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0549A -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0549A
CN102010549A CN201010274408XA CN201010274408A CN102010549A CN 102010549 A CN102010549 A CN 102010549A CN 201010274408X A CN201010274408X A CN 201010274408XA CN 201010274408 A CN201010274408 A CN 201010274408A CN 102010549 A CN102010549 A CN 102010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ethylene
alpha
olefin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44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0549B (zh
Inventor
大林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10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0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0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0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a)100重量份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51~99wt%丙烯聚合物和1~49wt%密度为0.85~0.93g/cm3的乙烯聚合物,(b)0.001~0.5重量份由特定化学式限定的金属盐;和生产这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混合1-100重量份金属盐与10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和/或乙烯聚合物,由此形成母料,和(2)混合该母料与含有所述丙烯聚合物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混合物。

Description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其拉伸强度与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非常优异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以及生产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包含含有丙烯聚合单元的树脂和成核剂的树脂组合物的性能如力学性能和透明性如此出色而使得其被广泛用作用于例如汽车内部零件、汽车外部零件、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农业材料、便利品、膜、瓶、盖帽、容器和粒料用途的材料。
这种树脂组合物公开在专利文献如JP 2006-213918A(对应于US2006-155073A)和JP 2009-508995A(对应于US 2007-66733A)中。前一文献公开了包含基于丙烯的嵌段共聚物(A)和粒径在规定范围内的成核剂(B)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共聚物(A)含有基于丙烯的聚合物组分(I)和由丙烯与选自乙烯和具有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单体共聚得到的组分(II)。后一文献公开了包含聚烯烃和分散或溶解在该聚烯烃内的成核剂或透明剂的树脂组合物。
发明内容
但是,传统的树脂组合物,如上述树脂组合物,它们的拉伸强度与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并不足够。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其拉伸强度与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优异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是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
-100重量份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51~99wt%丙烯聚合物和1~49wt%密度为0.85~0.93g/cm3的乙烯聚合物,条件为所述丙烯聚合物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wt%;和
-0.001~0.5重量份由下式(I)表示的金属盐,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021
其中R1~R10彼此独立地是氢原子、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基、羟基、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氨基、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基团、卤原子、苯基,或由式R-(R’-O)n-表示的基团,R是含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R’是含有2或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和n是1~4的整数;R1~R10的任何2个烷基都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含有3~6个碳原子的碳环;并且R1和R2彼此呈反式或顺式构型。
此外,本发明是生产上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混合1~100重量份由上式(I)表示的金属盐与10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或100重量份密度为0.85~0.93g/cm3的乙烯聚合物,或100重量份含有所述丙烯聚合物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混合物,由此制备母料;和
(2)混合该母料与另一种含有所述丙烯聚合物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混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术语“丙烯聚合物”是指含有丙烯单元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即含有多于50wt%的丙烯单元的聚合物,条件是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wt%。上述术语“单体单元”是指单体的聚合单元,因此术语“丙烯单元”是指丙烯的聚合单元。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典型实例是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环烯烃无规共聚物;通过包含下述聚合步骤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I)均聚合丙烯,或共聚作为主要单体的丙烯与作为次要单体的乙烯和/或α-烯烃,由此形成聚合物组分(I)(即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组分(I)),然后(II)在聚合物组分(I)存在下共聚丙烯与乙烯和/或α-烯烃,由此形成聚合物组分(II)(即丙烯共聚物组分(II));以及它们的2种或更多种的组合。通过包含所述步骤(I)和(II)的方法制备的上述聚合物基本上是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混合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习惯上把这种聚合物称为“抗冲共聚物(impact-copolymer)”。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习惯上把这种聚合物称为“丙烯嵌段共聚物”,虽然该聚合物并不是一般聚合物教科书中出现的典型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而基本上是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混合物,如以上所述。
上述α-烯烃的典型实例是含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如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和1-癸烯。它们之中,优选的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
上述环烯烃的实例是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环庚烯、1,3-环己二烯、1,4-环己二烯、1,5-环辛二烯和降冰片烯。
从本发明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拉伸强度与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的观点来看,所述丙烯聚合物根据13C-核磁共振(13C-NMR分析)测定,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isotactic pentad fraction)(mmmm分数)优选为0.97或更高,更优选0.98或更高。所述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是指示丙烯聚合物内所含的全同立构结构程度(即全同立构规整度)的指标,其中所含有的季碳原子(不对称碳原子)彼此具有相同的绝对构型。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的值越大,则丙烯聚合物具有的全同立构规整度就越大。因此,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的值越大,则丙烯聚合物的熔融温度就越高以及结晶度就越高。所述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用下文所述的测量方法测定。当所述丙烯聚合物是上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丙烯-环烯烃无规共聚物或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时,测定由丙烯单元构成的聚合物链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以及在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的情况下,测定聚合物组分(I)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
从本发明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拉伸强度与抗冲击性、可模塑性和可加工性之间的平衡的观点来看,所述丙烯聚合物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定,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0.5~200g/10min,更优选1~100g/10min,又更优选2~80g/10min,最优选5~50g/10min。
所述丙烯聚合物可以用常规聚合催化剂和常规聚合方法生产。聚合催化剂的实例是(1)Ziegler催化剂体系,(2)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3)包含(3-1)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周期表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3-2)烷基铝氧烷(alkylaluminoxane)的催化剂体系,(4)包含(4-1)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4-2)通过与所述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络合物的化合物和(4-3)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以及(5)通过包含下列步骤的方法得到的催化剂体系:(5-1)将催化剂组分(如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通过与所述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形成离子络合物的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负载在无机颗粒例如二氧化硅和粘土矿物上,和(5-2)改性所得的负载的材料。此外,所述聚合催化剂可以是通过在上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预聚合乙烯或α-烯烃制备的预聚催化剂。
上述催化剂体系的实例是公开在专利文献例如JP 61-218606A(对应于US 4,672,050)、JP 5-194685A(对应于EP 534776A)、JP 7-216017A(对应于US 5,608,018)、JP 9-316147A(对应于US 5,990,242)、JP10-212319A(对应于US 6,187,883)和JP 2004-182981A中的那些。
聚合方法的实例是使用在聚合温度为液态的烯烃作为聚合介质的本体聚合方法;在惰性烃溶剂例如丙烷、丁烷、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和辛烷中进行的溶液或淤浆聚合方法;在含有气态单体的介质内聚合气态单体的气相聚合方法;和它们的2种或更多种的组合。这些聚合方法根据间歇方式、连续方式或它们的组合进行。连续方式通常通过使用2个或更多个连续连接的聚合反应器进行,其有时被称为多级方式,生产的聚合物的比例和特性在这些聚合反应器的每一个内进行调节。其中,从工业和经济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连续气相聚合方法,或连续实施本体聚合方法和气相聚合方法的本体-气相聚合方法。
丙烯聚合物的聚合条件,如聚合温度、压力和时间、单体浓度和催化剂的用量,是根据目标丙烯聚合物的特性适当地确定的。
生成的丙烯聚合物可以在低于其熔融温度的高温进行干燥,以除去生成的丙烯聚合物内所含有的溶剂和副产物如极低分子量的低聚物。这种干燥方法公开在专利文献如JP 55-75410A(对应于EP 6421A)和JP 2565753B(对应于US 5,109,056)中。
当丙烯聚合物是丙烯无规共聚物,如上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和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时,该丙烯无规共聚物优选满足下列要求(a)和(b):
(a)其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量熔体流动速率为0.5~200g/10min,优选1~100g/10min,更优选2~80g/10min,进一步更优选5~50g/10min;和
(b)它含有量为0.1~40wt%,优选0.1~30wt%,更优选0.2~20wt%,又更优选2~15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以及含有量为60~99.9wt%,优选70~99.9wt%,更优选80~99.8wt%,又更优选85~98wt%的丙烯单元,条件是所述丙烯单元、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总量为100wt%。
所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的实例是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和丙烯-1-癸烯无规共聚物。
所述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的实例是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和丙烯-乙烯-1-癸烯无规共聚物。
当丙烯聚合物是上述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时,该丙烯聚合物优选满足下列要求(c)、(d)和(e):
(c)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聚合物组分(I)的特性粘数([η]I)为0.1~5dl/g,优选0.3~4dl/g,更优选0.5~3dl/g,又更优选0.5~2dl/g,聚合物组分(II)的特性粘数([η]II)为1~20dl/g,优选1~10dl/g,更优选2~7dl/g,又更优选3~7dl/g;
(d)聚合物组分(II)含有量为1~8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条件是聚合物组分(II)的总量为100wt%;和
(e)聚合物组分(II)以1~50wt%的量包含在所述聚合物中,条件是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总量为100wt%。
上述[η]II与上述[η]I之比,[η]II/[η]I,优选是1~20,更优选2~10,又更优选3~8。
