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3075B - 外用贴剂 - Google Patents

外用贴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3075B
CN101983075B CN200980101233.8A CN200980101233A CN101983075B CN 101983075 B CN101983075 B CN 101983075B CN 200980101233 A CN200980101233 A CN 200980101233A CN 101983075 B CN101983075 B CN 101983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use
use plaster
base cloth
medicament layer
screening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12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3075A (zh
Inventor
相贺正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3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3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0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70Web, sheet or filament bases ; Films; Fibres of the matrix type containing drug
    • A61K9/7023Transdermal patches and similar drug-containing composite devices, e.g. cataplasms
    • A61K9/703Transdermal patches and similar drug-containing composite devices, e.g. cataplasm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structure; Details concerning release liner or backing; Refillable patches; User-activated pa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70Web, sheet or filament bases ; Films; Fibres of the matrix type containing drug
    • A61K9/7023Transdermal patches and similar drug-containing composite devices, e.g. cataplasms
    • A61K9/703Transdermal patches and similar drug-containing composite devices, e.g. cataplasm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structure; Details concerning release liner or backing; Refillable patches; User-activated patches
    • A61K9/7084Transdermal patches having a drug layer or reservoir, and one or more separate drug-free skin-adhesive layers, e.g. between drug reservoir and skin, or surrounding the drug reservoir; Liquid-filled reservoir patch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用贴剂。外用贴剂(20)在具有可挠性的片状的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形成药剂层(22),在面对药剂层(22)的与基布(21)相反一侧的一表面(22a)上,可剥离地粘贴有保护片(24)。保护片(24)包括:粘贴在药剂层(22)的一表面(22a)上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连接,并在到与一侧边缘部(28a)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28b)的范围内重叠在第一片部分(28)上的第二片部分(29);以及与第二片部分(29)连接的第三片部分(30)。

Description

外用贴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膏体中作为有效成分混合了消炎成分、镇痛成分及血液循环促进成分等的外敷软膏及硬膏剂等的外用贴剂,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容易地贴在自己身体的任意部位上的外用贴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因高龄化或使用电脑的伏案工作等产生的腰痛、关节痛、肩部僵硬等的对症疗法,广泛利用各种外敷软膏等外用贴剂。
图14A及图14B是表示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的剖视图,图14A表示将药剂层2的一部分粘贴在身体3的患部上的状态,图14B表示剥离保护片的过程中的状态。
现有的外用贴剂1在片状的基布4的一个表面上形成药剂层2,在药剂层2的与上述基布4相反侧的表面上可剥离地粘贴保护药剂层2的两张保护片5、6。两张保护片5、6之中,一个保护片(下侧保护片)5在中央部折弯而粘贴在药剂层2上,另一个保护片(上侧保护片)6以其一端部重叠在下侧保护片5的折弯的部分上的方式粘贴在药剂层2上。
这种现有的外用贴剂1,首先将上侧保护片6的重叠部分6a用手指把持并从药剂层2剥离,从而使药剂层2的一部分露出,然后用手指把持下侧保护片5而粘贴在身体3的患部上之后,如图14B所示,用手指把持下侧保护片5的非粘贴部分5a并从药剂层2剥离,将露出的药剂层2粘贴在身体3的患部。这样地能够粘贴在身体3上的外用贴剂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
图15是表示另一个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0的立体图,图16A及图16B是表示图15所示的另一个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0的粘贴方法的图。在另一个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0中,保护片11通过接缝部12可分割地构成为片部分11a和片部分11b。如图16A所示,当将保护片11分割成片部分11a、11b时,首先分别用手指把持片部分11a、11b,向左右拉伸而分离为片部分11a、11b。然后,如图16B所示,将通过接缝部12分离的各片部分11a、11b用手指把持并向左右拉伸,使外用贴剂10的药剂层13露出,粘贴在身体14的表面上。然后,能够将各片部分11a、11b进一步从药剂层13剥离,使药剂层13露出,将露出的药剂层13粘贴在身体14的表面上的外用贴剂10被提案了。这样能够粘贴在身体14上的外用贴剂10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2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5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07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2的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将保护片的一部分从药剂层剥离之后,在使药剂层露出的状态下移动至身体的患部进行粘贴,所以有时在移动到患部的过程中药剂层彼此粘贴,或者误粘贴在与身体的所需部位不同的身体的部位上,存在无法容易且可靠地将外用贴剂粘贴在身体的所需部位上的问题。
另外,当自己粘贴外用贴剂时,根据所要粘贴的身体部位,需要脱掉衣服以防露出的药剂层粘贴在衣服上,或者由别人给粘贴,存在一个人无法粘贴在任意位置上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外用贴剂的使用者本人能够容易地粘贴在任意部位上的外用贴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外用贴剂,在具有可挠性的片状的基布的一表面上形成药剂层,在面对药剂层的与上述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可剥离地粘贴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片包括:第一片部分,粘贴在上述药剂层的一表面上;第二片部分,与第一片部分的一侧边缘部连接,并在到与上述一侧边缘部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的范围内重叠在第一片部分上;以及与第二片部分连接的第三片部分。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片部分的与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及与第二片部分的上述一表面连接的第三片部分的一表面上,接合有辅助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片部分与第二片部分之间,涂敷有润滑剂。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三片部分接合连接在上述第二片部分的与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片部分的与上述第二片部分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接合有辅助片。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片部分,设有形成能够插入手指的裂口或孔的指钩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保护片具有粘贴在上述药剂层的一表面上的第一片部分,因此能够覆盖形成于上述药剂层的一表面上的粘贴面以免使其露出。
而且,由于保护片具有:与第一片部分的一侧边缘部连接,并在与上述一侧边缘部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的范围内重叠在第一片部分上的第二片部分;以及与第二片部分连接的第三片部分,因此能够用一方的手指将外用贴剂配置在药剂层与身体的所需的粘贴部位面对的位置上,并按压在该粘贴部位,用另一方的手指把持第三粘贴部分,通过拉伸,从而拉力从第三片部分传递到第二片部分,从第二片部分向连接该第二片部分的第一片部分的一侧边缘部产生远离药剂层的方向的分力,从药剂层剥离第一片部分,使药剂层露出。
