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8595A - 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和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和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8595A
CN101958595A CN2010102313322A CN201010231332A CN101958595A CN 101958595 A CN101958595 A CN 101958595A CN 2010102313322 A CN2010102313322 A CN 2010102313322A CN 201010231332 A CN201010231332 A CN 201010231332A CN 101958595 A CN101958595 A CN 101958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hase winding
interphase
groove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13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8595B (zh
Inventor
米良实
佐贺和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58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8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8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85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马达(M)的相间绝缘结构。该马达(M)包括定子芯(22)、沿着该定子芯(22)的内圆周布置的多个齿(23)以及以波形方式卷绕到定子芯(22)的第一至第三相绕组(25U,25V,25W)。该相间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该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2,33,34,35)至少在定子芯(22)的第二末端处、在第二线圈(25V)的相邻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之间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和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以及一种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早期公开专利公报No.2004-364382描述了一种相间绝缘片(相间绝缘纸),它布置在用于多个相的绕组的线圈端之间。日本早期公开专利公报No.2004-364382中描述的该相间绝缘片包括第一相间绝缘部分、第二相间绝缘部分和联接部分。该第一相间绝缘部分布置在U相绕组的线圈端与V相绕组的线圈端之间。该第二相间绝缘部分布置在V相绕组的线圈端与W相绕组的线圈端之间。该联接部分联接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部分,并布置在V相绕组的线圈端与定子芯的端面之间。而且,该联接部分起到防止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部分移位的功能。
插入工具,如日本早期公开专利公报No.2005-80356中描述的插入工具,被用来将绕组插入到槽中,并将绕组以波形方式卷绕到定子芯上。该插入工具插入到环形的定子芯中。在U相绕组和V相绕组完成插入后,将用于V相和W相的相间绝缘片联接到定子芯。然而,V相和W相之间的相间绝缘片具有环形的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部分,其可能会在径向向内方向上部分地从环形定子芯突伸。这种突伸的部分可能会干涉插入工具插入到环形定子芯中。这可能会损坏插入工具或相间绝缘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布置在第二相绕组的线圈端与第三相绕组的线圈端之间的相间绝缘片在径向向内方向上从环形定子芯突伸。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所述马达包括环形的定子芯,所述定子芯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多个齿沿着所述定子芯的内圆周布置。在所述齿中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齿之间形成槽。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延伸穿过所述槽并以波形方式卷绕到所述定子芯。所述相绕组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线圈端导电部分和多个槽导电部分,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在所述定子芯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从所述槽向外突出,而所述槽导电部分布置在所述槽中。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和所述槽导电部分彼此交替布置和彼此连接。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在所述定子芯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形成线圈端。所述相间绝缘结构包括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在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线圈端与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线圈端之间布置在所述定子芯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在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线圈端与所述第三相绕组的线圈端之间布置在所述定子芯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至少在所述定子芯的第二末端处、在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线圈端导电部分中的相邻的线圈端导电部分之间彼此联接。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所述马达包括环形的定子芯。多个齿沿着所述定子芯的内圆周布置。在所述齿中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齿之间形成槽。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从第一末端插入到所述槽中并以波形方式卷绕到所述定子芯。所述相绕组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槽导电部分和多个线圈端导电部分,所述槽导电部分布置在所述槽中,而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从所述槽向外突出。