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4504A -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4504A
CN101974504A CN201010515453XA CN201010515453A CN101974504A CN 101974504 A CN101974504 A CN 101974504A CN 201010515453X A CN201010515453X A CN 201010515453XA CN 201010515453 A CN201010515453 A CN 201010515453A CN 101974504 A CN101974504 A CN 101974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pus
separation
enzyme powder
thalline
vat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54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4504B (zh
Inventor
付永前
谢寅波
钱林广
张泉文
朱华跃
蒋茹
马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5154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4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4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4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4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45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制备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根霉菌发酵产富马酸得到的废弃菌体经碱处理后,再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吸附反应,从而对胰酶粉浸提液脱色除脂。脱色除脂效果明显高于活性碳,降低了色素以及油脂类物质对树脂的污染,提高了树脂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胰激肽释放酶的分离成本。本发明作为一种高效、新型的生物吸附技术,拥有操作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步骤简单、易操作;吸附效果快速、完全、操作稳定性佳等优点,在切实解决国内发酵工业废弃菌体废物利用方面意义重大,具有较广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药原料中间体-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激肽释放酶(kallikein),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生化药物,具有舒展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高血脂,防治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绞痛等多种疾病。
目前全球胰激肽释放酶的生产厂家仅有二十多家,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境内,其中包括北京恒业中远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创龙经贸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市场上现有的胰激肽释放酶产品主要是从猪胰脏中提取,然而,以猪胰脏为原料提取胰激肽释放酶对环境污染较大,能耗以及物耗较高,随着国家对环境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以猪胰脏作为提取原料势必被淘汰。尽管已有实验室报道成功构建了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真核表达系统和原核表达系统,但由于其存在表达量低、产物活性低等缺点,至今仍主要依靠实验室理论研究。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致力于转向利用胰酶粉为原料提取胰激肽释放酶工艺路线的研究,同时联产胰蛋白酶以及糜蛋白酶等。
国际上基于胰激肽释放酶的研究大多采用阴离子交换结合阳离子的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胰激太释放酶仍是目前最具产业化应用前景的一种分离方法。然而,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激肽酶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色素类物质以及油脂类物质对树脂的污染,降低了树脂的使用寿命。对于该问题,目前多采用高速离心除去大颗粒物质后用活性碳对其进行脱色的方法予以解决。实验表明利用活性碳对浸提液进行脱色,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浸提液中含有一定量油脂,活性碳无法对其进行脱除。
