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2659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2659B
CN101992659B CN201010262726.4A CN201010262726A CN101992659B CN 101992659 B CN101992659 B CN 101992659B CN 201010262726 A CN201010262726 A CN 201010262726A CN 101992659 B CN101992659 B CN 101992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wall
pattern block
tread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27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2659A (zh
Inventor
谷川利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92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2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2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2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void or net-to-gross ratios of the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通过改进花纹块截面的轮廓形状从而兼顾花纹块刚性和在碎石路面的抓地力。在该充气轮胎(1)中,用全部花纹块(12)的踏面(13)的合计面积(Sb),与填满胎面部(2)全部的沟(8)所得到的胎面全表面积(Sa)之比(Sb/Sa)表示的陆地比为45~65%,至少一个花纹块具有:踏面(13),其包括以直线延伸的至少一条直线边缘;第一壁面(15),其从所述直线边缘(14S)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在与所述直线边缘(14S)正交的平面内的花纹块的截面中,所述第一壁面(15h)是连接在花纹块外侧具有中心且半径不同的至少两个圆弧(K1~K3)而形成的,而且越靠近沟侧的圆弧半径越小。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改进花纹块截面的轮廓形状,能够兼顾干燥路面的耐久性和碎石路面的抓地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为拉力赛或不平整地面行驶用途而制作的充气轮胎中,有采用在胎面部上设置了多个花纹块b的块状花纹的倾向。图11表示这种花纹块b的剖视图。该花纹块b具有:与路面接地的踏面d、和从该踏面d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壁面b1。壁面b1包括:竖立于踏面d的边缘a相对于踏面的法线N以一定的角度α倾斜而向沟底e延伸的直线部m;平滑地连接该直线部m和沟底e的一个圆弧部k。 
在上述那样的花纹块b中,为了确保在碎石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而优选地使上述踏面d与壁面b1形成的边缘锐利,即、上述角度α接近0。 
然而,如果上述角度α变小,则会减小花纹块的弯曲刚性等,特别是,在硬质路面等行驶时会在早期发生不均匀磨损或花纹块缺损,从而降低耐久性,除此以外还存在导致操纵稳定性降低的问题。相关技术如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9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以连接在花纹块外侧具有中心并且半径不同的至少两个圆弧而形成花纹块壁面,且越靠近沟侧的圆弧半径越小为基本,能够兼顾在干燥路面的耐久性和在碎石路面的抓地性。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由多个花纹块和在花纹块之间延伸的沟形成的块状花纹,并且用全部花纹块的踏面的合计面积Sb,与填满上述胎面部的全部的沟所得到的胎面全表面 积Sa之比(Sb/Sa)表示的陆地比为45~65%,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花纹块具有:踏面,其包括以直线状延伸的至少一条直线边缘;第一壁面,其从上述直线边缘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在与上述直线边缘正交的平面内的花纹块截面中,上述第一壁面是连接在花纹块外侧具有中心且半径不同的至少两个圆弧而形成的,而且越靠近沟侧的圆弧半径越小,并且,所述踏面成为由四个直线边缘划分的矩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壁面分别与各直线边缘连接,所述直线边缘包括边长最大的长边边缘和边长最小的短边边缘,假想壁面角度α2a大于假想壁面角度α2b,所述假想壁面角度α2a是在与所述长边边缘正交的花纹块平面中,从所述长边边缘引到所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与踏面的竖立于所述长边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所述假想壁面角度α2b是在与所述短边边缘正交的花纹块平面中,从所述短边边缘引到所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与踏面的竖立于所述短边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花纹块截面中,上述第一壁面在上述直线边缘处的切线,与踏面的竖立于上述直线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α1为5~15度。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花纹块截面中,从上述直线边缘引到上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与踏面的竖立于上述直线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α2为10~20度。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花纹块截面中,上述第一壁面是从上述直线边缘引到上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凹入而形成的,并且最大凹入位置位于比距离胎面为花纹块高度50%的位置还靠轮胎径向内侧,上述最大凹入位置是在与上述假想壁面呈直角的方向的凹入量为最大的位置。 
