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4571A - 跨坐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4571A
CN105584571A CN201410578427.XA CN201410578427A CN105584571A CN 105584571 A CN105584571 A CN 105584571A CN 201410578427 A CN201410578427 A CN 201410578427A CN 105584571 A CN105584571 A CN 105584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lamp
vehicle
lamp unit
sloping surface
gently s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84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4571B (zh
Inventor
黄启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784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45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4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4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4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4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具备为了确保光量而变大的头灯,并且车辆前部紧凑且外观性较佳。其包含:把手(7);车体框架(2),其具有将把手(7)可旋动地支持的头管部(21);前轮(8),其通过把手(7)的操作而可旋动;头灯单元(HL),其于前视时较前轮(8)位于更上方,且较把手(7)位于更下方,且固定于车体框架(2);及车体外壳,其包括于前视时邻接于头灯单元(HL)且位于其上方的上部外壳部(303U)。上部外壳部(303U)具有:缓斜面部(303U1),其从头灯单元(HL)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陡斜面部(303U2),其从缓斜面部(303U1)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且斜度较缓斜面部(303U1)更陡。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的交界线(BL)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朝向车辆外侧且后方延伸。

Description

跨坐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坐型车辆,尤其涉及跨坐型车辆的前外壳的构造。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提出有于前外壳的前表面设置头灯的速克达型跨坐型车辆。下述专利文献1的公报所示的速克达型跨坐型车辆具有头灯外壳,所述头灯外壳与前外壳以分体构成,且覆盖头灯的周围。头灯外壳嵌入安装于在前外壳的前表面开口的开口部。
专利文献1的速克达型跨坐型车辆中,头灯外壳沿着头灯的外形形成,可使头灯突出于前外壳的前表面而设置。借此,于前外壳的前表面,可设置为了确保光量而变大的头灯,同时使车辆前部紧凑。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H10-2263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速克达型跨坐型车辆中,于覆盖向前方突出的头灯的周围的头灯外壳与前外壳之间,有积存尘土或水等,而损害外观性之虞。
为了解决尘土或水等积存而损害外观性的问题,可考虑去掉覆盖头灯的周围的头灯外壳,而设置一于侧视时前缘从头灯的上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前外壳。然而,于所述情形时,前外壳于前后方向变大,故而导致车辆前部大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如此的情况而开发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具备为了确保光量而变大的头灯,同时车辆前部紧凑且外观性较佳。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于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形态中,跨坐型车辆包含:把手;车体框架,其具有将所述把手可旋动地支持的头管部;前轮,其通过所述把手的操作而可旋动;头灯单元,其于前视时较所述前轮位于更上方,且较所述把手位于更下方,且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及车体外壳,其包括于前视时邻接于所述头灯单元且位于所述头灯单元的上方的上部外壳部;所述上部外壳部具有:缓斜面部,其从所述头灯单元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陡斜面部,其从所述缓斜面部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且斜度较所述缓斜面部更陡;所述缓斜面部与所述陡斜面部的交界线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朝向车辆外侧且后方延伸。
于本发明的其它较佳的形态中,所述头灯单元包括左右排列布置的头灯,所述缓斜面部是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较位于其外侧的侧部位于上下方向较低的位置,且所述中央部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
于本发明的其它较佳的形态中,所述缓斜面部的所述中央部的上表面形成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的V字状槽。