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和所述槽导电部分彼此交替布置和彼此连接。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在所述槽的第一末端处形成第一线圈端。而且,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在所述槽的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反的第二末端处形成第二线圈端。所述相间绝缘片包括第一相间绝缘片,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包括两个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和包括桥接件,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布置在不同相的第一线圈端和不同相的第二线圈端之间,而所述桥接件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相间绝缘体。第二相间绝缘片包括两个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和包括桥接件,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布置在不同相的第一线圈端和不同相的第二线圈端之间,而所述桥接件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相间绝缘体。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布置在所述第一相绕组与所述第二相绕组之间。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布置在所述第二相绕组与所述第三相绕组之间。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相绕组插入到所述槽中,然后将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的桥接件插入到用于插入所述第二相绕组的所述槽中;将所述第二相绕组插入到所述槽中,然后将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的桥接件插入到用于插入所述第三相绕组的所述槽中;在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中的、沿所述定子芯的圆周方向相邻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之间,利用超声波焊接基座与超声波焊头来插置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以及在该插置状态下以超声波方式焊接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
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示例示出本发明原理的描述中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可参照下面的对目前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连同附图而得到更好地理解,在所述附图中: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动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B和1C是示出相间绝缘片的立体图;
图2A是沿着图1A中的线2A-2A剖取的剖视图;
图2B是图2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A是沿着图1A中的线3A-3a剖取的剖视图;
图3B是图3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马达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A和5B是示出波形卷绕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示出用于将绕组插入到槽中的程序的立体图;以及
图7A至7C是示出用于联接第一相间绝缘体和第二相间绝缘体的程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A至图7C讨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动压缩机。
在图1A中,左侧限定前侧,并且右侧限定后侧。图1A中所示的电动压缩机10是涡旋式电动压缩机并包括马达M。马达M包括转子11、转轴12、定子13和马达壳体14。转子11固定到转轴12。定子13装配并固定到马达壳体14的内表面。电动压缩机10包括动涡旋盘15,该动涡旋盘起到压缩体的作用。当转轴12旋转时,动涡旋盘15旋绕。动涡旋盘15的旋绕减小了限定在动涡旋盘15和静涡旋盘16之间的压缩室17的容积。
马达壳体14包括具有入口301的端壁30。入口301连接到外部制冷剂回路(未示出)。来自外部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入口301进入壳体14。动涡旋盘15的旋绕(吸入操作)将已进入马达壳体14的制冷剂抽吸到在马达壳体14的内表面和定子13的外表面之间延伸的通道141中(参照图2A和3A)。制冷剂进一步被抽吸到动涡旋盘15和静涡旋盘16之间的压缩室17中。然后,压缩室17中的制冷剂通过动涡旋盘15的旋绕(吸入操作)而受到压缩,并通过排放阀20而被推出排放口19,并排放到排放室21中。然后,制冷剂流出排放室21而进入使制冷剂返回到马达壳体14的外部制冷剂回路。
参照图2A和3A,定子13包括环形定子芯22、多个齿23和绕组25。齿23沿着定子芯22的内圆周布置。绕组25延伸穿过形成在齿23之间的槽24U、24V和24W。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十八个齿23和十八个槽24U、24V和24W。槽24U、24V和24W沿环形定子13的圆周方向以相等间距布置。下文中,槽24U、24V和24W也可以简称为槽24(参照图1A)。
参照图1A,通过堆叠多个作为磁性体(电磁钢板)的芯板26而形成定子芯22。转子11包括转子芯27和嵌置在转子芯27中的多个永磁体28。通过堆叠多个作为磁性体(永磁钢板)的芯板29形成而转子芯27。轴孔271延伸穿过转子芯27的中央。转轴12固定在轴孔271中。
参照图2B,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一槽绝缘片40布置在形成每个槽24V的内壁表面31与布置在槽24V中的绕组25V之间。第一槽绝缘片40是弯曲的并呈U形,从而沿着内壁表面31延伸。而且,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槽绝缘片41在槽24V的口241处布置在第一槽绝缘片40与绕组25V之间,从而覆盖口241。
参照图3B,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一槽绝缘片40布置在形成每个槽24U的内壁表面31与布置在槽24U中的绕组25U之间。而且,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第二槽绝缘片41在槽24U的口241处布置在第一槽绝缘片40与绕组25U之间,从而覆盖口241。
