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0204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0204A CN101930204A CN201010213277.4A CN201010213277A CN101930204A CN 101930204 A CN101930204 A CN 101930204A CN 201010213277 A CN201010213277 A CN 201010213277A CN 101930204 A CN101930204 A CN 1019302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ing materials
- guiding piece
- heating member
- clamping part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G03G15/2035—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for maintenance purposes, e.g. for removing a jammed shee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09—Pressure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加热部件,用于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加压部件,用于对图像加热部件加压以形成夹持部;记录材料要在所述夹持部中被夹持且输送;接触和分离装置,用于允许图像加热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接触和分离;执行部,用于执行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中,图像加热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分开第一距离,且所述成像设备为成像信号的输入做好准备;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用于当成像操作停止时检测在夹持部中出现所述记录材料;和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用于控制接触和分离装置的操作,以使得至少当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在夹持部中出现记录材料时,图像加热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以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分离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电子照相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电子照相复印机或打印机中的定影装置中,一对辊(两个辊)在压力下形成定影夹持部,在定影夹持部中,任一个辊或两个辊被加热以热定影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125985公开了一种构造,其中设置有用于释放定影夹持部中的压力的压力释放机构,且该压力释放机构在待机期间或发生卡纸期间释放定影夹持部中的压力,不仅减轻定影辊和加压辊的变形而且有利于卡纸清除。
但是,当在分离期间该对辊之间的距离(间隔)长时,该对辊之间的接触需要时间,并且因此将该对辊的状态返回到该对辊能够进行加热操作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延长。另一方面,该对辊之间的距离短,不容易实现卡纸清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能够在缩短将定影装置的状态返回到定影装置能够进行图像加热操作的状态所需时间的同时,容易地实现卡纸清除。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加热部件,所述图像加热部件用于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
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用于对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加压以形成夹持部,所述记录材料要在所述夹持部中被夹持且输送;
接触和分离装置,所述接触和分离装置用于允许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接触和分离;
执行部,所述执行部用于执行待机状态,其中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以第一距离分离开,且所述成像设备为成像信号的输入做好准备;
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当成像操作停止时检测在所述夹持部中出现所述记录材料;和
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所述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接触和分离装置的操作,以使得至少当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在所述夹持部中出现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以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分离开。
结合附图考虑下面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图1B是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并且示出形成定影夹持部的状态。
图2是作为例子示出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的热定影操作和出现定影卡纸期间定影夹持部的分离操作的流程图。
图3A是用于示出实施例1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环状带之间的间隔量(距离)被设定为第一间隔量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B是用于示出实施例1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环状带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第二间隔量且引入引导件和排出引导件移动到其预定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A是实施例2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剖视图,且示出形成定影夹持部的状态,图4B是用于示出实施例2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第一间隔量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用于示出实施例2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第二间隔量且引入引导件和排出引导件移动到其预定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成像设备
图1A是其中可安装本发明中的图像加热装置作为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该成像设备是电子照相型彩色打印机。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具有380毫米/秒的处理速度且每分钟能够在80张片材(A4尺寸)上形成图像。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第一到第四成像部Py、Pm、Pc和Pb并排布置且能够通过充电、曝光、显影和转印过程形成四个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根据从诸如主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未示出)输出的打印指令,按照预定成像顺序开始成像操作。即,各个成像部Py、Pm、Pc和Pb被相继驱动,从而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每个感光鼓1以预定周向速度(处理速度)沿由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绕驱动辊6a、从动辊6b和张力辊6c伸展以便在第一到第四成像部Py、Pm、Pc和Pb的感光鼓1上延伸的中间转印带7在驱动辊6a的作用下以与每个感光鼓1的旋转周向速度相应的周向速度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首先,在用于形成黄色的第一颜色的图像的第一成像部,感光鼓1的外周面被充电器2均匀充电至预定极性和预定电势。接下来,感光鼓1的充电表面利用曝光装置3对应于来自外部设备的图像信息地受到激光扫描曝光。结果,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应的静电潜像。该潜像由显影装置4利用黄色调色剂(显影剂)显影。在用于形成品红的第二颜色的图像的第二成像部Pm、用于形成青色的第三颜色的图像的第三成像部Pc和用于形成黑色的第四颜色的图像的第四成像部Pb也进行同样的充电、曝光和显影过程。