于本发明的其它较佳的形态中,所述车体外壳进而包括位于所述头灯单元的下方、且与所述头灯单元接触的下部外壳部。
于本发明的其它较佳的形态中,所述车体外壳进而包括位于所述头灯单元的左右两侧方、且与所述头灯单元及所述上部外壳部接触的侧方外壳部,于前视时,于所述头灯单元与所述侧方外壳部之间、及所述上部外壳部与所述侧方外壳部之间,形成有向车辆的外侧且后方延伸的槽部,所述槽部的上端被封闭,且所述槽部的下端开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
图2是显示骑车者乘坐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3是显示将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体外壳卸下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4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图5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左侧视图。
图6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包括头灯单元的前灯单元的前视图。
图8(A)、(B)是显示H字状外壳体的图式。
图9(A)、(B)是显示上部外壳部303U的一部分的图式。
图10(A)、(B)是显示装饰外壳303K的图式。
图11(A)到(D)是更具体地显示槽部T1的构造的图式。图11(B)到(D)分别是图11(A)中的B-B、C-C、D-D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随附图式所示的实施例,一面对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且以虚线显示隐藏于车体外壳下的车体框架2。图2是显示骑车者乘坐于图1所示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3是显示将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体外壳卸下的状态的右侧视图,且以虚线显示座部9。图4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前视图。图5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左侧视图。图6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俯视图。图7是包括头灯单元的前灯单元的前视图。图8是显示H字状外壳体的图式。图9是显示上部外壳部的一部分的图式。图10是显示装饰外壳的图式。图11是更具体地显示槽部的构造的图式。
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的方向分别表示从乘坐于速克达型车辆1的骑车者所观察的前、后、左、右的方向。再者,图1的附图标记Fr表示前方。
<车辆整体>
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是所谓“底梁式”的跨坐型车辆。如图1所示,车体框架2的前端部支持用以操纵前轮8的转向机构3。于车体框架2的中央部,以枢轴部P为中心可上下摆动地支持有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10。但,动力单元10并不限定于单元摆动式,例如,还可固定于车体框架。于动力单元10的上方,座部9以设置于其前端部的铰链销(未图示)为中心可开闭地安装于置物箱12(图3)。
如图2所示,骑车者以乘坐于座部9并将脚放置于脚踏板33的上表面的姿势,操纵转向机构3而驾驶速克达型车辆1。再者,图2中仅显示骑车者,但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是二人乘坐的车辆,后座乘车者能以乘坐于座部9的后部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的姿势乘坐。
如图3所示,转向机构3包括前叉4、转向托架5、转向轴6及把手7。前叉4向前方且斜下方延伸,于其下端配设有前轮8。前叉4的上端安装于被固定设置于转向轴6的下端部的转向托架5。于转向轴6的上端,设置有骑车者操作的把手7。
动力单元10是如下构造,即例如包含引擎101、及布置于从引擎101的侧方往车辆后方延伸的传动箱102中的V型皮带式无段变速器,且将引擎101与传动箱102一体化。但,变速器也可不为V型皮带式。也可不将引擎101与传动箱102一体化,而设为分体的构造。引擎101以气缸轴大致朝向水平前方的方式搭载。于传动箱102的前端部连接有空气导管1021,所述空气导管1021取入用以使因V型皮带式无段变速器的皮带的摩擦等而产生的热散发的外界气体。于传动箱102的后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持有利用引擎101的驱动力驱动的后轮11。于传动箱102的上方,布置有对供给至引擎101的外界气体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AC。
<车体框架>
如图3所示,车体框架2包括:头管21,其供转向轴6插入而可旋动地支持所述转向轴6,并且向车辆前方且斜下方延伸;前框架部22,其例如由1根管构件构成,通过焊接而连接于头管21且向车辆后方且斜下方延伸,位于前轮8的后方;及后框架部23,其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部且朝向后方延伸,从下方支持座部9。但,前框架部22还可为2根管构件而非1根管构件。
后框架部23包括: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其等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部且以缓斜度朝向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中间后框架部232,其等从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的各者的后部以陡斜度向后上方延伸;及左右一对上部后框架部233,其等从左右一对中间后框架部232的各者的后部以缓斜度向后上方延伸,且从下方支持座部9。
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及上部后框架部233是在各者的后端部间,以朝向下方开口的前视大致U字状的横梁24F、24R连结。座部9及置物箱12通过横梁24F、24R与左右一对上部后框架部233支持。而且,如图1、3所示,座部9于以铰链销(未图示)为中心相对于置物箱12闭合时,通过使设置于座部9的座部闭合机构13与设置于横梁24R的锁定部扣合,而进行座部9的锁定。
