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9061U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9061U
CN217979061U CN202222228214.7U CN202222228214U CN217979061U CN 217979061 U CN217979061 U CN 217979061U CN 202222228214 U CN202222228214 U CN 202222228214U CN 217979061 U CN217979061 U CN 217979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
electric control
out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82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成飞
孙世孔
钟国柱
王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82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9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9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906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5610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05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设备。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机壳设有换热风道;电控盒,与机壳相连,电控盒设有散热风道、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散热风道通过第一出风口与换热风道连通,散热风道通过第一进风口与外界空间连通,第一进风口朝向机壳的底壁;和导风件,设于换热风道内,并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且导风件遮挡第一出风口,并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导风空间,导风空间的出气口位于导风空间的底部。该空调室外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和防淋雨效果,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电控可靠性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的电控板上通常设有压机模块和风机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证电控板长期运行的可靠性与寿命,电控板的散热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电控板散热,通常采用在电控盒上增加进出风口,使电控盒内部形成风场。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对电控板进行散热。该种方式整体结构相对简单,投入成本较低,但防淋雨效果不好,不利于电控可靠性与安全性。
为此,有些产品通过减小出风口大小并在出风口上方简单地增加挡水板来提高防淋雨效果。但这种方式不利于电控板更好地散热,并且防淋雨可靠性不好。尤其针对顶出风式空调,只增加挡水板,无法有效地阻止雨水从上方通过挡水板进入电控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和防淋雨效果,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电控可靠性与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换热风道;电控盒,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电控盒设有散热风道、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外界空间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所述机壳的底壁;和导风件,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导风件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导风空间,所述导风空间具有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导风空间的底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电控盒和导风件。机壳内设有换热风道,风机和室外换热器安装在换热风道内。风机工作可以使换热风道内产生负压,使得外界空气能够流经换热风道,与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电控盒设有散热风道以及与散热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与外界空间连通,第一出风口与换热风道连通,使得第一进风口、散热风道、第一出风口、换热风道依次连通。使用过程中,由于换热风道内产生负压,使得与换热风道连通的散热风道内也产生负压,因而外界空气可以经第一进风口进入散热风道,与电控盒内的电控板上的发热部件(如风机模块、压机模块)进行热交换,将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经第一出风口进入换热风道,随着换热风道内的气流一起排出机壳。并且,由于第一进风口朝向机壳的底壁,即开口朝下,因而外界气流由下向上进入散热风道内,且可以避免雨水经第一进风口进入电控盒内,故只需在第一出风口处设防水结构即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设有两个风道系统,一个风道系统(即换热风道)用于室外换热器换热,另一个风道系统(即散热风道) 用于电控散热。但是,两个风道系统可以共用一个风机(即换热风道内的风机),这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导风件设在换热风道内,能够对第一出风口起到遮挡作用,避免雨水直接进入第一出风口。由于导风件与第一出风口之间留有导风空间,因而第一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可以经导风空间与换热风道内的气体汇合然后随换热风道内的气流一起排出机壳。由于导风空间的出气口位于导风空间的底部,因而散热风道排出的气体只能向下流动,待流出导风空间后,才能与换热风道内的气体汇合。
