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4611A - 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4611A
CN101784611A CN200880103398A CN200880103398A CN101784611A CN 101784611 A CN101784611 A CN 101784611A CN 200880103398 A CN200880103398 A CN 200880103398A CN 200880103398 A CN200880103398 A CN 200880103398A CN 101784611 A CN101784611 A CN 101784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
fluoropolymer
modification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3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迪特尔·莱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bniz Institut fue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V
Original Assignee
Leibniz Institut fue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ibniz Institut fue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V filed Critical Leibniz Institut fue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V
Publication of CN101784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204Polyarylenethioethers
    • C08G75/0286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75/029Modification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26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28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by reaction with halogens or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 C08L23/283Halogenated homo- or copolymers of iso-olef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并且涉及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该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可被用作例如摩擦材料。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如下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该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具有改善的摩擦特性。通过如下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来解决该任务,所述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由聚苯硫醚聚合物基质(PPS聚合物基质)组成,所述聚苯硫醚聚合物基质具有(多)分散于其中的改性全氟聚合物颗粒,所述改性全氟聚合物颗粒以通过化学偶联与PPS聚合物基质键合的方式存在。另外,所述任务通过下述方法实现,在所述方法中,具有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聚苯硫醚与一种或多种改性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在熔体中分一个阶段或多个阶段反应性化合。

Description

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并且涉及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例如可用作用于滑动轴承、齿轮的摩擦材料,或者在航空和宇宙航行中、在汽车领域中(例如用于联杆中的球轴承壳)以及在具有高要求的构件(例如作为球轴承护圈)的技术中用作需承受摩擦负荷的材料,以及用作需承受摩擦负荷的体育用品运行面。
背景技术
作为高性能材料的聚苯硫醚(PPS)被以利用不同的填料和增强材料进行商业改性的方式来提供。根据现有技术,在填充和增强的PPS中,所述填料和增强材料以物理的方式置入PPS-聚合物基质中。
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四氟乙烯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的全氟聚合物称得上是具有特别摩擦特性的材料。
在公知的PTFE改性方法中,使用(1)液氨中的氨基钠和(2)质子惰性溶剂中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对PTFE实现化学活化。通过所述改性,可以反应性地或者仅通过吸附力达到改善的界面相互作用。
另外,作为方法公知的是:在例如(大气)氧的试剂不存在或存在的条件下,对全氟聚合物进行辐照化学改性;和/或对全氟聚合物进行等离子化学改性,以及对PTFE进行热机械降解是公知的方法[A.Heger et al.,Technologie der Strahlenchemie an Polymeren,Akademie-Verlag Berlin 1990;PTFE-Mikropulver TF9205,Dyneon]。
另外公知的是,通过单体接枝或者与聚合物偶联来对PTFE颗粒进行改性或官能化(US 5,576,106,DE 198 23 609A 1,DE 103 51 813 A1,DE 103 51 814 A1)。由于在对PPS的热塑性(继续)加工(例如通过挤出进行)时或者对PPS成型时的熔体温度为>300℃,所以具有以脂肪族物质接枝的官能团和/或聚合物的公知PTFE改性体基于脂肪族化合物公知的低热稳定性而不能用于在熔体加工条件下与PPS偶联。
