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4365A - 按压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4365A
CN102044365A CN2010105172720A CN201010517272A CN102044365A CN 102044365 A CN102044365 A CN 102044365A CN 2010105172720 A CN2010105172720 A CN 2010105172720A CN 201010517272 A CN201010517272 A CN 201010517272A CN 102044365 A CN102044365 A CN 102044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board
contact
push switch
boar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72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屋内康典
八木义和
蓬乡尊司
石龟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44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4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01H13/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2001/5888Terminals of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M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4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01H2009/04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using a sealing boot, e.g. the casing having separate elastic body surrounding the operating member and hermetically closing the opening for it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在由良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的设为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的第一触点板上,配置在中央设有圆形的中央孔的由LCP树脂构成的矩形平板状的隔板。在其上,设置有设为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的第二触点板,该第二触点板在中央具有圆形的中孔,由良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通过热压接将隔板与第一触点板以及第二触点板的各自的表面相互固定而一体化。在第二触点板之上配置穹顶状的可动触点,通过粘接性的保护片覆盖可动触点。通过该结构,能够得到具备高品质的防水性的小型的按压开关。

Description

按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的按压开关(push onswitch,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的小型、轻量化、薄型化以及多功能化不断进展,对于使用于其操作部的按压开关,也强烈需求小型薄型化。
对于以往的按压开关,使用图14~图16进行说明。图14是以往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图15是以往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表示以往的按压开关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在图14~图16中,壳体1为在上方开口的凹部内底面露出中央固定触点(接点)2、在夹着中央固定触点2的点对称位置的2个部位露出外侧固定触点3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壳体1具备连接于中央固定触点2以及外侧固定触点3的各自、向壳体1的外侧导出的端子2A、3A。
可动触点4形成为下方开口并且上方凸出形状的穹顶(dome)状,由在下面进行了良导电性的表面处理的弹性金属薄板构成。可动触点4被收纳于壳体1的凹部内,其外周下端载置于外侧固定触点3上,穹顶状顶点部下面与中央固定触点2的上面隔开间隔地相对。
保护片5由在下面设有粘接剂6的绝缘性膜构成,以覆盖壳体1的凹部上面的方式,通过下面的粘接剂6粘接固定于壳体1上。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以往的按压开关。接下来说明以往的按压开关的动作。
从保护片5的上方向可动触点4的穹顶状顶点部施加按压力。在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力时,如图16所示,可动触点4的穹顶状中央部伴随着节度感弹性反转为下方凸出形状,中央部下面接触于下方的中央固定触点2。由此,外侧固定触点3与中央固定触点2经由可动触点4导通,对应的端子2A、3A之间的开关变为接通。
然后,在将按压力解除时,可动触点4的穹顶状中央部伴随着节度感弹性恢复为原来的图14的上方凸出形状,从中央固定触点2离开,对应的端子2A、3A之间的开关变为断开。
