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3199B -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3199B
CN101783199B CN2010100039982A CN201010003998A CN101783199B CN 101783199 B CN101783199 B CN 101783199B CN 2010100039982 A CN2010100039982 A CN 2010100039982A CN 201010003998 A CN201010003998 A CN 201010003998A CN 101783199 B CN101783199 B CN 101783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sa coating
inorganic particulate
conductivity inorganic
coating
average g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39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3199A (zh
Inventor
鬼头朗子
神崎寿夫
大下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83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3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3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3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16Life-saving ropes or be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0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against falling dow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61Safety-nets; Safety mattresses; 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04G21/3276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5/08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of scenic effects, e.g. trees, rocks, water surfa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通过使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和平均粒径以及透明导电膜的膜厚满足特定的必要条件,得到防静电功能强并且透明性优良的透明导电膜。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为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和树脂成分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为25%~60%,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为30nm~200nm,上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为0.3μm~3.0μm,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以及上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的关系满足下述数学式(1)的必要条件数学式(1)
Figure D2010100039982A00011

Description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特别是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的透明导电膜,一般通过涂布于PET薄膜等柔性薄板上而形成,并用作显示器的防静电薄膜或触摸面板电极等。
由于防静电薄膜是露出于显示器的最表面的薄膜,因此不仅防止尘埃附着于表面的功能受到重视,而且防划伤功能、透光性以及防反射功能等也受到重视。因此,以防静电薄膜为目的的透明导电膜不仅具有高的透光率、防反射性以及硬度,而且其表面电阻多为108~1012Ω/单位面积(square)左右(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在用作触摸面板等的电极的情况下,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低这一点特别受到重视。因此,不仅提出了通过提高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含有率来降低表面电阻的方法,还提出了通过对涂布有透明导电膜的薄膜进行加压来进一步降低表面电阻的方法(专利文献2)。
另外,直接在液晶模块等的玻璃上而非在薄膜上,赋予防静电功能的情况下,有时也会要求更高的防静电功能。在此情况下,如果增加导电性无机粒子的量,表面电阻就会降低,但同时产生透光率降低、雾度(haze)上升的问题。进一步,直接在液晶模块等的玻璃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情况下,不同于在薄膜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情况,是不能进行加压的,因此有更难以降低表面电阻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60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9947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在这样的通过涂布而在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情况下,难以通过简单的工序来获得防静电功能强并且透明性优良的透明导电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透明导电膜通过使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和平均粒径以及透明导电膜的膜厚满足特定的必要条件,从而防静电功能强并且透明性优良。
课题的解决手段
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为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和树脂成分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为25%~60%,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为30nm~200nm,上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为0.3μm~3.0μm,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以及上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的关系满足下述数学式(1)的必要条件。