下部后框架231、中间后框架部232及上部后框架部233较佳为连续的管构件且以左右一对设置,其中的一部分或整体也可由1根或2根以上的管构件构成。此外,下部后框架部231也可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端部,也可焊接于前框架部22的下部的“下端部以外的部位”。再者,框架构件彼此的连接也可为螺栓固定,也可为利用铸造一体地制作而非焊接。
<车体外壳>
车体外壳包括前外壳部30。车体外壳包括前外壳部30、脚踏板33、脚踏板侧外壳部34、底外壳部35、中央外壳32、及侧外壳部31L、31R等。如图1所示,于转向机构3、头管21、及前框架部22的周围配设有前外壳部30。于座部9的下方且置物箱12的侧方配设有侧外壳部31L、31R。于前外壳部30与侧外壳部31L、31R之间,配设有用以骑车者放置脚的脚踏板33。于脚踏板33的后端部与座部9的前部之间配设有中央外壳32。
前外壳部30包括:侧方外壳部301L、301R(图2),其等位于头管21的侧方;后方外壳部302,其位于头管21的后方;及前方外壳部303,其位于头管21的前方。如图1所示,前外壳部30较前轮8的车轴布置于更后方。借此,可使前外壳部30紧凑化。
后方外壳部302包括上部302a及下部302b。上部302a从前方朝向后方向上方倾斜并延伸。下部302b从上部302a的下缘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并延伸。但,后方外壳部30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呈于侧视时后方外壳部302的后端缘向前方凸出的圆弧状。
前方外壳部303包括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上方的上部外壳部303U。如图4所示,前方外壳部303包括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下方的下部外壳部303D。但,前方外壳部303只要至少具有上部外壳部303U即可,例如也可无下部外壳部303D。再者,上部外壳部303U也可与侧方外壳部301L、301R为一体,但较佳为分体。上部外壳部303U具有:缓斜面部303U1,其从头灯单元HL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陡斜面部303U2,其从缓斜面部303U1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且斜度较缓斜面部303U1更陡。
侧方外壳部包括:左侧方外壳部301L,其位于头管21的左侧;及右侧方外壳部301R,其位于头管21的右侧。于本实施形态中,左侧方外壳部301L与右侧方外壳部301R通过后述下部外壳部303D而连结。而且,左侧方外壳部301L包括上部301La及与上部301La为分体的下部301Lb,右侧方外壳部301R包括上部301Ra及与上部301Ra为分体的下部301Rb。当然,下部301Lb与下部301Rb非分体也可。
而且,如图1所示,脚踏板33在其与后方外壳部302的连接部的稍下方处弯曲成为大致水平并向后方延伸,且与中央外壳部32的下端连接。于脚踏板33的左右两侧,以从脚踏板33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下垂的方式形成有脚踏板侧外壳部34。于脚踏板33的下方,车辆左右方向剖面为U字状的底外壳部35形成于一对脚踏板侧外壳部34之间。再者,于脚踏板33的下方且底外壳部35的上方,燃料箱(未图示)配设于左右一对下部后框架部231之间。
以上所说明的前外壳部30、侧外壳部31L、31R,脚踏板33及中央外壳32等的车体外壳是外观构件,可分别由塑胶等材料适当地形成。各外壳构件为通过射出成形而形成的一体成形制品,但还可由多个构件构成。例如,于本实施形态的前外壳部30中,后方外壳部302是上部302a与下部302b一体形成,上部外壳部303U是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一体形成,下部301Lb、下部301Rb、脚踏板侧外壳部34、及底外壳部35是一体形成,左侧方外壳部301L的上部301La与右侧方外壳部301R的上部301Ra是通过后述下部外壳部303D(图8)连结而一体形成,但各自以分体的方式形成也可。而且,其等还可分别由多个构件构成。再者,车体外壳为整体上呈现左右对称时于外观上及制造上均较佳。
<头灯单元HL>
如图1所示,头灯单元HL较前轮8位于更上方,且较把手7位于更下方。头灯单元HL固定于车体框架。
根据图7,对头灯单元HL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7是包括头灯单元HL的前灯单元FLU的前视图。如图7所示,前灯单元FLU包括由左右排列布置的左头灯HLL及右头灯HLR构成的头灯单元HL。于本实施形态中,前灯单元FLU进而包括布置于头灯单元HL的中央部的上方的位置灯PL。前灯单元FLU具有于布置有位置灯PL的部分向上方突出的形状。但,位置灯PL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头灯单元HL的中央部的上方,而且,位置灯PL与头灯单元HL还可由分体形成。
左头灯HLL、右头灯HLR及位置灯PL共有共用的灯罩部L。
头灯单元HL具有左右排列布置的左头灯HLL及右头灯HLR,故而即便不使头灯单元HL于上下方向变大,也可确保充分的光量。
头灯单元HL通过布置于位置灯PL的左右两侧的固定部HL10及HL20,而固定于连接于头管21的托架(未图示)。再者,头灯单元HL隔着托架而固定于车体框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直接固定于车体框架,也可为固定于车体外壳且车体外壳固定于车体框架的构造。
<前方外壳部303>
位于头管21的前方的前方外壳部303如上所述,包括:上部外壳部303U,其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上方;及下部外壳部303D,其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下方。