在各个成像站Py、Pm、Pc和Pb处形成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由一次转印辊8相继叠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面上,所述一次转印辊8通过中间转印带与感光鼓1相对地设置。结果,全彩色调色剂图像被承载在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上。另外,记录材料P由供给辊(未示出)从盒10通过片材路径11发送到对准辊12。然后,记录材料P由对准辊12输送到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辊(转印部件)13之间的二次转印夹持部Tn中。在二次转印夹持部Tn中,记录材料P由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辊13夹持且输送,且在输送过程期间,中间转印带7表面上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由二次转印辊13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上面承载有未定影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被引入到定影装置14中。然后,记录材料P在后面描述的定影夹持部N中被夹持和输送,从而未定影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从定影装置14出来的记录材料P作为单面打印品被排出到位于成像设备外部的片材排出盘15上。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后的感光鼓1上,残留在感光鼓1表面的转印残余调色剂被鼓清洁器5清除,从而感光鼓1为接下来的成像做好准备。在全彩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7上,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表面的转印残余调色剂被带清洁器9清除,从而中间转印带7为接下来的成像做好准备。上述是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选择单面复印模式的情况下的成像操作。接下来,将描述在成像设备中选择双面复印模式的情况下的成像操作。在选择了双面复印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面已经形成了图像的记录材料P由挡板(未示出)引入再循环输送机构的转换返回片材路径16中。然后,记录材料P被拉出转换返回片材路径16且被引入再输送片材路径17,并且然后通过片材路径11且处于对准辊12之间,从而以颠倒的状态以预定定时被再次引入到二次转印夹持部N中。结果,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7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第二面上。已经在二次转印夹持部N中在第二面上受到调色剂图像转印的记录材料P与中间转印带7分离,然后被再次引入到定影装置14中。记录材料P受到调色剂图像热定影,然后作为双面打印品排出到位于成像设备外部的片材排出盘15上。
(2)定影装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对于定影装置和构成定影装置的部件来说,纵向指在记录材料表面上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横向指在记录材料表面上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长度指沿纵向的尺寸。宽度指沿横向的尺寸。图1B是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剖视图,且示出形成定影夹持部的状态。定影装置是带型的。定影装置14包括定影辊(图像加热部件)51、柔性环状带(加压部件)52、卤素灯(加热部件)71、引入引导件(入口引导件)65、排出引导件66等。此外,定影装置14包括定影夹持部分离(去除)机构(接触和分离装置)80、引入引导件移动机构(入口引导件移动装置)90、排出引导件移动机构(排出引导件移动装置)100等。定影辊51通过在外径为75毫米的铁制圆筒状芯金属51a上除了圆筒状芯金属51a的纵向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形成带状的2.5毫米厚的硅酮橡胶弹性层51b,且然后通过在弹性层51b的外周面上覆盖30微米厚的PFA管作为分离层51c而制备。定影辊51在定影辊51的圆筒状芯金属51a的纵向两端部处由定影装置14的装置框架14F的侧板对14F1可旋转地支撑。用于加热定影辊51的卤素灯71设置在定影辊51的圆筒状芯金属51a内部。灯71的纵向两端基体(未示出)由侧板对14F1支撑。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80包括在定影辊51的纵向一端侧和纵向另一端侧设置在定影辊51下方的加压臂(支撑部件)60,且包括设置在加压臂60下方的加压底板(加压分离部件)61等。每个加压臂60在其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由设置在侧板对14F1上的支撑轴63可摆动地支撑。加压底板61在其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由支撑轴63可摆动地支撑。加压底板61在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纵向两端部处包括弹簧保持部61a。设置在每个加压臂60的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处的弹簧接收部60a与每个弹簧保持部61a可动地接合。在加压底板61的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部分处设置在加压底板61下面的凸轮(间隔量设定部件)64由设置在侧板对14F1上的凸轮轴64a支撑。在凸轮64的外周面上形成三个(第一到第三)凸轮面64c1、64c2和64c3,具有离凸轮轴64a最大距离的第一凸轮面64c1接触加压底板61。在加压臂60之间,环状带51绕设置在预定位置的三个辊55、56和57伸展。辊55、56和57中的每一个在其纵向的两端部处由加压臂可旋转地支撑。即,带52通过辊55、56和57由加压臂60支撑。在辊55和56之间设置加压垫70。加压垫70在其纵向的两端部由加压臂60支撑。在加压底板61的每个弹簧保持部61a处,在每个加压臂60的弹簧接收部60a下面设置加压弹簧(加压部件)62。在每个加压臂60的弹簧接收部60a与设置在每个弹簧保持部61a上端的止动部61b分离的状态下,加压弹簧62将辊56和加压垫70推靠到带52上,以便对定影辊51的外周面加压。结果,在定影辊51的表面和带5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夹持部(加热夹持部)N。
在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80中,带52通过在75微米厚的聚酰亚胺树脂环状基体部件的外周面上覆盖300微米厚的硅酮橡胶弹性层,然后在弹性层的外周面上覆盖30微米的PFA管作为分离层而制备。用于带52的基体部件的材料不限于聚酰亚胺树脂,也可以使用诸如SUS或Ni的金属作为该材料。辊56是具有20毫米外径的由金属制成的分离辊。辊56对带52加压,以便接合定影辊51的表面且使定影辊51的弹性层51b弹性变形,因而允许记录材料P与定影辊51的表面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定影夹持部N中的总压力约为686N(约70kgf),定影夹持部宽度约为18毫米。加压垫70通过一体成型铁制支撑金属板70a和硅酮橡胶弹性层70b来制备。加压垫70的弹性层70b接触带52的内周面(内表面)。即加压底板61与加压臂60连接,使得由加压臂60支撑的带52通过被凸轮64旋转移动而被压靠到定影辊51上和与定影辊51分离。定影夹持部分离装置80被构成为借助于后面描述的凸轮64的旋转,通过加压底板61,使得每个加压臂60绕作为支撑点的支撑轴63旋转运动。此外,定影夹持部分离装置80被构成为:通过借助于各个加压臂60的旋转运动来使带52从定影夹持部N的位置移动,而使得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间隔量(距离)的大小能够可变地设定。如上所述,当由定影辊51、带52和加压垫70形成定影夹持部N时,所得到的定影夹持部N能够具有更宽的宽度,从而在定影夹持部N中带52绕定影辊51卷绕,因而在加速方面有利。此外,在包括辊对的传统定影装置中,当夹持部宽度增加时,弹性层需要制作地较厚,从而传统的定影装置在节能方面不利。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1的使用如上述的带52的定影装置51中,能够在不增加定影辊51的弹性层51b的厚度的情况下形成宽夹持部,从而防止由弹性层51b造成的传热损失,从而定影装置51有效地节能。
