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6949B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6949B
CN102066949B CN2009801225936A CN200980122593A CN102066949B CN 102066949 B CN102066949 B CN 102066949B CN 2009801225936 A CN2009801225936 A CN 2009801225936A CN 200980122593 A CN200980122593 A CN 200980122593A CN 102066949 B CN102066949 B CN 102066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liquid level
reagent container
nozzl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25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6949A (zh
Inventor
芝正树
三村智宪
浜住由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66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6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6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6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1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alignment of the transfer de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01N2035/0067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of re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2035/1025Fluid level sen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5831Condition or time responsiv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实现一种在使用适合试剂的试剂容器时,可以进行与该试剂容器相适合的试剂分离动作,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高、处理能力高的自动分析装置。当开始动作时检查在试剂瓶中有无液体摇晃防止机构(步骤601、602),在没有液体摇晃防止机构时,判断试剂瓶的开口部的大小(步骤604),在开口部大时通过静电容量方式(步骤607),在开口部小时通过压力检测方式(步骤608),在试剂盘停止后经过了一个周期时将喷嘴插入到该试剂瓶内并使喷嘴下降,通过各检测方式判断喷嘴到达液面。在具有液体摇晃防止机构时,判断试剂瓶的开口部的大小(步骤604),在开口部大时通过静电容量方式(步骤605),在开口部小时通过压力检测方式(步骤606),在试剂盘刚刚停止后将喷嘴插入到该试剂瓶内并使喷嘴下降,通过各检测方式判断喷嘴到达液面。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定性、定量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分注机构中,具有试剂滴液方式和试剂移液方式这两个种类。在试剂移液方式中试剂探针下降到试剂瓶中来检测试剂的液面。在检测出试剂的液面后,将按试剂决定的试剂量的试剂分离到喷嘴,将一定量的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中。 
在试剂移液方式中为了精度良好地进行分离,重点在于以下: 
(1)喷嘴的前端停止在距离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液面一定的位置上。 
(2)在试剂分离时试剂容器内的液面的晃动小 
另一方面,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根据项目而试剂成分有很大不同。在含有很多界面活性剂的试剂中为了防止由于试剂的液体晃动而在试剂表面发泡,插入防止发泡的圆筒形的“筒”(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3777号公报 
但是,在由于吸收Ca(钙)、ALP(碱性磷酸酶)等在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从而使PH变化,数据漂移的项目中形成盖子来密封试剂瓶,并且在需要时执行进行该盖子的开闭、移液的方法等。此外,为了抑制数据漂移的影响,频繁地执行校正。 
另一方面,不仅对试剂瓶的形状下功夫,例如为了防止由于试剂的液体晃动导致的试剂吸取不足,预先计算试剂的剩余量,根据试剂分离的次数,按规定量下降试剂吸取探针的下降距离,由此即使试剂的液面晃动也能够使试剂探针下降到具有试剂的高度切实地吸取试剂,或者直到试剂液面的晃动减小、液面稳定为止等待一定时间,然后开始吸取试剂等,通过对装置动作下功夫来进行应对。 
如上所述,使用密封式的试剂容器,但该密封式的试剂容器的成本高。此外,当在没有ALP、Ca以外的影响的检查项目之前使用密封式的试剂容器时,则显得较为超规格。并且,在密封式的试剂容器(瓶)中,因为通过试剂探针刺穿试剂容器的盖,难以进行高速处理。 
此外,在进行能够进行多检体处理的高速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存在以下的课题。 
即,在能够进行多检体处理的高速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因为试剂瓶的晃动大在试剂液面产生的泡的量增多,所以在试剂瓶内插入了“筒”,但试剂容器的成本升高。在多检体处理的自动分析装置中,需要大容量的试剂瓶,但是在大容量的试剂瓶中产生的泡的量变多。并且,在密封式的试剂瓶中因为通过试剂探针刺穿试剂瓶,所以难以进行高速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在使用适合试剂的化学特征的种类的试剂容器时,能够进行与该试剂容器相适应的试剂分离动作,其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高,处理能力高。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将喷嘴插入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中,吸取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然后将试剂排出到反应容器内的试剂吸取排出单元,还具备:输入试剂容器的开口部的大小的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检测所述喷嘴到达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液面的多个种类的液面达到检测单元;按照从所述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选择所述多个种类的液面到达检测单元中的某一个,根据来自所选择的液面达到检测单元的液面达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试剂吸取排出单元的试剂吸取排出动作的动作控制单元。 
