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3403A - 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3403A
CN101873403A CN201010167520A CN201010167520A CN101873403A CN 101873403 A CN101873403 A CN 101873403A CN 201010167520 A CN201010167520 A CN 201010167520A CN 201010167520 A CN201010167520 A CN 201010167520A CN 101873403 A CN101873403 A CN 10187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original copy
image
read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7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3403B (zh
Inventor
森本淳寿
成川志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7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34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H04N1/3878Skew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5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e.g. contrast, den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18Ske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该图像处理装置与图像读取装置连接,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与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生成表示所述原稿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装置具有原稿检测部和指示部。原稿检测部参照从图像读取装置送来的图像数据,检测表示被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区域的原稿区域信息。指示部在所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从所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设定包含所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使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装置。在由于原稿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读取原稿而需要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与以往相比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劳动。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读取在原稿台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控制该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技术,即,在利用扫描仪读取原稿而得的图像中确定表示上述原稿的位置的原稿图像,从上述图像中仅将上述原稿图像切出(剪裁:crop)。下述的专利文献1给出了剪裁原稿图像的图像输入装置。
专利文献1的图像输入装置,按如下所示执行处理。首先,预先将与定型纸的纵向及横向的长度有关的尺寸信息按不同的用纸尺寸进行存储,算出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原稿部分的尺寸。比较所算出的原稿部分的尺寸和所存储的各尺寸信息。在存在与原稿部分的差处于容许范围内的尺寸信息的情况下,用此种尺寸信息中的尺寸与上述原稿部分最接近的尺寸信息来剪裁图像数据。与之相反,在不存在与原稿部分的差处于容许范围内的尺寸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图像输入装置则以所算出的原稿部分的尺寸来剪裁图像数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7-201752号公报(公开日:2007年8月9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1-298588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10月26日)”
以往已知的扫描仪通常来说具有如下的功能,即,在读取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之前检测原稿尺寸,自动设定适合于原稿尺寸的读取区域,通过读取该读取区域来生成原稿的图像。此种扫描仪中,如果以边缘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原稿的边)倾斜的状态将原稿放置于原稿台上,则会产生以下说明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A4原稿被放置于原稿台上的情况下,在进行读取处理之前,进行原稿尺寸的检测处理,设定与A4原稿的尺寸大致相同且为了读取A4原稿所需的足够的尺寸的读取区域,读取区域被读取。读取区域按照由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边界线和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边界线构成的方式进行设定。所以,如图1所示,在放置于原稿台上的A4原稿的边缘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了几度这样的情况下,A4原稿就会从读取区域中伸出。此外,如该图所示,当A4原稿从读取区域中伸出时,就会在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中在原稿图像的一部分中产生缺失。所以,使用者为了取得没有缺失的原稿图像,就必须在通过手动操作修正放置于原稿台上的A4原稿的配置后,使扫描仪再次执行图像的读取,因此就会花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图像读取装置、控制装置,即,与以往相比,可以减少在以原稿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读取原稿而需要再次读取原稿时的使用者的劳动。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对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与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并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该控制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判断部,其基于上述图像数据,判断在上述原稿台上有读取必要的区域即必要区域是否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设定部,其在由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了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再读取指示部,其当由上述设定部设定出再读取区域时,则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而且,上述必要区域既可以是在上述原稿台上放置了上述原稿的区域,也可以是放置于上述原稿台上的上述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在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原稿的读取时,基于利用该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了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其后,进行所设定的再读取区域的读取,生成必要的信息(必要区域)没有缺漏的图像数据。由此,在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时,通过自动地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使用者不用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地,生成必要信息没有缺漏的图像数据。这样,根据本申请发明的构成,与使用者必须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的以往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劳动。
另外,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也可以考虑不进行原稿尺寸的检测,以用扫描仪可读取的最大尺寸来进行原稿的读取。但是,该情况下,在原稿与原稿台的基准位置(例如原稿台的左上角)对齐,原稿未倾斜正常放置的情况下,也是以用扫描仪可读取的最大尺寸的范围来进行读取,也读入没有原稿或原稿上没有图像的部分即不必要区域,因此就需要必要区域的剪切,增加处理。然而,在本发明中,虽然是在必要区域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原稿读取时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及再读取,然而在必要区域收纳于读取区域(与原稿尺寸对应地设定的区域)的情况下,就不用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及再读取,并且也不需要必要区域的剪切,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处理。
此外,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也可以考虑检测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四角而将外切矩形作为读取区域进行设定。但是,该情况下,首先,为了检测原稿的四角,要预扫描原稿所被放置的区域(例如用扫描仪可读取的最大原稿尺寸)而检测四角,根据检测出的四角求出外切矩形的范围而重新地进行扫描,必须进行2次读取,在处理中花费时间。另外,由于最初进行原稿整体的读取,可以使用该数据检测原稿的被放置状态,因此第二次的读取动作就会失去意义。与之相反,本发明中,由于仅在必要区域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并进行了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及再读取,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在以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时,设定包含了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通过自动地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可以使使用者不必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生成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这样,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就会起到如下的效果,即,与使用者必须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的以往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劳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倾斜的状态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和从该原稿中读取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台和读取区域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各顶点的坐标值的图。
图5是表示原稿图像的纵向的像素数及横向的像素数与用纸尺寸(原稿尺寸)的关系的表格。
图6(a)是表示图2所示的倾斜检测部的内部构成的框图。
图6(b)是表示图2所示的指示部的内部构成的框图。
图7(a)是表示原稿的全部区域包含于读取区域中的状态的图。
图7(b)是表示原稿从读取区域中伸出而未从原稿台中伸出的状态的图。
图7(c)是表示原稿不仅从读取区域中伸出而且也从原稿台中伸出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仿射变换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内容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3是表示针对主扫描方向的黑像素的次数的直方图、和针对副扫描方向的黑像素的次数的直方图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原稿中所表示的图像部分的外切矩形与读取区域的关系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中符号说明:1图像读取装置,3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1图像输入装置(图像读取装置),12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13图像输出装置,100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101原稿检测部,102指示部,103倾斜检测部,104倾斜修正部,111读取区域,113原稿台,114再读取区域,121判断部,122设定部,123再读取指示部,124修正指示部,150图像读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对实施方式1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是与图像读取装置150及存储部200连接,来处理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的装置,并且也是控制图像读取装置150的控制装置。
