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4134A - 洗涤干燥机 - Google Patents

洗涤干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4134A
CN101874134A CN200880117908A CN200880117908A CN101874134A CN 101874134 A CN101874134 A CN 101874134A CN 200880117908 A CN200880117908 A CN 200880117908A CN 200880117908 A CN200880117908 A CN 200880117908A CN 101874134 A CN101874134 A CN 101874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drying
shell
wind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7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4134B (zh
Inventor
中村哲
田中启之
马场义一
辻贵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4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4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4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42Safety arrangements, e.g. for stopping rotation of the receptacle upon opening of the casing do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干燥机。本发明的洗涤干燥机能够边进行洗涤工序边净化水,并且,在干燥工序中,将由过滤器过滤后的水用于除湿,可以实现节水。洗涤干燥机(1)具有:洗涤水槽(3)、用于使洗涤水槽(3)的水循环的循环水路(55、57、26、59)、循环水路所具有的循环泵(25)、用于捕获在循环水路循环的水中的异物的过滤器单元(15)、用于使包含由臭氧发生器(19)产生的臭氧的净化用空气混入到循环的水中的气液混合器(27)、在干燥工序所使用的干燥风路(20)、在干燥工序中用于使洗涤水槽(3)内的空气流过干燥风路(20)而进行循环的送风加热机构(70)、用于将由过滤器单元(15)过滤后的水向循环风路(20)供给以进行除湿的风路水供给路径(24)、用于经由风路水供给路径将由过滤器单元(15)过滤后的水送出的干燥用泵(23)。

Description

洗涤干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干燥机,特别涉及具有用于进行洗涤运转及干燥运转的特有结构的洗涤干燥机。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申请人之前已提出有如下的洗涤干燥机,其具有使用臭氧对洗涤所使用过的水进行净化的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洗涤干燥机具有如下结构,即具有贮水槽并使用臭氧对积存于贮水槽的水进行净化。
而且,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有具有过滤器装置的结构,在将洗涤工序所使用的水积存于贮水槽之前,该过滤器装置对水进行过滤。(参照专利文献2)
并且,在具有干燥功能的洗涤干燥机中,在干燥工序中,为了使收纳有衣服的洗涤水槽内的空气在干燥风路进行循环并对其进行加热,来对自洗涤水槽流出的高温多湿的空气进行除湿,向干燥风路供给水,使空气与水进行热交换,这种结构是常见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5)
在专利文献3中,由于具有水冷式除湿机且为了除湿而需要约6升水,因此,提出有如下结构,即为了节水,将洗澡水(風呂水)作为除湿水而供给,在不存在洗澡水时,切换到自来水而继续进行干燥运转。(参照专利文献3的[0003]~[0005]段落)
在专利文献4中,为了获得除湿效果且消除除湿用水的过多或不足,提出有如下技术,即基于自洗涤水槽流出的进行热交换之前的热风温度和与该热风进行热交换后的除湿水温度的温度差,对为了进行热交换而供给的除湿用水的供给量进行增减控制。(参照专利文献4的[摘要]及[0003]~[0008]、[0020]段落)
在专利文献5中,为了确保高的干燥性能且减少冷却水的使用量来提高节水性,提出有如下技术,即对自洗涤水槽取出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温度和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温度进行检测,计算两温度的平均值,使用该平均值对为了进行热交换而供给的冷却水的间歇供给进行控制(参照专利文献3的[摘要]及[权利要求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16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81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549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36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47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洗涤干燥机构成为将洗涤所使用过的水积存于贮水槽,通过利用臭氧对积存的水进行净化,从而能够再利用,因此,从节水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结构。
另一方面,期待如下的洗涤干燥机,该洗涤干燥机不是使用洗涤所使用后的水,而是在洗涤中,对洗涤所使用的水边进行净化边进行洗涤动作,由此,使用净化后的水能够进行更好的洗涤。
而且,洗涤干燥机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干燥工序中,取出收纳有衣服的洗涤水槽的空气,通过使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进行空气的除湿,而且,利用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并使其向洗涤水槽内循环,因此,需要大量的用于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的冷却水(除湿水)。虽然在专利文献3~5中提出有将着眼点放在节省冷却水上的各种提案,但无论是哪种现有技术,都存在未充分谋求提高干燥效率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背景而作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干燥机,该洗涤干燥机在洗涤动作中,能够边对洗涤所使用的水进行净化,边进行洗涤,并且,能够有效进行干燥工序,从而缩短干燥所需时间。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干燥机,该洗涤干燥机在洗涤动作中使洗涤水循环,当在循环中进行洗涤水的净化时,能够良好地进行洗涤水的循环,不会导致异物等堵塞,能够有效地进行洗涤水的净化。
第一方面发明的洗涤干燥机,包含:洗涤水槽;循环水路,其配置于所述洗涤水槽的外侧,两端与所述洗涤水槽连结;循环用泵,其设于所述循环水路,自循环水路的一端汲出洗涤水槽内的水,并将汲出的水自循环水路的另一端排出以使其回到洗涤水槽内;过滤器,从水的流向来看,其在所述循环水路设于所述泵的上游侧,用于对汲出的水进行过滤以捕获杂物;净化用空气生成器,其用于生成净化用空气;气液混合器,从水的流向来看,其在所述循环水路设于所述泵的下游侧,用于将所述净化用空气生成器生成的净化用空气混入到在循环水路流动的水中;干燥风路,其配置于所述洗涤水槽的外侧,两端与所述洗涤水槽连结,在干燥工序中使用;送风加热机构,其设于所述干燥风路,在干燥工序中,用于自干燥风路的一端吸出洗涤槽内的空气,对该空气进行加热并使其自干燥风路的另一端回到洗涤水槽;风路水供给路径,其自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侧分支,用于将过滤后的水供给到所述干燥风路的规定位置;干燥用泵,其设于所述风路水供给路径,用于将由所述过滤器过滤后的水导向干燥风路并在干燥风路内落下。
第二方面发明的洗涤干燥机,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器包含:具有用于使水通过的节流部的文丘里管和与文丘里管的节流部汇合并用于向节流部供给净化用空气的空气供给路径;所述文丘里管的节流部的内径比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孔大。
第三方面发明的洗涤干燥机,在第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含:外壳和收纳于外壳内且能够自外壳拆下的过滤部件,在外壳形成有:用于使自所述洗涤水槽流出的水向外壳内流入的流入口、用于使外壳内的水作为再利用水而流出的流出口、以及用于将外壳内的水向机外排出的排水口,所述过滤部件包含:形成有相对较小的过滤孔的再利用水过滤面以及形成有相对较大的过滤孔的排出水过滤面,自所述流入口向外壳内流入的水,其仅有通过所述再利用水过滤面的水能够自所述流出口流出。
第四方面发明的洗涤干燥机,在第三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流出口具有:将自流出口流出的水导向所述干燥用泵的水路、以及自导向所述干燥用泵的水路分支的分支水路。
第五方面发明的洗涤干燥机,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相对地形成于外壳的上方,所述排水口相对地形成于外壳的下方,所述过滤部件构成为,在外壳内所述再利用水过滤面与排出水过滤面相比位于上方。
第六方面发明的洗涤干燥机,在第五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含长形状部,长形状部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长形状部的相对上方位置形成有流出口,在长形状部的相对下方位置形成有排水口。
第七方面发明的洗涤干燥机,在第三方面~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为了阻止未流过所述再利用水过滤面的水流向所述流出口,在所述过滤部件具有自再利用水过滤面的周围向外突出且使过滤部件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缩小到规定尺寸以下的肋。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由于具有循环水路、循环用泵、过滤器、净化用空气生成器以及气液混合器,因此,在洗涤水槽收纳有衣服且积存有水而进行洗涤工序(清洗工序及漂洗工序)时,可以使用循环水路使洗涤水槽的水循环,利用过滤器对循环的水进行过滤并净化,并且,利用气液混合器将净化用空气(例如包含臭氧的空气)混入到水中,从而对水进行净化。