此外,本发明的自动分析方法在将喷嘴插入到试剂容器的开口部中,吸取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然后将试剂排出到收容试剂的反应容器内,分析反应容器内的混合液的自动分析方法中,输入试剂容器的开口部的大小,按照从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选择检测所述喷嘴到达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液面的多个种类的液面达到检测单元中的某一个,根据来自所选择的液面达到检测单元的液面达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喷嘴的试剂吸取动作。 
能够实现在使用适合于试剂的化学特征的种类的试剂容器时,可以进行与该试剂容器相适应的试剂分离动作,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高,处理能力高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系统框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分析模块的概要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分析顺序的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试剂分离控制周期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架设在自动分析装置上的试剂瓶的种类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液面检测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参数的设定画面500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分离动作决定流程的图。 
图9是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流程的功能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分离动作决定流程的图。 
图11是表示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流程的功能框图。 
图12是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符号说明 
1检体架投放部;2 ID读取部;3架输送线;4再检查用输送线;5分析模块;9检体架待机部;10检体架回收部;11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2~17分析模块用计算机;18操作部;19显示部;41试剂容器;51、61、71、81引入线;91缓冲部;414压力传感器;417静电容量检测部;418试剂盘驱动部;419液面判断部;420动作控制部;422试剂分注喷嘴驱动部;423泵;451、461喷嘴(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系统框图。 
在图1中,自动分析系统具备:检体架投放部1、ID读取部2、作为架输送装置的输送线3、再检查用输送线4、分析模块5~8、检体架待机部9、检体架回收部10、以及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1。 
检体架投放部1是用于投放分别保存多个检体(试样)的多个检体架的部分。分析模块5~8沿着架输送线3配置,并且以可取出的方式与该输送线3连接。分析模块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4个。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表示了分析模块为生物化学分析模块的情况,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的分析模块例如免疫分析模块、基因分析模块的组合来构成。 
输送线3把来自检体投放部1的检体架输送到分析模块5~8中的预定的分析模块。此外,输送线3输送保持分析模块5~8的分析结束后的检体的检体架,使其收容于检体架回收部10中。分析模块5~8分别具有引入线51、61、71、81。 
通过将该检体架分别引入到引入线51、61、71、81来将各个检体架从输送线3输送到分析模块5~8。 
再检查用输送线4是在通过分析模块5~8中的某个分析模块进行了分析处理后的检体架需要再次检查时,或者在还需要通过其他的分析模块进行分析时,用于使检体架返回到输送线3的入口的输送线。 
此外,在输送搭载了精度管理试样或检体的架的输送线3或再检查用输送线4中设置的缓冲器91把通过输送线3或再检查用输送线4输送的搭载了任意的试样的架保存任意时间。还可以在任意的定时再次把架提供给分析模块5~8或检体架回收部10,并且还能够搭载精度管理试样或标准液等在特定时间进行分析的试样,将其提供给分析模块5~8。 
检体架待机部9是在通过其他的分析模块对通过各分析模块5~8分析后的检体进一步进行分析时,在各分析模块5~8中的分注、分析结束后临时进行待机,直到得出是否应该再次进行检查的判断结果为止的部分。 
分析模块5~8具备分析模块用计算机12、13、14、15,该分析模块用计算机12、13、14、15用于控制各个分析模块内的必要的处理。此外,检体架投放部1具备计算机16,该计算机16进行检体架投放部1、输送线3、再检查用输送线4、缓冲器91以及检体架回收部10内的必要的控制。 
并且,检体架待机部9具备进行检体架内的必要的控制的计算机17。分析模块用计算机12~17以及ID读取部2与整体管理用计算机11连接。在计算机11上还连接有具备用于输入需要的信息的输入输出装置的操作部18以及显示分析结果的显示部19。 
由检体架保持的检体具有表示与检体有关的信息(受理编号、患者姓名、委托分析项目等)的检体ID。此外,检体架具有表示架编号等架识别信息的架ID。在检体架投放部1中放置的检体架由输送线3输送,但在检体架3移动到输送线3时,通过ID读取部2读取检体ID和检体架ID,并将其传送给计算机11。计算机11根据该信息,决定由哪个分析模块来分析被委托的分析项目,向计算机16、被决定的分析模块用计算机12~15赋予该信息。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分析模块的概要结构图。 
在图2中,生物化学模块7具备试剂系统,该试剂系统包含:分别圆形地排列了多个试剂容器41和试剂容器42的第一试剂盘43、第二试剂盘44、第一以及第二试剂分注移液器45、46,该试剂容器41收容第一试剂、该试剂容器42收容第二试剂。 
此外,具备包含试样分注移液器47的样本系统、在有来自恒温槽48的恒温水周期的反应盘49上排列了多个反应容器50的反应系统、以及包含多波长光度计52的测定系统(分析系统)。 