在定影夹持部N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设置用于将要输送的记录材料P引导到定影夹持部N中的引入引导件65。引入引导件65在其纵向的两端部由侧板对14F1支撑,从而引入引导件65可从图1B中示出的记录材料引入位置移动到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位于记录材料引入位置的左斜下方,如图3B所示。在引入引导件移动机构90中,拉伸弹簧(驱策部件)67在其一端由引入引导件65锁定,且在另一端由侧板对14F1的任一部分锁定,从而向左下方向驱策所述引入引导件65。然后,使引入引导件65接触具有大致椭圆截面的引入引导件凸轮(引入引导件移动部件)76,因而所述引入引导件被保持在记录材料引入位置。引入引导件凸轮76由设置在侧板对14F1上的凸轮轴76a支撑。保持在记录材料引入位置的引入引导件65在定影夹持部N侧的端部和定影辊51在最靠近引入引导件65的该端部的部分处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约5毫米。在定影夹持部N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用于引导从定影夹持部N排出的记录材料P的排出引导件66。排出引导件66能够从图1B中示出的记录材料排出位置旋转地移动到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位于记录材料排出位置的右斜下方,如图3B所示。即,排出引导件66被支撑,从而使排出引导件66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66a(下文中称为端部)的纵向两端部以上述可旋转移动的方式由侧板对14F1支撑。在排出引导移动机构100中,拉伸弹簧(驱策部件)68在其一端由排出引导件66锁定,且在另一端由侧板对14F1的任一部分锁定,因而向右下方向驱策所述排出引导件66。然后,使排出引导件66接触具有大致椭圆截面的排出引导件凸轮(排出引导件移动部件)77,因而该排出引导件被保持在记录材料排出位置。排出引导件凸轮77由设置在侧板对14F1上的凸轮轴77a支撑。保持在记录材料排出位置的排出引导件66在定影夹持部N侧的端部和定影辊51在最靠近排出引导件66的该端部的部分处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约3毫米。
在图1B中,附图标记74表示定影排出辊,附图标记75表示防缠绕部件。
将描述检测在定影装置14中出现卡纸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由控制电路(控制装置)141基于来自作为记录材料检测部的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和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5的记录材料有无检测信号(输出信号)判断卡纸出现。控制电路141由CPU和诸如ROM和RAM的存储器构成。在存储器中,存储用于控制整个成像设备的各种程序。使用通过利用记录材料的重量压下挡板以阻挡一透过光学拦截传感器(未示出)的光轴并且通过测量作为电信号的光量的变化来检测记录材料有无的装置作为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和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5。控制电路141基于记录材料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设定尺寸和处理速度监视从由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前端到由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5检测到记录材料P的后端的时间。当记录材料P的前端和后端以预定定时通过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和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验部145之间时,控制电路141判断记录材料P的输送正常,当记录材料P的前端和后端没有以预定定时通过检测部143和145之间时,控制电路141判断出现了定影卡纸。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定影卡纸的判断模式,设定由上游定影卡纸、缠绕卡纸和排出侧褶皱定影卡纸构成的三个卡纸模式。当尽管记录材料P的前端已正常通过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装置)143,但没有以正常定时到达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装置)145时,定影卡纸被判断为上游定影卡纸。在上游定影卡纸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在定影夹持部N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位置发生卡纸。当尽管记录材料P的前端已正常通过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但没有以正常定时到达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5时,定影卡纸被判断为缠绕卡纸。在缠绕卡纸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绕定影辊51的表面缠绕而发生卡纸。当尽管记录材料P的前端已正常通过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和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5,而记录材料P的后端已通过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但之后没有以正常定时到达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5时,定影卡纸被判断为褶皱定影卡纸。在褶皱卡纸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在定影夹持部N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位置发生卡纸。在控制电路141判断发生定影卡纸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41由于紧急情况按照定影夹持部分离控制程序停止成像部和定影装置14的操作。然后,控制电路141在成像设备的显示部(未示出)显示出现了卡纸、卡纸出现的位置和清除卡纸的方法,因而劝告使用者进行卡纸清除。同时,控制电路141实现凸轮64的旋转控制,从而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间隔量(距离)等于比后面描述的第一间隔量大的第二间隔量。此外,控制电路141实现引入引导件凸轮76的旋转控制,从而引入引导件65被移动到与记录材料引入位置相比,与定影辊51更加分离开的预定位置。此外,控制电路141实现排出引导件凸轮77的旋转控制,从而排出引导件66被移动到与记录材料排出位置相比,与定影辊51更加分离开的预定位置。
(3)定影装置的热定影操作和在定影卡纸出现期间的定影夹持部分离操作
图2是作为例子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的热定影操作和卡纸出现期间的定影夹持部中的分离操作的流程图。图3A是用于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环状带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第一间隔量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B是用于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环状带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第二间隔量且引入引导件和排出引导件移动到其预定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通过开启成像设备的电源开始按照图2中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然后,控制电路141控制定影装置14的热定影操作和定影卡纸发生期间的定影夹持部分离操作。
参考图2,在S1中,开始定影辊51和带52的旋转。即,定影马达M1被驱动以沿箭头方向(图1B)旋转辊56。结果,通过辊56的旋转,带52和辊55及57以预定周向速度(处理速度)沿箭头方向旋转。带52的旋转力通过带52和定影辊51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到定影辊51。结果,定影辊51通过带52的旋转而沿箭头方向旋转。
在S2中,开始对灯71通电(供电)。即,通电电路142被开启以对灯71供电。结果,灯71被开启且产生热量,从而加热定影辊51的圆筒状芯金属51a、弹性层51b和分离层51c。在S3中,判断定影辊51的温度是否达到要被控制的预定温度t℃(目标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是170℃)。通过设置在定影辊51的表面附近的热敏电阻TH(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定影辊51的温度。控制电路141获得热敏电阻TH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出信号)且基于温度检测信号判断定影辊51的温度是否达到预定温度(目标温度)t℃。
在S3中,在定影辊51的温度没有达到要被控制的预定温度t℃的情况下(“否”),过程进行到S4。在温度达到要被控制的预定温度t℃的情况下(“是”),过程进行到S5。
在S4中,通过继续开启通电电路142直到定影辊51的温度达到要被控制的预定温度t℃来实现预热温度控制。此外,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第一间隔量)(图3A)。即,在图1B的状态中,其中在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N,凸轮马达M2被驱动以使凸轮64绕作为支撑点的凸轮轴64a沿箭头方向旋转,直到第二凸轮面64c2接触加压底板61。第二凸轮面64c2具有次于第一凸轮面64c1的距离凸轮轴64a的第二最大距离。相应于凸轮64的旋转,加压底板61绕作为支撑点的支撑轴63沿箭头方向旋转一距离差,该距离差是第一凸轮面64c1与凸轮轴64a的距离和第二凸轮面64c2与凸轮轴64a的距离之间的差。通过加压底板61的旋转运动,每个加压臂60的弹簧接收部60a接触加压底板61的每个弹簧保持部61a的止动部61b,从而在保持接触状态的同时每个加压臂60沿箭头的方向绕作为支撑点的支撑轴63旋转运动。通过加压底板61和各个加压臂60的旋转运动,带52被选择(间隔)远离定影辊51的表面预定距离。此时带52和定影辊51的表面之间的间隔量是约1毫米。在本实施例中,在预热温度控制期间,定影辊51和带52旋转,但是从耐久性方面考虑,在定影辊51和带52上的部分停止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预热温度控制,直到定影辊温度达到预定温度。
