中间缸膛12a′与本发明的缸膛相对应,实施方式中的固定部件22′与本发明的施力单元相对应。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结构,在水套的内部安装有隔套,该水套以将内燃机的气缸体的缸膛的周围包围起来的方式形成,因此,通过利用隔套调节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而对缸膛进行保温,能够使缸膛热膨胀从而减少缸膛与活塞之间的摩擦。隔套构成为,在位于气缸排列线方向两端部的温度较低的端部缸膛和除端部缸膛以外的温度较高的中间缸膛中,使中间缸膛的冷却性能高于端部缸膛的冷却性能,因此,能够提高温度变得较高的中间缸膛的冷却效果从而使所有缸膛的温度均匀化。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结构,隔套具有隔套主体部,该隔套主体部在水套的内部划分出上侧的上部冷却水通路与下侧的下部冷却水通路,隔套主体部在面对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上下方向高度小于该隔套主体部在面对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上下方向高度,因此,通过使上部冷却水通路和下部冷却水通路以更大的面积面对温度比端部缸膛的温度高的中间缸膛,能够提高中间缸膛的冷却效果从而使所有缸膛的温度均匀化。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结构,用于调节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的隔套主体部在面对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径向厚度小于该隔套主体部在面对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径向厚度,因此,通过使隔套主体部的较薄部分面对温度比端部缸膛的温度高的中间缸膛来促进向冷却水进行散热,能够提高中间缸膛的冷却效果从而使所有缸膛的温度均匀化。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结构,被夹在对水套内的冷却水的流动进行调节的隔套主体部的内周面与水套的内侧壁面之间的冷却水,在面对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大于该冷却水在面对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因此,能够提高温度比端部缸膛温度高的中间缸膛的冷却效果从而使所有缸膛的温度均匀化。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结构,利用设置于隔套主体部的气缸排列线方向两端部与水套的外侧壁面之间的施力单元对隔套主体部的所述两端部向水套的内侧壁面施力,因此,能够使隔套的进气侧侧面和排气侧侧面向水套的外侧壁面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使被夹在隔套主体部的内周面与水套的内侧壁面之间的冷却水在面对中间缸膛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大于该冷却水在面对端部缸膛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的结构,将固定部件用作施力单元,该固定部件用于将隔套固定在水套的内部,因此,与设置特别的施力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
附图说明
图1是直列4缸内燃机的气缸体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隔套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沿图1中的箭头3方向观察到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沿图3中的箭头4方向观察到的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沿着图3中的5-5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6是图5中的6部的放大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7是沿着图3中的7-7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8是沿着图3中的8-8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9是沿着图3中的9-9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10是沿着图3中的10-10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11(A)是沿着图3中的11-11线的剖视图,图11(B)是沿着图11(A)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11(C)是沿着图11(B)中的C-C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12(A)是沿着图3中的12-12线的剖视图,图12(B)是沿着图12(A)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12(C)是沿着图12(B)中的C-C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13是与所述图3相对应的图(第二实施方式)。
图14是与所述图3相对应的图(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与所述图3相对应的图(第四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11:气缸体;12a:端部缸膛(缸膛);12a′:中间缸膛(缸膛);13:水套;13a:内侧壁面;13b:外侧壁面;13c:上部冷却水通路;13d:下部冷却水通路;14:隔套;14a:隔套主体部;22′:施力单元(固定部件);H:隔套主体部的上下方向高度;L1:气缸排列线;T1:隔套主体部的径向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直列4缸内燃机的气缸体11中,沿着气缸排列线L1埋设有4个气缸套12…,以包围这些气缸套12…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水套13。本实施方式的气缸体11为萨米迟(Siamese)型,其在相邻的气缸套12…之间不形成水套13,由此可实现内燃机在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上的尺寸的缩短。开口于气缸体11的板面(deck surface)11a上的水套13从该板面11a向曲轴箱侧以一定的深度向下延伸,在该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与外侧壁面13b之间配置有从气缸体11的板面11a的开口侧插入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隔套14。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上下方向”是指,将气缸轴线L2方向的气缸盖侧定义为“上”,而将气缸轴线L2方向的曲轴箱侧定义为“下”。
根据图1~图5可知,隔套14具有隔套主体部14a、冷却水入口部14b和冷却水出口部14c,利用这些部分将气缸体11的4个缸膛12a、12a、12a′、12a′的周围在整周范围包围起来。冷却水入口部14b将位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一端侧(正时轮系(timing train)侧)的1个缸膛12a的进气侧包围起来,冷却水出口部14c将所述缸膛12a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一端侧和排气侧包围起来。在从隔套14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一端侧向进气侧稍微偏移、且被夹在冷却水入口部14b与冷却水出口部14c之间的位置,一体地设置有分隔壁14d,该分隔壁14d比隔套主体部14a形成得厚,并且从冷却水入口部14b和冷却水出口部14c的上缘和下缘向上下方向突出。
