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390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390U
CN217685390U CN202221406083.0U CN202221406083U CN217685390U CN 217685390 U CN217685390 U CN 217685390U CN 202221406083 U CN202221406083 U CN 202221406083U CN 217685390 U CN217685390 U CN 217685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indoor unit
heat exchange
dri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60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勇
阚昌利
祝孟豪
唐长青
李运志
吴淋
冯政博
马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60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于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换热组件,换热组件设于送风风道内,以与气流换热;风机驱动板,风机驱动板设于送风风道内,并设于风机组件和换热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提高了风机驱动板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工作一段时间内,电机驱动模块中的驱动主板会产生热量,且散热性能比较差,整体散热效果不佳,进而影响空调工作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提高了风机驱动板的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以与气流换热;风机驱动板,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并设于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换热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风机组件、换热组件和风机驱动板均设在送风风道内,当风机组件产生气流时,可以对风机驱动板进行散热,从而提高风机驱动板的散热效率。同时风机驱动板设在风机组件和换热组件之间,可以防止风机驱动板温度太低,发生凝露现象。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路径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构造出容置空间,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所述通风口沿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路径排布,以对所述风机驱动板散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朝向所述送风风道的送风口的一侧以及朝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均设有通风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呈一端敞开且另一端封闭的盒状,所述防护罩盖在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并由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内壁面封闭所述防护罩的敞开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风机驱动板换热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防护罩内;或,所述散热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防护罩;或,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于所述送风风道的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驱动板安装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所述风机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内壁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且所述风机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风道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风机驱动板连接于所述送风风道的顶壁或底壁上,并与所述侧壁间隔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在所述送风风道内分隔出风机腔室和换热腔室,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机腔室内,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换热腔室内,其中,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中隔板上;或,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换热腔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
10、壳体;101、中隔板
20、风机组件;
30、换热组件;
40、风机驱动板;
50、防护罩;501、通风口;
60、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20、换热组件30和风机驱动板40。
壳体10内具有送风风道;风机组件20设于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换热组件30设于送风风道内,以与气流换热;风机驱动板40设于送风风道内,并设于风机组件20和换热组件30之间。
可以理解为,风机组件20驱动气流进入送风风道,并经过位于送风风道内的风机驱动板40,带走风机驱动板40上的热量,具体的,风机组件20包括电机、风机和风机驱动板40,风机设于送风风道内,用于驱动气流,电机与风机传动连接,风机驱动板40与电机电连接,风机驱动板40用于驱动电机运行,进而驱动风机运行,然后气流进入换热组件30并与换热组件30进行热交换。从而风机驱动板40的换热效率得以提升,并通过将风机驱动板40设在换热组件30的上游,防止经过与换热组件30换热后的低温气流经过风机驱动板40,导致风机驱动板40发生凝露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将风机组件20、换热组件30和风机驱动板40均设在送风风道内,当风机组件20产生气流时,可以对风机驱动板40进行散热,从而提高风机驱动板40的散热效率。同时风机驱动板40设在风机组件20和换热组件30之间,可以防止风机驱动板40温度太低,发生凝露现象。
具体的,风机组件20可以是离心风机,换热组件30可以是蒸发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风管机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限于用于风管机,也可以用于嵌入式天花机、挂壁机等空调室内机。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4,风机驱动板40设于风机组件20的出风路径上。具体的,通过将风机驱动板40设在风机组件20的出风路径上,图中箭头指向为出风路径,使得风机组件20的出风气流可以经过风机驱动板40,从而尽快带走风机驱动板40上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防护罩50,防护罩50内构造出容置空间,风机驱动板40设于容置空间内。通过在空调室内机100中设有防护罩50,防护罩50内放置风机驱动板40,有利于风机驱动板40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而言,防护罩50可以为风机驱动板40提供防护,减少或避免水、灰尘等接触到风机驱动板40,能够保证风机驱动板40的稳定运行,另外,也避免了风机驱动板40外露于送风风道内,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防护罩50上设有多个通风口501,多个通风口501沿风机组件20的出风路径排布,以对风机驱动板40散热。具体的,通过在防护罩50上设有多个通风口501,通风口501相当于散热通道,多个通风口501相当于多个散热通道。当进风气流通过通风口501进入防护罩50内时,会经过散热通道带走安装在防护罩50内的风机驱动板40上的热量,实现对风机驱动板40的降温。需要说明的是,通风口501的具体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可以是圆形、椭圆或方型孔。
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罩50朝向送风风道的送风口(参照附图1中的向前的方向)的一侧以及朝向风机组件20(参照图1中向后的方向)的一侧均设有通风口501。具体的,通过在送风口一侧和风机组件一侧设通风口501,使得风机组件20所驱动的气流较快的带走风机驱动板40上的热量,提高散热功效。
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罩50呈一端敞开且另一端封闭的盒状,防护罩50盖在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并由送风风道的内壁面封闭防护罩50的敞开端。具体的,防护罩50和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放置风机驱动板40的空间,一方面可以节省防护罩50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使得风机驱动板40与防护罩50之间不相连,只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相连接,有利于增大风机驱动板40与气流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风机驱动板40的散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散热器60,散热器60与风机驱动板40换热连接。具体的,散热器60与风机驱动板40相连,可以增加风机驱动板40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的提升气流的流动速率,有利于风机驱动板40的热量及时地被送出,避免风机驱动板40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保证空调室内机100运行的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散热器60设于防护罩50内或散热器60中的至少一部分伸出防护罩50或散热器60固定连接于送风风道的壁上。具体的,散热器60可以设在防护罩50内,也可以有一部分伸出防护罩50,还可以固定连接在送风风道的壁上,从而可以较好地提高气流的流通。
