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0797A - 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0797A
CN101980797A CN2009801111691A CN200980111169A CN101980797A CN 101980797 A CN101980797 A CN 101980797A CN 2009801111691 A CN2009801111691 A CN 2009801111691A CN 200980111169 A CN200980111169 A CN 200980111169A CN 101980797 A CN101980797 A CN 101980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mentioned
film
detection signal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11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0797B (zh
Inventor
篠塚淳彦
广濑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80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0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0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0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07C5/342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optical properties, e.g. col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8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 B65H29/60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diverting the stream into alternative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65H2511/512Marks, e.g. invisible to the human eye;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2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该分类系统进行对于一部分标有记号的多个片状薄膜(3)的分类,且具备:摄像图像的CCD摄像机(8);基于由CCD摄像机(8)摄像的图像来检测在片状薄膜(3)上存在的记号,并输出表示记号位置的记号检测信号(CH0、CH1)的图像处理装置(9);基于记号检测信号(CH0、CH1)来判断片状薄膜(3)上是否标有记号的PLC(10);以及基于PLC(10)的判断结果来将上述多个片状薄膜(3)分类成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3)和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3)。由此,本发明能够不用人力而是自动地分类成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和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

Description

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用于将已在其中一部分上标有表示缺陷部分的记号的多个偏光薄膜分类成标有表示缺陷部分的记号的偏光薄膜和没有标有上述记号的偏光薄膜。
背景技术
偏光薄膜通常被制造成具有一定宽度的长带状,在此状态下对其进行各种处理并卷绕到滚筒上作为卷筒薄膜(全幅的偏光薄膜)。然后,通常是卷筒薄膜从滚筒被拉出,并按照产品规格从被拉出的卷筒薄膜切割出规定形状的多个片状薄膜(切割成多个产品的偏光薄膜)。
并且,在带状的状态下利用缺陷检测装置来对偏光薄膜进行缺陷检测,并在偏光薄膜的已被检测的缺陷部位的附近位置上,用毡笔或喷墨等来做记号,以便在后续工序中容易识别缺陷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上述技术,当从卷筒薄膜切割出的片状薄膜上存在缺陷部分时,即使是肉眼难以识别的缺陷部分,由于在其附近位置上标有记号,因此用肉眼也能够容易识别缺陷的存在,能够容易将有缺陷的片状薄膜作为不合格品从产品中去除。
然而,在上述已有技术中,在缺陷检查后的工序中,在将卷筒薄膜从滚筒拉出、并将拉出的卷筒薄膜切割成规定形状的多个片状薄膜后,需要通过肉眼来判别含有记号的片状薄膜,并通过人力来去除含有记号的片状薄膜。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2001-305070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能够不用人力而是自动地将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与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分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是进行对于一部分标有记号的多个偏光薄膜的分类的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机构,其对上述多个偏光薄膜的图像进行摄像;记号检测机构,其基于由上述摄像机构摄像的图像来检测在上述偏光薄膜上存在的记号,并输出表示记号位置的记号检测信号;判断机构,其基于上述记号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各偏光薄膜上是否标有记号;以及分类机构,其基于上述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而将上述多个偏光薄膜分类成标有记号的偏光薄膜和没有标记号的偏光薄膜。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不用人力而是自动地将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与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分类。