反之,雨水若要经第一出风口进入电控盒,必须沿着导风空间逆着重力向上流动才能到达第一出风口,这大大提高了雨水到达第一出风口的难度,从而提高了电控盒的防淋雨效果,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外机的电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这样无需缩小第一出风口的面积,因而有利于保证电控盒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挡水板,设于所述导风空间内,所述挡水板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过气通道;且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导风件之间形成第二过气通道;沿着气流流向,所述第一过气通道向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过气通道向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不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件的底部低于所述挡水板的底部。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控盒相连,所述挡水板的顶部向靠近所述导风件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导风件的底部向靠近所述电控盒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多个设置成百叶窗形状的条形孔,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朝上。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与所述机壳相连,并封盖所述安装缺口的上部;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盒体,并与所述盒体合围出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开设置;电控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和第二盖板,封盖所述安装缺口的下部以及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口端,所述第二盖板设有用于避让冷媒管的避让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盒体;所述第一进风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过线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盒体之间的装配间隙,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的装配间隙。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还包括:散热器,设于所述电控板,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的距离。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箱体,与所述电控盒相连,所述箱体设有第二进风口;底盘,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及所述电控盒的底部相连;和顶盖,盖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和所述电控盒的顶部,所述顶盖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导风件与所述顶盖相连且沿着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周向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空调室内机;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箱体与室外换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顶盖与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空调室外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实线箭头示意气流流向;
图6为图2中顶盖、导风件、电控板及挡水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示意雨水,实现箭头示意气流流向;
图9为图2中电控盒的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盒体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壳,11箱体,111安装缺口,112第二进风口,12底盘,13顶盖, 131第二出风口,14换热风道;
2电控盒,21盒体,211第一出风口,22第一盖板,23电控板,24第二盖板,241顶板,2411第一进风口,242侧板,2421避让缺口,25散热器, 26散热风道;
3导风件,31导风空间,311第一过气通道,312第二过气通道,32出气口;
4挡水板,41挡水部,411第一子板,412第二子板,413第三子板,42 连接部;
5风机,51电机,52旋转扇叶;
6室外换热器;
7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常规的防淋雨结构,只是在电控盒的出风口上方简单设置挡水板,并减小出风口的面积。但是部分雨水经挡水板向下流动时依然可能经出风口进入电控盒内,故而防淋雨可靠性比较低,且由于缩小了出风口的面积牺牲了电控盒的散热效果。
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则可以兼顾电控盒的散热效果和防淋雨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 1、电控盒2和导风件3。
其中,如图5所示,机壳1设有换热风道14。换热风道14用于容纳风机5和室外换热器6。
电控盒2与机壳1相连。电控盒2设有散热风道26(如图5和图8所示)、第一进风口2411(如图2和图6所示)和第一出风口211(如图5、图8和图10所示)。如图5所示,散热风道26通过第一出风口211与换热风道14 连通。散热风道26通过第一进风口2411与外界空间连通。第一进风口2411 朝向机壳1的底壁。
如图5所示,导风件3设于换热风道14内,并与第一出风口211相对设置。并且,导风件3遮挡第一出风口211,并与第一出风口211之间形成导风空间31,导风空间31具有连通换热风道14的的出气口32,出气口32 位于导风空间31的底部,如图8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1、电控盒2和导风件3。机壳1内设有换热风道14,风机5和室外换热器6安装在换热风道14内。风机5工作可以使换热风道14内产生负压,使得外界空气能够流经换热风道14,与室外换热器6进行热交换。
电控盒2设有散热风道26以及与散热风道26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411 和第一出风口211。第一进风口2411与外界空间连通,第一出风口211与换热风道14连通,使得第一进风口2411、散热风道26、第一出风口211、换热风道14依次连通。使用过程中,如图5所示,由于换热风道14内产生负压,使得与换热风道14连通的散热风道26内也产生负压,因而外界空气可以经第一进风口2411进入散热风道26,如图5和图8所示,与电控盒2内的电控板23上的发热部件(如风机5模块、压机模块)进行热交换,将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带走,经第一出风口211进入换热风道14,随着换热风道 14内的气流一起排出机壳1。并且,由于第一进风口2411朝向机壳1的底壁,即开口朝下,因而外界气流由下向上进入散热风道26内,且可以避免雨水经第一进风口2411进入电控盒2内,故只需在第一出风口211处设防水结构即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设有两个风道系统,一个风道系统(即换热风道14)用于室外换热器6换热,另一个风道系统(即散热风道26)用于电控散热。但是,两个风道系统可以共用一个风机5(即换热风道14内的风机5),如图5所示,这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导风件3设在换热风道14内,能够对第一出风口211起到遮挡作用,如图8所示,避免雨水直接进入第一出风口211。由于导风件3与第一出风口211之间留有导风空间31,因而第一出风口211排出的气体可以经导风空间31与换热风道14内的气体汇合然后随换热风道14内的气流一起排出机壳1,如图5所示。由于导风空间31的出气口32位于导风空间31的底部,因而散热风道26排出的气体只能向下流动,待流出导风空间31后,才能与换热风道14内的气体汇合。