当聚合物组分(I)是丙烯与乙烯和/或α-烯烃的共聚物时,聚合物组分(I)含有0.01~30wt%乙烯单元和/或α-烯烃单元,条件是聚合物组分(I)的总量为100wt%。所述α-烯烃优选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更优选1-丁烯。共聚物的实例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1-辛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和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
聚合物组分(I)优选是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
聚合物组分(II)含有量为1~80wt%,优选5~60wt%,更优选20~60wt%的乙烯单元和/或α-烯烃单元,条件是聚合物组分(II)的总量是100wt%。α-烯烃优选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更优选1-丁烯。
聚合物组分(II)的实例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癸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1-辛烯共聚物、和丙烯-1-癸烯共聚物。其中,优选的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更优选的是丙烯-乙烯共聚物。
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所述聚合物含有数量典型地为1~50wt%,优选1~40wt%,更优选10~40wt%,又更优选10~30wt%的聚合物组分(II),条件是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总量是100wt%。
当聚合物组分(I)是丙烯均聚物时,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的实例是(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丙烯)-(丙烯-乙烯-1-丁烯)聚合物、(丙烯)-(丙烯-乙烯-1-己烯)聚合物、(丙烯)-(丙烯-乙烯-1-辛烯)聚合物、(丙烯)-(丙烯-1-丁烯)聚合物、(丙烯)-(丙烯-1-己烯)聚合物、(丙烯)-(丙烯-1-辛烯)聚合物和(丙烯)-(丙烯-1-癸烯)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中的前一术语“(丙烯)”是指丙烯均聚物聚合物组分(I),后一术语如“(丙烯-乙烯)”是指共聚物聚合物组分(II),如丙烯-乙烯共聚物。
当聚合物组分(I)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或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时,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的实例是(丙烯-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1-丁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1-己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1-辛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1-癸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1-丁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1-己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1-辛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1-癸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1-丁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1-己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1-辛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1-癸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1-丁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1-己烯)聚合物、(丙烯-1-丁烯)-(丙烯-1-辛烯)聚合物、(丙烯-1-己烯)-(丙烯-1-己烯)聚合物、(丙烯-1-己烯)-(丙烯-1-辛烯)聚合物、(丙烯-1-己烯)-(丙烯-1-癸烯)聚合物、(丙烯-1-辛烯)-(丙烯-1-辛烯)聚合物和(丙烯-1-辛烯)-(丙烯-1-癸烯)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中的前一术语例如“(丙烯-乙烯)”是指共聚物聚合物组分(I),如丙烯-乙烯共聚物,后一术语如“(丙烯-乙烯)”是指共聚物聚合物组分(II),如丙烯-乙烯共聚物。
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优选是(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丙烯)-(丙烯-乙烯-1-丁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丙烯-乙烯)-(丙烯-乙烯-1-丁烯)聚合物或(丙烯-1-丁烯)-(丙烯-1-丁烯)聚合物,更优选(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
当所述丙烯聚合物是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时,丙烯聚合物内含有的α-烯烃单元的量可基于丙烯聚合物的13C-NMR谱来确定。
此外,当所述丙烯聚合物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含α-烯烃单元的聚合物组分(II)时,聚合物组分(II)中包含的α-烯烃单元的量可如下确定:
(1)当聚合物组分(I)不含α-烯烃单元时,聚合物组分(II)中含有的α-烯烃单元的量可基于用13C-NMR法测得的丙烯聚合物中含有的α-烯烃单元的量和聚合物组分(II)的量确定;和
(2)当聚合物组分(I)含有种类与聚合物组分(II)中含有的相同的α-烯烃时,聚合物组分(II)中含有的α-烯烃单元的量可基于(i)基于丙烯聚合物生产中的物料平衡得到的聚合物组分(I)和(II)的相应量,(ii)用13C-NMR法测得的聚合物组分(I)中含有的α-烯烃单元的量和(iii)用13C-NMR法测得的丙烯聚合物中含有的α-烯烃单元的量来确定。
本发明中的特性粘数,如上述[η]I和[η]II,通过包含下列步骤的方法(外推法)测定:
(1)用乌氏粘度计在135℃测定浓度分别为0.1g/dl、0.2g/dl和0.5g/dl的3个1,2,3,4-四氢化萘溶液的比浓粘度;
(2)将以上得到的比浓粘度分别对这些浓度作图;和
(3)把浓度外推到零,从而得到特性粘数。
所述外推法公开在“Kobunshi Yoek,Kobunshi Jikkengaku 11”(Kyoritsu Shuppan Co.,Ltd.,出版,1982年)491页中。
聚合物组分(I)的上述特性粘数[η]I是用取自上述聚合步骤(I)中的聚合反应器的聚合物组分(I)测得的。
聚合物组分(II)的上述特性粘数,[η]II,从以下公式计算:
[η]II=([η]-[η]I×XI)/XII
其中[η]是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的特性粘数;XI是所述聚合物中聚合物组分(I)的重量比例;XII是所述聚合物中聚合物组分(II)的重量比例;以及XI和XII是基于所述聚合物生产中的物料平衡得到的。
本发明中的术语“乙烯聚合物”是指乙烯均聚物或乙烯-烯烃共聚物,两者的密度都是0.85~0.93g/cm3。所述烯烃的实例是α-烯烃,如下文提到的那些,和环烯烃,如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环庚烯、1,3-环己二烯、1,4-环己二烯、1,5-环辛二烯和降冰片烯。
所述乙烯聚合物的实例是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方法使用自由基引发剂聚合催化剂制备的密度为0.91~0.93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为0.90~0.93g/cm3和具有结晶性的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密度为0.85~0.90g/cm3、具有类橡胶的弹性性能和低结晶性的乙烯-烯烃共聚物弹性体。
在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典型的α-烯烃是含有3~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并且其实例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和1-癸烯。其中,优选的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
所述乙烯聚合物优选是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实例是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癸烯共聚物和乙烯-(3-甲基-1-丁烯)共聚物。
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含有量优选为51~99wt%,更优选51~95wt%,又更优选51~90wt%的乙烯单元,和量优选为1~49wt%,更优选5~49wt%,又更优选10~49wt%的α-烯烃单元,条件是乙烯单元与α-烯烃单元的总量为100wt%。所述α-烯烃优选是含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
所述乙烯聚合物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量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0.5~50g/10min,更优选1~30g/10min,又更优选1~20g/10min。
所述乙烯聚合物优选是密度为0.85~0.90g/cm3、具有类橡胶的弹性性能和低结晶性的乙烯-烯烃共聚物弹性体,更优选密度为0.85~0.89g/cm3的这种弹性体。
所述乙烯聚合物可根据常规方法使用常规聚合催化剂生产。
所述聚合催化剂的实例是由茂金属催化剂代表的均相催化剂体系;Ziegler催化剂体系;和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所述均匀催化剂体系的实例是(1)包含(1-1)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周期表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和(1-2)烷基铝氧烷的催化剂体系;(2)包含(2-1)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2-2)通过与所述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络合物的化合物和(2-3)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和(3)通过包含下列步骤的方法所获得的催化剂体系:(3-1)把催化剂组分(如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通过与所述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络合物的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负载在无机颗粒例如二氧化硅和粘土矿物上,(3-2)改性所得的负载的物质。另外,所述聚合催化剂可以是通过在上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预聚合乙烯或α-烯烃制备的预聚合催化剂。
本发明中的乙烯聚合物可以是可商购的乙烯聚合物,如ENGAGE(Dow Chemical Japan Ltd.的商标)、TAFMER(Mitsui Chemicals,Inc.的商标)、NEO-ZEX和ULT-ZEX(Prime polymer Co.,Ltd.的商标)以及EXCELLEN FX、SUMIKATHENE、SUMIKATHENE-L和ESPRENESPO(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在表示金属盐的式(I)中,R1~R10的实例是甲基、乙基、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氨基、乙氨基、二甲氨基、二乙氨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式(I)中所含有的由式R-(R’-O)n-表示的基团的实例如下:
CH3-(CH2CH2-O)-,CH3(CH2CH2-O)2-,CH3(CH2CH2-O)3-,
CH3(CH2CH2-O)4-,C2H5-(CH2CH2-O)-,C2H5(CH2CH2-O)2-,
C2H5(CH2CH2-O)3-,C3H7-(CH2CH2-O)-,C3H7(CH2CH2-O)2-,
C3H7(CH2CH2-O)3-,CH3-(CH(CH3)CH2-O)-,CH3(CH(CH3)CH2-O)2-,
C2H5-(CH(CH3)CH2-O)-和C2H5(CH(CH3)CH2-O)2-。
R1~R10彼此独立地优选是氢原子或含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如甲基、乙基和丙基,更优选地金属盐是由下式表示的1,2-环己烷二甲酸钙。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101
由式(I)表示的金属盐的其它实例如下: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10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111
为改进所述金属盐在本发明聚丙烯树脂组合内的可分散性,可以将所述金属盐与分散剂组合。所述分散剂的实例是脂族酸,如含有10~24个碳原子的脂族酸;这类脂族酸的烷基酯;这类脂族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含有10~30个碳原子的醇;多元醇;和这类多元醇的酯。其中,优选的是脂族酸的金属盐。
所述碱金属的实例是钠、钾和锂,碱土金属的实例是钙、镁和锌。所述多元醇的实例是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和山梨醇。
所述金属盐优选具有粒状形状,其平均粒径通常为0.01~10μm,优选0.01~5μm,又更优选0.01~3μm,用激光衍射型颗粒尺寸分布测量仪器如HELOS(Sympatec GmbH的商标)测量。
所述金属盐可以通过专利文献如JP 2004-525227A(对应于US2003-27908A)和JP 2009-504842A(对应于US 2007-36960A)中公开的方法生产。上述金属盐,1,2-环己烷二甲酸钙,可以是可商购的金属盐,如Hyperform HPN-20E(Milliken and Company的商标),其含有66wt%1,2-环己烷二甲酸钙作为主组分(principal component)。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51~99wt%,优选60~99wt%,更优选70~95wt%所述丙烯聚合物和1~49wt%,优选1~40wt%,更优选5~30wt%所述乙烯聚合物,条件是所述丙烯聚合物与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wt%。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含有量为0.001~0.5重量份,优选0.01~0.5重量份,更优选0.05~0.3重量份的所述金属盐,条件是所述丙烯聚合物与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从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可模塑性和可加工性的观点来看,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量熔体流动速率优选是0.1~400g/10min,更优选0.5~300g/10min,又更优选1~200g/10min。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含有本领域已知的添加剂,如中和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润滑剂、防粘连剂、加工助剂、有机过氧化物、着色剂、发泡剂、成泡成核剂(nucleating agents forcell forming)、成核剂(不包括本发明中的金属盐)、增塑剂、阻燃剂、交联剂、交联助剂、闪光材料(glittering materials)、抗菌剂、光漫射剂、无机填料、抗刮擦剂和它们的2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其中优选的是中和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或着色剂。
所述中和剂的实例是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金属皂)、水滑石、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及它们的2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对于所述金属皂上述高级脂肪酸优选是含有10~30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更优选含有12~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所述金属皂的金属优选是钙、钠、镁、锂、铝或锌,更优选钙。其中优选的是硬脂酸钙作为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