图像读取装置150是通过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线传感器,读取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来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扫描仪。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中表示原稿的部位称作原稿图像(参照图1)。
图像读取装置150在读取被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情况下,在进行读取之前,利用传感器(未图示)来检测被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尺寸。其后,如图3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基于由上述传感器检测出的原稿尺寸,在图像读取装置150中设定适合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读取区域111。此后,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下,图像读取装置150通过对读取区域111进行读取,来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这里,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按照使读取区域111的左上方的顶点与原稿台113的左上方的顶点重合的方式来确定读取区域111的位置。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如下的坐标,即,将原稿台113的左上方的顶点及读取区域111的左上方的顶点设为原点112,将主扫描方向设为Y轴,将副扫描方向设为X轴。另外,将该坐标设定为,原稿台113上成为第一象限。也就是说,在设定于图3的原稿台113中的坐标中,从原点112朝向原稿台113的左下方的顶点117的方向为Y轴方向,随着从原点112接近顶点117,Y坐标值逐渐变大。此外,从原点112朝向原稿台113的右上方的顶点118的方向为X轴方向,随着从原点112接近顶点118,X坐标值逐渐变大。
另外,如图3所示,读取区域111按照由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边界线和平行于副扫描方向的边界线构成的方式进行设定。此外,在将原稿设为纵向放置的情况下(按照使原稿的长边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式放置原稿的情况下),读取区域111的主扫描方向的边界线的尺寸就如图3所示,被设定为与原稿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并且是对于读取整个原稿来说必要的足够的尺寸。另外,该情况下,读取区域111的副扫描方向的边界线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原稿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并且是对于读取整个原稿来说必要的足够的尺寸。
这样,在按照原稿中的一个顶点与图3所示的原点112被重合,并且原稿的长边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式将原稿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情况下,整个原稿就会收纳于读取区域111内。此后,当在该状态下对读取区域111进行时,就可以生成表示没有缺失的原稿图像的图像(也就是表示整个原稿的图像)。
与之相反,在原稿的长边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的状态下将原稿放置于原稿台上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被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就会从读取区域中伸出。此后,当在该状态下对读取区域进行读取时,就会如图1所示,生成表示缺漏了一部分的原稿图像的图像。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读取区域111的幅度是根据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尺寸设定的,而可以设定的读取区域111当中最宽广的最大读取区域的幅度是与原稿台113的幅度相同的幅度(参照图3)。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可以将原稿台113上的全部区域作为最大的读取区域设定。
存储部200是用于保存由图像处理装置100处置的各种数据的数据保存机构。作为存储部200,可以使用普通的硬盘装置。
图像处理装置100如图2所示,具有原稿检测部101、指示部102、倾斜检测部103、倾斜修正部104。而且,当通过利用图像读取装置150读取原稿而生成图像数据时,就会将该图像数据输入原稿检测部101,并且写入存储部200。
原稿检测部(检测部)101是进行如下的处理的部件,即,基于从图像读取装置150输入的图像数据,检测(推定)表示原稿被放置在原稿台113上的区域的原稿区域信息。另外,原稿检测部101将从图像读取装置150输入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倾斜检测部103。
指示部102是如下的部件,即,基于由原稿检测部101检测出的原稿区域信息来判断原稿的配置状态,与该判断结果对应地输出再读取指示及倾斜修正指示中的任一个。而且,再读取指示被提供给图像读取装置150,倾斜修正指示被提供给倾斜检测部103及倾斜修正部104。
倾斜检测部103是进行如下的处理的部件,即,当从指示部102接收到倾斜修正指示时,即基于从原稿检测部101送来的图像数据,算出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边缘与主扫描方向的夹角即倾斜角度θ(参照图4)。此后,倾斜检测部103将算出的倾斜角度θ写入存储部200。
倾斜修正部104是如下的部件,即,当从指示部102接收到倾斜修正指示时,即从存储部200中读出图像数据及倾斜角度θ,基于读出的倾斜角度θ对上述图像数据实施倾斜修正。此后,由倾斜修正部104实施了倾斜修正后的图像数据在被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后,向打印机或显示装置等输出。向打印机输出的图像数据被用于打印处理中,向显示装置输出的图像数据被用于显示处理中。另外,倾斜修正后的图像数据也可以在被转换为规定格式的文件(例如JPEG文件)后,保存在存储部200中。
(关于原稿检测部101)
下面,对利用原稿检测部101进行处理的内容,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原稿检测部101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在设于原稿台113上的坐标中,算出原稿的各顶点(各角部)的坐标值P1(X1,Y1)、P2(X2,Y2)、P3(X3,Y3)、P4(X4,Y4)。也就是说,确定出与作为长方形的原稿的4个顶点对应的位置。而且,使连结P1与P2的直线以及连结P3与P4的直线对应于原稿的横向。另外,使连结P1与P3的直线以及连结P2与P4的直线对应于原稿的纵向。
这里,在原稿的全部区域收纳于读取区域111内的情况下,如果参照通过对读取区域111进行读取而得的图像数据,则可以确定坐标值P1~P4。另外,如图4所示,在因原稿以倾斜的状态放置于原稿台113上而使原稿的一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图像数据,推定而检测出位于读取区域111之外的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P3、P4。对于这一点说明如下。
首先,原稿检测部101对利用图像读取装置150读取的图像数据,按副扫描方向的每条线,选出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与相邻像素的像素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例如40)的关注像素,将所选出的像素当中的最左侧的像素和最右侧的像素确定为边缘像素。
这里,在上述图像数据中的所有的边缘像素当中,形成原稿图像的边缘的顶点(角部)的像素正好为4个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原稿的所有的顶点处于读取区域111的内侧。所以,原稿检测部101在形成原稿图像的边缘的顶点的像素正好为4个的情况下,将与4个顶点对应的各坐标值作为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P1~P4处置。
与之相反,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像数据中的所有的边缘像素当中,形成原稿图像的边缘的顶点(角部)的像素超过4个的情况下,原稿检测部101进行以下说明的处理。首先,原稿检测部101在上述图像数据中的所有的边缘像素当中,将位于最上方的像素作为上部像素处置,将位于最下方的像素作为下部像素处置,将位于最左方的像素作为左部像素处置,将位于最右方的像素作为右部像素处置。此后,原稿检测部101算出上部像素、下部像素、左部像素、右部像素的坐标值。图4所示的例子中,上部像素、下部像素、左部像素、右部像素的坐标值如下所示。
上部像素:P2(X2,Y2)
下部像素:p1(x1,y1)、p3(x3,y1)
左部像素:P1(X1,Y1)
右部像素:p2(x2,y2)、p4(x2,y4)
其中,x3>x1,y4>y2。
这里,上部像素、下部像素、左部像素、右部像素当中的坐标值仅为一个的像素(上部像素、左部像素)被作为对应于原稿的顶点的像素处置。也就是说,原稿检测部101在图4的例子中,将P2与P1作为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处置。
与之相反,上部像素、下部像素、左部像素、右部像素当中的坐标值有2个的像素(下部像素、右部像素)不被作为对应于原稿的顶点的像素处置。也就是说,原稿检测部101在图4中,不将p1(x1,y1)、p3(x3,y1)、p2(x2,y2)、p4(x2,y4)作为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处置。此后,原稿检测部101基于各像素的坐标值及连结各像素的直线,推定计算P2及P1以外的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图4的例子中,原稿检测部101求出连结P1和p1的直线、连结P2和p2的直线、连结p3和p4的直线。此后,原稿检测部101求出连结P1和p1的直线与连结p3和p4的直线的交点的坐标值P3(X3,Y3)。另外,原稿检测部101求出连结P2与p2的直线与连结p3和p4的直线的交点的坐标值P4(X4,Y4)。此后,原稿检测部101将如此求出的P3及P4确定为处于读取区域111之外的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如果如此设置,则即使在原稿的全部顶点中的一部分顶点处于读取区域111之外的情况下,原稿检测部101也可以求出原稿的各顶点(各角部)的坐标值P1(X1,Y1)、P2(X2,Y2)、P3(X3,Y3)、P4(X4,Y4)。
此后,原稿检测部101将坐标值P1~P4作为原稿区域信息传递给指示部102。而且,由于原稿为方形,因此只要可以确定顶点位置的坐标值,就可以确定整个原稿区域,所以本实施方式中将坐标值P1~P4作为原稿区域信息处理。
也就是说,原稿检测部101在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图像的角部正好为4个的情况下,将各角部的坐标作为原稿的各顶点的坐标处置,将各角部的坐标值作为原稿区域信息输出。与之相反,原稿检测部101在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图像的角部超过4个的情况下,参照上述图像数据,确定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各顶点中的读取区域111内的顶点的坐标值(图4中为P1与P2)。然后,原稿检测部101确定读取区域111的内外的边界线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边的交点的坐标值(图4中为p1~p4)。另外,原稿检测部101根据确定出的各顶点及各交点的坐标值,推定计算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各顶点中的读取区域111的外侧的各顶点的坐标值(图4中为P3、P4)。此后,原稿检测部101将读取区域111内的顶点的坐标值与利用上述推定计算得到的顶点的坐标值作为原稿区域信息输出。
而且,如图5所示,也可以预先存储表示原稿图像的纵向(长边方向)的像素数及横向(短边方向)的像素数与用纸尺寸(原稿尺寸)的关系的表格,使用该表格,来确定处于读取区域111之外的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例如,在如图4所示的状况下,只要确定处于读取区域111的内侧的P1的坐标值及P2的坐标值,就可以确定处于读取区域111的外侧的P3的坐标值及P4的坐标值。也就是说,根据P1的坐标值及P2的坐标值,求出P1与P2之间的像素数,参照图5的表格确定具有与所求出的像素数最接近的纵向的像素数或横向的像素数的用纸尺寸。此后,根据与确定出的用纸尺寸对应的纵向的像素数及横向的像素数、和连结P1与p1的直线、连结P2与p2的直线,就可以求出P3的坐标值及P4的坐标值。
(关于指示部102)
下面,对利用指示部102进行的处理的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如图6(b)所示,指示部102包括:判断部121、设定部122、再读取指示部123、修正指示部124。
判断部121当从原稿检测部101送来原稿区域信息时,即基于原稿区域信息,判断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配置状态。如果更具体地说明,则判断部121进行第一判断处理,以判断原稿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此外,在第一判断处理中判断为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判断部121就进行第二判断处理,以判断原稿是否从原稿台113中伸出。下面,对这些判断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对第一判断处理进行说明。判断部121当作为原稿区域信息接收到原稿的顶点的坐标值P1~P4时,即比较坐标值P1~P4和读取区域111,判断原稿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具体来说,如图7(a)所示,将读取区域111的最上部且最左部设为原点(0,0),将读取区域111的最右部且最下部的坐标值设为R(X5,Y5)。此后,判断部121对各个坐标值P1~P4,判断是否满足下述的条件1。条件1:X坐标值为0以上X5以下,并且Y坐标值为0以上并且为Y5以下。