如图2A和3A中所示,第一和第二槽绝缘片40和41还布置在其余槽24W中的每一个中。第一和第二槽绝缘片40和41将槽24U、24V和24W中的绕组25与槽24U、24V和24W的内壁表面31隔开。
在示出马达M的图4中,左侧为前侧,并且右侧为后侧。第一槽绝缘片40包括位于前侧处的第一末端部分401,和位于后侧处的第二末端部分402。定子芯22具有中心轴线220(参照图5A和5B),并包括第一端面221和第二端面222。第一端面221位于定子芯22的第一轴向末端处,并且第二端面222位于定子芯22的第二轴向末端处。如图4中所示,第一末端部分401朝第一端面221往回折叠,并且第二末端部分402朝第二端面222往回折叠。第一末端部分401具有接触第一端面221的远端。第二末端部分402具有接触第二端面222的远端。第一槽绝缘片40的位于相对应槽24外的第一末端部分401和第二末端部分402也分别称为折叠部分401和402。折叠部分401和402弯折成U形。折叠部分401和402防止第一槽绝缘片与槽24U、24V和24W中的相对应的一个分离。绕组在图4中未示出。
图5A是定子13的示意性前视图。延伸穿过槽24U、24V和24W的绕组25是波形绕组。
用作第一相绕组的绕组25U(下文中称为U相绕组25U)插入到槽24U中。用作第二相绕组的绕组25V(下文中称为V相绕组25V)插入到槽24V中。用作第三相绕组的绕组25W(下文中称为W相绕组25W)插入到槽24W中。绕组25U、25V和25W各自包括布置在相对应槽24U、24V和24W中的槽导电部分,和布置在相对应槽24U、24V和24W外的线圈端导电部分。槽导电部分和线圈端导电部分彼此交替连接。在图5A中,相绕组25U、25V和25W的突出到第一端面221外的第一线圈端导电部分25B以实线示出。第一线圈端导电部分25B限定相对应相的第一线圈端251U、251V和251W。相绕组25U、25V和25W的突出到第二端面222外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以虚线示出。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限定相对应相的第二线圈端252U、252V和252W。连接第一和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B和25C的部分限定槽导电部分25A,该槽导电部分延伸穿过相对应槽24U、24V和24W。
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32在U相绕组25U的第一线圈端251U与V相绕组25V的第一线圈端251V之间环绕转子11。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33在V相绕组25V的第一线圈端251V与W相绕组25W的第一线圈端251W之间环绕转子11。通过热焊接合成树脂片的条带的两端,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2和33各自形成为环形。
在图5A中,N表示相绕组25U、25V和25W的终端连接的中性点中性点N位于定子芯22的第一轴向末端处。
图5B是定子13的示意性后视图。在图5B中,相绕组25U、25V和25W的突出到第二端面222外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以实线示出。相绕组25U、25V和25W的突出到第一端面221外的第一线圈端导电部分25B以虚线示出。
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34在U相绕组25U的第二线圈端252U与V相绕组25V的第二线圈端252V之间环绕转子11。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V相绕组25V的第二线圈端252V与W相绕组25W的第二线圈端252W之间环绕转子11。第一相间绝缘体34位于第二相间绝缘体35外侧,并且内第二相间绝缘体35由外第一相间绝缘体34环绕。通过热焊接合成树脂片的条带的两端,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4和35各自形成为环形。
参照图1B,第一相间绝缘体32和34通过多个桥接件36(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连接。第一相间绝缘体32和34与桥接件36一体形成。参照图2A和3A,桥接件36插入到用于V相绕组25V的槽24V中。第一相间绝缘体32和34以及桥接件36形成第一相间绝缘片37,该第一相间绝缘片将用于每个相的绕组25的线圈端与其它相的绕组的线圈端绝缘。
如图1C中所示,第二相间绝缘体33和35通过多个桥接件38(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连接。第二相间绝缘体33和35与桥接件38一体形成。参照图2A和3A,桥接件38插入到用于W相绕组25W的槽24W中。第二相间绝缘体33和35以及桥接件38形成第二相间绝缘片39,该第二相间绝缘片将用于每个相的绕组25的线圈端与其它相的绕组的线圈端绝缘。
第一相间绝缘片37中第一相间绝缘体32和34的周长大于第二相间绝缘片39中第二相间绝缘体33和35的周长。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桥接件36各自具有长度L1,并且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桥接件38各自具有长度L2,长度L2与长度L1相同。而且,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2和34各自具有宽度W1,并且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3和35各自具有宽度W2,宽度W2与宽度W1相同。
参照图5B,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定子芯22的第二轴向末端处V相绕组25V的相邻线圈端252V之间彼此联接。详细地,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与W相绕组25W中的每个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的、相对于定子芯22的圆周方向的中部相对应的区域(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区域49A、49B和49C)处彼此热焊接。在定子芯22的圆周方向上,U相绕组25U和V相绕组25V不布置在热焊接区域49A、49B和49C处。在定子芯22的轴向方向上,U相绕组25U和V相绕组25V的热焊接区域49A、49B和49C处的线圈端导电部分各自位于定子芯22的第一轴向末端处。
参照图6A和6B,插入工具(未示出)用来将绕组(在所示示例中为U相绕组25U)插入到槽中。在本实施方式中,U相绕组25U从第一末端(即,插入端242)插入到每个槽24U中,如图6A中所示。图6B示出了处于插入到槽24U中的状态下的U相绕组25U。每个槽24U的插入端242位于定子芯22的第一轴向末端处。
第一相绕组或U相绕组25U插入到槽24U中。然后,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桥接件36插入到槽24V中。此后,V相绕组25V通过插入工具从插入端242插入到槽24V中。在第二相绕组或V相绕组25V插入到槽24V中之后,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桥接件38插入到槽24W中。然后,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对应于第二线圈端252W的区域处相对于第三相绕组或W相绕组25W热焊接。也就是,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第一相绕组(U相绕组25U)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与第二相绕组(V相绕组25V)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之间彼此联接,它在圆周方向上与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相邻并且不重叠。
