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4056A - 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 - Google Patents

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4056A
CN101904056A CN2008801216491A CN200880121649A CN101904056A CN 101904056 A CN101904056 A CN 101904056A CN 2008801216491 A CN2008801216491 A CN 2008801216491A CN 200880121649 A CN200880121649 A CN 200880121649A CN 101904056 A CN101904056 A CN 101904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electric wire
contact portion
pressure contact
waterproof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16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4056B (zh
Inventor
玉川达男
平井宏树
田中徹儿
平光宏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4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4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4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4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01R13/5221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having cable sea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在导体截面积及延伸率彼此不同的多种电线混在一起的电线束中,能够较高地维持该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所述带连接器的电线束包括:具有第1导体的第1电线(10A)以及具有截面积大于第1导体且直至断裂为止的延伸率大于第1导体的第2导体的第2电线(10B)。在第2电线(10B)的终端安装作为第2压接部(24B)只具有导体套管(25)和防水栓套管(28)的第2连接器端子(20B),而在第1电线(10A)的终端安装作为第1压接部(24A)除了导体套管(26)和防水栓套管(28)以外还包含中间套管(27)的第1连接器端子(20A)。中间套管(27)被压接于第1电线(10A)的导体终端与防水栓(30)之间的中间区域(16)的绝缘包覆层(14),据此使第1电线(10A)直至断裂为止的伸长接近于第2电线(10B)。

Description

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该电线束包括多个电线和设置在这些电线终端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water-proofingconnector-equipped electric-wire bundle),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38795号的图1及图2中记载的结构。该电线束包括多个电线和连接器,连接器具有多个连接器端子和保持这些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外壳。所述各电线中,通过将其终端部分的绝缘包覆层去除而使导体局部露出,在比该导体露出部分更位于后方的部分安装由橡胶等柔软的材料构成的防水栓,并跨越该防水栓与所述导体露出部分之间而安装连接器端子。所述防水栓具有紧贴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表面的外周部,该紧贴使所述连接器外壳内成为水密状态。
所述各连接器端子包括:从外侧围住所述导体的露出部分而压接于该导体的导体套管(conductor barrel);以及从外侧围住所述防水栓而压接于该防水栓的外周部分的防水栓套管。通过所述导体套管压接于所述导体,该导体与连接器端子电导通。所述防水栓套管通过压接于所述防水栓来抑制机械负载、尤其是弯曲负载作用于所述导体套管的压接部分。
但是,所述电线束中所包含的电线的种类及尺寸未必相同,不少情况下将种类及尺寸彼此不同的电线混在一起。此种电线的混合有时会对带连接器的电线束整体的机械特性,尤其拉伸强度特性造成显著影响。
具体而言,作为所述电线,将导体的截面积较小且其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延伸率(断裂延伸率)较小的电线(例如信号线)和导体的截面积较大且其断裂延伸率较大的电线(例如电力线)混在一起的电线束而言,即使对该电线束整体施加拉伸负载,该负载最终也会集中于断裂伸长较小的电线。并且,该拉伸负载会集中于导体截面积比其他部分小的导体压接部。因而,即使构成电线束的电线的个数较多,该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也是决定于一部分断裂伸长较小的电线的拉伸强度(即、使该电线的导体压接部发生脱落或断线的拉伸负载的最小值),该电线束的拉伸强度特性有大幅度下降的危险。
尤其近年来,作为尽管导体截面积较小但拉伸强度仍较高的高强度电线,采用了具有在由不锈钢构成的中心导线周围扭绞了由铜构成的多个绞合导线的导体或者由拉伸强度高于铜的铜合金构成的导体的电线,其断裂延伸率明显比通常的电线的导体要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的电线束,在将导体截面积及延伸率彼此不同的多种电线混在一起的带连接器的电线束中,能够较高地维持该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为此,本发明者们着眼于:作为如上所述的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所特有的现象,当具有被压接于电线终端的导体的导体压接部(例如导体套管)和被压接于防水栓的防水栓压接部(例如防水栓套管)的连接器端子安装在电线终端时,实际的断裂伸长明显低于该电线本身的断裂伸长(即该电线受到拉伸负载直至断裂为止所产生的伸长)。这是因为,所述防水栓套管只是隔着所述防水栓围住所述电线,所以防水栓套管对所述防水栓的压接并未有助于提高所述拉伸强度,拉伸负载直接传递到所述中心导体与所述压接导体套管的压接部分。对于伸长较小的电线,如果有效地缓和此种拉伸负载向导体压接部分的集中,就能够充分改善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特性。
