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3286B - 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3286B
CN101893286B CN 201010183299 CN201010183299A CN101893286B CN 101893286 B CN101893286 B CN 101893286B CN 201010183299 CN201010183299 CN 201010183299 CN 201010183299 A CN201010183299 A CN 201010183299A CN 101893286 B CN101893286 B CN 101893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so
unit
cooling air
radiator
machine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32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3286A (zh
Inventor
岛冈一博
中岛宪一
山内淳
杉本信太郎
草间由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93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3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3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32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冷却电装箱内的电装单元的室外单元。电装箱(40)具备配置在机械室(R2)内的主体部(41)和从机械室(R2)向换热室(R1)侧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42),在主体部(41)的机械室(R2)前面侧配置第一电装基板(51A、51B),并且在伸出部(42)配置第二电装基板(52)及该第二电装基板(52)的散热器(60),使来自形成在机械室(R2)的背面上的吸气口(63)的冷却风分支,一部分冷却风冷却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电子部件后,与冷却第二电装基板(52)的散热器(60)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合流,冷却该散热器(60)而被导入换热室(R1)的鼓风机(22)的负压侧。

Description

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分隔板将单元壳体内纵向分隔从而分割出换热室与机械室、在换热室内收容换热器及鼓风机、并在机械室内收容压缩机及电装箱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有如下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利用分隔板将单元壳体内纵向分隔从而分割出换热室与机械室,在换热室内收容换热器与鼓风机,在机械室内收容压缩机或电装箱。
对于这种电装箱而言,提出有具备下述构成的电装箱:将一部分从机械室向换热室侧伸出而形成,在该伸出部位配置电装单元的散热器,将在鼓风机的负压的作用下从机械室的背面导入该机械室的外气导向电装单元的散热器,将该散热器冷却后向换热室吹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0884号公报。
其中,这种电装箱需要拆下室外单元的前面板来进行维护作业。因此,例如在电装箱具备向机械室的宽度方向大致笔直延伸的板部件、在该板部件的前面配置有与上述电装单元不同的电装单元的情况下,容易从前面侧对该电装单元进行各种作业。然而,在此情况下,从机械室的背面导入到该机械室内的冷却风难以通过板部件的前面侧,可能会产生无法充分冷却在该板部件的前面配置的电装单元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冷却电装箱内的电装单元的室外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外单元,其利用分隔板将单元壳体内纵向分隔成换热室与机械室,在换热室内收容换热器及鼓风机,在机械室内收容压缩机及电装箱,所述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电装箱具备配置在所述机械室内的主体部和从所述机械室向所述换热室侧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机械室前面侧配置第一电装单元,并且在所述伸出部配置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使来自所述机械室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一部分冷却风冷却所述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后,与冷却所述第二电装单元的所述散热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合流,冷却该散热器而被导入所述换热室的所述鼓风机的负压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使来自机械室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将一部分冷却风向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侧供给,因此,能够充分冷却该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进而,由于所述一部分冷却风冷却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后,与冷却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合流,因此能够使风量充分的冷却风流向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从而能够充分冷却该散热器。此外,合流后的冷却风冷却散热器而被导入换热室的鼓风机的负压侧,因此,能够使冷却风顺畅地在换热室内流动,能够使冷却风在机械室及电装箱内充分地流动。
以所述结构为基础,所述电装箱也可以具备分支板,该分支板将来自所述机械室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为冷却所述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的一部分冷却风和冷却所述第二电装单元的所述散热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分支板这一简单的结构,能够简单地将来自机械室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为一部分冷却风及另一部分冷却风,能够充分地冷却电装箱内的电装单元。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主体部具备沿所述机械室的宽度方向延伸而在前面侧支承所述第一电装单元的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所述伸出部具备:在前面侧支承所述第二电装单元且在背面侧支承所述散热器的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大致沿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配置,且与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协同形成所述散热器的冷却风的风路的引导板,在该引导板与所述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之间设有所述分支板。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引导板与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之间设置分支板,由此该分支板阻挡从机械室的背面向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流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因此,另一部分冷却风的风量降低,相应地从机械室的背面向第一电装单元流动的一部分冷却风的风量增加,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该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来自机械室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将一部分冷却风向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侧供给,因此,能够充分冷却该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进而,由于所述一部分冷却风冷却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后,与冷却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合流,因此能够使风量充分的冷却风流向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从而能够充分冷却该散热器。此外,合流后的冷却风冷却散热器而被导入换热室的鼓风机的负压侧,因此,能够使冷却风顺畅地在换热室内流动,能够使冷却风在机械室及电装箱内充分地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室外单元的图。