上述水滑石是天然或合成产物,并且其性能,如晶体结构、晶粒直径和水份含量,被适当地确定。如果必要,允许使用表面处理过的水滑石。
上述水滑石优选是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MgyAl2(OH)2y+4CO3·mH2O
其中Y是等于或大于4的数,并且m是正数;更优选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Mg4.5Al2(OH)13CO3·3H2O,
Mg4.5Al2(OH)11(CO3)0.8·O0.2
Mg4Al2(OH)12CO3·3H2O,
Mg5Al2(OH)14CO3·4H2O,
Mg6Al2(OH)16CO3·4H2O
Zn4Al2(OH)12CO3·mH2O(m是0~4的数),或
Mg3ZnAl2(OH)12CO3·mH2O(m是0~4的数)。
作为中和剂的上述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实例是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其中优选的是氢氧化钙。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量通常是0.001~0.5重量份,优选0.005~0.2重量份,更优选0.01~0.2重量份的中和剂,条件是所述树脂组合物内含有的所述丙烯聚合物与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总量是100重量份。
上述抗氧化剂的实例是酚类抗氧化剂、含有磷原子的抗氧化剂、含有硫原子的抗氧化剂、羟基胺和金属钝化剂。其中优选的是酚类抗氧化剂、含有磷原子的抗氧化剂或含有硫原子的抗氧化剂。
上述酚类抗氧化剂的实例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三甘醇-N-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硫代双-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和生育酚类。其中,从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色调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量通常是0.01~2重量份,优选0.01~1重量份,更优选0.01~0.5重量份的这种酚类抗氧化剂,条件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从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加工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上述含有磷原子的抗氧化剂的实例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环庚二烯(dioxaphosphepine)。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量通常是0.01~2重量份,优选0.01~1重量份,更优选0.01~0.5重量份的这种含有磷原子的抗氧化剂,条件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从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的观点来看,上述含有硫原子的抗氧化剂的实例是二肉豆蔻基-3,3’-硫二丙酸酯、新戊烷-四基四(3-月桂基硫基丙酸酯)和双[2-甲基-4-(3-正烷基(C12-C14)硫基丙酰氧基)-5-叔丁基苯基]硫化物,其中“烷基(C12-C14)”是指含有12~14个碳原子的烷基。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量通常是0.01~2重量份,优选0.01~1重量份,更优选0.01~0.5重量份的这种含有硫原子的抗氧化剂,条件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上述UV吸收剂的实例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肉豆蔻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月桂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棕榈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硬脂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山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151
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褐煤醇酯、水杨酸4-叔辛基苯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双(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仲丁基-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和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其中,为了得到色调优良的本发明树脂组合物,优选的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月桂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棕榈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硬脂基酯或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山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152
基酯。
上述光稳定剂的实例是低分子量光稳定剂和低聚物型高分子量光稳定剂。其具体实例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含有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和癸二酸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甲基酯的混合物;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双(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1-二甲基乙基氢过氧化物和辛烷的反应产物;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由2,2,6,6-四甲基-4-哌啶醇与高级脂肪酸制成的混合酯;1,2,3,4-丁烷四羧酸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丁二酸二甲酯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的缩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二丁基胺·1,3,5-三嗪·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六亚甲基二胺与N-(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基胺的缩聚物;N,N’,N”,N”’-四(4,6-双(丁基-(N-甲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氨基)三嗪-2-基)-4,7-二氮杂癸烷-1,10-二胺;和混合的{1,2,2,6,6-五甲基-4-哌啶基/β,β,β’,β’-四甲基-3,9-(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二乙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其中,为得到光稳定性优良的本发明树脂组合物,优选的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2,2,6,6-四甲基-1(辛氧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1-二甲基乙基氢过氧化物和辛烷的反应产物;1,2,3,4-丁烷四羧酸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丁二酸二甲酯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的缩聚物;或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胺基}]。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量通常是0.01~2重量份,优选0.01~1重量份,更优选0.01~0.5重量份的这类光稳定剂,条件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量是100重量份。
上述着色剂的实例是无机颜料,如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锌、煅赭石、镉红、镉黄、耐久蓝、钴蓝、钛黄、白铅、红铅、铅黄、柏林蓝及它们的2种或更多种的组合;有机颜料,如喹吖啶酮、多偶氮黄、蒽醌黄、多偶氮红、偶氮色淀黄、苝、酞菁绿、酞菁蓝、异吲哚啉酮黄和它们的2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以及一种或多种上述无机颜料与一种或多种上述有机颜料的组合。这些颜料可以与颜料分散剂组合,以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充分分散所述颜料。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含有橡胶和/或非本发明中的丙烯树脂和乙烯树脂的其它树脂。所述橡胶和其它树脂的实例是含有苯乙烯和/或其衍生物的聚合单元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聚(对-甲基苯乙烯)和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专用丙烯酸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AS树脂);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CS树脂);聚氯丁二烯;氯化橡胶;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氟树脂;聚缩醛;接枝的聚苯醚树脂;接枝的聚苯硫醚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砜;聚醚醚酮;聚醚砜;芳族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预聚物;硅树脂;硅橡胶;聚丁二烯;1,2-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氯醚橡胶;丙烯酸类橡胶;天然橡胶。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还可含有通过聚合提取自植物的单体制备的聚合物例如聚乳酸(PLA树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生产如下:用本领域已知的熔体捏和设备,如熔体挤出机和Banbury混合机,在180℃或更高,优选180℃~300℃,更优选180℃~250℃,将所述丙烯树脂、所述乙烯树脂、所述金属盐和所述以上任选组分相互熔体捏合。从包含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模塑制品,如膜、片材和注塑制品的抗冲击性和外观的观点来看,优选所述模塑制品含有极少的鱼眼,其为点状突起或空洞。为得到含有极少鱼眼的模塑制品,通过上述熔体捏和所得到的经熔体捏和的混合物优选被过滤,从而除去由树脂组合物中丙烯树脂、乙烯树脂和金属盐的分散不充分而形成的导致鱼眼的物质。单位时间或单位过滤器面积的经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的过滤速率可任意确定,只要其过滤效率不变得效率降低即可。所述过滤以单阶段或多阶段方式进行,在后一方式中,对于经熔体捏和的混合物流串联、并联或以它们的组合设置多个过滤器。
将所述金属盐与所述丙烯树脂、所述乙烯树脂和上述任选组分混合的方法的实例如下:
(1)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i)混合必要量的所述丙烯聚合物和必要量的所述乙烯聚合物,从而制成混合物,然后(ii)混合该混合物与必要量的所述金属盐;
(2)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i)使100重量份所述丙烯聚合物,或100重量份所述乙烯聚合物,或100重量份由所述丙烯聚合物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与量为1~100重量份,优选1~50重量份,更优选5~30重量份的所述金属盐相混,从而制成混合物(母料),然后(ii)使给定量的该母料与另一种由给定量所述丙烯聚合物和给定量所述乙烯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相混合;和
(3)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i)使100重量份上述任选组分与量为10~900重量份,优选10~500重量份,更优选20~200重量份的所述金属盐相混,从而制成混合物,(ii)使该混合物凝固成粒状状态,从而制成粒状颗粒,然后(iii)使给定量的该粒状颗粒与由给定量所述丙烯聚合物和给定量所述乙烯聚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相混合。
其中,使用母料的方法(2)能制备其拉伸强度与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非常优良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上述“必要量”是指对应于本发明中所描述量的量,而上述“给定量”是指使最终所得混合物中包含的组分的量满足本发明中所描述的量的量。
上述本领域已知的熔体捏和设备的实例是单螺杆挤出机;同向旋转(co-rotating)双螺杆挤出机,如ZSK(Wernw Pfleideren的商标)、TEM(Toshiba Machine Co.,Ltd.的商标)、TEX(The Japan Steel Works,Ltd.的商标)和KZW(Technovel Corporation的商标);和反向旋转(counter-rotating)双螺杆挤出机,如CMP(The Japan Steel Works,Ltd.的商标)、FCM(Kobe Steel,Ltd.的商标)、NCM(其商标)和LCM(其商标)。
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形状的实例是线材、片材、平板和通过将所述线材切成适当长度得到的粒料。其中,从由树脂组合物稳定生产模塑制品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1~50mm长的粒料。
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方法的实例是注射成型法、压机成型法、真空成型法、膨胀成型法和挤出成型法。其进一步的实例是层合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与其它树脂的方法和共挤出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与其它树脂的方法。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模塑制品优选是用上述注射成型法得到的注塑制品。所述注射成型法的实例是常规注射成型法、注射发泡成型法(injection foam molding method)、超临界注射发泡成型法(supercritical injection foam molding method)、超高速注射成型法、注射压缩成型法(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method)、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法、夹心注塑法、夹心发泡注塑法和嵌件成型法(insert·outsert moldingmethod)。
本发明树脂组合物的用途的实例是汽车部件、家用电器部件、监控部件、办公自动化设备部件、医用材料、泄液盘、toiletry supplies、瓶、容器、片材、膜和建筑材料。汽车部件的实例是内部部件,如门框饰、立柱、仪表板、控制台、贮物箱面板、扶手、门板和备胎罩;外部部件,如保险杠、扰流器、挡泥板和侧踏板;其它部件,如空气进气管、冷却剂贮罐、翼子板内衬、风扇和下导流板;以及集成部件,如前端板。家用电器部件的实例是洗衣机部件,如外桶、内桶、盖、波轮(pulsator)和平衡器;干燥机部件;真空吸尘器部件;饭煲部件;电锅部件;绝热器部件;洗碗机部件;和空气净化器部件。
实施例
本发明参考以下实施例作更详细地解释,这些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使用下列组分和性能测试方法。
I.组分
1.丙烯聚合物(A)
(A-1)
(i)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粒料),由下文所述的粉末聚合物(A-3)造粒制备。
(ii)SUMITOMO NOBLENE H501N(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iii)熔体流动速率:3g/10min,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iv)乙烯单元含量:0.6wt%(所述共聚物的总量=100wt%)。
