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435B -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1435B
CN101911435B CN2009801021074A CN200980102107A CN101911435B CN 101911435 B CN101911435 B CN 101911435B CN 2009801021074 A CN2009801021074 A CN 2009801021074A CN 200980102107 A CN200980102107 A CN 200980102107A CN 101911435 B CN101911435 B CN 101911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op piece
utmost point
coil
facies 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21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1435A (zh
Inventor
藤田真史
德增正
垣内干雄
幡野浩
上田隆司
长仓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1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1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40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for high voltage,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orona dischar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3相2层缠绕的电枢绕组,构成为:通过在设于电枢铁芯(12)上的多个槽(13)内分别将上线圈片(15a、15b)及下线圈片(16a、16b)收纳为2层,并将这些上线圈片和下线圈片通过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及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依次串联连接来形成同一相,由此构成绕组部的相带,该绕组部的相带具有n个并联电路(n为1以上的整数),而且,将与输出端子(22)相连的输出端子引出线(21)以及与中性点端子(23)相连的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分别连接在上述各相带的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侧的线圈片上;与上述输出端子(22)相连的引出线(21)连接在从上述各相带的端部开始数至少比第1个更靠相带内内侧的线圈片上,通过跳线(20),连接位于上述相带的端部的线圈片和位于从同相带内的另一个端部开始至少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以内的同并联电路的线圈片。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减轻相邻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并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有一种图33所示那种构造的电枢绕组。
图33是表示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的槽内所配置的电枢绕组的一例的剖面图。
在图33中,12是将叠层铁板叠层而成的电枢铁芯,在该电枢铁芯12的周围部上所设置的槽13内收纳电枢绕组14。
该电枢绕组14配置为靠近槽开口部的侧的上线圈片15和槽底侧的下线圈片16的2层,其外周部由主绝缘层24覆盖。
还有,在槽底侧配置绝缘板10a,并配置将上线圈片15和下线圈片16之间隔开的绝缘板10b,再者在槽开口部侧通过绝缘板10c打入楔9。
在大容量的旋转电机中,通过将构成电枢绕组14的上线圈片15和下线圈片16串联连接,来提高发生电压,增大了设备容量。
另外,若电枢绕组14的电压增高,则为了耐压,电枢绕组的主绝缘层24厚度变厚,其结果为,导体部分的截面面积减少,电流密度增加,招致损耗增加,所以一直通过将电枢绕组分割为多个并联电路,使设备的容量变为原状态,降低电枢绕组的电压,使主绝缘层24的厚度变薄,谋求损耗降低及冷却能力的提高。
首先,说明以往的电枢绕组的第1例。
图34是2极3相66槽且具有2个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图35是和图34中所示的器件相同的电枢绕组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对于图34中未示出的另外2相,是将图示出的相的电枢绕组结构分别错开120度及240度后的相。
如图34所示,有关电枢绕组14,每1相带的上下单侧的线圈片所占的槽数是11。
这里,所谓的相带是指,将3相各相分割为多个所分配的、在叠层铁芯(电枢铁芯)中具有的多个槽内分别把上线圈片及下线圈片收纳为2层并将它们依次串联连接来形成同一相的绕组部分。
如图34所示,各相的电枢绕组14具有:上线圈片15(15a、15b),收纳于槽内的开口部侧;下线圈片16(16a、16b),收纳于槽内的底侧;并且在将这些上线圈片15、下线圈片16的端部之间连接于绕组引出部上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和其轴向相反侧且不连接于绕组引出部上的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上,分别被串联连接。
再者,电枢绕组14具有:第1相带17,将上下线圈片15、16,收纳于电枢铁芯12上所设置的11个(第1~11及第28~38)槽13内;第2相带18,同样将其收纳于11个(第34~44及第61~5)槽13内。
各相的电枢绕组14分别具有2个并联电路,分别用实线和虚线来表示。
第1相带17及第2相带18通过将上线圈片15在连接侧及逆连接侧的线圈端部19a、19b上,与位于相距指定线圈节距的位置上的对应的下线圈片16进行连接,来构成2个并联电路,各并联电路通过设置于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的引出导体21进行并联连接,形成了电枢绕组14。
在附图中,在逆连接侧,连接着第1槽内所配置的上线圈片(第1上线圈片)和第28槽内所配置的下线圈片(第28下线圈片),线圈节距是27。另一方面,在连接侧,连接着第11槽内所配置的上线圈片(第11上线圈片)和第37槽内所配置的下线圈片(第37线圈片),线圈节距是26。
还有,在图34的电枢绕组中,绕组节距是指,例如第1相带17的收纳上线圈片15a的槽13和收纳下线圈片的槽13之间的节距,附图中的绕组节距为27,也就是说,线圈节距连接为,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上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在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上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在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数小于等于极数时,例如还在专利文献1(图2)中所反映的那样,通常在相带的端上设有引出部,连接相带端部的线圈片和引出部导体。例如,在图34中,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1上线圈片15a上,另外,第38下线圈片16a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另外,在第2相带18上,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5下线圈片16a上,另外,第34上线圈片15b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还有,下面如图34所示,确定磁极中心Pa、Pb,在第1相带上,将第1上线圈片称为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上线圈片,将第11上线圈片称为位于靠近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上线圈片。另一方面,对于下线圈片,将第28下线圈片称为位于靠近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下线圈片,将第38下线圈片称为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下线圈片。
从而,在通常的连接中,连接作为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上线圈片的第1上线圈片和作为位于靠近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下线圈片的第28下线圈片。
电枢绕组14和第1上线圈片、第28下线圈片、第2上线圈片及第29下线圈片依次从图34的左侧朝向右侧进行卷绕,这种情况下,在下面称为以上线圈片接近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
对于第2相带也相同的,在第2相带上按照第5下线圈片、第44上线圈片、第4下线圈片及第43上线圈片,以下线圈片接近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
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第1上线圈片到第11上线圈片构成的相称为V相,将第12上线圈片到第22上线圈片构成的相称为U相,将第23上线圈片到第33上线圈片构成的相称为W相,并且在下面的线圈片中其进行重复。不言而喻,即便V相、U相、W相的配置或顺序发生变化也没有关系。
那么,下面对于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进行说明,这里假设用1相中相对于感应电压的比值,表示为p.u.。
若着眼于图35的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配置于第23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23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PU],配置于相邻的第22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22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0/11[PU]。
图36是表示图35的例子中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例的矢量图,第23上线圈片和第22上线圈片的电位差考虑相位差而达到1.654[PU]。
与之相对,因为配置于第12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12上线圈片)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所以第12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0[PU],配置于相邻的第11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11[PU],如图36的矢量图所示,第12上线圈片和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1/11=0.091[PU]。
对此,在同相的线圈片间,哪个线圈片间的电位差都为1/11=0.091[PU]。
图37是对于上线圈片图示出这样所求取的相邻线圈片间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电位差的附图。在附图的说明中表示出相,其表示编号小的侧线圈片的相。
如附图所示,在上述2极3相66槽且具有2个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在相带的边界上为1.654[PU]。
下面,说明以往的电枢绕组的第2例。
图38是2极3相66槽且具有1个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每1相带的上下单侧的线圈片所占的槽数和图34相同,是11。
在图38中,绕组节距是27,与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27相等,并且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26比绕组节距小1个。
在图38中,也和图34相同,连接着相带端部的线圈片和引出部导体。例如在图34中,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1上线圈片15a与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而连接于输出端子22上,在第2相带18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34上线圈片15b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而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另外,第1相带17的第38下线圈片16a和第2相带18的第5下线圈片16b通过连接侧跳线20a进行连接。
下面,对于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进行说明,例如若着眼于图38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44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0/22[PU],虽未图示但相邻的第45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PU]。第44上线圈片和第45上线圈片的电位差考虑120度的相位差而达到1.289[PU]。
在图39中对于上线圈片图示相邻线圈片间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电位差,而在以往第2例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在相带的边界上为1.289[PU]。
下面,对于以往的电枢绕组的第3例进行说明。
在大容量的旋转电机中,特别是间接冷却方式的情况,因为一般要增多电枢铁芯的槽,增加电枢绕组的冷却周长,所以需要具有3个并联电路以上的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如2极且并联电路数为3的情况那样,在并联电路数超过极数时,因为无法使各并联电路的发生电压完全相同,所以产生在并联电路间发生循环电流,电枢绕组的损耗增加这样的问题。
为了降低因该循环电流导致的损耗,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小各并联电路发生电压的不平衡,因此对各相带中各并联电路所属的线圈配置需要特殊的考虑。
图40是专利文献4所述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按2极3相电枢铁芯具有72个槽,每1相带的上下单侧的线圈片所占的槽数是12。
电枢绕组由在图40中用3种线所示的1~3的3个并联电路构成,将作为第1相带17的12个上线圈片15a、下线圈片16a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1、2、3、1、2、3、1、2、3、1、2、3,同样将作为第2相带的12个上线圈片15b、下线圈片16b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3、2、1、3、2、1、3、2、1、3、2、1,并且每个并联电路的电压大小的偏差(与平均相电压的偏差的绝对值)及每个并联电路的电压相位差的偏差(平均相电压的相位角的偏差)变小。
另外,为了实现这种连接,图40的电枢绕组14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来连接与第1相带17和第2相带18间对应的各并联电路的引出端。
对于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来说,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在相带的边界上,例如在未图示的第72上线圈片和第1上线圈片间,最大电位差为1.231[PU]。
下面,说明以往的电枢绕组的第4例。
在专利文献5中表示出,使以往的第3例中所示的那种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在结构上变得简单所需的改进。
图41是表示按照专利文献5所述的方法实施以往第3例的改进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按2极3相电枢铁芯具有72个槽,每1相带的上下单侧的线圈片所占的槽数是12。
电枢绕组由图40中用3种线所示的1~3的3个并联电路构成,将作为第1相带17的12个上线圈片15a、下线圈片16a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1、2、1、1、2、1、1、2、1、1、2、1,同样将作为第2相带的12个上线圈片15b、下线圈片16b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3、2、3、3、2、3、3、2、3、3、2、3,并且替换了电等效的第1相带的并联电路3和第2相带的并联电路1,以便并联电路1和3配置于同一相带上。
为了实现这种连接,图41的电枢绕组14通过2/相的跳线20a,增设连接侧的线圈端部19a,并且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来连接与第1相带17和第2相带18间对应的各并联电路的引出端。
对于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来说,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在相带的边界上,例如在未图示的第72上线圈片和第1上线圈片间,最大电位差为1.625[PU]。
若电枢绕组的电压增高,则相邻的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变大,特别是对于上述以往例的电枢绕组,因为在相带的边界上线圈片间的电位差增大,所以有时运行中在相带边界部的线圈端部上发生电晕放电。
其中,在从主绝缘层的外侧冷却电枢绕组的那种间接冷却方式的旋转电机中,将制冷剂设为未加压的空气时,因为与将制冷剂设为氢的情形相比易于发生电晕放电,损伤绝缘,进而还存在无法稳定地运行旋转电机的可能性,所以在实现旋转电机的高电压化、大容量化的方面成为问题。
虽然在理想状态为常温大气压的空气中电晕放电的起始电场为3kV/mm左右,但是实际上,根据带电物的表面状态等的不同,也有时在比其低的电场下发生电晕放电。
这样,为了防止相带的边界上线圈片间的电晕放电,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在线圈端部的表面,也就是电晕防止层的更外侧,卷绕包含云母的带或薄片,使耐电晕性得到了提高。
