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5864B -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5864B
CN102045864B CN201010528273.5A CN201010528273A CN102045864B CN 102045864 B CN102045864 B CN 102045864B CN 201010528273 A CN201010528273 A CN 201010528273A CN 102045864 B CN102045864 B CN 102045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ntion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82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5864A (zh
Inventor
宫田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45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5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5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58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记录有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以及第二无线通信部,进行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通信;在被指示了声音通信开始的情况下,对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进行暂时脱离处理,开始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在声音通信结束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将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解除,对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09年10月2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242894号。在本说明书中,将日本专利申请2009-24289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的所有内容作为参照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应于两个以上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记录有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信方式(或者下一代高速无线通信系统),推进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开发。LTE具有最大20MHz的宽的带宽,通过在下行通信中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以及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在上行通信中采用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等,在下行通信中最大能够实现超过300Mbps,在上行通信中最大能够实现75Mbps。
由于LTE是为包通信特殊化的通信方式,所以能够想到即使是能够利用LTE的无线通信终端,对于基于线路交换的声音通信,也会利用W-CDMA或cdma20001x那样的以往的通信方式。在总是同时等待声音通信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和LTE系统两者的无线通信终端中,无线通信终端的通常的等待中的消耗电流变大。在仅等待LTE系统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在通常状态下不能接受声音来信,所以作为所谓的“电话”的功能不再成立。在仅等待声音通信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终端中,不能发挥LTE的不间断IP连接性的优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LTE系统中,可以考虑CS(Circuit Switched:线路转接)Fallback(回落)的功能。在CS Fallback中,将来自W-CDMA或cdma20001x等的声音通信用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来信通知通传(tunneling)到LTE系统上,传送给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声音来信通知的无线通信终端对LTE系统进行暂时脱离(中断;Suspend)处理,并对声音通信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线路连接处理而执行声音通信。在声音通信结束后,无线通信终端对声音通信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线路释放处理,对LTE系统进行暂时脱离解除(再开始;Resume)处理,回到等待LTE系统的状态。CS Fallback的动作并不限于声音来信处理,在声音发信处理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动作。
如上所述,通常采用仅能够等待LTE系统的LTE的无线通信终端与采用了能够等待声音通信用无线通信系统和LTE系统两者的LTE的无线通信终端相比能够减小消耗电流。除此以外,在采用仅能够等待LTE系统的LTE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具有还能够接受声音来信的优点(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GPP TS23.272V8.4.0(2009-06),“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Circuit Switched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Stage2(Release8)”)。
但是,在以往的采用LTE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在短期间内连续发生声音来信或声音发信的情况下,例如在通过声音来信而开始的通话结束后立即重新打电话的情况下,或在虽然进行了声音发信处理但由于对方没有应答而立即向别的对方打电话的情况下,由于LTE系统的暂时脱离处理和暂时脱离解除处理进行动作,所以存在在发信处理中花费时间的问题。此外,在以往的采用LTE的无线通信终端中,将用于进行暂时脱离解除处理的控制消息和用于进行暂时脱离处理的控制消息在无线上短期间内收发,因而存在浪费无线资源的问题。
此外,在具备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和以能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的无线通信终端中,一般也会发生与上述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连续进行声音通信处理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声音通信处理时间花费较长,并且能够防止无线资源的浪费的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记录有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无线通信终端,具备:
第一无线通信部,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部,以能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通信;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
上述控制部,
在被指示了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
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执行暂时脱离处理,并通过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
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无线通信终端,具备:
第一无线通信机构,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机构,以能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通信;以及
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机构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机构;
上述控制机构,
在被指示了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
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机构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执行暂时脱离处理,并通过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机构执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
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机构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第3技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具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终端,
在被指示了上述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在进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通信之前,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处理,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不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在此期间被指示了上述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对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开始声音通信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记录介质,记录有对计算机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具备:第一无线通信机构,进行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机构,进行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通信,
上述记录介质记录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即:
在被指示了上述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
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执行暂时脱离处理,并执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