反之,如图8所示,雨水若要经第一出风口211进入电控盒2,必须沿着导风空间31逆着重力向上流动才能到达第一出风口211,这大大提高了雨水到达第一出风口211的难度,从而提高了电控盒2的防淋雨效果,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外机的电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这样无需缩小第一出风口211 的面积,因而有利于保证电控盒2的散热效果。
其中,压缩机7及配管等结构也可以设在换热风道14内,如图5所示。
或者,压缩机7及配管等结构也可以设在压机腔内,压机腔与换热风道 14通过隔板隔开。电控盒2可以设在压机腔或换热风道14内。
在一个示例中,风机为轴流风机,换热风道14形成轴流风道。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机壳1包括:箱体11、底盘12和顶盖13,如图2所示。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11与电控盒2相连,箱体11设有第二进风口112。底盘12与箱体11的底部及电控盒2的底部相连。顶盖13盖设于箱体11的顶部和电控盒2的顶部。顶盖13设有第二出风口131,如图2 和图4所示。导风件3与顶盖13相连,且沿着第二出风口131的周向设置,如图2、图4、图5和图7所示。
本方案中,机壳1包括箱体11、底盘12和顶盖13,箱体11、底盘12 和顶盖13相连,并合围出换热风道14。箱体11形成机壳1的侧壁,形成上下敞口的换热风道14。底盘12对箱体11及内部的压缩机7、室外换热器6 等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并对换热风道14的底部敞口进行封盖。顶盖13盖设在箱体11的顶部,并与换热风道14的顶部敞口进行封盖。
由于箱体11设有第二进风口112,顶盖13设有第二出风口131,因而气流由机壳1侧部进入换热风道14,由机壳1顶部向上排出,故而本方案的空调室外机为顶出风式室外机,如图5所示。由于导风件3与顶盖13相连,且沿着第二出风口131的周向设置,因而可以对换热风道14内的气流起到引导作用,使得换热风道14内的气体沿着导风件3流向第二出风口131并排出。
反之,雨水也容易沿着第二出风口131进入换热风道14内并沿着导风件3向下流动。由于导风件3遮挡了第一出风口211,且导风件3与第一出风口211之间形成了出气口32朝下的导风空间31,因而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到达第一出风口211进入电控盒2内,从而保证了电控盒2的防淋雨可靠性。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风机5包括电机51和旋转扇叶52,导风件3罩设于电机51,则导风件3可以对电机51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12为设于箱体11的格栅孔,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出风口131为设于顶盖13的网罩孔(可以在顶盖 13上设网罩,利用网罩出风),如图2和图4所示。网罩的面积小于顶盖 13的面积,电控盒2也位于顶盖13下侧,电控盒2的顶部被顶盖13封挡保护。
这样有利于增加第二进风口112和第二出风口131的面积,进而提高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顶盖13与导风件3一体成型,顶盖13的中部安装有出风网罩。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空调室外机还包括:挡水板4,设于导风空间31内。如图8所示,挡水板4遮挡第一出风口 211,并与第一出风口211之间形成第一过气通道311。挡水板4与导风件3 之间形成第二过气通道312,如图8所示。
其中,沿着气流流向,第一过气通道311向远离出气口32的方向延伸,第二过气通道312向靠近出气口32的方向延伸。由于出气口32位于导风空间31的底部,因而远离出气口32的方向为向上的方向,靠近出气口32的方向为向下的方向。故而,沿着气流流向,第一过气通道311向上延伸,第二过气通道312向下延伸。
这样,雨水若要到达第一出风口211,必须先向上流动并越过挡水板4 再向下流动,才能到达第一出风口211。这样,一方面挡水板4可以对进入导风空间31的雨水起到较好的阻挡拦截作用,有利于防止进入导风空间31 内的雨水到达第一出风口211,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控盒2的防淋雨效果。另一方面,这样增加了雨水的流动路径,可以提高雨水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量,进而大大减少能够到达第一出风口211的雨水量,进一步提高电控盒2的防淋雨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挡水板4的底部低于第一出风口211,即:挡水板4的下端低于第一出风口211的最低点。挡水板4的顶部不低于第一出风口211,即:挡水板4的上端不低于第一出风口211的最高点。导风件3的底部低于挡水板4的底部,即:导风件3的下端低于挡水板4的下端。
这样保证了挡水板4能够完全遮挡第一出风口211,有利于提高挡水板 4对雨水的拦截阻挡作用。而导风件3的底部低于挡水板4的底部,有利于增加出气口32与第一出风口211之间的竖向距离,延长雨水到达第一出风口211的路径长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控盒2的防淋雨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挡水板4的底部与电控盒2相连,挡水板4的顶部向靠近导风件3的方向倾斜延伸。
这样,进入导风空间31的雨水会迎面冲击到挡水板4上,进而沿着挡水板4向下流动滴落,而不容易越过挡水板4到达第一出风口211处。
另一方面,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挡水板4对导风空间31的占用,使得导风空间31内的有效过气的空间比较大,从而有利于减小气流阻力,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控盒2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挡水板4包括挡水部41和连接部42。如图9所示,挡水部41包括第一子板411、第二子板412和第三子板413,第一子板411、第二子板412和第三子板413依次相连围成U形结构。第一子板411和第三子板413位于第一出风口2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二子板412 倾斜设置且朝向导风空间31的出气口32,则第二子板412朝向出气口32的板面形成挡水面。连接部42位于第一出风口211下侧,并与第二子板412 的下端相连。连接部42与电控盒2通过紧固件等方式相连,实现挡水板4 与电控盒2的连接功能。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风件3为板状结构,导风件3的底部向靠近电控盒2的方向倾斜延伸,如图8所示。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导风空间31的出气口32面积,进而提高雨水进入导风空间31的难度,进而进一步提高电控盒2的防淋雨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雨水沿着导风件3向下甩落,降低雨水向上溅起进入导风空间31 的风险,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控盒2的防淋雨效果。
其中,导风件3的底部可以沿直线倾斜延伸,也可以沿曲线弯曲倾斜延伸(如图8所示)。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1包括多个设置成百叶窗形状的条形孔,如图10所示,且第一出风口211的开口朝上。
