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7661B - 包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7661B
CN101987661B CN2010105110014A CN201010511001A CN101987661B CN 101987661 B CN101987661 B CN 101987661B CN 2010105110014 A CN2010105110014 A CN 2010105110014A CN 201010511001 A CN201010511001 A CN 201010511001A CN 101987661 B CN101987661 B CN 101987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packing
unit
film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10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7661A (zh
Inventor
铃木亮民
河村凉一
鲷佑树
荒木晃治
小野毅
津田铁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800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4991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800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03195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193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806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377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1458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7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7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6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5/00Packaging othe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 B65B25/06Packaging slices or specially-shaped pieces of meat, cheese, or other plastic or tacky products
    • B65B25/061Packaging slices or specially-shaped pieces of meat, cheese, or other plastic or tacky products of fi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1/00Wrapping, e.g.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strips, sheets or blanks, of flexible material
    • B65B11/06Wrapp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conveying wrapper and contents in common defined paths
    • B65B11/08Wrapp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conveying wrapper and contents in common defined paths in a single straight path
    • B65B11/10Wrapp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conveying wrapper and contents in common defined paths in a single straight path to fold the wrappers in tubular form about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9/00Devices for folding or bending wrappers around contents
    • B65B49/10Folders movable in closed non-circular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1/00Wrapping, e.g.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strips, sheets or blanks, of flexible material
    • B65B11/48Enclosing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y folding a wrapper, e.g. a pocketed wrapper, and securing its opposed free margins to enclose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9/00Devices for folding or bending wrappers around contents
    • B65B49/02Fixed or resiliently-mounted folders, e.g. non-drive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acilitating manual packaging operations; Sack holders
    • B65B67/08Wrapping of articles
    • B65B67/10Wrapping-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9/0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e.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in flat, folded, or tubula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Subdividing filled flexible tubes to form packages
    • B65B9/02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etween opposed webs
    • B65B9/026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between opposed webs the webs forming a curta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使用托盘就可以对物品进行包装,并且与倒枕包装机相比较,设置条件或运转条件等的限制少的包装装置。包装装置(1)具备:输送单元(14),其以将物品(100)载置在连续的膜(50)的第一部分(501)的状态在X1方向上输送膜(50),并且将关于X1方向比第一部分(501)靠前方的膜(50)的第二部分(502)向与X1方向相反的X2方向折回;密封部(16U、16L、17U、17L),其通过将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进行密封,形成容纳有物品(100)的袋体(40);和切断膜(50)的刀具(32)。

Description

包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保持膜在拉紧状态,将在托盘上载置有物品的商品从下方压入膜,将膜的周边部折入托盘的底面侧,由此进行利用膜的商品的包装的拉伸包装机,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进行了公示。
另外,将以一定间隔载置有多个物品的带状膜边在水平方向上输送边从带状成型为筒状后,实施在物品上方的纵向密封处理、在物品的前后两处的横向密封处理,由此进行利用膜的物品的包装的倒枕包装机,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进行了公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97309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5810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示的拉伸包装机进行包装时,是用膜来包装在托盘上载置有物品的商品。但是,由于近年来的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的加强,消费者方要求减少垃圾排出量,因此希望实现不用托盘的包装方式。另外,如果实现了不用托盘的包装方式,可以减少托盘的购入及管理需要的成本,并且不必确保托盘的保管场所,因此对制造商来说也是有益的。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公示的倒枕包装机进行包装时,需要将膜边在水平方向上输送边从带状成型为筒状,因此包装机的机长必然较长。因而,为了设置倒枕包装机需要确保大的空间,因此在超级市场的后台等设置倒枕包装机的事情大多比较困难。另外,由于纵向密封处理是在物品的上方进行,因此就变为在物品的上方布置袋体的纵向密封部。因而,在对区别表面及背面的物品进行包装的情况中,以表面为上的状态将物品载置于膜上的情况下,变为在物品表面的上方布置纵向密封部,因此陈列商品时的美观性变差。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必需以背面为上的状态将物品载置于膜上。进而,若是倒枕包装机,则需要在沿着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物品彼此的间隙进行横向密封处理。然而,由于伴随输送的惯性等原因,在有关输送方向的膜和物品的位置关系不吻合的情况下,有可能未在恰当的地方进行横向密封处理,产生向袋体的横向密封部的物品的咬入。尤其是为倒枕包装机时,由于不存在对相对于膜的物品的位置偏斜进行限制的单元,因此需要限制包装机的运转条件,以使不产生起因于惯性等的膜和物品的位置偏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此类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不使用托盘就能够对物品进行包装,并且与倒枕包装机相比较,设置条件或运转条件等的限制少的包装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式的包装装置具备: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其以将物品载置在连续的带状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的状态在第一方向上输送该包装材料,并且将关于所述第一方向比所述第一部分靠前方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二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折回;封止单元,其通过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密封,形成容纳有所述物品的袋体;和切断单元,其对所述带状包装材料进行切断。