另外,假使在线圈端部间发生了放电,通过卷绕耐电晕性优良的云母,也降低因放电导致的电晕防止或者绝缘的损伤。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虽然不用变更线圈的形状,就降低绝缘的损伤,但是因为在线圈绝缘的外侧还卷绕带或薄片,所以绝缘部的热传导变坏,除了线圈的冷却不佳并成为局部过热的原因之外,包括绝缘部在内的尺寸也增大,因此制作时、维护时的操作性也变坏,还存在因误操作而损伤电枢的危险。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说明了准备进行感应的磁束方向不同的2种线圈组并将它们组合,来减小线圈间的电位差的技术。
但是,采用专利文献2所述的技术,在线圈端部的构造上形成限制,并且线圈组的构造变得复杂,在大型的火力用涡轮发电机那种大容量的旋转电机中无法使用。
再者,在专利文献3中,说明了一种在3相4极72槽且具有3个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中,示出把除相带端部以外的线圈片连接到引出部上的结构,减小并联电路间电压的不平衡,并且将与在连接侧相邻的其他相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抑制得较低的技术。
但是,专利文献3是以减小并联电路间电压的不平衡为目的的,用来针对特定条件下的绕线方式说明极数、槽及并联电路数,并不用来在并联电路间的电压不平衡保持和以往例相同的状态的基础上,降低和相邻的其他相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
此外,虽然考虑将线圈间设计得较大以便在线圈端部拉开相间的线圈片间的距离,但是导致使旋转电机超出所需而大型化,因过多需要使用材料或重量增加而在输送或设置上受到限制。另外,虽然组装后使线圈端部产生变形来扩大线圈节距离的方法也作为应对措施加以考虑,但是成为线圈变形时的绝缘损伤或不平衡的电磁力产生等涉及旋转电机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谋求旋转电机的大容量化,需要增加线电流或者端子电压,但是有关线电流,因为受到线圈导体的温度上升或尺寸·重量的限制,所以需要增加端子电压。为此,需要抑制上述那种电枢绕组的电晕放电。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7/01708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43419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789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3152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第36607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不用增加线圈端部的绝缘物尺寸,就可以减轻相邻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是3相2层缠绕的电枢绕组,构成为:绕组部的相带具有n个并联电路(n为1以上的整数),且将与输出端子相连的输出端子引出线和与中性点端子相连的中性点端子引出线分别连接于上述各相带的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侧的线圈片上,上述绕组部的相带构成为在电枢铁芯上所设置的多个槽内分别将上线圈片及下线圈片收纳为2层,并把这些上线圈片和下线圈片依次串联连接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及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来形成同一相;与上述输出端子相连的引出线连接于从上述各相带的端部开始数至少比第1个更靠相带内内侧的线圈片上,通过跳线来连接位于上述相带端部上的线圈片和从同相带内的另一个端部开始至少位于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以内的同并联电路的线圈片。
根据本发明,不用增加线圈端部的绝缘物尺寸,就能够减轻相邻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可以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实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相邻线圈片间电位差的矢量图。
图4是同一实施方式中的相邻线圈片间电位差的分布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变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6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枢绕组变形例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7是同一变形例的相邻线圈片间电位差的分布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配置与旋转电机的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的槽位置和相带间电位差的关系的附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2实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3实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4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3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变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4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5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5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6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6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7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7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8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8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19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0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9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1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1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2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中的电枢绕组变形例1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3是表示同一变形例1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4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中的电枢绕组变形例2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5是表示同一变形例2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6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中与旋转电机的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配置的槽位置和线圈片间最大电位差的关系的附图。
图27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中的电枢绕组变形例3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8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0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1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29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中的电枢绕组变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0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1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1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2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2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3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3是表示旋转电机的电枢槽部的剖面图。
图34是表示以往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5同样是表示以往第1例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6同样是表示以往第1例中的相邻线圈片间电位差的矢量图。
图37同样是以往第1例中的相邻线圈片间电位差的分布图。
图38是表示以往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2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39同样是以往第2例中的相邻线圈片间电位差的分布图。
图40是表示以往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3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图41是表示以往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4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实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图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针对图1所示的1相部分的电枢绕组的结构,添加使电角度分别错开120度及240度所配置的2相,进行了表示。
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的电枢11在由叠层铁芯构成的电枢铁芯12上设置66个槽13,在这些槽内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14被收纳成2层。各相的电枢绕组14具有:上线圈片15(15a、15b),收纳于槽内的开口部侧;下线圈片16(16a、16b),收纳于槽内的底侧;并且在将这些上线圈片15、下线圈片16的端部彼此连接于绕组引出部上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和其轴向相反方且不与绕组引出部连接的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上,分别被串联连接。
再者,电枢绕组14具有:第1相带17,将上下线圈片15、16,收纳于电枢铁芯12上所设置的11个(第1~11及第28~38)槽13内;第2相带18,同样将其收纳于11个(第34~44及第61~5)槽13内。
各相的电枢绕组14分别具有2个并联电路,并且分别用实线和虚线来表示。
第1相带17及第2相带18通过上线圈片15在连接侧及逆连接侧的线圈端部19a、19b上,与位于相距指定线圈节距的位置上的对应的下线圈片16进行连接,来构成2个并联电路,各并联电路通过设置于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的引出导体21进行并联连接,形成电枢绕组14。在附图中,在逆连接侧,连接第1槽内所配置的上线圈片(第1上线圈片)和第28槽内所配置的下线圈片(第28下线圈片),线圈节距是27。另一方面,在连接侧,连接第11上线圈片和第37下线圈片,线圈节距是26。
还有,在图1的电枢绕组中,绕组节距是27,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并且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在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减轻相带的边界部上线圈片间的电位差,将从相带的端部开始第2个的槽内所收纳的线圈片连接到引出部上。也就是说,在图1及图2中,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上线圈片15a上,从第2上线圈片,和第29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以上线圈片接近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第1相带17远离磁极侧的下线圈片的相带端部即第38下线圈片通过跳线20a和远离磁极侧的上线圈片的相带端部即第1上线圈片进行连接。
第1上线圈片连接于在离磁极近的侧的下线圈片的相带端部上的第28下线圈片上,并且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在第2相带18上,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下线圈片16b上,从第4下线圈片,和第44上线圈片、第3下线圈片及第43上线圈片依次以下线圈片接近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作为远离磁极中心侧的上线圈相带端的第34上线圈片和作为远离磁极中心侧的下线圈相带端的第5下线圈片通过跳线20a进行连接。第4下线圈片连接于第44上线圈片上,并且第44上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和专利文献3所述的结构相比,不同之处为,连接相带内线圈片间的跳线不在和连接引出部后的线圈片相同的相带内,以及上述跳线连接除相带的端部以外的线圈片之间等。
下面,对于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进行说明。
表1对于第1相带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上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电位,表2对于第2相带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上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电位。
[表1]
第1实施方式中上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线圈端部电位(第1相带)
Figure BPA00001182828300121
[表2]
第1实施方式中上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线圈端部电位(第2相带)
Figure BPA00001182828300131
若着眼于图2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配置于第23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23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11[PU],配置于相邻的第22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22上线圈片)的电位为0[PU]。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相邻线圈片间电位差例的矢量图。
如同从该矢量图明确的那样,第23上线圈片和第22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1/11=0.091[PU],并且判明,与图34所示的以往例电枢绕组相比,在相带端部上相邻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得到大幅降低。
另外,配置于第12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12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11[PU],配置于相邻的第11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为2/11[PU],若在图3的矢量图中考虑到120度的相位差,则第12上线圈片和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241[PU],在相带的端部,相邻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与以往例相比可以大幅减小。
与之相对,因为在同相的线圈片间,例如同样处于W相的第24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PU],第23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11[PU],所以这些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10/11=0.909[PU]。
图4是对于上线圈片图示出这样所求取的相邻线圈片间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电位差的附图。
如附图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该0.909[PU],与以往例的1.654[PU]进行比较,可以大幅减小到约55%,能够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下面,使用图5及图6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图6是表示同一变形例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在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的取出位置上,如同在附图中作为引出连接导体干涉部21x所示,与相邻的3个上线圈片及3个下线圈片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被紧密配置。
