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0906A -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0906A
CN103280906A CN2013102146605A CN201310214660A CN103280906A CN 103280906 A CN103280906 A CN 103280906A CN 2013102146605 A CN2013102146605 A CN 2013102146605A CN 201310214660 A CN201310214660 A CN 201310214660A CN 103280906 A CN103280906 A CN 103280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hase
monolateral
motor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4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胜千
蒋宝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146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0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0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绕组最小接线单元为单边绕组即上单边绕组和下单边绕组,共两种接线单元,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接线单元选取方法构成支路,在保证每相各支路对称的前提下,使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并联支路数在原有支路数的基础上扩大一倍,所形成的绕组等效于60°相带整距分布绕组。如图所示,当q=4时,一台两极三相电机定子一相绕组4个支路的叠绕连接示意图。图中实线、虚线、双点划线和单点划线分别构成了同一相绕组的一个支路,即A、B、C、D共4个并联支路,其中粗线代表上层单边绕组,细线代表下层单边绕组,其它两相绕组连接省略未示出。

Description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定子绕组是电机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其接线方式更直接影响电机的运行特性和经济性。电机绕组的主要特征参数——每极每相槽数按下式计算:
q=z/(2pm)=n/d
式中:
q----每极每相槽数;
z----电机槽数;
p----极对数;
m----相数;
n/d----不可约分数且d不是3及其倍数。
按现有和曾有的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接线方法,绕组的最小接线单元是一个线圈(包含不在同一槽内的一个上层边和一个下层边,通常只有一种),由其连接而成的绕组,最大并联支路数amax为2p/d,可用并联支路数为amax的各因子或其组合乘积。若需扩大绕组并联支路数,均采用不对称支路绕组接线,因此在每相各支路内存在环流(由同相不同支路电势间幅值差、相位差或两者共同作用引起),造成电机损耗、发热和振动等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通过将绕组最小接线单元由线圈(包含不在同一槽内的一个上层边和一个下层边,通常只有一种)缩小到一个单边绕组(线圈的一个上层边或一个下层边,共两种),再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接线单元选取方法构成支路,在保证每相各支路对称的前提下,使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并联支路数在原有支路数的基础上扩大一倍,即最大并联支路数为2amax。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绕组最小接线单元为单边绕组即上单边绕组和下单边绕组,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接线单元选取方法构成支路。
电机每极每相槽数q为整数时,按常规接线(目前采用)原则排列构成一个单元电机(单元电机极对数为1)所有槽(每槽有两个绕组边:上层边和下层边)绕组。其中每一相绕组均可连接成最多两个对称的支路(按目前采用的接线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是这样实现的:电机每极每相槽数q(q≥2)为整数时,按60°相带常规绕组接线分相原则;以单边绕组为最小接线单元排列构成一个两极单元电机所有槽的上、下单边绕组,且上单边绕组与下单边绕组的排列需完全相同,共4mq个单边绕组。取其中一相一个极(如N极)下绕组上(下)层边的q/2(q为偶数时)个或(q±1)/2(q为奇数时)个单边绕组,选另一个极(S极)下同一相绕组下(上)层边的q/2(q为偶数时)个或(q干1)/2(q为奇数时)个单边绕组,但须与前面N极下所选单边绕组的位置不同(感应电势相位差不等于180°),共选择q个单边绕组。用所选的单边绕组通过适当连接(目前采用的叠绕或波绕连接)即可连接组成一个支路,按上述原则可将同相剩余的3q个单边绕组组成另外三个支路,即可连接成一相的四个对称的并联支路,从而使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在原有支路数的基础上扩大一倍。所形成的绕组等效于60°相带整距分布绕组。
构成一个支路的单边绕组选择方案共有Cq q/2/2(q为偶数时)或Cq (q±1)/2/2(q为奇数时)种,接线的复杂程度有所差别。
将电机同一相内的多个单元电机支路进行适当串、并联组合(目前采用)即可完成电机一相绕组的最终连接,再按此进行其它两相绕组的连接。
当q为奇数时,其支路引出线位于绕组两端(通常应在绕组一端),可通过适当丢弃一个单边绕组使支路引出线位于绕组一端。此外,本发明连接成的绕组,其绕组上下端一般均有跨接线(极间连接线)。
当电机每极每相槽数q为分数(d≥2)时,仍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接线,但需用n代替q,d代替1(q为整数时单元电机极对数)。
附图说明
图1为q=4时,一个单元电机内定子一相单边绕组的分组排列示意图。
图2为q=4时,一台两极三相电机定子一相绕组4个支路的叠绕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通过将绕组最小接线单元由线圈(包含不在同一槽内的一个上层边和一个下层边,通常只有一种)缩小到一个单边绕组(线圈的一个上层边即上单边绕组1和一个下层边即下单边绕组2,共两种),再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接线单元选取方法构成支路,在保证每相各支路对称的前提下,使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并联支路数在原有支路数的基础上扩大一倍。
电机绕组的主要特征参数——每极每相槽数按下式计算:
q=z/(2pm)=n/d
式中:
q----每极每相槽数;
z----电机槽数;
p----极对数;
m----相数;
n/d----不可约分数且d不是3及其倍数;