根据第一方式的包装装置,包装材料输送单元以将物品载置在带状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的状态在第一方向上进行输送,并且将关于第一方向比第一部分靠前方的包装材料的第二部分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折回。另外,封止单元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密封,形成容纳有物品的袋体,切断单元对带状包装材料进行切断。从而,根据第一方式的包装装置,不使用托盘就能够进行包装。其结果是,就消费者而言,可以减少垃圾的排出量,另外对制造商而言,可以减少托盘的采购及管理需要的成本,并且不需要确保托盘的保管场所。
另外,与倒枕包装机相比较,不需要用于从带状成型为筒状的成形设备,因此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和倒枕包装机不同,不需要包装材料的纵向密封处理。从而,在对区别表面及背面的物品进行包装的情况下,即使是以表面为上的状态将物品放在带状包装材料上的情况,在物品的表面上方也不存在纵向密封部,因此商品的美观不会变差。此外,即使起因于伴随输送的惯性在输送停止后物品在包装材料上向第一方向移动,物品也不会远离口部分的密封部位,因此可以降低在该密封部位产生物品的咬入的可能性。并且,即使物品在包装材料上向第一方向移动,物品的移动也会被其前方的包装材料控制,并不一定无限制地移动,因此没有特别的麻烦。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包装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所述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将向所述第二方向折回的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物品的上方盖在所述物品上。
根据第二方式的包装装置,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将向第二方向折回的第二部分,从物品的上方盖在物品上。不是将第二部分以展张状态从上方强压在物品上,而是将第二部分盖在物品上,由此,物品自第二部分受到的压力变小,因此可以避免物品损伤。
本发明第三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包装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还具备接合单元,所述接合单元将通过所述切断单元所做的切断被分离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彼此进行接合。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式的包装装置,接合单元将通过切断单元所做的切断而被分离的带状包装材料彼此进行接合。从而,通过被切断而分离的带状包装材料,在开始有关下一个物品的包装动作之际就由接合单元互相结合,因此能够对于多个物品连续地进行包装动作。
本发明第四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三方式的包装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还具备卷取单元,所述卷取单元通过以规定量卷取所述接合单元进行的接合后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排出所述接合单元对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接合部位。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式的包装装置,卷取单元通过以规定量卷取接合单元进行的接合后的带状包装材料,排出接合单元对带状包装材料的接合部位。从而,可避免接合单元对带状包装材料的接合部位在下一次物品的包装中被包含在袋体的一部分的事情,因此可以避免袋体的气密性及强度的降低,并且可避免损伤袋体的美观。
本发明第五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包装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所述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具有通过以把持住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端部的状态沿规定的路径进行移动,将所述第二部分折回的把持单元。
根据第五方式的包装装置,把持单元通过以把持住带状包装材料的端部的状态沿规定的路径进行移动,将第二部分折回。从而,可利用使把持单元沿着规定的路径移动这样的简易的构成将第二部分折回。
本发明第六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还具备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根据有关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纵向方向的所述袋体的大小,设定所述包装材料输送单元进行的、向所述第一方向输送所述包装材料的输送量。
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设定单元根据有关带状包装材料的纵向方向的袋体的大小(也就是袋长短)设定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向第一方向对包装材料的输送量。从而,通过设定带状包装材料的输送量,可以形成袋长短不同的多种袋体。并且,通过每次变更带状包装材料的输送量,也可以连续地形成袋长短不同的袋体。
本发明第七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还具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使利用所述封止单元进行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密封的高度和有关厚度方向的所述物品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一致。
根据第七方式的包装装置,控制单元使利用封止单元进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密封的高度和有关厚度方向的物品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一致。从而,封止单元能够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缘部彼此正确地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封止,因此能够提高袋体的最后加工精度。另外,由于构成袋体的包装材料的宽度上下均等,因此可以将包装材料的宽度抑制在最小限。
本发明第八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载置部和显示单元,所述载置部用于将所述物品载置在所述带状包装材料上;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在所述载置部将所述物品载置在所述带状包装材料上的位置和/或时机。
根据第八方式的包装装置,显示单元显示在载置部将物品载置在带状包装材料上的位置和/或时机。通过显示物品的适宜的载置位置,可避免操作者对物品的载置位置的交错,并且可防止由于物品被载置于载置部的外端部的事情引起的、对包装材料进行封止时的物品的咬入。另外,通过显示在带状包装材料上载置物品的时机,操作者只要在由显示单元所显示的时机在带状包装材料上载置物品即可。其结果是,可以预防在有关下一个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准备结束之前,由操作者载置物品的事情发生。
本发明第九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还具备用于拉进构成所述袋体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一部分的拉进单元。
根据第九方式的包装装置,通过由拉进单元将带状包装材料拉进,在下一次包装中使用的带状包装材料的一部分被存储。从而,通过根据袋体的袋长短设定拉进单元中的带状包装材料的存储量,操作者就能够总是在载置部上的同一部位载置物品。其结果是,不需要根据袋体的袋长短变更物品的载置部位,因此可提高操作性。另外,操作者不论是第奇数次的包装处理还是第偶数次的包装处理,总是在载置部上的同一部位载置物品就足已,不需要根据包装次数的奇偶变更物品的载置部位,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第十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九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在由所述拉进单元拉进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一部分,包含在下一次包装中使用的所述第二部分。
根据第十方式的包装装置,由拉进单元拉进的带状包装材料的一部分,包含在下一次包装中使用的第二部分。由此,在下一次包装中使用的第二部分由拉进单元存储,因此可以进行恰当的包装动作。
本发明第十一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还具备规定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折回位置的位置规定单元。
根据第十一方式的包装装置,位置规定单元规定带状包装材料的折回位置,由于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折回位置被规定,因此能够获得所要求的大小(袋长短)的袋体。
本发明第十二方式的包装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特别是还具备计量所述物品的重量的计量单元。
根据第十二方式的包装装置,由于具备计量单元,可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发明第十三方式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将有关物品的物品信息打印在标签上的打印单元。
根据第十三方式的包装装置,由于具备打印单元,可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不使用托盘就能够进行包装,并且与倒枕包装机相比较设置条件及运转条件等的限制少的包装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包装装置的各处理部的布局的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图2所示的各处理部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膜拉进单元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膜拉进单元的结构的侧面图;
图6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7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8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9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10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11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12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13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14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15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密封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16是示意性表示膜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示意性表示膜的封止部位的图;