在S5中,通过进行通电电路142的开/关控制实现待机温度控制,从而定影辊51的温度保持在待机状态下的要被控制的预定温度t℃,在待机状态中,成像设备为作为成像信号的打印信号的输入做好准备。此外,与S4相同,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图3A)。即,在S4和S5中,在记录材料P被引入到定影夹持部N中之前(在待机期间),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在本实施例中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的原因是从实验结果得出:当间隔量不大于2毫米时(从打印指令(成像信号)的输入到第一点输出的)第一复印时间可以最小化。而且,在待机温度控制期间,间隔量保持为1毫米。此外,引入引导件65保持在记录材料引入位置,而排出引导件66在其保持在记录材料排出位置时为接下来的操作做好准备。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具有定影辊51与带52在待机状态分离的构造,但是也可以具有采用定影辊51与带52分离的待机状态和定影辊51与带52彼此接触的待机状态的构造。
在S6中,在输入打印指令的情况下(“是”),过程进行到S7。在S7中,形成定影夹持部N(图1B)。即,凸轮马达M2被驱动以使凸轮64绕作为支撑点的凸轮轴沿箭头方向旋转,直到第一凸轮面64c1接触加压底板61(图3A)。相应于凸轮64的旋转,加压底板61绕作为支撑点的支撑轴63沿箭头方向旋转一距离差,该距离差是第一凸轮面64c1与凸轮轴64a的距离和第二凸轮面64c2与凸轮轴64a的距离之间的差。通过加压底板61的旋转运动,每个加压臂60的弹簧接收部60a接触加压底板61的每个弹簧保持部61a的止动部61b,从而在保持接触状态的同时每个加压臂60绕作为支撑点的支撑轴63沿箭头方向旋转运动预定距离。通过各加压臂60的旋转运动,带52接触定影辊51,且之后被辊56和加压垫70压靠到定影辊51的表面上,从而各个加压臂60的旋转运动停止。通过加压底板61的进一步旋转运动,每个加压臂60的弹簧接收部60a与每个弹簧保持部61a的止动部61b分离。结果,加压弹簧62对辊56和加压垫70加压,以便将带52压靠到定影辊51的表面上。结果,在定影辊51的表面和带52的表面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夹持部N。然后,要被输送到定影夹持部N中的其上承载有未定影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由引入引导件65引导,且被引入定影夹持部N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电路接收到打印指令以后开始成像部的操作和记录材料的输送。然后,以预定定时开始凸轮的旋转操作,该定时是通过从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到达定影装置所需的时间和定影装置中的带的加压操作时间逆计算获得的。在本实施例中,从间隔量为1毫米的状态到形成正常定影夹持部的加压操作时间是2.5秒,比记录材料在成像操作开始之后到达定影装置所需的时间3.8秒短。因此,对第一复印时间没有不利影响。
在S8中,进行记录材料P是正常输送还是发生定影卡纸的判断。在判断出现定影卡纸的情况下,过程进行到S9。在记录材料P的输送正常的情况下,过程进行到S11。
在S9中,间隔量被设定为约5毫米,引入引导件65和排出引导件66分别移动到其预定位置。即,在图3A中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的状态下,凸轮马达M2被驱动以使凸轮64绕作为支撑点的凸轮轴64a沿箭头方向旋转,直到第三凸轮面64c3接触加压底板61(图3B)。第三凸轮面64c3具有离凸轮轴64a的最小距离。相应于凸轮64的旋转,加压底板61绕作为支撑点的支撑轴63沿箭头方向旋转一距离差,该距离差是第三凸轮面64c3与凸轮轴64a的距离和第二凸轮面64c2与凸轮轴64a的距离之间的差。通过加压底板61的旋转运动,每个加压臂60的弹簧接收部60a接触加压底板61的每个弹簧保持部61a的止动部61b,从而在保持接触状态的同时,每个加压臂60绕作为支撑点的支撑轴63沿箭头方向旋转运动。通过加压底板61和各个加压臂60的旋转运动,带52被选择(间隔)远离定影辊51的表面预定距离。此时带52和定影辊51的表面之间的间隔量(第二间隔量)约为5毫米,其大于第一间隔量。此外,引入引导件马达M3被驱动,从而引入引导件凸轮76绕作为支撑点的凸轮轴76a沿箭头方向旋转预定角度(图3A)。结果,引入引导件凸轮76从记录材料引入位置(成像位置)移动到从记录材料引入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且停止。从停止在缩回位置的引入引导件65在定影夹持部N侧的端部到定影辊51在位于最靠近引入引导件65的该端部的位置处的外周面的距离被设定为约10毫米。同时,排出引导件马达M4被驱动,从而排出引导件凸轮77绕作为支撑点的凸轮轴77a沿箭头方向旋转预定角度(图3A)。结果,排出引导件凸轮77从记录材料排出位置(成像位置)运动到从记录材料排出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且停止。从停止在缩回位置的排出引导件66在定影夹持部N侧的端部到定影辊51在位于最靠近排出引导件66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处的外周面的距离被设定为约8毫米。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引入引导件65移动到与记录材料引入位置相比,与定影辊51间隔更远的缩回位置,通过引入引导件凸轮76的旋转将引入引导件65从记录材料引入位置移动到左下位置。此外,为了将排出引导件66移动到与记录材料排出位置相比,与定影辊51间隔更远的缩回位置,通过排出引导件凸轮77的旋转将排出引导件66从记录材料排出位置移动到右下位置。这里,在成像期间从引入引导件65的端部到定影辊51的距离小于当引入引导件65位于缩回位置时的该距离。此外,在成像期间从排出引导件66的端部到定影辊51的距离小于当排出引导件66位于缩回位置时的该距离。此外,在成像设备的显示部(未示出)显示用于劝告使用者进行卡纸清除的信息,并且这些引导件65和66为其接下来的操作做好准备。
根据该劝告,使用者打开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定影装置14外周的另一壳体盖(未示出),并且将包括定影装置的输送单元(未示出)拉出到成像设备之外,从而清除产生卡纸的记录材料(下文中称为卡住的纸张)。此时,定影辊51和带52彼此被很大程度地分开,从而定影辊51的表面更少会被卡住的纸张损坏。理想的是定影辊51和带52分开不小于记录材料P将通过的输送部(即排出引导件66和设置在排出引导件66上方的辅助排出引导件69之间的输送空间部)处的竖直空间距离(图1B)。结果,在出现褶皱卡纸期间,定影辊51和带52分开不少于卡住的纸张的厚度(高度)的距离,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卡纸清除。
在本实施例中,在输送部处的竖直空间距离约为4毫米,在进行卡纸清除时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间隔量(距离)被设定为约5毫米。结果,可以确认卡住的纸张不会强有力地接触定影辊51的表面并且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卡纸清除。此外,引入引导件65和排出引导件66也可以移动到它们能够保护定影辊51的位置。当定影辊51由引入引导件65和排出引导件66保护时,当使用者进行卡纸清除时能够减少卡住的纸张与定影辊51表面接触的可能性,从而能够避免定影辊51表面的损坏。
在S10中,判断是否完成卡纸清除。即,在使用者完成卡纸清除后,使用者将输送单元安装到成像设备中,并且然后关闭外壳体盖以将输送单元返回到初始状态。然后,基于来自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3和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145的预定信息,控制电路141判断完成了卡纸清除。当完成了卡纸清除时,程序进行到S11。
在S11中,引入引导件马达M3被驱动,从而引入引导件凸轮76沿箭头方向旋转预定角度(图3B)。结果,引入引导件65从预定位置移动到初始的记录材料输送位置并且在该输送位置停止。同时,排出引导件马达M4被驱动,从而排出引导件凸轮77沿箭头方向旋转预定角度(图3B)。结果,排出引导件66从预定位置移动到初始的记录材料排出位置且在该排出位置停止。在完成了引入引导件65和排出引导件66到其初始位置的移动后,过程返回到S5。在这种情况下,过程也可以在执行未示出的卡纸恢复序列后返回到S5,以便将定影装置和成像部的状态返回到其待机状态。在恢复序列期间,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距离与分离期间的距离相等。利用该距离,进行复原操作(恢复操作)。
在S12中,进行调色剂图像的热定影。由引入引导件65引入到定影夹持部N中的记录材料P在定影夹持部N中由定影辊51和带52夹持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调色剂图像受到定影辊51的加热和定影夹持部N中的加压,因而被热定影到记录材料P上。然后,在通过排出引导件66排出的记录材料P的后端正常地通过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装置145之后,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即凸轮马达M2根据来自排出侧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被驱动,以使凸轮64沿箭头方向旋转,从而凸轮64的第二凸轮面64c2接触加压底板61。结果,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结果,定影装置14的一系列热定影操作和定影卡纸出现期间的定影夹持部分离操作完成。