数学式(1) 0.8 ≤ ( A / 100 ) 2 × B × C ≤ 4.0
另外,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为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制备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和树脂成分的涂料组合物的工序,将上述涂料组合物涂布于透明基材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将上述涂膜干燥而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工序;上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1为25%~60%,上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1为30nm~200nm,上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为0.3μm~3.0μm,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1、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1以及上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的关系满足下述数学式(2)的必要条件。
数学式(2) 0.8 ≤ ( A 1 / 100 ) 2 × B 1 × C ≤ 4.0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得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为25%~60%的范围,使得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为30nm~200nm的范围,同时使得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为0.3μm~3.0μm的范围,并且使得上述A、B以及C的关系满足
Figure G2010100039982D00031
的必要条件,由此可得到防静电功能强并且透明性优良的透明导电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通过简单的工序,得到防静电功能强并且透明性优良的透明导电膜。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的一个实例的概略截面图。
符号说明
11透明基材
12透明导电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经过对透明导电膜的膜厚、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和平均粒径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和平均粒径B以及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的关系满足
Figure G2010100039982D00032
的必要条件,可得到取得了导电性和透明性的平衡的透明导电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将上述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设为体积含有率A时,体积含有率A为25%~60%、优选为30%~50%,特别优选为35%~45%。在此处,体积含有率A表示导电性无机粒子在由不挥发性固态成分形成的透明导电膜中的体积比例。上述体积含有率A超过60%时,不仅透明导电膜中的粒子引起的散射增加,而且,由于导电性无机粒子间未被树脂填充,因而粒子与空气的界面增加,或者粒子露出于透明导电膜表面而使表面变粗糙,因此产生涂膜的雾度上升的问题。而,上述体积含有率A低于25%时,由于粒子间的接点变得过少,因此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上升。
将上述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设为平均粒径B时,平均粒径B为30nm~200nm,优选为50nm~180nm,特别优选为80nm~150nm。此处,平均粒径B是指透明导电膜中所含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分散粒径,单位以纳米(nm)来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平均粒径如下得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透明导电膜的表面或截面的各个粒子的粒径进行观察·测定后,将至少100个粒子的粒径进行平均。当上述平均粒径B超过200nm时,由于粒子的散射而产生涂膜的雾度过度上升的问题。另外,虽然为了使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变小而有必要使用1次粒径小的导电性无机粒子,但是一般而言,由于粒子的1次粒径越小,比表面积就越增大,分散就越难,因此,实际上难以使平均粒径B不足30nm。
为了使上述平均粒径B为30nm~200nm,优选导电性无机粒子的1次粒径为5nm~180nm。此处,粒子的1次粒径是指:将导电性无机粒子本身作为样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由粒子边界所区分的各个粒子的粒径进行观察·测定后,将至少100个粒子的粒径进行平均后得到的平均粒径。如果导电性无机粒子的1次粒径不足5nm,就会难以得到结晶性良好的粒子。另一方面,如果1次粒径大于180nm,那么就会难以使平均粒径B为200nm以下。
将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的膜厚设为膜厚C时,膜厚C为0.3μm~3μm,优选为0.5μm~2.5μm,更优选为0.8μm~1.5μm。上述膜厚C不足0.3μm时,虽然涂膜的透光率提高,但由于涂膜过薄,会有硬度变弱的问题。另外,虽然如果膜厚变厚,表面电阻值就会降低,但是如果超过3μm,表面电阻值就会大致为一定。另一方面,如果涂膜变厚,透光率就会降低,进一步,材料量会增加从而导致成本升高。
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中,上述体积含有率A(%)、平均粒径B(nm)以及膜厚C(μm)满足下述数学式(1)的关系。
数学式(1) 0.8 ≤ ( A / 100 ) 2 × B × C ≤ 4.0
在透明导电膜中,如果膜厚C变厚,则薄板的单位面积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量就会增加,因此表面电阻就会变小,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粒子的吸光和散射导致透光率降低,会产生雾度上升的问题。
另外,当使膜厚C为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减小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则粒子的散射就会变小并且雾度就会减少。然而,导电性无机粒子间的粒子间的接点增多从而接触电阻上升,因此,为了降低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与平均粒径B大的情况相比而言有必要增加体积含有率A。