图18是表示控制部具有的功能的一部分的方块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1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2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3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4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5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6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7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8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29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
图30是示意性表示膜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1是示意性表示膜的封止部位的图;
图32是表示载置台的构成的上面图;
图33是表示载置台的截面结构的剖面图;
图34是表示罩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包装装置具备的制造部的构成的方块图;
图36是表示控制部进行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
图37是表示控制部进行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
图38是表示控制部进行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
图39是表示物品被载置在适宜载置区域外的情况下的控制部的控制例的上面图;
图40是表示载置台的构成的另一例的上面图;
图41是表示控制部进行的图40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
图42是表示载置台的构成的另一例的上面图;
图43是表示控制部进行的图42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
图4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5是示意性表示包装装置的各处理部的布局的图;
图46是示意性表示图45所示的各处理部的构成的图;
图47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8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9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0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1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2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3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4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5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6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7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8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9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0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1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2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3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及封止部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4是示意性表示膜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5是示意性表示膜的封止部位的图。
符号说明
1包装装置
2载置部
3封止部
4计量部
5排出部
6拉进部
10载置台
12膜拉进单元
14输送单元
15U,15L,16U,16L,17U,17L密封部
18密封高度调整单元
21排出台
30膜供给辊
32刀具
34膜回收辊
40袋体
41接合部位
45设定部
50膜
100物品
501第一部分
502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不同的附图中附加了同一符号的要素表示相同或相应的要素。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中以卸下装置框体的罩的状态表示有包装装置1的结构。包装装置1是例如设置在超级市场的后台等、用一台装置进行物品的包装、计量及标价的各处理的装置。成为处理对象的物品例如为肉、鱼、蔬菜等食品。在装置框体的正面(从图中的X1方向看到的面)配置有显示部60、操作部61及标签打印机62.。显示部60显示各种设定信息、物品的计量结果及对应计量值的标价信息等。操作部61具备0~9数字键或操作开关等,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部61输入各种设定信息。从标签打印机62向每个物品输出记录有物品的计量值、标价信息等的标签。
图2是示意性表示包装装置1的各处理部的布局的图。包装装置1具有载置部2、在载置部2的进深侧配置的封止部3、在封止部3的横向配置的计量部4、在计量部4的身前配置的排出部5。另外,在载置部2和封止部3之间配置有拉进部6。在载置部2,为处理对象的物品由操作者载置在膜上。载置部2所载置的物品如箭头L1所示沿图中的X1方向按照膜而被输送到封止部3。在封止部3使用膜进行物品的包装。拉进部6通过向下方拉进膜而存储规定量的膜。封止部3进行包装后的物品如箭头L2所示沿着图中的Y方向被输送到计量部4。在计量部4进行物品的计量。物品如箭头L3所示沿着图中的X2方向输送,从排出部5被排出。载置部2和排出部5以装置框体的大致相同高度横向排列配置。
图3是示意性表示图2所示的各处理部的构成的图。载置部2具有载置台10及辊11。封止部3具有输送单元14、密封部15L,16L,17L及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具有作为传送带的功能,如箭头M1所示在图中的Y方向输送物品。另外,封止部3和计量部4之间,并列配置有多个辊19。计量部4具有传送带20,如箭头M2所示在图中的X2方向输送物品,同时由负载传感器等计量单元计量物品的重量。排出部5具有排列有多个辊的排出台21。另外,拉进部6具有辊13A,13B和配置在辊13A,13B之间的膜拉进单元12。如图1所示,载置台10和排出台21在装置框体的大致相同高度横向排列配置。
图4及图5是分别表示膜拉进单元12的结构的正面图及侧面图。如图4及图5所示,膜拉进单元12具有辊12U,12L和一对侧板12S。辊12U被安装在一对侧板12S的上端部间,辊12L被安装在一对侧板12S的下端部间。由此,在辊12U,12L间设有物品100可通过的空间。另外,输送单元14也一样,具有在一对侧板的上端部间及下端部间分别安装有辊14U,14L的结构。
图6~图15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3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封止部3具有上部密封单元70U及下部密封单元70L。上部密封单元70U具有密封部15U,16U,17U、刀具32及辊31。密封部15U,16U,17U分别对应图3所示的密封部15L,16L,17L而设置。刀具32在密封部15U,16U间的间隙与密封部15U,16U平行设置。上部密封单元70U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上下方向(图中的Z1方向及Z2方向)驱动自由。另外,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上下方向驱动自由,膜拉进单元12也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上下方向自由驱动。此外,输送单元14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前后方向(图中的X1方向及X2方向)自由驱动。
在图6所示的待机状态下,膜拉进单元12被向下方驱动,输送单元14被向前方(也就是从装置框体的正面看为身前)驱动。为包装材料的以一定宽度连续的带状膜50如图中的粗虚线所示,以膜供给辊30→辊11→载置台10的上表面→辊13A→辊12U→辊13B→辊14L→辊14U→辊33→膜回收辊34的顺序在相抵接的路径上架设。
接着,参照图7,操作者在载置台10上将为处理对象的物品100放在膜50上。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中,可以不使用托盘而将物品100直接载置在膜50上。但是不是禁止使用托盘的意思,也可以将载置了物品的托盘载置在载置台10上。
接着参照图8,膜拉进单元12被向上方驱动,直到辊12L与辊13A,13B在同一平面内排列的位置。与此联动,输送单元14被向后方(也就是从装置框体的正面看为进深)驱动。输送单元14向后方驱动相当于拉进部6所储存的膜量的驱动量后,在上部密封单元70U和下部密封单元70L之间的空间再向进深前进。这时,膜回收辊34停止旋转,膜供给辊30仅供给需要量的膜50。由此,通过输送单元14前进而输送膜50,随之,物品100以被载置在膜50上的状态从载置台10上通过辊12U,12L间的空间被载置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也就是说,通过驱动输送单元14,物品100以被载置在膜50上的状态被输送。另外,伴随输送单元14的驱动,辊33和辊14U之间的膜长变长,因此输送单元14和物品100之间的距离变短。
接着参照图9,膜拉进单元12被向下方驱动。这时,膜回收辊34停止旋转,膜供给辊30仅供给需要量的膜50。由此,下一次包装处理中使用的膜50的一部分(后述的第二部分502)被存储在拉进部6。另外,为存储而拉进膜50的方向不限于下方,也可以为上方、侧方或斜下方。
接着,参照图10,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仅向下方驱动与物品的厚度相应的规定量。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向下方驱动,直到密封部15L,16L,17L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有关厚度方向的物品100的中央的高度大致相等的位置。也就是说,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作为使密封部15L,16L,17L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有关厚度方向的物品100的中央的高度一致的控制装置起作用。但是,只要可调整物品100和密封部15L,16L,17L的相对位置即可,所以,也可以代替向下方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而向上方驱动下部密封单元70L。