把检体架30引入到引入线71,通过试样分注移液器47吸取在该检体架中保持的、被定位在试样吸取位置的检体(试样),在试样分注位置向反应盘49的反应容器50释放试样。被释放了试样的反应容器50由于反应盘49的旋转被移动到第一试剂分注位置,在此,在试剂瓶41中保持有在第一试剂盘43中保持的第一试剂,通过第一试剂移液器45向该反应容器50分注第一试剂。 
具有在分注试剂时为了使试剂移液器45不过多地侵入到试剂液体中而确切地捕捉试剂液面的液面检测功能,因此不会存在超出需要地污染试剂移液器 45的情况。 
分注第一试剂后的反应容器50被移动到搅拌位置,在此通过搅拌装置53进行试样与第一试剂的搅拌。 
并且,在需要添加第二试剂时,搅拌处理完成的反应容器50被移动到第二试剂分注位置,在此,在反应容器50中,通过第二试剂移液器46分注在第二试剂盘44中保存的试剂瓶42中收容的第二试剂。完成分注的反应容器50被移动到搅拌位置,在此,通过搅拌装置53进行反应容器50内的试样、第一试剂以及第二试剂的搅拌,生成该反应液。 
放入了反应液的反应容器50被移动到测定位置,在此,通过多波长光度计52进行反应液的多波长吸光度测定,得到生物化学分析项目的分析结果。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分析顺序的图。在图3中,开始通过反应容器清洗机构对反应容器50进行清洗(步骤701)。然后,通过试样分注移液器47分离检体54,将检体54分注到反应容器50中(步骤702)。然后,通过分注第一试剂的试剂分注移液器45的喷嘴451从试剂容器分离第一试剂然后分注到反应容器50中(步骤703)。 
然后,通过搅拌机构将反应容器50中的检体54与第一试剂进行搅拌,成为反应液56(步骤704)。然后,通过第二试剂的试剂分注移液器46的喷嘴461将第二试剂57分注到反应容器50中(步骤705),然后通过搅拌机构53进行搅拌,成为反应液58(步骤706)。 
然后,来自光源415的光通过反应液58由光度计52接收,进行反应液58的吸光度测定得到分析结果(步骤707)。 
再次清洗分析结束后的反应容器50(步骤701),重复为下一次测定而准备的顺序。 
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对于一个盒将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这两个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50中,最后测定反应液58的吸光度计算出分析结果,但向反应容器50分注的试剂可以为一个以上,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装置中,在圆周上配置反应容器50,多次周期通过光度计,所以还可以执行多次吸光度的测光。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试剂分注控制周期的说明图。在图4中,试 剂分注移液器46、试剂盘44、试剂瓶42进行与试剂分注移液器45、试剂盘443、试剂瓶41相同的动作。 
在分注试剂时,试剂分注移液器45移动到试剂分注位置,并且试剂盘43将试剂瓶41旋转移动到试剂分注位置(状态501)。此时,试剂瓶41内部的液面在试剂盘旋转前静止(状态504)。在试剂盘43刚刚旋转之后(状态502),试剂瓶41内的液面由于试剂盘旋转时的惯性液面不稳定,所以在试剂液面稳定之前试剂分注移液器45需要等待试剂分注(步骤505)。 
在试剂液面稳定后(状态506),试剂分注移液器45为了分注试剂,执行下降动作直到液面为止,进行试剂分注(状态503)。试剂分注移液器45的喷嘴451一边探查液面一边在试剂盘41内下降(状态507)。试剂分注移液器45的喷嘴451在接触试剂液面之后(状态508),从液面开始以规定量继续进行下降动作(状态509)。 
在该动作中,关于从液面的下降距离,由于液面降低进行试剂吸取动作时与吸取量成比例的量,所以可以设为从液面开始固定的量。然后,试剂分注移液器45的喷嘴451吸取预先设定的量的试剂(状态510)。然后,针对各个试剂瓶41的分注,重复进行试剂分注移液器45上升(状态511),离开液面移动到未图示的反应容器50并将试剂排出这样的试剂分注控制周期。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架设在自动分析装置上的试剂瓶的种类的例子的图。在图5中,因为试剂瓶301的试剂吸口部分411宽大,所以具有在试剂分注移液器45的喷嘴451吸取试剂时,试剂分注移液器45的停止位置即使稍微偏移,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吸取动作的特征。此外,瓶的形状简单,能够抑制试剂瓶301的制造成本。但是,在试剂盘进行了旋转之后,直到试剂容器内的液体摇晃平息为止需要时间。 
试剂瓶302相对于试剂瓶301,为了在试剂盘旋转后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抑制液体摇晃缩短试剂分注时间,在试剂瓶302内设置有筒状的构造物412。由此,即使在试剂瓶旋转时在筒状的构造物412内试剂的液体摇晃小,与试剂瓶301相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试剂的液面稳定。由此,能够在试剂盘旋转后,迅速地开始试剂分注动作。 
试剂瓶303用于恶化快的试剂,具有试剂吸取开口部413变小的形状。例 如,ALP(碱性磷酸酶)由于吸收存在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试剂的PH(氢离子指数)变化、反应性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极力地减小用于试剂分注的试剂吸口的开口部,就能够抑制恶化。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液面检测方式的图。关于检测试剂液面的方式,根据图5所示的试剂瓶的形状选择最佳的方式。 
在图6中,静电容量方式在试剂分注移液器45的喷嘴处于空气中时以及接触了液面时将探针(喷嘴)的电位设为V,使试剂瓶41接地,测定处于空气中时的静电容量和接触了试剂时的静电容量的差,由此来判定是否到达了了试剂液面。 
相对于静电容量方式401是在判定中使用了试剂分注移液器的喷嘴处于空气中时和处于液面时的静电容量的差,电阻方式402是捕获电阻的差的液面检测方式。 
静电容量方式401和电阻方式402虽然液面检测精度高,但是在试剂分注移液器的喷嘴到达液面之前,例如当与试剂瓶41接触时可能进行误检测,所以理想的是试剂瓶41的吸口的开口部较大。 
压力检测方式403是通过检测探针处于空气中时以及处于液面时的压力的差,由此来检测液面的方式。试剂分注移液器的喷嘴处于空气中时与大气压相等,但是到达液面时检测出由于液体和气体的粘性的差异等产生的压力的差分。 
光学检测方式404在试剂瓶41的侧面设置光源415和检测试剂液面的光学传感部416,通过光学传感部416检测试剂分注移液器的喷嘴前端部分是否横穿了光学传感部416,来检查试剂移液器是否到达了液面。 
压力检测方式403以及光学检测方式404与静电容量方式和电阻方式相比,液面检测精度低,但是试剂分注移液器的喷嘴即使与试剂容器的吸口接触误检测为试剂的液面的可能性小,所以也适于试剂吸口开口部狭窄的试剂瓶。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参数的设定画面500的一例的图。分析参数是指在测定检体中包含的特定成分时,针对每个项目的检体分注量、试剂分注量,设定这些参数,预先存储在装置中,使用登录 为分析参数的信息。 