在水套13的内部,在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缘与气缸盖1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包围4个缸膛12a、12a、12a′、12a′周围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并且在隔套主体部14a的下缘与水套13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包围4个缸膛12a、12a、12a′、12a′周围的下部冷却水通路13d。
上部支撑脚14e和下部支撑脚14f分别从气缸排列线L1在一端侧与冷却水出口部14c交叉的位置起,向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内突出;并且,上部支撑脚14g和下部支撑脚14h分别从气缸排列线L1在另一端侧(变速器侧)与隔套主体部14a交叉的位置起,向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内突出。因此,在将隔套14安装于水套13的内部时,在隔套14的沿气缸排列线L1方向的两端部,一对下部支撑脚14f、14h的下端与水套13的底部接触,一对上部支撑脚14e、14g的上端与密封垫16的下表面接触,该密封垫16被夹在气缸体11和气缸盖15之间,由此将隔套14定位于上下方向。
与曲轴17相连接的活塞18、18、18′、18′(参照图3)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在各缸膛12a、12a、12a′、12a′中,在活塞18、18、18′、18′的顶部18a…侧安装有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
以下,对隔套14的细节结构进行依次说明。
根据图2~图4可知,隔套14的隔套主体部14a、冷却水入口部14b和冷却水出口部14c在气缸轴线L2方向上的高度H是不均匀的,在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的端部缸膛12a、12a相面对的部分处高度H较高,而在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中间部的中间缸膛12a′、12a′相面对的部分处高度H降低了相当于台阶差t的量。
根据图2和图3可知,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基本上恒定,但冷却水入口部14b的厚度T2小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冷却水出口部14c的厚度T3也小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而分隔壁14d的厚度T4大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冷却水入口部14b的内周面与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共面,冷却水入口部14b的外周面相对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经由台阶而偏靠径向内侧。另外,冷却水出口部14c的外周面与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共面,冷却水出口部14c的内周面相对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经由台阶而偏靠径向外侧。
根据图5可知,当活塞18、18、18′、18′随着曲轴17的旋转而在缸膛12a、12a、12a′、12a′内进行上下运动时,作用于活塞18、18、18′、18′和缸膛12a、12a、12a′、12a′之间的侧推力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以实线表示的膨胀冲程中的活塞18、18、18′、18′的位置(例如压缩上止点后的曲轴角度为15°的位置),侧推力最大。在该侧推力最大的位置,隔套14在水套13内部的上下位置被设定成:活塞18、18、18′、18′的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位于比隔套14的上缘靠上方的位置,并且活塞18、18、18′、18′的裙部18b…位于比隔套14的上缘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在以点划线表示的活塞18、18、18′、18′的下止点位置,隔套14在水套13内部的上下位置被设定成:活塞18、18、18′、18′的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位于比隔套14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
根据图6可知,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被设定为比供该隔套主体部14a嵌合的水套13的宽度W略小。其理由是,由于铸态(鋳放し)下的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和外侧壁面13b的尺寸精度不高,因此要防止隔套14蹭到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和外侧壁面13b而降低组装性。因此,在将隔套14组装于水套13的内部时,配置成:在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形成间隙α,且在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形成间隙β,但间隙α小于间隙β,也就是说,隔套主体部14a相对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更接近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
根据图3和图7可知,在两个气缸套12、12彼此接近的位置即气缸体11的缸膛间,包围各个气缸套12、12周围的水套13相互以锐角交叉,因此水套13在与气缸排列线L1垂直的方向的宽度W′大于水套13在其他部分上的宽度W。另一方面,隔套主体部14a在缸膛间的厚度与隔套主体部14a在其他部分上的厚度同样为T1,因此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位于缸膛间的间隙α′例外地比位于其他部分的间隙α要大。
但是,在两个气缸套12、12彼此接近的缸膛之间,在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端形成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凸部14i…,这些凸部14i…的前端部分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被设定为小于所述间隙α。
根据图1~图3、图8和图9可知,冷却水供给通路11b从气缸体11的正时轮系侧的端面向变速器侧延伸,与该冷却水供给通路11b的下游端相连的冷却水供给腔室11c面向被收纳于水套13中的隔套14的冷却水入口部14b。
根据图1~图3和图9可知,在形成于气缸盖15的水套(未图示)的下表面上开口的4个连通孔15a…面向被收纳于水套13中的隔套14的冷却水出口部14c的上方。在使隔套主体部14a延长至冷却水出口部14c位置的情况下,冷却水出口部14c的位置大致与该延长的隔套主体部14a重叠。
根据图1~图3和图10可知,被夹在隔套14的冷却水入口部14b与冷却水出口部14c之间的分隔壁14d,在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与外侧壁面13b之间具有能够实现隔套14的组装的最小限度的微小间隙γ(参照图10)。在分隔壁14d的下端部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形成有能够供冷却水通过的微小间隙δ。分隔壁14d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与所述上部支撑脚14e、14g和所述下部支撑脚14f、14h同样地具有在水套13的内部将隔套14定位于上下方向的功能。