我国发酵工业发展迅速,每年发酵工业在消耗粮食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发酵菌丝体。菌丝体除啤酒和白酒行业产生的菌丝体主要作为饲料或用于制取酵母粉外,其他菌丝体在应用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如青霉素发酵菌丝体中含有青霉素,制成饲料可增加畜禽的抗药性,欧盟和美国都已明确规定青霉素菌丝体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此外,将柠檬酸发酵菌丝体制成饲料会容易引起畜禽产生脱毛现象等,目前欧盟和美国也禁止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这导致了发酵工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丝体污染物,正是这个原因,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这些发酵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将发酵工业废弃菌丝体部分作为饲料添加剂(如酵母、青霉素菌丝体、谷氨酸菌丝体等),以补充氮源。其他一些菌丝体如有机酸菌丝体则主要是废弃。这不但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亦将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本发明探究采用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进行脱色除脂,脱色效果明显高于活性碳,同时油脂类物质也被菌体所吸附,降低了色素以及油脂类物质对树脂的污染,提高了树脂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胰激肽释放酶的分离成本。该技术目前还未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和油脂进行脱除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根霉菌发酵产富马酸得到的废弃菌体经碱处理后,再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吸附反应,从而对胰酶粉浸提液脱色除脂。
本发明所述的废弃菌体是将根霉菌经培养得到的菌球进行富马酸发酵结束后,纱布过滤得到的。
所述的碱处理是将废弃菌体在0.2~2.Omol/LNaoH溶液中煮沸后保持20~30min,纱布过滤取出菌体,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碱处理使根霉菌菌体在碱性环境下结构发生变化,使菌体更利于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以及油脂的吸附。
所述的吸附反应采用的PH4.5~7.5,优选PH5.5~6.0;温度4~10℃,优选为6~8℃;吸附时间为1~12h,优选为6~8h。经碱液处理后得到的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的直径为0.5-2.0mm,优选为1.0-1.5mm。胰酶粉浸提液中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添加量为5g/L-20g/L,优选为10g/L-15g/L。
所述的胰酶粉浸提液的制备方法是使用去离子水溶解胰酶粉得到酶液,水和胰酶粉的重量比为30∶1~60∶1,调节酶液pH4.5~5.5,充分混合后进行高速离心,抽取上清液即胰酶粉浸提液。可采用1mol/L乙酸以及NaOH溶液调节酶液pH值。其中,所述的充分混合可通过摇床对酶液进行充分混合,摇床温度4~10℃、转速100~200r/min,混合反应时间达12~14h。高速离心为在温度为4~10℃条件下,离心速率为8000~12000r/min,离心时间为20~30min。
上述根霉菌可以是购自菌种保藏中心,也可以是按常规方法从森林树下土壤中筛选出来,所述的产富马酸的根霉菌优选为米根霉菌或少根根霉菌这两类菌种。
一种采用上述脱色除脂方法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胰酶粉浸提液依次进行吸附反应和树脂分离纯化,其特征在于利用根霉菌发酵产富马酸得到的废弃菌体经碱处理后,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吸附反应对胰酶粉浸提液脱色除脂,再通过树脂进行分离纯化。该方法中所述的树脂为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优选型号为QAE-Sephadex、DEAE-Sepharose FF、Amberlite CG-50或Amberlite IRA-938离子交换树脂。
可按常规方法对米根霉菌进行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具体培养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种子培养:将根霉菌孢子悬浮液按照种子培养基1%~5%(v/v)的接种量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30~40℃、通气量0.5~1.5vvm,转速为300~500rpm,培养24~48小时后,排掉种子培养液,菌球用于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将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倒入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30~40℃、通气量0.5-1.5vvm,转速为300~500rpm,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
上述种子培养基为pH2.0~4.0米根霉种子培养基;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为PH5.0-6.0米根霉发酵培养基;其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为能提供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常用液体培养基。所述种子培养基具体可为:葡萄糖30~50g/L,(NH4)2SO4 1~4g/L,酵母膏4~6g/L,KH2PO4 0.6~1.0g/L,MgSO4 0.1~0.4g/L,FeSO4 0.0004~0.0008g/L,ZnSO4 0.01~0.03g/L,pH 2.0-4.0;所述发酵培养基具体可为:葡萄糖99~150g/L,(NH4)2SO4 1~4g/L,酵母膏0.1~0.6g/L,KH2PO4 0.3~0.6g/L,MgSO4 0.3~0.6g/L,FeSO40.001~0.002g/L,ZnSO4 0.01~0.03g/L,甲醇10~20mL/L,pH 5.0~6.0。