根据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14,定影装置14包括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80,该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80用于在记录材料P被输送到定影夹持部N之前的待机期间和在定影夹持部N中出现记录材料P卡纸期间将定影辊51和带52布置在相互分离状态。通过使用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80,在卡纸出现期间定影辊51和带52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在待机期间长的值。由于此原因,在减少使定影装置的状态返回到能够进行热定影操作(加热操作)的状态所需的时间的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卡纸清除。此外,在承载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材料P被引入到定影夹持部N之前和在记录材料P被排出定影夹持部N之后,间隔量被设定为约1毫米,从而可以实现定影辊51和带52耐久性的提高。此外,当进行记录材料P的卡纸清除时,间隔量被设定为约5毫米,从而能够实现卡纸清除可操作性的改进。此外,当进行记录材料P的卡纸清除时,引入引导件65和排出引导件66移动到预定位置,从而能够实现卡纸清除可操作性的改进。
[实施例2]
将描述定影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4A是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并且示出形成定影夹持部的状态。该定影装置是辊类型的。
除了具有与定影辊51大致相同直径的加压辊(加压部件)58是由加压臂60支撑外,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14相同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与用于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14相同的部件和部分由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因而省略多余的描述。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中,将包括以比实施例1中的定影辊51的弹性层51b大的厚度形成的弹性层51b的定影辊作为定影辊51。即,在本实施例中的定影辊51通过在具有72毫米外径的铁制圆筒状芯金属51a的外周面上形成4.0毫米厚的硅酮橡胶弹性层51b而制备。在弹性层51b的外周面上,覆盖30微米厚的PFA管作为分离层51c。
加压辊58通过以辊状在具有76毫米外径的铁制圆筒状芯金属58a的外周面上形成2.0毫米厚的硅酮橡胶弹性层58b而制备。然后,在弹性层58b的外周面覆盖30微米厚的PFA管作为分离层58c。加压辊58在其圆筒状芯金属58a的纵向的两端部处由定影装置14的装置框架14F的侧板对14F1可旋转地支撑。利用在加压底板61的每个弹簧保持部61a处设置在每个加压臂60的弹簧接收部60a之下的加压弹簧62,加压辊58被以约490N(约50kgf)的总压力压靠到定影辊51的表面上。结果,定影辊51和加压辊58的弹性层51b和58b弹性变形,从而在定影辊51和加压辊58的表面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夹持部N。定影夹持部N的预定宽度约为10毫米。加压辊58通过利用定影马达M1的驱动来旋转其圆筒状芯金属58a,而以预定周向速度沿箭头方向旋转。利用在定影夹持部N处定影辊51和加压辊58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加压辊58的旋转力被传递到定影辊51的表面。结果,定影辊51通过加压加辊58的旋转而沿箭头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4中,热定影操作和在定影卡纸发生期间的定影夹持部分离操作(定影夹持部去除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14中的操作相同,因而为了简单说明根据图2的流程图描述。
图4B是用于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第一间隔量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用于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间隔量被设定为第二间隔量且引入引导件和排出引导件都移动到其预定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4中,定影夹持部N是由定影辊51和加压辊58形成的,从而不能形成与带型定影装置中一样的更宽的定影夹持部。但是,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4中,加压辊58具有强度且因此它能够施加更大的压力作为接触压力,从而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4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加速。通常,在多数情况下在单色成像设备中采用上述构造。
而且在实施例2的定影装置14中,相对于加压辊58,进行与图2的流程图所示的带分离操作相同的分离操作。结果,可以确认实现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功能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4中,为了缩短定影装置14的建立时间,也能够采用在加压辊58的圆筒状芯金属58a内部设置卤素灯以便加热加压辊58的构造。
[实施例3]
将描述成像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例子的示意剖视图。成像设备是采用所谓的级联式定影模式的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其中多个定影装置14在记录材料输送部串联布置。
除了两个与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14相同的定影装置14串联布置之外,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具有与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相同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件和部分由与用于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附图标记和符号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表示,因而省略多余的描述。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中,每个定影装置14不限于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14,也可以是实施例2中的定影装置14。此外,也能够在记录材料输送部串联布置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14和实施例2中的定影装置14。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通过采用级联式定影模式,能够确保非常宽的夹持部,从而即使对于具有不同基础重量的记录材料P也可以保持高生产率。此外,通过提供输送路径18,在该输送路径18中记录材料P不经过相对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位于下游侧的定影装置14(142),成像设备具有如此的优势:能够保证输出图像的光泽度的宽选择范围。另一方面,特别在两个定影装置14和14彼此靠近的情况下,即在定影装置14和14以比记录材料P沿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最大长度短的间隔设置的情况下,卡纸能在记录材料P被卡在两个定影装置的定影夹持部中的状态下发生。为此,有难以进行卡纸清除操作的问题。特别地,发生在定影装置14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记录材料P为波纹状的褶皱卡纸的情况下,即使当卡住的纸张从上游和下游侧的任一侧清除时,有不能避免损坏定影辊51的表面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在级联式成像设备中的定影装置141和142中(图5)进行与实施例1中定影装置14的带分离操作相同的分离操作。结果,可以确认本实施例的分离操作对于卡纸清除的操作性更有效。