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长边边缘是短边边缘的1.5~3.5倍。 
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花纹块在上述踏面上设置凹部,上述凹部的深度小于花纹块高度的50%并且大于1mm。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形成于胎面部的至少一个花纹块具有:踏面,其包括以直线延伸的至少一条直线边缘;第一壁面,其从上述直线边缘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这样的直线边缘有助于提高对路面的摩擦力。另外,在与直线边缘正交的平面内的花纹块的截面中,第一壁面是将在花纹块外侧具有中心并且半径不同的至少两个圆弧连接而形成的,并且越靠近沟侧的圆弧半径越小。由此,在第一壁面的踏面侧形成相对较陡的斜面使边缘尖锐从而提高在碎石路面的操纵稳定性能,并且在第一壁面的沟底侧形成相对平缓的斜面从而能够提高花纹块根部的刚性。由此能够以较高的水平兼顾碎石路面和硬质路面的操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3是图1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说明假想壁面V与最大凹入位置G的花纹块剖视图。 
图7是花纹块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与轮胎转动方向的先后着地端侧的直线边缘正交的花纹块形状的花纹块剖视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花纹块剖视图。 
图10是说明比较例的花纹块壁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11是说明以往的花纹块壁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充气轮胎;2...胎面部;8...沟;8s...沟底;12...花纹块;13...踏面;14...边缘;14S...直线边缘;15...壁面;15h...第一壁面;18...凹部;Ln...法线;Ls...切线;K1...第一部分;K2...第二部分;K3...第三部分;R...曲率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单地称为轮胎)1具有:胎面部2、从胎面部2的两侧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3、3、位于各胎侧部3的轮胎径向内侧端并且组装于轮辋(未图示)的胎圈部4、4,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拉力用轮胎。 
另外,上述轮胎1包括:环状的胎体6、和配置在该胎体6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在胎面部2内部的带束层7,由此进行加强。 
上述胎体6由至少一枚胎体帘布6A构成,该胎体帘布6A具有:主体部6a,其以环状横亘于一对胎圈芯5、5之间;折返部6b,其与上述主体部6a的两侧连接并且绕上述胎圈芯5从轮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上述胎体帘布6A,例如是将由有机纤维构成的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方向例如以75~90°的角度排列而成。 
上述带束层7由内、外两枚带束层帘布7A、7B形成,该带束层帘布7A、7B是将钢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以15~45°的角度倾斜排列并且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重叠而成的。另外,带束层7横亘上述胎面部2的大致全宽而进行配置,以确保必要的胎面刚性。 
图2表示右轮侧轮胎1R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这里,图3是该图2的A-A截面。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指定了轮胎转动方向,并且该轮胎方向N例如是通过在胎侧部(省略图示)等标记文字和/或绘制记号来表示的。 
上述胎面部2具有:在安装于车辆(未图示)上时,形成从轮胎赤道C到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边缘Ti的区域的内侧胎面部2i、和形成从轮胎赤道C到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边缘To的区域的内侧胎面部2o。上述内侧胎面部2i和外侧胎面部2o由相互不同的花纹形成。由此,在胎面部2上形成所谓的非对称花纹。 
在此,上述各胎面边缘Ti和To是指,在将轮胎1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并加载正规载荷,并同时以0度外倾角接地为平面时,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端。 