另外,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联的在先技术文献,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29717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63823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的按压开关中,将各固定触点2、3以及端子2A、3A进行嵌件成形而形成壳体1,所以如果减薄厚度,则在合成树脂的薄壁部分,合成树脂容易变得填充不足。因此难以对应于进一步的小型薄型化。另外,由于嵌件成形后的热收缩,在合成树脂与嵌入构件的接触部分产生微小的间隙,所以难以在壳体1侧具备高品质的防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按压开关包括第一触点板、第二触点板、薄膜隔板(spacer)、可动触点和盖体。第一触点板是平板状的导电性金属薄板,在端部具备第一端子。第二触点板与第一触点板相对,在中央具有中孔,在端部具备第二端子,由平板状的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薄膜隔板介于第一触点板与第二触点板之间,通过固着效果与第一触点板和第二触点板的各自固定而一体化,具有中央孔,由绝缘性的LCP树脂(液晶聚合物)构成。可动触点载置于第二触点板上,中央部下面隔着第二触点板的中孔以及隔板的中央孔而与第一触点板的上面隔着间隔相对。盖体具备挠性,保持可动触点而安装于第二触点板上面。将作为结构构件的2片金属薄板层叠而构成与以往品的壳体相当的部位,所以能够实现与这些结构构件的厚度相对应的薄型化。进而通过热压接而产生固着效果,将隔板与第一触点板以及第二触点板固定,所以能够提供具备比以往品高品质的防水性的小型的按压开关。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在第二触点板的中孔附近的周围设置多个定位用孔,软化了的隔板从定位用孔向上方突出,形成抵接载置于第二触点板上的可动触点的定位部。通过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形成可动触点的定位部,在可动触点的组合时、操作时,能够防止可动触点的位置偏移而维持稳定的操作感。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将盖体设为在下面整个面上设有丙烯酸系等具有耐热性的粘接剂的、聚酰亚胺树脂膜等具备耐热性的保护片。通过该结构,盖体能够容易地安装于第二触点板上,也能够确保防水性。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中,并不是保护片的下面整个面为粘接部分,在与可动触点接触的部分设有非粘接部,与第二触点板接触的位置设为粘接部。通过在保护片设置非粘接部,能够减轻保护片对于可动触点的动作的影响而得到轻快的操作感。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在第二触点板,朝向中孔的中心部延伸设置有舌片部。当可动触点受到按压而弹性反转时,舌片部受到按压而与下方的第一触点板接触,开关变为接通。因此,不需要可动触点的电特性(良导电性),能够不进行可动触点下面的镀银等表面处理而降低成本。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配置盖体,并且在第二触点板不形成中孔,在第二触点板的中央部形成有设为上方凸出形状的穹顶状的能够弹性反转的可动部。能够仅通过介有隔板的第一触点板与第二触点板构成开关,并且能够将触点部密闭,所以能够实现削减了结构构件的具备高品质的防尘、防水性的按压开关。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在第二触点板的可动部的外周部分,设有辅助可动部的动作的应力缓和部。通过应力缓和部,设置于第二触点板的可动部的弹性变形变得容易,能够得到可动部的良好的动作。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在包围第二触点板的穹顶状的可动部的同一圆周上设有多个缝隙(slit),位于缝隙之间的连结部以将可动部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倾斜而与周缘的平板部相连。可动部上抬,所以弹性反转的动作距离变长,能够实现具备长动作距离的开关。
进而本发明的按压开关,其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为弯曲成J字状的形状,能够防止钎焊(锡焊)时的安装的位置偏移。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应薄型化、具备高品质的防水性的小型的按压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其他结构的按压开关的外观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其他结构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按压开关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
图14是以往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
图15是以往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表示以往的按压开关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结构与以往的结构相同的部位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将详细的说明省略。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外观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
在图1~图3中,第一触点板11是由在不锈钢板的两面实施了镀银处理的良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的、设为大致矩形的平板。从接近第一触点板11的相对的2个边的端部的位置,分别向外侧延伸设置有第一端子11A。