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在连续进行声音通信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比以往缩短声音通信处理时间。此外,根据有关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记录有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能够抑制无线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以往的CSFB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4A及图4B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处理流程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及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系统整体结构
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通信终端100、无线通信基站200、移动管理装置300、网关装置400、无线通信基站500以及基站控制装置600。
无线通信基站200、移动管理装置300、网关装置400是构成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称作通信系统A)的网络装置。通信系统A例如支持LTE、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EV-DO、WiMAX等通信方式,主要提供高速的数据通信服务。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包括认证服务器、加入者信息管理服务器、策略/收费控制服务器等。
无线通信基站500、基站控制装置600是构成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下称作通信系统B)的网络装置。通信系统B例如支持W-CDMA、cdma20001x、PHS(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等通信方式,主要提供声音通信服务。不仅提供声音通信服务,有时还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包括认证服务器、加入者信息管理服务器、策略/收费控制服务器等。
无线通信基站200经由无线接口,而与管辖区域(小区)内的无线通信终端100进行无线通信(主要是高速数据通信)。例如,在LTE系统的情况下,ENB(Evolved Node B:演进性节点B)对应于此。
移动管理装置300具有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位置信息管理、会话(session)管理、连接的网关装置管理等功能。例如,在LTE系统的情况下,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对应于此。
网关装置400具有数据通信量的转送、移交时的数据转送路径切换等功能。例如,在LTE系统的情况下,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对应于此。
无线通信基站500经由无线接口,而与管辖区域(小区)内的无线通信终端100进行无线通信(主要是声音通信)。例如,Node B、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基准收发站)、BS(Base Station:基站)对应于此。
基站控制装置600进行无线通信终端100的位置登记、认证、收发信处理、移交控制等。例如,RNC(Radio Network Control:无线网络控制器)、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对应于此。
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中,通过将基站控制装置600和移动管理装置300连接,成为能够进行通信系统A与通信系统B的相互连接的具备相互连接性的结构。在图1中,两者直接连接,但也可以在两者之间夹装CS IWS(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Interworking Solution function:线路转接回落互操作功能实体)那样的装置。
另一方面,无线通信终端100对应于上述通信系统A和通信系统B,构成为能够与无线通信基站200及无线通信基站500进行无线通信。以下,参照图2具体地说明该结构。
图2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结构的结构图。
无线通信终端100如图2所示,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101、第二无线通信部102、操作部103、显示部104、声音输出部105、声音输入部106、存储部107、定时器管理部108、终端状态检测部109、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控制部112以及总线113。
第一无线通信部101支持通信系统A,经由无线通信基站200收发各种数据。此外,第一无线通信部101基于LTE、HSPA、EV-DO、WiMAX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部102支持通信系统B,经由无线通信基站500进行声音通话和各种数据的收发。此外,第二无线通信部102基于W-CDMA、cdma20001x、PHS等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操作部103具备键盘、光标键、数字键等,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并将操作信号输入到控制部112中。
显示部104由点矩阵型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等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等构成。显示部104通过控制部112的控制而显示任意的数据(例如字符、图像、影像等)。
声音输出部105具备扬声器、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er:数字模拟转换器)等,例如,对从第二无线通信部102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实施DA变换,通过扬声器放音。
声音输入部106具备麦克风等,在通话时等收集声音信号,并对第二无线通信部102供给该声音信号。
存储部107由内置在无线通信终端100中的存储器、可拆卸的外部存储器等构成,存储各种程序及数据。存储部107例如存储控制部112的动作控制用程序。此外,存储部107将通话目标的名称、电话号码、邮件地址、其他属性信息等分别建立对应,作为电话簿存储。
定时器管理部108例如由软件定时器等构成,基于控制部112的控制,计测从某个时点起的经过时间,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终端状态检测部109在声音通话结束后间接地检测用户的否定再通话的可能性的行为。具体而言,终端状态检测部109由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关闭状态(在无线通信终端100是开闭式的便携电话等的情况下)的开关、检测周围的亮度的光传感器、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的振动及朝向的加速度传感器、取得无线通信终端100所具备的各种应用的起动状态的程序等中的某种、或者它们的组合构成。
这里,开闭状态检测开关在无线通信终端100是折叠型的情况下,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折叠而难以进行声音通信的状态,在无线通信终端100是滑动型的情况下,检测两个壳体被叠合而难以进行声音通信的状态等。
此外,光传感器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周围的亮度为基准水平以下(周围变暗)的情况。
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的振动及朝向。
起动检测程序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所具备的应用程序被起动的情况。
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取得与第二无线通信部102进行的无线通信关联的信息。所谓与第二无线通信部102进行的无线通信关联的信息,例如是正在进行通信的对方(通话目标)的名称、电话号码、识别信息等的对方信息、通信所花费的时间、通信结束理由等。这些信息通过从存储部107读出、监视第二无线通信部102的通信、由基站控制装置600经由无线通信基站500通知、等的方法取得。
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例如是访问存储在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存储部107中的电话簿的功能、通过用户操作来受理发信电话号码的输入的功能、Web上的电话号码数据库访问功能等中的某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控制部112由微处理单元等构成,执行存储在存储部107中的动作控制用的程序,控制无线通信终端100整体的动作。
总线113在图2所示的各部101~112之间相互传送数据。
以往的CSFB处理的流程
下面,利用图3,对以往的CS Fallback(以下简称作CSFB)功能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以及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结构与图1及图2所示的是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作为初始状态,假设无线通信终端100在通信系统A中处于待机状态(S100)。所谓待机状态,是无线通信终端100对属于通信系统A的小区(或者无线基站)完成同步处理、并接收到由该小区报告的关于通信系统A的系统信息的状态,是所谓的“camp on”的状态。进而,在待机状态下,无线通信终端100有时对通信系统A的网络装置(移动管理装置300或网关装置400)请求位置登记处理、会话(Session)或承载(Bearer)的建立处理等。由于无线通信终端100通常处于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因此具有数据通信的起动时间变快、网络侧能够对无线通信终端100起动服务等的优点。
在步骤S100的状态下,在从通话对方(未图示)向无线通信终端100进行了声音发信处理的情况下,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声音来信通知被传送到通信系统B的基站控制装置600(S101)。基站控制装置600将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声音来信通知跨过通信系统A与B之间,传送给通信系统A的移动管理装置300(S102)。移动管理装置300将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声音来信通知经由无线通信基站200传送给无线通信终端100(S103)。在步骤S102、S103中,将通信系统B的声音来信通知在通信系统A的控制消息上通传而传送。
接收到声音来信通知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经由无线通信基站200对移动管理装置300传送CSFB开始通知(S104)。移动管理装置300对无线通信基站200传送CSFB开始通知(S105)。
无线通信终端100定期地测量待机小区的接收状态和周边小区的接收状态,对无线通信基站200报告其结果(S106)。所谓接收状态,是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RP(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等。上述测量和结果报告是基本上与声音来信通知的有无无关而恒常地进行的动作。但是,也可以以声音来信通知接收为契机开始处理。
接收到了无线通信终端100发送的测量结果报告的无线通信基站200对无线通信终端100通知重定向(redirection)指示,起动连接释放处理(S107)。重定向目标及重定向定时由无线通信基站200根据测量结果报告的内容决定。在连接释放处理中,无线通信终端100和无线通信基站200分别将为了在两者间进行无线通信而确保的无线资源释放,并将关联的管理信息等删除。如果需要,则在两者之间交换控制消息。
如果连接释放处理完成,则无线通信基站200对移动管理装置300传送连接释放通知(S108)。接收到了连接释放通知的移动管理装置300对网关装置400进行暂时脱离(暂停(suspend))处理(S109)。在暂时脱离处理中,移动管理装置300和网关装置400将为了传送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数据而确保的通信资源进行部分释放或者暂时停止、或者将关联的管理信息等进行部分删除。如果需要,则在两者之间交换控制消息。此外,也可以使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数据的缓冲功能有效。总之,通过这里不将通信资源及管理信息全部释放、全部删除,在之后的暂时脱离解除处理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再开始通信。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7中进行了连接释放处理的无线通信终端100进行通信系统B的捕捉处理(S110)。此时,无线通信终端100在通信系统B中进行全小区探索,或按照步骤S107的重定向指示,决定要捕捉的无线通信基站500。