将第一出风口211设计成百叶窗形状,有利于增加第一出风口211的面积,进而提高电控盒2的散热效果。而第一出风口211开口朝上,既有利于气流向上排出,从而提高电控盒2的散热效果;且百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挡水作用,也有利于增加雨水向上进入第一出风口211的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控盒2的防淋雨效果。
其中,第一出风口211可以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制备。
当然,第一出风口21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如矩形孔、圆形孔等。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机壳1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111。电控盒2包括:盒体21、第一盖板22、电控板23和第二盖板24,如图2 和图6所示。
其中,盒体21与机壳1相连,并封盖安装缺口111的上部。第一盖板 22盖设于盒体21,并与盒体21合围出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开设置。电控板23设于安装空间内。第二盖板24封盖安装缺口111的下部以及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口端。第二盖板24设有用于避让冷媒管的避让缺口2421。
本方案中,机壳1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111,电控盒2设在安装缺口111 处并将安装缺口111封盖,保证空调室外机外观上的完整性。其中,盒体21 与第一盖板22连接,且盒体21与第一盖板22合围出安装空间,电控板23 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具体可以固定在盒体21上。盒体21与第二盖板24上下分布。盒体21封盖安装缺口111的上部,第二盖板24封盖安装缺口111 的下部。同时,第二盖板24也封盖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口,对电控板23进行保护。第二盖板24可以包括顶板241和侧板242,顶板241封盖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口,侧板242封盖安装缺口111的下部。第二盖板24设有避让缺口 2421,保证机壳1内的压缩机7连接的冷媒管可以与外部的冷媒管进行连接,进而与空调室内机的冷媒管实现连通。避让缺口2421可以设在第二盖板24 的底部。
其中,第一出风口211设于盒体21,如图10所示。第一进风口2411 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于第二盖板24的进气口(如图2和图6所示),设于第二盖板24的过线孔,第二盖板24与盒体21之间的装配间隙,第二盖板24与第一盖板22之间的装配间隙。
由于盒体21位于换热风道14与安装空间之间,因而将第一出风口211 设在盒体21上,可以实现第一出风口211与换热风道14及散热风道26的连通。
而第一进风口2411的设置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是单独设在第二盖板24上的进气口,也可以是利用第二盖板24上过线孔实现进风功能,也可以利用第二盖板24与盒体21之间的装配间隙实现进风功能,也可以利用第二盖板24与第一盖板22之间的装配间隙实现进风功能,也可以是上述任意组合。具体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电控盒2还包括:散热器25,设于电控板23。散热器25与第一出风口211之间的距离小于散热器 25与第一进风口2411之间的距离。
换言之,散热器25设在靠近第一出风口211的位置处。由于第一出风口211附近的风速较大,因而将散热器25设在靠近第一出风口211的位置处,有利于将散热器25的热量快速经第一出风口211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控盒2的散热效果。
其中,散热器2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多个并排设置的散热翅片。
在一个示例中,电控板23包括风机模块,散热器25与风机模块相连。风机模块发热量较大,因而将散热器25与风机模块相连,有利于保证风机模块可靠工作。
该空调室外机的散热和防淋雨原理如下:
如图5所示,机器工作时,电机51带动旋转扇叶52旋转,使机壳1内部形成负压,外界空气通过箱体11上的第二进风口112流经室外换热器6,与室外换热器6实现热交换,并最终通过顶盖13上的第二出风口131排出。
如图5所示,由于机壳1内部形成负压,使得电控盒2内部也形成负压,导致外界较低温度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2411进入电控盒2内部,并通过第一出风口211进入机壳1内部,最终在旋转扇叶52作用下通过第二出风口 131排出机壳1。因此,机器工作时,在旋转扇叶52作用下,外部气流不断进入电控盒2内部并最终排出,实现对电控盒2内部的持续散热。
如图8所示,当机器置于室外淋雨环境时,雨水首先被导风件3阻挡。绕过导风件3的水珠在向上运动至会进一步地被挡水板4阻挡,防止散射的水珠进入电控盒2。另外,由于电控盒2的第一出风口211设计为开口向上的百叶窗结构,能够更好地阻挡水珠进入电控盒2内部。
如此,通过导风件3、挡水板4、百叶窗结构的第一出风口211及三者的位置配合,能够有效地阻挡淋雨时水珠进入电控盒2内部。同时,由于第一出风口211、挡水板4、导风件3之间的间隙较大,对气流流动阻力较小,可以提高电控散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图中未示出),包括:空调室内机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室内机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调室外机,因而具有上述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可以有效解决电控盒散热与防淋雨的矛盾;可以使用一个风机同时实现电控盒散热和室外换热器换热,结构简单紧凑;依靠导风件、挡水板及百叶窗散热孔(即百叶窗形式的第一出风口)以及三者的位置配合,有效地阻挡外部雨水进入电控盒内部,增强了机器以及电控盒室外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有利于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并且,该防水结构可以设计较大面积的散热孔,有效地提高了电控散热效率,增强了电控板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换热风道;
电控盒,与所述机壳相连,所述电控盒设有散热风道、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外界空间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所述机壳的底壁;和
导风件,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且所述导风件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导风空间,所述导风空间具有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导风空间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水板,设于所述导风空间内,所述挡水板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过气通道;且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导风件之间形成第二过气通道;沿着气流流向,所述第一过气通道向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过气通道向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板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不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口;
