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782A - 使用sip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sip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4782A
CN101964782A CN2010102390422A CN201010239042A CN101964782A CN 101964782 A CN101964782 A CN 101964782A CN 2010102390422 A CN2010102390422 A CN 2010102390422A CN 201010239042 A CN201010239042 A CN 201010239042A CN 101964782 A CN101964782 A CN 101964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stination
passing
unit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90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64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3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an address exchange platform which sets up a session between two nodes, e.g. rendezvous server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 [SIP] registrars or H.323 gatekeep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47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fo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e. using a personal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6Screening of IP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e.g. spam over Internet telephony [SP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SIP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当在不立即发送数据的发送模式下禁止转送时,该信息处理设备禁止执行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从而能够避免徒劳的读取处理。当数据发送模式不是直接发送模式时,该设备进行临时连接。当根据通过临时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判断为接收方侧进行了转送设置时,判断是否允许进行数据发送。如果允许,则读取并存储图像数据,然后该设备进行重新连接,以将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到转送目的地终端。

Description

使用SIP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作为通信控制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SIP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将SIP服务器设置在发送方侧终端和接收方侧终端之间,并且发送方侧终端向SIP服务器询问接收方侧终端的IP地址,从而获取该IP地址并请求接收方侧终端进行连接。
在上述通信环境下,接收方侧终端可以在SIP服务器中进行转送设置(redirect setting)。
例如,当目的地侧的用户不得不外出,并且该用户希望在其外出时通过其家里或办公室之外的终端,而不是通过该用户的正常接收方侧终端来接收寻址到该用户的数据时,进行转送设置。在这种情况下,该用户将其家里或办公室之外的终端的IP地址作为转送目的地预先登记在SIP服务器中。因此,在接收到来自发送方侧终端的询问时,SIP服务器向发送方侧终端通知转送目的地的终端的IP地址。
然而,当从发送方侧终端向用户的家里或办公室之外的终端传送数据时,该数据可能会被发送到与发送方想要的终端不同的终端,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会出现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如果正询问SIP服务器的发送方侧终端被通知接收方侧进行了转送设置,则停止通信(参见日本特开2005-94662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5-94662号公报还公开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即使在目的地侧进行了转送设置时,也作为例外来登记用于允许数据发送至的“允许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数据发送是通过立即发送数据的直接发送进行的,则由于用户应该在设备前,因而可以向他/她通知该发送。
然而,在将数据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进行发送的存储器发送(包括重新拨号)或指定时刻发送(计时器发送)的情况下,有时在实际发送数据之前用户会离开设备。因此,担心不能向用户通知数据的转送。
此外,在存储器发送或指定时刻发送的情况下,如果在实际发送之前判断出设置了向某一地址的转送并且该地址不在允许地址之列,则禁止向该地址进行数据的转送,因此不发送通过读取所存储的数据。因此,在预约发送时首先进行的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就是徒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用于控制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和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的非暂行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信息处理设备能够当在不进行立即发送的发送模式下禁止转送时,通过禁止执行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来避免徒劳的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使用SIP作为通信控制协议来进行数据通信,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通过用户操作是否选择了立即发送模式;临时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没有选择所述立即发送模式时进行临时连接;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