(v)特性粘数([η]):2.0dl/g。
(vi)熔融温度:160℃。
(A-2)
(i)在下述实施例4中通过使用通过JP 2004-182981A的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生成的聚合催化剂制备的(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其由聚合物组分(I)和聚合物组分(II)组成,组分(I)是步骤(I)中生成的丙烯均聚物,组分(II)是步骤(II)中生成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ii)熔体流动速率:26g/10min,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iii)丙烯聚合物(A-2)中的乙烯单元含量:7.4wt%(所述聚合物的总量=100wt%)。
(iv)所述聚合物的特性粘数[η]:1.4dl/g。
(v)聚合物组分(I)的特性粘数[η]I:1.07dl/g。
(vi)聚合物组分(I)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0.983。
(vii)聚合物组分(II)的特性粘数[η]II 2.7dl/g。
(viii)聚合物组分(II)的含量:20wt%(丙烯聚合物(A-2)的总量=100wt%)。
(ix)聚合物组分(II)中的乙烯单元含量:37wt%(聚合物组分(II)的总量=100wt%)。
(x)[η]II/[η]I:2.52。
(A-3)
(i)对应于上述造粒的聚合物(A-1)的粉末聚合物。
(A-4)
(i)在下文所述实施例11中通过使用由JP 2004-182981A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聚合催化剂,通过包含前面的液相聚合步骤(I)和后面的气相聚合步骤(II)的方法制备的丙烯均聚物。
(ii)熔体流动速率:8.0g/10min,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iii)特性粘数([η]):1.61dl/g。
(iv)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0.981。
(v)熔融温度:163℃。
(A-5)
(i)在下文所述实施例13中通过使用由JP 2004-182981A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聚合催化剂,通过包含前面的液相聚合步骤(I)和后面的气相聚合步骤(II)的方法制备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ii)熔体流动速率:6.0g/10min,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iii)乙烯单元含量:3.7wt%(5.4mol%)。
(iv)特性粘数([η]):1.65dl/g。
(v)熔融温度:141℃。
2.乙烯聚合物(B)
(B-1)
(i)乙烯-1-丁烯共聚物,称做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
(ii)EXCELLEN CN3009(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iii)密度:0.90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5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1-丁烯单元含量:21.8wt%(8.5mol%)。
(vi)熔融温度:86.2℃(第一峰温)和113.4℃(第二峰温)。
(B-2)
(i)乙烯-1-辛烯共聚物弹性体。
(ii)ENGAGE EG8100(Dow AgroSciences LLC.的商标)
(iii)密度:0.87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1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1-辛烯单元含量:34.0wt%(11.4mol%)。
(vi)熔融温度:50.5℃。
(B-3)
(i)乙烯-1-辛烯共聚物弹性体。
(ii)ENGAGE EG8200(Dow AgroSciences LLC.的商标)
(iii)密度:0.87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5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1-辛烯单元含量:34.6wt%(11.7mol%)。
(vi)熔融温度:46.9℃(第一峰温)和59.5℃(第二峰温)。
(B-4)
(i)乙烯-1-辛烯共聚物弹性体。
(ii)ENGAGE EG8450(Dow AgroSciences LLC.的商标)
(iii)密度:0.87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3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1-辛烯单元含量:16.2wt%(4.6mol%)。
(vi)熔融温度:98.5℃。
(B-5)
(i)乙烯-1-丁烯共聚物弹性体。
(ii)TAFMER A 1050S(Mitsui Chemicals,Inc.的商标)
(iii)密度:0.864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1.4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1-丁烯单元含量:31.8wt%(18.9mol%)。
(vi)熔融温度:主峰温5.7℃,次峰温38.0℃。
(B-6)
(i)高密度聚乙烯(HDPE)。
(ii)G1900(Keiyo Polyethylene Co.,Ltd.的商标)
(iii)密度:0.955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16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丙烯单元含量:1.05wt%(0.7mol%)。
(vi)熔融温度:131℃。
(B-7)
(i)低密度聚乙烯(LDPE)。
(ii)SUMIKATHENE G801(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iii)密度:0.919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20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i)熔融温度:106℃。
(B-8)
(i)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
(ii)SUMIKATHENE-L GA801(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iii)密度:0.920g/cm3
(iv)熔体流动速率:20g/10min,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定。
(vi)1-丁烯单元含量:8.6wt%I(4.5mol%)。
3.金属盐(C)
(C-1)
(i)主组分:由下式表示的1,2-环己烷二甲酸钙: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221
(ii)Hyperform HPN-20E(Milliken and Company的商标)(颗粒形状)
(iii)CAS登记号:491589-22-1
(iv)主组分含量(纯度):66wt%
(v)Hyperform HPN-20E内所含主组分的平均粒径:2.6μm,用激光衍射型颗粒尺寸分布测定仪器HELOS(Sympatec GmbH的商标)测定。
(vi)辅助组分:硬脂酸锌。
(vii)辅助组分的CAS登记号:557-05-1。
(viii)辅助组分的含量:34wt%。
(C-2)(用于对比)
(i)主组分:下式表示的(1R,2R,3S,4S)-双环[2.2.1]庚烷-2,3-二甲酸二钠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231
(ii)Hyperform HPN-68L(Milliken and Company的商标)
(iii)主组分含量(纯度):80wt%。
(C-3)(用于对比)
(i)羟基-二-(对-叔丁基苯甲酸)铝。
(ii)AL-PTBBA(Kyod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C-4)(用于对比)
(i)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
(ii)ADEKASTAB NA-11(ADEKA Corporation的商标)
(C-5)(用于对比)
(i)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铝。
(ii)ADEKASTAB NA-21(ADEKA Corporation的商标)
(C-6)(用于对比)
(i)Nonitol,1,2,3-三脱氧-4,6:5,7-二-O-[(4-丙基苯基)亚甲基]-(FDA的注册名);
1,2,3-三脱氧-4,6:5,7-二-O-[(4-丙基苯基)亚甲基]-nonitol(Milliken技术文献中使用的名称)。
(ii)Millad NX8000J(Milliken and Company的商标)。
(iii)CAS注册号:882073-43-0。
4.添加剂
(D-1):中和剂
(i)Kyodo Chemical Co.,Ltd.制造的硬脂酸钙。
(D-2):抗氧化剂
(i)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
(ii)Sumilizer GA80(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D-3):抗氧化剂
(i)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ii)SONGNOX6260(Songwon Japan K.K.的商标)。
(D-4):中和剂
(i)水滑石DHT4C(Kyowa ChemicalIndustry Co.,Ltd.的商标)
(D-5):抗氧化剂
(i)6-[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环庚二烯。
(ii)Sumilizer GP(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商标)
(iii)CAS注册号:203255-81-6。
II.性能测试
1.熔体流动速率(MFR:g/10min)
其根据JIS-K-6758(JIS-K-7210-1999)中描述的方法在2.16kg载荷下测定,在乙烯聚合物的情况下在190℃测定,而在丙烯聚合物或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在230℃测定,JIS是日本工业标准。
2.密度(g/cm3)
其根据JIS-K6760-1981(JIS-K7112-1999)中描述的方法测定。
3.熔融温度(℃)
其根据JIS-K-7121-1987中描述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通过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测定:
(1)在高于其熔融温度50℃或更高的温度完全熔化样品;
(2)以5℃/min的冷却速率使样品冷却到低于其结晶温度的温度(在丙烯聚合物的情况下冷却到23℃,而在乙烯聚合物的情况下冷却到-20℃);
(3)以5℃/min的加热速率加热样品,由此获得吸热曲线;和
(4)把吸热曲线中的峰温作为样品的熔融温度。
4.特性粘数(dl/g)
其通过包含下列步骤的方法(外推法)测定:
(1)用乌氏粘度计在135℃测定浓度分别为0.1g/dl、0.2g/dl和0.5g/dl的3个1,2,3,4-四氢化萘溶液的比浓粘度;
(2)将以上得到的比浓粘度分别对这些浓度作图;和
(3)把浓度外推到零,从而得到特性粘数。
所述外推法公开在“Kobunshi Yoeki,Kobunshi Jikkengaku 11”(Kyoritsu Shuppan Co.,Ltd.,出版,1982年)491页中。
聚合物组分(II)的特性粘数,[η]II,从以下公式计算:
[η]II=([η]-[η]I×XI)/XII
其中[η]是包含聚合物组分(I)和(II)的聚合物的特性粘数;[η]I是取自步骤(I)中聚合反应器的聚合物组分(I)的特性粘数;以及XI和XII分别是所述聚合物中所含的聚合物组分(I)和(II)的重量分数并且是基于所述聚合物生产中的物料平衡得到的。
5.乙烯单元含量和α-烯烃单元含量(wt%)
所述丙烯聚合物或乙烯聚合物中含有的乙烯单元或α-烯烃单元(如1-丁烯单元和1-辛烯单元)的含量,通过日本化学会和聚合物分析研究学会编辑,Kinokuniya Co.,Ltd.(1995)出版的“Kobunshi BunsekiHandbook(新版)”中所公开的13C-核磁共振法(13C-NMR法)测定。为确定乙烯聚合物中的α-烯烃单元含量,参考James C.Randall,J.Macromol.Sci.,Rev.Macromol.Chem.Phs.,C29(2&3),29,201-317(1989)指认乙烯聚合物的13C-NMR谱中的峰。
6.聚合物组分(II)中的乙烯单元含量(wt%)
上述丙烯聚合物(A-2)的聚合物组分(II)中的乙烯单元含量的基于以下确定:
-聚合物组分(I)和(II)的重量分数(即XI和XII);和
-丙烯聚合物(A-2)中的乙烯单元的含量,通过包含下述步骤的下述方法得到:
(1)在10mm-φ试管内,使约200mg丙烯聚合物(A-2)均匀地溶解在3mL由4体积份邻-二氯苯和1体积份邻二氯苯-d1组成的混合溶剂中;
(2)在下述条件下获得所得溶液的13C-NMR谱;和
-NMR设备                JNM-EX270(JEOL LTD的商标)
-测试温度               135℃
-脉冲重复时间           10秒
-脉冲宽度               45°,和
-累积数                 2,500次
(3)基于公开在Kakugo等,Macromolecules,Vol.15,pp.1150-1152(1982)中的报告,从13C-NMR谱得到乙烯单元的含量。
7.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
其是通过计算用NMR设备AM400(Bruker Corporation的商标)测定的13C-NMR谱中甲基碳原子的mmmm峰面积与总峰面积之比确定的,其中这些峰基于Macromolecules,Vol.8,p.687页(1975)进行指认。
8.拉伸屈服强度(MPa)
其通过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测定:
-用注塑机TOYO SI30III(Toyo Machinery & Metal Co.,Ltd.的商标)在230℃的模塑温度和50℃的模具温度注射成型样品,从而得到2mm厚的试样;和
-根据ASTM D638中所述的方法,在23℃,以50mm/min的拉伸速率,使所述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9.悬臂梁冲击强度(kJ/m2)
其通过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测定:
-类似于上述部分8中的第一步骤注射成型,从而得到4mm厚的试样;
-在所述试样上切割缺口,从而得到4mm厚的带缺口试样;和
-根据JIS-K-7110中所述的方法,在23℃或-20℃,使带缺口试样进行冲击试验。
实施例1
在室温,使87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3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0.3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0.3(重量份)×66(wt%)=0.2重量份)在转鼓混合器内彼此混合5min。
用Tanabe Plastics Machinery Co.,Ltd.制造的内径为40mm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20℃(机筒温度),在100rpm的螺杆转速和约16kg/h的挤出速率,熔体捏和所得混合物。测得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的温度为220℃~230℃。该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用放在连接到机筒下游端的模头内的过滤精度为410μm的织造金属网50目过滤器(下文称之为“过滤器A”)过滤,然后从模头的3个出口(直径:3mm)挤出,然后用冷水冷却,以形成凝固的线材,然后切成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3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7.7kJ/m2(23℃)和1.6kJ/m2(-20℃)。结果示于表1。
对比实施例1
重复实施例1,但把金属盐(C-1)换成金属盐(C-5),由此得到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4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4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5.2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1。
对比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但不用金属盐(C-1),由此得到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9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3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4.8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1。
参考实施例1