本发明基于此观点而作。本发明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电线束包括:多个电线,分别具有防水功能导体及包覆该导体的绝缘包覆层,该绝缘包覆层在终端部分被局部去除;防水栓,至少其外周部分采用比所述绝缘包覆层更柔软的材料,安装在所述各电线终端部分的附近,以围住该绝缘包覆层;多个连接器端子,具有至少被分别压接于所述各电线终端部分和安装在该电线上的防水栓的压接部;以及连接器外壳,将这些连接器端子在与该连接器端子被压接的防水栓的外周部分紧贴的状态下一并保持。所述多个电线包含具有第1导体的第1电线和具有第2导体的第2电线,所述第2导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导体,且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延伸率大于所述第1导体。所述连接器端子包含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的第1连接器端子和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线的第2连接器端子。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具有作为所述压接部的第2压接部,该第2压接部仅包含第2导体压接部和防水栓压接部,其中,所述第2导体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2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的第2导体的姿势压接于该第2导体,所述防水栓压接部以围住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线的防水栓的姿势压接于该防水栓。所述防水栓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上的、在该第1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与所述防水栓被安装的部分之间确保所述绝缘包覆层露出的中间区域的位置处。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具有作为所述压接部的第1压接部,该第1压接部包含第1导体压接部和防水栓压接部,并且还包含中间压接部,其中,所述第1导体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1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的第1导体的姿势压接于该第1导体,所述防水栓压接部以围住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上的防水栓的姿势压接于该防水栓,所述中间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1电线的中间区域的绝缘包覆层的姿势压接于该绝缘包覆层。
在所述带连接器的电线束中,即使构成第1电线的第1导体的截面积及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断裂延伸率小于构成第2电线的第2导体的截面积及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断裂延伸率,安装于该第1电线上的第1连接器端子所含的中间压接部能够提高该第1电线的断裂伸长,由此提高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即,各电线的伸长的均等化可使利用低成本的结构来提高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电线束的连接器内部结构的剖面正视图。
图2(a)、(b)是表示所述带连接器的电线束中所含的第1电线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连接器端子被安装在所述第1电线上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正视图。
图4是表示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的压接前阶段的状态的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正视图。
图5(a)是表示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的导体套管与第1电线的导体的压接部分的剖面正视图,图5(b)是表示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的中间套管与第1电线的中间区域的绝缘包覆层的压接部分的剖面正视图。
图6是表示第2连接器端子被安装在第2电线上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针对具有软铜制导体的电线1的拉伸测试结果的图。
图8(a)、(b)是表示针对具有由复合线构成的导体的电线2的拉伸测试结果的图。
图9(a)、(b)是表示针对具有铜合金制导体的电线3的拉伸测试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电线束的连接器部分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该带连接器的电线束包括:包含第1电线10A及第2电线10B的多个电线;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10A上的第1连接器端子20A;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线10B上的第2连接器端子20B;被安装于所述各电线10A、10B上的防水栓30;以及一并保持所述各连接器端子20A、20B的连接器外壳40,该连接器外壳40与所述连接器端子20A、20B构成连接器。
所述第1电线10如图2(a)及图3所示,包括第1导体12A以及覆盖该第1导体12A周围的绝缘包覆层14。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截面积小但拉伸强度高,所述第1导体12A采用如图2(a)所示的不锈钢制的中心导线12a和扭绞在该中心导线12a周围的多个铜制的绞合导线12c。所述绝缘包覆层14采用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树脂之类的绝缘性高的树脂材料而成形,通过去除其中的电线终端部分,在该终端部分,所述第1导体12A局部露出。