在本发明涉及的分类系统中,上述多个偏光薄膜是通过在对偏光薄膜进行检查并在缺陷部分的附近位置标上记号后将偏光薄膜切割成多个偏光薄膜而得到的,上述摄像机构是在上述多个偏光薄膜隔开间隔地并排输送的状态下进行摄像的,本发明的分类系统还具有薄膜间隔检测机构,该薄膜间隔检测装置对上述偏光薄膜之间的间隔的位置进行检测,且输出表示间隔的位置的薄膜间隙检测信号,上述判断机构基于上述记号检测信号和上述薄膜间隔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各偏光薄膜上是否标有记号。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自动进行连续地分类,从而能够从隔开间隔并排地连续被输送的多个偏光薄膜中去除含有表示缺陷部分的记号的偏光薄膜。
在本发明涉及的分类系统中,优选为,如果上述记号检测信号中对应于记号的脉冲和上述薄膜间隔检测信号中对应于间隔的脉冲在时间轴上相邻接,则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隔着该间隔的2个偏光薄膜上标有记号。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记号在切割时被不均匀地切断,也能够判断在两个偏光薄膜上都存在记号。从而,例如即使记号在其端部刚好被切断,也能够将那个含有被切割成较小的部分记号的偏光薄膜判断为含有表示缺陷部分的记号的偏光薄膜,能够防止将含有缺陷部分的偏光薄膜分类到合格品中。
在本发明涉及的分类系统中,如果使上述记号检测信号中的脉冲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且上述薄膜间隔检测信号中对应于间隔的脉冲全部与上述伸长后的脉冲重叠,则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在隔着该间隔的2个偏光薄膜上标有记号。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由于在偏光薄膜的端部附有异物等而导致在时间轴上在与薄膜间隔检测信号中对应于间隔的脉冲相邻接的位置上存在脉冲宽度较小的脉冲,也能够防止误判断为隔着该间隔的2个偏光薄膜上存在记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偏光薄膜的分类方法是进行对于一部分标有记号的多个偏光薄膜的分类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上述多个偏光薄膜的图像进行摄像的步骤;基于所摄像的图像来检测在上述偏光薄膜上存在的记号,而得到表示记号位置的记号检测信号的步骤;基于上述记号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各偏光薄膜上是否标有记号的步骤;以及基于上述判断的结果而将上述多个偏光薄膜分类成标有记号的偏光薄膜和没有标记号的偏光薄膜的步骤。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不用人力而是自动地将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和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分类。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公开的内容而能够得到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说明而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从上述分类系统的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薄膜间隙检测信号以及记号检测信号的一例的信号波形图。
图3是表示从上述分类系统的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薄膜间隙检测信号、记号检测信号、以及将记号检测信号沿时间轴方向伸长而形成的信号的一例的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及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该分类系统检测在偏光薄膜上标的记号,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偏光薄膜进行分类,且如图1所示,其具有:滚筒2、输送辊4、5、编码器6、光源7、作为摄像机构的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8、作为薄膜间隔检测机构以及记号检测机构的图像处理装置9、作为判断机构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以及作为分类机构的分类装置11。
标有记号的偏光薄膜作为全幅的偏光薄膜、即卷筒薄膜1被提供给该分类系统。对偏光薄膜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即可,既可以是只由偏光子薄膜层构成的单层薄膜,也可以是偏光子薄膜层与其它层层叠而成的层叠薄膜。对偏光子薄膜层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在聚乙烯咔唑系树脂上吸附配向二色性色素的材料。对于上述其它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粘接剂层、保护膜层、剥离膜层、相位差薄膜层等。卷筒薄膜1的尺寸例如可以设定为宽度1500mm、长度1000m。
对于卷筒薄膜1,通过前道工序的由未图示的缺陷检测装置进行的检查而检测出伤痕、不均匀处、异物、污迹、气泡等缺陷,且为了表示出卷筒薄膜(全幅偏光薄膜)的缺陷位置,通过前道工序的未图示的划线装置或人力,在卷筒薄膜1上的缺陷部分的附近位置标上记号,并且将该卷筒薄膜1卷绕到滚筒2上进行保管。
对于在卷筒薄膜1上标的记号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被CCD摄像机8捕捉到的记号即可。对于在卷筒薄膜1标上记号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举出如下方法等,即:日本发明专利公开2001-305070号公报公开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了毡笔(例如市面上销售的“魔法笔(注册商标)”)的划线装置或喷墨式划线装置等划线装置来自动地在偏光薄膜的缺陷部分的附近位置标上有色记号(黑色记号或彩色记号等);人工地利用毡笔在偏光薄膜的缺陷部位的附近位置标上有色记号的方法;利用划线装置或人工地利用荧光笔在偏光薄膜的缺陷部位的附近位置标上荧光记号的方法;针对偏光薄膜的缺陷部位的附近位置,利用划线装置或人工地在偏光薄膜的缺陷部位的附近位置表面上划出伤痕来作为记号的方法。对卷筒薄膜1标上记号时,在将卷筒薄膜1的整个面分割成棋盘格子状的多个矩形区域,且在各矩形区域内存在缺陷时,在该缺陷的附近标上记号即可。
