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7775A -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7775A
CN101977775A CN2009801096371A CN200980109637A CN101977775A CN 101977775 A CN101977775 A CN 101977775A CN 2009801096371 A CN2009801096371 A CN 2009801096371A CN 200980109637 A CN200980109637 A CN 200980109637A CN 101977775 A CN101977775 A CN 101977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aper
coil paper
prn device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96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7775B (zh
Inventor
北村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77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7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7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77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6Print density control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设备,即使在停止设备的操作以进行冷却时,也能够在不在用于打印下一图像的卷纸上留下输送辊印迹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的打印。热头通过将涂布在墨带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从盒中引出的卷纸来进行打印。由输送辊对以夹持状态输送该卷纸。热敏电阻器检测该打印设备内的温度。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以第一输送速度将卷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以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当所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以低于该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将卷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

Description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以及该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捕获由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并在诸如打印薄片等的记录介质上打印该图像数据的打印设备在一般家庭中已经得到普及。
传统地,这些家用打印设备通常使用单页薄片(cut sheet)进行打印。然而,包含在盒中的打印薄片不必局限于单页薄片,还可以使用通过环绕辊卷绕带状打印纸而形成的卷纸。
使用卷纸进行打印的优点例如在于,不仅可以在节省空间的盒中保持大量的打印纸,而且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打印尺寸共享包括盒的输送机构。
在使用单页薄片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单页薄片的尺寸需要大于打印区域,从而在打印操作期间保持该打印区域。由于该原因,在完成打印之后,用户有时必须由他/她自己来裁切单页薄片中在打印区域周边用以保持该打印区域的部分。
另一方面,在使用卷纸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在打印设备中设置有用于裁切打印纸的裁切器,因此打印设备能够恰好裁切出打印区域以将其提供给用户。
图10是使用卷纸的传统打印设备在紧挨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的状态下的图。图11是该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打印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图12是该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排出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
将参考图10~图12说明由传统打印设备所执行的一系列打印操作。
由未示出的进给辊进给加载在打印设备中的卷纸1,其中由输送辊对4夹持着卷纸1的前端向前给送。之后,在从未将卷纸1从夹持状态释放的情况下,通过输送辊对4使卷纸1来回往复运动,由此执行从打印到排出的一系列操作。
在打印沿卷纸输送方向的长度为X的图像的情况下,通过输送辊对4输送卷纸1,直到卷纸1上的打印开始点S被输送至热头(thermal head)3的加热元件的正下方的位置(打印开始位置)为止(参见图10),其中打印开始点S位于距离卷纸前端为X的位置处。
然后,使卷纸1和墨带(ink ribbon)2在打印开始点S处与热头3以及与热头3相对的压纸辊(platen roller)6压力接触。
之后,沿着卷纸前端向着热头3移动的方向(即,沿着朝向图10所示的左侧的方向)输送卷纸1。同时,沿着与卷纸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由未示出的带驱动机构输送墨带2。
此时,热头3的加热元件生成热,由此将墨带2上的墨转印至卷纸1上以进行打印。
继续卷纸输送,直到卷纸前端被输送至热头3的加热元件的正下方的位置(打印结束位置)为止(参见图11)为止,由此形成长度为X的图像(参见图10)。
墨带2涂布有诸如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等的多种颜色的墨。通过将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转印至卷纸1来进行图像形成(打印)。由于该原因,输送辊对4再次将被输送至打印结束位置的卷纸1回返至打印开始位置,然后重复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
当完成最后一种颜色的打印时,输送卷纸1,直到打印开始点S移动至裁切单元5正下方的位置。之后,裁切单元5在点S处裁切卷纸1,然后仅排出形成有图像的部分(打印输出物1-A)(参见图12)。
在紧挨在上述操作之后打印下一图像的情况下,输送卷纸1,直到点S’移动至热头3的加热元件正下方的位置为止,然后从头开始再次执行上述的一系列操作,其中点S’与卷纸1被裁切的点S相距所测量的下一图像的长度X’。