除此以外,作为所述第1导体12A,如图2(b)所示的中心导线12b及绞合导线12d均由铜合金构成的导体也很理想。作为该铜合金,例如优选以Cu为基材含有0.3wt%的Sn的铜合金。
另一方面,所述第2电线10B如图6所示,包括第2导体12B和覆盖该第2导体12B周围的绝缘包覆层14。所述第2导体12B其截面积比所述第1导体12A大,且采用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延伸率(断裂延伸率)比所述第1导体12A大的材料。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中心导线及扭绞在其周围的绞合导线由铜(软铜)构成的第2导体。该第2导体12B也可以由单个导线构成。总之,可以在满足第2导体12B的断裂延伸率大于第1导体12A的断裂延伸率这一条件的范围内,自由选定各导体12A、12B的材质。
所述防水栓30同样地安装于所述两电线10A、10B。该防水栓30采用柔软性比所述绝缘包覆层14高的材料,例如采用以硅系橡胶为代表的橡胶材料成形为筒状,在其轴向中间部位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最大外径比其他外周面大的圆周方向的突条构成的密封部32。
该防水栓30对于任一条电线10A、10B,均通过使该电线10A、10B无间隙地插通该防水栓30的内侧,从而该防水栓30与所述绝缘包覆层14的外周面全面紧贴的状态安装于电线10A、10B的周围。但是,该防水栓30的电线轴向的安装位置在第1电线10A与第2电线10B中并不相同。
具体而言,防水栓30在所述第1电线10A的安装位置被设定为,所述防水栓30的前端比该第1电线10A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14的终端部分更向后方间隔指定距离的位置。即,以在该防水栓30的前端与所述终端部分之间确保具有与所述指定距离同等的轴向尺寸的中间区域16,在该中间区域16安装该防水栓30以使所述绝缘包覆层14的外周面露出。与此相对,防水栓30在所述第2电线10B的安装位置被设定为,该第2电线10B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14的终端部分的紧后方的位置。
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20A及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20B均通过将导电性高的金属板冲压成适当的形状后对其进行弯曲加工而成形。其中,第1连接器端子20A具有嵌合于对象端子的电接触部22和位于其后方的第1压接部24A,第2连接器端子20B具有同样的电接触部22和位于其后方的第2压接部24B。
所述各端子20A、20B的电接触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均形成为嵌合于公型对象端子的母型(箱型),在其内侧形成有与该对象端子弹性压接的弹簧片。但是,本发明的主旨是也包括该电接触部22为公型的结构。
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20A所具有的第1压接部24A除了包含被压接于所述第1电线10A的终端部分的第1导体12A的导体套管(第1导体压接部)26和被压接于该第1电线10A上所安装的防水栓30的防水栓套管(防水栓压接部)28以外,还包含位于这些套管26、28之间且被压接于所述中间区域16的绝缘包覆层14的中间套管(中间压接部)27。
如图4(a)至(c)所示,这些套管26、27、28在被压接于所述电线10之前的状态下,呈从沿端子轴向延伸的基底部的左右向斜外侧上方延伸的形状。
其中,两导体套管26如图5(a)所示,被弯曲加工成该导体套管26围住所述第1导体12A且该套管26的前端咬入该第1导体12A的形状。通过这样的弯曲加工,在充分确保该导体套管26与该第1导体12A的电导通状态的状态下使该导体套管26压接于该第1导体12A。
所述防水栓套管28被弯曲加工成,该防水栓套管28彼此沿轴向错开位置而围住防水栓30的形状,通过该弯曲加工压接于所述防水栓30。图例中,将该防水栓套管28与所述导体套管26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使该防水栓套管28被压接于比所述密封部32更靠前侧的部分34。
所述中间套管27如图5(b)所示被弯曲加工成一个中间套管27的前端重叠于另一个中间套管27前端而围住所述中间区域16的绝缘包覆层14的形状,通过该弯曲加工压接于所述中间区域16的绝缘包覆层14。
在此,所述中间套管27被压接的绝缘包覆层14的材质比所述防水栓套管28被压接的防水栓30要硬,因此能够以比所述防水栓套管28与防水栓30之间的压接强度高的强度来压接所述中间套管27与所述绝缘包覆层14。并且,该中间套管27与所述防水栓套管28不同,其被直接压接于构成所述电线10的所述绝缘包覆层14,因而能够有效抑制作用于该电线10的拉伸负载(尤其是冲击负载)传递至所述第1导体12A与所述导体套管26之间的压接部分。
另一方面,第2连接器端子20B所具备的第2压接部24B如图6所示,仅包括被压接于所述第2电线10B的终端部分的第2导体12B的导体套管(第2导体压接部)25和被压接于该第1电线10A上所安装的防水栓30的防水栓套管(防水栓压接部)28,因此不具有相当于所述中间套管27的部件。所述导体套管25具有与所述第1压接部24A的导体套管26同样的截面形状,并与该导体套管26同样地被压接于所述第2电线10B的第2导体12B。而且,所述防水栓套管28与所述第1压接部24A的防水栓套管28相同,从外侧围住所述第2电线10B上所安装的防水栓30而压接于该防水栓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20B中省略了中间套管(中间压接部),相应地,该导体套管25的轴向尺寸L2(图6)被设定得大于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20A中的导体套管26的轴向尺寸L1(图3(c))。该尺寸设定能够赋予导体套管25以保持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导体10A的第2导体10B所需的充分的保持力,同时能够使具备中间套管27的第1连接器端子20A的轴向全长与不具备该中间套管的第2连接器端子20B的轴向全长均等。图例中,两端子20A、20B的全长相等。
所述连接器外壳40采用绝缘材料而成形,并具有如图1所示一并保持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20A及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20B的形状。具体而言,该连接器外壳40包括:具有所述各连接器端子20A、20B及该连接器端子20A、20B被压接的防水栓30可插入的空腔(cavity)42的外壳主体40A;以及从前侧覆盖该外壳主体40A的盖体40B,在该盖体40B上设有对象端子可插入的端子插入孔44。从包围各空腔42的外壳主体40A的内侧面向斜前方延伸出用于卡止对应的连接器端子20A(20B)的电接触部22的矛状部(lance)46,在其后方位置,安装用于双重卡止各电接触部22的固定器(retainer)48。