这里,满足条件1的坐标值如图7(a)的P1~P4所示包含于读取区域111中。另外,不满足条件1的坐标值如图7(b)的P3、图7(c)的P1所示,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
所以,判断部121在从原稿检测部101输入的坐标值P1~P4全都满足条件1的情况下,判断为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全部区域包含于读取区域111中的状态(以下称作“状态1”)。而且,图7(a)是表示状态1的图。与之相反,判断部121在所输入的坐标值P1~P4中的至少一个不满足条件1的情况下,判断为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处于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状态(以下称作“状态2”)。而且,图7(b)及图7(c)是表示属于状态2的状态2a及状态2b的图。
下面,对第二判断处理进行说明。如图7(b)及图7(c)所示,状态2可以区分为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而未从原稿台113中伸出的状态(以下称作“状态2a”)、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并且也从原稿台113中伸出的状态(以下称作“状态2b”)。所以,判断部121在第一判断处理中判断为状态2的情况下,再进行判断原稿是否从原稿台113中伸出的第二判断处理。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将原稿台113的最下部且最右部的坐标值设为Q(X6,Y6)。此后,判断部121判断从原稿检测部101输入的坐标值P1~P4中的不满足上述的条件1的坐标值是否满足下述的条件2。
条件2:X坐标值为0以上X6以下,并且Y坐标值为0以上且为Y6以下。
这里,不满足上述条件1且满足条件2的坐标值就如图7(b)的P3或P4所示,虽然不包含于读取区域111中,但包含于原稿台113中。另外,不满足上述条件1且不满足条件2的坐标值就如图7(c)的P1所示,从原稿台113中伸出。
所以,判断部121在第一判断处理中判断为不满足条件1的坐标值当中,至少具有一个也不满足条件2的坐标值的情况下,判断原稿的配置状态是状态2b。另外,判断部121在第一判断处理中判断为不满足条件1的所有的坐标值满足条件2的情况下,判断原稿的配置状态是状态2a。
此后,判断部121在第一判断处理中判断为状态1的情况下,或在第二判断处理中判断为状态2b的情况下,向修正指示部124传达处理命令。另外,判断部121在第二判断处理中判断为状态2a的情况下,向设定部122传达处理命令。
设定部122当从判断部121接收到处理命令时,即进行设定再读取区域的处理,以使再读取区域包含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全部区域。对于该处理将如下具体地说明。设定部122确定原稿的各顶点的坐标值P1~P4中的X坐标值的最大值,确定坐标值P1~P4中的Y坐标值的最大值。继而,设定部122如图10的符号C所示将再读取区域114的最下部且最右部的坐标值设为R’(X5’,Y5’)。此后,设定部122将R’中的X5’设定为比坐标值P1~P4中的X坐标值的最大值更大的值,将R’中的Y5’设定为比坐标值P1~P4中的Y坐标值的最大值更大的值。此后,如图10的符号C所示,设定部122将以(0,0)、(X5’,Y5’)、(0,Y5’)、(X5’,0)作为顶点的四边形设定为再读取区域114。如此设定的再读取区域114如图10的符号C所示,包括原稿的全部顶点,从而包含原稿的全部区域。
而且,设定部122当设定出再读取区域114时,即向再读取指示部123传达处理命令。
再读取指示部123当从设定部122接收到处理命令时,即将用于读取再读取区域114的再读取指示发送到图像读取装置150。这样,图像读取装置150就读取再读取区域114(也就是进行再扫描)。
修正指示部124当从判断部121接收到处理命令时,即将倾斜修正指示发送到倾斜检测部103及倾斜修正部104。
(关于倾斜检测部103)
下面,对利用倾斜检测部103进行处理的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倾斜检测部103是如下的部件,即,当从指示部102接收到倾斜修正指示时,即基于由原稿检测部101送来的图像数据,将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边缘与主扫描方向的夹角作为倾斜角度θ检测。这里,检测原稿的倾斜角度θ的方法可以使用以往已知的各种方法,然而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平7-192086中记载的方法来检测倾斜角度θ。下面,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倾斜检测部103具有:信号处理部131、二值化处理部132、分辨率变换部133、角度检测部134。
信号处理部131当从指示部102接收到倾斜修正指示时,则使用下述式a,将由图像读取装置150输入的RGB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亮度值,将该亮度值发送到二值化处理部132。
Yi=0.30Ri+0.59Gi+0.11Bi  式a
Y:各像素的亮度值
R、G、B:各像素的各色成分的值
i:对每个像素赋予的值(i为1以上的整数)
二值化处理部132对从信号处理部131送来的亮度值进行二值化处理而生成二值化图像数据。这里,对于二值化处理中所用的阈值,例如在图像数据为8比特的情况下,则设定为128。另外,也可以在图像数据中设定由多个像素构成的块(例如5×5个像素),求出该块中的亮度值的平均值,将所求出的平均值作为针对该块内的像素的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是根据RGB图像数据求出亮度值而将该亮度值二值化,而是根据RGB图像数据求出Lab值,通过将L值二值化而生成二值化数据。L值是表示CIE1976Lab色度图(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中的光亮度的值,a值及b值是表示上述Lab色度图中的色度的值。另外,也可以将G信号的值二值化而生成二值化数据。
分辨率变换部133对由二值化处理部132生成的二值化图像数据进行低分辨率化。例如,将以1200dpi到600dpi读取的数据转换为300dpi的数据。分辨率变换的方法是使用公知的最邻近插值法(nearestneighbours)、双线性插值法(bilinear)、双三次插值法(bicubic)等进行的。
角度检测部134在利用分辨率变换部133进行了分辨率变换后的二值化数据中,提取多个黑像素与白像素的交界点,求出各交界点的坐标值(点列的坐标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例如,提取原稿图像的文字部分的上端的白像素与黑像素的交界点,求出该交界点的坐标值。
此后,角度检测部134根据所求出的各坐标值求出回归直线,基于下述的式(1)求出该回归直线的回归系数b。
b = Sxy Sx …式(1)
而且,如下述的式(2)~式(4)所示,Sx、Sy分别是变量x的残差平方和、变量y的残差平方和,Sxy是x的残差与y的残差之积的和。
Sx = Σ i = 1 n ( x i - x ) 2 = Σ i = 1 n x i 2 - ( Σ i = 1 n x i ) 2 / n …式(2)
Sy = Σ i = 1 n ( y i - y ) 2 = Σ i = 1 n y i 2 - ( Σ i = 1 n y i ) 2 / n …式(3)
Sxy = Σ i = 1 n ( x i - x ) ( y i - y ) = Σ i = 1 n x i y i - ( Σ i = 1 n x i ) ( Σ i = 1 n y i ) / n …式(4)
角度检测部134通过将基于式(1)求得的回归系数b的值代入下述式(5)而求出θ,将所求出的θ作为倾斜角度θ。此后,角度检测部134将该倾斜角度θ写入存储部200中。
tanθ=b  ...式(5)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是利用以上所示的信号处理部131、二值化处理部132、分辨率变换部133、角度检测部134的处理算出倾斜角度θ,而是利用其他的方法算出倾斜角度θ。例如,使用由原稿检测部101求出的上部像素、下部像素、左部像素、右部像素的坐标值也可以求出倾斜角度θ。对这一点将使用图4的情形说明如下。例如,在图4所示的情形中,可以根据p1的坐标值及P1的坐标值求出倾斜角度θ的正切。另外,使用p2的坐标值及P2的坐标值也可以求出倾斜角度θ的正切。也就是说,图4所示的情形中,根据P1的坐标值及p1的坐标值可以求出倾斜角度θ,另外,根据P2的坐标值及p2的坐标值也可以求出倾斜角度θ。
(关于倾斜修正部104)
下面,对利用倾斜修正部104进行的处理的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首先,倾斜修正部104从存储部200中读出利用倾斜检测部103求出的倾斜角度θ和图像数据,基于该倾斜角度θ对图像数据实施倾斜修正处理。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即使是在原稿的边缘(该图中是长边方向的边缘)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倾斜的状态下生成图像数据,也可以通过实施倾斜修正,而在所输出的图像数据中修正原稿的倾斜(使得输出图像的纵向与输出图像中显示的原稿图像的长边方向一致)。
此后,作为倾斜修正处理,可以利用使用了旋转行列式的仿射变换处理。对于该仿射变换处理,参照图8说明如下。
使像素(x,y)旋转θ°而得的像素(x’,y’)的坐标值可以利用下述的式(6)来表示。
x ′ y ′ = cos θ - sin θ sin θ cos θ x y …式(6)
xs ys = cos θ sin θ - sin θ cos θ x ′ y ′ …式(7)
Z(x′,y′)=Z(xs,ys)=(1-v){(1-u)Z1+uZ2}+v{(i-u)Z3+uZ4}…式(8)
此后,如图8所示,为了输出像素(x’,y’)的像素值Z,将像素(x’,y’)的坐标值设为整数,将像素(x’,y’)的旋转前的像素(x,y)定为像素(xs,ys)(xs及ys是实数),利用双线性插值法等插值计算求出像素(xs,ys)的像素值Z。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作为式(6)的反转换式即上述式(7),确定像素(x’,y’)的旋转前的像素(xs,ys)。此后,在图8所示的旋转前图像的x-y坐标系中,通过将位于像素(xs,ys)的周围4点的像素(xi,yi)、(xi+1,yi)、(xi,yi+1)、(xi+1,yi+1)的各自的像素值Z1~Z4代入上述的式(8),就可以求出像素(xs,ys)的像素值Z,也就是求出像素(x’,y’)的像素值Z。
而且,在图8及式(8)中,xi≤xs<xi+1、yi≤ys<yi+1成立。另外,在图8及式(8)中,|xi+1-xs|∶|xs-xi|=(1-u)∶u,|yi+1-ys|∶|ys-yi|=(1-v)∶v(其中,u、v都是0以上而小于1)。
通过对处理对象图像执行以上的仿射变换,就可以输出使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旋转了θ的旋转后图像,从而可以进行倾斜修正。也就是说,在主扫描方向与原稿的边缘(图4中是长边方向的边缘)的夹角为θ°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倾斜修正就可以将主扫描方向与原稿图像的边缘的角度设为零。
(关于处理的流程)
下面,使用图9及图10,对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内容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当使用者将原稿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150的原稿台113上时,图像处理装置100即检测被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原稿尺寸(S1)。在S1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基于检测出的原稿尺寸设定适合放置于原稿台113上的原稿的读取区域111(S2)。在S2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对图像读取装置150下达读取指示。这样,图像读取装置150就会扫描读取区域111(S3),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且,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被写入存储部200中,并且输入图像处理装置100中。
这里,在原稿的全部区域收纳于读取区域111中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整个原稿的图像数据。但是,在原稿的一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如图10的符号A所示,在图像数据中在原稿图像的一部分产生缺失。
然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生成表示原稿在原稿台上被放置的区域的原稿区域信息(S4)。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100作为原稿区域信息,生成与原稿的各顶点位置对应的坐标值P1~P4。这是因为,由于原稿是方形,因此如果坐标值P1~P4被确定,就可以确定在原稿台113上原稿所被放置的区域。
这里,在原稿的全部区域收纳于读取区域111中的情况下,利用原稿区域信息确定的原稿区域的全部区域就会处于读取区域111内,然而在原稿的一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如图10的符号B所示,利用原稿区域信息确定的原稿区域就会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
然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基于在S4中生成的原稿区域信息,进行原稿的配置状态的判断(S5)。如果更具体地说明,则在S5中,图像处理装置100参照在S4中生成的原稿区域信息,判断原稿的配置状态对应于下述的状态1、状态2a、状态2b中的哪个。
状态1:原稿的全部区域包含于读取区域111中的状态
状态2a: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而未从原稿台113中伸出的状态
状态2b: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并且也从原稿台113中伸出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图7(a)表示状态1,图7(b)表示状态2a,图7(c)表示状态2b。
图像处理装置100在S5中判断为状态2a的情况下,为了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进行再扫描,而设定再读取区域114(S6中为“是”,S8)。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的符号C所示,将包含原稿的全部区域的区域作为再读取区域114进行设定。