另外,当体积含有率A为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平均粒径B变大,则表面电阻就会降低,导电性就会提高。然而,由于粒子的散射而导致雾度上升,因此为了防止透明导电膜的白浊,有必要降低体积含有率A。
上述数学式(1)是使得透明导电膜中的透明性和导电性的平衡成为良好的指标。在本发明中,透明性由透光率和雾度来表示,透光率的值越高且雾度的值越低,则透明性越优良。另外,在本发明中,导电性由表面电阻来表示,表面电阻值越低,导电性越优良。
具体而言,上述数学式(1)的值小于0.8时,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就会变高,防静电功能即导电性就会降低。另一方面,上述数学式(1)的值高于4.0时,透明导电膜的雾度就会变高,膜就会变白浊。
上述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优选为1×108Ω/单位面积以下,更优选为1×106Ω/单位面积以下,特别优选为1×105Ω/单位面积以下。虽然上述表面电阻值越低越好,但是,在不进行焙烧工序、加压工序,而仅通过进行涂布工序来制备的情况下,实际上会难以使表面电阻为1000Ω/单位面积以下。
上述透明导电膜的雾度值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另外,由于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因此就会难以使雾度值为0.2%以下。另外,上述透明导电膜的可见光透光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和树脂成分的涂料组合物的工序,将上述涂料组合物涂布于透明基材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将上述涂膜干燥而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工序。图1为表示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透明导电膜的一个实例的概略截面图。在图1中,透明导电膜12被设置在透明基材11一侧的主表面上。
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涂料组合物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和树脂成分。
将上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设为体积含有率A1时,体积含有率A1为25%~60%,优选30%~50%,特别优选为35%~45%。此处,体积含有率A1表示导电性无机粒子占除溶剂以外的不挥发性固态成分全体的体积比例。通过使上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1为25%~60%,可使得通过涂布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的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也为25%~60%。
将上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设为平均粒径B1时,平均粒径B1为30nm~200nm,优选50nm~180nm,特别优选80nm~150nm。此处,平均粒径B1是指分散于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单位以纳米(nm)来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平均粒径定义为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或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的粒度分布的平均值。通过使上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1为30nm~200nm,可使得通过涂布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的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也为30nm~200nm。
上述体积含有率A1(%)、平均粒径B1(nm)以及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μm)满足下述数学式(2)的关系。
数学式(2) 0.8 ≤ ( A 1 / 100 ) 2 × B 1 × C ≤ 4.0
通过使上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1为25%~60%,平均粒径B1为30nm~200nm,可使得通过涂布涂料组合物而形成的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为25%~60%,平均粒径B为30nm~200nm。另外,通过使上述体积含有率A1(%)、平均粒径B1(nm)以及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μm)满足数学式(2)的必要条件,那么,在透明导电膜中,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和平均粒径B以及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也就满足上述数学式(1)的必要条件,即满足
Figure G2010100039982D00062
Figure G2010100039982D00063
的关系。
作为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只要是兼具有透明性和导电性的粒子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导电性氮化物粒子等。作为上述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可列举出氧化锡粒子、含锑氧化锡(ATO)粒子、含锡氧化铟(ITO)粒子、含铝氧化锌(AZO)粒子、含镓氧化锌(GZO)粒子等金属氧化物粒子。上述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粒子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二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优选为以选自氧化锡粒子、含锑氧化锡粒子以及含锡氧化铟粒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主成分。原因是这些化合物的透明性、导电性和化学特性优良,在制成涂膜的情况下也可实现高的透光率和导电性。此处,主成分是指含有量占导电性无机粒子全体的70%重量以上的导电性无机粒子。
作为上述树脂,只要是可将上述导电性无机粒子分散而形成涂膜的物质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1,1-二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醋酸乙烯树脂以及含有光固化性单体和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等。