所述带端子的电线的防水栓30位于所述空腔42的后部。该空腔42的后部的内径稍小于所述防水栓30的密封部32的最大外径,通过向该空腔42的后部内压入所述防水栓30,该防水栓30的密封部32的最大外径部分(外周部)与包围所述空腔42的外壳主体40A的内周面全面紧贴。
设想在该带连接器的电线束中,拉伸负载作用于包括其第1电线10A及第2电线10B的电线束整体的情况。即使该拉伸负载最初均匀地作用于所有电线10A、10B,但如第1电线10A中所含的第1导体12A的延伸率明显小于第2电线10B中所含的第2导体12B的延伸率,则该拉伸负载最终会集中于第1导体12A,尤其会集中于其压接部分,从而加速其断裂。即,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决定于第1导体12A的拉伸强度,尤其对于第1导体12A的截面积较小的电线束,其拉伸强度会明显下降。
但是,在该带连接器的电线束中,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10A上的第1连接器端子20A中所包含的中间压接部27提高了该第1电线10A的断裂伸长,由此提高了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即,在该第1电线10A中,在第1导体12A露出的终端部分与防水栓30被安装的部分之间确保了绝缘包覆层14露出的中间区域16,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的中间压接部被直接(即并未夹着防水栓)压接于该中间区域16的绝缘包覆层14,因此该中间压接部27的压接能够抑制拉伸负载作用于所述第1导体12A与第1导体套管26的压接部分(导体压接部分),进而,提高了直至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发生断裂为止的第1电线10A的伸长(断裂伸长)。该第1电线10A的断裂伸长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的提高。
即,所述中间套管27与所述防水栓套管28不同,并未夹着柔软性较高的防水栓30而直接压接于比其更硬的绝缘包覆层14,因而能够比该防水栓套管28更有效地抑制作用于第1电线10A的拉伸负载传递至所述导体压接部分。该中间套管27的作用使第1电线10A的断裂伸长接近第2电线10B的断裂伸长,提高了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
另一方面,对于断裂伸长原本就较大的第2电线10B,通过采用不具备所述中间套管27的廉价的第2连接器端子20B,能够实现带连接器的电线束整体的成本降低。并且,与该中间套管27的省略相应地,将第2电线10B中的导体套管25的轴向尺寸设定得大于第1电线10A的导体套管26的尺寸,因而如上所述,该导体套管25能够具有保持截面积较大的第2导体12B所需的充分的保持力,并且,不管有无所述中间套管27,使第1连接器端子20A的轴向全长与第2连接器端子20B的轴向全长均等化,由此能够缩小连接器整体的轴向尺寸(图1中为左右方向的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体压接部、防水栓压接部以及中间压接部分别由左右一个套管构成,但各压接部也可以由前后排列的多个套管构成。
实施例
对于在具备下面所示的导体的各种电线1、2、3上安装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20A(具有三个套管26、27、28的连接器端子)时以及安装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20B(具有两个套管25、28的连接器端子)时分别进行拉伸测试,测定出直至断裂为止的伸长(断裂伸长)。
电线1的导体:软铜(截面积为0.35mm2;电线单体的断裂延伸率为20%)
电线2的导体:不锈钢制中心导线与铜制绞合导线的复合线(截面积为0.13mm2;电线单体的断裂延伸率为18%)
电线3的导体:包含0.3wt%的Sn的铜合金(截面积为0.13mm2;电线单体的断裂延伸率为2%)
另外,电线1至3的全长均为120mm。所述拉伸测试通过夹住连接器端子20A、20B的电接触部22,并且连同绝缘包覆层一起夹住电线中距离电线压接部120mm的部位,以50mm/分钟的速度拉伸该电线而进行。
该拉伸测试的结果如图7至图9所示。这里,图7表示在电线1上安装第2连接器端子20B时的测试结果,同样地,图8(a)表示在电线2上安装第2连接器20B时的测试结果,图8(b)表示在电线2上安装第1连接器20A时的测试结果,图9(a)表示在电线3上安装第2连接器20B时的测试结果,图9(b)表示在电线3上安装第1连接器20A时的测试结果。
如图7所示,在电线1上安装两个套管的第2连接器端子20B时的断裂伸长为6.5mm(换算成300mm电线,为6.5mm×300/120=16.3mm),与此相对,如图8(a)及图9(a)所示,在电线2及电线3上安装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20B时的断裂伸长分别仅为1mm(换算成300mm电线为2.5mm)、0.8mm(换算成300mm电线为2mm)。
一般而言,车辆用线束中所用的电线的全长最大存在3mm左右的偏差,且其全长的最小值约为300mm。因而,如图8(a)及图9(a)所示,如果电线束中混有换算成300mm的电线的断裂伸长不足3mm的电线,则假设该断裂伸长较小的电线比其他电线短3mm,那么就存在在拉伸负载作用于该其他电线之前该断裂伸长较小的电线即发生断裂的危险。
与此相对,在所述电线2及电线3中安装三个套管的第1连接器端子20A的情况下,如图8(b)以及图9(b)所示,换算成300mm电线可以获得3mm以上的断裂伸长,由此,作为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特性将得到飞跃性提高。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连接器的电线束,在将导体截面积及延伸率彼此不同的多种电线混在一起的带连接器的电线束中,能够较高地维持该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电线束包括:多个电线,分别具有导体及包覆该导体的绝缘包覆层,该绝缘包覆层在终端部分被局部去除;多个防水栓,至少其外周部分采用比所述绝缘包覆层更柔软的材料,分别安装于所述各电线终端部分的附近,以围住该绝缘包覆层;多个连接器端子,具有至少被分别压接于所述各电线终端部分和安装在该电线上的防水栓的压接部;以及连接器外壳,将这些连接器端子在与该连接器端子被压接的防水栓的外周部分紧贴的状态下一并保持。