与第一触点板11同样地,第二触点板12是由在不锈钢板的两面实施了镀银处理的良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的、设为大致矩形的平板,在中央具有圆形的中孔12B。从接近第一触点板11的设置有第一端子11A的2个边的、与第一端子11A相反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向外侧延伸设置有第二端子12A。
隔板13是由LCP树脂(液晶聚合物)构成的薄膜的矩形平板。在隔板13上设有与第二触点板12的中孔12B同心且比中孔12B小的圆形的中央孔13A。隔板13介于第一触点板11与第二触点板12之间,被固定于各自的相对的面上。即,如图3所示,从下侧开始按照第一触点板11、隔板13、第二触点板12的顺序组合成层叠状态而一体化。
该以层叠状态一体化的构件是相当于以往品的壳体1的构件。作为形成该层叠状态的方法,在夹持着隔板13的状态下,从第一触点板11的下方与第二触点板12的上方施加压力和热。即,通过热压接,不使用粘附(接着)剂等,LCP树脂制的隔板13软化,产生固着效果(anchor effect),将隔板13的表面与第一触点板11以及第二触点板12的各自的表面相互固定。
另外,与第一触点板11的2个第一端子11A侧对应的第二触点板12的2个角部,为了防止由于钎焊等与第一端子11A短路,设置有被切掉的倒角。同样,在与第二触点板12的2个第二端子12A侧对应的第一触点板11的2个角部也设有倒角。在该倒角部分,隔板13的软化了的LCP树脂突出到达到对应的第二触点板12或者第一触点板11的相反面的高度,然后固化,形成角突部13B。
进而,为了确保第一触点板11与第二触点板12的外周缘部分的绝缘距离,第一触点板11被设置得俯视比第二触点板12小。另外,与角突部13B同样,在第一触点板11的外周缘部分,隔板13的软化了的LCP树脂被填充直到与第二触点板12相同的外形位置,并且其下面与第一触点板11的下面变为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设为将第一触点板11设置得俯视比第二触点板12小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为将第二触点板12设置得俯视比第一触点板11小、将隔板13的软化了的LCP树脂填充到该变小的外周缘部分的结构。
可动触点4形成为上方凸出形状的圆形穹顶状,由在下面实施了良导电性的表面处理的弹性金属薄板构成。可动触点4被载置于第二触点板12之上,其中央部下面隔着第二触点板12的中孔12B以及隔板13的中央孔13A,隔开间隔地与第一触点板11的上面相面对。
而且,作为盖体,由聚酰亚胺树脂等具有耐热性的绝缘膜构成的矩形的保护片5,通过设置于其整个下面的丙烯酸系等的具有耐热性的粘接剂6粘接保持于可动触点4的上面。另外,保护片5被粘接固定于第二触点板12的上面。通过上面的结构,制作成按压开关。
保护片5能够通过下面的粘接剂6容易地以密合状态安装于第二触点板12上,在该粘接状态下也能够确保与第二触点板12之间的防水性。另外,也可以使保护片5与隔板13相同,使用LCP树脂制的膜,仅在第二触点板12的上面部分热压接而安装。
接下来,说明这样构成的按压开关的动作。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按压开关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当从上方向保护片5的中央施加按压力时,该按压力施加于下方的可动触点4的穹顶状顶点部。然后,当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力时,如图4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所示,穹顶状中央部伴随着节度感弹性反转为下方凸出形状,中央部下面接触于在下方相对的第一触点板11的上面。由此,第二触点板12与第一触点板11经由可动触点4电导通,在第二端子12A与第一端子11A之间,开关变为接通。
然后,当将施加于保护片5的按压力解除时,可动触点4通过自我恢复力,伴随着节度感弹性恢复为原来的上方凸出形状的穹顶状。由此穹顶状的中央部下面从第一触点板11的上面离开,对应的第二端子12A与第一端子11A之间,开关变为断开。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与以往品的壳体1相当的构件,使用平板状的由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的第一触点板11与第二触点板12。而且在第一触点板11与第二触点板12之间存在有LCP树脂制的薄膜的隔板13,通过加压、加热使隔板13软化,在固着效果的作用下固定在第一触点板11和第二触点板12的表面。这样设为简单的层叠构造。因此,能够通过减薄第一触点板11、隔板13以及第二触点板12的各自的厚度而对应薄型化。进而,由于第一触点板11、第二触点板12的各自与隔板13之间通过固着效果固定,所以在该固定部分不产生间隙。因此,能够提供包含与以往品的壳体1相当的构件在内具备高品质的防水性的小型按压开关。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其他结构的按压开关的外观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其他结构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5、图6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在于:在大致矩形的第二触点板22的与中央的圆形的中孔22B隔开间隔的周围位置,追加设有多个定位用孔22C。并且,第一触点板21的2个第一端子21A与第二触点板22的2个第二端子22A的各自以朝向斜上方的方式被实施弯曲加工,形成为J字状(称为J弯曲形状)。
