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550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53550B CN102053550B CN201010538386.3A CN201010538386A CN102053550B CN 102053550 B CN102053550 B CN 102053550B CN 201010538386 A CN201010538386 A CN 201010538386A CN 102053550 B CN102053550 B CN 1020535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right support
- left socle
- linkage unit
- imag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7—Frame structures using opening shell type machines, e.g. pivoting assemb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以下部件:第1右支架;第2左支架,其与所述第1右支架相对;第2右支架,其位于所述第1右支架的下方;第2左支架,其与所述第2右支架相对,且位于第1左支架的下方;图像形成单元,其位于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1左支架之间;以及支架连接单元,其将所述第1右支架、所述第1左支架、所述第2右支架以及所述第2左支架连接成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2右支架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地滑动、且所述第1左支架与第2左支架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地滑动。该图像形成装置由于上侧支架和下侧支架通过连接部件而相互连接,因此可以抑制因外力所产生的支架整体的变形,且可以良好地保持图像形成组件的部件的位置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在被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组件,详细来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支撑图像形成组件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支架来支撑图像形成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已众所周知。使用上侧支架支撑图像形成组件,而使用下侧支架从下方支撑上侧支架。通过使下侧支架变形,从而抑制上侧支架的变形。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在下侧支架之上载有上侧支架,在对图像形成装置作用外力时,下侧支架和上侧支架的连接部容易变形,存在支架整体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状的担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由于上侧支架和下侧支架通过连接部件而相互连接,因此可以抑制因外力所产生的支架整体的变形,且可以良好地保持图像形成组件的部件的位置精度。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1右支架相对的第1左支架;位于所述第1右支架的下方的第2右支架;与所述第2右支架相对、且位于所述第1左支架下方的第2左支架;位于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1左支架之间的图像形成单元;以及支架连接单元,所述支架连接单元将所述第1右支架、所述第1左支架、所述第2右支架以及所述第2左支架连接成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2右支架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地滑动、且所述第1左支架与第2左支架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地滑动。
又,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在本申请中,使用了前后左右的方向。然而,前后和左右,是根据将哪一个作为正面而形成的观念,左右和前后是可相互替换的。因此,也对调换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中的左右和前后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公开,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包含在权利要求内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激光打印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从右后上方看该激光打印机的、取下图像形成组件的状态下的主体支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图3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由图2的状态进一步取下电源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上述电源单元和板金支架的固定状态的俯视图、(B)是图6(A)的B-B线的剖视图、(C)是表示由图6(A)的状态拔下销410的状态的俯视图、(D)是表示该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省略安装部件而表示上述固定状态的右视图。
图8(A)是表示上述电源单元和上述板金支架以及树脂支架的连结状态的后视图、(B)是图8(A)的F-F线的剖视图、(C)是图8(A)的G-G线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由图5的状态进一步取下上述安装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上述树脂支架和上述板金支架的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依据附图对本发明应用在激光打印机1中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该激光打印机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该激光打印机1是从感光体直接转印到被记录介质上的串联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在该激光打印机1的下部安装有可向前方拉出的供纸托盘2,该供纸托盘2用于收容作为被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用纸P。在供纸托盘2的前端上方位置,设置有传送用纸P的供纸辊3,构成为能够向后述的传送辊8一张一张地传送用纸P。一对传送辊8向阻力辊9传送用纸P,阻力辊9将经由传送辊8从供纸辊3送来的用纸P向图像形成组件送出。