另外,上述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另外,上述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INFLATION PRE S SURE”。 
此外,上述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LOAD CAPACITY”。 
在上述胎面部2上,形成由多个花纹块12和在花纹块12、12之间延伸的沟8形成的块状花纹。 
在上述块状花纹中,花纹块12设置得比较稀疏,由此在碎石中花纹块获得较大的夹入量,从而发挥较高的驱动力。另外,通过配置稀疏的花纹块,能够增大花纹块12、12间的沟8的宽度,从而防止碎石的阻塞。 
为了获得上述作用,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用全部花纹块12的踏面13的合计面积Sb,与填满胎面部2全部的沟所得到的胎面全表面积Sa之比(Sb/Sa)表示的陆地比被限定在45~65%的范围。即,如果上述陆地比显著低于45%,则降低花纹块刚性,并且在沥青路面等硬质路面行驶时易产生不均匀磨损或花纹块缺损,相反,如果超过65%,则花纹块12难以扎入碎石路面中,从而降低在碎石路等不平整地面的牵引性能。上述陆地比(Sb/Sa)特别优选为50~60%。 
如图2所示,上述沟8包括:沿轮胎轴向延伸且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的多条横沟9、和在上述各横沟之间连接且沿轮胎轴向间隔设置的多条纵沟10。 
上述横沟9包括:横贯内侧胎面部2i而延伸的内横沟9i、和横贯外侧胎面部2o而延伸的外横沟9o。这里,关于横沟,“横贯”是指包括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方式,而不应限定地解释为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延伸这样狭隘的意思。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内横沟9i和外横沟9o设置为,大致以直线状延伸,并在轮胎赤道C处相互连通。由此,横沟9从外侧胎面边缘To到内侧胎面边缘Ti不间断而是沿轮胎轴向连续地延伸。然而,各横沟9i、9o不限定于这样相互连通的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适合以轮胎负外倾角使用。因此,在直行行驶时,在胎面部2中内侧胎面部2i与路面接地更多。因此,为了在直行行驶时发挥充分的牵引性能,内横沟9i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1(未图示)为20度以下,更优选为10度以下,最优选为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内横沟9i以与轮胎轴向平行(θ1=0度)的方式延伸。 
另一方面,在车辆转弯时,对于转弯外侧的轮胎1而言,由于离心力等使胎面部2中的外侧胎面部2o与路面接地更多。因此,在转弯中为了利用外横沟9o的边缘来提高牵引性能,外横沟9o从轮胎赤道C朝向外侧胎面边缘To,以向轮胎转动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方向倾斜。虽未特殊限定,然而为了确保直行行驶时的稳定性并且防止花纹块刚性降低,因此外横沟9o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θ2,优选为5度以上,更优选为10度以上,另外优选为30度以下,更优选为25度以下。 
上述纵沟10在各横沟9、9之间分别设有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条。具体而言,上述纵沟10由从内侧胎面边缘Ti侧朝向外侧胎面边缘To侧依次配置的第一纵沟10a、第二纵沟10b、第三纵沟10c、第四纵沟10d以及第五纵沟10e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各纵沟10实质上是以直线状延伸而不弯曲。 
另外,在各横沟9、9之间,上述纵沟10沿着轮胎周向延伸或者沿着轮胎转动方向N向车辆外侧倾斜地延伸。此外,纵沟1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形成为,越位于车辆外侧角度越大。即,如图2所示,在第一纵沟10a至第五纵沟10e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分别为θ3至θ7时,以满足下式的方式设置。 
θ3<θ4<θ5<θ6<θ7 
上述那样的构成,例如在车辆直行行驶时,由于胎面部2的接地区域靠近内侧胎面边缘Ti侧,因此借助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相对较小的纵沟10a,来确保直行稳定性。另外,在转弯时,由于抓地性更高的接地中心接近外侧胎面边缘To侧,因此外侧胎面部2o的花纹块12的轮胎轴向的投影长度增大,从而确保花纹块12的轮胎轴向的刚性。 
根据上述的观点,纵沟10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3至θ7,优选为30度以下,更优选为25度以下。 
另外,在轮胎轴向上相邻的纵沟10的角度之差(θi-θi-1)(其中,i为4以上的整数)虽未特殊限定,然而如果上述差(θi-θi-1)过小,在增大了偏离角θ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期待与其相应的横向抓地性能的提高。根据这样的观点,上述角度之差(θi-θi-1)优选为1度以上,更优选为3度以上。另一方面,当上述角度之差(θi-θi-1)过大时,则轮胎轴向的花纹刚性急剧变化,因此有可能导致早期的不均匀磨损等从而使抗磨损性变差。根据这样的观点,上述角度之差(θi-θi-1)优选为10度以下,更优选为6度以下。 