上述涂料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溶剂。由于涂料组合物含有很多的作为固态成分的导电性无机粒子,因此即使树脂成分为光固化性单体那样的液状成分,在不含溶剂的情况下也会难以得到适于将涂料组合物进行涂布的粘度。
作为上述溶剂,只要是可溶解树脂成分并且可通过涂布后的干燥工序而被去除的物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例举出乙醇、丙醇、丁醇等醇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二乙基甲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族化合物,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等二元醇类,乙二醇一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二醇烷基醚和二醇烷基酯类等。
上述涂料组合物中可进一步添加:用于提高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分散性的分散剂、用于提高对基材的润湿性和/或流平性的表面调整剂。
就上述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来说,只要是可将导电性无机粒子分散于树脂和/或溶剂中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为了使导电性无机粒子分散,例如,可借助球磨机、砂磨机、微细磨机(Pico Mill)、漆料调整器(Paint Conditioner)等媒介体来实施机械处理,或者可采用超声波分散机、均化器、分散器(disper)以及气流磨(jet mill)等来实施分散处理。
接着,将上述涂料组合物涂布从而形成透明导电膜。作为涂布方法,只要是可形成平滑的涂膜的涂布方法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例如,旋涂(spincoat)、辊涂(roll coat)、模具涂布(die coat)、气刀涂布(air knife)、刮刀涂布(bladecoat)、逆式涂布(reverse coat)、凹板涂布(gravure coat)、微凹板涂布(microgravurecoat)等涂布加工法,或者采用凹板印刷、丝网印刷(screen print)、胶印(offsetprint)、喷墨印刷等印刷法,喷涂和浸涂等涂布法。涂布涂料组合物后,通过干燥将溶剂去除。另外,根据必要,也可通过用UV光或EB光照射涂膜来使涂膜固化,形成透明导电膜。另外,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基材只要是透明且平滑的基材即可,特别优选为玻璃。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首先,如下制备ITO分散体组合物a~d。
<ITO分散体组合物a>
在100ml的塑料制瓶中,量取下述成分,在漆料摇动器(paint shaker)(东洋精机社制)中分散20分钟后,去除氧化锆珠,得到ITO分散体组合物a。需要说明的是,含锡的铟氧化物(ITO)粒子中的氧化锡的含有率为10重量%。
(1)含锡的铟氧化物(ITO)粒子                         12.0g
(2)分散剂“BYK163”(毕克化学(BYK-Chemie)公司制)    0.60g
(3)甲乙酮(和光纯药社制)                            13.7g
(4)甲苯(和光纯药社制)                              13.7g
(5)氧化锆珠(用于液体的搅拌分散,直径3.0mm)         60.0g
<ITO分散体组合物b~d>
除了分别使分散时间为15分钟、25分钟、35分钟以外,与ITO分散体组合物a的情况相同地制备,得到ITO分散体组合物b~d。
采用动态光散射方式的粒度分布计(COULTER社制“N4PLUS”)对ITO分散体组合物a~d中的ITO粒子的平均粒径进行测定,结果分别为180nm、250nm、110nm、75nm。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测定原料ITO粒子的1次粒径,结果为32nm。上述ITO粒子的1次粒径为测定100个粒子的粒径并平均而得到的结果。
接着,如下制备涂料组合物1~19。
<涂料组合物1>
在遮蔽了紫外线的塑料制瓶中,量取ITO分散体组合物a以及下述成分并进行搅拌,制备30g的涂料组合物1。
(1)ITO分散体组合物a                            18.0g
(2)丙烯酸树脂“BR106”(三菱丽阳社制)           1.83g
(3)甲乙酮(和光纯药社制)                        2.27g
(4)甲苯(和光纯药社制)                          2.27g
(5)环己酮(和光纯药社制)                        5.63g
使重量含有率为M,ITO的比重为7.1,丙烯酸树脂的比重为1.1来进行计算时,体积含有率可通过下述数学式(3)进行计算。
数学式(3)  体积含有率=M/7.1/[M/7.1+(1-M)]/1.1
涂料组合物1的不挥发性固态成分中的ITO粒子的重量含有率为72.0%,ITO粒子的体积含有率为28.5%。
<涂料组合物2~19>
将下述表1中所示的ITO分散体组合物以及其它成分,按照表1中所示配合量进行配合,进行与涂料组合物1同样的操作,分别制备涂料组合物2~19。另外,表1中列出了涂料组合物1~19的不挥发性固态成分中的ITO粒子的重量含有率。
【表1】
Figure G2010100039982D00091
(实施例1)
采用旋涂机(MIKASA社制“1-HDX2”)以转速500rpm将涂料组合物1涂布于厚度2mm的光学玻璃基板上后,在100℃的干燥机中干燥2分钟,得到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中的ITO粒子的平均粒径进行观测、测定,结果为185nm,可知与涂料组合物中的ITO粒子的平均粒径大致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TO粒子的平均粒径为测定100个粒子的粒径后进行平均而得到的结果。
(实施例2~7以及10~15)
除了分别使用涂料组合物2~7和8~13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得到实施例2~7以及10~15的透明导电膜。
(实施例8和9)
除了将旋涂机的转速分别变更为1000rpm以及300rpm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备,得到实施例8和9的透明导电膜。
(比较例1~5)
除了分别使用涂料组合物14~18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得到比较例1~5的透明导电膜。
(比较例6)
除了使用涂料组合物19以及将旋涂机的转速变更为200rp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得到比较例6的透明导电膜。
如下对实施例1~15以及比较例1~6的透明导电膜的膜厚、表面电阻、透光率以及雾度进行测定,其结果如表2所示。
(膜厚)
将透明导电膜连同玻璃基板一起切断,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立制作所社制“S-4500”)中进行截面观察,测定出膜厚。
(表面电阻)
使用电阻计(“劳屋雷斯塔(ロウレスタ)-MCP-T400”)以及电阻计(“哈伊雷斯塔(ハイレスタ)-HT-210”),测定透明导电膜的表面电阻。需要说明的是,任一个电阻计都是由DIA Instrument公司生产的。