根据图2和图11可知,隔套14的正时轮系侧端部(冷却水出口部14c的部分)的被夹在上部支撑脚14e与下部支撑脚14f之间的部分形成为厚度与隔套主体部14a相同的厚壁部14m。从下部支撑脚14f的下端到厚壁部14m的上端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缝隙14n,水平截面呈H字形的由橡胶构成的固定部件22的缝隙22a与该缝隙14n嵌合地进行安装。固定部件22安装在隔套主体部14a的上下方向高度的范围内,固定部件22的外周面未露出于隔套14的外周面,但其内周面露出于隔套14的内周面从而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弹性抵接。缝隙14n中的露出于下部支撑脚14f的一部分用于减少固定部件22的压入阻力以提高组装性。
根据图2和图12可知,在隔套主体部14a的变速器侧的端部,在从下部支撑脚14h的下端到上部支撑脚14g的下端之间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缝隙14o,在该缝隙14o中安装有水平截面呈H字形的由橡胶构成的固定部件22。固定部件22安装在隔套主体部14a的上下方向高度的范围内,固定部件22的外周面未露出于隔套14的外周面,但其内周面露出于隔套14的内周面从而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弹性抵接。缝隙14o中的露出于下部支撑脚14h的一部分用于减少固定部件22的压入阻力以提高组装性。
两个固定部件22、22均配置于气缸排列线L1上,因而相对于连结两个固定部件22、22而成的连线(即气缸排列线L1),隔套14的进气侧部分与排气侧部分形成为基本对称的形状。
所述缝隙14n、14o向下开口,固定部件22、22向上与所述缝隙14n、14o嵌合,因此,在将安装有固定部件22、22的隔套14插入至水套13的内部时,即使通过作用于固定部件22、22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摩擦力将固定部件22、22向上推压,也不存在固定部件22、22从缝隙14n、14o中脱落的可能。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将气缸盖15组装于气缸体11的板面11a之前的状态下,水套13以将露出于板面11a的4个气缸套12…的缸膛12a、12a、12a′、12a′的外周包围起来的方式形成开口,隔套14从该开口插入水套13的内部。其后,在使密封垫16与气缸体11的板面11a重合的状态下紧固气缸盖15。
在该隔套14的组装状态下,下部支撑脚14f、14h的下端和分隔壁14d的下端与水套13的底部接触,且上部支撑脚14e、14g的上端和分隔壁14d的上端与密封垫16的下表面接触,由此将隔套14定位在气缸轴线L2方向上。此时,隔套14的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配置成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接近,但由于铸态下的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的尺寸精度不高,因此,为了防止隔套14蹭到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而导致组装性下降的情况,在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α(参照图6)。
在因内燃机运转时的振动等而使隔套14在水套13的内部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上部支撑脚14e、14g的上端和分隔壁14d的上端有可能损伤密封垫16的下表面,但通过设置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的2个固定部件22、22将隔套14固定成不能相对于水套13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因隔套14乱动而损伤密封垫16。
此时,由于固定部件22、22设置于高刚性的隔套14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因此能够将隔套14牢固地固定在水套13的内部,不仅如此,由于气缸体11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的温度低于进气侧和排气侧的侧面的温度,因此还能够将对安装于该处的橡胶制的固定部件22、22造成的热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固定部件22、22设置于隔套14的气缸轴线L2方向中间部,也就是说设置于隔套主体部14a的高度范围内,因此,能够防止固定部件22、22阻碍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中的冷却水的流动。而且隔套14的正时轮系侧的固定部件22设置于冷却水出口部14c,因此,该固定部件22也不会对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中的冷却水的流动造成影响。另外,在水套13的变速器侧的端部,冷却水通过U形转弯而降低流速,因此通过在该端部设置变速器侧的固定部件22,能够与将该固定部件22设置于水套13的进气侧和排气侧的侧面的情况相比减小对冷却水的流动造成的影响。
隔套14的正时轮系侧的上部支撑脚14e和下部支撑脚14f的厚度比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在径向上形成得薄,并且该上部支撑脚14e和下部支撑脚14f在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的内部配置成偏靠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侧。另外,隔套14的变速器侧的上部支撑脚14g和下部支撑脚14h的厚度比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在径向上形成得薄,并且该上部支撑脚14g和下部支撑脚14h在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的内部配置成偏靠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侧。由此,能够将上部支撑脚14e、14g和下部支撑脚14f、14h对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中的冷却水的流动造成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而且,由于上部支撑脚14e、14g和下部支撑脚14f、14h弯曲成依照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和外侧壁面13b的形状那样的圆弧状,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对冷却水流动的影响。
另外,4个缸膛12a、12a、12a′、12a′中的位于气缸排列线L1方向最外侧的部分不易受到来自其他缸膛12a′、12a′的热,因此该部分的温度较低。而4个缸膛12a、12a、12a′、12a′中的位于气缸排列线L1的进气侧和排气侧的部分容易受到来自相邻的缸膛12a、12a、12a′、12a′的热,因此该部分的温度较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部支撑脚14e、14g和下部支撑脚14f、14h设置于缸膛12a、12a的温度较低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的最外侧位置,因此,即便上部支撑脚14e、14g和下部支撑脚14f、14h对水套13中的冷却水的流动稍微造成妨碍,也能够将该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从而使各缸膛12a、12a、12a′、12a′的温度均匀化。
特别是变速器侧的上部支撑脚14g和下部支撑脚14h被配置成沿着与变速器侧的缸膛12a的低温部面对的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因此冷却水在上部支撑脚14g和下部支撑脚14h处难以接触到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从而能够对上述较低温的缸膛12a进行保温,由此能够使各缸膛12a、12a、12a′、12a′的温度进一步均匀化。
