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6758B - 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6758B
CN101886758B CN201010180504.8A CN201010180504A CN101886758B CN 101886758 B CN101886758 B CN 101886758B CN 201010180504 A CN201010180504 A CN 201010180504A CN 101886758 B CN101886758 B CN 101886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pply apparatus
substrate
light source
emitt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05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6758A (zh
Inventor
井元正博
芳本光晴
数藤康裕
福留正一
山中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8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6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6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67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4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 H04N1/0286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using an array of light sourc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arrays, e.g. an LED ba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85Means for compensating spatially uneven illumination, e.g. an aperture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95Additional elements in the illumination means or cooperating with the illumination means, e.g.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在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构成为,具有发光面的多个发光元件在基板表面上隔着间隔设置成一列,从所述发光面沿着所述基板的表面向前方放射照射光,在所述基板表面的所述发光面的前方侧,以比该发光面的宽度窄的宽度形成从该发光面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光反射抑制区域。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
本申请主张于2009年5月15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119108的优先权。通过本声明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援引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发光元件被配置成一列的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具有该光照射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读取原稿图像而具备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通常由原稿放置板、原稿按压板、照明单元(光照射装置)及光电转换部构成。
其中,原稿放置板用透光性材质形成,并具有在表面放置原稿的功能。原稿按压板具有对放置在原稿放置板表面上的原稿的背面施压的功能。
此外,照明单元具有一边沿着原稿放置板在与原稿宽度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上移动,一边使光透过原稿放置板并沿着原稿宽度方向照射到该原稿上的功能。此外,光电转换部具有将由照明单元照射并在原稿上发生反射的反射光(对象物反射光)转换成图像信号的功能。
对于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的照明单元,近来从寿命、耗电的角度考虑,已经采用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的光源装置。关于这种用发光二极管的光源装置,已公开有一种构成为将发光二极管隔着间隔成列而设置到基板上的光源装置(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3-257230号公报的图1,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为使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源装置。在这种将发光二极管隔着间隔成列被设置到基板上的光源装置中,照射光由从发光二极管直接放射的直射光、以及从发光二极管放射出的光被基板反射的基板反射光构成。可以说这种构成的光源装置构成简单,在成本方面较为有利。
但是,对于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照明单元(光照射装置)来说,在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光源装置中,通常将发光二极管隔着一定间隔排列成一列。因此,照射到原稿上的光可能会出现明暗不均匀。
但是,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照明单元中,尽量减少照射到原稿上的光的明暗不均匀将对提高读取原稿图像的精度比较有效。如上所述,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将发光二极管隔着间隔成列设置到基板上的光源装置中,照射光由从发光二极管直接放射的直射光和从发光二极管放射的光被基板反射的基板反射光构成。
