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389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3899A
CN101813899A CN200910225477A CN200910225477A CN101813899A CN 101813899 A CN101813899 A CN 101813899A CN 200910225477 A CN200910225477 A CN 200910225477A CN 200910225477 A CN200910225477 A CN 200910225477A CN 101813899 A CN101813899 A CN 101813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nit
recording medium
rout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5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泽文夫
石塚哲男
铃木史郎
宇土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13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3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9Refeeding path for composite copy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17Post-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3Refeeding path
    • G03G2215/00438Inverter of refeeding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cool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7Frame structures using opening shell type machines, e.g. pivoting assemb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转印单元,其将经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单元,其将经由所述图像转印单元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传送路线,其通过改变经由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引导所述记录介质;以及翻转路线,其通过沿与所述传送路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折返而至少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传送路线部分地重叠,并且通过将所述记录介质从其前端部改变从其后端部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传送,而将所述记录介质翻转。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JP-A-2001-42587)描述了包括传送路线的现有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传送路线向图像转印辊传送纸张以在纸张的下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这里的纸张是已经经由定影装置在表面上定影了另一个调色剂图像的纸张。
更为详细地,在将表面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向图像转印辊引导的传送路线上,在途中设置纸张翻转路线。在该纸张翻转路线上,以转回的方式传送纸张,从而将纸张翻转,并在下表面上形成另一个调色剂图像。更为详细地,通过沿水平方向扩大装置主体以将纸张翻转路线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
发明内容
对于该现有图像形成装置,沿水平方向扩大装置主体,并且在所得的空间内设置用于翻转记录介质(即纸张)的纸张翻转路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装置尺寸在水平方向上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转印单元,其将经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单元,其将经由所述图像转印单元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传送路线,其通过改变经由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引导所述记录介质;以及翻转路线,其通过沿与所述传送路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折返而至少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传送路线部分地重叠,并且通过将所述记录介质从其前端部改变为从其后端部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传送,而将所述记录介质翻转(通过从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部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并且从所述记录介质的后端部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传送所述记录介质,而将所述记录介质翻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看时,所述传送路线和所述翻转路线设置为彼此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在所述定影单元的下游侧还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用于冷却经由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传送路线和所述翻转路线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和所述冷却单元中至少一个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传送路径、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图像转印单元,所述传送路径在从所述翻转路线接收到所述记录介质后将所述记录介质导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以及第二壳体,其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并且包括所述定影单元、所述传送路线和所述翻转路线。