定影装置141是与实施例1中的定影装置相同的定影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分开设置定影装置142。定影装置142具有如下构造:其包括作为用于加热由定影装置141加热过的调色剂图像的第二图像加热部件的第二定影辊,并且包括作为用于形成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加压部件的第二加压带,记录材料在该第二夹持部中被夹持和输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影辊和第二加压带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定影辊和加压带相同的构造。此外,作为用于将第二加压带向第二定影辊移动和将其从第二定影辊移开的接触和分离装置,定影装置142进一步包括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相同构造的第二定影夹持部分离(去除)机构。第二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由作为第二执行部的控制部控制,以使得第二定影辊和第二加压带在待机期间被置于具有第三距离的分离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距离等于实施例1中的第一距离,即约为1毫米。但是,也可以采用下游侧定影装置142中的距离与上游侧定影装置141中的距离不同的构造。此外,定影装置142包括用于在成像操作停止期间检测夹持部中存在记录材料的第二记录材料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具有与设置在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中的包括引入侧记录材料检测部和排出侧记录材料检测部的检测装置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定影装置142进一步包括第二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该第二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用于控制接触和分离装置的操作,以使得当检测到在夹持部中存在记录材料时,第二定影辊和第二加压带分开比第三距离大的第四距离。本实施例中的第四距离等于实施例1中的第二距离。即,第四距离与第二距离一样约为5毫米,但是下游侧定影装置142中的距离也可以与上游侧定影装置141中的距离不同。此外,也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入口引导件和第二排出引导件,所述第二入口引导件作为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引入引导件相同构造的引入引导件,所述第二排出引导件作为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排出引导件相同构造的排出引导件,并且所述第二入口引导件和第二排出引导件与实施例1相同地操作。
在每个具有上述构造的定影装置141和142中,根据图2的流程图执行与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的带分离操作相同的分离操作。结果,可以确认分离操作对于卡纸清除的操作性更有效。
[其它实施例]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使用同时包括引入引导件和排出引导件的定影装置。但是,定影装置不限于此,也能够包括引入引导件和排出引导件中的任一个。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用彩色打印机作为成像设备的例子。但是,成像设备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诸如复印机或传真机的其它成像设备。此外,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描述了能够形成彩色图像的多色彩成像设备。但是,成像设备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能够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成像设备。在实施例1的定影装置14中,带52移动,而定影辊51也可以代替带52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定影辊51仅需要由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80来移动。此外,在实施例2的定影装置14中,加压辊58移动,但是作为替代,定影辊51也可以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定影辊51仅需要由定影夹持部分离机构80来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加热部件由加热器加热,但是也可以通过感应加热法加热。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在缩短将其状态返回到能够进行加热操作的状态所需时间的同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卡纸清除。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考这里公开的结构进行了描述,本发明不限制于阐述的细节,本申请意图覆盖可以来自下面权利要求的改进目的或范围的这种变型或改变。
Claims (12)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加热部件,所述图像加热部件用于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
加压部件,所述加压部件用于对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加压以形成夹持部,所述记录材料要在所述夹持部中被夹持且输送;
接触和分离装置,所述接触和分离装置用于允许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接触和分离;
执行部,所述执行部用于执行待机状态,在所述待机状态中,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以第一距离分离开,并且所述成像设备为成像信号的输入做好准备;
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用于当成像操作停止时检测在所述夹持部中出现所述记录材料;和
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所述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接触和分离装置的操作,以使得至少当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在所述夹持部中出现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之间以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分离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将记录材料引导到所述夹持部的能移动的入口引导件,和
其中所述入口引导件在待机状态位于与在成像操作期间相同的成像位置,且当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入口引导件移动到所述入口引导件从所述成像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入口引导件和所述图像加热部件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缩回位置比在所述成像位置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从所述夹持部排出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能移动的片材排出引导件,
其中所述片材排出引导件在待机状态位于与在成像操作期间相同的成像位置,并且当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片材排出引导件移动到所述片材排出引导件从所述成像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片材排出引导件和所述图像加热部件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缩回位置比在所述成像位置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加压部件是带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在检测到的记录材料被清除之后,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的状态从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状态切换到所述待机状态时,在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加压部件以所述第一距离分离开的状态下进行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的状态切换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图像加热部件,所述第二图像加热部件用于加热由所述图像加热部件加热的调色剂图像;
第二加压部件,所述第二加压部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图像加热部件加压以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记录材料要在所述第二夹持部中被夹持和输送;
第二接触和分离装置,所述第二接触和分离装置用于允许所述第二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压部件之间接触和分离;
