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0754B -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0754B
CN101740754B CN2009102419786A CN200910241978A CN101740754B CN 101740754 B CN101740754 B CN 101740754B CN 2009102419786 A CN2009102419786 A CN 2009102419786A CN 200910241978 A CN200910241978 A CN 200910241978A CN 101740754 B CN101740754 B CN 101740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mental sulfur
battery
ferric chloride
composite material
sulph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19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0754A (zh
Inventor
吴锋
陈君政
陈人杰
吴生先
陈实
李丽
王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09102419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0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0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0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0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07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Polymers With Sulfur, Phosphorus Or Metals In The Main Chai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含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该复合材料以单质硫作为电极活性中心,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聚合物聚噻吩作为外壳形成复合材料。具体制备方法是将单质硫、无水氯化铁并加入无水氯仿混合均匀后装入可控低温反应釜中,并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缓慢加入单体噻吩,使聚噻吩成功包覆在硫颗粒表面上,形成均颗粒均匀的复合产物。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活性高、装配的电池放电比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在大容量储能电池新体系中占有优势地位。

Description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该方法将单质硫作为电极活性中心,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聚合物聚噻吩作为外壳,制备得到一种电化学活性高、放电比容量大的单质硫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锂硫二次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基于多电子反应机制的新型二次电池体系之一。单质硫与锂反应的理论比容量为1675mAh/g,质量比能量达2600Wh/kg(金属锂与硫完全反应后生成Li2S),远远高于现行的传统锂离子二次电池材料如LiCoO2、LiMnO2和LiFePO4等。同时硫又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电池体系安全性较好等优点。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首先,单质硫在室温下是电子和离子的绝缘体(5×10-30S/cm,25℃),在室温下不具备基本电化学活性;其次硫还原生成Li2S的过程是一个多步反应,其中间产物多硫化锂易溶于有机液态电解液,多硫化锂的大量溶解会导致一部分的活性物质流失,还会导致电解液粘度的增大及离子导电性的降低。而且部分溶解了的多硫化锂扩散至负极还会与锂发生自放电反应,进一步恶化电池的性能。从而导致硫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电池循环寿命缩短。
为了改善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以乙二醇二甲醚、1,3-二氧五环、四氢呋喃、二甘醇二甲醚、四甘醇二甲醚等有机溶剂以及相关混合溶剂为基的电解液被研究应用。研究表明,上述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单质硫放电产物的溶解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随着聚合物和凝胶电解质的发展,采用纯固态的电解质并结合特殊的电池设计技术,可以较大程度的抑制放电产物的溶解,但是单质硫电极本身导电性等问题始终未得以解决。
导电聚合物通常指本征导电聚合物,这一类聚合物主链上含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从而形成了大的共轭π体系。π电子的流动产生了导电的可能性。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和美国科学家Heeger、MacDiarmid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以导电聚合物作为良好导电剂掺入电极材料成为一种普遍的改良电极的方式:如Goodenough等采用聚吡咯与LiFePO4掺杂,从而显著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用高容量单质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聚噻吩的包覆来加大材料电化学,提升活性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降低中间产物流失率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造成金属锂单质硫电池循环寿命衰减的主要原因是电极导电性差和放电产物的溶解。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电化学活性高、比容量大的单质硫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聚噻吩;另一部分是具电化学活性的单质硫。该复合材料以硫单质为核,采用原位化学聚合法将导电聚噻吩均匀包覆于硫表面形成结构均匀的复合产物。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硫单质为核,采用原位化学聚合法将高导电性聚噻吩均匀地包覆在硫颗粒的表面上;化学氧化聚合过程采用特殊设计的缓慢加料低温搅拌反应釜,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既精确控制复合材料的硫含量并且能制得结构均匀的包覆产物;具有优良加工性能的聚噻吩既能紧密包覆硫正极中间多聚化锂,阻碍其溶解,又能降低活性物质硫的团聚,从而提高导电剂与单质硫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其利用率;聚噻吩优良的导电性能将有助于克服单质硫导电性能差的问题,表面的细孔结构又提供了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吸附能力,进一步抑制放电产物的溶解流失,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的单质硫复合材料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一定量的单质硫和物质的量的比在1∶2~1∶6范围内的单体噻吩和无水氯化铁,单质硫为升华硫或高纯硫,噻吩为分析纯或色谱纯,无水氯化铁为化学纯或分析纯,单质硫质量占噻吩与单质硫合计质量的25%~95%;