所述临时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判断作为目的地的接收方侧终端是否进行了转送设置;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判定是否允许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读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时,读取要发送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重新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读取单元读取所述图像数据的处理之后进行重新连接;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所述重新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用SIP作为通信控制协议来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通过用户操作是否选择了立即发送模式;在通过所述检测检测到没有选择所述立即发送模式时进行临时连接;基于通过所述临时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判断作为目的地的接收方侧终端是否进行了转送设置;在通过所述判断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判定是否允许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在通过所述判定判定为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时,读取要发送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读取之后,进行重新连接;以及基于通过所述重新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单元,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程序,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用SIP作为通信控制协议来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通过用户操作是否选择了立即发送模式;在通过所述检测检测到没有选择所述立即发送模式时进行临时连接;基于通过所述临时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判断作为目的地的接收方侧终端是否进行了转送设置;在通过所述判断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判定是否允许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在通过所述判定判定为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时,读取要发送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读取之后,进行重新连接;以及基于通过所述重新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
根据本发明,当在不进行立即发送的发送模式下禁止转送时,禁止执行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这使得可以避免徒劳的读取处理。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MFP-X的框图;
图3是用于解释对从MFP-X向作为发送目的地的MFP-A的传真(FAX)发送所执行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4是用于解释在MFP-C被设置为MFP-A的转送目的地的情况下对从MFP-X向MFP-A的传真发送所执行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5A和5B是由作为发送方侧终端的MFP-X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在显示/操作部的显示器上所显示的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确认的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7A和7B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图,其中,图7A示出允许数据转送至的地址的允许地址列表,并且图7B示出禁止数据转送至的地址的禁止地址列表;
图8是由作为发送方侧终端的MFP-X所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操作部的显示器上所显示的用于提示用户选择是否进行临时连接的选择画面;
图10是由作为发送方侧终端的MFP-X所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由作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MFP-X所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MFP(多功能外围设备)-A 101、MFP-B 102、MFP-C 103、MFP-X 104和SIP服务器105经由网络100可通信地相互连接,其中MFP-A 101、MFP-B 102、MFP-C103、MFP-X 104和SIP服务器105均能够使用SIP(会话发起协议)作为通信控制协议来进行数据通信。
MFP-A 101、MFP-B 102、MFP-C 103和MFP-X 104均具有复制功能、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
此外,在示出的通信系统中,假定MFP-A 101是接收方侧终端,MFP-B 102和MFP-C 103是转送目的地终端,并且MFP-X104是发送方侧终端。在本实施例中,MFP-X 104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例子。假定向MFP-A 101分配传真号码“03-1111-1111”而给出下面的说明。
SIP服务器105是未特别示出的转送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登记服务器和定位服务器的组合。此外,SIP服务器105进行对各用户终端的登记管理、用户认证、电话号码或传真号码向IP地址的转换、呼叫控制序列的控制和向连接目的地的路由等。
图2是用于解释MFP-X 104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MFP-A101、MFP-B 102和MFP-C 103的结构与MFP-X 104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参考图2,CPU 201基于存储在ROM 208中的控制程序控制MFP-X 104的各组件装置。