上述根霉菌孢子悬浮液为将米根霉接种于固体培养基,30~40℃培养4~6天,待孢子成熟后,用无菌水、生理盐水、吐温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溶液洗脱孢子,接于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30~40℃及100~150rpm下充分振荡20~60min,过滤,即制得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控制在105~108个/ml备用。所述固体培养基为能提供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常用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具体可为:葡萄糖2~4g/L,乳糖4~8g/L,甘油8~14g/L,(NH4)2SO4 0.5~2g/L,酵母膏1.0~5.0g/L,KH2PO4 0.3~0.6g/L,MgSO4 0.3~0.6g/L,FeSO4 0.001~0.002g/L,ZnSO4 0.01~0.03g/L,NaCl 20~50g/L,琼脂20g/L。
此外,还可按米根霉菌种子培养方法和发酵培养方法对少根根霉进行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也与米根霉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相同;其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为能提供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常用液体培养基。少根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制备方法与米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制备方法也可相同,所用固体培养基为能提供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常用固体培养基。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主要参数筛选过程:
1.色素吸附过程中菌体直径大小的优化:在色素吸附过程中,不同直径大小菌球对色素去除率及油脂去除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色素吸附过程中,使菌体直径大小分别控制在0.5-1.0mm,1.0-1.5mm与1.5-2.0mm三个范围,进行色素吸附,来优化色素吸附过程中菌球的直径大小。
优化结果分析:色素吸附过程中,菌球直径大小控制在1.0-1.5mm时,相同质量下菌球的相对表面积最大,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以及油脂类物质吸附彻底。
2.色素吸附过程中浸提液中菌体添加量的优化:在色素吸附过程中,不同菌体添加量对色素去除率及油脂去除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色素吸附过程中,使浸提液中菌体添加量分别控制在5g/L~10g/L、10g/L~15g/L、15g/L~20g/L三个范围,进行色素吸附,来优化色素吸附过程中浸提液中菌体的添加量。
优化结果分析:色素吸附过程中浸提液中菌体最优添加量为10g/L~15g/L。此时,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以及油脂类物质吸附效率达到最优值。
3.色素吸附过程中对胰酶粉浸提液与菌体混合液PH值的优化:在色素吸附过程中,不同PH值对菌体吸附色素类物质以及油脂类物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吸附过程中将PH值分别控制在4.5~5.0、5.0~5.5、5.5~6.0、6.0~6.5、6.5~7.0、7.0~7.5六个范围,进行色素吸附,来优化色素吸附过程中混合液的PH值。
优化结果分析:上述PH值条件下均可吸附,当色素吸附混合液pH值控制在5.5~6.0。此时,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以及油脂类物质吸附效率能够达到最优值,于此同时,此PH值最大限度地确保胰激肽释放酶的活性与含量在脱色除脂过程保持正常水平。
4.色素吸附时间的优化:在吸附过程中,不同吸附时间会影响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果。因此,在吸附过程中时间分别控制在1~2h、2~4h、4~6h、6~8h、8~10h、10~12h六个范围,进行色素吸附,来优化色素吸附时间。
优化结果分析:生物吸附时间控制在6~8h时,色素去除率高达90%以上、油脂去除率高达85%以上,效果最明显。
5.色素吸附温度的优化:在吸附过程中,不同吸附温度对菌体吸附色素及油脂类物质有所影响,同时,也会对浸提液中的胰激肽释放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吸附过程中将温度分别控制在4~6℃、6~8℃、8~10℃三个范围,进行色素吸附,来优化吸附温度。
优化结果分析:生物吸附温度控制在6~8℃时即保证了胰激肽释放酶的含量与活性也有利于菌体对色素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当温度高于10℃时,胰酶粉浸提液易变质。
6.色素吸附菌体种类的优化:在吸附过程中,不同类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脱色除脂的效率不一,但均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本发明优选利用产富马酸的两大类菌体米根霉菌和少根根霉菌来进行色素吸附,材料易得,使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取性。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胰激肽释放酶时,树脂成本较高(如常用树脂型号为:QAE-Sephadex、DEAE-Sepharose FF、Amberlite CG-50、Amberlite IRA-938等离子交换树脂),而且树脂再生处理步骤繁琐,本发明在树脂分离纯化步骤中,先采用富马酸发酵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进行脱色除脂,在保证有效成分胰激肽释放酶含量不损失的情况下,具有显著的脱色除脂效果,降低了色素以及油脂类物质对树脂的污染,提高了树脂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大大降低针对胰激肽释放酶进一步分离纯化的实验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现实意义。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致力于以胰酶粉为原料提取胰激肽释放酶工艺路线的研究现状与国家对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的大力倡导这一大背景下,本发明作为一种高效、新型的生物吸附技术,拥有操作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步骤简单、易操作;吸附效果快速、完全、操作稳定性佳等优点,在切实解决国内发酵工业废弃菌体废物利用方面意义重大,具有较广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利用产富马酸米根霉菌废弃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和油脂进行脱除的方法:
采用根霉菌种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E-F1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7066)。根霉菌种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TZ-F21(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GMCC NO:3.2744)。
(1)废弃菌体的获得:将米根霉ME-F11或少根根霉菌TZ-F21经种子培养得到的菌球进行富马酸发酵结束后,纱布过滤,得到所需废弃菌体。
(2)废弃菌体处理:将废弃菌体在0.2mol/LNaOH溶液中煮沸后保持20~30min,纱布过滤取出菌体,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放入去离子水中在温度1~3℃条件下保存备用。
(3)胰酶粉浸提液的制备:去离子水溶解胰酶粉得到酶液,水∶胰酶粉=30∶1,用1mol/L乙酸和1mol/L NaOH溶液调节酶液pH4.5~5.5,通过摇瓶对酶液充分混合后,进行高速离心,最后抽取上清液即胰酶粉浸提液,于温度1~3℃条件下保存备用;摇床温度10℃,转速150r/min,反应时间达12~14h;高速离心时,在温度为10℃条件下、离心速率为12000r/min、离心时间为20~30min。
(4)色素吸附:将经碱液处理后得到的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反应吸附脱色除脂。所述的胰酶粉浸提液中根霉菌废弃菌体添加量为10g/L-15g/L;根霉菌废弃菌体直径大小为1.0-1.5mm;所述的吸附采用的PH5.5~6.0;温度为6~8℃;吸附时间为6~8h。
(5)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经脱色的胰酶粉浸提液进入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离子吸附(平衡缓冲液:0.02mol/L乙酸(HOAc)溶液,pH5.1),吸附平衡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洗脱缓冲液:0.5mol/L HOAc,pH5.1),收集胰激肽释放酶的洗脱峰。所用树脂型号为:QAE-Sephadex的离子交换树脂。
以下对米根霉菌或少根根霉菌进行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
制备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将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E-F11或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TZ-F21接种于固体培养基(酵母浸出汁5.0g/L,麦芽浸出汁5.0g/L,蛋白胨5.0g/L,甘油20g/L,琼脂20g/L),35℃培养6天,待孢子成熟后,用无菌水、生理盐水、吐温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溶液洗脱孢子,接于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35℃及120rpm下充分振荡50min,过滤,即制得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控制在106个/ml备用。
种子培养:将根霉菌孢子悬浮液按照种子培养基3%(v/v)的接种量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葡萄糖40g/L,尿素3g/L,KH2PO4 0.5g/L,MgSO4 0.5g/L,FeSO4 0.0006g/L,ZnSO40.02g/L,pH 2.0)的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35℃、通气量1vvm,转速为500rpm,培养24小时后,排掉种子培养液,菌球用于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将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葡萄糖99.5g/L,KH2PO4 0.5g/L,MgSO4 0.5g/L,FeSO4 0.001g/L,ZnSO4 0.02g/L,pH 6.0)倒入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35℃、通气量1vvm,转速为500rpm,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
表1中数据表示在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下产富马酸米根霉菌、少根根霉菌废弃菌体及活性炭对胰酶粉浸提液的色素去除率、胰激肽释放酶回收率、胰蛋白酶回收率、油脂去除效率结果及实验材料循环20次后树脂吸附率,实验过程中仅改变吸附材料,其余条件均不变,实验对照为去离子水。
以下是实验材料循环20次后树脂吸附率(%)的检测方法,并按常规方法检测胰蛋白酶与胰激肽释放酶含量,具体检测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胰蛋白酶的检测:
量取25.0℃±0.5℃水浴中预热的底物溶液3.0ml,置于1cm比色池中,精密加入供试品200ul,混匀,立即计时,使比色池内及室温保持在25℃±0.5℃,在253nm处,以底物溶液3.0ml加0.001mol/L盐酸溶液200ul,混匀,作为空白,每隔30秒准确读取吸光度,共五分钟,平行测定3次。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每30秒钟吸光度的改变应恒定在0.015~0.018之间,呈线性关系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钟。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应调整供试品浓度,再做测定。在上述吸光度对时间的关系图中,取成直线部分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0029129580000071