即使在这样未露出药剂层的状态下按压在身体上,也能将第一片部分从药剂层剥离,因此通过拉伸第三片部分,能够使第一片部分从药剂层剥离,使药剂层露出,并粘贴在身体上。从而,能够防止在移动到患部的过程中药剂层彼此粘贴,或者粘贴在衣服上的情况,从而外用贴剂的使用者能够在穿着衣服的状态下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粘贴部位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接合在第二片部分的与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及与第二片部分的上述一表面连接的第三片部分的一表面上接合的辅助片,即使在外用贴剂的使用者出汗的情况和使用者为油性皮肤的情况下,也能防止保护片因汗水等紧贴在皮肤上而难以剥离的情况。由此,与季节和体质等无关,外用贴剂的使用者总是能够自己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粘贴部位上。
而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一片部分与第二片部分之间涂敷有润滑剂,因此能够降低产生于两片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即使在将基布按压在身体上的状态下,以较小的拉力就能够从药剂层剥离保护片。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三部分接合在第二片部分的与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因此通过用手指把持第三片部分,通过拉伸,能够将拉力从第三片部分可靠地传递到第二片部分,能够从第二片部分向连接该第二片部分的第一片部分的一侧边缘部作用远离药剂层的方向的分力而将第一片部分从药剂层剥离,从而容易地使药剂层露出并粘贴在身体上。
而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三片部分的与第二片部分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接合有辅助片,因此即使在外用贴剂的使用者出汗的情况和使用者为油性皮肤的情况下,也能防止保护片因汗水等紧贴在皮肤上而难以剥离的情况。由此,与季节和体质等无关,外用贴剂的使用者总是能够自己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粘贴部位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上述第三片部分,设有形成能够插入手指的裂口或孔的指钩部,因此能够将手指插入指钩部并向剥离方向拉伸第三片部分。由于能够这样拉伸,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从药剂层剥离保护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加明确。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的立体图。
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30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粘贴外用贴剂20的状态的图。
图4B是表示粘贴外用贴剂20的状态的图。
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50的立体图。
图6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60的立体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70的立体图。
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80的立体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90的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用贴剂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用贴剂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10C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用贴剂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10D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用贴剂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10E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用贴剂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10F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用贴剂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11A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00的立体图。
图11B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00的立体图。
图11C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00的立体图。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10的剖视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20的剖视图。
图14A是表示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的剖视图。
图14B是表示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作为另一个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0的立体图。
图16A是表示图15所示的另一个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0的粘贴方法的图。
图16B是表示图15所示的另一个现有技术的外用贴剂10的粘贴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的剖视图,表示从图2的切断面线Ⅰ-Ⅰ观察的剖面。而且,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的立体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附图,图1将外用贴剂20在厚度方向放大表示。而且,为了容易理解附图,图2以分离基布21、保护片24、辅助片25及接合剂层26的状态进行表示。
本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包括基布21、涂敷在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药剂层22、以及可剥离地粘贴在药剂层22上的剥离片23。外用贴剂20具有可挠性,构成外用贴剂20的各部件也由具有可挠性的材质构成。
上述剥离片23包括:粘贴在药剂层22的向外部露出的一表面22a上的保护片24;接合在保护片24上的辅助片25;以及接合保护片24与辅助片25的接合剂层26。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上述药剂层22的向外部露出的一表面22a称为粘贴侧表面22a。
上述基布21是短边的长度L10为10cm、长边的长度L1为14cm、厚度T1为1.2mm的矩形,并且由具有通气性及伸缩性的无纺布形成。在基布21的厚度方向的一表面21a上涂敷药剂层22,厚度方向的另一表面21b形成为无纺布露出的状态。另一表面21b是将外用贴剂20粘贴在身体27上时使手指接触并按压的一侧的表面。
基布21的材质并不局限于为了防止粘贴在身体27上时的闷热而具有通气性,并且能够根据身体27的动作而伸缩的材质,例如,也可以代替无纺布而使用伸缩部或织布、编织布、乙烯树脂等。
上述药剂层22是形成于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粘接层,包括外用贴剂20粘贴在身体27上时直接与身体27接触的面、即粘贴侧表面22a。药剂层22的厚度T2形成为1mm。药剂层22如下形成,在基布21的一表面21a的大致整个面上展开药剂而形成药剂层22之后,在面对药剂层22的与基布21相反一侧的一表面、即粘贴侧表面22a上粘贴后述的保护片24,将由此得到的作为层叠物的外用贴剂20的卷筒物裁剪成长方形等的方形等而形成。从而,药剂层22的形状形成为与基布21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药剂层22包括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和湿润剂、增粘剂等,例如,作为药物的材质可举出水杨酸甲脂、水杨酸乙二醇等,作为润滑剂的材质,可举出甘油、丙撑二醇等,作为增粘剂的材质可举出果阿胶、卡拉胶、藻酸钠等。
药剂层22只要是皮肤密合性好,提高有效成分的皮肤透过吸收性,可塑性地含有很多水分,在常温和其周围的温度下也不松弛,在剥离时不痛,粘接层不会残留在皮肤上,而且不发粘的物质即可,根据其用途可适当添加已知的药物或润滑剂、增粘剂等。
上述保护片24是片状部件,并包括:粘贴在上述药剂层22的粘贴侧表面22a上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连接,并在与上述一侧边缘部28a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28b的范围内重叠在第一片部分28上的第二片部分29;以及与第二片部分29连接的第三片部分30,而且由于利用塑料的弹性及复原性的关系而使用成型为较薄的塑料片。保护片24的厚度T3没有特别限定,但最好是厚度T3在0.01mm~0.04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3形成为0.02mm。
第一片部分28是粘贴在药剂层22的粘贴侧表面22a上的保护片24的一部分。第一片部分28形成为覆盖药剂层22的粘贴侧表面22a。由于第一片部分28覆盖粘贴侧表面22a,因此能够在将外用贴剂20配置在身体27的任意位置之前使粘贴侧表面22a不露出。由此,能够抑制药剂层22干噪,所以能够使外用贴剂20长期维持能够使用的状态。第一片部分28的从一侧边缘部28a到另一侧边缘部28b的长度形成为与基布21的长边的长度L1相同。
第二片部分29是保护片24的一部分,包括翻转部31和重叠部分32。翻转部31在一侧边缘部31a与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连接,在另一侧边缘部31b与重叠部分32的一侧边缘部32a连接。重叠部分32在一侧边缘部32a与翻转部31的另一侧边缘部31b连接,在另一侧边缘部32b与第三片部分30的一侧边缘部30a连接。