接着,无线通信终端100对捕捉到的通信系统B的无线通信基站500进行来信应答处理及连接建立处理(S111)。无线通信基站500在与基站控制装置600之间进行来信应答处理及连接建立处理(S112)。
如果步骤S111、S112的处理完成,则无线通信终端100成为能够在通信系统B上进行声音通话的状态(S113)。
如果声音通话结束,则无线通信终端100进行与无线通信基站500之间的连接释放处理(S114)。此外,无线通信基站500进行与基站控制装置600之间的连接释放处理(S115)。在通信系统B中,基本上联系无线通信终端100与无线通信基站500之间的无线资源的确保状況,具有在无线通信基站500及基站控制装置600中需要的通信资源。因此,基本上不具有仅对无线通信基站500或基站控制装置600保留通信资源的暂时脱离处理及暂时脱离解除处理的功能。
连接释放处理完成后的无线通信终端100在通信系统A中进行小区探索,选择待机的小区(S116)。无线通信终端100经由所选择的小区的无线通信基站200对移动管理装置300传送CSFB结束通知(S117)。接收到了CSFB结束通知的移动管理装置300对网关装置400进行暂时脱离解除(再继续(resume))处理(S118)。在暂时脱离解除处理中,移动管理装置300和网关装置400在步骤S109中进行部分释放或暂时停止的通信资源的再确保或再开始,或进行部分删除的管理信息的再建立。如果需要,则在两者之间交换控制消息。此外,也可以将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缓冲的数据开始向无线通信终端100转送。并且,无线通信终端100成为通信系统A中的待机状态(S119)。
以上是以往的声音来信时的CSFB处理的流程。声音发信时的CSFB处理的流程在通信系统B的捕捉前对网关装置400进行暂时脱离处理、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信结束后再捕捉通信系统A而对网关装置400进行暂时脱离解除处理的情况与声音来信时的流程相同。
有关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终端100处理的流程
接着,参照图4A及图4B,说明有关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处理。
另外,图4A及图4B所示的各步骤通过由控制部112执行存储在存储部107中的动作控制程序,通过控制部112的控制来执行。
如果将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电源接通(S200),则控制部112控制第一无线通信部101,捕捉通信系统A。第一无线通信部101在通信系统A中成为待机状态(S201)。此时,不进行第二无线通信部102的通信系统B的捕捉处理及接收状态测量。在此状态下,在接收到声音通信开始指示的情况下(S202:是),控制部112对通信系统A(即无线通信基站200)经由第一无线通信部101发送CSFB开始通知(S203)。另一方面,在没有接收到声音通信开始指示的情况下(S202:否),控制部112等到接收到声音通信开始指示(S202)。另外,所谓声音通信开始指示,是与图3的步骤S103同样的来自其他终端装置的声音来信通知、或用户操作操作部103而进行发信操作、控制部112发出的声音发信处理开始指示。此外,步骤S203的CSFB开始通知与图3的步骤S104的CSFB开始通知相同。
在步骤S203中发送了CSFB开始通知之后,控制部112等待接收从通信系统A的基站200经由第一无线通信部101向通信系统B的转移指示(S204)。这相当于图3的步骤S107的重定向指示。如果第一无线通信部101接收到向通信系统B的转移指示(S204:是),则控制部112通过第二无线通信部102进行通信系统B的捕捉处理(S205)。即,进行捕捉无线通信基站500的处理。这相当于图3的步骤S110。如果通信系统B的小区的捕捉成功(S206:是),则控制部112经由第二无线通信部102对该小区发送发信请求(S207)。这相当于图3的步骤S11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通信系统B的小区的捕捉失败的情况下(S206:否),控制部112通过第一无线通信部101在通信系统A中重新进行小区选择(S208),回到步骤S201的状态。
在执行了步骤S207之后,无线通信终端100在控制部112的控制下,在通信系统B中成为通话状态(S209)。这相当于图3的步骤S113。
无线通信终端100如果结束通信系统B中的通话(S210:是),则定时器管理部108使定时器开始计测(S211)。例如,在用户操作操作部103而指示了通话结束的情况下,在由通信系统B指示了通信的切断的情况下,或者在来自通信系统B的无线通信基站500的接收电波的强度为基准值以下而将通信切断的情况下等,控制部112响应于来自第二无线通信部102的通话切断的通知等,控制定时器管理部108,开始计时。
如果经过规定的时间而定时器到时(S212:是),则定时器管理部18将该情况通知给控制部112。控制部112响应于通知,控制第一无线通信部101,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S213)。这相当于图3的步骤S116。另外,这里规定的时间设定为认为用户再次进行发信操作的可能性较高的长度,例如设定为30秒。
如果通信系统A的小区的捕捉成功(S216:是),则控制部112控制第一无线通信部101,对该小区发送CSFB结束通知(S217)。这相当于图3的步骤S117。如果以上完成,则回到第一无线通信部101的、通信系统A中的待机状态(S201)。这相当于图3的步骤S119。在步骤S216中通信系统A的小区的捕捉失败的情况下(S216:否),控制部112控制第一无线通信部101及第二无线通信部102,在所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重新进行小区选择(S218)。如果能够捕捉到通信系统A,则回到步骤S201的状态。在不能捕捉到通信系统A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系统B的捕捉处理、或进行圈外休眠处理等(未图示)。另外,在持续接收到声音通信开始指示的情况下,重复进行以上的处理。
在步骤S212中判断为定时器未到时的情况下(S212:否),无线通信终端100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S214)。这里,控制部112在接收到声音通信开始指示的情况下(S215:是),使控制回到步骤S207,经由第二无线通信部102对通信系统B的小区发送发信请求。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接收到声音通信开始指示(S215:否),则回到定时器是否到时的判断处理(S212)。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100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不是立即转移到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而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即在满足规定的时间内这一条件的情况下,维持通信系统B的捕捉状态,然后转移到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通过采用该处理顺序,在声音通话结束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不进行以往需要的步骤S203到S206的处理而对通信系统B发送发信请求。因此,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此外,在此期间,不需要发送步骤S217的CSFB结束通知和步骤S203的CSFB开始通知,还能够节约无线资源。
无线通信系统10的处理的流程
接着,利用图5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本处理流程的大部分与图3相同,对于与图3相同的处理赋予与图3相同的序号。
步骤S100到S115的动作与图3的处理相同。即,作为初始状态,假设无线通信终端100在通信系统A中处于待机状态(S100)。在待机状态(步骤S100)下,在由通话对方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进行了声音发信处理的情况下,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声音来信通知传送到通信系统B的基站控制装置600(S101)。基站控制装置600将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声音来信通知跨过通信系统A和B之间而传送给通信系统A的移动管理装置300(S102)。移动管理装置300将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声音来信通知经由无线通信基站200传送给无线通信终端100(S103)。
接收到了声音来信通知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经由无线通信基站200对移动管理装置300传送CSFB开始通知(S104)。移动管理装置300对无线通信基站200传送CSFB开始通知(S105)。
无线通信终端100定期地测量待机小区的接收状态和周边小区的接收状态,对无线通信基站200报告其结果(S106)。
接收到了无线通信终端100发送测量结果报告的无线通信基站200对无线通信终端100通知重定向指示,起动连接释放处理(S107)。
如果连接释放处理完成,则无线通信基站200对移动管理装置300传送连接释放通知(S108)。接收到了连接释放通知的移动管理装置300对网关装置400进行暂时脱离(暂停)处理(S109)。在暂时脱离处理中,移动管理装置300和网关装置400将为了传送以无线通信终端100为目的地的数据而确保的通信资源进行部分释放或暂时停止,或将关联的管理信息等进行部分删除。
在步骤S107中进行了连接释放处理的无线通信终端100进行通信系统B的捕捉处理(S110)。
接着,对捕捉到的通信系统B的无线通信基站500进行来信应答处理及连接建立处理(S111)。无线通信基站500在与基站控制装置600之间进行来信应答处理及连接建立处理(S112)。
如果步骤S111、S112的处理完成,则无线通信终端100成为能够在通信系统B上进行声音通话的状态(S113)。
如果声音通话结束,则无线通信终端100进行与无线通信基站500之间的连接释放处理(S114)。此外,无线通信基站500进行与基站控制装置600之间的连接释放处理(S115)。
如果声音通话结束、且在S114、S115中将无线通信终端100与无线通信基站500间的连接、无线通信基站500与基站控制装置600间的连接释放,则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定时器管理部108起动定时器(S120)。这相当于图4B的步骤S211。如果在此状态下经过规定的时间而定时器到时(S121),则向步骤S116的待机小区选择处理转移。在定时器到时之前,无线通信终端100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其后的步骤S117到S119的动作与图3的处理相同。在S119的状态下对无线通信终端100有新的声音通信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步骤S104到S110的一系列的处理,向声音通话处理转移。
但是,在步骤S121的定时器到时前、对无线通信终端100有新的声音通信开始指示的情况下(相当于图4B的S215:是),无线通信终端100对无线通信基站500发出声音通信开始请求(S122),进行连接建立处理、声音通信处理(S123)。然后,在定时器到时的情况下(S121),进行与图3的S116到S119所示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通过如以上那样进行处理,在连续进行声音通信动作时,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方便性。此外,由于在此期间不需要发送步骤S117的CSFB结束通知和S104的CSFB开始通知,所以还能够节约无线资源。
另外,也可以由用户设定操作部103,以便能够将由定时器计测的“规定的时间”设定、存储到存储部107等中。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211中,控制部112读取存储在存储部107中的时间,定时器管理部108将所读取的时间设定到定时器中。