图5B示出了第二线圈端252Uo和252Vo,它们是相邻第二线圈端的示例。三个热焊接区域49A、49B和49C在下文中称为联接区域49A、49B和49C。
在图4中,由短划线表示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5处于联接到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状态。在定子芯22的轴向方向上,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外边缘341(远离定子芯22的端面222的边缘)与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连接区域49A、49B和49C之间的距离H大于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外边缘351(远离定子芯22的端面222的边缘)与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连接区域49A、49B和49C之间的距离h。也就是,在定子芯22的轴向方向上,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内边缘342(靠近定子芯22的端面222的边缘)与联接区域49A、49B和49C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内边缘352(靠近定子芯22的端面222的边缘)与联接区域49A、49B和49C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5彼此热焊接之后,W相绕组25W通过插入工具从插入端242插入到槽24W中。
图7A至7C示出了热焊接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热焊接装置42。热焊接装置42包括基座43、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附图中仅示出了两个)支承板44以及超声波焊头45。如流体压力缸之类的线性致动器(未示出)使基座43进行往复运动。支承板44固定于基座43周围。超声波焊头45由支承板44支承。具有截头锥体形状的扩展部分46从基座43的端面突出。超声波焊头45面朝扩展部分46的周表面。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在附图中仅示出两个)容纳凹口461形成于扩展部分46的面朝超声波焊头45的周表面460。流体压力缸47固定到每个容纳凹口461的底部。流体压力缸47具有输出杆471。钢的超声波焊接片48固定到输出杆471。超声波焊接片48可朝向和远离相对应超声波焊头45的远端表面451移动。
现在将讨论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热焊接。
图7A示出了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桥接件36插入到槽24V中并且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桥接件38插入到槽24W中的状态。热焊接装置42在此状态下位于等待位置处。
在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桥接件38插入到槽24W中之后,线性致动器将热焊接装置42从图7A中所示的等待位置移动到图7B中所示的焊接位置。截头圆锥形扩展部分46的移动在定子芯22(定子13)的径向方向上将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环形第二相间绝缘体35向外扩张。此处,在第二相间绝缘体35中,外边缘351在径向向外方向上移动超过内边缘352。这使得第二相间绝缘体35变形,从而它从内边缘352朝向外边缘351扩张。也就是,第二相间绝缘体35沿着包括定子芯22的中心轴线220的假设平面剖取的横截面相对于中心轴线220倾斜。于是,从定子芯22的端面222到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外边缘351的距离小于从定子芯22的端面222到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外边缘341的距离。
在热焊接装置42布置在如图7B的状态所示的焊接位置处之后,每个流体压力缸47的输出杆471从图7B中所示的缩回位置突出。结果,在定子13的圆周方向上,在相邻第二线圈端252U与相邻第二线圈端252V之间的位置处,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5被保持在超声波焊头45的远端表面451与超声波焊接片48之间。
然后,启动超声波装置,以产生超声波,该超声波热焊接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4和35的被保持在超声波焊头45的远端表面451与超声波焊接片48之间的区域。从定子芯22的端面222到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外边缘351的距离小于从定子芯22的端面222到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外边缘341的距离。于是,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外边缘341与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联接区域49A、49B和49C之间的距离H大于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外边缘351与第二相间绝缘体35的联接区域49A、49B和49C之间的距离h。
在热焊接完成之后,流体压力缸47的输出杆471返回到等待位置。而且,热焊接装置42返回到图7A中所示的等待位置。
然后,W相绕组25W通过插入工具插入到槽24W中。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布置在第一相绕组(U相绕组25U)的第二线圈端252U与第二相绕组(V相绕组25V)的第二线圈端252V之间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4限制定子芯22在径向方向上的移动。而且,第二相绕组(V相绕组25V)的插入在定子芯22的径向向外方向上扩张第一相间绝缘体34。于是,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定子芯22(定子13)的径向方向上不向内突伸,其中该第二相间绝缘体在定子的圆周方向上在相邻第二线圈端252Uo与相邻第二线圈端252Vo之间联接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因此,当将W相绕组25W插入到槽24W中时,插入工具不会被第二相间绝缘体35卡住。
(2)在第二相间绝缘体35从内边缘352扩张到外边缘351的变形状态下,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联接区域49A、49B和49C处联接到第一相间绝缘体34。于是,具有比第一相间绝缘体34短的周长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5承受在联接区域49A、49B和49C处在定子芯22的径向方向上向外作用的张力。这有助于防止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定子芯22的径向方向上的向内突伸。