第二执行部,所述第二执行部用于执行待机状态,在所述待机状态中,所述第二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压部件之间以第三距离分离开,且所述成像设备为成像信号的输入做好准备;
第二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所述第二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用于当成像操作停止时检测在所述夹持部中出现所述记录材料;和
第二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所述第二接触和分离装置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接触和分离装置的操作,以使得至少当所述第二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在所述第二夹持部中出现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第二图像加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加压部件之间以比所述第三距离大的第四距离分离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将记录材料引导到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能移动的第二入口引导件,和
其中所述第二入口引导件在所述待机状态位于与在成像操作期间相同的成像位置,且当所述第二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第二入口引导件移动到所述第二入口引导件从所述成像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入口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图像加热部件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缩回位置比在所述成像位置大。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从所述第二夹持部排出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能移动的第二片材排出引导件,
其中所述第二片材排出引导件在所述待机状态位于与在成像操作期间相同的成像位置,并且当所述第二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记录材料时,所述第二片材排出引导件移动到所述第二片材排出引导件从所述成像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片材排出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图像加热部件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缩回位置比在所述成像位置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47329 | 2009-06-22 | ||
JP2009147329A JP5503197B2 (ja) | 2009-06-22 | 2009-06-22 | 像加熱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0204A true CN101930204A (zh) | 2010-12-29 |
CN101930204B CN101930204B (zh) | 2014-03-26 |
Family
ID=4335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132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0204B (zh) | 2009-06-22 | 2010-06-22 | 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08833B2 (zh) |
JP (1) | JP5503197B2 (zh) |
CN (1) | CN101930204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1526A (zh) * | 2011-06-21 | 2012-12-26 | 施乐公司 | 用于啮合和解啮合定影夹持部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
CN105593766A (zh) * | 2013-09-26 | 2016-05-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209473A (zh) * | 2015-01-20 | 2017-09-26 | 株式会社理光 | 压力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控制压力装置的方法 |
CN107797424A (zh) * | 2016-09-02 | 2018-03-13 | 株式会社东芝 | 定影装置 |
CN113552788A (zh) * | 2020-04-23 | 2021-10-2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87087B2 (ja) | 2010-07-28 | 2014-09-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US8583018B2 (en) * | 2010-12-20 | 2013-11-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US8693937B2 (en) * | 2011-06-14 | 2014-04-08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x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pressure belt |
JP5762218B2 (ja) | 2011-08-26 | 2015-08-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5825938B2 (ja) | 2011-09-01 | 2015-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5441989B2 (ja) | 2011-11-18 | 2014-03-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5901280B2 (ja) | 2011-12-22 | 2016-04-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68725B2 (ja) | 2012-02-14 | 2017-07-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5955084B2 (ja) | 2012-04-27 | 2016-07-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68056B2 (ja) | 2012-04-27 | 2016-08-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 |
JP6047857B2 (ja) * | 2013-03-15 | 2016-12-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97076A (ja) | 2013-03-29 | 2014-10-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97074A (ja) * | 2013-03-29 | 2014-10-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6446797B2 (ja) * | 2014-03-17 | 2019-01-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72134B2 (ja) | 2014-05-20 | 2018-01-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6278832B2 (ja) * | 2014-05-21 | 2018-0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442441B2 (en) * | 2014-09-29 | 2016-09-1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device |
JP2016156951A (ja) * | 2015-02-24 | 2016-09-01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696116B2 (ja) * | 2015-04-27 | 2020-05-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602073B2 (ja) * | 2015-07-03 | 2019-11-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0241455B2 (en) | 2017-06-05 | 2019-03-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device having a pressing mechanism that presses first and second rotatable members together |