若连接导体彼此接近,则除了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成为问题之外,还存在在导体上卷绕绝缘带那样的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引起绝缘不良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这类课题,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将从相带的端部开始第4个的槽内所收纳的线圈片连接到引出部上。也就是说,在图5及图6中,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4上线圈片15a上,另外,第30下线圈片16a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而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再者,位于第1相带17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1上线圈片15a和位于第1相带17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38下线圈片16a通过跳线20a进行连接。
在第2相带18上,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下线圈片16a上,另外,第42上线圈片15a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再者,位于第2相带18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34上线圈片15a和位于第2相带18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5下线圈片16a通过跳线20a进行连接。
上述电枢绕组14在第1相带17上,依次以上线圈片接近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在第2相带18上,依次以下线圈片接近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
如果作为这种结构,则如图6所示,与图2的情形相比,可以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增大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的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6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配置于第23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23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3/11[PU],配置于相邻的第22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22上线圈片)的电位为2/11[PU]。另外,配置于第12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12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3/11[PU],配置于相邻的第11槽内的上线圈片(下面为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为4/11[PU],第12上线圈片和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553[PU],在相带的端部相邻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虽然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比则有所增大,但是若与以往例相比,则可以进一步大幅减小。
另外,因为在同相的线圈片间,例如同样处于W相的第2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PU],第25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11[PU],所以该2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是10/11=0.909[PU],成为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值。
图7是对于上线圈片,和图4相同图示出这样所求取的相邻线圈片间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电位差的附图。
在第1实施方式变形例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0.909[PU],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与以往例的1.654[PU]进行比较,可以大幅减小到约55%,能够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这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就可以在与以往例相比进一步减小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的基础上,减轻因连接导体之间的接近导致的、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以及因在连接导体上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导致的绝缘不良等,提供可靠性更高的旋转电机的电枢。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出,将从相带的端部开始第2个及第4个的槽内所收纳的线圈片连接到引出部上的例子。将除了相带的端部以外第几个的槽内所收纳的线圈片连接于引出部上可以适当决定,但是随着使与输出端子引出部连接的上线圈片配置的槽位置接近极中心Pa,相带间的电位差增大。
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2极3相66槽的旋转电机中,与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配置的槽位置X和相带间电位差的关系的附图,在附图中用虚线表示出相带内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如同附图那样,若是X≤6,则该电枢绕组中的最大电位差与相带内线圈片间的电位差相等,是固定的,若是X>6,则相带间的电位差超过相带内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相带间的电位差成为电枢绕组中的最大电位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旋转电机中,与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配置的槽位置X最好设为X≤6。
一般来说,假设每1相带的槽数为Nt,则相带间的电位差不超过相带内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的条件如下:相带边界的线圈片的电位用X/Nt[PU]及(X-1)/Nt[PU]来表达,所以若整理相位以120度不同的这些电位的矢量差比相带内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Nt-1)/Nt小的关系式,则用
3X(X-1)<Nt 2-2Nt
来表达,因此可以认为,通过设为满足该条件的那种X,就可以不使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增加,且抑制连接导体间的干扰。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距引出连接导体连接的线圈片的相带端部的位置虽然对于在第1相带和第2相带上相同的情形进行了表示,但是也可以使距引出连接导体连接的线圈片的相带端部的位置,在第1相带和第2相带上不同。
例如,如果在第1相带上,如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图1),将从相带端部开始第4个的上线圈片连接于引出连接导体上,在第2相带上,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图5),将从相带端部开始第2个的下线圈片连接于引出连接导体上,则相邻的引出连接导体上下合计达到4个,如果与图1的情形相比,则可以缓和引出连接导体的干扰,因此可以减轻因连接导体之间的接近导致的、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以及因在连接导体上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导致的绝缘不良等,提供可靠性更高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还有,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于绕组的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数与极数相等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该绕组的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比极数更小,例如2极1并联或4极2并联时,或者在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数为极数的1.5倍,例如2极3并联或4极6并联时,也可以和上面同样地实施。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2实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对于剩余的2相,则按电角度错开120度及240度来构成。有关和图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旋转电机的电枢11在由叠层铁芯构成的电枢铁芯12上设置66个槽13,在这些槽13内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14被收纳成2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是28,比绕组节距大1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10上线圈片15a上,从第10上线圈片,和第37下线圈片、第9上线圈片及第36下线圈片依次以上线圈片远离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第1相带17靠近磁极中心侧的下线圈片的相带端部即第28下线圈片通过跳线20a与靠近磁极中心侧的上线圈片的相带端部即第11上线圈片进行连接。
第11上线圈片连接于在远离磁极中心侧的下线圈片的相带端部上的第38下线圈片上,并且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在第2相带18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62下线圈片15a上,从第62下线圈片,和第35上线圈片、第63下线圈片及第36上线圈片依次以下线圈片远离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靠近磁极中心侧的上线圈片的相带端部即第44上线圈片通过跳线20a与靠近磁极中心侧的下线圈片的相带端部即第61下线圈片进行连接。
第61下线圈片连接于在远离磁极侧的上线圈片的相带端部上的第34上线圈片上,并且与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2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2/11[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2/11[PU],所以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是0.315[PU]。
因为在同相的线圈片间,例如同样处于W相的第3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PU],第33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11[PU],所以该2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为10/11=0.909[PU]。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该0.909[PU],与以往例的1.654[PU]进行比较,可以大幅减小到约55%,能够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第3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3实施方式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为2极3相2并联电路且电枢铁芯的槽数为66。对于剩余的2相,则按电角度错开120度及240度来构成。有关和图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在附图中,在连接侧,连接第1上线圈片和第28下线圈片,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另一方面,在逆连接侧,连接第2上线圈片和第28下线圈片,线圈节距是26,比绕组节距小1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10上线圈片15a上,从第10上线圈片,和第36下线圈片、第9上线圈片及第35下线圈片依次以上线圈片远离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1上线圈片15a和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38下线圈片16a通过逆连接侧跳线20b进行连接。
第38下线圈片和在靠近磁极中心侧的上线圈片的相带端部上的第11上线圈片、第37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并且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在第2相带18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与输出端子22所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62下线圈片16b上,从第62下线圈片,和第36上线圈片、第63下线圈片及第37上线圈片依次以下线圈片远离磁极中心的方式进行卷绕,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1上线圈片15a和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5下线圈片16a通过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的第34上线圈片上。
第34上线圈片和在靠近磁极中心侧的下线圈片的相带端部上的第61上线圈片、第35上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并且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0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2/11[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也是2/11[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是0.315[PU]。
因为在同相的线圈片间,例如同样处于W相的第3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PU],第33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11[PU],所以该2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为10/11=0.909[PU]。
这样,在第3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该0.909[PU],与以往例的1.654[PU]进行比较,可以大幅减小到约55%,能够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可以将连接相带内线圈片的跳线配置于逆连接侧,所以能够缓和引出连接导体的干扰,因此可以减轻因连接导体之间的接近导致的、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以及因在连接导体上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导致的绝缘不良等,提供可靠性更高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第4实施方式)
图1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4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66。对于剩余的2相,则按电角度错开120度及240度来构成。有关和图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是奇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5,比绕组节距小2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
如图11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9下线圈片、第4上线圈片及第31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7下线圈片16a通过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第1上线圈片上。第1上线圈片和第28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8下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在第2相带18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4下线圈片16b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43上线圈片、第2下线圈片及第41上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5上线圈片16a通过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第5下线圈片上。第5下线圈片和第44上线圈片、第3下线圈片及第42上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4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这样,对于相带内的跳线来说,在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连接相带端的线圈片之间,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从另一个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1所示的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6/11[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11[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867[PU]。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和第3实施方式之前不同,例如同样处于W相的第31上线圈片的电位是2/11[PU],第3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7/11[PU],另外第33上线圈片的电位为1/11[PU],所以该3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依次为5/11=0.455[PU]、6/11=0.545[PU]。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上述电位差的某一个。