此外,也可以是,控制部112每次计时并记录从声音通话的结束到下次声音通话的开始的时间,将其统计处理,并将认为用户再次进行发信操作的可能性较高的时间自动设定为规定的时间。例如,也可以是求出从通话结束到再通话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处理,将覆盖再通话的80%以上的时间设定为规定时间。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在声音通话结束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第二通信部102维持捕捉了通信系统B的状态。但是,在显然用户不再进行声音通话情况下,希望将通信系统A的暂时脱离状态迅速解除。以下,说明在判断为用户不进行声音通话的情况下,即使从声音通话结束起是规定时间内、也结束暂时脱离状态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和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结构分别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
此外,这些基本动作也与参照图4A及图4B、图5说明的动作大致相同,以下,参照图6对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动作的特征性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控制部112进行图4A及图4B的步骤S200~S209的处理,通过通信系统B进行声音通话,如果检测到通话结束(S210:是),则起动定时器(S211)。在步骤S211中开始计测的定时器没有到时的期间(S212:否),控制部112基于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检测到的值,进行是否为用户不进行声音通话的状态、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终端100是否为规定的终端状态的判断处理(S219)。对于该判断处理在后面说明。在判断为成为了规定的终端状态的情况下(S219:是),无线通信终端100不等待定时器到时而转移到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S213)。在判断为没有成为规定的终端状态的情况下(S219:否),无线通信终端100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S214)。
这样,通过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的规定的时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在规定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进而,在虽然是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前、但用户进行了表示不进行声音通话的规定的动作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在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状态成为了规定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在用户进行发信操作的可能性变低的情况下成为在通信系统A中能够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这里,说明步骤S219的判断处理的具体例。
例如,假设无线通信终端100是将多个壳体通过铰链结合的折叠型,终端状态检测部109由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开闭状态的开关构成。在此情况下,在声音通话结束后,如果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折叠,则通常理解为用户没有再开始声音通话的意愿。所以,在无线通信终端100成为闭合的状态的情况下,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根据用户的规定的动作判断为无线通信终端100成为了规定的终端状态。
此外,假设例如无线通信终端100是多个壳体可滑动地结合的滑动型,终端状态检测部109由检测多个壳体被叠合而紧凑化的关闭状态的开关构成。在此情况下,在声音通话结束后,如果构成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壳体被叠合而关闭,则通常理解为用户没有再开始声音通话的意愿。所以,在无线通信终端100成为闭合的状态的情况下,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根据用户的规定的动作判断为无线通信终端100成为了规定的终端状态。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由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检测到无线通信终端100被闭合,则控制部112看作为“是”判断,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
这样,通过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进而,在声音通话结束后,在虽然是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前、但无线通信终端100被闭合的情况下,通过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在用户进行发信操作的可能性变低的情况下成为在通信系统A中能够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因而,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此外,也可以将规定的终端状态设为“无线通信终端100被从亮处放到暗处的状态”。在此情况下,终端状态检测部109例如由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周围的亮度的光传感器构成。在此情况下,如果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检测到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周围的亮度从比基准亮的状态变化为比基准暗的状态,则控制部112在步骤S219中判断为“是”,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周围的亮度从比基准亮的状态变化为比基准暗的状态的情况例如是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放到了包中或袋中那样的暗处的情况。
这样,通过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的规定的时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进而,在虽然是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前、但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放到包中等的情况下,通过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在用户进行发信操作的可能性变低的情况下能够在通信系统A中迅速起动数据通信。因而,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此外,也可以将规定的终端状态设为“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放置到稳定的地方的状态”。在此情况下,终端状态检测部109例如由检测无线通信终端100的振动及朝向的加速度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构成。在此情况下,如果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检测到无线通信终端100的运动比规定的大小小,则控制部112在步骤S219中判断为“是”,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无线通信终端100的运动比规定的大小小的情况例如是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放置到桌子上或支架(cradle)那样的稳定的地方的情况。
这样,通过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进而,在虽然是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前、但无线通信终端100被放置到桌子上等的情况下,通过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在用户进行发信操作的可能性变低的情况下成为在通信系统A中能够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此外,也可以将规定的终端状态设为“无线通信终端100具备的规定的应用被起动的状态”。在此情况下,终端状态检测部109例如由取得无线通信终端100具备的各种应用的起动状态的程序等构成。在此情况下,如果由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检测到存储在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存储部107中的规定的应用程序被起动,则控制部112在步骤S219中判断为“是”,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规定的应用程序是与声音通信无关的应用,例如是照相机的应用程序、电视的应用程序、浏览器的应用程序、邮件的应用程序等。另外,在通过用户操作明示地发出了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解除的指示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此外,这里所说的应用程序的起动,不仅包括从最初起动应用程序的情况,还包括以步骤S202的声音通信开始指示为触发而再开始已中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或在后台动作的应用程序开始动作的情况。
这样,通过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的规定的时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进而,在虽然是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前、但与声音通信无关的应用被起动的情况下,通过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在用户进行发信操作的可能性变低的情况下成为能够在通信系统A中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另外,“规定的终端状态”并不限定于以上例示的状态。此外,将以上例示的状态怎样组合都可以。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219中检测到无线通信终端100被闭合、或者检测到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周围从明变化为暗的情况下转移到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2中,如果在声音通话结束后经过一定期间,则将通信系统B释放,但在用户进行了准备下一声音通话的规定的行为的情况下等,继续捕捉通信系统B反而效率更好。以下,说明在用户准备声音通话的情况下继续捕捉通信系统B的实施方式3。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0和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结构分别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
此外,这些基本动作也与参照图4A及图4B、图5说明的动作大致相同,以下,参照图7对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动作的特征性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控制部112进行图4A及图4B的步骤S200~S209的处理,通过通信系统B进行声音通话。控制部112如果检测到通话结束(S210:是),则起动定时器(S211)。