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传送路线在竖直方向上不与翻转路线重叠的任何构造相比,可以有利于防止尺寸在水平方向上增加。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任何其它构造相比,还可以成功地防止尺寸在竖直方向增加。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任何其它构造相比,所得装置在尺寸上是紧凑的。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与任何其它构造相比,可以简化布局。
附图说明
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以可视图像的形式示出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侧视图;
图3A是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真空传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3B是图3A的真空传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冷却单元的散热器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平整处理单元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均是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平整处理单元的凸轮部件等的侧视图;
图8是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平整处理单元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均是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平整处理单元的凸轮部件等的另一个侧视图;
图10A和图10B均是由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平整处理单元来平直的卷曲纸张部件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在线传感器单元的构造的示意图;以及
图12是示出设置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供电单元的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到图12,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示例性图像形成装置。
整体构造
如图1所示,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用于形成全色或黑白图像,并且构造为包括第一壳体10A和第二壳体10B。第一壳体10A设置在水平方向的一侧,即图1的左侧,并且第二壳体10B在水平方向的另一侧,即图1的右侧,设置为可以与第一壳体10A分离。
第二壳体10B在沿竖直方向的上部内置有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3。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3负责对来自于计算机或其他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调色剂盒
另一方面,第一壳体10A在沿竖直方向的上部内置有多个调色剂盒14。这些调色剂盒14包括分别装载第一特别色(V)、第二特别色(W)、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的调色剂盒14V、14W、14Y、14M、14C和14K。这些调色剂盒设置为可沿水平方向交换。
这里,从除了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以外的特别色(包括透明色)中适当地选择第一特别色和第二特别色。下面,在需要区分颜色时,为参考标记添加V、W、Y、M、C和K中任一个,而在不需要区分颜色时,不为参考标记添加V、W、Y、M、C和K。
在这种调色剂盒14下方,沿水平方向设置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六个图像形成单元16并且该六个图像形成单元16与六个调色剂盒14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在各对调色剂盒14和图像形成单元16之间设置曝光单元40。
曝光单元
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6设置的曝光单元40构造为在接收到已完成由上述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3执行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后,根据色材的灰度数据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然后曝光单元40根据灰度数据从经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中输出曝光光L。
更为详细地,用与颜色(即LV、LW、LY、LM、LC和LK)对应的曝光光L对下面将要描述的感光体18(参照图2)的表面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体18上形成静电潜像。