PPS与PTFE的兼容(在本发明的框架内,这种兼容应被理解为化学偶联)迄今为止未有介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如下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该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具有改善的摩擦特性,本发明的任务还有该聚合物材料的简单而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该任务通过在权利要求中说明的发明来解决。有利的构成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由通过熔体改性制备的材料组成,所述材料由聚苯硫醚聚合物基质(PPS聚合物基质)组成,所述聚苯硫醚聚合物基质具有(多)分散于其中的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其中,通过官能团来实现全氟聚合物的改性,并且改性的全氟聚合物颗粒以通过化学偶联与PPS聚合物基质键合的方式存在,其中,在熔体改性期间通过与全氟聚合物的已经存在的官能性、反应基团的反应来进行化学偶联,和/或通过与熔体改性期间生成的、由全氟聚合物的稳定(耐久)的全氟碳(过氧)自由基组成的官能团反应进行化学偶联,和/或通过与熔体改性期间存在的全氟聚合物的官能性、(反应性)活性基团的反应进行化学偶联。
有利的是,全氟聚合物以通过硫醚键和/或硫酯键与PPS聚合物基质化学偶联的方式存在。
同样有利的是,存在线性的和/或分支链的聚合物作为PPS基质。
另外有利地作为全氟聚合物存在的是:聚四氟乙烯(P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和/或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ETFE)和/或聚三氟氯乙烯(PC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TFA或PFA)。
并且同样有利的是,起成核剂/晶核形成体作用的化学偶联的全氟聚合物以精细地分布在PPS聚合物基质中的方式存在。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的方法中,将具有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聚苯硫醚与一种或多种改性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分一个或多个阶段在熔体中反应性化合,其中,可以加入其他热塑性聚合物或热固性(高性能)聚合物和/或填料和/或增强材料和/或添加剂。
有利地使用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团和/或具有羧酸基团和/或羧酸酯和/或羧酸卤化物基团的改性全氟聚合物粉末,也优选使用具有全氟烷撑基团或者呈羧酸氟化物基团形式的羧酸卤化物基团的改性的全氟聚合物粉末。
同样有利地使用具有稳定(耐久)的全氟碳(过氧)自由基的改性的全氟聚合物粉末,也有利地使用具有稳定(耐久)的全氟碳(过氧)自由基的改性的全氟聚合物粉末,所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粉末已通过在氧气流条件下对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颗粒进行辐照化学改性制得。
另外,有利地使用具有热不稳定性官能团的全氟聚合物。
并且同样有利地用作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的是:聚四氟乙烯(P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和/或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ETFE)和/或聚三氟氯乙烯(PC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TFA或PFA),其中,还有利地使用辐照化学降解的PTFE还有更有利的是在氧气流下辐照化学降解的PTFE作为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
同样有利的是,将以至少20千戈瑞(kGy),更优选以至少100kGy进行辐照化学降解的和改性的PTFE用作辐照化学降解的PTFE。
同样有利的是,将热改性/热机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颗粒用作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
同样有利的是,使用呈线性和/或分支链形式的、具有反应性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
另外有利的是,使用具有少量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和富含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具有少量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具有少量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与富含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的比例为99∶1至1∶99。
同样有利的是,使用在PPS链端具有≤1%的硫醇基团的PPS聚合物作为具有少量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
同样优选的,使用在PPS链段具有>1%的硫醇基团的PPS聚合物作为具有大量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
同样有利的是,使用占PPS聚合物1至99质量%、还优选5至50质量%、更优选10至30质量%的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颗粒。
另外有利的是,在反应性化合之前、之中或者之后添加其他热塑性聚合物或热固性(高性能)聚合物和/或填料和/或增强材料。
并且同样有利的是,在熔体混合机中和/或在捏合机(Kneter)中和/或在双轴挤出机或多轴挤出机中和/或在行星滚轧挤出机(Planetwalzenextruder)中进行反应性化合。
同样有利的是,在至少等于或高于PPS材料的熔体温度的熔体加工温度下进行反应性化合。
有利的是,在至少等于或高于全氟聚合物材料的熔体温度的熔体加工温度下进行反应性化合。
同样有利的是,在反应性化合之中和/或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反应性转变。