另外,如图2所示,沟8中设有辅助横沟11,该辅助横沟11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沟9、9之间,一端与第一纵沟10a连通并朝向轮胎赤道C侧延伸,并且另一端越过轮胎赤道C与第三纵沟10c连通并形成终点。该辅助横沟11设置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沟9、9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 
另外,对于上述辅助横沟11而言,在内侧胎面部2i内也与内横沟9i同样地,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优选为20度以下,更优选为10度以下,最优选为与轮胎轴向平行并延伸,在外侧胎面部2o内也与外横沟9o同样地,优选为1度以上,更优选为10度以上,另外优选为30度以下,更优选为在25度以下的范围内与外横沟9o平行地延伸。 
这里,上述横沟9及纵沟10的沟宽度和沟深度虽未特殊限定,然而无论哪一方过小,则有可能降低在碎石路面充分的牵引性能。相反过大,则成为在沥青等硬质路面上产生不均匀磨损和花纹块缺损的原因。根据这样的观点,上述横沟9和纵沟10的沟宽度(与沟中心线垂直进行测量)W1和W2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另外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3mm以下。同样地,横沟9的沟深度D1和纵沟10的沟深度D2优选为8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优选为15mm以下,更 优选为13mm以下。 
图4表示图2的B部放大图。本实施方式的花纹块12包括:朝向路面侧的踏面13、和从该踏面13的边缘14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壁面15。 
上述踏面13被边缘14包围。边缘14至少由一条,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全部由直线边缘14S构成。即,本实施方式的踏面13具有由四条直线边缘14S包围的矩形形状的轮廓。这样的直线边缘14S,有助于提高对路面的摩擦力,特别是在软质路和碎石路面的抓地性,从而提高越野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直线边缘14S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壁面15,全部由第一壁面15h构成。 
如作为图4的C-C截面的图5所示,在与直线边缘14S正交的平面内的花纹块截面中,上述第一壁面15h是连接在花纹块外侧具有中心且半径不同的至少两个圆弧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三个圆弧。具体地说明是,第一壁面15h包括:第一部分K1,其由从直线边缘14S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且半径为R1的圆弧构成;第二部分K2,其由与上述第一部分K1连接且半径R2小于上述半径R1的圆弧构成;第三部分K3,其由与第二部分K2连接且半径R3小于上述半径R2而且与沟8的沟底8s连接的圆弧构成(R1>R2>R3)。 
如图5所示,上述各部分K1~K3形成不具有拐点的平滑地连接的渐开曲线状。而且,第一壁面15h以该截面形状沿着上述直线边缘14S连续延伸。 
这样的第一壁面15h,在踏面13侧形成第一部分K1构成的相对较陡的斜面。因此,踏面13和壁面15构成的边缘,其角度尖锐因而扎入碎石路面的扎入量较大从而发挥较大的剪断力。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能够提高在碎石路面的操纵稳定性能。 
另一方面,在第一壁面15h的沟8侧形成第二部分K2或第三部分K3构成的相对平缓的斜面。因此,增大花纹块12根部的弯曲刚性等,抑制操纵稳定性能的过度降低,并且能够防止裂纹或缺损等损伤。 
这样,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中,通过改进花纹块截面的轮廓形状,就能够以较高水平兼顾在干燥路面的耐久性和碎石路面的抓地性。 
在此,如果配置在轮胎径向最外端的第一部分K1的半径过小,则降低了花纹块12踏面侧的弯曲刚性,因此无法使上述的边缘充分地发挥作用。根据这样的观点,第一部分K1的半径R1,优选为花纹块高度BH的350%以上,更优选为500%以上。这里,第一部分K1为了发挥上述边缘作用,如图9所示,可以由直线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分K1的半径R1能够容许到无限大。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边缘效果,第一部分K1的半径R1优选为花纹块高度BH的850%以下,更优选为700%以下的圆弧。 
另外,上述第二部分K2的半径R2,只要小于第一部分K1的半径R1则不做未特殊限定,然而为了发挥适宜的花纹块耐久性,优选为与第一部分K1的半径R1建立关联来限制。特别是,上述半径之比R2/R1,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另外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即,如果上述比R2/R1小于30%,则易降低花纹块耐久性,相反如果超过70%,则易降低花纹块扎入碎石路面的效果。 