对于在卷筒薄膜1上标记的记号的形状及位置并无特别限定,最适合的是例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2001-305070号公报记载的那样,针对偏光薄膜的缺陷部分,在偏光薄膜的宽度方向两侧的预定范围的附近位置标上的2根线状记号。当在卷筒薄膜1上标的记号是线状记号时,其长度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对于记号的尺寸也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定为长度2cm、宽度2mm。
卷筒薄膜1从滚筒2被拉出,并向在滚筒2与输送辊4、5之间配置的未图示的切断装置被输送,且被未图示的薄膜切断装置切割成多个规定尺寸的矩形断片即片状薄膜3。
通过切割而得到的多个片状薄膜3相互之间隔开间隔地排列,且被输送辊4、5以及未图示的传送带输送到分类装置11。对于相邻的片状薄膜3之间的间隔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定为5mm。对于片状薄膜3的输送速度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定为200mm/s(12m/min)。当片状薄膜3之间的间隔为5mm、片状薄膜3的输送速度为200mm/s时,片状薄膜3之间的间隔(间隙)通过由CCD摄像机8摄像的1点所需的时间为0.025秒。
当在卷筒薄膜1标上的记号为有色记号或伤痕之类的可视记号时,作为光源7,使用发射出可视光的光源、例如白色灯或荧光等即可。另外,当在卷筒薄膜1标上的记号为荧光记号时,作为光源7,使用紫外线灯等即可。
在片状薄膜3被输送的状态下,从在输送辊4、5之间且在片状薄膜3下方配置的光源7向片状薄膜3照射光,且利用在片状薄膜3上方配置的CCD摄像机8来对片状薄膜3的透射图像进行摄像并转换成图像信号,并从CCD摄像机8输出到图像处理装置9。
对于CCD摄像机8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线阵传感器,该线阵传感器的析像度为250μm/像素,X方向(与片状薄膜3的输送方向正交且与片状薄膜3平行的方向)的摄像尺寸为6000像素(X方向的视野尺寸为1500mm),摄像机时钟为40MHz,扫描速率为10000脉冲,扫描速度为4000次扫描/秒,捕捉时间为0.008秒,每一次捕捉的Y方向(片状薄膜3的输送方向)摄像尺寸为32像素的量即1.6mm。不过,也可以采用利用除CCD以外的摄像元件的摄像机,来取代CCD摄像机8。另外,对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256灰度等级的数字图像信号。
图像处理装置9通过对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将该图像信号转换成3个通道的二值信号即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以及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图像处理装置9例如通过安装有图像处理软件的个人电脑来实现。
图像处理装置9基于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对从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看时(从分类装置11侧观看)位于左侧的片状薄膜3上存在的记号进行检测,且输出表示记号位置的记号检测信号CH0。记号检测信号CH0是在左侧一列的片状薄膜3上进行记号检测的过程中成为ON电平(高电平)的二值信号,从而包含与左侧一列的片状薄膜3上的记号相对应的脉冲。记号检测信号CH0在例如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与左侧一列的片状薄膜3相对应的部分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为阈值(例如,图像信号为具有0~255灰度值的数字信号时为64)以下时成为高电平,且在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超过阈值时成为低电平。
图像处理装置9基于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对从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观看时(从分类装置11侧观看)位于右侧的片状薄膜3上存在的记号进行检测,且输出表示记号位置的记号检测信号CH1。记号检测信号CH1是在右侧一列的片状薄膜3上进行记号检测的过程中成为ON电平(高电平)的二值信号,从而包含与右侧一列的片状薄膜3上的记号相对应的脉冲。记号检测信号CH1在例如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与右侧一列的片状薄膜3相对应的部分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为阈值(例如,图像信号为具有0~255灰度值的数字信号时为64)以下时成为高电平,且在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超过阈值时成为低电平。
图像处理装置9基于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来检测片状薄膜3之间的间隔(间隙、薄膜间隔)的位置,并输出表示间隔的位置的薄膜间隔检测信号。记号检测信号CH2是在片状薄膜3间的间隔检测过程中成为ON电平(高电平)的二值信号,从而包含与片状薄膜3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脉冲。记号检测信号CH2在例如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与右侧一列的片状薄膜3相对应的部分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为阈值(例如,图像信号为具有0~255灰度值的数字信号时为214)以上时成为高电平,而在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的灰度值低于阈值时成为低电平。图2中示出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以及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的例子。