同样有利的是,在化合期间,在一个或多个加料点将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添加至熔体中。
另外有利的是,使用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作为未改性和改性全氟聚合物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的应用为:用作压实物质(Kompaktsubstanz),和/或用作滑动轴承的附加部件/组成部件,和/或用在疏油和/或疏水的或由此配制的部件材料/压实材料中和/或用在成型件中,和/或用作(滑动)膜中的表面改性成分和/或用作涂层和/或用在(滑动)箔片中,和/或用作调和成分(Blendkomponent),和/或作为添加剂。
有利的是,使用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来继续加工成热塑性熔体和/或加工成反应性物料和/或加工成分散体。
通过上述发明可行的是,通过熔体中的反应性转变可以提供如下化学偶联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该化学偶联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具有稳定加工形态并且在PPS基质成分中具有精细分布的全氟聚合物成分,该化学偶联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可被加工成具有与PTFE可比的滑动摩擦系数并具有低磨损系数的构件。因此所述构件具有较长的寿命。
在例如熔体混合机中,通过反应性转变获得根据本发明的由PPS和全氟聚合物组成的化合物。然后,改性的全氟聚合物成分不仅以均质分布在PPS基质中的方式存在,而且通过化学偶联使得改性的全氟聚合物成分与PPS基质成分兼容,也就是发生化学偶联。这使得根据本发明的材料具有有利的特性。
通过将未成键的PPS基质成分与未溶解的全氟聚合物成分分离进行关于化学偶联的证明(Nachweis),据此,根据本发明,不再获得纯的全氟聚合物,而是获得全氟聚合物产物,所述全氟聚合物产物具有在表面上化学偶联的并且在分离过程之后改性的PPS聚合物链。
通过使用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加工PPS基质材料可以直接制备均匀分散的化合物,在所述化合物中,不像迄今为止所公知的那样:全氟聚合物成分仅作为未溶解和不相容的第二成分嵌入式地存在。根据本发明,全氟聚合物成分在这里通过共价成键的PPS聚合物链与PPS基质聚合物直接相互作用,以此,实现均质的分布和稳定的加工形态。通过机械力,例如在滑动摩擦条件下,与物理混合物和嵌入物相对照地,全氟聚合物颗粒由于通过PPS聚合物链的化学键合而不再能够轻易地从基质材料中磨出来(herausreiben)。
除了PPS上和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上反应性基团的浓度之外,熔体加工条件也对偶联反应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因为所述反应性基团只能以相互直接接触的方式发生反应。因此,需要实现反应成分尽可能好的充分混合。
PPS上的反应性基团是线性的或分支链的PPS聚合物的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所述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优选作为端基存在。全氟聚合物中的反应性基团为烯属不饱和双键,所述双键使得能够与PPS中的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加成。另外,在熔体中的反应性转变期间,以如下方式调整熔体加工条件,即,通过消去/消去反应在全氟聚合物成分中形成所述反应性烯属双键。为此,卤化氢和优选氟化氢发生分解(abspalten),和/或现有的羧酸基团在分解出CO2的情况下进行反应并且同时或随后消去氟化氢,并且这样在原位形成反应性偶联中心。
另一偶联反应是PPS上的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与全氟聚合物上的羰基氟化物基团的反应,所述羰基氟化物基团例如在存在氧的情况下以电子束和/或伽马射线(Gammastrahlen)进行辐照改性期间生成。
另一种可能是,在熔体中/在熔体加工条件下,全氟聚合物中的稳定/耐久的全氟(过氧)自由基中心转变为反应性偶联基团,其中,不能排除的是,所述自由基在偶联情况下直接与PPS发生反应。
所述全氟聚合物中稳定/耐久的全氟(过氧)自由基中心在全氟聚合物的聚合反应期间生成,或者也可以附加地通过全氟聚合物的辐照化学改性和/或等离子化学改性而产生。
总的来说,在根据本发明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中,所述全氟聚合物颗粒通过化学键合与PPS基质兼容,即,彼此变得相容。
在制备根据本发明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时,即,在使用聚苯硫醚对全氟聚合物颗粒进行熔体加工期间,通过相应大小的剪切实现起始物料的充分分割和充分混合,使得全氟聚合物颗粒中大部分在空间上被全氟聚合物链遮蔽的官能团露出来。通过所述措施使得全氟聚合物的已经存在的官能团和/或生成的官能团和/或稳定(耐久)的全氟化碳(过氧)自由基与聚苯硫醚的官能团直接接触。只有在相互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全氟聚合物(颗粒)才能与聚苯硫醚进行化学键合/偶联。
该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可以要么与PPS成分一起熔化,要么直接添加到PPS熔体中。令人惊讶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材料直接在熔体反应中生成,其中,有利的是,直接获得可继续加工的材料。
在PPS加工温度下进行熔体中的反应性转变。为了制备根据本发明的材料,可以使用所有纯净形式的PPS材料和/或填充的PPS材料和/或增强的PPS材料。同样地,可以添加其他聚合物。所述材料可作为起始混合物使用,和/或在熔体加工期间添加,和/或在例如调和物形成的后续步骤中添加。该制备方法可以作为分一个阶段或多个阶段的方法来实现。
所制得的材料可作为压实物质,和/或作为滑动轴承的附加部件/组成部件,和/或作为疏油和/或用在疏水的或由此配制的部件材料/压实材料中,和/或用在成型件中,和/或用作例如滑动膜或滑动箔片中的表面改性成分,和/或用作涂层,和/或用作调和成分,和/或作为例如滑动漆(Gleitlack)中的添加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通过多个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在双螺杆挤出机ZSK30(Werner&Pfleiderer)中,将X千克/小时的PPS(Fortron系列,Ticona公司(Fortron,Ticona))和Y千克/小时的PTFE(参见表1)加入漏斗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以下面列出的温度分布和200U/min的转速运行。熔体束在水浴冷却之后进行造粒。