(2)称取一定量的无水氯仿,无水氯仿为分析纯;
(3)将步骤(1)中的无水氯化铁、单质硫和(2)中的无水氯仿混合均匀装入特殊设计的可控低温玻璃反应釜中,在0℃下充分混合30分钟;
(4)将单体噻吩通过加料器缓慢均匀的加入反应釜中,期间保持体系温度为0~10℃,恒速2000r/min下搅拌反应10小时;
(5)滤去步骤(4)得到的多余液体,得到固体加入大量无水甲醇以洗去多余氯化铁单质,反复多次过滤至甲醇洗液澄清;
(6)将步骤(5)得到的固体加入大量去离子水洗涤,反复多次至滤过液呈中性;
(7)将步骤(6)得到的固体放入真空干燥箱中,50℃下干燥12小时除去多余水,得到聚噻吩包覆单质硫复合材料。
本发明方法突出的优点是在制备单质硫复合材料时采用了低温原位化学聚合的方式使聚噻吩能均匀高效的包覆于单质硫颗粒的表面。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能快速应用于硫复合材料的大批量生产,能控制复合材料中单质硫的含量,在低温下搅拌反应釜中能使单质硫与噻吩单体充分反应,制得的聚噻吩产率高达96%,并且导电性能优良,因而制得的复合材料颗粒细致、分布均匀,避免了材料的烧结、板结现象。
为了检测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单质硫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将该复合材料作为正极制备了可充锂电池,其组成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其特征在于:
(1)正极的组成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添加剂和粘接剂。其中正极活性材料是指如上所述的聚噻吩包覆单质硫复合材料;
(2)负极为金属锂或含锂合金如Li、Li-Sn、Li-Si、Li-Al合金;
(3)电解质为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或凝胶电解质。
将上述制备的可充锂电池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充放电,单质硫活性物质放电比容量为500-1500mAh/g,平均放电电压为2.1V(vs.Li/Li+),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在60-90%之间,电池在循环50周后还保持较高的比容量,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所制得的可充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单质硫复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质硫导电性能差、放电产物溶解流失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容量特性和循环寿命。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采用的材料价格便宜,与环境友好,制成的电池耐过充能力强,电池的安全性能好,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所设计的缓慢加料低温搅扦反应釜
图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单质硫复合材料的SEM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单质硫复合材料的TEM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组装电池的首次放电曲线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组装电池的第五次循环伏安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组装电池的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质量比30∶70的单质硫(100目,Aldrich)与噻吩单体(分析纯,国药集团),并按摩尔比为1∶4称取无水氯化铁(化学纯,国药集团)。将单质硫与无水氯化铁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无水氯仿至完全没过固体。控制釜内温度于0~10℃,并以1000r/min速度搅拌30分钟使固体混合均匀。将已定量单体噻吩装入加料器并缓慢均匀加入反应釜。全程保持1000r/min速度搅拌和釜内温度在0~10℃下10小时,使噻吩单体与吸附于单质硫表面的无水氯化铁发生原位化学聚合。而后滤去多余废液,并加入无水甲醇洗涤多次至滤过液为无色。再加入去离子水洗涤至滤过液为中性。最后将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该复合材料中硫含量为25%。
将该复合材料与乙炔黑、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70∶20∶10混合均匀,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浆液均匀涂布在集流体Al箔上。得到单质硫复合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金属锂片为对电极,Celgrad2300为隔膜,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TFSI)/乙二醇二甲醚(DME)+1,3-二氧戊烷(DOL)(体积比1∶1)为电解液组装成电池。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93V,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89.2mAh/g。在放电曲线上出现了2个明显的放电平台,分别在2.30V和2.07V左右。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还保持在608.2mAh/g,显示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2
称取质量比40∶60的单质硫与噻吩单体,并按摩尔比为1∶4称取无水氯化铁。将单质硫与无水氯化铁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无水氯仿至完全没过固体。控制釜内温度于0~10℃,并以1000r/min速度搅拌30分钟使固体混合均匀。将已定量单体噻吩装入加料器并缓慢均匀加入反应釜。全程保持1000r/min速度搅拌和釜内温度在0~10℃下10小时,使噻吩单体与吸附于单质硫表面的无水氯化铁发生原位化学聚合。而后滤去多余废液,并加入无水甲醇洗涤多次至滤过液为无色。再加入去离子水洗涤至滤过液为中性。最后将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该复合材料中硫含量为35%。
将该复合材料与乙炔黑、LA133型树脂按质量比70∶20∶10混合均匀,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在不锈钢球磨罐中以300rpm的速度球磨8h,均匀涂布在集流体Al箔上。得到单质硫复合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金属锂片为对电极,Celgrad2300为隔膜,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TFSD/乙二醇二甲醚(DME)+1,3-二氧戊烷(DOL)(体积比1∶1)为电解液组装成电池。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99V,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23.1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还保持在634.1mAh/g。
实施例3
称取质量比55∶45的单质硫与噻吩单体,并按摩尔比为1∶4称取无水氯化铁。将单质硫与无水氯化铁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无水氯仿至完全没过固体。控制釜内温度于0~10℃,并以1000r/min速度搅拌30分钟使固体混合均匀。将已定量单体噻吩装入加料器并缓慢均匀加入反应釜。全程保持1000r/min速度搅扦和釜内温度在0~10℃下10小时,使噻吩单体与吸附于单质硫表面的无水氯化铁发生原位化学聚合。而后滤去多余废液,并加入无水甲醇洗涤多次至滤过液为无色。再加入去离子水洗涤至滤过液为中性。最后将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该复合材料中硫含量为53%。