此外,在图7中记载的特别是与试剂瓶的形状有关的信息例如可以被登录在试剂瓶上附加的条形码或RFID等非接触型信息介质中,在装置中架设了试剂瓶之后,通过装置读取在各试剂瓶上写入的登录信息,并存储在装置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不仅预先设定试剂的分注量等,还以项目为单位设定试剂瓶的信息。在图7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员通过键盘等信息输入部设定试剂瓶的试剂吸取开口部信息521、液体摇晃防止单元的有无信息522、液面检测方式信息523、试剂盘旋转移动到试剂分注位置开始到液面稳定为止的稳定时间信息524。 
在图7记载的实施例中,操作员使用键盘等信息输入部设定试剂瓶的试剂吸取开口部信息521、液体摇晃防止单元的有无信息522、液面检测方式信息523、试剂盘旋转移动到试剂分注位置开始到液面稳定为止的稳定时间信息524,但是还可以针对架设在装置中的试剂瓶,把这些信息事先存储在条形码或RFID等非接触型信息介质中,由此存储在装置中。 
希望以试剂分注控制周期的N倍来规定试剂瓶内的试剂液面的稳定时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不是在试剂盘刚刚旋转后进行分注,而是设定为在试剂分注控制周期上,在一个周期中,在仅仅试剂分注动作停止后开始进行试剂的分注动作。在此期间,整个装置不停止,可以执行反应容器的清洗、反应液的吸光度测定等。 
图8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分注动作决定流程,图9是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流程的功能框图。 
在表示了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操作者根据试剂瓶的形状,通过画面500选择了试剂分注动作以及液面检测方式后,决定实际的试剂分注动作的例子,但是可以通过存储在各试剂瓶上附加的条形码或RFID等非接触型信息介质中,由此在装置一侧按照存储的信息,决定实际的试剂分注动作。 
在步骤601中开始动作,在试剂分注开始前,液面判断部(计算机)419关于通过试剂瓶信息输入部500设定的在各项目中的试剂瓶的形状信息,开始检查在该试剂瓶中有无液面摇晃防止机构(步骤602)。当在步骤602中没有 试剂摇晃防止机构时,前进到步骤604,判断试剂瓶的开口部是小还是大。 
当在步骤604中判断为试剂瓶的开口部大时,前进到步骤607,液面判断部419在试剂盘驱动部418使试剂瓶停止后,判断是否经过了一个周期。在试剂瓶停止的一个周期后,液面判断部419向动作控制部传递该旨意。动作控制部按照来自液面判断部419的传递信号,控制试剂分注喷嘴驱动部422,把喷嘴451插入到试剂瓶41内并使其下降。液面判断部419根据静电容量检测部417检测到的静电容量值,判断喷嘴451是否到达了液面,当判断为到达了液面时,将该旨意传递给动作控制部420。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604中判断为试剂瓶的开口部小时,前进到步骤608,液面判断部419在试剂盘驱动部418使试剂盘停止后,判断是否经过了一个周期。在试剂盘停止的一个周期后,液面判断部419将该旨意传递给动作控制部9。动作控制部按照来自液面判断部419的传递信号,控制试剂分注喷嘴驱动部422,把喷嘴451插入试剂瓶41内并使其下降。液面判断部419根据压力传感器414检测到的压力值,判断喷嘴451是否到达了液面,当判断到达了液面时将该旨意传递给动作控制部420。 
此外,当在步骤602中具有液体晃动防止机构时,前进到步骤603,判断试剂瓶的开口部是小还是大。另外,关于试剂瓶的开口部是大还是小,在具有图5所示的试剂瓶303那样的开口形状时,开口部小,在为试剂瓶301、302时开口部大。 
当在步骤603中判断为试剂瓶的开口部大时,进入步骤605,液面判断部419判断试剂盘驱动部418是否刚刚停止了试剂盘。在试剂瓶刚刚停止后,液面判断部419将该旨意传递给动作控制部9。动作控制部按照来自液面判断部419的传递信号,控制试剂分注喷嘴驱动部422,将喷嘴451插入到试剂瓶41内并使其下降。液面判断部419根据静电容量检测部417检测到的静电容量值,判断喷嘴451是否到达了液面,当判断为到达了液面时将该旨意传递给动作控制部420。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603中判断为试剂瓶的开口部小时,前进到步骤606,液面判断部419判断试剂盘驱动部418是否刚刚停止了试剂盘。在试剂瓶刚刚停止后,液面判断部419将该旨意传递给动作控制部9。动作控制部按照来自 液面判断部419的传递信号,控制试剂分注喷嘴驱动部422,把喷嘴451插入到试剂瓶41内并使其下降。液面判断部419根据压力传感器414检测到的压力值,判断喷嘴451是否到达了液面,当判断为到达了液面时将该旨意传递给动作控制部420。 
另外,压力传感器414被安装在控制喷嘴的试剂吸取排出的泵423的近旁,检测喷嘴内的压力。 
在所述的例子中,根据液体晃动防止机构的有无以及试剂瓶开口部的大小来选择静电容量方式或压力检测方式,但是在设定部500中设定了液面检测方式时,优先采用该方式。 
此外,当在设定部500中设定的液面检测方式和自动选择的液面检测方式不同时,可以根据静电容量检测部417以及压力传感器414两者的输出信号,来判断喷嘴是否到达了液面。例如,考虑到在使用静电容量方式时,在试剂液面产生泡,探针前端接触了该泡时,即便没有到达液面,静电容量值也发生变化的情况。此时,还检测出喷嘴内的压力,在喷嘴内压力没有变动一定值以上时,判断为液面误检测,使喷嘴进一步下降,之后在静电容量值变化了时能够判断为到达了液面。 
并且,也能够根据试剂瓶是否具备液体摇晃防止单元来自动设定液面温度时间,如果通过设定部500设定了液面稳定时间,则可以优先将其作为液面稳定时间。 
此外,在图8、图9中仅表示了静电容量方式和压力检测方式这两种,但还可以选择光学检测方式、电阻方式等其他的方式,关于液面稳定时间,不仅可以将试剂分注控制周期停止一个周期,还可以停止任意倍数的分注控制周期。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分注动作决定流程的图,图11是用于执行图10所示的流程的功能框图。 
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以下的例子:不需要事先在装置的设定画面上设定试剂瓶的信息或来自对试剂瓶附加的非接触型信息介质的信息,而是仅由装置具备的液面检测单元进行判断。 
在步骤711中开始动作。试剂分注机构703进行下降动作直到试剂瓶701 的液面为止。在步骤712中,装置通过光学液面检测单元(702a/b)来识别液面,将识别出液面的情况报告给液面判断部706。然后,在步骤713中使用在试剂分注机构703的流路中具备的压力检测机构704,根据压力判断是否实际到达了液面,将结果报告给液面判断部706。然后,在判断为液面时,通过步骤714实际吸取试剂瓶内的试剂。此时,动作控制部707按照来自液面判断部706的传递信号,控制试剂分注喷嘴驱动部708。 
另一方面,在步骤713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704的判断,在判断为不是液面时,当在步骤715中试剂分注机构703进一步下降一定量后返回步骤713确认了是否到达了液面后,动作控制部707按照来自液面判断部706的传递信号,控制试剂分注喷嘴驱动部708。 