当在上述打印设备中重复执行打印时,由热头3的加热元件生成的热在打印设备中累积,这使得打印设备的组成部件的温度和设备内的环境温度逐渐上升。然后,当组成部件的温度超过了预定值时,热量可能毁坏组成部件或者对打印处理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妨碍了正常打印操作。
为了应对该问题,在打印设备中设置热敏电阻器等,并且当打印操作期间由热敏电阻器等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定值时,暂时停止打印操作,以提供用于使温度低于该预定值的散热时间。
通常,在卷纸1位于打印开始位置的状态(即,打印开始点S位于热头3的加热元件正下方的状态)(参见图10)下停止打印操作,以使得能够在温度变得低于预定值之后立即开始用于打印的下一次输送。
然而,当在卷纸1保持在打印开始位置的状态下使操作暂停预定时间段时,在卷纸1被输送辊对4所夹持的部分产生凹部。
该凹部生成在要打印的下一打印图像的打印范围X’(S~S’)内,因此当打印下一图像时,不能适当地转印墨,由此妨碍了良好的打印。
为了避免该问题,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卷纸上的用于打印第一个图像的区域和用于打印第二个图像的区域之间设置页边空白(margin),从而当需要停止打印操作时,能够由输送辊对夹持空白部分(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3-54054号公报)。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3-54054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该空白部分不能用作打印区域,因此无法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完全有效地利用卷纸1。
此外,需要复杂的机构进行如下动作:进给包括空白部分的卷纸,然后再次将卷纸输送至打印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打印设备:即使在停止设备的操作以进行冷却时,该打印设备也能够在不在用于打印下一图像的卷纸上留下输送辊印迹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的打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热头,用于通过将保持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记录纸来进行打印;输送单元,用于以夹持状态输送所述记录纸,以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转印至所述记录纸;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进行动作,以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的输送所述记录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输送单元以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设备在由输送单元以夹持状态输送卷纸时,通过利用热头将涂布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所述卷纸来进行打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操作的输送所述卷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卷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其中,当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以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将所述卷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热头,用于通过将保持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记录纸来进行打印;输送单元,用于以夹持状态输送所述记录纸,以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转印至所述记录纸;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进行动作,以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的输送所述记录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即使在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单元也不使所述输送单元停止输送所述记录纸。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设备在由输送单元以夹持状态输送卷纸时,通过利用热头将涂布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所述卷纸来进行打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操作的输送所述卷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卷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其中,当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即使在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单元也不使所述输送单元停止输送所述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设备,即使在停止设备的操作以进行冷却时,也可以在不在用于打印下一图像的卷纸上留下输送辊印迹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的打印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设备中加载了盒的状态下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开始用于进给卷纸1的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的状态下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打印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冷却时间开始之后卷纸正在回返的状态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排出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
图7是示出图1中出现的热头的温度在冷却期间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8是示出图1中出现的热头的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冷却期间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基本部件的控制框图。
