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713U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46713U CN216346713U CN202122726179.7U CN202122726179U CN216346713U CN 216346713 U CN216346713 U CN 216346713U CN 202122726179 U CN202122726179 U CN 202122726179U CN 216346713 U CN216346713 U CN 2163467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trol box
- circuit assembly
- circuit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的电控盒内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述电控盒包括壳体组件和至少一个电路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围壳和导风板,围壳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导风板设置于容纳腔内,并和容纳腔的内壁共同形成风道,电路组件位于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且导风板被配置为朝向至少部分电路组件倾斜,以将风道内的流通气流引导至电路组件,而出风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进风口的横截面积。所述空调外机包括外壳、中隔板、风机以及电控盒。所述空调器包括相连接的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控盒用于控制空调外机的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通常包括压缩机、换热器、风机等部件,且在空调室外机内通常设置有电控盒,电控盒用于容纳安装电路组件,以控制压缩机等部件的运行,电控盒内部空间较小,电路组件包含的电子元器件较多,需要及时进行散热,以避免高温烧坏电路组件。相关技术中,通常将电控盒的内部空间与空调外机的主风道连通,利用风机在主风道产生的负压带动电控盒内的气流流动,带走电路组件的热量,以达到散热的目的。然而,电控盒内部空间狭小,电路组件发热相对集中,而电控盒内散热气流的流向过散,散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电控盒内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控盒,该电控盒包括壳体组件和至少一个电路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围壳和导风板,围壳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导风板设置于容纳腔内,并和容纳腔的内壁共同形成风道。
电路组件位于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且导风板被配置为朝向至少部分电路组件倾斜,以将风道内的流通气流引导至电路组件,而出风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进风口的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导风板对电控盒内风道的气流进行引导,提高电路组件的散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导风板的朝向进风口的一端连接于围壳内壁,导风板的朝向出风口的一端朝向围壳中部倾斜,从而将由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进行引导汇集,对发热量高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散热。
进一步,电路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电路模块,多个电路模块在风道中沿气流的流通方向依次布置,且位于风道上游的电路模块的发热功率小于或等于位于风道下游的电路模块的发热功率,从而利用风道下游气流流速相对于风道上游流速更快的特点,通过风速更快的气流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电路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其中,电路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电路组件和第二电路组件,第一电路组件位于风道的靠近进风口的一端,第二电路组件位于风道的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导风板位于第一电路组件的侧方,如此设置,导风板可以将气流引导集中经过第一电路组件,提高第一电路组件的散热效率,同时,第二电路组件靠近出风口,散热气流可以具有更高的流速,也可以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进风口位于围壳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出风口位于围壳的侧壁的背离进风口的一侧;第一电路组件和第二电路组件沿围壳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第二电路组件位于出风口的沿主壳体宽度方向的侧方,从而气流在流动时可以依次流经第一电路组件和第二电路组件,有利于气流的集中散热,避免气流散乱。
进一步,导风板可以包括安装部和导流部,安装部与主壳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导流部的第一端与安装部连接,导流部的第二端相对于主壳体的侧壁向第一电路组件倾斜,从而可以保持导风板与围壳的稳定连接,同时导流部一方面可以引导气流,另一方面可以收窄沿气流流动方向的风道截面,提高气流流速,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导风板还可以包括弯折凸缘,弯折凸缘连接于导风板的第二端,且弯折凸缘包括由导风板的第二端依次向外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沿主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弯折部连接于第一弯折部背离所述导流部的一端,且第二弯折部向背离第一电路组件的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改善气流从导风板端部流向出风口的引流效果,避免风量损失。
进一步,本申请提供的电控盒还可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安装于第一弯折部背离风道的一侧;或,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第二弯折部背离风道的一侧,从而可以对电控盒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提高对电控盒内温湿度数值测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导流部朝向围壳的后壁的一侧边缘可以设置有折边,折边与导流部之间形成有定位孔,主壳体的后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端部插接于定位孔内,从而辅助导流板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导流板安装,同时避免导流板产生晃动。
或者,第二弯折部朝向围壳的后壁的一侧边缘可以设置有翻边,围壳的后壁的内表面设置有插槽,翻边与插槽插接,如此设置,同样可以辅助导流板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导流板安装,同时避免导流板产生晃动。
进一步,第一电路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板,第二电路组件可以包括电抗器,作为发热部件可以在风道内得到充分散热。