(透光率)
首先,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570”(日本分光社制),测定450nm~650nm波长区域中的透光率谱。接着,对于换算了基板透光率而得到的仅涂膜的透光率谱,将450nm~650nm波长区域的范围的透光率进行平均,得到的平均值作为透光率。
(雾度)
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570”(日本分光社制),测定了雾度值。
【表2】
涂料组合物 膜厚(μm)   表面电阻(Ω/square)   透光率(%) 雾度(%)
实施例1 1 1.1 2.3×106 95.4 1.4
  实施例2   2   1.1   1.5×105   95.3   1.7
  实施例3   3   1.1   2.3×104   95.1   1.9
实施例4 4 1.1 7.7×103 94.2 2.6
  实施例5   5   1.1   1.8×107   95.2   0.9
  实施例6   6   1.1   7.5×105   95.4   1.0
  实施例7   7   1.1   6.6×104   95.1   1.0
  实施例8   7   0.5   3.1×106   96.2   0.6
  实施例9   7   1.8   6.2×104   94.1   1.1
  实施例10   8   1.1   1.8×104   94.6   2.0
  实施例11   9   1.1   7.2×103   94.4   2.9
  实施例12   10   1.1   5.0×106   95.2   0.7
  实施例13   11   1.1   1.9×105   95.3   0.8
  实施例14   12   1.1   4.7×104   95.0   1.7
  实施例15   13   1.1   1.2×104   94.6   2.5
  比较例1   14   1.1   1.1×104   94.5   3.8
  比较例2   15   1.1   2.1×109   95.7   1.3
比较例3 16 1.1 4.5×102 93.8 4.9
比较例4 17 1.1 1.5×109 95.6 0.6
  比较例5   18   1.1   5.0×103   94.5   5.8
  比较例6   19   3.2   5.1×105   93.0   3.2
下述表3中列出了用于制备实施例1~15以及比较例1~6的透明导电膜的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1、平均粒径B1、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以及
Figure G2010100039982D00111
的值。另外,如下述,对实施例1~15以及比较例1~6的透明导电膜的透明性和导电性进行评价,其结果也列于表3中。
(透明性)
A:透光率为95%以上并且雾度不足1.5%
B:透光率为90%以上而不足95%并且雾度不足3.0%
C:雾度为3.0%以上
(导电性)
A:表面电阻不足1.0×105Ω/单位面积
B:表面电阻为1.0×108Ω/单位面积以下
C:表面电阻超过1.0×108Ω/单位面积
【表3】
Figure G2010100039982D00121
如表3所示,在实施例1~15中,得到了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透明性的透明导电膜。需要说明的是,由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平均粒径B以及膜厚C得到的数学式(1)的值为1.21,这与由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A1、平均粒径B1以及膜厚C得到的数学式(2)的值大致为一致。
另一方面,在平均粒径B1超过200nm的比较例1中,没有得到兼顾导电性和透明性的透明导电膜。另外,在体积含有率A1不足25%的比较例2以及体积含有率A1超过60%的比较例5中,也没有得到兼顾导电性和透明性的透明导电膜。另外,在数学式(2)的值超过4的比较例3以及数学式(2)的值不足0.8的比较例4中,也没有得到兼顾导电性和透明性的透明导电膜。另外,在膜厚C超过3μm的比较例6中,也没有得到兼顾导电性和透明性的透明导电膜。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在通过涂布而在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情况下,通过使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含有率和平均粒径以及透明导电膜的膜厚满足特定的必要条件,可提供防静电功能强并且透明性优良的透明导电膜,可期待将其应用于防静电薄膜、触摸面板用电极等。

Claims (4)

1.一种透明导电膜,其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和树脂成分,所述透明导电膜的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百分含有率A为25~50,
所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为80nm~150nm,
所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为0.3μm~3.0μm,
所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百分含有率A、所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以及所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的关系满足下述数学式(1)的必要条件
数学式(1) 0.8 &le; ( A / 100 ) 2 &times; B &times; C &le; 4.0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中,表面电阻为1×108Ω/单位面积以下,并且雾度值为3.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中,所述导电性无机粒子为选自氧化锡粒子、含锑氧化锡粒子以及含锡氧化铟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制备含有导电性无机粒子和树脂成分的涂料组合物的工序,
将所述涂料组合物涂布于透明基材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涂膜干燥而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工序;
所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百分含有率A1为25~50,
所述涂料组合物中的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1为80nm~150nm,
所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为0.3μm~3.0μm,
所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体积百分含有率A1、所述导电性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B1以及所述透明导电膜的膜厚C的关系满足下述数学式(2)的必要条件
数学式(2) 0.8 &le; ( A 1 / 100 ) 2 &times; B 1 &times; C &le; 4.0 .