定位用孔22C设置于成为大致矩形的第二触点板22的角部方向的位置的4个部位。而且,形成为由与构成角部的两个边大致平行地对应的两边和与中孔22B的圆周对应的一边构成的大致三角形状。与中孔22B对应的一边为与中孔22B同心圆的圆弧形状,并且构成为其直径比可动触点4的外径稍大。另外,图6与图2同样,是将第二触点板22与第一触点板21隔着隔板23一体化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结构中同样,在将隔板23夹持在第二触点板22与第一触点板21之间的状态下,施加压力和热,通过固着效果将隔板23与第一触点板21以及第二触点板22的各自的表面相互固定。而且,第一触点板21的中央部通过第二触点板22的中孔22B以及隔板23的中央孔23A露出。
并且,通过第二触点板22的定位用孔22C,软化了的隔板23的LCP树脂经由定位用孔22C,向其上方突出。从定位用孔22C突出到上方的LCP树脂,被填充于设置于未图示的上模具的定位部形成用的凹陷部分,然后被固化,形成由从第二触点板22稍微突出的LCP树脂构成的定位部24。
与第二触点板22的角部的定位用孔22C对应形成的4个部位的定位部24为由与构成第二触点板22的角部的两个边大致平行地对应的两边和与中孔22B的圆周对应的一边构成的大致三角形状。与中孔22B对应的一边形成与中孔22B同心圆的圆弧形状,并且其直径被设定为比可动触点4的外径大并且能够抑制可动触点4的位置偏移的直径。即,设置成:在可动触点4配置于突出形成于第二触点板22上的4个部位的定位部24内的状态下,定位部24起到防止可动触点4的位置偏移的功能。
第一触点板21、隔板23以及位于其上的第二触点板22被热压接而形成为一体。在通过4个定位部24形成的圆周内的第二触点板22上载置可动触点4,在下面上具备粘接剂6的保护片5从可动触点4的上方覆盖可动触点4,粘接固定于第二触点板22上。
另外,与在图1~图4中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也可以为:保护片5使用与隔板23相同的LCP树脂制的膜,仅在第二触点板22的上面部分热压接而安装。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使用新的构件,在将介于第一触点板21与第二触点板22之间的隔板23热压接而一体化时,能够容易地形成可动触点4的定位部24。因此,在可动触点4的组合时、操作时,能够防止可动触点4的位置偏移而维持稳定的操作感。
另外,第二触点板22的定位用孔22C以及由软化了的隔板23的LCP树脂构成的定位部24不限定于4个部位,只要是2个部位以上并且能够进行可动触点4的定位的内径尺寸、形状即可。
保护片5的下面也可以设为下述结构:粘接固定于第二触点板12、22的部分设为具备粘接剂6的粘接部(未图示),与可动触点4的上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对应的部分具有未设置粘接剂6的非粘接部(未图示)。也可以通过在保护片5的下面的与可动触点4的上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对应的范围设置非粘接构件,形成非粘接部。如果是该结构,在可动触点4的一部分或者上面整个面没有粘接保护片5,所以能够减小保护片5给可动触点4的弹性反转与弹性恢复动作的影响,得到轻快的操作感。
另外,根据制造工艺的情况等,也可以将先前粘接保持有可动触点4的带可动触点4的半成品保护片5粘接于第二触点板12、22上。此时,与可动触点4上面对应的范围中仅中心部设为粘接部、周边部设为非粘接部,或者将粘接部设为带状,或者将粘接部设为散布(点在)状态,等等,能够适当变更地进行粘接保持。
进而,在以往品的按压开关的结构中,可动触点4被载置于在壳体1的凹部内底面露出的2个部位的外侧固定触点3上,设为按压操作时的承受部。因此,与在可动触点4的中央位置按压时的操作感相比,在从中央位置偏移的位置按压时,操作感容易变钝,容易产生操作感的差异。但是,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可动触点4的外周下端的全部载置于第二触点板12、22上,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轻快的操作感。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将详细的说明省略。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按压开关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在图7~图9中,第一触点板21具备第一端子21A、由设为大致矩形的平板构成,该平板由在不锈钢板的两面实施了镀银处理的良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第二触点板25是具备第二端子25A、具有中孔25B的不锈钢板等良导电性金属薄板。在第一触点板21与第二触点板25之间介有具备中央孔13A的LCP树脂制的隔板13,隔板13被热压接而通过固着效果与第一触点板21以及第二触点板25的各自的表面固定为一体,而且,形成为上方凸出形状的圆形穹顶状的可动触点14,覆盖第二触点板25的中孔25B而载置在第二触点板25上。保护片5通过其下面的粘接剂6粘接固定于第二触点板25的上面,覆盖可动触点14而设为保持状态。这些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中,第二触点板25仅在下面实施了镀银处理,从中孔25B的端部向中孔25B的中心部延伸设置有具备挠性的舌片部25C。即,可动触点14的穹顶状的中央部下面隔着间隔与舌片部25C上面相对,舌片部25C下面隔着间隔与第一触点板21的上面中央部相对。另外,在可动触点14的下面没有实施良导电性的表面处理,这一点不同。
对这样构成的按压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从上方向保护片5的中央施加按压力时,按压力施加于可动触点14的穹顶状顶点部。当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力时,如图9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所示,可动触点14的穹顶状的中央部伴随着节度感弹性反转。结果,可动触点14的穹顶状的中央部下面使在下方相面对的第二触点板25的舌片部25C向下方挠曲,舌片部25C下面接触于第一触点板21。由此,第二触点板25与第一触点板21电导通,在第二端子25A与第一端子21A之间,开关变为接通。