因此,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中,已经努力抑制从发光二极管放射的光被基板反射成为基板反射光的情况。即,在安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基板的表面上的发光二极管发光面的前方侧形成宽度比所述发光面的宽度宽的从所述发光面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黑色区域。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源装置中,黑色区域形成为比发光二极管发光面的宽度宽。因此,可以得到如下效果:在基板上发生反射的基板反射光被抑制,但是,仅通过抑制该基板反射光来减少放射的光的量,由此抑制光的明暗不均匀的效果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结构简单,且具有抑制光的明暗不均匀的效果的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具有该光照射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光源装置以如下的光源装置为前提:光源装置构成为在基板的表面上隔着间隔呈一列地配置有多个具备发光面的发光元件,从所述发光面沿着所述基板表面向前方照射光。
所述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所述发光面的前方侧,以宽度比所述发光面的宽度窄的宽度形成从该发光面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光反射抑制区域。
在上述光源装置中,照射光由从发光元件直接放射的直射光和从发光元件放射的光被基板反射后的基板反射光构成。
此外,光反射抑制区域形成为宽度比发光元件发光面的宽度窄。因此,从发光元件发光面的中央部放射的光被光反射抑制区域抑制反射,在照射光中从发光元件放射的直射光成为主体。对此,因为光反射抑制区域比发光元件发光面的宽度窄,所以对于从发光元件发光面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会在光反射抑制区域以外的部分被反射,反射不会被抑制,照射光由从发光元件放射的直射光和基板反射光构成。
因此,上述光源装置的照射光整体的光的明暗不均匀被抑制。此外,上述光源装置构成为将发光元件隔着间隔成列地设置在基板上,构造简单。
在上述光源装置中,通常,优选用侧面具有发光面的侧发光型发光元件做发光元件。因为这种侧发光型发光元件在侧面具有放射光的发光面,所以在基板表面上安装有侧发光型发光元件的状态下,发光面通常与基板表面几乎垂直。
此外,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优选将光反射抑制区域设置为平面状,将该面的颜色设置为黑色或灰色。这些黑色或灰色与其他颜色相比可以降低光的反射率,因此尤为适合做光反射抑制区域。
此外,在上述光源装置中,优选在基板表面上的发光元件发光面的前方侧,在光反射抑制区域以外的部分中形成光反射率比光反射抑制区域高的光反射促进区域。
由此,促进从发光元件发光面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的反射。因此,可以增强照射光,所述照射光由从发光面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而形成的直射光和基板反射光构成。
因此,可以使从所述发光面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而形成的照射光的亮度接近从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中央部放射的直射光主体的照射光的亮度,可以抑制光源装置的光的明暗不均匀。
在上述具有光反射促进区域的光源装置中,优选将光反射促进区域设置为白色面。该白色与其他颜色相比可以提高光的反射率,因此尤为适合做光反射促进区域。此外,所述光反射促进区域通常通过丝网印刷形成。
此外,在具有上述光反射促进区域的光源装置中,优选在形成于基板表面上的白色保护层的表面上形成白色光反射促进区域。
此外,这种构成中,在上述安装了发光元件的基板中,通常在板状基材的表面形成作为电路的铜箔图形,在其上(表面)形成保护层。这种情况下,将所述保护层的颜色设置为白色。上述白色的光反射促进区域形成于所述白色的保护层上(表面)。
因此,通过将保护层设置为白色,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其上形成的白色光反射促进区域的光的反射率。
使用上述任一光源装置,都可以构成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所述光照射装置是一种利用上述光源装置将光照射到光照射对象物上并得到对象物反射光的装置。
这种光照射装置中,将光源装置设置成使得照射光的光轴相对对象反射光的光轴倾斜,所述照射光为从该光源装置中的侧发光型发光元件发光面放射的照射到光照射对象物上的光。
这种构成的光照射装置具有上述光源装置所具有的作用、效果。
上述光照射装置可以构成为使用1个上述光源装置。或者,还可以构成为使用2个上述光源装置。
在使用2个上述光源装置构成光照射装置的情况下,将2个光源装置设置成使得以对象物反射光的光轴作为对称轴,一个光源装置的照射光的光轴与另一个光源装置的照射光的光轴大致对称。
这种构成的具有2个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与具有1个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相比,可以增强照射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上述光照射装置构成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
这种使用了上述光照射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上述光照射装置所具有的作用、效果。
此外,还可以将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作为一个构成要素,构成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这种使用了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图像读取装置所具有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光源基板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中光源基板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照明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B-B截面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实施方式中又一例照明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截面图。
