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4843A - 阀装置以及纸张类取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装置以及纸张类取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4843A
CN101994843A CN201010116539.5A CN201010116539A CN101994843A CN 101994843 A CN101994843 A CN 101994843A CN 201010116539 A CN201010116539 A CN 201010116539A CN 101994843 A CN101994843 A CN 101994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ream
blocking
plate
overl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65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利幸生
三谷祐辅
成冈良彦
等等力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4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4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8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 B65H3/12Suction bands, belts, or tables moving relatively to the pile
    • B65H3/124Suction bands or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16Controlling air-supply to pneumatic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40Fluid power drive; Fluid supply elements
    • B65H2406/41Valves
    • B65H2406/412Rotary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6Envelopes and articles of ma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装置以及纸张类取出装置,阀装置(20)具有将连接在负压腔(5)上的上游侧吸气管(22a)连接的第一块(24)、将连接在泵(13)上的下游侧吸气管(22b)连接的第二块(26)、可旋转地配置在这些第一以及第二块之间的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以及使各阻断板(31、32)旋转的伺服马达(33、34)。在各阻断板(31、32)上形成多个流通孔(31a、32a),两张阻断板(31、32)向反方向旋转。

Description

阀装置以及纸张类取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流体流通以及阻断的阀装置,特别是涉及一张张地取出多张重叠状态的纸张类,使之在皮带上吸附,并依次取出的纸张类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纸张类取出装置,使开孔皮带沿邮件移动,利用配置在皮带的里侧的吸引嘴吸引皮带的孔,据此,使邮件吸附在皮带的表面,一件件地取出邮件的装置已被公知(例如,参照美国专利5,391,051。)。该美国专利所公开的装置在吸引嘴和真空罐之间具有电磁阀。
在使该装置动作,取出邮件时,使皮带移动,打开电磁阀,用吸引嘴使邮件吸附在皮带上。在连续取出邮件时,与各邮件的取出时间相吻合地定期关闭电磁阀,在前面的邮件和下一个取出的邮件之间形成缝隙。
图23以及图24是表示一般的以往的电磁阀100的概略图。图23中表示将电磁阀100打开了的状态,图24中表示将电磁阀100关闭了的状态。
电磁阀100一般具有用于使大致圆筒形的柱塞102在轴向移动的线圈104、收容柱塞102的大致圆筒形的腔106(仅在图23中显示)以及将两根配管108、109连接在该腔106的底的两个孔108a、109a。在上述美国专利公开的装置中,在使用该电磁阀100的情况下,将吸引嘴和真空罐分别连接在两根配管108、109。
在打开该电磁阀100的情况下,向线圈104通电,将柱塞102从腔106拔出,使两个孔108a、109a经腔106连通。反之,在关闭该电磁阀100时,停止向线圈104的通电,将柱塞102推入腔106内,使柱塞102的底面紧贴腔106的底。据此,两个孔108a、109a被闭塞,连接两根配管108、109的流路110被阻断。
但是,由于这种电磁阀100是通过使柱塞102在轴向移动而开闭,所以,惯性大。特别是在增大与电磁阀100连接的配管108、109的直径,欲使空气的流量增多的情况下,有必要使闭塞孔108a、109a的柱塞102也为大直径,这部分也使得惯性增大。
另外,在打开电磁阀100时,向线圈104通电,使柱塞102移动后,到空气流入腔106内达到一定压力为止要花费时间,通电后到空气开始流通为止的响应速度迟缓。再有,在关闭电磁阀100时,因为是将腔106内的一定压力的空气推出,柱塞102被推入腔106内,所以,柱塞102的移动速度迟缓。即,以往的电磁阀100在对线圈104通电时以及停止通电时的响应速度迟缓。
因此,若像美国专利公开的邮件取出装置那样,在吸引嘴和真空罐之间使用电磁阀100,则以电磁阀100本身的响应速度迟缓为起因,邮件的取出速度迟缓。
另外,若在美国专利公开的邮件取出装置中使用电磁阀100,则难以使尺寸较大、重的邮件吸附在开孔皮带。即,电磁阀100如图23所示,在为打开状态时,由于其构造上的问题,有必要使空气通过多次折曲的通路来流通,通过阻力大,难以增大流量。因此,难以经吸引嘴吸引较大量的空气,难以吸附重的邮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快的响应速度,使较大量的流体流通以及阻断的阀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轻易地取出较重的纸张类,能够使纸张类的取出速度为高速的纸张类取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装置具有第一阻断板、第二阻断板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阻断板能够沿将使流体流通的流路阻断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二阻断板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流路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二流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根据上述发明,由于仅通过使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在面方向移动,即可瞬间将流路开通,所以,在刚刚开通流路后,就能使大量的流体开始流通。因此,响应速度快,能够瞬间切换较大量的流体的流通/阻断。