接下来,当将施加于保护片5的按压力解除时,可动触点14通过自我恢复力,伴随着节度感弹性恢复为原来的上方凸出形状的穹顶状。结果,被按压而挠曲的第二触点板25的舌片部25C也通过自己的弹性力从第一触点板21的上面离开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对应的第二端子25A与第一端子21A之间,开关变为断开。
根据本实施方式,为下述开关结构:按压设置于第二触点板25的舌片部25C、其下面与下方的第一触点板21上面接触,开关接通。所以第二触点板25的得到良导电性的表面处理仅在下面侧即可。另外,可动触点14自身与电导通无关,所以不需要可动触点14的电特性(良导电性)。结果,不需要在可动触点14的下面进行镀银等良导电性的表面处理,所以能够降低结构构件的成本。
(实施方式3)
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将详细的说明省略。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在图10、图11中,第一触点板21是具备第一端子21A、由在不锈钢板的两面实施了镀银处理的良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的设为大致矩形的平板。第二触点板26是具备第二端子26A、设为大致矩形的不锈钢板等良导电性金属薄板。在第一触点板21与第二触点板26之间介有具备中央孔13A的LCP树脂制的隔板13,隔板13被热压接而通过固着效果与第一触点板21以及第二触点板26的相对的各自的表面固定。结果,第一触点板21、隔板13以及第二触点板26成为一体。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触点板26的上面不实施表面处理,仅在下面实施镀银处理。而且,作为第二触点板26的形状,没有实施方式1所示的中孔,在平板部26D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呈上方凸出形状的圆形穹顶状鼓出、被按压能够弹性反转的可动部26B。进而在可动部26B的外周,包围可动部26B地形成有应力缓和部26C。应力缓和部26C形成为与可动部26B的外周缘相接、从其外周缘再度鼓出成上方凸出形状的圆环状,其鼓出高度形成为可动部26B的鼓出高度的大致1/2。
这样,第二触点板26没有实施方式1所示的中孔,由大致矩形的一片弹性金属薄板构成,在中央部形成有可动部26B,在包围可动部26B的外周一体形成有圆环状的应力缓和部26C。
为了防止在开关操作时来自手指等的静电流入第二触点板26,如图10、图11所示,在第二触点板26的上面,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粘接固定有绝缘膜制的保护片5。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当从保护片5的上方向第二触点板26的可动部26B的穹顶状顶点部施加按压力、该按压力超过预定的大小时,穹顶状的可动部26B的中央部伴随着节度感弹性反转成下方凸出形状。从而,穹顶状顶点部下面与在下方相面对的第一触点板21的中央部上面接触,开关变为接通。当将按压力解除时,弹性反转成下方凸出形状的穹顶状部分随着节度感弹性恢复为原来的上方凸出形状,可动部26B的中央部从第一触点板21离开,开关变为断开。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平板状的第二触点板26,一体地形成有向上方鼓出的能够弹性反转和弹性恢复的圆形穹顶状的可动部26B,所以能够将触点部分构成为密闭状态。而且,能够通过较少的结构构件实现降低了成本的具备高品质的防尘、防水性的按压开关。
如图10、图11所示,设为以包围第二触点板26的可动部26B的外周的方式设置圆环状的应力缓和部26C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在可动部26B的弹性反转以及弹性恢复动作时,应力缓和部26C也受到来自可动部26B的应力而挠曲。结果,可动部26B的弹性变形变得容易,能够得到良好的动作。
另外,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将保护片5省略的结构,则能够通过较少的结构构件实现防尘、防水性优异的按压开关。另一方面,如果设为上述说明的使用保护片5的结构,则适于需要应对操作时的静电的情况。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结构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将详细的说明省略。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在图13、图14中,第一触点板21是具备第一端子21A、在上下两面实施了镀银处理的平板。第二触点板27是具备第二端子27A、在中央部设有呈上方凸出形状鼓出的圆形穹顶状的可动部27B、在下面实施了镀银处理的大致矩形的板。
在第一触点板21与第二触点板27之间介有具备中央孔13A的LCP树脂制的隔板13,隔板13被热压接而通过固着效果与第一触点板21以及第二触点板27的各自的表面固定而成为一体。而且,在第二触点板27的上面,保护片5通过下面的粘接剂6粘接固定。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3不同点是:以包围设置于第二触点板27的中央部的圆形穹顶状的可动部27B的外周的方式,在同一圆周上等间隔地设置有4个圆弧状的缝隙27C。位于这4个缝隙27C之间的4个连结部27E以将圆形穹顶状的可动部27B整体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倾斜、与周缘的平板部27D相连。
即,一体地形成于第二触点板27的中央部的圆形穹顶状的可动部27B,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可动部26B的位置相比,由4个连结部27E稍向上方抬起。结果,将可动部27B的穹顶状顶点部下面与相对的第一触点板21的上面中央部之间的间隔设定得宽。