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867[PU],不仅仅是以往例的1.654[PU],还变得比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电枢绕组的任一个都小,可以认为抑制电晕放电发生的效果较大。
在图12中,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如同附图那样,如果配置引出连接导体21及连接侧跳线20a,连接绕线导体的数量就可以由6列构成,与以往例相比只增加1列就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需要7列的情形相比,连接绕线的设置区域可以较少,能够使旋转电机小型化。另外,因为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节距比绕组节距小2个,所以可以缩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长度。
(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13是作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和图11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比较,不同之处为槽数是60,并且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成为10即偶数。有关和图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绕组节距是25,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3,比绕组节距小2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5,与绕组节距相等。
如图13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7下线圈片、第4上线圈片及第29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相带端部上的第35下线圈片16a通过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在另一个相带端部上的第1上线圈片上。
第1上线圈片和第26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及第28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4下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在第2相带18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4下线圈片16b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39上线圈片、第2下线圈片及第37上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相带端部上的第31上线圈片16a通过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在另一个相带端部上的第5下线圈片上。第5下线圈片和第40上线圈片、第3下线圈片及第38上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1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这样,对于相带内的跳线来说,与每1相的串联卷绕数为奇数的第4实施方式(图11)的情形相比,在本变形例中,每相的串联卷绕数为偶数,将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从另一个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连接。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3所示的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5/10[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0上线圈片的电位是4/1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781[PU]。
另一方面,因为第10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6/10[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1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0上线圈片和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954[PU]。
在与本变形例相符的60槽的情况下,若对于和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绕组相同的绕组同样计算出相邻间线圈片的最大电位差,则为0.9[PU],与之相比本变形例变得更大。
因为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例如同样处于V相的第8上线圈片的电位是7/10[PU],第9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10[PU],另外第10上线圈片的电位是6/10[PU],所以该3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依次为6/10=0.6[PU],5/10=0.5[PU]。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上述电位差的某一个。
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954[PU]。
就与本变形例相符的60槽时的以往例而言,根据同样的计算,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1.646[PU],与之相比,采用本变形例可以认为抑制电晕放电发生的效果较大。另外,因为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节距比绕组节距小2个,所以可以缩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长度。
(第5实施方式)
图14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5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66。对于剩余的2相,则按电角度错开120度及240度来构成。有关和图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和第4实施方式相同,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5,比绕组节距小2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
如图14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9下线圈片、第4上线圈片及第31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卷绕到第37下线圈片,第37下线圈片16a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11上线圈片上。第11上线圈片连接于第38下线圈片上,作为相带端部的第38下线圈片通过10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作为另一个相带端部的第1上线圈片上。
第1上线圈片和第28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6下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对于第2相带18,则成为和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连接。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1所示的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5/11[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11[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787[PU]。
因为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例如同样处于V相的第8上线圈片的电位是8/11[PU],第9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11[PU],另外第10上线圈片的电位为7/11[PU],所以该3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依次为7/11=0.636[PU],6/11=0.545[PU]。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上述电位差的某一个。
这样,在第5实施方式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787[PU],不仅仅是以往例的1.654[PU],还变得比第1至第4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电枢绕组的任一个都小,可以认为抑制电晕放电发生的效果较大。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4实施方式的第1相带上使用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来改变相带端部的线圈片电位,能够降低相间的线圈片间电位差。
(第6实施方式)
图15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6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并且和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相同,槽数是60。
在本实施方式中,和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相同,绕组节距是25,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为23,比绕组节距小2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5,与绕组节距相等。
如图15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7下线圈片、第4上线圈片及第29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但是在和其下面的第6上线圈片、第31下线圈片连接之后,第31下线圈片16a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7上线圈片上。第7上线圈片按和上面相同的线圈节距,连接于第32下线圈片上,并且和第9上线圈片、第34下线圈片进行连接。
第34下线圈片通过10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在相带端部上的第1上线圈片上。第1上线圈片和第26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第28下线圈片、第5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但是第30下线圈片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8上线圈片上。第8上线圈片按和上面相同的线圈节距,连接于第33下线圈片上,并且和第10上线圈片、第35下线圈片进行连接,第35下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对于第2相带18来说,和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相同进行了连接。
如上,对于相带内的跳线来说,与每1相的串联卷绕数为奇数的第4实施方式(图14)的情形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之处为,使用2条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5所示的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5/10[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0上线圈片的电位是4/1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781[PU],和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相同,但是另一方面,因为第10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10[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1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0上线圈片和第11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557[PU]。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在60槽的情况下,变得比和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绕组相同的绕组中的0.9[PU]或第4实施方式变形例1的0.954[PU]小。
因为同相的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0.6[PU],所以结果为,在第4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781[PU],在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为偶数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之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变得最小,可以进一步有效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还有,对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2处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部跳线设置位置来说,不限定为图15的位置,但是从防止干扰的观点来看,最好离开引出部连接导体21进行设置。
(第7实施方式)
图16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7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60。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6,比绕组节距小1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8,比绕组节距大1个。
如图16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30下线圈片、第4上线圈片及第32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卷绕到第10上线圈片,从相带的端部开始第2个的第10上线圈片15a通过10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相带另一个端部的第28下线圈片上。
第28下线圈片在连接侧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1上线圈片上。第1上线圈片连接于第29下线圈片上,和第3上线圈片、第31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8下线圈片在逆连接侧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d,连接于第11上线圈片上,之后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对于第2相带18,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4下线圈片16b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在连接侧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43上线圈片上。接着,和第3下线圈片、第41上线圈片、第1下线圈片及第39上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卷绕到第61下线圈片,通过相带端部的第61下线圈片16b和11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相带另一个端部的第44上线圈片上。
第44上线圈片在连接侧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5下线圈片上,第5下线圈片在逆连接侧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d连接于第42上线圈片上,和第2下线圈片、第40上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4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1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6/11[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11[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867[PU]。