根据图4到图6,对前方外壳部303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放大前视图。图5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左侧视图。图6是显示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部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局部俯视图。再者,于图4到图6中,省略了转向机构3及前轮8。
如图4到图6所示,上部外壳部303U邻接于头灯单元HL并位于所述头灯单元HL的上方。而且,如上所述,上部外壳部303U具有:缓斜面部303U1,其从头灯单元HL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陡斜面部303U2,其从缓斜面部303U1的上缘进而向上方且后方延伸。陡斜面部303U2的斜度较缓斜面部303U1的斜度更陡。即,缓斜面部303U1及陡斜面部303U2均向上方且后方延伸,陡斜面部303U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程度较缓斜面部303U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程度更大。换句话说,陡斜面部303U2较缓斜面部303U1更立起。
如图4所示,缓斜面部303U1于前视时具有大致M字状的形状。缓斜面部303U1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朝向车辆外侧,可区分为中央部303U1a、位于中央部303U1a的外侧的侧部303U1b、及位于侧部303U1b的外侧且向下方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垂直部303U1c。缓斜面部303U1是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303U1a向下方凹陷。即,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较侧部303U1b位于上下方向较低的位置。
陡斜面部303U2可区分为与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对应的中央部303U2a、与缓斜面部303U1的侧部303U1b对应的侧部303U2b、及与缓斜面部303U1的垂直部303U1c对应的垂直部303U2c。于本发明中,所谓“陡斜面部的斜度较缓斜面部的斜度更陡”,是指陡斜面部的特定部分的斜度较与所述特定部分对应的缓斜面部的部分的斜度更陡。例如,于本实施形态中,陡斜面部的中央部303U2a、侧部303U2b、垂直部303U2c的斜度分别较所对应的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侧部303U1b、垂直部303U1c的斜度更陡。
如图4到图6所示,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的交界线BL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朝向车辆外侧且后方延伸。交界线BL形成为以车宽方向中心位置为中心而左右对称。交界线BL可区分为位于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与陡斜面部303U2的中央部303U2a之间的中央部交界线BLa、位于缓斜面部303U1的侧部303U1b与陡斜面部303U2的侧部303U2b之间的侧部交界线BLb、及位于缓斜面部303U1的垂直部303U1c与陡斜面部303U2的垂直部303U2c之间的垂直部交界线BLc。构成交界线BL的中央部交界线BLa、侧部交界线BLb、及垂直部交界线BLc分别为大致直线。于图4的前视时,各者的倾斜度互不相同,整体上呈大致M字状。于图6的俯视图中,中央部交界线BLa与侧部交界线BLb具有相同的倾斜度,故而呈V字状。再者,于图6的俯视图中,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的下端缘与侧部303U1b的下端缘具有相同的倾斜度,故而呈V字状。
再者,交界线BL只要是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的分界即可,非明了的线也可。而且,交界线BL还可具有某程度的线宽。
如图6所示,缓斜面部303U1是在车辆前后方向具有某程度的宽度的面的构造。缓斜面部303U1从上方覆盖头灯单元HL。头灯单元HL具有灯罩部L。如图1及图6所示,灯罩部L突出于缓斜面部303U1的前方。灯罩部L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表面部L1。如图6所示,灯罩部L的上表面部L1是车宽方向外端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较车宽方向中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更具体来说,灯罩部L的上表面部L1是以从车宽方向中央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越长的方式形成。再者,所谓灯罩部L的上表面部L1,是指较车体外壳的前端缘位于更前方的露出的部分,即从上方观察时可视认的部分。缓斜面部303U1的侧部303U1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较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更大。
如图4所示,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从其与侧部303U1b的连接部越往车宽方向中心位置越低。而且,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的上表面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因此,于图4的前视时,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的上表面形成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的V字状槽。
如图4所示,上部外壳部303U除了具有包括缓斜面部303U1及陡斜面部303U2的本体部以外,还具有:网状外壳303W,其连接陡斜面部303U2的左侧部分与陡斜面部303U2的右侧部分;及装饰外壳303K,其与上部外壳部303U的本体部为分体。
网状外壳303W从前方覆盖安装于头管21的喇叭(未图示)。喇叭位于图4所示的网状外壳303W的后方,即位于车宽方向中央,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偏向左侧或右侧。