这样构成的按压开关变为第二触点板27的可动部27B的穹顶状顶点部通过连结部27E上抬了的状态。因此,在从上方按压保护片5时,伴随着节度感弹性反转、与下方的第一触点板21的上面接触的开关接通为止的动作距离长。另外,伴随着可动部27B弹性反转的动作,支撑施加于可动部27B的按压力的连结部27E,向其倾斜变缓和的方向进行少许挠曲的动作。
然后,当按压操作解除时,一边连结部27E的弹性恢复力也起作用,一边可动部27B伴随着节度感弹性恢复,可动部27B下面从第一触点板21的上面离开,变为原来的开关断开的状态。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采用新的构件而加长弹性反转的动作距离,所以能够实现具有长的动作距离并且具备高品质的防水性的按压开关。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触点板11、21以及第二触点板12、22、25、26、27设为在不锈钢板实施了镀银处理的构件,但也可以通过银包覆材等形成。即,只要是良导电性并且实施了钎焊性良好的表面处理即可。另外,表面处理也可以不是整个面。即,只要第一端子11A、21A以及第二端子12A、22A、25A、26A、27A的下面部分实施了钎焊性良好的表面处理,在各中央部分的开关的触点功能部分实施良导电性的表面处理即可。
如图5~图13所示,第一触点板21的第一端子21A以及第二触点板22、25、26、27的第二端子22A、25A、26A、27A以顶端朝向斜上方的方式被弯曲加工,成为所谓J弯曲形状。若第一端子21A以及第二端子22A、25A、26A、27A为J弯曲形状,则在钎焊安装于所搭载的电子设备的电路基板时具有下面的效果。即,在熔融的焊锡沾到第一端子21A以及第二端子22A、25A、26A、27A的弯曲加工部分时,在一组4个端子21A、22A、25A、26A、27A上作用自对准(self-alignment)效果。于是,第一端子21A以及第二端子22A、25A、26A、27A位于电路基板的对应的焊盘(land)之间的中央。因此,能够使按压开关的安装位置稳定。另外,该端子的J弯曲形状应用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按压开关能够对应于薄型化,为具备高品质的防水性的小型的按压开关,主要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等有用。

Claims (10)

1.一种按压开关,具有:
第一触点板,其在端部具备第一端子,由平板状的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
第二触点板,其与所述第一触点板相面对,在中央具有中孔,在端部具备第二端子,由平板状的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
薄膜隔板,其介于所述第一触点板与所述第二触点板之间,与所述第一触点板以及所述第二触点板固定而一体化,具有中央孔,由绝缘性的LCP树脂构成;
可动触点,其抵接载置于所述第二触点板上,中央部下面隔着所述第二触点板的所述中孔以及所述隔板的所述中央孔而与所述第一触点板的上面隔开间隔相面对;和
盖体,其保持所述可动触点而安装于所述第二触点板的上面,具备挠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在所述第二触点板的所述中孔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定位用孔,通过加压和加热而软化了的所述隔板从所述定位用孔向上方突出,形成所述可动触点的定位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盖体是在下面整个面设有粘接剂的、具备耐热性的保护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盖体是具备耐热性的保护片,在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的部分设有非粘接部,在与所述第二触点板接触的位置设有粘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在所述第二触点板,朝向所述中孔的中心部延伸设置有舌片部。
6.一种按压开关,具有:
第一触点板,其在端部具备第一端子,由平板状的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
第二触点板,其与所述第一触点板相面对,在中央部形成有设为上方凸出形状的穹顶状的、能够弹性反转的可动部,在端部具备第二端子,由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和
薄膜隔板,其介于所述第一触点板与所述第二触点板之间,与所述第一触点板以及所述第二触点板固定而一体化,具有中央孔,由绝缘性的LCP树脂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在所述第二触点板的上面,安装有在下面整个面设有粘接剂的、具备耐热性的保护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在所述第二触点板的所述可动部的外周部分,设有辅助所述可动部的弹性变形的应力缓和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在包围所述可动部的圆周上设有多个缝隙,所述缝隙之间的连结部以将所述可动部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倾斜而与周缘的平板部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为弯曲成J字状的形状。
CN2010105172720A 2009-10-15 2010-10-15 按压开关 Pending CN1020443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8060/2009 2009-10-15
JP2009238060 2009-10-15