图3是从室外单元的大致前面侧观察到的电装箱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从室外单元的大致背面侧观察到的电装箱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电装箱内的冷却风的流动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室外单元
15分隔板
21换热器
22鼓风机
31压缩机
32蓄压器
40电装箱
41主体部
42伸出部
43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
44端子支承板
45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
46引导板
46A前板部
46B第一倾斜部
46C第二倾斜部
46D第三倾斜部
46E背板部
46F舌片部
47底板
48连结板部
48A开口部
51A、51B第一电装基板(第一电装单元)
52第二电装基板(第二电装单元)
59风路
60散热器
60A入口部
61、62通风口
63吸气口
70分支板
70A切口
A实线箭头
B实线箭头
R1换热室
R2机械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由室外单元10与室内单元(未图示)构成,使制冷剂在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中流动,从而进行制冷运转及供暖运转。室外单元10设置在室外,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冷凝而将热量向外气放出,在供暖运转时使制冷剂蒸发而从外气取入热量。此外,下述的上下及左右等方向表示在设置有室外单元10的状态下从其前面侧观察时的方向。
图1是表示室外单元1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室外单元10的图。该室外单元10具备大致长方体箱形状的单元壳体(箱体)11,单元壳体11具有底板12、顶板(未图示)、前面板13(图2)及外板14(图2),单元壳体11内部被从底板12垂直延伸的分隔板15纵向分隔,分割出换热室R1与机械室R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例中,用虚线表示单元壳体11的顶板、前面板及外板。如图2所示,前面板13由以分隔板15为界左右分割的第一前面板13A与第二前面板13B构成,通过拆下各前面板13A、13B,作业者能够从前面侧进行换热室R1及机械室R2内的部件的维护作业。
如图2所示,在换热室R1的背面侧收容换热器21,在换热室R1的前面侧收容鼓风机22。更具体而言,换热器21俯视下呈大致L字状弯曲而形成,从换热室R1的左侧面沿背面配置,从该左侧面朝向背面的露出面整体被确保通风路(吸入口)并同时防止人体等与换热器21接触的由网等构成的散热片防护件(未图示)覆盖。此外,在本结构中,外板14俯视下呈大致L字状弯曲而形成,包括与换热器21相连的单元壳体11的背面部14A及右侧面部14B。
如图1所示,鼓风机22具备:经由基座25固定在换热室R1内的左右一对支柱24L、24R上的风扇电动机26;安装在该风扇电动机26的轴上的螺旋桨式风扇(轴流风扇)27。该螺旋桨式风扇27接近换热室R1的前面侧配置。另外,如图2所示,该螺旋桨式风扇27的前部进入设置在换热室R1的第一前面板13A上的圆形的凸缘形状的风扇覆盖部28内,该风扇覆盖部28的开口部作为通风路(吹出口)而发挥作用,该开口部被防止人体等与螺旋桨式风扇27接触的风扇防护件29覆盖。
若利用风扇电动机26旋转驱动螺旋桨式风扇27,则外气被从室外单元10的周围、更具体而言从换热器21的背面侧及左侧面侧吸入换热室R1内,通过换热器21的大致前面后,通过换热室R1前面的风扇覆盖部28被向外排出。即,该室外单元10为从前面吹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前面吹出型。
另外,在机械室R2内,构成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的压缩机31、蓄压器32及四通阀33和膨胀阀34A、34B之类的阀体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通过配管连接而收容在机械室R2的大致下方空间内。在本结构中,蓄压器32(图2)设置在压缩机31的上方。上述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的配管的一端侧经由换热器21与室内单元配管连接,该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的配管的另一端侧与室内单元配管连接,由此,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另外,在机械室R2的上方空间配置电装箱40,所述电装箱40配设有控制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基板等各种电装单元。
接下来,对电装箱40进行详细叙述。
图3是从室外单元10的大致前面侧观察到的电装箱40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从室外单元10的大致背面侧观察到的电装箱40的立体图。
如图1及图3所示,电装箱40固定在分隔板15上,具备配置在机械室R2的主体部41和从机械室R2向换热室R1侧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42。
主体部41具备:在机械室R2的前面侧沿机械室R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固定在该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的右侧端部侧、沿外板14的右侧面部14B设置的端子支承板44。上述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及端子支承板44分别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板金加工而形成。
如图3及图4所示,端子支承板44具有折弯而上下划分的三个板部44A、44B、44C而一体形成,在上板部44A及中板部44B配置有端子座等配线连接部件57及连接基板接地线及端子接地线等的接地线连接部58等。另外,如图1所示,下板部44C固定于配置在外板14的右侧面部14B上的辅助阀支承板16。
如图3所示,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形成为与机械室R2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在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的前面侧沿上下方向配置有两张第一电装基板(第一电装单元)51A、51B。由此,通过拆下第二前面板13B,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对第一电装基板51A、51B进行操作,能够容易地对第一电装基板51A、51B进行维护。另外,在本结构中,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的下端部43A及右侧端部43B分别向前方折弯,在该右侧端部43B的下方形成有切口43C。该切口43C形成使冷却风在机械室R2内流动而对第一电装基板51A、51B进行冷却的冷却风路。
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伸出部42具备从分隔板15向换热室R1侧向斜前方延伸的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在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的前面侧配置有第二电装基板(第二电装单元)52。
该第二电装基板52是安装有用于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各部的运转或运转控制的各种电装单元的基板,例如,是安装有变换器电路等发热量比较多的电装品的基板。即,第二电装基板52是发热量比上述第一电装基板51A、51B多的基板。因此,在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的背面侧具有与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的背面大致密接配置的散热器60。该散热器60具有将构成多个散热片的金属板材沿上下隔开间隔排列的结构,利用螺钉等从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的前面侧进行固定。