S8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进行再读取区域114的读取(S3)。这里所说的再读取区域114被读取,如图10的符号D所示,是原稿的全部区域被读取。由此,就如图10的符号E所示,在利用再读取区域114的读取得到的图像中,表示出没有缺失的原稿图像。
而且,在S3中进行了再读取区域114的读取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反复进行S4以后的处理。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00在S5中判断为状态1或状态2b的情况下,不会进行再扫描,而是检测原稿的倾斜角度θ,将检测出的倾斜角度θ保存在存储部200中(S6中为“否”,S7)。其后,图像处理装置100根据需要,基于倾斜角度θ对图像数据实施倾斜修正,继而在实施了规定的图像处理后输出图像数据。
这样,在原稿未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状态1),就会输出通过对读取区域111进行读取而得的图像数据,可以得到表示没有缺失的原稿图像的图像。
与之相反,在虽然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然而原稿全部区域处于原稿台113上的情况下(状态2a),就会自动地设定包含原稿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114,再读取区域114受到扫描。这样,即使在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成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
但是,在原稿不仅从读取区域111中而且从原稿台113中伸出的情况下,则不设定再读取区域114,而是直接输出对读取区域111进行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如此操作是因为,在原稿从作为最大读取区域的原稿台113中伸出的情况下,即使设定再读取区域113而进行再扫描,也无法生成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因此不用无谓地反复进行扫描。
如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00具有原稿检测部101和指示部102。原稿检测部101参照从图像读取装置150输入的图像数据,检测表示在原稿台113中原稿被放置的区域的原稿区域信息。指示部102在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设定包含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114,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读取再读取区域114。
如果更具体地说明,则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原稿台113中原稿被放置的区域作为在原稿台上有必要进行读取的区域即必要区域进行处置,使原稿检测部101检测出表示原稿被放置的区域的原稿区域信息。此后,使指示部102内的判断部121判断,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原稿的放置区域)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在判断为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使指示部102内的设定部122设定包含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读取再读取区域。
因而,在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时,基于利用该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上述原稿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114,通过读取再读取区域114而生成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所以,在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由此不用使用者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生成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与使用者必须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的以往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劳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原稿检测部101将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坐标值)作为上述原稿区域信息来检测。此后,判断部121参照由原稿检测部101检测出的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和读取区域111的位置,判断原稿的顶点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另外,设定部122在判断为原稿的顶点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处理,即,参照由原稿检测部101检测出的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将包含原稿的所有顶点的区域作为再读取区域114设定。这样,在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就可以设定包含原稿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另外,根据该构成,由于由检测部检测出的信息(表示出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的信息)被用于判断部的判断处理和设定部的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处理两方中,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数据,可以将数据处理简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设定部122仅在如下情况下,即,是原稿的某个顶点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状态,并且是原稿的任何顶点都未从最大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设定再读取区域114,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读取再读取区域114。这是因为,在即使设定再读取区域114而进行再扫描也无法获得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原稿从作为最大读取区域的原稿台113中伸出的情况下),通过不进行再扫描,就不用进行无谓的处理。
而且,原稿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判断也可以按如下所示进行。首先,以原稿端部的坐标(图4的p1与p3、p2与p4)为基准,制成原稿侧的区域,例如200线(在分辨率为600dpi的情况下为8mm左右)的区域的图像数据(阈值(在图像数据为8比特的情况下,例如为128)以下的图像数据)的有关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直方图,求出下述坐标,比较读取区域111的下部、右部的坐标,在两者的差值在规定范围内(考虑到在各个方法中求坐标的方法的偏差,例如为5%)时,可以判断为原稿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
主扫描方向的直方图:在主扫描方向提取最端部的像素的坐标(在主扫描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提取最上端的像素和最下端的像素)
副扫描方向的直方图:在副扫描方向提取最端部的像素的坐标(在副扫描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情况下,提取最左端的像素和最右端的像素)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部121中判断为图7(c)所示的状态2b的情况下,将通过对读取区域111进行读取而得的图像数据直接输出。但是,在判断部121中判断为状态2b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输出通过对读取区域111进行读取而得的图像数据,例如将表示原稿从原稿台113中伸出的意思的信息显示于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显示装置(未图示)中。
另外,S1中,图像处理装置100检测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原稿尺寸。但是,在由使用者在扫描之前输入表示原稿尺寸的信息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100也可以在S1中,基于由使用者输入的信息来检测原稿尺寸。
[实施方式2]
也可以是如下的方式,即,在虽然原稿的一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然而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收纳于读取区域111中的情况下,不用进行再读取区域114的设定及再读取,而对图像数据进行倾斜修正。以下对该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利用指示部102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6(b)所示,指示部102具有判断部121、设定部122、再读取指示部123、修正指示部124。
本实施方式的判断部121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判断上述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图像部分是指页边或基底以外的区域,是原稿中记载的文字、绘画、照片等图像区域。例如,在图13所示的文档原稿的情况下,该文档原稿中记载的文字图像相当于上述图像部分。图13的例子中以斜线表示的全部区域是图像部分。
下面,对判断部121的处理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判断部121输入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依次执行亮度值转换处理、二值化处理、分辨率变换处理。亮度值转换处理是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亮度值的处理,是与由信号处理部131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内容。二值化处理是将上述亮度值二值化而生成二值化图像数据的处理,是与由二值化处理部132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内容。分辨率变换处理是将上述二值化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化的处理(例如转换为75dpi的数据),是与由分辨率变换部133执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内容。而且,在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是黑白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不进行亮度值转换处理,而由上述图像数据生成二值化图像数据。
判断部121参照进行了低分辨率化的二值化图像数据,制成图13所示的主扫描方向直方图和副扫描方向直方图。主扫描方向直方图是针对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各线表示黑像素的次数(或反转次数)的图,是将主扫描方向设为一方的轴而将上述次数设为另一方的轴的直方图。另外,副扫描方向直方图是针对与副扫描方向正交的各线表示黑像素的次数的图,是将副扫描方向设为一方的轴而将上述次数设为另一方的轴的直方图。
然后,判断部121参照主扫描方向直方图确定上端像素K1和下端像素K2,参照副扫描方向直方图确定右端像素K3和左端像素K4。而且,如图13所示,在由图像读取装置150读取的图像数据中,在上述原稿中所示的表示图像部分的像素当中,将在主扫描方向处于最一端侧的像素设为上端像素K1,将在主扫描方向处于最另一端侧的像素设为下端像素K2,将在副扫描方向处于最一端侧的像素设为右端像素K3,将在副扫描方向处于最另一端侧的像素设为左端像素K4。
其后,判断部121判断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具体来说,判断部121对于上端像素K1、下端像素K2、右端像素K3、左端像素K4,分别计算与读取区域111的边界线(读取区域111的内侧与外侧的边界线)的最短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最短距离可以根据上端像素K1、下端像素K2、右端像素K3、左端像素K4的各自的坐标值;和读取区域111的各顶点的坐标值来计算。
此后,判断部121在无论对于上端像素K1、下端像素K2、右端像素K3、左端像素K4的哪个来说上述的最短距离都超过阈值(例如5mm。在75dpi的情况下为15个像素左右)的情况下,判断为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全都收纳于读取区域111中。与之相反,判断部121在对于上端像素K1、下端像素K2、右端像素K3、左端像素K4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说上述的最短距离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由于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有可能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因此在该情况下判断为上述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