通过压铸法将获得的材料继续加工成半成品和样品。由所述材料制成样品并且在样品上测定下列的特性。
表1:用于制备PPS+PTFE-cg-材料的参数
ZSK-30-41L/D
加工温度:290-330-330-330-300-280-D:270℃
转速:200rpm
物料通过量:8千克/小时材料,PPS,天然,(Fortron系列,Ticona公司(Fortron,Ticona))见下表
2x通气/脱气,造粒喷嘴,水浴冷却,造粒机
  试验   材料   X千克/小时PPS(天然,Ticona)   Y千克/小时PTFE
  PPS1   PPS+20TF2025(500)-cg   6.4千克/小时PPS Fortron 0205P4   1.6千克/小时TF2025(以500kGy进行电子辐照)
  PPS2   PPS+30TF2025(500)-cg   5.6千克/小时PPS Fortron 0205P4   2.4千克/小时TF2025(以500kGy进行电子辐照)
  试验   材料   X千克/小时PPS(天然,Ticona)   Y千克/小时PTFE
  PPS3   PPS+20TF9205-cg   6.4千克/小时PPS Fortron 0205P4   1.6千克/小时TF9205
cg...化学偶联/兼容化
TF2025和TF9205...制造商Dyneon
在表2中描述了来自物理检测的材料特征值。尽管添加了20和30质量%的量级的“软”PTFE,制得的材料的E-模量值仅有微小下降。抗拉强度的数值亦表现出类似的情况。冲击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的值却是令人惊讶的。通过化学偶联/兼容化,PTFE并不作为杂质起作用,而是作为一种抗冲击改性剂起作用。
表2:PPS材料或PPS+PTFE-cg-材料的机械特征值(制成样品后约240小时进行检测)
  试验   材料   Et[GPa]   σM[MPa]   εM[%]   σB[MPa]   εB[%]   acU[kJ/m2]   acA[kJ/m2]
  PPS 0   PPS袋装料(对照)   3.73   61.2   1.7   60.5   1.7   21.8   2.3
  PPS 1   PPS+20TF2025(500)-cg   3.40   56.1   2.0   55.4   2.0   25.3   3.3
  PPS 2   PPS+20TF2025(500)-cg   3.03   50.6   2.5   50.5   2.5   20.6   3.0
  PPS 3   PPS+20TF9205-cg   3.35   53.0   2.0   52.0   2.0   27.5   3.1
PPS+PTFE-cg-材料的摩擦特性具有与PTFE相似的滑动摩擦表现。与纯净PPS相比,当添加20质量%的PTFE时,磨损值降低到27至30%,并且当添加30质量%的PTFE时,磨损值降低到18至21%。

Claims (17)

1.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所述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由通过熔体改性制备的材料组成,所述通过熔体改性制备的材料由聚苯硫醚聚合物基质(PPS聚合物基质)组成,所述聚苯硫醚聚合物基质具有(多)分散于所述聚苯硫醚聚合物基质中的改性全氟聚合物,其中,以官能团来实现对全氟聚合物的改性,并且所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颗粒以通过化学偶联与PPS聚合物基质键合的方式存在,其中,在熔体改性期间通过与已经存在的全氟聚合物的官能性、反应性基团的反应来进行化学偶联,和/或通过与在熔体改性期间生成的、由全氟聚合物的稳定(耐久)的全氟化碳(过氧)自由基组成的官能团反应来进行化学偶联,和/或通过与在熔体改性期间生成的、全氟聚合物宫能性(反应性)活性基团的反应来进行化学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全氟聚合物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硫醚键和/或硫酯键与所述PPS聚合物基质化学偶联的方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线性和/或分支链的聚合物作为PPS基质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和/或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ETFE)和/或聚三氟氯乙烯(PC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TFA或PFA)作为全氟聚合物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所述化学偶联的全氟聚合物以精细分布的方式作为所述PPS聚合物基质中的成核剂/晶核形成体起作用和存在。
6.用于制备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具有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聚苯硫醚与一种或多种改性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在熔体中分一个阶段或多个阶段反应性化合,其中,能够添加其他热塑性聚合物或热固性(高性能)聚合物和/或填料和/或增强材料和/或添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呈线性和/或分支链形式的、具有反应性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聚苯硫醚(PPS),和/或使用具有含少量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和富含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其中,所述含少量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与所述富含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的比例为99∶1至1∶99,和/或使用在PPS链段具有≤1%的硫醇基团的PPS聚合物作为具有少份额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或者使用在PPS链段具有>1%硫醇基团的PPS聚合物作为具有高份额硫醇基团和/或硫醇酯基团的PPS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