图10是用于比较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效果的光源基板(其1)的俯视图。
图11是用于比较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效果的光源基板(其2)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其1)。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其2)。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其3)。
图15是依据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理论分析的照度分析图(其1)。
图16是依据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理论分析的照度分析图(其2)。
图17是依据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理论分析的照度分析图(其3)。
图18是表示依据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理论分析的照度的曲线。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的效果的实验结果的表格。
符号说明
1...图像读取装置;2...原稿放置板;3...原稿按压板;3a...反射面;3b...旋转支轴;4...照明单元;4a...狭缝;4b...反射镜;5...光电转换部;5a...反射镜;5b...透镜组;5c...拍摄元件;6...基座;6a...内部空间;9...原稿;9a...原稿读取位置;10...光源基板;10A...光源基板;10B...光源基板;10C...光源基板;11...发光二极管;11a...发光面;12...基板;12a...基材;12b...铜箔图形;12c...保护层;12d...白色层;13...黑色层;13a...黑色层;21...直射光;22...基板反射光;23...对象物反射光的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光源基板(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基板的照明单元(光照射装置)、具有该照明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基板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基板相当于上述的光源装置。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基板10的俯视图,图2是其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图,此外,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在图1~图4中,光源基板10由发光二极管11和基板12构成。
其中,如图2、图3所示,基板12由用苯酚纸等形成的板状的基材12a、在该基材12a的表面形成的作为电路的铜箔图形12b、在该铜箔图形12b上(表面)形成的保护层12c构成。该保护层12c为白色。而且,还在该白色保护层12c上利用丝网印刷形成有白色层12d。
在这样形成的基板12的表面上,如图1~图3所示,侧面具有发光面11a的作为侧发光型发光元件的侧发光型发光二极管11在基板12的表面上隔着间隔安装成横向的一列并使发光面11a朝向前方,以便于照射光从发光面11a沿着基板12的表面向前方照射。
所述作为侧发光型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11的形状为长方形,发光二极管11的放射出光的发光面11a形成于所述发光二极管11的侧面,因此,在所述侧发光型发光二极管11安装在基板12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发光面11a与基板12的表面几乎垂直。
此外,如图4所示,该发光二极管11的发光面11a的宽度为2mm,具有该发光面11a的发光二极管11的壁面的宽度为2.5mm。
此外,在光源基板10中,如图4所示,在作为基板12的表面的白色层12d上(表面)形成有黑色层13。所述黑色层13位于作为基板12的表面的白色层12d上(表面),而且,是在发光二极管11的发光面11a的前方侧,从该发光面11a的下端向前方延伸至基板12的前端部,并以比发光面11a的宽度窄的宽度1mm通过印刷而成。
所述黑色层13相当于上述的光反射抑制区域。在上述光源基板10中,相当于所述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为黑色,但是,也可以为灰色。这些黑色或者灰色与其他颜色相比,可以降低光的反射率,因此作为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颜色是优选的选择。
在上述光源基板10中,将发光二极管11在基板12上隔着间隔设置成横向的一列,如图3所示,从光源基板10放射的照射光由从发光二极管11直接放射的直射光21和从发光二极管11放射的光在基板12表面被反射的基板反射光22构成。
此外,相当于上述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以比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宽度2mm窄的宽度1mm而形成。因此,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中央部放射出的光被黑色层13抑制反射,在照射光中,从发光二极管11放射的直射光21成为主体。
对此,由于作为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比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宽度窄,所以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在黑色层13以外的部分发生反射,因而反射不会被抑制。由此,照射光由从发光二极管11放射的直射光21和基板反射光22构成,因而对于光源基板10的照射光整体,抑制了光的明暗不均匀。
上述光源基板10中,如上所述,在作为基板12表面的白色层12d上(表面)形成有黑色层13。即,白色层12d在黑色层13以外的部分中被露出来,该部分为白色。
在露出了所述白色层12d的白色部分中,在基板12的表面的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前方侧,相当于所述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以外的部分与所述光反射促进区域相当。所述光反射促进区域具有如下所述的功能。
