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7800A -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7800A
CN101847800A CN201010143343.5A CN201010143343A CN101847800A CN 101847800 A CN101847800 A CN 101847800A CN 201010143343 A CN201010143343 A CN 201010143343A CN 101847800 A CN101847800 A CN 101847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screening
along
protuberance
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33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7800B (zh
Inventor
冈本昌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7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7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8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壳体的尺寸精度的屏蔽连接器。屏蔽连接器(C)包括管状金属屏蔽外壳(30),该管状金属屏蔽外壳(30)整体附接至壳体(10)的外周表面,该壳体(10)通过嵌件成型由树脂制成。所述屏蔽外壳(30)形成有在纵向方向(LD)上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32),并且,一对防打开片(34A,34B)设置在屏蔽外壳(30)的彼此面向的相对的边缘部(33A,33B)上,所述一对防打开片(34A,34B)径向向内或向外延伸,沿周向基本彼此面对,并能够在位于切口(32)的相对侧上的边缘部(33A,33B)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相互接触,所述切口(32)位于所述相对的边缘部(33A,33B)之间。

Description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下的连接器传统上已知为屏蔽连接器的一个实例(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196198),其中管状金属屏蔽外壳整体附接至壳体的外周表面,该壳体通过嵌件成型由树脂制成。相配合的屏蔽连接器的屏蔽构件与该屏蔽外壳的外周表面相连。
通过在将锻模成管状形式的屏蔽外壳放入模具中之后将树脂倒入模具中来制造如上构造的屏蔽连接器。假定嵌件成型期间的树脂的收缩量,将模具设定为具有稍大的尺寸。但是,由于被锻模成管状形状的屏蔽外壳难以随着树脂的收缩而变形以减小该屏蔽外壳的直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难以提高该壳体的尺寸精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开发了本发明,且其目的是提高屏蔽连接器的壳体的尺寸精度。
根据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了此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连接器,其中,管状金属屏蔽外壳整体附接至壳体的外周表面,该壳体通过嵌件成型由树脂制成,其中:
该屏蔽外壳形成有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并且
一对防打开片大致设置在该屏蔽外壳的彼此面向的相对的边缘部处,该切口位于所述相对的边缘部之间,该对防打开片径向向外或向内延伸,沿周向彼此面对,并能够在位于该切口的大致相对侧上的边缘部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相互接触。
根据这种构造,由于屏蔽外壳容易随着壳体在嵌件成型期间的收缩而变形,从而减小该屏蔽外壳的直径,所以能够提高该壳体的尺寸精度。此外,能够通过防打开片的接触来防止屏蔽外壳打开。
防打开片可以设置在边缘部的从其它部分沿周向突出的位置处。根据这种构造,在该对防打开片保持接触的情况下,随着壳体在嵌件成型期间收缩,其间具有切口的、彼此面向的所述相对的边缘部被分开,且屏蔽外壳变形从而减小其直径,同时使该屏蔽外壳的切口的宽度变窄。因此,当屏蔽外壳变形而减小其直径时,切口的相对的边缘部难以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平滑变形。
防打开片可以完全嵌入该壳体中。根据这种构造,由于防打开片被保持在壳体内,所以能够防止屏蔽外壳与壳体分离。
此外,壳体可以包括沿着屏蔽外壳的切口径向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肋。
另外,防打开片可以弯曲成从相应凸出部向外竖立,其中,防打开片从凸出部的延伸距离可小于所述肋的突出距离,使得防打开片被完全嵌入所述肋中。
特别地,防打开片可以基本上彼此沿周向完全面对,并且/或两个防打开片的从凸出部向前或向后突出的部分可基本上面向着对向的防打开片的联接至凸出部的部分。
此外,凸出部可以设置于大致在屏蔽外壳沿纵向方向的中央处沿前后方向略微移位的位置上,其中,凸出部的凸出距离可略小于所述肋的宽度。
防打开片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基本相同,并且/或基本上为沿纵向方向较长的大致矩形板的形式,其中,优选将两个防打开片沿纵向方向的宽度设定为与退避凹口沿同一方向的宽度相等,并且/或具有比凸出部沿同一方向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或模制尤其是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开口的关系设置一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中,假定嵌件成型期间树脂的收缩量,将所述模具设定为具有比成品屏蔽连接器稍大的尺寸;
将屏蔽连接器的屏蔽外壳放入第二模具中,其中,在通过使屏蔽外壳沿减小其直径的方向变形而使得第一防打开片和第二防打开片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将屏蔽外壳放入;
将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放置在指定位置;
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彼此相对移动以基本封闭所述模具;
将规定量的熔融树脂注入并填入所述模具中;以及