团和/或具有羧酸基团和/或羧酸酯和/或优选呈羧酸氟化物形式的羧酸卤化物基团和/或具有全氟烷撑基团和/或具有稳定(耐久)的全氟碳(过氧)自由基的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所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优选已在氧气流条件下通过对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颗粒的辐照化学改性来制得;和/或使用具有热不稳定的官能团的全氟聚合物,和/或聚四氟乙烯(P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和/或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ETFE)和/或聚三氟氯乙烯(PCTFE)和/或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共聚物(TFA或PFA)和/或热改性/热机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所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在熔体中分一个阶段或多个阶段反应性化合,其中,能够添加其他热塑性或热固性(高性能)聚合物和/或填料和/或增强材料和/或添加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辐照化学降解的PTFE,优选为在氧气流下辐照化学降解的PTFE,和/或优选以至少20kGy,更优选以至少100kGy辐照化学降解的和改性的PTFE来作为改性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占所述PPS聚合物,1至99质量%、优选5至50质量%、更优选10至30质量%的改性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颗粒。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反应性化合之前、之中或者之后添加其他热塑性聚合物或热固性(高性能)聚合物和/或填料和/或增强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熔体混合机中和/或在捏合机中和/或在双轴挤出机或多轴挤出机中和/或在行星滚轧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性化合。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等于或高于PPS材料和/或全氟聚合物材料的熔体温度的熔体加工温度下进行反应性化合。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反应性化合之中和/或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反应性转变。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化合期间,在一个或多个加料点处将所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添加至所述熔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改性的全氟聚合物(微米/纳米)粉末作为未改性全氟聚合物和改性全氟聚合物的混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并且根据权利要求6至16之一制备的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用作压实物质,和/或用作滑动轴承的附加部件/组成部件,和/或用在疏油和/或疏水的或由此配制的部件材料/压实材料,和/或用在成型件中,和/或用作(滑动)膜中的表面改性成分或用作涂层和/或用在(滑动)箔片,和/或用作调和成分,和/或作为添加剂,优选用于继续加工成热塑性熔体和/或反应性物料和/或分散体。
CN200880103398A 2007-08-13 2008-08-08 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17846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38929.0 2007-08-13
DE102007038929A DE102007038929B4 (de) 2007-08-13 2007-08-13 Polyphenylensulfid-(Per-)Fluorpolymer-Materiali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PCT/EP2008/060467 WO2009021922A1 (de) 2007-08-13 2008-08-08 Polyphenylensulfid-(per-)fluorpolymer-materiali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4611A true CN101784611A (zh) 2010-07-21

Family

ID=39938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3398A Pending CN101784611A (zh) 2007-08-13 2008-08-08 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40017A1 (zh)
EP (1) EP2178981B1 (zh)
JP (1) JP2010535922A (zh)
CN (1) CN101784611A (zh)
DE (1) DE102007038929B4 (zh)
WO (1) WO200902192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8899A (zh) * 2014-07-08 2014-10-15 安徽宁国市高新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阻燃耐热的电缆护套材料
CN104919004A (zh) * 2013-01-23 2015-09-16 东丽株式会社 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成型品
CN107353645A (zh) * 2017-06-28 2017-11-17 四川大学 一种易结晶的聚苯硫醚自润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89034A (zh) * 2018-05-25 2021-01-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14974A1 (de) 2009-03-18 2010-09-23 Elringklinger Ag Polymercompound sowie Bauteile, hergestellt unter Verwendung des Compounds