另外,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装置具有第一阻断板、第二阻断板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阻断板能够沿将使流体流通的第一流路以及与该第一流路分离地排列的第二流路阻断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二阻断板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二流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另外,有关本发明的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将多张纸张类重叠地投入的投入部、具有吸附孔,沿投入到上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的重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移动的取出部件、从该取出部件的里面侧吸引上述吸附孔,使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压,使上述一端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的负压产生部、经流路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的吸气装置、设置在上述流路的途中的阀装置,其中,上述阀装置具有第一阻断板、第二阻断板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阻断板能够沿阻断上述流路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二阻断板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流路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二流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根据上述发明,能够在取出纸张类时,瞬间吸引负压腔内的大量的空气,能够使负压腔内的压力瞬间减压。因此,能够轻易地取出较重的纸张类,能够使纸张类的取出速度为高速。
再有,本发明的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将多张纸张类重叠地投入的投入部、具有吸附孔,沿投入到上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的重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移动的取出部件、从该取出部件的里面侧吸引上述吸附孔,使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压,使上述一端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的负压产生部、经第一流路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的吸气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流路的途中,同时,设置在与第一流路不同的第二流路的途中的阀装置,其中,上述阀装置具有第一阻断板、第二阻断板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阻断板能够沿将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阻断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二阻断板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二流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如下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说明书或者实施本发明而明了,特别是通过实施如下公开的技术内容或其组合,可以实现或者得到本发明的目的以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看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类取出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控制图1的取出装置的动作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局部表示组装在图1的取出装置中的取出皮带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组装在图1的取出装置的负压腔和泵之间的有关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将图4的阀装置分解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3是图5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6~图13的动作时的两张阻断板的旋转速度变化的图表。
图15是表示图6~图13的动作时的流路的开口面积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表。
图16是表示组装在图1的取出装置的负压腔和泵之间的有关第二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8是图16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9是图16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0是图16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1是图16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2是图16的阀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23是表示以往一般的电磁阀的打开状态的概略图。
图24是表示图23的电磁阀的关闭状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面参照附图,一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中是表示从上方看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张类取出装置1(下面单称取出装置1)的概略俯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控制取出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取出装置1具有投入部2、供给机构3、取出皮带4(取出部件)、负压腔5(负压产生部)、吸引腔6、分离辊7、运送皮带8a、8b、多个传感器S1~S6以及控制装置整体的动作的控制部10等。
控制部10上连接着多个传感器S1~S6、使供给机构3的未图示出的地板皮带、支撑板动作的马达11、使取出皮带4在箭头T方向移动的马达12、对负压腔5抽真空的泵13(吸气装置)、对吸引腔6进行吸引的鼓风机14、付与分离辊7分离扭矩的马达15、用于使分离辊7的周面产生负压的泵16以及使运送皮带8a、8b移动的马达17。
多张纸张类P以堆积状态且直立位置投入投入部2。投入到投入部2的纸张类P通过供给机构3向其堆积方向一端侧(图1中左侧)移动,堆积方向一端(图1中左端)的纸张类P向取出位置S供给。供给机构3在每次取出供给到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P时动作,将通常处于堆积方向一端的纸张类P向取出位置S供给。
取出皮带4被卷绕在多个皮带轮18上,以循环状敷设。取出皮带4的一部分与供给到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P接触,以一定速度在该纸张类P的面方向,即,取出方向T(图1中上方)移动。负压腔5在该取出皮带4的内侧(里面侧),配置在隔着取出皮带4与取出位置S相对的位置。
在取出皮带4上,如图3所示,形成多个吸附孔4a。另一方面,负压腔5具有与取出皮带4的里面相对的开口5a。而且,若使取出皮带4移动,对负压腔5抽真空,则负压腔5被减压,负压经负压腔5的开口5a以及取出皮带4的吸附孔4a作用于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P,该纸张类P被吸附在取出皮带4的表面。被吸附在取出皮带4上的纸张类P通过皮带4的移动,从取出位置S被取出。
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经运送路9向图1中上方运送,向运送部8转移。沿运送路9设置的多个传感器S1~S6是透过型(省略单侧图示)的光传感器,检测(传感器输出:暗)纸张类P遮蔽传感器的光路的情况,同时,检测(传感器输出:明)纸张类P没有存在于光路上的情况。即,这些各传感器S1~S6分别检测纸张类P的运送方向前端以及后端通过。
吸引腔6沿纸张类P的取出方向,在取出皮带4的上游侧(图1中下侧),使开口6a与取出位置S相对地配置。而且,若鼓风机14动作,则从吸引腔6的开口6a吸引空气,使取出位置S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发挥功能,以便将投入到投入部2的多张纸张类P中的堆积方向一端的纸张类P尽快向取出位置S吸引。
