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8610A -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8610A
CN101898610A CN 201010193844 CN201010193844A CN101898610A CN 101898610 A CN101898610 A CN 101898610A CN 201010193844 CN201010193844 CN 201010193844 CN 201010193844 A CN201010193844 A CN 201010193844A CN 101898610 A CN101898610 A CN 101898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necting portion
vehicle body
body frame
dow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938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8610B (zh
Inventor
浦野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98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8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8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86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在半双摇篮型车体框架上,将框架的一部分做成可拆装,进一步实现结构简单化、零件数减少、成本降低和重量减轻。具有:头管(102);从头管(102)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下降管(113);以及在下降管(113)的下端分支的左右一对的下管(114R、114L),一侧的下管(114L)能够拆装。下管(114L)包括:管构件(114a)、连接设置于管构件(114a)前端的前侧连接部(114b)、以及连接设置于管构件(114a)后端的后侧连接部(114c),后侧连接部(114c)一体地形成有侧架安装部(5)。下管(114L)的前端部(前侧连接部(114b))与发动机悬架板(135)一起用螺栓与下降管(113)的连接部(134)连结。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半双摇篮型的车体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摩托车的车体框架,已知有像摇篮一样将发动机放载于车体框架的摇篮框架。摇篮框架是由框架部件从上下包住发动机的结构,不对发动机施加负荷,易于搭载,而且刚度最高。
对于摇篮框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左右一对的下降管中的一个下降管由拆装自如的其它构件构成的摩托车。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左右一对的下降管对于除下降管以外的框架可拆装地安装的摩托车。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2-293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189685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摇篮框架的种类,有转到发动机下部的框架为两根的双摇篮型、以及在中途从一根变为两根的半双摇篮型等,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是在双摇篮型中可拆装下降管的结构。
而且,当将车体框架的一部分做成可拆装时,需要用于将车体框架的一部分与剩余的车体框架连结的连结结构。虽然在专利文献1、2中采用了螺栓连结结构,但仅用于车体框架的连结,很可能导致结构复杂、零件数增加、成本上升和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半双摇篮型车体框架中,将框架的一部分做成可拆装,进一步实现结构简单化、零件数减少、成本降低和重量减轻。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头管;从所述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下降管;以及在所述下降管的下端分支的左右一对的下管,所述左右一对的下管中的一个下管能够拆装。
又,本发明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的其它特征在于,所述能够拆装的下管,包括:管构件,呈包围发动机单元的前下方和下方的形状;前侧连接部,其连接设置于所述管构件的前端,用于与所述下降管连接;以及后侧连接部,其连接设置于所述管构件的后端,用于与车辆后方的车体框架连接,所述后侧连接部一体地形成有侧架安装部。
又,本发明的车体框架结构的其它特征在于,所述能够拆装的下管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与规定的构件、例如发动机悬架构件一起,用螺栓与所述下降管和车辆后方的车体框架中的至少一方连结。
又,本发明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的其它特征在于,所述能够拆装的下管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有发动机悬架构件。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半双摇篮型车体框架中,左右一对的下管中的一个下管可拆装,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动机单元的搭载。此外,做成将侧架安装部一体地形成在可拆装的下管的连接部上的结构,或做成将可拆装的下管与例如发动机悬架构件一起螺栓连结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结构简单化、零件数减少、成本降低、重量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可拆装的下管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使发动机悬架板与可拆装的下管邻接的状态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下降管和下管的连接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管构件与前侧连接部或后侧连接部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可拆装的下管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连接面        2螺栓孔部    3连接面        4螺栓孔部
5侧架安装部    100摩托车    101车体框架    102头管
103前叉        104转向杆    105把手        106离合器操纵杆
107后视镜      108前轮      109前挡泥板    110制动盘
111油箱轨道      112R、112L车身框架   113下降管      114R、114L下管
114a管构件       114b前侧连接部       114c后侧连接部 115R、115L座位支柱
116R、116L座位轨道                    117枢轴托架    118发动机单元
119摆臂          120后轮              121链条        122驱动链轮
123侧架          124燃料箱            125座位        126后挡泥板
127上托架        128下托架            129头灯单元    130仪表单元
131A~131C罩类   132前灯              133后灯        134连接部
135发动机悬架板  135’发动机悬架板部  136连接部      137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形态的摩托车100的整体结构进行大致说明。图1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摩托车100。另外,以箭头Fr表示前方,以箭头Rr表示后方。
在图1中,在例如由钢或铝合金制成的车体框架101的前部,利用头管102可左右转动地支撑有两根前叉103。在前叉103的上端,固定有转向杆104,在转向杆104的左右两端具有把手105。另外,在左侧的转向杆104上,在把手105的前侧配置有离合器操纵杆106,在把手105的基部附近立设有后视镜107。而且,在前叉103的下部,可旋转地支撑有前轮108,并且以覆盖前轮108的上部的状态固定有前挡泥板109。前轮108具有与其一体地旋转的制动盘110。