在步骤S211中开始了计测的定时器没有到时的期间(S212:否),控制部112进行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是否已被起动的判断处理(S220)。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已被起动的状态,例如是电话簿(地址簿)功能已被起动的状态、通过用户操作开始了发信电话号码的输入的状态、接入了Web上的电话号码数据库功能等的状态的某个或它们的组合等、用户进行了规定的行为的状态。在判断为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已被起动的情况下(S220:是),等待已被起动的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的处理结束(S221)。在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的处理已结束的情况下(S221:是),回到图4B的S211,将定时器复位,重新开始计测。在判断为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没有被起动的情况下(S220:否),无线通信终端100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S214)。
这样,在声音通话结束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前、电话簿功能等被起动的情况下,通过在该电话簿功能等的处理结束之前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在此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另外,并不限于通话先信息取得部的起动以及通信对方信息的取得,也可以是,在检测到理解为用户开始了用于声音通话的处理的规定的行为的情况下,例如在检测到在无线通信终端100上连接了耳机的情况下,返回到图4B的步骤S211。通过这样,在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实施方式4)
根据已结束的声音通话的内容及种类的不同,有用户再开始声音通信的可能性较小、与维持捕捉了通信系统B的状态相比迅速切换到捕捉通信系统A的状态效率更好的情况。以下,说明对应于这样的情况的实施方式4。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0和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结构分别与图1以及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
此外,它们的基本动作也与参照图4A及图4B、图5说明的动作大致相同,以下,参照图8说明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动作的特征性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控制部112进行图4A及图4B的步骤S200~S209的处理,通过通信系统B进行声音通话。控制部112如果检测到通话结束(S210:是),则经由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取得与第二无线通信部102进行的无线通信关联的信息,控制部112基于该信息进行紧前的声音通话是否满足规定条件的判断处理(S222)。对于该判断处理在后面说明。
在步骤S222中,在判断为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S222:是),定时器管理部108开始定时器的计时(S211)。如果经过规定的时间而定时器到期(S212:是),则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S213)。另一方面,在定时器没有到期的期间(S212:否),无线通信终端100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S21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22的判断处理中判断为不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S222:否),立即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S213)。
这样,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通常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成为能够在通信系统A中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仅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得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由此,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这里,说明步骤S222的判断处理的具体例。
作为相应于规定条件的例子,可以举出“紧前的声音通话的通话对方是无人值守电话网络服务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对无人值守电话网络服务打电话,在该通话结束之后对留下了无人值守电话消息的对方立即重新打电话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作为另一例,可以举出“紧前的通话对方是事前登记的、经常相互打电话的组成员的情况”的例子。在此情况下,对组成员中的一个人打电话、在该通话结束后立即对同组的其他成员重新打电话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
为了实现这些处理,例如,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具有在第二无线通信部102的发信时保存通话对方信息的功能、在来信时保存由无线通信基站通知的通话对方信息的功能、将它们读出的功能等。此外,在存储部107中事前保存有事前确定的通话对方的信息。控制部112在步骤S222中判断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取得的信息是否与记录在存储部107中的指定的通话对方信息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满足规定条件。
这样,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通常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成为能够在通信系统A中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仅在与指定的通话对方结束了通话时,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由此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例如,在图4B的步骤S209中,也可以将不能正常地开始声音通话的情况判断为满足规定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如果S209中的声音通话不成立,则用户立即对同一对方打电话、或对别的对方打电话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在此情况下,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是具有保存第二无线通信部102的发信处理的成功与否的功能、将其读出的功能等的处理部。控制部112在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取得的声音通话成功与否信息表示声音通话不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满足规定条件,前进到步骤S211,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
这样,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通常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成为能够在通信系统A中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仅在紧前的声音通话不成立的情况下,使得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由此,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此外,也可以是,在步骤S209的声音通话没有正常结束时,在步骤S222中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满足规定的“规定条件”。在声音通话没有正常结束的情况下,用户立即对同一对方打电话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声音通话没有正常结束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在此情况下,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由具有取得并保存第二无线通信部102的通信结束时的电波状況的功能、将其读出的功能等的处理部、或者由保存表示是否从无线通信基站接收到了正常结束通话通知的信息的功能、将其读出的功能等的处理部、或者由监视第二无线通信部102的通话状況(声音通话继续的状态还是无声状态)的功能、保存结束通话时点的通话状況的功能、将其读出的功能等的处理部等构成。此外,控制部112在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取得的声音通话结束状态信息表示不是正常的通话结束的情况下,在步骤S222中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满足预定条件,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
这样,在通信系统B中的声音通话结束后,通常立即回到通信系统A的待机状态,成为能够在通信系统A中迅速起动数据通信的状态,仅在紧前的声音通话异常结束的情况下,使得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处于通信系统B的待机状态,由此,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用户进行了发信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另外,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条件是例示,也可以设定其他条件、或将上述条件适当组合等。例如,也可以是,在紧前的声音通话的通话对方已预先登记的情况、声音通话没有正常开始的情况、声音通话没有正常结束的情况中的某一个成立的情况下,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满足规定条件。
(实施方式5)
参照图9的流程图说明具备上述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4的全部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100的动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10和无线通信终端100的结构分别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控制部112进行图4A及图4B的步骤S200~S209的处理,通过通信系统B进行声音通话。
接着,如果检测到通话结束(S210:是),则控制部112经由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取得与第二无线通信部102进行的无线通信关联的信息,控制部112基于该信息进行紧前的声音通话是否满足规定条件的判断处理(S222)。
在通话目标不是指定的通话目标、并且将声音通话正常开始且结束的情况下,且在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不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S222:否),立即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S213)。
另一方面,在因通话目标是指定的通话目标、或者不能正常开始声音通话、或者不能正常结束声音通话等的理由而判断为紧前的声音通话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S222:是),控制部112使定时器管理部108开始定时器的计时(S211)。如果定时器到时(S212:是),则进行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S213)。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1中开始了计测的定时器没有到时的期间(S212:否),控制部112基于用户是否进行了表示不进行声音通信的行为、例如基于终端状态检测部109检测到的值,进行是否成为了规定的终端状态的判断处理(S219)。在判断为成为了规定的终端状态的情况下(S219:是),无线通信终端100不等待定时器的到时而转移到通信系统A的捕捉处理(S213)。在判断为不是规定的终端状态的情况下(S219:否),控制部112进行用户是否开始了声音通信的准备、例如是否起动了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的判断处理(S220)。在判断为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已起动的情况下(S220:是),等待已起动的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的处理结束(S221)。在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的处理已结束的情况下(S221:是),回到步骤S211,将定时器复位,重新开始计测。在判断为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没有起动的情况下(S220:否),无线通信终端100保持通信系统B中的待机状态(S214)。