翻转部31从重叠部分32的一侧边缘部32a向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翻转180度而形成。翻转部31从基布21的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侧的一端面33突出而形成。从翻转部31的一端面到最远离的部分的距离ΔL为2mm。重叠部分32与第一片部分28平行地形成,并形成为与第一片部分28相同的长度。
第三片部分30在一侧边缘部30a与重叠部分32的另一侧边缘部32b连接,另一侧边缘部30b形成为自由端状。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另一侧边缘部30b也称为自由端部30b。在第三片部分30设有指钩部35。
第三片部分30在长度方向X上从基布21的与上述一端面33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第三片部分30是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用手指把持的部分,所以形成为能够用手指把持的长度。具体而言,考虑到用手指抓住时的操作性,即、即使用手指抓住并以从药剂层22剥离第一片部分28所需的拉力拉伸,也能够牢牢把持以免从把持的手指之间滑落的程度的抓住余量,第三片部分30的长度L2形成为基布21的长度L1的0.3倍~0.7倍的长度,具体而言,形成为40mm~100mm的长度。
在长度L2不足40mm的场合,无法将后述的指插入孔36形成为足够的大小。而且,在长度L2超过100mm的场合,若在指插入孔36中插入手指拉伸,则在第三片部分30产生褶皱,药剂层22彼此粘贴。另外,在L2过长的场合,产生浪费材料而成本提高的问题。
在第三片部分30上,也可以层叠设置由纸、布、无纺布或塑料薄膜等构成的加强件。通过设置加强件,能够提高指钩部35的强度,所以即使在将第三片部分30与加强件一起强烈拉伸的场合,也能防止第三片部分30破裂。而且,无需调整拉力,所以还能够提高操作性。加强件使用两面粘贴带或接合剂、高频等粘贴、接合、熔敷在第三片部分的表面上而形成。上述加强件也可以在第三片部分30的整个面的范围内形成,在第三片部分30较长地形成的场合,也可以在长度方向X上从自由端部30b向一侧边缘部30a形成于40mm左右的范围内。另外,也可以仅设在作为指插入孔36的周边部的指钩部35上。通过这样设置加强件,当在指插入孔36中插入手指并拉伸第三片部分30时,能够防止第三片部分30从指插入孔36破裂。
指钩部35包括指插入孔36而形成。指插入孔36是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用于插入手指的孔。通过形成指插入孔36,即使是因手有障碍而无法抓住或捏住第三片部分30的人,通过将手指插入指插入孔36中也能够向剥离方向A拉伸第三片部分30。而且,即使是健康的人,通过形成指插入孔36,也能够更容易地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指插入孔36形成为圆形,其内径D为20mm。指插入孔36贯通保护片24、后述的接合剂层26及辅助片25而形成。指插入孔36设在从自由端部30b到指插入孔36的自由端部30b侧的端部的长度L3为10mm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指插入孔36的形状为圆形,但只要是能够插入手指的形状,则指插入孔36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也可以是椭圆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指插入孔36仅形成一个,但也可以形成多个。通过这样,能够插入多根手指将第三片部分30向沿着长度方向X的剥离方向A拉伸,所以能够更容易地将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另外,指钩部35也可以为设置能挂住手指的裂口的结构来代替指插入孔36。
通过这样形成保护片24,当向剥离方向A拉伸第三片部分30时,拉力F2通过第二片部分29的重叠部分32而传递到翻转部31。由于翻转部31从重叠部分32的一侧边缘部32a向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翻转180度而形成,因此在翻转部31向从药剂层22剥离第一片部分28的方向上产生拉力F2的分力。从而,通过向剥离方向A拉伸第三片部分30,能够将第一片部分28从药剂层22剥离。
另外,由于能够这样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因此即使在用手指将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按压在身体27上并施加按压力F1的状态下,也能剥离保护片24。由此,即使以未露出药剂层22的状态将外用贴剂20压紧在身体27上,通过拉伸第三片部分30,也能够使药剂层22露出,并粘贴在身体27上。从而,能够防止在使外用贴剂20移动到患部的过程中,药剂层22彼此粘贴,或者粘贴在衣服上的情况,并且外用贴剂20的使用者本人能够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部位上。
所述接合剂层26是设在第二片部分29的与基布21相反一侧的一表面37及第二片部分29的与上述一表面37连接的第三片部分的一表面38与后述的辅助片25之间的涂敷了接合剂的层。接合剂层26的厚度T4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形成为0.1mm~1.0mm之间的厚度。
作为接合剂,能够使用众所周知的所谓接合剂。而且,接合剂层26不限于涂敷接合剂而形成的层,也可以使用在两面具有粘接剂层的带等而形成。
上述辅助片25由片状部件形成,该片状部件包括:与身体27的粘贴面39抵接的第四片部分40;与第四片部分40的一侧边缘部40a连接,并在与所述一侧边缘部40a相反一侧的另一侧缘部40b的范围内重叠在第四片部分40上的第五片部分41;以及与第五片部分41连接的第六片部分42。
辅助片25与上述保护片24同样,因利用塑料的弹性及复原性的关系而使用成型为较薄的塑料薄膜。辅助片25的厚度T5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最好是厚度T5在0.01~0.04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5形成为0.02mm。通过设置这种辅助片25,即使在外用贴剂20的使用者出汗的场合,或使用者为油性皮肤的场合,也能防止保护片24因汗水等紧贴在皮肤上而难以剥离的情况。从而,与季节和体质等无关,外用贴剂20的使用者总是能够将外用贴剂20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部位。
第四片部分40是与身体27的粘贴面39抵接的辅助片25的一部分。第四片部分40形成为与基布21的长边L1相同的长度。
第五片部分41是辅助片25的一部分,包括翻转部43和重叠部分44。翻转部43在一侧边缘部43a与第四片部分40的一侧边缘部40a连接,在另一侧边缘部43b与重叠部分44的一侧边缘部44a连接。重叠部分44在一侧边缘部44a与翻转部43的另一侧边缘部43b连接,在另一侧边缘部44b与第六片部分42的一侧边缘部42a连接。
翻转部43从重叠部分44的一侧边缘部44a向第四片部分40的一侧边缘部40a翻转180度而形成。翻转部43从基布21的第四片部分40的一侧边缘部40a侧的一端面33突出而形成。重叠部分44与第四片部分40平行地形成,并形成为与第四片部分40相同的长度。
第六片部分42在一侧边缘部42a与重叠部分44的另一侧边缘部44b连接,另一侧边缘部42b形成为自由端状。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所述另一侧边缘部42b还称为自由端部42b。第六片部分42在长度方向X上从基布21的所述一端面33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第六片部分42是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用手指把持的部分,所以形成为能够用手指把持的长度。具体而言,形成为与第三片部分30的长度L3相同的长度。
通过这样形成辅助片25,若向剥离方向A拉伸第六片部分42,则拉力F2通过第五片部分41的重叠部分44传递到翻转部43。由于翻转部43从重叠部分44的一侧边缘部44a向第四片部分40的一侧边缘部40a翻转180度而形成,因此在翻转部43向从身体27的粘贴面39剥离第四片部分40的方向上发生拉力F2的分力。从而,通过向剥离方向A拉伸第六片部分42,能够从粘贴面39剥离第四片部分40。
辅助片25的第五片部分41的与第四片部分40相反一侧的一表面45及与第五片部分41的所述一表面45连接的第六片部分的一表面46,是通过所述接合剂层26接合在保护片24的第二片部分29的与基布21相反一侧的一表面37及与第二片部分29的上述一表面37连接的第三片部分30的一表面38上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片25隔着接合剂层26与保护片24对称地形成,但并不局限于这种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仅具有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五片部分41的重叠部分44及第六片部分42的片状部件。在这种场合,辅助片25的材质也可以是塑料薄膜以外的材质,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吸液性的纸或布等。通过将辅助片25做成这种结构,即使在外用贴剂20的使用者出汗的场合,或使用者为油性皮肤的场合,辅助片25也能吸收汗或油脂等,所以能够防止保护片24因汗水等紧贴在皮肤上而难以剥离的情况。从而,与季节和体质等无关,外用贴剂20的使用者总是能够将外用贴剂20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部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翻转部31的一端面33到最远离的部分的距离和从翻转部43的一端面33到最远离的部分的距离均形成为距离ΔL,但并不局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从翻转部43的一端面33到最远离的部分的距离也可以小于从翻转部31的一端面33到最远离的部分的距离。换言之,辅助片25的翻转部43也可以形成为与保护片24的翻转部31相比不从一端面33突出。通过这样形成,即使在因使用者的操作不当等而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的场合,也能防止药剂层22粘贴在辅助片25的翻转部43上的情况,能够防止对粘贴在所需部位上的行为带来障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之间涂敷润滑剂51。由于这样在所述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之间涂敷有润滑剂51,所以能够降低两个片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由此,即使在将基布21按压在身体27上的状态下,也能够以较小的拉力将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辅助片25的第四片部分40与第五片部分41之间涂敷润滑剂51。由于这样在第四片部分40与第五片部分41之间涂敷有润滑剂51,所以能够降低两个片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由此,即使在将基布21按压在身体27上的状态下,也能够以较小的拉力将辅助片25与保护片24一起从药剂层22与身体27之间剥离。