显示/操作部203包括未示出的显示器,并在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上显示例如窗口、图标、消息、菜单和其它用户界面信息。显示/操作部203还包括未示出的各种类型的按键和未示出的画面指示装置,其中,通过这些按键,用户进行用于复制、传真发送和打印的操作,通过该画面指示装置,用户操作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图标、菜单等。
扫描器部204从原稿读取图像。打印机部205打印出存储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9或HDD(硬盘驱动器)210中的数据。ROM(只读存储器)208存储各种类型的控制程序和数据。
RAM 209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201用的工作区域、用于错误处理的数据保存区域和用于装载控制程序的装载区域等。HDD 210存储各种类型的控制程序和打印数据。
网络接口(I/F)部213与网络100连接,并且与SIP服务器105、MFP-A 101、MFP-B 102和MFP-C 103进行通信。网络接口部213还进行用于SIP传真的通信。
T.38协议生成/分析部214具有用于根据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建议T.38定义的协议生成要发送的传真发送信息的功能和用于分析接收到的传真发送信息的功能。
IP包生成/分析部206具有将以ITU-T建议T.38定义的协议映射为IP包并且还从接收到的IP包提取以ITU-T建议T.38定义的协议的功能。图像转换控制器207对要通过传真通信发送和接收的图像进行压缩、扩展、缩放和线密度转换(linear densityconversion)。
图3是用于解释对从MFP-X 104向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MFP-A 101的传真号码“03-1111-1111”的传真发送所执行的处理的序列图。
参考图3,首先,MFP-X 104向SIP服务器105发送INVITE(邀请)请求,以建立与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MFP-A 101的传真号码“03-1111-1111”的会话。
SIP服务器105根据传真号码“03-1111-1111”识别MFP-A101的IP地址“11.11.11.11”,并且向MFP-A 101发送INVITE请求。
此外,SIP服务器105向MFP-X 104临时发送100Trying应答,从而将SIP服务器105正试图连接MFP-A 101通知给MFP-X104。
在接收到来自SIP服务器105的INVITE请求时,MFP-A 101开始传真接收处理,并且向SIP服务器105返回表示被呼方收到信号的180Ringing应答。
SIP服务器105路由从MFP-A 101返回的上述180Ringing应答,从而将其发送到MFP-X 104。
MFP-A 101开始接收传真,并且经由SIP服务器105向MFP-X 104发送200OK应答。
在接收到200OK应答时,MFP-X 104向MFP-A 101发送用于确认接收到200OK应答的ACK。
MFP-A 101对ACK的接收建立了MFP-X 104和MFP-A 101之间的会话,此后,按照ITU-T建议T.38进行实时传真通信。
在完成传真接收后,MFP-A 101向MFP-X 104发送BYE方法。响应于该BYE方法,MFP-X 104向MFP-A 101返回200OK应答,随后终止会话。
接着,参考图4说明在试图从MFP-X 104向转送目的地被设置为MFP-C 103的MFP-A 101的传真号码“03-1111-1111”进行传真发送的情况下所执行的处理。应该注意,这里省略对由MFP-A101执行的用于在SIP服务器105中设置转送目的地的处理的说明。
参考图4,首先,MFP-X 104向SIP服务器105发送INVITE请求,以建立与作为数据发送目的地的MFP-A 101的传真号码“03-1111-1111”的会话。
响应于从MFP-X 104发送来的INVITE请求,SIP服务器105向MFP-X 104返回302Moved Temporary应答(转送应答)。
此时,SIP服务器105参考其中所存储的转送目的地设置信息,并且向MFP-X 104不仅返回302Moved Temporary应答,而且还返回针对MFP-A 101的传真号码“03-1111-1111”所设置的转送目的地终端的IP地址。
在这种情况下,将被设置为转送目的地终端的MFP-C 103的IP地址“11.11.11.33”返回给MFP-X 104。
然后,MFP-X 104向SIP服务器105发送确认应答“ACK”,作为对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 Temporary应答的应答。
MFP-X 104还再次向SIP服务器105发送INVITE请求。此时的接收方侧终端的IP地址是上述接收到的IP地址,即MFP-C 103的IP地址“11.11.11.33”。
SIP服务器105路由从MFP-X 104发送来的INVITE请求,从而将其发送到作为转送目的地的MFP-C 103。此外,SIP服务器105向MFP-X 104临时返回100Trying应答,从而向MFP-X 104通知SIP服务器105正试图连接MFP-C 103。
在接收到来自SIP服务器105的INVITE请求时,MFP-C 103开始传真接收处理,并且向SIP服务器105返回表示被呼方收到信号的180Ringing应答。
SIP服务器105路由从MFP-C 103返回的180Ringing应答,从而将其发送到MFP-X 104。
MFP-C 103开始接收传真,并且经由SIP服务器105向MFP-X 104返回200OK应答。
在接收到200OK应答时,MFP-X 104向MFP-C 103发送用于确认接收到200OK应答的ACK。
MFP-C 103对ACK的接收建立了MFP-X 104和MFP-C 103之间的会话,此后按照ITU-T建议T.38进行实时传真通信。
在完成传真接收后,MFP-C 103向MFP-X 104发送BYE方法。响应于该BYE方法,MFP-X 104向MFP-C 103发送200OK应答,随后终止会话。
现说明传真发送的立即发送模式和非立即发送模式。
立即发送模式是下面的数据发送模式:将呼叫连接至目的地(建立与目的地的会话),然后在读取要发送的数据的同时,实时发送所读取的数据。
在该模式下,紧接在终止数据的读取之后,也终止所读取的数据的发送,因此用户可以确认紧接在终止数据读取之后是否正常进行了发送。
另一方面,非立即发送模式包括存储器发送模式和计时器发送模式。
在存储器发送模式下,首先读取要发送的数据并将其存储在传真机的存储器中,然后,在将所有读取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之后,对SIP服务器105进行呼叫(建立与SIP服务器105的会话),以发送所存储的数据。
在该模式下,不同于直接发送模式,难以确认是否将数据发送到了接收方或目的地。然而,由于存储了所有数据,因而即使在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错误而中途中止了发送时,也可以再次连接并尝试再次发送该数据,从而确保数据发送。
计时器发送模式是在到了指定时刻时通过进行用以连接的呼叫来发送数据的指定时刻发送模式。同样,在该模式下,类似于存储器发送模式,先读取并存储数据,并且与存储器发送模式的不同仅在于在指定时刻发送数据。
此外,在存储器发送模式和计时器发送模式下,当被呼方即目的地忙时,以预定时间间隔执行重新拨号(再次呼叫以进行连接)。