(3)超声波热焊接是联接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4和35的简单方法。
(4)第二相间绝缘片39包括通过桥接件38连接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3和35。采用第二相间绝缘片39,插入工具可能会被第二相间绝缘体35卡住,该第二相间绝缘体布置在定子芯22的第二轴向末端处,该第二轴向末端与绕组25U、25V和25W从其插入的末端(定子芯22的第一轴向末端)相反。这可能会容易损坏插入工具。包括中性点N的相的连接布置在定子芯22的第一轴向末端处。在与第一轴向末端相反的末端处联接第二相间绝缘体35和第一相间绝缘体34的结构对于防止插入工具被卡在第二相间绝缘体35中特别优选。
(5)第二相间绝缘体35和第一相间绝缘体34通过热焊接装置42而进行的热焊接在圆周方向上在U相绕组25U的相邻线圈端252Uo与V相绕组25V的相邻线圈端252Vo之间进行。如图5B中所示,间隙在圆周方向上形成在相邻线圈端252Uo与相邻线圈端252Vo之间。于是,通过布置热焊接装置42的超声波焊头45和超声波焊接片48,使得面朝相邻线圈端252Uo与相邻线圈端252Vo之间的间隙,从而不被线圈端252U和252V干涉,由此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4和35彼此热焊接。
当使相间绝缘片37和39的联接自动进行时,通过将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第二相间绝缘体35保持在形成于定子芯22的圆周方向上的、第一和第二相绕组(U相绕组25U和V相绕组25V)的相邻线圈端252Uo与线圈端252Vo之间的间隙中而进行的超声波焊接是优选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多种其它特定形式实施。尤其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下述形式实施。
第一相间绝缘体和第二相间绝缘体可以在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处联接,该第一末端是插入工具从其插入的侧部。第一和第二相间绝缘体可以在位于第二相绕组的相邻线圈端之间的任何位置处彼此联接。
可以进行除了超声波焊接之外的热焊接,以将第一相间绝缘体和第二相间绝缘体热焊接。
第一相间绝缘体和第二相间绝缘体可以通过粘合剂彼此联接。
第一相间绝缘体和第二相间绝缘体可以彼此手动联接。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不包括桥接件的相间绝缘片。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除了涡旋式压缩机之外的电动压缩机。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活塞式压缩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相绕组是U相绕组,第二相绕组是V相绕组,并且第三相绕组是W相绕组。然而,对应于第一至第三相绕组的绕组可以是用于其它相的绕组。
目前的示例和实施方式将看作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并且本发明不局限于文中给出的细节,而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等同范围内可以进行修改。

Claims (7)

1.一种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所述马达(M)包括:
环形的定子芯(22),所述定子芯在轴向方向上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
多个齿(23),所述齿沿着所述定子芯(22)的内圆周布置,使得在所述齿(23)中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齿之间形成槽(24U,24V,24W);以及
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25U,25V,25W),所述相绕组延伸穿过所述槽(24U,24V,24W)并以波形方式卷绕到所述定子芯(22),所述相绕组(25U,25V,25W)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和多个槽导电部分(25A),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从所述槽(24U,24V,24W)向外突出,而所述槽导电部分布置在所述槽(24U,24V,24W)中,使得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和所述槽导电部分(25A)彼此交替布置和彼此连接,并且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形成线圈端(251U,251V,251W,252U,252V,252W);
所述相间绝缘结构包括:
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线圈端(251U,252U)与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251V,252V)之间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以及
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在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251V,252V)与所述第三相绕组(25W)的线圈端(251W,252W)之间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中的每一个处;
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至少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二末端处、在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中的相邻的线圈端导电部分之间彼此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与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之间彼此联接,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在所述定子芯(22)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线圈端导电部分(25C)相邻但是不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具有以第一距离在所述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内边缘(342)和联接区域(49a,49B,49C),并且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具有以第二距离在所述定子芯(22)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内边缘(352