作为润滑剂51,也可以使用不仅具有润滑性,而且还具有粘接性的硅油或合成油、矿物油等。这样由于润滑剂51不仅具有润滑性,而且还具有粘接性,从而能够防止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和第二片部分29以及辅助片25的第四片部分40和第五片部分41分散。由此,能够使外用贴剂20变得紧凑,所以能够提高包装性及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在一表面具有粘接层的粘接带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和第三片部分30的与一表面38相反一侧的一表面的范围内进行粘贴。通过这样粘贴粘接带,能够防止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偏移等,以及第一片部分28从药剂层22不希望地剥离的情况。
另外,也可以使用具有在一表面涂敷有粘接剂的粘接部分和未涂敷粘接剂的非粘接部分的粘接带(以下也称之为粘接带A)以及在一表面具有粘接层的粘接带(以下也称之为粘接带B),能够防止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偏移等,和第一片部分28从药剂层22不希望地剥离的情况。在该场合,将粘接带A的粘接部分粘接在另一表面21b的靠另一端面34的位置,将非粘接部分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另一端面34折回,将折回的非粘接部分的一部分及第三片部分30的与一表面38相反一侧的一表面用粘接带B粘接。通过这样形成,仅将剥离片23向剥离方向A拉伸,粘接带从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剥离。从而,能够防止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偏移等,和第一片部分28从药剂层22不希望地剥离的情况,并且仅将剥离片23向剥离方向A拉伸,就能成为可粘贴的状态。
另外,不仅是保护片24,辅助片25也可以通过相同的结构进行粘接,在该场合,第四片部分40的粘贴面39相当于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第六片部分42相当于第三片部分30。这样,通过将辅助片25用粘接带粘接,能够防止辅助片25的各片部分剥离或者偏移等,并且仅将剥离片23向剥离方向A拉伸,就能够成为可粘贴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之间,夹着将在一表面具有粘接层的粘接带折回的部件。更具体地说,将粘接带折回成没有粘接层的另一表面相对,在粘接层的一部分与第一片部分28相对的状态下进行粘接,粘接层的剩余的部分与第二片部分29相对的状态下进行粘接。而且,粘接带的折回部分形成为与保护片24的翻转部31相同的方向。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将粘接带在使粘接层的一部分与第一片部分28相对的状态下粘贴在第一片部分28上,并且在该状态下将粘接带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另一端面34翻转180度而折回,在使粘接层的剩余的部分与第二片部分29相对的状态下进行粘接而形成。
另外,不仅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之间,而且辅助片25的第四片部分40与第五片部分41之间也可以做成相同的结构。通过做成这种结构,即使在将没有粘接性的润滑剂51涂敷在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之间以及第四片部分40与第五片部分41之间的场合,也能够防止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和第二片部分29以及辅助片25的第四片部分40和第五片部分41剥离或者偏移等。
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30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130构成为与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以下内容中,将第一片部分28的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端面设为端面131,将在长度方向X上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朝向基布21的一端面33的方向设为方向B。而且,在第一片部分28的表面之中,将第一片部分28的粘贴在药剂层22的一表面22a上的表面设为一表面132,将在厚度方向上与一表面132相反一侧的表面设为另一表面13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第一片部分28的另一侧边缘部28b翻转180度而折回,并夹入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之间。更具体地说,以在长度方向X上从端面131向方向B分离规定的距离L4的地方为基准,以另一表面133彼此相对并接触的方式进行折回。即,一表面132的一部分132a与第二片部分29的基布21侧的表面即另一表面134相对。另一表面134是在厚度方向上第二片部分29的与一表面37相反一侧的表面。距离L4最好在3mm~15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8mm。在折回的状态下,在第二片部分29的另一表面134与面对另一表面134的一表面132的一部分132a之间,形成由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135,并在两个表面132a、134相对的状态下进行粘接。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之间,与夹着将在一表面具有粘接层的粘接带折回的情况同样,能够防止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不希望地偏移或者剥离等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做成不含辅助片的结构,但在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与外用贴剂20同样也可以做成包含辅助片的结构。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由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135在两个表面132a、134相对的状态下进行粘接,但例如代替粘接剂层135,使用在两表面具有粘接层的两面粘接带,在两个表面132a、134相对的状态下进行粘接也可以。
接着,使用图4A及图4B,对外用贴剂20的粘贴方法进行说明。图4A及图4B是表示粘贴外用贴剂20的状态的图。图4A是表示在背部粘贴外用贴剂20的状态的图,图4B是表示在臀部粘贴外用贴剂20的状态的图。
如图4A所示,即使是例如两肩胛部之间的背部那样手难以到达的地方,也能够用一只手47将基布21按压在任意的部位,并用另一只手48将从基布21突出而形成的第三片部分30及第六片部分42向下方、即沿着长度方向X的剥离方向A拉伸,而将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并将药剂层22粘贴在任意的部位。从而,在使外用贴剂20移动到患部的过程中药剂层22彼此不会粘贴,外用贴剂20的使用者本人就能容易粘贴在所需的部位。
而且,外用贴剂20在用自己的一只手按压在自己身体的任意部位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另一只手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因此,即使是如图4B所示穿着衣服49的状态下,也可以使药剂层22不向外部露出而插入患部,在插入过程中药剂层22不会粘贴在衣服49上便能配置在所需的部位,然后剥离保护片24并使药剂层22面对患部表面露出,从而能够容易且准确地粘贴在患部。而且,由于在穿着衣服的状态下进行粘贴,因此无论是粘贴在哪个部位,都能保护外用贴剂20的使用者的隐私。
图5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50的立体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5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外用贴剂50中在与外用贴剂20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外用贴剂50中具有多个相同的结构的场合,作为对应部分的参照符号在相同的数字上添加字母a、b或c、d。
外用贴剂50包括基布21、涂敷在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药剂层22、以及可剥离地粘贴在药剂层22上的一对剥离片23a、23b。各剥离片23a、23b粘贴在上述药剂层22的从一表面22a的长度方向X中央部到上述长度方向X两端部的范围的贴剂表面22aa、22ab上。在外用贴剂50中,从基布21的长度方向X中央部到各剥离片23a、23b的长度方向X的端部的距离N1、N2相等地形成。
外用贴剂50通过用手指将基布21向身体27的方向按压,并将各第三片部分30c、30d和第六片部分42c、42d分别向沿着长度方向X的剥离方向A1、A2拉伸而剥离各剥离片23a、23b,使粘贴侧表面22aa、22ab的各区域分别露出并粘贴在身体27的粘贴面39上。
这样对于涂敷在一张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药剂层22,通过利用两张剥离片23a、23b保护粘贴侧表面22aa、22ab,即使身体27的粘贴面39是具有宽度b的2~5倍的长度a(a=2·b~5·b)的在一个方向上细长的区域,也能将各剥离片23a、23b一侧剥离,所以能够在将一个剥离片23a剥离并粘贴在身体27上而对外用贴剂50进行定位之后,将另一方的剥离片23b剥离并粘贴在身体27上。从而,即使粘贴面39为在一个方向上细长的区域,也能容易且可靠地将外用贴剂50粘贴在身体27的任意位置上。
而且,由于是剥离片23分割成剥离片23a、23b的结构,因此能够缩短为将各剥离片23a、23b从药剂层22的粘贴侧表面22aa、22ab剥离而移动手的距离。从而,使用者对本人来说不用作出艰难的动作就能将外用贴剂50粘贴在身体的所需部位。