接着,参照图11,12,以可避免与物品100的接触的规定姿势及轨道,向前方驱动输送单元14。由此,输送单元14从上部密封单元70U和下部密封单元70L之间排出,返回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图16是示意性表示膜50的状态的立体图。通过至此的输送单元14的一系列动作,膜50成为比载置有物品100的第一部分501更靠前方(图中的关于X1方向的前方)的第二部分502越过物品100向图中的X2方向折回的姿态。参照图11,图12,由输送单元14折回的第二部分502不是以展张状态从上方压在物品100上的,而是随着输送单元14从上部密封单元70U和下部密封单元70L之间的空间排出的动作,以无张紧的状态从物品100的上方向物品100自由下落。由此,第二部分502从上方盖在物品100上。另外,与用于用包装纸自动包装箱形的商品的包装机等不同,折回膜50的次数对于各物品100只有一次。另外,输送单元14作为规定折回膜50的位置的位置规定单元起作用。
接着参照图13,通过向下方驱动上部密封单元70U,由密封部15U、16U、17U和15L、16L、17L从上下夹住膜50。然后通过热压接将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的缘部彼此进行封止。图17是示意性表示膜50的封止部位的图。侧边部分的区域AR1由密封部17U、17L封止,口部分的区域AR2由密封部16U,16L封止。由此,形成在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之间收容有物品100的袋体40。另外,不一定需要将袋体40的三方封止,例如也可以保留区域AR2的封止而只封止侧边部分的两方。该情况下,由于袋体40的口部分开封,因此操作者可以在袋体40从包装装置1被排出后,将调味料的小袋等投入袋体40内。
另外,沿着区域AR2旁边的线N,用刀具32切断膜50。与此同时,为了将通过切断而被分离的膜50彼此进行接合,线N旁边的区域AR3由密封部15U、15L封止。由此,通过切断而被分离的膜50在接合部位41再次被结合。
接着,参照图14,通过向上方驱动上部密封单元70U,返回图6所示的初始位置。其后,向上方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随之,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的袋体40也被向上方驱动。
接着,参照图15,通过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的传送带,袋体40从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飞跃密封部17经由辊19被输送到计量部4的传送带20上。另外,驱动膜回收辊34,仅卷取规定量的膜50,由此,膜50的接合部位41被回收。其后,通过向下方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返回图16所示的初始位置。由此,成为下次包装动作的待机状态。
图18是表示搭载于包装装置1的控制部具有的功能的一部分的方块图。控制部具有设定部45和存储部46。操作者使用图1所示的操作部61输入有关膜50的长度方向的袋体40的大小(也就是袋长短)和物品100的厚度。袋长短的输入值作为数据S1被输入设定部45,物品100的厚度的输入值作为数据S2被输入设定部45。
设定部45根据数据S1设定膜拉进单元12对膜50的拉进量(也就是膜拉进单元12从图8所示的位置向图9所示的位置的位移量)、和输送单元14对膜50的输送量(也就是输送单元14从图7所示的位置向图8所示的位置的位移量)。袋长短越大,这些拉进量及输送量越大,袋长短越小,这些拉进量及输送量越小。例如,袋长短变为两倍时,拉进量及输送量也分别变为两倍。具体地说,在存储部46预存有记述各种各样的袋长短和与各袋长短对应的拉进量及输送量的各适宜值的关系的数据表,设定部45从存储部46读出与用S1表示的袋长短向对应的拉进量及输送量。设定部45将所设定的有关拉进量的数据S3输入膜拉进单元12的驱动部。另外,设定部45将有关所设定的输送量的数据S4输入输送单元14的驱动部。
另外,设定部45根据数据S2设定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的驱动量(也就是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从图9所示的位置向图10所示的位置的位移量)。设定部45将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的驱动量设定为用数据S2表示的物品100的厚度的二分之一的值。设定部45将所设定的有关驱动量的数据S5输入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的驱动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输送单元14以物品100载置在膜50的第一部分501的状态向X1方向输送膜50,并且,将关于X1方向比第一部分501更靠前方的膜50的第二部分502,越过物品100向与X1方向相反的X2方向折回。另外,密封部16U、16L、17U、17L将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在缘部彼此进行封止,由此,形成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之间收容有物品100的袋体40,刀具32将袋体40从膜50切断。从而,根据第一方式的包装装置1可以不使用托盘对物品100进行包装。其结果是,就消费者而言,可以减少垃圾的排出量,另外对制造商而言,可以减少托盘的采购及管理需要的成本,并且不需要确保托盘的保管场所。
另外,密封部16U、16L对袋体40的口部分的封止,相对于物品100的输送方向(X方向)在比物品100更靠后方进行。从而,即使起因于伴随输送的惯性在输送停止后物品100在膜50上向X1方向移动,物品100也不会远离口部分的封止部位,因此可以降低在该封止部位产生物品100的咬入的可能性。并且,即使物品100在膜50上向X1方向移动,物品100的移动也会被其前方的膜50限制,不会无限制地移动,因此没有特别的麻烦。
此外,与倒枕包装机相比较,由于不需要用于将膜成型为筒状的成形设备,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并且,与倒枕包装机不同,不需要膜50的纵向密封处理。从而,在对区别表面及背面的物品100进行包装的情况下,即使是以表面为上的状态将物品100放在膜50上的情况,在物品100的表面上方也不存在纵向密封部,因此商品的美观不会变差。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密封部15U、15L对通过刀具32对袋体40的切断而被分离的膜50彼此进行接合。从而通过袋体40的切断而被分离的膜50在有关下一个物品100的包装动作开始时,由密封部15U、15L相互接合,因此对于多个物品100可进行连续地包装动作。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膜回收辊34通过以规定量卷取由密封部15U、15L接合后的膜50,排出密封部15U、15L对的膜50的接合部位41。从而,在下次的物品100的包装中,避免了袋体40的一部分包含膜50的接合部位41,因此,可以避免袋体40的气密性及强度的降低,并且能够避免袋体40的美观被损伤。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设定部45根据有关膜50的长度方向的袋体40的大小(也就是袋长短)设定输送单元14向X1方向对膜50的输送量。从而,通过设定膜50的输送量,可以形成袋长短不同的多种袋体40。并且,通过每次变更膜50的输送量,也可以连续地形成袋长短不同的袋体40。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根据物品100的厚度设定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的向下方的驱动量,由此,使物品100的厚度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与密封部15L、16L、17L的高度一致。通过以物品100的厚度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与密封部15L、16L、17L的上表面高度一致的状态进行封止,密封部15L、16L、17L能够在第一部分501及第二部分502的缘部彼此正确地重合的状态下进行封止,因此能够提高袋体40的加工精度。另外,由于构成袋体40的膜50的宽度上下均等,因此可以将膜50的宽度抑制在最小限。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用于拉进构成袋体40的一部分的膜50的一部分的拉进部6设置于载置部2和封止部3之间。从而,通过根据袋体40的袋长短设定在拉进部6的膜50的存储量(也就是膜拉进单元12对膜50的拉进量),操作者能够总是在载置部2(载置台10)上的同一部位载置物品100。其结果是,不需要根据袋体40的袋长短变更物品100的载置部位,因此可提高操作性。另外,操作者不论是第奇数次的包装处理还是第偶数次的包装处理,总是在载置部2(载置台10)上的同一部位载置物品100就足已,不需要根据包装次数的奇偶变更物品100的载置部位,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性。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膜拉进单元12具备辊12L而构成。载置有物品100的膜50由输送单元14从载置部2越过拉进部6被输送到封止部3之际,作为防落下单元的辊12L位于辊13A、13B之间,由此,可防止物品100从辊13A、13B间的间隙落下。从而,能够将物品100从载置部2顺畅地向封止部3进行输送。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载置部2和排出部5在装置框体的正面配置于大致相同地高度。从而,操作者向载置部2上载置物品100时和从排出部5接收包装后的物品100时,不需要在上下方向改变姿势。其结果是,可减轻伴随姿势的变更的操作者的肉体的负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并且,用于从载置部2向封止部3输送物品100的输送单元14、用于从封止部3向计量部4输送袋体40的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用于从计量部4向排出部5输送袋体40的传送带20,都被配置于装置框体内。从而,与从装置框体的背面排出由封止部3形成的袋体后,由框体外部的传送带等将该袋体输送到装置框体的正面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9中表示了卸下装置框体的罩的状态下的包装装置1的结构。包装装置1例如设置于超级市场的后台等,由一台装置进行物品的包装、计量及标价各处理。成为处理对象的物品例如为肉、鱼、蔬菜等食品。在装置框体的正面(从图中的X1方向看到的面)配置有显示部60、操作部61、标签打印机62、启动开关63及扬声器64。显示部60显示各种设定信息、物品的计量结果及对应计量值的标价信息等。操作部61具备0~9数字键、操作开关等,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部61输入各种设定信息。从标签打印机62向每个物品输出记录有物品的计量值、标价信息等的标签。
图20~图29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封止部3进行的物品的包装动作的图。封止部3具有上部密封单元70U及下部密封单元70L。上部密封单元70U具有密封部15U,16U,17U、刀具32及辊31。密封部15U,16U,17U分别对应图3所示的密封部15L,16L,17L而设置。刀具32在密封部15U,16U间的间隙平行于密封部15U,16U设置。上部密封单元70U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上下方向(图中的Z1方向及Z2方向)自由驱动。另外,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上下方向自由驱动,膜拉进单元12也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上下方向自由驱动。此外,输送单元14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在前后方向(图中的X1方向及X2方向)自由驱动。
在图20所示的待机状态下,膜拉进单元12被向下方驱动,输送单元14被向前方(也就是从装置框体的正面看为身前)驱动。为包装材料的以一定宽度连续的带状的膜50如图中的粗虚线所示,以膜供给辊30→辊11→载置台10的上表面→辊13A→辊12U→辊13B→辊14L→辊14U→辊33→膜回收辊34的顺序在相抵接的路径上架设。