JP2010029770A JP2011103286A (ja) 2009-10-15 2010-02-15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029770/2010 2010-0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4365A true CN102044365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878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72720A Pending CN102044365A (zh) 2009-10-15 2010-10-15 按压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10381B2 (zh)
JP (1) JP2011103286A (zh)
CN (1) CN1020443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2469A (zh) * 2013-07-04 2015-01-1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107077983A (zh) * 2014-10-15 2017-08-18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7344B2 (ja) * 2010-11-11 2014-03-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JP2012199182A (ja) * 2011-03-23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CN102568888A (zh) * 2011-10-19 2012-07-11 吴乐敏 防水轻触开关
JP1487382S (zh) * 2013-03-26 2016-12-19
US9711303B2 (en) 2013-06-27 2017-07-18 Blackberry Limited Dome-shaped assembly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ome-shaped assembly
TWI530979B (zh) * 2014-02-14 2016-04-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電腦之保護裝置
JP5839431B1 (ja) * 2015-03-11 2016-01-06 不二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ドーム型可動接片
US10483056B2 (en) * 2016-07-22 2019-11-19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Push switch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ush switch
CN111052283B (zh) * 2017-09-01 2022-04-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111208644A (zh) * 2020-01-09 2020-05-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215A (en) * 1984-09-29 1988-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sh switch sealed against contaminants
CN1417819A (zh) * 2001-10-29 2003-05-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1853250A (zh) * 2003-09-17 2006-10-25 Itt制造企业公司 薄接触器
CN101504570A (zh) * 2008-02-08 2009-08-12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按键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4309A (en) * 1978-12-18 1981-03-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nap-through characteristic keyboard switch
JPH0622898Y2 (ja) * 1988-02-05 1994-06-15 ミサキ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薄形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H0751703Y2 (ja) * 1989-03-08 1995-11-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ドームスイッチ
JPH09161598A (ja) * 1995-12-08 1997-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US5828016A (en) * 1996-02-12 1998-10-27 Lucas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nc. Low profile tactile switch
JP2924854B2 (ja) * 1997-05-20 1999-07-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その製造方法