还从图1中得知,曝光单元40设置为与设置在第二壳体10B内的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3邻接。这种构造有利于使得在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3和曝光单元40之间的布线较短。
图像形成单元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6各自设置有受驱动而沿箭头A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体18。感光体18在周围设置scorotron充电器20、显影装置22、清洁刮板24以及消电灯26。scorotron充电器20是对感光体18均匀充电的示例性充电器装置并且是电晕放电型,即非接触充电型。显影装置22用于利用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即调色剂)将借助从对应的曝光单元40发射的曝光光L在感光体18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清洁刮板24用于对完成图像转印的感光体18的表面进行清洁。消电灯26是将光照射至完成图像转印的感光体18的表面以消除电荷的示例性除电装置。
这些部件,即scorotron充电器20、显影装置22、清洁刮板24和消电灯26沿感光体的旋转方向从上游侧至下游侧依次地设置成与感光体18的表面相对。
显影装置22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6的一侧,即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的右侧,并且构造为包括显影剂容纳部件22A和显影辊22B。显影剂容纳部件22A填充有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G,显影辊22B用于使填充在显影剂容纳部件22A中的调色剂向感光体18的表面移动。显影剂容纳部件22A经由调色剂供给路线(未示出)连接至对应的调色剂盒14(参照图1)从而从调色剂盒14供应调色剂。
图像转印单元
如图1所示,图像转印单元32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6下方。图像转印单元32构造为包括中间图像转印带34和六个一次图像转印辊36。中间图像转印带34形成为环状,该中间图像转印带与每个感光体18相接触。一次图像转印辊36设置在中间图像转印带34的内侧,并用作对形成于感光体18上的调色剂图像执行多层图像转印而将图像转印到中间图像转印带34上的六个一次图像转印部件。
该中间图像转印带34以恒定的张力缠绕在各种辊上,即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的驱动辊38、张力提供辊41、支撑辊42、和多个张紧辊44。张力提供辊41用于调整中间图像转印带34的张力,支撑辊42设置为与二次图像转印辊62(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相对。中间图像转印带34由驱动辊38驱动以沿图1的箭头B的方向,即沿逆时针方向循环。
更为详细地,一次图像转印辊36分别设置为与在图像形成单元16中的感光体18相对,中间图像转印带34置于一次图像转印辊36与感光体18之间。一次图像转印辊36每个都构造成由供电单元(未示出)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图像转印偏压。在采用该构造时,将形成于感光体18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图像转印带34上。
另一方面,清洁刮板46设置在与驱动辊38侧相对的一侧,中间图像转印带34置于清洁刮板与驱动辊之间,并且清洁刮板46的前端部与中间图像转印带34相接触。该清洁刮板46设置为用于消除残留在循环移动的中间图像转印带34上的任何调色剂、纸粉等。
送纸盒
在第一壳体10A的下部的图像转印单元32下方,两个大尺寸送纸盒48沿水平方向对齐以在内部容纳均为记录介质的纸张部件P。也就是说,送纸盒48均可以在内部容纳大量的纸张部件P。在此注意,这两个送纸盒48具有相同构造,因而仅描述一个送纸盒48而不描述另一个送纸盒48。
该送纸盒48构造为可被自由地拉出第一壳体10A。在从第一壳体10A中拉出送纸盒48时,底板50因控制单元(未示出)发出的指令而向下移动。底板50是设置在送纸盒48的内侧的底板,并且在底板上放置纸张部件P。通过使底板50向下移动,用户可以重新补充纸张部件P。
另一方面,当将送纸盒48安装到第一壳体10A上时,底板50响应来自控制单元的指令而向上移动。在送纸盒48的一个端侧上方,设置送纸辊52以将纸张部件P从送纸盒48送出到传送路径60上。该送纸辊52与位于向上移动的底板50的顶部的纸张部件P接触。
传送路径
在送纸辊52的沿纸张部件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在下文中简称为“下游侧”),设置分离辊56以防止一次传送多张纸张部件P。在该分离辊56的下游侧,设置多个传送辊54以沿传送方向将纸张部件P传送到下游侧。
设置在送纸盒48和图像转印单元32之间的传送路径60用于将来自送纸盒48的纸张部件P提供到图像转印点T。图像转印点T是在二次图像转印辊62和支撑辊42之间夹持纸张部件P的部分。对于该送纸过程,传送路径60在第一折返部分60A处折返以导向相反方向,然后在第二折返部分60B处折返以导向相反方向。
在第二折返部分60B和图像转印点T之间,设置对准器(未示出)以调整要传送的纸张部件的倾斜等。在该对准器和图像转印点T之间,设置定位辊64以调整随着中间图像转印带34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移动而传送移动的传送纸张部件P的时刻(定时)。
二次图像转印辊62构造成由供电单元(未示出)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图像转印偏压。利用如此构造的二次图像转印辊62,因多层图像转印到中间图像转印带34上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经过二次图像转印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沿传送路径60传送来的纸张部件P上。
此外,辅助路线66设置为从第一壳体10A的侧面延伸成与传送路径60的第二折返部分60B相接。纸张部件P在被与第一壳体10A邻接设置的外部大容量托盘送出后穿过该辅助路线66进入传送路径60。
真空传送装置
在图像转印点T的下游侧,设置多个真空传送装置70以向第二壳体10B传送已完成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的纸张部件P。
