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9692B - 用于车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69692B CN102069692B CN201010241277.5A CN201010241277A CN102069692B CN 102069692 B CN102069692 B CN 102069692B CN 201010241277 A CN201010241277 A CN 201010241277A CN 102069692 B CN102069692 B CN 1020696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arm
- component
- lower flange
- front component
- swee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 B60G3/18—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 B60G3/20—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all arms being rigid
- B60G3/202—Resilient suspensions for a single wheel with two or more pivoted arms, e.g. parallelogram all arms being rigid having one longitudinal arm and two parallel transversal arms, e.g. dual-link type strut suspen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1—Suspension arms,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2—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part of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1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 B60G2206/1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the arm being a radius or track or torque or steering rod or stabiliser end lin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70—Materials used in suspensions
- B60G2206/72—Steel
- B60G2206/722—P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80—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 B60G2206/81—Shaping
- B60G2206/8103—Shaping by folding or ben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80—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 B60G2206/82—Joining
- B60G2206/8201—Joining by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其可以通过将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所述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分别具有上凸缘和下凸缘,从而形成管状横截面,并且弯曲部分可以通过向下弯曲所述前部部件的下凸缘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通过向下突出的所述弯曲部分形成排出孔。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9年11月2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9-0113510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具有多联杆的悬挂系统的控制臂。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该控制臂能够易于通过排出孔排出外来材料,所述外来材料通过用于制造该控制臂的定位孔而进入其中。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设置在车身与车轮之间,并且通过使用一个或者更多联杆将两个刚性体连接起来。
从道路传递至车轮的向上或者向下的载荷通过弹簧以及液压减震器进行支撑,施加至其他方向的载荷通过协调高的刚度和挠度来进行支撑。因此,该悬架系统机械地协调了在车身和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
各种类型的悬架系统被发展并且应用至车辆,一种类型的悬架是具有多联杆的悬架系统,其使高性能车辆的性能最大化。
多联杆类型的后轮悬挂系统一般包括轮架,其可旋转地支撑车轮。轮架的下端部通过使用下控制臂连接至车身的副车架,并且通过使用拖臂连接至车身,该下控制臂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该拖臂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
另外,轮架的上端部通过使用两个上控制臂连接至车身,该上控制臂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
卷簧和减震器整体地或者分离地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于下控制臂的预定位置。
因此,车辆的颠簸和回弹引起的载荷沿下控制臂、上控制臂以及拖臂的移动轨迹传递,所述载荷由减震装置吸收和降低,该减震装置包括卷簧和减震器。
如图7所示,多联杆悬挂系统的上控制臂100是“U”形的(亦即,其两个端部位于高于其中间部分的位置),从而防止与设置在上控制臂100上方的车身的部件(例如车身的侧面部件)干涉。特别地,大部分后部上控制臂100具有向下弯曲的中间部分。
在压制钢板来制造前部和后部部件102和104后,上控制臂100通过将前部和后部部件102和104组装在一起而形成。前部和后部部件102和104通过诸如焊接的方法彼此组装在一起。如上所述的上控制臂100可能会被进入上控制臂100的外来材料腐蚀。
为了制造前部和后部部件必须形成定位孔106。如果上控制臂100安装在车辆上,诸如水和防冻剂的外来材料会通过定位孔106流入上控制臂100中。如果没有排出孔,那么上控制臂100会被腐蚀。此外,在发生腐蚀疲劳的情况下,控制臂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断裂,并且会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图8所示,传统的控制臂具有在下方中间部分形成的排出孔108,从而外来材料掉下并且通过排出孔108排出。这样的排出孔108能够排出外来材料,但是下方中间部分的横截面积必须增大以钻出具有足够尺寸的排出孔108。因此,控制臂的重量会增大。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其优点为:形成排出孔而没有增大其横截面积,通过该排出孔移除外来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臂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多联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多联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臂,并且其中,排出孔通过榫接方法(joggle method)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臂的最下部形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臂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多联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多联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臂通过将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所述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分别具有上凸缘和下凸缘,从而形成管状横截面;其中,弯曲部分通过向下弯曲所述前部部件的下凸缘的一部分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通过向下突出的所述弯曲部分形成排出孔。