电机每极每相槽数q(q≥2)为整数时,按60°相带常规绕组接线分相原则;以单边绕组为最小接线单元排列构成一个两极单元电机所有槽的单边绕组,且上层单边绕组1与下层单边绕组2的排列需完全相同,共4mq个单边绕组。取其中一相一个极(如N极)下绕组上(下)层边的q/2(q为偶数时)个或(q±1)/2(q为奇数时)个单边绕组,选另一个极(S极)下同一相绕组下(上)层边的q/2(q为偶数时)个或(q干1)/2(q为奇数时)个单边绕组,但须与前面N极下所选单边绕组的位置不同(感应电势相位差不等于180°),共选择q个单边绕组。用所选的单边绕组通过适当连接(目前采用的叠绕或波绕连接)即可连接组成一个支路,按上述原则可将同相剩余的3q个单边绕组组成另外三个支路,即可连接成一相的四个对称的并联支路,从而使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在原有支路数的基础上扩大一倍。所形成的绕组等效于60°相带整距分布绕组。
构成一个支路的单边绕组选择方案共有Cq q/2/2(q为偶数时)或Cq (q±1)/2/2(q为奇数时)种,接线的复杂程度有所差别。
将同一相内的多个单元电机支路进行适当串、并联组合(目前采用)即可完成电机一相绕组的最终连接,再按此进行其它两相绕组的连接。
当q为奇数时,其支路引出线位于绕组两端(通常应在绕组一端),可通过适当丢弃一个单边绕组使支路引出线位于绕组一端。此外,本发明连接成的绕组,其绕组上下端一般均有跨接线(极间连接线)。
当电机每极每相槽数q为分数(d≥2)时,仍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接线,但需用n代替q,d代替1(q为整数时单元电机极对数)。
附图给出了采用本发明——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的单元接线排列和绕组连接示意图:
如图1所示,q=4时,一个单元电机内定子一相单边绕组的分组排列示意图。图中项1为上单边绕组,项2为下单边绕组,图中字母相同的单边绕组可组成一个并联支路,可组成A、B、C、D共4个并联支路。
如图2所示,q=4时,一台两极三相电机定子一相绕组4个支路的叠绕连接示意图。图中实线、虚线、双点划线和单点划线分别组成了同一相绕组的一个支路,即A、B、C、D共4个并联支路,其中粗线代表上层单边绕组,细线代表下层单边绕组,其它两相绕组连接省略未示出。

Claims (1)

1.一种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其特征是:绕组最小接线单元为单边绕组即上单边绕组(1)和下单边绕组(2),共两种接线单元,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接线单元选取方法构成支路,从而使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在原有支路数的基础上扩大一倍;电机绕组的主要特征参数——每极每相槽数按下式计算:
q=z/(2pm)=n/d
式中:
q----每极每相槽数;
z----电机槽数;
p----极对数;
m----相数;
n/d----不可约分数且d不是3及其倍数;
电机每极每相槽数q为整数且大于等于2时,按60°相带常规绕组接线分相原则,以单边绕组为最小接线单元排列构成一个两极单元电机所有槽的单边绕组,且上层单边绕组(1)与下层单边绕组(2)的排列需完全相同,共4mq个单边绕组;q为偶数时,先在其中一个极下一相的上层边任意选取q/2个上单边绕组(1),有Cq q/2/2种选取方案,再在另一个极下同一相的下层边选取q/2个下单边绕组(2),但须与先前极下所选上单边绕组(1)的位置不同,即其感应电势相位差不等于180°;q为奇数时,先在其中一个极下一相的上层边任意选取q/2±1/2个上单边绕组(1),有Cq q/2+1/2/2种选取方案,再在另一个极下同一相的下层边选取q/2干1/2个下单边绕组(2),但须与先前极下所选上单边绕组(1)的位置不同,即其感应电势相位差不等于180°,共选取q个单边绕组,用所选的单边绕组通过目前采用的叠绕法或波绕法进行连接,即可连接组成一个支路,按上述原则可将同相剩余的3q个单边绕组组成另外三个支路,即可连接成一相的四个对称的并联支路,从而使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在原有支路数的基础上扩大一倍;电机每极每相槽数q为分数即d大于等于2时,仍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接线,但需用n代替q,d代替q为整数时单元电机极对数。
CN2013102146605A 2013-05-22 2013-05-22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Pending CN103280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46605A CN103280906A (zh) 2013-05-22 2013-05-22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46605A CN103280906A (zh) 2013-05-22 2013-05-22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0906A true CN103280906A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6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46605A Pending CN103280906A (zh) 2013-05-22 2013-05-22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090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342A (zh) * 2013-11-22 2014-02-12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非常规对称绕组的连接方法
CN103683610A (zh) * 2013-12-05 2014-03-26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72槽8极电机改为8/10极双速绕组接线法
CN109120084A (zh) * 2018-09-21 2019-01-01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平衡的扁铜线波绕组电枢绕组
CN109617283A (zh) * 2018-12-04 2019-04-12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跨接降压三支路定子绕组结构
WO202113438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绕组结构和包括定子绕组结构的电机
CN113765242A (zh) * 2021-08-26 2021-12-07 江苏大学 一种适用于任意槽极配合的电机双层绕组配置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4713A (en) * 1970-09-30 1974-06-05 Klein Schanzlin & Becker Ag Multiple polyphase electric motor unit
CN2329114Y (zh) * 1998-06-01 1999-07-14 赵明森 一种改进的交流电机