此外,上述第三部分K3的半径R3,只要小于第二部分K2的半径R2则不做特殊限定,然而由于该部分与沟底8s连接,因此优选能够对花纹块根部的刚性和抗裂缝性等有较大影响。根据这样的观点,第三部分K3的半径R3优选为1.5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优选为3.5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上述花纹块截面中,第一壁面15h在直线边缘14S处的切线Ls,与踏面13的竖立于上述直线边缘14S的法线Ln所成的角度α1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7°以上,另外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如果上述角度α1小于5°,则降低直线边缘14S附近的刚性从而易产生不均匀磨损和缺损,特别是有可能降低在硬质路面的操纵稳定性能。相反,如果上述角度α1超过15°,则难以扎入碎石中并且由于在碎石路面的剪断力变小,因此有可能降低操纵稳定性能。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上述花纹块截面中,如果从上述直线边缘14S引到上述第一壁面15h与沟底8s相交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内端点12e的假想壁面V、与踏面13的竖立于上述直线边缘14S的法线Ln所成的角度α2过大时,则减小沟8的容积。因此,存在减小碎石的夹入量使碎石路面的操纵稳定性能变差的倾向。相反,如果上述角度α2过小,则难以增大圆弧K的曲率半径R,因此存在使花纹块刚性变差的倾向。根据这样的观点, 上述角度α2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另外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上述花纹块截面中,第一壁面15h从假想壁面V向花纹块内侧凹进去,上述假想壁面V是从上述直线边缘14S引到上述第一壁面15h与沟底8相交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内端点12e而形成的面。由此,能够确保较大的沟容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优选对沿与假想壁面V垂直的方向测量的凹入量j为最大的最大凹入位置G的高度进行限定。 
即,如果上述最大凹入位置G接近踏面13侧,则存在降低花纹块12的弯曲刚性使耐久性变差的倾向。根据该观点,上述最大凹入位置G优选设置在比距离踏面13为花纹块高度BH的50%的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内侧,更优选设置在比55%的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内侧。另一方面,如果最大凹入位置G过于接近沟底8s时,由于降低花纹块12整体的弯曲刚性,因此存在降低在硬质路面的抓地性的倾向。另外,存在使沟底部的集中应力过大而易产生花纹块缺损的倾向。根据这样的观点,上述最大凹入位置G优选设置在比距离踏面13为花纹块高度BH的70%的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外侧,更优选设置在比60%的位置更靠轮胎径向外侧。 
另外,如图4所示,划分踏面13的直线边缘14S包括长度不同的多种。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边长最大的长边边缘14S1的长度L1和边长最小的短边边缘14S2的长度L2,形成为大致横长方形状。而且,在内侧胎面部2i内,这样的横长方形的踏面13的长边方向(即,长边边缘14S1)沿着轮胎轴向配置。另一方面,在外侧胎面部2o内,横长方形的踏面13的长边方向接近轮胎周向倾斜地配置。并且上述边长之比L1/L2优选设定在1.5~3.5的范围。 
在这样的设定了踏面13的边长之比和配置时,长边边缘14S1在内侧胎面部2i中,在直行时有效地与路面接触从而获得较高的摩擦力,并在转弯时有助于有效地产生侧抓地力。这里,在上述比L1/L2小于1.5的情况下难以获得上述作用,相反当超过3.5时,有可能因与长边边缘14S1正交方向的剪断力而易使花纹块变形,因此不是优选的。 
另外,如图7概念性地表示的那样,优选为假想壁面角度α2a大于假想壁面角度α2b,其中:假想壁面角度α2a是,在与上述长边边缘14S1正交的花纹块截面中,从长边边缘14S1引到第一壁面15h与沟底8s相交 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内端点12e的假想壁面V1、与踏面13的竖立于长边边缘14S1的法线Ln所成的角度;假想壁面角度α2b是,在与上述短边边缘14S2正交的花纹块截面中,从短边边缘14S2引到第一壁面15h与沟底8s相交的轮胎径向内侧的内端点12e的假想壁面V2、与踏面13的竖立于短边边缘14S2的法线Ln所成的角度。这样,能够相对地提高易倒下的长边边缘14S1侧的弯曲刚性,有助于防止不均匀磨损或花纹块缺损等。 
另外,图8表示图4的D-D截面。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假想壁面角度α2c大于假想壁面角度α2d,其中:假想壁面角度α2c是,从轮胎转动方向N的后着地侧的长边边缘14S引到第一壁面15h的内端点12e的假想壁面V3、与踏面13的竖立于后着地侧的长边边缘14S的法线Ln所成的角度;假想壁面角度α2d是,从轮胎转动方向N的先着地侧的长边边缘14S引到第一壁面15h的内端点12e的假想壁面V4、与踏面13的竖立于先着地侧的长边边缘14S的法线Ln所成的角度。上述角度关系,适用于配置在上述内侧胎面部2i和外侧胎面部2o的全部花纹块12。能够相对地提高后着地侧的刚性,即使在硬质路面上也能够抑制驱动时花纹块的过度变形从而提高牵引性。另外,在上述外侧胎面部2o的花纹块12o中,能够提高转弯时的抓地力从而提高操纵稳定性能。 
另外,在与直线边缘14S正交的平面内的花纹块截面中,上述第一壁面15h,也可以是将在花纹块外侧具有中心且不同半径连接且连续设置而成。具体地说明为,第一壁面15h包括:第i部分Ki,其由从直线边缘14S沿轮胎径向延伸且半径为Ri的圆弧构成;第i+1部分Ki+1,其由与上述第i部分Ki的沟底8s侧连接且半径Ri+1小于上述半径Ri的圆弧(Ri+1<Ri)构成(i=1~∞、R>2)。即,上述第一壁面15h形成所谓的渐开曲线,这在均衡地提高花纹块刚性和抓地力方面是优选的。 
另外,如图1、图4所示,花纹块12优选为,在踏面13上设置凹部18。本例中是在所有的花纹块12上设置凹部18。 
如图4所示,上述凹部18沿着踏面1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深度形成小的凹槽状,两端用圆弧平滑地修边。该凹部18通过在其内部夹入土或碎石来提高抓地性。踏面13的边缘14S与周缘18a的间隔Q优选为3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7mm以下。当上述间隔Q小于3mm时,则存在损害凹部18的周缘18a刚性的倾向。 