因为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例如同样处于V相的第8上线圈片的电位是2/11[PU],第9上线圈片的电位是7/11[PU],另外第10上线圈片的电为1/11[PU],所以该3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依次为6/11=0.545[PU]、5/11=0.455[PU]。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上述电位差的某一个。
这样,根据第7实施方式,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867[PU],变得比以往例的1.654[PU]更小,可以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能够提供可靠的旋转电机的电枢。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如同附图那样,如果配置引出连接导体21及连接侧跳线20a,连接绕线导体的数量就可以在连接侧由5列构成,能够由和以往例相同的列数来构成。
虽然在逆连接侧也需要1列绕线,但是至少对于连接侧来说,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比,连接绕线的设置区域可以较少,能够使旋转电机小型化。
(第8实施方式)
图18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8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2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60。还有,因为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成为10即偶数,所以虽然和第7实施方式存在一部分方式不同的部分,但是基本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4,比绕组节距小1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6,比绕组节距大1个。
如图18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8下线圈片、第4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连接到相带端的第10上线圈片上之后,通过10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第26下线圈片上。
第26下线圈片通过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1上线圈片上,下面按和上面相同的线圈节距,和第27下线圈片还有第3上线圈片、第29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35下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对于第2相带18也相同,使用1条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和1条10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连接。
如上,对于相带内的跳线来说,与每1相的串联卷绕数为奇数的第7实施方式(图16)的情形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跳线的条数减小。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8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5/10[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0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1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0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866[PU]。
因为同相的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0.6[PU],所以在第8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866[PU],与以往例的最大电位差1.646[PU]相比可以减小,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如同附图那样,如果配置引出连接导体21及连接侧跳线20c,连接绕线导体的数量就可以在连接侧由5列构成,能够由和以往例相同的列数来构成。
虽然在逆连接侧也需要1列绕线,但是至少对于连接侧来说,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连接绕线的设置区域可以较少,能够使旋转电机小型化。
(第9实施方式)
图20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9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1并联电路(无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66。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6,比绕组节距小1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
如图20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9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连接到相带端的第38下线圈片上之后,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第1线圈片上。然后,第28下线圈片通过相带间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相带18的第4下线圈片上。
对于第2相带18,和第1相带17相对于极中心对称地进行卷绕,并和第4下线圈片、第43上线圈片及第3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34上线圈片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第5下线圈片上,从第44上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18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2/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546[PU]。
另外,因为第1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3/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1上线圈片和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615[PU]。
因为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例如同样处于V相的第1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2/22[PU],第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PU],另外第3上线圈片的电位为21/22[PU],所以该3个线圈片之间的电位差依次为10/22=0.455[PU]、1/22=0.045[PU]。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上述电位差的某一个。
这样,根据第9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615[PU],变得比以往例的1.289[PU]更小,可以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能够提供可靠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如同附图那样,在从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取出位置上,如同附图中表示为引出连接导体干涉部21x那样,与相邻的3个上线圈片及3个下线圈片连接的引出连接导体21被紧密配置。
因为若连接导体之间接近,则除了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成为问题之外,还存在在导体上卷绕绝缘带那样的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引起绝缘不良的可能性,所以在引出连接导体21形状的决定及组装中需要注意。
(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22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变形例1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图23是同样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如附图所示,在本变形例中,虽然第1相带如图20及图21所示的第9实施方式那样,将从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连接到引出部上,但是第2相带将图38所示的那种以往例的相带端线圈片连接在引出部上。
如果作为这种结构,则在图21中,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之间的连接部变得紧密的部分内,相邻的线圈片是上线圈片3个、下线圈片3个,但是在图23中变成上线圈片2个、下线圈片2个,与图21的情形相比可以缓和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的连接部之间的干扰。
另一方面,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22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2/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0/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867[PU]。
另外,因为第1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3/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1上线圈片和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591[PU]。
由于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最大值为0.455[PU],因而在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867[PU],与第9实施方式的0.615[PU]相比有所增加。但是,没有变化的是,若与以往例的1.289[PU]相比则得到较大改进。
因为作为本变形例的那种结构,所以可以抑制因相带间线圈片的电位差引起的电晕放电发生,并且减轻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在导体上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或由其导致的绝缘不良等的危险,提供良好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24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变形例2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图25是同样的3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如附图所示,在本变形例2中,虽然在图20及图21所示的第9实施方式中将从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连接到引出部上,但是在图24及图25中将从相带端开始第4个的线圈片连接在引出部上。
如果作为这种结构,虽然在图21中,在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21之间的连接部变得紧密,但采用本变形例2,可以缓和该部分连接部之间的干扰。
另一方面,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22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4/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2/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686[PU]。另外,因为第1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5/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3/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759[PU]。
由于成为同相的线圈片间电位差最大值0.455[PU],因而在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759[PU],虽然与第9实施方式的0.615[PU]相比有所增加,但是若与以往例的1.289[PU]或第9实施方式变形例1的0.867[PU]相比,则得到改进。
如上,通过设为本变形例2的那种结构,可以抑制因相带间线圈片的电位差引起的电晕放电发生,并且减轻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在导体上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或由其导致的绝缘不良等的危险,提供良好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另外,图26是在第9实施方式所述的2极3相66槽且1并联电路的旋转电机中,表示与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配置的槽位置X和线圈片间最大电位差的关系的附图,空白的柱体是只在第1相带上将引出连接导体连接到除相带端部以外的线圈片上后的电位差,施划阴影后的柱体是第1、第2相带全都将引出连接导体连接到除相带端部以外的线圈片上后的电位差。X=1表示出以往例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若是附图的X≥2,则X越是增加,该电枢绕组中的最大电位差越是增大。
在第9实施方式中,因为每1相带的串联匝数是11,所以X=6相当于相带的中央。从而,为了缓和相带端部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之间的干扰,同时抑制线圈片间的电位差,可以认为最好设为3≤X≤6。
(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图27作为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是2极3相1并联电路且槽数66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在变形例3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8,比绕组节距大1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
在第9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2中,在第1相带上以圈片编号依次增大的方式进行了连接,但是在变形例3中,在第1相带上以便线圈片编号依次减小的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27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从相带中心侧的端开始第2个的第10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37下线圈片、第9上线圈片及第36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连接到相带端的第28下线圈片上之后,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第11上线圈片上。接着,连接于第38下线圈片上,第38下线圈片通过相带间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相带18的第62下线圈片上。
对于第2相带18,和第1相带17相对于极中心对称地进行卷绕,并和第62下线圈片、第35上线圈片及第63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44上线圈片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第61下线圈片上,从第34上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27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3/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1/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615[PU]。
另外,因为第1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2/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0[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1上线圈片和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546[PU]。
在变形例3中的绕组中,因为第5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2/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下线圈片的电位是13/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641[PU]。