进一步,围壳可以包括主壳体和盖板,主壳体的顶部敞口设置,盖板可以设置于主壳体的顶部,并和主壳体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从而便于容纳腔内的部件进行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该空调外机包括外壳、中隔板、风机以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控盒,中隔板设置于外壳内部,以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风机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电控盒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中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与电控盒的出风口相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相连接的空调内机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外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外机和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电控盒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中导风板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中围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电控盒 | 110 | 壳体组件 |
111 | 围壳 | 1111 | 主壳体 |
1112 | 盖板 | 1113 | 插槽 |
112 | 导风板 | 1121 | 安装部 |
1122 | 导流部 | 1123 | 第一弯折部 |
1124 | 第二弯折部 | 1125 | 翻边 |
113 | 风道 | 1131 | 进风口 |
1132 | 出风口 | 121 | 第一电路组件 |
122 | 第二电路组件 | 200 | 外壳 |
201 | 第一容置腔 | 202 | 第二容置腔 |
300 | 中隔板 | 400 | 风机 |
500 | 防水罩 |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外机的电控盒内部的电路元器件在工作时,由于其自身功耗会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超过电路元器件的承受范围,可能会导致电路故障甚至电路元器件烧毁,为了给工作时的电路元器件散热降温,可以将电控盒的内部空间与空调外机的主风道连通,利用主风道内风机旋转时产生的负压带动电控盒内的气流流动,持续吹动的气流可以带走热量并将电路元器件的工作温度维持在安全的阈值范围内。然而,在电控盒内空间有限,风道的结构设计受限,而电路元器件的发热又相对集中,气流流动时流向过散,这导致发热区域和非发热区域都有气流吹过,电控盒内整体的散热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电控盒的壳体内设置导风板,导风板可以对流入电控盒内的气流进引导,从而使气流向电路元器件集中布置的发热量大的区域汇集,流经电路元器件的气流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提高气流的利用效率,同时导风板在电控盒内与其壳体共同形成的风道可以提高气流流速,有针对性的提高散热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100包括壳体组件110以及至少一个电路组件,壳体组件110用于形成电控盒100的主体结构,并为电路组件提供保护,电路组件可以通过导线与电控盒100外部的其他器件连接,以起到控制作用,其中,壳体组件110包括围壳111以及导风板112,围壳11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进风口 1131以及出风口1132,导风板112则设置在容纳腔内,并和容纳腔的内壁共同形成供气流流通的风道113,气流可以从进风口1131流入容纳腔,经风道113从出风口1132流出,在气流流通过程中可以带走容纳腔内的热量,起到散热效果。
电路组件位于风道113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气流在流经电路组件时,可以带走电路组件发热产生的热量,降低电路组件的温度,且导风板112可以朝向至少部分电路组件倾斜,从而对风道113内的气流起到引导作用,至少部分气流可以沿导风板112的延伸方向流动,并将风道113内的流通气流汇集引导至电路组件,使得气流的流通路径更加集中,提高电路组件的散热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风冷散热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气流温度以及气流的流速,温度较低的气流以及流速较快的气流可以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本申请中由进风口1131流入容纳腔的风道113之中的空气,即由电控盒100外部进入的空气,相比于电控盒100内的空气,其温度相对更低,相应的,其温度要低于电流组件的温度,从而流经的气流可以与发热的电子组件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此外,气流进入风道113后从进风口1131至出风口1132流动,可以定义为从风道113上游流动至下游,即可以定义进风口1131位于风道113上游,而出风口1132位于风道113下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出风口1132的横截面积可以设计为小于进风口1131 的横截面积,如此设置,气流在由上游流动至下游的过程中,其会在导风板112的引导下进行汇集,气流速度在沿风道113流动过程会提高,而出风口1132的气流速度大于进风口1131的气流速度,更快的空气流速可以提高气流与电子组件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控盒100内的散热气流的驱动力可以由电控盒100内的部件实现,例如在容纳腔内设置风机,也可以有电控盒100外的驱动力实现,例如可以在电控盒100外在进风口1131侧吹风,形成正压,或者在出风口1132侧形成负压,将气流吸入容纳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首先对导风板112的设置方式,以及电路模块在风道113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中导风板的侧视图。
请参照图3至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风板112的朝向进风口1131的一端可以连接在围壳111的内壁上,而导风板112的朝向出风口1132的一端则可以朝向围壳111中部倾斜,从而在容纳腔内形成一个类似于悬臂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1131的大小可以类似于与围壳111的端部面积,即进风口1131 的通风截面尺寸可以近似于容纳腔的截面尺寸,因此,导风板112在容纳腔内与围壳111 