分离辊7在取出位置S的取出方向下游侧(图1中上侧),配置在隔着运送路9与取出皮带4的相反侧。分离辊7具有在内部具有腔7a的大致圆筒形的芯7b、可旋转地设置在该芯7b的外周的大致圆筒形的套筒7c。芯7b将开口7d朝向运送路9固定地被安装。套筒7c具有多个吸附孔7e。而且,若使泵16动作,对芯7b的腔7a抽真空,则腔7a被减压,经芯7b的开口7d以及在芯7b的外周旋转的套筒7c的多个吸附孔7e,在分离辊7的周面产生负压。
即,通过马达15,付与套筒7c取出方向的反方向(图1中逆时针旋转方向)的分离扭矩,通过泵16,使套筒7c的外周面产生负压,以此,能够将被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带出的第二张以后的纸张类P分离。
另外,在隔着运送路9与分离辊7相对的一侧(图1中左侧)敷设循环状的运送皮带8a。另一方面,在隔着运送路9与运送皮带8a相对的位置也敷设循环状的运送皮带8b。即,由两根运送皮带8a、8b之间,限定分离辊7的下游侧的运送路9。而且,由取出皮带4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的取出方向前端被运送皮带8a、8b的卡钳8c夹持,转移到运送皮带8a、8b(运送部),向下游侧(图1中上侧)运送。
这里,对将经投入部2投入的多张纸张类P一张张取出到运送路9上的动作进行说明。
若多张纸张类P经投入部2投入到取出装置1,则由供给机构3向取出位置S依次供给纸张类P,被吸附在取出皮带4,向运送路9上取出。经运送路9运送的纸张类P由控制部10通过多个传感器S1~S6,监视其运送位置以及运送状态。
取出纸张类P时,由泵13对负压腔5抽真空,负压腔5内的压力被减压,通过该被减压的压力,在取出皮带4的表面产生负压。另外,因吸引腔6而通常朝向取出位置S的空气流作用于投入到投入部2的纸张类P中的堆积方向一端的纸张类P。即,由吸引腔6将堆积方向一端的纸张类P尽快向取出位置S拉拽,吸附在取出皮带4并被取出。
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突入运送皮带8a、8b的卡钳8c,取出方向前端由卡钳8c夹持,被进一步向下游运送。被取出的纸张类P到达卡钳8c的情况通过传感器S5的输出从明到暗的情况检测。此时,运送皮带8a、8b的移动速度设定为比取出皮带4的移动速度稍快的速度,该纸张类P被运送皮带8a、8b抽出,向下游侧运送。
在第二张以后的纸张类P以与从取出位置S取出的纸张类P重叠的状态被带出的情况下,第二张以后的纸张类P被分离辊7分离。此时,在分离辊7的周面产生负压,向套筒7c付与取出方向的反方向的分离扭矩。在一张纸张类P被正常地取出时,分离辊7的套筒7c沿取出方向随着旋转,在以两张重叠的状态被取出的情况下,套筒7c反转。据此,第二张以后的纸张类P向反方向返回,与第一张纸张类P分离。
但是,在上述那样,将多张重叠状态的纸张类P一张张分离,取出到运送路9上的情况下,通过ON/OFF控制负压腔5的负压或使取出皮带4间歇地移动,能够在纸张类P彼此之间形成缝隙。这些缝隙的大小根据与取出装置1的下游的运送路9连接的处理装置(这里,省略图示以及说明)的纸张类P的处理能力来决定。以及/或者这些间隙的大小根据配置在运送路9的下游的未图示出的门的切换速度来决定。
例如,为了提高下游侧的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同时,给与足够的处理时间,希望将纸张类P间的缝隙稳定地控制在所希望的长度。但是,在使取出皮带4间歇地动作,形成缝隙的方法中,难以高精度地控制皮带的加速以及减速所必须的时间,存在在加减速时在皮带和纸张类P之间产生打滑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考虑为了ON/OFF控制负压腔5的负压,而在将泵13和负压腔5连接的配管的途中设置上述以往的电磁阀,通过开闭控制该电磁阀,来控制纸张类间的缝隙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如上所述,电磁阀本身的响应速度迟缓,所以,难以高精度地将纸张类P之间的缝隙控制在所希望的长度。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者们开发了响应速度极快,能够使大量的空气流通,能够使空气流瞬间流通以及阻断的阀装置。下面,列举若干例子,说明本发明的阀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4中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0的概略图。另外,图5中是表示为了说明该阀装置20的内部构造,而将图4的阀装置20分解的概略图。
该阀装置20设置在将泵13和负压腔5连接的吸气管22的途中。换而言之,吸气管22如图所示,沿使泵13动作时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图中箭头R方向),被分割成与阀装置20的上游侧的负压腔5连接的上游侧吸气管22a和与阀装置20的下游侧的泵13连接的下游侧吸气管22b。
阀装置20如图5所示,具有:在上游侧吸气管22a的从负压腔5离开的一侧的端部上所连接的大致圆板形状的第一块24、在下游侧吸气管22b的从泵13离开的一侧的端部上所连接的大致圆板形状的第二块26、配置在这些第一以及第二块24、26之间的大致圆板形状的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以及分别使各阻断板31、32独立旋转的两个伺服马达33、34。
两个伺服马达33、34作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发挥功能,与上述取出装置1的控制部10连接。另外,各伺服马达33、34分别配置在第一以及第二块24、26的外侧。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分别使用了使两个阻断板31、32独立旋转的两个伺服马达33、3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用未图示出的单一的驱动装置,使两张阻断板31、32旋转。
含有上游侧吸气管22a和下游侧吸气管22b的吸气管22如图4所示,限定通过阀装置20延伸的空气的流路23(图中虚线所示)。这样,第一块24、第二块26、第一阻断板31以及第二阻断板32以与该流路23大致正交的姿势,相互接近同轴地配置。即,虽然图5中,为了易于理解说明,这些圆板形状的四个部件24、26、31、32以在轴向分离的状态图示出,但是,实际上是如图4所示,相互接近轴向地配置。
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分别能够沿将在上述吸气管22流通的空气的流路23阻断的面旋转(移动)地配置。另外,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分别同轴地安装在贯通第一块24以及第二块26的中心并延伸的伺服马达33、34的旋转轴33a、34a上。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阻断板31和第二阻断板32通过分别对应的伺服马达33、34相互独立地反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旋转。具体地说,第一阻断板31从图5中左侧看在顺时针旋转方向(CW方向)旋转,第二阻断板32从图5中左侧看在逆时针旋转方向(CCW方向)旋转。
在第一块24上形成将上游侧吸气管22a连接的连通孔24a。另外,在第二块26上也形成将下游侧吸气管22b连接的连通孔26a。这些连通孔24a、26a分别形成为贯通第一以及第二块24、26的离开旋转中心的恒定位置。另外,这些两个连通孔24a、26a形成在与上述流路23恰当地重叠的位置,同轴地形成在相互相对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两张阻断板31、32上分别形成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流通孔31a、32a(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这些多个流通孔31a、32a分别因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的旋转而移动(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流通孔31a、32a形成为沿阻断板31、32的旋转方向弯曲并延伸的大致扇形状。即,各流通孔31a、32a具有在阻断板31、32的旋转的途中,与第一以及第二块24、26的连通孔24a、26a,即,上述的吸气管22的流路23重叠的时间较长的形状。