在所述前部部件内,所述后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可以分别联接至所述前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
对应于所述前部部件的所述弯曲部分的切割部分可以在所述后部部件的下凸缘上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排出孔通过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切割部分形成。
所述弯曲部分可以在所述前部部件的下凸缘的最下部形成。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臂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多联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其中,所述多联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臂,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臂通过将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所述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分别具有上凸缘和下凸缘,从而形成管状横截面;弯曲部分通过向下弯曲所述后部部件的下凸缘的一部分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通过向下突出的所述弯曲部分形成排出孔。
在所述后部部件内,所述前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可以分别联接至所述后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
对应于所述后部部件的所述弯曲部分的切割部分可以在所述前部部件的下凸缘上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排出孔通过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切割部分形成。
所述弯曲部分可以在所述后部部件的下凸缘的最下部形成。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控制臂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控制臂的前部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控制臂的后部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控制臂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的线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和传统技术的控制臂的屈曲压缩应力的图表。
图7是没有排出孔的传统控制臂的立体图和横截面视图。
图8是具有排出孔的传统控制臂的立体图和横截面视图。
应了解附图呈现了阐述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的一定程度简化的表示,从而不需要按比例绘制。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取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意图的应用以及使用环境确定。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在全部的几个附图中表示本发明的相同或者等效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本发明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进行描述。虽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应了解该描述不是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地,本发明旨在不仅仅覆盖示例性实施例,还覆盖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里的各种替代、改进、等效结构以及其他实施例。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臂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立体图。图1中的附图标记2表示轮架,其能够旋转地支撑车轮。
为了使轮架2连接至车身,轮架2的下部通过一个下控制臂4连接至车身,轮架2的上部通过两个上控制臂6和8连接至车身,下控制臂4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上控制臂6和8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
下控制臂4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轮的中心轴线上,两个连接部分10和12分别通过插置在它们之间的衬套连接至车身以及车架2。
减震器14和弹簧16分离地竖直地或者倾斜地设置在下控制臂4上,从而吸收并且降低从车轮输入的向上和向下振动。因此,使传递至车身的振动最小化。
两个上控制臂6和8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前部的上控制臂6比后部的上控制臂8更短,并且两个上控制臂6和8设置在车轮的中心轴线上或者在车轮的中心轴线上方。
另外,上控制臂6和8的连接部分18、20、22和24均通过在它们之间插置的橡胶衬套连接至车身。
在图中示例性地描述了:上控制臂6和8的所有连接部分18、20、22和24通过插置橡胶衬套连接至车身,但是本发明的精神不限于此。亦即,球窝接头可以代替橡胶衬套而使用。
在下控制臂4和上控制臂6和8如上所述地设置的状态下,当车身颠簸和回弹时,由颠簸和回弹引起的载荷沿控制臂4、6和8的移动轨迹传递至车身。
另外,车架2的前部部分通过拖臂26连接至车身,拖臂26沿车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拖臂26为板状,其中,拖臂26的后部部分比其前部部分的宽度更宽。
另外,拖臂26的后部部分的上部和下部通过螺栓固定至轮架2,拖臂26的前部连接部分28通过在它们之间插置的橡胶衬套连接至车身。
因此,即使在制动时,由车身移动产生了制动扭矩,该制动扭矩也会被拖臂26吸收和降低。因此,可以获得稳定的制动性能。
多联杆悬挂系统的上控制臂6和8是“U”形的(亦即,其两个端部位于比其中间部分更高的位置),从而防止与设置在上控制臂6和8的上方的车身的侧面部件干涉。特别地,大部分后部的上控制臂8具有向下弯曲的中间部分。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简单及方便地描述本发明,前部和后部上控制臂6和8称为控制臂CA。