的内壁实际是有针对性的限定出了一定区域形成风道113,从而将由进风口1131流入的气流进行引导汇集,对发热量高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控盒100竖直放置时,进风口1131可以设置在围壳111底部或者靠近底部的位置,而出风口1132可以设置在围壳111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位置,如此设置,在气流进入容纳腔后,就会在围壳111内自下而上流动,导流板可以安装于围壳111的侧壁上,在导流板向围壳111的中部倾斜时,其可以是向斜上方倾斜,从而进风口1131靠近导流板安装一侧的气流的流向可以往容纳腔的中部偏转,相应的,气流可以往电路组件所在的位置汇集,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组件可以呈模块设置,如此便于接线以及便于在容纳腔内的安装,其中,电路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电路模块,而多个电路模块可以在风道113中沿气流的流通方向依次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围壳111可以呈方形盒装结构,即围壳111可以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以及顶壁,其中,底侧可以为开口结构作为进风口1131,电路组件可以安装在后侧壁上,多个电路模块可以从风道113的上游至风道113的下游依次排列,相邻的电路模块可以并列设置,也可以依据气流流向前后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风道113上游的电路模块的发热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位于风道 113下游的电路模块的发热功率,即可以将发热功率较高的电路模块靠近风道113下游布置,而发热功率相对较低的电路模块可以设置在风道113上游,由于发热功率越高,电路模块的工作温度就会越高,而利用风道113下游气流流速相对于风道113上游流速更快的特点,发热功率较高的电路模块可以通过流速较高的气流进行吹拂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保证不同发热功率的部件都可以根据发热量大小进行充分散热。
由于需要对电路组件进行针对性散热,因此电路组件的具体布置需要与导流板进行配合,下面对此进行示例说明。
示例性的,电路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其中,电路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电路组件121 以及第二电路组件122,第一电路组件121可以设置在风道113的靠近进风口1131的一端,第二电路组件122则可以设置在风道113的靠近出风口1132的一端,导风板112位于第一电路组件121的侧方。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板112可以将气流引导集中先经过第一电路组件121,经过导流板的引流,从进风口1131进入的气流可以全部或大部分都吹拂过第一电路组件121,从而保证第一电路组件121工作时具有足够的散热效率,同时,第二电路组件122由于靠近出风口1132,气流在流经第一电路组件121后,才会流经第二电路组件122,此时气流以及经过导流板汇集,流速已经提高,且出风口1132的通风截面小于进风口1131的通风截面,在气流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气流的流速更快,因此第二电路组件122也可以在高速气流的吹拂下充分散热,也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此外,进风口1131可以设置在围壳11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出风口1132则可以设置在围壳111的侧壁的背离进风口1131的一侧,第一电路组件121以及第二电路组件122 可以沿围壳111的长度方向分别依次排列,可以在出风口1132的沿主壳体1111宽度方向的侧方设置第二电路组件122,从而气流在流动时可以自下而上依次流经第一电路组件 121和第二电路组件122,有利于气流的集中散热,避免气流散乱。
导风板112的宽度可以与围壳111的前后宽度相匹配,即导风板112的宽度可以近似为围壳111前壁至后壁之间的距离,下面对导风板112的具体形状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导风板112可以包括安装部1121以及导流部1122,安装部1121可以和主壳体1111的侧壁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导流部1122的第一端可以和安装部1121连接,而导流部1122的第二端则可以相对于主壳体1111的侧壁往第一电路组件121的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保持导风板112与围壳111的稳定连接,同时导流部1122 一方面可以引导气流,另一方面可以收窄沿气流流动方向的风道113截面,提高气流流速,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板112可以被视为悬臂固定结构,安装部1121所在端即为固定端,而朝向第一电路组件121的一端即为悬臂端。安装部1121上可以开设安装孔,围壳 111内壁上可以开设与该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从而利用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安装孔和螺纹孔对导流板进行固定,此外安装部1121可以采用卡扣等其他安装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导风板112还可以包括弯折凸缘,弯折凸缘可以连接在导风板112的第二端,即朝向第一电路组件121的一端,且弯折凸缘可以包括由导风板112的第二端依次向外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123以及第二弯折部1124。
其中,第一弯折部1123可以沿主壳体1111的高度方向延伸,而第二弯折部1124则可以连接在第一弯折部1123背离导流部1122的一端,且第二弯折部1124向背离第一电路组件121的方向延伸,即在导流部1122的第二端形成一个背离风道113的翻折结构,从而可以改善气流从导风板112端部流向出风口1132的引流效果,避免风量损失。
此外,电控盒100内还可以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用于对电控盒100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以通过电控盒100内的温度和湿度数值,判断容纳腔内的空气环境是否达到露点,以避免在容纳腔内形成冷凝水影响电路组件的性能。当接近露点或者达到预设的警戒值时,可以通过调整气流流速或者其他方式调整容纳腔内的温度或湿度,以避免凝露的产生。
示例性的,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第一弯折部1123背离风道113的一侧,或者,温湿度传感器也可以安装在第二弯折部1124背离风道113的一侧,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弯折部1123和第二弯折部1124对温湿度传感器起到半包裹的遮挡作用,以避免风道113 气流对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对电控盒100内温湿度数值测量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导流板在容纳腔进行装配,可以通过相应结构在导流板安装时进行定位,在安装完成后,相应的定位结构也可以为导流板提供一定强度的辅助支撑,提高导流板固定的可靠性。下面通过不同的定位结构进行示例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流部1122朝向围壳111的后壁的一侧边缘可以设置有折边(图中未示出),折边与导流部1122之间可以形成有定位孔,主壳体1111的后壁的内表面则可以设置有定位板(图中未示出),定位板的端部插接于定位孔内,从而辅助导流板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导流板安装,同时避免导流板产生晃动。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孔可以为长条形孔或者长条形孔状缺口,其形状可以与定位板的截面形状相匹配,而定位板可以“L”型板,定位板的一段板面可以与围壳111的后壁连接,而定位板的另一段板面则可以插接在定位孔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中围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位置的局部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弯折部1124朝向围壳111的后壁的一侧边缘可以设置有翻边1125,围壳111的后壁的内表面则可以设置有插槽1113,翻边1125可以与插槽1113插接,如此设置,同样可以辅助导流板进行定位固定,便于导流板安装,同时避免导流板产生晃动。