另外,在图10、11中表示了通过光学检测方式和压力检测方式的组合进行判断的流程,但也可以与静电容量方式、电阻方式等进行组合来进行选择。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按照使用的试剂瓶的种类(试剂吸取开口部的大小、液体摇晃防止单元的有无),选择确切的液面检测方式以及液面稳定时间,来控制试剂分注动作,因此,可以实现在使用与试剂的化学特征适合的种类的试剂容器时,能够进行与该试剂容器相适合的试剂分离动作,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高,处理能力高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以下说明应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 
图12是表示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在图12中,在设为能够间歇旋转的反应盘101上,沿着圆周安装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多个反应容器120。反应容器120通过恒温槽141被维持在预定的温度(例如37℃)。通过恒温维持装置161对恒温槽141内的流体进行温度调整。 
在样本盘201上配置收容血液或尿液这样的生物样本的多个检体容器221。安装在可动臂241上的移液器喷嘴261从被定位在样本盘201的吸入位置的检体容器221吸入预定量的样本,并将该样本排出到位于反应盘101上的排出位置的反应容器120内。 
在分别配置在试剂低温箱30A、30B内的试剂盘上,配置粘贴有条形码那样的表示了试剂识别信息的标签的多个试剂瓶32A、32B。在这些试剂瓶32A、32B中,收容了与通过分析装置能够分析的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液。 
附属于各试剂低温箱30A、30B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在登录试剂时,读取在各试剂瓶的外壁表示的条形码。把读取的试剂信息与在试剂盘上的位置一起登录在后述的存储器56中。 
各试剂分注机构36A、36B的试剂用移液器喷嘴从位于反应盘101上的试剂接受位置上的与检查项目对应的试剂瓶吸取试剂液,并将其向相应的反应容器120排出。反应容器120内收容的样本与试剂的混合物通过搅拌机构38A、38B进行搅拌。使反应容器120的列旋转移动,以便通过由白色光源401和多波长光度计421包夹的测光位置。 
各反应容器120内的样本与试剂的反应液在反应盘101旋转动作过程中被测光。把对每个样本测定到的模拟信号输入给A/D变换器441。配置在反应盘101附近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180清洗使用完的反应容器120的内部,由此可以重复使用反应容器。 
然后,简单说明图12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控制系统以及信号处理系统。 
计算机501经由接口521与样本分注控制部281、试剂分注控制部391、A/D变换器441连接。计算机501对样本分注控制部281发送指令,控制样本的分注动作。此外,计算机501对试剂分注控制部391发送指令,控制试剂的分注动作。 
通过A/D变换器441变换为数字信号的测光值被取入计算机501。在接口521上连接有用于打印的打印机54、作为存储装置的存储器56或软盘驱动器58、用于输入操作指令等的键盘60、用于进行画面显示的CRT显示器100。 
作为画面显示装置,除了CRT显示器之外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等。存储器56例如由硬盘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构成。在存储器56中存储各操作者的密码、各画面的显示等级、分析参数、分析项目委托内容、校正结果、分析结果等信息。 
然后,说明图12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样本分析动作。预先经由键盘60这样的信息输入装置输入与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分析的项目有关的分析参数,并存储在存储器56中。操作者使用后述的操作功能画面选择对各样本委托的检查项目。此时,从键盘60还输入患者ID等信息。为了分析对于各样本指示的检查项目,移液器喷嘴261按照分析参数,从检体容器221向反应容器120 分注预定量的样本。 
接收到样本的反应容器通过反应盘101的旋转而移动,停止在试剂接收位置。试剂分注机构36A、36B的移液器喷嘴按照相应的检查项目的分析参数,向反应容器120分注预定量的试剂液。样本与试剂的分注顺序可以与该例子相反,在样本之前先分注试剂。 
之后,通过搅拌机构38A、38B进行样本与试剂的搅拌,并混合。该反应容器120在横穿测光位置时,通过多波长光度计421对反应液的吸光度进行测光。测光得到的吸光度经由A/D变换器441、接口521取入计算机501。根据通过对每个检查项目指定的分析法预先测定的检量线,把该吸光度变换为浓度数据。在打印机54或CRT100的画面上输出作为各检查项目的分析结果的成分浓度数据。 
在执行以上的测定动作之前,操作者经由操作画面进行分析测定所需要的各种参数的设定和试剂的登录。此外,操作者通过CRT100上的操作画面确认测定后的分析结果。 
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图12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 

Claims (8)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将喷嘴(451)插入到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中吸取试剂容器(41)内的试剂,然后将试剂排出到反应容器(50)内的试剂吸取排出单元(45、46),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500),输入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的大小;
多个种类的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417),检测所述喷嘴(451)到达了所述试剂容器(41)内的试剂液面;以及