通过使用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的100mL间歇型LABOPLASTOMILL,在氮气气氛下在200℃(机筒温度),以50rpm的转子转速,熔体捏和9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10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10(重量份)×66(wt%)=6.6重量份)、0.03重量份添加剂(D-4)和0.3重量份添加剂(D-5)5min,由此得到70g母料(下文称之为“MB-1”)。测得MB-1含有量为6.6wt%的金属盐(C-1)的主组分,条件是MB-1的总量为100wt%。表2给出了MB-1的组成。
参考实施例2
重复参考实施例1,但将9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换成90重量份乙烯(B-1),由此得到母料(下文称之为“MB-2”)。表2给出了MB-2的组成。
参考实施例3
重复参考实施例1,但将10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10重量份金属(C-5),由此得到母料(下文称之为“MB-3”)。表2给出了MB-3的组成。
参考实施例4
重复参考实施例1,但(i)将9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换成90重量份乙烯(B-1),(ii)和将10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10重量份金属盐(C-5),由此得到母料(下文称之为“MB-4”)。表2给出了MB-4的组成。
参考实施例5
重复参考实施例1,但(i)将9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换成90重量份乙烯(B-1),(ii)和将10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10重量份金属盐(C-6),由此得到母料(下文称之为“MB-5”)。表2给出了MB-5的组成。
实施例2
类似于实施例1,处理87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3重量份粒料形式的MB-1,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组分组成与实施例1中所得到的相同,即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87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3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0.3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0.3(重量份)×66(wt%)=0.2重量份)。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7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4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12.6kJ/m2(23℃)和1.6kJ/m2(-20℃)。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但将3重量份MB-1换成3重量份MB-2,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87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13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0.3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0.3(重量份)×66(wt%)=0.2重量份)。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2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14.1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3。
对比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但将3重量份MB-1换成3重量份MB-3,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87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3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0.3重量份金属盐(C-5)。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1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5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7.8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3。
对比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2,但将3重量份MB-1换成3重量份MB-4,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87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13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0.3重量份金属盐(C-5)。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4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5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9.3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3。
对比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2,但将3重量份MB-1换成3重量份MB-5,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87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13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0.3重量份金属盐(C-6)。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5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4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6.1kJ/m2(23℃)和1.4kJ/m2(-20℃)。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4
1.丙烯聚合物(A-2)的生产
(1)步骤(I)
用丙烯彻底吹扫用不锈钢(stainless used steel)制成的环管型液相聚合反应器。将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三乙基铝按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三乙基铝=0.15的摩尔比连续地供至该反应器。在将反应器内部温度调节到65~75℃并向反应器进料丙烯(连续地)和氢气以把反应器的内压(表压)调节到4.5MPa的同时,向反应器连续供进通过JP2004-182981A的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从而在液相内聚合丙烯。然后把所有得到的丙烯均聚物都转移到下述第一容器。
在向所述第一容器连续进料丙烯以保持第一容器的聚合温度(80℃)和聚合压力(表压,2.1MPa)不变的同时并且在向第一容器进料氢气以保持第一容器气相内的氢浓度不变的同时,在以上转移的丙烯均聚物的存在下进行丙烯的气相聚合。然后把第一容器内的所有丙烯均聚物都转移到下述第二容器。
在向所述第二容器连续进料丙烯以保持第二容器的聚合温度(80℃)和聚合压力(表压,1.7MPa)不变的同时并且在向第二容器进料氢气以保持第二容器气相内的氢浓度不变的同时,在以上转移的丙烯均聚物的存在下进行丙烯的气相聚合,由此制备聚合物组分(I),其基本上是自第一容器转移的丙烯均聚物和第二容器内生成的丙烯均聚物的混合物。把所有的聚合物组分(I)都转移进下文所述的第三容器。
(2)聚合步骤(II)
在向第三容器连续进料丙烯以保持第三容器的聚合温度(70℃)和聚合压力(表压,1.35MPa)不变的同时并且在向第三容器进料氢气和乙烯以保持第三容器气相内的氢和乙烯浓度不变的同时,在以上转移的聚合物组分(I)的存在下丙烯和乙烯进行气相共聚,由此制备丙烯-乙烯共聚物聚合物组分(II)。
将存在于第三容器内的所得粉末聚合物间歇地转移到去活化容器,以用水去活化留在粉末聚合物内的催化剂组分,然后用80℃氮气干燥,由此得到白色粉末状(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的丙烯聚合物(A-2),它基本上是聚合物组分(I)和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
2.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生产
使85重量份上述粉末丙烯聚合物(A-2)、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和0.05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0.05(重量份)×66(wt%)=0.033重量份)彼此混合。在转鼓混合器内使所得混合物与0.05重量份添加剂(D-1)、0.1重量份添加剂(D-2)、和0.1重量份添加剂(D-3)进一步混合,由此得到混合物。
用其机筒自上游侧至下游侧划分为C1、C2和C3三个区,内径为15mm和L/D=45的同向旋转双螺杆捏和机(Technovel Corporation制造),在190℃(C1区)、200℃(C2区)和220℃(C3区至模头)的机筒温度,以300rpm的螺杆转速和约6kg/h的挤出速率,熔体捏和所得混合物。用放在连接到机筒下游端的模头内的过滤精度为100μm的烧结金属过滤器FINEPORE NF15N(Nippon Seisen Co.,Ltd.的商标)(下文称之为“过滤器B”)过滤所得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然后从模头的3个出口(直径:3mm)中挤出,然后用冷水冷却,以形成凝固线材,然后切成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1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8.7kJ/m2(-20℃)。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但将金属盐(C-1)的量从0.05重量份改为0.1重量份(其主组分的量=0.1(重量份)×66(wt%)=0.066重量份),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1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9.1kJ/m2(-20℃)。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4,但将金属盐(C-1)的量从0.05重量份改为0.2重量份(其主组分的量=0.2(重量份)×66(wt%)=0.132重量份),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1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9.8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4,但将0.05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2),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8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1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7.3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4,但将0.05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3),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9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1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8.0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4,但将0.05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4),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1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1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8.4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4,但将0.05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5),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2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8.0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4,但不使用金属盐(C-1),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9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0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7.0kJ/m2(-20℃)。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4,但(i)将丙烯聚合物(A-2)的量从85重量份改为95重量份,(ii)将乙烯聚合物(B-2)的量从15重量份改为5重量份,和(iii)将金属盐(C-1)的量从0.05重量份改为0.2重量份,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4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5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5.0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4,但(i)将丙烯聚合物(A-2)的量从85重量份改为95重量份,(ii)将乙烯聚合物(B-2)的量从15重量份改为5重量份,和(iii)不使用金属盐(C-1),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7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3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9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4,但(i)将丙烯聚合物(A-2)的量从85重量份改为100重量份,(i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2),(iii)将金属盐(C-1)的量从0.05重量份改为0.2重量份(其主组分的量=0.02(重量份)×66(wt%)=0.132重量份),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7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6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4.0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4,但(i)将丙烯聚合物(A-2)的量从85重量份改为100重量份,(i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2),和(iii)将0.05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C-2),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6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5kJ/m2(-20℃)。结果示于表4。
对比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4,但(i)将丙烯聚合物(A-2)的量从85重量份改为100重量份,(i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2),和(iii)不使用金属盐(C-1),由此得到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0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5MPa和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0kJ/m2(-20℃)。结果示于表4。