固定部件22、22由橡胶构成,且与隔套14的缝隙14n、14o嵌合并被固定,因此,其无需如螺栓那样的特别的部件也能够固定于隔套14。并且,固定部件22、22所设的位置位于下部支撑脚14f、14h的正上方,因此,在一边使固定部件22、22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压接一边将隔套14向下压入到水套13内、使下部支撑脚14f、14h的下端与水套13的底部相抵接而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时,能够防止隔套14发生扭曲那样的变形。
在内燃机运转时,自设置于气缸体11的未图示的水泵供给来的冷却水,从在气缸体11的正时轮系侧的端部设有的冷却水供给通路11b经冷却水供给腔室11c流入水套13中。在水套13的内部配置有隔套14,隔套14的面对冷却水供给腔室11c的冷却水入口部14b的厚度T2小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并且该冷却水入口部14b偏向径向内侧,因此冷却水沿着冷却水入口部14b的径向外侧表面向上下分流,并顺畅地流入水套13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以及下部冷却水通路13d中。
流入到水套13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中的冷却水欲向左右方向分支,但通过存在于冷却水入口部14b左侧的分隔壁14d阻止了其流动,因此其流向变更为向右侧,从而在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的大致整个长度范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并从冷却水出口部14c向气缸盖15的连通孔15a…排出,从冷却水入口部14b观察,该冷却水出口部14c位于分隔壁14d的相反侧。冷却水在水套13中流动时,上部冷却水通路13c与下部冷却水通路13d被具有比水套13的宽度W稍小的厚度T1的隔套主体部14a上下分隔开,因此沿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流动的冷却水几乎不混合。
在水套13中流动的冷却水经由开口于气缸盖15下表面的连通孔15a…向气缸盖15的水套(未图示)排出时,沿下部冷却水通路13d流动的冷却水在从下向上穿过隔套14的冷却水出口部14c而与沿上部冷却水通路13c流动的冷却水合流后,流入至气缸盖15的连通孔15a…中。
此时,冷却水出口部14c的厚度T3小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并且冷却水出口部14c的外周面与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共面并以沿着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的方式偏靠于该外侧壁面13b,因此,不仅能够将向上通过冷却水出口部14c的冷却水的压力损失抑制在最小限度,而且即便是在由于冷却水的流速下降使得冷却效果减弱的冷却水出口部14c的附近,也能够在冷却水出口部14c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容纳尽可能多的冷却水以确保冷却效果。
另外,由于从上部冷却水通路13c的下游端流出的冷却水与从下部冷却水通路13d的下游端流出并向上改变了流动方向的冷却水合流,因此,能够借助于来自下部冷却水通路13d的冷却水使来自上部冷却水通路13c的冷却水向上方偏转,并顺畅地流入连通孔15a…中。
当沿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流动的冷却水在冷却水出口部14c向上改变方向并从连通孔15a…中排出时,有可能因产生漩涡而无法顺畅地进行方向转换,但通过使冷却水入口部14b侧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穿过分隔壁14d的下端部的间隙δ(参照图10)而流入冷却水出口部14c侧,由此能够防止所述漩涡的产生,从而能够使冷却水顺畅地流入连通孔15a…中。
因为隔套14的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接近水套13的在气缸轴线L2方向上位于中间部的内侧壁面13a,所以冷却水难以接触到该内侧壁面13a,从而使冷却受到抑制。其结果为,缸膛12a、12a、12a′、12a′的与隔套主体部14a对置的、气缸轴线L2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温度高于其他部分而发生热膨胀,从而增大了该中间部与活塞18、18、18′、18′之间的余隙(clearance)。其结果为,特别是当在压缩冲程以及膨胀冲程中对活塞18、18、18′、18′施加较大的侧推力时,能够减少活塞18、18、18′、18′和缸膛12a、12a、12a′、12a′之间的摩擦,从而有助于提高内燃机的燃料消耗率。并且,通过使缸膛12a、12a、12a′、12a′的气缸轴线L2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温度比其他部分的温度更高,从而润滑该部分的润滑油的温度上升而粘性下降,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减少摩擦的效果。
另一方面,缸膛12a、12a、12a′、12a′的气缸轴线L2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借助于在位于隔套14上方和下方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中流动的冷却水而被充分冷却,因此,能够确保以自由滑动的方式与缸膛12a、12a、12a′、12a′嵌合的活塞18、18、18′、18′的易变为高温的顶部18a…以及裙部18b…的冷却性能并防止过热。另外,缸膛12a、12a、12a′、12a′的上部不仅直接受到燃烧室的热,而且热量还从因移动方向变化而长时间滞留于上止点附近的高温的活塞18、18、18′、18′经由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进行传递,因而容易变成高温;但通过使隔套14不面对该缸膛12a、12a、12a′、12a′的上部,能够确保冷却性能。另外,虽然活塞18、18、18′、18′的裙部18b…是与缸膛12a、12a、12a′、12a′最紧密地滑动接触而产生摩擦的部位,但通过以隔套14覆盖与该裙部18b…滑动接触的缸膛12a、12a、12a′、12a′并借助于热膨胀进行扩径,能够减少摩擦。
由于隔套14的上下位置被设定成:如图5中的实线所示,在膨胀冲程中活塞18、18、18′、18′的侧推力处于最大时、即在活塞18、18、18′、18′和缸膛12a、12a、12a′、12a′之间的摩擦处于最大时,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位于比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缘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利用隔套14增大缸膛12a、12a、12a′、12a′的内径从而减少所述摩擦的同时,活塞18、18、18′、18′的温度高的顶部18a…的热量从导热性高的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经由缸膛12a、12a、12a′、12a′逸散到水套13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中,从而能够确保活塞18、18、18′、18′的冷却性能。
此时,隔套14的隔套主体部14a在其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隔着最小限度的间隙α地接近该内侧壁面13a,因此,能够将介于隔套主体部14a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冷却水的量抑制在最小限度,从而能够对缸膛12a、12a、12a′、12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有效地进行保温而使其扩径。
另外,在图5中以点划线表示的下止点位置,由于活塞18、18、18′、18′的移动速度降低,因此从活塞18、18、18′、18′经由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传递给缸膛12a、12a、12a′、12a′的热量增大,但是,在下止点位置第一道气环19…、第二道气环20…以及油环21…位于比隔套主体部14a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活塞18、18、18′、18′的热量能够向缸膛12a、12a、12a′、12a′逸散而不会被隔套14阻挡,从而能够确保活塞18、18、18′、18′的冷却性能。