即,通过形成上述光反射抑制区域,使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在白色部分上发生反射促进反射,所述白色部分为黑色层13以外的部分的露出白色层12d的白色部分。因此,可以增强由从发光二极管11的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而形成的直射光21和基板反射光22构成的照射光。
因此,可以使由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而形成的照射光的亮度接近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中央部放射的直射光21的主体的照射光的亮度,可以抑制从光源基板10放射的光的明暗不均匀。
关于上述情况,在上述光源基板10中,将上述白色层12d设置为白色,是因为与其他颜色相比,白色可以提高光的反射率。此外,如上所述,上述白色层12d形成于白色保护层12c上。其原因在于,通过将保护层12c设置为白色,可以使得与后述的将保护层12c设置为白色以外的颜色的情况相比,提高光的反射率。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单元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单元相当于上述的光照射装置。所述照明单元是具有上述光源基板10,使用该光源基板10将光照射到光照射对象物并得到对象物反射光的装置。
图5是表示照明单元4的外观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B-B截面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在图6、图7中,原稿放置板2是安装照明单元4的后述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一部分,原稿9是用所述图像读取装置1读取图像的光照射对象物。
在图5~图7中,照明单元4构成为使用2个上述光源基板10。所述照明单元4设置成使得光源基板10设置于照明单元4中且照射光21、22的光轴相对对象物反射光的光轴23倾斜,所述照射光21、22为从光源基板10中所使用的侧发光型发光二极管11的发光面11a放射并照射到作为光照射对象物的原稿9上的光。
此外,将2个光源基板10、10设置成使得在2个光源基板10、10中,以对象物反射光的光轴23作为对称轴,一个光源基板10的照射光21、22的光轴与另一个光源基板10的照射光21、22的光轴大致对称。
此外,上述对象物反射光穿过设置在2个光源基板10、10间的狭缝4a,入射到反射镜4b并发生反射,输出到照明单元4的外部。
如上所述,上述照明单元4使用2个光源基板10、10,但是,如图8所示,也可以使用1个光源基板10构成。上述使用了2个光源基板10的照明单元4与使用了1个光源基板10构成的照明单元相比,可以增强照射光。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构成为具有上述照明单元4。图9是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1的截面图。
另外,在图9中,附图的正面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上方,背面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下方,面向附图向左的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前方,面向附图向右的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后方。
图9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由原稿放置板2、原稿按压板3、上述照明单元4以及光电转换部5构成。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在图9中,仅记录了作为照明单元4的构成要素的光源基板10、狭缝4a、以及反射镜4b。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1中,原稿放置板2是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呈板状,由玻璃等透光性材料形成。所述原稿放置板2具有在该原稿放置板2的表面放置原稿9的功能。此外,所述原稿放置板2形成为:该原稿放置板2的宽度比放置于该原稿放置板2表面的原稿的最大宽度宽。
此外,所述原稿放置板2安装在基座6上。基座6的内部形成有将原稿放置板2的下表面作为顶面的内部空间6a,在该内部空间6a的内部设置有光照元件4及光电转换部5。
如图9所示,光电转换部5由2个反射镜5a、透镜组5b、以及作为CCD的拍摄元件5c构成。其中,2个反射镜5a通过照明单元4的未图示的照明单元支承驱动部所具有的支承片进行支承,与照明单元4成一体地进行移动。
第一个反射镜5a配置在照明单元4的前方,将从照明单元4射出的光反射到下方。第二个反射镜5a设置在第一个反射镜5a的下方,将在第一个反射镜5a发生反射的光反射到后方。此外,在第二个反射镜5a发生反射的光通过透镜组5b聚焦到作为CCD的拍摄元件5c,转换成图像信号。通过向所述图像信号的转换,而读取原稿9。
原稿按压板3设置在原稿放置板2上。所述原稿按压板3具有位于该原稿按压板3前端的旋转支轴3b。所述旋转支轴3b安装在基座6上,被安装在基座6上的未图示的旋转支轴支承片所支承,以使得原稿按压板3会以旋转支轴3b为旋转中心,相对安装在基座6上的原稿放置板2自由旋转。
因此,原稿按压板3可以通过所述旋转支轴3b相对原稿放置板2开关。通过这种开关功能,在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时,首先使原稿按压板3相对原稿放置板2开启,将原稿9放置到原稿放置板2的表面上后,关闭原稿按压板3。
接着,利用原稿按压板3按压原稿9,在原稿9不动的状态下按下未图示的读取指示键等,由此,如上所述进行原稿9的读取,如果所述读取结束,则再次开启原稿按压板3取出原稿9。
在所述原稿按压板3中,在该原稿按压板3的下面形成反射面3a。所述反射面3a用光反射率高的材质形成。这种材质可以使用不锈钢(SUS)等制造的平面状金属板、平面状高反射率薄片等。
若用不锈钢(SUS)形成原稿按压板3的反射面3a,则由于不锈钢不易生锈,所以能够保持光泽,保持较高的反射率。此外,在用平面状高反射率薄片形成反射面3a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反射率。
如上所述,上述图像读取装置1使用照明单元4,照明单元4使用光源基板10。如上所述,所述光源基板10具有可以抑制从光源基板10放射的光的明暗不均匀的特征。因此,为了观察该效果,下面,对使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1进行的实验、及其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在进行上述实验时,为了比较效果,以与光源基板10相同的尺寸制作图10所示的光源基板10A、及图11所示的光源基板10B。接着,将这些光源基板10A、光源基板10B、以及光源基板10分别安装到图像读取装置1的照明单元4上,通过作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拍摄元件5c的CCD读取原稿表面为纸张颜色且什么都未记录的原稿,进行比较。
