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1835A - 双针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双针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1835A
CN101781835A CN201010001457A CN201010001457A CN101781835A CN 101781835 A CN101781835 A CN 101781835A CN 201010001457 A CN201010001457 A CN 201010001457A CN 201010001457 A CN201010001457 A CN 201010001457A CN 101781835 A CN101781835 A CN 101781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hollow shaft
shuttle
lower shaft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1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1835B (zh
Inventor
P·马特奇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kepu Aih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erkopp Adl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erkopp Adler AG filed Critical Duerkopp Adl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1781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1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1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1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具有接纳两缝纫针的针接纳单元。两个摆梭支座间隔开地固定在底轴上,摆梭支座各自支承有在形成针迹时与一根针共同作用的摆梭。底轴至少局部地由空心轴包围。空心轴被驱动成与摆梭的梭尖旋转同步地旋转。为了将两个摆梭支座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在底轴上设有紧固螺杆,紧固螺杆的具有端侧紧固面的紧固部段穿过空心轴的通孔,并贴靠在与紧固面互补的对接面上,对接面形成在底轴的壳壁中。对接面设计成不关于底轴的旋转轴线旋转对称。固定装置用于即使在从对接面拆松紧固螺杆的紧固面时,也保持空心轴相对于紧固螺杆的周向相对位置。这种缝纫机实现了,在不必随后同步摆梭运行与针杆行程的情况下调节两个摆梭支座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双针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缝纫机,其具有一用于接纳两根缝纫针的针接纳单元和两个间隔开地固定在底轴上的摆梭/钩圈装置(Greifer)支座。
背景技术
利用双针缝纫机能够以给定的间距进行双线缝纫。如果要改变形成双线迹的两单线迹之间的距离,则必须相应地改变两个摆梭支座之间的间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上述类型的距离调节,而不必随后进行摆梭运行与针接纳单元的针杆行程(Schleifenhub)运动的同步。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的缝纫机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认识到,即使在拆松紧固螺杆后,与梭尖同步的空心轴相对于与针接纳单元同步的底轴的周向相对位置仍通过紧固螺杆的与底轴互补的表面构型和固定装置而被固定。在重新拧紧紧固螺杆时周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能够在不必随后重新同步摆梭与针杆的情况下对(两)摆梭支座进行相对调节。本发明特别有利地适用于双针缝纫机。但原则上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具有较多数量的缝纫针的多针缝纫机。在这种情况下设有相应数量的具有摆梭支座的摆梭、以及相应数量的根据本发明的紧固螺杆和固定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套筒和紧固结构可以实现结构较简单的固定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结构也可以实现结构较简单的固定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特别是设计成凹口的壁厚缩减部允许在不引起空心轴相对于底轴的周向相对位置的不希望移位的情况下,上紧第二紧固螺杆。
已证明在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实施形式中的对接面特别适合于确保一确定的周向相对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方案,能使周向相对位置沿着用于相应摆梭支座的整个轴向调节区域保持不变。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一双针缝纫机的工作侧的视图,其中略去了机台以显示出安装在基板中的各零件;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双针缝纫机的透视图;
图3由根据图1的观察方向示出放大的缝纫机针杆切换组件,其中两个针杆皆处于上止点并处于接入的缝纫工作状态;
图4由图3中的观察方向IV示出针杆切换组件的视图;
图5由图4中的观察方向V示出针杆切换组件的视图;
图6以类似于图3的视图示出组件,其中左针杆在下止点区域中被接入而右针杆被移出;
图7以类似于图4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6的切换状态下的针杆切换组件;
图8以类似于图6的视图示出针杆切换组件,其中在根据实施针传送摆动运动的位置中示出针杆,与图6相比略去了针杆切换组件的几个部件;
图9以类似于图7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8的针传送位置中的针杆切换组件;
图10示出图9中的区域X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以类似于图8的视图示出根据实施针传送摆动运动的针杆切换组件;