下面,参照图6至图15,说明上述构造的阀装置20的动作。图6~图13中,是表示使两张阻断板31、32旋转,对流路23进行开闭控制的情况的动作说明图,图14中是表示用于说明与图6~图13的动作相关,各阻断板31、32的旋转速度变化的图表,图15中是表示与图6~图13的动作相关的流路23的开口面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图表。另外,图6至图13中,为了易于理解说明,仅将阀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简单化来图示。
图6是表示由阀装置20阻断了流路23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图6~图13中,用双点划线图示流路23与各阻断板31、32交叉的区域23a。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两张阻断板31、32分别仅在图示箭头方向可变速地旋转。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使负压腔5侧的与第一块24相邻的第一阻断板31在图中顺时针旋转方向(CW方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泵13侧的与第二块26相邻的第二阻断板32在图中逆时针旋转方向(CCW方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停止。将该状态作为开放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在图14、15的图表中,以该图6所图示的待机状态的时刻为零。该状态下,流路23其截面的约一半的区域被第一阻断板31闭塞,剩余的约一半的区域被第二阻断板32闭塞,通过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的协动,流路23被完全阻断。
更详细地说,该状态下,第一阻断板31的一个流通路31a的沿CW方向的前端缘311处于流路23内,第二阻断板32的一个流通路32a的沿CCW方向的前端缘321处于流路23内。此外,该状态下,这些两个流通路31a、32a有必要在流路23内不重叠。例如,该状态下,也可以是第一阻断板31的流通路31a的前端缘311和第二阻断板32的流通路32a的前端缘321略微重叠。
然后,根据控制部10的“打开”指令,各阻断板31、32分别在箭头方向从该待机状态旋转至图7所示的状态,流路23被开通。此时,控制部10监视传感器S1~S6的输出,判断前面的纸张类P已经被取出到运送路9上,取出该纸张类P,发出用于使皮带4吸附的“打开”指令。
另外,控制部10为了使在图6的待机状态下停止的各阻断板31、32旋转,而如图14所示那样,逐渐使各阻断板31、32的角速度从零开始增加。参见图14可知,两张阻断板31、32从待机状态开始旋转,在加速的途中,流路23为全开。即,在图7的状态下,各阻断板31、32以最快速度旋转。
像这样,在两张阻断板31、32的加速旋转途中,通过使流路23成为全开的状态,能够如图15所示,在极短时间将流路23从关闭切换到打开,能够加快阀装置20的响应速度。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重要的是按开通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作出图6所示的状态。重要的是使各阻断板31、32从图6的待机状态开始向不同的方向旋转。
与此相对,假设在需要进行在开通流路23的同时,使两张阻断板31、32停止的控制的情况下,在使停止状态的阻断板31、32加速后到使阻断板31、32停止,需要用于减速的多余的时间,从“打开”指令到全开流路23的时间延长。
另外,假设在从流通路31a的前端缘311不在流路23内的状态使第一阻断板31旋转,并且,在从流通路32a的前端缘321不在流路23内的状态使第二阻断板32旋转,使流路23开通的情况下,使流路23从关闭到打开的各阻断板31、32的移动距离(旋转角度)变长(变大),从“打开”指令到全开流路23的时间延长。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6所图示的待机状态使各阻断板31、32开始旋转,在加速的途中,使流路23为全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各阻断板31、32的加速的途中,使流路23全开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至少在开通流路23的途中,使各阻断板31、32不减速。
此后,控制部10在从图7所示的状态经图8的状态达到图9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减速,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图7的状态到图8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减速,大致停止,从图8的状态到图9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缓慢旋转向另一个待机状态移动。即,这次,该图9的状态为阻断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
更详细地说,在图9的待机状态下,第一阻断板31的一个流通孔31a的沿CW方向的后端缘312接近流路23(区域23a)的缘,第二阻断板32的一个流通孔32a的沿CCW方向的后端缘322接近流路23(区域23a)的相反侧的缘。另外,该状态下,这些两个流通孔31a、32a当然与流路23重叠。
然后,根据控制部10的“关闭”指令,两张阻断板31、32从图9的待机状态旋转至图10所示的状态,流路23被瞬间阻断。该情况下,如图14所示,在两张阻断板31、32的加速的途中阻断流路23也是重要的,不存在阻断板31、32减速的情况。另外可知,此时,到流路23被完全阻断的各阻断板31、32的移动距离(旋转角度)是流通孔31a、32a的后端缘312、322从流路23的缘移动到大致中央的极短的距离(角度),能够在短时间阻断流路23。
像这样,为了在短时间阻断流路23,重要的是在阻断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使各阻断板31、32停止在图9所示的位置,通过作出该待机状态,能够加快阀装置20的关闭动作的响应速度。另外,在为图10所示的状态时,各阻断板31、32以最快速度旋转。
再有,此后,控制部10在从图10所示的状态经图11所示的状态达到图12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减速,大致停止。然后,从该状态到成为图13所示的待机状态(与图6所示的待机状态相同的姿势),使阻断板31、32缓慢旋转,停止。
上面,反复进行图6~图13所示的动作,对阀装置20进行开闭控制,以此,开通以及阻断吸气管22,使负压作用于供给到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P,吸附在取出皮带4,将纸张类P一张张地间歇地取出到运送路9上。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0的情况下,能够在使各阻断板31、32分别旋转一圈期间取出三张纸张类P。
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0,能够如上所述,在短时间瞬间开通以及阻断流路23,能够连续高速地取出多张纸张类P。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取出装置1,通过使用上述阀装置20,能够瞬间流通以及阻断大量的空气,即使是较重的纸张类P,也能够切实且稳定地吸附在取出皮带4上。
与此相对,在以同样的用途使用以往的电磁阀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电磁阀流体的通过阻力大,所以,难以使大量的空气一起通过,不能瞬间对负压腔5抽真空。另外,在使流路本身粗的情况下,这部分量使得柱塞的惯性增大,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变得迟缓。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0通过仅使马达27旋转这样简单的控制,就能够瞬间开通以及阻断流路23,能够使响应速度为高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0中,流路23本身的粗度也可以任意设定,能够流通以及阻断更大量的空气。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0由于具有使空气一条直线状地通过的构造,所以,基本没有空气的通过阻力,能够顺畅地使大量的空气流通。