图像处理装置9将包含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以及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的处理输入输出(PIO)信号向PLC10输出。在例如CCD摄像机8是上述例子中的线阵传感器时,图像处理装置9输出的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以及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的更新周期可以设定为8ms。
PLC10基于从图像处理装置9得到的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以及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来判断各片状薄膜3上是否标有记号。即,PLC10根据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中与薄膜间隔(以及外侧的没有薄膜的部分)相对应的脉冲之间是否存在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与记号相对应的脉冲,来判断各片状薄膜3上是否标有记号。进而,PLC10基于从编码器6输出到PLC10的、表示片状薄膜3的输送速度的速度信号,来判断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3是否处于分类装置11的位置上,并根据其判断结果来控制分类装置11。
分类装置11基于PLC10的判断结果来将多个片状薄膜3分类成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3和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3,且将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3作为不合格品而从产品(合格品)中去除,并将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3作为产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不用人力而是自动地将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与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分类。
[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图1及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均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卷筒薄膜1标上的记号在切割时被不均等地切断,其结果记号跨越2个片状薄膜3而存在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记号检测信号CH1中,与被切断的记号中较小的那部分记号相对应的脉冲(用虚线表示的脉冲)消失,而只有与被切断的记号中较大的那部分记号相对应的脉冲(位于用虚线表示的脉冲的右边的用实线表示的脉冲)存在。在这种场合下,如果采用实施方式1的单纯判断为在与记号检测信号CH0、CH1的脉冲相对应的片状薄膜3上存在记号的方法,则对于标有被切断的记号中较小的那部分记号的片状薄膜3,不能检测出该片状薄膜3上标有记号的情况,而有可能将标有该较小的记号的片状薄膜3误判断为合格品。因此,有可能将包含缺陷部分的片状薄膜3分类到合格品一方,使包含缺陷部分的片状薄膜3向合格品一方流出。
为此,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方法,即使切割时将记号不均等地切断而导致较小的那部分记号难以检测,也能够可靠地将存在该较小记号的片状薄膜3作为不合格品去除。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类系统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分类系统相比,只有PLC10判断各片状薄膜3上是否存在记号的判断方法不同。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类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与片状薄膜3之间的间隔相对置的片状薄膜3的端部上存在记号时,PLC10则判断为隔着间隙与该端部相邻接的另一个片状薄膜3上也存在记号,且两个片状薄膜3上都标有记号。即,如果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对应于记号的脉冲和薄膜间隙检测信号CH2中对应于间隙的脉冲在时间轴上相邻接,则PLC10判断为隔着该间隔的2个片状薄膜3上都标有记号。
这样,即使当记号在切割时被不均等地切断时,例如记号刚好在其端部被切断时,也能够判断两个片状薄膜3上都存在记号。从而,即使在如上述的场合,也能够将含有被切断成较小记号的片状薄膜3判断为标有表示缺陷部分的记号的片状薄膜3,并能够防止使含有缺陷部分的片状薄膜3向合格品一方流出的错误发生。
PLC10的上述判断方法优选为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即:PLC10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且将使脉冲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后的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与薄膜检测信号CH2进行比较,如果间隙检测信号CH2中与间隔相对应的脉冲全体与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后的记号检测信号CH0’、CH1’的脉冲重叠,则判断为隔着该间隔的两个片状薄膜3双方都标有记号。即,优选为,如果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中与间隔相对应的脉冲全体与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后的记号检测信号CH0’、CH1’的脉冲重叠,则PLC10判断为在与伸长前的脉冲相对应的片状薄膜3上标有记号,并且判断为在隔着间隔与该片状薄膜3相邻接的片状薄膜3上也存在记号。