图12以类似于图7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11的针传送位置中的针杆切换组件;
图13示出图12中的区域XIII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以类似于图4的视图示出针杆切换组件,其中却略去几个部件,在推力轴/驱动轴(Schubwelle)的区域中被截断并且局部被剖开;
图15示出图14中的局部XV的放大图;
图16根据图14中的观察方向XVI示出组件的视图;
图17示出缝纫机针杆传送装置的连杆系/连杆机构在拉杆的传送位置中的透视图;
图18示出由平行于推力轴纵轴线的观察方向观察的、根据图17的连杆系的侧视图;
图19示出根据图18中的线XIX-XIX的剖视图;
图20以类似于图17的视图示出连杆系,其中拉杆在非工作位置中示出;
图21以类似于图18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20的位置中的连杆系;
图22示出根据在图21中的线XXII-XXII的剖视图;
图23以类似于图20的视图示出连杆系,其中连杆系的送针杆的固定螺栓被拆松;
图24以类似于图21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23的位置中的连杆系;
图25示出缝纫机的摆梭驱动组件的透视图;
图26示出摆梭/钩圈装置(Greifer)驱动组件的轴布置结构的透视图;
图27示出根据图26的轴布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28示出轴布置结构根据图27中的线XXVIII-XXVIII的轴向纵剖视图;
图29示出图28中的局部细节XXIX;
图30示出根据图27中的线XXX-XXX的剖视图;
图31示出根据图27中的线XXXI-XXXI的剖视图;
图32以类似于图31的视图示出位于用于摆动调节空心轴的第一边界位置中的轴布置结构,所述摆动调节用于设定针杆行程(Schleifenhub);
图33以类似于图31的视图示出位于用于摆动调节空心轴的对置边界位置中的轴布置结构,所述摆动调节用于设定针杆行程;
图34示出根据图30中的线XXXIV-XXXIV的剖视图;
图35示出图34中的局部细节XXXV;
图36示出缝纫机的割线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37示出割线器组件的在切割力调节螺栓的区域中剖断的俯视图;
图38根据在图37中的观察方向XXXVIII示出割线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39由类似于图38的观察方向、以刮线刀/线拉刮刀(Fadenziehmesser)在割线后相对于对应刀/反向刀的位置示出割线器组件在刀布置结构区域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0示出图39中的局部细节XL;
图41以类似于图39的视图示出在切割力调节螺栓的区域中露出的内部细节;
图42示出在根据图39的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43以刮线刀在割线前相对于对应刀的相对位置示出的割线器组件的刀布置结构的透视图;
图44以类似于图39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43的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
图45示出图44中的细节XLV;
图46以类似于图42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43的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
图47沿切割力调节螺栓的观察方向示出刀布置结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48以刮线刀在调节切割力时相对于对应刀的相对位置示出刀布置结构;
图49以类似于图44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48的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
图50示出在图49中的细节L;
图51以类似于图46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48的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
图52以类似于图47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48的相对位置中的布置结构;
图53以从斜下方观察下线夹/夹线机构的观察方向示出在根据图39的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略去对应刀;
图54以类似于图39的视图示出具有通过夹紧力调节螺栓预加载的线夹的刀布置结构;
图55以露出夹紧力调节螺栓的剖断的观察方向示出根据图54中的观察方向LV的视图;
图56示出在刮线刀的相对于对应刀和相对于下线夹的夹线力调节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
图57以类似于54的视图示出在根据图56的相对位置中的刀布置结构;
图58以类似于55的视图示出刀布置结构,其中夹紧力调节螺栓与线夹相接合;
图59示出图58在下线夹的区域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0示出基板在针板和两个与该针板相邻的针板滑块的区域中的从斜上方观察的局部透视图;
图61示出根据图60的基板部段的俯视图;
图62示出根据图61中的线LXII-LXII的剖视图;
图63以固定位置示出在图62中的细节LXII,其中图61中在右侧示出的针板滑块不能相对于基板进行相对移动;
图64以释放位置示出根据图63的细节,其中针板滑块能够相对于基板进行相对移动;
图65示出根据图61中的线LXV-LXV的剖视图;以及
图66示出在图65中的细节LXVI。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主要部件的双针缝纫机1具有上臂2、竖直的立柱3和形式为基板4的下机体。在臂2中可旋转地支承有一主轴,在图14和16中标出该主轴的主轴轴线5。在图14中以两根辅助线5a和5b的交点示出该主轴轴线。
缝纫机1的机体7和基板4是缝纫机1的机架的一部分。
通过一安装在臂2中的驱动马达来驱动主轴、进而驱动缝纫机1的主要缝纫部件。其它缝纫部件通过带传动机构(在附图中未详细示出)来驱动。通过主轴和形式为曲柄传动机构8的传动机构(在图3至图6中进一步详细示出)可竖直地上下驱动针杆9、10。图1中在左侧示出的针杆在下文中以附图标记9来标示,而图1中在右侧示出的针杆在下文中以附图标记10来标示。针杆9、10分别带有一根针11、12。针杆9、10二者形成用于两根针11、12的针接纳单元。在缝纫机1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一个接纳两根针11和12的单个针接纳单元,而不是两个针杆9、10。