图像形成组件可以采用感热方式、墨滴喷射方式等公知的方式,但在本实施形态中如下所述采用电子照相方式。图像形成组件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即与黑色(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各色对应的四个处理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例子)、曝光器30、转印器14及定影器40等。
各处理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例子)构成为具有静电潜像承载体即感光体21(图像形成部的一个例子)、带电器22、以及显影盒24。感光体21可以使用带状或鼓状的部件,在本实施的形态中使用鼓状的部件(以下称为感光体鼓),通过采用带正电性的感光层覆盖接地的金属制的鼓主体的表层而构成。
在感光体鼓21的后侧斜上方,带电器22和感光体鼓21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配置。在本实施的形态中,该带电器22是由带电用电线产生电晕放电的栅控式电晕型带电器,使感光体鼓21的表面均匀地带正电。显影盒24在内部具有色粉收容室25,使收容在其中的黑色、黄色、品红色、或青色的带正电性非磁性成分显影剂即色粉可靠地摩擦带电后,经显影辊26向感光体鼓21供给。
另外,在各处理单元20的上方配置有曝光器30。曝光器30可以采用LED方式和激光方式等公知的方式,而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激光方式。曝光器30具有用于产生与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Lk、Ly、Lm、Lc的半导体和使该激光L偏转的光学多面体(均省略图示),对各感光体鼓21进行扫描曝光。
多个处理单元20将感光体鼓21相互平行地配置成大致平面状,在其下侧平行地配置有带单元10。带单元10采用在驱动辊11和从动辊12之间架设环状的传送带(转印带)13的结构,使从阻力辊9送出的用纸P一边通过传送带13与各感光体鼓21接触,一边沿该感光体鼓21的配置方向传送。
在带单元10中,在隔着传送带13与各感光体鼓21相对的位置,支撑有由四个辊子构成的转印器14。
因此,在各感光体鼓21旋转时,各感光体鼓21的表面首先通过带电器22均匀地带正电。之后,通过来自曝光器30的激光L的高速扫描而曝光,形成与应该形成在用纸P上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接着,通过显影辊26的旋转,在显影辊26与感光体鼓21相对而接触时,将承载在显影辊26上且带正电的色粉向形成在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供给。由此,在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承载有与静电潜像对应的色粉图像。
之后,当传送带13所传送的用纸P通过感光体鼓21和转印器14之间时,承载在各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的色粉图像通过外加在转印辊14上的转印偏置电流依次转印到用纸P上。如此一来,转印有色粉图像的用纸P被向配置在带单元10后方的定影器40传送。
定影器40具有:加热辊41,其具有卤化灯等热源且被旋转驱动;以及加压辊42,其在加热辊41的下方,与加热辊41相对配置并推压加热辊41,并且进行从动旋转。在此定影器40中,将承载有四色色粉图像的用纸P一边通过加热辊41和加压辊42夹持传送,一边加热,从而使色粉图像热定影在用纸P上。而且,将热定影了调色图像的用纸P通过排纸辊43向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上表面的排纸托盘(省略图示)排出。
另外,在定影器40和排纸辊43之间可摆动地设置有挡板44。此挡板44用于将用纸P的传送路径在从定影器40朝向排纸辊43的路径和从排纸辊43朝向再传送辊47的路径之间切换。在供纸托盘2的下方设置有多对再传送辊47,用于将用纸P向上述阻力辊9传送。
当在用纸P的两面形成图像时,首先,挡板44被切换成使用纸P朝向排纸辊43的方向,通过正转的排纸辊43向图1的上方传送用纸P。接着,在用纸P的后端通过挡板44的时刻,使排纸辊43反转且将挡板44切换成使用纸P朝向再传送辊47的方向。
其结果,用纸P被从后端侧通过再传送辊47传送,且通过阻力辊9以表背翻转的状态向传送带13的表面供给。接着,在用纸P的背面按上述那样转印好色粉图像后,利用定影器40将色粉图像定影,在用纸P的两面都形成有图像的状态下通过排纸辊43排纸。另外,在激光打印机1的后面设有后盖50,该后盖50能够以铰链51为中心开闭。通过将该后盖50配设在如图1所示从铰链51大致垂直地立起的锁闭位置,从后侧来限定由挡板44到排纸辊43的用纸P的传送路径和由排纸辊43经过挡板44到再送传送辊47的用纸P的传送路径。
另外,各处理单元20分别可装拆地保持在四个收纳部(省略图示)中,这些收纳部设置在鼓辅助单元100上。该鼓辅助单元100可前后滑动地支撑在构成为大致箱型的主体支架200上,构成为可从包围主体支架200的外框(省略图示)的前表面(与后盖50相反侧的面)开口部向外部拉出。
另外,在本实施的形态中,将拉出鼓辅助单元100的一侧称为前方,将向外框内收纳鼓辅助单元100的一侧称为后方,将与该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中的水平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与该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中的纵向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主体支架的结构]
如图2所示,主体支架200包括:隔着图像形成组件而相对的左右一对支架201L、201R;连接支架201L、201R的上端之间的上部支架连接组件241、242、270(上部支架连接单元的一个例子);连接支架201L、201R的下端之间的底部支架连接组件252、253(底部支架连接单元的一个例子);以及在上部支架连接组件和底部支架连接组件之间连接支架201L、201R的后端之间的支架连接组件400(支架连接单元的一个例子)。
一对支架201L、201R分别由上下两个部件构成,由板金制的第1支架(以下称为板金支架)210L(第1左支架的一个例子)、210R(第1右支架的一个例子)和从下方支撑板金支架210L、210R的树脂制的第2支架(以下称为树脂支架)250L(第2左支架的一个例子)、250R(第2右支架的一个例子)构成。板金支架210L、210R在隔着图像形成组件的位置相对,且在与该相对方向垂直的面内向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在沿该面的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刚性。板金支架210L、210R,其上端缘、前端缘及后端缘向外侧弯曲成直角,对扭曲所述面的方向确保规定的刚性。
树脂支架250L、250R呈截面“コ”字形,该截面“コ”字形具有从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壁的上端缘、下端缘、前端缘及后端缘向外侧立起成直角的壁。虽然树脂支架250L、250R利用这种形状即使是树脂材料也能确保本身的规定的刚性,但其在上下方向上的刚性低于板金支架210L、210R在上下方向上的刚性。在树脂支架250L、250R之间支撑有上述供纸托盘2和再传送辊47。