动作控制单元(420),按照从所述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500)输入的信息,选择所述多个种类的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417)中的某一个,根据来自所选择的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417)的液面到达检测信号,控制所述试剂吸取排出单元(45、46)的试剂吸取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把所述试剂容器(41)移动到所述试剂吸取排出单元(45、46)吸取试剂的试剂吸取位置的试剂容器移动单元(43、44),在所述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500)中输入所述试剂容器(41)是否具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的信息,所述动作控制单元(420)按照从所述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500)输入的是否具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的信息,变更从所述试剂容器移动单元(43、44)把试剂容器(41)移动到所述试剂吸取位置后开始直到通过所述试剂吸取排出单元(45、46)开始进行试剂吸取动作为止的试剂吸取动作开始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控制单元(420)把所述试剂容器(41)具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时的所述试剂吸取动作开始时间设为比所述试剂容器(41)没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时的所述试剂吸取动作开始时间短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种类的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417)是检测所述喷嘴(451)和所述试剂容器(41)之间的静电容量值后根据检测到的静电容量值的变化来检测所述喷嘴(451)到达了试剂液面的静电容量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7)以及检测所述喷嘴(451)内的压力后根据检测到的压力的变化来检测所述喷嘴(451)到达了试剂液面的压力检测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所述动作控制单元(420)在所述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大时,根据来自所述静电容量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7)的液面检测信号控制所述试剂吸取排出单元(45、46)的试剂吸取动作,在所述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小时,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检测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的液面检测信号控制所述试剂吸取排出单元(45、46)的试剂吸取动作。
5.一种自动分析方法,将喷嘴(451)插入到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中,吸取试剂容器(41)内的试剂,然后将其排出到收容试样的反应容器(50)内,分析反应容器(50)内的混合液,其特征在于,
输入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的大小,按照从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500)输入的信息,选择用于检测所述喷嘴(451)到达了所述试剂容器(41)内的试剂液面的多个种类的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417)中的某一个,根据来自所选择的液面达到检测单元(414、417)的液面到达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喷嘴(451)的试剂吸取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41)由试剂容器移动单元(43、44)移动到所述喷嘴(451)吸取试剂的试剂吸取位置,在所述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500)中输入试剂容器(41)是否具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的信息,按照从所述试剂容器信息输入单元(500)输入的是否具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的信息,变更从所述试剂容器移动单元(43、44)把试剂容器(41)移动到所述试剂吸取位置后开始直到通过所述喷嘴(451)开始进行试剂吸取动作为止的试剂吸取动作开始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试剂容器(41)具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时的所述试剂吸取动作开始时间设为比所述试剂容器(41)没有液体摇晃防止单元(412)时的所述试剂吸取动作开始时间短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种类的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417)是检测所述喷嘴(451)和所述试剂容器(41)之间的静电容量值后根据检测到的静电容量值的变化来检测所述喷嘴(451)到达了试剂液面的静电容量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7)以及检测所述喷嘴(451)内的压力后根据检测到的压力的变化来检测所述喷嘴(451)到达了试剂液面的压力检测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在所述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大时,根据来自所述静电容量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7)的液面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喷嘴(451)的试剂吸取动作,在所述试剂容器(41)的开口部小时,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检测式液面到达检测单元(414)的液面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喷嘴的试剂吸取动作。
CN2009801225936A 2008-06-17 2009-05-12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102066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58285 2008-06-17
JP2008-158285 2008-06-17
PCT/JP2009/058864 WO2009154049A1 (ja) 2008-06-17 2009-05-12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6949A CN102066949A (zh) 2011-05-18
CN102066949B true CN102066949B (zh) 2013-06-12