使树脂冷却并固化,其中,随着树脂收缩,屏蔽外壳变形从而减小其直径,并使得形成在屏蔽外壳中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变窄,且其中,一对防打开片大致设置在屏蔽外壳的彼此面向的相对的边缘部处,该切口位于所述相对的边缘部之间,该对防打开片径向向外或向内延伸,沿周向彼此面向,并能够在位于该切口的大致相对侧上的边缘部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相互接触。
保持接触的防打开片可分开,且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分别移位从而至少部分地进入退避凹口中,而不会妨碍屏蔽外壳的对向边缘部。
所述模具的各个表面之间的边界面可大致位于屏蔽外壳的中心平面内。
该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在通过使屏蔽外壳沿减小其直径的方向变形而使得防打开片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将屏蔽外壳放入,其中,此时,该切口的宽度等于凸出部的凸出距离。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壳体尺寸精度的屏蔽连接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对优选实施例及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应当理解,尽管分别描述了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的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另外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局部剖面正视图,
图2是屏蔽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B-B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屏蔽外壳的第一防打开片和第二防打开片接触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是示出了图5的状态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7是示出了屏蔽外壳的第一防打开片和第二防打开片保持接触时的状态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8是示出了屏蔽外壳正放入下模具中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屏蔽外壳已放入模具中时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示出了屏蔽外壳变形从而减小其直径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C电连接到诸如电动汽车的马达的装置(未示出),并通过安装在该装置的屏蔽箱(未示出)上而被使用。在以下描述中,将每个组成元件的与未图示的配合连接器相连的的一侧(图2中的下侧)称为前侧,并将图1中的上侧和下侧称为上侧和下侧。
屏蔽连接器C设置有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10、屏蔽外壳30以及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端子20。
壳体10包括可至少部分地装配至配合连接器的可装配部11以及固定至屏蔽外壳的至少一个连接器固定部12,其中,可装配部11从连接器固定部12大致向前突出。可装配部11包括管状部11A和至少一个分隔部11B,该管状部11A大致为具有开口前侧的管的形式,该分隔部11B在管状部11A中向前突出。如图1所示,管状部11A优选具有当从前方观察时为大致正方形的形状,且分隔部11B被布置为(例如大致竖直和/或水平地)横过管状部11A的内部,由此将管状部11A分隔成多个部分。
能够将配合连接器与所述装置电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端子20被保持在壳体10内。优选通过嵌件成型来将这三个端子20整体保持在壳体10内。每个端子20的一端在可装配部11中向前突出,而其另一端从连接器固定部12的横向表面(例如上表面)向外(例如向上)突出。具体而言,如此布置三个端子20使得每个端子20的一端在由管状部11A中的分隔部11B分隔的相应一个部分内突出。
在壳体10的可装配部11的横向表面(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上(向外或大致径向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肋13。肋13在可装配部11的中间位置处(优选在大致横向中央位置处)沿前后方向大致平直地延伸(参见图2)。优选将肋13的突出距离设定为与管状部11A的厚度相等,并且/或优选将肋13的长度(沿前后方向FBD的尺寸)设定为延伸超过可装配部11的沿前后方向FBD的整个长度。
金属屏蔽外壳30尤其通过嵌件成型而整体地或一体地附接至壳体10的外周表面。屏蔽外壳30具有与可装配部11的外形基本相符的大致管状的形状,并且/或基本上完全覆盖壳体10的外周表面。当从前方观察时,屏蔽外壳30尤其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形状,其具有4个基本成弧形的角部。对配合连接器进行屏蔽的未图示的屏蔽构件的端部与屏蔽外壳30的外周表面电连接。屏蔽外壳30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壳固定部31,该至少一个外壳固定部31例如通过至少一个未图示的螺钉固定至所述装置的屏蔽外壳。将屏蔽外壳30的覆盖可装配部11的相对侧表面的部分称作横向侧部30Y,将屏蔽外壳30的覆盖可装配部11的上表面的部分称作上侧部30U,并将屏蔽外壳30的覆盖可装配部11的下表面的部分称作下侧部30S。
屏蔽外壳30形成有尤其在纵向方向LD上的相对端(前后方向FBD上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32。通过该切口32,屏蔽外壳30在一个周向位置处被切断。
屏蔽外壳30的切口32形成在横向侧部(上侧部)30U中,并且/或在横向侧部(上侧部)30U的横向中间位置处(尤其在大致横向中央位置处)沿前后方向FBD大致平直地延伸。换言之,屏蔽外壳30的切口32大致沿着壳体10的肋13延伸,且切口32的外侧和内侧尤其至少部分地被树脂覆盖。
屏蔽外壳30的基本彼此面向的边缘部33(分别将图5中的左右两个边缘部33称作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防打开片34,该对防打开片34能够在相对的边缘部33A、33B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基本上相互接触,切口32位于所述两个边缘部之间。将设置在第一边缘部33A上的防打开片34称作第一防打开片34A,并将设置在第二边缘部33B上的防打开片34称作第二防打开片34B。