此后,判断部121在判断为上述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向设定部122传达处理命令,在判断为上述图像全都收纳于读取区域111中的情况下,向修正指示部124传达处理命令。
设定部122当从判断部121接收到处理命令时,即进行如下的处理,即,将包含于原稿所示的图像部分的全部的区域作为再读取区域进行设定。对于该处理具体说明如下。
在如图13所示设定包围原稿所示的图像部分的全部的外切矩形300的情况下,当该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时,外切矩形300的一部分就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参照图14)。另外,在外切矩形300的一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虽然外切矩形300的所有顶点M1~M4中的一部分顶点M1与M2位于读取区域111的内侧,然而其他顶点M3与M3位于读取区域111的外侧。另外,在该情况下,如图14所示,在读取区域111的内部与外部的边界线上,产生与外切矩形300的边缘的交点m1、m2、m3、m4。
所以,设定部122基于位于读取区域111的内侧的顶点M1与M2的各自的坐标值、以及读取区域111的边界线上的交点m1、m2、m3、m4的各自的坐标值,利用推定计算求出位于读取区域111的外侧的顶点M3、M4的坐标值。而且,这里的推定计算的方法是与实施方式1的利用原稿检测部101进行的推定计算(图4的P3的坐标值及P4的坐标值的推定计算)相同的方法。另外,位于读取区域111的内侧的顶点M1与M2的各自的坐标值、以及读取区域111的边界线上的交点m1、m2、m3、m4的各自的坐标值可以利用根据上述的主扫描方向直方图及副扫描方向直方图求出的端部的像素位置来确定。
此后,设定部122参照顶点M1~M4的坐标值,设定包含全部顶点M1~M4的再读取区域。这样,就会设定出完全地包含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的再读取区域。另外,设定部122当设定出再读取区域时,即向再读取指示部123传达处理命令。
再读取指示部123与实施方式1相同,当从设定部122接收到处理命令时,即向图像读取装置150发送读取再读取区域的意思的再读取指示。这样,图像读取装置150就读取再读取区域(也就是进行再扫描)。
修正指示部124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当从判断部121接收到处理命令时,即向倾斜检测部103及倾斜修正部104发送倾斜修正指示。而且,倾斜检测部103及倾斜修正部104的处理内容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使用图15,对实施方式2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首先,对于图15当中的S11~S13,由于与图9的S1~S3的处理内容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S13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参照利用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制成图13所示的主扫描方向直方图及副扫描方向直方图(S14)。其后,图像处理装置100基于利用S14制成的两个直方图,进行图像部分的位置判断(S15)。所谓图像部分的位置判断,是指判断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处理。
图像处理装置100在S15中判断为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进行再扫描,因此设定完全地包含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的再读取区域(S16中为“是”,S18)。
S18之后,图像处理装置100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读取(S13)。这里,所谓再读取区域被读取,是指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被全部读取。而且,在S13中进行了再读取区域的读取后,图像处理装置100会反复进行S14以后的处理。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00在S15中判断为上述图像部分未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不用进行再扫描,而是检测原稿的倾斜角度θ,将检测出的倾斜角度θ保存在存储部200中(S16中为“否”,S17)。
其后,图像处理装置100根据需要,基于倾斜角度θ对图像数据实施倾斜修正,继而在实施了规定的图像处理后输出图像数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将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参照图13)作为在原稿台上有必要读取的区域即必要区域进行处置,判断部121基于利用图像读取装置150得到的图像数据来判断上述图像部分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此后,设定部122在由判断部121判断为上述图像部分(必要区域)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设定包含上述图像部分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再读取指示部123在设定好再读取区域的情况下使图像读取装置150读取再读取区域。
根据以上的构成,在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图像的读取时,可以基于利用该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能够将上述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全部包含的再读取区域,读取该再读取区域,生成在上述图像部分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因而,在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时,可以自动地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由此不用使用者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生成在上述图像部分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即使因原稿倾斜而使原稿的一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只要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必要区域)收纳于读取区域111中,就不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及再读取,因此可以实现处理的有效化。也就是说,即使原稿的一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只要是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全都收纳于读取区域111中的状况,就不会产生必要的信息(图像部分)缺漏,因此不必进行再读取,所以就可以不进行再读取,实现处理的有效化。而且,即使倾斜状态的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被读取,由于可以利用倾斜修正部104进行原稿倾斜修正,因此在输出图像中该倾斜也将被修正。
另外,作为判断上述图像部分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方法,并不限定为使用上述主扫描方向直方图及副扫描方向直方图来判断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求出每条线的黑像素的密度或由多个像素构成的每个块的平均浓度(黑像素的平均像素值),根据该密度或平均浓度来判断上述图像部分是否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判断部121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150生成的图像数据,生成图13所示的主扫描方向直方图及副扫描方向直方图。两个直方图相当于可以确定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上述图像部分的分布的分布信息。此后,判断部121参照两个直方图,来确定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上述图像部分中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图13的K1与K2)、以及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上述图像部分中的副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图13的K3与K4)。此外,判断部121在确定出的各端部当中,存在与读取区域111的内外的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在阈值以下的端部的情况下,判断为原稿上的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与之相反,判断部121在确定出的各端部当中,在没有端部与上述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原稿上的图像部分未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这样,就可以简单并且高精度地检测原稿上的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设定部122参照上述主扫描方向直方图及副扫描方向直方图,确定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的外切矩形300的各顶点中的读取区域111内的顶点(图14的M1与M2)、以及读取区域111的边界线与外切矩形300的交点(图14的m1、m2、m3、m4)。此后,设定部122根据确定出的各顶点及各交点的坐标值,推定计算外切矩形300的各顶点中的读取区域111的外侧的各顶点(M3与M4)的坐标值。其后,设定部122将包含外切矩形300的所有顶点M1~M4的坐标的区域设定为上述再读取区域。这样,在原稿上的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111中伸出的情况下,就可以简单并且高精度地设定完全收容该图像部分的再读取区域。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应用例)
图2中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部也可以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中。下面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是数码彩色复印机或数码彩色复合机。而且,所谓数码彩色复合机是具备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发送功能、扫描并发电子邮件(scan toe-mail)功能等多功能的打印机。
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输入装置(图像读取装置)11、图像处理装置12、图像输出装置13、收发部/存储部14、控制部15。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2还具有:A/D(模拟数字)转换部16、阴影修正部17、输入处理部18、原稿检测部101、倾斜检测部103、倾斜修正部104、指示部102、区域分离部19、颜色修正部20、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1、空间过滤部22、中间色调生成部23。
图像输入装置11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线传感器构成,将从原稿反射来的光转换为被色分解成R、G、B(R:红色,G:绿色,B:蓝色)的电信号。由CCD线传感器输入的彩色图像信号(RGB模拟信号)被利用A/D转换部16转换为数字信号,由阴影修正部17除去在图像输入装置11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变形。其后,在输入处理部18中对各个RGB信号实施γ校正处理等。
从输入处理部18输出的数据被转交给收发部/存储部14。此后,原稿检测部101使用保存在收发部/存储部14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原稿区域信息的检测。另外,也可以从输入处理部18向原稿检测部101转交图像数据,原稿检测部101基于从输入处理部18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原稿区域信息的检测。
指示部102是如下的部件,即,基于由原稿检测部101检测出的原稿区域信息判断原稿的配置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输出再读取指示及倾斜修正指示中的任一个。而且,再读取指示被下达给图像输入装置11,倾斜修正指示被下达给倾斜检测部103及倾斜修正部104。
倾斜检测部103是如下的部件,即,当从指示部102接收到倾斜修正指示时,即基于从原稿检测部101送来的图像数据,进行算出倾斜角度θ(参照图4)的处理。此后,倾斜检测部103将算出的倾斜角度θ写入收发部/存储部14中。
倾斜修正部104是如下的部件,即,当从指示部102接收到倾斜修正指示时,即从存储部200中读出图像数据及倾斜角度θ,基于读出的倾斜角度θ对上述图像数据实施倾斜修正。
对利用倾斜修正部104实施了处理的图像数据,以后段的颜色修正部20为首的各部实施下述的图像处理。或者,利用倾斜修正部104实施了处理的图像数据被转换为PDF文件格式,经由网络或通信线路向外部连接装置或通信线路发送。
颜色修正部20中,实施生成作为RGB信号的互补色的CMY(C:蓝绿色、M:洋红色、Y:黄色)信号并且提高色彩再现性的处理,利用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1转换为CMYK(K:黑色)4色信号。在空间过滤部22中对CMYK信号进行强调处理或平滑化处理,在中间色调生成部23中进行用于输出图像的色调再现处理。
另一方面,在区域分离部19中,进行如下的判断,即,判断输入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是属于黑文字、彩色文字、网点、印相纸照片(连续色调区域)等哪一种区域的像素。由区域分离部19输出的区域分离数据分别被转交给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1、空间过滤部22、中间色调生成部23,进行与各种区域对应的恰当的处理的切换。