图10是示出使用卷纸的传统打印设备在紧挨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的状态下的图。
图11是示出传统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打印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
图12是示出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排出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的以下说明实际上仅是示意性的,而无意限制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途。
以下将参考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设备中加载了盒的状态下的图。
在图1的打印设备101中,卷纸1(环绕辊所卷绕的带状记录介质)和涂布有墨的墨带2包含在盒102中。
在将盒102加载在打印设备101中之前的状态下,由盒102密封卷纸1,以防止用户直接接触卷纸1。
当在打印设备101中加载盒102时,将卷绕有卷纸1的辊7连接至打印设备101中所设置的进纸马达的转动机构,由此通过打印设备101来控制辊7的转动。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卷纸1和墨带2一起封装在盒102中,然而还可以设置两个单独的盒以分别容纳卷纸和墨带。
进给辊8和卷取辊(take-up roller)9各自卷绕有墨带2。当在打印设备101中加载盒102时,卷取辊9连接至打印设备101中所设置的墨带卷绕马达的转动机构,由此通过打印设备101来控制卷取辊9的转动。
经由盒出口102-1从盒102中引出环绕辊7所卷绕的卷纸1。
去卷辊(uncurling roller)10和去卷从动辊11对卷纸1的卷曲进行校正。将夹持辊(grip roller)4-1和夹送辊(pinch roller)4-2分别配置在隔着卷纸1彼此相对的位置处,以从相对的两侧夹持卷纸1。
当夹持辊4-1顺时针转动时,向着热头3输送从盒102引出的卷纸1。热头3通过将涂布在墨片(ink sheet)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从盒中引出的卷纸1来进行打印。
压纸辊6与热头3彼此协作从而使墨带2和卷纸1保持为叠加状态。排出辊12沿着排出方向(朝向图1所示的右侧的方向)输送卷纸1。
其上形成有不均匀部分的薄片排出辊13将从卷纸1裁切出的已打印部分排出至未示出的排出箱。排出辊12和薄片排出辊13分别配置在隔着卷纸1彼此相对的位置处,以从相对的两侧夹持卷纸1。
裁切单元5包括裁切刀片和支撑刀片。裁切刀片和支撑刀片分别配置在隔着卷纸1的输送路径彼此相对的位置处。通过未示出的传动机构(gear train)驱动裁切单元5,从而通过使上下刀片彼此相对滑动来裁切卷纸1。
接着,参考图2~图6说明从引出卷纸1到裁切和排出卷纸1的实际打印操作。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开始用于进给卷纸1的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的状态下的图。
此外,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打印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冷却时间开始之后卷纸正在回返的状态下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在紧挨在结束排出操作之后的状态下的图。
当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驱动与卷纸1一体地转动的辊7使其(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卷纸1开始转动。根据该转动,环绕辊7所卷绕的卷纸1逐渐展开,因此,经由盒出口102-1从盒102引出卷纸1的前端。
在盒出口102-1附近以正对卷纸1且相对于卷纸1的宽度具有足够距离的方式配置卷纸检测传感器14。
该配置使得,当经由盒出口102-1从盒102中引出卷纸1时,可以基于卷纸检测传感器14的检测时刻的差异来判断卷纸1的倾斜程度。
如果所检测到的倾斜度大于容许量,则停止引出操作。如果在倾斜状态下引出卷纸1,则倾斜度在打印设备101内输送卷纸1的期间将增大。这不仅妨碍了精确打印,而且更糟糕的情况是,还可能使卷纸1从打印设备101中输送卷纸1所允许的宽度范围偏离。
将经由盒出口102-1从盒102中引出的卷纸1引导至用于执行去卷操作的去卷辊10。
去卷辊10由软橡胶制成。去卷辊10与硬质的去卷从动辊11压力接触,并且改变卷纸1的前进方向,从而改变卷纸1的形状(即,使卷纸1展开),其中去卷从动辊11配置在与去卷辊10相对的位置处。
利用该配置,在与环绕辊7卷绕卷纸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按压卷纸1,由此消除了卷纸1因保持为卷绕辊7所引起的卷曲。应该理解,用于实现卷纸1的去卷的配置不局限于上述示例,而可以采用任何其它适当的配置。
例如,可以使卷纸1在壁状硬质的构件之间通过来使卷纸1去卷,或者可选地使卷纸1以Z字形方式通过多个去卷辊来使卷纸1去卷。
应该注意,紧挨在引出卷纸1之后,去卷辊10处于缩回位置(即,与去卷从动辊11分离)。然后,在卷纸1被引出至正对去卷辊10的位置的时刻,使去卷辊10与去卷从动辊11压力接触,由此将卷纸1夹持在去卷辊10和去卷从动辊11之间。
通过去卷辊10将去卷后的卷纸1输送至输送辊对4。
输送辊对4包括夹持辊4-1和夹送辊4-2。在卷纸1到达输送辊对4之前,夹持辊4-1处于从夹送辊4-2缩回的位置。然后,在卷纸1被输送至正对输送辊对4的位置的时刻,使夹持辊4-1与夹送辊4-2压力接触,由此通过输送辊对4夹持卷纸1。在夹持卷纸1的同时,输送辊对4输送卷纸1,直到完成打印并切断卷纸为止。
夹持辊4-1的表面形成有突出于该表面的细小突起。这些突起与卷纸1的背面咬合,以使得在输送辊对4转动时,能够可靠且无滑动地输送卷纸1。
进一步输送由夹持辊4-1所夹持的卷纸1,以使其在热头3和配置在与热头3相对的位置处的压纸辊6之间通过。
在压纸辊6后方(即,沿着输送卷纸1的方向位于压纸辊6下游的位置处),配置了卷纸前端定位传感器15。当在热头3和压纸辊6之间通过的卷纸1的前端到达卷纸前端定位传感器15正上方的位置时,使卷纸前端定位传感器15接通(ON)。
在从卷纸前端定位传感器15接收到ON信号时,安装在打印设备101上的控制器根据打印图像(要打印的图像)的大小来计算卷纸1要被输送的距离。
夹持辊4-1基于该计算的结果来控制输送卷纸1,并且当卷纸1到达预先设置的打印开始位置时,停止输送卷纸1。由此完成对卷纸1上的打印区域的前端的定位。
假定打印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等于X,打印开始位置对应于如下位置:在该位置,与卷纸1的前端相距长度X的打印开始点S位于配置在热头3的基底上的加热线(heating line)3-1的正下方。
当完成对卷纸1上的打印区域的前端的定位时,卷起盒102中所包含的墨带2。由设置在打印设备101中的带卷绕马达和连接至该马达的传动机构(未示出)来卷起墨带2。
在墨带2上,依次重复配置黄色、品红色、青色和涂层的一系列墨面,并且沿着墨带的宽度对各色面的前端施加有颜色的识别带。应该注意,对作为第一颜色的黄色的墨面的前端所施加的识别带在颜色和形状上与其它面的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作为第一颜色的黄色的墨面的前端上涂布有两个识别带,以使得黄色的墨面能够与各自在其前端上涂布有单个识别带的其它颜色的墨面区别开。通过带颜色前端定位传感器16来识别各颜色,并将识别结果发送至控制器。这使得能够确定出检测到的墨颜色面的前端是要用于进行打印的第一面,即黄色墨面。