图1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阀装置30的分解立体图。该阀装置3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被设置在将负压腔5和泵13连接的吸气管22的途中,并且被设置在将负压腔5和泵13的排气口13a连接的排气管28的途中。换而言之,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30以交替开通以及阻断吸气管22和排气管28的方式动作。
排气管28具有沿从泵13的排气口13a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图中箭头Q方向),处于阀装置30的上游侧的上游侧排气管28a和处于阀装置30的下游侧的下游侧排气管28b。上游侧排气管28a连接泵13的排气口13a和阀装置30的第二块26的连通孔26b,下游侧排气管28b连接阀装置30的第一块24的连通孔24b和负压腔5。排气管28限定后述的流路29。
另外,连接了下游侧排气管28b的第一块24的连通孔24b形成在相对于阻断板31的旋转中心轴与连通孔24a对称的位置。另外,连接了上游侧排气管28a的第二块26的连通孔26b形成在相对于阻断板32的旋转中心轴与连通孔26a对称的位置,且是与第一块24的连通孔24b同轴的位置。由于至此所说明的以外的构造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20大致相同的构造,所以,在这里对同样发挥功能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上述构造的阀装置30以下述方式动作。
另外,这里也是在图17~图22中,为了易于理解说明,仅将阀装置3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简单化来图示。
图17是表示将吸气管22阻断并且将排气管28开通的状态的一个例子。即,在图17的状态下,由吸气管22限定的流路23(第一流路)被阻断,由排气管28限定的流路29(第二流路)被开通。换而言之,在图17的状态下,来自泵13的排气被送入负压腔5,负压腔5恢复到大气压。
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停止。将该状态作为开放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另外,该状态也为阻断流路29前的待机状态。即,该状态下,流路23其截面的约一半的区域被第一阻断板31闭塞,剩余的约一半的区域被第二阻断板32闭塞,通过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的协动,流路23被完全阻断。另外,该状态下,在流路29上,重叠着第一阻断板31的流通孔31a,同时,重叠着第二流通孔32a,通过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的协动,流路29为全开。
更详细地说,该状态下,第一阻断板31的一个流通路31a的沿CW方向的前端缘311处于流路23内,第二阻断板32的一个流通路32a的沿CCW方向的前端缘321处于流路23内。此外,该状态下,这些两个流通路31a、32a在流路23内不重叠。
另外,同时,该状态下,第一阻断板31的另外的流通孔31a的沿CW方向的后端缘312接近流路29的缘,第二阻断板32的另外的流通孔32a的沿CCW方向的后端缘322接近流路29的相反侧的缘。此外,该状态下,这些两个流通孔31a、32a分别与流路29完全重叠。
然后,根据控制部10的“打开”指令,各阻断板31、32分别在箭头方向从该待机状态旋转至图18所示的状态,流路23被开通,同时,流路29被阻断。此时,为了使在图17的待机状态停止的各阻断板31、32旋转,而从零开始逐渐增加各阻断板31、32的角速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从图17达到图18的状态的各阻断板31、32的加速途中,使流路23为全开并阻断流路29。
像这样,通过在两张阻断板31、32的加速旋转途中,在使流路23为全开的状态的同时,阻断流路29,能够在极短时间将流路23从关闭切换到打开,同时,能够在极短时间将流路29从打开切换到关闭,能够加快阀装置30的响应速度。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重要的是按开通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以及阻断流路29前的待机状态,作出图17所示的状态,重要的是从图17的待机状态使各阻断板31、32在不同的方向旋转。
此后,控制部10在从图18所示的状态经图19的状态达到图20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减速,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图18的状态到图19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减速,大致停止,在从图19的状态到图20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缓慢旋转,向另一个待机状态移动。即,这次,该图20的状态为阻断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同时,为开放流路29前的待机状态。
更详细地说,在图20的待机状态下,第一阻断板31的一个流通孔31a的沿CW方向的后端缘312接近流路23(区域23a)的缘,第二阻断板32的一个流通孔32a的沿CCW方向的后端缘322接近流路23(区域23a)的相反侧的缘。另外,该状态下,这些两个流通孔31a、32a当然与流路23完全重叠。
同时,在该待机状态下,第一阻断板31的另外的流通孔31a的沿CW方向的前端缘311处于流路29内,第二阻断板32的另外的流通路32a的沿CCW方向的前端缘321处于流路29内。此外,该状态下,这些两个流通路31a、32a没有在流路29内重叠。
然后,根据控制部10的“关闭”指令,两张阻断板31、32从图20的待机状态旋转至图21所示的状态,流路23被瞬间阻断,同时,流路29瞬间流通。该情况下,也能够在两张阻断板31、32的加速的途中阻断流路23,并使流路29流通,不存在阻断板31、32减速的情况。另外可知,此时,到流路23被完全阻断,流路29完全开放为止的各阻断板31、32的移动距离(旋转角度)是一个流通孔31a、32a的后端缘312、322从流路23的缘移动到大致中央的极短的距离(角度),能够在短时间阻断流路23(开放流路29)。
像这样,为了在短时间阻断流路23,并在短时间使流路29流通,重要的是在阻断流路23前的待机状态,即,开放流路29前的待机状态,使各阻断板31、32停止在图20所示的位置,通过作出该待机状态,能够加快阀装置30的开闭动作的响应速度。
再有,此后,控制部10在从图21所示的状态经图22所示的状态再次达到图17的状态期间,使两张阻断板31、32的旋转减速、停止。
上面,反复进行图17~图22所示的动作,对阀装置30进行开闭控制,以此,能够在开通以及阻断吸气管22的同时,阻断以及开通排气管28。据此,使负压作用于供给到取出位置S的纸张类P,吸附在取出皮带4,将纸张类P一张张地间歇地取出到运送路9上,并且在取出各纸张类P后,能够使负压腔5瞬间恢复到大气压。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30的情况下,能够在使各阻断板31、32分别旋转一圈期间取出三张纸张类P。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解除纸张类P的吸附时,能够在瞬间将大量的空气送入负压腔5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其他的改进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发明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实时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进。