所述导风件的底部低于所述挡水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控盒相连,所述挡水板的顶部向靠近所述导风件的方向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为板状结构,所述导风件的底部向靠近所述电控盒的方向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多个设置成百叶窗形状的条形孔,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口朝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侧壁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电控盒包括:
盒体,与所述机壳相连,并封盖所述安装缺口的上部;
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盒体,并与所述盒体合围出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开设置;
电控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和
第二盖板,封盖所述安装缺口的下部以及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敞口端,所述第二盖板设有用于避让冷媒管的避让缺口;
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盒体;
所述第一进风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过线孔,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盒体之间的装配间隙,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的装配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还包括:
散热器,设于所述电控板,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
箱体,与所述电控盒相连,所述箱体设有第二进风口;
底盘,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及所述电控盒的底部相连;和
顶盖,盖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和所述电控盒的顶部,所述顶盖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导风件与所述顶盖相连且沿着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周向设置。
10.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室内机;和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
CN202222228214.7U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Active CN217979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8214.7U CN217979061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PCT/CN2023/095610 WO2024041055A1 (zh) 2022-08-23 2023-05-22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8214.7U CN217979061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9061U true CN217979061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0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8214.7U Active CN217979061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90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055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055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16939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797906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110785064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1128758U (zh) 一种机柜
CN21962417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061962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JP474814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0027537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6844927U (zh) 一种电控盒、控制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KR20240028977A (ko) 전기 제어 박스,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 및 공기조화기
WO2019150577A1 (ja)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1739320U (zh) 空调室外机
CN110785066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211345586U (zh) 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WO2024041055A1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111442444A (zh) 半导体空调器
CN216391864U (zh) 一种矿车用控制柜及矿车
CN216114389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8772815U (zh) 一种电器盒、压缩机及空调
CN218599880U (zh) 空调室外机散热盒及空调室外机
CN216080102U (zh) 顶出风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6853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597406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