)和联接区域(49a,49B,49C),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通过进行热焊接而彼此联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热焊接为超声波焊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间绝缘结构,其中,所述槽(24U,24V,24W)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24V,24W),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处的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通过插入到所述第一槽(24V)中的桥接件(36)连接,并且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处的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通过插入到所述第二槽(24W)中的桥接件(38)连接;
所述第一相绕组(25U)、所述第二相绕组(25V)和所述第三相绕组(25W)在布置在所述定子芯(22)的第一末端处的中性点(N)处连接。
7.一种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所述马达包括:
环形的定子芯(22);
多个齿(23),所述齿沿着所述定子芯(22)的内圆周布置,使得在所述齿(23)中的、沿圆周方向相邻的齿之间形成槽(24U,24V,24W);以及
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25U,25V,25W),所述相绕组从第一末端插入到所述槽(24U,24V,24W)中并以波形方式卷绕到所述定子芯(22),所述相绕组(25U,25V,25W)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槽导电部分(25A)和多个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所述槽导电部分布置在所述槽(24U,24V,24W)中,而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从所述槽(24U,24V,24W)向外突出,使得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25C)和所述槽导电部分(25A)彼此交替布置和彼此连接,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B)在所述槽(24U,24V,24W)的第一末端处形成第一线圈端(251U,251V,251W),并且用于每个相的所述线圈端导电部分(25C)在所述槽(24U,24V,24W)的与所述第一末端相反的第二末端处形成第二线圈端(252U,252V,252W);
所述相间绝缘片包括:
第一相间绝缘片(37),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包括两个环形的片形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和包括桥接件(36),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布置在不同相的第一线圈端(25B)和不同相的第二线圈端(25C)之间,而所述桥接件(36)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相间绝缘体(32,34);以及
第二相间绝缘片(39),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包括两个环形的片形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和包括桥接件(38),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布置在不同相的第一线圈端(25B)和不同相的第二线圈端(25C)之间,而所述桥接件(38)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相间绝缘体(33,35),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37)布置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与所述第二相绕组(25V)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39)布置在所述第二相绕组(25V)与所述第三相绕组(25W)之间;
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相绕组(25U)插入到所述槽(24U)中,然后将所述第一相间绝缘片(37)的桥接件(36)插入到用于插入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所述槽(24V)中;
将所述第二相绕组(25V)插入到所述槽(24V)中,然后将所述第二相间绝缘片(39)的桥接件(38)插入到用于插入所述第三相绕组(25W)的所述槽(24W)中;
在所述第一相绕组(25U)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和所述第二相绕组(25V)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25C)中的、沿所述定子芯(22)的圆周方向相邻的第二线圈端导电部分之间,将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插置于超声波焊接基座(43)与超声波焊头(45)之间;以及
在该插置状态下以超声波方式焊接所述第一相间绝缘体(34)和所述第二相间绝缘体(35)。
CN2010102313322A 2009-07-14 2010-07-12 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和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8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5761A JP5446531B2 (ja) 2009-07-14 2009-07-14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相間絶縁構造及び回転電機における相間絶縁シートの組み付け方法
JP2009-165761 2009-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8595A true CN101958595A (zh) 2011-01-26
CN101958595B CN101958595B (zh) 2013-12-25

Family

ID=4340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133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8595B (zh) 2009-07-14 2010-07-12 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和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56054B2 (zh)
JP (1) JP5446531B2 (zh)
KR (1) KR101114817B1 (zh)
CN (1) CN101958595B (zh)