参考实施例6
在转鼓混合器内,使9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3)、5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5(重量份)×66(wt%)=3.3重量份)、0.03重量份添加剂(D-4)和0.03重量份添加剂(D-5)彼此混合。
用其机筒自上游侧至下游侧划分为C1、C2、C3和C4四个区,内径为15mm和L/D=45的同向旋转双螺杆捏和机(Technovel Corporation制造),在160℃(C1区)、160℃(C2区)、180℃(C3区)和200℃(C4区至模头)的机筒温度,以700rpm的螺杆转速和约6kg/h的挤出速率,熔体捏和所得混合物。用放在连接到机筒下游端的模头内的过滤器A过滤所得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然后从模头的3个出口(直径:3mm)中挤出,然后用冷水冷却,以形成凝固的线材,然后切割,由此得到粒料形式的母料(下文称之为“MB-6”)。测得MB-6含有3.3wt%金属盐(C-1)的主组分,条件是MB-6的总量为100wt%。表5给出了MB-6的组成。
参考实施例7
重复参考实施例6,但(i)将丙烯聚合物(A-3)的量从95重量份改为90重量份,和(ii)将5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10重量份金属盐(C-4),由此得到粒料形式的母料(下文称为“MB-7”)。表5给出了MB-7的组成。
实施例8
在转鼓混合器内,使84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1)、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和6重量份MB-6彼此混合。用其机筒自上游侧至下游侧划分为C1、C2和C3三个区,内径为15mm和L/D=45的同向旋转双螺杆捏和机(Technovel Corporation制造),在190℃(C1区)、210℃(C2区)和230℃(C3区至模头)的机筒温度,以300rpm的螺杆转速和约6kg/h的挤出速率,熔体捏和所得混合物。用放在连接到机筒下游端的模头内的过滤器A过滤所得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然后从模头的3个出口(直径:3mm)中挤出,然后用冷水冷却,以形成凝固线材,然后切成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测得该粒料含有0.2wt%金属盐(C-1),条件是粒料的总量为100wt%。
测得上述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2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5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15.3kJ/m2(23℃)和1.6kJ/m2(-20℃)。结果示于表6。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但将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换成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3),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3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4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3.6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6。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8,但将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换成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4),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9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5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11.4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6。
对比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8,但(i)将丙烯聚合物(A-1)的量从84重量份改为87重量份,和(ii)将6重量份MB-6换成3重量份MB-7,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9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5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12.2kJ/m2(23℃)和1.4kJ/m2(-20℃)。结果示于表6。
对比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8,但(i)将丙烯聚合物(A-1)的量从84重量份改为87重量份,(ii)将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换成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3),和(iii)将6重量份MB-6换成3重量份MB-7,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2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4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3.6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6。
对比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8,但(i)将丙烯聚合物(A-1)的量从84重量份改为87重量份,(ii)将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1)换成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4),和(iii)将6重量份MB-6换成3重量份MB-7,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9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5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6.2kJ/m2(23℃)和1.4kJ/m2(-20℃)。结果示于表6。
实施例11
1.丙烯聚合物(A-4)的生产
(1)步骤(I)
用丙烯彻底吹扫由不锈钢制成的环管型液相聚合反应器。将三乙基铝和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供进该反应器。在将反应器内部温度调节到56~58℃并向反应器进料丙烯和氢气以把反应器的内压(表压)调节到3.5MPa的同时,向反应器连续供进用JP2004-182981A的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从而在液相内聚合丙烯。测得从步骤(I)取样的所得丙烯均聚物的特性粘数([η])为1.61dl/g,并且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为0.981。将所有得到的丙烯均聚物都转移到步骤(II)。
(2)步骤(II)
在将丙烯连续送入气相聚合反应器以保持气相聚合反应器的聚合温度(86℃)和聚合压力(表压,2.1MPa)不变的同时并且在将氢气进料到气相聚合反应器以保持该气相聚合反应器气相内的氢浓度不变的同时,在以上转移的丙烯均聚物的存在下进行丙烯的气相聚合,由此得到步骤(I)中生成的丙烯均聚物和步骤(II)中生成的丙烯均聚物的粉末聚合物混合物。
将存在于气相聚合反应器内的粉末聚合物混合物间歇地转移进去活化容器,以用水去活化留在粉末聚合物内的催化剂组分,然后用110℃氮气干燥,由此得到丙烯聚合物(A-4)
测得丙烯聚合物(A-4)含有10重量份步骤(I)中生成的丙烯均聚物和90重量份步骤(II)中生成的丙烯均聚物。
2.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生产
使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和0.2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0.2(重量份)×66(wt%)=0.132重量份)彼此混合。在转鼓混合器内使所得混合物与0.05重量份添加剂(D-1)、0.1重量份添加剂(D-2)和0.1重量份添加剂(D-3)进一步混合,由此得到混合物。
用其机筒自上游侧至下游侧划分为C1、C2和C3三个区,内径为15mm和L/D=45的同向旋转双螺杆捏和机(Technovel Corporation制造),在190℃(C1区)、200℃(C2区)和220℃(C3区至模头)的机筒温度,以300rpm的螺杆转速和约6kg/h的挤出速率,熔体捏和所得混合物。用放在连接到机筒下游端的模头内的过滤器B过滤所得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然后从模头的3个出口(直径:3mm)中挤出,然后用冷水冷却,以形成凝固线材,然后切成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8.0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3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7.3kJ/m2(23℃)和2.4kJ/m2(-20℃)。结果示于表7。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1,但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5),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8.2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3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9.6kJ/m2(23℃)和2.9kJ/m2(-20℃)。结果示于表7。
对比实施例18
重复实施例11,但将0.2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4),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3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4.0kJ/m2(23℃)和2.3kJ/m2(-20℃)。结果示于表7。
对比实施例19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5),和(ii)将0.2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4),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2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2.8kJ/m2(23℃)和2.3kJ/m2(-20℃)。结果示于表7。
对比实施例20
重复实施例11,但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6),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1.8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40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8kJ/m2(23℃)和1.4kJ/m2(-20℃)。结果示于表7。
对比实施例21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丙烯聚合物(A-4)的量从85重量份改为100重量份,(i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2),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9.4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42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5kJ/m2(23℃)和1.4kJ/m2(-20℃)。结果示于表7。
实施例13
1.丙烯聚合物(A-5)的生产
(1)步骤(I)
用丙烯和乙烯彻底吹扫由不锈钢制成的环管型液相聚合反应器。把三乙基铝和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供入该反应器。在把反应器内部温度调节到54~56℃并向反应器进料丙烯、乙烯和氢气以把反应器的内压(表压)调节到3.5MPa的同时,向反应器连续进料用JP2004-182981A的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从而在液相内共聚丙烯和乙烯。测得从步骤(I)取样的所得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特性粘数([η])为1.7dl/g,并测得含有2.5wt%乙烯单元。将所有得到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转移到步骤(II)。
(2)步骤(II)
在将丙烯和乙烯连续进料到气相聚合反应器以保持气相聚合反应器的聚合温度(81℃)和聚合压力(表压,2.1MPa)不变的同时并且在将氢气进料到气相聚合反应器以保持该气相聚合反应器气相内的氢浓度不变的同时,在以上转移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存在下在气相中进行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由此得到步骤(I)中生成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步骤(II)中生成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粉末聚合物混合物。
将存在于气相聚合反应器内的粉末聚合物混合物间歇地转移进去活化容器,以用水去活化留在粉末聚合物混合物内的催化剂组分,然后用95℃氮气干燥,由此得到丙烯聚合物(A-5)。
测得丙烯聚合物(A-5)含有6重量份步骤(I)中生成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94重量份步骤(II)中生成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
2.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生产
使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5)、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和0.2重量份金属盐(C-1)(其主组分的量=0.2(重量份)×66(wt%)=0.132重量份)彼此混合。在转鼓混合器内使所得混合物与0.05重量份添加剂(D-1)、0.1重量份添加剂(D-2)、和0.1重量份添加剂(D-3)进一步混合,由此得到混合物。
用其机筒自上游侧至下游侧划分为C1、C2和C3三个区,内径为15mm和L/D=45的同向旋转双螺杆捏和机(Technovel Corporation制造),在190℃(C1区)、200℃(C2区)和220℃(C3区至模头)的机筒温度,以300rpm的螺杆转速和约6kg/h的挤出速率熔体捏和所得混合物。用放在连接到机筒下游端的模头内的过滤器B过滤所得熔体捏和的混合物,然后从模头的3个出口(直径:3mm)中挤出,然后用冷水冷却,以形成凝固线材,然后切成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4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40.8kJ/m2(23℃)和2.4kJ/m2(-20℃)。结果示于表8。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3,但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5),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3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42.4kJ/m2(23℃)和2.5kJ/m2(-20℃)。结果示于表8。
对比实施例22
重复实施例13,但将0.2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4),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5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4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4.3kJ/m2(23℃)和2.2kJ/m2(-20℃)。结果示于表8。