(p为每1mg供试品中含胰蛋白酶的量,单位;A1为直线上终止的吸光度;A2为直线上开始的吸光度;T为A1至A2读数的时间,分;W为测定液中含供试品的量,mg;0.003为在上述条件下,吸光度每分钟改变0.003,即相当于1个胰蛋白酶单位。)
(2)胰激肽释放酶的检测:量取30℃±0.5℃水浴中预热的底物溶液2.5ml,置于1cm比色池中,分别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或标准品溶液0.1ml,混匀,立即计时,使比色池内及室温保持在25℃±0.5℃,在253nm处,以底物溶液为空白,准确读取1分钟时的吸光度A0和3分钟时的吸光度A,平行测定3次,分别求得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ΔA值(ΔA=A-A0)的平均值,代入下式计算:
表1
Figure BDA0000029129580000073
Figure BDA0000029129580000081
由表1可知,根霉菌菌体较活性炭而言,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显著提高。两大类根霉菌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相当,同时,胰激肽释放酶与胰蛋白酶的回收率相对较高,在实现脱色脱脂同时,确保胰激肽释放酶在量和质上有显著提升。
实施例2
利用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进行脱除的方法:
采用根霉菌种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E-F1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7066)。根霉菌种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TZ-F21(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GMCC NO:3.2744)。
(1)废弃菌体的获得:将米根霉ME-F11经种子培养得到的菌球进行富马酸发酵结束后,纱布过滤,得到所需废弃菌体。
(2)废弃菌体处理:将废弃菌体在0.2mol/LNaOH溶液中煮沸后保持20~30min,纱布过滤取出菌体,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放入去离子水中在温度1~3℃条件下保存备用。
(3)胰酶粉浸提液的制备:去离子水溶解胰酶粉得到酶液,水∶胰酶粉=60∶1,用1mol/L乙酸和1mol/L NaOH溶液调节酶液pH4.5~5.5,通过摇瓶对酶液充分混合后,进行高速离心,最后抽取上清液即胰酶粉浸提液,于温度1~3℃条件下保存备用;摇床温度10℃,转速150r/min,反应时间达12~14h;高速离心时,在温度为10℃条件下、离心速率为12000r/min、离心时间为20~30min。
(4)色素吸附:将经碱液处理后得到的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反应吸附脱色除脂。所述的胰酶粉浸提液中根霉菌废弃菌体添加量为5g/L-10g/L;根霉菌废弃菌体直径大小为1.5-2mm;所述的吸附采用的PH4.5~5.0;温度为8~10℃;吸附时间为1~2h。
(5)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经脱色的胰酶粉浸提液进入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离子吸附(平衡缓冲液:0.02mol/L乙酸(HOAc)溶液,pH5.1),吸附平衡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洗脱缓冲液:0.5mol/L HOAc,pH5.1),收集胰激肽释放酶的洗脱峰。所用树脂型号为:DEAE-Sepharose FF的离子交换树脂。
上述是按以下方法对米根霉菌或少根根霉菌进行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
制备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将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E-F11或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TZ-F21接种于固体培养基(酵母浸出汁1.0~5.0g/L,麦芽浸出汁1.0~5.0g/L,蛋白胨1.0~5.0g/L,甘油10~30g/L,琼脂20g/L),30~40℃培养4~6天,待孢子成熟后,用无菌水、生理盐水、吐温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溶液洗脱孢子,接于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30~40℃及100~150rpm下充分振荡20~60min,过滤,即制得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控制在105~108个/ml备用。
种子培养:将根霉菌孢子悬浮液按照种子培养基5%(v/v)的接种量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葡萄糖50g/L,尿素4g/L,KH2PO4 0.6g/L,MgSO4 0.6g/L,FeSO4 0.0008g/L,ZnSO4 0.03g/L,pH 3.0)的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30~40℃、通气量1.5vvm,转速为300rpm,培养36小时后,排掉种子培养液,菌球用于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将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50g/L,KH2PO40.6g/L,MgSO40.6,FeSO40.002g/L,ZnSO40.03g/L,pH 5.0)倒入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30~40℃、通气量0.5-1.5vvm,转速为300~500rpm,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