光源基板10A呈现的状态为:在光源基板10中不设置黑色层13a,使基板12表面在前面露出白色层12d。此外,光源基板10B形成为:在光源基板10中代替的黑色层13而形成黑色层13a,该黑色层13a的宽度并非黑色层13中的宽度1mm,而是3mm。
图12~图14是显示上述实验结果的曲线,纵轴为浓度水平,即作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拍摄元件5c的CCD的输出水平;横轴为按读取分辨率的点的排列顺序依次表示图像读取装置1的原稿放置板2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此外,在上述曲线中,按照作为光的三要素R(红)、G(绿)、B(蓝)来表示照度。此外,在图12~图14中,图12表示光源基板10A的情况,图13表示光源基板10B的情况,图14表示光源基板10的情况。
在图12~图14中,图14所示的光源基板10的情况与图12所示的光源基板10A的情况及图13所示的光源基板10B的情况相比,波形的波动较为平缓。这表示从光源基板10放射的光的明暗不均匀比从光源基板10A及光源基板10B放射的光的明暗不均匀小。
因此,下面,试着对上述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图15~图17是用距离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11的距离来表示从上述光源基板10A、光源基板10B、及光源基板10中的发光二极管11放射的直射光的光强度DL、及基板反射光的光强度RL的照度分析图。此外,各图中,原稿读取位置9a表示放置被读取的原稿的面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放置板的位置。
此外,图18是表示图15~图17中原稿读取位置9a的照度的曲线,纵轴为亮度;横轴为在设置发光二极管11的方向上的距离。此外,P1、P2及P3表示图15~图17中名称相同的地方。
在上述图15的光源基板10A的情况下,未设置黑色层13a,因而不会抑制基板反射光。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原稿读取位置9a的照度为图18中表示为光源基板10A的曲线。
对此,在图16的光源基板10B的情况下,设置有宽度为3mm的黑色层13a,因而会抑制基板反射光。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原稿读取位置9a的照度为图18中表示为光源基板10B的曲线,照度降低了相当于基板反射光被抑制的程度。即,这种情况与光源基板10A的情况相比,仅降低了照度,而不能抑制光的明暗不均匀。
对于上述光源基板10A的情况、或光源基板10B的情况,在图17的光源基板1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相当于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以比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宽度2mm要窄的宽度1mm形成。
因此,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中央部放射的光被黑色层13抑制了反射,在照射光中,从发光二极管11放射的直射光成为主体。
对此,因为作为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比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宽度窄,所以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在黑色层13以外的部分被反射,因而不会被抑制反射,照射光由直射光和基板反射光构成。
这种情况下的原稿读取位置9a的照度为图18中表示为光源基板10的曲线,与光源基板10A的情况、或光源基板10B的情况相比,曲线较为平缓。即,光源基板10的照射光整体的光的明暗不均匀被抑制。
下面,接着上述关于光的明暗不均匀的实验,进行下述实验。即,如上所述,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1中,如图2、图3所示,照明单元4所使用的光源基板10的白色层12d形成于白色保护层12c上,所述照明单元4安装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中。这是因为,与将保护层12c设置为白色以外的颜色的情况相比,通过将保护层12c设置为白色可以提高光的反射率。
下述的实验是为了确认所述效果而进行的。进行该实验时,制作光源基板10C,所述光源基板10C只是将所述光源基板10中保护层12c的颜色设置为作为常规颜色的绿色而非白色,其他与上述光源基板10完全相同。
即,相对光源基板10中在白色保护层12c上形成白色层12d,在光源基板10C中为在绿色保护层12c上形成白色层12d。
在所述实验中,将光源基板10、及光源基板10C分别安装到图像读取装置1的照明单元4上,用照度计测量照射到图像读取装置1的原稿放置板2中照明单元4的正上面的部分的照度。
图19是表示所述实验的结果的附图。从图19可以看出,光源基板10的照度比光源基板10C高。因此,可以认为:与将保护层12c设置为白色以外的颜色的情况相比,通过将光源基板10的保护层12c设置为白色可以提高光反射率。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基板10,作为光源基板10的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以比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宽度窄的宽度形成。因此,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中央部放射的光被作为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抑制反射。因此,在光源基板10的照射光中,从发光二极管11放射的直射光成为主体。
对此,因为作为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比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宽度窄,所以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在光反射抑制区域以外的部分被反射,因而不会抑制反射。因此,光源基板10的照射光由从发光二极管11放射的直射光和基板反射光构成。