鼓辅助单元100可以前后滑动地支撑在导轨部件上,该导轨部件设置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相互相对的内侧面上。如图1所示,在鼓辅助单元100的后端下部,形成有从后方向前方切开的切口部102。在将鼓辅助单元100向主体支架200安装时,通过使此切口部102与跨架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之间的主体基准轴220(参照图2)卡合,从而将鼓辅助单元100的后端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定位。另外,在鼓辅助单元100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有轴(省略图示),在左右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上形成有收容该轴的孔部211(在图2中仅图示板金支架210R侧)。
如图2所示,上部支架连接组件中的一个270,将其向左右两侧弯折的端缘272分别在前、后、中央的三个部位通过螺钉273固定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上端。此连接组件270,起到支撑曝光器30的曝光器垫板的作用,具有可透过与各颜色相对应的激光L的四个狭缝271(图2中只图示有3个)。
上部支架连接组件中的其它两个上杆241及前杆242,分别在曝光器30的上方中央以及板金支架210L、210R的前方上端连接板金支架210L、210R的上端之间。通过此上杆241、前杆242来提高板金支架210L、210R在曝光器30附近的刚性。而且,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前方下部之间通过金属制的下杆244连接。
底部支架连接组件252、253以前后隔有间隔的两个部位连接一对树脂支架250L、250R的下表面之间。支架连接组件400,如后述那样跨设于板金支架210L、210R的下端及树脂支架250L、250R的上端而固定。因此,通过上部支架连接组件241、242、下杆244及支架连接组件400使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从前后方向看构成为框状。通过底部支架连接组件252、253及支架连接组件400使一对树脂支架250L、250R从前后方向看构成为框状。
在左侧的板金支架210L上贯穿设置有:圆孔212,其中插通有用于驱动感光体鼓21的驱动联接器(省略图示);以及圆孔213,其中插通有用于驱动显影辊26的驱动联接器(省略图示)。此外,在左侧的板金支架210L的外侧,固定有由马达驱动上述各驱动联接器的驱动系统(省略图示)。
供纸辊3、传送辊8及阻力辊9设置在单元箱中,该单元箱架设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前方下部之间。定影器40,从板金支架210L、210R的后方侧可装拆地安装在安装部件290L、290R上,该安装部件290L、290R固定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相互相对的内侧面上。带单元10安装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下部之间。或者,带单元10也可以安装在安装部件290L、290R上。
如图3、图4所示,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相比定影器40更靠后下方的后方下部上,安装有电源单元400。此电源单元400也具有连接一对支架201L、201R的后端之间的支架连接组件的功能。如图4所示,电源单元400具有由树脂成型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筒状的管道401,在该管道401的下表面,安装有基板403,其提供用于驱动上述马达等的电力。另外,在图3、图4中,省略了实际安装在基板403上的电源部件等的图示。另外,如图2所示,在电源单元400的右端,设置有风扇404,其通过将管道401内的空气向激光打印机1的外部排出而使基板403冷却。
而且,在电源单元400的后端下部,与管道401一体地成型有轴承部405,后盖50的铰链51可转动且可上下方向移动地支撑在该轴承部405上。另外,在电源单元400的上方,设置有在图1中省略图示的导轨408与清洁辊407,该导轨408用于将用纸P从传送带13导向定影器40,而清洁辊407用于除去附着在加压辊42上的色粉。对应于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隔有间隔而设置的多个剥离爪,配置有多个清洁辊407,并使各清洁辊407与加压辊42接触而旋转。另外,如图2所示,在电源单元400的后部背面,沿着从挡板44到再传送辊47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沿上下方向并一体地突出设置有的多个引导肋部500,其用于使用纸P的传送顺利。
另外,在后盖50上,在铰链51的附近形成有圆弧状的导向槽,嵌有设置在电源单元400的轴承部405附近的圆柱状的销(也可以采用滚轴)。由此,例如在打开后盖50时,通过使圆柱状的销在圆弧状的导向槽中相对移动,从而使后盖50的铰链51向轴承部405的上端侧一边上升一边打开。另外,相反,在关闭后盖50时,同样通过使圆柱状的销在圆弧状的导向槽中相对移动,从而使后盖50的铰链51向轴承部405的下端侧一边下降一边关闭。因此,当在用纸P的两面形成图像时,在由挡板44到再传送辊47的传送路径中发生卡纸(阻塞)时,随着后盖50的打开,其下端部分会朝向打开上述传送路径的方向位移,可以将卡纸(阻塞)的用纸P容易地取下。
另外,当在用纸P的单面上形成图像时,为了进行所谓的面朝上排纸(连续排纸),打开后盖50而将其上表面作为面朝上排纸托盘来利用时,对于向后方侧连续排出的用纸P,可以将后盖5配置在高度方向上更接近的位置,也具有可以提高用纸P的装载性(可排列装载用纸P的能力)的效果。
[板金支架和树脂支架的连接结构]
如图3、图9所示,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下端缘的一部分向内侧弯曲,其没有弯曲而向下方延伸成下垂状的部分成为连接片217,该连接片217用于与树脂支架250L、250R连接。即,连接片217在前后方向上隔有间隔的多个部位处,从各板金支架210L、210R向下方突出成矩形,并抵接于在树脂支架250L、250R的上表面突出成长方体状的台部255上。
在板金支架210L、210R前端附近的下端缘,形成有圆弧部向上的U字形的切口部219,在与树脂支架250L、250R的上述切口部219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圆弧部向上的U字形的突起258。因此,通过使连接片217和台部255相抵接,限定板金支架210L、210R相对于树脂支架250L、250R的高度方向的位置,通过各切口部219和突起258的卡合,限定板金支架210L、210R相对于树脂支架250L、250R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连接片217和台部255的抵接部也是用于以树脂支架250L、250R承受图像形成组件及板金支架210L、210R的负荷的、连接板金支架210L、210R和树脂支架250L、250R的连接部。
通过螺钉251(参照图10)在多个部位将板金支架210L、210R和树脂支架250L、250R固定,该螺钉251插通在从树脂支架的上表面沿着板金支架的侧面立起的壁中,但使用此螺钉的固定是比较宽松的。例如,如图10所示,螺钉251构成为所谓的带台阶的螺钉,树脂支架250的螺纹孔257形成为比螺钉251的台阶部的直径足够大,螺钉251前端的螺纹部与板金支架210的螺纹孔218螺合。