还可以考虑过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PLC10的上述判断方法,即:在上述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如果在时间轴上在与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中的间隔相对应的脉冲相邻接的位置上存在脉冲,则PLC10无条件地判断为在隔着该间隔的两个片状薄膜3上都标有记号。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即使是因片状薄膜3的端部附有异物等而导致在时间轴上与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中的间隔相对应的脉冲相邻接的位置上存在脉冲宽度较小的脉冲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误判断为在隔着该间隔的2个偏光薄膜3上都标有记号。
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的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的方法,即使是因片状薄膜3的端部附有异物等而导致在时间轴上与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中的间隔相对应的脉冲相邻接的位置上存在脉冲宽度较小的脉冲的情况下,也不会误判断为隔着该间隔的2个片状薄膜3上都标有记号。从而,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将记号与附着在片状薄膜3端部的异物等周边缺陷识别并进行检测。
不过,特别是,在片状薄膜3是由隔着粘接剂(浆糊)层的多个薄膜层构成的多层结构时,常常会有粘接剂从其端部溢出并导致该粘接剂上附着异物的情况发生,其结果常常会在片状薄膜3的端部附着异物。
作为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的脉冲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的方法,能够采用各种公知的方法,例如采用以下方法即可。即,首先根据使脉冲向时间轴方向的后方伸长的量而相应地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的后沿延迟,由此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向时间轴方向的后方伸长。为了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的后沿延迟,例如可以使用以比脉冲宽度更长的时间来保持振幅电压的电路。另外,要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向时间轴方向的前方(过去)伸长,不可能只通过记号检测信号CH0、CH1的信号处理来直接实现,但能够通过根据使脉冲向时间轴方向的前方伸长的量而相应地使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延迟,并且根据使脉冲向时间轴方向的前方伸长的量而相应地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的后沿延迟来间接地实现。使记号检测信号CH0、CH1中的脉冲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的幅度可以根据能够由CCD摄像机8及图像处理装置9检测到的最小的记号长度以及在卷筒薄膜1上划线(标记号)的位置精度来决定。
(记号检测算法)
并且,在由实施方式1和2的方法中的图像处理装置9来进行信号处理时,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记号检测算法。
首先,从由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中取出从值nXStart到值nXEnd为止的范围,且将该范围的图像信号利用沿着Y方向延伸的分割线分割成n个部分,其中值nXStart的X坐标被假设为处于片状薄膜3存在的范围内的左端,值nXEnd的X坐标被假设为处于片状薄膜3存在的范围内的右端。此时,如果设沿X方向排列的片状薄膜3的数量为nColumn(图1中是2)、且设将分割各片状薄膜3的分割线的数量为nLine,则分割数n为
n=nColumn×(nLine+1)。
nLine例如可以是3个。而且,通过针对各分割线求出灰度值,能够求出Y方向的曲线。其中,通过片状薄膜3内的分割线数量是nColumn×nLine(条)。求出该nColumn×nLine(条)曲线的平均曲线(薄膜内平均曲线)后存入数组中,并求出由Y坐标的变化导致的灰度值(平均)的变化。并且,对于各分割部分的图像信号,将灰度值(平均)在阈值nThresholdLight(例如214)以下的Y坐标的范围设为Y方向薄膜范围(ROI)。这样能够求出Y方向薄膜范围。
不过,对于各分割部分的图像信号,当发现了灰度值(平均)在阈值nThresholdLight(例如214)以上的Y坐标的范围时,将表示发现薄膜间隔的标志设为1,而当未发现灰度值(平均)在阈值nThresholdLight(例如214)以上的Y坐标的范围时,将表示发现薄膜间隔的标志设为0。
接着,用以下公式求出各片状薄膜3的X方向假设中心(各片状薄膜3的X方向大致中心)nXCenter[k]:
nXCenter[k]=nXStart+((nXEnd-nXStart)/nColumn/2)×(2×k+1)
(k是满足0≤k≤nColumn-1的整数)
另外,对于从CCD摄像机8输出的图像信号,求出X坐标相等的多个像素间的灰度值平均(水平方向的平均曲线),并求出X坐标的变化导致的灰度值(平均)的变化。并且,基于由X坐标的变化导致的灰度值(平均)的变化,从各片状薄膜3的X方向临时中心起到+X方向以及-X方向的各方向找出各片状薄膜3的边缘,由此求出各片状薄膜3的-X方向侧边缘的坐标以及+X方向侧边缘的坐标。这样能够求出X方向薄膜范围。