接着参考图5A和5B说明由作为发送方侧终端的MFP-X104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例如,通过CPU 201将存储在ROM208或HDD 210等的MFP-X 104的存储单元中的控制程序装载进RAM 209中,执行图5A和5B的各处理步骤中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501,CPU 201根据用户在显示/操作部203上的操作判断是否要以作为立即发送模式的直接发送模式发送数据。
然后,如果判断为要以直接发送模式发送数据,则CPU 201进入步骤S520,否则CPU 201进入步骤S502。
在步骤S520,CPU 201向SIP服务器105发送用于建立会话的INVITE请求(发起呼叫),然后进入步骤S521。
在步骤S521,作为关于转送设置的第一判断,CPU 201判断从SIP服务器105是否通知了通过转送设置所设置的代替地址(例如,IP地址)。
具体地,如果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Temporary应答没有通知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没有进行转送设置,然后进入步骤S524。
另一方面,如果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Temporary应答通知了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进行了转送设置,并且进入步骤S522。
在步骤S522,CPU 201使显示/操作部203在其显示器上显示用于提示用户确认是否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在转送设置中所指定的转送目的地终端的画面,然后进入步骤S523。
图6示出在显示/操作部203的显示器上所显示的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确认的画面的例子。
在图6所示的画面上,作为例子,CPU 201通知用户对所指定的目的地终端进行了转送设置,并显示转送目的地的地址(例如IP地址),还一起显示用于对是否允许将数据转送至该地址进行选择的“OK”按钮和“取消”按钮。
在步骤S523,如果在图6的画面上选择了“OK”按钮,则CPU201进入步骤S524,然而,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操作“OK”按钮,则CPU 201进入步骤S525。
在步骤S524,CPU 201进行数据的直接发送,即在从扫描器部204读取数据的同时发送该数据,随后终止本处理。
在步骤S525,CPU 201禁止用于将数据直接发送到转送目的地的处理,随后终止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2,CPU 201向SIP服务器发送作为用于临时连接的请求的INVITE请求(发起呼叫),然后进入步骤S503。
在步骤S503,作为关于转送设置的第二判断,CPU 201判断从SIP服务器105是否通知了通过转送设置所设置的代替地址(例如IP地址)。
具体地,如果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Temporary应答没有通知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没有进行转送设置,然后进入步骤S508。
另一方面,如果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Temporary应答通知了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进行了转送设置,并且进入步骤S504。
在步骤S504,CPU 201使显示/操作部203显示用于提示用户判断是否将数据发送到在转送设置中所指定的转送目的地终端的图6的画面,然后进入步骤S505。
如果在步骤S505判断为在图6的画面上选择了“OK”按钮,则CPU 201进入步骤S506,否则CPU 201进入步骤S513。
在步骤S513,CPU 201禁止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随后终止本处理。
在步骤S506,CPU 201将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 Temporary应答所通知的代替地址(IP地址)临时存储在MFP-X 104的存储器或HDD 210等的存储部中,然后进入步骤S507。
在步骤S507,CPU 201释放现有呼叫(会话)以从SIP服务器105断开,然后进入步骤S508。
在步骤S508,CPU 201控制扫描器部204读取要发送的图像数据,并将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然后进入步骤S509。
在步骤S509,CPU 201向SIP服务器105发送INVITE请求,作为用于建立会话的重新连接请求,然后进入步骤S510。
在步骤S510,CPU 201判断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 Temporary应答是否通知了代替地址。
如果从SIP服务器105没有通知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没有进行转送设置,并且进入步骤S512。另一方面,如果从SIP服务器105通知了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进行了转送设置,并且进入步骤S511。
在步骤S511,CPU 201判断从SIP服务器105通知的代替地址与在步骤S506临时存储在存储部中的代替地址是否一致。
然后,如果这两个代替地址一致,则CPU 201进入步骤S512,否则CPU 201进入步骤S513,在步骤S513,禁止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随后终止本处理。
在步骤S512,CPU 201发送在步骤S508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图像数据,随后终止本处理。
尽管上述说明是针对存储器发送模式做出的,但是,在计时器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为判断是否到了开始数据发送的时刻,在步骤S508和S509之间插入判断步骤。
然后,如果到了开始数据发送的时刻,则在步骤S509进行重新连接请求,并且如果仍未到开始数据发送的时刻,则进行等待直到到了开始数据发送的时刻为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以除直接发送模式以外的非立即发送模式发送数据时,在通过扫描器204读取数据之前,向SIP服务器105进行用于临时连接的请求。然后,判断接收方侧是否进行了转送设置,并且如果进行了转送设置,则仅当允许转送数据时,才执行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
因此,如果禁止转送数据,则不执行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这防止了不必要地执行该处理。
此外,当在临时连接中发现进行了转送设置时,临时存储转送目的地的地址,并且如果在下面的重新连接中发现进行了转送设置,则仅当转送目的地的地址与临时存储的转送目的地的地址相一致时,才允许数据的发送。
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在临时连接和重新连接之间接收方侧对转送目的地的改变而导致将数据发送到与发送方侧的用户想要的目的地不同的目的地。特别地,在计时器发送模式下,临时连接和重新连接之间的时间段设置得长,因此,这在防止数据被发送到不是发送方侧的用户想要的目的地方面非常有效。