JPH11345543A (ja) * 1997-09-18 1999-12-14 Omron Corp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058892B2 (ja) 2000-08-22 2008-03-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4085676B2 (ja) * 2002-04-04 2008-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2004234991A (ja) * 2003-01-30 2004-08-19 Alps Electric Co Ltd 可動接点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JP2005081649A (ja) * 2003-09-08 2005-03-31 Toray Eng Co Ltd 液晶ポリマーフィルム積層基材の製造方法
US7687735B2 (en) * 2008-05-30 2010-03-30 Sipix Technology Inc. Packaging structure for depression switch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215A (en) * 1984-09-29 1988-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sh switch sealed against contaminants
CN1417819A (zh) * 2001-10-29 2003-05-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钮开关
CN1853250A (zh) * 2003-09-17 2006-10-25 Itt制造企业公司 薄接触器
CN101504570A (zh) * 2008-02-08 2009-08-12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按键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2469A (zh) * 2013-07-04 2015-01-1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104282469B (zh) * 2013-07-04 2016-09-0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107077983A (zh) * 2014-10-15 2017-08-18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US10068723B2 (en) 2014-10-15 2018-09-04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Switc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7077983B (zh) * 2014-10-15 2019-05-07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03286A (ja) 2011-05-26
US20110089004A1 (en) 2011-04-21
US8410381B2 (en) 2013-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4365A (zh) 按压开关
US10008801B2 (en) Pressure contact type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9012796B2 (en) Thin electrical switch
CN105826112B (zh) 按键开关
JP6267699B2 (ja) 変形可能な曲面状接触要素を有する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US6979785B2 (en)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on switch
US9406460B2 (en) Push switch
CN105513867A (zh) 按键开关
JP2012199182A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US8389885B2 (en) Dome shaped spring and switch
KR101572971B1 (ko) 클립형 표면 실장 접속단자
KR20140132684A (ko) 가동 접점 부재 및 가동 접점 부재를 이용한 스위치 장치
WO2018020754A1 (ja) スイッチ体
US7560655B2 (en) Movable contact and push switch using the same
JP6080702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KR101150761B1 (ko) 슬림형 푸쉬 스위치장치
JP6221056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08963493B (zh) 一种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JP2021044222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99492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3183933U (ja) クリックばね付シート及びスイッチ装置
JP2012084409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13101873A (ja) スリム型プッシュスイッチ装置
JP2020095854A (ja) 可動接点及び可動接点を用いたスイッチ
WO2012098716A1 (ja) 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