如图3A和图3B所示,真空传送装置70每个都设置有驱动辊72、从动辊74、和多个带部件76。驱动辊72受驱动而旋转,从动辊74被支撑成可旋转。带部件76缠绕在驱动辊72和从动辊74上。
在整个带部件76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通孔76A,从而从通孔76A将空气吸入到带部件76的内侧,吸入风扇78设置在第一壳体10A的后侧,即朝向图1的深度一侧上。
在采用该构造时,纸张部件P的未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表面即非图像表面与带部件76接触,驱动辊72受驱动而旋转以使得带部件76旋转,从而将纸张部件P传送到下游侧。
由三个真空传送装置70构成的传送路径60的下游侧从第一壳体10A向第二壳体10B延伸。由真空传送装置70送出的纸张部件P由设置在第二壳体10B内的另一个真空传送装置80接收,并将纸张部件P向更下游侧传送。
在设置在第二壳体10B内的真空传送装置80的下游侧,设置定影单元82以借助加热和加压将现在在纸张部件P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定影单元
如图4所示,该定影单元82构造为包括定影带组件86和加压辊88。定影带组件86设置有定影带84,加压辊88设置成挤压定影带组件86以与该定影带组件86接触。在定影带组件86和加压辊88之间,形成咬合部分N以向纸张部件P加压和加热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部件P上。
该定影带组件86构造为包括定影带84、加热辊89和张紧辊90。加热辊89在向定影带84施加张力时受到电动机(未示出)的旋转力驱动而旋转。张紧辊90用于从内侧向定影带84施加张力。定影带组件86构造为还包括张紧辊92和姿势矫正辊94。张紧辊92设置在定影带84的外侧以限定循环路径。姿势矫正辊94设置为用于矫正加热辊89和张紧辊90之间的定影带84的姿势。
定影带组件86构造为还包括剥离垫96和张紧辊98。剥离垫96设置在加热辊89的附近,在定影带组件86和加压辊88彼此挤压并接触的咬合部分N的下游区域。在咬合部分N的下游侧,定影带84以一定张力缠绕在张紧辊98上。
加热辊89是具有由铝制成的筒形芯辊(即芯棒)的硬质辊。在芯辊的周围,厚度为200μm的氟塑料薄膜形成为防止芯辊的表面受到金属摩擦的层。加热辊89在内部设置有作为加热单元的卤素加热器102。
张紧辊90是由铝制成的筒形辊,并且在内部设置有作为加热源的卤素加热器104,从而从内表面侧对定影带84加热。张紧辊90在各个端部都设置有向外推压定影带84的弹簧部件(未示出)。采用该弹簧部件以使定影带84的张力总体保持在15kgf。
张紧辊92也是由铝制成的筒形辊,并且其表面形成有由厚度为20μm的氟塑料制成的防粘层。形成该防粘层以防止来自定影带84的外周面的尽管数量较少的任何残留调色剂和纸粉聚积在张紧辊92上。
张紧辊92在内部设置有作为加热单元的卤素加热器106,从而从外周面侧对定影带84加热。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定影带84由各种辊,即加热辊89、以及张紧辊90和92来加热。
姿势矫正辊94是由铝制成的圆柱形辊,并且在该姿势矫正辊94附近,设置带边缘位置探测机构(未示出)以探测定影带84的边缘位置。姿势矫正辊94设置有轴向变位机构,该轴向变位机构用于根据带边缘位置探测机构的探测结果来改变定影带84在轴向方向上要抵靠的位置。该构造用于控制定影带84的蛇行,即带游动(beltwalk)。
剥离垫96是如下的块状部件,该部件由长度与加热辊89的长度对应的由诸如SUS(不锈钢)等金属、树脂等制成的刚性体形成。剥离垫96构造为包括内表面96A、推压表面96B和外表面96C,并且具有大致弧形的横截面。内表面96A面向加热辊89,推压表面96B用于朝向加压辊88挤压定影带84。外表面96C布置成与推压表面96B成预定角度,并用于使定影带84弯曲。
更为详细地,在推压表面96B和外表面96C之间形成角部G,通过由加压辊88向角部G推压定影带84而使定影带弯曲,从而防止纸张部件P的前端在经过角部G时与定影带84接触。
另一方面,加压辊88是由圆柱形辊88A构成的软辊,该圆柱形辊88A是铝制成的基底,并且该加压辊88是由弹性层88B和剥离层依次层压而成的。弹性层88B的厚度为10mm,并该弹性层88B由硬度为30°(JIS-A:(日本的工业标准-A))的硅橡胶制成。剥离层由薄膜厚度为100μm的的PFA(氟塑料)管制成。该加压辊88被支撑为可自由地旋转,并且挤压定影带84的一部分以与该定影带接触。这里,定影带84的一部分是利用诸如弹簧(未示出)等偏压单元缠绕在加热辊89上的部分。这样,响应于定影带组件86的加热辊89旋转并沿箭头C的方向移动时,加压辊88随加热辊89的移动而旋转并沿箭头E的方向移动。
纸张冷却单元
如图1所示,在定影单元82的下游侧,设置真空传送装置108以将从定影单元82送出的纸张部件P向下游侧传送。在真空传送装置108的下游侧,设置冷却单元110以冷却被定影单元82加热的纸张部件P。
冷却单元110构造为包括热吸收装置112和推压装置114,传送路径60置于热吸收装置112与推压装置114之间。热吸收装置112设置在一侧,即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上侧以吸收纸张部件P的热量,推压装置114设置在另一侧,即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下侧以向热吸收装置112挤压移动的纸张部件P。
热吸收装置112设置有环状热吸收带116,该热吸收带通过与纸张部件P接触来吸收纸张部件P的热量。该热吸收带116内置有多个张紧辊118、和驱动辊120。张紧辊118是支撑热吸收带116的辊,驱动辊120用于向热吸收带116传递驱动力。
热吸收带116也内置有由铝材料制成的散热器122,该散热器122利用与热吸收带116的面接触而使热吸收带116所吸收的热量消散。
如图5所示,散热器122构造为包括抵靠部件124和多个散热板126。抵靠部件124具有方括号形的横截面,即纸张部件P抵靠在热吸收带116上的上部是敞开的。将散热板126设置在该抵靠部件124上以从中接收热量。
此外,为了从散热板126吸收热量并将热量释放到外侧,在第二壳体10B的后侧(即朝向图1的深度一侧)设置抽吸风扇。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推压装置114设置有环状挤压带130和多个张紧辊132并向热吸收装置112挤压移动的纸张部件P。挤压带130与纸张部件P接触,并向热吸收装置112挤压纸张部件P。张紧辊132均被挤压带130以一定张力缠绕,并且被支撑为可旋转。
这种构造有利于吸收纸张部件P的热量,从而成功地将纸张部件P冷却。
平整(decal)处理单元
在冷却单元110的下游侧,设置平整处理单元140以使卷曲的纸张部件P平直。