此外,当接收方侧进行了转送设置时,提示发送方侧的用户对是否允许数据发送进行确认,并且仅当发送方侧的用户允许数据发送时,才发送数据。
因此,即使在接收方侧进行了转送设置的情况下,如果发送方侧的用户想要进行数据发送,则可以将数据发送到转送目的地终端,这使得可以在维持安全性功能的同时提高用户友好性。
接着参考图7A、7B和8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应该注意,以相同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对应的组件部分和元件,并且使用在说明第一实施例时所参考的附图给出对这些组件部分和元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配置允许数据发送至的地址的允许地址列表(图7A)和禁止数据发送至的地址的禁止地址列表(图7B)。
然后,针对这些列表中的地址检查从SIP服务器105通知的代替地址,从而控制用于在发送之前提示用户进行确认的处理。
图7A和7B中所示的地址均为转送目的地的IP地址。预定程序参考发送历史等以对各个地址进行关于用户是允许还是禁止向该地址进行数据发送的判断,并且基于该判断,形成允许地址列表和禁止地址列表,以预先将这些列表存储在预定存储区域中。
接着参考图8说明由作为发送方侧终端的MFP-X 104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例如,通过CPU 201将存储在ROM 208或HDD210等的MFP-X 104的存储单元中的控制程序装载进RAM 209,执行图8的各处理步骤中的处理。
从说明第一实施例所参考的图5A的步骤S503开始说明本实施例,其中,假定对该步骤的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是”)。
首先,如果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Temporary应答通知了代替地址,则CPU 201在步骤S503判断为进行了转送设置(S503为“是”),并且进入步骤S801。
在步骤S801,CPU 201针对图7A所示的允许地址列表检查在步骤S503接收到的代替地址。
如果该代替地址存在于允许地址列表中,则CPU 201进入图5B的步骤S508,在步骤S508,执行用于读取数据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该代替地址不存在于允许地址列表中,则CPU 201进入步骤S802。
在步骤S802,CPU 201针对图7B所示的禁止地址列表检查在步骤S503接收到的代替地址。
如果该代替地址存在于禁止地址列表中,则CPU 201进入步骤S513,在步骤S513,CPU 201执行用于禁止转送数据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该代替地址不存在于禁止地址列表中,则CPU 201进入步骤S504。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允许数据发送至的地址的允许地址列表和禁止数据发送至的地址的禁止地址列表,并且在进行数据发送之前,针对允许地址列表和禁止地址列表检查转送目的地的地址,从而可以控制是否提示用户进行确认并可以控制是允许还是禁止向转送目的地的地址进行数据发送。
这使得可以管理转送目的地的地址,并且关于存在于地址列表中的地址免除了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确认的处理,这有助于提高用户友好性。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有益效果与以上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相同。
接着参考图9和10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应该注意,以相同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对应的组件部分和元件,并且使用在说明第一实施例时所参考的附图给出对这些组件部分和元件的说明。
本实施例适用于下面的情况:当在除立即发送模式以外的模式下进行数据发送时,使得用户能够选择用于临时连接的处理。
图9是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操作部203的显示器上所显示的用于提示用户选择是否进行临时连接的选择画面。
当在诸如存储器发送模式或计时器发送模式等除直接发送模式以外的模式下进行数据发送时,作为第一设置,提示用户在图9的画面的上部区域上选择是否进行用以确认转送目的地的地址的临时连接。此外,当用户在图9的画面的上部区域上选择了不进行用以确认转送目的地的地址的临时连接的设置时,作为第二设置,还提示用户在图9的画面的下部区域上选择是允许还是禁止数据发送。
接着参考图10说明由作为发送方侧终端的MFP-X 104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例如,通过CPU 201将存储在ROM 208或HDD210等的MFP-X 104的存储单元中的控制程序装载进RAM 209中,执行图10的各处理步骤中的处理。
从说明第一实施例所参考的图5A的步骤S501开始说明本实施例,其中,假定对该步骤的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否”)。
在步骤S501,如果根据用户在显示/操作部203上的操作判断为以与立即发送数据的直接发送模式不同的模式进行数据发送,则CPU 201进入步骤S1001。
在步骤S1001,CPU 201根据用户在图9的画面上的操作判断是否设置成了进行用以确认转送目的地的地址的临时连接。
然后,如果设置成了进行用以确认转送目的地的地址的临时连接,则CPU 201进入图5A的步骤S502,否则CPU 201进入步骤S1002。
在步骤S1002,CPU 201控制扫描器部204以使得读入要发送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读取的发送用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然后进入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CPU 201向SIP服务器105发送用于建立会话的INVITE请求,然后进入步骤S1004。
在步骤S1004,CPU 201判断通过从SIP服务器105返回的302Moved Temporary应答是否通知了代替地址。
如果没有通知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没有进行转送设置,并且进入步骤S1006。另一方面,如果通知了代替地址,则CPU 201判断为进行了转送设置,并且进入步骤S1005。
在步骤S1005,CPU 201基于用户在图9的画面上的操作判断是进行了用以允许数据发送的设置还是进行了用以禁止数据发送的设置。如果进行了用以允许数据发送的设置,则CPU 201进入步骤S1006,然而,如果进行了用以禁止数据发送的设置,则CPU 201进入步骤S1007。
在步骤S1006,CPU 201将在步骤S1002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到转送目的地,随后终止本处理。