Family

ID=4143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25936A Active CN102066949B (zh) 2008-06-17 2009-05-12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04810A1 (zh)
EP (1) EP2293083B1 (zh)
JP (1) JP5178830B2 (zh)
CN (1) CN102066949B (zh)
WO (1) WO20091540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7467B2 (ja) * 2009-02-20 2014-06-1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5600487B2 (ja) * 2010-06-24 2014-10-0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液体吸引方法
JP5761753B2 (ja) 2011-09-20 2015-08-1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動作不良判定方法
JP5830330B2 (ja) * 2011-09-27 2015-12-0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JP2013210265A (ja) * 2012-03-30 2013-10-10 Sysmex Corp 検体分析装置、精度管理用検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精度管理方法
JP5917693B2 (ja) * 2012-07-09 2016-05-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呈色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EP2816345A1 (en) * 2013-06-19 2014-12-24 Roche Diagniostics GmbH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of detecting an analyte in a liquid sample and analysis system
EP3076183B1 (en) * 2013-11-26 2021-06-30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zer
US9833779B2 (en) 2014-08-15 2017-12-05 Biomerieux,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cting pipette tip integrity
JP5899302B2 (ja) * 2014-12-22 2016-04-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EP3118628B1 (de) 2015-07-13 2021-08-25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Products GmbH Verfahren zum pipettieren von flüssigkeiten in einem automatischen analysegerät
JP6837362B2 (ja) * 2017-03-17 2021-03-0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JP6916677B2 (ja) * 2017-06-27 2021-08-11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ノズル洗浄装置、分注装置、分析装置、ノズルの洗浄方法
EP3663768B1 (en) * 2017-08-01 2024-01-10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er
JP6435387B1 (ja) * 2017-09-29 2018-12-0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装置
US11965902B2 (en) * 2018-03-15 2024-04-23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CN111954821A (zh) * 2018-04-12 2020-11-1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电解质分析装置
WO2020121726A1 (ja) * 2018-12-11 2020-06-1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JP7171506B2 (ja) * 2019-04-24 2022-11-1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方法
JP7243607B2 (ja) * 2019-12-12 2023-03-2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生化学分析装置および生化学分析方法
CN112611480A (zh) * 2020-11-27 2021-04-06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温取样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6638A (en) * 1985-12-20 1988-04-12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Liquid level sensor
JP2001004641A (ja) * 1999-06-18 2001-01-12 Hitachi Ltd 液面検出機能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JP2003294774A (ja) * 2002-04-01 2003-10-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5083777A (ja) * 2003-09-05 2005-03-3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容器
CN1651921A (zh) * 2004-02-06 2005-08-1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液体分注装置、使用其的自动分析装置和液面检测装置
JP2007285888A (ja) * 2006-04-17 2007-11-01 Olympus Corp 液面検知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9373A (ja) * 1986-10-27 1988-05-14 Kyoto Daiichi Kagaku:Kk サンプリ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619860B2 (ja) * 1995-06-30 2005-02-16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液面検知装置