当带颜色前端定位传感器16识别出涂布在带面上的两个识别带时,则停止墨带卷绕马达。同时,驱动用于抬高和降低热头3的头上/下马达(未示出),以使热头3与压纸辊6压力接触。
当热头3移至预定位置时,去卷辊10缩回以停止去卷操作。这防止了在打印操作期间对卷纸1施加过多的负荷。
然后,通过夹持辊4-1开始输送卷纸1,同时对热头3的加热线3-1进行加热,由此将涂布在墨带2上的墨转印至卷纸1上以形成图像。
此时,由于夹持辊4-1沿着反方向输送卷纸1,因此卷纸1回返至盒102中。在卷纸回返的同时,进纸马达进行动作以使辊7沿着与在开始打印操作时推出卷纸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重新卷绕卷纸1而没有松弛。
应该注意,进纸马达包括具有滑动转矩的离合机构。利用该配置,进纸马达沿着引出卷纸1的方向的操作使得全部力从进纸马达传送至卷纸1,而利用预定量的滑动转矩来执行进纸马达沿着重新卷绕卷纸1的方向的操作。
利用上述配置,可以在打印操作期间重新卷绕卷纸1,而无需对卷纸1的由输送辊对4引出的部分施加过多压力。
使用涂布在墨带2上的各识别带的检测时刻作为打印开始基准,来对打印时的墨带2的卷绕长度、卷纸1的重新卷绕长度和输送辊对4对卷纸1的输送距离进行控制。
例如,基于打印开始基准,当加载明信片大小的盒102时,被控制进行约150mm长度的打印,当加载L大小的盒102时,被控制进行约127mm长度的打印。因此,在与所述大小相对应的范围内进行打印。
在相对于打印开始基准执行预定长度的打印时,停止用于卷绕墨带2的操作和用于重新卷绕卷纸1的操作,并且同时还停止夹持辊4-1对卷纸1的输送(参见图4)。
当完成了卷纸1上一种颜色的墨(在本示例中为黄色墨)的打印时,驱动头上/下马达以将热头3移至预定的缩回位置。同时,墨带2卷绕非常小的量,由此消除了墨带2的松弛。
接着,执行回返操作,以沿着与打印时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将卷纸1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此时仅输送与打印时的输送距离相对应的量。
在完成打印操作之后,如果由配置在热头3附近的热敏电阻器(未示出)检测到的温度超过了基准温度(在本实施例中为60℃),则以降低至正常速度V的1/20的速度V’的卷纸输送速度执行回返操作。
正常速度V(第一输送速度)是预先设置的输送速度,并且速度V’(第二输送速度)是低于速度V的输送速度。
然后,当由热敏电阻器检测到的温度变得低于60℃时,将卷纸输送速度切换为正常速度V,并完成回返操作(参见图5)。
如果在由热敏电阻器检测到的温度变得低于60℃之前,卷纸1已到达打印开始位置,则以保持在第二输送速度的卷纸输送速度再次向打印结束位置输送卷纸1,而不在打印开始位置处停止。
然后,卷纸1在打印开始位置和打印结束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直到由热敏电阻器检测到的温度变得低于60℃为止。当该温度变得低于60℃时,将卷纸输送速度切换为正常速度V,并且将卷纸1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由此完成了回返操作。也就是说,在头温度变得低于60℃之前,以往复运动的方式继续输送而不是停止输送操作。
上述冷却操作防止了由于热头3的头温度和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上升导致损坏组成部件或影响打印处理而妨碍正常打印的执行。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头温度进行冷却操作,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用设置在打印设备中的热敏电阻器检测设备内的温度并响应于该设备内的温度的上升来进行冷却操作。
当完成了回返操作并且卷纸1到达打印开始位置时,针对品红色的墨开始相同的打印操作。在完成针对品红色的墨的打印操作之后,针对青色的墨执行相同的打印处理,然后针对涂层进行相同的打印处理。简言之,顺次转印黄色的墨、品红色的墨、青色的墨和涂层墨,以生成图像。
另外,在完成以品红色的墨或青色的墨进行的打印之后,检查由热敏电阻器检测到的温度,并且当该温度超过了60℃时,以速度V’开始回返操作。然后,当温度变得低于60℃时,将卷纸输送速度切换为正常速度V,并且终止回返操作。
当完成了针对涂层的处理时,通过夹持辊4-1的操作来输送卷纸1,直到卷纸1上的打印开始点S到达裁切单元5的裁切位置为止。当卷纸1上的打印开始点S到达该裁切位置时,停止转动夹持辊4-1,并且沿着排出方向转动排出辊12。
上述操作使得卷纸1可以在夹持辊4-1和排出辊12之间没有松弛地展开,从而可靠地将卷纸1上的打印开始点S输送至裁切位置。
当在打印开始点S对准裁切位置之后驱动裁切单元5的裁切马达时,在打印开始点S处裁切卷纸1。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使用裁切刀片的裁切方法,说明了通过上下刀片彼此相对滑动来横向裁切卷纸1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通过移动正在转动的圆形旋转刀片来裁切卷纸1的裁切方法,或者可选地通过沿着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裁切刀片来裁切卷纸1的裁切方法。
通过利用裁切处理裁切卷纸1所生成的打印输出物1-1保持在被排出辊12夹持的状态下。在该状态下驱动排出辊12,以沿着排出方向输送打印输出物1-1。
薄片排出辊13配置在与排出辊12相对的位置处。当沿着排出方向输送打印输出物1-1时,使打印输出物1-1的端部与薄片排出辊13的不均匀部分相接合。结果,将打印输出物1-1排出至排出箱(未示出)(参见图6)。
此时,与排出辊12的转动轴同轴设置的辅助排出杆向着排出箱推进打印输出物1-1的打印面,这使得可以更可靠地将打印输出物1-1送至排出箱。在被驱动预定时间段之后,排出辊12停止转动。
至此,完成了打印操作。
在连续打印下一图像的情况下,假定从裁切之后的新的卷纸的前端起测量出的下一图像的副扫描方向长度等于长度X’,按照如下对卷纸1的输送进行控制:
输送卷纸1,直到打印开始点S’到达配置在热头3的基底上的加热线3-1的正下方的位置(下一图像打印开始位置)为止,其中打印开始点S’位于与卷纸前端相距长度X’的位置处,由此完成了对卷纸打印开始位置进行定位的操作,然后再次执行上述打印操作。
从上述说明明显可知,根据本实施例,当开始冷却期间时,以保持为慢于正常输送速度的卷纸输送速度来进行回返操作。
因此,即使在冷却期间也保持夹持辊4-1的恒定转动,从而能够避免由于卷纸1在相同位置被夹持超过预定时间段或以上而在卷纸1上形成线性凹部。
此外,由于能够防止通过在图像或下一图像的打印区域中形成线性凹部而妨碍适当的墨转印,因此可以不必在下一图像打印区域之前提供空白区域并裁切掉该空白区域,从而防止浪费卷纸。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回返操作期间,当由热敏电阻器检测到的温度变得低于60℃时,将卷纸输送速度从作为第二输送速度的速度V’切换为正常输送速度,然而还可以采用预先设置以第二输送速度进行输送的时间段的方法。除上述特征之外,该变形例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的其它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