由此,由于树脂支架250和板金支架210通过螺钉251没有紧固地连接成两者无法相对移动的程度,因而不会存在树脂支架250的变形不变地传递给板金支架210的担忧。另外,即便树脂支架250和板金支架210的线膨胀率不同,但由于可以吸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尺寸差,因此不存在树脂支架250和板金支架210弯曲的担忧。
螺钉251不限于构成为所谓的带台阶的螺钉,例如,使用一般的螺钉,并安装相当于台阶部的垫圈来进行螺纹固定,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只要是具有相同效果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
在一对树脂支架250L、250R的下表面的前后两端附近,分别向下方突出地设有支脚600(脚的一个例子,参照图3),该支脚600与用于设置激光打印机1的地面等设置面接触。这些支脚600位于相对于各板金支架210L、210R的前后两个连接片217向前后方向外侧离开距离LA的位置。换言之,树脂支架250L、250R向各连接片217的前后方向外侧延伸,且在其延伸的位置上具有支脚600,从而使该延伸部分能够以连接片217的下方部分作为大致中心向上下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另外,通过将前后两个连接片217设置在前后两个支脚600之间所对应的位置的上方,从而使包含图像形成组件的板金支架210L、210R在上下方向上弹性支撑在支脚600之间的树脂支架250L、250R上。
[主体支架的电源单元安装结构]
电源单元400,其两端以大致重合的状态固定在作为板金支架210L、210R以及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后端部且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端面上。此时,如图2及图5所示,电源单元400通过分别固定在板金支架210L、210R内侧面上的树脂制的一对安装部件290L、290R定位在板金支架210L、210R上。即,如图6所示,在电源单元400的左右两端附近设置有销410,在各安装部290L、290R上,突出设置有一对水平板291,其用于将该销410在上下方向上定位。各水平板291构成为向安装部件290L、290R的内侧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平板状,在上下成对的水平板291之间,销410能够从后侧沿水平方向插入。另外,在图6(A)中,将突出设置在安装部290L上的上侧的水平板291剖开一部分而进行图示。
在左侧的安装部件290L中,将下方的水平板291做得比上方的水平板291宽,在该下方的水平板291的后端面上,形成矩形的切口部292。另外,在销410的后侧下方,一体成型有与上述切口部292嵌合的矩形平板状的嵌合部411。因此,当左侧的销410插入突出设置在安装部件290L上的一对水平板291之间时,通过嵌合部411与切口部292嵌合而将该销410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定位。
如图7所示,突出设置在右侧的安装部290R上的一对水平板291的前侧端部,通过连接部296连接成侧面看呈“コ”字形,销410通过与该连接部296抵接而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另外,这样的销410也形成在电源单元400的其它部位上。而且,如图5、图7所示,在板金支架210L、210R的后端向外侧弯曲成直角的弯曲部上,分别形成有孔部214,该孔部214用于收容形成在上述其它部位上的销410。而且,在板金支架210L、210R后端的上述弯曲的部分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孔215,其用于通过螺钉421(连接部件的一个例子,参照图2)将电源单元400固定。另外,在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后端面上突出设置有凸台259,其用于通过自攻螺钉422(连接部件的一个例子,参照图2)将电源单元400固定。
板金支架210L、210R的后端的、位于孔部214、螺纹孔215的下方的部分,在互相相对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钩状的切口部216,电源单元400的左右两端部配置在该切口部216上。另外,关于切口部216的详细结构,请参照图9,该图表示从图5的状态进一步取下上述一对安装部290L、290R的状态下的主体支架200的结构。
如图8(A)所示,在从电源单元400的左右两端向上方延长的一对安装片436上,在与板金支架210L、210R的螺纹孔215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长孔431L(第1左长孔的一个例子)、431R(第1右长孔的一个例子)。如图8(A)(B)所示,长孔431L、431R形成为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大于螺钉421的螺纹部。由此,与螺纹孔215的位置精度无关,将电源单元400按照以下说明这样来高精度地定位,将电源单元400固定在板金支架210L、210R上。
设计成当螺钉421被紧固至嵌合部411与切口部292嵌合且销410与连接部296相抵接时,如图8(B)所示,板金支架210L、210R和电源单元400之间留有间隙。因此,利用螺钉421而使安装片436弯曲,从而通过上述的切口部292和连接部296来准确地限定电源单元400的前后方向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矩形的切口部292和嵌合部411,只进行电源单元400的左右方向的定位。
在电源单元400的下端的左右两端附近,突出设置有矩形的一对安装片435L、435R,该安装片435L、435R向与树脂支架250L、250R后端相对的位置向下方垂下。在树脂支架250L、250R与安装片435L、435R相对的位置上,分别在安装片435L、435R侧形成有长孔437L(第2左长孔的一个例子)、437R(第2右长孔的一个例子)、在树脂支架侧形成有与该长孔437L、437R嵌合的凸台259。如图8(A)(C)所示,长孔437L、437R在上下方向形成为大于凸台259,在左右方向上,长孔437L、437R与凸台259之间的间隙形成得较小且在左右方向上窄于自攻螺钉422的凸缘,以实质上限制长孔437L、437R与凸台259的左右方向的相对移动。
另外,设计成当如上述那样将螺钉421紧固时,树脂支架250L、250R与安装片435L、435R之间留有间隙、且紧固在凸台259中心的螺纹孔中的自攻螺钉422的凸缘与安装片435L、435R之间也留有间隙。因此,通过自攻螺钉422进行的树脂支架250L、250R与电源单元400的连接具有在前后上下方向上的自由度。自攻螺钉422的凸缘抑制安装片435L、435R从凸台259完全地脱落。
长孔437L、437R和凸台259之间的左右方向的间隙较小,树脂支架250L、250R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由长孔437L、437R大致确定,但是如上述那样,由于上下的板金支架210L、210R和树脂支架250L、250R被比较宽松地固定,因此通过调节树脂支架250L、250R相对于板金支架210L、210R的位置,可以设定板金支架210L、210R、树脂支架250L、250R及电源单元400三者的相互位置。