CN2010100039982A 2009-01-19 2010-01-18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783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9198A JP5337500B2 (ja) 2009-01-19 2009-01-19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09198 2009-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3199A CN101783199A (zh) 2010-07-21
CN101783199B true CN101783199B (zh) 2013-11-06

Family

ID=42523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39982A Active CN101783199B (zh) 2009-01-19 2010-01-18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37500B2 (zh)
KR (1) KR101320989B1 (zh)
CN (1) CN1017831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3285A2 (en) * 2011-01-29 2012-08-02 Pchem Associat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 substantially transparent and conductive substrate
CN102324283A (zh) * 2011-08-31 2012-01-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导电薄膜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单层式触控面板
JP5789163B2 (ja) * 2011-09-29 2015-10-07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シート
JP2013141746A (ja) * 2012-01-06 2013-07-22 Hitachi Maxell Ltd 透明導電性シート
JP6470860B1 (ja) * 2018-03-15 2019-02-13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導電性膜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4764B2 (ja) * 1991-01-18 1999-12-27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の成膜方法
CN1334588A (zh) * 2000-07-25 2002-02-06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性基材、其制法及用该法的形成透明涂层用涂液和用该基材的显示装置
TW539868B (en) * 2000-05-02 2003-07-01 Tomoegawa Paper Co Ltd Antistatic film for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3809A (ja) * 1990-07-13 1992-03-09 Hitachi Maxell Ltd 透明導電膜
JP2994767B2 (ja) * 1991-01-21 1999-12-27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の成膜方法
JP3359093B2 (ja) * 1993-04-23 2002-12-24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導電ペースト及び透光性導電膜
KR100472496B1 (ko) * 1997-07-23 2005-05-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투명도전성조성물,이로부터형성된투명도전막및그제조방법
TW508524B (en) * 1998-07-06 2002-11-01 Nissha Print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for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JP4036613B2 (ja) 1999-12-28 2008-01-23 Tdk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11176A (ja) * 2003-04-04 2004-11-04 Fujikura Ltd 透明電極用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88138B2 (ja) * 2005-03-11 2011-05-2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体の製造方法
KR20080095977A (ko) * 2007-04-26 2008-10-30 삼성코닝정밀유리 주식회사 외광 차폐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필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4764B2 (ja) * 1991-01-18 1999-12-27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の成膜方法
TW539868B (en) * 2000-05-02 2003-07-01 Tomoegawa Paper Co Ltd Antistatic film for display
CN1334588A (zh) * 2000-07-25 2002-02-06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性基材、其制法及用该法的形成透明涂层用涂液和用该基材的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4-73809A 1992.03.0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20989B1 (ko) 2013-10-23
KR20100084991A (ko) 2010-07-28
CN101783199A (zh) 2010-07-21
JP2010165641A (ja) 2010-07-29
JP5337500B2 (ja)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0695B (zh) 硬涂膜
CN101783199B (zh) 透明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TWI579346B (zh) High-speed screen printing ink composition, high-speed printing of the ink composition of the printed matter and the print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6574990B (zh) 透光性结构体、其制造方法及物品
CN103013205B (zh) 硬涂层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硬涂膜
CN101268013B (zh) 粘土薄膜的制造方法及粘土薄膜
JP4883383B2 (ja) 中空状SiO2を含有する分散液、塗料組成物及び反射防止塗膜付き基材
CN111592776A (zh) 薄片状铟粒子及其制造方法、闪光性颜料、以及水性涂料、水性墨水、及涂膜
DE102017009250A1 (de) Blendschutzfilm-beschichtetes Substrat, Blendschutzfilm-bildende Flüssigkeitszusammensetz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lendschutzfilm-beschichteten Subtrats
CN105315879B (zh) 一种高清晰紫外光固化防眩硬涂膜
CN103205190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防眩硬涂膜及其应用
CN102473475B (zh) 含导电性微粒的分散液、光固化性组合物及其产品
WO2008041681A1 (fr) Composition de revêtement destinée à la formation d&#39;un film antireflet, et article sur lequel est formé un film antireflet
CN104205247B (zh) 导电性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573821B (zh) 透明被膜形成用塗佈液及附有透明被膜之基材
CN101668700A (zh) 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以及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造方法
CN103620447A (zh) 成型材料、涂料组合物及成型材料的制造方法
US20190352529A1 (en) Silver nanowire ink,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conductive film
CN102119198A (zh) 涂料组合物及形成有涂膜的物品
US20180082762A1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Dispersion Liquid,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KR20130122964A (ko) 방현성 필름, 방현성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방현성 반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3582829A (zh) 防眩膜、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用部件
JP5587573B2 (ja) 樹脂被覆金属酸化物粒子分散ゾ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樹脂被覆金属酸化物粒子を含む透明被膜形成用塗布液ならびに透明被膜付基材
CN108663732A (zh) 一种低雾度防眩膜及偏光板
JP5466612B2 (ja) 樹脂被覆金属酸化物粒子樹脂分散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透明被膜付基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ke SEIR Holdings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