另外,伸出部42具备引导板46,所述引导板46包围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第二电装基板52及散热器60,与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协同形成散热器60的冷却风路59。所述引导板46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板金加工而形成,具备前板部46A、第一倾斜部46B、第二倾斜部46C、第三倾斜部46D、背板部46E及舌片部46F,前板部46A固定在分隔板15上,舌片部46F固定在换热器21的管板。
在本结构中,引导板46的第二倾斜部46C与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大致平行地配置,与该第二倾斜部46C相连的第一倾斜部46B配置在散热器60的风路59的出口侧。在上述第一倾斜部46B及第二倾斜部46C分别形成有将通过散热器60后的冷却风向换热室R1吹出的通风口61、62(图3)。所述通风口61、62通过将第一倾斜部46B及第二倾斜部46C切起而形成,将通过散热器60后的冷却风从该通风口61、62向鼓风机22的负压侧吹出。另外,在伸出部42中,在引导板46的下部安装底板47,通过该底板47将伸出部42内与换热室R1划分开。由此,防止尘埃或雨滴从换热室R1侵入伸出部42内。
另外,在分隔板15上设置连结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与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的连结板部48,在该连结板部48上形成有用于将通过了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冷却风导入散热器60入口的开口部48A。进而,通过固定片49固定连结板部48与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
如上所述,形成在伸出部42上的通风口61、62将冷却风向换热室R1中的鼓风机22的负压侧吹出。因此,鼓风机22运转时,外气通过形成在机械室R2的背面上的吸气口63(图4)被吸入机械室R2内,该外气冷却各电装基板51A、51B、52或散热器60而流入换热室R1。
在本结构中,电装箱40具备分支板70,该分支板70将来自机械室R2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为冷却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电子部件的一部分冷却风和冷却第二电装基板52的散热器60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该分支板70以连接引导板46的背板部46E与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之间的方式配置,在该分支板70的下缘部设有切口70A,所述切口70A在分支板70的下缘部与所述蓄压器3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通过在引导板46的背板部46E与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之间设置分支板70,该分支板70抑制另一部分冷却风从吸气口63向散热器60的入口部60A的流动而起到阻挡通风的作用。
因此,如图5中实线箭头A所示,从吸气口63吸入的外气的一部分通过切口70A流向散热器60的入口部60A,但由于被所述分支板70阻挡,因此,如图5中实线箭头B所示,外气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的前面、连结板部48的开口部48A(图3)流向散热器60的入口部60A,由此利用分支板70将所述外气分支。
在本结构中,由于分支板70进行阻挡,因此,通过切口70A流向散热器60的入口部60A的另一部分冷却风的风量降低,相应地从机械室R2的背面朝向第一电装基板51A、51B流动的一部分冷却风的风量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该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电子部件。
冷却了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电子部件的一部分冷却风在散热器60的入口部60A与通过切口70A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合流。因此,合流后风量充分的冷却风流向第二电装基板52的散热器60,从而充分冷却该散热器60。然后,在散热器60中流动的冷却风通过引导板46的通风口61、62流向换热室R1内的鼓风机22的负压侧,通过风扇覆盖部28的开口部而被向外排出。由此,能够冷却机械室R2内的各种部件。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电装箱40具备配置在机械室R2的主体部41和从机械室R2向换热室R1侧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42,在主体部41的机械室R2前面侧配置第一电装基板51A、51B,并且在伸出部42配置第二电装基板52及该第二电装基板52的散热器60,使来自形成在机械室R2的背面上的吸气口63的冷却风分支,将一部分冷却风向第一电装基板51A、51B供给,因此,能够充分地冷却上述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电子部件。
另外,上述一部分冷却风冷却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电子部件后,与冷却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合流,因此风量充分的冷却风流向第二电装基板52的散热器60,从而能够充分冷却散热器60。进而,合流后的冷却风冷却散热器60而被导入换热室R1的鼓风机22的负压侧,因此,能够使冷却风顺畅地在换热室R1内流动,能够使充分的冷却风在机械室R2及电装箱40内流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41具备沿机械室R2的宽度方向延伸而在前面侧支承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伸出部42具备:在前面侧支承第二电装基板52且在背面侧支承散热器60的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大致沿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配置且与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45协同形成散热器60的冷却风的风路59的具有第二倾斜部46C的引导板46,在该引导板46的背板部46E与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之间设有分支板70,因此该分支板70阻挡从形成在机械室R2的背面上的吸气口63向散热器60流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因此,另一部分冷却风的风量降低,相应地从机械室R2的背面向第一电装基板51A、51B流动的一部分冷却风的风量增加,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该第一电装基板51A、51B的前面的电子部件。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实施各种变更。例如,配置在电装箱40的第一电装基板51A、51B及第二电装基板52并不局限于上述电装单元,可以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将电装箱40的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43的背面侧的空间利用为其他电装单元的配置空间,或利用为配管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的配置空间,也可以对各种部件的布局进行适当变更。另外,并不局限于配置有一台鼓风机22的室外单元,也能够适用于配置有多台鼓风机的室外单元。

Claims (1)

1.一种室外单元,其利用分隔板将单元壳体内纵向分隔成换热室与机械室,在换热室内收容换热器及鼓风机,在机械室内收容压缩机及电装箱,
所述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装箱具备配置在所述机械室内的主体部和从所述机械室向所述换热室侧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机械室前面侧配置第一电装单元,并且在所述伸出部配置第二电装单元的散热器,使来自所述机械室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一部分冷却风冷却所述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后,与冷却所述第二电装单元的所述散热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合流,冷却该散热器后流向所述换热室的所述鼓风机的负压侧,