对比实施例23
重复实施例13,但(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5),(ii)将0.2重量份金属盐(C-1)换成0.2重量份金属盐(C-4),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3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3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7.2kJ/m2(23℃)和2.4kJ/m2(-20℃)。结果示于表8。
对比实施例24
重复实施例13,但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6),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8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9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4.7kJ/m2(23℃)和1.4kJ/m2(-20℃)。结果示于表8。
对比实施例25
重复实施例13,但(i)将丙烯聚合物(A-5)的量从85重量份改为100重量,(i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2),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6.2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1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5.8kJ/m2(23℃)和1.4kJ/m2(-20℃)。结果示于表8。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9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7),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8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8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7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9。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9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1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8),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8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8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9。
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8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2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8),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2.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4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5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9。
实施例18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7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3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8),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4.8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31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9kJ/m2(23℃)和1.5kJ/m2(-20℃)。结果示于表9。
实施例19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6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4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8),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7.7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27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0kJ/m2(23℃)和2.2kJ/m2(-20℃)。结果示于表9。
对比实施例26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4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6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8),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3.6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19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7kJ/m2(23℃)和2.2kJ/m2(-20℃)。结果示于表9。
对比实施例27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3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7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8),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7.8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15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7kJ/m2(23℃)和2.9kJ/m2(-20℃)。结果示于表9。
对比实施例28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1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9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8),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5.8g/10min,拉伸屈服强度为10MPa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6.6kJ/m2(23℃)和6.7kJ/m2(-20℃)。结果示于表9。
对比实施例29
重复实施例11,但(i)将85重量份丙烯聚合物(A-4)改为10重量份,和(ii)将15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2)换成90重量份乙烯聚合物(B-7),由此获得包含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测得该粒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0.3g/10min以及悬臂梁冲击强度为35.4kJ/m2(23℃)和4.6kJ/m2(-20℃)。未能测得拉伸屈服强度。结果示于表9。
表1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11
表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21
表3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2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31
表4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3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41
表4(续)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4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51
表5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52
表6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53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61
注1:
该部分给出用来制造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母料的类型和量(表3中的MB-1至MB-5,表6中的MB-6和MB-7),并且还给出所用各母料内所含有的除添加剂(D)以外的组分的类型和量(表3中的组分(A)、(B)和(C),表6中的组分(A)和(C))。例如,表3中的实施例2使用3重量份量的MB-1,其含有2.7重量份=3重量份A-3和0.3重量份C-1。
注2:
该部分给出用来制造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除添加剂(D)以外的组分(A)、(B)和(C)的类型和总量,并且上述组分(A)、(B)和(C)的总量包含注1中计算的组分(A)、(B)和(C)的量。
表7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6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71
表8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7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81
表9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82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91
表9(续)
Figure BSA00000260109400492

Claims (10)

1.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
-100重量份树脂组合物,其含有51~99wt%丙烯聚合物和1~49wt%密度为0.85~0.93g/cm3的乙烯聚合物,条件是所述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量为100wt%;和
-0.001~0.5重量份由下式(I)表示的金属盐:
Figure FSA00000260109300011
其中R1~R10彼此独立地是氢原子、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基、羟基、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氨基、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基团、卤原子、苯基、或由式R-(R’-O)n-表示的基团,R是含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R’是含有2或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和n是1~4的整数;R1~R10中的任何两个烷基都可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含有3~6个碳原子的碳环;并且R1和R2彼此呈反式或顺式构型。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是满足下列要求(a)和(b)的丙烯无规共聚物:
(a)其熔体流动速率为0.5~200g/10min,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定;和
(b)它含有量为0.1~4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以及量为60~99.9wt%的丙烯单元,条件是所述丙烯单元、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总量为100wt%。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满足下列要求(c)、(d)和(e):
(c)所述丙烯聚合物是包含丙烯均聚物组分(I)和丙烯共聚物组分(II)的聚合物,该丙烯均聚物组分(I)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特性粘数([η]I)为0.1~5dl/g,和该丙烯共聚物组分(II)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特性粘数([η]II)为1~20dl/g;
(d)丙烯共聚物组分(II)含有20~99wt%丙烯单元,和1~80wt%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条件是所有单元的总量为100wt%;和
(e)所述丙烯聚合物含有1~50wt%丙烯共聚物组分(II),条件是丙烯均聚物组分(I)和丙烯共聚物组分(II)的总量为100wt%。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是含有51~99wt%乙烯单元和1~49wt%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并且密度为0.85~0.93g/cm3,以及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50g/10min,条件是所述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总量为100wt%。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盐是1,2-环己烷二甲酸钙。
6.生产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将1~100重量份由下式(I)表示的金属盐与100重量份丙烯聚合物,或100重量份密度为0.85~0.93g/cm3的乙烯聚合物,或100重量份含有所述丙烯聚合物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混合物混合,由此产生母料;和
(2)将该母料与另一种含有所述丙烯聚合物和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混合物混合;
Figure FSA00000260109300021
其中R1~R10彼此独立地是氢原子、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基、羟基、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氨基、含有1~9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基团、卤原子、苯基、或由式R-(R’-O)n-表示的基团,R是含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R’是含有2或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和n是1~4的整数;R1~R10中任何两个烷基都可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含有3~6个碳原子的碳环;并且R1和R2彼此呈反式或顺式构型。
7.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是满足下列要求(a)和(b)的丙烯无规共聚物:
(a)其熔体流动速率为0.5~200g/10min,在230℃在2.16kg载荷下测定;和
(b)它含有量为0.1~4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以及量为60~99.9wt%的丙烯单元,条件是所述丙烯单元、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总量为100wt%。
8.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满足下列要求(c)、(d)和(e):
(c)所述丙烯聚合物是包含丙烯均聚物组分(I)和丙烯共聚物组分(II)的聚合物,该丙烯均聚物组分(I)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特性粘数([η]I)为0.1~5dl/g,和该丙烯共聚物组分(II)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特性粘数([η]II)为1~20dl/g;
(d)丙烯共聚物组分(II)含有20~99wt%丙烯单元,和1~80wt%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条件是所有单元的总量为100wt%;和