同相的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0.455[PU]和0.045[PU]的某一个,结果为,在本变形例的电枢绕组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641[PU],变得比以往例的1.289[PU]更小,可以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提供可靠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在本变形例中,可以认为其特征在于,在下线圈片间出现线圈片间最大电位差。
(第10实施方式)
图28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0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1并联电路(无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66。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6,比绕组节距小1个。
如图28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从相带中心侧的端开始第2个的第10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36下线圈片、第9上线圈片及第35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连接到相带端的第1上线圈片上之后,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第38下线圈片上。
接着,和第11上线圈片、第37下线圈片进行连接,第37下线圈片通过相带间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相带18的第62下线圈片上。
对于第2相带18,和第1相带17相对于极中心对称地进行卷绕,并和第62下线圈片、第36上线圈片及第63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5下线圈片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第34上线圈片上,和第61下线圈片、第35上线圈片进行连接,第35上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28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3/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2/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642[PU]。
另外,因为第5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2/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下线圈片的电位是13/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5下线圈片和第6下线圈片的电位差也同样为0.642[PU],这成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片间最大电位差。
这样,在第10实施方式的电枢绕组中,因为除了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642[PU],变得比以往例的1.289[PU]更小之外,还可以将连接相带内线圈片间的跳线配置于逆连接侧,所以可以按该情况降低连接部的连接绕线数,并且缓和引出部连接导体的干扰,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并且减轻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在导体上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或由其导致的绝缘不良等的危险,提供良好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29作为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2极3相1并联电路且槽数66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
在本变形例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8,比绕组节距大1个。
如图29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从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9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连接到相带端的第11上线圈片上之后,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第28下线圈片上。接着,和第1上线圈片、第29下线圈片进行连接,第29下线圈片通过相带间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相带18的第4下线圈片上。
对于第2相带18,和第1相带17相对于极中心对称地进行卷绕,并和第4下线圈片、第42上线圈片及第3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61下线圈片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逆连接侧跳线20b连接于第44上线圈片上,和第5下线圈片、第43上线圈片进行连接,第43上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29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3/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2/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642[PU]。另外,因为第38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3/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39下线圈片的电位是2/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5下线圈片和第6下线圈片的电位差也同样为0.642[PU],这成为本变形例中的线圈片间最大电位差。
这样,在本变形例的绕组中,因为除了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线圈片间的0.642[PU],变得比以往例的1.289[PU]更小之外,还可以将连接相带内线圈片间的跳线配置于逆连接侧,所以可以按该情况降低连接部的连接绕线数,并且缓和引出部连接导体的干扰,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并且减轻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间起作用的电磁力或因在导体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相邻导体内涡流损耗的增加、在导体上实施绝缘时的操作性变坏或由其导致的绝缘不良等的危险,提供良好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第11实施方式)
图30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1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1并联电路(无并联电路)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66。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5,比绕组节距小2个,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的线圈节距是27,与绕组节距相等。
如图30所示,在第1相带17的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上,第2上线圈片15a和与输出端子22所相连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进行连接,并和第29下线圈片、第4上线圈片及第31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在连接到相带端的第37下线圈片上之后,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a连接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第1上线圈片上。接着,连接于第28下线圈片上,和第28下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及第30下线圈片依次按上述的线圈节距进行卷绕,第38下线圈片通过相带间的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相带18的第4下线圈片上。
对于第2相带18,和第1相带17相对于极中心对称地进行卷绕,并和第4下线圈片、第43上线圈片及第2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35上线圈片通过11个线圈节距量的连接侧跳线20c连接于第5下线圈片上,和第44上线圈片、第3下线圈片、第42上线圈片及第1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从第34上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30所示的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17/22[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22[PU],所以若考虑到相位差,则第1上线圈片和第66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908[PU],成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片最大电位差。
同相线圈片间的电位差为0.273[PU]、0.227[PU]的某一个,若与同相线圈片间电位差大多为1/22=0.045[PU]的第9实施方式及第10实施方式相比,则有所增大,但是因为达不到更大的电位差,所以在同相线圈片间电位差的最大值这样的观点上,可以认为与上述例子相比能够降低。
这样,在第11实施方式中,相邻线圈片间的最大电位差为相间的线圈片间的0.908[PU],与以往例的1.289[PU]相比变小,可以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提供可靠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至第11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导体间的干扰缓和方法,在将相带每1个的槽数设为Nt,将Nt2设为不小于Nt/2的最小整数,并且设为与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是从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开始数第X个时,X满足3≤X≤Nt2即可。
(第12实施方式)
图3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2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72并且具有3个并联电路,每1相带的上下单侧的线圈片所占的槽数是12,改进了以往例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在图31中,电枢绕组由用3种线所示的1~3的3个并联电路构成,将作为第1相带17的12个上线圈片15a、下线圈片16a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1、2、3、1、2、3、1、2、3、1、2、3,同样将作为第2相带的12个上线圈片15b、下线圈片16b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3、2、1、3、2、1、3、2、1、3、2、1,并且每个并联电路的电压大小的偏差(与平均相电压的偏差的绝对值)及每个并联电路的电压相位差的偏差(平均相电压的相位角的偏差)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相带上,引出连接导体21对于电路2、3,分别连接到在相带端部侧的第2上线圈片、第3上线圈片上,但是对于电路1,则将第4上线圈片连接在引出连接导体21上。
第4上线圈片和第34下线圈片、第7上线圈片、第37下线圈片、第10上线圈片及第40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40下线圈片通过连接侧跳线20a和第1上线圈片进行连接,并且与第31下线圈片所连接的相带间连接导体21连接于第2相带的第3下线圈片上。
在第2相带18上,对于电路1,和第3下线圈片、第45上线圈片、第72下线圈片、第42上线圈片、第69下线圈片及第39上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39上线圈片通过连接侧跳线20a和第6下线圈片进行连接,并且与第36下线圈片所连接的相带间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31所示的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5/8[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72上线圈片的电位是0[PU],所以第1上线圈片和第72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5/8=0.625[PU]。
另外,因为第12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0[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3上线圈片的电位是5/8[PU],所以第1上线圈片和第72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和5/8=0.625[PU]相同的值。
这些成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片最大电位差,与以往例3的最大电位差1.231[PU]相比,将近降低了一半。
(第13实施方式)
图32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的第13实施方式,表示2极3相的电枢绕组的1相部分的展开模式图,槽数是72并且具有3个并联电路,每1相带的上下单侧的线圈片所占的槽数是12,改进了以往例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在图32中,电枢绕组由用3种线所示的1~3的3个并联电路构成,将作为第1相带17的12个上线圈片15a、下线圈片16a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1、2、1、1、2、1、1、2、1、1、2、1,同样将作为第2相带的12个上线圈片15b、下线圈片16b的并联电路编号分别从附图的左侧按顺序设为3、2、3、3、2、3、3、2、3、3、2、3,并且每个并联电路的电压大小的偏差(与平均相电压的偏差的绝对值)及每个并联电路的电压相位差的偏差(平均相电压的相位角的偏差)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电路2和以往例4同样连接,通过引出连接导体21来连接第1相带17和第2相带18的引出端。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相带上,对于电路1将第3上线圈片连接到引出连接导体21上。第3上线圈片和第33下线圈片、第6上线圈片、第36下线圈片、第9上线圈片、第39下线圈片及第12上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42下线圈片通过连接侧跳线20a和第1上线圈片进行连接,并且连接于第31下线圈片上,再和第4上线圈片、第34下线圈片、第7上线圈片、第37下线圈片、第10上线圈片及第40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40下线圈片通过相带间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在第2相带18上,对于电路3同样地进行连接,将第4下线圈片连接在引出连接导体21上。第4下线圈片和第46上线圈片、第1下线圈片、第43上线圈片、第70下线圈片、第40上线圈片及第67下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37上线圈片通过连接侧跳线20a和第6下线圈片进行连接,并且连接于第48上线圈片上,再和第3下线圈片、第45上线圈片、第72下线圈片、第42上线圈片、第69下线圈片及第39上线圈片依次进行连接,第39上线圈片通过相带间连接导体21连接于中性点端子23上。
有关相邻线圈片间的电位差,若着眼于图32相带端的线圈片,则例如第12上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5/8[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13上线圈片的电位是4/8[PU],所以第12上线圈片和第13上线圈片的电位差为0.976[PU]。
另外,因为第42下线圈片的连接侧端上的电位是4/8[PU],相邻的未图示的第43下线圈片的电位是5/8[PU],所以第42下线圈片和第43下线圈片的电位差同样为和0.976[PU]相同的值。
它们成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片最大电位差,与以往例4的最大电位差1.625[PU]相比,得到大幅降低。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为上述且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而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通。另外,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尽量地适当组合加以实施,那种情况下,能获得组合后的效果。再者,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包括各个阶段的发明,能够利用被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中的适当组合导出各种发明。例如,在通过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件省略数个结构要件来导出发明的情况下,在实施其导出的发明时采用众所周知常用的技术适当补充省略部分。
另外,如果将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一个电枢绕组使用于空气冷却方式的旋转电机,则可以对绕组及电枢铁芯有效地进行空气冷却。

Claims (41)

