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4949A - 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4949A
CN102034949A CN2010102945905A CN201010294590A CN102034949A CN 102034949 A CN102034949 A CN 102034949A CN 2010102945905 A CN2010102945905 A CN 2010102945905A CN 201010294590 A CN201010294590 A CN 201010294590A CN 102034949 A CN102034949 A CN 102034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heating
dielectric film
flush conducto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45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隆善
松本浩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4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4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绝缘膜与引线之间、或者绝缘膜彼此之间不会残存气泡的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为这样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通过在基台(15)上接合有按压橡胶(16)的加热加压工具(14)的按压面(16a),将比平导体(12)的宽度长的绝缘膜(13)压在平导体的纵向方向的一部分上,从而将绝缘膜(13)贴附在平导体(12)的两面。其特征在于,按压橡胶(16)的按压绝缘膜(13)的按压力沿着平导体(12)的纵向方向在中央部分处较大、而在端部分处变小。另外,加热加压工具的基台(15)具有在平导体(12)的纵向方向上中央部分处较高的曲面(15a),并且按压橡胶(16)沿着基台(15)的曲面接合、并且平坦地形成外侧的按压面(16a)。

Description

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引线端子的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平9-265974号公报记载了一种具有通过使用铝或铜等平导体而形成的引线端子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在该非水电解质电池中,用绝缘膜覆盖平导体的中间部分而制成引线部件,将绝缘膜密封在电池的封装体(外装体)中。图4是示出引线部件的例子的斜视图。在引线部件1中,一对绝缘膜3以夹着由平导体构成的引线2的方式而贴附。
各绝缘膜3由低熔点绝缘层3a以及高熔点绝缘层3b构成,其中高熔点绝缘层3b的熔点比低熔点绝缘层3a的熔点高。一对绝缘膜3被设置为夹着引线2、并且低熔点绝缘层3a彼此相互面对面,低熔点绝缘层3a在引线2的中间部分的两面上软化熔融而粘结。从各绝缘膜3的低熔点绝缘层3a的引线露出来的部分互相熔接。由此,绝缘膜3将引线2的中间部分的外周部完全地覆盖。绝缘膜3的外侧高熔点绝缘层3b与电池封装体的封入部通过热封而粘结。
图5是示出在引线部件1的现有制造方法中使用加热加压工具4将引线2和绝缘膜3进行贴附的方案的示意图。加热加压工具4是通过将金属性的基台5与按压橡胶6粘接一体化而成的工具。通过按压橡胶6的外面的按压面6a将绝缘膜3按压在引线2上,同时通过加热加压工具4的加热器(图中未示出)加热至规定温度。此时,有时会在绝缘膜与引线之间、或者绝缘膜彼此之间残存气泡,从而不能完全地密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在绝缘膜和引线之间、或者绝缘膜彼此之间不会残存气泡。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这样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采用在基台上接合有按压橡胶的加热加压工具,将比平导体的宽度长的绝缘膜压在平导体的纵向方向的一部分上,以将所述绝缘膜贴附在所述平导体的两面。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加压工具经由按压橡胶的按压面而对绝缘膜进行按压的按压力,在加热加压工具的沿着平导体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较大,而在端部分处变小。
在本发明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中,基台具有朝向平导体凸出的曲面,按压橡胶也可以在其一面上沿基台的曲面接合、并且平坦地形成与上述一面相对的按压面。在该情况下,按压橡胶的中央部分处的厚度与两端部分处的厚度差优选为在平导体的纵向方向上的按压橡胶的宽度(平导体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的1/40~1/10倍。另外,按压橡胶的肖氏硬度A优选为60~80。另外,在本发明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中央部处,按压面形成为朝向平导体凸出的曲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绝缘膜与引线之间、或者绝缘膜彼此之间不会残存气泡。此外,只要是基台具有朝向平导体凸出的曲面,按压橡胶在其一面沿基台的曲面接合、并且平坦地形成与上述一面相对向的按压面的结构,就能够以偏差小的高精度、并且廉价地制得加热加压工具。由此,能够以低成本制得在绝缘膜与引线之间、或者绝缘膜彼此之间不残存气泡的引线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实施方案中的加热加压工具的一个例子及其作用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实施方案中的加热加压工具的另一例子及其作用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引线部件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5是示出引线部件的现有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平导体、13...绝缘膜、14,14’...加热加压工具、15,15’...基台、15a...接合面、16,16’...按压橡胶、16a,16a’...按压面、16b...接合面、17...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案中,为了同时制造多个引线部件,将形成为引线部件的引线的平导体12按规定的间隔以多根平行地排列成一列的状态间歇式地连续供给。形成引线部件的密封部的绝缘膜13,是将带状连续的绝缘膜以与平导体12正交、并从两面夹着平导体12的方式进行供给。
作为平导体12,例如,使用正极用铝导体或其合金导体、负极用铜导体或其合金导体或者表面上镀了镍的铜导体。平导体12的形状,例如为厚100μm、宽3mm左右。
绝缘膜13如图4所说明的那样,由与平导体12粘结的低熔点绝缘层和与外装体粘结的高熔点绝缘层两层构成,其宽度(平导体的纵向方向的长度)为5mm至15mm。低熔点绝缘层例如可以由酸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熔点110℃)形成,高熔点绝缘层例如可以由乙烯-乙烯醇聚合物(乙烯比率为44%、熔点165℃)形成。