这样,电源单元400,其左端跨设于左边的板金支架210L和树脂支架250L、右端跨设于右边的板金支架210R和树脂支架250R而固定,从而将左右的支架201L、201R之间相互连接。即,电源单元400具有支架连接组件的功能,即使上下的板金支架210L、210R和树脂支架250L、250R如上述那样宽松地固定,也可以抑制由于从斜上方、横向作用的外力而使装置支架整体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状的情况。更详细来讲,电源单元400相对于板金支架210L、210R如上述那样在前后左右上下定位而固定,相对于树脂支架250L、250R如上述那样被限制左右的移动而固定,从而抑制装置支架整体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状。
而且,电源单元400,相对于树脂支架250L、250R隔着支脚600与连接片217相反侧的端面、即如上述那样弹性变形的部分的端面连接,但由于电源单元400与树脂支架250L、250R如上述那样通过凸台259和长孔437L、437R连接,因而可以容许树脂支架250L、250R相对于板金支架210L、210R向上下方向变形。
如图8(A)所示,树脂支架250L、250R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板金支架210L、210R,且向板金支架210L、210R的相对方向的内侧延伸。支脚600也向板金支架210L、210R的内侧延伸。电源单元400的下表面与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的上端面相对。
也即,图像形成组件的负荷和从上方作用在各板金支架210L、210R上的外力与从树脂支架250L、250R向上方作用的力的作用点在左右方向相互偏离。当强劲的冲击等从上下方向作用而使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向连接片217的外侧延伸的部分向靠近板金支架210L、210R的方向变形时,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与电源单元400的向板金支架210L、210R的内侧延伸的部分的下表面相抵接,从而缓和冲击等。由此,可以抑制向板金支架210L、210R传递冲击等情况。
另外,最好在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和与之相对的电源单元400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方,突出设置有半球状的突起440,从而当树脂支架250L、250R变形时,突起440会与另一方相抵接。
构成为一个单元的定影器40从后方侧相对于一对安装部290L、290R装拆自如,而在其装拆时,形成为电源单元400不妨碍定影器40的装拆这样的配置关系。如上述那样,由于定影器40、电源单元400以及带单元10这三者通过一个部件定位,因此可以容易且准确地确保定影器40的各辊41、42、电源单元400的导轨408和清洁辊407、以及带单元10的传送带13这三者的位置关系。
而且,从图3可知,电源单元400配置在各板金支架210L、210R的前后两端的两个连接片217的外侧的位置,更具体来讲,配置在后侧的连接片217的后方的位置,电源单元400以其两端大致重合的状态固定在板金支架210L、210R以及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后端部的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端面上。因此,即使在将板金支架210L、210R支撑在一对树脂支架250L、250R上而进行组装后,也可以将电源单元400相对于板金支架210L、210R进行安装。
[本实施形态的效果]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激光打印机1中,从两侧支撑鼓辅助单元100、曝光器30、带单元10以及定影器40的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通过上部支架连接组件270、241、242、下杆244以及支架连接组件(电源单元)400相互连接。因此,可以准确保持图像形成组件的各部品的相对位置,形成色差等少的准确的图像。
而且,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由与其分体构成的树脂支架250L、250R支撑,包括板金支架210L、210R在内的图像形成组件的重量,通过连接片217由树脂支架250L、250R的台部255的上表面承受。设置在树脂支架250L、250R上的多个支脚600位于各板金支架210L、210R的前后两端的两个连接片217的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由此,所述重量在前后两个支脚600之间由树脂支架250L、250R的弹性所承受。
因此,当从上方向板金支架210L、210R施加冲击、或者任意一个支脚600由于设置面的凹凸等被抬起时,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向连接片217的前后方向外侧延伸的部分,会大致以连接片217的下方位置为中心向上方弹性变形。从而减少作用于树脂支架250L、250R的弯曲力矩或扭曲力矩等给板金支架210L、210R带来的影响。当冲击过大等时,树脂支架250L、250R的变形由电源单元400的下表面承受,因此可以防止板金支架210L、210R的变形或者损坏。
即使从树脂支架250L、250R向板金支架210L、210R作用挠曲或扭曲力矩等,那也是在板金支架210L、210R上沿上下方向即其表面方向来作用。由于板金支架210L、210R在表面方向上的刚性高于树脂支架250L、250R的延伸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刚性,因此可以使图像形成组件的各部分、尤其是扫描单元30和处理单元20之间保持良好的位置精度,形成色差少的准确的图像。
另外,在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切口部216之间,配置有在左右方向上长于上述一对板金支架210L、210R的间隔的电源单元400。因此,尽管使用了如上述那样的左右方向较长的电源单元400,也可抑制装置的大型化。而且,电源单元400被设置成相对于板金支架210L、210R固定、相对于树脂支架250L、250R可以位移。因此,可以准确地限定电源单元400与图像形成组件的位置关系,更好地形成图像。
另外,由于电源单元400跨设于板金支架210L、210R和树脂支架250L、250R之间而固定,且被固定成相对于树脂支架250L、250R可以向上下方向位移,因此可以抑制由于从斜上方或横向作用的外力而使装置支架整体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状的情况。而且,即使由于从上方作用的冲击等而使树脂支架250L、250R变形,也可以通过电源单元400与树脂支架250L、250R的相对位移来吸收。
另外,电源单元400以其两端大致重合的状态固定在作为带子的用纸传送方向端部和多个处理单元20的配置方向的端部的、板金支架210L、210R以及树脂支架250L、250R的后端部的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端面上,因此可以在一对支架201L、201R之间不妨碍图像形成组件地确保较宽的用于配置图像形成组件的空间,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支架整体变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情况。
[本发明的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形态。例如,板金支架210L、210R也可以只放置在树脂支架250L、250R上。