这里,在接收到了声音通信开始指示的情况下(S215:是),回到步骤S207,对通信系统B的小区发送发信请求。如果没有接收到声音通信开始指示(S215:否),则回到定时器是否到时的判断处理(S212)。另外,步骤S219的判断处理、和步骤S220的判断处理的顺序也可以相反。
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处理,在连续进行声音通信动作时,能够缩短声音通信开始之前的时间,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此外,在此期间,由于不需要发送S217的CSFB结束通知和S203的CSFB开始通知,所以还能够节约无线资源。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包括在其技术范围内能够做出的各种变更、改良。例如,图1及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及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结构也可以包括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要件以外的结构要素,根据情况,也可以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不同。例如,也可以将定时器管理部108、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111等作为控制部112的功能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将终端状态检测部109的终端状态的条件及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110的规定的条件等进行各种组合,作为声音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的继续条件。
上述实施方式1~5并不需要全部组合,可以适当组合而使用。此外,也可以将用来使控制部112执行上述动作的动作控制程序例如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或经由网络分发、或保存到存储部107中。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无线通信部,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部,以能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通信;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
上述控制部,
在被指示了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
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执行暂时脱离处理,并通过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的期间,被指示了上述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通过捕捉到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再开始上述声音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
具备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该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取得与由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进行的声音通信关联的信息;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根据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用户再通话的可能性高的信息,
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的处理,或者
根据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用户再通话的可能性不高的信息,
执行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解除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并使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的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包含通话对方信息,该通话对方信息表示上述声音通信的通话对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包含表示上述声音通信的成立或不成立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是包含上述声音通信的结束状态的信息。
6.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无线通信部,以第一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部,以能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经由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通信;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
上述控制部,
在被指示了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
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执行暂时脱离处理,并通过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
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在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之后,
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解除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使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还具备检测部;
上述控制部,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后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为止的期间,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不存在用户进行再通话的可能性的状态的情况下,
将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解除;
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具备对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机构;
上述控制部,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后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为止的期间,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关闭状态的情况下,
将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解除;
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具备对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周围的亮度进行检测的机构;
上述控制部,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后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为止的期间,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周围的亮度成为基准以下的情况下,
将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解除,并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具备对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运动进行检测的机构;
上述控制部,
在从上述声音通信结束后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为止的期间,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无线通信终端的运动的范围成为基准以下的情况下,
将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解除,并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具备对上述无线通信终端所具备的与声音通信无关的应用程序的起动状态进行检测的机构;
上述控制部,
在从上述声音通信结束后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为止的期间,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与声音通信无关的上述应用程序的起动的情况下,
将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解除,并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具备对表示用户不进行声音通话的动作进行检测的机构;
上述控制部,
在从上述声音通信结束后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为止的期间,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表示用户不进行声音通话的上述动作的情况下,
将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解除,并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还具备取得通信对方的信息的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
在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之前,上述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已被起动的情况下,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直到上述通信对方确定信息取得部结束处理为止。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具备对用户准备下一声音通话的行为进行检测的机构;
在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之前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用户准备下一声音通话的上述行为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