所述多个电线包含具有第1导体的第1电线和具有第2导体的第2电线,所述第2导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导体,且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延伸率大于所述第1导体,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包含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上的第1连接器端子和安装于所述第2电线上的第2连接器端子。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具有作为所述压接部的第2压接部,该第2压接部仅包含第2导体压接部以及防水栓压接部,其中,所述第2导体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2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的第2导体的姿势压接于该第2导体,所述防水栓压接部以围住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线的防水栓的姿势压接于该防水栓。所述防水栓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上的、在该第1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与所述防水栓被安装的部分之间确保所述绝缘包覆层露出的中间区域的位置处。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具有作为所述压接部的第1压接部,该第1压接部包含第1导体压接部和防水栓压接部,并且还包含中间压接部,其中,所述第1导体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1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的第1导体的姿势压接于该第1导体,所述防水栓压接部以围住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上的防水栓的姿势压接于该防水栓,所述中间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1电线的中间区域的绝缘包覆层的姿势压接于该绝缘包覆层。
在所述带连接器的电线束中,即使构成第1电线的第1导体的截面积及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断裂延伸率小于构成第2电线的第2导体的截面积及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断裂延伸率,安装于该第1电线上的第1连接器端子所包含的中间压接部也能提高该第1电线的断裂伸长,由此提高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即,各电线的伸长的均等化使以低成本的结构来提高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成为可能。
具体而言,在所述第1电线中,在该第1导体露出的终端部分与防水栓被安装的部分之间确保了绝缘包覆层露出的中间区域,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的中间压接部被直接(即并未夹着防水栓)压接于该中间区域的绝缘包覆层,因此该中间压接部的压接能够抑制作用于所述第1导体与第1导体压接部的压接部分(导体压接部分)的拉伸负载,进而,提高直至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发生断裂为止的第1电线的伸长(断裂伸长)。该第1电线的断裂伸长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的提高。
即,所述中间压接部在所述中间区域被直接压接于比柔软性较高的防水栓更硬的绝缘包覆层部分,因而与所述防水栓与所述防水栓压接部的压接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作用于第1电线的拉伸负载传递至所述导体压接部分。其提高该第1电线的断裂伸长,进而显著提高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
另一方面,断裂伸长原本就较大的第2电线采用仅具有第2导体压接部和防水栓压接部(即省略了所述中间压接部)的第2连接器端子来作为压接部,使得带连接器的电线束整体的成本下降。
进而,该第2连接器端子的中间压接部的省略能够使所述第2导体压接部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第1导体压接部的轴向尺寸。该尺寸设定能够强化用于第2导体压接部保持截面积相对较大的第2导体的保持力,并且促进具有中间压接部的第1连接器端子的轴向全长与不具有中间压接部的第2连接器端子的轴向全长的均等化。例如,也可以使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的轴向全长与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的轴向全长相等,由此缩小了连接器整体的轴向尺寸。
所述第1导体例如可包含多个导线,且这些导线的至少一部分由拉伸强度比构成所述第2导体的材料更高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的高张力导体。此种高张力导体与一般所采用的导电材料(例如铜)相比,断裂延伸率明显较小,因此在具备该高张力导体的第1电线上安装具备所述中间压接部的第1连接器端子,能够极为有效地提高电线束整体的拉伸强度。尤其,当第2导体由断裂延伸率较大的铜构成时,其效果更为显著。

Claims (6)

1.一种电线束,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线,分别具有导体及包覆该导体的绝缘包覆层,该绝缘包覆层在终端部分被局部去除;
多个防水栓,至少其外周部分采用比所述绝缘包覆层更柔软的材料,分别安装在所述各电线终端部分的附近,以围住所述绝缘包覆层;
多个连接器端子,具有至少被分别压接于所述各电线终端部分和安装在该电线上的防水栓的压接部;以及
连接器外壳,将这些连接器端子在与该连接器端子被压接的防水栓的外周部分紧贴的状态下一并保持,其中,
所述多个电线包含具有第1导体的第1电线和具有第2导体的第2电线,所述第2导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导体且在施加拉伸负载下直至断裂为止的延伸率大于所述第1导体,
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包含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的第1连接器端子和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线的第2连接器端子,