而且,由于具有干燥风路、送风加热机构、风路水供给路径以及干燥用泵,因此,在干燥工序中,可以使利用过滤器对除湿在干燥风路循环的空气的水进行过滤后的已使用水再循环而使用。因此,即便大量地使用水,也不会因此而导致水的消耗量增加,能够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可谋求缩短干燥时间。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由于文丘里管的节流部流路的内径比过滤器的过滤孔大,因此,在文丘里管流动的水在此之前由过滤器过滤,比过滤孔大的异物在过滤器被捕获。而且,由于穿过过滤器的细微异物是比文丘里管的节流部流路的内径小的异物,因此,不会存在异物堵塞文丘里管的节流部流路而导致水的流动恶化、或循环的水的流动减少,从而导致净化用空气的引入性能降低的不良情况。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能够使自洗涤水槽汲出的水通过适当的过滤孔作为再利用水而进行循环。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能够进行切换而使用,以使通过再利用水过滤面的水流向朝洗涤水槽循环的路径、或流向朝干燥风路供给的路径。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自洗涤水槽汲出而进行循环的水在过滤器中进行高效的过滤。即,能够捕获细微异物的再利用水过滤面与以较大异物作为捕获对象的排出口过滤面相比而位于上方,因此,循环的水中所含有的较大异物在外壳内容易向下方下沉,附着在再利用水过滤面的比例小,因此,能够使为了进行再利用而过滤的水高效地通过再利用水过滤面。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由于循环的水所含有的异物存在在水中向下方下沉的倾向,因此,作为较大异物难以附着在再利用水过滤面的结构,可以提高过滤效率。
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即便自过滤面周围要向流出口流动的水中含有较大的异物,也能够可靠地捕获该异物,并可靠地防止含有较大异物的水自过滤器朝下游侧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1的纵剖右侧视图。
图2是自斜前方看洗涤干燥机1的立体图,是表示拆下框体2后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自斜后方看洗涤干燥机1的立体图,是表示拆下框体2后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4是对以洗涤干燥机1的水路及风路为主的结构用图解表示的图。
图5是洗涤干燥机1的后视图,是用于说明包含第一循环水路55、循环泵25、第二循环水路57、U形转弯部26、气液混合器27(文丘里管58)及第三循环水路59的循环水路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U形转弯部26及气液混合器27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气液混合器27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8是过滤器单元15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过滤器本体85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自过滤器本体83拆下操作盖85后的筐部件84单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过滤器单元15的俯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A-A的过滤器单元15的纵剖面图。
图13是沿着图11的B-B的过滤器单元15的横剖面图。
图14是沿着图11的C-C的过滤器单元15的横剖面图。
图15是洗涤干燥机1的局部主视图。
图16是自斜前方看洗涤干燥机1的下方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自斜前方看洗涤干燥机1的下方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18是洗涤干燥机1的下方部的右侧面局部剖面图。
图19是自斜前方看洗涤干燥机1的下方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20是洗涤干燥机1的下方部的右侧面局部纵剖面图。
图21是表示活动体103的具体结构的图,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右侧视图,D是自斜上方看的立体图,E是自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洗涤干燥机1的电气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洗涤干燥机1的干燥工序中的运转控制的内容的时序图。
图24是用于执行图23所示的时序图的控制流程图。
图25是表示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控制的变形例的时序图。
图26是表示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控制的其他变形例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洗涤干燥机
3     洗涤水槽
4     外槽
5     滚筒
11    水箱
15    过滤器单元
17    给水阀
19    臭氧发生器
20    干燥风路
21    鼓风机
23    干燥用泵
25    循环泵
26    U形转弯部
27    气液混合器
48    第二排水阀
57    第二循环水路
58    文丘里管
59    第三循环水路
77     节流部流路
81     单向阀
83     过滤器本体
85     操作盖
86     小过滤孔
90     再利用水过滤面
101    罩
103    活动体
111    重心调整部
112    止动突起
120    控制部
121    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
122    除湿水温度传感器
123    基板温度传感器
120、125    干燥加热器
126    鼓风机马达
150    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具体说明所谓的斜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的结构。
<洗涤干燥机的结构及动作的概要>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1的纵剖右侧视图。洗涤干燥机1具有倾斜地配置于框体(机体)2内的洗涤水槽3。在洗涤水槽3包含有:在洗涤时用于积存水的外槽4、旋转自如地收纳于外槽4内的滚筒5。滚筒5利用设于外槽4后方的DD马达6以旋转轴7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轴7构成为朝向前方向斜上方延伸即构成所谓的斜滚筒结构。滚筒5的出入口8及外槽4的出入口9利用安装于框体2的圆形门10进行开闭。打开门10,通过出入口8、9向滚筒5内放入衣服(洗涤物)或取出。
该洗涤干燥机1的第一特征在于,在洗涤水槽3的下方具有用于贮留已使用水(再循环水)的水箱11。该水箱11具有约8.5升内容积,如后所述,积存有漂洗所使用过的水,该水在干燥工序中作为热交换用水及在循环风路内流动的线头等的洗净水而加以利用。
在框体2内的下前方部设有包含主控制基板的电气安装部件12,而且,在上前方部具有显示及操作用电气安装部件13。下方的电气安装部件12包含有后述的基板温度传感器123。
在框体2内的上方进一步配置有:在后述的干燥工序中被驱动的鼓风机21、以及用于对利用鼓风机21向洗涤水槽3内循环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
图2是自斜前方看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1的立体图,表示拆下框体2后的内部结构。另外,图3是自斜后方看洗涤干燥机1的立体图,表示拆下框体2后的内部结构。
在图2及图3中,附图标记3是洗涤水槽,洗涤水槽3包含有外槽4及滚筒5。洗涤水槽3由包含螺旋弹簧及减振器的弹性支承部件14支承。而且,在洗涤水槽3的下方配置有水箱11。在水箱11的前方右侧配置有过滤器单元15,过滤器单元15利用规定的软管或管道与洗涤水槽3及水箱11连接。
在洗涤水槽3的上部具有:水栓16、用于控制自水栓16流入的水向水路供给的给水阀17、注水口单元18、为了生产净化用空气而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19、在干燥工序中用于使空气在干燥风路20内循环的鼓风机21、用于捕获利用鼓风机21在干燥风路20循环的空气中包含的线头等异物的干燥用过滤器单元22。
在洗涤工序中,控制给水阀17,自水栓16供给的自来水积存于洗涤水槽3内。此时,若水通过注水口单元18内的洗涤剂容器29并到达洗涤水槽3,则能够在洗涤水槽3积存已溶解洗涤剂的水。在洗涤工序中,利用DD马达6使滚筒5旋转。而且,利用循环泵25经由过滤器单元15汲出洗涤水槽3内的水,汲出的水流过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水路57)并导向外槽4的后面上方,此后,以自上向下落下的方式流动,从而进行循环,以使其自洗涤水槽3的后面下方回到洗涤水槽内。在循环水路的中途设有气液混合器27,在气液混合器27,由臭氧发生器19产生的臭氧混入到自上向下流动的水中。若臭氧混入水中,则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杀菌作用来净化水。即,洗涤水槽3内的水在洗涤工序进行循环,通过向循环水中混入臭氧而被净化并用于洗涤。另外,如图3所示,在气液混合器27附近,设有自外槽4后面向后方突出的突起82,在外槽4摇动并碰到框体的情况下等,保护安装于外槽4后面的气液混合器27。
在干燥工序中,空气自洗涤水槽3内的后面下方被吸出并通过干燥风路20导向上方,该空气由干燥用过滤器单元22过滤异物并自洗涤水槽3的上部前面侧向洗涤水槽3内流入,如此进行循环。当空气在干燥风路20内循环时,高温多湿的空气与水进行热交换,由此被冷却并除湿。因此,水被供给至干燥风路20内。即,具有如下结构:水箱11内的水利用干燥用泵23被汲出,并经由例如由软管构成的风路水供给路径24向干燥风路20的规定位置(第一位置)供给。另外,虽省略图示,但也具有根据需要将利用给水阀17自水栓16供给的自来水向干燥风路20供给的水路。