US20040061400A1 (en) * 2002-09-18 2004-04-01 Denso Corporation Sequentially joined-segment armature and ac machine using same
JP2005204420A (ja) * 2004-01-16 2005-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1911435A (zh) * 2008-11-13 2010-12-08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CN102255459A (zh) * 2011-07-29 2011-11-23 天津大学 用于低压大功率多极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联接法
CN102510151A (zh) * 2011-11-21 2012-06-20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二百五十二槽十四极不对称四支路双层三相定子绕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4713A (en) * 1970-09-30 1974-06-05 Klein Schanzlin & Becker Ag Multiple polyphase electric motor unit
CN2329114Y (zh) * 1998-06-01 1999-07-14 赵明森 一种改进的交流电机
US20040061400A1 (en) * 2002-09-18 2004-04-01 Denso Corporation Sequentially joined-segment armature and ac machine using same
JP2005204420A (ja) * 2004-01-16 2005-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1911435A (zh) * 2008-11-13 2010-12-08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CN102255459A (zh) * 2011-07-29 2011-11-23 天津大学 用于低压大功率多极多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联接法
CN102510151A (zh) * 2011-11-21 2012-06-20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二百五十二槽十四极不对称四支路双层三相定子绕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342A (zh) * 2013-11-22 2014-02-12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非常规对称绕组的连接方法
CN103580342B (zh) * 2013-11-22 2015-11-18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非常规对称绕组的连接方法
CN103683610A (zh) * 2013-12-05 2014-03-26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72槽8极电机改为8/10极双速绕组接线法
CN103683610B (zh) * 2013-12-05 2016-06-15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72槽8极电机改为8/10极双速绕组接线法
CN109120084A (zh) * 2018-09-21 2019-01-01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平衡的扁铜线波绕组电枢绕组
CN109120084B (zh) * 2018-09-21 2024-05-14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平衡的扁铜线波绕组电枢绕组
CN109617283A (zh) * 2018-12-04 2019-04-12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跨接降压三支路定子绕组结构
WO202113438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绕组结构和包括定子绕组结构的电机
CN113765242A (zh) * 2021-08-26 2021-12-07 江苏大学 一种适用于任意槽极配合的电机双层绕组配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0906A (zh) 三相交流电机双层定子绕组扩大并联支路数接线方法
CN104124803B (zh) 具有长节距和短节距线圈的条绕定子绕组布置
EP2388894A2 (en) Electric motor
CN104348274A (zh) 带有具有来自于多个弯形夹层的弯形夹的绕组的定子组件
CN102412638B (zh) 一种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及其绕线方法
CN109478807A (zh) 包括具有相移绕组的定子的电机
CN101414767B (zh) 电枢
CN104702012B (zh) 线圈结构及直线电机
US20110127875A1 (en) Schemes of interchangeable windings of electrical machines
JP6707860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408856A (zh) 旋转电机
CN103872808A (zh) 带有分数槽绕组的电机
CN105978202B (zh) 一种24槽2极三相交流电机单双层定子绕组
JP5620806B2 (ja) 電動機
CN104882975B (zh) 一种电动机定子及其绕线方法
CN204231052U (zh) 一种发电机扁线定子的改进结构
CN206041666U (zh) 一种便于绕线的电机定子
CN206041669U (zh) 一种驱动电机的定子
KR101427944B1 (ko) 동기모터의 스테이터
RU2593765C1 (ru) Снижение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у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имеющей обмотки, расположенные в пазах
JP5841885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Yahaya Single layer winding of three phase induction motor
WO2017110949A1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61361A5 (zh)
CN204231038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