在步骤S1007,CPU 201禁止用于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的处理,随后终止本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要在与立即数据发送模式不同的存储器发送模式或计时器发送模式下发送数据时,用户可以选择用于临时连接的处理,因此提高了用户配置发送的自由度,这有助于用户友好性。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有益效果与以上对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相同。
接着参考图11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应该注意,以相同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和第三实施例相同或相对应的组件部分和元件,并且使用在说明第一和第三实施例时所参考的附图给出对这些组件部分和元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要发送的数据的机密程度,切换控制与是否进行临时连接有关的图10所示的处理。通常,作为传真发送模式,不仅有正常传真发送模式,而且还有在预先识别接收数据的接收方用户之后发送数据的机密发送模式。
在机密发送模式下,接收方例如并非以打印形式接收数据,而是以被存储在机密接收中使用的存储器或所谓的存储箱(box)中的状态来接收数据。
对存储器或存储箱预先设置密码等的识别信息,以防止在未能识别出识别信息时读取存储在存储器或存储箱中的数据。
在机密发送模式下的数据发送中,使用由作为传真通信协议的标准的ITU-TT.30所定义的F代码或密码,并且在执行传真数据发送之前,发送基于传真协议数据预先设置的F代码或密码。用于设置机密发送用的F代码或密码的方法是已知方法,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接着,参考图11说明由作为发送方侧终端的MFP-X 104执行的数据发送处理。例如,通过CPU 201将存储在ROM 208或HDD 210等的MFP-X 104的存储单元中的控制程序装载进RAM209,执行图11的各处理步骤中的处理。
从说明第一实施例所参考的图5A的步骤S501开始说明本实施例,其中,假定对该步骤的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否”)。
如果根据用户在显示/操作部203上的操作在步骤S501判断为在与立即发送数据的直接发送模式不同的模式下进行数据发送,则CPU 201进入步骤S1101。
在步骤S1101,CPU 201判断是否要发送添加了F代码的数据。
如果要发送添加了F代码的数据,则CPU 201进入图5A的步骤S502,在步骤S502,CPU 201执行用于临时连接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要发送不具有F代码的数据,则CPU 201进入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CPU 201判断是否要发送添加了密码的数据。
然后,如果要发送的数据是添加了密码的数据,则CPU 201进入图5A的步骤S502,以进行用于临时连接的请求,然而,如果要发送的数据不是添加了密码的数据,则CPU 201进入图10的步骤S1002,以进行用于读取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005,在显示/操作部203的显示器上仅显示图9的画面的下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发送诸如添加了F代码的数据或添加了密码的数据等具有高度机密性的数据时,可以通过进行临时连接确保直接目的地的接收方。这使得可以防止将数据发送到与想要的人不同的接收方。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有益效果与以上针对第一和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相同。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并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执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为此,例如通过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9年7月23日提交的日本2009-172210号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使用SIP作为通信控制协议来进行数据通信,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通过用户操作是否选择了立即发送模式;
临时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没有选择所述立即发送模式时进行临时连接;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所述临时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判断作为目的地的接收方侧终端是否进行了转送设置;
判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判定是否允许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
读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时,读取要发送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
重新连接单元,用于在所述读取单元读取所述图像数据的处理之后进行重新连接;以及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所述重新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基于通过所述重新连接单元的所述重新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判断作为目的地的所述接收方侧终端是否进行了转送设置;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允许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仅在该转送目的地与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允许数据发送至的转送目的地一致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单元才允许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到该转送目的地的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认单元,所述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提示用户确认是否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进行数据发送;以及
其中,当通过所述确认单元确认了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允许转送至的目的地地址的允许地址列表和禁止转送至的目的地地址的禁止地址列表;以及