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取出向取出位置S供给的纸张类P的取出部件,对循环状的取出皮带4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将多个吸附孔形成于在取出方向旋转的转子上的取出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两张阻断板31、32协动,开闭控制流路23(29)的阀装置20(30)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重叠配置大于等于三张的阻断板,使之协动,以此,开闭控制多个流路。该情况下,由于物理方面的原因,难以同轴地配置所有的阻断板的旋转轴,因此,考虑以将旋转中心错开,将旋转轴平行排列的方式将阻断板局部重叠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开闭控制一个流路23或同时开闭控制两个流路23、29的阀装置20、3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由一个阀装置开闭的流路的条数可任意设定。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使流路开通前的待机状态,为使两张阻断板协动,将流路完全闭塞而使两张阻断板停止,但是,也可以没有必要完全闭塞流路,而是在两张阻断板之间空出微小间隙。

Claims (12)

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阻断板(31)、第二阻断板(32)和驱动装置(33、34),
所述第一阻断板(31)能够沿将流体流通的流路(22)阻断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一流通孔(31a);
所述第二阻断板(32)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流路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二流通孔(32a);
所述驱动装置(33、34)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使上述第一阻断板(31)向上述第一流通孔(31a)横贯上述流路(22)的第一移动方向移动,同时,使上述第二阻断板(32)向与上述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第二移动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在使上述流路(22)开通前的待机状态时,为使上述第一流通孔(31a)的沿上述第一移动方向的前端缘(311)存在于上述流路内,且使上述第二流通孔(32a)的沿上述第二移动方向的前端缘(321)存在于上述流路内,而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停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从上述待机状态开始,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开始移动,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的加速途中,使上述流路(22)全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在阻断上述流路(22)前的待机状态时,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停止在下述位置,在所述位置,使上述第一流通孔(31a)的沿上述第一移动方向的后端缘(312)接近上述流路的缘,使上述第二流通孔(32a)的沿上述第二移动方向的后端缘(322)接近上述流路的相反侧的缘,且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通孔与上述流路重叠。
6.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阻断板(31)、第二阻断板(32)和驱动装置(33、34),
所述第一阻断板(31)能够沿将流体流通的第一流路(22)以及与该第一流路分离地排列的第二流路(28)阻断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一流通孔(31a);
所述第二阻断板(32)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二流通孔(32a);
所述驱动装置(33、34)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具有使上述第一阻断板(31)向上述多个第一流通孔(31a)横贯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22、28)的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第一马达(33),和使上述第二阻断板(32)向与上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第二马达(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在使上述第一流路(22)开通前的待机状态时,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停止在下述位置,在所述位置,上述第一流通孔(31a)的沿上述第一旋转方向的前端缘(311)存在于上述第一流路内,上述第二流通孔(32a)的沿上述第二旋转方向的前端缘(321)存在于上述第一流路内,且上述第二流路(28)中,其它的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通孔(31a、32a)开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从上述待机状态开始,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开始旋转,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的加速途中,使上述第一流路(22)全开,同时,阻断上述第二流路(28)。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33、34)在阻断上述第一流路(22)前的待机状态时,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31、32)停止在下述位置,在所述位置,上述第一流通孔(31a)的沿上述第一旋转方向的后端缘(312)接近上述第一流路(22)的缘,上述第二流通孔(32a)的沿上述第二旋转方向的后端缘(322)接近上述第一流路的相反侧的缘,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通孔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且阻断上述第二流路(28),其它的上述第一流通孔(31a)的沿上述第一旋转方向的前端缘(311)处于上述第二流路(28)内,其它的上述第二流通孔(32a)的沿上述第二旋转方向的前端缘(321)处于上述第二流路(28)内,上述其它的第一以及第二流通孔(31a、32a)没有在上述第二流路(28)内重叠。
11.一种纸张类取出装置,所述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
将多张纸张类重叠地投入的投入部(2);
具有吸附孔(4a),沿投入到上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的重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移动的取出部件(4);
从该取出部件的里面侧吸引上述吸附孔,使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压,使上述一端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的负压产生部(5);
经流路(22)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的吸气装置(13);
设置在上述流路的途中的阀装置(20),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装置具有第一阻断板(31)、第二阻断板(32)和驱动装置(33、34),