DE (1) DE10201003119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509A (zh) * 2011-03-08 2012-09-1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和用于电动压缩机的安装方法
CN102996453A (zh) * 2011-09-12 2013-03-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03460561A (zh) * 2011-04-01 2013-12-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4242524A (zh) * 2014-08-25 2014-12-24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及定子、定子的嵌线方法、电机
CN104795922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旋转电机和车辆的电动压缩机
CN109417339A (zh) * 2016-07-12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及线圈的绕线方法
CN111564306A (zh) * 2020-05-22 2020-08-21 潍坊万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用类正弦式线圈压制成型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1555B2 (ja) * 2012-11-07 2015-07-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相間絶縁シート、及び電動圧縮機
DE102012223668B4 (de) * 2012-12-19 2023-03-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Stators
JP5858009B2 (ja) * 2013-07-23 2016-02-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相間絶縁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動圧縮機
JP6364465B2 (ja) * 2016-12-09 2018-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ロットコイル及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DE102019112534A1 (de) * 2019-05-14 2020-11-19 Hanon Systems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s Verdichters mit einer Isolationsanordnung
US11581775B2 (en) 2019-05-14 2023-02-14 Hanon Systems Device for driving a compressor with an insulation arrang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6058A (ja) * 1998-01-16 1999-07-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動モータ
JP2004364382A (ja) * 2003-06-03 2004-12-24 Aisin Aw Co Ltd 三相モータ用相間絶縁紙
JP2008141921A (ja) * 2006-12-05 2008-06-19 Toshiba Industri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1425714A (zh) * 2007-10-29 2009-05-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以及电动压缩机
CN101442231A (zh) * 2007-09-21 2009-05-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制造相间绝缘片的方法和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3475A (en) * 1974-12-23 1981-04-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ynamoelectric machine insulators
IT1129872B (it) * 1980-11-19 1986-06-11 Aspera Spa Elemento isolante per avvolgimenti di motori elettrici e motore dotato di tali elementi
US4588916A (en) * 1985-01-28 1986-05-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nd turn insulation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5093543A (en) * 1990-10-26 1992-03-03 Electrical Insulation Suppliers, Inc. Motor phase insulation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H0670454U (ja) * 1993-03-15 1994-09-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2極モ−タにおける主コイル及び補助コイルの絶縁構造
US6064131A (en) * 1998-08-10 2000-05-16 Reliance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Phase insulation and method for insertion
JP4277547B2 (ja) * 2003-03-20 2009-06-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電動機用絶縁紙及び電動機
JP2005080356A (ja) 2003-08-29 2005-03-24 Honda Motor Co Ltd コイル挿入方法
JP2006149103A (ja) * 2004-11-19 2006-06-08 Aisin Aw Co Ltd 3相モータ
EP1713156B1 (en) * 2005-04-14 2008-01-23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with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s
JP4293237B2 (ja) * 2006-12-21 2009-07-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固定子
JP5067022B2 (ja) * 2007-06-04 2012-11-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6058A (ja) * 1998-01-16 1999-07-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電動モータ