在使用相同冷却系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的指数函数曲线来表示根据预定温度冷却热头3时出现的头温度变化。
因此,如果头温度为T1,则将头温度降至60℃所需的时间段确定为t1,并且将头温度从T2降至60℃所需的时间段确定为t2。
然而,该计算需要以热头3周围的环境温度相同作为前提条件。当热头3周围的环境温度不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与各环境温度相关联的温度变化曲线来表示头温度变化,例如图8所示。
例如,当热头3的温度为T时,将在各环境温度Te1、Te2和Te3(Te1<Te2<Te3)下使头温度降至60℃所花费的时间段分别确定为te1、te2和te3。
考虑这些特征,在如下文所述的用于控制打印机的控制器中,将头温度降至60℃所花费的时间段存储为与各头温度和各环境温度相关联的数据库。可选地,将各环境温度下与热头3相关联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公式存储在控制器中。
然后,当由热敏电阻器等检测出完成各颜色的打印之后的热头3的温度和设备内的环境温度时,参考数据库或使用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从而估计将头温度降至60℃所需的冷却时间段。因此,能够计算与卷纸回返输送距离相对应的用于以第二输送速度进行输送的最佳卷纸输送时间段。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基本部件的控制框图。
参考图9,将控制器901连接至以下所述的各单元(部),并且由控制器901对这些单元进行控制。
安装部902容纳有包含卷纸1的盒102。热头3将墨从墨带2转印至卷纸1上。输送部903输送卷纸1。
存储部904存储为了在重新卷绕卷纸1时进行打印所设置的正常输送速度V和被设置得低于该正常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V’。温度检测部(例如,热敏电阻器)905在热头3操作期间检测设备内的温度。
在将卷纸1进给和输送至用于下一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的回返操作期间,控制器901通常以输送速度V输送卷纸。然而,当完成一种颜色的墨的打印之后由温度检测部905所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控制器901将输送辊对4输送卷纸的输送速度切换为输送速度V’。此外,在温度变得低于预定值之后,控制器901将卷纸输送速度切换为正常输送速度V。因此,在输送卷纸的同时进行冷却操作,这样防止了卷纸在被输送辊对4夹持的状态下静止。因此,可以避免由于卷纸1在相同位置被夹持超过特定时间而在卷纸1上形成凹部。
在将卷纸1进给和输送至用于下一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的回返操作期间,控制器901还可以进行控制以使得,当由温度检测部905检测到的温度超过了预定值时,将卷纸输送速度切换为输送速度V’,并持续根据所检测到的温度计算出的时间段保持该输送速度V’。在该情况下,在通过计算所确定出的时间段过去之后或者在所检测到的温度已变得低于预定值之后,将卷纸输送速度切换为正常输送速度V。
此外,可以在根据所检测到的温度计算出冷却操作所需的时间段之后计算回返操作的输送速度,从而可以通过使输送持续所计算出的时间段来将卷纸1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在该情况下,根据基于头温度和环境温度所计算出的冷却所需的时间段以及到打印开始位置的输送距离来计算适当的输送速度Vc。可以通过在打印设备中进行计算来确定输送速度Vc,或者可选地通过参考存储有与各所检测到的头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关联的Vc值的表来确定输送速度Vc。
通过由此根据所检测到的头温度来确定回返操作的输送速度,可以在完成冷却操作之后将卷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可以在冷却操作之后立即开始使用下一个墨的打印操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应用于打印设备,尤其应用于使用卷纸的打印设备。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停止打印设备的操作以进行冷却时,也能够在不在用于打印下一图像的卷纸上留下输送辊印迹的情况下进行良好的打印。

Claims (12)

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热头,用于通过将保持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记录纸来进行打印;
输送单元,用于以夹持状态输送所述记录纸,以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转印至所述记录纸;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进行动作,以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的输送所述记录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
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输送单元以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纸是卷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输送单元持续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相对应的时间段以所述第二输送速度输送所述卷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在以所述第二输送速度输送所述卷纸的期间检测到低于所述预定值的温度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输送速度切换为所述第一输送速度,并使所述输送单元将所述卷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是预先设置的速度,并且所述第二输送速度是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所确定出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热头附近的温度。
7.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设备在由输送单元以夹持状态输送卷纸时,通过利用热头将涂布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所述卷纸来进行打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
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操作的输送所述卷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卷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