于装饰外壳303K安装于上部外壳部303U的本体部的状态下,网状外壳303W从装饰外壳303K的开口部303Ka(图10)露出。
其次,根据图8到图10,对前方外壳部303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装饰外壳303K如图10所示,于前视时,具有大致倒梯形的形状,且于下半部设置有大致倒梯形的开口部303Ka。装饰外壳303K是通过设置于其两侧缘部的扣合突片303K1、303K2、303K3、303K4及位于开口部303Ka的上方的固定部303K5、303K6固定于设置于上部外壳部303U的本体部的扣合凹部303U21、303U22、303U23、303U24及固定部303U25、303U26(图9),而安装于上部外壳部303U。如图9所示,设置于上部外壳部303U的本体部的扣合凹部303U21、303U22、303U23及303U24设置于陡斜面部303U2的左侧部分与陡斜面部303U2的右侧部分的各者的对向的缘部,固定部303U25、303U26位于网状外壳303W的上方。如图9所示,于上部外壳部303U的中央部,由网状外壳303W、缓斜面部303U1、陡斜面部303U2的左侧部分及陡斜面部303U2的右侧部分包围而形成有开口部303a。
上部外壳部303U是通过设置于其两侧缘部的扣合突片3031、3032、3033、3034、3035、3036固定于设置于后述H字状外壳体的扣合凹部3041、3042、3043、3044、3045、3046(图8),而安装于H字状外壳体。另外,上部外壳部303U通过设置于陡斜面部303U2的左侧部分的背面的固定部3037与设置于陡斜面部303U2的右侧部分的背面的固定部3038,而固定于被设置于后方外壳部302的固定部(未图示),其中,所述后方外壳部302是位于头管21的后方且安装于车体框架。
如图4所示,于上部外壳部303U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头灯单元HL的位置灯PL从上部外壳部303U的开口部303a(图9)露出。而且,上部外壳部303U的缓斜面部303U1覆盖头灯单元HL的左头灯HLL及右头灯HLR的上表面,故而缓斜面部303U1介于位置灯PL与左头灯HLL及右头灯HLR之间。
如图8所示,由前方外壳部303的下部外壳部303D与侧方前外壳部301L、301R构成前视时大致H字状的H字状外壳体。于本实施形态中,下部外壳部303D以将侧方前外壳部301L、301R连结的方式与侧方前外壳部301L、301R一体地形成。一体地形成的H字状外壳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为用以布置头灯单元HL及上部外壳部303U的空间。再者,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下方的下部外壳部303D较佳为与头灯单元HL接触。借此,可通过下部外壳部303D而从下方支持头灯单元HL。
H字状外壳体通过左右上端部的固定部H10、H20及左右下部的固定部H30、H40,而固定于被设置于后方外壳部302的固定部(未图示),其中,所述后方外壳部302是位于头管21的后方且安装于车体框架。另外,H字状外壳体通过左右上部的固定部H50、H60及中央部的固定部H70、H80,而固定于被设置于头灯单元HL的固定部HL50、HL60、HL70、HL80,其中,所述头灯单元HL是安装于车体框架。
如图4所示,于组装状态下,于上部外壳部303U与侧方前外壳部301L、301R的各者之间,形成有槽部T1。而且,于头灯单元HL与侧方前外壳部301L、301R的各者之间,形成有槽部T2。槽部T1与槽部T2是连续性地形成。通过槽部T1及连续于其的槽部T2,构成向车辆的外侧且后方延伸的一个槽部T。如图4所示,槽部T的上端被封闭,槽部T的下端向下方开放。而且,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的交界线BL于车辆外侧的末端与槽部T交叉。
图11是更具体地显示槽部T1的构造的图式。如图11所示,槽部T1形成于上部外壳部303U与侧方前外壳部301L之间。
<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以上般,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包含:把手7;车体框架2,其具有将把手7可旋动地支持的头管部21;前轮8,其通过把手7的操作而可旋动;头灯单元HL,其于前视时较前轮8位于更上方,且较把手7位于更下方,且固定于车体框架2;及车体外壳,其包括于前视时邻接于头灯单元HL且位于其上方的上部外壳部303U。所述上部外壳部303U具有:缓斜面部303U1,其从头灯单元HL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陡斜面部303U2,其从缓斜面部303U1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且斜度较缓斜面部303U1更陡。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的交界线BL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朝向车辆外侧且后方延伸。
根据本实施形态,由于具有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故而与具备为了确保光量而变大的头灯单元HL、且设置了于侧视时前缘从头灯的上缘向后方且上方延伸的前外壳的情形相比,可抑制车辆前部于前后方向大型化。
此外,缓斜面部303U1与陡斜面部303U2任一者均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并且缓斜面部303U1及陡斜面部303U2的交界线BL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向外侧且后方延伸。因此,上部外壳部303U的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较上部外壳部303U的位于车宽方向中央的部分位于更后方,故而可实现紧凑化,并且可通过行驶时的空气的流动而使容易积存于交界线BL附近的泥或水等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向外侧且后方沿着延伸交界线BL向后方排出,从而外观性提高。
因此,可提供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具备为了确保光量而变大的头灯单元HL,同时车辆前部紧凑且外观性较佳。