因此,光源基板10的照射光整体的光的明暗不均匀被抑制。此外,上述光源基板10构成为在基板上隔着间隔成列地设置发光二极管11,构造简单。因此,可以简化光源基板10的构造,此外,可以抑制光源基板10的光的明暗不均匀。
此外,将作为光源基板10光反射抑制区域的黑色层13设置为平面状,将该表面的颜色设置为黑色。因此,与其他颜色相比,可以降低光源基板10光反射抑制区域的光的反射率。
此外,在光源基板10表面的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前方侧,在光反射抑制区域以外的部分形成光反射率比光反射抑制区域高的光反射促进区域。
因此,会促进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的反射。因此,可以增强由从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所形成的由直射光和基板反射光构成的照射光。
因此,可以使由从所述发光面11a两端周边部放射的光所形成的照射光的亮度接近从发光二极管11发光面11a的中央部放射的直射光主体的照射光的亮度,可以抑制光源基板10的光的明暗不均匀。
此外,将光源基板10的光反射促进区域设置为平面状,将该表面的颜色设置为白色。因此,与其他颜色相比,可以提高光源基板10光反射促进区域的光的反射率。
此外,可以使白色的光反射促进区域形成到在基板12表面形成的白色保护层12c的表面。因此,通过将所述保护层12c设置为白色,可以进一步提高在其上形成的白色光反射促进区域的光的反射率。
此外,具有上述光源基板10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单元4具有上述光源基板10所具有的作用、效果。此外,具有上述照明单元4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具有上述照明单元4所具有的作用、效果。
此外,上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可以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使用。即,可以构成使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形成记录用的图像并记录在记录纸上。具有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意义上不过是一个示例,而不得作限定解释。本发明的范围为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不受说明书内容的任何约束。此外,属于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光源装置,在基板表面隔着间隔设置有一列具有发光面的多个发光元件,从所述发光面沿着所述基板的表面向前方放射照射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所述发光面的前方侧,以比所述发光面的宽度窄的宽度形成从所述发光面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光反射抑制区域,
在所述基板的表面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前方侧,且在所述光反射抑制区域以外的部分中,形成有光反射率比所述光反射抑制区域高的光反射促进区域,
所述发光元件为侧面具有所述发光面的侧发光型发光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抑制区域为黑色或灰色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促进区域为白色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白色的光反射促进区域通过丝网印刷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白色保护层,白色的光反射促进区域形成于所述白色保护层的表面。
6.一种光照射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利用所述光源装置将光照射到光照射对象物上并得到对象物反射光,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设置成,使得照射光的光轴相对于所述对象物反射光的光轴倾斜,所述照射光为从所述光源装置的所述发光面放射并照射到所述光照射对象物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射装置具有2个所述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设置成使得以所述对象物反射光的光轴作为对称轴,一个所述光源装置的照射光的光轴与另一个所述光源装置的照射光的光轴大致对称。
8.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照射装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CN201010180504.8A 2009-05-15 2010-05-14 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67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9108A JP4931959B2 (ja) 2009-05-15 2009-05-15 光源装置、該光源装置を備えた光照射装置、該光照射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該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9108 2009-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6758A CN101886758A (zh) 2010-11-17
CN101886758B true CN101886758B (zh) 2014-01-29

Family

ID=43068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050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6758B (zh) 2009-05-15 2010-05-14 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62401B2 (zh)
JP (1) JP4931959B2 (zh)
CN (1) CN10188675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040A (zh) * 2002-02-08 2003-08-20 佳能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01173753A (zh) * 2006-11-02 2008-05-07 京都电机器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4318A (ja) 1992-02-06 1993-11-16 Rohm Co Ltd 発光素子アレイ基板