然后,在检查根据需要求出的Y方向薄膜范围以及X方向薄膜范围是否妥当后,基于由X方向薄膜范围内的X坐标变化导致的灰度值(平均)变化,检测在哪个片状薄膜3上存在记号。在基于由X方向薄膜范围内的X坐标变化导致的灰度值(平均)变化来检测在哪个片状薄膜3上存在记号时,也可以使X方向薄膜范围内的X坐标变化导致的灰度值(平均)变化平滑化,并求出X坐标每增大一个值后灰度值(平滑化后的灰度值)的增量,且基于该增量如何因X方向薄膜范围内的X坐标变化而变化,来检测在哪个片状薄膜3上存在记号。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像片状薄膜3的图像的方法,采用从光源7向片状薄膜3照射光,且用CCD摄像机8来摄像其透射图像的方法。但也可以是从光源7向片状薄膜3照射光,且用CCD摄像机8来摄像其反射图像。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透光性的片状薄膜3,还适用于非透光性的片状薄膜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卷筒薄膜1标上的记号可以通过由CCD摄像机8摄像的片状薄膜3的透射图像来检测,但在用CCD摄像机8摄像片状薄膜3的反射图像的场合下,卷筒薄膜1标上的记号也可以通过由CCD摄像机8摄像的片状薄膜3的反射图像来检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9将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向PLC10输出,PLC10基于记号检测信号CH0、CH1和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来判断各片状薄膜3是否含有记号。但也可以不用图像处理装置9输出薄膜间隔检测信号CH2,而是由薄膜切割装置将表示切割定时的切割定时信号向PLC10输出,PLC10基于记号检测信号CH0、CH1和切割定时信号来判断各片状薄膜3是否含有记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对卷筒薄膜1进行检查后在缺陷部分的附近位置标上记号,然后将卷筒薄膜1切割成多个切片,并将所得到的多个切片(片状薄膜3)隔开间隔并排输送,在此输送状态下由CCD摄像机8进行摄像。但也可以在将多个片状薄膜3一张一张地固定的状态下由CCD摄像机8进行摄像。另外,上述记号也可以不是在缺陷部分的附近位置标上的记号,而是表示检查合格的记号。另外,薄膜检查也可以不是在切割之前而是在切割之后进行。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不用人力而是自动地将标有记号的片状薄膜与没有标记号的片状薄膜分类。
在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各项中实施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归根结底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狭义地解释为仅限于这种具体的例子,而是能够在本发明的宗旨和权利要求书内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将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后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不依靠人力而是自动地进行偏光薄膜的分类,因此适用于偏光薄膜以及利用偏光薄膜的各种产品的制造。

Claims (5)

1.一种分类系统,进行对于一部分标有记号的多个偏光薄膜的分类,其特征在于,具有:
摄像机构,其对上述多个偏光薄膜的图像进行摄像;
记号检测机构,其基于由上述摄像机构摄像的图像来检测在上述偏光薄膜上存在的记号,并输出表示记号位置的记号检测信号;
判断机构,其基于上述记号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各偏光薄膜上是否标有记号;
分类机构,其基于上述判断机构的判断结果来将上述多个偏光薄膜分类成标有记号的偏光薄膜和没有标记号的偏光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偏光薄膜是通过对偏光薄膜进行检查并在缺陷部分的附近位置标上记号后将偏光薄膜切割成多个切片而得到的,
上述摄像机构是在上述多个偏光薄膜相互隔开间隔地并排输送的状态下进行摄像的,
上述分类系统还具有薄膜间隔检测装置,该薄膜间隔检测装置对上述偏光薄膜之间的间隔的位置进行检测,且输出表示间隔的位置的薄膜间隔检测信号,
上述判断机构基于上述记号检测信号和上述薄膜间隔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各偏光薄膜上是否标有记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述记号检测信号中对应于记号的脉冲和上述薄膜间隔检测信号中对应于间隔的脉冲在时间轴上相邻接,则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隔着该间隔的2个偏光薄膜上标有记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使上述记号检测信号中的脉冲沿时间轴方向的前后伸长、且上述薄膜间隔检测信号中对应于间隔的脉冲全部与上述伸长后的脉冲重叠,则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在隔着该间隔的2个偏光薄膜上标有记号。
5.一种分类方法,进行对于一部分标有记号的多个偏光薄膜的分类,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上述多个偏光薄膜的图像进行摄像的步骤;
基于所摄像的图像来检测在上述偏光薄膜上存在的记号,得到表示记号位置的记号检测信号的步骤;
基于上述记号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各偏光薄膜上是否标有记号的步骤;
基于上述判断的结果来将上述多个偏光薄膜分类成标有记号的偏光薄膜和没有标记号的偏光薄膜的步骤。
CN200980111169.1A 2008-03-31 2009-03-26 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 Active CN101980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0435A JP5415709B2 (ja) 2008-03-31 2008-03-31 偏光フィルムの仕分けシステム
JP2008-090435 2008-03-31
PCT/JP2009/056082 WO2009123004A1 (ja) 2008-03-31 2009-03-26 偏光フィルムの仕分けシステムおよび仕分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0797A true CN101980797A (zh) 2011-02-23
CN101980797B CN101980797B (zh) 2013-05-22

Family

ID=4113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1169.1A Active CN101980797B (zh) 2008-03-31 2009-03-26 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JP (1) JP5415709B2 (zh)