接着,参照图21,操作者在载置台10上将为处理对象的物品100(为了与作为下次的处理对象的物品100B相区别,附加符号100A)放在膜50上。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中,可以不使用托盘而将物品100A直接载置在膜50上。但是不是禁止使用托盘的意思,也可以将载置了物品的托盘载置在载置台10上。向载置台10上的物品100A的载置结束后,操作者按下启动开关63(参照图19)。另外,启动开关63也可以是用脚按下的类型的开关(脚踏开关)。
由操作者按下启动开关63时,接着参照图22,膜拉进单元12被向上方驱动,直到辊12L与辊13A,13B在同一平面内排列的位置。与此联动,输送单元14被向后方(也就是从装置框体的正面看为进深)驱动。输送单元14在上部密封单元70U和下部密封单元70L之间的空间向进深前进。这时,膜回收辊34停止旋转,膜供给辊30仅供给需要量的膜50。由此,通过输送单元14前进而输送膜50,随之,载置在膜50上的物品100A从载置台10上通过辊12U,12L间的空间被输送至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
接着,参照图23,膜拉进单元12被向下方驱动。这时,膜回收辊34停止旋转,膜供给辊30仅供给需要量的膜50。由此,下一次包装中所使用的膜50的一部分(后述的第二部分502)被存储在拉进部6。其后,操作者将下一个物品100B载置在载置台10上。在该时点即使由操作者按下启动开关63,由于对这次的物品100A的处理还未完成,因此成为对物品100B的包装动作的待机状态。
接着,参照图24,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仅向下方驱动与物品100A的厚度相应的规定量。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向下方驱动,直到密封部15L,16L,17L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有关厚度方向的物品100的中央的高度大致相等的位置。但是,只要可调整物品100A和密封部15L,16L,17L的相对位置即可,所以,也可以代替向下方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而向上方驱动下部密封单元70L。
接着,参照图25,26,以可避免与物品100A的接触的规定姿势及轨道,向前方驱动输送单元14。由此,输送单元14从上部密封单元70U和下部密封单元70L之间排出,返回图20所示的初始位置。图20是示意性表示膜50的状态的立体图。通过至此的输送单元14的一系列动作,膜50成为比载置有物品100A的第一部分501更靠前方(图中的关于X1方向的前方)的第二部分502越过物品100A向图中的X2方向折回的姿态。
接着,参照图27,通过向下方驱动上部密封单元70U,由密封部15U、16U、17U和15L、16L、17L从上下夹住膜50。然后通过热压接将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的缘部彼此进行封止。图31是示意性表示膜50的封止部位的图。侧边部分的区域AR1由密封部17U、17L封止,口部分的区域AR2由密封部16U,16L封止。由此,形成在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之间收容有物品100A的袋体40。另外,不一定需要将袋体40的三方封止,例如也可以保留区域AR2的封止而只封止侧边部分的两方封止。该情况下,由于袋体40的口部分开封,因此操作者可以在袋体40从包装装置1被排出后,将调味料的小袋等投入袋体40内。
另外,沿着区域AR2旁边的线N,用刀具32切断膜50。与此同时,为了将通过切断而被分离的膜50彼此进行接合,线N旁边的区域AR3由密封部15U、15L封止。由此,通过切断而被分离的膜50在接合部位41再次被结合。
接着,参照图28,通过向上方驱动上部密封单元70U,返回图20所示的初始位置。其后,向上方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随之,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的袋体40也被向上方驱动。
接着,参照图29,通过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的传送带,袋体40从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飞跃密封部17经由辊19被输送到计量部4的传送带20上。另外,驱动膜回收辊34,仅卷取规定量的膜50,由此,膜50的接合部位41被回收。其后,通过向下方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返回图20所示的初始位置。由此,对下一个物品100B开始和上述同样的包装动作。
在上述包装装置1动作中,在由操作者将物品100载置在了载置台10上的外端部(也就是辊11接近的端部)的情况下,由于物品100的向封止部3内的输送量不足,因此在用膜50对物品100进行封止时,在袋体40的口部分有可能会咬住物品100。另外,参照图23,在膜拉进单元12的下方移动结束前由操作者将物品100B载置在载置台10上的情况下,随着之后的膜拉进单元12的喜下方移动,物品100B向X1方向移动,有可能会从辊13A、13B之间滚落。下面,对避免这种麻烦的策略进行说明。
图32是表示载置台10的构成的上面图。另外,图33是表示有关沿着图32中的线K-K的位置的截面结构的剖面图。如图32、33所示,载置台10具有在上表面开口的箱形的框体80安装有透明的罩81的结构。罩81的上表面为载置物品100的物品载置面。在框体80内沿X1方向等间隔地并列设置有沿Y方向延长的多个反射板83。由此,框体80的内部空间沿着X1方向被划分为多个并列的带状的区域M。另外,在各区域M内设有规定个数(该例中为一个。当也可以为多个)发光单元82。各发光单元82例如包含发出红色、蓝色及黄色光的LED。这样,载置台10具备具有多个发光单元82的显示单元以外部可看见的方式被埋入物品载置面的结构。在该显示单元中,罩81的上表面成为显示面。
图34是表示罩81的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罩81具有如下结构:沿着Y方向延长的多个透明电极87沿X1方向并列设置的电极膜85、和沿着X1方向延长的多个透明电极88沿Y方向并列设置的电极膜86,经由未图示的隔板互相对向。物品100被放在载置台10上(也就是罩81上)时,利用物品100的荷重,在载置部位,透明电极87和透明电极88导通。检测由于透明电极87,88的导通而流动的电流作为电信号,由此,可以测出载置台10上载置物品100的情况及其载置部位。
图35是表示包装装置1具备的控制部47的构成的方块图。控制部47中被输入以下信号:表示有关作为处理对象的物品100的种类等的信息(商品码等)的信号S11;表示膜拉进单元12对膜50的拉进(参照图23)已结束的信息的信号S12;表示物品100已被载置在载置台10上及其载置部位的信号S13;表示已按下启动开关63的信号S14;表示输送单元14对膜50的输送(参照图22)已开始的信号S15.。在此,膜拉进单元12对膜50的拉进结束与否,例如可以通过用光传感器检测膜拉进单元12到达最下点的信息,或在用步进电动机驱动膜拉进单元12的情况下,通过计数其驱动脉冲数进行判定。
另外,从控制部47输出以下信号:用于控制各发光单元82有无发光及发光颜色的信号S21;用于控制扬声器64(参照图19)的信号S22;用于调整载置台10上的物品100的载置位置(详细后述)的信号S23.。
图36~38是表示控制部47进行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如图22所示进行对物品100A的处理时,输送单元14开始摸50的输送时,接受了信号S15的控制部47根据信号S21如图36所示使显示面的整个区域AR10发红色光。在该例中,红色的发光意思是禁止向载置台10上载置下一个物品100B。也就是,通过使显示面发红色光,向操作者报知现在是禁止物品100B的载置的时机(载置禁止时机)。
在此,即使是使显示面发红色光的时机,操作者错误地将物品100B载置在载置台10上的情况下,接受了信号S13的控制部47都会根据信号S22从扬声器64输出用于使操作者回收所载置的物品100B的规定的警告消息,例如“请不要载置商品”的声音消息。
物品100A的处理推进,如图23所示膜拉进单元12对膜50的拉进结束时,接受了信号S12的控制部47根据信号S21如图37所示使与恰当载置位置相对应的区域AR11发蓝色光,使其它区域AR12不发光。区域AR11的大小(X1方向的大小)按照物品100的种类预先设定并储存在存储部46,控制部47通过参照存储部46设定与信号S11所包含的商品码相对应的区域AR11。
在该例中,蓝色的发光意思是许可向载置台10上载置下一个物品100B、及应载置物品100B的位置。也就是,通过使显示面发蓝色光,报知操作者现在是许可物品100B的载置的时机(载置许可时机)的消息,并且,通过使显示面的一部分区域AR11发蓝色光,报知操作者应载置物品100B的位置。接受该报知后,操作者将物品100B载置在发蓝色光的区域AR11内的膜50上,其后,为了开始对物品100B的处理而按下启动开关63。
如上所述,在该时点即使由操作者按下启动开关63,由于对这次的物品100A的处理还未结束,对下一个物品100B的包装动作也为待机状态。该情况下,接受了信号S14的控制部47根据信号S21如图38所示使显示面的整个区域AR10发黄色光。在该例中,黄色的发光意思是禁止对载置在载置台10上的物品100B的接触。也就是,通过使显示面发黄色光,报知操作者现在是禁止与物品100B相接触的时机(接触禁止时机)。黄色的发光状态从为了开始对物品100B的处理而按下启动开关63,一直持续到进行物品100的处理时,输送单元14开始输送膜50为止。从而,在图24~29中持续黄色的发光状态。输送单元14对膜50的输送开始时,如上所述变为红色的发光。
图39是表示物品100B被载置在适宜载置区域的情况下的控制部47的控制例的上面图。如图37所示,即使是使显示面的区域AR11发蓝色光,在操作者错误的将物品100B防护载置在AR11外的情况下,都由控制部47调整载置台10上的物品100B的载置位置。具体地说,控制部47根据信号S13特定物品100B的错误的载置位置(图39中为用虚线表示的位置),由该错误的载置位置计算用于将物品100B移动到适宜载置位置的需要移动量。然后,在物品100A的处理中按照规定量卷取用于回收膜50的接合部位41的膜50时(参照图29),通过控制膜回收辊34的驱动部,额外卷取其需要输送量的膜50。其结果是,如图39所示,物品100B与膜50一起在载置台10上移动至适宜载置位置。其后,开始输送单元14对膜50的输送。另外,在进行载置台10上的物品100的载置位置的调整的情况下,不一定进行物品100的载置位置的报知。
图40是表示载置台10的构成的另一例的上面图。在框体80内配置有具有多个发光单元90以矩阵状排列的结构的显示单元(例如点阵型LED)。各发光单元90的构成包含例如发红色、蓝色及黄色光的LED。
图41是表示控制部47进行的图40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如图23所示,当膜拉进单元12对膜50的拉进结束时,接收了信号S12的控制部47根据信号S21如图41所示使与适宜载置位置相对应的区域AR21发蓝色光,使其它区域AR22不发光。区域AR21的大小(X1方向及Y方向的大小)按照物品100的种类等预先设定并储存在存储部46,控制部47通过参照存储部46,设定与信号S11所包含的商品码相对应的区域AR21。
和上述同样地,蓝色的发光意思是许可向载置台10上载置物品100B、及应载置物品100B的位置。也就是,通过使显示面发蓝色光,报知操作者现在是许可载置物品100B的时机,并且,通过使显示面的一部分区域AR21发蓝色光,报知操作者应载置物品100B的位置。接受该报知后,操作者将物品100B载置在发蓝色光的区域AR21内的膜50上,其后,按下为了开始对物品100B的处理的启动开关63。其它的控制和上述是一样的。
图42是表示载置台10的构成的另一例的上面图。在框体80内作为显示单元配置有液晶显示装置等任意的映像显示装置95。
图43是表示控制部47进行的图42所示的显示单元的控制例的上面图。如图23所示,当完成膜拉进单元12对膜50的拉进时,接收了信号S12的控制部47根据信号S21,如图43所示在适宜载置位置显示模拟处理对象的物品100的图形96。该例中,执行一起包装三条鱼的处理,在显示面显示模拟三条鱼的图形96。图形96的布局、大小按照物品100的种类等预先设定并储存在存储部46,控制部47通过参照存储部46设定与信号S11所包含的商品码相对应的图形96。
图形96向显示面的显示意思是许可向载置台10上载置物品100B、及应载置物品100B的位置及方向(排列方向)。也就是,通过使显示面显示图形96,报知操作者现在是许可载置物品100B的时机,并且,报知操作者应载置物品100B的位置及方向。接受该报知后,操作者与显示面所显示的图形96重叠地载置物品100B,其后,按下为了开始对物品100B的处理的启动开关63。另外,在载置禁止时机,也可以使显示面的整个区域显示为红色,并且在显示面显示“请不要载置商品”等文字消息。另外,在接触禁止时机,也可以使显示面的整个区域显示为黄色,并且在显示面显示“请不要接触载置的商品”等文字消息。其它的控制和上述是一样的。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对按照三个状态(载置许可时机、载置禁止时机及接触禁止时机)使显示不同的实例进行了叙述,但也可以省略接触禁止时机的显示,仅对两个状态(载置许可时机及载置禁止时机)进行使其显示不同的控制。