JPH1183867A (ja) * 1997-09-02 1999-03-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分注装置
EP0913671A1 (de) * 1997-10-29 1999-05-06 Roche Diagnostic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lüssigkeitstransfer mit einem Analysegerät
JP2000046624A (ja) * 1998-07-30 2000-02-18 Sysmex Corp 液体残量検出機能を備えた分析装置
JP2005164509A (ja) * 2003-12-05 2005-06-23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試薬容器
JP4700563B2 (ja) * 2005-06-15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DE102006034245C5 (de) * 2006-07-21 2014-05-28 Stratec Biomedical Systems Ag Positioniereinrichtung zur Positionierung von Pipetten
JP2009174869A (ja) * 2008-01-21 2009-08-06 Olympus Corp 分注装置、自動分析装置、分注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分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6638A (en) * 1985-12-20 1988-04-12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Liquid level sensor
JP2001004641A (ja) * 1999-06-18 2001-01-12 Hitachi Ltd 液面検出機能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JP2003294774A (ja) * 2002-04-01 2003-10-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5083777A (ja) * 2003-09-05 2005-03-3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容器
CN1651921A (zh) * 2004-02-06 2005-08-10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液体分注装置、使用其的自动分析装置和液面检测装置
JP2007285888A (ja) * 2006-04-17 2007-11-01 Olympus Corp 液面検知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78830B2 (ja) 2013-04-10
CN102066949A (zh) 2011-05-18
US20110104810A1 (en) 2011-05-05
WO2009154049A1 (ja) 2009-12-23
JPWO2009154049A1 (ja) 2011-11-24
EP2293083A4 (en) 2017-08-30
EP2293083A1 (en) 2011-03-09
EP2293083B1 (en) 2018-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6949B (zh) 自动分析装置
EP0753745B1 (en) Reag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090292494A1 (en) Analyzer
CN110291405B (zh) 自动分析装置和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清洗机构
EP2667182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CN104011547A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测定值异常检测方法
WO2007129741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2009448B1 (en)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analysis supporting liquid in the same
JP2016217921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145334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試薬容器を移動する方法
JP200731594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76615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H10232234A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20220203352A1 (en) Reaction vessel and automatic analyzing device
JP679169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49283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46196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試薬の分注方法
JP281543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92871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5164506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04680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285920A (ja) 分析装置
JP545337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1257248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745407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