可以理解的是,翻边1125可以与围壳111的后壁平行,而插槽1113可以由围壳111的后壁在相应位置通过压型工艺成型,翻边1125的尺寸与插槽1113的槽口尺寸相匹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组件的电路模块可以是具有不同功能的电路元器件,其主要根据电控盒100的具体应用场景及功能需求进行设置。
示例性的,第一电路组件12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板,控制板可以控制外部功能部件的运行,以空调外机为例,当电控盒100用于控制空调外机内的相应部件时,空调外机内可以设置有压缩机、换热器、阀门、风机等部件,控制板可以为多个,且可以包括压缩机控制板、风机控制板,当风机为多个时,每个风机均可以一一对应设置控制板;第二电路组件122可以包括电抗器。此外,电控盒100内还可以设置滤波板等其他电路元器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围壳111可以为钣金结构,其中,围壳111可以包括主壳体1111和盖板1112,主壳体1111的顶部可以敞口设置,盖板1112可以设置于主壳体1111的顶部,并和主壳体1111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从而便于容纳腔内的部件进行装配。
此外,主壳体1111的前壁可以相对于其他各侧为可开合结构,而主壳体1111与盖板1112共同形成的容纳腔为半封闭式结构,盖板1112与主壳体1111可以通过焊接或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利用螺栓或螺钉等螺纹紧固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外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该空调外机可以包括外壳200、中隔板300、风机400以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控盒100,中隔板300可以安装在外壳200内部,从而可以将外壳20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置腔201以及第二容置腔202,风机400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01 内,电控盒100可以设置在第二容置腔202内,中隔板300上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与电控盒100的出风口1132相对。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外机内设置有换热器、压缩机等部件,电控盒100用于控制其运行,换热器与压缩机等通过换热介质管道连通,并形成换热介质流通回路,以便空调外机的换热介质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风机400用于帮助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风机400 在工作时可以使电控盒100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气流从电控盒100内经通风口流入第一容置腔201,而电控盒100的进风口1131可以与第二容置腔202连通,第二容置腔202 同时与外壳200的外部空间连通,因此风机400工作时,外部空气可以流经电控盒100,对电控盒100内部进行散热,电控盒100的具体结构与前述技术方案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在中隔板300面向第一容置腔2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防水罩500,防水罩500挡设于电控盒100的出风口1132的外侧,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容置腔201中的水汽或水滴在风机 400的带动下甩入电控盒100内影响电控盒100内电路组件的性能,提高了整机工作的可靠性。
其中,防水罩500具有入口和出口,其入口的边缘可以设置安装边以和中隔板相对,从而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中隔板上,而防水罩500的出口则可以朝向第一容置腔201的下方,即气流从电控盒100流出后,经过防水罩500时,气流的流向会产生变化,气流会向下流出,如此可以提高防水罩500的防水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空调内机和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外机,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通过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线连通。
其中,空调器可以为中央空调,空调内机设置于室内,空调外机设置于室外,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均可以为多个,多个空调室内机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室内空间,或者可以设置于不同的室内空间中,多个空调室外机都可以配备有电控盒100,以分别对不同的空调室外机进行控制,不同的空调室外机之间可以进行通讯,相互配合,以实现多主机联合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外机和空调器采用了前述实施例中电控盒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和至少一个电路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围壳和导风板,所述围壳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和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共同形成风道;
所述电路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通路径上,且所述导风板被配置为朝向至少部分所述电路组件倾斜,以将所述风道内的流通气流引导至所述电路组件;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进风口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围壳内壁,所述导风板的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围壳中部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多个电路模块,多个所述电路模块在所述风道中沿气流的流通方向依次布置,且位于所述风道上游的所述电路模块的发热功率小于或等于位于所述风道下游的所述电路模块的发热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第一电路组件和第二电路组件,所述第一电路组件位于所述风道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电路组件位于所述风道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路组件的侧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壳包括主壳体和盖板,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围壳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围壳的侧壁的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路组件沿所述围壳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