检查单元,用于针对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允许地址列表和所述禁止地址列表检查所述转送目的地的地址;
其中,当所述检查单元的检查表示所述转送目的地的地址存在于所述允许地址列表中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并且,当所述检查单元的检查表示所述转送目的地的地址存在于所述禁止地址列表中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不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是否使所述临时连接单元进行所述临时连接;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设置为不使所述临时连接单元进行所述临时连接时,设置是否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进行数据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要发送的数据添加了识别信息时,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设置为不使所述临时连接单元进行所述临时连接。
8.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用SIP作为通信控制协议来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通过用户操作是否选择了立即发送模式;
在通过所述检测检测到没有选择所述立即发送模式时进行临时连接;
基于通过所述临时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判断作为目的地的接收方侧终端是否进行了转送设置;
在通过所述判断判断为进行了所述转送设置时,判定是否允许向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
在通过所述判定判定为允许向所述转送目的地进行数据发送时,读取要发送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
在所述图像数据的所述读取之后,进行重新连接;以及
基于通过所述重新连接进行的数据通信,将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转送目的地的终端。
CN2010102390422A 2009-07-23 2010-07-23 使用sip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9647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2210A JP2011029821A (ja) 2009-07-23 2009-07-23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172210 2009-07-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782A true CN101964782A (zh) 2011-02-02

Family

ID=4349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90422A Pending CN101964782A (zh) 2009-07-23 2010-07-23 使用sip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19233A1 (zh)
JP (1) JP2011029821A (zh)
CN (1) CN1019647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524A (zh) * 2014-04-08 2018-08-2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1238B2 (ja) * 2010-05-19 2015-04-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28890B2 (ja) * 2012-01-19 2016-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転送サーバーおよ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JP5981318B2 (ja) * 2012-11-20 2016-08-3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データ送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899A (zh) * 2000-08-10 2002-03-13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具有仿真客户机的交换器
JP2005094662A (ja) * 2003-09-19 2005-04-07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対応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N101124566A (zh) * 2005-01-06 2008-02-13 特维拉有限公司 端到端的发布/订购中间件体系结构
CN101291539A (zh) * 2008-06-12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授权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6606B2 (en) * 1999-03-11 2009-09-29 Codignotto John D Message publishing system for publishing messages from identified, authorized senders
JP2002366334A (ja) * 2001-06-07 2002-12-20 Komatsu Ltd 複数の処理モジュールを制御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WO2003065707A1 (en) * 2002-01-30 2003-08-07 Interstar Technologies Inc. Fax transmission over the packet network
US20030225663A1 (en) * 2002-04-01 2003-12-04 Horan James P. Open platform system and method
JP4094511B2 (ja) * 2003-09-11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端末装置