1.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是3相2层缠绕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构成为:通过在设于电枢铁芯(12)上的多个槽(13)内分别将上线圈片(15a、15b)及下线圈片(16a、16b)收纳为2层,并将这些上线圈片和下线圈片通过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及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依次串联连接来形成同一相,由此构成绕组部的相带,该绕组部的相带具有n个并联电路,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而且,将与输出端子(22)相连的输出端子引出线(21)以及与中性点端子(23)相连的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分别连接在上述各相带的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侧的线圈片上;
与上述输出端子(22)相连的引出线(21)连接在上述各相带的从端部开始数至少比第1个更靠相带内侧的线圈片上,通过跳线(20a、20b、20c或20d),连接位于上述相带的端部的线圈片和位于从同相带内的另一个端部开始至少第n个以内的同并联电路的线圈片,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数为极数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数等于极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数比极数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各相带的并联电路数是极数的1.5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将每1个上述相带的槽数设为Nt,并且设与上述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是从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开始数的第X个时,X满足:
3X(X-1)<Nt 2-2Nt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大1个,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2个,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为奇数,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从另一个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为偶数,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为奇数,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
在1相之中的至少1个相带上,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设置1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为偶数;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从另一个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
在1相之中的至少1个相带上,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设置2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大1个。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为奇数;
在1相之中的1个相带上,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从另一个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而且,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和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分别设置1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
在上述相的另一个相带上,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而且,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设置1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设置2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绕组的每1相的串联匝数为偶数;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
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对各相带设置1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大1个。
1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另一个相带端的线圈片;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大1个。
2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连接位于相带端的线圈片和位于从另一个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线圈片;
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2个,并使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大1个。
22.如权利要求1至4、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将每1个上述相带的槽数设为Nt,将Nt2设为不小于Nt/2的最小整数,并设为与引出部连接的线圈片是从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开始数的第X个时,X满足:
3≤X≤Nt2
23.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将相带内的上述跳线设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
2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以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且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与该跳线连接的上述上线圈片和按照上述线圈节距连接的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以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且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与该跳线连接的上述下线圈片和按照上述线圈节距连接的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2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线圈片从极中心离开的方式依次卷绕,以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大1个,且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与该跳线连接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与下线圈片、上线圈片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并且该上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线圈片从极中心离开的方式依次卷绕,以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大1个,且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与该跳线连接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与下线圈片、上线圈片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该上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2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除了各相带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线圈片从极中心离开的方式依次卷绕,以使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且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1个,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与该跳线连接的下线圈片开始,与上线圈片、下线圈片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
并且该下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从极中心离开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与该跳线连接的上线圈片开始,与下线圈片、上线圈片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并且该上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2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下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2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下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2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下线圈片和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对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进行连接,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该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3个的下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相带内部的连接侧线圈末端,连接在下线圈片与上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连接侧线圈末端,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相带内部的连接侧线圈末端,连接在下线圈片与上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连接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上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上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于在相带内部连接了该跳线的上述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连接了该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的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连接在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的上线圈片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的下线圈片之间,
连接上述相带端下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
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开始第2个的下线圈片与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开始第2个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该第2个的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的上线圈片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的下线圈片之间,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上述下线圈片与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部开始第3个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该第3个的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连接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该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述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该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依次卷绕,
连接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在形成各相的另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
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该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相带内的1个线圈节距量的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述上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连接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上述上线圈片和下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连接,
位于靠近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述下线圈片与另1个相带的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通过引出连接导体进行连接,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连接位于远离磁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各相的连接了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的相带的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与连接在另一个相带上的引出连接导体连接,
从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该下线圈片和上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连接,
并且连接该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远离极中心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该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下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连接,
该下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连接在另1个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从极中心离开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该下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上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连接,
连接该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从极中心离开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与上线圈片、下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连接,
该下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连接在另1个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从极中心离开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该上线圈片开始,与下线圈片、上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依次连接,
连接该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与上线圈片、下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依次连接,
该下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连接在另1个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连接在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与位于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从该上线圈片开始,与下线圈片、上线圈片按照上述节距依次连接,
连接该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中,上述输出端子引出线(21)连接在各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上线圈片上,