表2中数据表示在实施例2所述的条件下,产富马酸米根霉菌、少根根霉菌废弃菌体及活性炭对胰酶粉浸提液的色素去除率、胰激肽释放酶回收率、胰蛋白酶回收率、油脂去除效率结果及实验材料循环20次后树脂吸附率(所用树脂型号为:DEAE-Sepharose FF的离子交换树脂),实验过程中仅改变吸附材料,其余条件均不变,实验对照为去离子水。
表2
Figure BDA0000029129580000091
由表2可知,根霉菌菌体较活性炭而言,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显著高。两大类根霉菌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相当,同时,胰激肽释放酶与胰蛋白酶的回收率相对较高,在实现脱色脱脂同时,确保胰激肽释放酶在量和质上有显著提升。
实施例3
利用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进行脱除的方法:
采用根霉菌种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E-F1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7066)。根霉菌种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TZ-F21(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GMCC NO:3.2744)。
(1)废弃菌体的获得:将米根霉ME-F11经种子培养得到的菌球进行富马酸发酵结束后,纱布过滤,得到所需废弃菌体。
(2)废弃菌体处理:将废弃菌体在0.2mol/LNaOH溶液中煮沸后保持20~30min,纱布过滤取出菌体,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放入去离子水中在温度1~3℃条件下保存备用。
(3)胰酶粉浸提液的制备:去离子水溶解胰酶粉得到酶液,水∶胰酶粉=30∶1,用1mol/L乙酸和1mol/LNaOH溶液调节酶液pH4.5~5.5,通过摇瓶对酶液充分混合后,进行高速离心,最后抽取上清液即胰酶粉浸提液,于温度1~3℃条件下保存备用;摇床温度10℃,转速150r/min,反应时间达12~14h;高速离心时,在温度为10℃条件下、离心速率为12000r/min、离心时间为20~30min。
(4)色素吸附:将经碱液处理后得到的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反应吸附脱色除脂。所述的胰酶粉浸提液中根霉菌废弃菌体添加量为15g/L-20g/L;根霉菌废弃菌体直径大小为0.5-1.0mm;所述的吸附采用的PH7.0~7.5;温度为4~6℃;吸附时间为10~12h。
(5)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经脱色的胰酶粉浸提液进入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离子吸附(平衡缓冲液:0.02mol/L乙酸(HOAc)溶液,pH5.1),吸附平衡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洗脱缓冲液:0.5mol/L HOAc,pH5.1),收集胰激肽释放酶的洗脱峰。所用树脂型号为:Amberlite CG-50的离子交换树脂。
按以下方法对米根霉菌或少根根霉菌进行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
制备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将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E-F11或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TZ-F21接种于固体培养基(酵母浸出汁1.0~5.0g/L,麦芽浸出汁1.0~5.0g/L,蛋白胨1.0~5.0g/L,甘油10~30g/L,琼脂20g/L),30~40℃培养4~6天,待孢子成熟后,用无菌水、生理盐水、吐温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溶液洗脱孢子,接于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30~40℃及100~150rpm下充分振荡20~60min,过滤,即制得根霉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控制在105~108个/ml备用。
种子培养:将根霉菌孢子悬浮液按照种子培养基1%(v/v)的接种量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葡萄糖30g/L,尿素2g/L,KH2PO4 0.3g/L,MgSO4 0.3g/L,FeSO4 0.0004g/L,ZnSO4 0.01g/L,pH 2.0-3.0)的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30~40℃、通气量0.5~1.5vvm,转速为300~500rpm,培养24~48小时后,排掉种子培养液,菌球用于发酵培养。
发酵培养:将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葡萄糖99g/L,KH2PO4 0.3g/L,MgSO4 0.3,FeSO40.001g/L,ZnSO4 0.01g/L,pH 5.0~6.0)倒入反应器中,置于温度为40℃、通气量1vvm,转速为300rpm,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
表3中数据表示在实施例3所述的条件下,产富马酸米根霉菌、少根根霉菌废弃菌体及活性炭对胰酶粉浸提液的色素去除率、胰激肽释放酶回收率、胰蛋白酶回收率、油脂去除效率结果及实验材料循环20次后树脂吸附率(所用树脂型号为:Amberlite CG-50的离子交换树脂),实验过程中仅改变吸附材料,其余条件均不变,实验对照为去离子水。
表3
Figure BDA0000029129580000111
由表1可知,根霉菌菌体较活性炭而言,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显著高。两大类根霉菌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相当,同时,胰激肽释放酶与胰蛋白酶的回收率相对较高,在实现脱色脱脂同时,确保胰激肽释放酶在量和质上有显著提升。