JPH06326836A (ja) * 1993-05-11 1994-11-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原稿読取装置
US6474836B1 (en) * 1999-07-02 2002-11-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ght source and original reading device
US7270274B2 (en) * 1999-10-04 2007-09-18 Hand Held Products, Inc. Imaging module comprising support post for optical reader
TW527817B (en) * 2000-08-11 2003-04-11 Canon Kk Image sensor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02305321A (ja) 2001-04-06 2002-10-18 Hitachi Cable Ltd 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
JP2003257230A (ja) * 2002-03-05 2003-09-12 Seiko Epson Corp 光源装置、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828891B1 (ko) * 2006-02-23 2008-05-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Led 패키지
JP5089180B2 (ja) * 2007-01-19 201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8203764B2 (en) * 2007-06-27 2012-06-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hased illumination method for image capture system
JP4898618B2 (ja) * 2007-09-28 2012-03-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040A (zh) * 2002-02-08 2003-08-20 佳能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01173753A (zh) * 2006-11-02 2008-05-07 京都电机器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57230A 2003.09.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90095A1 (en) 2010-11-18
JP2010268310A (ja) 2010-11-25
US8462401B2 (en) 2013-06-11
JP4931959B2 (ja) 2012-05-16
CN101886758A (zh) 201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1102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7048427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JP2010532921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を伴う二次元コンタクトイメージセンサ
US6917453B1 (en) Image reader
US952396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imepiece
JP2003046726A (ja) 紙葉類の印刷パターン読取装置
US6796502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7538915B2 (en) Book scanner with a minimized scan margin
JP4989903B2 (ja)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86758B (zh) 光源装置、具有该光源装置的光照射装置
KR101098742B1 (ko) 측광형 거울조명장치
JP3471674B2 (ja) スキャナ付き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US9019575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ultifun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JPH11306831A (ja) 面状光源ユニット
US20090251741A1 (en) Scanner with led light source
JP2011217241A (ja) Led線状光源装置および原稿読取装置用光照射装置
JP2008053239A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1339574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505932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の照明装置
JP2002094742A (ja)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ー
JP6398556B2 (ja) 照明用発光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3727785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1223844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ハンディスキャナ
US20060132864A1 (en)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US20040264190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structure for CIS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