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具有作为所述压接部的第2压接部,该第2压接部仅包含第2导体压接部和防水栓压接部,其中,所述第2导体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2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的第2导体的姿势压接于该第2导体,所述防水栓压接部以围住被安装于所述第2电线的防水栓的姿势压接于该防水栓,
所述防水栓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上的、在该第1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与所述防水栓被安装的部分之间确保所述绝缘包覆层露出的中间区域的位置处,
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具有作为所述压接部的第1压接部,该第1压接部包含第1导体压接部和防水栓压接部,并且还包含中间压接部,其中,所述第1导体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1电线中被去除了所述绝缘包覆层的终端部分的第1导体的姿势压接于该第1导体,所述防水栓压接部以围住被安装于所述第1电线上的防水栓的姿势压接于该防水栓,所述中间压接部以围住所述第1电线的中间区域的绝缘包覆层的姿势压接于该绝缘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导体压接部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第1导体压接部的轴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器端子的轴向全长与所述第2连接器端子的轴向全长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体包括多个导线,这些导线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拉伸强度比构成所述第2导体的材料更高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体包含由不锈钢制成的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导体由铜制成。
CN200880121649.1A 2007-12-18 2008-12-16 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4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6181 2007-12-18
JP2007326181A JP5038875B2 (ja) 2007-12-18 2007-12-18 防水機能をもつコネクタ付電線束
PCT/JP2008/072882 WO2009078414A1 (ja) 2007-12-18 2008-12-16 防水機能をもつコネクタ付電線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4056A true CN101904056A (zh) 2010-12-01
CN101904056B CN101904056B (zh) 2013-07-31

Family

ID=4079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16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4056B (zh) 2007-12-18 2008-12-16 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87352B2 (zh)
JP (1) JP5038875B2 (zh)
CN (1) CN101904056B (zh)
DE (1) DE112008003346B9 (zh)
WO (1) WO200907841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15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CN110603698A (zh) * 2017-05-15 2019-12-2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固体绝缘母线的防水结构以及用于固体绝缘母线的连接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2679B2 (ja) 2009-04-07 2014-04-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81294B2 (ja) * 2012-10-12 2016-08-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充電インレット装置
JP6544412B2 (ja) * 2017-11-22 2019-07-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6911727B2 (ja) * 2017-11-22 2021-07-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7632A (ja) * 2000-04-14 2001-10-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20040221634A1 (en) * 2003-02-13 2004-11-11 Yazaki Corporation Crimp state estimation apparatus for crimp contact terminal and quality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for crimp contact terminal
CN1734683A (zh) * 2004-07-30 2006-02-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汽车用束线
JP2007250530A (ja) * 2006-02-17 2007-09-2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付電線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8795A (ja) 1994-11-14 1996-05-31 Kansei Corp 防水コネクタ
JPH09289057A (ja) * 1996-04-19 1997-11-04 Yazaki Corp 防水コネクタ