另外,在上面的说明中对通过向显示面的显示来报知状态的实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根据由扬声器64输出的声音消息进行状态的报知。或者根据显示和声音两者进行报知。
另外,在上面的说明中对通过使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来报知状态的实例进行了叙述,但也可以使用单色发光单元,通过其点亮、忽亮忽灭及熄灭进行状态的报知。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物品100被载置在载置部2的膜50上。然后,载置有物品100的膜50由输送单元14(包装材料输送单元)从载置部2输送到封止部3,封止部3通过将膜50成型为袋状将缘部封止,形成容纳有物品100的袋体40。从而,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可以不使用托盘对物品100进行包装。其结果是,就消费者而言,可以减少垃圾的排出量,另外对制造商而言,可以减少托盘的采购及管理需要的成本,并且不需要确保托盘的保管场所。
并且,被埋入载置台10的显示单元(位置报知单元),报知在载置部2将物品100应该载置在膜50上的适宜的位置(适宜载置位置)。从而,可避免操作者对物品100的载置位置的偏斜,并且可以防止物品100被载置在载置台10的外端部引起的封止膜50时的物品100的咬入。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被埋入载置台10的显示单元(时机报知单元),报知在载置部2许可向膜50上载置物品100的时机。从而,操作者只要在由该时机报知单元所报知的时机,将物品100载置在膜50上即可。其结果是,能够预防在有关下一个物品100B的包装动作的准备结束之前,由操作者载置物品100的情况。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时机报知单元报知在载置部2禁止向膜50上载置物品100的时机。从而,一直到有关下一个物品100B的包装动作的准备结束之前,都作为载置禁止时机进行报知,由此,能够预防在有关下一个物品100B的包装动作的准备结束之前,由操作者载置物品100的情况。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扬声器64(警告单元)在禁止向膜50上载置物品100的时机而物品100被载置在膜50上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警告。从而,即使是载置禁止时机,在由操作者错误地载置了物品100的情况下,警告单元也进行警告,由此,可以使操作者收回所载置的物品100。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时机报知单元报知在载置部2禁止与载置在膜50上的物品100接触的时机。从而,从操作者指示包装动作开始之后,直到实际由输送单元14开始输送膜50期间,都作为接触禁止时机进行报知,由此,能够预防操作者刚接触物品100就开始输送这一事态。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位置报知单元和/或时机报知单元使用埋入载置台10的物品载置面内的显示单元进行所要求的报知。从而,由于在载置台10直接显示有关物品100的适宜载置位置、载置时机的信息,因此能够将这些信息正确且有效地报知操作者。
另外,根据图32所示的实例,通过使用带状的多个发光区域M沿着输送单元14对膜50的输送方向(X1方向)排列设置的结构,能够以低成本实现显示单元。另外,根据图40所示的实例,通过使用多个发光单元90以矩阵状排列的结构,不仅输送方向(X1方向),而且关于与之正交的宽度方向(Y方向),也能够对操作者报知物品100的适宜载置位置。另外,根据图42所示的实例,通过使用映像显示装置95,能够显示模拟物品100的图形96等,因此不仅物品100的适宜载置位置,而且物品100的方向及排列方式等也能够报知操作者。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位置调整单元(膜回收辊34的驱动部)在输送单元14开始输送膜50之前,对载置台10上的物品100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即使报知了物品100的适宜载置位置,在物品100被操作者载置在错误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位置调整单元将物品100的位置调整为适宜载置位置,由此,能够预防包装材料封止时的物品100的咬入。
<第三实施方式>
图44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包装装置1例如设置于超级市场的后台等,由一台装置进行物品的包装、计量及标价各处理。成为处理对象的物品例如为肉、鱼、蔬菜等食品。在装置框体的正面(从图中的X1方向看到的面)配置有显示部60、操作部61及标签打印机62。显示部60显示各种设定信息、物品的计量结果及对应计量值的标价信息等。操作部61具备0~9数字键、操作开关等,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部61输入各种设定信息。从标签打印机62向每个物品输出记录有物品的计量值或标价信息等的标签。
图45是示意性表示包装装置1的各处理部的布局的图。包装装置1具有载置·计量部2A、在载置·计量部2A的进深侧配置的封止部3、在载置·计量部2A及封止部3的横向配置的排出部5。在载置·计量部2A,作为处理对象的物品由操作者载置在膜上,计量该物品的重量。在载置·计量部2A载置、计量的物品如箭头L1所示沿着图中的X1方向连膜一起输送到封止部3。在封止部3使用膜进行物品的包装。封止部3进行包装后的物品如箭头L2所示沿着图中的Y方向被输送到排出部5。物品如箭头L3所示沿着图中的X2方向输送,从排出部5被排出。载置·计量部2A和排出部5以装置框体的大致相同高度横向排列配置。载置·计量部2A、封止部3及排出部5以各自的物品载置面的高度成为共同高度的方式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内。由此,物品在以箭头L1→L2→L3的顺序规定的物品输送路径中大致无落差地前进。
图46是示意性表示图45所示的各处理部的构成的图。载置·计量部2A具有用于载置物品的载置台10、把持膜进行输送的夹头713(第一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切断膜的刀具712(切断单元)及膜输送带711。封止部3具有把持膜进行输送的夹头714(第二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密封16,17(封止单元)、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及在图中的±Y方向可进退的辊715。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具有在图中的Y方向输送物品的传送带。另外,在封止部3和排出部5之间并列配置有多个辊19。排出部5具有在图中的X2方向输送物品的传送带20和排列有多个辊的排出台21。如图44所示,载置台10和排出台21在装置框体的大致相同高度横向排列配置。
图47~图63是按工序顺序表示载置·计量部2A及封止部3动作的示意图。膜输送带711具有上部传送带711U及下部传送带711L。刀具712具有上部刀具712U及下部刀具712L。夹头713具有上部夹头713U及下部夹头713L。在载置台10下面安装有负载传感器等计量单元80。夹头714具有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密封部16具有上部密封部16U及下部密封部16L。密封部17具有上部密封部17U及下部密封部17L。上部密封部16U、17U构成为上部密封单元70U,下部密封部16L、17L构成为下部密封单元70L。
首先,参照图47,从膜供给辊30供给膜50,膜50的前端从膜输送带711的下游端稍稍突出。上部夹头713U及下部夹头713L从上下夹住自膜输送带711突出来的膜50的前端,由此把持膜50的前端。
接着,参照图48,上部夹头713U及下部夹头713L以把持着膜50的状态在载置台10上向图中的X1方向移动。与上部夹头713U及下部夹头713L的移动联动,膜输送带711也被驱动,由此,从膜供给辊30供给新的膜50。上部夹头713U及下部夹头713L按照一次包装动作中使用的膜50的长度在载置台10的规定部位停止。
接着,参照图49,通过使上部刀具713U向图中的Z2方向移动,同时下部刀具713L向图中的Z1方向移动,由上部刀具713U及下部刀具713L将膜50切断。由此,获得一次包装动作中使用的包装单位长度的膜50A。
接着,参照图50,上部刀具713U及下部刀具713L以把持膜50的状态在载置台10上向图中的X1方向移动。由此,膜50A被输送到载置台10上。膜50A的前端从载置台10的下游端稍稍突出。
接着,参照图51,上部刀具713U及下部刀具713L向规定的退让部位移动。由此,解除上部刀具713U及下部刀具713L对膜50A的把持,成为膜50A以非保持状态被载置在载置台10上的状况。在该状况下,用计量单元80计量膜50A的重量,并储存其重量值。在每个包装周期执行膜50的计量。
接着,参照图52,由操作者载置物品100。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中,可以不使用托盘(容纳物品容器)而将裸品的物品100直接载置在膜50A上。但是不一定是禁止使用托盘的意思,也可以将载置了物品的托盘载置在载置台10上。物品100经由膜50A被载置在载置台10上的指定部位。在该状态下,由计量单元80计量膜50A及物品100的合计重量。然后,由未图示的运算单元从膜50A及物品100的合计重量中减去预先储存的膜50A的重量值,由此算出物品100单独的重量值。
接着,参照图53,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从上下夹住自载置台10突出的膜50A的前端,由此,把持膜50A的前端。
接着,参照图54,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以把持住膜50A的状态向图中的X1方向移动。伴随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的移动,载置在膜50A上的物品100也移动。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在越过下部密封单元70L的下游端的规定部位停止。另外,为了确实地保持膜50A关于左右方向(Y方向)的展张状态,也可以由未图示的膜输送带夹持膜50A的左右两端缘部。
接着,参照图55,已退让的辊715移动至膜50A上。辊715从上压住膜50A的左右两端缘部。辊715作为对折回膜50A的位置进行规定的位置规定单元起作用。
接着,参照图56,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以把持住膜50A的状态向图中的X2方向的斜上方移动。这时,通过由辊715压住膜50A的左右两端缘部,保持膜50A的展张状态。从而,伴随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的移动,载置在膜50A上的物品100向图中的X1方向移动,被输送至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
接着,参照图57,辊715移动到图46所示的退让部位。由此,辊715的按压结束,膜50A的展张状态被解除。
接着,参照图58、59,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以把持住膜50A的状态向图中的X2方向的斜下方移动。这时,由于由辊715的压住引起的膜50A的展张状态被解除,因此即使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移动,物品100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如图59所示,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在比下部密封部16L稍偏离图中的X2方向的部位停止。