另外,在外用贴剂50上沿着短边方向Y形成两个指插入孔36。由于这样形成两个指插入孔36,因此即使向剥离方向A1及剥离方向A2拉伸的场合,也能防止第三片部分30c、30d及第六片部分42c、42d在短边方向Y上向中央靠近而成为褶皱。从而,能够防止不希望地使药剂层22彼此粘贴或者药剂层22粘贴在衣服上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从基布21的长度方向X中央部到各剥离片23a、23b的长度方向X的端部的距离N1、N2相等(N1∶N2=1∶1)地形成,但距离N1及N2的长度比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外用贴剂50的用途和形状进行适当变更而形成,例如,既可以是N1∶N2=1∶2,也可以是N1∶N2=1∶5。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各剥离片23a、23b的剥离方向A1、A2成为沿着长度方向X的方向,但剥离方向A1、A2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剥离方向A1、A2的一方做成沿着长度方向X的方向,并将另一个做成沿着短边方向Y的方向。而且,也可以将剥离方向A1、A2都做成沿着短边方向Y的方向。
图6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60的立体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6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6所示,外用贴剂60形成为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具有防滑带61。防滑带61是在纸或布等的一表面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带。防滑带61形成于基布21的靠一端面33的位置。通过设置防滑带61,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能够将手指勾挂在防滑带61上进行按压,所以能够增加产生于手指与基布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通过向剥离方向A拉伸外用贴剂60,能够防止外用贴剂60的使用者未贴在所需部位上。
在防滑带61上形成多个通气孔62。通过形成通气孔62,能够防止由于设置防滑带61引起的外用贴剂60的通气性的不良。另外,通过形成通气孔62,能够增加防滑带61与手指之间的产生的摩擦力,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外用贴剂60未贴在所需部位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滑带61虽然仅形成于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的一部分,但也可以形成于另一表面21b的整个面上。通过这样设置防滑带61,即使用手指按压基布21的哪个部分,都能够防止将外用贴剂60未贴在所需部位上。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70的立体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7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7所示,外用贴剂70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形成防滑部件63。防滑部件63将树脂等涂敷在另一表面21b上,并使树脂等从基布21的一表面21a向另一表面21b的方向突出而形成。在从另一表面21b侧观察外用贴剂70的场合,防滑部件63既可以形成为线状,也可以形成为点状,或者也可以形成为线状和点状组合的几何学模样。而且,防滑部件63既可以仅形成于另一表面21b的一部分,也可以形成于整个面。
通过将防滑带61或防滑部件63设置于另一表面21b上的一部分,用手指触摸就能掌握外用贴剂70的方向和位置。从而,即使在将外用贴剂70粘贴在如背部那样不能用视觉直接识别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准确地贴在任意的位置上。而且,由于用手指触摸就能掌握外用贴剂70的方向和位置,因此即使外用贴剂70的使用者为眼睛不好的人,也能容易地将外用贴剂70粘贴在所需的部位。
另外,也可以在防滑带61或防滑部件63上施加与基布21不同的色彩。通过这样,可以通过视觉来容易地识别防滑带61或防滑部件63在哪个位置。
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80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8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80包括基布21、涂敷在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药剂层22、可剥离地粘贴在药剂层22上的剥离片23、以及牵拉部件81,剥离片23包括粘贴在药剂层22的向外部露出的一表面22a上的保护片24和辅助片25。
牵拉部件81是由塑料构成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在其一侧边缘部81a,保护片24的第二片部分29的翻转部31的另一侧边缘部31b与辅助片25的第五片部分41的翻转部43的另一侧边缘部43b接合。而且,牵拉部件81的另一侧边缘部81b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通过这样设置牵拉部件81,将牵拉部件81的从另一端面34突出的部分向剥离方向A拉伸,从而能够将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而且,与将保护片24和辅助片25接合的结构相比,在牵拉部件81上能够使用具有厚度且强度高的塑料板,所以能够防止当向剥离方向A拉伸时保护片24及辅助片25从纸插入孔36破裂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牵拉部件81的材质使用了塑料,但牵拉部件81的材质不限于这些,也可以使用纸或布等。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了辅助片25,但也可以不设置辅助片25,而使牵拉部件81的与基布21侧的一个表面82相反另一表面83与身体27直接接触。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90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9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90包括基布21、涂敷在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药剂层22、可剥离地粘贴在药剂层22上的剥离片23、基布侧牵拉部件91以及身体侧牵拉部件92,剥离片23包括粘贴在药剂层22的向外部露出的一表面22a上的保护片24和辅助片25。
两个牵拉部件91、92是由塑料构成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片24的第二片部分29的翻转部31的另一侧边缘部31b与辅助片25的第五片部分41的翻转部43的另一侧边缘部43b,被夹在基布侧牵拉部件91与身体侧牵拉部件92之间而形成。而且,基布侧牵拉部件91与身体侧牵拉部件92在将保护片24的第二片部分29的翻转部31的另一侧边缘部31b与辅助片25的第五片部分41的翻转部43的另一侧边缘部43b夹入两牵拉部件91、92之间的状态下进行接合。
两牵拉部件91、92的另一侧边缘部91b、92b,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通过这样设置两牵拉部件91、92,将两牵拉部件91、92向剥离方向A拉伸,从而能够将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而且,与将保护片24和辅助片25接合了的结构相比,在两牵拉部件91、92上能够使用具有厚度的塑料板,所以能够防止当向剥离方向A拉伸时保护片24及辅助片25从指插入孔36破裂的情况。
图10A~图10F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外用贴剂的形状的俯视图。外用贴剂20、50、60、70、80、90的形状,如图10A~图10F所示,也可以形成为在长度方向X上随着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侧与另一端面34侧的中间部朝向基布21的一端面33侧逐渐变细的形状。
通过做成这种形状,能够减少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的剥离开始时的必须剥离的保护片24的面积。从而,能够减小从药剂层22开始剥离保护片24所需的力,所以能够以较小的拉力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
作为在长度方向X上随着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侧与另一端面34侧的中间部朝向基布21的一端面33侧逐渐变细的形状,例如可举出心形。这样能够容易将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而且提高外观上的美观,做成所谓潇洒的形状,从而能够提供即使是不喜欢粘贴各外用贴剂20、50、60、70、80、90的女性也适合使用的外用贴剂。
通过在基布21上喷雾、浸渍、涂敷硬化剂等,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能够防止基布21被要剥离保护片24的力拉伸而变形。由此,当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能够防止基布21变形,以及药剂层22彼此粘贴的情况。硬化剂可以喷雾、浸渍、涂敷在基布21的整个面上等,也可以仅喷雾、浸渍、涂敷在长度方向X上的从基布21的中央部到一端面33侧的位置等。
图11A~图11C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00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10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1A所示,在外用贴剂100中,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的剥离片23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翻转而折回。更具体地说,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的保护片24的第三片部分30及辅助片25的第六片部分42,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翻转而折回。在该状态下,保护片24的第三片部分30与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相对,辅助片25的第六片部分42面对外方露出。在基布21的靠一端面33的剥离片23的端缘部101和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之中向外方露出的表面的范围内,粘接辅助带102。辅助带102是在其一表面具有粘接层的粘接带。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辅助带102固定基布21和剥离片23,但也可以使用接合剂来进行接合。