图2至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臂的立体图。在前部和后部部件30和32通过压制钢板制造后,控制臂CA通过将前部和后部部件30和32组装在一起而形成。前部和后部部件30和32通过诸如焊接的方法彼此组装在一起。形成连接部分的眼部34和36安装在控制臂CA的两个端部上。
更具体地,前部部件30由向后弯曲的上凸缘和下凸缘38和40组成,后部部件32由向前弯曲的上凸缘和下凸缘42和44形成。因此,后部部件32的上凸缘和下凸缘42和44插入前部部件30的上凸缘和下凸缘38和40中,并且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30和32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四边形管状横截面。
根据控制臂CA,前部部件30的下凸缘40的中间部分弯曲以形成向下突出的弯曲部分46,后部部件32的下凸缘44被切割以形成对应于弯曲部分46的切割部分48。
在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32和34组装在一起的情况下,通过弯曲部分46和切割部分48,在控制臂8的中间部分形成一个排出孔50。
亦即,排出孔50通过将榫接方法(在平板上形成台阶部分的方法)应用至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臂CA而形成。
排出孔50能够在后部部件34上不形成切割部分48的情况下形成,但优选地形成切割部分48以增大排出孔50的横截面积。
由于通过榫接方法增大排出孔的横截面积,而不增大排出孔在其上被钻出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因此可降低控制臂CA的重量。另外,由于形成切割部分48以形成排出孔,还可进一步降低控制臂CA的重量。
排出孔50在控制臂CA的最下部形成,从而易于排出外来材料。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控制臂的屈曲压缩应力的图表。如图6所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屈曲压缩应力是没有排出孔的传统控制臂的屈曲压缩应力的97%。由于具有排出孔的传统控制臂的屈曲压缩应力是没有排出孔的传统控制臂的屈曲压缩应力的82%,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具有排出孔的传统控制臂相比是更优的。
如果回顾对输入至各个方向的载荷的屈曲应力,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具有或者没有排出孔的传统控制臂相比都是更优的。
由于用于排出外来材料的排出孔由榫接方法形成,而没有增大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臂的横截面积,因此可降低控制臂的重量。另外,由于形成切割部分以形成排出孔,可进一步降低控制臂的重量。
为了方便解释和准确定义所附权利要求,“上”、“下”、“前部”、“后部”、“内”和“外”等术语依据该特征在图中显示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该特征。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所述多联杆悬挂系统包括多个多联杆,
其中,所述多联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臂,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臂通过将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所述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分别具有上凸缘和下凸缘,从而形成管状横截面,并且
其中,弯曲部分通过向下弯曲所述前部部件的下凸缘的一部分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通过向下突出的所述弯曲部分形成排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其中,在所述前部部件内,所述后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分别联接至所述前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其中,对应于所述前部部件的所述弯曲部分的切割部分在所述后部部件的下凸缘上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通过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切割部分形成排出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分在所述前部部件的下凸缘的最下部形成。
5.一种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所述多联杆悬挂系统包括多个多联杆,
其中,所述多联杆包括至少一个控制臂,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臂通过将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所述前部部件和后部部件分别具有上凸缘和下凸缘,从而形成管状横截面;弯曲部分通过向下弯曲所述后部部件的下凸缘的一部分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通过向下突出的所述弯曲部分形成排出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其中,在所述后部部件内,所述前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分别联接至所述后部部件的所述上凸缘和下凸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其中,对应于所述后部部件的所述弯曲部分的切割部分在所述前部部件的下凸缘上形成,从而当所述前部部件和所述后部部件组装在一起时,通过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切割部分形成排出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分在所述后部部件的下凸缘的最下部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9-0113510 | 2009-11-23 | ||
KR1020090113510A KR101382340B1 (ko) | 2009-11-23 | 2009-11-23 | 멀티 링크 현가장치의 컨트롤 아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69692A CN102069692A (zh) | 2011-05-25 |
CN102069692B true CN102069692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390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41277.5A Active CN102069692B (zh) | 2009-11-23 | 2010-07-27 | 用于车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67325B2 (zh) |
JP (1) | JP2011111156A (zh) |
KR (1) | KR101382340B1 (zh) |
CN (1) | CN102069692B (zh) |
DE (1) | DE102010036681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92578B2 (ja) * | 2008-05-30 | 2011-06-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DE102010024634A1 (de) * | 2010-06-22 | 2011-12-22 |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 Kraftfahrzeuglenker |