JP3388569B2 (ja) * 1997-03-10 2003-03-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3647674B2 (ja) * 1999-06-15 2005-05-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該防水コネクタの組付方法
JP2006066388A (ja) 2004-07-30 2006-03-0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
JP4941067B2 (ja) * 2007-04-13 2012-05-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7632A (ja) * 2000-04-14 2001-10-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20040221634A1 (en) * 2003-02-13 2004-11-11 Yazaki Corporation Crimp state estimation apparatus for crimp contact terminal and quality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for crimp contact terminal
CN1734683A (zh) * 2004-07-30 2006-02-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汽车用束线
JP2007250530A (ja) * 2006-02-17 2007-09-2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付電線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2715A (zh) * 2014-02-27 2015-09-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
CN110603698A (zh) * 2017-05-15 2019-12-2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固体绝缘母线的防水结构以及用于固体绝缘母线的连接结构
CN110603698B (zh) * 2017-05-15 2020-11-1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固体绝缘母线的防水结构以及用于固体绝缘母线的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8003346B4 (de) 2012-06-06
DE112008003346T5 (de) 2010-12-09
US20100267280A1 (en) 2010-10-21
DE112008003346B9 (de) 2013-01-31
JP5038875B2 (ja) 2012-10-03
US7887352B2 (en) 2011-02-15
WO2009078414A1 (ja) 2009-06-25
JP2009151943A (ja) 2009-07-09
CN101904056B (zh)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4056B (zh) 带有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的电线束
JP5078567B2 (ja) アルミ電線用圧着端子
JP4898296B2 (ja) 接続部材
US9443642B2 (en) Electrical wire
EP2424044B1 (en) Terminal connector and process of producing an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connector
JP5078572B2 (ja) 銅電線とアルミニウム電線とのジョイント構造およびジョイント方法
JPH04500743A (ja) 一体的に張力を解放する電気的接続装置
WO2009101965A1 (ja) 端子金具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07250530A (ja) 端子付電線
CN101978556A (zh) 铝电线用压装端子
CN101740882A (zh) 多级电端子压接
US842981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ire
WO2007089825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wire trap
JPH0572053U (ja) ワイヤ圧着端子
EP4040603B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ss-clamping terminal and cable
JPH0515962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電線及び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0087523A (ja) 圧着端子、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H0797456B2 (ja) 配線用導体の製造方法
EP3573198B1 (en) Conductive link
CN109962344A (zh) 带端子的电线
KR20170143146A (ko) 편조선 적용 대전류 단자
CN117616636A (zh) 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和制造具有压接连接的连接配置的方法
CA2000986A1 (en) Solid wire terminal lug connector
WO1998034297A1 (en) Housing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housing and a metallic contact element, and process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 cable to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140037960A (ko) 단자 및 단자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