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设置在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的从其它部分沿周向凸出的凸出部35(优选为凸出部35的前端)处(将第一边缘部33A的凸出部35称作第一凸出部35A,并将第二边缘部33B的凸出部35称作第二凸出部35B)。两个凸出部35A、35B尤其设置于大致在屏蔽外壳30的沿前后方向FBD的中央处沿前后方向FBD略微移位的位置上。两个凸出部35A、35B的凸出距离尤其均略小于肋13的宽度。
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的从其它部分沿周向凹入的一个或多个退避凹口36(将第一边缘部33A的退避凹口36称作第一退避凹口36A,并将第二边缘部33B的退避凹口36称作第二退避凹口36B)形成在沿前后方向FBD邻近第一凸出部35A和第二凸出部35B的位置处。第一退避凹口36A和第二退避凹口36B形成在沿前后方向FBD移位的位置处。第一退避凹口36A形成在第一凸出部35A后方,而第二退避凹口36B形成在第二凸出部35B前方,其中,两个退避凹口36A、36B分别形成于在大致相对侧上面向凸出部35的位置处。将两个退避凹口36A、36B沿前后方向FBD的宽度设定为大于凸出部35的宽度,即,大约为凸出部35的宽度的两倍。
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被弯曲成从第一凸出部35A和第二凸出部35B的前端向上(向外或者基本径向向外)竖立。特别地,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的形状和尺寸大致相同,并且/或基本上为沿前后方向FBD较长的大致矩形板的形式。特别地,将两个防打开片34A、34B沿纵向方向LD的宽度设定为与退避凹口36沿同一方向的宽度相等,并且/或具有大于凸出部35沿同一方向的宽度(例如大约为该宽度的两倍)。特别地,将两个防打开片34A、34B从凸出部35的延伸距离设定为小于肋13的突出距离,使得防打开片34A、34B尤其被完全嵌入肋13中。
两个防打开片34A、34B中的每一个沿纵向方向LD的一端联接至相应的凸出部35,而其另一端沿前后方向FBD从凸出部35突出。更具体地,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分别在沿前后方向FBD的大致相反的方向上从第一凸出部35A和第二凸出部35B突出,其中,第一防打开片34A从第一凸出部35A向后突出,而第二防打开片34B从第二凸出部35B向前突出。
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基本上彼此沿周向完全面对,并且/或两个防打开片34A、34B的从凸出部35向前或向后突出的部分基本上面向着对向的防打开片34的联接至凸出部35的部分。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C的制造。
在模制壳体10时,使用了上下一对模具40(上模具40U和下模具40S)(参见图9)。上模具40U和下模具40S沿竖直方向(与屏蔽外壳30的纵向方向LD基本垂直的方向)开口。假定嵌件成型期间的树脂的收缩量,将模具40设定为具有比成品连接器C稍大的尺寸。特别地,上模具40U与下模具40S之间的边界面基本位于屏蔽外壳30的竖直中央。
首先,将屏蔽外壳30放入下模具40S中。如图8所示,在通过用手指从左右两侧按压使得屏蔽外壳30沿减小其直径的方向变形来使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将屏蔽外壳30放入。此时,切口32的宽度等于凸出部35的凸出距离。
在将屏蔽外壳30放入下模具40S中之后,将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20放置在指定的(预定或可预定的)位置,并使上模具40U向下移动以封闭所述模具。随后,在将熔融树脂注入并填入模具40中之后,使该树脂冷却并固化。这时,随着树脂收缩,屏蔽外壳30变形从而减小该屏蔽外壳30的直径并使切口32变窄,保持接触的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被分开,且第一凸出部35A和第二凸出部35B分别移位从而至少部分地进入退避凹口36B、36A中,而不会妨碍对向边缘部33(参见图10)。
然后,树脂和屏蔽外壳30以假定的收缩量收缩,最终,将壳体10的包括屏蔽外壳30的可装配部11形成为具有指定的(预定或可预定的)外形尺寸。这样,完成了包括与壳体10的外周表面成整体或一体的屏蔽外壳30的屏蔽连接器C的制造。
接下来,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
本实施例的屏蔽外壳30形成有在相对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32,并且,屏蔽外壳30的基本彼此面向的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防打开片34A、34B,该对防打开片34A、34B向外(向上)延伸,沿周向基本彼此面向,并能够在相对的边缘部33A、33B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相互接触,切口32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33A与第二边缘部33B之间。
由于以这种方式形成有切口32,所以,屏蔽外壳30随着树脂在嵌件成型期间的收缩而容易变形。因此,能提高壳体10的尺寸精度。此外,屏蔽外壳30的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尤其设置有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这里,如果屏蔽外壳只形成有切口而不包括防打开片,则存在这种可能性:即,当将该屏蔽外壳放入下模具40S中并松手时,屏蔽外壳的切口被打开,且屏蔽外壳变形而使其直径增大并从下模具中40S脱出。然而,由于尤其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设置在屏蔽外壳30处的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的接触来防止屏蔽外壳30的打开,所以能够如上所述地防止屏蔽外壳30从下模具40S脱离。
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设置在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的从其他部分沿周向突出的位置处。由此,在两个防打开片34A、34B保持接触的情况下,随着壳体10在嵌件成型期间收缩,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被分开,且屏蔽外壳30的切口32的宽度变窄从而减小屏蔽外壳30的直径。由于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在屏蔽外壳30变形而减小其直径时难以相互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平滑变形。