具备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该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取得与由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进行的声音通信关联的信息;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根据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用户再通话的可能性高的信息,
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执行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的处理,或者
根据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用户再通话的可能性不高的信息,
执行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解除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并使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的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包含通话对方信息,该通话对方信息表示上述声音通信的通话对方。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包含表示上述声音通信的成立或不成立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关联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信息是包含上述声音通信的结束状态的信息。
1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终端,
在被指示了上述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执行暂时脱离处理,并通过上述无线通信终端执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上述无线通信终端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的期间,被指示了上述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上述无线通信终端通过捕捉到的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再开始上述声音通信。
2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系统、进行声音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终端,
在被指示了上述声音通信的开始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执行暂时脱离处理,并通过上述无线通信终端执行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处理;
在上述声音通信结束之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持续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在经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之后,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解除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捕捉状态;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对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开始暂时脱离解除处理。
CN201010528273.5A 2009-10-21 2010-10-21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58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2894/2009 2009-10-21
JP2009242894A JP5403678B2 (ja) 2009-10-21 2009-10-21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5864A CN102045864A (zh) 2011-05-04
CN102045864B true CN102045864B (zh) 2015-07-29

Family

ID=43879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827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5864B (zh) 2009-10-21 2010-10-21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15486B2 (zh)
JP (1) JP5403678B2 (zh)
CN (1) CN1020458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9054A (ja) * 2011-06-22 2013-01-10 Kyocera Corp 無線端末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3048407A (ja) * 2011-07-26 2013-03-07 Kyocera Corp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1311526B1 (ko) 2011-08-01 2013-09-2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Cs 폴백 서비스를 위한 셀을 선택하는 방법
KR101311525B1 (ko) 2011-08-08 2013-09-2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부하 분산을 위한 cs 폴백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기지국 장치 및 이동 단말
EP2557890B1 (en) 2011-08-12 2019-07-17 BlackBerry Limited Simplified ue + enb messaging
US10965480B2 (en) 2011-09-14 2021-03-30 Barco N.V.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recording a meeting
US11258676B2 (en) 2011-09-14 2022-02-22 Barco N.V.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US8756348B2 (en) 2011-09-14 2014-06-17 Barco N.V.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US9083769B2 (en) 2011-09-14 2015-07-14 Barco N.V.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WO2013037980A2 (en) 2011-09-14 2013-03-21 Barco N.V.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with audio for meetings
US10050800B2 (en) 2011-09-14 2018-08-14 Barco N.V.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for providing connection to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578554B2 (en) 2011-09-21 2017-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call fallback user experience
KR20130035143A (ko) * 2011-09-29 2013-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컬 네트워크에서 로컬 엑세스와 음성 통화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456395B2 (en) * 2012-02-16 2016-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ume handling after tune-away
WO2013141804A1 (en) * 2012-03-19 2013-09-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witching between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and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JP6035037B2 (ja) * 2012-04-02 2016-11-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機、ノード、通信機能制御方法、位置登録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GB2501471A (en) 2012-04-18 2013-10-30 Barco Nv Electronic conference arrangement
US8862090B2 (en) * 2012-05-21 2014-10-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lligent long term evolution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management
US8830844B2 (en) * 2012-06-09 2014-09-09 Apple Inc. Delaying network reselection following performance of a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procedure in a call failure scenario
EP2946601B1 (en) 2013-01-20 2022-05-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handover for traffic offloaded onto wlan
CN104581673A (zh) 2013-10-14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待机模式的方法、用户设备ue、网络设备
KR102157853B1 (ko) * 2014-01-28 2020-09-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통신방식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환경에서 네트워크 검색을 위한 방법 및 전자장치
US20160044545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return after circuit switched fall back (csfb)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failure
EP3363228A1 (en) * 2015-10-15 2018-08-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technology circuit-switched fallback (csfb) metrics