接着,参照图60,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向下方驱动与物品100的厚度相应的规定量。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被向图中的Z2方向驱动,一直到下部密封部16L、17L的上表面高度和有关厚度方向的物品100的中央的高度大致相等的位置。但是,因为只要调整物品100和下部密封部16L、17L的相对位置即可,所以也可以代替向下方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而向上方驱动下部密封单元70L。
接着,参照图61,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向规定的退让部位移动。由此,上部夹头714U及下部夹头714L对膜50A的把持被解除。
图64是示意性表示膜50A的状态的立体图。通过至此的夹头714的一系列动作,膜50A成为比载置有物品100的第一部分501更靠前方(图中的关于X1方向的前方)的第二部分502越过物品100向图中的X2方向折回的姿态。这样,作为包装材料输送单元的夹头714,首先将在载置台10上的第一部分501载置有物品100的膜50A,从载置台2输送到封止部3,接着,使比第一部分501更靠前方的第二部分502越过该物品100向后方折回,之后从上方下降。
紧接着图61,参照图62,通过向图中的Z2方向驱动上部密封单元70U,由上部密封部16U、17U和下部密封部16L、17L从上下夹住膜50A。然后,通过热压接将第一部分501及第二部分502的缘部封止。图65是示意性表示膜50A的封止部位的图。侧边部分的区域AR1由上部密封部17U和下部密封部17L封止,口部分的区域AR2由上部密封部16U和下部密封部16L封止。由此形成在第一部分501和第二部分502之间收容有物品100的袋体40。另外,不一定需要将袋体40的三方封止,例如也可以为保留区域AR2的封止而只封止侧边部分的两方封止。该情况下,由于袋体40的口部分开封,因此操作者可以在袋体40从包装装置1被排出后,将调味料的小袋等投入袋体40内。
接着,参照图63,通过向图中的Z1方向驱动上部密封单元70U,返回图61所示的初始位置。其后,向Z1方向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随之,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的袋体40也被向上方驱动。其后,通过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的传送带,袋体40从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上飞跃下部密封部17L,经由辊19被输送到排出部5的传送带20(参照图46)上。其后,通过向图中的Z2方向驱动密封高度调整单元18,返回图62所示的初始位置。另外,夹头713、714返回图47所示的初始位置。由此,成为下次包装动作的待机状态。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夹头714以物品100被载置在第一部分501(第一区域)的状态输送膜50A,将比第一部分501更靠前方的膜50A的第二部分502(第二区域)越过该物品100向后方折回。然后,密封部16、17将所折回的膜50A的第一部分501及第二部分502的端缘彼此封止。从而,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可以不使用托盘对物品100进行包装。其结果是,就消费者而言,可以减少垃圾的排出量,另外对制造商而言,可以减少托盘的采购及管理需要的成本,并且不需要确保托盘的保管场所。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计量单元80在物品100被载置在膜50A上之前计量膜50A的重量,在物品100被载置在膜50A上之后计量物品100及膜50A的合计重量。从而,通过从物品载置后的计量值中减去物品放之前的计量值,可正确地求出不含膜50A的重量的物品100自身的重量。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装置1,刀具712从带状的膜50上切断包装单位的膜50A,夹头713将由刀具712所切断的包装单位的膜50A输送至载置台10上。从而,在夹头714开始膜50A的输送动作的时点,膜50A已经被切断,因此,在夹头714的输送动作开始后、密封部16、17进行封止动作时,不需要对带状的膜50进行切断。其结果是,可以省略用于将已切断的带状膜50彼此再次进行结合的单元、及用于回收伴随切断产生的不需要的膜的单元,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也可以为:在进行封止部3的封止之前,不用刀具712切断包装单位的膜50A,而是将被拉进封止部3的带状膜50的前端部折回进行封止,由此,形成与带状的膜50连接着的状态的袋体,其后,由与上部密封部16U接近地配置的刀具,将该袋体从带状的膜50上切断。
在将膜50折回时,和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已退让的辊715移动至膜50上,由辊715从上面压住膜50的左右端缘部,由此规定折回膜50的位置。
在该变形例中,也可以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在载置部2和封止部3之间设置拉进部6,在拉进部6存储与袋体的袋长短相应的适当量的膜50。由此,操作者能够总是在载置台10的同一部位载置物品100,不需要按照袋体的袋长短变更物品100的载置部位,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性。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在膜50为透明的情况下,为了容易地区别透明的膜50的表面和背面,可以在膜50上附加有色的表·背识别显示。表·背识别显示可以附加在膜50的表面,或者也可以附加在膜50的背面。另外,附加的方式可以是向膜50上印字,或者也可以是向膜50上贴上标签。例如,将有关店铺、商品等的文字、记号、徽标、图案的任意信息作为表·背识别显示附加在膜50的表面。或者,也可以通过使图案在膜50的表面和背面不同,作为表·背识别显示。

Claims (11)

1.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其以将物品载置在连续的带状包装材料的第一部分的状态在第一方向上输送该包装材料,并且将关于所述第一方向比所述第一部分靠前方的所述包装材料的第二部分折回到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作为封止单元的上部密封单元和下部密封单元,该封止单元通过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封止,形成容纳有所述物品的袋体;
切断单元,其对所述带状包装材料进行切断;和
规定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折回位置的位置规定单元,
随着从所述上部密封单元和所述下部密封单元之间的空间排出所述位置规定单元,由所述包装材料输送单元折回的所述第二部分以无张紧状态从所述物品的上方盖在所述物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将通过所述切断单元所做的切断而被分离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彼此进行接合的接合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卷取单元,所述卷取单元通过以规定量卷取所述接合单元进行接合后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排出所述接合单元对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接合部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所述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具有以把持住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端部的状态沿规定的路径进行移动,将所述第二部分折回的把持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根据有关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长度方向的所述袋体的大小,设定所述包装材料输送单元向所述第一方向输送的所述包装材料的输送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使利用所述封止单元进行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密封的高度和关于厚度方向的所述物品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载置部和显示单元,所述载置部用于将所述物品载置在所述带状包装材料上;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在所述载置部将所述物品载置在所述带状包装材料上的位置和/或时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用于拉进构成所述袋体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一部分的拉进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由所述拉进单元拉进的所述带状包装材料的一部分,包含在下一次包装中使用的所述第二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计量所述物品的重量的计量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中,还具备将有关所述物品的物品信息打印在标签上的打印单元。
CN2010105110014A 2009-07-31 2010-07-30 包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7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0015 2009-07-31
JP2009-180016 2009-07-31
JP2009180015A JP5449912B2 (ja) 2009-07-31 2009-07-31 包装装置
JP2009180016A JP2011031954A (ja) 2009-07-31 2009-07-31 包装装置
JP2009-180014 2009-07-31
JP2009180014 2009-07-31
JP2010019342A JP5480650B2 (ja) 2010-01-29 2010-01-29 包装装置
JP2010-019342 2010-01-29
JP2010-037782 2010-02-23
JP2010037782A JP5514580B2 (ja) 2010-02-23 2010-02-23 包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7661A CN101987661A (zh) 2011-03-23
CN101987661B true CN101987661B (zh) 2013-04-24

Family

ID=4306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100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7661B (zh) 2009-07-31 2010-07-30 包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23413A1 (zh)
EP (1) EP2279950A3 (zh)
KR (1) KR101197466B1 (zh)
CN (1) CN101987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BO20110631A1 (it) * 2011-11-07 2013-05-08 Gd Spa Metodo di incarto per applicare un sovraincarto termosaldabile ad una confezione di articoli da fumo con apertura a scorrimento e con coperchio incernierato.