第二电路组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沿所述主壳体宽度方向的侧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安装部和导流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主壳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流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导流部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主壳体的侧壁向所述第一电路组件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导风板还包括弯折凸缘,所述弯折凸缘连接于所述导风板的第二端,且所述弯折凸缘包括由所述导风板的第二端依次向外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主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背离所述导流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弯折部向背离所述第一电路组件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背离所述风道的一侧;或,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弯折部背离所述风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朝向所述围壳的后壁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导流部之间形成有定位孔,所述主壳体的后壁的内表面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端部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朝向所述围壳的后壁的一侧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围壳的后壁的内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翻边与所述插槽插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板,所述第二电路组件包括电抗器。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敞口,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并和所述主壳体共同围设形成所述容纳腔。
13.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中隔板、风机以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所述中隔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中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电控盒的出风口相对。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空调内机和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外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26179.7U CN216346713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26179.7U CN216346713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46713U true CN216346713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3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26179.7U Active CN216346713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467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48745A1 (zh) * | 2023-01-13 | 2024-07-1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控盒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2021
- 2021-11-08 CN CN202122726179.7U patent/CN2163467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48745A1 (zh) * | 2023-01-13 | 2024-07-1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控盒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3286B (zh) | 室外单元 | |
CN201973812U (zh) |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 | |
CN216346713U (zh)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112797505A (zh) | 电器盒和空调室外机 | |
CN215260404U (zh) | 空调器 | |
CN219761787U (zh) | 散热结构和电源模块 | |
WO2024041055A1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 |
CN113007885A (zh) | 空调器 | |
CN217979205U (zh) | 一种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7979061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 |
CN217876206U (zh) | 除湿机 | |
CN217216344U (zh) | 具有散热导风板的储能变流器 | |
CN215929866U (zh) | 一种除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5808919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4619848U (zh) | 电器盒和空调室外机 | |
CN214581437U (zh) | 空调器 | |
CN211739320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0220029U (zh) | 一种基于空调一体机的导风结构及其空调一体机 | |
CN216114389U (zh)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8103719U (zh) | 壳体结构、电控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 |
CN218955047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17209562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送风结构 | |
CN221747790U (zh) | 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 | |
CN217604244U (zh) | 一种室外机、热泵热水器及空调 | |
CN213421271U (zh) | 机柜空调和电器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