将该复合材料与乙炔黑、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70∶20∶10混合均匀,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浆液均匀涂布在集流体Al箔上。得到单质硫复合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金属锂片为对电极,Celgrad2300为隔膜,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TFSI)/乙二醇二甲醚(DME)+1,3-二氧戊烷(DOL)(体积比1∶1)为电解液组装成电池。
复合材料在1V~3V之间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2.05V和2.35V附近存在着2个还原峰,在2.4V附近存在着1个氧化峰,与传统的锂硫电池相同,说明聚噻吩在区间内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21.5mAh/g,硫的利用率达60.9%。4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还保持在700.7m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4
称取质量比75∶25的单质硫与噻吩单体,并按摩尔比为1∶4称取无水氯化铁。将单质硫与无水氯化铁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无水氯仿至完全没过固体。控制釜内温度于0~10℃,并以1000r/min速度搅扦30分钟使固体混合均匀。将已定量单体噻吩装入加料器并缓慢均匀加入反应釜。全程保持1000r/min速度搅扦和釜内温度在0~10℃下10小时,使噻吩单体与吸附于单质硫表面的无水氯化铁发生原位化学聚合。而后滤去多余废液,并加入无水甲醇洗涤多次至滤过液为无色。再加入去离子水洗涤至滤过液为中性。最后将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该复合材料中硫含量为72%。
将该复合材料与乙炔黑、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70∶20∶10混合均匀,以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浆液均匀涂布在集流体Al箔上。得到单质硫复合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金属锂片为对电极,Celgrad2300为隔膜,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TFSI)/乙二醇二甲醚(DME)+1,3-二氧戊烷(DOL)(体积比1∶1)为电解液组装成电池。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3.10V,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08.4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还保持在912.4mAh/g,容量保持率达7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5
称取质量比85∶15的单质硫与噻吩单体,并按摩尔比为1∶4称取无水氯化铁(化学纯,国药集团)。将单质硫与无水氯化铁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无水氯仿至完全没过固体。控制釜内温度于0~10℃,并以1000r/min速度搅拌30分钟使固体混合均匀。将已定量单体噻吩装入加料器并缓慢均匀加入反应釜。全程保持1000r/min速度搅拌和釜内温度在0~10℃下10小时,使噻吩单体与吸附于单质硫表面的无水氯化铁发生原位化学聚合。而后滤去多余废液,并加入无水甲醇洗涤多次至滤过液为无色。再加入去离子水洗涤至滤过液为中性。最后将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该复合材料中硫含量为81%。
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00.2mAh/g,2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还保持在990.6mAh/g。
实施例6
称取质量比93∶7的单质硫(100目,Aldrich)与噻吩单体(分析纯,国药集团),并按摩尔比为1∶4称取无水氯化铁(化学纯,国药集团)。将单质硫与无水氯化铁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无水氯仿至完全没过固体。控制釜内温度于0~10℃,并以1000r/min速度搅拌30分钟使固体混合均匀。将已定量单体噻吩装入加料器并缓慢均匀加入反应釜。全程保持1000r/min速度搅拌和釜内温度在0~10℃下10小时,使噻吩单体与吸附于单质硫表面的无水氯化铁发生原位化学聚合。而后滤去多余废液,并加入无水甲醇洗涤多次至滤过液为无色。再加入去离子水洗涤至滤过液为中性。最后将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该复合材料中硫含量为90%。
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86.2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还保持在502.4mAh/g。
实施例7
称取质量比75∶25的单质硫(100目,Aldrich)与噻吩单体(分析纯,国药集团),并按摩尔比为1∶4称取无水氯化铁(化学纯,国药集团)。将单质硫与无水氯化铁放入反应釜中,并加入无水氯仿至完全没过固体。控制釜内温度于0~10℃,并以1000r/min速度搅扦30分钟使固体混合均匀。将已定量单体噻吩装入加料器并缓慢均匀加入反应釜。全程保持1000r/min速度搅拌和釜内温度在0~10℃下10小时,使噻吩单体与吸附于单质硫表面的无水氯化铁发生原位化学聚合。而后滤去多余废液,并加入无水甲醇洗涤多次至滤过液为无色。再加入去离子水洗涤至滤过液为中性。最后将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50℃下真空干燥12小时。该复合材料中硫含量为72%。
将该复合材料与乙炔黑、LA133型树脂按质量比70∶20∶10混合均匀,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在不锈钢球磨罐中以300rpm的速度球磨8h,均匀涂布在集流体Al箔上。得到单质硫复合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金属锂片为对电极,Celgrad2300为隔膜,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LiTFSI)/乙二醇二甲醚(DME)+1,3-二氧戊烷(DOL)(体积比1∶1)为电解液组装成电池。
在室温下以100mA/g的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86.2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还保持在502.4mAh/g。

Claims (1)

1.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称取单质硫、无水氯化铁并加入无水氯仿混合均匀;
(2)称取单体噻吩,并加入加料器中;
(3)步骤(1)所述的混合物装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
(4)将单体噻吩通过加料器缓慢均匀的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反应;
(5)步骤(4)得到的固体加入大量无水甲醇洗涤;
(6)步骤(5)得到的固体加入大量去离子水洗涤;
(7)步骤(6)得到的物质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24小时,得到单质硫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单质硫是升华硫或高纯硫,无水氯化铁为化学纯或分析纯,无水氯仿为分析纯;