另外,在隔套14已组装于水套13的内部时,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被设定成小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的间隙β。因此,即使隔套14因组装误差、变形而在径向上发生偏移、且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接触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也不会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接触。
这样,通过在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始终确保间隙,可发挥如下的作用效果。即,在假定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与本实施方式相反地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相接触的情况下,由于隔套14的下部支撑脚14f、14h与水套13的底部接触,因此活塞18、18、18′、18′的撞击声沿着缸膛12a、12a、12a′、12a′→水套13的底部→隔套14的下部支撑脚14f、14h→隔套主体部14a→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的路径进行传播,这成为产生噪声的原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虽然活塞18、18、18′、18′的撞击声从缸膛12a、12a、12a′、12a′传播至隔套主体部14a,但由于隔套主体部14a未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相抵接,因此撞击声在该处被截断从而降低了噪声。
当隔套14因与冷却水接触所引起的膨润或热膨胀而发生变形时,有可能导致其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形成过盈配合,但由于使设置于隔套主体部14a内周面的凸部14i…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以能够抵接的方式对置,因此能够防止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在整个面上都紧贴。此外,当凸部14i…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抵接时,撞击声有可能经由该凸部14i…传播,但也只是在活塞18、18、18′、18′的离气缸排列线L1较远的、进气侧和排气侧的外周面才会产生大的撞击声,而在设置有所述凸部14i…的、离气缸排列线L1较近的部分几乎不产生撞击声,因此经由凸部14i…传播撞击声实质上不会成为问题。
另外,如图2所示,在隔套14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设有的固定部件22、22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弹性接触,因此,利用固定部件22、22的反作用力F1、F1对隔套14沿气缸排列线L1方向拉伸。其结果为,隔套主体部14a的进气侧侧面和排气侧侧面受到相互接近的方向的载荷F2、F2而发生变形,由此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向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接近,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减小。由此,能够使介于隔套主体部14a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冷却水的量进一步减少,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对缸膛12a、12a、12a′、12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进行保温并将其扩径。
此时,两个固定部件22、22均配置于气缸排列线L1上,并且隔套14的进气侧部分与排气侧部分相对于气缸排列线L1成为基本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够使所述载荷F2、F2相等,所述载荷F2、F2用于使隔套主体部14a的进气侧侧面与排气侧侧面相互接近,从而能够使隔套14的进气侧部分和排气侧部分的变形量均匀化。
并且,固定部件22、22以不到达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部冷却水通路13d的方式安装于隔套主体部14a,因此不会妨碍冷却水的流动,而且固定部件22、22以不到达隔套14的上部支撑脚14e、14g和下部支撑脚14f、14h的方式安装于隔套主体部14a,因此能够利用固定部件22、22的反弹力使隔套主体部14a高效地变形。
在此,端部缸膛12a仅仅与1个中间缸膛12a′对置,而中间缸膛12a′与1个端部缸膛12a以及另1个中间缸膛12a′对置,因此存在中间缸膛12a′的温度比端部缸膛12a的温度更高的趋势。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套14的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处的高度H比该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端部缸膛12a、12a的部分处的高度H降低了相当于台阶差t的量,因此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的高度相应地变高,中间缸膛12a′、12a′的冷却效果大于端部缸膛12a、12a的冷却效果。因而,通过强烈地冷却比端部缸膛12a、12a更容易变为高温的中间缸膛12a′、12a′,从而使所有缸膛12a、12a、12a′、12a′的温度均匀化,由此能够有效发挥通过隔套14来减少摩擦的效果。
接着,根据图1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端部缸膛12a、12a的部分处的高度H较高,而使该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处的高度H较低;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端部缸膛12a、12a的部分处的厚度T1较厚,而使该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处的厚度T1较薄。
其结果为,在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形成的间隙α(参照图6)在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处变大,间隙α中的冷却水的流路截面面积相应地增大,从而中间缸膛12a′、12a′的冷却性能增强,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所有缸膛12a、12a、12a′、12a′的温度均匀化。另外,与冷却水相比,合成树脂制的隔套14的热传导率更低,因此,通过使这部分的隔套主体部14a变薄,中间缸膛12a′、12a′的热量容易通过隔套主体部14a而向气缸体11的外壁面侧逸散,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中间缸膛12a′、12a′的冷却性能。进而,通过使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移动,来使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处的厚度T1变薄,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大位于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中的冷却水的流路截面面积。