另外,上述凹部18的深度D(图3所示),优选为小于花纹块高度BH的50%并且大于1mm。如果上述凹部18的深度D小于1mm,则无法提高夹碎石性。另外,如果上述深度D超过花纹块高度BH的50%,则存在减小花纹块刚性,降低边缘效果的倾向。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花纹块12中,为了提高边缘效果而存在在边缘附近易产生磨损的倾向。因此,构成花纹块12的橡胶优选由硬度计A硬度为75~80度的硬质橡胶形成。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实施例: 
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具有图1的轮胎构造和图2的胎面花纹的尺寸215/60R15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拉力用充气轮胎。而且,通过实车行驶测试进行在碎石路面和硬质沥青路面的计时测试,并对此时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此外,也对耐久性进行了测试。数值越大越优越。 
这里,除表1的规格以外实质上为相同规格。共同规格如下。 
花纹块的高度BH:11.5mm 
横沟宽度:10mm 
第一纵沟的宽度:10mm 
第二纵沟的宽度:10mm 
第三纵沟的宽度:10mm 
第四纵沟的宽度:10mm 
第五纵沟的宽度:10mm 
辅助横沟11的宽度:10mm 
角度α2:14~16度 
长边边缘与短边边缘之比L1/L2:2.38 
(1)计时测试: 
将测试轮胎以轮辋7JJ×15和内压200kPa(前后相同)进行轮辋组装后,安装于日本产2000cc的后轮驱动车的4个轮上,并测试了只有驾驶员乘车并在轮胎测试路线的碎石路面、硬质沥青路面的路线上分别行驶大约2km所需的时间。以比较例1的行驶时间的倒数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越优越。 
(2)操纵稳定性能: 
通过驾驶员的官能评价,以比较例1为100的评分表示上述计时测试时的转向盘响应性、刚性感、抓地感等相关的特性。 
(3)鼓耐久性: 
将各测试轮胎安装于轮辋(6.5JJ×15),在纵载荷7.59kN、速度50km/h的情况下,确认了在直径1.7m的鼓上行驶了30000km后的花纹块壁面有无裂缝产生。 
将测试的结果表示于表1。 
(表1) 
测试的结果为,实施例的轮胎与比较例相比,虽然缩短了在碎石路面和硬质沥青路面上的时间但提高了操纵稳定性能。这考虑是由于抑制了裂缝的产生而带来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由多个花纹块和在花纹块之间延伸的沟形成的块状花纹,并且用全部花纹块的踏面的合计面积Sb,与填满所述胎面部的全部的沟所得到的胎面全表面积Sa之比(Sb/Sa)表示的陆地比为45~65%,
至少一个花纹块具有:
踏面,其包括以直线状延伸的至少一条直线边缘;第一壁面,其从所述直线边缘向轮胎径向内侧延伸,
在与所述直线边缘正交的平面内的花纹块截面中,所述第一壁面是连接在花纹块外侧具有中心且半径不同的至少两个圆弧而形成的,
而且越靠近沟侧的圆弧半径越小,并且
所述踏面成为由四个直线边缘划分的矩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壁面分别与各直线边缘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边缘包括边长最大的长边边缘和边长最小的短边边缘,
假想壁面角度α2a大于假想壁面角度α2b,
所述假想壁面角度α2a是在与所述长边边缘正交的花纹块平面中,从所述长边边缘引到所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与踏面的竖立于所述长边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
所述假想壁面角度α2b是在与所述短边边缘正交的花纹块平面中,从所述短边边缘引到所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与踏面的竖立于所述短边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花纹块截面中,所述第一壁面在所述直线边缘处的切线,与踏面的竖立于所述直线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α1为5~1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花纹块截面中,从所述直线边缘引到所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与踏面的竖立于所述直线边缘的法线所成的角度α2为10~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花纹块截面中,所述第一壁面是从所述直线边缘引到所述第一壁面与沟底相交的内端点的假想壁面凹入而形成的,
并且最大凹入位置位于比距离胎面为花纹块高度50%的位置还靠轮胎径向内侧,所述最大凹入位置是在与所述假想壁面呈直角的方向的凹入量为最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长边边缘是所述短边边缘的1.5~3.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花纹块在所述踏面上设置凹部,所述凹部的深度小于花纹块高度的50%且大于1mm。
CN201010262726.4A 2009-08-25 2010-08-23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2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4506A JP4951043B2 (ja) 2009-08-25 2009-08-25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94506 2009-08-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2659A CN101992659A (zh) 2011-03-30