而且,于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较佳的形态中,头灯单元HL包括左右排列布置的头灯HLL、HLR,缓斜面部303U1是车宽方向的中央部303U1a较位于其外侧的侧部303U1b位于上下方向较低的位置。而且,中央部303U1a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
根据本实施形态,例如即便于车辆停止中无空气的流动,也可使淋到上部外壳部303U的泥或水等沿着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向前下方排出,即便于车辆为非行驶状态下,也难以积存泥或水,故而外观性提高。
而且,于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较佳的形态中,缓斜面部303U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303U1a的上表面形成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的V字状槽。
根据本实施形态,例如即便于车辆停止中无空气的流动,也可使淋到上部外壳部303U的泥或水沿着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而进一步顺利地向前下方排出,即便于车辆为非行驶状态下,也难以积存泥或水,故而外观性提高。
而且,于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较佳的形态中,车体外壳进而包括位于头灯单元HL的下方、且与头灯单元HL接触的下部外壳部303D。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通过下部外壳303D而从下方支持头灯单元HL。因此,可容易地确保用以固定为了确保光量而变大的头灯单元HL的强度,故而可抑制头灯单元HL的固定构造大型化,从而有利于车辆前部的紧凑化。
而且,于本实施形态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较佳的形态中,车体外壳进而包括位于头灯单元HL的左右两侧方、且与头灯单元HL及上部外壳部303U接触的侧方外壳部301L、301R。于前视时,于头灯单元HL与侧方外壳部301L、301R之间、及上部外壳部303U与侧方外壳部301L、301R之间,形成有向车辆的外侧且后方延伸的槽部T。槽部T的上端被封闭,槽部T的下端开放。
根据本实施形态,可通过行驶时的空气的流动而使容易积存于缓斜面部303U1及陡斜面部303U2的交界线附近的泥或水沿着交界线BL而向位于交界线BL的左右两端的槽部T排出。而且,槽部T的上端被封闭,另一方面其下端开放,故而可使流入至槽部T的泥或水向槽部T的下方排出。因此,外观性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说明而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各种设计变更。例如,于本实施形态中,缓斜面部303U1具有向下方凹陷的中央部303U1a,但也可不设置中央部303U1a。而且,缓斜面部303U1具有向下方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垂直部303U1c,但也可不设置垂直部303U1c。
而且,交界线BL包含3根大致直线的线段(中央部交界线BLa、侧部交界线BLb、垂直部交界线BLc),但交界线BL只要为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向车辆外侧且后方延伸的线即可,例如,还可为曲线。而且,交界线BL的形状整体上呈大致M字状,但也可并非M字状的交界线。
而且,缓斜面部303U1的中央部303U1a、侧部303U1b、垂直部303U1c、及陡斜面部的中央部303U2a、侧部303U2b、垂直部303U2c均具有大致平坦的表面,但只要陡斜面部的斜度较缓斜面部的斜度更陡即可,构成陡斜面部的各部与构成缓斜面部的各部也可为曲面。而且,陡斜面部整体与缓斜面部整体也可为曲面。
而且,头灯单元HL包含左头灯HLL及右头灯HLR,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为1灯式(1个灯泡)。
而且,上部外壳部303U具有网状外壳303W与装饰外壳303K,但网状外壳303W与装饰外壳303K并非为一定需要的构件,也可不设置。
而且,本发明还可应用于电动二轮车、运动型摩托车、轻型摩托车、或ATV(AllTerrainVehicle(全地形型车辆))等四轮越野车等速克达型车辆以外的跨坐型车辆。

Claims (5)

1.一种跨坐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含:
把手;
车体框架,其具有将所述把手可旋动地支持的头管部;
前轮,其通过所述把手的操作而可旋动;
头灯单元,其于前视时较所述前轮位于更上方,且较所述把手位于更下方,且固定于所述车体框架;及
车体外壳,其包括于前视时邻接于所述头灯单元且位于所述头灯单元的上方的上部外壳部;且
所述上部外壳部具有:
缓斜面部,其从所述头灯单元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及
陡斜面部,其从所述缓斜面部的上缘向上方且后方延伸,且斜度较所述缓斜面部更陡;且
所述缓斜面部与所述陡斜面部的交界线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朝向车辆外侧且后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头灯单元包括左右排列布置的头灯,所述缓斜面部是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较位于其外侧的侧部位于上下方向较低的位置,且所述中央部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缓斜面部的所述中央部的上表面形成朝着前方向下方倾斜的V字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车体外壳进而包括位于所述头灯单元的下方、且与所述头灯单元接触的下部外壳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所述车体外壳进而包括位于所述头灯单元的左右两侧方且与所述头灯单元及所述上部外壳部接触的侧方外壳部,