实施例4
采用根霉菌种米根霉(Rhizopus Oryzae)ME-F11(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7066)。根霉菌种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TZ-F21(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为CGMCC NO:3.2744)。
利用产富马酸米根霉菌废弃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和油脂进行脱除的方法同实施例1,对米根霉菌或少根根霉菌进行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也与实施例1方法相同。区别在于在探究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进行脱除的方法条件时,具体涉及五个条件,分别为:菌球直径大小为1.0-1.5mm、菌体添加量为10g/L-15g/L、混合液PH值6.0~6.5、吸附温度4~6℃、吸附时间4~6h,表4中数据表示用在实施例4所述的条件下,产富马酸米根霉菌、少根根霉菌废弃菌体及活性炭对胰酶粉浸提液的色素去除率、胰激肽释放酶回收率、胰蛋白酶回收率、油脂去除效率结果及实验材料循环20次后树脂吸附率(所用树脂型号为:Amberlite IRA-938离子交换树脂),实验过程中仅改变吸附材料,其余条件均不变,其中实验对照为去离子水。
表4
由表4可知,根霉菌菌体较活性炭而言,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显著高。两大类根霉菌对胰酶粉浸提液中色素类物质及油脂类物质的吸附效率相当,同时,胰激肽释放酶与胰蛋白酶的回收率相对较高,在实现脱色脱脂同时,确保胰激肽释放酶在量和质上有显著提升。

Claims (10)

1.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根霉菌发酵产富马酸得到的废弃菌体经碱处理后,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吸附反应,从而对胰酶粉浸提液脱色除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弃菌体是将根霉菌经培养得到的菌球进行富马酸发酵结束后,纱布过滤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处理是将废弃菌体在0.2-2.0mol/LNaoH溶液中煮沸后保持20-30min,纱布过滤取出菌体,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反应采用的PH4.5-7.5,优选PH5.5-6.0;温度4-10℃,优选为6-8℃;吸附时间为1-12h,优选为6-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碱液处理后的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直径为0.5-2.0mm,优选为1.0-1.5mm;胰酶粉浸提液中的产富马酸根霉菌废弃菌体的添加量为5g/L-20g/L,优选为10g/L-15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霉菌为米根霉菌或少根根霉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胰酶粉浸提液的制备方法是使用去离子水溶解胰酶粉得到酶液,水和胰酶粉的重量比为30:1-60:1,调节酶液pH4.5-5.5,充分混合后进行高速离心,抽取上清液即胰酶粉浸提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过程中脱色除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分混合是通过摇床对酶液进行充分混合,摇床温度4-10℃、转速100-200 r/min,混合反应时间达12-14h;所述的高速离心为在温度为4-10℃条件下,离心速率为8000-12000 r/min,离心时间为20-30min。
9.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胰酶粉浸提液依次进行吸附反应和树脂分离纯化,其特征在于利用根霉菌发酵产富马酸得到的废弃菌体经碱处理后,加入胰酶粉浸提液中进行吸附反应对胰酶粉浸提液脱色除脂,再通过树脂进行分离纯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的树脂为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优选型号为QAE-Sephadex、DEAE-Sepharose FF、Amberlite CG-50或Amberlite IRA-938离子交换树脂。
CN 201010515453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4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5453 CN101974504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5453 CN101974504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4504A true CN101974504A (zh) 2011-02-16
CN101974504B CN101974504B (zh) 2012-12-19

Family

ID=43574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154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4504B (zh) 2010-10-22 2010-10-22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45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3816A (zh) * 2014-12-23 2015-04-15 青岛康原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醋酸提取胰激肽酶原的方法及含有胰激肽酶原的药物组合物