所述第一阻断板(31)能够沿阻断上述流路(22)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一流通孔(31a);
所述第二阻断板(32)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流路的面移动地设置,具有在移动的途中与上述流路重叠的第二流通孔(32a);
所述驱动装置(33、34)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12.一种纸张类取出装置,所述纸张类取出装置具有:
将多张纸张类重叠地投入的投入部(2);
具有吸附孔(4a),沿投入到上述投入部的纸张类中的重叠方向一端的纸张类移动的取出部件(4);
从该取出部件的里面侧吸引上述吸附孔,使该取出部件的表面产生负压,使上述一端的纸张类吸附在该取出部件的表面的负压产生部(5);
经第一流路(22)与该负压产生部连接的吸气装置(13);
设置在上述第一流路(31a)的途中,同时,设置在与第一流路不同的第二流路(32a)的途中的阀装置(20),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装置具有第一阻断板(31)、第二阻断板(32)和驱动装置(33、34),
所述第一阻断板(31)能够沿将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22、28)阻断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一流通孔(31a);
所述第二阻断板(32)与该第一阻断板重叠,能够沿阻断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的面旋转地设置,具有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一流路重叠,同时,在旋转的途中与上述第二流路重叠的多个第二流通孔(32a);
所述驱动装置(33、34)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阻断板协动,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流路阻断以及开通。
CN201010116539.5A 2009-08-19 2010-02-10 阀装置以及纸张类取出装置 Pending CN1019948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0308 2009-08-19
JP2009190308A JP2011043183A (ja) 2009-08-19 2009-08-19 バルブ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取り出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4843A true CN101994843A (zh) 2011-03-30

Family

ID=4323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6539.5A Pending CN101994843A (zh) 2009-08-19 2010-02-10 阀装置以及纸张类取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01819B2 (zh)
EP (1) EP2287097A2 (zh)
JP (1) JP2011043183A (zh)
KR (1) KR20110019315A (zh)
CN (1) CN10199484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3702A (zh) * 2012-03-06 2013-09-18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取出装置及纸张取出方法
CN103407805A (zh) * 2013-08-07 2013-11-27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信函分离输送的吹吸气系统
CN104105816A (zh) * 2012-02-07 2014-10-15 朗姆研究公司 等离子体处理室的压力控制阀组件和快速交替过程
CN105383967A (zh) * 2014-08-21 2016-03-09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拾取装置以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11747151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供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02420B4 (de) * 2012-02-09 2017-08-03 Böwe Systec Gmbh Vakuumventil
KR101356606B1 (ko) 2012-07-24 2014-02-03 김경중 스로틀밸브
CN102874617B (zh) * 2012-09-18 2015-07-15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扁平件送进机构及送进方法
JP6026317B2 (ja) 2013-02-27 2016-11-16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の取出し装置
JP2016050646A (ja) * 2014-09-01 2016-04-11 株式会社不二越 流量調整バルブ
AU2018236049A1 (en) * 2017-01-06 2019-07-25 GeoRoc International, Inc. Radioactive granular dispensing device
JP2020019637A (ja) * 2018-08-01 2020-0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吸引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吸引領域切替装置
JP7360247B2 (ja) * 2019-03-20 2023-10-12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多孔可変オリフィス弁
CN110342327B (zh) * 2019-07-15 2021-06-04 周纯 一种基于防压的pvc管道收卷装置
US11092249B2 (en) * 2019-12-12 2021-08-17 Hanon Systems Binary mode fluid valv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5359A (en) * 1958-08-18 1961-08-08 Harris Intertype Corp Sheet feeder
CN88203808U (zh) * 1988-02-25 1988-09-21 昆明市五华钢窗总厂 正、负波动压力控制阀
CN2201537Y (zh) * 1994-07-23 1995-06-21 蔡培林 高寿命平面密封无泄漏阀门
US7143786B2 (en) * 2003-12-11 2006-12-05 Newfrey Llc Two-handle flow-through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2951A (en) * 1974-04-24 1976-03-09 Vladimir Sergeevich Atoiants Contact plate for mass-exchange apparatus
US4127263A (en) * 1977-06-27 1978-11-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Port-closure for vacuum sheet feeder
JPS59139662U (ja) * 1983-03-08 1984-09-18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制御弁
JPS61156772U (zh) 1985-03-19 1986-09-29
DE68914473T2 (de) * 1988-01-18 1994-07-28 Hitachi Ltd Drehbares Ventil.