其中,当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以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速度将所述卷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
8.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热头,用于通过将保持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记录纸来进行打印;
输送单元,用于以夹持状态输送所述记录纸,以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转印至所述记录纸;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进行动作,以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的输送所述记录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
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即使在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单元也不使所述输送单元停止输送所述记录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纸是卷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沿着用于打印的方向以及与所述用于打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复输送所述记录纸,而不停止所述记录纸的输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继续输送所述记录纸,直到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变得不高于所述预定值为止。
12.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设备在由输送单元以夹持状态输送卷纸时,通过利用热头将涂布在墨片上的多种颜色的墨按叠加关系顺次转印至所述卷纸来进行打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打印设备内的温度;以及
在完成一种颜色的打印之后,使所述输送单元沿着与用于打印操作的输送所述卷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第一输送速度将所述卷纸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从而执行下一颜色的打印,
其中,当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高于预定值时,即使在将所述记录纸输送至所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所述控制单元也不使所述输送单元停止输送所述记录纸。
CN2009801096371A 2008-03-17 2009-03-16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7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67879 2008-03-17
JP2008067879A JP4906762B2 (ja) 2008-03-17 2008-03-17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PCT/JP2009/055560 WO2009116654A1 (en) 2008-03-17 2009-03-16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7775A true CN101977775A (zh) 2011-02-16
CN101977775B CN101977775B (zh) 2013-04-24

Family

ID=4109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963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7775B (zh) 2008-03-17 2009-03-16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078B2 (zh)
JP (1) JP4906762B2 (zh)
KR (1) KR101203487B1 (zh)
CN (1) CN101977775B (zh)
WO (1) WO200911665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644A (zh) * 2011-10-26 2012-06-20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方法
CN102555551A (zh) * 2012-02-24 2012-07-11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装置
CN103832098A (zh) * 2014-03-19 2014-06-04 泉州市科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0225826A (zh) * 2017-01-27 2019-09-1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设备温度管理
CN110588180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12429A (zh) * 2018-07-13 2020-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688368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2753B2 (ja) * 2009-10-05 2014-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KR101739734B1 (ko) 2009-10-19 2017-05-25 엘피디 테크놀러지스, 아이엔씨. 양각된 유체 여과용 엘리먼트
JP5095789B2 (ja) * 2010-09-01 2012-12-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搬送方法
US9227426B2 (en) * 2014-01-16 2016-01-0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6245127B2 (ja) * 2014-09-30 2017-12-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631803B2 (ja) * 2016-09-30 2020-0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5270A (ja) * 1984-02-06 1985-08-28 Fujitsu Ltd サ−マルプリンタ