KR (1) KR101593251B1 (zh)
CN (1) CN101980797B (zh)
CZ (1) CZ2010720A3 (zh)
PL (1) PL392793A1 (zh)
SK (1) SK50382010A3 (zh)
TW (1) TWI456188B (zh)
WO (1) WO200912300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4785A (zh) * 2012-03-23 2014-12-10 东丽株式会社 被测长产品的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CN106796183A (zh) * 2014-10-10 2017-05-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膜制造方法、膜制造装置、膜以及膜卷绕体
CN106918603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光谱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159592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膜分类系统和方法
CN107727654A (zh) * 2017-09-29 2018-02-23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膜层检测方法、装置及膜层检测系统
CN109313302A (zh) * 2016-06-08 2019-02-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来处理薄膜的装置以及方法
CN111054639A (zh) * 2019-12-18 2020-04-24 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板在线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7351B (zh) * 2010-06-02 2012-09-19 天津大学 基于图像检测法的油封弹簧全自动分选系统及方法
JP6191627B2 (ja) * 2013-01-30 2017-09-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画像生成装置、欠陥検査装置および欠陥検査方法
CN105293064A (zh) * 2015-12-04 2016-02-03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气自动化包装缺陷检测装置
CA3053788A1 (en) 2017-02-20 2018-08-23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ulti-cell multi-layer high voltage supercapacitor
CN111208136B (zh) * 2020-01-16 2023-04-07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检查涂层隔膜朝向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9372A (ja) * 1995-10-18 1997-04-28 Datsuku Eng Kk 製品検査装置及びそのマーク有無検査手段
JPH10194585A (ja) * 1997-01-14 1998-07-28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平判枚葉自動選別装置
JPH10296151A (ja) * 1997-04-28 1998-11-10 Sony Corp 塗布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A2365879C (en) * 1999-03-18 2009-11-24 Nk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rking defect and device therefor
JP2001305070A (ja) 2000-04-19 2001-10-31 Sumitomo Chem Co Ltd シート状製品の欠陥マーキ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344302A (ja) * 2002-05-31 2003-12-03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の検査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CN101025399B (zh) * 2006-02-20 201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快速检验镜片缺陷的方法
CN101063659A (zh) * 2006-04-26 2007-10-31 陈岳林 纸张纸病检测系统
TWM316389U (en) * 2007-01-15 2007-08-01 Els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Testing machine used for optical thin films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4785A (zh) * 2012-03-23 2014-12-10 东丽株式会社 被测长产品的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US10355256B2 (en) 2014-10-10 2019-07-1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Film production method and film production device
CN106796183B (zh) * 2014-10-10 2018-07-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膜制造方法、膜制造装置