一些实施例中,风机驱动板40安装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风机驱动板40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且风机驱动板40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具体的,送风风道的内壁面是气流流速较大区域,当气流通过风机驱动板40时,可以尽快带走风机驱动板40上的热量;且风机驱动板40和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时,可以增大气流和风机驱动板40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风机驱动板40的散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送风风道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风机驱动板40连接于送风风道的顶壁或底壁上,并与侧壁间隔开。具体的,顶壁和底壁是气流快速流动区域,风机组件20驱动气流流动,经过连接在送风风道顶壁或底壁上的风机驱动板40,以较快的速率将风机驱动板40的热量送出。同时风机驱动板40和侧壁隔开,有利于风机驱动板40散热。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壳体10内设有中隔板101,中隔板101在送风风道内分隔出风机腔室和换热腔室,风机组件20设于风机腔室内,换热组件30设于换热腔室内,其中,风机驱动板40设于中隔板101上;或,风机驱动板40设于换热腔室内。具体的,中隔板101将壳体10内形成的送风风道分隔成风机腔室和换热腔室两部分,其中,风机腔室用于放置风机组件20,换热腔室用于放置换热组件30,通过将风机驱动板40设在中隔板101上或换热腔室内,风机组件20产生的气流将会经过风机驱动板40,从而使得风机驱动板40温度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风机组件20、换热组件30、风机驱动板40、防护罩50和散热器60。
壳体10内具有送风风道;风机组件20设于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风机组件20为离心风机;换热组件30设于送风风道内,以与气流换热,换热组件30为蒸发器;风机驱动板40设于送风风道内,并设于风机组件20和换热组件30之间。
风机驱动板40设于风机组件20的出风路径上。
防护罩50内构造出容置空间,风机驱动板40设于容置空间内;防护罩50为长方体结构,共有五个面。防护罩50内构造出容置空间,风机驱动板40设于容置空间内。在防护罩50朝向送风风道的送风口的一侧以及朝向风机组件20的一侧设置通风口501,并将每个通风口501设置成格栅孔、网孔状,以对风机驱动板40散热。
散热器60与风机驱动板40换热连接。散热器60设于防护罩50内。风机驱动板40安装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风机驱动板40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相互垂直,且风机驱动板40与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送风风道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风机驱动板40连接于送风风道的底壁上,并与侧壁间隔开。
壳体10内设有中隔板101,中隔板101在送风风道内分隔出风机腔室和换热腔室,风机组件20设于风机腔室内,换热组件30设于换热腔室内,其中,风机驱动板40设于中隔板101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送风风道;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以驱动气流;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以与气流换热;
风机驱动板,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并设于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换热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构造出容置空间,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所述通风口沿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路径排布,以对所述风机驱动板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朝向所述送风风道的送风口的一侧以及朝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均设有通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呈一端敞开且另一端封闭的盒状,所述防护罩盖在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并由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内壁面封闭所述防护罩的敞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风机驱动板换热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防护罩内;或,所述散热器中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防护罩;或,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于所述送风风道的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驱动板安装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上,且所述风机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所述内壁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且所述风机驱动板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所述风机驱动板连接于所述送风风道的顶壁或底壁上,并与所述侧壁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在所述送风风道内分隔出风机腔室和换热腔室,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风机腔室内,所述换热组件设于所述换热腔室内,
其中,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中隔板上;或,所述风机驱动板设于所述换热腔室内。
CN202221406083.0U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685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083.0U CN217685390U (zh)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6083.0U CN217685390U (zh)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390U true CN21768539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8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6083.0U Active CN217685390U (zh) 2022-06-06 2022-06-06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7996B1 (ko) 배터리 시스템
KR100726509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 유닛
CN106839164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874584U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系统
CN106839162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3007885A (zh) 空调器
CN110785064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2176853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97906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76853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969430B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6853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9624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44927U (zh) 一种电控盒、控制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KR101918589B1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용 모터 모듈
CN217685402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85066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JP663273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768539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JP2015170418A (ja) 電池パック
CN21768539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75709U (zh) 空调压缩机驱动板散热装置及空调压缩机电控盒
CN211233276U (zh) 移动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