(e)所述丙烯聚合物含有1~50wt%丙烯共聚物组分(II),条件是丙烯均聚物组分(I)和丙烯共聚物组分(II)的总量为100wt%。
9.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是含有51~99wt%乙烯单元和1~49wt%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并且密度为0.85~0.93g/cm3,以及在190℃在2.16kg载荷下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50g/10min,条件是所述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总量为100wt%。
10.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盐是1,2-环己烷二甲酸钙。
CN201010274408.XA 2009-09-07 2010-09-03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2010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5689 2009-09-07
JP2009-205689 2009-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0549A true CN102010549A (zh) 2011-04-13
CN102010549B CN102010549B (zh) 2015-01-28

Family

ID=4364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4408.XA Active CN102010549B (zh) 2009-09-07 2010-09-03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31634B2 (zh)
JP (1) JP5644281B2 (zh)
CN (1) CN102010549B (zh)
DE (1) DE1020100362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6954A (zh) * 2018-12-18 2019-05-21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071A (zh) * 2020-01-03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透明高光泽均聚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87740T3 (es) * 2012-06-26 2016-10-2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na composición mezcla de polietileno adecuada para películas sopladas y películas obtenidas a partir de la misma
WO2014003926A1 (en) * 2012-06-26 2014-01-03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 polyethylene blend-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blown films, and films made therefrom
CN104788823B (zh) * 2015-04-30 2016-06-22 浙江今日阳光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改性pp电动四轮车增强抗老化专用料
TR201810471T4 (tr) 2015-06-23 2018-08-27 Omya Int Ag Poliolefinlerin alfa nükleasyonu için yüzey işlemi görmüş dolgu malzemesi ürünü.
CN107540957A (zh) * 2016-06-24 2018-01-05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E112019008021B4 (de) * 2018-01-24 2024-03-14 Nike Innovate C.V. Harzzusammensetzung und sohlenstruktur für einen fussbekleidungsartikel
WO2022086782A1 (en) * 2020-10-23 2022-04-28 W.R. Grace & Co.-Conn. Impact resistant polypropylene polymer composition having reduced voc con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4384A1 (en) * 2006-07-03 2008-01-03 Weihua Sonya Wolter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etal salts of hexahydrophthalic acid and methods of employing such compositions in polyolefin resins
US20080139718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Wouter Reyntjens Polymer additiv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20080171834A1 (en) * 2006-12-19 2008-07-17 Kien-Mun Tang Thermoplastic and nucleating ag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5410A (en) 1978-11-30 1980-06-06 Sumitomo Chem Co Ltd Dr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yolefin
EP0006421A3 (en) 1978-06-29 1980-01-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drying polyolefin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A1263370A (en) 1985-03-25 1989-11-28 Masaaki Katao CATALYS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pha.-OLEFIN POLYMERS USING THE SAME
JPS61218606A (ja) 1985-03-25 1986-09-29 Sumitomo Chem Co Ltd α−オレフイン重合体の製造法
JP2535595B2 (ja) 1988-08-11 1996-09-18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重合体組成物
JP2565753B2 (ja) 1988-09-19 1996-12-18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成形品
JP2785607B2 (ja) 1991-09-27 1998-08-13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EP0534776A1 (en) 1991-09-27 1993-03-3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Block copolymers of ethylene and propylene
US5608018A (en) 1993-12-08 1997-03-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α-olefin catalyst
JP2950168B2 (ja) 1993-12-08 1999-09-20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α−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656324B2 (ja) 1996-06-03 2005-06-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G67392A1 (en) 1996-05-27 1999-09-21 Sumitomo Chemical Co Propylene/ethylene-alpha-olefin block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187883B1 (en) 1996-08-23 2001-02-1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for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for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α-olefin polymer
JP3832039B2 (ja) 1996-08-23 2006-10-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α−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6599971B2 (en) 2001-03-29 2003-07-29 Milliken & Company Metals salts of hexahydrophthalic acid as nucleating additives for crystalline thermoplastics
JP4903360B2 (ja) 2002-11-19 2012-03-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製造用固体触媒成分、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製造用触媒、および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SG123780A1 (en) 2005-01-07 2006-07-26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formed article
JP4887785B2 (ja) 2005-01-07 2012-02-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5023493B2 (ja) * 2005-01-07 2012-09-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20070036960A1 (en) 2005-08-09 2007-02-15 Lambert William S Film and methods of making film
US7786203B2 (en) 2005-09-16 2010-08-31 Milliken & Company Polymer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ucleating or clarifying agents and articles made using such compositions
US8217116B2 (en) * 2009-07-15 2012-07-10 Braskem America, Inc.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for buried structures
JP5640439B2 (ja) * 2010-04-16 2014-12-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4384A1 (en) * 2006-07-03 2008-01-03 Weihua Sonya Wolter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etal salts of hexahydrophthalic acid and methods of employing such compositions in polyolefin resins
US20080139718A1 (en) * 2006-12-11 2008-06-12 Wouter Reyntjens Polymer additiv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20080171834A1 (en) * 2006-12-19 2008-07-17 Kien-Mun Tang Thermoplastic and nucleating ag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6954A (zh) * 2018-12-18 2019-05-21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6954B (zh) * 2018-12-18 2021-09-10 东华能源(张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071A (zh) * 2020-01-03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透明高光泽均聚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0549B (zh) 2015-01-28
US8431634B2 (en) 2013-04-30
US20110060075A1 (en) 2011-03-10
JP5644281B2 (ja) 2014-12-24
JP2011074379A (ja) 2011-04-14
DE102010036273A1 (de) 201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0549B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2066478B (zh) 通过多级方法生产的具有高流动性和优异的表面质量的热塑性聚烯烃
CN1803914B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成形制品
CN101080461B (zh) 多相聚合物共混物和由此制备的模制品
US8173747B2 (en) Sterilisable and tough impact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JP5651918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N102803374B (zh) 多相聚烯烃组合物
US9290630B2 (en)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US20080085977A1 (en) Propylene-based polymer composition, us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mpo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TW200427761A (en) Polyolefin masterbatch and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injection molding
CN103649207A (zh) 具有低收缩率和clte的高流动性聚烯烃组合物
CN105829437B (zh) 具有低线性热膨胀系数和高尺寸稳定性的聚丙烯组合物
CN102268157A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JP2006213918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CN109715725A (zh) 具有优异表面外观的高流动性汽车外饰化合物
CN109642065A (zh) 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和优异表面外观的刚性丙烯组合物
CN102439055A (zh) 丙烯聚合物组合物
US10927243B2 (en) Impact modified compositions for low temperature use containers
JP2006213917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910407B2 (ja) 耐白化性に優れた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その調製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成形品
KR102411761B1 (ko) 프로필렌계 수지 조성물, 성형체 및 용기
JP2003286377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延伸ブロー容器
JP2020158652A (ja)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KR101842787B1 (ko) 손잡이 일체형 중공 성형용 폴리프로필렌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753535B2 (en) 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shaped body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