所述电装箱具备分支板,该分支板将来自所述机械室的背面的冷却风分支为冷却所述第一电装单元的前面的电子部件的一部分冷却风和冷却所述第二电装单元的所述散热器的另一部分冷却风,
所述主体部具备沿所述机械室的宽度方向延伸而在前面侧支承所述第一电装单元的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
所述伸出部具备:在前面侧支承所述第二电装单元且在背面侧支承所述散热器的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大致沿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配置,且与该第二电装单元支承板协同形成所述散热器的冷却风的风路的引导板,
在该引导板与所述第一电装单元支承板之间设有所述分支板。 
CN 201010183299 2009-05-20 2010-05-18 室外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3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1951A JP5425524B2 (ja) 2009-05-20 2009-05-20 室外ユニット
JP2009-121951 2009-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3286A CN101893286A (zh) 2010-11-24
CN101893286B true CN101893286B (zh) 2013-01-16

Family

ID=4310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32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93286B (zh) 2009-05-20 2010-05-18 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25524B2 (zh)
CN (1) CN101893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9417B2 (ja) * 2011-01-31 2014-08-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6279826B2 (ja) * 2012-02-15 2018-02-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2014173753A (ja) * 2013-03-06 2014-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3868167B (zh) * 2014-02-21 2016-11-0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中隔板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444293A (zh) * 2014-09-17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613557B (zh) * 2015-02-05 2017-12-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电控盒组件
KR102565506B1 (ko) * 2016-09-22 2023-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US11879648B2 (en) 2018-02-05 2024-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door machine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9084381A (zh) * 2018-10-17 2018-12-2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JP2020085427A (ja) * 2018-11-30 2020-06-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7268832B2 (ja) * 2018-12-25 2023-05-08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512A (zh) * 2005-10-17 2007-04-2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散热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8026A (ja) * 1990-08-16 1992-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H0949647A (ja) * 1995-08-07 1997-02-18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3422206B2 (ja) * 1997-03-03 2003-06-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用電装品の筐体構造
JP4305999B2 (ja) * 1999-03-24 2009-07-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4582972B2 (ja) * 2001-08-09 2010-11-17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3139354A (ja) * 2001-10-30 2003-05-14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4859776B2 (ja) * 2007-07-27 2012-01-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ユニット
JP4859777B2 (ja) * 2007-07-27 2012-01-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512A (zh) * 2005-10-17 2007-04-2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散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3286A (zh) 2010-11-24
JP2010270944A (ja) 2010-12-02
JP5425524B2 (ja)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3286B (zh) 室外单元
CN101392933B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01821557B (zh) 空气调节器用室内机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JP587055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769567B (zh) 分体式变频空调室外机
JP200923643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JP4986696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CN207778627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1354158A (zh) 一种商用空调室外机
CN101852481A (zh) 分体式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与正面框架结合结构
CN1979017A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盖结构
JP2008267656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006633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部
JP200519519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2478299A (zh) 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电机风扇组件
CN100434814C (zh) 控制柜空调器的流星结构
CN102478300B (zh) 分体式空调室内机的正面框架结构
CN21351413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1122301A (zh) 水冷降温风扇
CN2124088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272945U (zh) 进风结构和空调室外机
CN217031391U (zh) 风管机
CN216346713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