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尤其被完全嵌入壳体10中。因此,将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保持在壳体10内,由此将屏蔽外壳30可靠地保持在封闭状态下。结果,能够防止屏蔽外壳30变形而直径增大以及从壳体10脱离。
因此,为了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壳体的尺寸精度的屏蔽连接器,屏蔽连接器C包括整体附接至壳体10的外周表面的管状金属屏蔽外壳30,该壳体10通过嵌件成型由树脂制成。屏蔽外壳30形成有在纵向方向LD上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32,并且,一对防打开片34A、34B设置在屏蔽外壳30的彼此面向的相对的边缘部33A、33B上,该对防打开片34A、34B径向向内或向外延伸,沿周向基本彼此面向,并能够在位于切口32的相对侧上的边缘部33A、33B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相互接触,切口32位于所述相对的边缘部33A、33B之间。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和例举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从第一凸出部35A和第二凸出部35B的前端向上(向外或者径向向外)竖立,但相反地,这些防打开片也可以从所述凸出部向下(向内或径向向内)悬垂。
(2)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35A和第二凸出部35A从第一边缘部33A以及第二边缘部33B的其它部分沿周向突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可以在沿径向方向从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大致向上或向内突出之后沿周向弯曲。
(3)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中的每一个均大致设置在屏蔽外壳30的沿前后方向FBD的中央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能够适当地设定防打开片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多少个防打开片。
(4)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防打开片34A和第二防打开片34B都设置在第一边缘部33A和第二边缘部33B的周向突出位置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只将其中一个防打开片设置在上述周向突出位置处。
附图标记列表
C...屏蔽连接器
10...壳体
13...肋
30...屏蔽外壳
32...切口
33A...第一边缘部
33B...第二边缘部
34A...第一防打开片
34B...第二防打开片

Claims (12)

1.一种屏蔽连接器(C),其中,管状金属屏蔽外壳(30)整体附接至壳体(10)的外周表面,所述壳体(10)通过嵌件成型由树脂制成,其中:
所述屏蔽外壳(30)形成有在纵向方向(LD)上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32),并且
一对防打开片(34A,34B)大致设置在所述屏蔽外壳(30)的彼此面向的相对的边缘部处,且所述切口(32)位于所述相对的边缘部之间,所述一对防打开片(34A,34B)径向向外或向内延伸,彼此沿周向面对,并能够在位于所述切口(32)的大致相对侧上的所述边缘部(33A,33B)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打开片(34)设置在所述边缘部(33)的比其它部分沿周向突出的位置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打开片(34)被完全嵌入所述壳体(10)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10)包括沿着所述屏蔽外壳(30)的所述切口(32)径向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肋(1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打开片(34A,34B)被弯曲成从相应凸出部(35A,35B)向外竖立,其中所述防打开片(34)从所述凸出部(35)的延伸距离优选小于所述肋(13)的突出距离,使得所述防打开片(34A,34B)被完全嵌入所述肋(1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打开片(34A,34B)基本上彼此沿周向完全面对,并且/或所述两个防打开片(34A,34B)的从所述凸出部(35)向前或向后突出的部分基本上面向着对向的防打开片(34)的联接至所述凸出部(35)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凸出部(35a,35b)设置于大致在所述屏蔽外壳(30)沿纵向方向(LD)的中心处沿前后方向(FBD)略微移位的位置上,其中,所述凸出部(35A,35B)的凸出距离优选略小于所述肋(13)的宽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打开片(34A,34B)的形状和尺寸基本相同,并且/或基本上为沿纵向方向(LD)较长的大致矩形板的形式,其中所述两个防打开片(34A,34B)沿纵向方向(LD)的宽度优选被设定为与退避凹口(36)沿同一方向的宽度相等,并且/或具有比所述凸出部(35)沿同一方向的宽度更大的宽度。
9.一种制造屏蔽连接器(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开口的关系设置一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40),其中,假定嵌件成型期间的树脂的收缩量,将所述模具(40)设定为具有比成品屏蔽连接器(C)稍大的尺寸;
将所述屏蔽连接器(C)的屏蔽外壳(30)放入所述第二模具(40S)中,其中,在通过使所述屏蔽外壳(30)沿减小所述屏蔽外壳(30)的直径的方向变形而使得第一防打开片和第二防打开片(34A,34B)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将所述屏蔽外壳(30)放入;
将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20)放置在指定位置;
使所述第一模具(40U)和所述第二模具(40S)彼此相对移动以基本封闭所述模具(40);
将规定量的熔融树脂注入并填入所述模具(40)中;以及