支架连接组件也可以不兼作为电源单元400而兼作为收容供纸辊3、传送辊8以及阻力辊9的单元箱。另外支架连接组件也可以采用不兼作其它功能而只具有连接功能的板状或者棒状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的形态中,支架连接组件(电源单元)400被固定成能够相对于树脂支架250L、250R向上下方向位移,但也可以被固定成能够相对于板金支架210L、210R向上下方向位移。另外,长孔437L、437R以及凸台259也可以设置在所固定的两个构件的任一个上。
传送带13,也可以不传送用纸而作为中间转印带,将来自感光体的色粉图像转印到带子上且从该带子向用纸转印。
作为构成上述实施形态的第2支架的树脂,可以使用ABS树脂,但除此之外也可以适当地使用刚性低于板金的树脂材料。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相同地应用在单色的激光打印机或传真装置、复印机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中。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部件:
第1右支架;
第1左支架,其与所述第1右支架相对;
第2右支架,其位于所述第1右支架的下方;
第2左支架,其与所述第2右支架相对,且位于所述第1左支架的下方;
图像形成单元,其位于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1左支架之间;以及
支架连接单元,其将所述第1右支架、所述第1左支架、所述第2右支架以及所述第2左支架连接成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2右支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地滑动、且所述第1左支架与第2左支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地滑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连接部件;其中
所述第1右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中的一方,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右长孔,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1右长孔,且将所述第1右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连接成在左右方向能够相对地滑动;
所述第1左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中的一方,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左长孔,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1左长孔,且将所述第1左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连接成在左右方向能够相对地滑动;
所述第2右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中的一方,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第2右长孔,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2右长孔,且将所述第2右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连接成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地滑动;
所述第2左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中的一方,具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第2左长孔,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2左长孔,且将所述第2左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连接成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地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右支架和所述第1左支架、所述第2右支架和所述第2左支架中的至少一组形成有切口部;
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位于所述切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右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中具有所述长孔的一方,位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头部、与所述第2右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中的另一方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右支架和所述支架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中,所述头部与所述另一方的距离大于所述一方的厚度,以使所述第2右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单元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地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连接单元包括电源单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连接单元包括风扇;
所述风扇通过所述切口部使空气流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多个支脚,
所述多个支脚,从所述第2右支架与所述第2左支架各自的下表面突出;
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2右支架连接的部位、以及所述第1左支架与所述第2左支架连接的部位,位于连接所述多个支脚的线段之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上部支架连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1左支架的上端;以及
底部支架连接单元,其连接所述第2右支架与所述第2左支架的下端;
其中,所述支架连接单元,在所述上部支架连接单元与所述底部支架连接单元之间,跨设于所述第1右支架与所述第2右支架的连接部、和所述第1左支架与所述第2左支架的连接部并与之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右支架和所述第1左支架,在与被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相对;