JP2004364382A (ja) * 2003-06-03 2004-12-24 Aisin Aw Co Ltd 三相モータ用相間絶縁紙
JP2008141921A (ja) * 2006-12-05 2008-06-19 Toshiba Industri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1442231A (zh) * 2007-09-21 2009-05-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制造相间绝缘片的方法和压缩机
CN101425714A (zh) * 2007-10-29 2009-05-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以及电动压缩机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8509A (zh) * 2011-03-08 2012-09-1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和用于电动压缩机的安装方法
CN102678509B (zh) * 2011-03-08 2015-07-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和用于电动压缩机的安装方法
US9366243B2 (en) 2011-03-08 2016-06-14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Motor-driven compressor and mounting method for motor-driven compressor
CN103460561A (zh) * 2011-04-01 2013-12-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US9212661B2 (en) 2011-09-12 2015-12-1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Electric compressor with the stator coils coated with resin, the resin having openings exposing the coil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housing
CN102996453A (zh) * 2011-09-12 2013-03-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02996453B (zh) * 2011-09-12 2015-11-1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CN104795922B (zh) * 2014-01-21 2017-09-0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旋转电机和车辆的电动压缩机
CN104795922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旋转电机和车辆的电动压缩机
CN104242524A (zh) * 2014-08-25 2014-12-24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相间绝缘部件及定子、定子的嵌线方法、电机
CN109417339A (zh) * 2016-07-12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及线圈的绕线方法
CN109417339B (zh) * 2016-07-12 2020-07-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及线圈的绕线方法
CN111564306A (zh) * 2020-05-22 2020-08-21 潍坊万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定子用类正弦式线圈压制成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46531B2 (ja) 2014-03-19
JP2011024310A (ja) 2011-02-03
KR101114817B1 (ko) 2012-02-15
CN101958595B (zh) 2013-12-25
KR20110006594A (ko) 2011-01-20
US20110012475A1 (en) 2011-01-20
DE102010031194A1 (de) 2011-02-03
US8456054B2 (en) 2013-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8595B (zh) 用于马达的相间绝缘结构和用于联接马达中的相间绝缘片的方法
AU2012265599B2 (en) Electric motor
CN103430430B (zh) 转子及使用该转子的旋转电气机械
CN108028557B (zh) 永磁铁嵌入式电动机、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US10439462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4815259B2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3812252A (zh) 用于电旋转机器的相间绝缘片及马达驱动压缩机
CN101425714A (zh)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以及电动压缩机
JP3960122B2 (ja) 電動圧縮機
CN100365914C (zh) 旋转电机用电枢铁心
WO2020196182A1 (ja) ステータ
JP2009089459A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529073B2 (ja) 固定子、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CN101394116A (zh) 旋转电机的相间绝缘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动压缩机
JP2008301688A (ja) 電動圧縮機
JP4885616B2 (ja) 3相回転電機
CN215646430U (zh) 一种盘式电机叠式绕组相间绝缘结构及电机定子
JP2015233389A (ja) 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JP6444084B2 (ja) 回転機
KR19980068551U (ko) 모터용 절연튜브
JPH11289694A (ja) モータ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巻線補助具
JP2009130942A (ja) 回転機器
JP2015220964A (ja) 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JP2009177912A (ja)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相間絶縁構造、電動圧縮機及び回転電機における相間絶縁シートの組み付け方法
JP2007104824A (ja) 相間絶縁紙及び相間絶縁紙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