而且,如图3所示,在干燥风路20的下端具有用于检测在干燥风路20内落下来的除湿水(通过热交换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后的水)的温度的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并且,在干燥风路20的上方具有用于检测热交换后的循环空气的温度的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对于该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及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的作用等,将在后面详述。
以上是洗涤干燥机1的结构及动作的概要。接着,参照图4,对以洗涤干燥机1的水路及风路为主的整体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洗涤干燥机的水路及风路的结构>
图4是对以洗涤干燥机1的水路及风路为主的结构进行图解表示的图。
水栓16与给水阀17的流入口连接。给水阀17具有四个出口,可以进行切换以便自任一出口流出水。给水阀17的第一出口28与注水口单元18连接,水通过设于注水口单元18内的洗涤剂容器29,已溶解洗涤剂的水通过给水路径30积存于洗涤水槽3内。给水阀17的第二出口31也与注水口单元18连接,但自第二出口供给的水不通过洗涤剂容器20,而是通过给水路径32向洗涤水槽3供给。并且,自第二出口31流入注水口单元18的一部分水通过引水水路33并作为引水向洗澡水泵34提供。当洗澡水泵34被驱动时,浴缸35的剩下的热水被汲上来并自水路37向注水口单元18流入,通过给水路径30或给水路径32向洗涤水槽3提供。
给水阀17的第三出口38利用水路39与干燥风路20的规定位置连接。而且,给水阀17的第四出口40利用水路41与干燥风路20的规定位置连接。第三出口38为孔径相对较小的出口,第四出口40为孔径相对较大的出口。因此,当打开第三出口38时,相对较少的水经由水路30供给至干燥风路20。该水在干燥风路20内与高温多湿的循环空气接触而有助于热交换。当打开第四出口40时,相对较多的水经由水路41供给至干燥风路20。该水有助于将在干燥风路20内上升的循环空气所包含的线头之外的异物、附着在干燥风路20内壁的线头之外的异物冲走。
在洗涤工序(清洗工序及漂洗工序)中,水积存于洗涤水槽3。在洗涤水槽3的底面最下部(更具体地说为外槽4的底面最下部)形成有排水口42。在排水口42经由水路43连接有第一排水阀44的流入口,第一排水阀44的流出口经由水路45与过滤器单元15的流入口151连接。通过关闭第一排水阀44,可以在洗涤水槽3(外槽4)内积存水。洗涤水槽3内的水位基于自水路43分支且向上方延伸的空气软管46内的压力变化,利用水位传感器47来检测。
过滤器单元15具有外壳150,在外壳150内具有用于捕获异物的过滤器本体83。在外壳150上,除上述流入口151之外,还形成有排水口152、第一流出口153及第二流出口154。在排水口152连接有第二排水阀48的流入口,第二排水阀48的流出口经由水路49与外部排水软管50及排水存水弯51连接。因此,当打开第一排水阀44及第二排水阀48时,洗涤水槽3内的水通过排水口42、水路43、第一排水阀44、水路45、过滤器单元15、排水口152、第二排水阀48、水路49、外部排水软管50向排水存水弯51排出。溢水用水路52的一端(下端)与水路49汇合。溢水用水路52的另一端(上端)与设于外槽4的溢水口53连通。因此,在水过多地积存于洗涤水槽3而导致其水位达到规定水位以上时,水自溢水口53溢出,与第二排水阀48的开闭情况无关,该水自溢水用水路52通过水路49及外部排水软管50向排水存水弯51排出。
另外,在溢水用水路52的上下方向中途部与过滤器单元15的流入口151之间连接有气压调整用软管54。通过设置该软管54,洗涤水槽3内的气压与过滤器单元15的流入口151侧的气压相等,可以防止在过滤器单元15内水倒流等不良情况。
在过滤器单元15的第一流出口153连接有第一循环水路55的一端,第一循环水路55的另一端与循环泵25的吸入口连接。在循环泵25的输出口连接有第二循环水路57的一端。第二循环水路57的另一端侧向上方延伸至比积存于洗涤水槽3内的水的正常水位高的位置。而且,在其前端连接有自上向下U形转弯的U形转弯部26。接着,在U形转弯部26连接有作为气液混合器27的文丘里管58的上端。在文丘里管58的下端连接有第三循环水路59的一端(上端),第三循环水路59的另一端(下端)与洗涤水槽3(外槽4)的背面下方连接。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在清洗工序及/或漂洗工序中,一定量的水积存于洗涤水槽3,在打开第一排水阀44且关闭第二排水阀48的状态下,通过驱动循环泵25,积存于洗涤水槽3内的水如下进行循环,即排水口42→水路43→第一排水阀44→水路45→流入口151→外壳150→第一流出口153→第一循环水路55→循环泵25→第二循环水路57→U形转弯部26→文丘里管58→第三循环水路59→洗涤水槽3。
在此,文丘里管58具有空气流入口60,在空气流入口60经由空气管61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9。当水流到文丘里管58时,若臭氧发生器19工作,则包含由臭氧发生器19生成的臭氧的净化用空气,经由空气管61自空气流入口60向文丘里管58内流入。流入原理是因为产生压力差(负压),该压力差因在文丘里管58内流动的水而产生。当臭氧混入到循环的水中时,利用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及杀菌力来净化循环水,可以使用净化后的水在洗涤水槽3内进行洗涤。
在过滤器单元15的第二流出口154连接有贮水用水路62的一端(上端),贮水用水路62的另一端(下端)与贮水阀63的流入口连接。贮水阀63的流出口与水箱11连接。例如,在漂洗工序结束后,在打开第一排水阀44、关闭第二排水阀48并停止循环泵25的状态下,当打开贮水阀63时,积存于洗涤水槽3内的漂洗所使用过的水,利用重力(自由落下)向排水口42→水路43→第一排水阀44→水路45→流入口151→外壳150→第二流出口154→贮水用水路62→贮水阀63→水箱11流动。由此,能够在水箱11内将漂洗所使用过的已使用水作为再循环水而贮留。
在水箱11的上方具有溢水口64,在溢水口64连接有水路65的一端,水路65的另一端与溢水用水路52的中途汇合。因此,当在水箱11内将要积存规定量以上的水时,该水向溢水口64→水路65→溢水用水路52→水路49→外部排水软管50→排水存水弯51流动而被排出。
在该洗涤干燥机1中,积存于水箱1的已使用水作为再循环水在干燥工序中再利用。
洗涤干燥机1具有干燥风路20,用于实现干燥功能。干燥风路20是用于使空气循环的如下的风路,即配置于洗涤水槽3(外槽4)的外侧,自外槽4的背面下方部吸出洗涤水槽3内的空气,并使该空气自外槽4的前方侧上方部向洗涤水槽3内流入,以此使空气循环。干燥风路20包含有连接管道66、过滤器鼓风机单元70(包含鼓风机21及干燥用过滤器单元22)及连接管道67。在自过滤器鼓风机单元70向连接管道67连接的风路内,如在图1中已说明的那样,具有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未图示),用于加热循环的空气。干燥加热器例如可以使用半导体加热器。
在干燥风路20内,自洗涤水槽3吸出的空气被除湿。而且,在干燥风路20内循环的空气所包含的线头等异物及附着于干燥风路20的内壁的异物被冲走。因此,积存于水箱11的再循环水以通过干燥风路20内的方式进行循环。
在水箱11连接有干燥用泵23的吸入口。在干燥用泵23的输出口连接有风路水供给路径24的一端,风路水供给路径24的另一端与干燥风路20的第一位置连接。在干燥工序中,当驱动干燥用泵23时,经由风路水供给路径24自干燥风路20的第一位置向干燥风路20内供给水。供给的水如上所述,与在干燥风路20内自下方向上方循环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冲走空气中的线头等异物,并且也冲走要附着于干燥风路20内的内壁的异物。而且,在干燥风路20内向下方流下的水,与线头等异物一并自外槽4的下方通过排水口42,向水路43→第一排水阀44→水路45→过滤器单元15流动。接着,在过滤器单元15,线头等异物被捕获而被除去,除去异物后的水自第二流出口154通过贮水用水路62及贮水阀63而回到水箱11内。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干燥风路20内流下的水不流入外槽4,例如自干燥风路20内的作为第二位置的例如下端排出,并回到水箱11内。
在干燥工序中,为了在干燥风路20内进行热交换以及洗净附着于干燥风路20内壁的线头等异物,需要大量的水。根据该洗涤干燥机1,热交换及洗净异物所需要的水构成为使积存于水箱11的已使用水再循环,因此,能够极大幅度地实现节水。而且,由于构成使水箱11的水进行循环的结构,因此,可以减小水箱11的容量,从而能够实现即便设置水箱11也不会增大洗涤干燥机外形的结构。
并且,在过滤器鼓风机单元70经由空气管71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9。因此,在干燥工序中,当臭氧发生器19工作时,包含臭氧发生器19产生的臭氧的净化用空气被吸入过滤器鼓风机单元70内,从而能够使包含臭氧的净化用空气混入到向洗涤水槽3循环的空气中。其结果是,能够进行干燥的衣服的除臭、杀菌。
<循环水路的结构>
图5是洗涤干燥机1的后视图,是用于说明包含第一循环水路55、循环泵25、第二循环水路57、U形转弯部26、气液混合器27(文丘里管58)及第三循环水路59的循环水路结构的图,仅示出说明所需的要素。
通过驱动循环泵25,由过滤器单元15(参照图4)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循环水路55而被吸入并向第二循环水路57输出。第二循环水路57从下方向上方延伸并将水导至积存于外槽4内的水的正常水位(由单点划线72表示)的上方。该水利用U形转弯部26从朝向上方转向朝向下方,并流入气液混合器27。因此,在气液混合器27中,水自上向下流动。气液混合器27相比积存于外槽4内的水的正常水位72,也配置于上方。因此,利用循环泵25向第二循环水路57输出的水,在水位72的上部,流动方向反向,在水位72的上方,以自上向下落下的方式在气液混合器27流动,因此,在气液混合器27内强势流下。接着,通过第三循环水路59,自外槽4的背面下方向外槽内流入。
这样,由于构成包含用于将水导向外槽4内的水位72上方的第二循环水路57、以及使导向上方的水反向的U形转弯部26的结构,因此,可以将气液混合器27配置于外槽4内的水的水位72的上方,并且,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气液混合器27。由此,由水位72产生的水压不会妨碍在气液混合器27内流动的水流动,在气液混合器27内流动的水除由循环泵25产生的压送力外,利用重力的作用自上向下强势流下。其结果是,如后所述,在气液混合器27,在流路内产生负压,能够有效地将包含臭氧的净化空气取入水中。