JP6977362B2 (ja) * | 2017-07-25 | 2021-12-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073704B2 (ja) * | 2017-12-13 | 2022-05-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910996B2 (ja) | 2018-09-10 | 2021-07-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3000058A (ja) * | 2021-06-17 | 2023-01-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91509A (en) * | 1982-03-26 | 1983-07-0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Roller fuser apparatus in which copy sheet jams are minimized |
US20040190958A1 (en) * | 2003-03-24 | 2004-09-30 | Oki Data Corporatio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595307A (zh) * | 1997-10-28 | 2005-03-16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US20070217839A1 (en) * | 2006-03-15 | 2007-09-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98887A (ja) * | 1986-02-26 | 1987-09-02 | Mita Ind Co Ltd | ジヤム処理装置 |
JPH048443Y2 (zh) * | 1986-09-09 | 1992-03-03 | ||
JPH0428665U (zh) * | 1990-06-29 | 1992-03-06 | ||
JPH0584967U (ja) * | 1992-04-20 | 1993-11-16 |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の定着装置 |
JPH11125985A (ja) | 1997-10-23 | 1999-05-11 | Canon Inc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37491A (ja) * | 2002-05-20 | 2003-11-28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53564A (ja) * | 2007-08-29 | 2009-03-12 | Canon Inc | 定着装置 |
JP2009168851A (ja) * | 2008-01-10 | 2009-07-30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9
- 2009-06-22 JP JP2009147329A patent/JP550319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6-07 US US12/795,111 patent/US820883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6-22 CN CN201010213277.4A patent/CN1019302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91509A (en) * | 1982-03-26 | 1983-07-05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Roller fuser apparatus in which copy sheet jams are minimized |
CN1595307A (zh) * | 1997-10-28 | 2005-03-16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装置 |
US20040190958A1 (en) * | 2003-03-24 | 2004-09-30 | Oki Data Corporatio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070217839A1 (en) * | 2006-03-15 | 2007-09-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1526A (zh) * | 2011-06-21 | 2012-12-26 | 施乐公司 | 用于啮合和解啮合定影夹持部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
CN102841526B (zh) * | 2011-06-21 | 2017-09-22 | 施乐公司 | 用于啮合和解啮合定影夹持部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
CN105593766A (zh) * | 2013-09-26 | 2016-05-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209473A (zh) * | 2015-01-20 | 2017-09-26 | 株式会社理光 | 压力装置,图像形成设备以及控制压力装置的方法 |
CN107797424A (zh) * | 2016-09-02 | 2018-03-13 | 株式会社东芝 | 定影装置 |
CN107797424B (zh) * | 2016-09-02 | 2022-03-18 | 株式会社东芝 | 定影装置 |
CN113552788A (zh) * | 2020-04-23 | 2021-10-2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CN113552788B (zh) * | 2020-04-23 | 2024-10-11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1002734A (ja) | 2011-01-06 |
US8208833B2 (en) | 2012-06-26 |
CN101930204B (zh) | 2014-03-26 |
US20100322667A1 (en) | 2010-12-23 |
JP5503197B2 (ja) | 2014-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0204B (zh) | 成像设备 | |
JP5188029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02734A5 (zh) | ||
JP515326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ユニット | |
US8292290B2 (en) |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9271246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98475A (ja) | 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8447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423229A (zh) | 图像加热单元、记录介质输送单元和成像装置 | |
CN103376715B (zh) | 成像装置 | |
EP3144736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9004705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ouble-sided printing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925140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51712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760296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8345202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086389B2 (ja) | ベルト融合装置 | |
JP200409359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305789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120307B2 (en)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a locking mechanism that locks a guide member in a first position and releases upon sliding movement | |
US20170261922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0271504A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56159B2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2527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098654A (ja) | 複連式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