另外,也可以使隔套主体部14a的厚度T1在面对所有缸膛12a、12a、12a′、12a′的部分处恒定,并且在面对着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处使隔套主体部14a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来增大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这样也能够使更多的冷却水沿着水套13的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内侧壁面13a流动,从而能够提高中间缸膛12a′、12a′的冷却性能。
接着,根据图14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通过使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移动而使厚度T1变薄;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部分,通过使隔套主体部14a的外周面的位置向径向内侧移动而使厚度T1变薄。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形成的间隙α(参照图6)的尺寸未发生变化,但面对中间缸膛12a′、12a′的隔套主体部14a变薄,因此,中间缸膛12a′、12a′的热量容易通过隔套主体部14a而向水套13的径向外侧的间隙β(参照图6)和气缸体11的外壁面侧逸散,由此能够提高中间缸膛12a′、12a′的冷却性能。
接着,根据图15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隔套14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设有的固定部件22、22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弹性抵接;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22′、22′在径向内外颠倒过来进行安装,固定部件22′、22′与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弹性抵接。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固定部件22′、22′的结构实际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件22、22的结构相同。
由此,隔套14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通过由固定部件22′、22′的反弹力产生的载荷F1′、F1′而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被施力,因此隔套主体部14a的进气侧侧面和排气侧侧面受到相互背离的方向的载荷F2′、F2′而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其结果为,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从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离开,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和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间隙α增大,由此,间隙α中的冷却水的流路截面面积增大,中间缸膛12a′、12a′的冷却性能增强,从而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所有缸膛12a、12a、12a′、12a′的温度均匀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能够在不超出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直列4缸内燃机,但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并列设置有3个以上的缸膛12a、12a′的3缸以上的任意形式的内燃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缘的高度在面对中间缸膛12a′的部分较低,但也可以使隔套主体部14a的下缘的高度在面对中间缸膛12a′的部分较高,还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式。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这样的内燃机:使从气缸排列线L1的一端侧供给的冷却水向进气侧侧面和排气侧侧面分支为两股,并在气缸排列线L1的另一端侧使这两股冷却水汇集并排出。
Claims (7)
1.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中,在水套(13)的内部安装有隔套(14),该水套(13)以将内燃机的气缸体(11)的并列设置于气缸排列线(L1)上的3个以上的缸膛(12a、12a′)的周围包围起来的方式形成,利用所述隔套(14)调节所述水套(13)内的冷却水的流动从而控制所述缸膛(12a、12a′)的冷却状态,所述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缸膛(12a、12a′)包括位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的端部缸膛(12a)、和除所述端部缸膛(12a)以外的中间缸膛(12a′),
所述隔套(14)构成为使所述中间缸膛(12a′)的冷却性能高于所述端部缸膛(12a)的冷却性能,所述隔套(14)的进气侧部分与排气侧部分相对于所述气缸排列线(L1)成为基本对称的形状,
所述隔套(14)具有隔套主体部(14a),该隔套主体部(14a)在所述水套(13)的内部划分出上侧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侧的下部冷却水通路(13d),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缘与气缸盖(1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缸膛(12a、12a′)周围的所述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并且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下缘与所述水套(13)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缸膛(12a、12a′)周围的所述下部冷却水通路(13d),
所述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所述中间缸膛(12a′)的部分处的上下方向高度(H)小于该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所述端部缸膛(12a)的部分处的上下方向高度(H)。
2.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中,在水套(13)的内部安装有隔套(14),该水套(13)以将内燃机的气缸体(11)的并列设置于气缸排列线(L1)上的3个以上的缸膛(12a、12a′)的周围包围起来的方式形成,利用所述隔套(14)调节所述水套(13)内的冷却水的流动从而控制所述缸膛(12a、12a′)的冷却状态,所述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缸膛(12a、12a′)包括位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的端部缸膛(12a)、和除所述端部缸膛(12a)以外的中间缸膛(12a′),
所述隔套(14)构成为使所述中间缸膛(12a′)的冷却性能高于所述端部缸膛(12a)的冷却性能,所述隔套(14)的进气侧部分与排气侧部分相对于所述气缸排列线(L1)成为基本对称的形状,
所述隔套(14)具有隔套主体部(14a),该隔套主体部(14a)在所述水套(13)的内部划分出上侧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侧的下部冷却水通路(13d),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缘与气缸盖(1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缸膛(12a、12a′)周围的所述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并且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下缘与所述水套(13)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缸膛(12a、12a′)周围的所述下部冷却水通路(13d),