从中间色调生成部23中输出的CMYK信号被转交给图像输出装置13,形成输出图像。而且,图像输出装置13是电子照片方式的打印机或喷墨方式的打印机等,是将从图像处理装置12送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打印在用纸上的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进行了倾斜检测部103的处理,并根据需要进行了倾斜修正部104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归档数据进行管理。该情况下,上述图像数据例如被基于JPEG压缩算法压缩为JPEG编码而存放。在被指示了复印输出动作或打印输出动作的情况下,从收发部/存储部14中提取JPEG编码,转交给未图示的JPEG解压部,转换为进行了译码处理的RGB数据。另一方面,对于图片发送动作的情况,则是从收发部/存储部14中提取JPEG编码,经由网络或通信线路向外部连接装置或通信线路传送数据。而且,对于归档数据的管理或数据的转交的动作控制设为由控制部15进行。
(在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应用例)
另外,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部也可以应用于设于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中。下面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框图。图像读取装置1是彩色扫描仪,由图像输入装置2和图像处理装置3构成。图像处理装置3由A/D转换部6、阴影修正部7、输入处理部8、原稿检测部101、倾斜检测部103、倾斜修正部104、指示部102构成。图像输入装置2、图像处理装置3的各处理部的处理内容与图12的情况相同。
在图像处理装置3中实施了上述各处理后的RGB图像信号输出到计算机或硬盘、网络等。而且,也可以在扫描仪主体中设有显示用显示器,将由图像处理装置3处理过的图像显示于显示用显示器中。
(关于程序)
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部既可以由硬件逻辑构成,也可以是计算机。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编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编码程序、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由图像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内容。其结果是,可以自由携带地提供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用微机进行处理,因此作为该记录介质,未图示的存储器(例如ROM之类的)也可以是程序媒介。另外,虽然未图示,然而也可以作为外部存储装置设置程序读取装置,通过向其中插入作为程序媒介的记录介质来读取程序。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所存放的程序编码可以是由微处理器访问而执行的构成,或者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是如下的方式,即,读出程序编码,所读出的程序编码被下载到微机的未图示的程序存储区域,该程序编码被执行。该下载用的程序是预先存放在主体装置中的程序。
这里,上述程序媒介是可以与主体分离地构成的记录介质,也可以是包括磁带或盒式带等磁带类、软盘或硬盘等磁盘或CD-ROM/MO/MD/DVD等光盘的盘片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片类、或者利用掩模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Flash ROM(闪存)等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固定地担载程序编码的介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可以连接包括互联网的通信网络的系统构成,因此也可以是以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编码的方式流动地担载程序编码的介质。而且,在像这样从通信网络下载程序编码的情况下,可以将该下载用的程序预先存放在主体装置中,或从其他的存储介质安装。而且,本实施方式也可以用将上述程序编码以电子的传输来具体化的、嵌入到载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将上述记录介质利用数码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或计算机系统中具备的程序读取装置读取来执行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总结)
另外,如上说明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在对读取与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而生成表示上述原稿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稿检测部,其参照上述图像数据,输出上述原稿台的表示上述原稿被放置的区域的原稿区域信息;指示部,其在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设定包含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根据该构成,在上述原稿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基于利用该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上述原稿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通过读取该再读取区域而生成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因而,在上述原稿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时,可以自动地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不用使用者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生成在原稿图像中没有缺失的图像数据。这样,根据本申请发明的构成,与使用者必须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的以往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劳动。
另外,实施方式1中,是如下的构成,即,上述原稿检测部参照上述图像数据,检测出上述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作为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上述指示部包括:判断部,其参照上述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和上述读取区域的位置,判断上述原稿的顶点是否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设定部,在判断为上述原稿的顶点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将包含上述原稿的所有顶点的区域设定为再读取区域。这样,在上述原稿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就可以设定包含上述原稿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另外,根据该构成,由于由原稿检测部检测出的信息(表示原稿各顶点的位置的信息)被用于判断部的判断处理和设定部的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处理两方中,因此起到可以有效地利用数据,简化数据处理的效果。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原稿从上述最大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无法设定包含上述原稿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因而,在该情况下,如果使上述设定部进行用于设定上述再读取区域的计算处理等,由于最终无法设定上述再读取区域,因此就会进行无谓的计算处理等。另外,在该情况下,即使进行再读取,也无法获得没有缺失的原稿图像,因而是无谓的。所以,在实施方式1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中,上述指示部仅在如下情况下,即,是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并且是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未从作为可以设定的读取区域当中最大的区域的最大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设定上述再读取区域,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这样,就可以抑制进行无谓的处理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实施方式1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和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也都处于本发明的范畴中。此外,实施方式1是对读取与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而生成表示上述原稿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的方法,控制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装置)执行:参照上述图像数据,输出表示上述原稿台的上述原稿所被放置的区域的原稿区域信息的工序;在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设定包含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的工序。
另外,实施方式1中,在将上述原稿被放置的区域设为必要区域,由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然而也可以像实施方式2那样,将原稿上所示的图像部分设为必要区域。
另外,也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中所含的各部,该情况下,使计算机作为上述控制装置中所含的各部发挥作用的控制程序、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处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范畴中。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对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与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该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判断部,其基于上述图像数据,判断在上述原稿台上有读取必要的区域即必要区域是否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设定部,其在由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了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再读取指示部,其当由上述设定部设定出再读取区域时,则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而且,上述必要区域既可以是在上述原稿台上放置了上述原稿的区域,也可以是放置于上述原稿台上的上述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在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基于利用该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其后,再读取区域被读取,生成必要的信息(必要区域)没有缺漏的图像数据。由此,在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时,自动地再次进行原稿的读取,可以不用使用者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生成必要的信息没有缺漏的图像数据。这样,根据本申请发明的构成,与使用者必须以手动操作来修正原稿的配置的以往技术相比,可以减少使用者的劳动。
另外,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也可以考虑不进行原稿尺寸的检测,以用扫描仪能够读取的最大尺寸来进行原稿的读取。但是,该情况下,在原稿与原稿台的基准位置(例如原稿台的左上角)对齐而未将原稿倾斜地正常放置的情况下,也是以用扫描仪能够读取的最大尺寸的范围来进行读取,原稿或原稿上的没有图像部分的不必要区域也被读入,因此就需要必要区域的剪切,使得处理增加。然而,在本发明中,虽然在必要区域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时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及再读取,然而在必要区域收纳于读取区域(与原稿尺寸对应地设定的区域)的情况下,就不用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及再读取,并且也不需要必要区域的剪切,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处理。
此外,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也可以考虑检测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四角而将外切矩形作为读取区域设定。但是,该情况下,首先,为了检测原稿的四角,要预扫描原稿被放置的区域(例如用扫描仪能够读取的最大原稿尺寸)而检测四角,根据检测出的四角求出外切矩形的范围而再次地进行扫描,必须进行2次读取,在处理中花费时间。另外,由于最初进行原稿整体的读取,可以使用该数据检测原稿的被放置状态,因此第二次的读取动作就会失去意义。与之相反,本发明中,由于仅在必要区域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下进行了原稿的读取的情况下,进行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及再读取,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处理。