如图6所示,在平整处理单元140的沿纸张部件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在下文中简称为“上游侧”),设置引导部件152以引导纸张部件P。该引导部件152设置有上侧敞开的凹部152A。
凹部152A在内部设置有被装置主体枢转地支撑为可旋转的传送辊150。为了随传送辊150的移动而旋转,弹性辊142设置为与传送辊150相对,传送路径60置于弹性辊142与传送辊150之间。弹性辊142的表面由弹性部件制成,并且弹性辊142具有大直径。
弹性辊142具有旋转轴142A,该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架144的中心。这里的支架144是形成为中心侧弯曲的板状的支架。该支架144的一个端侧由框架部件(未示出)支撑从而可围绕轴146旋转,支架144的另一个端侧抵靠在凸轮部件148的凸轮表面148A上从而限定支架144的位置。
也就是说,利用弹性辊142因抵靠在传送辊150上而造成表面变形所产生的恢复力,而使抵靠在凸轮部件148的凸轮表面148A上的支架144的端部受到凸轮表面148A偏压,从而将支架144定位。
设置控制部分156用于控制凸轮部件148的旋转角度。控制部分156使凸轮部件148旋转,并且使弹性辊142移动到任一位置,即退避位置或挤压位置。在退避位置(参照图6和图7A),弹性辊142轻轻地挤压传送辊150,而在挤压位置(参照图8和图9A),弹性辊142的表面通过有力地挤压传送辊150而弹性变形,并且传送路径60变形为看起来具有凸出形状。
在传送辊150的下游侧,沿水平方向在张紧辊160和162之间设置有空间。这些张紧辊160和162设置有多个弹性带部件164,这些弹性带部件164的上表面用作纸张部件P的传送路径60。
在与弹性带部件164相对的一侧,设置可以以推压弹性带部件164的方式旋转的挤压辊166,传送路径60置于弹性带部件和挤压辊之间。在与弹性带部件164相对的挤压辊166侧设置支撑辊168,该支撑辊的两个端部由支撑挤压辊166的同一支架158支撑为可旋转(参照图7B)。在两端支撑挤压辊166和支撑辊168的支架158由装置主体支撑为可沿靠近和背离弹性带部件164的方向移动。
被支撑为可如此旋转的支撑辊168设置有直径比支撑辊168的直径大的圆状挤压部件170。挤压部件170的端面抵靠在设置在支撑辊168上方的凸轮部件172的凸轮表面172A上,从而将挤压部件170定位。
也就是说,利用弹性带部件164因挤压辊166的抵靠而变形所产生的恢复力,而使挤压部件170受到凸轮表面172A偏压,从而将挤压部件170定位。
上述控制部分156也负责控制凸轮部件172的旋转角度。控制部分156使凸轮部件172旋转,并使挤压辊166移动至任一位置,即退避位置或挤压位置。在退避位置(参照图8和图9B),挤压辊166轻轻地挤压弹性带部件164,而在挤压位置(参照图6和图7B),弹性带部件164的表面通过受到挤压辊166有力地挤压而弹性变形,并且传送路径60变形为看起来具有凹入形状。
在采用该构造时,如图10A所示,当移动的纸张部件P在一个或多个端部向下卷曲时,控制部分156使凸轮部件148旋转以将弹性辊142移动到退避位置(参照图6和图7A)。此后,控制部分156使凸轮部件172旋转以将挤压辊166移动到挤压位置(参照图6和图7B),从而使传送路径60变形为看起来具有凹入形状。这相应地使向下卷曲的纸张部件P平直。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当移动的纸张部件P在一个或多个端部向上卷曲时,控制部分156使凸轮部件172旋转以将挤压辊166移动到退避位置(参照图8和图9B)。此后,控制部分156使凸轮部件148旋转以将弹性辊142移动到挤压位置(参照图6和图7B),从而使传送路径60变形为看起来具有凸出形状。这相应地使向上卷曲的纸张部件P平直。
纸张部件P卷曲的方向和程度因各种因素而改变,即例如,关于纸张P的类型(诸如普通纸或涂层纸等)、重量(g/m2)、尺寸、和送纸方向、图像的密度(可以根据发送到曝光单元的图像数据信息来评估)、或根据装置而改变的纸张行进路线的形状、以及设置在该路线上的一个或多个单元的特性。然后,控制部分156参考上述图像数据信息来评估卷曲的方向和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来改变凸轮部件148和172的旋转角度以调整传送路径60的表面条件,即凸出形状或凹入形状。
在线传感器(in-line sensor)单元
如图1所示,在平整处理单元140的下游,设置在线传感器单元180以探测定影在纸张部件P上的调色剂图像的任何缺陷。缺陷包括调色剂浓度缺陷、图像缺陷、图像位置缺陷等。
如图11所示,在线传感器单元180的壳体182内置有两个发光部件184,发光部件184均用于将光导向由传送辊178传送的纸张部件P。壳体182还内置有反射镜186和188。反射镜186用于向一侧反射来自于发光部件184的被纸张部件P向上反射的光。反射镜188用于向上反射被反射镜186导向一侧的反射光。还设置反射镜192,并且利用该反射镜192将经由反射镜188向上引导的反射光导向CCD(电荷耦合器件)型光学传感器190。在反射镜192和光学传感器190之间,设置聚光透镜194以将反射光会聚到光学传感器190上。
在采用该构造时,光学传感器190能够探测到例如调色剂浓度缺陷、图像缺陷、图像位置缺陷等任意缺陷。
翻转单元
如图1所示,于在线传感器单元180的下游,设置排出辊198以将在一个平面(即表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部件P排出到安装在第二壳体10B的侧面上的排出托盘196上。
对于在每个表面上形成图像,将经过在线传感器单元180的纸张部件P导向设置在在线传感器单元180的下游的翻转单元200。
更为详细地,利用切换部件(未示出)将纸张部件P导向设置在翻转单元200中的翻转路径202上。
翻转路径202构造为包括分支路线202A和纸张传送路线202B。分支路线202A是传送路径60的分支,纸张传送路线202B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将沿分支路线202A传送来的纸张部件P导向图像转印单元32。
翻转路径202还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翻转路线202C,该翻转路线202C通过从纸张部件P的前端部接收该纸张部件P并且从纸张部件P的后端部向图像转印单元32转送所接收的纸张部件P(即以转回的方式传送),从而将纸张部件P翻转,即折返为导向与纸张传送路线202B相反的方向。
更为详细地,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设置成至少在竖直方向(即图1中竖直方向)上重叠,并且在从第二壳体10B(装置)的前方(即沿图1的方向)观看时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彼此平行。