在针杆9、10的下方,在基板4的上支承板/座板13中设有一与支承板13螺纹连接的针板14。针板14在图60和图61中详细示出。针板14具有两个沿缝纫方向15(参见图2和图61)长形延伸的移料件开口16、17,所述移料件开口用于供具有两个移料件部段18、19的移料件穿过,所述移料件用于在下面传送缝料。移料件部段18、19分别具有一用于供相应的针11、12穿过的针孔20、21。
在缝纫过程中利用压脚22从上方保持缝料。通过电磁驱动机构23(参看图1)能够以电磁的方式使压脚22形成气隙/抬起。
在缝纫过程中,可选择使用移料件部段18、19或者刺入缝料的针11、12本身来向前移动在针板14和压脚22之间的缝料。缝纫机1可选择以下方传送的方式或以针传送的方式工作。
在针板14下方,在基板4中设有摆梭组件24,所述摆梭组件的整体以及相互间隔开的摆梭25、26在图25中示出。在缝纫机1中,在摆梭25、26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在利用针11、12和相应摆梭25、26缝纫的线缝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以在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之间的范围内。
摆梭25、26的摆梭尖端27与针11、12的运动同步地共同作用以形成针迹,其中通过针运动形成面线(未示出)的线圈,摆梭尖端27抓住所述线圈。
摆梭25、26设计成围绕竖直的、彼此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摆梭,并分别具有一用于存储底线的针储壳
Figure G2010100014576D00071
28,所述底线以线筒的形式提供。在形成针迹时,由摆梭25、26提供的两根底线中的一根与由两根针11、12提供的面线中的一根打结/扭结。
两根面线都由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线筒提供,并通过面线张紧装置29(参见图1和图2)以确定且可调节的方式张紧,所述面线张紧装置安装在臂2的安装板上。
一针距调节器传动机构30用于驱动具有移料件部段18、19的移料件,所述针距调节器传动机构在图1中可以在基板4的区域中看到。摆梭25、26通过一底轴31和一转向传动机构而被转动驱动,所述底轴和转向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配属于摆梭25、26的摆梭驱动机构壳体32、33中。
两个割线器组件用于切断面线和底线,其中一个割线器组34整体在图36中示出,其中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切割凸轮体35,所述切割凸轮体能够通过一行程电磁铁36接通以操纵刮线刀37(参见图36)。所述切割凸轮体35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底轴31连接。
两个割线器组34中的每一个用于切断一对相互对应的面线和底线。
一针杆切换组件39的切换装置38用于选择性地停止两个针杆9、10中的一个的缝纫工作,所述针杆切换组件整体在图3至图7中示出并详细地在图8至图16中示出。利用切换装置38可以在缝纫机1的三个工作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在图3至图5中示出的切换装置38的位置中,两个针杆9、10都被接入、即参加缝纫工作。在图6至图12中示出的切换装置38的位置中,左针杆9被接入、即参加缝纫工作,而右针杆10被移出、即保持在上止点区域中的静止位置中。相应地,还可以通过切换装置38形成第三工作位置,其中接入右针杆10而移出左针杆9。
这种类型的切换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由DE-PS 955023已知。
切换凸轮/接触凸轮40用于使切换装置38在三个工作状态之间转换。在接入两个针杆9、10的工作位置中,切换凸轮40处于两个切换杆/触杆41之间,所述切换杆分别设置在两个针杆9、10的上端部上。在切换装置38的分别移出两个针杆9、10之一的相应移出位置中,切换凸轮40通过下切换作用面42(参见图10和13)与在相应针杆的切换端部/触端43上的切换杆41共同作用。一可人工操纵的操纵元件45(参见图3)用于使切换凸轮40在其不同的切换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操纵元件45具有一切换柄46和一复位柄47。操纵元件45通过一水平轴48、一切换杆49和一接通杆/起动杆50(参见图10)机械地与切换凸轮连接。在切换杆49与水平轴48相铰接的区域中设有一复位弹簧51(参见图4),所述复位弹簧51与一止挡单元52共同作用,所述复位弹簧51的弹簧端部53抵靠在所述止挡单元上。止挡单元52包括一用于切换凸轮40在两个切换杆41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挡杆54。
一针传送装置55用于在针刺期间沿着缝纫方向或传送方向15移动针杆9、10、即用于针传送,所述针传送装置55的针杆侧部件例如在图3和图5中示出。所述针传送通过使针杆座56围绕一摆动轴线57摆动来进行,所述针杆座的形式是在外部引导两个针杆9、10的摇板。摆动轴线57平行于支承板13。摆动轴线57与切换凸轮40相距大于10mm,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相距数厘米。围绕摆动轴线57的摆动通过一沿着所述摆动轴线57延伸的推力轴58来驱动。推力轴58的针杆侧端部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引导摇板56连接。所述引导摇板56具有一上引导部段59,所述上引导部段59与一下引导部段60连接。所述下引导部段60又通过一操纵臂61与推力轴58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
切换凸轮40如此设计(参见图10和图13),使切换作用面42跟随针杆的切换端部43的基于针传送进行的摆动运动。在此,图10示出的切换凸轮40处于切换端部43的在针传送过程末端处的针传送位置中,即处于一针杆9、10的针侧端部44在缝纫方向15上偏移最大的位置中。图13示出切换端部43的与针杆在与缝纫方向15相反的方向上的最大偏移相对应的位置。
切换凸轮40以能围绕一与摆动轴线57平行的切换凸轮摆动轴线62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固定在机体上的切换凸轮支架63上。为了进行切换凸轮40的切换操作,接通杆50通过一随动件/结合件64和一在切换凸轮40中形成的操纵槽65与切换凸轮40共同作用,所述随动件与接通杆50固定连接。这样便与切换凸轮40围绕切换凸轮摆动轴线62的摆动位置无关地、在接通杆50和切换凸轮40之间确保了可靠的致动力连接。