CN101992659B true CN101992659B (zh) 2014-07-23

Family

ID=4378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272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2659B (zh) 2009-08-25 2010-08-23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951043B2 (zh)
KR (1) KR20110021661A (zh)
CN (1) CN1019926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4412B2 (ja) * 2011-10-27 2016-03-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82395B2 (ja) 2015-06-15 2019-03-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22186B2 (ja) * 2017-02-08 2021-01-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22187B2 (ja) * 2017-02-08 2021-01-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9213251A1 (de) * 2019-09-03 2021-03-04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2024039347A (ja) * 2022-09-09 2024-03-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4039348A (ja) * 2022-09-09 2024-03-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6633A (zh) * 2007-05-14 2008-11-1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越野行驶的摩托车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4550B2 (ja) * 2001-11-13 2008-01-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116355B2 (ja) * 2002-07-26 2008-07-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233387B2 (ja) * 2003-05-27 2009-03-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JP4496254B2 (ja) * 2008-01-15 2010-07-0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6633A (zh) * 2007-05-14 2008-11-1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越野行驶的摩托车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51043B2 (ja) 2012-06-13
CN101992659A (zh) 2011-03-30
JP2011046231A (ja) 2011-03-10
KR20110021661A (ko) 201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2659B (zh) 充气轮胎
CN102259562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673318B (zh) 充气轮胎
JP482999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204033B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CN102343771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2555684B (zh) 载重充气轮胎
CN102381141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KR101754428B1 (ko) 공기 타이어
CN102416829B (zh) 充气轮胎
CN105936197B (zh) 充气轮胎
CN105644273A (zh) 充气轮胎
CN102529595A (zh) 充气轮胎
CN104842717A (zh) 充气轮胎
CN104002622B (zh) 充气轮胎
CN105711342A (zh) 充气轮胎
CN102653215A (zh) 充气轮胎
CN102218976A (zh) 充气轮胎
CN105270098A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摩托车用轮胎
CN104002623B (zh) 充气轮胎
CN104972844A (zh) 充气轮胎
CN103930285A (zh)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
CN102837565B (zh) 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
CN107791751A (zh) 轮胎
CN102398484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