所述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所述中间缸膛(12a′)的部分处的径向厚度(T1)小于该隔套主体部(14a)在面对所述端部缸膛(12a)的部分处的径向厚度(T1)。
3.一种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中,在水套(13)的内部安装有隔套(14),该水套(13)以将内燃机的气缸体(11)的并列设置于气缸排列线(L1)上的3个以上的缸膛(12a、12a′)的周围包围起来的方式形成,利用所述隔套(14)调节所述水套(13)内的冷却水的流动从而控制所述缸膛(12a、12a′)的冷却状态,所述内燃机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缸膛(12a、12a′)包括位于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的端部缸膛(12a)、和除所述端部缸膛(12a)以外的中间缸膛(12a′),
所述隔套(14)构成为使所述中间缸膛(12a′)的冷却性能高于所述端部缸膛(12a)的冷却性能,所述隔套(14)的进气侧部分与排气侧部分相对于所述气缸排列线(L1)成为基本对称的形状,
所述隔套(14)具有隔套主体部(14a),该隔套主体部(14a)在所述水套(13)的内部划分出上侧的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和下侧的下部冷却水通路(13d),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缘与气缸盖(1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缸膛(12a、12a′)周围的所述上部冷却水通路(13c),并且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下缘与所述水套(13)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缸膛(12a、12a′)周围的所述下部冷却水通路(13d),
被夹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内周面与所述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之间的冷却水在面对所述中间缸膛(12a′)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大于该冷却水在面对所述端部缸膛(12a)的部分处的流路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与所述水套(13)的外侧壁面(13b)之间设置有施力单元(22′),该施力单元(22′)对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气缸排列线(L1)方向两端部向所述水套(13)的内侧壁面(13a)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单元是用于将所述隔套(14)固定在所述水套(13)的内部的固定部件(22′)。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活塞(18、1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缸膛(12a、12a′)中,当该活塞(18、18′)位于侧推力最大的位置时,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上缘位于该活塞(18、18′)的裙部(18b)与安装于该活塞(18、18′)的气环以及油环(19、20、2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活塞(18、18′)位于下止点位置时,所述隔套主体部(14a)的下缘位于比安装于该活塞(18、18′)的气环以及油环(19、20、21)靠上方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64147 | 2009-11-19 | ||
JP2009264147A JP5064471B2 (ja) | 2009-11-19 | 2009-11-19 |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2002A CN102072002A (zh) | 2011-05-25 |
CN102072002B true CN102072002B (zh) | 2013-11-13 |
Family
ID=4348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301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2002B (zh) | 2009-11-19 | 2010-11-05 |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39916B2 (zh) |
EP (1) | EP2325468B1 (zh) |
JP (1) | JP5064471B2 (zh) |
CN (1) | CN1020720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007479A (ja) * | 2010-06-22 | 2012-01-12 | Nichias Corp | シリンダボア壁の保温部材、内燃機関及び自動車 |
US9528459B2 (en) | 2012-06-14 | 2016-12-27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Fuel injection device |
JP5880471B2 (ja) * | 2013-02-21 | 2016-03-09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JP5974926B2 (ja) | 2013-02-21 | 2016-08-2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
CN103277208B (zh) * | 2013-05-27 | 2015-10-14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缸体 |
CN103590885B (zh) * | 2013-11-27 | 2016-09-28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结构的冷却循环系统 |
JP6098561B2 (ja) * | 2014-03-28 | 2017-03-22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
JP6199911B2 (ja) * | 2014-03-31 | 2017-09-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スペーサ |
EP3239508B1 (en) * | 2014-12-22 | 2021-07-07 | Nichias Corporation | Dividing component of cooling water channel of water jacket,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utomobile |
US9810134B2 (en) * | 2015-08-13 | 2017-11-0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oling system |
JP6297531B2 (ja) * | 2015-11-05 | 2018-03-20 |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ボア壁の保温具、内燃機関及び自動車 |
KR101826549B1 (ko) * | 2015-12-14 | 2018-02-07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실린더 블록용 워터자켓 |