US10168285B2 (en) 2014-10-10 2019-01-0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eparator sheet, production method for separator, separator sheet wound body, and separator sheet production device
US10177358B2 (en) 2014-10-10 2019-01-08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Film production method and film production device
CN106796183A (zh) * 2014-10-10 2017-05-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膜制造方法、膜制造装置、膜以及膜卷绕体
US10665838B2 (en) 2014-10-10 2020-05-2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parator web,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parator, separator web,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eparator web
CN106918603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光谱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918603B (zh) * 2015-12-25 2021-04-27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谱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159592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膜分类系统和方法
CN109313302A (zh) * 2016-06-08 2019-02-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来处理薄膜的装置以及方法
CN107727654A (zh) * 2017-09-29 2018-02-23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膜层检测方法、装置及膜层检测系统
CN111054639A (zh) * 2019-12-18 2020-04-24 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板在线检测装置
CN111054639B (zh) * 2019-12-18 2021-04-13 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板在线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35788A (ko) 2010-12-27
KR101593251B1 (ko) 2016-02-11
CN101980797B (zh) 2013-05-22
CZ2010720A3 (cs) 2011-08-31
JP5415709B2 (ja) 2014-02-12
TWI456188B (zh) 2014-10-11
PL392793A1 (pl) 2011-02-28
WO2009123004A1 (ja) 2009-10-08
TW200951423A (en) 2009-12-16
SK50382010A3 (sk) 2011-02-04
JP2009244063A (ja)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0797B (zh) 偏光薄膜的分类系统以及分类方法
CN201440129U (zh) 印品检测设备
EP240160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efects of substrate
JP6183875B2 (ja) 多孔質炭素繊維シート状物の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3767695B2 (ja) 空瓶の検査システム
JP200810231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におけるインク液吐出不良を検出する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CN103051825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JP2822830B2 (ja) シート状印刷物の欠陥検出方法
CN202256178U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瓶盖内垫缺陷检测设备
JP3904981B2 (ja) 包装紙の折り込み良否判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0160039A (ja) 印刷物の品質検査方法及び品質検査装置
JP5846999B2 (ja) 検査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60001B2 (ja) 印刷物の検査方法
JP6699694B2 (ja) 検査システム、検査方法
WO2008072679A1 (ja) マークの検出方法
JP5540186B2 (ja) 容器のラベル検査装置
CN105556576A (zh) 校验具有聚合物基底和透明窗口的有价文件的方法及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JP2021135063A (ja)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4117103A (ja) 容器のラベル破れ検査装置
JP5463159B2 (ja) 透明容器の識別方法
JP2009236855A (ja) 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JP2004251662A (ja) 物品検査方法と物品検査装置
WO2021166729A1 (ja)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H07306160A (ja) 無地材料の品質検査方法
JP6048939B2 (ja) 光輝性印刷物の検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