所述步骤(2)中单体噻吩与无水氯化铁物质的量之比在1:2~1:6的范围内;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材料中单质硫的含量为25%~95%;
所述步骤(3)中混合物处于0℃环境下,混合物持续搅拌10~50分钟;
所述步骤(4)中温度控制在0~10℃之间,恒温6~10小时,加料器加料缓慢均匀;
所述步骤(5)中无水甲醇为分析纯,无水甲醇滤过液无色时停止;
所述步骤(6)中去离子水滤过液为中性时停止。
CN2009102419786A 2009-12-16 2009-12-16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0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19786A CN101740754B (zh) 2009-12-16 2009-12-16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19786A CN101740754B (zh) 2009-12-16 2009-12-16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0754A CN101740754A (zh) 2010-06-16
CN101740754B true CN101740754B (zh) 2013-09-25

Family

ID=42463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197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0754B (zh) 2009-12-16 2009-12-16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07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7622B (zh) * 2011-01-18 2013-03-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含硫正极复合材料、正极片、Li-S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9585B (zh) * 2012-07-25 2015-09-0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794764A (zh) * 2012-10-26 2014-05-1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具有该正极的电池
CN103972482A (zh) * 2013-02-06 2014-08-0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该复合物的正极以及电池
CN104577050B (zh) * 2013-10-17 2017-07-07 清华大学 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9398B (zh) * 2014-10-23 2016-10-19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聚合物包覆镍铝合金/硫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600316B (zh) * 2015-01-07 2017-03-29 上海大学 一种硫/聚合物/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1542B (zh) * 2015-02-05 2017-10-20 中南大学 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全固态锂硫电池和制备方法
CN104821394B (zh) * 2015-04-03 2017-10-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比容量含硫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345437B (zh) * 2016-11-08 2018-12-25 太原理工大学 导电聚合物固硫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10144137B (zh) * 2019-05-06 2020-05-22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CoHCF的纳米立方体油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0754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0754B (zh) 一种锂单质硫二次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47932B (zh) 一种水系锂离子电池用醌类化合物负极材料及水系锂离子电池
CN101719545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2244A (zh) 锂二次电池用单质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2927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03682414B (zh) 锂硫液流电池和锂硫液流电池用正极电解液及其制备
CN101440188A (zh) 锂离子电池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790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CN103268934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
CN105514378A (zh) 一种仿细胞结构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56866A (zh) 一种可充碱金属-硫液流电池
CN101635380A (zh) 锂离子电池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2454B (zh) 一种采用钛酸锂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CN103515595A (zh) 硫/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电池正极以及锂硫电池
CN105047933A (zh) 一种可充的醌-氧化锰锂水系电池
CN10223143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硫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9301247A (zh) 一种新型有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11304679B (zh) 一种电化学离子提取法电解制备高纯六氟磷酸锂的装置和方法
CN114883559A (zh) 一种萘醌-喹喔啉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2569724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085864A (zh) 钾或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490071B (zh) 锂-聚苯胺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4018B (zh) 一种聚合硫材料及其在制备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6654226A (zh) 一种高容量安全的导电高聚物包覆硫单质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51643A (zh) 酰胺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原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6