接通杆50通过一复位弹簧66与切换杆49连接(例如参见图7)。复位弹簧66确保了:当切换凸轮40在侧向遇到相应待切换针杆9、10的切换杆41之一时,可以逆着复位弹簧66的预载一直避免切换凸轮40的朝向切换杆41的致动运动,直到切换杆41已经通过相应针杆9、10的缝纫运动向下运动到足以将切换凸轮40移置到在切换杆41上方的切换位置中。
借助图3至图16显示用于针杆9、10的上下缝纫操作的曲柄传动机构8的详细结构。曲柄传动机构8包括一滑块/十字头式的可被上下驱动地随动件67,所述随动件67(例如在图5中示出)在相应针杆9、10的缝纫状态下、在一上运行止挡件与一能通过切换装置38切换的下运行止挡件69之间轴向固定,所述上运行止挡件对于两个针杆9、10中的每一个都设计成一个挡环68。下运行止挡件69各包括三个止挡球70,所述止挡球在释放切换杆41时被推到一止挡位置。在所述止挡位置中,止挡球70向外伸出相应针杆9、10的壳壁外,使针杆9、10的由此得到的有效外径大于滑块67的相应针杆引导装置的内径。
两个挡环68中的每一个都利用紧固螺栓轴向固定在相应的针杆9、10上。挡环68作为用于滑块67的上运行止挡件。
滑块67通过一曲柄71与主轴(参见例如在图5中的主轴轴线5)驱动连接。
引导摇板56的上引导部段59具有一下导棱72(例如参见图5)。引导摇板56的下引导部段60具有一上导棱73。所述上导棱73间隔开地设置在下导棱72的下方。
切换装置38针对两个针杆9、10中的每一个设有一个能切换的下静止止挡件74,所述下静止止挡件可通过操纵相应的切换杆41而被设定到一止挡位置(参见图16)。两个下静止止挡件74中的每一个包括下运行止挡件69的止挡球类型的三个止挡球70。下静止止挡件74的止挡球70在止挡位置中与下引导部段60的上导棱73的内斜切部共同作用,在所述止挡位置中所述止挡球又向外伸出相应针杆9、10的外壳壁之外。
在静止状态下,即在操纵切换杆41的移出状态下,被移出的针杆9、10在上静止止挡件75与可切换的下静止止挡件74之间被轴向地固定在引导摇板56上(参见图16)。上静止止挡件75由相应挡环68的上边缘给出。
通过操纵相应切换杆41可能在一沉降的非工作位置与一止挡位置之间切换止挡球70,在所述非工作位置中所述止挡球不具有止挡作用,在所述止挡位置中所述止挡球70伸出相应针杆9、10的壳壁外并具有止挡作用。关于下静止止挡件74,所述止挡作用意味着将止挡球70抵靠在引导摇板56的下引导部段60的上导棱73上。关于下运行止挡件69,所述止挡作用意味着将止挡球70抵靠在滑块67上。
在下运行止挡件69或下静止止挡件74的向外伸出相应针杆9、10的壳壁外的止挡位置中,止挡球70被朝向止挡位置弹性地偏压。相应地,下静止止挡件74设计成,使得所述下静止止挡件朝向上静止止挡件75对相应移出的针杆9、10进行弹性地偏压。此外在针杆9和/或10运行时必须确保:挡环68的上边缘不抵靠在下导棱72上。由此确保了:在与挡环68连动的滑块67的上止点中,必须精确规定引导摇板56的上引导部段59的下导棱72距挡环68的上边缘的距离。这还确保了,滑块67不会在针杆9、10被移出时撞在夹紧于上静止止挡件75和下静止止挡件74之间的挡环68上。
一距离调节装置76用于调节距离,所述距离调节装置76设计成一偏心调节装置,这在图15中详细示出。推力轴58的摆动轴线57(在图15中作为两根辅助线57a和57b的交点示出)与主轴轴线5的水平位置水平相距一偏心量E(参见在图15中的辅助线5a)。通过对推力轴58的调节性转动,可沿垂直方向相对于针杆9、10的位置来调节引导摇板56的位置、进而调节引导摇板56的上引导部段59的下导棱72距滑块67的朝向所述下导棱72的上导棱的距离。所述距离最小大于挡环68在沿针杆9、10的轴向方向上的厚度。在所示实施例中,偏心量E为0.2mm,即小于1mm。
图17至图24示出形式为连杆系77的针传送装置55的其它部件。所述连杆系77安装在缝纫机1的立柱3中。连杆系77具有一驱动杆78,所述驱动杆78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针距调节器传动机构30的与推力轴58平行地水平延伸的驱动轴79连接。驱动杆78通过第一铰接机构80与一拉杆81连接。拉杆81通过一形式为铰接螺栓单元的另一铰接机构82与一送针杆83铰接。送针杆83在与另一铰接机构82的铰接轴线82a(参见图19)对置的端部上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推力轴58连接。在连杆系77(在图17至图19中示出)的针传送调整中实现了:驱动轴79的间歇性运动转化为驱动杆78的摆动运动(参见双箭头84)并相应地转化为送针杆83的摆动运动(参见双箭头85)。相应地,间歇地驱动推力轴58,使得针杆9、10在例如两个在图9和图12中示出的传送位置之间进行摆动传送运动。
图20至图22示出了连杆系77的非工作位置,在该位置中针传送装置55不工作、即不进行针传送。在所述非工作位置中,拉杆81不对送针杆83施加驱动作用,使所述送针杆即使在驱动杆78进行摆动运动84时仍保持静止。在所述非工作位置中,送针杆83通过铰接螺栓82固定地与缝纫机1的机架部件85a连接。
在非工作位置中,拉杆81通过一长形孔/销连接结构86与送针杆83连接,所述长形孔/销连接结构具有一固定在送针杆83上的滑销87和一形成在拉杆81上的长形孔88。滑销87被压入送针杆83中。长形孔88设计成拉杆81的引导叉。由于长形孔/销连接结构86,拉杆81的纵向运动(参见双箭头89)空运行(不对其它部分起作用),其中同时保证拉杆81在送针杆83上。
图23和图24示出连杆系77的转换位置,用以在根据图17至图19所示的传送位置与根据图20至图22所示的非工作位置之间转换所述连杆系。在此所述铰接螺栓单元82被拆松。在图24中,可使送针杆83从根据图20至图22所示的固定位置起顺时针摆动,直到到达根据图23和图24所示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安装位置中,滑销87与长形孔88不接合,从而可以在图20至图24所示的非工作位置与在图17至图19所示的传送位置之间转换拉杆。
下面借助图25至图35阐述摆梭组件24,除了两个摆梭25、26外,所述摆梭组件还包括摆梭驱动组件。两个摆梭25、26分别由摆梭支座90、91支承。在此,摆梭支座90属于摆梭25和针杆9并且是摆梭驱动机构壳体32的一部分。摆梭支座91属于摆梭26和针杆10并且是摆梭驱动机构壳体33的一部分。
图26至图35示出了底轴31以及在摆梭支座90的区域中安装在该底轴上的各部件。在摆梭支座91的区域中具有相应的、关于垂直轴线以180°旋转对称的布置结构。
两个摆梭支座90、91彼此间隔地固定在底轴31上,所述底轴与针11、12的运动同步地、即与主轴同步地转动。
在两个摆梭支座90、91各自的区域中,底轴31分别由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分别与底轴31连接的空心轴段92、93包围。分别通过一个与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的锥齿轮94(参见图26至图28),空心轴段92、93通过一摆梭驱动轴与相应的摆梭25、26形成驱动连接。即各空心轴段92、93分别与相应的摆梭25、26同步地旋转。