另外,在将原稿台上上述原稿所被放置的区域设为上述必要区域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优选具有原稿检测部,其基于上述图像数据,检测表示放置于上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的原稿区域信息,上述判断部参照上述原稿区域信息,判断上述原稿的顶点是否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上述设定部将包含上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所有顶点的区域设定为再读取区域。根据该构成,由于利用原稿检测部检测出的信息(表示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的信息)被用于利用判断部的判断处理和利用设定部的再读取区域的设定处理两方中,因此起到可以有效地利用数据、可以将数据处理简化的效果。
此外,优选上述原稿检测部在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原稿图像的角部为4个的情况下,将各角部的坐标值作为上述原稿区域信息输出,在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原稿图像的角部超过4个的情况下,(a)参照上述图像数据,确定上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各顶点中的上述读取区域内的顶点的坐标值,并且确定上述读取区域的内外的边界线与上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边的交点的坐标值,(b)根据确定出的各顶点及各交点的坐标值,推定计算上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各顶点中的上述读取区域外的各顶点的坐标值,(c)将上述确定出的顶点的坐标值和利用上述推定计算得到的顶点的坐标值作为上述原稿区域信息输出。这样,就可以简单地生成显示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的原稿区域信息。
另外,在原稿从可以设定的读取区域中的最大的区域即最大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无法设定包含原稿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因而,在该情况下,如果使上述设定部进行用于设定上述再读取区域的计算处理等,由于最终无法设定上述再读取区域,因此就会进行无谓的计算处理等。另外,在该情况下,即使进行再读取,也无法获得没有缺失的原稿图像,因而是无谓的。所以,在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上述设定部仅在如下情况下,即,是上述原稿所被放置的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并且是未从作为可以设定的读取区域当中最大的区域的最大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设定上述再读取区域。这样,就可以抑制进行无谓的处理的情况。
另外,在将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设为上述必要区域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中,优选上述判断部基于上述图像数据,生成表示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上述图像部分的分布的分布信息,基于上述分布信息,确定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上述图像部分中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上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上述图像部分中的副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在确定出的各端部当中,存在与上述读取区域的内外的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在阈值以下的端部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图像部分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在确定出的各端部当中,没有与上述边界线的最短距离在阈值以下的端部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图像部分未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这样,就可以简单并且高精度地检测原稿上的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
此外,在将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设为上述必要区域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中,优选上述设定部参照上述分布信息,确定上述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的外切矩形的各顶点中的上述读取区域内的顶点、上述边界线与上述外切矩形的交点,根据确定出的各顶点及各交点的坐标值,推定计算上述外切矩形的各顶点中的上述读取区域外的各顶点的坐标值,将包含上述外切矩形的所有顶点的区域作为上述再读取区域设定。这样,在原稿上的图像部分从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就可以简单并且高精度地设定完全收容该图像部分的再读取区域。
另外,具有上述控制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具有上述控制装置和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处于本发明的范畴中。此外,本发明是对读取与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而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的计算机执行:基于上述图像数据,判断在上述原稿台上有读取必要的区域即必要区域是否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工序;在判断为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图像数据,设定包含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的工序;当上述再读取区域被设定时,则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的工序。
另外,也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中所含的各部,该情况下,使计算机作为上述控制装置中所含的各部发挥作用的控制程序、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以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处于本发明的范畴中。
本发明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方案中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对于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技术性途径适当地组合而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机、复印机、扫描仪专用机、传真装置、控制它们的控制装置中。

Claims (11)

1.一种控制装置,对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与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并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该控制装置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部,其基于上述图像数据,判断在上述原稿台上有读取必要的区域即必要区域是否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
设定部,其在由判断部判断为上述必要区域从上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图像数据,设定将上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包括在内的再读取区域;及
再读取指示部,其当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了再读取区域时,使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必要区域是在所述原稿台上放置了所述原稿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原稿检测部,该原稿检测部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原稿区域信息,该原稿区域信息表示放置于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各顶点的位置,
所述判断部参照所述原稿区域信息,判断所述原稿的顶点是否从所述读取区域中伸出,
所述设定部将包含所述原稿区域信息中所示的所有顶点的区域设定为再读取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稿检测部,
在所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原稿图像的角部为4个的情况下,将各角部的坐标值作为所述原稿区域信息输出,
在所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原稿图像的角部超过4个的情况下,(a)参照所述图像数据,确定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各顶点中的所述读取区域内的顶点的坐标值,并且确定所述读取区域的内外的边界线与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边的交点的坐标值,(b)根据确定出的各顶点及各交点的坐标值,推定计算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各顶点中的所述读取区域外的各顶点的坐标值,(c)将所述确定出的顶点的坐标值和通过所述推定计算得到的顶点的坐标值作为所述原稿区域信息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仅在是如下状态的情况下设定所述再读取区域,该状态是在所述原稿的放置区域从所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并且是未从可设定的读取区域当中最大的区域即最大读取区域中伸出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必要区域是放置于所述原稿台上的所述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表示所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所述图像部分的分布的分布信息,并基于所述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所述图像部分中的主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所述图像数据中所示的所述图像部分中的副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
在确定出的各端部当中,存在与所述读取区域的内外的边界线的最短距离为阈值以下的端部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图像部分从所述读取区域中伸出,
在确定出的各端部当中,没有与所述边界线的最短距离为阈值以下的端部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图像部分未从所述读取区域中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部参照所述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原稿中所示的图像部分的外切矩形的各顶点中的所述读取区域内的顶点、所述边界线与所述外切矩形之间的交点,
根据确定出的各顶点及各交点的坐标值,推定计算所述外切矩形的各顶点中的所述读取区域外的各顶点的坐标值,
将包含所述外切矩形的所有顶点的区域设定为所述再读取区域。
9.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4、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4、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和所述图像读取装置。
11.一种控制方法,是对图像读取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该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与放置于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尺寸对应地设定的读取区域,生成表示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计算机执行:
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判断在所述原稿台上有读取必要的区域即必要区域是否从所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工序;
在判断为所述必要区域从所述读取区域中伸出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图像数据,设定包含所述必要区域的全部区域的再读取区域的工序;
当所述再读取区域被设定时,使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再读取区域的工序。