并且,在气液混合器27流下的水经由第三循环水路59导至下方并自外槽4的背面下方向外槽4内循环。该循环的水为混入有包含臭氧的净化用空气的细小气泡的水,该水自外槽4的下方回到洗涤水槽3内,由此,水中包含的净化用空气的细小气泡在洗涤水槽3内自下向上移动,在洗涤水槽3内,能够有效地对衣服进行杀菌、除臭等净化。
另外,第三循环水路59也可以构成为一直延伸至外槽4的下方,并使水自外槽4背面的中途向外槽4内循环。
另外,附图标记61是空气管,通过空气管61向气液混合器27供给包含臭氧的净化用空气。
<U形转弯部及气液混合器的结构>
图6是表示U形转弯部26及气液混合器27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U形转弯部26及气液混合器27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树脂管道并进行连结而构成。气液混合器27包含有文丘里管73、空气取入口74及缓冲室75。
图7是表示气液混合器27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气液混合器27如上所述,包含文丘里管58。文丘里管58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具有流路直径变化的构成一连串的三种流路,即在上方具有流路直径大的上游路径78、在上游路径78的下方具有流路直径收缩而变小的节流部流路77、在节流部流路77的下方具有流路直径逐渐变大的下游路径79这三种流路。当水向上游路径78→节流部流路77→下游路径79流动时,在节流部流路77流动的水的速度(流速)变快。而且,在节流部流路77的内侧壁形成有空气引入用的小孔80。该小孔80与连结在文丘里管58外侧面的缓冲室75相连。自空气取入口74向缓冲室75供给空气。在缓冲室75的入口配置有例如橡胶制成的单向阀81。单向阀81不妨碍空气自空气取入口74向缓冲室75内流入,但起到阻止气体或液体自缓冲室75内向空气取入口74方向流出的作用。
自U形转弯部26向下方流下的水向上游路径78强势流入,在节流部流路77,流速进一步变快。因此,产生能够经由空气引入孔80取入缓冲室75的空气的负压。利用负压,缓冲室75的包含臭氧的净化用空气通过空气引入孔80流入节流部流路77,成为细小的气泡而混入流动的水中。
另外,当节流部流路77的水停止流动时,有可能导致水通过空气引入孔80向缓冲室75流入,进而自空气取入口74向臭氧发生器19(参照图4)方向倒流。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室75具有单向阀81。其结果是,臭氧发生器19不会因通过空气管61而倒流的水导致产生不良情况。另外,在干燥工序中,洗涤水槽3内的蒸气有可能侵入第三循环水路59、通过文丘里管58自空气引入孔80侵入缓冲室75进而自空气取入口74向臭氧发生器19倒流。但是,利用单向阀81也阻止干燥时的蒸气的倒流。
节流部流路77的内径(直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φ=8mm,该内径φ如后所述,比过滤器单元15中的过滤器的过滤孔的直径大。其结果是,在节流部流路77,不用担心流动的水中包含的线头等异物堵塞。
<过滤器单元的结构>
接着,说明过滤器单元15的结构。
如在图2中已说明的那样,过滤器单元15安装于洗涤干燥机1的前侧右下方部。如在图4中已说明的那样,过滤器单元15具有外壳150、流入口151、排水口152、第一流出口153及第二流出口154。
图8是过滤器单元15的立体图,表示自斜前方看洗涤干燥机1时的过滤器单元15的立体图。
参照图8,过滤器单元15具有外壳150、流入口用管道155、排水口用管道156、流出口用管道157、158、正面安装板159、及安装用支腿160。各部件由树脂(例如聚丙烯)形成,相对于外壳150一体形成的正面安装板159及安装用支腿部160、以及另外形成的排水口用管道156、流入口用管道155及流出口用管道157、158液体密封地连接而构成一体化结构。
在正面安装板159及安装用支腿部160安装于洗涤干燥机1的框体2的状态下,外壳150具有自前方朝向后方向斜下方延伸的长形状。在外壳150的上表面150a形成有未图示的孔,以与该孔连通的方式附设有流入口用管道155。在流入口用管道155上端的开口端即流入口151,如在图4中已说明的那样,连接有水路45。在突出形成于流入口用管道155中途部的筒状突起161,连接有在图4中已说明的软管54。
外壳150的左右侧面及底面构成不存在分界线且向下方鼓起成圆弧状的外壳侧底面150b。
排水口用管道156沿外壳150的长度方向的交差方向、更具体地说沿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自外壳侧底面150b向侧方突出,其前端构成排水口152。排水口用管道156自外壳150的长度方向里侧(倾斜延伸的外壳150的下方侧)突出。
流出口用管道157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大致弯曲成直角,沿外壳150的长度方向看,流出口用管道157向外壳150安装的安装位置为流入口用管道155的安装位置与排水口用管道156的安装位置的中间位置。排水口用管道157以自外壳150的侧底面150b向侧方突出的方式安装,大致弯曲成90°的前端侧构成第二流出口154。而且,以自流出口用管道157分支的方式连接有流出口用管道158,该管道158的前端构成第一流出口153。在排水口152、第一流出口153及第二流出口154,如在图4中已说明的那样,分别连接有第二排水阀48的吸入侧、第一循环水路55及贮水用水路62。
在正面安装板159形成有过滤器插入口162。过滤器插入口162与外壳150的内部空间连通。过滤器本体83(参照图9)自过滤器插入口162插入外壳150内,通过对操作盖85进行转动操作,构成图8所示的状态,由此,过滤器单元15成为能正常发挥作用的状态。
并且,在正面安装板159的形成有过滤器插入口162的位置的下方两侧设有向前方突出的肋113,在该肋113形成有用于转动自如地安装后述活动体(参照图21)的卡合孔114。
图9是表示过滤器本体83的结构的立体图。过滤器本体83包含有作为过滤部件的筐部件84及操作盖85。筐部件84由树脂成形,上面敞开,在侧面及底面排列形成有多个过滤孔或过滤细缝。
图10是表示自过滤器本体83拆下操作盖85后的筐部件84单体结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9、10,排列形成于筐部件84的过滤孔包含有孔(最大孔径)大小为规定尺寸以下的小过滤孔86、孔大小相对较大的大过滤孔87、以及在排列成梳状的棒体88之间被划分的细缝孔89。小过滤孔86排列形成于筐部件84的跟前侧左侧面及跟前侧底面的一部分,排列形成有小过滤孔86的面构成再利用水过滤面90。另一方面,排列形成有大过滤孔87的筐部件84的后方左侧面、后面、底面的一部分及右侧面的一部分、以及设有多个棒体88且划分有细缝孔89的面,构成排出水过滤面91。而且,在再利用水过滤面90与排出水过滤面91之间的分界,以自筐部件84外表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分隔用肋92、93。
并且,筐部件84的前面由密封壁94堵住,环状凸缘95自密封壁94的周围伸出(参照图10)。
相对于图10所示的凸缘95,如图9所示,操作盖85旋转自如地嵌入。因此,能够使操作盖85与筐部件84彼此相对旋转。在操作盖85的里侧周面具有由橡胶等构成的密封圈96。过滤器本体83的筐部件84自图8所示的过滤器插入口162向外壳150内插入,在插入后,通过转动操作盖85,过滤器插入口162与操作盖85之间由密封圈96液体密封地被密封,从而完成过滤器本体83向外壳150的安装。另外,在外壳150内,以筐部件84的方向成为预先确定的方向的方式,将外壳150的内侧壁形状构成为特定形状。
图11是过滤器单元15的俯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A-A的过滤器单元15的纵剖面图。另外,图13是沿着图11的B-B的过滤器单元15的横剖面图,图14是沿着图11的C-C的过滤器单元15的横剖面图。
如图12所示,在筐部件84具有向底面下方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外壳15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93。在将筐部件84设置于外壳150内时,该肋93形成为与外壳150的内底面150c之间的间隙成为d(mm)(d为小过滤孔的大小(最大孔径)以下)的形状。而且,肋93的一部分931与外壳150的内底面150c接触而起到对外壳150内的筐部件84进行定位的作用。在图12中,在自存在于跟前侧的排出水过滤面91所包含的大过滤孔87及细缝孔89(参照图10)向筐部件84外侧流出、通过筐部件84的下面与外壳150的内底面150c之间并向流出口用管道157的入口157a流动的水中包含有较大异物的情况下,肋93起到阻止该异物向入口157流入的作用。接着,参照图13,在将过滤器本体83向外壳150内设置的状态下,突出设置于筐部件84外表面侧的肋92,将外壳内侧面及内底面150c与筐部件84之间的间隙限定为规定尺寸d(mm(d为小过滤孔的大小(最大孔径)以下)。因此,在通过筐部件84的例如形成于里侧侧面的大过滤孔87并向筐部件84外流出的水,通过筐部件84与外壳150的内侧面或内底面150c之间的间隙并向跟前侧流动,且要向流出用管道157流入的情况下,在该流动的水中包含有相对较大的异物时,起到阻止该异物向流出用管道157侵入的作用。
这样,以包围形成有小过滤孔86的再利用水过滤面90周围的方式形成有肋92及93,该肋92及93与外壳150的内面相对,从而构成为在再利用水过滤面90的周围不生成比小过滤孔86的大小大的间隙。由此,流入筐部件84内的水构成为,通过形成有小过滤孔86的再利用水过滤面90而被过滤,通过再利用水过滤面90的水及通过肋92、93与外壳150的内面之间的间隙的水,向流出口用管道150流入。因此,在向流出口用管道157流入的水中不包含比小过滤孔86大的异物。
而且,通过将小过滤孔86的大小(最大孔径)设定为比气液混合器27的文丘里管58的节流部流路77的内径φ小,在文丘里管58流动的水中不存在比节流部流路77的内径φ大的异物,在流路直径收缩的节流部流路77,不存在异物堵塞而导致在文丘里管58流动的水的流速降低或停止的情况。
如图14所示,自排水口用管道156流出的水由形成于筐部件84的大过滤孔87及细缝孔89过滤,因此,不存在较大异物不能通过排水口用管道156流出而堵塞排水孔的情况。
由图8~图14可知,过滤器单元15的外壳150构成自前方朝向后方并向斜下方延伸的长形状,在该外壳150内收纳有过滤器本体83的筐部件84。而且,流出口用管道157与排水口用管道156相比安装于前方侧,即安装于外壳150的相对上侧。与此相应地,如图9、图10所示,再利用水过滤面90位于前方侧(上方侧),排出口过滤面91位于后方侧(下方侧)。因此,在向筐部件84内流入的水中包含有异物的情况下,较大异物朝向后方侧(下侧)落到水中,异物较少的水通过再利用水过滤面90而被过滤。即,构成过滤器单元15中的洗涤水和漂洗水的过滤效率高的结构。
<告知操作盖的操作不良的结构>
接着,对如下结构进行说明,即在适当操作过滤器单元15的操作盖85而过滤器本体83未正确安装于外壳150的情况下,用于告知使用者安装处于不良情况的结构。
图15是洗涤干燥机1的局部主视图。在洗涤干燥机1的正面下方右侧,在框体2形成有窗100。在本实施方式中,窗100为角部倒圆角后的长方形状,但窗100的形状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在窗100上可开闭地安装有罩101。