CN106480001A (zh) * 2016-11-10 2017-03-08 四川大学 一种用金属离子沉淀剂制备胰激肽释放酶的方法
CN109172814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人尿激肽原酶在制备治疗高血压合并脂肪肝药物中的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394A (zh) * 2008-01-25 2008-08-0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分离提取富马酸的方法
CN101734800A (zh) * 2008-11-07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采用固定化真菌菌体对印染废水脱色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394A (zh) * 2008-01-25 2008-08-0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分离提取富马酸的方法
CN101734800A (zh) * 2008-11-07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采用固定化真菌菌体对印染废水脱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效梅 等: "开放系统中4株丝状真菌的成球生长及其对染料的吸附脱色", 《环境科学》 *
肖继波 等: "少根根霉生物吸附剂对偶氮染料的吸附作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 *
董新姣 等: "青霉菌菌丝球形成条件及对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 《甘肃科学学报》 *
魏晓金: "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3816A (zh) * 2014-12-23 2015-04-15 青岛康原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醋酸提取胰激肽酶原的方法及含有胰激肽酶原的药物组合物
CN106480001A (zh) * 2016-11-10 2017-03-08 四川大学 一种用金属离子沉淀剂制备胰激肽释放酶的方法
CN109172814A (zh) * 2018-09-28 2019-01-11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人尿激肽原酶在制备治疗高血压合并脂肪肝药物中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4504B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5221B (zh) 一种固定化酒用酸性脲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888354B (zh) 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利用其降解铜绿微囊藻的方法
CN103525803B (zh) 一种天然材料复合体系固定化酒用双功能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796716B (zh) 一种制备单宁酶的方法
CN101974504B (zh) 一种胰激肽释放酶分离纯化的方法
CN107986276A (zh) 一种结晶糖脱色活性炭再生工艺
CN104450655A (zh) 一种类芽孢杆菌凝乳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1705217B (zh) 一种联产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方法
CN102120974A (zh) 一种碱性低温蛋白酶海洋菌株、低温碱性蛋白酶及其生产方法
CN104404016A (zh) 一种生产柚苷酶的方法
CN103045485A (zh) 米黑根毛霉菌株及其在制备β-葡聚糖酶和凝乳酶中的应用
CN101643708A (zh) 一株组成型酸性内切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CN103937765A (zh) 一种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制备与固定化的方法
CN105175275A (zh) 一种l-鸟氨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5177075A (zh) 一种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瓜氨酸的方法
CN103509739B (zh) 一种生产多酶系的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23266A (zh) 一种采用发酵的方法制备几丁质的方法
CN101654693B (zh) 微生物发酵制备菜籽肽的方法
CN107125432A (zh) 一种玉屏风药渣发酵的工艺方法
CN114015739A (zh) 一种用罗非鱼鱼皮制备液体胶原蛋白肽的方法
CN102127508A (zh) α-淀粉酶抑制剂产生菌及其筛选方法
CN102604917A (zh) 一种高纯度纳豆激酶的制备方法
CN105002228A (zh) 一种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
CN101654696B (zh) 一种微生物液态发酵制备菜籽肽的方法
CN102559511B (zh) 高产嗜温耐乙醇β-葡萄糖苷酶的肉座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139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ojiang City Road 318000

Patentee after: Taizhou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17000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East Road, No. 605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