通过这样形成,能够缩短外用贴剂100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所以即使是手比较小的人也能容易拿外用贴剂100。从而,当使外用贴剂100移动到所需的粘贴部位时,能够防止从手脱落等,提高操作性。而且,由于能够缩短外用贴剂100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所以能够提高用袋等包装外用贴剂100时的包装性。
图11B是表示代替辅助带102,由具有非粘接部分的粘接带103在剥离片23的端缘部101和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之中向外方露出的表面的范围内进行粘接的状态的立体图。粘接带103具有未涂敷粘接剂的非粘接性的把持部103a和涂敷有粘接剂的粘接部103b。粘接带103其粘接部103b在基布21的靠一端面33的剥离片23的端缘部101和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之中向外方露出的表面的范围内进行粘接,把持部103a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另一端面34折回而形成。
通过这样形成,能够通过用手指把持把持部103a,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另一端面34拉伸,从而粘接部103b的一部分从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剥离,在粘接部103b的剩余部分粘接在剥离片23上的状态下,从将剥离片23重叠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的状态,翻转到相对另一表面21b背离的展开状态,从而成为可粘贴的状态。
另外,当从将剥离片23重叠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的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拉伸把持部103a的方向与从药剂层22剥离剥离片23的剥离方向A相同,所以仅将保持部103a向剥离方向A拉伸,就可以从药剂层22剥离剥离片23,粘贴在任意的患部。
图11C是表示外用贴剂100的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的剥离片23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翻转而折回,再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另一端面34折回的状态的立体图。更具体地说,首先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的保护片24的第三片部分30及辅助片25的第六片部分42,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翻转而折回。而且,在基布21上折回的剥离片23再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另一端面34折回。在该状态下,保护片24的第三片部分30的一部分与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相对,保护片24的第三片部分30的剩余部分面对外方而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的剥离片23利用接合剂接合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而接合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基布21的靠一端面33的剥离片23的翻转部104和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之中向外方露出的表面的范围内粘接辅助带。
通过这样形成,即使在剥离片23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的部分的长度L2较长的场合,也能够缩短外用贴剂100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所以即使是手比较小的人也能容易拿外用贴剂100。从而,当使外用贴剂100移动到所需的粘贴部位时,能够防止从手脱落等,提高操作性。而且,由于能够缩短外用贴剂100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所以能够提高用袋等包装外用贴剂100时的包装性。
在图11C所示的外用贴剂100中,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翻转而折回,再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另一端面34折回的剥离片23,形成为在长度方向X上从另一端面34不突出,但也可以形成为例如保护片24的第三片部分30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在长度方向X上从另一端面34突出3~7mm左右。
通过这样形成,能够用手指把持在长度方向X上从另一端面34突出的第三片部分30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而从药剂层22剥离剥离片23,所以能够容易地从药剂层22剥离剥离片23。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10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11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C是沿着长度方向X的方向,且是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朝向另一端面34的方向。而且,方向C有时也成为沿着剥离方向A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10包括基布21、涂敷在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药剂层22、以及可剥离地粘贴在药剂层22上的保护片24,保护片24包括:粘贴在药剂层22的粘贴侧表面22a上的第一片部分28;与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连接,并在与一侧边缘部28a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28b的范围重叠在第一片部分28上的第二片部分29;以及接合在第二片部分29的与基布21相反一侧的一表面37上的第三片部分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第一片部分28的端面131和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第二片部分29的端面112,在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虚拟的一平面上一致地形成。而且,第三片部分30的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面之中,基布21的一端面33侧的端面即一端面113形成为,与基布21的一端面33在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虚拟的一平面上一致。另外,包括第三片部分30的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面之中、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端面即另一端面114的第三片部分30的一部分,形成为在长度方向X上向沿着剥离方向A的方向C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在长度方向X上,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到第三片部分的另一端面114的距离L8形成为例如40mm~100mm,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60mm。另外,与外用贴剂20同样,也可以在第三片部分30上设置指钩部35。
在第一片部分28的另一表面133与第二片部分29的另一表面134之间,形成由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117。粘接剂层117在长度方向X上,形成于从第一片部分28的端面131及第二片部分的端面112向方向B具有规定的距离L5的范围内。距离L5最好在3mm~10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6mm。厚度方向上的粘接剂层117的厚度T6没有特别限定,但厚度T6最好在0.01mm~0.4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6形成为0.1mm。粘接剂层117可以涂敷在第一片部分28的另一表面133或第二片部分29的另一表面134的任意表面上,但根据将保护片24从药剂层22剥离时的剥离的容易性及可靠性的观点考虑,最好涂敷在第二片部分29的另一表面134上。
第三片部分30在第三片部分30的表面之中,在基布21侧的另一表面181与第二片部分29的一表面37接合。在第三片部分30的另一表面118与第二片部分29的一表面37之间,形成由接合剂构成的接合剂层119,两表面37、118利用接合剂接合。作为接合剂,与用于上述接合剂层26的接合剂同样,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所谓的接合剂。
接合剂层119在长度方向X上,形成于从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向方向C具有规定的距离L6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129mm。厚度方向上的接合剂层119的厚度T7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厚度T7最好在0.01mm~0.4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7形成为0.1mm。另外,长度方向X上的基布21的一端面33侧的粘接剂层117的端面117a和长度方向X上的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接合剂层119的端面119a,在长度方向X上分离规定的距离L7而形成。距离L7最好在1mm~10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5mm。
由于第一片部分28与第二片部分29利用由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117进行粘接,所以当将外用贴剂110粘贴在身体27上时,即使在将手指接触并按压在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上的状态下,在身体27上进行外用贴剂110的粘贴位置的调整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一片部分28和第二片部分29不希望地偏移。从而,能够在身体27上变更外用贴剂110的位置,所以能够将外用贴剂110准确地粘贴在身体的所需部位。