所述支架连接单元,其与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第1右支架、所述第1左支架、所述第2右支架以及所述第2左支架的各端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具有相互平行排列的多个图像形成部;
所述第1右支架、所述第1左支架、所述第2右支架以及所述第2左支架,与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的排列方向平行地延伸;
所述支架连接单元,与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第1右支架、所述第1左支架、所述第2右支架以及所述第2左支架的各端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右支架以及所述第2左支架由树脂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为螺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49282A JP5397161B2 (ja) | 2009-10-29 | 2009-10-29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49282 | 2009-10-29 | ||
JP2010110137A JP5577835B2 (ja) | 2010-05-12 | 2010-05-12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10137 | 2010-05-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53550A CN102053550A (zh) | 2011-05-11 |
CN102053550B true CN102053550B (zh) | 2014-02-26 |
Family
ID=4353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38386.3A Active CN102053550B (zh) | 2009-10-29 | 2010-10-29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503168B2 (zh) |
EP (1) | EP2317405B1 (zh) |
CN (1) | CN1020535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182413B1 (en) | 2008-10-31 | 2020-04-0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804819B2 (ja) * | 2010-08-04 | 2015-11-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構造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9677B2 (ja) | 2011-08-18 | 2016-05-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51089B2 (ja) | 2011-08-18 | 2015-07-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56569A (ja) * | 2012-01-31 | 2013-08-1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5663514B2 (ja) | 2012-03-14 | 2015-02-0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0433B2 (ja) * | 2012-09-21 | 2016-04-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79096B2 (ja) * | 2012-09-26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235267A (ja) * | 2013-05-31 | 2014-12-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2703B2 (ja) | 2013-06-20 | 2017-03-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98390B2 (ja) | 2013-06-20 | 2017-03-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7623B2 (ja) | 2013-06-20 | 2017-04-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35482B2 (ja) | 2013-06-20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004805A (ja) | 2013-06-20 | 2015-01-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7622B2 (ja) | 2013-06-20 | 2017-04-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79591B2 (ja) | 2013-06-20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9582B2 (ja) * | 2013-11-15 | 2017-04-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42796B2 (ja) * | 2013-12-24 | 2017-06-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825B2 (ja) | 2013-12-24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824B2 (ja) | 2013-12-24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79615B2 (ja) | 2013-12-24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123639A (ja) * | 2013-12-26 | 2015-07-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ー |
US9428353B2 (en) | 2014-04-14 | 2016-08-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7039329B2 (ja) * | 2018-02-28 | 2022-03-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06681A (en) * | 1990-09-16 | 1993-04-27 | Konica Corporation | Arrangement for facilitating opening and closing a clamshell type of copying ma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6523Y2 (zh) * | 1986-06-11 | 1991-06-07 | ||