使所述树脂冷却并固化,其中,随着所述树脂收缩,所述屏蔽外壳(30)变形从而减小所述屏蔽外壳(30)的直径,并使得形成在所述屏蔽外壳(30)中的、在纵向方向(LD)上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切口(32)变窄,且其中,一对防打开片(34A,34B)大致设置在所述屏蔽外壳(30)的彼此面向的相对的边缘部处,且所述切口(32)位于所述相对的边缘部之间,所述一对防打开片(34A,34B)径向向外或向内延伸,沿周向彼此面向,并能够在位于所述切口(32)的大致相对侧上的所述边缘部(33A,33B)沿彼此离开的方向移位时相互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保持接触的所述防打开片(34)被分开,且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35A,35B)分别移位从而至少部分地进入退避凹口(36B,36A)中,而不会妨碍所述屏蔽外壳(30)的对向边缘部(33)。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模具(40U,40S)的各个表面之间的边界面大致位于所述屏蔽外壳(30)的中心平面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通过使所述屏蔽外壳(30)沿减小所述屏蔽外壳(30)的直径的方向变形而使得防打开片(34A,34B)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将所述屏蔽外壳(30)放入,其中,此时,所述切口(32)的宽度等于所述凸出部(35)的凸出距离。
CN2010101433435A 2009-03-27 2010-03-19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8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9488 2009-03-27
JP2009079488A JP5136861B2 (ja) 2009-03-27 2009-03-27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800A true CN101847800A (zh) 2010-09-29
CN101847800B CN101847800B (zh) 2012-11-14

Family

ID=42145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3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7800B (zh) 2009-03-27 2010-03-19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33077B2 (zh)
EP (1) EP2234222A1 (zh)
JP (1) JP5136861B2 (zh)
CN (1) CN10184780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461A (zh) * 2011-07-13 2012-03-28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防电磁干扰插座的制造方法及防电磁干扰的插座
CN110024230A (zh) * 2016-11-22 2019-07-16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水中马达及防水连接器
CN111795626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国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尺子
CN117293606A (zh) * 2023-09-28 2023-12-26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7661B2 (en) 2008-12-02 2012-05-01 Panduit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crosstalk attenuation within a plug/jack connection and between nearby plug/jack combinations
US8545275B2 (en) * 2010-04-07 2013-10-01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ouch-safety contact structur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3206A (en) * 1981-12-10 1984-02-21 The Bendix Corporation EMI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US4650270A (en) * 1985-05-13 1987-03-17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Shielding connector
US4678260A (en) * 1984-05-14 1987-07-07 Allied Corporation EMI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573308A (zh) * 2003-05-28 2005-02-02 罗斯蒙德公司 用于压力传感器杆的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4128A (en) * 1971-02-12 1973-07-10 Nasa Process for making r. f.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the products formed thereby
US4597624A (en) * 1982-05-03 1986-07-01 Quintec Interconnect Systems Shielde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4497533A (en) * 1982-06-21 1985-02-05 Chomerics, Inc. Shielded cable system and method
US4634208A (en) * 1983-01-31 1987-01-06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terminating a cable therewith
JPS62285377A (ja) * 1986-06-04 1987-12-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シ−ルド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結線方法
JPS6389680U (zh) * 1986-11-29 1988-06-10
JPS6424373A (en) * 1987-07-13 1989-01-26 Amp Inc Shielded connector
US4886463A (en) * 1988-09-21 1989-12-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onnector