另外,由于第二片部分29与第三片部分30利用由接合剂构成的接合剂层119进行接合,所以能够将向剥离方向A拉伸第三片部分30时产生的拉力F2可靠地传递到第二片部分29,能够在从药剂层22剥离第一片部分28的方向上可靠地产生拉力F2的分力。而且,包括第三片部分30的另一端面114的第三片部分30的一部分,形成为向沿着剥离方向A的方向C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所以即使是在身体27的任意部位粘贴外用贴剂110的场合,也能容易地用手指把持第三片部分30,并向剥离方向A拉伸。
这样能够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所以即使在将基布21的另一表面21b用手指按压在身体27上,并施加按压力F1的状态下,也能够剥离保护片24。由此,即使在未露出药剂层22的状态下将外用贴剂110按压在身体27上,通过拉伸第三片部分30,也能使药剂层22露出,并粘贴在身体27上。从而,在使外用贴剂110移动到患部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药剂层22彼此粘贴和粘贴在衣服上的情况,外用贴剂110的使用者本人能够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部位。
而且,由于粘接剂层117在长度方向X上,从第一片部分28的端面131及第二片部分的端面112向方向B形成于规定的距离L5的范围内,接合剂层119从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在长度方向X向方向C形成于规定的距离L6的范围内,粘接剂层117的端面117a与接合剂层119的端面119a分离规定的距离L7而形成,所以,能够将拉力F2不是传递到第一片部分28的另一侧边缘部28b侧,而是可靠地传递到一侧边缘部28a侧,能够在从药剂层22剥离的方向上对第一片部分28的一侧边缘部28a可靠地作用拉力F2的分力。由此,当从药剂层22剥离第一片部分28时,能够防止第一片部分28从第一片部分28的另一侧边缘部28b侧剥离。
另外,为了在从药剂层22剥离保护片24时能够用手指容易把持,从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突出而形成的第三片部分30接合在基布21、药剂层22及作为与第一片部分28相反一侧的表面的第二片部分29的一表面37上而形成。从而,当制造外用贴剂110时,能够在形成了基布21、药剂层22、第一片部分28、第二片部分29之后,将第三片部分30接合在第二片部分29上,所以尽管在长度方向X上具有从基布21突出的部分,也能容易地进行制造。
也可以在粘接剂层117上使用两面粘接带来代替粘接剂。而且,取代形成粘接剂层117,也可以熔敷第一片部分28的另一表面133与第二片部分29的另一表面134。另外,接合剂层119不限于由接合剂形成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在两面具有粘接剂层的两面粘接带而形成。而且,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片部分30的材质,除了成型较薄的塑料薄膜之外,也可以是例如具有吸液性的纸或布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剂层119形成于从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向方向C具有规定的距离L6的范围内,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方式,接合剂层119形成于第三片部分30的另一表面118与第二片部分29的一表面37相对的部分之中,除去了上述距离L5及距离L7的全部分即可。例如,如果是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并未与基布21的一端面33在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虚拟的一平面上一致,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位于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方向C分离规定的距离的位置的情况,则在第三片部分30的另一表面118与第二片部分29的一表面37相对的部分之中,只要从自粘接剂层117的端面117a在长度方向X上向方向B分离规定的距离L7的部分到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的全部分形成接合剂层119即可。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20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用贴剂120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20及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10大致相同,所以有时在对应的部分分别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C是沿着长度方向X的方向,且为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朝向另一端面34的方向。而且,方向C有时也成为沿着剥离方向A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外用贴剂120包括基布21、涂敷在基布21的一表面21a上的药剂层22、以及可剥离地粘贴在药剂层22上的保护片24和辅助片25。辅助片25以外的结构与外用贴剂11相同。
辅助片25包括:与身体27的粘贴面39抵接的第四片部分40;以及与第四片部分40的一侧边缘部40a连接,并在与上述一侧边缘部40a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40b的范围内重叠在第四片部分40上的第五片部分41,第五片部分41与第三片部分30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第一片部分28的端面131、第二片部分29的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端面112、第四片部分40的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端面121和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第五片部分41的端面122,在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虚拟的一平面上一致。
在第四片部分40的基布21侧的表面即一表面123a与第五片部分41的与一表面45在厚度方向上相反一侧的另一表面124之间,形成由具有粘接性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125。第五片部分41的另一表面124是厚度方向上的第四片部分40侧的表面,第五片部分41的一表面45是厚度方向上的基布21侧的表面。在厚度方向上,第四片部分40的与一表面123a相反一侧的表面123b是与身体27的粘贴面39抵接的表面。
粘接剂层125在长度方向X上,形成于从第四片部分40的端面121及第五片部分41的端面122向方向B具有规定的距离L9的范围内。距离L9最好在3mm~10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与L5相同的距离。厚度方向上的粘接剂层125的厚度T8没有特别限定,但厚度T8最好在0.01mm~0.4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与粘接剂层117的厚度T6相同的厚度。粘接剂层125可以涂敷在第四片部分40的一表面123a或第五片部分41的另一表面124的任意表面上,但从将辅助片25从身体27的粘贴面39剥离时剥离的容易性及可靠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涂敷在第五片部分41的另一表面124上。
第五片部分41在第五片部分41的一表面45上与第三片部分30的一表面38接合。第三片部分的一表面38是在厚度方向上与基布21相反一侧的表面。在第五片部分41的一表面45与第三片部分30的一表面38之间,形成由接合剂构成的接合剂层126,两表面38、45利用接合剂接合。作为接合剂,与用于上述接合剂层119的接合剂同样,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所谓接合剂。
接合剂层126在长度方向X上,形成于从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向沿着长度方向X的方向C具有规定的距离L10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129mm,即形成为与距离L6相同的距离。厚度方向上的接合剂层126的厚度T9没有特别限定,但厚度T9最好在0.01mm~0.4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T9形成为与接合剂层119的厚度T7相同的厚度。另外,长度方向X上的基布21的一端面33侧的粘接剂层125的端面125a和长度方向X上的基布21的另一端面34侧的接合剂层126的端面126a,在长度方向X上分离规定的距离L11而形成。距离L11最好在1mm~10mm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与L7相同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剂层126形成于从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向方向C具有规定的距离L10的范围内,而并不限定于这种方式,接合剂层126只要形成于第三片部分30的一表面38与第五片部分41的一表面45相对的部分之中,除去了上述距离L9及距离L11的全部分上即可。例如,如果是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并未与基布21的一端面33在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虚拟的一平面上一致,并且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位于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向方向C分离规定的距离的位置的情况,则只要在第三片部分30的一表面38与第五片部分41的一表面45相对的部分之中,从自粘接剂层125的端面125a在长度方向X上向方向B分离规定的距离L11的部分到第三片部分30的一端面113的全部分形成接合剂层126即可。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片25、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及第二片部分29,以第三片部分30为基准对称地形成。通过这样形成,通过用手指把持第三片部分30向剥离方向A拉伸,能够将辅助片25从身体27的粘贴面39剥离的同时将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从药剂层22剥离。