DE102009018637A1 (de) * 2009-04-17 2010-10-21 Elringklinger Ag Gleitlager
JP6015846B2 (ja) * 2013-03-19 2016-10-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絶縁部品
CN114058183B (zh) * 2021-12-17 2023-12-01 特塑(大连)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硫醚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988102B (zh) * 2023-07-26 2024-04-09 江苏大学 一种纳米输运碱性电解水隔膜及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4088A (en) * 1992-11-05 1997-11-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Polyphen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same
JP3448867B2 (ja) * 1992-12-10 2003-09-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4077332B2 (ja) * 1992-12-10 2008-04-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US5376996A (en) * 1992-12-16 1994-12-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lyphenylene sulfide-PTFE coating for fuser roll
JPH07268126A (ja) * 1994-03-31 1995-10-17 Ntn Corp 潤滑性樹脂組成物
EP0728776B1 (en) * 1994-06-09 1998-10-07 Daikin Industries, Limited Fluoroolefin, fluoropolymer, and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polymer
US5576106A (en) 1994-07-28 1996-11-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Grafted fluoropolymer powders
JP2878977B2 (ja) * 1994-11-29 1999-04-05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摺動用樹脂組成物
US6476125B1 (en) * 1995-08-24 2002-11-05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Fluorine-containing polymer alloy, and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method for its molding
JPH10158456A (ja) * 1996-11-27 1998-06-16 Ntn Corp 潤滑性樹脂組成物
JP3961103B2 (ja) * 1997-02-25 2007-08-22 Ntn株式会社 摺動材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製歯車
DE19823609A1 (de) * 1998-05-27 1999-12-02 Inst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Compounds aus Polyamid- und Perfluoralkylsubstanz(en) und Mischungen dieser Compounds mit weiteren Polymersubstanz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JP4081914B2 (ja) * 1999-04-08 2008-04-30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改質ふっ素樹脂、改質ふっ素樹脂組成物及び改質ふっ素樹脂成形体
JP4668375B2 (ja) * 1999-08-19 2011-04-13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低溶融粘度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組成物
JP4033599B2 (ja) * 2000-04-14 2008-01-16 Ntn株式会社 定着ローラ用断熱スリーブ
JP2002221277A (ja) * 2001-01-25 2002-08-09 Ntn Corp ディスクバルブおよびディスクバルブ用樹脂組成物
JP2003014141A (ja) * 2001-06-28 2003-01-15 Ntn Corp ディスクバルブおよびディスクバルブ用樹脂組成物
JP4226249B2 (ja) * 2002-02-13 2009-02-18 Ntn株式会社 樹脂製ナットおよびすべりねじ装置
DE10351814A1 (de) * 2003-10-30 2005-06-16 Institut Fü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V. Radikalisch gekoppelte PTFE-Polymer-Compounds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DE10351813B4 (de) * 2003-10-30 2006-04-13 Leibniz-Institut Fü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V. Radikalisch gekoppelte PTFE-Polymer-Pulver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DE102004016873B4 (de) * 2004-03-29 2014-09-25 Leibniz-Institut Fü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V. Radikalisch gekoppelte Perfluorpolymer-Polymer-Materiali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004A (zh) * 2013-01-23 2015-09-16 东丽株式会社 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成型品