图16是自斜前方看洗涤干燥机1的下方部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6所示,罩101以其下方两侧为轴向前方转动,能够自图15所示的关闭窗100的状态移动到该图16所示的打开窗100的状态。在打开罩101时,使用者的手指卡在形成于罩101上边的拉手凹部102,并向前方施力,从而打开罩101。
当打开罩101时,配置于罩101后方的过滤器单元15的操作盖85露出。由于在操作盖85的周围存在在图8中已说明的外壳150的正面安装板159,且利用正面安装板159堵住窗100的里侧,因此,不能透过窗100来确认正面安装板159后方的过滤器单元15整体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101与操作盖85之间具有活动体103。如图16所示,当打开罩101时,活动体103利用自重向前方转动。在活动体103向前方已转动的状态下,活动体103不妨碍操作盖85的操作,使操作盖85向左旋转,松开与过滤器插入口162嵌合的操作盖85,将过滤器本体83向前方拉出,从而能够进行附着于过滤器本体83、特别是附着于筐部件84的异物的除去等,进行过滤器本体83的维护。而且,在维护后,自过滤器插入口162插入筐部件84,将操作盖85向右转动,从而能够将过滤器本体83安装于外壳150。
在过滤器本体83被安装于外壳150并正确转动操作盖85的状态下,操作盖85的操作肋104成为水平方向。而且,在操作肋104成为水平的状态下,如图17所示,活动体103能够向上方转动。即,由于操作盖85的操作肋104沿水平方向延伸,因此,操作肋104不会妨碍活动体103向上方转动,活动体103能够向上方转动。
通常,如图17所示,不需要单独将活动体103向上方转动,若自图16的状态关闭罩101,则按压罩101的内面而使活动体103向上方转动。而且,如图18所示的洗涤干燥机1下方部的右侧面局部剖面图所示,向上方转动的活动体103不会成为关闭罩1时的障碍,能够将罩101设为与框体2的正面共面的封闭状态。
然而,如图19所示,在如下情况下,即操作盖85的操作不合适、操作盖85未正确地转动、过滤器插入口162与操作盖85之间的密封不完全而导致水有可能自过滤器插入口162向前方漏出的情况下等,活动体103不能转动至上方规定位置。
即,在操作盖85未适当操作的情况下,操作肋104不位于水平方向,而成为图19所示的垂直方向、或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操作肋104干涉活动体103,活动体103不能转动至上方规定位置。其结果是,如图20的洗涤干燥机1的下方部右侧面局部剖面图所示,活动体103阻碍将罩101完全关闭。即,活动体103碰到罩101的内面,从而不能关闭罩101。
由于不能关闭罩101,故使用者通过确认操作盖85的状态,可知操作盖85的操作不合适。
这样,构成为在操作盖85未合适地操作的情况下不能关闭罩101,在使用者未正确进行过滤器单元15的操作盖85的操作的情况下,告知使用者该情况,以防止自过滤器单元51产生漏水等。
<活动体的结构>
图21是表示活动体103的具体结构的图,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右侧视图、D是自斜上方看的立体图、E是自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参照图21,活动体103包含有:垂直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臂板105、左臂板106;以及设于右臂板105及左臂板106之间、且沿横向延伸并将右臂板105及左臂板106连结的干涉板107。在右臂板105的里侧下方,设有向左臂板106方向(内方)突出的卡合支轴108。而且,在左臂板106的里侧下方,设有向右臂板105方向(内方)突出的卡合支轴109。卡合支轴108及109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将卡合支轴108及109嵌入过滤器单元15的外壳150的正面安装板159所具有的卡合孔14(参照图8)中,活动体103上下转动自如地被安装。
右臂板105的前后方向长度比左臂板106的前后方向长度长,相比左臂板106,前端向前方突出。因此,在俯视时,干涉板107形成其前端边自右向左倾斜地延伸的形状,右侧的宽度比左侧宽。而且,干涉板107的后端边形成朝前方弯曲成圆弧状的形状。通过使右臂板105的长度比左臂板106长,活动体103中的仅右臂板105的前端部能够与罩101的内表面(参照图16)接触。通过将罩101的内表面与活动体103的接触点设为仅在右臂板105的前端部,从而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更顺畅地进行活动体103的转动,该活动体103与罩101的关闭运动连动地进行转动。
在操作盖85未适当操作的情况下,干涉板107与操作盖85的操作肋104干涉(冲突),活动体103不会进一步向上方转动。在干涉板107的横向两端部与右臂板105及左臂板106的结合部,具有沿与干涉板107及右臂板105、左臂板106的面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加强横挡110,以便即使干涉板107碰到操作肋104,干涉板107也不会容易地弯曲而变形。
在活动体103转动到上方时,干涉板107与操作盖85的操作肋104大致平行地邻接,阻止操作肋104移动。因此,干涉板107也起到限制操作盖85因振动等而导致其松开地转动的作用。
活动体103以卡合支轴108、109为中心自由转动,但如之前已说明的那样,用于调整活动体103重心的重心调整部111突出设置于右臂板105的外表面及左臂板106的外表面,以便在打开罩101时,使活动体103利用自重自操作盖85离开地向前方转动。
而且,在卡合支轴108附近突出设置有止动突起112,以便在活动体103以卡合支轴108、109为中心向前方转动时,使活动体103的转动位置停在预先确定的角度位置。参照图16,在活动体103向前方转动时,当活动体103转动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止动突起112例如碰到正面安装板159,该止动突起112起到限制活动体103的转动角度位置的作用。由此,能够使活动体103停止在规定的角度位置,能够防止活动体103转动至碰到罩101的位置。假设使活动体103碰到罩101而停止,则在关闭罩101时,活动体103起到支撑部件那样的作用,有可能产生难以关闭罩101的弊端。
<控制电路的结构>
图22是用于说明洗涤干燥机1的电气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图22的框图仅示出洗涤干燥机1执行干燥工序时所需的要素。
控制部120是洗涤干燥机1的控制中枢,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例如包含于电气安装部件12(参照图1)。
向控制部120输入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及基板温度传感器123的检测温度。
如参照图3已说明的那样,从空气流动方向来看,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设于干燥风路20的、鼓风机21的跟前。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对自洗涤水槽3通过干燥风路20流出并在干燥风路20内与水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温度进行测定。
如参照图3已说明的那样,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配置于与外槽4的背面下方连接的干燥风路20的下端部。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是用于对在干燥风路20内与自洗涤水槽流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如参照图1已说明的那样,基板温度传感器123是配置于框体2内的下前方的电气安装部件12包含的电路基板所具有的温度传感器。基板温度传感器123为了检测配置有洗涤干燥机1的环境温度(与室温成比例,为室温+10℃左右的温度)而设置。
在控制部120连接有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鼓风机马达126、干燥用泵23、给水阀17、第二排水阀48及DD马达6。利用控制部121控制这些与其连接的各部件的驱动。
如参照图1已说明的那样,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设于干燥风路20中的鼓风机21的下游侧,对循环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能够由例如半导体加热器构成,两个加热器的发热容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相等的发热容量。如后所述,根据干燥工序的进展进行控制,以便仅对一个干燥加热器124或干燥加热器125进行通电、或对两个干燥加热器124及干燥加热器125都进行通电。鼓风机马达126在干燥工序中被驱动以使空气在干燥风路20循环。利用鼓风机马达126,使鼓风机21旋转。
干燥用泵23在干燥工序中被驱动以使水箱11的水在干燥风路20内循环。如已说明的那样,由干燥用泵23自水箱11汲出的水,作为热交换、冷却、洗净用的水向干燥风路20供给,该被供给的水在干燥风路20向下方流动,并自外槽4的排水口42通过水路43、第一排水阀44、45、过滤器单元15、贮水用水路62及贮水阀63回到水箱11,以此进行循环。因此,水箱11的容量(积存于水箱11的水量)也可以不是积存干燥工序中向干燥风路20供给的全部容量的水所需的容量。可以是比上述全部容量的水少的小容量的水箱11,通过使水箱11的水进行循环,边节水边在干燥工序中循环供给水。
给水阀17被控制,以便在干燥工序的后期,替代水箱11的再循环水进行循环的情况,作为热交换水而供给更凉的自来水。
第二排水阀48被控制,以便在干燥工序的末期排出水箱11的水。DD马达6被控制以便使洗涤水槽3的滚筒5旋转。
<干燥工序的控制动作>
图23是用于说明洗涤干燥机1的干燥工序中的运转控制的内容的时序图。参照图23的时序图,说明洗涤干燥机1的干燥工序的控制动作。
在洗涤干燥机1中,当开始干燥工序时,对干燥加热器A124通电,例如延迟约30秒左右,对干燥加热器B125通电。之所以不同时对两个干燥加热器124、125进行通电是为了抑制冲击电流。
另外,干燥用泵23进行强运转。之所以与开始干燥工序同时使干燥用泵23在规定时间进行强运转,是为了确认水是否积存于水箱11。
并且,因开始干燥工序,鼓风机马达126进行弱运转。第二排水阀48被关闭,利用干燥用泵23进行循环的水箱11内的水不会自水路49向外部排水软管50(参照图4)排出。