US20050210293A1 (en) * 2004-03-16 2005-09-22 Yohko Ohtani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5303968A (ja) * 2004-03-18 2005-10-27 Ricoh Co Ltd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50286090A1 (en) * 2004-06-25 2005-12-29 Ahne Adam J Fax review/preview function for an all-in-one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with a color graphics display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7533155B2 (en) * 2005-03-30 2009-05-12 Ricoh Compan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ocuments with multiple network applications
JP4371096B2 (ja) * 2005-10-07 2009-11-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069946B2 (ja) * 2006-04-25 2008-04-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Faxサーバ、faxサーバの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70268526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facsimile apparatus and network facsimile system
JP4870475B2 (ja) * 2006-05-31 2012-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080030793A1 (en) * 2006-07-26 2008-02-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Fax Accou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899A (zh) * 2000-08-10 2002-03-13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具有仿真客户机的交换器
JP2005094662A (ja) * 2003-09-19 2005-04-07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対応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N101124566A (zh) * 2005-01-06 2008-02-13 特维拉有限公司 端到端的发布/订购中间件体系结构
CN101291539A (zh) * 2008-06-12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授权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524A (zh) * 2014-04-08 2018-08-24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449524B (zh) * 2014-04-08 2020-06-02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29821A (ja) 2011-02-10
US20110019233A1 (en)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4783A (zh) 使用sip进行数据发送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654036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which transmits data for display to external display device, data output method, and data output program
JP2006333034A (ja)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
US20100149600A1 (en) Imag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64782A (zh) 使用sip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732494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
JP2022106231A (ja) 端末装置、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5862206B2 (ja) 画像出力装置、中継装置、画像出力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00245908A1 (en)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301576A (zh) 传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61836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72188B (zh) 通信装置
JP2006332890A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724384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3959A (ja) ファクシミリ誤送信防止システム
JP3816199B2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結果通知方法
JP2013168840A (ja) 通信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237757B2 (ja) 画像出力装置、中継装置、画像出力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582356B2 (en) Server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rver for establishing a continuous connection with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provide screen data
JP2006025178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477385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463240B2 (ja) 中継装置、ポーリング受信中継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JP2011049889A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41765A (ja) ファクシミリサーバ
JP2007251846A (ja)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