一紧固螺杆95用于将摆梭支座90、91固定在底轴31上,所述紧固螺杆沿径向穿过包围相应空心轴段92、93的调整套筒96而被拧紧。为此,调整套筒96具有沿径向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螺杆95的外螺纹互补。两个调整套筒96中的每一个被配属给两个摆梭支座90、91之一并固定在其上。
螺杆95的具有端侧紧固面97的紧固部段穿过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的通孔98。如图28和图31至33表明:通孔98不允许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具有轴向游隙,但是允许在围绕底轴轴线98a的周向方向上具有游隙。
紧固面97贴靠在与所述紧固面互补的对接面99上,所述对接面在底轴31的壳壁100中例如设计成平面铣削部。代替平面的设计方案,可将对接面99设计成“V”槽。总之,对接面99不设计成关于底轴31的旋转轴线98a旋转对称。
调整套筒96是固定装置101的一部分,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即使在从对接面99拆松紧固螺杆95的紧固面97时,也保持相应空心轴段92、93围绕旋转轴线98a相对于紧固螺杆95的周向相对位置。
除调整套筒96外,固定装置101还包括两个另外的紧固螺杆102。所述紧固螺杆是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将调整套筒96固定在其相对于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的周向相对位置中。两个紧固螺杆102分别经过调整套筒96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相应紧固螺杆102的外螺纹互补。紧固螺杆102的端侧的紧固面103贴靠在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的外壳壁104上。与相应的紧固螺杆102夹紧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的区域相邻,在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中设有一形式为凹口105的壁厚缩减部。
对接面99沿着底轴31的旋转轴线98a的长度在图28中以“S”标注。在紧固螺杆95相对于底轴31的轴向相对位置(在图28中示出)中,对接面99在轴向方向上向左、向右分别向紧固螺杆95外伸出一可能的轴向移动距离“U”。在紧固螺杆95的轴向高度上,空心轴段92、93分别具有一形式为环绕的凸台105a的、内壁厚增大部。
通过拆松相应的紧固螺杆95,可使相应的摆梭支座90、91相对于底轴31沿轴向移动,从而能够特别是调节两个摆梭尖端27之间的间距。因为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通过调整套筒96和所述两个另外的紧固螺杆102与紧固螺杆95固定连接,所以基于在调节过程中由于所述面97、99彼此互补而对紧固螺杆95相对于底轴31的周向位置的保持,在所述调节过程中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相对于底轴31的周向相对位置不变。由此在调节两个摆梭支座90、91之间的距离并拧紧紧固螺杆95之后,(仍)确保摆梭尖端27与针杆9、10的针杆行程同步以准确地抓住面线。
如图32和图33所示,为了调节针杆行程可以围绕旋转轴线98a从一根据图31的中间位置起调节相应的空心轴段92。图32示出在第一周向方向上以圆周角V进行的这种调节,而图33示出在一相反的周向方向上以相同的值V进行的反向调节。根据调节值V,可以改变、进而调节摆梭尖端27与相应的针杆9、10的针杆行程位置的同步。
凹口105防止在相应的紧固螺杆102的紧固面103的外边缘区域中出现与紧固面103的摩擦锁合(reibschlüssig)接触,进而防止在拧紧紧固螺杆102时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相对于底轴31的意外转动。
在移动相应的摆梭支座90、91之前还拆松固定螺栓106,利用所述固定螺栓106使摆梭支座90、91在机架侧与基板4螺纹连接。
在相应的空心轴段92、93上除安装有锥齿轮94外,还分别安装有一梭壳开启器的盘形凸轮107。
在摆梭支座90、91的区域中,底轴31分别通过一轴承108支承。
图36至59完整地或者以子组件示出割线器组件34。在起升电磁铁36的激活位置中,通过使一跟随体109在切割凸轮体35的切割凸轮110上滚动引起刮线刀37的切割运动。跟随体109通过一传动元件111与行程电磁铁36的举升头112以及刮线刀37作用连接(参见图36)。传动元件111以固定在机体上的方式支承,使所述传动元件能围绕传动元件111的一轴段113进行转动运动。
除了形式为可动割线刀的刮线刀37外,割线器组件34的割线装置114还包括一通过相应的摆梭支座90、91牢固固定在缝纫机1的机架上的对应刀115。
图39和图40示出紧接在进行割线后的割线装置114。刮线刀37的切割刃116在割线时与对应刀115的对应刃/反向刃共同作用。切割刃116由刮线刀37的集槽(fanggut)118和刮线刀37的上刮线刀壁119a的切割壁段119界定出,所述切割壁段119与刮线刀37在其切割运动中的运动平面120(参见图40)重合。在切割刃116的相对侧、即与切割壁段119对置的一侧上,刮线刀壁119a过渡到与运动平面120相间隔的间隔壁段121。所述间隔壁段121通过对上刮线刀壁119a进行凹面磨削而形成。由于间隔壁段121,刮线刀在割线时仅在切割刃116附近与对应刀115接触,所述刮线刀在割线时与图42中的运动箭头122相对应地进行运动。
间隔壁段121距运动平面120(参见图40)的距离A在数学意义上严格单调地随着该间隔壁段121距切割刃116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加。
在间隔壁段121上设有一与切割刃116相邻的调节区域123(参见图50)。所述调节区域在图50中通过两根竖直短界线表示,所述界线从间隔壁段121向下延伸。调节区域123距切割刃116的距离B(参见图50)被设定成,当刮线刀37在调节区域123中不受力地、即无压力作用的情况下贴靠在对应刀115上时,存在正确的切割力、即正确的切割压力,所述切割压力在割线时由刮线刀37在切割刃116上施加给对应刀115。调节区域123通过激光刻印而被标记在上刮线刀壁119a上。用于割线的正确的切割压力基于对应刃117在调节区域123中的高度与切割刃116的高度之间过切/重合量/相交量(überschneidung)C(参见图50)而建立。
为了调节切割力,可在多个对应刀位置之间移动对应刀115,所述多个对应刀位置对应不同的对应刃117距运动平面120的距离、即不同的过切C。为此,对应刀115能围绕具有摆动轴线125的摆动关节124在不同的摆动位置之间移动,并能通过固定螺栓126、即通过切割力调节螺栓固定以使一给定的切割力固定不变。固定螺栓126同时用于将对应刀115固定在对应刀支架127上、进而通过相应的摆梭支座90、91固定在缝纫机1的机架上。通过拆松固定螺栓126同时允许对应刀115沿着在图42中通过双箭头128示出的运动方向相对于对应刀支架127进行相对定位。在定位方向128上,还可以沿着摆动轴线125进行对应刀115的轴向相对定位。