另外,通过这样形成,在用手指把持第三片部分30,并向剥离方向A拉伸的场合,能够将辅助片25及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和第二片部分29以大致均匀的移动速度向剥离方向A移动,能够防止辅助片25先被剥离或者只有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先被剥离的情况。通常,在辅助片25先被剥离或者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先被剥离的场合,药剂层22就会粘贴在辅助片25或身体27的不希望的部位上。从而,通过这样形成,当粘贴外用贴剂120时,能够防止药剂层22粘贴在辅助片25上,或者粘贴在身体27的不希望的部位上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片25和保护片24的第一片部分28及第二片部分29以第三片部分30为基准对称地形成,从而当粘贴外用贴剂120时,能够防止药剂层22粘贴在辅助片25上,或者粘贴在身体27的不希望的部位上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这种方式,例如,通过形成为辅助片25的翻转部43与保护片24的翻转部31相比没有从基布21的一端面33突出,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由于包含与身体27的粘贴面39抵接的辅助片25而构成,因此即使在外用贴剂120的使用者出汗的场合,或者使用者为油性皮肤的场合,也能够防止保护片25因汗水等紧贴在皮肤上而难以剥离的情况。从而,与季节或体质等无关,外用贴剂120的使用者总是能够自己容易地粘贴在所需的粘贴部位。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从而,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所谓的内容方面简单的例子而已,本发明的范围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并不局限于说明书本文。而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变形和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20:外用贴剂;
21:基布;
22:药剂层;
23:剥离片;
24:保护片;
25:辅助片;
26:接合剂层;
27:身体;
28:第一片部分;
29:第二片部分;
30:第三片部分。

Claims (6)

1.一种外用贴剂,在具有可挠性的片状的基布的一表面上形成药剂层,在面对药剂层的与上述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可剥离地粘贴有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片包括:第一片部分,粘贴在上述药剂层的一表面上;
第二片部分,具有翻转部,经由该翻转部与第一片部分的一侧边缘部连接,并在到与上述一侧边缘部相反一侧的另一侧边缘部的范围内重叠在第一片部分上;以及
与第二片部分连接的第三片部分,
第一片部分的另一侧边缘部的一部分翻转180°而折回,该折回的部分与第二片部分接合,
以未露出药剂层的状态将外用贴剂压紧在身体上,拉伸第三片部分而使药剂层露出,并粘贴在身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片部分的与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及与第二片部分的上述一表面连接的第三片部分的一表面上,接合有辅助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片部分与第二片部分之间,涂敷有润滑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片部分接合连接在上述第二片部分的与基布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片部分的与上述第二片部分相反一侧的一表面上,接合有辅助片。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用贴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片部分上,设有形成能够插入手指的裂口或孔的指钩部。
CN200980101233.8A 2008-12-26 2009-12-24 外用贴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6332 2008-12-26
JP2008336332 2008-12-26
JP2009181119 2009-08-03
JP2009-181119 2009-08-03
PCT/JP2009/071495 WO2010074178A1 (ja) 2008-12-26 2009-12-24 外用貼付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3075A CN101983075A (zh) 2011-03-02
CN101983075B true CN101983075B (zh) 2015-07-15

Family

ID=4228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12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075B (zh) 2008-12-26 2009-12-24 外用贴剂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5210379B2 (zh)
CN (1) CN101983075B (zh)
WO (1) WO20100741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74318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層体
JP5860097B2 (ja) * 2014-05-30 2016-02-16 輝幸 瀬戸 鎮痛消炎貼付剤
JP6444075B2 (ja) * 2014-06-30 2018-12-26 株式会社キコ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貼付剤
JP6443868B1 (ja) * 2017-12-22 2018-12-26 Atv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JP7017151B2 (ja) * 2019-02-06 2022-02-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貼付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2232B1 (en) * 1991-11-06 1999-05-06 Bioderm, Inc. Occlusive wound dressing and applicator
JPH1017465A (ja) * 1996-07-01 1998-01-20 Hideo Matsushita 湿布薬を患部への使用位置を容易に決する方法
FR2794969B1 (fr) * 1999-06-16 2002-01-18 Technosphere Sarl Pansement adhesif
JP2004089657A (ja) * 2002-08-30 2004-03-25 Hiroshi Komatsuzaki 貼付け剤用貼付け具
JP2007126425A (ja) * 2005-11-07 2007-05-24 Eisai R & D Management Co Ltd 貼付剤
JP4769575B2 (ja) * 2005-12-28 2011-09-07 帝國製薬株式会社 貼付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71276B2 (ja) * 2006-08-02 2007-01-24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貼付剤
JP2008273892A (ja) * 2007-05-01 2008-11-13 Masamichi Sato 湿布薬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99559A (ja) 2013-05-23
JPWO2010074178A1 (ja) 2012-06-21
CN101983075A (zh) 2011-03-02
WO2010074178A1 (ja) 2010-07-01
JP5210379B2 (ja) 2013-06-12
JP5485424B2 (ja)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11414B1 (ko) 첩부제
CN101983075B (zh) 外用贴剂
CN104367415B (zh) 医用胶粘带
JP5036385B2 (ja) フィルムドレッシング
KR101461269B1 (ko) 필름 드레싱
JP2013155251A (ja) ロールテープ
AU2012202196A1 (en) Stretch Adhesive Bandage
JP3135535U (ja) 創傷保護剤
JP2012016476A (ja) シート被覆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JP2009285172A (ja) マブタ貼付用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ル
JP5900875B2 (ja) 薬剤付き支持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40744U (ja) 貼付材
JP3183622U (ja) 貼付剤の剥離紙剥離用補助紙片
JP2013255856A (ja) 貼付体シート
CN107735060B (zh) 化妆用眼睑整形带及使用其的双眼睑形成方法和该带的制造方法
JP4514956B2 (ja) 絆創膏
JP3180221U (ja) 定形型テーピングテープ
JP2002233545A (ja) 治療用テープ
CN104780878A (zh) 一次性尿布和其制造方法、以及伸缩性片的制造方法
JP3210689U (ja) カテーテル固定用粘着テープ
MXPA99011483A (es) Almohadilla, metodo de produccion para la misma y vendaje adhesivo con el uso de dicha almohadilla.
JP2003153938A (ja) 粘着シート
JP2003102774A (ja) 貼付時の取扱性が改善された伸縮貼付薬
CN203852669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
JP3207908U (ja) 貼付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