用加热加压工具14在多根平导体12的两面上贴附绝缘膜13而形成密封部之后,在各平导体12间将绝缘膜13分割。另外,通过将密封部分割到规定的位置,由此将贴附有绝缘膜13的平导体12制成如图3所示的引线部件的单品。
加热加压工具14是通过将由金属构成的基台15与具有弹性的按压橡胶16粘接成一体而形成的。加热加压工具14具有能够对夹着多根平导体12而贴附的绝缘膜13的整个面进行加热加压的接触面。加热加压工具14具备将按压面加热至规定温度的加热器装置(图中未示出)或者以规定压力按压按压面的加压装置(图中未示出)。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实施方案中的加热加压工具的一个例子(加热加压工具14)及其作用的示意图。在加热加压工具14中,将基台15的与按压橡胶16的接合面15a设为圆弧状的曲面。基台15的接合面15a的圆弧状曲面,沿着平导体12的纵向方向形成为在中央部分具有顶部的圆弧(截面为半圆柱体形)。
另外,对于按压橡胶16来说,其与基台15的接合面16b可以仿照接合面15a而预先成形,也可以是使平坦的面按照与基台的接合面15a的曲面紧密接触的方式弯曲变形而成的形状。而且,按压橡胶16的按压面16a以不额外加压的自由状态而形成为平坦的形状。平坦的按压面16a可以通过预先成形而形成,也可以在将按压橡胶16与基台15接合之后、通过进行机械抛光等加工而将其弄平。
在加热加压工具14中,按压橡胶16为中央部分的厚度薄、而两侧厚度增大的状态。另外,作为制造对象的引线部件本身是与图4中所说明的引线部件同样的部件,是在平导体12的两面上设置绝缘膜13、并用加热加压工具14进行加热加压后而被贴附固定而成的引线部件。
当将按压橡胶16的按压面16a抵住绝缘膜13的表面而加压时,按压橡胶16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均匀地压缩变位,所以,厚度薄的中央部分形成大的压缩率,两侧的端部分的压缩率比中央部分小,从而形成比中央部分小的按压力。因此,中央部分呈现比两侧的端部分大的按压力,对绝缘膜13的按压力从中央向两侧产生负梯度。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绝缘膜13与平导体12之间的气泡17(直径为0.5mm以上的气泡)排出,并能够使绝缘膜13与平导体12以不残存气泡的粘结状态进行粘接。即,能够产生与将按压橡胶的外面设置为圆弧状的曲面而进行按压时相同或更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加热加压工具14中,由于可以采用容易铸造或机械加工的金属来制作基台15,从而容易形成截面为圆弧状的接合面15a,因此即使是精度高的加热加压工具,也能够比较廉价地获得。与之接合的按压橡胶16不需要以特别高的精度来形成其接合面16b,并且将适当形状的橡胶部件接合在基台15的圆弧状的接合面15a上之后,将橡胶部件的按压面16a加工成平坦的面。采用机械加工就可以将橡胶部件的按压面16a加工成平的面,所以,可以容易地提高加工精度,并且能够廉价地制作。
另外,由于按压橡胶16因加热加压而发生劣化,所以,优选采用粘接剂以可更换的方式贴附在基台15上。另外,对于按压橡胶16来说,宽度(平导体12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W为20mm~40mm,中央部分的厚度D1为1mm~2mm左右,两侧部分的厚度D2为3mm左右,并且根据试验结果,厚度差S(=D2-D1)优选为1mm~2mm左右。即,按压橡胶的厚度差S优选设为按压橡胶的宽度的1/40~1/10倍。
采用加热加压工具14,以100kPa~500kPa的力(F)对绝缘膜13和平导体12加压1~20秒左右。通过加压,绝缘膜13与平导体12之间的气泡17被挤出而排出。
另外,因按压橡胶16的硬度不同,有时候绝缘膜13与平导体12之间的气泡17不能被充分地排出。例如,使用宽度W为20mm、薄的部分的D1为1mm、厚的部分的D2为3mm、肖氏硬度A为80的按压橡胶16,将宽3mm、长9mm的绝缘膜13加热加压从而贴附在平导体12的两面时,气泡17(以直径为0.5mm以上的气泡为对象)的残存率为0%。另一方面,当使用宽度W为30mm、薄的部分的D1为1mm、厚的部分的D2为2mm、肖氏硬度A为60的按压橡胶16时,气泡17的残存率为5%。在肖氏硬度A小于60的情况下,气泡残存率可能会超过5%,按压橡胶16的肖氏硬度A优选为60~80的范围。
图3是用于说明图1的实施方案中的加热加压工具的另一例子(加热加压工具14’)及其作用的示意图。与图2的例子相同,加热加压工具14’是通过将由金属构成的基台15’与具有弹性的按压橡胶16’粘接成一体而形成的。加热加压工具14’具有这样的接触面,该接触面可以对夹着多根平导体12而贴附的绝缘膜13的整个面进行加热加压。加热加压工具14’具备将按压面加热至规定温度的加热装置或者以规定压力按压按压面的加压装置。
在加热加压工具14’中,基台15’与按压橡胶16’的接合面为平面,并且按压面16a’成为在沿着平导体12的纵向方向上在中央部分具有顶部的圆弧状曲面(截面为半圆柱形)。当使按压橡胶16’的按压面16a’抵住绝缘膜13的表面而加压时,中央部分的按压力强,而向两侧的端部分变弱,按压力从中央向两侧产生负梯度。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绝缘膜13与平导体12之间的气泡17排出,从而与图2的例子一样,能够以不残存气泡的粘结状态进行粘接。
使用了按压橡胶16’的肖氏硬度A为70、宽度W为20mm、中央部分的最大厚度D3为3mm、两侧的端部分的厚度D4为1mm的加热加压工具14时,气泡残存率为10%。另外,虽然该形状的按压橡胶中的厚度偏差为0.2mm,但是是在实施时不会成为问题的范围内。另外,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所说明的按压橡胶中,厚度的偏差为0.03mm。
作为本发明的比较例,对图5中所示的按压橡胶6的肖氏硬度A为70、平导体纵向方向上的宽度为20mm、厚度为2mm的均一的加热加压工具进行了试验,结果,气泡残存率为20%。即,如图2或图3的本发明实施方案中所示的那样,加热加压工具的按压橡胶按压绝缘膜的按压力沿着平导体的纵向方向在中央部分较大、而在端部分变小,由此改善了气泡残存率。

Claims (5)

1.一种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采用在基台上接合有按压橡胶的加热加压工具,将比平导体的宽度长的绝缘膜压在平导体的纵向方向的一部分上,以将所述绝缘膜贴附在所述平导体的两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加压工具经由所述按压橡胶的按压面而对所述绝缘膜进行按压的按压力,在所述加热加压工具的沿着所述平导体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较大,而在端部分处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部分处,所述基台具有朝向所述平导体凸出的曲面,而所述按压橡胶在其一面沿所述基台的曲面接合、并且平坦地形成与上述一面相对向的所述按压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橡胶的所述中央部分处的厚度与所述端部分处的厚度差为按压橡胶在所述平导体的纵向方向上的宽度的1/40~1/10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橡胶的肖氏硬度A为60~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部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部分处,所述按压面形成为朝向所述平导体凸出的曲面。
CN2010102945905A 2009-09-30 2010-09-26 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0349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7063 2009-09-30