此外,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至少设置在定影单元82或冷却单元110的下方,即设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冷却单元110的下方。
在采用该构造时,以转回方式在翻转路线202C上传送的纸张部件P被导向第一壳体10A,然后进入位于送纸盒48的上方的传送路径60,从而再次将纸张部件P导向图像转印点T。
供电单元
接下来描述从外部接收交流电的供电单元210。
如图12所示,供电单元210设置在第二壳体10B的后表面,即背面上。供电单元210设置有用于从外部接收交流电的输入电源线212。输入电源线212与将交流电分流的分流器214的端部相连接。分流器214的另一端经由配线217与降低过电流的断路器216的端部相连接。
断路器216的另一端经由配线219与均能减少交流电的任何噪声的噪声滤波器218A、218B和218C的一端相连接。噪声滤波器218A和218B的另一端经由变压器220与定影单元82(参照图1)所利用的控制基板222的一端相连接。变压器220是用于升高和降低电压的变压器。
另一方面,噪声滤波器218C的另一端经由配线225连接至用于恒定电压电源的控制基板224的一端。控制基板224的另一端经由配线226连接至将交流电改变为直流电的电源单元230(参照图1)。
控制基板222的另一端经由配线223连接至定影单元82(参照图1)从而经由控制基板222为需要大输出的定影单元82提供交流电。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经由配线226与控制基板224连接的电源单元230设置在第二壳体10B内的定影单元82和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3之间。在采用该构造时,向除了定影单元82以外的其它单元(例如图像形成单元16等)提供由电源单元230转换而产生的直流电。
效果
接下来描述待由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
如图12所示,将经由输入电源线212从外部接收的交流电导至设置在第二壳体10B的后表面上的电源单元210,即,首先经由控制基板222提供给设置在第二壳体10B内的定影单元82,然后,经由控制基板224提供给也设置在第二壳体10B内的电源单元230。
如图1所示,将提供给电源单元230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将所得的直流电提供给各个单元从而启动这些单元来进行操作。
已完成由启动并操作的图像信号处理部分13执行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与不同颜色的色材相关的灰度数据,并将所得的数据顺序地输出到曝光单元40。曝光单元40均根据不同颜色的色材的灰度数据来输出曝光光L。然后曝光单元40分别对由scorotron充电器20充电的感光体18进行扫描曝光,从而形成潜像,即静电潜像。
如图2所示,经由显影装置22将分别形成于感光体18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不同颜色(即第一特别色(V)、第二特别色(W)、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
如图1所示,依次在图像形成单元16V、16W、16Y、16M、16C和16K的感光体18上生成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由六个一次图像转印辊36V、36W、36Y、36M、36C和36K逐个地进行多层图像转印到中间图像转印带34上。
完成了在中间图像转印带34上执行多层图像转印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经二次图像转印辊62执行二次图像转印而转印到来自送纸盒48的纸张部件P上。完成该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的纸张部件P由真空传送装置70引导至设置在第二壳体10B内的定影单元82。
纸张部件P上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被定影单元82加热和加压而定影在纸张部件P上。完成该调色剂图像的定影的纸张部件P穿过冷却单元110而进行冷却,然后,被转送到平整处理单元140,从而使卷曲的纸张部件P平直。
完成该卷曲平直处理的纸张部件P由在线传感器单元180来探测图像缺陷等,然后,经由排出辊198排出到排出托盘196上。
另一方面,对于在还未形成图像的表面(即非图像表面)上形成图像,即对于双面图像形成,在纸张部件P穿过在线传感器单元180之后,经由切换部件(未示出)将纸张部件P转送给翻转单元200。引导至翻转单元200的纸张部件P在经过翻转路径202之后被翻转,然后被引导至设置在送纸盒48的上方的传送路径60中,从而在纸张部件P的下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
更为详细地,引导至翻转路径202的纸张部件P沿分支路线202A(传送路径60的分支)进行传送,在经过分支路线202A之后沿纸张传送路线202B进行传送。这样,将纸张部件P引导至图像转印单元32。
然后,折返为导向与纸张传送路线202B相反的方向的翻转路线202C通过从移动的纸张部件P的前端部接收该纸张部件P然后从后端部转送所接收的纸张部件P(即以转回的方式传送),以将纸张部件P翻转,从而再次将纸张部件P引导到传送路径60上。
此处,如上所述,设置在翻转路径202上的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设置成至少在竖直方向上重叠。也就是说,在采用该布置时,翻转路线202C相对于纸张传送路线202B不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有利于防止第二壳体10B沿水平方向的尺寸增加。
在从第二壳体10B的前方(即从图1的方向)观看时,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彼此平行。也就是说,在采用该布置时,防止第二壳体10B沿竖直方向的尺寸增加。
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均设置在冷却单元110的下方。也就是说,采用将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组设置在冷却单元110之下的竖直布置方式,可以使第二壳体10B内的布局紧凑。