摆动关节124具有一带铰接轴线129的铰接轴。对应刀115通过紧固螺栓130固定在所述铰接轴上。
为了调节切割力,首先拆松固定螺栓126。然后相对于对应刀115移动刮线刀37,直到对应刃117与上刮线刀壁119a上的调节区域123相对置。然后,围绕摆动轴线125一直摆动对应刀115,直到对应刃117在调节区域123中央、在无载荷的情况下贴靠在上刮线刀壁119a上。然后,在保持对应刀位置的情况下拧紧固定螺栓126。
在进行割线时,首先刮线刀37处于图43至图47所示的位置中。由于在间隔壁段121中的凹面磨削,刮线刀37开始不与对应刀115接触。在刮线刀37割线运动的开始阶段也是如此,直到刮线刀37相对于对应刀115移动到刮线刀37在调节区域123中与对应刀115接触的程度。在刮线刀37的另一运动中,基于过切C建立一预定的切割力,从而当刮线刀37的切割刃116经过对应刀115的对应刃117时,正确地进行割线。
间隔壁段121的凹面磨削使刮线刀37的第一运动部段能在切割运动时容易地通过。
割线装置114除具有刮线刀37和对应刀115之外还具有一由弹性材料、例如弹簧钢制成的线夹131。所述线夹与刮线刀37——该刮线刀形成一对应体——共同作用以夹紧在刮线刀37和对应刀115之间切断的线。线夹131设计为片簧并且具有一保持弹簧端部132(参见图59)和一自由夹紧端部133,利用所述保持弹簧端部将线夹131固定在一在此用作支承体的对应刀支架127上。
一例如在图55中示出的调节元件134用于调节线夹131相对刮线刀37的夹紧压力。调节元件134可被移动并在两个弹簧端部132、133之间对线夹131作用一可调节的压力。调节元件134设计成拧入对应刀支架127中并自锁的调节螺栓。
在根据图53至图55的位置中,调节螺栓134被设定在一非工作位置且不与线夹131接合。在所述位置中,只要刮线刀位于在割线后的位置中,线夹131的夹紧端部133便在较小的线张力下贴靠在刮线刀37上。
图56至59示出与线夹131接合的调节元件134。线夹131在保持弹簧端部132与夹紧端部133之间由于调节元件134的作用而被从对应刀支架127的支承壁135提起,因而只要刮线刀处于在割线后的位置,夹紧端部133便较强地压靠在刮线刀37上。通过调节元件134与线夹131的接合强度能对在夹紧端部133和刮线刀37之间的载荷/应力进行调节。这种调节可以在线夹131的相对于刮线刀37的夹紧位置中进行。
图60至图66详细示出在针板14的区域中的支承板13。针板14固定在支承板13上、进而固定在基板4上。针板14的上侧与包围所述针板的支承板13的上侧齐平。
在图61中,邻接针板14的左侧和右侧,两个可从支承板13上取下的针板滑块136、137固定在支承板13上、进而固定在基板4上。两个针板滑块136、137的上侧与针板14的上侧齐平并且与包围针板滑块136、137的支承板13的上侧齐平。两个针板滑块136、137形成能从安装在基板壳体中的缝纫机部件、特别是摆梭25、26上取下的盖件。
分别通过一个固定结构138(参见图63和64)来防止两个针板滑块136、137相对于支承板13、进而相对于基板4相对移动。下面,结合在图61中位于右侧的针板滑块137来对固定结构138进行阐述。另外,以关于在两个针眼20、21之间的中点中心对称的方式,为在图61中位于左侧的针板滑块136设置固定结构138。
固定结构138具有一固定针板的锁定凸起139,所述锁定凸起为固定在针板滑块137上的片簧140的一体部段。片簧140在图63中示出的固定位置中被预加载。在所述固定位置中,锁定凸起139接合锁定凹槽141的沉割部。锁定凹槽141是锁定板141a的一部分,所述锁定板通过一固定螺栓141b固定在支承板13上、进而固定在基板4上。片簧140安装在针板滑块137与一夹板142之间,所述夹板能以垂直于针板滑块137的表面的方式相对针板滑块移动。
在固定结构138的固定位置(在图63中示出)中,针板滑块137不能沿运动方向143移动,即不能离开针板14。在该固定位置中,防止针板滑块137相对于支承板13、进而相对于基板4的相对移动。
利用一去固定结构144可在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在图64中示出)之间转换固定结构138,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针板滑块137可沿运动方向143相对于支承板13、进而相对于基板4相对移动。如图64所示,在释放位置中锁定凸起139脱离锁定凹槽141。
去固定结构144通过一去固定键来实施,所述去固定键可从支承板13的上侧、进而从基板4的上侧接触到,并与锁定凸起139共同作用。这种共同作用通过以下方式间接地实现:通过去固定结构144(在图63中)以及从上方通过致动压头145的施压使夹板142、进而使具有锁定凸起139的片簧140向下移动到释放位置(根据图64)。在到达释放位置后,针板滑块137能与去固定结构144一起在运动方向143上相对于支承板13移动、进而离开针板14。
在针板滑块137沿运动方向143滑动时,所述针板滑块在支承板13上、进而在基板4上通过一引导装置146来引导。所述引导装置通过在支承板13中、因而在基板4中的导槽147形成,作为片簧140的一部分的弹簧148接合到所述导槽中。由于片簧140在引导装置146中的弹性作用,可以利用相应的调节螺栓来调节针板滑块137的上侧相对于支承板13的上侧的齐平位置。
在工厂中组装缝纫机1时,利用一销杆149作为辅助工具以调节在锁定凸起139和锁定凹槽141之间的游隙,所述销杆从上方通过一孔隙150和一配合孔151来穿过针板滑块137和片簧140。通过销杆149的摆动运动(参见在图62中的双箭头152),在针板滑块137贴靠在针板14上的情况下可以精确地预定锁定凸起139在运动方向143上距锁定凹槽141的距离。
夹板142通过固定螺栓153与针板滑块137螺纹连接。

Claims (7)

1.一种双针缝纫机(1),
-所述双针缝纫机具有用于接纳两根针(11、12)的针接纳单元(9、10),
-所述双针缝纫机具有两个间隔开地固定在底轴(31)上的摆梭支座(90、91),所述摆梭支座各自支承有一个在形成针迹时与所述两根针(11、12)中的一根共同作用的摆梭(25、26),
-所述双针缝纫机具有至少局部包围所述底轴(31)的空心轴(92、93),所述空心轴被驱动(92、93)成与所述摆梭(25、26)的梭尖(27)旋转同步地围绕一旋转轴线(98a)旋转,
-其中,设有紧固螺杆(95)以将所述两个摆梭支座(90、91)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底轴(31)上,所述紧固螺杆(95)的具有端侧紧固面(97)的紧固部段穿过所述空心轴(92、93)的通孔(98),并贴靠在与所述紧固面互补的对接面(99)上,所述对接面形成在底轴(31)的壳壁(100)中,其中对接面(99)设计成不关于所述底轴(31)的旋转轴线(98a)旋转对称,
-所述双针缝纫机具有固定装置(101),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即使在所述紧固螺杆(95)的紧固面(97)被从所述对接面(99)拆松时,也保持所述空心轴(92、93)相对于所述紧固螺杆(95)的周向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1)包括:
-包围所述空心轴(92、93)的调整套筒(96),在所述调整套筒中形成与所述紧固螺杆(95)互补的径向内螺纹,和
-紧固结构(102),所述紧固结构将所述调整套筒(96)固定在相对于所述空心轴(92、93)的相对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10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紧固螺杆,所述第二紧固螺杆穿过在所述调整套筒(96)中的与该第二紧固螺杆互补的第二内螺纹并以端侧紧固面(103)贴靠在所述空心轴(92、93)的外壳壁(10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紧固螺杆(95)夹紧所述空心轴(92、93)的区域相邻,在所述空心轴(92、93)中形成一壁厚缩减部(10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面(99)设计成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面设计成“V”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面(99)沿着一轴向调节区域(S)形成在所述底轴(31)的壳壁(100)中。
CN201010001457.6A 2009-01-09 2010-01-08 双针缝纫机 Active CN101781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04217.2 2009-01-09
DE102009004217A DE102009004217A1 (de) 2009-01-09 2009-01-09 Zwei-Nadel-Näh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1835A true CN101781835A (zh) 2010-07-21
CN101781835B CN101781835B (zh) 2013-01-16

Family

ID=42124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1457.6A Active CN101781835B (zh) 2009-01-09 2010-01-08 双针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206816B1 (zh)
KR (1) KR101639445B1 (zh)
CN (1) CN101781835B (zh)
AT (1) ATE511562T1 (zh)
DE (1) DE102009004217A1 (zh)
TW (1) TWI49308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3975A (zh) * 2011-10-27 2012-05-09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针机变位针杆的复位装置
CN102528850A (zh) * 2012-01-11 2012-07-04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个冲刀的冲孔机
CN102828359A (zh) * 2012-08-27 2012-12-19 吴江市中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缝纫机的针杆摆动曲柄
CN108265416A (zh) * 2018-03-30 2018-07-10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电磁铁
CN108265417A (zh) * 2018-03-30 2018-07-10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用电磁铁
CN111118757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梭配合自动调节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1063B (zh) * 2016-09-30 2018-01-1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柱型縫紉機的切線裝置
CN106592116B (zh) * 2017-01-13 2023-06-30 湖南兴德缝制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倒针距误差调整结构
DE102017201929A1 (de) * 2017-02-08 2018-08-09 Dürkopp Adler AG Doppelsteppstich-Näh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s Naht-Anfangsoberfadens mit einem geringen Soll-Nahtüberstand
CN113604984B (zh) * 2021-07-29 2022-04-01 河北奔发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链双针合缝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4652A (en) * 1935-12-09 1938-10-25 Union Special Machine Co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
DE813931C (de) * 1945-11-28 1951-09-17 Singer Mfg Co Greiferantriebseinrichtung fuer Naehmaschinen
US2772578A (en) * 1953-06-15 1956-12-04 Conitech Ltd Power transmission with declutching provision for manual operation
DE955023C (de) 1955-08-25 1956-12-27 Duerkoppwerke Ag Mehrnadelnaehmaschine, insbesondere Zweindelnaehmaschine,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m wahlweisen Ein- und Ausschalten der Nadelstangen
IT1173392B (it) * 1984-02-28 1987-06-24 Rockwell Rimoldi Spa Macchina per cucire con due barre ago di cui una disinnestabile rispetto all'altra