JPH09190133A (ja) * | 1996-01-09 | 1997-07-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415970B2 (ja) | 1999-03-16 | 2010-02-1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330351A (ja) | 1999-03-16 | 2000-11-30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166550A (ja) | 1999-12-06 | 2001-06-22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463231B2 (en) * | 1999-12-22 | 2002-10-08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Printer device |
JP4464007B2 (ja) | 2001-03-27 | 2010-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05649A (ja) | 2002-01-16 | 2003-07-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07894A (ja) | 2003-04-23 | 2003-10-31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09262A (ja) * | 2006-06-30 | 2008-01-17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83142B2 (ja) * | 2008-07-17 | 2011-05-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52423A (ja) * | 2008-07-28 | 2010-03-11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0
- 2010-09-16 EP EP10009720.3A patent/EP2317405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9-29 US US12/893,606 patent/US8503168B2/en active Active
- 2010-10-29 CN CN201010538386.3A patent/CN102053550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8-05 US US13/959,487 patent/US886719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06681A (en) * | 1990-09-16 | 1993-04-27 | Konica Corporation | Arrangement for facilitating opening and closing a clamshell type of copying machine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9-190133A 1997.07.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17405A1 (en) | 2011-05-04 |
CN102053550A (zh) | 2011-05-11 |
EP2317405B1 (en) | 2016-11-30 |
US20110102983A1 (en) | 2011-05-05 |
US8867197B2 (en) | 2014-10-21 |
US8503168B2 (en) | 2013-08-06 |
US20130322917A1 (en) | 2013-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5355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571699B (zh) | 电摄影成像设备 | |
US7761024B2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rrying process cartridge on a movable member | |
US861178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 |
CN101414152B (zh) | 成像设备 | |
US8099018B2 (en) | Pressing mechanism for a developing cartridge | |
US8068764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US857725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532524B2 (en) | Image formation device having first frame for supporting image formation unit and second frame of lower flexure rigidity | |
JP486806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63949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941760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791633B2 (en) |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79396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 |
US6978097B2 (en) | Image-forming apparatus | |
US1104210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rint head | |
US20090274503A1 (en) | Xerographic Station Deskew Mechanism | |
US924442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upporting member for supporting cartridges | |
JP201123767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4015208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70650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280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801176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5108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