上述绕组部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下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之间,
该上线圈片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通过引出连接导体连接在另1个相带的两端以外的下线圈片上,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相带内的上述跳线在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连接在位于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开始第2个的上线圈片与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之间,
从该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并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依次卷绕,
连接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
3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是3相2层缠绕的电枢绕组,构成为在电枢铁芯(12)上每1极设有36个槽(13),且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按每个相并联连接第1~3绕组电路,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3个,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在形成各相的第1相带的绕组部中,作为上线圈片(15a、15b)及下线圈片(16a、16b),上线圈从远离极中心的方向,下线圈从靠近极中心的方向,分别将并联电路编号设为1、2、3、1、2、3、1、2、3、1、2、3,在形成另一个相带即第2相带的绕组部中,作为上线圈片(15a、15b)及下线圈片(16a、16b),上线圈从远离极中心的方向,下线圈从靠近极中心的方向,分别将并联电路编号设为3、2、1、3、2、1、3、2、1、3、2、1;
在第1相带中,在电路1中连接从远离相带的极中心侧开始数第4个的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从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
通过跳线,连接从远离极中心侧开始数第3个的下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
将连接了上述上线圈片的、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下线圈片,与第2相带的从远离极中心侧开始数第4个的下线圈片连接,从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
通过跳线,连接从远离极中心侧开始数第3个的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将连接了上述下线圈片的、靠近极中心侧的相带端上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4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是3相2层缠绕的电枢绕组,构成为在电枢铁芯(12)上每1极设有36个槽(13),且形成各相的1个相带的绕组部按每个相并联连接第1~3绕组电路,上述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a)的线圈节距比绕组节距小3个,上述逆连接侧线圈末端部(19b)的线圈节距与绕组节距相等;
在形成各相的第1相带的绕组部中,作为上线圈片(15a、15b)及下线圈片(16a、16b),上线圈从远离极中心的方向,下线圈从靠近极中心的方向,分别将并联电路编号设为1、2、1、1、2、1、1、2、1、1、2、1,在另一个相带即第2相带中,作为上线圈片(15a、15b)及下线圈片(16a、16b),上线圈从远离极中心的方向,下线圈从靠近极中心的方向,分别将并联电路编号设为3、2、3、3、2、3、3、2、3、3、2、3;
在第1相带中,在电路1中连接从远离相带的极中心侧开始数第4个的上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从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
通过跳线,连接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从上述上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将从远离极中心侧开始数第3个的下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在第2相带中,在电路3中连接从远离相带的极中心侧开始数第4个的下线圈片和引出连接导体,从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下线圈片向极中心接近的方式并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
通过跳线,连接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上线圈片和位于远离极中心侧的相带端的下线圈片,从上述下线圈片开始按照上述线圈节距卷绕,将从远离极中心侧开始数第3个的上线圈片连接在上述中性点端子引出线(21)上。
41.一种旋转电机,具备权利要求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枢绕组。
CN2009801021074A 2008-11-13 2009-11-13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Active CN1019114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1216 2008-11-13
JP2008291216A JP5231950B2 (ja) 2008-11-13 2008-11-13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PCT/JP2009/069397 WO2010055925A1 (ja) 2008-11-13 2009-11-13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1435A CN101911435A (zh) 2010-12-08
CN101911435B true CN101911435B (zh) 2013-04-10

Family

ID=4217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21074A Active CN101911435B (zh) 2008-11-13 2009-11-13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63794B2 (zh)
EP (1) EP2357718B1 (zh)
JP (1) JP5231950B2 (zh)
CN (1) CN101911435B (zh)
CA (1) CA2741505C (zh)
MX (1) MX2011004513A (zh)
WO (1) WO20100559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5742A1 (de) * 2007-01-29 2008-07-31 Robert Bosch Gmbh Mehrphasig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5710329B2 (ja) * 2011-03-24 2015-04-30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US8471426B2 (en) * 2011-05-03 2013-06-25 Siemens Industry, Inc. Electric machine with power taps
KR101616657B1 (ko) 2011-09-30 2016-04-2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철도 차량용 주전동기
JP5847645B2 (ja) * 2012-05-09 2016-01-27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EP2632028A3 (en) * 2012-02-23 2017-09-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rmature winding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3280906A (zh) * 2013-05-22 2013-09-04 蒋胜千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JP7006531B2 (ja) * 2018-07-26 2022-02-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CN109474103B (zh) * 2018-12-04 2020-08-07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跨接降压双支路定子绕组结构
CN109617283B (zh) * 2018-12-04 2020-11-03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跨接降压三支路定子绕组结构
WO2021117765A1 (ja) * 2019-12-09 2021-06-17 株式会社 東芝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および回転電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2888A (en) * 1971-03-18 1972-03-28 Gen Electric Two pole, 45 slot, three circuit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nding pattern
CN1665101A (zh) * 2004-03-02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8963A (en) 1955-06-10 1957-01-22 Gen Electric Polyphase generators
US3152273A (en) 1960-08-23 1964-10-06 Gen Electric Polyphase generator windings provided with three parallel connected circuits per phase
US3201627A (en) * 1960-10-06 1965-08-17 Gen Electric Polyphase generators
US3408517A (en) * 1966-02-23 1968-10-29 Gen Electric Multiple circuit winding patterns for polyphase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US3660705A (en) 1970-04-24 1972-05-02 Gen Electric Polyphase generator windings
US3739213A (en) * 1972-06-15 1973-06-12 Gen Electric Compact connection system for polyphase armature winding
US4200817A (en) * 1977-01-20 1980-04-29 Bbc Brown Boveri & Company Limited Δ-Connected, two-layer, three-phase winding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DE2841415C2 (de) 1978-09-22 1980-10-09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Drehstromwicklung für Hochspannungsmaschinen mit in Stern geschalteten Strängen
US4404486A (en) * 1980-12-24 1983-09-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tar connected air gap polyphase armature having limited voltage gradients at phase boundaries
JP3550847B2 (ja) * 1996-01-24 2004-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パターン
JP2000050549A (ja) 1998-07-24 2000-02-18 Toshiba Corp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JP3578939B2 (ja) * 1999-06-04 2004-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の巻線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01309597A (ja) * 2000-04-26 2001-11-02 Toshiba Corp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CH698300B1 (de) 2006-01-24 2009-07-15 Alstom Technology Ltd Statorwicklung einer rotierenden elektrischen Maschine sowie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Statorwicklung.
JP4914169B2 (ja) * 2006-10-16 2012-04-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
JP5193557B2 (ja) 2007-10-16 2013-05-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機子
JP5060325B2 (ja) * 2008-01-31 2012-10-31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巻線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2888A (en) * 1971-03-18 1972-03-28 Gen Electric Two pole, 45 slot, three circuit dynamoelectric machine winding pattern
CN1665101A (zh) * 2004-03-02 2005-09-0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309597A 2001.11.02
JP特开2008-99502A 2008.04.24
JP特开平9-205750A 1997.08.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7718A1 (en) 2011-08-17
CA2741505C (en) 2019-05-07
CN101911435A (zh) 2010-12-08
WO2010055925A1 (ja) 2010-05-20
EP2357718A8 (en) 2011-10-05
EP2357718A4 (en) 2016-12-14
JP2010119231A (ja) 2010-05-27
CA2741505A1 (en) 2010-05-20
US20100277029A1 (en) 2010-11-04
US7863794B2 (en) 2011-01-04
MX2011004513A (es) 2011-05-30
EP2357718B1 (en) 2019-11-13
JP5231950B2 (ja)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435B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CN101499685B (zh) 电枢
US8115348B2 (en) Unit coil, coil assembly and coreless type linear motor
CN102326321B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线
CN101414767B (zh) 电枢
US9336943B2 (en) Transformer
CN104966604A (zh) 一种磁性组件及其绕组线圈绕制方法
US10128713B2 (en) Armature winding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05719799A (zh) 一种分裂变压器
CN102694433A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CN202736630U (zh) 一种空心分裂电抗器
CN204231052U (zh) 一种发电机扁线定子的改进结构
CN204231039U (zh) 一种改进型发电机定子
EP0040262B1 (en) Electrical reactor with foil windings
CN113270243A (zh) 一种线圈绝缘端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4231053U (zh) 一种发电机扁线定子
US20170093240A1 (en) Armature winding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EP3340439A1 (en) Voltage balanced winding pattern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with a minimal number of connection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of such winding
CN204231038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定子
US2862195A (en) Cylindrical windings composed of pancake coils for transformers, reactors and similar apparatus
CN208596582U (zh) 一种编织式绕线电阻
JP3933347B2 (ja) 静止誘導機器用巻線
US20240170203A1 (en) Reducing parasitic capacitance in medium-voltage inductors
CN109935452A (zh) 变压器饼式绕组用内垫型半油道
CN219457316U (zh) 一种自带风道方形立绕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