于前视时,于所述头灯单元与所述侧方外壳部之间及所述上部外壳部与所述侧方外壳部之间,形成有向车辆的外侧且后方延伸的槽部,所述槽部的上端被封闭,且所述槽部的下端开放。
CN201410578427.XA 2014-10-24 2014-10-24 跨坐型车辆 Active CN105584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8427.XA CN105584571B (zh) 2014-10-24 2014-10-24 跨坐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8427.XA CN105584571B (zh) 2014-10-24 2014-10-24 跨坐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4571A true CN105584571A (zh) 2016-05-18
CN105584571B CN105584571B (zh) 2018-10-19

Family

ID=5592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8427.XA Active CN105584571B (zh) 2014-10-24 2014-10-24 跨坐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45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536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8469A (ja) * 1999-11-26 2000-04-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タ形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フレ―ム構造
CN1331034A (zh) * 2000-07-05 2002-01-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轻便摩托车的外装结构
CN1576150A (zh) * 2003-06-27 2005-02-0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4014603B2 (ja) * 2005-03-28 2007-11-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動力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CN101898610A (zh) * 2009-05-29 2010-12-01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8469A (ja) * 1999-11-26 2000-04-2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タ形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フレ―ム構造
CN1331034A (zh) * 2000-07-05 2002-01-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轻便摩托车的外装结构
CN1576150A (zh) * 2003-06-27 2005-02-0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4014603B2 (ja) * 2005-03-28 2007-11-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動力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CN101898610A (zh) * 2009-05-29 2010-12-01 铃木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536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4571B (zh) 2018-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7615A2 (en) Scooter-type vehicle
CN103029573A (zh) 多用途车
US10668979B2 (en) Air intake structure for saddled vehicle
CN103963880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3448846B (zh) 鞍乘型车辆的辅机安装结构
TW200944415A (en) Vehicle-body cov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12111278A (ja) 自動二輪車
CN101687526A (zh) 自动二轮车
JP2016150707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3963884A (zh) 跨坐型车辆
CN100351135C (zh) 前罩和具有该前罩的车辆
CN102205820A (zh) 摩托车
CN105584571A (zh) 跨坐型车辆
TWI54984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6005136B (zh) 鞍骑型车辆的下罩结构
US20160114671A1 (en) Scooter-type vehicle
CN104554557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3963893A (zh) 跨坐型车辆
CN105523112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1811535A (zh) 摩托车
TWI570007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80602B (zh) Speed ​​Keda vehicles
CN106627873B (zh) 跨乘型车辆
CN105818897A (zh) 速克达型车辆
CN104554530B (zh) 跨坐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