本实施形态的车体框架101构成为半双摇篮结构。又参考图2,具有从头管102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油箱轨道111R、111L,各油箱轨道111R、111L分别与沿大致垂直方向配置的车身框架112R、112L结合。单一的下降管113从头管102向后方侧急剧倾斜且向下方延伸,在下降管113的下端分支有左右一对的下管114R、114L。各下管114R、114L相互平行地向后方延伸,并分别与座位支柱115R、115L的下端部结合。另外,车身框架112R、112L分别与座位支柱115R、115L的下端部附近结合。座位轨道116R、116L从车身框架112R、112L的上部附近以适度向后上方倾斜的姿态延伸,向后上方延伸的座位支柱115R、115L与该座位轨道116R、116L结合。由这些头管102、油箱轨道111R、111L、下降管113、下管114R、114L、车身框架112R、112L、座位支柱115R、115L、座位轨道116R、116L形成车体框架101的主要骨架。
车身框架112R、112L和座位支柱115R、115L的结合部附近设有枢轴托架117,利用该枢轴托架117所支撑的枢轴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撑摆臂119的前端。另外,在车体框架101与摆臂119之间,安装有未图示的后缓冲单元,而且,在摆臂119的后端,可转动地支撑有后轮120。后轮120能够通过卷绕有链条121的驱动链轮122被旋转驱动。
在车体框架101上设有多个发动机设置件(发动机悬架部),通过这些发动机设置件搭载有水冷式的并列的双缸发动机单元118。在发动机单元118的上方,通过油箱轨道111R、111L搭载支撑有燃料箱124,在燃料箱124的后侧,通过座位轨道116R、116L支撑有座位125。在座位125的后部下方,设有从上方覆盖后轮120的后挡泥板126。
此外,在图1中,利用前叉103上部的上托架127和下托架128支撑头灯单元129。在该头灯单元129上搭载有包括速度计、转速计或各种指示灯等在内的仪表单元130。而且,沿燃料箱124、座位125的侧面至下侧附近,覆盖有外壳或罩类131A~131C,由此在车辆上构成具有一体感的外观。另外,车辆前后部分别安装有左右成对的前灯132和尾灯133。
下面,对车体框架101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3所示,左右一对的下管114R、114L中的一个下管、这里为左侧的下管114L可拆装。通过做成这种单侧的下管114L可拆装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动机单元118的搭载。即,在将下管114L拆下的状态下,能够将发动机单元118从车辆左侧搭载到由油箱轨道111R、111L、车身框架112R、112L、下管114R包围的空间中。搭载了发动机单元118后,安装下管114L,从而支撑发动机单元118。
如图4所示,下管114L具有包围发动机单元118的前下方和下方的大致L字形的管构件114a,管构件114a的前端连接设置有用于与下降管113连接的前侧连接部114b,并且,管构件114a的后端连接设置有用于与座位支柱115L连接的后侧连接部114c。
前侧连接部114b通过铸造或锻造成型,像图7所简单地表示的那样,以其端部的圆柱状部插入中空的管构件114a的端部开口的姿态与管构件114a的前端连接设置。这里,如图3所示,在配置于下降管113的下端的连接部134上,形成有连接面134a以及贯通连接面134a的两处螺栓孔部134b。在前侧连接部114b上形成有与连接部134的连接面134a相对应的连接面1以及两处螺栓孔部2。即,连接部134和前侧连接部114b呈将大致圆柱形沿纵向一分为二的形状关系。在将前侧连接部114b的连接面1对准连接部134的连接面134a的状态下,将螺栓贯通螺栓孔部2和螺栓孔部134b而进行连结,从而将前侧连接部114b固定在下降管113上。
这里,在前侧连接部114b上,两处螺栓孔部2中向侧方突出的凸台部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5、6所示,能够与发动机悬架板135邻接。发动机悬架板135由板材构成,该板材形成有与螺栓孔部2相对应的2处螺栓孔135a、以及用于固定发动机单元118的螺栓孔135b。同样,在配置于下降管113的下端的连接部134上,两处螺栓孔部134b中向侧方突出的凸台部的端面也位于同一平面上,能够与发动机悬架板135邻接(参考图2)。
即,当将下管114L的前侧连接部114b与连接部134连接时,使发动机悬架板135配置在连接部134和前侧连接部114b的两侧,在此状态下,使螺栓贯通而进行连结,从而能够将发动机悬架板135一起连结。这样,下管114L的前端部(前侧连接部114b)与发动机悬架板135一起用螺栓与下降管113的连接部134连结,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安装的共用化、一体化,能够使结构简单化、减少零件数、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另一方面,后侧连接部114c也通过铸造或锻造成型,像图7所简单地表示的那样,以其端部的圆柱状部插入中空的管构件114a的端部开口的姿态与管构件114a的后端连接设置。这里,如图3所示,在配置于座位支柱115L的前端的连接部136上,形成有连接面136a以及贯通连接面136a的两处螺栓孔部136b。在后侧连接部114c上形成有与连接部136的连接面136a相对应的连接面3以及两处螺栓孔部4。即,连接部136和后侧连接部114c呈将大致圆柱形沿纵向一分为二的形状关系。在将后侧连接部114c的连接面3对准连接部136的连接面136a的状态下,将螺栓贯通螺栓孔部4和螺栓孔部136b而进行连结,从而将后侧连接部114c固定在座位支柱115L上。
这里,在后侧连接部114c上,在螺栓孔部4的前侧一体形成有侧架安装部5,侧架123的托架137通过螺栓连结安装于该侧架安装部5。这样,在后侧连接部114c上,一体形成有侧架安装部5,通过做成这种结构,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安装侧架123的构件,能够实现结构简单化、零件数减少、成本降低和重量减轻。
上面,将本发明与各种实施形态一起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等。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前侧连接部114b上一体形成发动机悬架板部135’。
而且,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发动机悬架构件,以板状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板状,也可以一起连结形状更复杂的托架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对在可拆装的下管114L的前端部一起连结发动机悬架构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后端部一起连结发动机悬架构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对在可拆装的下管114L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一起连结发动机悬架构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发动机悬架构件,只要是以螺栓连结结构安装的构件即可,这时也能实现安装的共用化、一体化。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头管;
从所述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下降管;以及
在所述下降管的下端分支的左右一对的下管,
所述左右一对的下管中的一个下管能够拆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拆装的下管,包括:管构件,呈包围发动机单元的前下方和下方的形状;前侧连接部,其连接设置于所述管构件的前端,用于与所述下降管连接;以及后侧连接部,其连接设置于所述管构件的后端,用于与车辆后方的车体框架连接,
所述后侧连接部一体地形成有侧架安装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拆装的下管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与规定的构件一起,用螺栓与所述下降管和车辆后方的车体框架中的至少一方连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构件为发动机悬架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够拆装的下管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有发动机悬架构件。