此外,纸张传送路线202B、翻转路线202C和定影单元82各部件设置在可与第一壳体10A分离的第二壳体10B内。也就是说,可以将布局简化。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就所有方面来说以上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应该理解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设计出许多其他的修改和变型。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如下情况为例:通过将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设置在冷却单元110下方,使第二壳体10B中的布局紧凑。这当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通过将纸张传送路线202B和翻转路线202C设置在定影单元82下方,使第二壳体10B中的布局紧凑。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调色剂图像;
图像转印单元,其将经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单元,其将经由所述图像转印单元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传送路线,其通过改变经由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引导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翻转路线,其通过沿与所述传送路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折返而至少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传送路线部分地重叠,并且通过将所述记录介质从其前端部改变为从其后端部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传送,而将所述记录介质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前方看时,所述传送路线和所述翻转路线设置为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冷却单元,其沿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下游侧,所述冷却单元用于冷却经由所述定影单元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传送路线和所述翻转路线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和所述冷却单元中至少一个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第一壳体,其包括传送路径、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图像转印单元,所述传送路径在从所述翻转路线接收到所述记录介质后将所述记录介质导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以及
第二壳体,其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并且包括所述定影单元、所述传送路线和所述翻转路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第一壳体,其包括传送路径、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图像转印单元,所述传送路径在从所述翻转路线接收到所述记录介质后将所述记录介质导向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以及
第二壳体,其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并且包括所述定影单元、所述传送路线和所述翻转路线。
CN200910225477A 2009-02-24 2009-12-16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8138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0759 2009-02-24
JP2009040759A JP2010197580A (ja) 2009-02-24 2009-02-2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3899A true CN101813899A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1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5477A Pending CN101813899A (zh) 2009-02-24 2009-12-16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15394A1 (zh)
JP (1) JP2010197580A (zh)
CN (1) CN1018138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9202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36545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13721440A (zh) * 2020-05-26 202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材料冷却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76314A4 (en) 2009-09-07 2015-04-29 Lion Corp DISINFECTANT COMPOSITION AND DISINFECTION PROCED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7327A (en) * 1992-04-06 1994-10-18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decurling system including cross-curl