US4957283A (en) * 1988-10-07 1990-09-18 Combined Fluid Products Co. Vacuum system for feeding sheets
FR2696163B1 (fr) 1992-09-25 1994-11-04 Cga Hbs Dépileur d'articles plats incluant un dispositif de retaquage.
DE19510364A1 (de) * 1995-03-22 1996-09-26 Bielomatik Leuze & Co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von Blattlagen oder dergleichen
US6209867B1 (en) * 1999-08-18 2001-04-03 Hewlett-Packard Sliding valve vacuum holddown
US6773006B2 (en) * 2001-10-24 2004-08-10 Pitney Bowes Inc. Pneumatic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vacuum shoe
JP3977720B2 (ja) * 2002-10-18 2007-09-19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取出装置
US20060086923A1 (en) * 2004-10-08 2006-04-27 Marotta Controls, Inc. Rotary valve and control system
US7726338B2 (en) * 2007-10-26 2010-06-01 Uponor Innovation Ab Valve with ceramic discs
CA2720715C (en) * 2008-04-24 2017-10-24 Camer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ntrol valve
JP5658868B2 (ja) * 2009-02-19 2015-01-28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取り出し装置
US9644867B2 (en) * 2009-10-27 2017-05-09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Rotary valve and a pulse tube refrigerator using a rotary valve
JP5289279B2 (ja) * 2009-10-30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取出し装置及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JP5388915B2 (ja) * 2010-03-16 2014-01-15 株式会社東芝 流路開閉装置、およ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5359A (en) * 1958-08-18 1961-08-08 Harris Intertype Corp Sheet feeder
CN88203808U (zh) * 1988-02-25 1988-09-21 昆明市五华钢窗总厂 正、负波动压力控制阀
CN2201537Y (zh) * 1994-07-23 1995-06-21 蔡培林 高寿命平面密封无泄漏阀门
US7143786B2 (en) * 2003-12-11 2006-12-05 Newfrey Llc Two-handle flow-through valv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5816A (zh) * 2012-02-07 2014-10-15 朗姆研究公司 等离子体处理室的压力控制阀组件和快速交替过程
CN103303702A (zh) * 2012-03-06 2013-09-18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取出装置及纸张取出方法
CN103303702B (zh) * 2012-03-06 2016-01-20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取出装置及纸张取出方法
CN105329685A (zh) * 2012-03-06 2016-02-17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取出装置及纸张取出方法
CN103407805A (zh) * 2013-08-07 2013-11-27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信函分离输送的吹吸气系统
CN103407805B (zh) * 2013-08-07 2016-01-20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信函分离输送的吹吸气系统
CN105383967A (zh) * 2014-08-21 2016-03-09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拾取装置以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11747151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介质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01819B2 (en) 2012-06-19
US20110042886A1 (en) 2011-02-24
JP2011043183A (ja) 2011-03-03
EP2287097A2 (en) 2011-02-23
KR20110019315A (ko) 201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4843A (zh) 阀装置以及纸张类取出装置
CN102190164A (zh) 流路开闭装置以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1813196B (zh) 阀装置及纸张类取出装置
CN101870416B (zh) 纸张类取出装置
CN101905814B (zh) 纸张类取出装置
CN104003219B (zh) 纸张类取出装置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9615761A (zh) 供纸机构及具有该供纸机构的纸币处理机
JPS5847736A (ja) 新聞紙の流れの形成装置
JP5547327B2 (ja) 紙葉類取り出し装置
JP2019108197A (ja) 紙葉類搬送装置
CN202729347U (zh) 一种真空吸附输送投料装置
JPH054620A (ja) 袋体の1枚宛取出装置
JP7389163B2 (ja) 搬送システム
JPS6251523A (ja) 給紙機構
JPH02106552A (ja) 紙葉類反転装置
JPH0752092A (ja) ウエブ屑回収装置
JP2011131896A (ja) カートンの開口逆折装置
JP2009155016A (ja) 折丁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