CN 201010193844 2009-05-29 2010-05-28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8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1334 2009-05-29
JP2009131334A JP2010274852A (ja) 2009-05-29 2009-05-29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8610A true CN101898610A (zh) 2010-12-01
CN101898610B CN101898610B (zh) 2013-07-10

Family

ID=4322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938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8610B (zh) 2009-05-29 2010-05-28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74852A (zh)
CN (1) CN1018986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4562A (zh) * 2013-10-09 2015-04-2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体框架和具备其的跨乘式车辆
CN105584571A (zh) * 2014-10-24 2016-05-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N105905200A (zh) * 2016-06-15 2016-08-31 林海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后视镜角度调整结构的摩托车转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27805B2 (ja) * 2011-02-01 2015-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JP6606282B2 (ja) * 2016-06-03 2019-1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タンド支持構造
JP2018158658A (ja) * 2017-03-23 2018-10-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6353A (ja) * 1992-11-27 1994-06-03 Suzuki Motor Corp フレーム構造
CN1209404A (zh) * 1997-08-26 1999-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CN2923501Y (zh) * 2006-07-14 2007-07-18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摩托车
CN200945902Y (zh) * 2006-08-29 2007-09-12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单下管可拆卸摇篮式摩托车车架
CN101104429A (zh) * 2006-07-14 2008-01-16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摩托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6353A (ja) * 1992-11-27 1994-06-03 Suzuki Motor Corp フレーム構造
CN1209404A (zh) * 1997-08-26 1999-03-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CN2923501Y (zh) * 2006-07-14 2007-07-18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摩托车
CN101104429A (zh) * 2006-07-14 2008-01-16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摩托车
CN200945902Y (zh) * 2006-08-29 2007-09-12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单下管可拆卸摇篮式摩托车车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4562A (zh) * 2013-10-09 2015-04-2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体框架和具备其的跨乘式车辆
CN104554562B (zh) * 2013-10-09 2017-09-2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车体框架和具备其的跨乘式车辆
CN105584571A (zh) * 2014-10-24 2016-05-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N105584571B (zh) * 2014-10-24 2018-10-1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N105905200A (zh) * 2016-06-15 2016-08-31 林海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后视镜角度调整结构的摩托车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74852A (ja) 2010-12-09
CN101898610B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8610B (zh)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US6318743B1 (en) Motorcycle
CN101016063B (zh) 摩托车
JP2019119292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abs配置構造
CN100455480C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JPH082616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02822047B (zh)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结构
CN101274657B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架及机动两轮车的组装方法
CN203172790U (zh) 骑乘式车辆的踏板部结构
JP2007302169A (ja) 乗鞍型不整地走行車両
JP383622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01659293B (zh) 扶手安装部结构
US20050017531A1 (en) U-shaped locking anti-theft tool storage and support structure in vehicle
JP540066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構造
JP2009056950A (ja) リフレクタ支持構造
CN103492260B (zh) 机动二轮车用框架
JP4129904B2 (ja)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車体構造
JP379285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03180201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348152B (zh) 摩托车框架和摩托车
KR0184980B1 (ko) 자동2륜차의 엔진 지지구조
JPH01178093A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JP719200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カウルステー構造
CN103043150A (zh) 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
JP7229294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