JP2009227063A JP2011076861A (ja) 2009-09-30 2009-09-30 リード部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4949A true CN102034949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7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45905A Pending CN102034949A (zh) 2009-09-30 2010-09-26 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076861A (zh)
CN (1) CN1020349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429A (zh) * 2013-08-23 2016-04-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6104B2 (ja) * 2012-02-29 2016-10-1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タブリードの製造方法
KR101617954B1 (ko) 2014-08-11 2016-05-23 주식회사 대한소재 2차전지의 전극탭 필름 융착 장치 및 방법
KR102652044B1 (ko) * 2018-11-21 2024-03-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리드탭, 이의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9583A (ja) * 2001-09-28 2003-04-1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ポリマー二次電池用接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992391A (zh) * 2005-12-31 2007-07-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极耳的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724C (zh) * 1998-10-30 2005-01-19 索尼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其制法及热熔接装置
JP4373070B2 (ja) * 2002-10-24 2009-11-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9583A (ja) * 2001-09-28 2003-04-1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ポリマー二次電池用接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992391A (zh) * 2005-12-31 2007-07-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该极耳的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4429A (zh) * 2013-08-23 2016-04-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US10026933B2 (en) 2013-08-23 2018-07-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010357A (zh) * 2013-08-23 2019-07-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76861A (ja) 201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51084B2 (e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11341946B (zh) 电芯及电池
CN102768965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523165B2 (ja) バスバーの製造方法
US20140102785A1 (en)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70012252A1 (en) Battery cell having outer edge sealed portion with sealed lines and battery cell sealing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2034949A (zh) 引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3891063B (zh) 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带端子的电线及端子压接装置
JP5224658B2 (ja) シールフィルム付きリード線部材の製造方法
US6797424B2 (en) Separator for fuel cell,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using the separator
CN102237332A (zh) 半导体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US20080266047A1 (en) Power resistor module
EP359855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uel cell and fuel cell
CN105940557A (zh) 线束、包覆导线与端子的连接方法以及线束结构体
KR20170134616A (ko) 전기 커넥션 요소 및 그에 장착된 커넥팅 요소를 갖는 웨이퍼
CN213845059U (zh) 一种用于制备电触头材料的三层复合结构
CN114128054A (zh) 连接部件和连接结构
KR101420031B1 (ko) 박막형 태양 전지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CN107431325A (zh) 端子固定治具及带热缩管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TWI267883B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1719724U (zh) 封装结构及封装装置
JP6542754B2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WO20120396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ldering contacts in a solar panel
CN112713316B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封装工艺
KR20230067446A (ko) 이차전지의 디개싱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