JP3362495B2 (ja) * 1994-03-11 2003-01-07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熱転写カラープリンタの用紙搬送装置
JP3802380B2 (ja) 2001-08-09 2006-07-2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05096377A (ja) 2003-09-26 2005-04-14 Brother Ind Ltd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4670410B2 (ja) 2005-03-16 2011-04-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及び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の印画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644A (zh) * 2011-10-26 2012-06-20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方法
CN102555551A (zh) * 2012-02-24 2012-07-11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装置
CN103832098A (zh) * 2014-03-19 2014-06-04 泉州市科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0225826A (zh) * 2017-01-27 2019-09-1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设备温度管理
CN110225826B (zh) * 2017-01-27 2020-10-1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设备温度管理
US10915036B2 (en) 2018-06-12 2021-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10588180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88180B (zh) * 2018-06-12 2022-03-2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104156B2 (en) 2018-07-13 2021-08-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712429B (zh) * 2018-07-13 2021-12-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0712429A (zh) * 2018-07-13 2020-01-2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688368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US11396194B2 (en) 2019-03-14 2022-07-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configured to rotate discharge roller when determining that second print control subsequent to first print control can be perform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16654A1 (en) 2009-09-24
KR101203487B1 (ko) 2012-11-21
US20110012979A1 (en) 2011-01-20
KR20100045520A (ko) 2010-05-03
JP2009220427A (ja) 2009-10-01
JP4906762B2 (ja) 2012-03-28
US8363078B2 (en) 2013-01-29
CN101977775B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7775B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4525212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EP2896505B1 (en) Thermal printer
US918071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for preventing warping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film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12000840A (ja) 印刷装置
KR101286340B1 (ko) 인쇄 장치, 리본 반송 제어 장치, 리본 필름, 리본 반송제어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10239332B2 (en) Printer, and printer control method
JP5631117B2 (ja) 記録装置、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装置
CN103568589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08394190A (zh) 打印机及打印机控制方法、终端设备
WO2019167492A1 (ja) プリンタ
EP1584479B1 (en) Printer
JP2009202419A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4298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691347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0543129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5921735B2 (ja) 印刷装置
JP5988352B2 (ja)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制御装置及び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JP6526332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2010069824A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005722A (ja) 印刷装置
US2012005696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6110925A (ja)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H05147770A (ja) プリ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