CN104919004B (zh) * 2013-01-23 2016-06-08 东丽株式会社 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成型品
CN104098899A (zh) * 2014-07-08 2014-10-15 安徽宁国市高新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阻燃耐热的电缆护套材料
CN107353645A (zh) * 2017-06-28 2017-11-17 四川大学 一种易结晶的聚苯硫醚自润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3645B (zh) * 2017-06-28 2020-01-10 四川大学 一种易结晶的聚苯硫醚自润滑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89034A (zh) * 2018-05-25 2021-01-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
CN112189034B (zh) * 2018-05-25 2023-08-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78981A1 (de) 2010-04-28
JP2010535922A (ja) 2010-11-25
EP2178981B1 (de) 2016-03-09
WO2009021922A1 (de) 2009-02-19
DE102007038929B4 (de) 2010-01-14
DE102007038929A1 (de) 2009-02-19
US20110040017A1 (en) 201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4611A (zh) 聚苯硫醚全氟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6155C (zh) 自润滑耐磨聚芳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028B (zh) 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运用及再生回收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95788B1 (ko) 고분자-탄소필러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0443533C (zh)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硫化胶的制备方法
CN113003563B (zh) 一种改性木质素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E102005054612A1 (de) Polyetherketon-Perfluorpolymer-Materiali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CN111154179A (zh) 聚丙烯基亲水冷却塔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718624A (zh) 耐油绝缘纳米橡胶
CN106433020B (zh) 一种二元环保聚醚醚酮基刹车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4834A (zh) 一种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597531A (zh) 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253A (zh) 一种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的压电聚氨酯粉体材料
Khan et al. Modification of PTFE nanopowder by controlled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A useful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TFE coupled EPDM compounds
JP5193083B2 (ja)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CN114316486A (zh) 一种密封件用聚四氟乙烯唇片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CN1164663C (zh) 一种全硫化丁腈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76254B1 (ko) 고분자-하이브리드 탄소필러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552581A (zh) 一种导电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4065B (zh) 一种芯片封装用环氧粘结胶及其制备工艺
CN113185844B (zh) 一种超薄硅橡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84091B (zh) 一种性能多元化的三元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41662B1 (ko) 저경도 자기치유성 탄성소재 조성물
CN110862643B (zh) 一种tpe包胶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74918A (zh) 一种含有聚羟基丁酸酯的纳米管复合线材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45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445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