伴随着开始干燥运转,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干燥用泵68及鼓风机马达126如上所述被驱动,由此,洗涤水槽3内的空气通过干燥风路20慢慢流动,并利用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被加热而向洗涤水槽3内循环。由于循环的空气利用通电的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被加热,因此,利用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4检测到的滚筒出口温度TDO描绘出具有较大斜度的上升曲线。
另一方面,由于干燥用泵23强运转而使大量的水在干燥风路20内落下、以及自洗涤水槽3流出的空气的温度未充分加热,因此,利用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的除湿水温度TW几乎不上升。
该控制状态作为最初干燥例如持续约25分钟,在干燥工序开始后大约经过25分钟时,鼓风机马达126自弱运转切换到中等运转,进而切换到强运转,在干燥风路20内循环的空气的循环量增加。
接着,在运转开始后的25分钟至70分钟期间,作为干燥初期,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都继续被通电,鼓风机马达126进行强运转,而干燥用泵23停止驱动。当干燥用泵23停止驱动时,在干燥风路20内,不进行循环的空气的除湿,空气由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加热,循环的空气的温度、即由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检测到的滚筒出口温度TDO逐渐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干燥用泵23停止,因此,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不检测除湿水的温度,而主要检测自洗涤水槽3流出的高温多湿的空气中的水分温度。由于空气被加热,因此,检测到的除湿水温度TW快速上升。
接下来,在干燥工序开始后的70分钟至130分钟期间,作为干燥中期,进行如下控制。
即,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都继续被通电,鼓风机马达126切换到中等运转,循环的空气的风量稍微减少,干燥用泵23进行弱运转且水箱11内的水进行循环,以便在干燥风路20内进行热交换。干燥用泵23运转并将水箱11的水作为除湿水向干燥风路20内供给,由此,由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的除湿水温度TW一下子下降、之后逐渐上升。其理由是,在干燥风路20内由于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循环的空气的热量被水吸收而使水的温度上升。
而且,由于循环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由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检测到的滚筒出口温度TDO在干燥中期的前半期热量被吸收而使温度暂时下降,但与除湿水温度逐渐上升相应地,循环空气的温度也逐渐上升。
干燥中期在干燥工序开始后例如130分钟结束,接着,切换到干燥后期的运转。在干燥后期的运转中,与干燥中期的运转的不同之处在于,干燥用泵23切换到强运转,鼓风机马达126切换到弱运转。当干燥用泵23进行强运转时,在干燥风路20内流动的除湿水的量增加,因此,在到达干燥后期时,由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的除湿水温度TW暂时下降,但由于除湿水与循环的空气继续进行热交换,因此其温度逐渐上升。另一方面,由于鼓风机马达126切换到弱运转,在干燥风路20循环的空气,其风量减少,利用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被充分加热,因此,即便因热交换而使温度下降,由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检测到的滚筒出口温度TDO也自大致平稳状态逐渐上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干燥中期及干燥后期的各期间中,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及鼓风机马达126同步地中断一定期间(例如2~3分钟)的通电。在干燥工序中,作为决定干燥性能的一个要素,为在干燥风路20内循环的空气的温度,滚筒出口温度TDO希望维持在规定的高温。在干燥运转中,当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中断时,循环的空气温度(滚筒出口温度TDO)降低,在与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中断同步地使鼓风机马达126停止时,空气的循环停止,空气的温度不会下降,而大致维持在该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入如下控制,即在干燥中期及干燥后期,例如使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及鼓风机马达126同步地停止数分钟且在干燥中期及干燥后期各停止一次,由此,几乎不会使干燥性能恶化,能实现节能运转。
接着,对干燥工序的结束时期的检测方式进行说明。干燥时间因需要干燥的衣服量和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不是利用时间来控制结束,如以下说明所述,根据基于温度的控制来自动进行检测。
在图23中,在上方由实线表示的温度曲线TDO+TW是滚筒出口温度TDO与除湿水温度TW的合计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干燥工序开始后10分钟,将TDO+TW的值存储在控制部120内的存储器中。将该温度例如作为T1。接着,在干燥工序开始后例如经过120分钟以后,监控TDO+TW,将该温度作为T2。接着,当T2与T1的温度差TX=T2-T1达到预先确定的温度时,检测为干燥运转结束。
另外,由基板温度传感器123检测的作为基板温度的室温TB在干燥工序中大致一定,但由于洗涤干燥机1工作,因此,根据伴随着洗涤干燥机工作而产生的温度上升,室温TB缓慢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1中,由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加热后的(进行热交换后的)循环空气的温度,利用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作为滚筒出口温度TDO而被检测,而且,循环空气的温度作为进行热交换的除湿水温度TW由除湿水温度传感器122间接地被检测,随着干燥工序的进行,这两个温度TDO、TW上升。因此,滚筒出口温度TDO与除湿水温度TW的合计值T2随着干燥时间的经过上升幅度增大,通过检测该合计值T2上升多大程度,能够较高精度地确定干燥结束。另外,作为参考,以往,干燥运转的结束确定仅依赖于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21的检测温度。
在检测到干燥工序的结束时期时,在图23中,干燥加热器B125暂时停止,但也可以不进行该停止。
在基于温度差TX=T2-T1进行干燥结束检测后,在经过一定期间例如5分钟的时刻,首先,停止干燥加热器A124的通电,接着,在其后的数分钟后,停止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接着,与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停止同时停止干燥用泵23,第二排水阀48自关闭切换到打开。其结果是,为了进行热交换而供给的水箱11内的水,通过水路49及外部排水软管50向机外排出。另外,如果在打开第二排水阀48后,仍使干燥泵68在短时间内继续运转,则能够将水箱11内的水全部排出。
在停止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后,鼓风机马达126切换到强运转,干燥风路20内的循环风量增多,进行降温工序。降温工序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内(例如10分钟左右)进行。降温工序用于降低收纳于洗涤水槽3内的干燥后的衣服的温度。在降温工序中,优选控制给水阀17,以便自水路39向干燥风路20内供给自来水。这是因为,在降温工序中循环的空气利用自来水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迅速降低温度。
图24是用于执行上述图23所示的时序图的控制流程图,该控制流程利用图22所示的控制部20来执行。
参照图24,对利用控制部120执行的干燥工序中的控制运转进行说明。
当开始干燥工序中的运转时,利用控制部120,按照DD马达6、干燥用泵68、鼓风机马达126、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的顺序通电(步骤S1)。接着,判断是否处于在运转开始后至例如经过25分钟的最初干燥的时期(步骤S2),在最初干燥期间,对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这两者通电,加热器进行强运转,干燥用泵23也进行强运转,冷却水大量循环,与此相反,鼓风机马达126处于弱运转、循环风量少(步骤S3)。
结束最初干燥,在干燥运转开始后的25分钟至70分钟期间的干燥初期(在步骤S4为“是”),向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通电,干燥用泵23停止,水箱11的水的循环停止,鼓风机马达126进行强运转(步骤S5)。由此,洗涤水槽3内的空气迅速被加热,空气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该控制在干燥中是有效的,有助于缩短干燥时间。
接着,判断是否处于在干燥运转开始后的70分钟至130分钟的干燥中期(步骤S6),在处于干燥中期时,判断是否处于在干燥运转开始后经过120分钟且经过123分钟之前的期间(步骤S7)。在进入干燥运转中期后,紧接着,控制按照步骤S6→S7→S9进展,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被通电而使加热器进行强运转,干燥用泵23进行弱运转而使再循环水的循环减少,鼓风机马达126进行中等运转而使循环的空气的风量成为中等程度(步骤S9)。由此,迅速加热循环的空气,使洗涤水槽3内的空气温度迅速上升,促进衣服的干燥,从而能够有助于缩短干燥运转时间。
在干燥中期的中途,在步骤S7判定为“是”时,中断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并且,鼓风机马达126的运转也同步地中断(步骤S8)。由此,干燥风路20内的空气温度几乎不降低,随着干燥的进展而中断向加热器124、125及鼓风机马达126通电,能够实现节能。