JPH07277U (ja) * 1993-06-07 1995-01-06 株式会社勝見商会 ミシンの垂直全回転釜
JPH08336687A (ja) * 1995-06-14 1996-12-24 Yuki Sewing Mach Shokai:Kk ミシン、およびこれにより形成される上飾り付き2本針本縫い縫目構造
DE10261339C1 (de) * 2002-12-28 2003-11-13 Due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DE202009000251U1 (de) * 2009-01-09 2009-04-09 Dü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3975A (zh) * 2011-10-27 2012-05-09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针机变位针杆的复位装置
CN102443975B (zh) * 2011-10-27 2013-04-10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针机变位针杆的复位装置
CN102528850A (zh) * 2012-01-11 2012-07-04 宁波舒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个冲刀的冲孔机
CN102828359A (zh) * 2012-08-27 2012-12-19 吴江市中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缝纫机的针杆摆动曲柄
CN108265416A (zh) * 2018-03-30 2018-07-10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电磁铁
CN108265417A (zh) * 2018-03-30 2018-07-10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用电磁铁
CN111118757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梭配合自动调节的控制方法
CN111118757B (zh) * 2018-10-31 2021-11-09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梭配合自动调节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39445B1 (ko) 2016-07-13
ATE511562T1 (de) 2011-06-15
EP2206816A1 (de) 2010-07-14
CN101781835B (zh) 2013-01-16
DE102009004217A1 (de) 2010-07-15
TWI493084B (zh) 2015-07-21
KR20100082720A (ko) 2010-07-19
EP2206816B1 (de) 2011-06-01
TW201033430A (en)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1835B (zh) 双针缝纫机
CN101775715B (zh) 用于缝纫机的割线装置
CN101775713B (zh) 可切换的针杆驱动机构
GB774294A (en) Zig-zag control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KR20110063350A (ko) 다중-헤드 자수기 및 다중 헤드 자수기를 위한 하부 쓰레드 유닛
CN101775714B (zh) 割线装置
JPS6443294A (en) Servo apparatus for multineedle type sewing machine having switch on/off possible needle rod
CN101792957B (zh) 缝纫机
US25471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KR20110118585A (ko) 다중-바늘 헤드 자수기 및 다중-바늘 헤드 자수기의 구동 방법
CN101613913B (zh) 在缝纫机操作期间进给织物的进给器
US6237515B1 (en) Buttonhole sewing machine
JP3822838B2 (ja) 糸カッターを備えた二糸ロックステッチミシン
US4949657A (en) Sewing machine with a device for amending thread tightening by needle positions
US4446802A (en)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s
KR101471985B1 (ko) 재봉기의 가마맞춤장치
US6205939B1 (en) Buttonhole sewing machine
US4395961A (en) Underbed thread trimmer for horizontal axis hooks
US2645192A (en) Automatic button-clamp lifting means
US31325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KR840001911B1 (ko) 자동실끊기 재봉기의 구동장치
US26638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US1289126A (en) Mechanical movement.
JP2023151091A (ja) 押え装置、ミシン、及び押え装置の装着方法
US118928A (en) Improvement in sewing-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7

Address after: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after: Durkep Ad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D rkopp Adler A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after: Dukepu Aihu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Germany

Address before: Bielefeld,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Durkep Adl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