US8746719B2 (en) * | 2010-08-03 | 2014-06-10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Side-by-side vehicle |
US8613335B2 (en) | 2010-08-03 | 2013-12-24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Side-by-side vehicle |
JP2012188076A (ja) * | 2011-03-14 | 2012-10-04 | Yorozu Corp | 車両用のアーム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
NL2006484C2 (nl) * | 2011-03-29 | 2012-10-02 | Transp Industry Dev Ct Bv | Aanhangwagen voor een vrachtwagencombinatie, en wielophanging voor een dergelijke aanhangwagen. |
DE102011110981B4 (de) | 2011-08-18 | 2022-10-06 | Audi Ag | Radaufhängung für die hinteren Räder von Kraftfahrzeugen |
US8764039B2 (en) * | 2012-04-24 | 2014-07-01 | Artic Cat Inc. | Suspension for vehicle |
DE102012104909A1 (de) * | 2012-06-06 | 2013-12-12 |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 Querlenker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 Querlenkers |
KR101338968B1 (ko) * | 2012-09-28 | 2013-12-10 | 주식회사화신 | 차량용 로워암 |
JP2014162327A (ja) * | 2013-02-25 | 2014-09-08 | Toyota Motor Corp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の構造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JP6044573B2 (ja) * | 2014-03-20 | 2016-12-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EP2995481B1 (en) * | 2014-09-12 | 2016-09-07 | Edai Technical Unit, A.I.E. | Method for obtaining an arm for multi-link suspensions of automotive vehicles and a suspension arm |
CN104309427A (zh) * | 2014-09-29 | 2015-01-28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悬架摆臂结构 |
AU2016265556B2 (en) | 2015-05-15 | 2019-05-02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Utility vehicle |
DE102015211191A1 (de) * | 2015-06-18 | 2016-12-22 | Thyssenkrupp Ag | Strebe für eine Radaufhängung |
USD787985S1 (en) | 2015-06-24 | 2017-05-30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All-terrain vehicle |
US9649928B2 (en) | 2015-06-25 | 2017-05-16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All-terrain vehicle |
EP3112193B1 (en) * | 2015-07-02 | 2019-07-24 | Engineering Developments for Automotive Industry, S.L. | Method for obtaining a suspension ar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and suspension arm |
US9884647B2 (en) | 2015-12-10 | 2018-02-06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Utility vehicle |
JP6845539B2 (ja) * | 2017-03-27 | 2021-03-1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後部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
US10946707B2 (en) * | 2018-03-27 | 2021-03-16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hock absorber of suspension device and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utility vehicle |
US10696117B2 (en) | 2018-03-27 | 2020-06-30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hock absorber of suspension device of utility vehicle |
US10946736B2 (en) | 2018-06-05 | 2021-03-16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All-terrain vehicle |
KR102607438B1 (ko) * | 2019-01-25 | 2023-11-29 | 주식회사 일진 | 차량용 현가암 |
JP7044099B2 (ja) * | 2019-07-09 | 2022-03-30 |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JP7438330B2 (ja) * | 2019-09-05 | 2024-02-26 | マルチマティック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無溶接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制御アーム |
CN110843442A (zh) * | 2019-10-29 | 2020-02-28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连杆悬架系统的上控制臂 |
CA3185153A1 (en) * | 2020-07-30 | 2022-02-03 | Arcelormittal | Rear lower control arm for motor vehicle |
CN114537067A (zh) * | 2020-11-26 | 2022-05-2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后悬架总成、后悬架结构和车辆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2090A (en) * | 1992-09-22 | 1994-11-08 |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 Suspension of motor vehicle |