CN103419958B (zh) * 2013-07-17 2016-08-10 昆山同丰油脂品有限公司 一种酥皮油自动切片包装机
US20150068164A1 (en) * 2013-09-09 2015-03-12 Genyuan Chen Film wrapper packaging machine
CN106240875B (zh) * 2013-10-15 2020-09-01 威尔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采用橡胶打捆的棒型材打捆机器人
CN106143988B (zh) * 2013-10-15 2020-10-13 威尔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采用橡胶带对钢材进行打捆的棒型材打捆装置
JP6235497B2 (ja) * 2015-01-22 2017-11-22 株式会社イシダ 包装装置
KR101983645B1 (ko) * 2015-12-24 2019-05-29 시케이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상품의 출하 방법 및 출하 시스템
CN105667856A (zh) * 2016-01-27 2016-06-15 蚌埠市众邦包装厂 一种简易式块状产品快速包装装置
CN105691760A (zh) * 2016-01-27 2016-06-22 蚌埠市众邦包装厂 一种简易式块状产品自动包装控制系统
US11117688B2 (en) * 2017-04-28 2021-09-14 John Bean Technologies S.P.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lling containers with a shaped foodstuff product
CN109677705A (zh) * 2019-01-29 2019-04-26 杭州丙甲科技有限公司 尺寸自适应智能包装系统及其包装方法
CN111409908A (zh) * 2020-03-30 2020-07-14 海宁市万路针织有限公司 针织袜的扣合连接组件
CN112942211B (zh) * 2021-02-01 2022-05-27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落叶清扫车
KR102645696B1 (ko) 2021-10-22 2024-03-07 함대식 버티컬타입 실링장치
KR102645716B1 (ko) 2021-10-22 2024-03-07 함대식 실링장치의 커터 열변형 유지구조
CN114560130B (zh) * 2022-03-15 2023-08-01 台山市宏盛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床垫自动包装机
CN114919791B (zh) * 2022-05-19 2024-02-09 合肥泰禾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覆膜包装系统及方法
CN115258276B (zh) * 2022-07-04 2023-08-01 南京柏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黄金珠宝行业的称重包装一体机及称重包装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9633A1 (de) * 1974-08-15 1976-03-04 Ici Ltd Kunststoffilmumhuellungen
CN2166088Y (zh) * 1993-06-17 1994-05-25 汤雁生 多功能糖果成型包装机
JP2006076601A (ja) * 2004-09-09 2006-03-23 Best Pack Kk 部分肉の真空個包装体の印字方法
NL1029053C2 (nl) * 2005-05-13 2006-11-14 Zti Mechatronics B 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omwikkelen van een voorwerp.
CN1960914A (zh) * 2004-06-01 2007-05-09 A.W.A.X.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用可伸展热塑性薄膜包装产品的方法和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8212A (en) * 1966-05-06 1968-04-03 Lerner Machine Company Ltd Wrapping apparatus
DK115455B (da) * 1968-04-04 1969-10-06 K J Maskinfab Vj Kristensen Og Apparat til emballering af især et avisbundt.
US3546836A (en) * 1968-09-16 1970-12-15 Grace W R & Co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packaging articles
FR2228669B1 (zh) * 1973-05-07 1980-08-08 Applic Thermiques
US4548024A (en) 1981-03-19 1985-10-22 Weldotron Corporation Integrated stretch-wrap packaging system
IT1169175B (it) * 1983-02-23 1987-05-27 Gambetti Mario Baumer Macchina per imballare articoli in movimento continuo con un nastro di materiale termorestringibile
DE3464574D1 (en) * 1983-03-22 1987-08-13 Ferag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veloping preferably quadrangular objects with a tape-like enveloping material
IT1186646B (it) * 1985-11-11 1987-12-04 Gambetti Mario Baumer Perfezionamento alle macchine per imballare articoli in movimento continuo con materiale termorestringibile
JPS6370910U (zh) * 1986-10-27 1988-05-12
NZ236008A (en) * 1989-11-10 1992-12-23 Ishida Scale Mfg Co Ltd Packaging apparatus has film roll support and film transporting device that are width adjustable
FR2680154B1 (fr) * 1991-08-07 1993-11-19 Probag Procede et machine de suremballage de bagages des usagers de divers moyens de transport.
IT1263438B (it) * 1993-06-18 1996-08-05 Baumer Srl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il trasporto dello spezzone di avvolgimento nelle fasi di avvolgimento degli articoli nelle macchine imballatrici di articoli con spezzoni di materiale avvolgente.
US5655356A (en) * 1995-12-28 1997-08-12 Wrap-It-Up, Inc. Automatic package wrapping machine
JP3835773B2 (ja) * 1996-12-26 2006-10-18 食肉生産技術研究組合 食肉二方シール自動包装機
US6189302B1 (en) 1997-03-17 2001-02-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ilm gripper and a film packaging machine
DE19716930A1 (de) * 1997-04-23 1998-10-29 Focke & Co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vorzugsweise Großpackungen
JP3376469B2 (ja) * 1997-04-23 2003-02-10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フィルム溶着・切断装置
JP3990778B2 (ja) 1997-10-09 2007-10-17 株式会社川島製作所 逆ピロー包装方法及び逆ピロー包装機
IT1304441B1 (it) * 1998-12-22 2001-03-19 Baumer Srl Metodo per imballare oggetti mediante foglia di materialetermoretraibile e relativa macchina imballatrice.
JP4486724B2 (ja) 1999-09-24 2010-06-23 株式会社イシダ 包装装置
IT1311101B1 (it) * 1999-10-19 2002-02-28 Resta Srl Dispositivo per il ricambio automatico della bobina di alimentazionedel foglio con cui vengono avvolti i materassi e simili in macchine
FR2815012B3 (fr) * 2000-10-05 2002-09-13 Smurfit Socar Sa Procede de regroupement de conditionnements parallelepipediques identiques sur un systeme de convoyafe en continu
US20040068961A1 (en) * 2001-01-03 2004-04-15 Eric Chalendar Packag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forming an insert
FR2823190B1 (fr) * 2001-04-10 2003-09-05 Cermex Ouest Conditionnement Procede pour recharger une fardeleuse a l'aide d'un film plastique, et fardeleuse mettant en oeuvre le procede
ITBO20020614A1 (it) * 2002-09-30 2004-04-01 Baumer Srl Metodo operativo per una macchina imballatrice del tipo
US20040083689A1 (en) * 2002-10-31 2004-05-06 Floding Daniel Leonar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able wrapping
ITBO20040337A1 (it) * 2004-05-26 2004-08-26 Aetna Group Srl Apparecchiatura per l'imballaggio di prodotti con film termoretraibi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49633A1 (de) * 1974-08-15 1976-03-04 Ici Ltd Kunststoffilmumhuellungen
CN2166088Y (zh) * 1993-06-17 1994-05-25 汤雁生 多功能糖果成型包装机
CN1960914A (zh) * 2004-06-01 2007-05-09 A.W.A.X.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用可伸展热塑性薄膜包装产品的方法和机器
JP2006076601A (ja) * 2004-09-09 2006-03-23 Best Pack Kk 部分肉の真空個包装体の印字方法
NL1029053C2 (nl) * 2005-05-13 2006-11-14 Zti Mechatronics B 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omwikkelen van een voorwer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13275A (ko) 2011-02-09
US20110023413A1 (en) 2011-02-03
CN101987661A (zh) 2011-03-23
EP2279950A3 (en) 2012-09-05
EP2279950A2 (en) 2011-02-02
KR101197466B1 (ko) 2012-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7661B (zh) 包装装置
ES2683645T3 (es) Sistema de envasado
CN206734769U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包装产线系统
CN104039654B (zh) 片剂包装方法及片剂包装装置
JP2011031903A (ja) ヒートシール包装装置及びヒートシール包装方法
JP6689617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US11814207B2 (en) Automated packaging station and system for packaging objects
JP6571938B2 (ja) 包装装置
EP1449770B1 (en) Machine for producing strip packages
JP5395697B2 (ja) 包装装置
CN108466731A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包装产线系统
JP5480650B2 (ja) 包装装置
JP5135980B2 (ja) 包装装置
JP5450301B2 (ja) 包装装置
JP5449912B2 (ja) 包装装置
JP6709050B2 (ja) 包装装置
JP2008239183A (ja) ストリップパック装置
JP5514580B2 (ja) 包装装置
CN212675628U (zh) 用于扁平袋装物品的组合式售药机及其出货装置
CN105564737A (zh) 包装袋
CN117446291A (zh) 一种基于分拆商品的包装物料分配及二次包装方法
JP2011031954A (ja) 包装装置
KR20040045257A (ko) 포장기계의 포장용기 자동 제조장치
JP5669445B2 (ja) 包装装置
JPH11295135A (ja) 商品の計量装置とこれを備えた計量包装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