接着,控制进入步骤S10,在判定为处于降温工序时,停止向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通电,停止干燥用泵23的运转,利用给水阀17,作为除湿水向干燥风路20供给自来水。接着,鼓风机马达126进行强运转而使循环风量增加,洗涤水槽3内被加热的空气迅速循环而被冷却,伴随于此,洗涤水槽3内的衣服温度降低(步骤S11)。
接着,当降温工序持续规定时间而判定为结束时(步骤S12),干燥运转结束。
另外,在步骤S10中,当判定为不处于降温工序中时,向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通电,并且,干燥用泵23进行强运转而使大量的水向干燥风路20供给。而且,鼓风机马达126切换到弱运转,循环的风量减少(步骤S13)。当利用干燥用泵23使大量的水向干燥风路20供给时,附着在干燥风路20内面的线头等异物被洗净,在干燥工序的最后阶段能够进行干燥风路内的净化。
图25是表示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控制的变形例的时序图。图25的时序图中,由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加热后的空气温度作为加热部出口温度,在上方部由实线示出。而且,在其下方,示出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状态,在其再下方,示出鼓风机马达126的驱动状态。
另外,加热部出口温度仅示出基于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而引起的温度变化,省略循环的空气利用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引起的温度变化。
在开始干燥运转、两个干燥加热器A124、干燥加热器B125以存在时间差的方式被通电且鼓风机马达126进行弱运转时,加热部出口温度急剧上升。接着,在干燥初期,鼓风机马达126自弱运转切换到强运转,在干燥风路20循环的空气的风量增加时,加热部出口温度暂时下降,但随着运转时间的经过而逐渐上升。在图25所示的时序图中,在自干燥中期转移到干燥后期时,使两个干燥加热器中的一个即干燥加热器B125在规定时间内、例如数分钟~10分钟左右中断通电,与此相应地,使鼓风机马达126进行弱运转。在中断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且同步地使鼓风机马达126的运转成为弱运转时,如图示所示,加热部出口的空气温度几乎不变化,能够继续干燥后期的运转。
作为参考,由虚线示出如下情况,即仅中断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使鼓风机马达126继续进行强运转。当暂时仅仅中断干燥加热器B125的通电时,加热部出口温度(干燥空气温度)较大地下降。当空气温度较大地下降时,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所需时间变长。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若与使干燥加热器成为弱运转同步地将鼓风机马达126切换到弱运转,则用于干燥的空气温度不会降低,可以减少通电量,从而能够实现节能运转。
图26是干燥工序的控制的另一变形例。在图26中,在最上部由实线示出加热部出口温度(通过干燥加热器A124及干燥加热器B125之后的、向洗涤水槽3供给的循环空气的温度),在其下方,示出在干燥工序中逐渐上升的基板温度(室温)TB。通常,基板温度与室温成比例,为室温+10°左右的温度。基板温度TB随着干燥运转时间的经过而缓慢上升。
在干燥运转中,需要对在干燥风路20循环的空气进行除湿并进行冷却。为此,干燥用泵23被驱动,水箱11的水循环供给,但如之前已说明的那样,在干燥开始时,干燥用泵23兼有用于确认水是否积存于水箱11的动作而进行强运转,在干燥初期,为了使加热部出口温度(循环风的温度)优先上升,停止干燥用泵23的驱动,在干燥中期,为了对循环的干燥风进行除湿,干燥用泵23进行弱运转。接着,在到达干燥后期时,干燥用泵23进行强运转,与空气的热交换量增加,干燥效率提高。
在图26的控制中,在干燥后期,当基板温度TB达到规定的温度、例如45℃以上时,供给自来水替代水箱11的水,作为用于对在干燥风路循环的干燥风进行除湿而供给的水。因此,当检测到基板温度TB达到预先确定的温度以上时,停止干燥用泵23的驱动,切换给水阀17,将自来水向干燥风路20供给。由此,虽然在干燥风路20循环的空气的温度稍微下降,但可以提高循环风的除湿效率,其结果是能够谋求缩短干燥时间。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洗涤水槽;
循环水路,其配置于所述洗涤水槽的外侧,两端与所述洗涤水槽连结;
循环用泵,其设于所述循环水路,自循环水路的一端汲出洗涤水槽内的水,并将汲出的水自循环水路的另一端排出以使其回到洗涤水槽内;
过滤器,从水的流向来看,其在所述循环水路设于所述泵的上游侧,用于对汲出的水进行过滤以捕获杂物;
净化用空气生成器,其用于生成净化用空气;
气液混合器,从水的流向来看,其在所述循环水路设于所述泵的下游侧,用于将所述净化用空气生成器生成的净化用空气混入到在循环水路流动的水中;
干燥风路,其配置于所述洗涤水槽的外侧,两端与所述洗涤水槽连结,在干燥工序中使用;
送风加热机构,其设于所述干燥风路,在干燥工序中,用于自干燥风路的一端吸出洗涤槽内的空气,对该空气进行加热并使其自干燥风路的另一端回到洗涤水槽;
风路水供给路径,其自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侧分支,用于将过滤后的水供给到所述干燥风路的规定位置;
干燥用泵,其设于所述风路水供给路径,用于将由所述过滤器过滤后的水导向干燥风路并在干燥风路内落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混合器包含:具有用于使水通过的节流部的文丘里管和与文丘里管的节流部汇合并用于向节流部供给净化用空气的空气供给路径;
所述文丘里管的节流部的内径比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孔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包含:外壳和收纳于外壳内且能够自外壳拆下的过滤部件,
在外壳形成有:用于使自所述洗涤水槽流出的水向外壳内流入的流入口、用于使外壳内的水作为再利用水而流出的流出口、以及用于将外壳内的水向机外排出的排水口,
所述过滤部件包含:形成有相对较小的过滤孔的再利用水过滤面以及形成有相对较大的过滤孔的排出水过滤面,
自所述流入口向外壳内流入的水,其仅有通过所述再利用水过滤面的水能够自所述流出口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流出口具有:将自流出口流出的水导向所述干燥用泵的水路、以及自导向所述干燥用泵的水路分支的分支水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口相对地形成于外壳的上方,所述排水口相对地形成于外壳的下方,
所述过滤部件在外壳内构成为,所述再利用水过滤面与排出水过滤面相比位于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含长形状部,长形状部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长形状部的相对上方位置形成有流出口,在长形状部的相对下方位置形成有排水口。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为了阻止未流过所述再利用水过滤面的水流向所述流出口,在所述过滤部件具有自再利用水过滤面的周围向外突出且使过滤部件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缩小到规定尺寸以下的肋。
CN2008801179083A 2007-11-29 2008-11-28 洗涤干燥机 Active CN101874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9191A JP2009131400A (ja) 2007-11-29 2007-11-29 洗濯乾燥機
JP309191/07 2007-11-29
PCT/JP2008/071730 WO2009069786A1 (ja) 2007-11-29 2008-11-28 洗濯乾燥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4134A true CN101874134A (zh) 2010-10-27
CN101874134B CN101874134B (zh) 2012-07-25

Family

ID=4067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79083A Active CN101874134B (zh) 2007-11-29 2008-11-28 洗涤干燥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11116B2 (zh)
EP (1) EP2224052A1 (zh)
JP (1) JP2009131400A (zh)
KR (1) KR101554756B1 (zh)
CN (1) CN101874134B (zh)
TW (1) TWI360598B (zh)
WO (1) WO200906978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5064A (zh) * 2011-10-19 2012-04-25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臭氧水洗涤及漂洗系统
CN104185702A (zh) * 2011-12-20 2014-12-03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存储容器和氧化剂发生器的家用器具以及用于其运行的方法
CN105350273A (zh) * 2015-10-31 2016-02-24 成都美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蒸汽柜
CN105463793A (zh) * 2014-08-19 2016-04-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线屑自动清除装置及洗衣机
CN105862325A (zh) * 2016-05-07 2016-08-17 宁波同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臭氧水洗涤设备
WO2017101764A1 (zh) * 2015-12-14 2017-06-2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贮水箱以及洗衣机
CN108589167A (zh) * 2018-05-17 2018-09-28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干燥功能的洗衣机