JP6635800B2 (ja) * 2016-01-21 2020-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7124516B (zh) * 2017-05-12 2020-05-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拒接来电短信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474987B (zh) * 2017-09-07 2022-02-1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与长期演进网络及新无线网络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KR20200035730A (ko) * 2018-09-27 2020-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장치와 통신이 필요한 어플리케이션의 운영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12073777B (zh) * 2019-06-10 2022-06-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073776B (zh) * 2019-06-10 2022-06-24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981A (zh) * 2004-08-02 2007-11-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站的登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07777A (ja) * 1995-06-07 1999-07-06 イー−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ハンドヘルドリモートコンピュータのコントロールと安全な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リアルタイム通信のための方法
JPH09121236A (ja) * 1995-08-22 1997-05-06 Hitachi Ltd 携帯電話機
JP3053181B1 (ja) * 1999-01-28 2000-06-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デ―タ通信装置及び無線デ―タ通信方法
JP2001217926A (ja) * 2000-02-04 2001-08-10 Nec Shizuoka Ltd 複合端末装置、および複合端末装置のモード切り替え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6597774B1 (en) * 2000-06-13 2003-07-2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lert during communications
JP3813431B2 (ja) * 2000-09-29 2006-08-2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106866B2 (ja) * 2000-12-12 2008-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及び携帯電話機のデータ通信制御方法
JP3626703B2 (ja) * 2001-06-18 2005-03-09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型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その発呼方法
JP2003005874A (ja) * 2001-06-20 2003-01-08 Canon Inc カード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JP3821740B2 (ja) * 2002-03-22 2006-09-13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音声データ送受信装置
JP3937968B2 (ja) * 2002-08-01 2007-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JP200428942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ルチモード無線通信装置
US7689256B2 (en) * 2003-11-10 2010-03-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2005252639A (ja) * 2004-03-04 2005-09-15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Pcm符号を用いた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音声/データ通信切替方法
JP4431443B2 (ja) * 2004-05-31 2010-03-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ハンドオフ実行方法及びハンドオフ実行プログラム。
JP4229393B2 (ja) * 2004-06-25 2009-02-25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642622B2 (ja) 2005-09-29 2011-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及び基地局
JP4283282B2 (ja) * 2006-04-07 2009-06-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ズフリー切り替え方法及び移動体端末装置
EP1932760A1 (en) * 2006-12-13 2008-06-18 Saab Ab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both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 services over radio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a method for use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44828A1 (en) * 2006-12-19 2008-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Voice data RF cellular or WLAN IC
JP5383982B2 (ja) * 2007-04-26 2014-01-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US20080311912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selec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preferences
JP5085203B2 (ja) * 2007-06-28 2012-11-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WO2009057304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Fujitsu Limited 携帯端末装置
WO2010092421A1 (en) * 2009-02-16 2010-08-19 The B.T.I. Compan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source localization and self-calibration
US9386054B2 (en) * 2009-04-07 2016-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sharing of media amo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6981A (zh) * 2004-08-02 2007-11-2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站的登记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3GPP TS 23.272 V8.5.0 (2009-09)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
STAGE 2(RELEASE 8)》.2009,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03678B2 (ja) 2014-01-29
CN102045864A (zh) 2011-05-04
JP2011091587A (ja) 2011-05-06
US20110092198A1 (en) 2011-04-21
US8515486B2 (en) 2013-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5864B (zh) 无线通信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291326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238526B (zh) 通信终端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3262625B (zh) 用于dsds的基于ip的寻呼
US88741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standby operation for a multi-SIM multi-standby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21145351A (ja) デュアルsimデュアルアクティブを実装するための通信方法および端末
WO2008143563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ducing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CN104365149A (zh) 双待调制解调器待机以及对于sim卡建立单一连接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3561435A (zh) 多模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10324882A (zh) 一种4g多模移动终端及其手动搜网方法
CN111479302B (zh) 一种数据业务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EP1843608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position managing station, and call recep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EP4021078A1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paging response speed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RU2789775C1 (ru)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скорости отклика терминала на пейджинговые сообщен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WO2023174321A1 (zh) 语音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0734632B1 (ko) 하이브리드 단말기에서 실행 가능한 고속 데이터 통신 중음성 호 착신 처리 방법
JP5200785B2 (ja) 通話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6801328A (zh) 语音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7500009A (zh) 网络回落、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CN117135702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500010A (zh) 呼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6801332A (zh) 语音业务的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801330A (zh) 语音业务实现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801343A (zh) 语音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TO: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