KR20200068989A (ko) * | 2018-12-06 | 2020-06-1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실린더블록용 워터재킷의 내장 구조물 |
CN110905679B (zh) * | 2019-12-02 | 2021-01-05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水套隔板 |
US11149679B2 (en) | 2020-02-14 | 2021-10-19 | Caterpillar Inc.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op-down cool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64645U (ja) * | 1984-04-12 | 1985-11-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シリンダブロツクにおけるウオ−タジヤケツト容量調整用スリ−ブ |
JP3601417B2 (ja) * | 2000-06-30 | 2004-12-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
JP3596438B2 (ja) | 2000-07-13 | 2004-12-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
JP3936247B2 (ja) * | 2002-06-12 | 2007-06-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DE20314367U1 (de) * | 2002-09-16 | 2004-03-11 | Perkins Engines Co. Ltd. | Zylinderblock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r lokal verdickten Endwand |
JP4279713B2 (ja) * | 2004-03-31 | 2009-06-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冷却構造 |
JP4446989B2 (ja) * | 2006-09-08 | 2010-04-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および内燃機関 |
JP2008208744A (ja) | 2007-02-23 | 2008-09-11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の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及び同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への装着方法、及び同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が配設された内燃機関 |
JP5063449B2 (ja) * | 2008-03-31 | 2012-10-31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ウォーター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 |
JP2009257104A (ja) * | 2008-04-11 | 2009-11-05 | Toyot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ブロック |
JP2009287428A (ja) | 2008-05-28 | 2009-12-10 | Toyota Motor Corp |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
-
2009
- 2009-11-19 JP JP2009264147A patent/JP50644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11-05 CN CN2010105430120A patent/CN1020720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1-05 US US12/940,759 patent/US853991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1-09 EP EP10190577.6A patent/EP232546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9-243414A 2009.10.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14043A1 (en) | 2011-05-19 |
EP2325468B1 (en) | 2013-04-24 |
EP2325468A1 (en) | 2011-05-25 |
JP5064471B2 (ja) | 2012-10-31 |
US8539916B2 (en) | 2013-09-24 |
JP2011106393A (ja) | 2011-06-02 |
CN102072002A (zh) | 201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2002B (zh) |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 |
CN102072039B (zh) |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 |
CN102072003B (zh) |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 |
CN102072040B (zh) | 内燃机 | |
CN102072001B (zh) | 内燃机的冷却结构 | |
US20050235930A1 (en) | Cylinder block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multi-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3842634A (zh) | 对置活塞发动机中的汽缸的冲击冷却 | |
CN112955633A (zh) | 具有被成形用于限制阀凹陷的双冠状座表面的用于发动机的阀座插入件 | |
JP2010014067A (ja) |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 |
JP2014084790A (ja) | 筒内直接噴射式内燃機関のピストン | |
KR101327002B1 (ko) | 실린더 블록의 냉각 강화 구조 | |
CN108071439B (zh) | 发动机爆震减少的内燃发动机 | |
JP5064470B2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 |
JP2009236110A (ja) | 内燃機関の吸気構造及び排気構造 | |
CN113366211B (zh) | 液冷缸盖 | |
JP2011106389A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 |
EP3656992B1 (en) | Water cooled engine | |
JP2012237272A (ja) | 内燃機関のウオータジャケット用スペーサ | |
WO2015194143A1 (ja) | エンジン冷却システム | |
JP4158271B2 (ja) | エンジンのピストン構造 | |
KR100303901B1 (ko) | 엔진의실린더블록구조 | |
KR101543152B1 (ko) | 실린더 헤드 | |
US20240141818A1 (en) | Cylinder head water jacket design | |
JP5513275B2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 |
JP2011106396A (ja) | 内燃機関の冷却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