CN111676669A (zh) * 2020-05-11 2020-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涤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2955598A (zh) * 2018-11-13 2021-06-1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干一体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56503B1 (ko) * 2002-11-26 2006-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의 건조 시간제어 방법
KR101253150B1 (ko) * 2006-04-17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341461B1 (ko) * 2006-12-15 2013-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팀 건조기
US7941936B2 (en) * 2007-05-24 2011-05-17 Ingenious Designs Llc Garment drying apparatus
KR101756676B1 (ko) * 2010-04-28 2017-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이드부재 및 이를 가지는 세탁기
EP2733252A1 (en) 2012-11-16 2014-05-21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Method of operating a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and heat pump laundry dryer or heat pump washing machine having drying function
EP2733254A1 (en) * 2012-11-16 2014-05-21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Heat pump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heat pump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3498319A (zh) * 2013-10-21 2014-01-08 邵宏 洗衣机回收水水箱
WO2019027295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ASHING MACHINE
DE102019203576A1 (de) * 2019-03-15 2020-09-17 BSH Hausgeräte GmbH Wäschepflegegerät mit einem Filter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4198A (ja) * 1991-01-30 1992-09-01 Ozonshiya:Kk 洗浄方法及びオゾン水洗濯機
KR960014704B1 (ko) * 1993-07-19 1996-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존 살균 세탁기
CN1207427A (zh) * 1998-04-14 1999-02-10 李世维 滚筒式洗衣机与烘干机
JP2002035492A (ja) 2000-07-27 2002-02-05 Toshiba Corp 洗濯乾燥機
JP2003236290A (ja) 2002-02-20 2003-08-26 Toshiba Corp 洗濯機
JP4244198B2 (ja) * 2004-03-15 2009-03-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方法
KR100617110B1 (ko) * 2004-04-09 2006-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건조겸용 드럼세탁기
JP4439417B2 (ja) 2005-03-11 2010-03-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乾燥機
JP2007007155A (ja) * 2005-06-30 2007-01-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洗濯機、洗濯機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すすぎ排水の再利用方法
JP4667247B2 (ja) * 2006-01-06 2011-04-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4767021B2 (ja) 2006-01-10 2011-09-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洗濯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5064A (zh) * 2011-10-19 2012-04-25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臭氧水洗涤及漂洗系统
CN104185702A (zh) * 2011-12-20 2014-12-03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存储容器和氧化剂发生器的家用器具以及用于其运行的方法
CN104185702B (zh) * 2011-12-20 2016-06-01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存储容器和氧化剂发生器的家用器具以及用于其运行的方法
CN105463793A (zh) * 2014-08-19 2016-04-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线屑自动清除装置及洗衣机
CN105463793B (zh) * 2014-08-19 2020-01-1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线屑自动清除装置及洗衣机
CN105350273A (zh) * 2015-10-31 2016-02-24 成都美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蒸汽柜
WO2017101764A1 (zh) * 2015-12-14 2017-06-2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贮水箱以及洗衣机
CN105862325A (zh) * 2016-05-07 2016-08-17 宁波同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臭氧水洗涤设备
CN108589167A (zh) * 2018-05-17 2018-09-28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干燥功能的洗衣机
CN112955598A (zh) * 2018-11-13 2021-06-11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干一体机
CN112955598B (zh) * 2018-11-13 2023-01-1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干一体机
CN111676669A (zh) * 2020-05-11 2020-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涤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1676669B (zh) * 2020-05-11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涤设备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54756B1 (ko) 2015-09-21
WO2009069786A1 (ja) 2009-06-04
JP2009131400A (ja) 2009-06-18
KR20100088146A (ko) 2010-08-06
US20100300154A1 (en) 2010-12-02
TW200940777A (en) 2009-10-01
TWI360598B (en) 2012-03-21
CN101874134B (zh) 2012-07-25
EP2224052A1 (en) 2010-09-01
US8511116B2 (en) 2013-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4134B (zh) 洗涤干燥机
CN101874132B (zh) 洗涤干燥机
CN101910495B (zh) 洗衣机
CN101910496A (zh) 洗衣机
TWI361237B (en) Washing machine
JP5001827B2 (ja) 洗濯乾燥機および消臭装置
JP5908235B2 (ja) 洗濯機及び洗濯水槽への銀イオン水供給方法
JP2007111097A (ja) 洗濯機
CN100572643C (zh) 洗衣机
JP2009056112A (ja) 洗濯乾燥機
CN101082162B (zh) 洗涤干燥机
CN102031664B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4229901B2 (ja) 洗濯機
JP5676376B2 (ja) 洗濯機
JP2009131399A (ja) 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洗濯機
JP5997886B2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12

Owner name: HAIER GROUP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266101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12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Road (Haier Industrial Park), Qingdao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er group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