JPH06350770A (ja) * 1993-06-10 1994-12-22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296138B2 (ja) * 1995-04-21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42587A (ja) * 1999-07-27 2001-02-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8299A (ja) * 2001-03-09 2002-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193925B2 (ja) * 2001-04-18 2008-12-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4093599A (ja) * 2002-08-29 2004-03-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回路基板
JP4731825B2 (ja) * 2004-04-01 2011-07-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74295B2 (ja) * 2004-04-26 2010-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461A (ja) * 2004-09-28 2006-04-1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6309A (ja) * 2004-12-24 2006-07-06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搬送方法
US7424246B2 (en) * 2005-12-07 2008-09-09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imaging machine having an external fusing module
JP2008150206A (ja) * 2006-12-20 2008-07-0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9202A (zh) * 2011-06-08 2012-12-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36545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7436545B (zh) * 2016-05-25 2021-08-20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设备
CN113721440A (zh) * 2020-05-26 202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材料冷却装置、成像设备和成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97580A (ja) 2010-09-09
US20100215394A1 (en) 201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38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038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1642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95067B2 (en) H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81389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90414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73085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12924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0966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5027140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60296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68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57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1673A (ja) 搬送装置、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23274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650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37379B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017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283779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320809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using web sheet
JP506326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195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274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359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onveyance roller section with nip angle adjusting section
US80861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torage device storing maximum length of transferr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