JP3465486B2 (ja) * 1996-07-22 2003-11-1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6315608B1 (en) * 2000-03-31 2001-11-13 Molex Incorporated Channel isolation shield
JP2002299001A (ja) * 2001-03-28 2002-10-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製造方法
JP2006196198A (ja) * 2005-01-11 2006-07-27 Favess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2006222027A (ja) * 2005-02-14 2006-08-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7341487B2 (en) * 2006-07-05 2008-03-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841910B2 (en) * 2007-11-06 2010-11-30 Apple Inc. Mini displaypor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3206A (en) * 1981-12-10 1984-02-21 The Bendix Corporation EMI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US4678260A (en) * 1984-05-14 1987-07-07 Allied Corporation EMI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650270A (en) * 1985-05-13 1987-03-17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Shielding connector
CN1573308A (zh) * 2003-05-28 2005-02-02 罗斯蒙德公司 用于压力传感器杆的电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461A (zh) * 2011-07-13 2012-03-28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防电磁干扰插座的制造方法及防电磁干扰的插座
CN110024230A (zh) * 2016-11-22 2019-07-16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水中马达及防水连接器
CN111795626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国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尺子
CN111795626B (zh) * 2019-04-09 2024-03-26 国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尺子
CN117293606A (zh) * 2023-09-28 2023-12-26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7293606B (zh) * 2023-09-28 2024-05-2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800B (zh) 2012-11-14
US8133077B2 (en) 2012-03-13
EP2234222A1 (en) 2010-09-29
US20100248541A1 (en) 2010-09-30
JP5136861B2 (ja) 2013-02-06
JP2010232061A (ja) 2010-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7800B (zh)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RU2538353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атчика и датчик
US9070988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of connector terminal
CN101005200B (zh) 模制结构和用于树脂模制产品的模制方法
CN105723565A (zh) 具有端子的电线
CN101573008A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KR101617531B1 (ko) 전자장치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190000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JP5333030B2 (ja)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8886207A (zh) 树脂成形品
CN113039688B (zh) 用于制造弯折的插接连接器的方法、弯折的插接连接器和传感器
CN106457636B (zh) 塑料注塑包封的导体电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44832B (zh) 端子在模具内切断弯曲一步成型工艺
US9276351B2 (en) Composite insert
JP3634210B2 (ja) コネクタ
CN101488637A (zh)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7954538B1 (en) C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one-piece die cast electrical connector body
CN100446199C (zh) 用于电子部件的引线框架及其制造的方法
CN101262748A (zh) 嵌件成型品及其制备方法
JP5640871B2 (ja) 樹脂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4197388B2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部品の生産方法
JP3446079B2 (ja) 成型部品の良否判別方法、及び成型部品
JPH0558247U (ja) 2個取り射出成形金型
CN218660250U (zh) 一种用于制造t形管的注塑模具
JP7216044B2 (ja) 防水部材の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