CN2010101675203A 2009-04-23 2010-04-22 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3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5574 2009-04-23
JP2009-105574 2009-04-23
JP2010052185A JP4886053B2 (ja) 2009-04-23 2010-03-09 制御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10-052185 2010-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3403A true CN101873403A (zh) 2010-10-27
CN101873403B CN101873403B (zh) 2012-08-08

Family

ID=4299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752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3403B (zh) 2009-04-23 2010-04-22 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80407B2 (zh)
JP (1) JP4886053B2 (zh)
CN (1) CN10187340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3191A (zh) * 2015-12-01 2017-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9074494A (zh) * 2016-03-28 2018-12-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文字图形识别装置、文字图形识别方法以及文字图形识别程序
CN109510910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788155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2675B2 (ja) * 2009-12-04 2015-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10216342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032990B2 (ja) * 2012-07-26 2016-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13912B2 (en) * 2012-10-26 2016-08-09 Abbyy Development Llc Scanning device having a bed cover including a pattern of repeated design elements
KR101820848B1 (ko) * 2013-09-05 2018-01-22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화상처리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JP2015197751A (ja) * 2014-03-31 2015-1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409317B2 (ja) * 2014-04-25 2018-10-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92479A (ja) * 2014-10-30 2016-05-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81022B2 (en) * 2014-12-25 2017-06-1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6131362B (zh) * 2016-07-12 2019-11-26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JP2018063557A (ja) * 2016-10-12 2018-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786366B2 (ja) * 2016-12-06 2020-11-18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鉄道線路用の保守車両
JP2018198386A (ja) * 2017-05-24 2018-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生成方法
US10740644B2 (en) * 2018-02-27 2020-08-11 Intui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ckground removal from documents
JP2022061875A (ja) * 2020-10-07 2022-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8325A (ja) * 1997-09-19 1999-04-09 Nikon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読み取り範囲設定方法、画像読み取り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の画像読み取り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0174991A (ja) * 1998-12-03 2000-06-23 Canon Inc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37715A (ja) * 2001-07-25 2003-02-07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8537B2 (ja) 1993-12-27 2002-10-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傾き検出装置
JPH10276316A (ja) * 1997-03-31 1998-10-13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049636A (en) * 1997-06-27 2000-04-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 rectangular box encompassing a digital picture within a digital image
US6750988B1 (en) * 1998-09-11 2004-06-15 Roxi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anning images in a photo kiosk
JP2001188307A (ja) * 1999-10-22 2001-07-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2001298588A (ja) * 2000-04-14 2001-10-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201752A (ja) 2006-01-26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入力プログラム、画像入力装置、画像入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入力方法
JP5029569B2 (ja) * 2008-10-29 2012-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8325A (ja) * 1997-09-19 1999-04-09 Nikon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読み取り範囲設定方法、画像読み取り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の画像読み取り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0174991A (ja) * 1998-12-03 2000-06-23 Canon Inc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37715A (ja) * 2001-07-25 2003-02-07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3191A (zh) * 2015-12-01 2017-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10165142B2 (en) 2015-12-01 2018-12-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ulti-crop function
CN109074494A (zh) * 2016-03-28 2018-12-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文字图形识别装置、文字图形识别方法以及文字图形识别程序
CN109510910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510910B (zh) * 2017-09-14 2021-11-1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788155A (zh) * 2017-11-15 2019-05-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方法
US11323582B2 (en) 2017-11-15 2022-05-03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ading and displaying image of document placed on platen
CN109788155B (zh) * 2017-11-15 2023-08-04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图像读取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71646A1 (en) 2010-10-28
US8780407B2 (en) 2014-07-15
JP4886053B2 (ja) 2012-02-29
CN101873403B (zh) 2012-08-08
JP2010273324A (ja) 201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3403B (zh) 控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CN101753777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发送装置
CN102469234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JP4927122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77288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US833501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291519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9230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
US854240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determines attributes of image blocks based on pixel edge intensities relative to normalized and fixed thresholds
CN104054047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94586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JP201100854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複合機、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124746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4949356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501559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JP20090172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での読み取りが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403343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027311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008804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81061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決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1101023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複合機、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028346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KR20080041056A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방법
JP20082192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13799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