KR20080030230A (ko) * | 2006-09-29 | 2008-04-0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로우 아암구조 |
CN101415571A (zh) * | 2006-04-04 | 2009-04-22 | 麦格纳国际公司 | 具有整体式枢转组件的悬架连杆 |
CN201342918Y (zh) * | 2009-01-06 | 2009-11-11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拖曳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84983A (en) * | 1953-07-06 | 1957-03-12 | Budd Co | Box sectional sill particularly for automobile chassis frames |
US4781054A (en) * | 1986-12-19 | 1988-11-01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Suspension Systems Company | Apparatus for bending and forming heated tubular workpieces |
US6070445A (en) * | 1997-10-29 | 2000-06-06 | Trw Inc.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ontrol arm |
JP2000145735A (ja) * | 1998-11-06 | 2000-05-26 | Tokai Rubber Ind Ltd | アーム用部材 |
JP4548175B2 (ja) * | 2005-03-24 | 2010-09-2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ロッド構造 |
US20070257463A1 (en) * | 2006-05-05 | 2007-11-08 | Sanville Anthony J | Reversible a-arm for golf car and off-road utility vehicles |
KR20090113510A (ko) | 2008-04-28 | 2009-11-02 | 세크론 주식회사 | 다이본더의 본딩영역 수평 보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보정방법 |
JP5497645B2 (ja) * | 2008-07-10 | 2014-05-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
2009
- 2009-11-23 KR KR1020090113510A patent/KR1013823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
- 2010-07-07 US US12/831,746 patent/US8167325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7-14 JP JP2010159321A patent/JP2011111156A/ja active Pending
- 2010-07-27 CN CN201010241277.5A patent/CN102069692B/zh active Active
- 2010-07-28 DE DE102010036681.1A patent/DE102010036681B4/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2090A (en) * | 1992-09-22 | 1994-11-08 |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 Suspension of motor vehicle |
CN101415571A (zh) * | 2006-04-04 | 2009-04-22 | 麦格纳国际公司 | 具有整体式枢转组件的悬架连杆 |
KR20080030230A (ko) * | 2006-09-29 | 2008-04-0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로우 아암구조 |
CN201342918Y (zh) * | 2009-01-06 | 2009-11-11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汽车拖曳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0036681A1 (de) | 2011-05-26 |
JP2011111156A (ja) | 2011-06-09 |
CN102069692A (zh) | 2011-05-25 |
US8167325B2 (en) | 2012-05-01 |
DE102010036681B4 (de) | 2017-02-09 |
KR20110056989A (ko) | 2011-05-31 |
US20110121533A1 (en) | 2011-05-26 |
KR101382340B1 (ko) | 2014-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69692B (zh) | 用于车辆的多联杆悬挂系统的控制臂 | |
CN101670763B (zh) |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 | |
CN100450827C (zh) | 带有整体能量吸收器和横梁的保险杠 | |
CN101544218B (zh) | 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和车体前部结构 | |
US20090033141A1 (en) | Powered motor vehicle rear axle of a twist-beam axle type | |
EP1705107A1 (en) | A front subframe of a motor vehicle | |
CN103909973A (zh) | 车辆的车身前部构造 | |
JP2007529360A (ja) | 車両バンパーのための少なくとも2つの下部支持体からなる組立体と、2つの前部ブロックからなる組立体 | |
CN107922006A (zh) | 车辆的冲击吸收结构 | |
US20090026724A1 (en) | Vehicle suspension apparatus | |
CN104724013A (zh) | 车辆的前部结构设备 | |
CN102470900A (zh) | 减震支柱套管,带该减震支柱套管的车身前端和带该车身前端的汽车 | |
CN206598679U (zh) | 一种汽车扭转梁式后轴 | |
CN104924871A (zh) | 车辆的悬架 | |
CN106494510A (zh) | 一种车架以及载货汽车 | |
CN212332771U (zh) | 一种电动车前副车架 | |
CN201737054U (zh) | 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 |
CN206141251U (zh) | 一种上横置板簧式后独立悬架结构 | |
CN206416796U (zh) | 一种下横置钢板弹簧式后独立悬架结构 | |
CN207535990U (zh) |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 |
CN108216372B (zh) | 用于机动车后轴的副车架 | |
CN209700332U (zh) | 一种液压变截面封闭式扭力梁 | |
CN109552423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107600190A (zh) |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 |
CN212637077U (zh) | 一种汽车扭力梁后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